2013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时间:2019-05-13 13:51: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趋势预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第一篇:2013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2013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2013年05月29日 10:1312846人浏览我要评论(0)字号:T|T内容摘要:2013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生产、消费、投资仍呈小幅增长的态势,但行业需求明显回升动力依然不足;价格走势仍以震荡行情为主,预计年均价将比2012年略高;有色金属企业经营困难问题可能会有所缓解,但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依然不足,行业面临的产能过剩压力是阻碍行业复苏的最大阻力。

从国内情况看,2013年是中国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十八大确定了收入倍增目标,城镇化将会继续带动房地产建设活动温和复苏,内需拉动将会明显,支撑有色金属工业运行的环境有所改善。从国际环境看,全球经济仍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深度调整期,国际环境依然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欧美日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动力不足,大部分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波折。

初步判断,未来随着基础设施投资加快、“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出台落实,对有色金属尤其是其精深加工产品的消费需求将进一步加大。但另一方面,欧债危机、国内节能减排压力、部分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都将对2013年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形成制约。综合预计,2013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生产、消费、投资仍呈小幅增长的态势,但行业需求明显回升动力依然不足;价格走势仍以震荡行情为主,预计年均价将比2012年略高;有色金属企业经营困难问题可能会有所缓解,但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依然不足,行业面临的产能过剩压力是阻碍行业复苏的最大阻力。

第二篇: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研究报告

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研究报告

湘财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第一部分 行业分析有色金属行业概述 1.1 前言

有色金属包括64个品种(不包括合金),有色金属材料按密度、价格、储量、分布等情况分为:轻有色金属: 密度小于4.5/m3,如铝、钙、镁等及其合金。重有色金属: 密度大于4.5/m3,如铜、镍、铅、锌、锡、锑等。贵有色金属: 金、银和铂族元素及其合金。半金属材料: 硅、硒、砷和硼等。稀有金属材料:稀有轻金属材料: 钛、铍、锂、铷和铯等及其合金。稀有高熔点金属材料:钨、钼、钽、铌、锆和钒等及其合金。稀有分散金属材料: 鎵、铟、铊和锗等。稀有放射性金属材料:镭、锕系元素等。

在所有有色金属材料中,其中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主要是铜、铝、铅、锌、锡、镍、镁、锑、汞、钛等十大品种,他们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建筑、电子、汽车、冶金、包装、国防和高科技等重要部门,有色金属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实力不断壮大。我国10种常用有色金属的产量从1983年的133万吨猛增到1999年的680万吨,增长了几倍多,跃居世界第二位,结束了长期以来我国有色金属供不应求的局面,使我国进入了有色金属生产大国的行列,成为国际有色金属市场上举足轻重的国家。

表(1-1)历年有色金属产量

随着铜、铝、铅、锌等有色金属的现货和期货市场的开设和发展,以及期权等各种新的衍生工具的出现,有色金属对许多人来讲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实物商品概念,而是投资和投机的对象,其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化已成为投资者和投机者注目的焦点。衍生交易品种的出现,活跃了有色金属的交易,为企业提供了套期保值的工具,出现了新的价格机制。在国际市场上最重要的有色金属交易市场是LME,它对全球的有色金属交易提供价格指导。在国内,最重要的有色金属交易所是上海金属交易所,它是全球三大有色金属交易所之一。

目前,国内的有色金属市场已基本与国际接轨,国际市场上有色金属的价格波动对国内有色金属价格的波动有着直接的影响,国内有色金属期现货的价格已基本与国际期现货的有色金属价格同步波动。另外,国内外有色金属现货市场上产生的价格基本上与其在LME和SHME交割月份的价格相同。

国际有色金属市场在94、95年二年中经历了大牛市,95年国际铜价格最高达到3030美元/吨,国内铜价也达到32140元/吨。但1996年在LME发生“住友事件”后,国际有色金属市场元气大伤,有色金属价格开始一路下滑,市场进入了熊市。在97年上半年,有色金属的价格虽有回升,但在下半年各种有色金属的价格纷纷转入下降之势。而且由于东南亚金融风暴大的影响,人们对98年有色金属市场不看好,为了避免损失而在年末开始大量恐慌性抛售,导致多数有色金属价格急剧下跌。仅锌的价格由于市场短缺和投机商的“轧空”行为而出现大幅上扬。进入98年后,有色金属的价格也基本保持跌势,铜、铝、锌在LME的价格最低曾分别达到每吨1600美元、1300美元和950美元以下,国内铜、铝、的最低价曾分别达到每吨15000元、13000元和9000元以下,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有色金属价格基本上都保持在低位运行。进入99年,由于全球经济的复苏,有色金属价格开始止跌回稳,且呈现上升趋势,大部分有色金属的价格以最高价报收。进入2000年,有色金属价格继续上涨,到8月份,价格开始出现小幅度回调。

1.2 主要有色金属简介

有色金属由于其良好的物理特性,而成为国防工业必不可少的战略物资,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电子、汽车、冶金、包装等方面。

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资。由于铜及其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因此它们在各种工业设备制造中被广泛地应用,其应用领域广泛涉及汽车工业、电子工业、电力工业和建筑工业等。在电力工业中,由于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而被大量用来制造导线、电缆等。在汽车工业中,由于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而主要用来制造水箱、加热器、输油管等,平均每辆车用铜60公斤。此外,在电子工业中,线路板的制造也消耗大量的铜。

铝及其合金由于密度小、耐腐蚀,有一定强度、成型性好,容易进行表面处理,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业、容器和包装业、交通运输业、电子电气业、机械制造业、航空航天和石油化工等工业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其用两之多,范围之广,仅次于钢。

锌主要被用于制造合金材料和电镀、压延,其主要的使用者是化工领域以及电气工业。锌与其它成熟金属一样,其制品受到微型化和代用品的影响。目前,锌主要被用于钢板的电镀,这方面的应用占其总消费量的三分之二。镀锌钢材主要用于建筑业、汽车和自动化工业,美国未来五年建筑用镀锌钢架用锌将由目前的3万吨上升到35万吨。

稀土金属共有17个元素,其应用衍生作用和发展前景巨大,是许多高科技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工业味精”之称。稀土产品在高技术领域里应用很广。其中,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发光材料、镍氢电池材料、汽车尾气净化等对稀土需求较大,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航天、计算机驱动器、微电机、显像管、显示器、汽车、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行业。在美国,1995年用于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稀土消费量达1.1万吨(以氧化物计算),占美国稀土消费总量的44%。此外,稀土在激光材料、磁光信息存储材料、磁致伸缩材料超导材料等高科技行业也是必不可少的。

1.3 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现状

我国的有色金属行业原由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通过参股、控股等方式进行管理。该公司还受政府委托对有色金属行业实行归口管理,负责全国有色工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和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98年上半年,国务院宣布解散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组建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在有色金属集团公司组建之前,有色金属工业局行使现有管理职能,将来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企分开。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的企业按金属分类设立了三大企业集团:中国铝业集团、中国铜锌铅集团、中国稀土稀有金属集团,经过几个月的筹备,于1999年8月6日正式挂牌成立。

到1995年底,我国县以上有色金属企事业单位达11000个,职工人数220万。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已形成十种有色金属冶炼综合能力608万吨,其中,铜117万吨、铝217万吨、铅76万吨、锌142万吨;形成铜加工能力253万吨、铝加工能力343万吨。199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65亿元。1996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到523万吨,其中,铜112万吨、铝190万吨、铅71万吨、锌118万吨,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位于美国之后,居世界第二位。1998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到594万吨,铜111万吨、铝238万吨、铅71万吨、锌146万吨。目前,我国铜、铝、铅、锌、锡、镍等产品中已有18个品牌在LME注册,钨、钼、锡、锑等保持着出口优势。我国已经形成从采矿、冶炼到加工的一个比较完整的有色金属工业体系。其中,原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直管企业135户,共有资产1259亿元,负债83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6%。

1999年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改革力度最大的一年,也是近几年来经济效益最好成绩的一年。有色金属行业以组建三大企业集团公司为重点,以全面完成脱困为目标,在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开拓市场和驾轻就熟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实现了扭亏为盈和脱困目标,全行业提前一年走出了困境。

1999年,全国铜、铝、铅、锌的等10中常用有色金属总产量680.34万吨,同比增长10.37%;铜、铅、锌等6种精矿产量同比增长9.96%;氧化铝同比增长15.44%;铜、铝两种加工材同比分别增长2.52%和17.22%。在有色金属产品产量增长的同时,销售量也同步增长,产销率达99.46%,同比增长0.9%。全行业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1792.24亿元,同比增长12.36%;实现利税104.89亿元,同比增长85.19%;在上年亏损12.15亿元基础上扭亏为盈,实现利润总额23.13亿元;出口创汇32.54亿元,同比增长6.67%。有色金属产量、实现利税和出口创汇总额均创历史新高,利润总额增长是历史上较快的一年。

表(1-2)有色金属行业近几年利润指标(单位:亿元)

1999年,企业的改制和股票上市工作有较大进展。兰州铝业、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和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3家企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有研硅股、山东铝业、云南锡业和东方钽业4只股票上市共募集资金24.4亿元。有色中金公司与岭南铅锌集团公司,金海股份公司与株洲硬质合金厂和自贡硬质合金厂等企业资产重组扩股增资4.9亿元。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和金海股份公司通过转让股权改制上市,不仅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更重要的是促进了经营制剂的转换。

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领导下,1999年4有色金属矿山关闭工作正式启动。到1999年年底,辽宁省境内7户资源枯竭矿山全部闭坑,企业已消号,职工得到妥善安置。

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关于实施债权转股权若干问题的意见》要求,国家有色局分三批向国家经贸委共推荐36户国有大中型有色金属企业安排债转股,转股金额289亿元。目前已有6家企业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银行签定了债转股框架协议,协议转股金额为73.76亿元。

有色金属企业列入国家财政债券支持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前三批36项,预计总投资108亿元,共争取贴息和投资补贴10亿元。1999年有色金属重点企业列入考核的38项技术经济指标,有23项不同程度地好于1998年。此外,在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国家计委批复立项的6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已取得了可惜的成果,其中“年产100吨多晶硅工业试验项目”通过鉴定;“锌铟冶炼项目”已投产。在技术改造、科技攻关上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2000年一季度,全行业的生产经营形势比较好。一是产量和销售量同步增长。10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152.02万吨,同比增长15.29%。其中铜27.38万吨,同比增长22.05%;铝59.37%,万吨,同比增长9.01%;铅19.21万吨,同比增长21.44%;锌40.04万吨,同比增长11.26%,铜、铝两种加工材同比分别增长18.43%和11.79%。10种有色金属产量增长的同时,销售量也同步增长,产销率达到96.10%,同比增长0.6%。二是经济效益继续回升。全行业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过于企业一季度实现利税8.04亿元(1999年同期利税9.45亿元,亏损鹅5.95亿元)。据海关提供的资料,今年前两个月出口创汇5.91亿美元,同比增长65.75%。

1.4 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色金属行业的问题涉及面广,主要表现在资本、人员、技术装备、产品品种、资源等方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有色金属原料对进口依赖程度大

我国有色金属产量在世界上位居第二,排在美国之后,但我们的资源结构不合理,铜、铝原料30-40%依赖进口。氧化铝和铜精矿是生产铝、铜的主要原料,“七五”和“八五”期间国家加大了投资力度,建设了山西铝厂、平果铝厂、中州铝厂和德兴铜矿三期、安庆铜矿等一批矿山项目,但仍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氧化铝和铜精矿的自给率只有60%和50%,其余部分依赖进口。目前,国内冶炼原料的自给率不断降低,骨干矿山的基础作用正在消失。多年来有色金属上下游生产能力之间的“倒宝塔”现象不但没有解决,反而加剧。由于建设国内氧化铝和铜精矿项目资源条件不理想、投资大、工期长、效益低,自给率难以在短期内大幅提高。另外,有色金属总公司管辖的60多家矿山半数以上已经进入末期开采阶段,可以利用的矿量很有限,而等待开发的新矿大多地处边缘,开发难度大、工艺复杂、品位低,以及各地疯狂的民采使矿资源遭受破坏。因此,“九五”、“十五”期间发展氧化铝和铜精矿的生产将是有色金属工业的一项主要任务。

2、成本不断上升

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费用的提高,使有色金属工业的生产成本不断增加,仅电力一项,1996年有色金属总公司系统因电价上涨多支出12.5亿元以上。

3、宏观调控力度不够,地方小冶炼厂、小加工厂重复建设严重

有色金属工业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国家的产业政策在一些地方得不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同时,也由于行业宏观管理的机制不健全,宏观调控力度不够,致使低水平重复建设想象十分严重。到目前为止,全国铜铝加工厂多达1400多家,5万吨以上规模的仅有4家;小规模的铜、铝、铅、锌冶炼厂多达几百家。这些小规模的加工厂、冶炼厂技术起点低,装备落后,生产过程中能耗高,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

4、新建项目债务重、经济效益不好

自“七五”以来,有色金属工业在铜金属方面,先后建设了德兴铜矿三期、武山铜矿、安庆铜矿等;在铝金属方面,先后建设了山西铝厂、苹果铝厂一期、中州铝厂一期、西南铝加工厂、青海铝厂二期等;在铅锌金属方面,建设了西北铅锌冶炼厂、韶关冶炼厂等一批大型项目,为有色金属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但这些项目绝大部分是靠高利率贷款建设起来的,非债务性资金占的比例很小,项目资本结构不合理,加上相当一部分是矿山项目,投资大、达产难、效益低。项目建成后,大部分出现亏损,无力还贷,债务负担越来越重,有的项目如中州铝厂等的资产负债率已超过了100%。

5、技术装备水平较低、经济指标不高

在矿山方面,我国有色金属矿山多属中小型,以坑采为主的占90%左右,采矿方法落后,效率低。全国铜、铅、锌矿山劳动生产率为500吨/人年,仅为国外的1/12;在冶炼方面,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大多规模小,设备陈旧,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从采矿到冶炼的资源综合利用率仅为30-35%,是国外的1/2左右;在加工方面,绝大部分企业规模小,工艺落后,设备水平低,质量不高,综合成材率仅为60%,较国外低20%。

6、产品结构不合理

在改革开放前,国家把有色金属视为战略物资,在安排建设时都把原料和加工企业分开,即矿山和冶炼厂分开、冶炼厂和加工厂分开,而且有的厂还远离城市进入山沟。尽管后来也发展了一些联合企业,但数量很小。这种分离结构进入市场时就带来了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差的弊端。

同时,有色金属产品结构也不合理。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只生产原料而没有生产效益好的有色金属的延伸产品或进一步深加工的产品,这带来的结构是,第一是企业效益差、第二是由于产品单一而整体效益受市场需求和产品价格、原料价格影响大,回旋余地小。

此外,结构不合理在有色金属工业中表现相当突出。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提供的数据,全国铜加工生产能力当时已经达到252.8万吨,铝加工生产能力达到342.7万吨,而实际产量只分别达到157万吨和174万吨,生产能力仅发挥了62%和50%,生产能力大量过剩,资源和资金浪费严重。

7、我国有色金属的出口受到国外反倾销的指控而遭受损失

由于国外的反倾销指控,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传统出口不断受到挤压,国内有色金属市场也遭受冲击。例如,我国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由于我国出口的镁价格低、数量大,1998年接连招致进口国相关企业提出的反倾销诉讼,美国以对我国原镁增收108.26的反倾销税的制裁。另外,我国的锑产品和钨产品也遭受过反倾销的指控。

8、出口方面存在的问题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有色金属的出口影响较大。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东南亚各国和韩国、日本的经济都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他们对有色金属的需求也大幅下降。由于上述各国是我国有色金属出口的传统地区,我国的有色金属出口造成了不利影响,同时其它国家原出口到上述国家的有色金属会有部分进入我国市场,对国内有色金属的价格形成压力。

此外,我国有色金属出口政策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解决有色金属行业问题的办法有:实行退出机制,关闭亏损、落后企业,扶持高新技术、关系国计民生的优势企业、重点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充分发挥各方优势,调动各方积极性;内部挖潜,改进技术,价钱管理,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开拓新产品,扩大其他行业对有色金属产品的消费需求等。

1.5 加入WTO对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影响

预计我国将在今明两年加入WTO,在展望我国有色金属的发展前景时,不得不考虑加入WTO对我国有色金属行业有何影响这一问题,下面对此做一简要分析:

我国已是世界上第九大贸易国,加入WTO对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我国贸易的全球化将回有力地带动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竞争和风险。从有利方面来看,由于有色金属国内外市场早已融通,加入WTO将有利于我国利用国外资源、资金和市场,加快发展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与此同时,加入WTO也会带来一些不定因素。一是对国内有色金属市场有一定影响。目前国内有色金属消费量约占年产量的90%,机械、电子、轻工、能源和交通等行业是有色金属的消费大户,这些行业在我国加入WTO后,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二是加入WTO后,开放服务贸易,国外期货交易市场,可能引起有色金属国内市场价格的波动;三是目前国内外氧化铝成本差额较大,国外低成本的氧化铝有可能冲击国内的氧化铝市场。

加入WTO对有色金属产品出口不会有大的影响。我国目前出口的主要产品是铅、锌、锑、锡、镁、钨、钼和稀土金属。这8种产品我国有资源优势;稀土、锑、锡、钨出口的都是初级产品,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处在主导和支配地位;产品成本比较低。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今后仍有很强的竞争力。

加入WTO将会要求我们降低关税税率。目前我国有色金属产品进口关税的平均税率已是7.2%,处于较低水平。有色金属产品进口在既不存在关税壁垒,也没有设置非关税保护措施。因此,加入WTO对有色金属产品进口关税也不会带来太大的变化,如果说有的话,主要是在深加工领域。

1.6 有色金属行业的最新动态及其影响

1、政府对有色金属行业的政策支持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免征重点企业电力建设基金0.02元/度。包括在重点企业的上市公司有山东铝业和云铝股份。同时国家还有可能对有色企业或其中的炼铝企业再次减免部分电费,幅度达到20%。由于目前电力成本占了电解铝生产成本的40%-50%。上述措施如能兑现,将是对我国铝企业的极大支持。

(2)提高出口退税率,调低进口关税。其中电解铜出口退税率从9%增至11%,再增到13%,锌出口退税率由13%提高到15%,出口关税调低至5%,部分产品调低至2%。而在年底国家为进一步鼓励有色金属出口,中国又出台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一是解除铜的出口限制、执行暂定税率,允许铜一般贸易出口。二是改革白银销售管理,允许白银上市交易和适当出口。上述政策的支持下,部分环节了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贸易逆差状况。

2、生产技术的突破

(1)生产铜的新方法

澳大利亚的西部金属公司于1999年下半年研究出了一种新的铜处理方法。次方法属于饰法冶炼金技术,在生产低成本高级铜进程中表现非常出色,质量能够达到或超过LME A级阳铜标准。当然由于我国铜矿多数属于硫化矿,不适合上述方法,但是如果国外大规模采用上述方法,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之后,将给我国铜行业带来不利影响。

(2)选矿“拜尔法”生产氧化铝工业实验成功

由中国长城铝业公司、北京矿冶院、中南工业大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技术开发交流中心等单位共同参与的铝土矿脱硅工业实验及选矿精矿“拜尔法”全流程工业实验长城铝业公司取得成功,为铝土矿选矿脱硅“拜尔法”生产氧化铝技术产业化奠定了基础。“拜尔法”生产技术的特点是能耗低,只有传统的烧结法的三分之一,且生产的氧化铝质量较好,是很好的进口替代产品。该实验的研制成功,将大胆提高我国氧化铝的生产技术,为我国氧化铝行业以致于铝行业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3、有色金属行业内的企业兼并或合并浪潮风起云涌

99年8月份,铝市场最引人注目的焦点是两大兼并。第一大兼并是加拿大、法国和瑞士的3家铝生产商宣布将合并组建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铝公司。加拿大铝业公司是世界上第二大制铝公司,法国铝业公司是世界上第四大铝企业。上述企业合并而成立的新公司简称为APA集团,以260万吨的铝年产量成为世界第一。与此同时,原全球第一大生产商ALCOA也宣布,将出价56亿美元兼并世界第三大制铝公司美国REYNOLDS公司。上述兼并的发生反映连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趋势,即追求一种规模效益。1998年ALCOL公司和REYNOLDS公司的铝产量分别为254万吨和98万吨,合并之后产量将为260万吨左右。上述两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巨无霸。

反观我国有色技术行业的发展,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我国生产企业的生产规模太小,不能形成规模经济。以铝行业为例,目前铝行业的规模经济一般在20万吨左右,但是我国目前产20万吨以上的企业仅有贵州铝业、青海铝业等少数几家企业。另外如全国铜类加工厂多达14000家,但是达到经济规模的仅有80多家,仅占0.6%,小的有色金属冶炼遍地开花。可以说这种小农作坊式的组织结构严重制约了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国际上同类企业的兼并行为可以说我国有色金属行业资本运作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在提高生产工艺的同时,必须努力做大生产规模,否则很难与国外的大型企业竞争。

1.7 未来有色金属市场形势分析

有色金属市场形势与世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国际国内经济的发展决定了有色金属的发展。一方面世界经济继续向好,尤其是东南亚经济日渐复苏,且济增长速度较快,这决定了2000年有色金属的需求仍将稳定增长。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00年世界经济将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经济增长有望达到3.4%,将超过1999年2.4%的水平。另一方面,从有色金属产品的价格来看,由于氧化铝的短缺,使得氧化铝价格不可能再跌到99年上半年每吨2200元左右的水平。当然99年底氧化铝价格的暴涨也是投机力量所使。整体上看,2000年氧化铝的价格有望维持在3000-3500元左右。相应的铝锭价格在消费需求增长、氧化铝价格居高不下的局面下,2000年将呈现平稳上扬的态势,每吨的价格应在16000-18000元左右,铜价将在17000-19000元左右振荡。

根据分析,在未来几年中,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1、有色金属行业将走出低谷

第一,有色金属的产量将呈现继续增长的态势。10种有色金属品种的总产量预计将由1999年的680万吨增长到750万吨左右,消费需求继续增加。

第二,主要有色金属品种的价格整体上将呈现振荡上扬的态势,但幅度不会很大。由于美国凯撒公司爆炸的氧化铝生产车间的维修工作至少持续到2000年下半年,由此氧化铝短缺的状况在2000年难以改变。如上所述各要有色金属品种的价格将小幅上升。总之,在产量和价格均增长的情况下,整个有色金属行业的经济效益将继续改善,走出低谷指日可待。

2、有色金属行业内企业重组现象将愈演愈烈

有色金属工业局成立三大企业集团,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加强有色金属行业内的资本运作,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由此从2000年起,有色金属行业内企业间的兼并将开始演绎,尤其是以上市公司为核心的资本运作。如稀土稀有集团公司中的锡行业、钽行业、硬质合金等行业涉及到的锡业股份、东方钽业、金海股份等,有望组建以上述公司为核心的相关子行业的集团公司,另外对于铜铝等行业内的兼并也极有可能开始进行,以产生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集团。这是我国有色金属行业走向世界市场必不可少的途径。

第二部分

美国和欧洲的铜消费量约占全球总消费量的一半以上,美国的铜消费量约占全球的21%左右,年消费量约为250万吨。欧洲的铜消费约占全球的32%。铜矿产量最大的国家是智利,其次是美国和加拿大。我国在世界铜市场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我国是一个铜消费大国,每年要消费一百多万吨,同时,由于我国每年平均要进口大量的铜,我国每年的进口量也直接对国际铜市的价格产生影响。

2.1 我国铜工业的现状

我国铜工业的现状是生产能力发展较快,资源不足,技术相对落后,产品结构不合理,整个行业处于微利状态。

1、铜资源贫乏,供应量不足

我国铜资源的现状是:储量大、品位高的矿床少,而少量高品位矿床又在交通不便的青藏地区。1998年国内生产的铜精矿金属含量为47.64万吨,电解铜的产量为110.99万吨,缺口主要依靠进口铜精矿解决,进口铜精矿占国内铜精矿消耗总量的30-40%。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铜资源的状况决定的。我国的铜资源以硫化矿为主,铜资源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其中,长江中下游(鄂、赣、皖)占33.7%;西藏占15%;川、滇地区占12%;甘肃占6.5%;晋南占5.2%;其余的27.6%则分别分布在其他各省。

目前,我国的铜矿山大部分都是50年代探矿,60年代生产,经过20-30年的开采,已出现资源枯竭、铜矿石品位逐年下降的趋势,导致生产成本上升,效益下降。例如,东北的华铜铜矿、湖北大冶有色公司的龙角山铜矿和安徽铜陵有色公司的金口岭等都已先后闭坑停产。同时,我国铜资源的品位也在下降,1997年,我国铜金属品位平均在0.71%,同时外赞比亚的铜品位3.5%;扎伊尔的5%;澳大利亚的1.8%相比,我国的铜矿石原品位非常低。

此外,世界上的产铜大国主要依靠大型铜矿,一般一个矿山一年产铜少则十几万吨,多则几十万吨。而我国目前的铜矿山主要是中小矿山,每年的铜金属含量产量总计也只有40多万吨。虽然我国规划了“九五”期间西藏玉龙铜矿、新疆的阿舍勒铜矿等十一个矿山的开发,这些矿山的开发可成为接替资源,缓解铜资源紧张的局面。但是,铜矿山的建设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短期内还难以见效,到2000年最多也只能提供10-15万吨的金属量,铜资源紧张的状况近几年还不会缓解。

总的来说,我国铜资源条件不理想,大型铜矿少,特别是金属储量超过500万吨的大型矿山更少,目前仅有德兴和玉龙二个铜矿储量较大。

2、近几年我国铜产量迅速增加、铜冶炼企业数目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中度低

前几年,由于国内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对铜的需求较大,以及铜价较高,生产铜的厂商利润可观,促使国内铜生产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铜的产量逐年增加,但企业规模较小。目前国内具有10万吨以上生产能力以上的仅有:江西铜业、湖北大冶、安徽铜陵和云南冶炼四家(除湖北大冶,其余三家均有部分资产上市),而且它们与国外大企业年产20-30万吨的生产规模相比差距明显,国内其余的绝大多数铜生产企业是年产能力几千吨的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

表(2-1)我国近几年铜的产量年份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产量(万吨)70.10 86.60 90.97 117.94 110.99

我国铜材加工能力已有较大增长,1997年达到了142万吨。但我国铜材加工能力的增长主要来自地方铜材加工能力的增长,并已占国内铜材生产的绝对优势。根据统计,1997年,国家重点铜加工企业洛阳铜加工厂、西北铜加工厂、上海冶炼厂、云南冶炼厂、铜陵有色金属公司及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生产的铜加工材总共达到7.33万吨,仅占全年全国总产量的5.1%。占国内产量94.9%的铜材,则是由1200-1300家地方铜材加工企业生产,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山东及广东等沿海省份,以乡镇企业、合资企业居多,规模均较小,加工能力弱,不少品种的铜材依靠进口。

3、生产、管理技术落后,生产成本较高

铜的生产技术主要有两种:火法冶炼和湿法冶炼。湿法冶炼的成本一般为660-880美元/吨,火法冶炼的成本一般为1540-1760美元/吨。目前,湿法冶炼的铜产量迅速扩大。1995年世界湿法冶炼产量为110万吨,1997年湿法冶炼铜产量为178万吨。以全球最大的产铜国智利来说,估计1998年湿法冶炼铜产量将较1997年提高27.5万吨。从全球范围来看,仅仅两年时间,湿法冶炼的产量将在1998年和1999年分别增长11%。

但是,目前国内的铜冶炼工艺仍主要采用火法冶炼,湿法冶炼的铜每年仅数千吨。由于湿法冶炼更具有竞争性,因此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湿法冶炼铜的数量在逐年增加,1997年达到178万吨,占全球精铜产量的15.7%左右,预计今后每年将以20%的速度增长。

由于国内铜企业存在技术装备落后、管理粗放等问题,据有关研究分析资料表明,我国每吨铜的成本比世界铜的平均成本高出约200美元/吨。尽管国内电解铜价格已跌破成本价,但发达国家在这个价位上,仍有利可图。

4、铜产品结构不合理

前几年,由于铜冶炼加工的利润远高于铜矿开采的利润,导致国内铜行业存在重冶炼轻开采的倾向,形成铜精矿、电解铜和铜加工的倒金字塔畸形结构。1997年,我国生产的铜金矿金属含量为49.49万吨,电解铜的产量为117.9万吨,而铜的加工能力为142万吨,铜的矿山、冶炼、加工产品的结构是典型的倒宝塔型。

5、国家政策鼓励铜的进口,禁止铜的出口

由于铜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同时我国是一个缺铜的国家,因此,我国目前对铜金属的进口贸易政策是:鼓励原料进口(铜精矿免税,精铜关税为2%),限制成品出口;禁止铜出口(但允许来料加工复出口)。我国原则上是禁止铜出口的,近年来,只有在海关监管下的来料加工合同项目下,才允许精铜的出口。如在近几年来,因冶炼能力增长迅速,生产商开始以来料加工的形式进口铜精矿、出口精铜,对此生产商需支付17%的增值税,得到9%的退税。

6、产品需求不旺,铜价低迷,企业处境艰难

尽管由于国内经济的增长对铜消费增长有一定的促进左右,但同时存在一些问题。由于电线、电缆行业普遍不景气,用户厂家均有一定量的库存,同时,铜产品进口重,进口铜材的比例增加,抑制了国内精铜消费的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的报道,1997年1-9月全国6个主要城市铜消费量同比下降了6.4%,而铜库存上升了17.8%,铜材的消费量同比下降了13.4%,库存增加了2.8%,1997年的铜消费较1996年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预期1998年的铜消费量也难有太大的增加。1998、1999年将出现国内铜消费减少,铜供过于求的状况。面对这一景况,1998年6月,中国六大铜企业的领导人,商讨在铜价已跌破成本价的情况下如何维护市场,并发起设立有色铜企业协调委员会,同时决定共同削减电解铜产量9万吨。

国内的铜加工企业经营状况普遍不景气。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表明,1997年我国铜加工材总量从1996年的135万吨下降到90.35万吨。铜加工企业目前的情况是:开工不足,设备利用率低,绝大多数企业的设备利用率低于50%;企业负债沉重,货款回收困难,资金周转率低,流动资金匮乏;铜加工企业缺乏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能力,只能在普通产品中抢占市场,而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只能长期依靠进口。如1997年我国进口电子信业所需的铜箔6.28万吨;铜加工企业规模较小,无力与国际大公司竞争,由于国外企业的设备自动化水平高,综合成品率高,进口产品加上关税的价格比国内同类产品低三分之一,导致进口铜材的数量逐年增加。进入1999年以后,由于国内经济的回升,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启动房地产消费政策,使得铜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有所好转,企业效益开始逐步提升,整个行业在1999年实现了扭亏为盈。

2.2 影响铜工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就铜来说,它是一个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方面的世界性基础产品,其价格的波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第一、受到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

1、美国的影响。美国的铜消费量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其经济情况的好坏对全球铜消费的增长起主导作用。

2、中国的影响。中国经济形势的高速增长对国际铜市场有带动作用,我国经济增长居世界之首,铜的消费在电气、机械制造、轻工、交通运输、建设、电子等一系列行业将被广泛应用。我国的铜消费潜力巨大,我国人均消费量相对较低,近为1.4公斤,与中等发展中国家的3-4公斤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3、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该地区和日、韩两国对铜的需求量将减少,对铜价将有一定的冲击。

4、其它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对铜消费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表(2-2)1998年世界一些国家铜消费水平消费量(万吨)占世界总消费量的百分比(%)人均消费量(磅)中国 133.0 9.9 2.4 奥地利 3.6 0.3 9.76 比利时 38.7 2.9 80.49 法国 59.4 4.4 22.27 德国 126.9 9.4 34.08 意大利 57.3 4.3 22.25 荷兰 3.7 0.3 5.19 葡萄牙 0.1 0.0 0.22 西班牙 23.8 1.8 13.41 欧共体总计 313.5 23.3 23.84 日本 125.0 9.3 21.88 英国 43.0 3.2 16.08 美国 297.1 22.1 24.28 世界总计 1345.0 100.0 5.00

第二、受应用消费领域所在行业影响

根据铜消费结构的不同,不同行业对铜的影响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要分析中国铜工业的发展,必须要分析电气行业的发展因为其所占比重最大,但我国要随时跟踪新的应用领域的出现以及消费结构的演变。下面两表为中国和世界某些国家铜的消费结构(%)

表(2-3)中国铜消费结构(%)表(2-4)发达国家铜消费结构(%)行业 所占比例 行业国家 美国 西欧 日本 电气 40 建筑 41.8 48 27 轻工 20 电力 24.8 15 26 机械制造 6.6 通用工程 11.5 18 13 电子 10 运输 12.8 9 15 汽车 2 其他 9.1 11 19 交通运输 3 邮电及其他 18.4

第三、湿法冶炼(SXEW)的技术进步对铜市有着深远的影响

传统的火法冶炼成本为1540-1760美元/吨,而湿法冶炼的平均成本仅为800美元/吨左右。但湿法冶炼有其局限性:杂质含量高和受制于矿石的类型和品位。但通过技术的改良,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用湿法冶炼,湿法冶炼铜占铜矿产量已由1980年的2.5%上升到1997年18%,估计1999年世界湿法冶炼的产量将上升到302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2%。随着湿法冶炼比重的上升,其对铜价格的影响走势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四、铜企业管理水平、一国的经济政策等对同铜的价格也会产生影响。

2.3 国外铜业的发展动向

在铜铜价持续低迷、铜业面临困境的情况下,国外大型铜业企业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力降低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

近几年铜价的持续大幅下跌,致使国际铜企业利润大幅滑坡甚至陷于亏损。为此,国外大型铜公司纷纷采取各种措施,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以图获取最大的市场差额利润。

2、实行技术升级、扩大生产规模

为增强市场竞争力和获取规模效益,国外一些大型铜公司,近几年来纷纷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扩大生产规模。

表(2-5)下表为国外几大铜业公司实行技术改造前后产能、产量的对比 WMC公司 诺兰达公司 日本采矿和金属公司 LG金属公司 技术改造前 产能 8.5 40 35 35 产量29 42 37.5

3、对高成本的铜矿厂实行减产或暂时关闭

为渡过难关,削减开支。一些大型铜企业在铜价低迷时,纷纷宣布对部分高成本的铜矿和铜厂实施减产或暂时关闭。

4、兼并联合掀起高潮

从1996年开始,铜业公司开始兼并收购,到1999年全球大型铜公司的兼并联合更是风起云涌。从下面两张表可以看出收购兼并前后的变化情况。

表(2-6)1996年世界10大铜矿业公司和精炼公司(万吨)铜矿公司 精炼公司 智利铜公司 148.1 智利铜公司 137.5 BHP公司(澳大利亚)84.1 菲利普斯·道奇(美)76.3 菲利普斯·道奇(美)83.8 美国熔炼公司 61.8 里奥·延拖(西班牙)66.2 KGHM(波兰)45.0 弗利波特(美)63.5 BHP公司(澳大利亚)44.8 美国熔炼公司 46.3 塞蒲路斯(美)42.7 KGHM(波兰)43.6 加拿大诺兰达公司 42.6 塞蒲路斯(美)42.8 日本铜矿公司 37.6 诺里尔斯克(俄)37.3 LG金属公司 37.02 英美矿业公司(南非)30.2 墨西哥铜业公司 36.8 表(2-7)2000年世界铜精矿、粗铜及精铜企业前五名(万吨)矿产能力 粗炼能力 精炼能力 公司 产量 公司 产量 公司 产量

1、Codelco 166.5

1、Codelco 99.3

1、Codelco 99.3

2、PD 112.1

2、Group Mexico 66.9

2、Group Mexico 72.8

3、Group Mexico 79.2

3、日本矿业公司 62.0

3、日本矿业公司 61.7

4、Rio Tinto 75.3

4、诺兰达公司 58.0

4、诺兰达公司 43.1

5、BHP 70.8

5、三菱材料公司 49.3

5、三菱材料公司 43.0

2.4 国内外铜市场回顾与展望

1999年铜价两次筑底成功,全年LME现货铜平均价格为1572美元/吨,全球精铜的过剩量大约在25万吨左右。

2000年铜价多数时间会在1800美元/吨以上的价位运行,最高价位可能出现在第三季度,价位应在2200美元/左右。最低价为1650美元/吨。预计全年LME三个月期铜的平均价在1900美元/吨左右。

200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7%以上,预计对铜的消费量将达到140万吨。随着铜价的回升,全年产量可能恢复到1998年的水平,预计为120万吨,这样有20万吨需要通过进口来弥补。估计2000年国内期铜均价在19400元/吨左右。

图(2-1)国际市场铜价格从1950-1999年之间的年平均价格

2.4.1 铜市场历史回顾1、1999年市场综述

1999年铜市场以筑底反弹为主,年初铜价在整个市场下跌惯性的带动下,进一步大幅下挫,于3月8日见到1373美元的低点,这是铜价第一次见底;此后,铜价出现一轮迅速的反弹行情,但在上摸1619美元后,升势受阻,铜价迅速回落,10天之内,再见底点1365美元,时间是5月28日。此次铜价见底后,在K线图上走出了一个双底的形态,在经过低位调整后,整个市场再次步入上升通道,铜价开始了大涨小回的走势。这进一步证明,铜价已基本完成了底部震荡过程。目前,铜价仍处于1860美元这一全年的高位,并报收于1860美元/吨,具体走势粗图如下。

图(2-2)1999年铜市场价格走势

2、铜价市场分析

(1)铜价之所以能够两次筑底成功进入上升通道,与各大公司的关闭矿山及减产行为关系密切。

随着BHP公司宣布关闭有关铜矿及San Manuel铜冶炼厂停产进行维修开始,Phelps Dodge和Asarco宣布减产,同时中国上海冶炼厂及白银公司减产6万吨,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1999年全球实际减少铜产量26.4万吨。产量的减少从根本上支持了铜价有效向上突破1610美元高点,而进入上升行情;也进一步证明,铜市走出了底部震荡的行情。

表(2-8)1999年铜实际减少数量(吨)时间 厂家 实际减产 99.02.16 墨西哥 45800 99.04.21 墨西哥 20000 99.05.15 高地谷 70800 99.06.25 BHP 60000 99.06.30 菲利浦道奇 34000 99.07.06 阿萨科 11800 99.08.01 赫尔瓦大西洋 5000 99.08.31 佩尔多普 17000

(2)全球经济的稳步发展,东南亚经济的强劲复苏,为铜价的筑低成功奠定了较好的基础美国经济在近几年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1999年全年经济增长率将达到3.7%;欧洲经济的稳步发展,及东南亚经济的迅速复苏,都为铜价的筑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尽管全球出现大量减产及新增项目的放缓,1999年全球的产量仍呈增长态势

据BMP预计,1999年全球精铜产量1410.5万吨,比上年增加1%,增长幅度明显放缓(1998年增长幅度在3.4%)。铜精矿1999年产量为1239.5万吨(含铜量,下同),增幅为1.9%。而1999年精铜的消费增幅教上年有所增加,全年精铜消费量为1393万吨,综合来看,1999年供需过剩量有24万吨。下表为全球各大机构对1999年供需双方的预计结果,一般认为过剩量在25万吨左右。

表(2-9)1999年铜市过剩量(万吨)机构名称 数量 国际锻铜理事会 18.8 CRU 39.9 鲁道夫·沃尔夫 26.5 西蒙·亨特战略公司 10.0 SG 25.0 SOGEMIN 24.1 布朗戴斯 27.7 国际铜研究组 21.8 Macquarie 25.0 BME 24.0 Brook Hunt 23.9

(4)铜企业的兼并与联合事件同样给铜市带来了进一步活力,也为铜价的筑底成功出了一份力

1999年各类企业兼并在年中开始,首先是7月13日,韩国LG集团与日本矿业公司共同成立LG-NIKKO铜公司,其产能达到45万吨/年;7月15日,美国阿萨科和塞浦路斯公司准备合并。8月20日,美国第一大铜公司菲利浦道奇公司收购阿萨科和塞浦路斯。若收购成功其产能高达168万吨,将位居世界首位,但事实上未能成功。9月1日,德国铜产商NA公司宣布,准备与胡藤维克凯撒公司合并,11月9日双方正式签约,产能为54.3万吨/年,两公司是德国最大生产商。9月24日,世界十大铜厂家之一的墨西哥GRUPO公司出价10.3亿美元收购阿萨科。9月30日,菲利浦道奇公司以18亿美元收购成功。10月25日,GRUPO公司以北11.8亿美元收购阿萨科成功。11月15日,日本矿业公司同三井和同和公司联合发表声明,三方已同意考虑就冶炼项目进行合作,但未涉及合并事宜。

经过重组以后,铜企业向大型化发展,从前五位排名企业的合计来看,铜精矿总量为503.9万吨,占总量的40.6%;粗铜总量为335.5万吨,占全球产量的30%;精铜产量为319.9万吨,占总量的22.7%。以上数字表明,经过兼并重组后,前五位的产量均占总量的1/4以上。这样它们的抗风险能力有很大增加,并且与智利的Codelco形成较强的竞争。

出现如此多的重组原因有:一是合并后的企业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可以有效地增强抗风险能力;二是铜精矿资源的不断减少,也必然使企业走向兼并的道路。

2.4.2 国际铜市场展望

在2000年,铜价多数时间会在1800美元/吨以上的价位运行,年内在第三季度可能会出现最到点,最高价位应在2200美元/吨以上,最低价为1650美元/吨。全年LME三月期铜的平均价在1900美元/吨左右。

表(2-10)各大机构、经纪公司对铜价的预测情况。机构名称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中国安泰科 1600 1900(三月)-Fimat 1575 1795 1895 Sogemin 1586 1916 2225 VDM(德国)1570 1950 2200 标准银行 1580 1740 1950 得意志银行 1570 1808 2100 MACQUARIE银行 1580 1841 2000 巴克莱银行 1585 1750 1900 PRU-BACHE公司 1595 1720 1900 鲁道夫·沃尔夫 1580(三月)1800 2000 布朗戴斯公司 1608(三月)1859 1943 CRU 1580 1700 1800 JB·WERE AND SON 1580 1563 1750 汇丰银行 1590 1982 2150 MIM(澳大利亚)1550 1760 2100 FLIMING全球矿业 1586 1982 2200 BME 1596 1895 2000 Brook Hunt 1570 1770 1960

1、市场人气极为向好

1999年LME三月期铜收盘创出全年最高价,这表明,目前在有色金属市场中,人气极为向好,对2000年铜市充满信心。而且由于目前市场中主力是投资基金,铜价在2000年仍将继续保持上升的态势。2、200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可望达到3.4%

随着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消失,全球的经济慢慢进入一个逐渐向好的回升阶段。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00年全球经济增长可望达到3.4%。这为铜市场的中、长期向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产量保持增长态势,增长幅度有所放缓

据BME统计,1999年世界铜产量的增幅为1%,为1397万吨,这与1995年以来,一直保持的高速增长态势相比,有所放缓,具体如下图,这主要与铜价的长期低迷有有直接的关系。从目前来看,随着铜价的不断上升,在2000年,铜产量仍会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而且可能会进一步引发关闭产能的重新开启。下面两表为1998-2000年世界主要铜产能的变化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总体生产能力一直在不断扩大,只是目前价位较低,使这种增势有所放缓。反映到产量增长来看,预计2000年精铜总产量为1425万吨,增幅为1%左右。

同样,铜精矿也表现出增速放缓的态势。1999年世界铜精矿产量为1239.5万吨,比1998年1216万吨增加1.9%,预计年将达到1256万吨,增幅降为1.3%。

综合上述两表可以看出,目前各大企业产能仍在不断扩大,到1999年全球铜产能共增加104万吨,减去减少的11.5万吨,净增铜产能92.5万吨。这说明尽管近期年产量有的企业减少量虽较大,但总体产量仍呈现增长态势。但到2000年,产能只增加14.5万吨,而减少的产能为25万吨,因此,总体来看,在2000年全球将减少10万吨铜产能。

由于产能增速放缓,这实实在在地减轻了供应过剩的压力。即使铜价极为低迷,但产能仍能保持增长态势说明,一方面由于企业加强内部管理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随着饰湿法冶炼能力的增加,整个生产成本均在下降,使得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对低价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这对市场铜价的提高是极为不利的。

表(2-11)1998-2000年全球各大企业铜产能增加变化情况(万吨/年)公司名称 国别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Escondida 智利 86 96.5 90.5 Collahuasi 智利 7.5 44 44 EL Teniente 智利 35 35.5 35.5 Pelambras 智利 1 1.5 26 Radomiro Tomic 智利 17 18 18 Batu Hijau 印度尼西亚 0 2 17.5 Andina 智利 17 24 26 EL Abra 智利 20 22.5 22.5 Rudna 波兰 20.5 23.5 23.5 Olympic Dam 澳大利亚 9.5 16.5 19.5 Cuajone 秘鲁 15 21 18.5 Alumbrava 阿根廷 16 19 19 Erdenet 蒙古 14.5 15 15.5 Toquepala 秘鲁 14.5 15.5 16 Sar Cheshmeh 伊朗 13 13.5 13.5 Zaldivar 智利 13.5 14 14 Cerro Colorado 智利 7.5 9.5 10 Luanshva 赞比亚 5 5.5 7.5 其他 330 349 323.5 合计 642.5 746 760.5

表(2-12)1998-2000年全球各大企业铜产能减少变化情况(万吨/年)公司名称 国别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Grasberg 印度尼西亚 80 73 73 La Condelaria 智利 22.5 22.5 21.5 OK Tedi 巴布亚新几内亚 21 21 20.5 Mt Isa 澳大利亚 15.5 16.5 16 Ray 美国(Asarlo)14.5 14 14.5 Chino 美国 15.5 13 13 Inco 加拿大 13 11 11 Bagdad 美国 11.5 11.5 11 Pinto Valley 美国 8.5 8 8 Mission 美国(Asarlo)9.5 9.0 7.5 Kidd Creek 加拿大 7.5 7 7 San Manuel 美国(Oup)14.5 14.5 0 Robinson 美国(Oup)70 7 0 合计 240.5 228 203

4、全球消费量在经济全面向好的支持下,将出现快速增长,供需基本平衡

根据BME预计,2000年全球消费量增速将达到3.9%,为1450万吨,这种增速已基本恢复到经济危机以前的水平,并有可能使供需双方产生一定数量的缺口。

另据有关报道,相关行业总体呈良好的态势,其中占铜消费最大的建筑业,美国至今仍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尽管欧洲市场有所缓慢,但法国和英国仍很健康。日本方面也从1999年二季度出现好转。另一个主要消费领域汽车工业,欧洲、美国及日本均有较好的表现。总体来看,2000年全球消费市场将好于1999年,增速为3.5%以上,总消费量在1450万吨左右,其中亚洲及拉美市场的增幅较为明显。

随着消费量的不断增长,总体上预计,在2000年,全球精铜供需过剩量将继续减少。由于预计1999年过剩量在25万吨左右,而在2000年有可能产生24万吨缺口,这样一来,整个市场的供需双方有可能出现基本平衡的状态。

5、生产成本的降低,大型企业间的兼并,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铜价的波动

自1995年以来西方国家精铜生产成本有较大幅度的下降,1995年西方国家电解铜平均成本为1760美元/吨,但到1998年平均成本只有1350美元/吨。铜平均成本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湿法冶炼铜的产量所占比例在上升;二是冶炼加工费用有大幅度下降。湿法冶炼的成本比传统的火法冶炼成本低得多,一般湿法冶炼铜的成本在800-900美元/吨,而火法冶炼铜成本大部分在1600-1700美元/吨,由于近三年内新上项目多数为湿法冶炼项目,从而使湿法冶炼铜的产量占整个精铜产量的比例在上升(1995年西方国家湿法冶炼的比例只有12%,到1998年该比例达到20%)。冶炼加工费的下降主要取决于铜精矿的供求关系,铜精矿供应出现紧张时,冶炼加工费就下降,铜精矿供应过剩时冶炼加工费就上升。从近三年情况来看,由于西方国家冶炼厂建设速度快于矿山,从而造成铜精矿供应出现紧张,冶炼加工费大幅度下降,如下表。

此外,兼并联合将使这些铜业巨头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强,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铜价的波动区间,极高和极低值出现的机会会大大减少。

表(2-13)1996-1999年远东市场铜精矿冶炼加工费的变化 长期合同 现货市场 1996 1997 1998 1999 1996 1997 1998 1999

粗加工费(美元/吨矿)95 105 100 67 126 104 48 30 精加工费(美元/吨)209 231 220 148 278 229 106 66 PP条款(美元/吨)33 29 33 44 0 0 0 0

冶炼综合加工费(美元/吨)570 621 533 335 711 588 271 165

6、巨大的库存将给铜市场的走高带来压力

自1998年初月以来,LME库存持续增长,增加量达到54万吨以上,即从1998年6月初的24.9万吨,最高达到79万吨以上。至今库存量仍在79万吨左右。如此巨大的库存量,基本是自1980年以来的最高点。这一方面表明了一部分隐性库存转为显性库存,另一方面说明,市场中的消费量较为有限,整个消费受到限制。从这一点来看,铜价要想在1800美元/吨以上大幅度走高,需要有库存持续下降的良好配合,否则,市场继续走高的动力将会逐渐消失,最终成为阻碍铜价上涨的因素之一。

2.4.3 国内铜市场回顾

1、走势回顾

国内期铜的走势基本与国际期铜的走势一致,即大部分时间在构筑底部形态,并于三季度中旬步入上升通道,铜价一路上扬至18000元之上,随后走出横向盘整的行情。最终以全年的最高价报收。尽管国内铜市场紧随国际市场而动,但国内期铜的走势也有自身的特点:春节期间,由于国内无交易而同时国际铜价大跌,使得国内铜价在一段时间内大大高于国际市场;在完成双底形态后,国内铜价受进口铜的冲击及生产厂家保值盘的影响,上升滞后于国际市场,一度比国际市场铜价贴水1000元/吨左右。1999年SHFE三个月期铜平均价为16262元/吨,比上年下降3.30%。

2、市场基本面分析

(1)1999年上半年产量大幅度减少,支持铜价的触底反弹

据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统计,截止11月底,1999年全国共生产精铜89.21万吨,同比下降8.27%。其中中国铜铅锌集团所属企业生产了67.96万吨,同比下降了4.08%,下降幅度小于全国总产量。从产量增长格局来看,全年基本保持一致。即地方企业产量的降幅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在中国铜铅锌集团下属重点铜企业中,以铜陵有色公司的产量增幅最大,达17.32%,累计产量17.71万吨,其余中条山有色公司、云南铜业公司、大冶有色公司的产量也有不同增幅。而产量降幅最大的是白银有色公司和沈阳冶炼厂,分别下降45.07%和36.73%,累计产量分别为3.04万吨和3.15万吨,江西铜业公司的产量也下降了5.53%,为17.79万吨。产量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年初时原料紧张和铜价过低,使国内一些企业如白银公司和沈阳冶炼厂以及部分小型铜企业的运营困难,从而导致国内精铜产量低于上年同期。但在另一方面,产量的下降,也支持了铜价的筑底成功。

(2)进口量大幅增加,全年总供应量不减反而增

在国内精铜产量下降的情况下,由于进口精铜的大量增长,使得国内精铜的供应量不减反增。据海关统计,1998年1-11月份国内精铜的表观供应量为102.91万吨,而1999年同期为118.59万吨,比1998年同期增长15.2%(即15.68万吨)。

精铜大量增长的原因有以下几点:春节期跨市套利购进的铜在以后相对长的一段时间里将陆续到岸;政府加大打击走私力度使得原来那些通过走私进来的铜不得不一致由海关进口;国内铜产量下降但消费依然健康也是进口增加的重要原因。

由于实际国内铜产量要比统计数据要大,可能国内铜供应量比上面的数据还要大得多。

(3)消费稳定增长,全年供应过剩

我国1999年的经济较上年增长7.1%,同时始于1998年的政府扩大内需的投资、住房制度的改革等促进了经济的继续快速发展。建筑业的平稳启动,再加上1998年下班年开始的全国城乡电网改造工程,使得铜的需求受到了很大的拉动,但同时内需疲软又使得其他行业对铜的需求增长受到限制。因此全国总的铜消费量的增长也不是很大,估计全年国内的精铜消费为135万吨左右,同145万吨的供应量相比,有约10万吨过剩。

(4)库存先升后降

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库存量同国内精铜的关系很大,随着春节后进口量的增加,库存也出现了较大的增长,并于7、8月份一度高至9万吨,之后基本稳定在6万吨上下,年末为6.45万吨,比1998年末的8.23万吨下降21.63%。

图(2--=3)1999年SHFE铜库存与进口量的关系(系列1:库存;系列2:进口量)

2.4.4 国内铜市场展望

2000年国内GDP的增长可望达到7%以上,对铜的消费量预计达到140万吨。随着铜价的回升,全年产量有望恢复到1998年的水平,即120万吨,这样有20万吨需要通过进口来弥补。国内市场铜价走势向好,估计国内三月期铜均价在19000元左右。

1、随着铜价的不断回升,全年产量有望达到120万吨

价格的上升将会直接刺激企业生产的积极性,这一点从1999年下半年产量不断增加已经有所表现。另外,铜铅锌集团成立后,为了解决我国铜精矿原料短缺的情况,已经着手重点疏通渠道,以保证铜精矿的充分供应。如此看来,2000年全国精铜产量将会有所增加,有望达到1998年120万吨的水平。2、2000年全年精铜消费量在140万吨左右

1999年国内铜价长期高于国际市场,造成进口量大幅增加,这也进一步说明,我国铜市场与国际市场是基本融通的,加入WTO后,这种情况会更加明显,只要两个市场存在差价,一般性贸易就会出现。

从目前来看,国内铜价已基本与国际市场持平,价差较小,这反映国内市场在年底消费不足的现状,但随着春节过后消费旺季的到来,铜价仍会有所上升。据2000年全球经济统计,我国经济增长将好于1999年7.1%的增长率,专家预计将会达到7.5%-8%的水平。总体来看,2000年国内市场消费仍会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全年消费有望达到140万吨左右。

3、2000年铜的净进口量将会左右国内市场的供需平衡

从目前国内的产量与消费量来看,一直存在一定缺口,缺口量约有15万吨左右,这就需要通过进口铜来弥补。一方面由于我国铜材质量问题,今年来铜材进口量一直有增无减,这会保证一定的进口量;另一方面,据悉精铜的出口关税2000年将施行零关税,因此如果出现国内市场贴水现象,也同样会有大量精铜流向境外。而且从1999年对外贸易情况来看,一般性贸易占有很大比例,这样看来,净进口灵将成为平衡国内市场的一个重要法码。

第三篇:有色金属行业情况

有色金属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电力、通讯、建筑、家电等绝大部分行业都以有色金属材料为生产基础。有色金属产品种类多、应用领域广、产业关联度高,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常用的有色金属有铜、铝、铅、锌、镍、镁、钛、锡、锑、汞等十种。

一、发展现状

建国60多年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兴建了一大批有色金属矿山、冶炼和加工企业,组建了地质、设计、勘察、施工等建设单位和科研、教育、环保、信息等事业单位,以及物资供销和进出口贸易单位。形成了一个布局比较合理、体系比较完整的行业。

(一)取得的成就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最快的时期,技术装备、品种质量、节能减排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为进一步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实现由大到强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2010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回升向好的基础逐步巩固,并由回升向好转为平稳较快增长。

1.生产技术增长。据初步统计,2010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3121万吨,表观消费量约3430万吨,“十一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13.7%和15.5%。其中,精炼铜、电解铝、铅、锌、镍、镁等主要金属产量

分别为458万吨、1577万吨、426万吨、516万吨、17万吨和65万吨,年均分别增长12%、15.1%、12.2%、13.7%、12.5%和7.7%,分别占全球总产量的24%、40%、45%、40%、25%和83%。

2010年有色金属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销售收入3.3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193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29.8%和28.1%。2011年1至5月,有色金属产业生产平稳增长,企业效益明显回升,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向西部转移态势,产品市场价格高位震荡,进出口基本正常。2011年1-5月,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1353.8万吨,同比增长6.33%。

2.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提高。“十一五”时期,国内自主开发的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底吹炼铜、海绵钛大型还蒸炉等技术实现了产业化,新型阴极结构铝电解等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目前技术装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铜、镍冶炼产能占95%,大型预焙槽电解铝产能占90%以上,先进铅熔炼及锌冶炼产能分别占50%和80%。多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铜、铝加工生产线投入生产。

3.产品结构有所改善。铜、铝、铅、锌、镍等十种产品的64个品牌已先后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注册。通过引进技术及装备并经过消化吸收与再创新,铝板带箔、大型工业铝型材、精密铜管箔、钛棒、镁压铸件等产品实物质量接近或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基本满足了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及国防科技工业等重点领域对高精尖产品的需要。

4.节能减排取得初步成效。“十一五”期间累计淘汰了落后冶炼能力铜50万吨、电解铝84万吨和铅40万吨。2010年综合能耗氧化铝508千克标煤/吨、铜347千克标煤/吨、铅376千克标煤/吨、镁5吨标煤/吨和精锡1.5吨标煤/吨,比2005年分别下降41.6%、43.7%、15.1%、38%和60%,铝锭综合交流电耗为14013千瓦时/吨,比2005年下降620千瓦时。二氧化硫回收率由2005年的90%提高到2010年的95%。

5.循环经济实现较快发展。2010年再生铜、再生铝及再生铅产量分别达到240万吨、400万吨和135万吨,“十一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11.1%、15.6%和37%。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进入了产业化应用阶段,赤泥回收铁、铝电解槽废内衬回收、镁渣回收等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取得初步成果。

6.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中铝公司重组云南铜业、焦作万方、包头铝厂、兰州铝厂、连城铝厂、抚顺铝厂等,成为全球第二大氧化铝和第一大电解铝生产企业;中冶集团重组葫芦岛有色集团,中信集团重组白银有色金属集团,中电投集团重组青铜峡铝厂以及鲁能晋北铝业等,企业实力得到显著增强。2010年,前10家企业的冶炼产量占全国的比例分别为铜76%、电解铝67%、铅45%、锌50%、镁55%。

7.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有色金属冶炼产能已开始逐步向资源能源丰富的地区转移,2010年西部地区电解铝产量占全国比重达到51%,锌占56%,镁占50%,分别比2005年提高5个百分点、2个百分点和3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问题

1.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随着生产要素的变化,部分产品产业布局亟待优化,航空航天用铝厚板、集成电路用高纯金属仍主要依靠进口,企业数量多,实力弱。铜、镍等资源对外依存度高。

2.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有色金属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0.65%,低于国内平均水平。自主开发的新材料少,新合金开发方面基本是跟踪仿制国外,关键有色金属新材料开发滞后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

3.环境污染问题突出。长期的矿产资源开采、冶炼生产累积的重金属污染问题近年来开始逐渐显露,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尤其是近年来发生的重金属环境污染事件以及血铅污染事件,对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4.节能减排任务繁重。2010年,有色金属行业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耗的2.8%,但工业增加值只占全国的1.99%;国内电解铝平均吨铝直流电耗13084千瓦时,距国内先进水平12100~12500千瓦时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吨海绵钛电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约0.7~1万千瓦时。废金属回收再利用率低。此外,到2010年底,国内尚有部分落后冶炼产能没有淘汰。

二、发展环境分析

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加,投资结构逐步优化。进入新世纪以来,投资大幅度增长,投资主体多元化成为推动行业快

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在21世纪的前20年,仍将处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将会带动国民经济保持一个较长的高速增长期。因此,作为工业基础的有色金属行业对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长率就显得更加重要。中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是有色金属行业稳步发展的基础。今后一段时期,中国有色金属的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

“十二五”期间,是有色金属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从国际环境看,全球经济逐步恢复增长,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为全球有色金属工业提供了持续的发展空间。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有利于我国企业广泛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全球经济治理和均衡增长趋势明显,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围绕资源、市场、技术、标准等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新形势,使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

从国内发展环境看,“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深入发展,内需进一步扩大。交通、能源、保障性住房、城镇基础设施和新农村建设等重大工程继续实施,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带来了更大市场空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需要有色金属工业提供重要支撑,在高精类产品发展方面需要重大突破。上下游产业相互融合、企业重组步伐加快,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同时,随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

友好型社会战略的推进,对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目标和任务,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制约因素日趋强化,迫切要求有色金属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速实现转型升级。

三、重点有色金属品种市场情况

1、氧化铝

氧化铝熔点高、硬度大、绝缘性强、耐磨性好、化学性质稳定,主要用于炼铝,还广泛用于耐火材料、绝缘器材、集成电路基板、磨料模具、陶瓷材料等;

图一:氧化铝价格走势

氧化铝的价格趋势:自2011年5月最低2500元/吨涨到2011年8月的最高价格约2920元/吨维持到2011年11月后随铝锭价格一直回落到2012年1月的2650元/吨,目前价格一直在1月份价格水平左右。

2、铝

铝的密度很小,但可以制成各种铝合金,如硬铝、超硬铝、防锈铝、铸铝等。这些铝合金广泛应用于飞机、汽车、火车、船舶等制造工业。此外,宇宙火箭、航天飞机、人造卫星也是要大量的铝及其合金。另外由于铝的导电性及铝表面氧化膜的耐腐蚀和绝缘性,铝在电器制造、电线电缆和无线工业及化学反应器,医疗器械,冷冻装置,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

图二:铝锭价格走势

铝锭的价格趋势:自2011年8月最高价格约18700元/吨回落到2011年12月的15700元/吨,然后一直维持在16000元/吨左右。

行业宏观环境的构成:

3、铜

铜稍硬、极坚韧、耐磨损,还有很好的延展性,导热和导电性能较好,是人类发现最早和最好的纯金属之一。铜被广泛地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建筑工业、国防工业等领域,在我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铜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是我国紧缺性资源,一直属于国家鼓励进口商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铜的需求量将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铜价自2011年下半年深幅调整以后,价格虽有反复,但一直处于上升通道之中,目前价格价位稳定,下一步的价格走势取决于全球经济发展情况及国内生产及消费量的情况,据专业分析,价格逐步上扬。

图三:LME电解铜价格走势

图四:上海金属交易所电解铜价格走势

4、镍

镍质坚硬,具有磁性和良好的可塑性,有好的耐腐蚀性,在空气中不被氧化,又耐强碱。主要用来制造不锈钢和其他抗腐蚀合金,如

镍钢、铬镍钢及各种有色金属合金。也用于陶瓷制品、特种化学器皿、电子线路、玻璃着绿色以及镍化合物制备等等。

第四篇:浅谈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前景

浅谈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前景

姓名:邹梦琴班级:工管103学号:11010410340 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材料,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支撑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力、交通、建筑、机械、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在保障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品种比较齐全。就目前所知,钨和稀土等 7种金属的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铅、镍、汞、钼、铌 5种金属的储量也相当丰富。在矿产资源中,有色金属是中国的一大优势。

中国各种有色金属的采矿、选矿、冶炼、加工工厂都具有相当规模,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较,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此,在进行有色金属新矿山、工厂建设的同时,还面临现有矿山、工厂的技术改造任务,以充分发挥中国有色金属资源优势,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正逐年增加,投资结构正进一步优化。近几年来,我国在有色金属方面的投资正逐年增加,投资主体多元化成为推动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后期我国有色金属的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

作为有色金属的生产大国,我国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存在多种优势:第一、有色金属产业作为我国实现城镇化、信息化、低碳化的进程中重要的原材料产业,存在较大发展空间;第二,金融危机给有色金属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金融危机还对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契机;第三、固有的体制机制优势依然存在。国内地方政府主导的经济快速发展格局不会改变,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速增长,国内人工成本低的优势依然存在,中国制造的产品依然会有较好的市场空间,目前人民币与美元维持相对固定汇率,有利于中国产品的出口。

目前我国仍处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有色金属行业作为工业的基础,其发展好坏对我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长率就显得尤为重要。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有色金属的需求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国内有色金属行业集中度低、规模效益差、资源分散,同时又是与国际市场接轨紧密的行业之一。在当前面对以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激烈国际竞争,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发展的瓶颈制约。在目前有色金属需求旺盛的情况下,有色企业势必要加大矿山资源投入力度。参股或者控股海外矿山、企业,能弥补中国有色矿产资源的不足,转变中国企业在原料波动中的不利局面。此外,企业产业链的延伸和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可以更好的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能扭转中国企业在类似铜精矿加工费等谈判中既没有“定价权”也没有“话语权”的境地。但不管怎么说,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前景还是很不错的,随着国内外经济正在快速复苏,有色金属等资源性行业将因其稀缺性再次受到市场关注,行业前景依旧被看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有色金属行业会在现有的基础得到更好的发展,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去迎接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挑战!

第五篇:我国调味品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我国调味品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http:// 2010-9-15 中国食品科技网

我国目前的客观实际为调味品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但不利的因素也非常多,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与危机同在。

“黑调料”充斥低端市场

近日,在国家质监总局组织的一次质量抽查中,发现酱油、酱产品有1/4不合格,有的产品防腐剂竟超标10倍。而此次曝光的酱油、酱产品问题仅仅是冰山一角,笔者在一家食品专业网站上输入“调味品”进行搜索,仅仅两个页面就包含“北京:鲜风牌鸡精因不合格下架”、“成都食品调味品问题多”、“‘红梅牌’调味品被查出质量不合格”、“1至2月份郑州鸡精合格率不到三成”、“杭州查获440公斤假冒味精”、“非碘私盐冲击食盐市场”、“石狮查获43箱假醋”、“温州查获600包假冒鸡精”、“南京市场假胡椒粉泛滥”等负面报道,占所有搜索结果的1/5以上。

笔者走访了几家大型超市,并没有发现近期被“通缉”的这些调味品,但在城乡结合部的小超市、食杂店和农贸市场发现,这些流通渠道里销售的调味品问题很多。以酱油为例,这里大部分都是杂牌、小厂的产品,还有的甚至是无厂名、厂址、保质期的“三无”产品;有的产品根本没有酱油应有的酱香味和鲜味,只有咸味,还有的甚至有些苦涩的味道。香辛料的问题则更为突出,不少农贸市场里销售的辣椒粉、花椒、大料等大多为露天摆放,连最起码的卫生都无法保证。

高成本低效益

调味品行业是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受原料市场价格与人们消费水平影响较大,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生产工艺周期长、资金占用大、周转慢,且产品本身附加值也很低,因而,“高成本低效益”一直是行业中一件令人头痛的事。

近年来,由于行业技术门槛低,外来资本很容易进入,无论个体、集体还是合资企业都相继增多,使市场需求总量趋向过剩。在狭小的生存空间中,一些调味品企业彼此竞相压价,大打价格战,导致本就收效甚微的调味产品利润更加微薄,更有甚者是不计成本的恶性竞争,为分得一匙残羹,有的偷工减料、降低质量,有的粗制滥造、以次充好,假冒伪劣大行其市,这样不但造成了市场竞争的严重无序,更使调味产品的利润、档次极度降低,我们的企业也难创造出质量效益。同样,整个行业也无力使产品价格战从根本上转变为品牌价值战。

地方品牌居多品牌知名度不强

受地方风俗和个人口味喜好的差异性影响,调味品业主要以地方品牌居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虽然一些企业已逐步发展为区域性品牌,产品已辐射到部分临近的省外市场,但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品牌并不多,就“四大名醋”而言,也还主要是在各自的根据地呈主流消费。目前,国内调味品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上海、广东、山东、北京、山西、四川几个省、市,其中上海的市场份额达30%以上,有上海太太乐、上海味好美等较多知名企业,其他地区如广州致美斋、北京王致和等亦表现不俗。从品牌结构来看,能在全国市场叫响的品牌比例不到1%,当然这与产品的风味、企业的规模、品牌的价值、地方的差异无不相关,不过,也与调味品企业追求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不重视市场需求和强化现代营销有直接的联系。因而,“长期局部作战、市场范围不广,品牌知名度弱”是调味品业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

在市场对调味品需求日趋旺盛的背景下,国内某些调味品企业的发展步伐却显得相对滞后,整个行业中具有规模效应、强势品牌的企业并不多。据笔者了解,近年来,由于行业技术门槛低,外来资本很容易进入,因此一些调味品企业彼此竞相压价,大打价格战。有的企业甚至粗制滥造、以次充好,傍名牌大行其市,不但造成了市场竞争的无序化,更让整个行 1

业无力从产品价格战转变为品牌价值战。此外,受地方风俗和个人口味喜好的差异性影响,调味品业主要以地方品牌居多,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品牌并不多。因而,市场范围不广、品牌知名度弱已成为调味品业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

原料涨价持续不退生产硬成本逐步提高

近年来,我国在调味品生产遭遇了原料涨价的风潮,从2006年下半年到现在,原材料的不断上涨,市场价格大幅度的波动,极大地影响了调味品生产与市场的销售。同时,随着国家对调味品企业的规范化管理,调味品各子类产品行业标准陆续出台,调味品制作的用料越来越规范。如鸡精行业标准出台后,对鸡肉和氮含量两项硬指标的规定,使得全行业的鸡精制作成本大幅度上涨,鸡精即将面临全行业大涨价。展望未来市场,调味品价格将会随着其原料成本的上升而出现持续上涨的趋势。

从调味品的各子类市场的营销现状和格局,以及调味品子类市场及潜力分析

酱油是中国调味品中第一大产品,产量占据了调味品总量的50%左右,达600万吨以上,相对稳定的生产企业全国有2700家,酱油行业目前已经走向两级分化阶段,广州名道营销顾问有限公司预测,今后五年酱油市场将会是海天、李锦记、味事达等几家在打拼,酱油霸主的决战应该在2012年左右,而更多的酱油企业将成为区域品牌,或成为强势企业的分支机构,当然,走贴牌制造企业亦不失为一条好的出路。

食醋产业由上市公司恒顺一路领跑,醋类产品总容量有快速上升的趋势。山西一企业改换包装,重新定位,杀入高档食醋市场,给行业开创新的营销模式。调味品企业高投入高产品,如果操作周密应该是可行的,此前国内一家调味品企业通过密集型广告投入,强势拉动终端消费增长,也是成功案例。果醋、保健醋经过几年快速的发展,在今后应该会为一个强势产品。目前广东,河南等地,市场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鸡精产业,包括鸡精鸡粉,还有鸡味调味料,已经基本处于巨头割据的局面。华东、华北市场,太太乐影响力极强,西南市场豪吉鸡精市场稳固,华南市场家乐市场地位依然稳固;然而,强势品牌统治的区域,并不意味着没有机会,战略分析思想认为“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在太太乐强势影响下的华东市场,江苏一家企业,通过重点突破,网点聚合,真正运作“长尾理论”,取得了喜人的战果;这也说明,鸡精类产品,市场还有成长的空间。

味精产业,味精是一个同质化严重的产业,而且生产企业都会面临污染处理的问题,各地方对于环保的要求各不相同,使得味精企业的分布会呈现分散到相对区域集中的局面,由于内地消费者认为味精多吃无益,而转向吃鸡精鸡粉,从而使得味精产业举步较难,实际上,味精企业从工业渠道、餐厅渠道打开缺口还是有很大的空间,另外,差异化的味精也可从价格红海之中找到出路;味精行业的市场竞争将体现在企业战略的竞争,大的企业融合合并,将使这个产业变成行业巨头垄断的产业。

酱及汁类产品,实际上市场在快速增长,但是发展很不均衡,主要是华南和华东企业增长迅速。酱类产品市场销量较大的产品有辣椒酱,肉酱,海鲜酱、面酱、豆酱,这些产品目前的销售量都相对稳定,汁类产品在快速增长,但是市场总量目前并不大,因此,汁类产品应该配合量大产品共同销售,应该定位为利润型产品。

酱类产品的增长应该寻求差异化突破,如山东玉堂酱园,是首批通过国家商务部认证的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公司主力产品之一传统面酱,利润较低,随着原材料的涨价,企业的这个销量支柱型产品涨价后消费者又不能接受,经过营销人员与研发部门的共同努力,推出差异化产品,不沾锅面酱,卖点为“好吃不沾锅”,迅速将此产品与其它面酱区分开来,市场取得爆破性增长。

相反,风味独特,极有市场潜力的四川豆瓣酱,却没有很好的把握这一市场,销售增长明显落后于华南和华东同类企业,这是非常令人心痛的。四川豆瓣酱的落后,此前曾接受《新

食品》杂志和其它几家杂志采访是,就此问题提出过几点分析,现来综合概括一下,四川豆瓣酱长期以来发展明显低于正常成长速度的原因,主要有几点:

其一,低层次竞争,没有协同意识;由于门槛低,产品同质化严重,于是竞争主要是集中在相互杀价层面上,结果造成在低价诱因下,质量整体在不断下降,造成全国消费者认为四川豆瓣酱就是低质低价的,质量好的四川豆瓣酱反而因为价格相对较高而没有市场;

其二,技术落后,没有创新;较多四川企业小富即安,没有创新意识,或者不愿做相关投资,目前多数企业,还是延用古法制酱,甚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根本不知道四川豆瓣酱的新型制作工艺已经出来,而且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实为可悲;

其三,营销意识落后。四川并非没有好的豆瓣酱,也不是没有好的人才,可是多数企业营销意识落后,这几年,有些企业发展壮大了,但是,如果没有川菜餐厅全国拓展,拉动的消费,如果没有糖酒会经常选择四川开,企业还能走多远呢?这两个优势还能帮助企业走多远呢?很多四川豆瓣酱企业的营销还停留在守株待兔的阶段,因此,这给有志气的部分四川豆瓣酱企业提供了有利的土壤,从产品策划、品牌规划、市场拓展方面,能够迅速领先,之后扩大战果提高竞争门槛。

复合调味品,在全世界,复合调味品占据了调味品市场80%的份额,而大陆市场恰好相反,只占20%,但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调味品销售渠道与中国市场有较大的不同,即,发达国家和地区调味品的销售渠道比较偏重现代零售渠道,而且注重饮食的方便性,因此,复合调料的需求会非常大,这与国内的需求不大一致,这就是为什么有一些企业看到市场的发展机会,但是过大地估计了市场的成长空间,因此,投入与产出不一致,结果成为行业先烈;复合调味品无疑是今后调味品中国市场的发展方向,但是,国外经验和做法,进入中国市场之后,需要做较多调整,包括产品二次定位,品牌推广,渠道选择,促销推广等方面,是需要做较大的调整,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快速达成目标。(中国行业研究)

下载2013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趋势预测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趋势预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年中国化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2014年中国化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一、供求预测 (一)供给:宏观经济稳中有落,化工产品产量继续低速增长 进入2014年,随着国家淘汰过剩产能工作的稳步推进,部分中小化下企业生存空......

    中国美容化妆品行业发展趋势预测(优秀范文5篇)

    中国美容化妆品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1、 中国美容业目前正处于市场发展的较快增长期,仅最近无年的新开店数就占了总数的 78%,其营业收入的增 长幅度也高于全国 GDP 增长速度。 美......

    中国直销行业最新发展趋势

    中国直销行业最新发展趋势中国直销行业最新发展趋势香港凤凰卫视“经济大视野”栏目,中国直销协会秘书长讲话:未来社会的财富在直销业!直销份额在欧洲占50%,日本占60%,韩国占80%,......

    2018年中国工程设计行业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目录)(推荐5篇)

    2018-2024年中国工程设计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

    中国美发美容行业发展趋势预测2[五篇范例]

    中国美发美容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2010/7/2/8:30来源:慧聪美容美发网作者:闫秀珍 [慧聪美容美发网] 2010年6月28日下午2点,在2010(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美发美容用品博览会暨中国国际......

    有色金属行业分析

    有色金属行业分析C08402105姜珊珊目前,我国冶金及金属制品产业已形成具有相当规模,布局比较合理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近年来,随着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

    2014年离心泵行业发展趋势预测(5篇)

    2014年离心泵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前瞻资讯指出:离心泵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像在许多的工业上都有用到,比如化工厂、矿场、医药厂、食品厂等都需求用到它,它的效果就是把液体从一个当......

    未来中国白酒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关 键 词】白酒 【报告来源】前瞻网 【报告内容】中国白酒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百度报告名可查看最新资料及详细内容) 从23日在“中国酒都”贵州省仁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