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史以明理学史以启智学史以鉴今
学史以明理 学史以启智 学史以鉴今
作者:临江春晓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9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为国家为民族建立了不朽的丰功伟绩。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要学习党的发展历史,了解党的革命建设历程,秉承我党的优良传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中阔步前进。
学史以明理,领悟党的创新理论。就是要学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设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及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光辉历程。深刻认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了解中国民主、法制化进程。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时代主旋律。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通过八七会议、古田会议、遵义会议、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深刻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感受党为争取民族独立自由,经历了怎样艰苦卓绝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实践中,表现出了远大目光和巨大理论勇气。从而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高度重视加强理论武装,下大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努力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善于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开展工作。
学史以启智,不断增进党性修养。就是要从党的革命、建设的光辉历程和革命先辈的卓越功勋汲取智慧,积累经验,促
进经验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思想上的先进性,要靠政治上的智慧来实现;实践上的先进性,也要靠智慧的力量来创造。从嘉兴湖畔的开天辟地到井冈山上的星火燎原,从南昌起义的第一枪到开国大典上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历了千辛万苦,攻克了道道难关,显示了党和人民集体智慧和力量。重温90年历史,灿若星河的革命先辈、英模人物,以伟大的精神、钢铁的意志、崇高的品质和超人的智慧,为缔造崭新的共和国、创造新中国的辉煌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也为我们增进党性修养提供了借鉴。学深悟透“90年”,就是要重温这些优秀共产党人的先进事迹,从英雄身上汲取宝贵精神财富,忠实接续共产党人精神品格,在新的时代新的实践中进一步发扬光大。
学史以鉴今,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前进、曲折中发展,积累了许多革命、建设、改革的智慧,尤其是经过历史沉淀,许多经验历经摸索、千锤百炼,经过了长期实践的检验,更加弥足珍贵。学史以鉴今,就是要纵观党的发展历程,从我党领导人民进行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各种深刻的社会变革的历程中汲取智慧,吸取教训,大力推进执政能力建设。各级党组织应该要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部制等等这些政治、经济及社会各领域改革的成败得失中汲取丰富的政治营养,吸引经验教训,严格党员干部队伍管理,努力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圆满出色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任务。
第二篇:读史以修身
读史以修身
历史是对过去的记载。“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历史的每一页都储蓄着极为丰富的经验教训,它于个人有教化之功效,于国家则有资政之作用,所以人们常说:学习历史可以汲取智慧,借鉴历史能够获取力量。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甚至断言:“如果我们不向历史学习,我们就将被迫重演历史。”的确,教化个人是修身,资政治国是更高层次上的修身,唯有读史以修身才是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抛开历史,我们便无法掌握未来的命运。
读史励志,在坚定人生信仰中修身。历史就像一条沙尘飞扬的征途,又像一条奔腾激涌的河流,纵观历史,能够名垂青史者莫不博古通今、胸怀大志。毛泽东同志自小通读史籍,观古思今,才有了后来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与“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气慨;红岩烈士沿着党史的足迹,以诗明志,才有了革命胜利之际“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的高唱和“用鲜血染红旗帜”的信仰。历史昭示未来,他们透过历史看到未来,不断修正自身航向,发出了“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的铮铮呐喊。我们身在当代,更应重温历史,读史励志,因为有了历史这道底气,我们的内心才会变得坚强,才能培育出鲲鹏之心、鸿浩之志,不断坚定人生信仰,将个人修身置于前人未竟的事业之中,明确努力的方向,并以生生不息的活的历史,作为矢志向前的动力源泉,担负起历史与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
读史增智,在丰富知识阅历中修身。诸如《百家讲坛》一类,向历史取经是一种智慧,只要我们将读懂历史当作掌握人生的一把“金钥匙”,善于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便可以少走弯路,更好地掌控未来。所以唐太宗李世民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遂招贤纳谏、励精图治,缔造了一个鼎盛繁荣的黄金时代,被后世称道为“贞观之治”。晚了唐太宗一千年的英国哲学家培根也说“读史使人明智”,并身体力行,首次总结出基于历史实验数据的科学实验的归纳法,对近代科学发展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头脑里装满历史的人,必然具有让人敬畏的睿智的历史眼光,我们读史,便是要通过了解朝代的兴亡盛衰和前人的成败得失,将取自历史的思想、知识、经验乃至教训,转化为真正属于自己的明辨是非的素养、察人观事的眼光、鉴往知来的思维、知行合一的能力,从而增长自身的聪明才智,积累人生的阅历见闻,通过不断修身实现经世致用。
读史自治,在提升道德品行中修身。立德、立言、立功被古人称颂为“三不朽”,其中最能传之久远、历久弥新的当属立德,“感动中国”或者“最美系列”的那些人物正是这样典型的立德者。道德品行往往可以直通人的心灵,折射人的本性,而本性的好与坏、高贵与庸俗又往往与一个人的史学涵养有关,毕竟历史就像一面面镜子,照出了一个个德的磁场,跑到哪个磁场里修行多取决于自治的愿望。历史上有所作为的官员往往通过立言为箴的方法规劝约束自己,譬如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在担任大清王朝两广总督期间,就曾在自己的府衙里写下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更多的人们则在家中悬挂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修德是修身的重要内容,需靠自治自修,将历史的长度折叠成自身的厚度,将历史的重量转化为自身的力量,使自身道德品行于潜移默化中提升。
过去的一切已化作历史,现在和将来同样会日渐沉降为新的历史。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读史以修身,通过挖掘历史、学习历史、解读历史,我们便可以借古鉴今,问道于盲,在独善己身的同时,学会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正确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和脉络,沉着应对“四个考险、四个危验”的挑战,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找回能够使我们的事业不断发展的支点,推动历史的车轮驶向新的纵深。
第三篇:以史鉴今 资政育人 不断深化行政监察理论研究
以史鉴今 资政育人 不断深化行政监察理论
研究
马馼
2012-10-22 10:05:51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2012年10月17日
行政监察作为政府内部的专门监督,是国家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监察实践绵延两千多年,在不同时代对改善吏治、防治腐败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1949年10月19日,开国大典后第18天,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成立,新中国行政监察制度从此诞生,行政监察工作踏上新的征程,对如何在执政条件下开展行政监察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开创勤政廉政的时代新风。1959年,因国家管理体制调整,撤销了行政监察机关。1986年12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的决定》。1987年7月1日,监察部正式对外办公。各级监察机关边组建边工作,坚持以廉政监察为重点,认真清查涉外经济合同,开展以反贪污受贿为重点的反腐败斗争,严肃查处一批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的重大案件,为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作出重要贡献。
1993年纪检监察机关合署办公后,各级监察机关进一步加强廉政监察、执法监察、纠风工作,推动了反腐败三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逐步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力度,开展军队、武警部队和政法机关不再从事经商活动、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形建筑市场建设等工作,创造性地拓展了行政监察工作领域。
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确立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作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各级监察机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履行宪法和行政监察法赋予的职责,坚持服务大局不动摇,保障民生不懈怠,惩治贪腐不手软,源头治腐不放松,在保证政令畅通、维护行政纪律、促进廉政建设、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
史者,今之所以知古,后之所以知先。新中国行政监察的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建设史,是一部开拓创新的发展史,蕴含着光荣的传统、伟大的实践和丰富的经验,是行政监察事业的宝贵财富。认真研究行政监察历史,把握行政监察工作规律,充分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行政监察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行政监察体制恢复组建25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纪委常委会领导下,在尉健行、曹庆泽、何勇、李至伦历任监察部部长领导下,各级监察机关不断探索工作特点和规律,形成一些认识和体会。行政监察工作只有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保证政令畅通作为首要任务,紧贴政府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政治、经济、社会效果;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只有坚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在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的同时,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推动行政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管理方式不断创新,才能确保行政权力始终沿着法制化轨道运行;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统筹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机制制度改革,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只有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体制,把接受纪委领导和对政府负责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好
纪检监察合署办公优势,形成党政监督整体合力。
今后五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时期。各级监察机关要紧紧围绕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建设,以保证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为首要任务,以着力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深入开展执法监察、廉政监察、效能监察、纠正不正之风和政务公开等工作,不断开创行政监察工作新局面。
盛世治史,有资政事。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和纪念行政监察体制恢复组建25周年之际,中央纪委监察部廉政理论研究中心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大事记(1949-2011)》正式出版了。这是各级监察机关向党的十八大敬献的一份厚礼,是行政监察历史编撰的一大盛事。该书以编年纪事方式,博观约取新中国成立以来马行政监察工作的重大历史事件,全面展示行政监察工作走过的60年光辉历程,对于系统总结行政监察的主要经验和基本规律,进一步提高行政监察工作科学化水平,都是很有意义的。
(本文摘自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马馼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大事记(1949-2011)》一书撰写的序言)
(作者系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
第四篇:习近平:以史为镜
9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出席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并讲话。他强调,领导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读点历史,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不断提升领导工作水平。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习近平要求领导干部读历史,就是希望正在从事着治国理政大业的“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的领导干部们都能从历史中挖掘智慧的宝藏,从前人那里汲取教训和经验,更好地把握现在、开创未来。
以史为镜,可以筑牢信仰。通过学习历史,领导干部可以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必然过程。历史经验一再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以救劳苦大众于水深火热之中为己任,以实现人民平等自由为追求,不断探索,不断奋斗,从而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党的历史,通过历史来感受党的伟大和力量,通过历史来寻求内心信仰,进一步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切实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继续奉献自己的力量。
以史为镜,可以知荣辱。通过学习历史,领导干部能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奋发图强,主动作为。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历史,所经历的困难与风险也世所罕见,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感天动地、彪炳史册的奋斗史,是推翻三座大山、实现人民自由平等的革命史。只有学习历史,才能认识到新中国的来之不易,人民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来之不易。只有学习,才能认识到我们今天幸福生活是用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靠无数仁人志士忘我工作无私奉献赢得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学习过去艰苦卓越的奋斗历程,认真体会得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和我们党在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中披荆斩棘、不断开辟胜利道路所展示出来的巨大勇气、巨大智慧和巨大力量,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紧抓住发展机遇,不断创新思路,主动作为,在新时期贡献新力量。
以史为鉴,可以明方向。通过学习历史,领导干部可以汲取思想精华,明晰发展方向。中国历史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创业史和发展史,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和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其中包含着许多涉及对国家、社会、民族及个人的成与败、兴与衰、安与危、正与邪、荣与辱、义与利、廉与贪等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只有了解和懂得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创造的灿烂历史文化,才能更好地继承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从中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道路,并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发扬光大。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借鉴历史有益经验,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高尚精神追求,从中获得精神鼓舞,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完善优良品格,培养浩然正气,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经受住“四个考验”,防止“四个危险”,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五篇:以 史 为 鉴《苏共亡党亡国十年祭》
以 史 为 鉴
——《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观后感
近日,在石鼓镇党委组织安排下观看了党内历史教育片——《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我感触颇深。纪录片以声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建党93年、执政74年、有着近2000万党员的苏维埃政权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灭亡的。以史为鉴,以人为鉴,这对于中国共产党如何保持共产党员纯洁性、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强党员干部居安思危的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罪魁祸首戈尔巴乔夫本着所谓的“公开性”,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否定了马列主义、否定了社会主义,让代表着人民权利的社会主义性质的苏联解体,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从而使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倒退了几十年。他的改革脱离了人民,叛离了党,成为了俄国历史上的一大悲剧。究其根源,即苏联共产党人的蜕化变质,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的蜕变。
一、否定党的领袖,否定党的历史。“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一股“重新评价历史”的运动,从否定斯大林开始,继而攻击和诽谤列宁,歪曲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最后否定苏共70年的执政历史。这种所谓的评价使苏共失去了存在的合法性,终于导致了苏共党亡政息。
二、背叛马列主义,失去理论指导。在理论上背离马克思列宁主义,使全党失去正确的理论指导,必然造成党内外思想的混乱和社会政治动荡。
戈尔巴乔夫彻底背弃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他强调:“新思维”就是促进“多元化”,放弃“意识形态限制”和“精神垄断”,打破“一切理论的局限”,实质上就是打破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三、党风党纪败坏、严重脱离群众。党的纪律约束行为,关系党的权威,党的作风体现党的宗旨,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一旦败坏,后果可想而知。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党内腐败严重,特权阶层恶性发展,不断利用各种手段,转化国有资产的支配权,大部分党员干部成为特权阶层的首脑,操纵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脱离了群众,叛离了党。
四、干部路线错误,任人唯亲盛行。苏联的干部路线从斯大林时期开始出现了任人唯亲,上下级干部之间形成了很强的人身依附关系。到戈尔巴乔夫时期,任人唯亲的干部路线更加肆无忌惮。错误的干部路线造成党政军干部队伍思想空前混乱,严重损害了党的威信,造成了干部对党的离心倾向。
五、背离建党原则,改变党的颜色。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上,搞的是民主社会主义,鼓吹“全民党”、“全民国家”,实行资产阶级“公开性”、“民主化”,造成了全党的思想混乱,很多党员感到迷茫。党的基层组织受到严重削弱,形同虚设。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受到破坏,党风恶化,严重脱离群众。
由此观之,腐败,是苏共垮台的罪魁祸首,它一方面腐蚀着领导干部,使干部腐化变质;另一方面使党离心离德,丧失人心,恶化干群关系,“反腐倡廉”是我们从苏联学到的深刻教训。居安思危,想本国当前政治局势,反腐倡廉,党风廉政建设迫在眉睫,势在必行,这就需要从每一个党员干
部的思想教育入手。
一、夯实文化功底,提升理论修养。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抓好文化学习,努力做到:学理论,要在提高理论素养上下工夫,加深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学经济,要在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发展趋势方面下工夫,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党员干部能够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强化政治素质,筑牢思想防线。要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不断强化廉洁从政、廉洁执法、廉洁司法的政治素质,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德才兼备选拔干部。要把反腐倡廉思想教育融入领导干部的选拔、管理、使用、培训等各个环节,坚持自律与他律、教育与管理相结合,从而使领导干部在各种考验面前自重、自警、自励、自律,筑牢思想防线,自觉抵御各种消极腐败的侵蚀。
三、强化党员意识,保持心态平衡。要不断强化党员意识,坚持党的路线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葆公仆本色,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端正思想态度,通过学习和接受教育,使内心世界更加充实,心态更加平和,进取心更加坚定,保持良好的心态,看待问题不会偏激,才能把党赋予的工作和自己的人生追求融为一体。
四、扩大覆盖范围,抓好宣传教育。要面向全党全社会,扩大反腐倡廉教育的覆盖面,加强勤政廉政先进典型的宣传,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增强干部群众反腐败的信心。要倡导廉政文化,促进全社会树立“以廉为荣, 以腐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扩大反腐倡廉的影响。
“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告诫我们:每个共产党人都要居安思危,要充分认识到如今的中华民族,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会象苏联那样,出现国家四分五裂、内乱外患,就没有今天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谐的局面,更没有人民安居乐业、幸福安康的生活。我们要倍加珍惜,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周围,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万众一心,齐心协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人民幸福美满的生活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