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博山镇发展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方兴未艾,国际、国内市场潜力巨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地都在酝酿有机农业发展宏图。为抢占先机,促进南博山镇有机农业蓬勃发展,特作如下调研报告。
一、南博山镇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
南博山镇是典型的山区农业镇,具有自身得天独厚的有机农业发展优势。其一,有机农业对自然环境要求较高,只有在相对隔离、封闭的状态下才能实现。南博山镇地处博山、沂源、莱芜交界处,四面环山,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小气候,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是一个天然的有机小农场。其二,发展有机农业主要是出于对土壤、人类和畜牧的保护,限制化肥、农药使用,对自然条件要求较高。南博山镇由于很多土地是处于原始状态,属于没有受到人为开发破坏的自然生态土地,条件优越。没有各种违禁残留,土地不需要转换,适于领先发展有机农业。其三,南博山镇是淄河水源地,被政府列为生态保护区。境内山林茂密,泉水居多,四季长流,自然成溪,形成种植有机作物的天然灌溉水源。其四,由于是水源保护区,工业发展受限制,没有工业污染源。其五,养殖业是有机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供有机肥料。南博山镇现有各类畜禽养殖场100余处,存栏量2万余头,为制造有机肥料提供原料。在建沼气池1000余个,沼液是很好的有机肥,可以确保有机农业的肥料供应。其六,省道博沂路东西两线贯穿全境,辛泰铁路在此设站,交通条件优越,便于产品及时运输销售。其七,有机农业几乎是劳动密集型,需要较多的人力,南博山镇具有大量经验丰富的农民,只要加以培训,就可以胜任有机作物的种植。
二、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根据博山区委、区政府推动全区有机农业发展的要求,南博山镇决定在全镇发展有机农业,制定了“远学茭湖,近学悦庄”的发展思路。镇政府组织各村主任考察了中国有机农业第一县——万载县,重点学习茭湖乡发展有机农业的经验做法,并积极借鉴沂源县悦庄镇发展有机韭菜的经验,制定了《发展有机农业五年规划》,并确定了四个有机农业发展示范村。示范村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其中,上瓦泉村通过土地流转,统一规划,确定发展有机草莓200亩,有机韭菜400亩,有机黄桃1500亩,被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定为整建制发展有机农业村。目前,草莓和韭菜正在申请有机认证。通过示范村的典型带动作用,必将推进全镇有机农业的发展。
三、发展有机农业的制约因素
经深入调查发现,目前,该镇发展有机农业主要存在以下制约因素:一是现有农民的技术水平较低,难以满足有机农业的生产水平需求。二是人们囿于传统观念,对有机农业的认识有限,对其发展前景缺乏信心,对市场预期价格和收入持怀疑态度。三是传统小农经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管理松散,难以确保有机农产品生产质量。
四、发展措施
为解决以上问题,下一步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农民素质、农业技术、资金
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环境和保健意识越来越强烈,对各种有机产品、特别是有机农产品的需求日趋旺盛。南博山镇位于淄河上游水源保护区,环境优美,无工业污染源,属于典型的山区农业镇,发展生态有机特色农业,是农业长远发展的必然途径,对此,我们采取召开座谈会、入户调查、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对我镇有机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南博山镇地处,总面积87平方公里,辖25个行政村,人口23584人(其中农业人口20737人),耕地面积(含坡式梯田)7万亩。我镇发展有机农业主要有六大优势:一是土壤优势。山区地貌,南部属片麻岩,北部为石灰岩,具备各类经济作物生长条件。二是气候优势。位于鲁山山麓,气候独特。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12摄氏度,年降水量为745mm,日照率48%,无霜期185天,适合优质作物生长。三是生态优势。位于淄河上游,属太河水资源保护区,森林覆盖率为46.2%,山体植被覆盖率为80%,生态环境优美。四是水源优势。境内水资源蕴藏极为丰富,淄河两条支流流经全境,长约25公里。而且,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完备,水库、塘坝近百个,农业灌溉水源充足。五是交通优势。省道博沂路东西两线贯穿全境,辛泰铁路在此设站,交通条件优越,便于产品及时运输销售。六是人力资源优势。通过不断引导农户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宣传发展有机农业,当地农民群众逐步形成了自觉主动发展有机农业的良好意识,接受新技术、新品种的积极性、主动性高。
为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我镇制定了发展有机农业五年规划,确定了上瓦泉、杨峪、中瓦泉、五老峪等四个村为有机农业示范村,大力提倡发展有机农业。上瓦泉村作为我镇发展有机农业示范村,已被市综合开发办列为2009整建制有机农业生产村。该村山峦环绕,自然条件优越,是远近闻名的特色种植专业村。经过土地流转,统一规划,该村已调整出在示范村的带动下,南博山镇有机农业发展呈现蓬勃发展景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有机农产品知名度不高。目前为止,我镇还没有创立自己的有机农产品知名品牌,还没有真正将自己的潜在优势展示出来,缺乏宣传的深度和广度。
二是政策资金支持力度不够。有机农产品的生产要比绿色农产品难得多,需要建立全新的生产体系,其生产体系的建立需要有一个有机转换过程,因而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研究利用高新的技术,这必须得到政府的支持才能得以实现。
三是销售市场受制约,市场拓展相对滞后。现有农产品市场主要是自发形成,大多没有规范、正式的市场,有的形成马路集市,非常危险,不仅影响交通,而且果农安全得不到保障。在已经形成的有机农产品的市场营销工作中,基本上还是以经营者自主营销为主,政府引导参与不够,拓展市场的能力明显不足。
四是缺乏农业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少,产品附加值低,难以使经济效益最大化,农民致富步伐受制约。因此需要加强农业企业招商,引进农业企业,方便群众销售,也有利于刺激农户的种植积极性。
五是技术服务满足不了农户需求。由于山区乡镇相对闭塞,信息滞后,人才缺乏,难以和农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联系,一些好的农作物品种,先进的管理手段、种植技术得不到及时更新。因此,需要上级部门或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对口帮扶,对于推动当地农业现代化将起到积极作用。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根据区委、区政府“一核二区三片”产业布局发展的基本思路,我镇具体规划建设“东部林果,西部蔬菜,南部生态观光农业,北部特色杂品”四个农业经济带。具体项目计划从今年开始,用三到五年时间重点抓好“一个基地,两条观光带、三个生产区”建设。“一个基地”即:建设标准化有机畜禽小区20个,形成有机畜牧养殖生产基地。“两条观光带”即:对博沂路东西两线两侧可视范围内全部进行退耕还林,种植速生杨、景观树、经济林,形成博沂公路主干道绿色生态旅游观光带。加快国润氡泉山庄和青柳山水名居项目建设,打造南博山一日游绿色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带。“三个生产区”即:建设20000亩有机干鲜果生产区、15000亩有机蔬菜生产区和15000亩有机茶叶小杂品生产区。
一是加快有机农业镇建设步伐。年内落实5000亩有机干鲜果、5000亩有机蔬菜和5000亩
有机小杂品,畜牧养殖生产基地初具规模,两条绿色生态旅游观光带基本成型。同时,建设上瓦泉、杨峪、中瓦泉、五老峪四个有机农业示范村,目前上瓦泉村已被市综合开发办列为2009年整建制有机农业生产村。
二是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农产品品种花样繁多、生长习性各异,要提高产品的风味、外观和品质,使有机农产品真正成为“拳头”产品,创出自己特有的品牌。积极争取有机农业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原产地认证,力争完成2个农产品商标注册,年内完成上瓦泉有机韭菜、有机草莓认证,争取五年内全镇农产品基本达到有机认证。
三是政策资金扶持。以镇经管站为依托,成立镇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促进农业生产向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提高土地有效利用率。目前,上瓦泉村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形式,75岁以上老人不再经营土地,由村集体从土地流转收益中为每位老人每年供给400斤口粮,全镇现已调整出土地2600亩发展有机农业。各村预留的机动地应首先满足规模示范带头户的需要,鼓励支持群众探索新的土地承包经营实现形式,大胆试验,不断总结经验,用足用活党的农村政策。积极探索筹建民间借贷担保机构,协调农信机构给予信贷支持,保障农户发展有机农业启动资金。认真抓好上级部门在我镇实施的农业项目,利用好上级补贴资金。镇财政每年安排适当比例的支农资金,主要用于奖励性补助,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四是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关键是要解决好市场问题。有机农产品特别是有机蔬菜,有贮藏期短、对产品新鲜度要求高等特点,因而市场流通是否顺畅直接影响产品的效益。要建设政府服务平台,统筹运营好现有集贸市场,并不断进行开发,新建2处水果蔬菜批发市场,提升市场营销功能,打造金牌市场,解决农民后顾之忧。大力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新型市场主体。发布本地农产品信息,做好市场宣传,吸引外来客商,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五是进一步密切与一、三产业间的有机联系。依托一产的资源和品牌优势,促进有机农产品的加工生产。按照市场利益导向,适时地开展有机农产品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优质农产品的附加值。积极推广“公司加基地联农户”经营模式,大力培植农产品深加工企业。重点扶持投资1000万元的淄博博山继业屠宰加工有限公司发展。发挥产业互补的优势,实现一、三产业间的强强联合。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时间的增加,由此以体验农民生活、欣赏农业风光、感受农村风情为主要特点的乡村旅游,已成为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南博山镇环境优美,大力发展有机农产品生产,建设上档次、上规模的有机农业观光、采摘基地,既可延伸有机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对于丰富旅游产品、进一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也具有重要意义。
六是科技支持。引导农民建立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在现有15家的基础上,年内新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10家,涵盖农业生产方方面面。筹划成立各类农民科技协会,构建民间技术交流平台。鼓励农户利用远程教育系统,学习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坚持“请进来、走出去”,聘请各类专家进行授课指导,对从业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定期组织从业农民到先进地区进行实地参观学习。
第二篇:国外有机农业发展
国外有机农业发展
一、全球有机农业的发展概况
1.全球有机耕作面积概况
据Helga Willer在2010年调查数据显示,全球共有3700万hm2的有机农业用地,大洋洲是全球有机耕作面积最大的洲,约1200万hm2,其中99%分布在澳大利亚;在欧盟(含12个成员国)、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列支敦士登、爱尔兰、挪威、瑞士)以及土耳其等国约有805万hm2有机耕作面积;拉丁美洲国家有机耕作面积已达到800万hm2;亚洲有机农业发展快速,目前从事有机耕作面积为315万hm2;北美洲从事有机耕作面积为245万hm2;在非洲尤其是非洲南部国家,有机农业发展较快,从事有机耕作面积为105万hm2。全球有机农业种植面积位于前3位的国家分别是澳大利亚、阿根廷和美国。全球1/3的有机农业用地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在拉丁美洲国家,其次是亚洲和非洲国家。
2.全球有机食品市场现状
近年来,全球有机农产品消费需求持续增长,Organic Monitor调查显示,2009年全球有机农产品消费总额达到了550亿美元。根据SOEL-FIBL2009调查,全球有机农产品的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洲,这两个地区有机农产品的销售额占到了全球有机农产品销售额的97%,全球有机农产品一半的消费在欧洲,其中德国是欧洲有机农产品最大的市场,亚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是有机农产品重要的生产者和出口者。在亚洲,有机农产品需求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与中国香港等富裕的国家和地区。日本是亚洲最主要的有机农产品消费市场,也是中国有机农产品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二、北美洲、欧洲和亚洲有机农业发展状况
20世纪北美洲、欧洲有机农业的发展尚处试验探索阶段,因其产量低,效益少,当时的文献大多是对北美洲、欧洲有机农业发展情况的简单介绍,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机农业在探索中不断前进,世界各国有机农业运动蓬勃发展。如今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许多农场皆已具备直接加工和销售的能力,尽管有机产品售价高出普通产品的20%-30%或更高,但却备受消费者的欢迎。近10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有机农业的发展的研究,逐渐由探索怀疑的态度转向肯定、支持并大力推广。现在北美洲、欧洲的一些国家
以及亚洲的日本等都设有专门的有机食品检测机构,从生产、加工、储藏、运输到销售每一环节都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同时还制定了一整套有机农产品的认证标准和法律法规。
1.北美洲有机农业的发展状况
(1)美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状况。美国2010年有机农业面积为190.0万hm2,占全美耕地总面积的14.4%,在世界排名第3位。另据美国农业部(US-DA)统计数据,2007年美国获得有机认证的有机生产者约有11000家,占美国220万农民的0.5%,有机农场数量为20437个,有机农产品商品总价值占全美的38.4%。美国有机农业是以家庭经营的农场为基本生产单位,专业化程度较高,大都属于自负盈亏的企业经营方式。在美国同时还活跃着大量的各类农业合作组织,主要维护农民的共同利益和宣传推销农副产品。因此,美国农业在以家庭农场为基本经营单位的基础上,形成了产业体系化、网络化、规模化和高度集约化,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2)加拿大有机农业的发展状况。加拿大2006年有机农业面积达54.6万hm2,世界排名第13位,大约有3 555家有机生产者,有机食品加工企业达到800余家。有机产品零售额共计10亿加元(1加元约合6.22元人民币,2012),占所有食品零售总额的1%。加拿大发展可持续农业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得到广大农民的认可,达到农业生产者的经济需求与社会环境保护目标协调统一的要求。对比中国与加拿大发展有机农业的差距,提出要改革中国农产品流通体制、加大引进外资力度、加强农业国际合作并建立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信息网。加拿大的有机食品主要通过传统商店、有机农产品专卖店和露天市场进行销售。
2.欧洲有机农业的发展状况
(1)德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状况。德国2009年底有机农业的面积达到了95.0万hm2,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3%,在世界排名第9位。目前德国有机食品的销售渠道:第一是农户直销,农户直销中分3种方式:在农场内设立直销店;到专业市场承租柜台进行直销;根据订单直销送货上门,在一些发达地区还实行了网上订购和邮购。第二是有机食品专卖店。第三是传统店设专柜、专区销售。德国有很多由农户自发组织的有机农业协会负责农户间以及生产与市场间的相互协调,及时提供各类产销信息、技术资料,刊登各类公益广告等。德国政府还非
常重视将有机食品推广到外食市场,特别致力于各级学校餐采用有机农产品,并办理各种推广活动、提供教材等。德国现代化水平高、区域性强,政府采取补贴、强化管理、法律法规保障,协会推动和严格检验把关等措施使得有机农业发展较快。借鉴德国经验,中国政府应转变职能,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明确有机农业的发展战略,加强检测监督,建立农业协会和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法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状况。法国2005年底有机农业的面积达到了55.0万hm2,在世界排名第12位,有机食品市场的销售额15亿美元左右,有机农业经营者总数达到111万名。法国有机农业食品销售渠道主要由自然食品商店、专业市场和大中型超级市场等方面组成。
(3)意大利有机农业的发展状况。意大利2009年底有机农业的面积达到了111.0万hm2,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6.86%,世界排名第8位,有机食品市场的销售额15亿美元左右。由于意大利农业的历史渊源,有机农业重要组分是谷类和畜牧产品,但是市场对果品的需求在增加。主要的加工产品是意大利通心粉、橄榄油和果酱。意大利有机农产品销售的主要渠道是直销方式和专卖店销售。
(4)荷兰有机农业的发展状况。荷兰2008年共有2。8%的农业用地用于生产有机产品,有机农产品市场占有量为2%。采用收集二手资料、访谈以及参与式观察对荷兰的有机农业生产进行了调查研究,对荷兰的有机农业生产情况及社区支持型有机农场进行了介绍,指出政府对有机农业农场的发展进行适当调控,实行补贴政策并进行技术培训和服务以防止产销不平衡情况的产生。
(5)奥地利有机农业的发展状况。奥地利2005年底有机农业的面积达到了32.9万hm2,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2.9%,世界排名第16位,2008年奥地利有机农产品销售总额为6.27亿欧元。为了推动有机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奥地利政府专门推出了一项“有机作物生产区计划”,在全国共设立了113个有机作物产区。有机商品超市是促进有机农作物市场繁荣的关键因素之一,带动了有机农作物生产和加工业的发展。此外,政府出面主导,积极推动加强有机农业与销售业、旅游业和餐饮业的伙伴关系,通过这些下游产业保证和扩大了有机产品市场。
3.亚洲有机农业的发展状况
(1)日本有机农业的发展状况。日本2006年共有0.5万农户被认定为有机农产品生产者,生产有机农产品数量是48172t,占农产品总产量的比重为0.16%,共有4611个农场获得有机认证,获得认证有机农产品占农产品总产量的0.16%。日本有机农产品流通的主要形式有6类:一是通过建立产销联合组织,实行直销;二是由专业流通配送组织实行宅配化;三是由生协组织配送;四是大型连锁超市、大卖场与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实行订单销售;五是设立连锁专卖店进行销售;六是外食加工企业与日本国内外有机农产品基地实行订单直销。罗芳等[25]从组织管理机构及相关法律法规、认证程序、经营情况、运行机制4个方面分析了日本农业可持续经营的做法,重点介绍了其生产者一消费者“提携”系统:生产者与消费者通过直接对话与接触,加深互相了解,双方都要提供人员及资金去支持本身的运输系统,他们通常会设立运输站,使差不多3-10个家庭的消费者都可以取得已运抵的产品。作者从转变思想与观念、建立网状的有机农业协会、完善有机农产品管理制度3个方面提出了日本有机农业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启示。随着日本有机农产品市场的扩大,日本逐步建立起有机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一体化的经营体系。在该体系中设立一个运销流通公司来统一进行所有有机农产品的销售。以大型企业为龙头的经营方式,可以规模化运作,有计划地建立销售点和销售网络,但要维持这么庞大企业体系的运作是有相当难度的。
(2)韩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状况。韩国2000年有机农业面积超过14235hm2,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0.7%,韩国有机农业产品的市场规模达到6000亿韩元(100韩元约合0.55元人民币,2012),而且每年以7.0%的速度增长。近年来,为了对有机农产品进行促销,政府通过对有机农产品进行补贴和对有机农产品的贸易费用进行支持的办法发展有机农业。
(3)泰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状况。泰国获得有机农产品认证的土地面积约为15300hm2,约占全国可耕作土地面积的0.07%。泰国有机食品的销售途径:一是有机农场与国内的进出口贸易公司签订销售合同;二是送往有加工能力的大型有机农场;三是大型有机农场直销进入国内超市或出口。泰国的有机农业大多以集体合作社形式和农场形式组织生产。
三、国外有机农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1.加大政府对有机农业的扶持力度
在有机农业市场发育不够健全阶段,政府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扶持和引导,有机农业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首先要完善有机食品认证与监管体系,制定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的法律法规,普及标准化生产方式,对有机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各个环节实行全程质量监控;其次要对有机食品的生产进行补贴,在生态环境建设、商品基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技术推广等项目中资金向有机农业开发倾斜,保护和提高有机食品生产者的积极性;再次要建立、培育和完善有机农业的社会服务机构,加强行业管理,提高行业组织化水平,把农民、企业、科技人员、市场等各个环节紧密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完善的服务体系。
2.加强有机农业市场化建设
中国应建立各级有机农产品管理中心与运销组织,充分协调各方力量,实行地区间的相互配合,采取产销联合、定点销售、开设专卖店等办法,建立便捷而完善的多元化流通体系,可重点建立和完善“销售龙头企业带动式”和“产销直挂式”相结合的流通模式,同时要开拓灵活多样的有机食品零售渠道,重点加强消费者服务策略、品牌形象策略和销售保证策略的建设。
3.加快有机农业技术的研究、示范和推广
有机生产基地禁用化学合成物质,势必要求较高的生产技术与之配套,只有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有机农业基地才能健康稳定发展,因此要加快有机农业生产关键技术、病虫害防治、有机食品加工、包装、运输、储存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将农业科研、教学、生产紧密结合,形成“三位一体”模式,为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4.加大有机农业的宣传培训力度
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加大有机农产品的宣传,快速、便捷地传播有机理念和有机农产品信息。一方面使农业经营者思考自然资源的有限性,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调整经营理念,提高实施有机农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大力推介和推广有机农产品,树立安全优质农产品的品牌形象,扩大消费需求从而拉动有机农产品的生产、贸易和流通。同时,要加大有机农业培训力度,依托农业科研院校与科研机构,有针对性地对有机农业推广人员、有机农业种植者与经营者等不同群体开展相关培训。
5.完善有机农业信息化网络建设
因为信息闭塞,许多有机生产者不知其产品的市场定位,造成了产品“优质不优价”的局面。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建设国家层次的有机农业信息交流平台,协同民间的各类组织和机构,为有机食品生产企业提供切实有效的市场信息服务;有机农业经营者应高度注重农业信息的有效利用,通过网络及时获知有用的市场信息,有条件地区可以实行有机农产品网上订购与邮购,准确把握市场和商机,利用多渠道解决有机生产产前、产中和产后过程中出现的困难。
第三篇:浅谈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
浅谈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
------裴兰芝
随着世界各国有机农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有机食品的不断需求,中国做为一个农业大国自然也不能偏离这个“有机农业”发展潮流,也不能不在世界有机农业发展当中占有一席之地。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七十的中国农民也必须为世界有机农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在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自身健康的同时,创造一个干净的世界。
一、在中国发展有机农业的意义
近二十年以来,由于人口和工业化程度迅速增长,中国自然资源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土地质量下降,水资源的危害是最为严重的农村环境问题之一。众所周知,1998年全国性的水灾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保护生态平衡,改善自然条件,减少自然灾害,同时改善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是中国社会长期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有机农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因此也就为富足的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另外有机农业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家畜家禽饲料添加剂,这对农业的良性持续发展和土壤的改善以及农民和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都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也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的条件
工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破坏了自然资源,而且形成了巨大的社会问题。这些都已经引起了中国决策者们的高度重视。前几年中国环保局(现为总局)成立了“中国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各省市也成立了相应的分中心;而各种经营形式的“有机产品”贸易公司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发展起来,在中国的广大农村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有机农业生产基地”。所以中国的有机农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有机农业产品在价格上比一般常规农业产品要高,从而会调动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巨大的国际市场和诱人的利润,会进一步促进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而尚未开发的中国本土市场,更隐藏着巨大的推动力。
三、当前中国有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不论是中国有机产品的生产者或经营者都把目光放在了国际市场,而怎样开发国内这个隐藏着无限商机的巨大市场,还没有在有机农业的推动者中得到认真的思考。在市场上我们已经发现了不少从国外进来的有机产品。将中国自己的有机产品推向国内市场是有机农业工作者的责任,也是发展中国有机农业的重要环节。
就目前来看,不少从事有机农业的人员对有机农业的定义并不十分明确。有机农业起源于欧洲,在欧盟的有机农业的定义上,保护生产区域的自然生态是取得有机农业认可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一点上很多涉及有机农业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发现尤其突出,他们理解的有机农业就是“不施化肥,农药和添加剂”,这是急需要得到纠正的。
要提高中国有机农业认证机构的国际地位。做好这一点就应与国际规范化的认证形式接轨。要让中国自己的“证书”既符合欧盟的要求,又符合其它国家的要求,最终让中国的“证书”在世界各地畅通无阻。而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强化中国有机农业认证机构的能力,规范认证程序,另外也需要从法律的角度监督有机农业生产、销售及认证行为,发展一些如“有机农业行业标准”等具备法律效
应的监督制度,这样才能保持有机农业生产、经营及认证机构的持续发展。
发展和加强有机农业技术专业人员。在欧洲的一些大学和农业技术学校都设有有机农业的学科,培养有机农业中的畜牧业和养殖业等技术人员。这些人员在有机农业生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就我所知,目前在中国“有机农业技术专科”还是一个空白,这势必影响中国有机农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尽快弥补这个空白。加强中国现有的有机产品认证机构的合作。经过几年的有机农业发展,中国的认证机构逐渐走向成熟。但在各认证机构都在探索怎样推动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的今天,有必要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共同探讨大家感兴趣的东西,如完成一些监督中国有机农业标准之类的纲领性文件,为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铺平道路。
[资料来源:调研世界/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
第四篇:县有机农业发展总结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经验和借鉴国际发展理论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目标,对“为什么发展”、“什么是发展”、“怎么样发展”和“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等发展观的基本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创造性地将我们党的发展思想升华为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进行了深刻阐述和系统总结,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通过调查研究和充分酝酿,乐业县确定了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抓手,针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明确提出了“以‘百里茶廊’和万亩猕猴桃出口基地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如何推进乐业县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性转变是关键,走有乐业特色的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是基础。
一、乐业县基本情况
二、乐业县有机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乐业县充分利用地域和自然资源的优势,着重在“特”字上谋思路,抓住生态作文章,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制定了有机农业发展规划
乐业县高度重视发展有机农业,于xx年制定并通过权威部门评审认定了《乐业县有机农业发展规划》,该规划紧紧围绕“农业稳县、科技兴县”的发展战略,以打造“广西有机农业第一县”,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为目标,重点发展有机种植业、有机养殖业和有机食品加工业。全县有机种植业规划为粮食生产区、油料生产区、蔬菜生产区、果品生产区、有机茶和八角生产区共五大生产区,近期发展目标为16.5万亩,年产值5.5亿元。有机养殖业分为有机牛羊生产区、有机瘦肉型猪及家禽生产区、库区清水鱼生产区等三大生产区,近期发展目标为年出栏猪、牛、羊各4万头,家禽30万羽,清水鱼1000吨,年产值4.3亿元。有机食品加工工业主要是发展与有机种植、养殖产品精深加工相配套的加工工业。
(二)有机农业初具规模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品牌就是价值,品牌就是生产力。目前,乐业县的“顾式茶”、刺梨汁等产品品牌已经享誉区内外。“顾式茶”已获得农业部中国绿色食品aa认证、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的有机茶认证、日本农业部有机茶认证、美国农业部有机茶认证、国际粮农组织有机茶认证、欧盟有机茶认证,是目前中国4xx多家茶企业中有机茶认证最多、认证级别最高的有机茶产品,该产品可以顺畅进入世界各国市场销售,乐业“顾式茶”在美国和德国市场供不应求。乐业“高野”牌刺梨产品是绿色天然保健品,获得国家质监总局的食品安全认证和“中国优质保健产品奖”等称号,被营养专家誉为“超级sod、维c大王、新一代防癌抗衰老新星”,产品在区内外畅销。同乐镇上岗村万安屯500亩优质有机稻试验示范基地已连续几年通过了国家有机认证机构的有机转换认证,乐业也成为了全区第一个获得优质稻米有机认证的县份。
(四)有机农业效益显著
三、乐业县有机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乐业县发展有机农业虽然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取得了初步成绩,但受历史、自然、经费、观念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目前,有机农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深层次困难和问题:
1、农民发展有机农业的意识还不强。近几年农民增收了,但由于部分农民未认识到自己在发展农业产业中的主体地位,不积极掌握现代种植技术,对发展有机农业增产增收的意识不强,过分依赖于政府的产业扶持。同时,全县农业专业人才缺乏,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能力弱等也阻碍了农业产业的发展。
2、土地流转不规范与规模经营的矛盾凸现。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土地流转还没有好的机制引导,务工农户通常是将土地无偿送给或廉租给亲戚、好友或邻居耕种,也有撂荒的,农户无法对土地进行长远的规划种植,使土地出现非规模化的分散经营,产业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难度大,产出率低。
3、农产品精深加工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乐业县农产品品种多、批量多少不一,农业工业化水平低,产业链条短,市场份额极低,农业、农产品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
4、农业基础设施滞后。近年来,通过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等,全县农村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都有了较大改善,但直接投入农业生产的资金总量相对不足,基础设施仍很滞后,农村各地还不同程度存在水利设施失修老化问题,农业抗春旱、夏洪、秋涝、冬干、虫灾、雹灾等基础条件差等不利因素。
5、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农村市场体系发展滞后,农村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物流产业缺乏。全县的农产品专业市场大多为摊式经营、档次低,农产品销售“马路集市、提篮小卖”常见不鲜,农产品的价值严重缩水。
四、乐业县发展有机农业的对策和建议
乐业县有机农业发展要充分发挥独有的环境优势,坚持以产业化经营为核心,以提高有机农业效益为中心的按照市场牵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民的产业化模式,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和可持续发展。同时,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稀”的原则,全面提高有机农业的特色优势,比较优势,生态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实现有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一)围绕县情抓规划,在优化有机农业产业布局和园区建设上求突破
发展有机农业,必须抓好产业规划。要在遵循《乐业县有机农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各个乡镇的地域特点和资源优势,围绕市场需求,进一步优化有机农业产业布局,在全县范围内打造一个“一廊两带三园”有机农业产业群。“一廊”即以新化、甘田、同乐作为茶叶产业主要种植区域,着力打造“百里茶廊”;“两带”即在新化、同乐、花坪公路沿线种植特色高效观光水果,建设“百里万亩水果观光产业带”;在幼平、雅长库区发展生态网箱养鱼,建设“百里万亩库区水产养殖带”;“三园”即抓好有机茶叶、有机水果种植和兰花培植,重点打造精品“园中园”品牌。也就是在万亩有机茶园中建设“世界茶博园”,在万亩特色水果示范园内建设“有机猕猴桃出口示范园”,在万亩生态兰花园里建设“精品兰花博览园”形成大观园里建设小观园的特色生态有机农业产业化品牌,促进县域优势农业产业良性发展格局。近期主要是抓好 “百里茶廊”和“万亩猕猴桃生产基地”建设。“百里茶廊”面积已有一定规模,冬春的管护尤为关键。受茶叶价格波动的影响,部分群众对茶园的管护有所放松。因此,必须要使茶农重拾信心,加强对茶园的管护,保证茶叶种植出成效。猕猴桃基地已经实现挂果,产品投放市场后反响很好。在抓好管护见成效的同时,今后要逐渐向适宜种植区扩展,逐步实现“万亩猕猴桃生产基地”的目标。
共4页,当前第2页1234
(二)围绕市场抓产业,在优化有机农业产业结构和市场定位上求突破
乐业县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抓产业,优化有机农业产业结构。农产品要在市场上由竞争力,必须拥有自己的特色。乐业县有机农业发展立足优势抓调整,摆脱传统农业方式,本着立足资源、发挥优势、面向市场、加快发展的原则,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认真落实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技术规程。逐步扩大有机茶、有机蔬菜、有机水稻、有机核桃、有机猕猴桃等有机农业种植面积。培植有机茶和有机猕猴桃两个生产基地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做精、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
确定乐业县的市场定位:有机农产品走高端市场、绿色农产品走中端市场、生态农产品走低端市场。形成高、中、低产品应有尽有,形成自己的产业链,拥有自己的市场。通过以有机农业带动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以生态旅游业促进乐业县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围绕质量抓管理,在有机农业精品和扶优做强上求突破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乐业县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一开始就按有机农业的技术规程进行编号登记,质量人员、检验人员、生产人员都必须记录在产品的包装上,只要这样我们的农产品就会有市场,所以必须由企业来把好农产品的质量关和市场开发,这样就会创出农业品牌,突出品牌效应。如果农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直接追究到生产人员,给消费者造成的损失由生产者负责赔偿。这样也为农产品质量作了宣传,时刻提醒我们的老百姓,农产品的质量出现问题,就会砸掉自己的饭碗,断了自己的财路。提高群众的品牌意识,我们应该做好群众思想工作,让他们树立品牌农业,名牌农产品,使其达到品牌效应、品牌经济,从而推动乐业县农业产业快速健康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把乐业人民带入小康社会。
围绕农业产业规模,大力扶持龙头企业。逐步摆脱传统农业生产观念的束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简化办事程序,做到“爱商、为商、安商、富商”,在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管理、农产品流通环境等方面要提供最大的支持,使乐业县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一是通过引导、扶持农业龙头茶叶,使其不断发展壮大。二是积极招商引资,切实落实优惠政策,引进外商来乐业县投资开发板栗、八角、核桃、刺梨、高山野菜等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三是加快农业项目建设,以项目为载体,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四是进一步完善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盟机制,积极推进“公司(协会)+基地+ +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真正把龙头企业和农户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共同体和共生体。
(四)围绕特色抓示范,在有机农业发展示范带头和全面推广上求突破
坚持“示范先行、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全面推广”的原则,根据乐业县实际情况,抓好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强的高标准科技示范基地。抓好八个千亩示范基地:一是在同乐建立千亩优质高效有机猕猴桃示范基地;二是在同乐建立千亩优质高效有机稻+有机菜示范基地:三是在新化建立千亩优质高效烟叶+优质稻(玉米)示范基地;四是在甘田建立千亩优质高效有机茶示范基地;五是在逻西建立千亩优质高效有机油茶示范基地;六是在逻西建立千亩优质高效有机板栗示范基地;七是在花坪建立千亩优质高效有机薄壳核桃示范基地;八是在幼平、雅长建立千亩优质高效生态养鱼示范基地。通过示范,让农民看见成效,学习种植技术。以农村能人为带头人,发挥推广和应用科学技术的主体作用,形成一户带十户,十户带一村、一村带一片、一片兴一业,最终达到一业兴百业旺的目的。组成经济联合体,依托营销、种养大户,大力发展大户带动型经合组织。充分发挥农村营销大户和经济能人的资金实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由他们牵头建设经济协会,把分散的农户联系起来,达到分散生产联合销售的目的,形成闯市场的合力。
(五)围绕产业抓好基础建设,在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求突破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基础设施更是农业的基础。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和不配套,必将导致农业的不稳产稳收,解放和发展不了农村生产力,更将严重制约现代农业的发展。乐业县要实现农业的后发性、突破性发展,比较右江河谷等农业发展基础好的县份,基础设施建设更是刻不容缓。因此,要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摆在最基础性地位,通过争取政策和创新措施,整合资金加大建设步伐,结合统筹城乡发展,应敢于开创性地领导探索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抓好同级涉农部门间的有机协作。农业、林业、畜牧、国土、水利、农机、交通、开发等部门既要做好上级对口支持政策的争取工作,更要做好同级涉农部门间工作合作,要依托上级对农村的各项“基础工程”这一抓手,重点搞好农村水利(饮水)、道路、电力、土地整理、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中做到山、水、田、路、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建设,坚持标准,严格质量,落实责任。对于山区偏远、凋零农户,要细算基础建设投入、退耕还林、城镇化综合帐,应实行分批直接资助农户移居改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坚决克服重建轻管,市场化的设施要实行好有偿使用。通过有目标、有重点、有步骤地持续实施基础建设,逐步实现农村的道路、水利和电力网络化。立足农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重视村庄生态工程,搞好农户庭园经济建设,加强农业资源和生态保护,实施土壤培肥施肥工程,开展农业污染源治理,搞好农业生产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提高环境对农业发展的承载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加快发展沼气、太阳能等农村清洁能源建设,推广清洁化、循环式生产;做好气象水文预测预报工作,增强减灾抗灾能力,不断提高乐业县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乐业县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共4页,当前第3页1234
(六)围绕发展抓好人力资源,在培养有机农业技术人才上求突破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经济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产业要发展,技术人才是重点。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加快培养乐业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急需的人才。目前,依托乐业县农广校中专学历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百万农村党员大培训和千万农民大培训等培训计划,加强优势农业产业化人才的培养。由乐业县农广校与龙云山顾氏茶场联合办学,开设在茶学专业,招收有志从事茶叶种植、加工、营销、茶艺、茶文化传播的青年,通过几年培训,为企业培训万名茶文化传播者,为群众培养万名农业产业化技术骨干,使其成为乐业县茶叶产业化的人才支撑。办学规模分三步走,第一步开设中专班,面向全县招生;第二步提升档次和招生范围,争取在10年与有关大学联合办学,面向全区招生,学员毕业达到专科或本科水平;第三步与名牌大学联合办学,面向全国招生,将乐业有机茶文化理念传播到全国,甚至到国外,培育一批茶叶界顶尖人才。把乐业县百里茶廊和世界茶博园建成广西领先、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茶叶产业生产地,达到一业兴百业旺的目标。
(七)围绕完善现代农业制度,在强化“三农”服务保障上求突破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务必注重强化“三农”服务保障。要根据形势发展需要,着力抓好各项农业制度措施的完善,以期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逐步建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宏观管理体制,使农业内部各产业间实现良性互动。针对农业农村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不懈地强化农业基础地位,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当前重点要做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综合直补、退耕还林补助、农村低保、良种补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农机具购置补贴、生猪扶持、退耕还林、移民安置、林权制度改革、农村沼气池建设等政策的落实。同时,要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法制、投资、人文、生态、信息等方面的外部条件,理顺各种关系,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做好服务工作
共4页,当前第4页1234
第五篇:中国台湾有机农业发展概况
中国台湾有机农业发展概况
来源:上海农业网发布时间:2007-11-23
有机农业是指完全不利用化学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等合成物质,也不使用基因物质及其产物的生产体系,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以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机农业的概念是在20世纪20年代由德国和瑞士首先提出,之后长时期内,整个世界都面临着粮食生产不足,因而,有机农业未能得到推动和发展。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发达国家农产品极度过剩,导致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同时,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和其他有害化学物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产品受到污染,加上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和对身心健康的关心逐步提高。人们开始重视有机农业。此后,有机农业的概念开始被广泛接受,并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一、中国台湾有机农业概况
中国台湾有机农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1988年中国台湾组织了有机农业可行性观察试验计划,开始进行有机栽培试验,1990年起尝试推动有机农业先驱计划,并于1995年起由各地区农业改良场开展推广工作。
根据国际贸易中心估测,1997年全世界有机食品零售总额约为100亿美元,2000年增长到175亿美元,2001年估计为260亿美元。有机食品已经成为了世界农业领域发展最快的一个产业,尽管目前有机食品零售额在整个食品行业中的份额很小。只有2%-3%,但增长潜力巨大。据预测,近几年有机食品增长率为25%-30%,2008年全球有机食品零售额将达到800亿美元。
中国台湾有机农业近年发展迅速,已具有一定规模。据资料显示,至1999年,中国台湾有机农业生产面积达1000hm2,有机商店机构250个,103家农业经营协会接受认证,1000多人专业从事有机农业生产。经过20多年的发展,2005年中国台湾有机作物种植面积已是1986开始之初的7倍多。
二、中国台湾有机农业的发展方式
1.通过政策扶持引导生产
为了减少农业生产对中国台湾环境的危害,避免中国台湾省加入WTO后较廉价的进口产品对其市场的冲击,中国台湾有关部门拟定了许多补贴措施鼓励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农业生产和农田保护,鼓励农民发展有机农业。中国台湾在制定的“农业综合调整方案”中,特别将自然生态及资源保护、防治污染、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列为施政项目。“农林厅”在“地区农业发展方案”中把有机农业列入各县市需大力推广的项目。在中国台湾有机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政单位担当了推广和指导农民施用化学肥料及农药的重要任务。为鼓励自制及施用有机质肥料,中国台湾制定了“农田永续生产力的培育计划”,对部分“堆肥舍”的建设给予补贴。另外,为推行水稻田转作经营,对维护地力的农民实行补贴,如奖励采取休耕和绿肥种植的农户等。
2.全面开展有机农产品认证工作
中国台湾有机农产品认证工作是在1995年台湾省“农林厅”
为积极推行作物有机栽培的试作计划,对辅导试作的各改良场所生产的产品予以认证,并发给有机农产品标识,供试作户使用,有机农业才得以开展。有机农产品认证在中国台湾被公认为是一种机构信赖系统,是生产者的一种荣誉,是对农产品品质的一种肯定,是对农产品销售的信任和保证并提供消费者辨别真伪的依据。由于有机农产品认证能够保证农产品上市的质量,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因此,为防止假冒有机农产品坑害消费者,中国台湾非常重视农产品认证制度的实施。中国台湾有机农业验证机构共有5个,它们是“国际美育自然生态基金会”、“台湾省有机农业生产协会”、“慈心有机农业发展基金会”、“有机农业产销经营协会”和“台湾宝岛有机农业发展协会”。目前,中国台湾农产品的认证与有机农业关系较密切的有:“优良农产品”、“农药检验合格证”、“观光农园”、“优质米”、“安心蔬菜”等的认证与标准。为了加强有机农产品认证,中国台湾1999年3月发布了“有机农产品验证机构辅导要点”、“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准”、“农作物有机栽培执行基准及有机农产品规格”等相关条例。
3.加强有机农业高科技产品研发与应用
有机农业中不允许使用化肥、农药、激素等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因此,中国台湾加强农业科技研究,积极研发相应的替代产品。一是加强畜禽废弃物等有机废弃物处理和利用,将畜禽粪便及作物秸秆等有机废弃物堆积腐熟制成有机肥利用,并添加有益微生物制成生物肥料。中国台湾规定每一个由5hm2以上农田组成的共同经营单位可以获得当局补贴,以资助其修建一个50m2的堆肥舍.鼓励农民加强废弃物利用。二是积极研制生物农药和中草农药防治病虫害,通过向植物叶片涂抹植物油、糖醋液、微生物制剂等防治病虫害,采取向土壤施用蓖麻油等防治土壤病虫害。农技部门还研制开发了用大蒜、辣椒、苦艾等天然植物萃取物作中草农药。三是选育肥料利用率高的作物品种,加速应用生物技术抗病虫育种。
4.多样的农产品运销途径与方式
中国台湾有机农产品运销具有一定的组织性,运销渠道灵活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3种。一是直销。它是农民直接将其有机产品运送到最终消费者手中的方式。可以采用消费者直接到农场选购,或由农场送货到家、机关团体,或社区居民主动集结共同购买。由于消费者与有机产品生产者有直接沟通及接触的机会,建立了彼此互信的关系,因而这种类型的销售往往比较稳定。二是共同运销。在有机蔬菜、水果栽培较集中的产区,选择适当的产销班,办理设置有机蔬菜、水果分级包装集运中心,并由集运中心负责推广及运送至超市或有机专卖店等。目前参加运销的有机产品种类包括有机米、有机蔬菜及有机水果等,销售方式包括运销生鲜超市、有机专卖店及宅配到家等。“主妇联盟环保基金会”就是一个重要的有机农产品共同运销组织,其运行模式为:该联盟成员向农民采购后,将有机农产品配送到消费者小组的班长家中,再由小组成员自己到班长家中购买。三是有机农产品专卖店及超市专柜。有机农产品专卖店及超市专柜的陆续出现,使中国台湾有机农产品销售朝向更专业化的销售发展,也间接带动了有机农业的发展。
5.联网经营
中国台湾农业经营者十分注重农业信息的有效利用,成效十分显著。目前中国台湾主要介绍有机农业的互联网站有:“有机农业全球资讯网”、“台湾有机农业产销经营协会”、“有机米”、“有机农产品”等。通过信息服务,促进运销的形式还有出版书籍、录像带、寻找展销机会、通过电视台解说、开创会员制度和成立相关的协会或机构等。
三、中国台湾有机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中国台湾有机农业虽然发展较为迅速.但有机农业在农业中的比例仍然很小,有机栽培面积只占全部农业面积的0.3%。经过数年的发展,有机农业暴露出以下问题:第一。有机农产品生产成本太高。中国台湾
有机农业本质上仍是高投入、高成本的产业,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台湾农业生产仍以家庭经营为主,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因此成本比较大。加上中国台湾各部门在制定法规时,常各行其是,互不合作,或不愿意协调,致使农民生产有机肥料成本过高。因此,中国台湾有机农产品售价比一般农产品高数倍。普通消费者难以接受。第二,有机农业认证标准不统一。中国台湾有机农产品的认证标准有多个,有农政单位推行的“有机栽培实施准则”,也有“国际美育自然生态基金会”颁布的“MOA 自然农法执行基准”。此外,“有机农业产销经营协会”也从事有机农业认证准则的制定。多个标准同时存在。导致有机市场混乱。第三,目前有机农业的研究仍以农业技术为主。法规、政策的配合度不够,不易引导农民实施。第四,中国台湾的有机农业属于小农经营。多数农民的农业经营方式仍维持传统的做法,生产效率低。另外,部分生产者或销售者因有机农产品需求量增加、价格高,采用以次充好甚至假冒,造成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信任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