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受活读后感
受活读后感
一天的时间读完了《受活》,读出了意犹未尽的绝望。
受活村本就是个多灾多难的村,从建村伊始,就由着兵荒马乱年代的一个一朝得势的农民按自己的喜好而创的村,大都是些残缺之人,在这片与世隔离的深山里生根发芽,绵延生息。孕育受活村的种子,本身就包含着人性的狭隘、片面、小人得志的张狂傲慢滥用权术。这就像一个巨大的隐喻,笼罩受活村百年的生命历程。
受活村里的人虽缺胳膊少腿,却也自得其乐,生活安好。直到有一天,这个村的平静全被一个天马行空得妄想所打破——去苏联买列宁遗像!
从柳县长看来,买回来以后自己便是对这个贫困县贡献最大的人,靠它发展旅游业,自己简直就是县城81万老百姓的救世主,甚至比肩列宁功勋,为自己造了个毗邻列宁的墓;在受活村百姓看来,出村表演绝术,单腿的飞跑,聋耳的放炮,自己的残疾反而成了赚钱的本领,可不是一件一本万利的好事,够给柳县长磕头的好事。两厢情愿,一拍即合,村民走出了受活村,他们走进了圆全人的世界,却验了受活村主事当家的71岁茅枝最怕的事情。
茅枝这一辈子为受活村做的牺牲太多了,这么多年来,她唯一的愧疚就是几十年前带着受活村入社。从此,受活村有了行政归属,村民有了户口身份证,双槐县的地图有了受活村,受活村里的人也有了不绝不惜荒谬不由己的痛苦生活——大跃进,大劫年,黑灾,红难,黑罪,红罪。历史的灾难刚终了,新时代的诱惑金钱权力又张开了天罗地网,受活村的村民无处遁形、深陷其中。你以为荒谬的故事其实都是真的,构成更绝望的荒谬。
故事的最后,受活村的新老村民终于都同意脱社了。他们经历浮沉,最终选择愿意被时代抛弃,愿意离开圆全人,更愿意孤单地生活在深山一个无人知晓的村落里。柳县长甚至选择成为一个残疾人而得以留在受活村,真是对圆全人盛世的讥讽。
而故事似乎还没有完。每个人都紧紧藏着自己的故事,就像在纪念堂被困时牢牢揣着兜里的钱怕被识破。金钱、权力的角力不会终止,对人性的扭曲也还在继续,哪怕只是一群饱受欺凌的残疾人…
对本书的结构也有一些疑问:为什么卷数、章数都是奇数呢?是否寓意着这个故事中情节、人性的畸形?还有絮言也不再在每一卷的第一章,而是在卷中位置,甚至一卷中有好几个絮言。这和一般的小说体式不太一样,原因何在?
第二篇:《受活》读书笔记(推荐)
《受活》读书笔记
受活,意思是享受,享乐,快活。也含有苦中之乐,苦中作乐之意。作者阎连科运用超越主义的手法描绘了受活庄这个大山之中一个鲜为人知的偏远村落,这里所有的村民都天生残疾,正常人被叫作圆全人,反倒成了另类。一心要干大事,往上走的柳县长异想天开,想用重金从俄罗斯购买列宁的遗体,放到魂魄山上,建一个公园,吸引世界各地的游人,发展旅游业。可是,他的购列款还有很大的缺口。在这一过程中,柳县长惊喜的发现了收获庄残疾人的妙用……
阎连科先生将将要叙述的故事比喻做一棵大树,分为毛须,根,干,枝,叶,花儿,果实,种子等八部分。首先,我想分析一下这本书中的几个主要人物。
茅枝婆,一个刚强的女人,享年71岁。年轻的时候,她是一个红军战士,跟随自己的爸爸妈妈,跟随红军战士的叔叔阿姨们南征北战。可是革命军里出叛徒了,红军打败仗了,她不得不跟着四处逃窜。爸妈被诬蔑为反革命分子,批斗致死。队伍被打散了,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她被一个无情的人无情的抛弃了。就这样,她走到了收获村,遇见了老实的石匠。茅枝是一个坚强的女人,她就这样在受活村里住了下来,并最终做了长她15岁的石匠的妻子。她带领大家入社,跑了三个县,没有一个县愿意接纳这个全是残疾人的偏远乡村。她敢跟县长对质,她拿出自己的军装,说,你们这样推卸责任,就不怕我去上边告你们。县长惊了,一个女人,竟有这么大的魄力。于是受活村,就这样入社了。可是入社,却成了茅枝一生觉得最对不起大家的事。大炼钢铁,文革,批斗会,修建梯田……文革批斗,村里找不出一个地主,上边说,没有一个村没有地主,于是所有的人都被划分为地主,所有的都要被批斗,聋子,瞎子,瘸子,瘫子……她看不下去了,毅然地说,我是地主,他们都是贫民,你们批斗我吧。于是,上边果真给所有的受活人都发了红本,只有他的是黑本。究其一生,都在渴望能够退社,风风雨雨,终于看到了那份准许退社的红头文件,安详的在那棵老槐树下仙去。
县长柳鹰雀,是一个复杂的人。他从村长收养的一个孤儿一直爬到县长的位置,也确实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可是他太想做出自己的功绩,被功名利禄,虚假的权势,虚荣的爱戴冲昏了头脑,他是一个政治狂。他要筹钱购买列宁的遗体发展旅游业,他看到了受活村每一个残疾人都有绝活,他的眼睛就亮了起来,他成立了杂技团,给受活村杂技团的人每月3000元劳务费,却把票价卖到200元每人。为了让海外归来给母亲戴孝的侨胞投资,他每一个人发一块红绸子一直铺到侨胞的家,侨胞说,我家就只有我一个儿子,你每动员一个人给我妈戴孝,我就给你捐10000块钱。第二天,他动员全县人,浩浩荡荡两千多人,全部披麻戴孝,可侨胞却偷偷的一走了之。
还有很多人,想要发财的瘸腿跳猴,漂亮的四个侏儒女桐花,槐花,榆花,蛾儿,及他们的母亲菊梅,石秘书及县长夫人。他们也都很有个性,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其次,我想说一下这本书让我想到的。生活很复杂,要学会知足,要懂得感恩。受活庄那么多年下来,粮食吃不完,蔬菜吃不完,因为大家相互帮衬。有一句话很令人感动,大体意思是,瞎子接聋子的眼睛,聋子借瘸子的耳朵,瘸子借瞎子的双手。大家都相互帮助,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尔虞我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用处,没有纷乱,没有争吵。可看一下我们这些健全的人,眼睛不瞎,却看不透周围的人到底在想什么;耳朵不聋,却对那些需要帮助的声音充耳不闻,谁欠了谁什么,非要算的一清二楚。确实,我们活得很辛苦。让自己活得简单一点,多一些与别人的交流和沟通,对别人多一些关心和体谅,也许我们会幸福得多。
第三篇:《活》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快来参考读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活》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活》读后感1读了《活》这则寓言后,感觉要引起我们重视的有两个问题:一是爱与被爱的问题;二是自由与放纵的问题。
这只活了100万次的猫,在别人的眼里无忧无虑,幸福快乐无比!而它自己却没有感到丝毫的快乐和幸福感,它活了100万次好像重复了100万次,它都是以不同方式的被人们溺爱着,它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没有很好的得到发挥。它纯粹是一只漂亮的宠物猫,它的愿望自己不只是一只宠物猫,而是应该是一只有爱和被爱,对人们有价值人有贡献的猫。所以它在活100万次中在别人看来都是幸福快乐的生活,它自己却没有感受到。因为这样“爱”的生活不是它想要的。
为什么它成了野猫后反而感到自己很快乐幸福呢?因为它有了爱和被爱,更重要的一点有自己的责任,所以在人们看来并不理想的生活,它自己却感到很快乐而有意义。所以我们在给孩子爱和自由的同时不能让孩子放纵。要很好的让她懂得爱的意义、爱的责任。如果只是一如即往的溺爱着她,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她的优点没有得到发挥,她的长处没有被认可,她在生活中不用承担任何责任,你就是给他再多的爱,她就会像猫一样不会感到幸福和快乐的。
《活》读后感2刚刚收到书时,我便对标题有一些疑惑,作者为何对生与死有着这么大的感触呢?
我继而带着这个问题翻开了书,我一向对那种生啊死啊的书不是太感冒,主要是因为对于生死我也不是太了解。但当我真正开始阅读的时候,才发现这本书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 读完本书,热爱生活的人,会坚定自己的信念。怀疑生活的人,会得到问题的答案。憎恨生活的人,会找到热爱的理由。”
“和死亡相比,活着无论多痛苦,都是一种幸运。”是啊,和死亡相比,别的痛苦又算得了什么?当你忍受着痛苦爬起来看到一抹朝阳的时候;当你睁开眼发现自己还在这世界上的时候;当你能看到万千事物,能听到“唰唰”地风声,能感受到和煦的阳光之时,你都是幸运的……
能支撑人活下去的不是智力,更不是耐力,而是意志力。能使人存活的不是药物,更不是手术,而是你自己。如果对自己都失去了信心,就算是药物想助你一臂之力,都不知道你的手在哪。
在安热拉想要呼吸时,她的第一选择是自主呼吸而不是呼吸机。人不能过度依赖于机器,就像依赖于电子产品,当脱离了机器,脱离了电子产品,你该怎么办?
“只有真正面临死亡,人才会真正懂得生命的珍贵。”“有些医生专门治疗心脏,还有些医生专门治牙、治眼……但谁来治理病人呢?”这句话看似有些冷幽默,但反映了一个问题——“再精密的技术也难以保证一定能治好病”。
作者安热拉说:“我们失掉的不仅是自己的身份,还有自己的隐私。我们的身体不再是自己的了。”这一点确实说的对,当身体生了病,住进了医院,一切都要听从着医生的吩咐。无论你的身份如何,在医院里,永远是医生最大。
不仅仅是生病,人生中的任何时候都要乐观面对生活。每一天都要过得充实,过得快乐,就像最后的一首诗《把每天当末日来拥》。
《活》读后感3这本书读起来更像是一本心灵鸡汤或者成功学类读物,但是好在也能给人一些启发。
书中开篇首先提到了人的心智的重要性。我深以为然——即便身处同样的境地,不同的人对于事物的认识也会显著不同。但是我困惑的地方在于如何改变自己的心智以更好地适应这个世界。虽然书中对此也提供了一些建议,但对我帮助不大。
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观点在于其将人分成自身系统模式和社会系统模式两种。前者倾向于享受当下,也不需要多大的物质就可以体验到幸福感;后者是通过在社会竞争中获得尊重,并将其转化成为幸福感。
据此,我明白了自己当下的生活状态,为什么倾向于舒适,因为此时此刻我处于家庭环境中,我的社会系统倾向于是关闭的,因而我感觉不到自己需要努力去赢得什么。但人终究是社会的动物吧。我终究是要融入群体中的,为了将来更好地融入群体,势必要做一些准备。因此可见,假期的学习也是有必要的。(但还是不太有危机意识)
另外,古典在书中还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即“价值和价格“。价值用于描述主体对于某样事物的评价,价格用于描述社会对于某项事物的评价,切记不可把两者相互混淆。拿外表来说,对自己的外貌很重视可能在社会中倾向于得到高评价,但是对于我身来说,它可能就没有那么有必要。
此外,古典中还在书中提到生命是个三脚架,即不可以用一个去弥补另外一个东西,就如同左手不可以替代右手的平衡一样。但是他给“三脚架“的”三只脚“分别是什么下了一个定义,我认为不太可取。因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三脚架——具体是哪些,甚至有几只脚都取决于个体看重什么。但是这至少启发了我不要偏颇地认为自己只需要一只脚就可以了。
《活》读后感4“果断决定”+“立刻执行”八字真言,打造极简生活。
人生苦短,必须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真正想做的事”和“真正重要的事”上。
“东西”的存在,是为了方便我们的生活。
人生精彩与否,不在于“拥有多少物品”,而在于“拥有多少让自己愉悦的时间”。
在简单的空间中生活,就不容易被乱七八糟的东西扰乱了心绪。你定能活出自己的风格,发挥出十二分的活力。
一切顺其自然,不要勉强自己,也不要勉强对方,这才是让人际关系细水长流的诀窍。
只要满足于现在的生活,怀着谦虚的态度度过每一天,我们的心就能平静下来,而我们的注意力也会自然而然地转向真正想要实现的目标与真正想做的事上。
只要将现在的状态调整到最好,未来就一定会以最佳的状态出现在你面前。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平安喜乐,但短暂的辛苦与悲伤,有时候也是必不可少的。
越是艰难痛苦的经历,就越能让我们学习到更多的经验知识,更上一层楼。
幸运只会降临在有准备的人身上。“先把自己能做的都做好”——这种认真踏实的态度,比天赋异禀更可贵。
所谓的简而美,不过是要珍惜生活中每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和每一个重要的人,真心相待 不留遗憾,不浪费光阴,不虚度生命,提升幸福感。
《活》读后感5很久没有好好地静下心来读一本书了,这些年来,不是为了考研而忙碌,就是拼命应对各种考试,找工作。终于,在这段临近毕业的日子,在工作似乎已经定下来的时刻,我也可以好好地腾出手来,捧上一本书,不管其内在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少,开卷有益,我想书中总会有那么一些观点是正确的,别人既然著书立说,总有那么一些思路是值得借鉴的,那就开始享受阅读的乐趣,品味他人的思想吧!
在一个刮风的中午,从快递员那里收到了这本书,当时并未被其所吸引,那会儿想去逛街的心思更胜于读书。在逛完尚品折扣,百无聊赖地回来,途经华堂,被枣糕的香味诱惑,两个好吃鬼跳下公交,又开始为枣糕排起长队时,为了避免浪费时间所造成的良心不安,我开始读起这本书来。印象最深的部分当属开篇了。因为他讲的是一个当今最受人关注,最为现实的问题——买房。
“不管你在中国的哪一个城市,只要你还准备结婚,还有个工作,而且父母安在,那你或许想过这件事情:在这个城市里,我是不是要买房,怎么样才能买到房?什么时候买?父母出不出钱?”这对于我们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但是房价居高不下,只能以有心无力作罢吧。既然是要拆掉思维里的墙,作者古典从一个角度为我们分析了买还是不买的问题,他似乎是以一种经济学的方式来衡量买与不买的利弊,收益与成本都摆在那里了,结论就是过早的购房者几乎与创业、转换行业和快速升值无关。也许站在父母的立场,面对儿女的幸福,他们会说,这个作者只不过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罢了。所以,关于这个论点,我暂时还是持观望的态度,买不起的话,这是一种让我们想得开的方法。而且先投资于自身的成长,这确实也是对自己未来的成长非常有益的。但是,对于富有无比的人来说,这就另当别论了。书中另一部分,关于职业规划的话题,则是我迫切想知道的。我觉得自己也相当缺乏职业规划,平日也不曾缺少对职业的思考,但大都浮于表面,缺少系统性。
古典的书里则提供了一种他认为最好的方式——年轻的时候你可以一见钟情,但是到了年纪你就该两情相悦一段,然后选择一个人白头偕老。当然,这只是一个很好的比喻,年轻的时候,应该凭着好奇心尽可能多地尝试和体验一些工作,慢慢地在其中找寻到自己感兴趣的几个,最后自己专注于投资其中一个。最糟糕的是年轻的时候你看到什么都想做一辈子,等到年老的时候,你还总是这样,什么都只能做一阵子。看了这段话,我不禁在想,那么对于找工作的迷茫与痛苦,我还应该有那么多吗?既然在刚开始的时候不是选择自己一辈子的事业,那我用得着那么纠结吗?
书中还有这么一句话:“如果你在一两个行业做过十年,那你是精英;如果你在三四个行业做过十年,你是精华;如果你在不同的五六个行业做过十年,那你是精神病——企业开始不断开始的人,滚石不生苔,转行不聚财。”另有一句:“哪个行业最好?哪个行业都好,只是看你能不能耐得下去,不去开始新的一摊。”所以,在毕业之前,当我一旦选定了自己的工作,我想我不会再轻易去更换,在一个岗位上有深厚的积累,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精心耕耘,那才是我该做的。
另一收到启发的则是:“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两套系统,社会系统(男人)负责满足外界要求,而自我系统(女人)负责满足内心需求。”很多时候,我们的社会系统给我们的已经足够了,而感觉不到幸福的我们,缺少的仅仅是一种将物质转化为幸福的能力。很久没写东西,文笔都不流畅了,还想把这本书中的精彩部分做一个摘抄,以便让自己能多从其中汲取一些营养。
《活》读后感6今天,我读了林海音的一部著作:《城南旧事》之一的《活玩意儿》。看完之后内心有了许多疑惑和不解。
《活玩意儿》主要讲了林海音和小伙伴们童年时期的玩物,例如蚕啊,槐树虫啊,小蜗牛啊,小蝌蚪啊等。这些小玩意儿不仅有趣,还给林海音和小伙伴们的童年生活增加了不少情趣。
不过呢,现在这些小玩意儿越来越难找了。因为啊,如今的城市里,现在很难找到一颗桑树。没几个小孩见过槐树,槐树虫更是少得可怜。蜗牛至今已近不见了踪影。小蝌蚪也不再在湖泊池塘里出现了。它们都去哪儿了?谁可以告诉现代的孩子啊?据统计,1978年至1980年底,绿色在一点点减少,黄沙在一点点蔓延,平均每年毁林22亩,森林覆盖量逐渐降低。为什么?我们株洲,湘江母亲河的含沙量在提升,水生生物的尸体漂浮在江面上,水位愈来愈少,污水在蔓延……可怜的湘江啊!好好问问自己,当你排放污水时,是否想起了她那千疮百孔的脸哪!
林海音的童年,在自然中成长;现代孩子的童年,早已失去童趣。大人哪!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美好童年吧!
《活》读后感7身为一个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家长,我一直认为,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孩子需要不断学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家长在这整个过程中就要起到正确引导作用,那么如何成为一个更合格的家长呢?抱着这样的态度,我翻阅了这本《1-2年级 激活孩子能力的关键期》。
这本书详细解读了孩子在这个关键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对孩子次阶段的种种行为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解读,以大量翔实、现实的案例进行例证,并提供了种种切实可行的家庭教育办法。
读了这本书,发现我有很多理念都和作者不谋而合。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过程。”我深以为然。孩子好习惯的`培养可以依靠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更重要是坚持。书中提到“21天法则”,即连续21天对孩子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心理,只要坚持不懈,好习惯自然养成,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需要不断的提醒孩子坚持。诚然,当好习惯变成了自然而然,对于孩子这样的白纸来说岂不是受用终身。记得我儿子很小的时候不爱刷牙,刷牙不认真导致蛀牙,在看过牙医了解牙齿的重要性以后,他对刷牙一事从自己心理上产生了重视,我每天早晚提醒他,并不定期检查他是否认真刷牙,一段时间以后,良好习惯形成,早上起床后和晚上洗漱前必然先去刷牙。同理,如果每天晚上作业完成后,能够坚持一段时间的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孩子来说无论阅读能力提高还是知识量增加,好处都是巨大的。反之,有的孩子缺乏正确引导,形成了不好的习惯,比如有的孩子每天晚上要看长时间的电视,或者长时间玩电脑游戏,对视力有害不说,大脑也得不到锻炼,长此以往,孩子的智力水平必将落后于爱阅读、勤思考的同龄孩子。
书中提到要重视孩子的情商发展,培养孩子懂礼貌、爱劳动,对人公正、平等、真诚、友爱、懂得感恩、有同情心、能够独立完成事情、关心国家大事,懂得人情世故,学习生活上有主见,只要不危害孩子身心健康,父母就不要干预。我一直认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事实上除了一些专业人员以外,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相差都不会太大,区分高下的正是“情商”。情商高的人更能适应社会,他们生活能力更强、幸福指数更高,好在情商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提高的,既然如此,我们做父母的当然要努力提升孩子这方面的能力。今年暑假孩子和他爷爷奶奶出去访友,回来还用自己的零花钱分别给我和他爸爸带了礼物,给我买的是一支发簪,给他爸爸买的是一瓶香辣火腿酱。看着他小小年纪就懂得感恩,心思细腻还能根据父母的喜好买礼物,令我感动不已,深深觉得这几年的心力没有白费。
和大多数父母一样,我对孩子学习生活干预有些多,大人的生活经验是何其丰富,看见孩子做的不当难免想要纠正,可是干预过多也许会造成孩子缺乏主见,再次提醒只要不危害孩子身心健康,做父母的就不要干预。
这本书上还提供大量切实可行的家庭教育方法,值得父母们借鉴学习。
《活》读后感8上帝不需要你成功,他需要你去尝试,所以看完书最大的感受就是,在以后得工作生活中多去尝试一些事,有时逼自己干一些不情愿或者不擅长抑或感兴趣的事,刚开始可能你会出现焦虑、煎熬、痛苦,但是慢慢的你会从中学习到一些东西,甚至会享受其中。即便是失败了,也无所谓,因为你没有遗憾,你可以朝下一个目标前进。
什么样得工作会让你有价值,有意义,有成就感?什么样的生活是你想要的?这些都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好好的想想,价格与价值不一样,我们要活的有价值,而不是社会给予给我们的价格标签。
计划好做,可是坚持执行计划却是很难的,冲动的时候不要给自己定计划,一定要想好后再去做计划,有弹性的去执行,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生活往往会有很多变数,正所谓计划不如变化快,所以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对待任何事,成功或者失败都可以看的淡一些,因为我们最终还是要好好的活着。
希望自己可以一点一点的变成自己想成为得人,而不是别人评价中的人,学会自爱,不为不值得事焦虑,好好生活着,没有low的生活,只有很low得活法。
《活》读后感9首先在这里感谢一下老师,给我们家长推荐了一本培养和教育孩子的科教书,对于刚升入2年级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带着一丝兴奋,很快找到了这本书,通篇快速的看了一下,里面都是一些比较成功的案例,心情是比较复杂的,既开心又惭愧,开心的是所有能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情都有能应对解决的方法,惭愧的是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的事情,作为家长我们的处理方法是多么的无力和苍白。心情很忐忑,感觉之前的教育方法很愚蠢很无知。
我是李妍诺的父亲,以前孩子的学习我是基本不过问的,都是孩子妈妈负责的,孩子的一些学习方法和习惯我其实是一直看在眼里的,只是觉得孩子还小,很多不对的行为,我都归根于她年纪小,大脑发育不完全,以后会自己改善,包括妈妈的教育方法,有优点有缺点,其中,我没有充当起教育孩子的角色,这个首先就是完全错误的,书上也说了,父亲在教育孩子中充当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带有绝对的性格色彩的,往往一个男性会比女性更有说服力,当然还是要讲究教育方法的,以往我们都是比较急性子的,真的和书里说的一样,对孩子大喊大叫,甚至动了手,直到今天看来,那些方法还真行不通,因为粗心,懒散,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都没有改正过来,是我们方法用的不对,教育孩子,要把自己融入孩子的思想里去,而不是以一个大人的身份,对孩子进行呼哧,对他的学习和性格要引导和耐心,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症下药,以后无论多忙,都要多花点时间多陪陪孩子,参照书上的方法纠正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的问题,培养出他对学习的信心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活》读后感10见到这个题目,你们可能会心惊胆战,活吞毒蛇的人,听起来,就让人感觉到不舒服,而世界上真的有这样的人。
一个名叫李韦心的人,他就是活吞毒蛇的人。他的父亲是捕蛇高手,他在7岁的时候,看到毒蛇不害怕,还挺有意思,就和毒蛇玩起来,玩着玩着,就把一条毒蛇吞了下去,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不觉得难受,反而很舒服,从此他经常吞毒蛇、蜈蚣等剧毒动物。
他除了吞毒蛇外,还有拿手好戏,让一条手指粗的毒蛇穿过鼻孔,然后从自己张开的口中爬出来,这种表演,让观众惊叹不已。
专家对李韦心的血液进行化验,结果并没有发现异常,但他的胃却比正常人的胃大三分之一。他不能吃鸡肉,一吃鸡肉就反胃;他不能喝糖水,只要喝一小口,就会呕吐不止。可如果长时间不吞毒蛇,就会感到全身无力;如果吞的是无毒蛇,也会感到胃胀不舒服,好像不消化似的。
活吞毒蛇的人不止李韦心一个,山西省什贴村的一个农民叫孙庆顺,他也爱吃毒蛇,还喜欢吃蝎子。多年来,他先后吃了800条毒蛇,长的达2米,短的也有30厘米。现在的他已经是70岁了,但身体依然强健,耳聪目明,精神矍铄。
这两个活吞毒蛇的人实在是太可怕了,尤其是孙庆顺,一些蛇见到他,就盘起来,非常听话,任由他摆布。他们这种奇特的嗜好,专家们还没有研究出来。如果是我们见到毒蛇的话,都会退后三尺,而他们则不害怕,活吞毒蛇,真勇敢。但是,我建议我们小孩子们不要模仿他们,否则就会有生命危险。昨天,我看到电视新闻中说起一个美国中学生,从电脑中看到有“用火烧身”的一个节目,他就在家里模仿,最后导致他身体中有90%烧伤,给他一生带来了痛苦。
总之,我们见到有绝活的人,千万不要模仿,因为他们都是经过训练的。如果我们模仿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活》读后感】相关文章:
1.《活殇》读后感
2.活,活,我要活小学作文
3.自己活,也要让别人活情感美文
4.带有“活”字的成语
5.活着与活好故事
6.活给谁看美文
7.何谓活好美文
8.生吞活夺的成语
9.何谓活好的美文
第四篇:活著读后感
《活着》——读后感
水口小学 陆敏 在还未看内容时我曾做过这样的猜想:小说既然取名为活着,那必然是表现主人公在经历万难后仍然坚强的活着。带着这猜疑我细细品读余华的《活着》,读完之后让我倒吸一口冷气。虽为活着,但却让我不断地看着鲜活的生命在这个活着的故事中一个个死去。
《活着》这本书太过沉重,它超出了我的承受底线,那些曾经鲜活,最终变的死寂的生命却已深深的映在我的心上。本书作者余华用冷静的令人发怵的笔调记述着这个故事。
在我看来余华是冷漠无情的,他何以让那么善良的妻子,那么聪明伶俐的儿子乃至更多人相继离福贵远去。只留下我内心无声的叹息和泪水。福贵的儿子有庆是第一个突然死去的。“有庆不会在这条路上跑来了。”他的母亲说。大多数人应该在这个时候心痛不已。有庆对生活充满无限的向往和希冀,即使贫苦艰难的生活,即使福贵简单而粗暴的教育方式,他都那么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他爱他的两只小羊,为了割草和上学每天来回奔命。所以当他在父亲面前拿了长跑第一名的时候,我衷心的笑了,因为我似乎看见了有庆的希望。可是令我无法接受的是有庆的突然死去。就像今天我们知道的许多社会底层的人们一样,有庆的死冤枉而荒谬。由于血型与临盆的县长夫人相同,被逼着去献血,他竟因为抽血过多而夭亡的。
一切就像一个巨大的诅咒。女儿,妻子,女婿,外孙,最后福贵只剩下自己。和一头也叫做福贵的老牛。
因为远离那些动荡的年月,因为并未真正有过艰难和困顿,这个故事让年青的我不禁有些战栗。全书笼罩着“欲哭无泪的压抑”。只是阖上书本之时,内心似乎多了一些超越世俗欲望和纷争的平静。现实生活的无情与残忍,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宽广;而活着,纵使要担当更多难以承受的苦痛,我们依然要坚忍,顽强。这或许就是生命的力量,这或许就是活着的呼唤。
余华这么说他写作的缘起——
“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所以在那些悲伤的情节之间,福贵仍然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述说苦难的时候,眼睛里流出了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是悲痛欲绝,还是幸免于难的麻木。正如我们终会明白,无论现在我们经历的是何等的幸福喜悦,抑或是何等的艰辛苦难,只要活着,再多的苦与累终究会被时间一一磨去棱角,或许在那时我们已经记不得有多苦有多累。
人们总说人犹如那树叶,抽芽、舒展、枯黄、飘落,终究腐烂在泥土里。但我想这不应该是我们惧怕和担忧的,树叶的美还在于衬托鲜花的娇艳,我们的一生终究还有过程的美丽。
像福贵那样活着,像那头老牛那样活着。尽管有些苍凉的意味,但终究品味着生活的酸甜苦辣,但终究还有福贵活着惦念着他死去的亲人。活着就是一种幸福。这本书于我看来揭示了一种高尚:那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世界。正如主角福贵贵,一生坎坷多折,经历了家境的破落,经历了国共的战斗,经历了文革的**,经历了所有亲人先后离他而去的苦痛,最后与一头与他同名的老牛相依为命,默默的活着,无牵无挂的活着,在死亡的陪伴下活着,为了活着而活着。我想余华最想告诉读者的是:活着给人以一种力量,一种使人坚强去面对一切的力量;一种支持人无论遭受怎样的打击,都坚持生存下去的力量,一种隐藏在人们骨子里的一种力量。篇二:活着读后感2000字
活着读后感2000字
(一)‘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余华
刚看《活着》,看到的是只是对福贵的悲苦感到同情,对命运的作弄感到不平。现在,三年后,有了不同经历,再去回顾这本书时,所能理解的活着已经大为不同——人活着就是为了活着本身,而不是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甚至会有倾羡福贵之意,他经历了年少轻狂,看过了世间疾苦,走过了战火纷飞,越过了高山流水。
起初我并不赞同,觉得人是为了比活着更高的理想目标而活着。而这样单纯的为活而活则会使生命显得空洞乏味。让我联想到那些为生活而奔忙的人们,那些起早贪黑养家糊口的人们,那些像福贵一样贫苦而命运坎坷的人们。他们是为了活着而活,吃饱肚子,有衣服穿,有间屋子可以住。像曾经有个记者采访的放牛娃一样,放牛为了赚钱,赚钱盖房子,盖房子为了娶媳妇,娶媳妇为了生娃,生娃了,再放牛···
这样的活着我不理解,虽然不能否认,但是却无法容忍在命运枷锁下为农奴的活着。没有精神追求的活着,就像是从来未曾璀璨的星空,只是周而复始的在浩瀚的宇宙中孤零零得打转。
可是,蓦然回首,是我自己对活着的理解抬狭隘了。所有在为活着努力的人,都是可敬的人,都是勇敢坚强的。活着本身就是生命的最好阐释,是生命完整的鲜活体现,不是单单的物质的活着,这才是福贵的活着。我们在世间行走,为了生存而活着,为了尊严而活着,为了理想而活着。而这一切的前提,便是我们行走于世间—活着。
福贵的命运多舛让每个人揪心,读他的故事,会心痛,会悲伤,会温暖,会坚强,会愤怒,也会安宁。
身为富家子弟,有着福贵的响亮名字,却因嗜赌成性,倾其家荡其产,老父亲因此成了第一个离开福贵的亲人。沦落为农民的福贵也顿悟了,决心踏实做人,改头换面。于是离家的妻子带着新生的小儿子回家和他团了圆。日子苦、穷,可福贵的母亲说,只要大家在一起就好。残破的家开始有了生气,踏踏实实过着日子。但兵荒马乱的年代哪里容得下安定的生活——福贵被抓去充了军。一去就是两年,家人对他音讯全无。而战场上死人堆里存活下来的福贵,带着能活着就是万幸的乐观终于回到了家。团聚的喜悦难以言喻,母亲的离开却又让福贵无比心痛。但活着比什么都好,能活着就行。朴实无华的一家四口人开始了新时代的生活。日子依然贫苦,但因大家的相互扶持而简单满足。然而厄运再一次降临在这一家人身上——儿子有庆因不负责的护士抽血过多而忘。这次,幼小的生命离开了福贵。一家人心痛着,悲伤着,可时代依旧在头也不回得前进,日子也一
如既往的继续走,幸好还有凤霞在。可凤霞呢,在家珍福贵为凤霞怀孕生子而沉浸在新生的喜悦中时,命运却又给了福贵一个晴天霹雳,带走了他唯一的女儿。凤霞走了,女婿二喜也在几年后工伤致死。自始至终陪伴福贵的家珍也带着病离开了世界。只剩下凤霞的儿子苦根。日子还是艰苦,但爷孙俩的相依为命,让福贵还有个依托。最残忍的是苦根居然最后也离开了福贵。
所有的亲人接连离开了福贵,可福贵还活着,一头老水牛陪着他,一起活着。很难想象福贵是如何一次次的苦难中走出来并坚强的。《活着》也许只写了一个命运悲苦的故事,一个人苦难的一生。但却格外有力量。因为活着远不止这些。福贵是坚强的。一个单纯的好好活着的心,是他这一生最好的陪伴。人活着是为了什么,而活着又代表了什么。关于生命的所有词语中,活着这个词,或许就是本身最好的解释。福贵的活着是生命最有力的证明,即使最后他孑身一人,孤苦伶仃,他也依旧在努力活着.活着就有希望。希望是福贵像活着一样从未放弃的东西。无论是在最接近死亡的战场上面对死亡的威胁,还是眼睁睁看着心爱的儿女活生生的笑容化为永久僵硬的活着的留恋,福贵都未曾放弃活着。是怎样一种巨大的力量才足够支撑着他继续生活。
父母离开了,还有家珍和孩子,他们需要福贵;有庆和凤霞走了,还有家珍和苦根,他们需要福贵;家珍和苦根也走了,福贵还有什么,还有谁需要他?只剩下和他不离不弃的命运了,让他又爱又恨,鼓励他却也夺走了他的幸福的命运。就像作者说的,这是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亲人在的时候,福贵活着,为了给需要他的家人带来希望,所有人离开后,活着,为了给死去的人带去慰藉。这也是《活着》最感人的地方。死亡永远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那份亲情,将会比死亡更加永恒。
有的人,会在失去后沉浸在悲痛中不可自拔,停滞不前;有的人,会把失去化作生命的另一种不可名状的力量,勇往直前。福贵就是勇敢的人。那些曾经陪伴着福贵一同分享喜悦和悲伤的亲人,那些在最绝望时的相互扶持和鼓励,那些承受着苦难却依旧选择坚强的心,都化为一股坚韧的信仰,让福贵能在命运中坦然直面人生,好好活着。活着的美好就是,只要福贵在,所有人就都活在他心中,从来不曾远去。
活着,为了希望,为了坚强,为了命运的抗争,为了对生命的执着,为了对至亲不离弃的爱,为了活着。这是我们活着的力量,承受生命的重量,所有的苦难与辉煌,对生命的乐观。
活着才有希望,活着才有梦想,活着,才有幸福。篇三:活着 读后感 而生命,对每个人都不公平,也没道理。只能扑向泥泞,迎向那阵骤雨,由不得你。——题记
活着,只是油墨上面的一角。明天之后,还有谁翻阅的的到。这是我国台湾歌手周杰伦在《逆鳞》中的一句歌词,同时也是这篇关于小说《活着》读后感的开场白。
《活着》是中国式的黑色幽默,主人公福贵的遭遇异常凄惨。故事透过一个人的一生遭遇,涵盖着人在历史中的命运无法掌控的生命之痛,衍生出了对死亡的苦笑。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每读一页,都让我们止不住泪湿双眼,因为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富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其实这部小说并没有太长的故事情节,相比于现代小说,青年文学,网络文学而言。当然更没有传世名著那样的鸿篇巨制。但这并不意味着小说没有细腻的人物刻画和栩栩的细节描写,平凡的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是朴实和些许哀伤,同时也是对世道的批判与谴责。
小说采用的是插叙式的表现手法。作者身临农田采风,在与一位老农的聊天中娓娓道出故事的来龙去脉。期间不乏过去与现在的相互穿梭,让读者在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中有了自己反思的空间。作者在一个穷极无聊的下午,碰到了福贵和他的牛。然后一段段故事从这个看似平凡的老农嘴里讲出来。国民党抓丁,文革,疾病,死亡。福贵的亲人一次次离开他,最后只剩一头老牛。凤霞先聋哑,然后有庆献血而死,凤霞大出血死了。女婿也被砸死。老婆家珍等于被饿死的。孙子苦根是被豆子撑死的(太饿了)。经过一次次死亡的考验,老人以一种超脱的姿态活在世上,没有怨天尤人,没有寻死觅活,他心里的亲人没有死,都陪伴着
他,他在回忆,继续有努力快乐地活着。他把他的一生,讲给作者听,竟然有些像一个哲人,但他的的确确是一个普通再也不能普通的农民。小说名叫《活着》,那么“活着”便成了故事的主线。怎么活着?如何活下去?小说主人公“福贵”用自己的生活告诉了我们。第一次感觉到活着好是在福贵被抓丁,国民党大撤退。福贵的战友都被打死了,没有吃的,什么都没有。福贵只想跑回家,看看家珍和孩子。当福贵举手向解放军投降的时候,使人心里喊出了“活着就好”。一句点题,道出了不管怎样活着,都要回家看看这样淳朴的思想。第二次心里喊出活着,是在龙二被枪毙的时候,福贵吓得尿了裤子。如果不是福贵赌输了祖传的房子,那枪毙的就是地主福贵了。能活着看到老婆孩子就是好。因祸得福的福贵感觉没什么保住命更好了。
第三次是有庆死了。开始有庆兴奋地给县长的老婆输血,结果被无知的医生活活给抽血抽死。无辜的生命被愚蠢的官僚主义害了性命。福贵呼喊着要医生的命,要县长的命,给儿子偿命,但后来发现原来县长是春生。福贵开始时并没有告诉家珍,但家珍知道有庆出事了。在一天旁晚,让福贵背着她上村西头看看。因为那里是福贵爹妈埋葬的地方。后来县长春生被打成反革命,要自杀,来找福贵道歉,福贵和家珍都原谅了春生。家珍最后冲春生喊“你还欠我们家一条命”。令人感动的质朴的感情。心地善良的中国农民。他们没有很好物质和精神生活,却有最纯朴和实在的心地。
第四次是凤霞一家相继去世。凤霞因为生苦根而死。二喜在工地干活,活活被两块水泥板压死了。苦根听见别人跟他说你爸爸死了,他便回答了一声,我知道了。因为他还小啊,还不知道人的生离死别。直到福贵把他接回农村的家里,他还不明白为什么他爸爸不来接他回城里。而苦根因为饿的太久,在吃豆子的时候活活被撑死。
整个故事看完,不禁感情上抽噎了。当我们在抱怨生活的时候我们又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我们也一无所有了,我们的亲人们也相继离我们而去,我们的社会变得动荡不安,我们能像福贵那么勇敢的活下去吗?现在的我们应该怎么理解活着?如今的我们又该如何活着呢?珍惜,珍惜周围关心你、爱你的人,珍惜手头、身边的事物,珍惜每一段感情,不论友情还是爱情。我们总是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但生命却仅此一回,我们没有从新来过的机会。不懂得珍惜现在的时光,当我们老去时,我们又将作何感想呢?不把握现在的机会,珍惜当今的条件,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上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把自己的人生尽量完美。否则当我们真的后悔时,只能是悔恨,而不是时光倒流,昨日重现了。
福贵的一生真的犹如一场游戏,从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的公子少爷,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穷困潦倒的贫民,他经历的太多太多,以至于到后来他心软到要花大价钱买一头要被人宰杀的老牛。因为他知道,活着比什么都强,哪怕一无所有,哪怕我们已经老去。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拥有了一切。生命,只有一次,活着,这有此生。
“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了,过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就是这样的命。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这样反倒好,看着我身边的人,龙二和春生,他们也只是风光了一阵子,到头来命都丢了。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从另一个角度看,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生动写照。也正是一个人从年轻长到老的时间数轴。从民国末年到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再到现在,今天。一个个带有时代背景的事件穿插于小说的字里行间。我们不由得感到时光在流逝,感到时代的变化对人的影响,或大或小,或好或坏。总之,我们生活在这块大舞台上,我们便无法忽视它对我们影响。于是乎福贵经历的中国历史上最荡气回肠,最恢宏壮阔的五十年。五十年,也将一个好吃懒做的纨绔子弟磨砺成饱经风霜的耄耋老人。福贵的命运是悲惨的,一方面是他年少时没有理解父亲对他的教诲,另一方面便是时代背景对周围人的影响,于是也间接地影响了福贵一家。在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真可谓是“苟全性命于乱世”。篇四:《活着》 余华 读后感 读《活着》有感: 读余华的《活着》让我回忆起童年,想起老一辈的苦涩人生。虽然他的文字写的是那样的平淡,但是却感到那样的真实,那样的亲切。小小的一本书,却有直击人心的力量,用最简单朴质的文字,镌刻了生命的沉痛与恒久。
在《活着》中,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讲述一生的故事,有点凄惨有些不可思议,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中国人两千年的封建传统是为别人而活,父母为孩子而活,孩子为亲人而活。当就剩下自己时,我们又为谁而活呢?
主人公福贵生活在那个纷乱特殊的年代,经历了战争,杀伐以及一系列动荡的生活,经历了家庭的兴富到衰落,身边人陆续的死去。在他的一生中,不知失去了多少东西:失去金钱,失去朋友,失去亲人??最后只剩下一头瘦骨嶙峋又险些被人宰割的老牛与他为伴。如果说龙二的死,春生的死告诉他人生的无常,个人命运的不可把握,那么当他亲眼目睹他的亲人:父母、儿女、妻子、女婿、外孙相继离他而去时,他从悲伤到麻木,又从麻木到平静,当他真正认识到活着的本身意义时,他就以平常心态面对苦难、面对生活。人生的兴衰荣辱,酸甜苦辣他都尝尽,但在任何经历面前,他都不讳地摆着一个态度:“我要活着!” 《活着》通过一位中国农民的苦难生活讲述了一个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当一系列的苦难降临,有时甚至是永无休止的苦难就象无穷无尽的风一样袭向作为人的生存之旅时,人会怎么样?人能怎么样?人应该怎么样?这是人在面对活着、面对生命、面对生存时不得不思考、也无法躲避的一个根本命题。对于工作了数年的我,人生阅历虽浅,但亦有所感受,现在读毕《活着》后,对人生的态度有了新的体会,我想:活着,就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千万别为自己找什么借口,因为“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而一旦人们认识到活着的本身意义时,生命才有价值,生命才可延续。
工作心得:
1、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活着,就是要时刻为我们的学生着想,关心学生,不要在工作上为自已找什么借口,“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作为教师,这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我们的责任。
2、小说中,青年的福贵是浪荡的富家子弟,输光了家产,气死了父亲。后来他也因此有过深切的悔恨和反省,以及对自己的无法原谅。这也是他的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因自己的错误而造成的痛苦。并且这个事件也很快的戏剧性的演变为塞翁失马的幸运与欣慰。
福贵的一生,让我深刻体会到人在生活工作中当欲望和与现实世界的矛盾冲突时,严于自律的重要性,不断反省反思的必要性,同时,对于工作上的不如意、不称心我们不必时时挂在心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3、亲情的可贵篇五:读后感5000字 活着
一、坚忍是活着的力量
“这里讲述的是关于死亡的故事,而要我们学会的是如何不去死。”《活着》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在讲述死亡故事的同时,也让读者思考面对
如此困境,该怎么活下去。余华用简洁明了且朴素的文字将老农福贵的人生搬上文学殿堂。他的一生就是一个故事,一个由老农福贵所讲述的一个故事。读者和作者似乎都坐在老农身边,听他娓娓道来他那坎坷的一生。没起伏的语调,没激烈的情绪,更没有沮丧埋怨的哭声,一切都是那样的平静,那样的祥和。故事的主角明明就是老农本人,却“听着听着”就会觉得老农又在讲述别人的故事一样。或许正是因为他太平静,太冷静,所说的语言对于他来说似乎都是无关痛痒的才会让人难以置信,从而思考为何面对如此坎坷的一生,老人却能如此淡定?是麻木,抑或是其他?我想应该是坚忍。作者余华这样解释“活着”: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活着》是福贵人生的记录,篇幅虽短,却能把福贵的一生写的淋漓尽致、活隐活现。没有华丽的词藻,丰富多彩的语言,没有精心雕琢堆砌的文字,更没起伏跌落、层出不穷的情节。有的只是浅显易懂的 语句,平淡朴实的话语以平白无华的语言文字却能刻画富贵不平凡的一生。富贵的一生可以说是多灾多难的。因为一连串的死亡始终贯穿他的一生。他亲眼目睹至亲之人是如何一个个从自己身边里去,又亲手为他们建碑立墓。从父母到妻儿再到女婿外孙,从老到小,没一个能留下来陪伴他走过他余生,又或者说没一个人替他善后的。一生中经历七次与至亲之人的生离死别最后只留他自己一个人孤苦零丁的活着。他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和年仅七岁的外孙苦根。他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而他却没那种“幸运”。他只能活着,因为这是他的命运,“一头老牛在没犁完所有的地之前,一个人在挑足他应挑的担子之前,上天是不会让她的生命提前逃离的。无论他想与不想,都得留下来活着,因为这就是他的命运。
福贵在身边的一个个离去后人活着,仍选择带着伤痛继续往前走,即便是只剩下他和一头老牛也一样,人常说:这就是命。其实这何尝不是对生命的一种坚忍,对生活的一种坚忍。只是传统的中国人习惯将之实俗化而已。或许将生活中的一切困难、挫折、艰辛、坎坷、痛苦、悲哀等归之为“命里有时终须有”,或许这样人们的心会更安分一点,接受它们也会变得理所当然一点。因为这是命中注定的,人力改变不了,既然改变不了就只能接受。这需有一点“认命”的颓丧思想在其中。只是人生在世,有时何尝又不是“认命”一点好呢!福贵说:“做人还是平常一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在福贵眼里“平凡是福”“认命”是活下去的力量。但平凡大众当中的那种认命态度何尝不是文人所说的那种坚忍!福贵就是亿万中国农民中的一位,也可以说是一个时代中国农民的代名词。在中国广袤辽阔的大地上,在亿千万中国人当中,福贵只是其中的一个普通代表。生活中什么人都不缺,更不缺像福贵有着这样人生经历的平凡人;身边什么人都有,像福贵这样坚忍活着的人更是屡屡可见。福贵的存在只是一个时代的代表性人物,他代表的并不是一个人,而是在那个时代的普遍所有。对福贵这些平凡人而言,人生本来就是如此:没有伟大的人生追求,他们从来就没有逃离过生存的底线;他们虽没有宗教、信仰等形而上的支撑,却在精神深处有着“对生命本源性的留恋和执着”。他们一生所要做的不是与命运、苦难进行抗争、喊叫,更不是以死来证明其生的伟大;相反的,他们是无声无息地顺从、忍受,用“生---活着”来向死亡挑战。文本最后,福贵与一头牛相依为命,怡然自乐,似乎是一种宁静平和,但透过这表面的背后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对生活的无追求和绝望。而《活着》就是通过福贵来讲述那时的人民是如何熬过来的;是如何在时刻遭受着苦难与死亡的威逼诱惑,没有顺从,没有屈服,而是选择忍耐、承受的方式与苦难及死亡进行抗争。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呐喊,与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困难和挫折,生离死别和痛苦不堪。坚忍,活着的力量。
二、真情是活着的信念
(一)苦难中的亲情 在《活着》当中,亲情是其的主旋律,虽然福贵苦难不断,但一家三代浓浓的亲情贯穿始终,忍受苦难却不孤独。福贵在输光家产后,家珍并没有埋怨,只是跟他说:“只要你以后不赌就好了。”他娘那时却还在心疼他,没怪他却怪他老爹,只对他说:“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而他爹虽气他却也没对他怎么样,只要求让他将债务换成铜钱挑去还债,目的是让他知道“钱来得千难万难”而已。
祖祖辈辈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家财就这样散尽了,家可以说是破亡了,但只要人还在,只要人还好好的再穷也会幸福。福贵被拉去从军后,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他仍在枪炮声中,在又冷又饿的恶劣环境下坚忍的活着,因为老劝说过:“只要想着自己不死,就死不了。”所以他“想着自己的家,想想凤霞抱着有庆坐在门口,想想我娘和家珍。”正因有了对他们的牵挂、亲情的羁绊,福贵有了无论如何都要活下去的信念,只要还活着,就还有再见家人的希望在。凤霞因为家穷,有庆上学没钱而被迫送人。在被领走的的那一刻,眼里充满对这个家的不舍。因为在她眼里,家再穷,父母再贫贱,家仍是她的家,父母仍是他最爱的父母,小弟仍是他最不舍的小弟。所以就算养父母对她再好,她在那边的生活再富裕,也比不上有亲生父母和小弟在的那个“狗窝”。于是她在几个月后独自连夜跑回家,即使路再黑再远再难走,即使露水再浓再重再冷,她都无所谓。因为路的尽头是她渴望的那个家。福贵在送她回养父母家时,凤霞没有哭,只是眼睁睁地看着福贵。福贵在伸手去摸她的小脸时,她也伸手去摸福贵的脸,仿佛要将父亲那张脸深深记住似的,仿佛在对福贵说:爹,我不怪你。福贵在那一刻便决定:“就是全家饿死,也不送凤霞回去。”凤霞在见福贵背着她往回走一段路后突然紧紧的抱住福贵,因为她知道她可以回家了。那一刻,凤霞是无比幸福的,因为在孩子眼里,没什么可与父母对自己的不舍和关爱相题并论。
有庆死了,福贵在抱着他回来的路上走走停停,累了想把有庆放在背上,可心里就发慌。生怕他突然醒来他不知道,生怕儿子不知谁背着他而害怕,所以“不能不看着他”。因为怕妻子受不了打击,决定一个人悄悄把有庆给埋了。他用衣服把有庆包好放在坑里,用手把土盖上去,把小石子都捡出来,因为他怕石子烙疼有庆的身子。这浓浓的父爱,这无微不至的父亲情在此刻显露无疑。看着《活着》,有时就在想,其实活着本来就没什么重大意义吧!大家也都是为了能更好地生活而每天要求自己不断向上,不断披荆斩棘地勇往直前吧!这本来就是生而为人的本份、本职,来到这个世界就得对得起上天赋予你生而为人的使命。无论生活多苦多难多坎坷,只要你还在的一天,你都的往前继续走下去。福贵是如此,我们新一代中国公民更应如此。
(二)苦难中的爱情
如果说亲情是《活着》的主旋律,那爱情则是《活着》的主线。在《活着》那朴素,简洁的叙述中,爱情仍投射出温暖的光芒。福贵原是个地主少爷,家珍是城里米商的小姐,结合时二人都是富足人家的子女,可谓是门当户对。可当家衰败后仍能同甘共苦,互相扶持,相濡以沫,无怨无悔,共同走完坎坷苦难的一生也实在难得。
第五篇:活著 读后感
活著 读后感
余华的《活着》是近期才看到的,很平民化的语言,情节也是顺着“祸福相依”的套路来写,活著 读后感。从40年代的战争,50年代的大跃进倒60年代的文-革,以一个普通人家的家事来反映整个时代背景的残酷。
一直在整部作品里寻找:活着的意义。地主少爷嗜赌成性,最终输光了所有的家产,穷困之中的富贵因为母亲生病去求医,没想到半路被国民党抓到去做壮丁,后来被抓成为俘虏,回到家乡之后才知道母亲已去世,妻子含辛茹苦的养大了一双儿女,而女儿也成为了聋哑人。然而真正的悲剧开始上演:儿子的死,女儿的遇难,妻子的离去,女婿的不幸和幼孙的夭折。主人公富贵就这样像海燕一样,在那灰暗的背景下,与命运相抗争着。他的信念,他的执着,每一页都是那么得淋漓。他说:“鸡长大之后变成了鹅,鹅长大以后变成了羊,养长大之后变成了牛,牛长大以后,日子就会越来越好了………”多么积极啊,却又似乎多了些无奈,这样的心情,也许只有富贵他自己才了解。
当富贵知道害死自己儿子的人是当年一起同生共死的兄弟时,他该怎么办?他又能怎么办?生活还要继续,家里还有两个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等着他呢!生活还要继续,幸好时间是最好的良药,我们会淡忘一切,但是命运永远就是这么爱开玩笑,伴着“悲喜相加”的事态,富贵看淡了。最后是他亲手埋下了所有的亲人。
他选择了活着,一个人孤单的好好的活着。
这样的悲剧如若放在富贵以外的人身上会有着怎样不同的故事版本?他们会选择坚强的活着?还是无奈的死去?我不知道,但我清楚的明白:“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活着,一切都是一种可能。
余华说过:“人是为活着本身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在《活着》这个没有一个感叹号的故事里,作者用笔下人物的一个个的死去来反衬出主人公活着的信仰。人的一生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不幸,也会有各种各样的选择,但只要记得:无论发生什么,无论是什么样的坎坷,只要人活着,就要好好的活下去,日子就会好的,未来是值得期待的………
合上书的最后的扉页,那个场景历历在目:那个老人,坚定的却又步履艰难的在田间走着,夕阳西下,照红了那天际,老人吆喝老牛的声音渐渐远去……
活着,真好。
【扩展阅读篇】
所谓“感”
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读好原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
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能写成读后感,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示出来,这样才能写好读后感。
第三、选准感点
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第四、叙述要简
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第五,联想要注意形式
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
编辑本段如何写读后感
格式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还可以用自己的感受(一两个词语)做题目,下一行是——《读有感》,第一行是主标题,第二行是副标题,读后感《活著 读后感》。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五、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六、要审清题目。
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七、要选择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
八、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
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九、要符合情理、写出真情实感。
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
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④禁止写成流水账!
编辑本段要写关于学习的读后感应该读什么有感
(1)引——围绕感点 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2)概——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
(3)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亮明基本观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4)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5)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读”的内容不放松。
以上五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一、先要重视感
感要多 读要少,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二、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四、叙述作品不能用大量篇幅复述原文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初中作文课中,除了写“读后感”外,老师还会要求同学们在看完一部电影,电视片或参完某一展览后写“观后感”,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是一样的,只需在第一部分简述所观的内容,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五、写景、物的读后感应该怎样写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
(5)简要地说明原文有关内容,重写有感,不要重点介绍,偏离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