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命在平凡中绽放
生命在平凡中绽放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鲁北工业园实验学校八年级二班冯子坤
9月3号上午,我们在学校一起观看了【开学第一课】,不经意间,心里有了极大的触动。
【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美就在我身边”。【开学第一课】讲了好多伟大的人和他们各自伟大的事迹,例如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战士——高铁成,最美女孩——刁娜等。
最令我震撼的就是最美教师——张丽莉和最美司机——吴斌了,他们都奉献了自己,给所有人都充满希望,给全世界都充满了希望。
张丽莉,是奉命到山里教学三年,可是山里的孩子个个那么天真,那么善良,使张丽莉不愿意离开那虽然艰苦但又很快乐的生活,本来三年期限已经到了,可孩子们的苦苦哀求与张丽莉的善良,最终留了下来,因为爱......吴斌,是一位普通司机,当时,他正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如其来的一片铁片打破了防风玻璃,穿透了他的身体,而他并没有先为自己着想,而是在他受伤后的45秒中,做出了伟大的事迹,他拯救了24位乘客的性命,而牺牲了自己。这件事情立刻传遍了那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那个城市的每一个人都在为他默哀。
他的女儿吴悦在【开学第一课】上用她平实的语言为我们娓娓道来她眼中的爸爸。通过这堂课,我明白了美丽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而是需要我们去悉心发现的。美丽不仅仅是指美丽的花朵美丽的风景,更是指身边每个平凡的人身上不平凡的美丽。美,就在我们身边,美,无处不在。
第二篇:生命在平凡中闪光
生命在平凡中闪光
——记退休科技干部赵琦
本刊记者李伟杰彭永通讯员吉展郭先瑞
不久前,在洛阳日报特约通讯员表彰会上,参会的一位耄耋老人特别引人注目,他一边翻阅着由《洛阳晚报》编辑部编著,旨在宣传和弘扬洛阳厚重历史文化的《经典洛阳》系列丛书,一边与比他年轻得多的通讯员交谈。他就是81岁的河南省送变电建设公司退休干部赵琦。
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也没有叱咤风云的豪言状语,而是凭着知识分子的一片赤诚,把自己的精力和智慧全部奉献给基层和他毕生热爱的新闻宣传事业。从国家部委科研院所到偏远的农村一线,从翻译领域到新闻写作领域,从服务三农、服务工业到与病魔作斗争,六十年如一日,这位已至暮年的老知识分子、科技干部始终在为党、为国家、为社会默默奉献着。让我们把记忆的时针拨回到20世纪50年代。
蒙冤下放
20世纪50年代初,赵琦就读于西北大学外语专业并以优异成绩毕业,被分配到国家燃料工业部电建总局北京设计院担任苏联援华专家的翻译。时值“一五”时期,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建设任务艰巨,翻译工作的繁重可想而知。赵琦满怀着建设新中国的豪情,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1958年,工业基础薄弱的河南省急需技术干部,特派人员去中央请求支援“工业大跃进”。抱着支援地方工业建设的殷切情怀和美好愿望,赵琦主动向组织上提出拉家带口到河南工作。到河南后,省电业局领导听说他既懂外语又会写作,就把他留在局机关做文字工作。白天,他下基层搞调研、写材料、出简报;晚上,应工会请求,他编教材、写讲义、上大课,为机关干部补习外语,一天到晚忙得团团转。赵琦还积极向党报党刊投稿,1959年11月23日《河南日报》一版显著位置刊发的《郑汴高压输电线送电》一文即出自他的手,此文还被新华社转发。1960年9月,受极左路线迫害,赵琦一家5口(其中一个孩子还没满月)突然被强制下放到距省会郑州数百公里之遥的南阳邓县一个偏僻农村。
“刚来到地处南阳西南部的邓县吴集公社前张大队,眼前的景象使我心里一下子凉了半截儿。这里地处偏远,条件艰苦,农民的屋舍不是茅草搭起就是土坯围成,农民生活的艰苦程度可想而知。然而,正是得益于这种磨炼,使我真正认识了身边的人,懂得了一条沉甸甸的人生真谛:奉献,并不是在人生的画幕上描绘一幅美丽的生活图景,而是要在人生的旅途中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锲而不舍地追求,执著顽强地拼搏,具有一种九死无悔的献身精神。”赵琦说。
转眼间,赵琦从一位省直机关干部变成了农村大食堂的炊事员,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反差令人窒息,但是赵琦却从容对待,他认为,当时发生在信阳地区的“饥荒事件”正在向全省蔓延,作为一名国家干部,既然上级安排自己做炊事员,说明这个岗位重要。于是,他调整心态,一方面虚心学习炊事技巧,一方面坚持原则,杜绝多吃占现象。每次做饭,无论是粗细粮还是瓜菜,他都不厌其烦地反复用秤称量,连锅里加多少水他都一碗一碗去计量。他一身正气,处事公道,不久社员们就推选他为食堂管理员。这期间,一个大队干部仗着家族势力,横行乡里,多次从食堂偷粮食,赵琦意识到如果不刹住干部多吃多占的歪风,大饥荒的后果就会十分严重。于是,他不顾全家人的安危,挺身而出向上级反映情况,直至这个老资格的大队干部被撤职。赵琦对自己家人一点也不照顾,他3个幼小的孩子整天喊饿,但是他从来没有多给他们打一口饭。
1964年,时任邓县县长的姚敏在下乡检查四清工作时发现了赵琦一家以“莫须有”的罪名被长期下放农村无人过问,姚敏深深地被赵琦忍辱负重、为党为国分忧的精神所感动,同时也为这种
轻视知识、浪费人才的状况而震怒。根据中央重视知识分子工作的有关文件,姚敏当即决定调赵琦到县科教部门任职,全家恢复城市户口。
情系三农
1967年夏,邓县发生了特大洪灾。洪水犹如一群脱缰的野马肆虐横行,淹没了大片田地,冲毁了许多电线杆。自参加抗洪救灾开始,赵琦就一直没有走进家门。县城受灾也很严重自己家中也已被洪水入侵,衣物、床被、家具全浸泡在水中,但当赵琦接到上级调他去灾情最重的白牛公社的通知后,便把家赶里的事情托付给妻子樊瑛,火速赶往白牛公社抗洪一线。
已经被暴雨袭击了整整一周的邓县再降大暴雨,位于延陵河畔的白牛公社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压力:护堤的大树被洪水冲倒,多处堤防开始漫水,整个延陵河巨浪滔天,已经严重威胁到数万名群众的生命安全,形势万分危急。
冒着狂风暴雨,赵琦与公社、大队干部一起迅速将乡亲们转移到地势较高的地方暂时躲避,把慌乱的群众安定下来。
在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洪魔终于被驯服,鳞爪飞扬的恶龙被再次捆上了锁链,乖乖沿着延陵河河道急速流去,久违的太阳也开始露出了笑脸。
像救灾一亲,哪里工作繁忙,哪里就有赵琦的身影。
到县城工作后,赵琦听说县高中缺乏外语教师,无法正常上课,他二话不说,立即拾起教鞭走上讲台,一干就是3年。直到该校外语教师配齐后,他才又回到县直机关。当时,农业问题是邓县的头等大事,组织上发现赵琦有深厚的三农情结,就把他从文化部门调到该县粮食办公室工作。在这个岗位上,赵琦一干就是近20年,直到调回郑州。20年里,邓县几十个乡镇,数百个村庄,到处都留下了他踏实的脚印。
当年,邓县不仅农业落后,交通也十分不便,而做粮食工作要经常下乡统购统销、防灾减灾、检查粮食储存、推广优良品种。在近20年时间里,他记满了几十本工作日志,里面有生产大队乃至生产小队的基本情况,还有当地的社情民意,还有气候、土壤、灌溉、水保、养殖等,翔实的记载为邓县领导及时了解掌握三农的基本情况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利用自己下乡的间隙,赵琦经常向农民推广科学种田的好经验、好做法,使农民在粮食生产上少走弯路。每当他遇到有些农户因贫困揭不开锅时,就积极为他们寻找生产自救的门路,还将身上的钱和粮票捐出来。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积极平反冤假错案,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在河南省委的直接过问下,赵琦终于结束了20多年的下入生涯,回到久违的电力工业战线。
根据他的学历、资历、能力,报清上级批准,河南送变电公司给他评定了当时为数寥寥的中级职称。此时的赵琦已年过半百,但他工作热情不减,决心把失去的支援地方工业发展的时间弥补回来。他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分内工作干,分外工作照样干,不计名利,不图报酬。在搞好资料工作的同时,工会活动他积极参与,社区文化他助一臂之力,新闻报道他废寝忘食,统一战线工作他更是一马当先,电力建设系统的民盟盟员一致选举他为直属河南省民盟的基层组织负责人,负责电建系统的党外高中级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
1991年,赵琦退休了,但对于影响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文明城市建设的问题他仍很关注,每当发现问题,就拿起手中的笔及时写成稿件,投给新闻媒体,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为创建文明城市赵琦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余热。他先后被多家报刊、电台聘请为特约记者或特约通讯员,平均每年发稿50篇,最多的一年发稿近百篇,年年被评为优秀党报通讯员。
坎坷的经历和超负荷的脑力劳动使赵琦健康受到重创。2000年春,他突然觉得体重下降,视力模糊,头痛难忍,被诊断为脑瘤癌变,对此饱经磨难的赵琦泰然处之。他患癌十年,抗癌十年,写稿十年。只要病情稍稍稳定,他就继续与党报、党刊联系,提供新闻线索。
第三篇:生命在平凡中闪光
生命在平凡中闪光
陈雁翎
也许是生物遗传的作用,抑或是一种“天缘”,我像母亲一样选择教书育人这个职业。1995年,我带着憧憬和幻想,跨进了教育的大门,站在三尺讲台上,面对一群学生,一方黑板,一盒粉笔,这一站就是14年,在这14年中,有经验,有教训,有挫折,也有喜悦。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以“师德”规范自己的言行,以“当一名好教师”作为自己工作的座右铭。
有句话说: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呆板与严肃,但不能原谅老师的无知。有一次,学习课文《爱迪生》时,有几名同学对课文中“爱迪生试制电灯不知进行了多少次试验”中的“多少”表示不满,因为有关资料已写过试验共达“一千六百多次”。同学们说:如果课文也用这样的数字,我们不就更佩服爱迪生顽强的毅力、刻苦钻研的精神和对科学的严谨态度了吗?现在的学生信息量大,思维活跃,他们有时提出的问题,常常令我不知所措,被 “挂”在讲台上。传统中“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的教育哲学在信息汪洋中显得底气不足。“边教边学,边学边教”是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法宝。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坚持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先后自修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科和本科。坚持订阅《小学语文教师》,了解最新的教研动态和一线教师的教学实录。并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公司举办的科协论文竞赛,将教学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2003年,我代表东风公司参加湖北省第七届小语优质课竞赛,获得二等奖。
当了14年班主任,平凡而有意义的教学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教育是根植与爱的,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因此,学生犯了错误,我总是运用各种方法,舍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耐心诱导,打开他们心灵深处的秘密,让他们心悦诚服地改正。
这14年来,发生在我身上的都是这些平平凡凡的小事。说句心里话:如果我取得了点滴成绩,都来源于我身边同事对我的热心帮助与支持。4月8日我儿子不慎被烫伤之后,同事们关心我,安慰我。帮我监考、阅卷、乃至上课。总之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还有学校领导对我的关心与照顾。我只有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工作中以成绩来回报帮助过我的同事和关心照顾我的领导。
第四篇:生命在平凡中闪光
生命在平凡中闪光
生命在平凡中闪光2007-12-18 19:51:35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生命在平凡中闪光生命在平凡中闪光(2)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生命在平凡中闪光》
朋友们,我曾听过这样的感叹:我生不逢时,没赶上英雄时代,要不我也会扬名天下!我也听到类似的抱怨:我时运不佳,没摊上一个好岗位,否则咱也能露露脸!
是啊,和平年代,普通工作,我们很平凡。但我要说,伟大正寓于平凡之中,平凡的我们一样能高扬精神的风帆,因为平凡中,我们一样能够奉献!
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位普通共产党员,他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有的只是无私无畏,默默奉献。
在鲜红的党旗下,他履行着共产党员神圣的义务和职责,从我做起,塑造着新时期***广电人的光辉形象。
他中等身材,四方脸,黑红的脸膛,双目炯炯有神,他就是***------***广播电视局物管中心保卫科长,一名普通但又是优秀的共产党员。
2000年,伴着新世纪的钟声,***告别了与之相伴九年之久的绿色军营,打起背包,转业至***广播电视局物管中心保卫科工作。说起广播电视,外人首先想到的是无冕之王——新闻记者,还有公众人物——名播音、名主持,在这样一个颇具几分吸引力和神奇色彩的单位里,保卫科的工作岗位,实在是最基层、最平凡、最累而又最不起眼的工作。有的朋友甚至戏谑地对***说,堂堂的连职转业干部,咋就看起了电视台的大门呢?可***却说“广电事业的发展需要名主持、名记者,可也离不开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一员。在广电这棵参天的大树上,做一片默默无闻的绿叶又何妨。”就这
样,在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岗位上,赵光文用自己的赤诚和真情牢牢地扎下了根。
5年里,有多少个节假日、公休日,他是在工作中度过的,他数不清;5年里,不分白天黑夜,随叫随到地干了多少事,他说不清;5年里,他关了多少窗,关了多少水龙头,关了多少灯,他记不清。而他数得清的是广电中心大楼纵横交错的消防管道;他说得清的是大楼里密密麻麻的电线电缆布置线路;他说得清的是中心大楼里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姓名和上班作息规律!
夏天,职工们在蚊蝇成群、臭气熏人的下水道口,见到的是疏通堵塞、排放积水的***;冬天,在寒冷刺骨的风雪里,职工们见到的是忙着扫雪清障的***;每天最早到班的是他,最迟下班的也是他……事实上,凡他认为是他分内的工作,哪怕再苦、再累、再险,他都会主动请缨,说干就干。但当他高烧度要住院挂水时,他却一拖再拖;陪妻子
孩子逛公园,他总是没时间;好容易有个星期天,他又忙碌在结对帮扶对象的家中……
王杰同志曾经说过:“在平凡的岗位上,在人们认为没有前途的地方,一样会出英雄人物;在人们认为有前途的工作岗位上,也不见得会成为英雄。”我想,这句话套用在***身上是再适合不过的。因为他有着这样的信念:“世上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得有人干,既然干了这一行,就要对这一行负起责任。”
应着这句“负起责任”的宣言,***用他的行动给我们作了最有力的证明。那是一个夏日暴雨的凌晨,***在睡梦中被电话惊醒,广电中心地下室浸水、配电房告急。***立即冒着滂沱大雨,赶到现场。当时由于雨量太大,地下室的水位迅速上涨,距离配电柜仅有3、4公分的高度差距,按照当时水势的蔓延速度,只要再过十几分钟,积水就将淹没配电柜,引发大面积的短路,进而造成地下室两台变压器爆炸,在现场抢险的同志
们将面临生命危险。面对死神的威胁,***没有退缩,他镇定自若地带领闻讯赶来的消防官兵,趟着齐腰深的积水,一面堵住进水口,一面寻找最佳位置,抢排积水。分分秒秒间,***与洪水进行着一场生死较量,一分钟、两分钟……半小时、一小时……水位终于止住了上涨的脚步,险情排除了,配电房保住了。“为人民服务,再苦再累再危险我也甘心”——这是他的行动,更是他的心声。
对工作,***有着一股夏天般的火热激情,对同志,***则始终象春天一样温暖。保卫科有一位同志一直认为保安工作低人一等,加之性格倔强,脾气暴躁,执勤时经常与人发生争吵,甚至顶撞领导。为了帮助这位同志摆脱“自暴自弃”的消极状态,***主动地在工作上给予他指导和督促,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和帮助,通过以身作则帮助他逐步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的思想,这种以心交心、春风化雨般的真诚很快感动了这位同志,使他的工作态度有了彻底转变,重
新找到了生活的坐标。就这样,***的真诚和关爱化作一股凝聚力和感召力,将保卫科十多位同志的心紧紧连在一起,人人争先,乐于奉献也随之在全科上下蔚然成风。
心血、汗水、辛劳和热忱,终于为***换来了一系列的荣誉:***市新长征突击手、优秀共产党员、消防工作先进个人……那一张张奖状是他辛勤工作的结晶,那一本本证书是他创新求实的写照!这就是***——安于平凡,耐得住寂寞,而又积极进取,乐于奉献。***是平凡的,但谁又能否认,那样一份无私、一份奉献同样也是是一道亮丽而夺目
生命在平凡中闪光
第五篇:让生命在绿色中绽放
让生命在绿色中绽放
——城关镇实验小学学校管理工作汇报材料
在桐柏县城文化路的东段,泱泱淮水的南岸,有一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绿色校园——实验小学。它于2013年8月在原职业高中搬迁后的校址上改建而成,现有47个教学班,2885名在校生。五年来,学校遵循“绿色教育”办学理念,以培养宽厚博爱、善学会用、富有潜力的绿色少年为目标,以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为主线,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全面推动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位一体的和谐发展,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一、绿色校园———润泽鲜活生命 绿色教育,绿意文化,润物无声,滋养心灵。
走进实验小学,门口橱窗上“实施绿色教育,关注生命成长;激发个性潜能,润泽多彩人生”引人注目,橱窗里的办学宗旨、育人理念、校风校训、校徽校歌清晰可见。笃行楼上校园的三风建设发人思考。学校以“向真向善 求美求新”为校风,以“以爱育爱 善教善导”为教风,以“自主自律 乐学会学”为学风,教师以“爱心最真、朴素最美,关注人性做真教育;责任至高,幸福至上,享受童心当好师”为座右铭。这些绿色教育核心思想无声地润泽着师生的生命成长。
进入校园,举目四望,满眼青翠。植物园绿得含蓄,行道树绿得张扬,各班植物角绿得灵动,建筑群绿得精湛。为什么要选择绿色呢?绿,是春的消息,是生命的底色,是季节的希望。选择绿色,就是选择未来和希望。选择绿色教育,就是选择尊重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选择可持续发展。
在绿色的掩映之中,四栋大楼的楼名隐约可见,它们分别是 “崇礼楼、博学楼、尚美楼和笃行楼”,每个楼名出自何处,都有注解。他们既是楼名,又是要求;既是先贤之语,又是传统文化。绿色教育就是要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去培养有中国根基的世界公民。南院墙的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祖先与天地日月,风云雨雪的对话,引导孩子们关注自然,观察物候,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东院墙以“厉害了,我的国”为主题,让孩子们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加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动力。西山墙的橱窗主要展示了绿色德育、绿色管理、绿色生态课堂、绿色教育实践活动等过程性材料及图片。实验小学真正实现了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达到了“面面墙壁会说话,棵棵花木能育人”的生态学习环境。
二、绿色德育———播撒一路阳光
绿色教育,德育为首,培根立本,成德达材。
学校将开展“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诵经典文,做文明人”成为工作的常态,将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主题班会成为德育学习的重要课程,将传承家风家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孩子心中,教师将各学科素养与人文素养共同定为学生培养的目标。主题活动月,月月有创新,同学们在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感恩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环保教育的明媚阳光中茁壮成长。
2015年秋,我校被定为“亲近母语”实验基地,学校将这一实验与“诵经典文”有机结合,紧紧围绕“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家庭,书香教师,书香少年”开展活动。为打造书香班级,培养阅读习惯,师生共同整理了各年级课外阅读节目,制定了读书口号,设立了班级图书角,布置了绿色板报,教室内张贴了小学生必背八十首古诗词。校园的课间广播也做了引领,加上每天的晨读,午书,课前诵读,寒暑假师生开出的阅读书单,常年开放的图书馆,各种阅读交流活动,征文活动……阅读图书,诵读经典,已经成为实验小学师生的一种生活需要,也成为家庭亲子活动的一部分。
为传承、弘扬优良家风,以“家风”带“民风”,促“政风”树“新风”,我校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板报、红领巾广播站、家长会等多种渠道晒家风,送家训;举行“家风家训伴我成长”演讲比赛;举办“亲近母语,传承中华文明;弘扬家风,践行当代价值”主题艺术节……通过各种活动让“小手拉起大手”,起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的目的。
少先队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一支生力军。他们以身作则,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站进行宣传,利用中队活动进社区,为孤寡老人献爱心,为文明县城的创建尽一份力,为祭奠先烈清明节踏青扫墓……实验小学的少先队将鲜艳的队旗飘扬在县城的每一个角落!
家校联合,也是德育活动的一项有力措施。班、校两级家委员会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每期的家长会架起了家校沟通的桥梁,这里的家长会不是“告状会”,而是“学习生活汇报会”、“优点放大会”、“教育方法交流会”。家长会的召开,拉近了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形成了有效的教育合力。!
三、绿色教学———滋养教坛百花 绿色教育,绿色师资,生态课堂,百花齐放。
教师是办好学校之本。为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实验小学将“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打造自己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作为绿色师资的目标来完成,而绿色课堂教学实践则是教师必修的课程。
(一)、常规教学,求真务实。实验小学教师坚持集体备课,坚持课后反思,坚持做批改记录。翻开实验小学教师导学案,我们能清楚地看到每节课的反思,大家在反思中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在反思中成长。教师的作业批改记录,记下了每次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培优补差。
(二)、赛课评课,勇于创新。实验小学在原有高效课堂的基础上,很好地吸纳了西峡“三疑三探”的疑探思想,创建了“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即设疑生疑、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提高、总结评价、拓展运用,在全体教师中推广。以教学名师、课改标兵示范课为引领,以“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为榜样,坚持“全员、随机、常态”的原则,持之以恒地开展教师赛课活动,把课改落到了实处。
实验小学的生态课堂,教师充分相信学生,解放学生,课堂上问题由学生提出,方法由学生探索,结论由学生得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与展示中完成生命的成长,教师在尊重、倾听与追问中教学相长,师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共同完成学习的目标。
在这样的生态课堂教学思想引导下,孩子们带给我们的是更多惊喜。课前的古诗词诵读,孩子们击掌快诵,铿锵有力。课中,自学时,他们圈点勾画,表情专注;讨论时,他们你争我辩,互不相让;展示时,他们落落大方,声音洪亮;质疑时,他们咄咄逼人,打破砂锅;评价时,他们指出缺点,敢于挑战… 生态课堂给孩子带来了真正的快乐!
(三)、绿色教研,细节入手。学校坚持寒暑假教师校本培训研修与外出学习相结合,走科研兴校之路。校本教研内容:一是加强小课题研究,如《如何引导学生提问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如何加强》、《学生不会编题怎么办》等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大研究。同时做好省市课题的申报、结题工作。二是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立足课堂,立足学生。实验小学的教研内容重点突出,主题鲜明,细节入手,小处着笔。
(四)、绿色活动———绽放生命绚丽色彩 绿色教育,绿色活动,展示才艺,张扬个性。
在绿色教育实施过程中,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了师生情操,张扬了师生个性。“六一”文化艺术节学校已举办四届,“十一”经典诵读比赛年年进行,元旦节的歌咏比赛如芝麻开花,每期一次的师生运动会或队列队形比赛越办越好,春秋季的研学旅行踏春赏秋,更是孩子们的最爱。
孩子们在丰富的校内外活动中,创造积极和谐的精神生活: 排练现场舞姿优雅,音乐教室琴声悠扬,美术教室瀚墨飘香,体育场上身姿矫健……在文化艺术节、书画手工作品展、经典朗诵会、作文竞赛、环保手抄报设计、研学旅行、社团活动等的舞台上,学生尽情展示个性发展的风采。绿色教育给孩子们一个神采飞扬的现在,为孩子们许下一个绿色的未来!
实验小学的大课间,也是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上午,孩子们在校园做操、诵读经典,展现师生昂扬的精神风貌;下午,四五六年级跑步,一二三年级跳绳,孩子们踏着有节奏的鼓点,或跑或跳,轻盈的脚步,踏出多彩的健康人生。
教工活动也很丰富,如三八妇女节的登山比赛,元旦节的辞旧迎新联欢会都是老师们的最爱;十九大之后,学校组织了“学习十九大,争做好老师”、“说身边事,做身边人”教师演讲比赛,还有为提升教师基本功而进行的“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等基本功训练活动。活动是载体,活动是媒介,师生在活动中展示才艺,共同成长,绽放生命的光彩。
好风凭借力,风正好扬帆。我们坚信,选择了绿色,就是选择了未来和希望;选择了绿色教育,就是选择了生命之绿如花绽放。“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愿更多的孩子如花雷般绽放在这无边的绿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