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宁波市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几点思考
宁波市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几点思考 随着全球物联网、新一代移动宽带网络、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信息化发展正酝酿着重大变革和新的突破,向更高阶段的智慧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一些国家、地区和城市率先提出了建设智慧国家、智慧城市的发展战略。例如,新加坡提出了2015年建成“智慧国”的计划,台北市提出了建设智慧台北的发展战略。前不久,我作为省委巡视组成员之一,参与了宁波智慧城市建设主题调研,并就推进宁波智慧城市建设形成了几点思考。
关于智慧城市内涵的理解
什么是智慧城市?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过,大家更多的还是基于IBM于2009年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的认识。具体地说,就是把传感器嵌入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再与互联网相联,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并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从而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由于IBM提出“智慧地球”战略主要是基于自身的商业利益驱动,因此,IBM对智慧城市的理解侧重于自身优势的技术方案和应用系统层面。
如果我们把智慧城市作为一个城市的整体发展战略,必须要找准定位,全面理解和把握智慧城市的内涵。宁波站在一个更高层面来认识智慧城市,把它定位为信息化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六个能力”上,即“具有更全面灵活的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互联互通和相互感知能力,更高效安全的信息处理和信息资源整合能力,更科学的监测、预警、分析、预测和决策能力,更高水平的远距离控制执行和智能化执行能力,更协调的跨部门、多层级、异地点合作能力,以及更强的创新发展能力”。其核心特征是信息资源作为知识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成为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驱动力,而不仅是物联网在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的应用。宁波关于智慧城市的定位抓住了智慧城市的核心问题,是合适的。宁波市提出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意义重大
今年初,宁波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新理念,并引起了中央有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肯定。
加快宁波“智慧城市”建设,是创造宁波新一轮发展新优势的科学选择。当前宁波市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0美元,其中中心城区人均GDP已经超过13000美元大关,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这意味着已跨入新的历史阶段,这也提出了宁波如何以崭新的城市内涵迎接新一轮发展的重大课题。这是一轮更高起点的竞争,需要果敢应对发展与资源、环境与生态、民生与经济等现实矛盾。宁波市以开放前瞻的战略视野,高起点谋划,运用世界科技与城市发展新趋势,把握新一轮信息技术发展新机遇,谋求运用“智慧”杠杆,积极抢占新的先发优势,确保新型城市发展的竞争主动权。这包含着宁波的远大卓识,战略眼光和非凡勇气。据世界银行测算:一个百万人口以上的“智慧城市”的建设,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实施全方位的信息管理,将能增加城市的发展红利2.5到3倍。这意味着“智慧城市”可促进实现4倍左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引领未来世界城市的发展方向。
加快宁波“智慧城市”建设,是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城市提升的新引擎。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面对后金融危机和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宁波粗放型的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增长方式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资源和环境压力,经济转型升级的压力十分巨大,迫切需要新的理念、新的思路和新的技术。同时,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安全监管难度加大,城市交通拥堵、食品安全、医疗资源紧张、环境污染、公共卫生事件、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就业压力等问题进一步凸显,不断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更需要用智慧的技术推进这些问题的解决。宁波着眼于建设“智慧城市”、发展智慧产业、推引智慧管理、提升智慧人群、提高城市智商,来达到提升管理水平,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人民群众的宜居质量的目的,破解城市发展难点。这是一个高立意的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勇于创新的精神。
加快宁波“智慧城市”建设,是打造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和省委一直对宁波市的发展十分重视,要求宁波充分发挥港口优势,成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城市和长三角南翼的经济中心。今年国务院批复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指出,宁波要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国际港口的城市”,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进入了国家层面的发展规划。一个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必须拥有国际级的现代化港口和临港经济群,在区域乃至国际经济体系中应处于产业链的高端,是城市发展的领跑者和增长极,其临港城市必然是现代化国际新型城市的高级形态。一个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应当能充分挖掘、实时整合、有效配置城市的一切有形和无形资源,实现信息化与经济社会的高度融合,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高度结合,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领域全方位高效能配置,倍增运作。
“智慧城市”将成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创新特征的重要标志。宁波市信息化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曾获评“2010中国城市信息化十佳城市”和“2010中国城市信息化示范城市”,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应用基础。尤其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信息化与城市发展主题论坛在宁波成功举办,取得了信息化宣传展示和项目合作的重大成果,发展物联网、建设智慧城市成为全市关注的焦点,并形成了广泛共识,为汇集全球智慧、建设智慧宁波带来了难得契机。
宁波智慧城市建设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确立更加开放,更加高远的指导思想,应始终坚持体现宁波特色的创新发展思路,注重形成完善的政策体系,加强组织保障,提高认同度,扎实有序推进。重点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智慧城市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相关重大战略和政策。智慧城市建设是城市信息化持续发展的过程,必须遵循国家信息化整体发展战略,保持与国家相关宏观政策相一致。尤其要注重与国家“两化融合”发展战略相结合,与“三网融合”、物联网、3G通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与发展低碳经济相结合。从而,从全局上把握好智慧城市发展的方向和重点,科学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二是智慧城市建设应注重体现宁波特色。智慧城市建设不可千篇一律,每一个智慧城市都应具有独特个性,能够支持该城市发展目标和更好发挥城市特色的承载体。要着力发展基于高新技术的战略型、先导型产业,产用互动,以用促产,以产推用,打造新一轮经济增长极,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要充分发挥宁波优势,强化“智慧港口”的建设,重点推进港口物流产业链和智慧贸易产业链的发展,创新外商投资、对外贸易和服务外包服务模式,促进宁波国内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再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优势。智慧系统建设应优先实施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社会安保等重大民生项目,通过示范带动,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应用体系建设。
三是智慧城市建设应建立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要上升为市委、市政府的意志,要融入宁波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宁波启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同时,国内很多城市也在认真研究,宁波应该抓住时机,用创新的理念,对原有管理体制进行功能再造,研究制订高起点的、具体的、实用的政策支持体系,切实促进智慧城市的发展。
四是智慧城市建设应建立强健的组织协调机制。智慧城市建设涉及面广,并且受体制和机制方面问题的制约,推进难度大,因此,宁波智慧城市建设更应该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主
导部门和一系列支持系统。主导部门要充分发挥主导与协调作用,整合和集中智慧城市各参与主体的力量,同时还要推动智慧城市研究机构、专家咨询系统和知识支撑体系的建立,加强和深化智慧城市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与创新,充分挖掘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的集体智慧,努力形成“顶层管设计、中层管协调、底层管落实”的工作机制。
五是智慧城市建设应进行广泛深入的舆论宣传引导。智慧城市建设不但是政府和企业关注的事情,还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应注重舆论宣传和引导,提高政府、企业、市民对智慧城市建设理念的认同度和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协同度,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
第二篇: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思考
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思考
2011-9-22
摘 要:建设智慧城市不仅是治理城市问题和城市病的内在需求,而且是主动实现城市跨越式和创新式发展的难得机遇。它可以激发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转变政府的行为方式、提高政府的效率,也有利于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使我们的城市运行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更绿色、更和谐。关键词:智慧城市,智慧产业,城市病,治理
一、智慧城市理念的倡导和普及
2008年11月6日,美国IBM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彭明盛(SamPalmisano)在纽约市外交关系委员会发表演讲《智慧地球:下一代的领导议程》,首次提出“智慧的地球”的概念。2009年1月28日,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会上,彭明盛再次提出“智慧地球”的理念,建议新政府投资建设下一代智慧型基础设施。奥巴马政府对此给予了积极的回应,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
2009年2月24日,IBM在中国提出“智慧地球赢在中国”,并建议优先建设智慧的电力、智慧的医疗、智慧的城市、智慧的交通、智慧的供应链(物流)、智慧的银行等六大行业。2009年8月,IBM发布了《智慧的城市在中国》。报告认为,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推动中国社会的城市化进程,成为城市管理者的当务之急,建立智慧的城市将是城市信息化的终极目标和战略方向。
2010年6月2日,在世博会期间,“2010智慧城市全球峰会”在上海举办。彭明盛发表“从城市开始构建智慧的地球”的主题演讲。他认为:世界将继续变得越来越平、越来越小、越来越普遍联系在一起,世界也在变得越来越智慧,所有这些变化都会集中在城市呈现出来。
2010年11月2日,由科技部等单位举办的“2010中国智慧城市论坛”在武汉召开,论坛的主题是“发展更科学,管理更高效,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
2010年12月12日,以“加速物联网发展与应用,共享智慧城市建设经验”为主题的2010中国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建设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
2011年5月18日,第二届APEC智慧城市智能产业高端会议在河北省廊坊市举行,国际智慧城市组织(IntelligentCommunityForum,ICF)的评审团主席约翰·荣格应邀参加。IBM公司积极倡导和推广“智慧城市”的发展理念和建设方案,尤其是借助上海举办世博会的时机,举办智慧城市的全球峰会,在IT界、经济界、学术界产生了巨大反响,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同。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认识到了“智慧城市”的前瞻性和先进性,相继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举措。据估计,目前全球已有1200多个智慧城市项目。在国内,尤其是近两年,“智慧城市”理念获得不少地方政府的认同,智慧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呈星火燎原之势: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沈阳、大连、东营、南京、无锡、昆山、杭州、宁波、厦门、广州、深圳、佛山、成都、武汉、长沙、南昌、西安、昆明、廊坊„„越来越多的城市将智慧城市的建设提升到战略层次。以上海市为例,“十二五”期间,上海将率先构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这也是进一步延伸世博后续效应的重要内容。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国际智慧城市组织(ICF)的成立和评比活动也对智慧城市理念的普及和推广产生积极的影响。它每年都举办全球智慧城市的评比,评比分三阶段:第一阶段从全球众多城市中遴选出Smart21,第二阶段再从中选出Top7,最后评选出智慧城市(IntelligentCommunityoftheYear)。第一届世界智慧城市评比自1999年开始,至今已连续举办了11届(2003年除外)。
二、智慧城市概念的辨析
IBM在《智慧的城市在中国》白皮书中,把“智慧城市”定义为: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IBM的智慧城市理念把城市本身看成一个生态系统,是由组织(人)、业务/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等六个核心系统组成,这些子系统形成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促进、彼此影响的整体。在未来,借助于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智慧技术,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方式,可以将城市中各领域、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地整合起来,就好像给城市装上网络神经系统,使整个城市像一个有智慧的人那样,具有较为完善的感知、认知、学习、成长、创新、决策、调控能力和行为意识,使之成为可以指挥决策、实时反应、协调运作的“系统之系统”。关于智慧城市概念的理解,需要关注几个问题:
1.智慧城市的手段——智慧技术。智慧技术是指将计算机、信息网络和人工智慧及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融合在一起,以形成机器“智慧”的综合技术。智慧技术的核心是用计算机(云计算)来模拟人在各个过程中的智力活动(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从而扩大、延伸和部分替代人类的脑力劳动,实现知识密集型生产和决策自动化。
从技术内涵来说,智慧城市是对现有互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智能信息处理等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是实体基础设施与信息基础设施的有效结合,是信息技术的一种大规模普适应用,并将引发新一轮大规模的技术创新。
2.智慧城市的基础。智慧城市是把城市看作一个有机体,着力培养它的监控、学习、反应、调整和适应能力。因而,有关信息的感知、获取、传递、控制、处理和利用的设施构成智慧城市的基础。借助于信息技术,城市系统中的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将成为智慧化基础设施。
3.智慧城市的核心。智慧城市理念的实质是借助于智慧技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改变政府、企业和人们相互交往的方式,对各种需求做出快速和智能化的响应,从而提高城市系统的智慧水平。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其中,物联网体系的建设是智慧城市的核心。
4.智慧城市的目的。智慧的城市意味着更透彻的感知、更广泛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也意味着在城市不同部门和系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更合理的利用资源、做出最优化的决策、及时预测和应对潜在风险、突发事件和各类灾害;目的是协调各职能部门,整合优化现有资源,提供更好的服务,为城市各类主体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和休闲的环境。
5.智慧城市的特征。全面物联:智能传感设备将城市公共设施物联成网,对城市运行的核心系统实时感测,具有更全面灵活的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互联互通和相互感知能力。充分整合: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连接和融合,将数据整合为城市核心系统的运行全图,借助于发达的智慧基础设施,提升信息处理和信息资源整合能力,协同运作:基于智慧的基础设施,城市里的各个关键系统和参与者进行和谐高效地协作,提高跨部门、多层级、异地的合作能力,实现城市运行的最佳状态。激励创新:鼓励政府、企业和个人在智慧基础设施之上进行科技和业务的创新应用,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实现城市的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6.智慧城市的体现。智慧城市包含着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应用)项目、智慧服务、智慧治理、智慧人文、智慧生活等内容。对智慧城市建设而言,智慧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是手段和驱动力,智慧产业和智慧(应用)项目是载体,智慧服务、智慧治理、智慧人文和智慧生活是目标。具体说来,智慧(应用)项目体现在:智慧交通、智能电网、智慧物流、智慧医疗、智慧食品系统、智慧药品系统、智慧环保、智慧水资源管理、智慧气象、智慧企业、智慧银行、智慧政府、智慧家庭、智慧社区、智慧学校、智慧建筑、智能楼宇、智慧油田、智慧农业等诸多方面。
7.智慧城市的本质。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的体现形式,是Cyber-City、Digital-City、U-City的延续,也是城市信息化发展到更高阶段的必然产物。但就更深层次而言,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的理念反应了当代世界体系的一个根本矛盾,就是一个新的、更小的、更平坦的世界与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落后管理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有待于用新的科学理念和高新技术去解决。
此外,智慧城市建设将改变我们的生存环境,改变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的联系方式,也必将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社交等一切行为方式和运行模式。因此,本质上,智慧城市是一种发展城市的新思维,也是城市治理和社会发展的新模式、新形态。智慧化技术的应用必须与人的行为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社会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乃至制度法律的变革和创新相结合。
三、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意义
1.经济发展方面。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循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而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完全契合的,具体体现在:
(1)体现资源节约、环保节能和绿色经济本质。现代很多城市病的根源,就在于人类在工业化、城市化中形成的消费模式和生产方式。借助智慧城市的理念和实践,能促进人们消费模式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创新,推动绿色消费、清洁生产和敏捷制造,实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
在未来的智慧产业中,通过建立一批环保新技术的研发和孵化基地,直接推广一批低碳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可以大大降低能源消耗率和污染排放率。此外,借助于智慧治理,可以充分挖掘利用各种潜在的信息资源,加强对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行业的监督管理,改进监测、预警的手段和控制方法,从而降低经济发展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大限度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合理调配和使用水、电力、石油等关键资源,减少浪费,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建设智慧型城市,通过智慧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信息、知识、技术和脑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可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由劳动力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从而使经济发展更具“智慧”。
智慧城市建设对智慧产业具有关联效应和催化效应,建设智慧城市需要海量的智慧基础设施、智慧产品、智慧技术和智慧设备,由此将形成市场大、范围广、关联多、链条长的智慧产业链和产业群,并催生一大批新的智慧产业。以物联网为例,由于物联网涉及的技术是一个大集成,将带动大规模产业链的形成,其中包括物联网设备与终端制造业、物联网网络服务业、物联网基础设施服务业、物联网基础支撑产业、物联网软件开发与应用集成服务业、物联网应用服务业等。据估计,仅物联网造就的M2M通信将驱动新一轮的ICT建设,将成就新的万亿美元的市场。因此,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提高经济的知识含量和产业的科技含量,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3)带动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具备以下特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广阔的市场前景、资源消耗低、产业带动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日渐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大战略选择。当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各主要大国都非常重视,在国家层面做出战略布局和筹划,纷纷把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绿色经济等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加大投入,着力推进。
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产业的发展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基础的技术支持和产业条件;智慧城市的建设也拉动和催化智慧技术和智能产业的发展。在智慧产业中,很多内容就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智慧城市建设,将直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养和发展。
2.引发科技创新。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支撑,而每种技术又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涉及众多学科和领域。就物联网而言,它涉及的技术就非常多:感知层包括RFID信息编码标准、数据采集、传感器中间件、中高速短距离信息传递等关键技术;网络层涉及有线网络、互联网、无线网络等在内的各种网络信息传输技术,信息安全技
术是重中之重;应用层涉及的技术非常广泛,与不同行业的应用结合需要不同的技术,数量非常庞大。
此外,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人才要素、技术要素、资金要素向这些智慧产业集聚。可以预计,智慧城市的建设将引发新一轮大规模的科技创新浪潮。
3.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相对传统的人为行政管理和决策手段,智慧城市所提供的智慧化的城市服务手段,可大大提升公共服务部门的行政效率和决策水平,有助于实现城市政府从管理到服务,从治理到运营,从零碎分割的局部应用到协同一体的平台服务的三大跨越。
以南京市玄武区为例,2006年,玄武区采用IBM提供的以SOA为架构的电子政务平台,在新建的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之上,整合了财务、计生、民政、发改、卫生、市容、文档等共13个政务应用系统。以往需要30天才能处理完的行政审批事项,现在缩短到7天;SOA的软件架构提供的是一个基于开放标准的城市数字化支撑平台,把财政、农业、教育等单位的数据进行共享和交换,光IT的成本,每年就节约80万元。
4.治理城市病,保障民生——智慧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联合国人居署(UN-HABITAT)发表的《StateofTheWorld'sCities2010-2011》的报告认为,2009年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份额为50.1%,并预测到2020年这一比例为54.4%,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59%。今后五年内,中国的城镇人口将超过农村人口。到203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65%左右,各类城镇人口新增三亿多人。
但从国内目前城市化、工业化的现实来看,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增加,城市病更加突出:交通拥堵、食品安全、医疗资源紧张、公共卫生事件、环境污染、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就业压力、城市安全监管难度加大等。这些问题不断考验着政府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建设智慧城市,就是要贯彻“互联、整合、协同、创新、智能”的智慧城市理念,借助于全面的集成的智慧技术,建立统分结合、协同运行的城市管理智慧应用系统,通过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有效的交换共享、更协作的关联应用、更深入的智能化,促进城市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交通流的协调高效运行,使我们的城市运行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更绿色、更和谐。
第三篇:2011年宁波市加快创建智慧城市计划
2011年宁波市创建智慧城市计划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创建智慧城市重大战略,根据《宁波市加快创建智慧城市实施纲要(2011-2015)》,特制定《2011年宁波市加快创建智慧城市计划》。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市委“六个加快”战略部署,把握物联网等新一轮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机遇,坚持以智慧应用为导向,以智慧产业发展为基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资源整合共享为基本导向,夯实基础,急需先行,点面结合,重点突破,加快推进智慧应用体系、智慧产业基地、智慧基础设施和居民信息应用能力建设,强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整合共享,为“十二五”智慧城市创建开好局、起好步。
二、主要目标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要力争宁波信息化水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智慧应用体系、智慧产业基地、智慧基础设施和居民信息应用能力建设领域的一批重点工程顺利启动,先行试点项目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智慧城市推进保障机制基本形成,为确保“十二五”加快创建智慧城市战略目标实现奠定基础。具体目标:
——智慧应用体系建设。智慧物流、智慧健康保障、智慧社会管理等试点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十大智慧应用体系建设取得进展,争取每个应用体系培育出1至2个具有较好应用效果的示范项目,每个县市区能培育出1至2个特色应用示范项目。
——智慧产业基地建设。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销售收入超860亿元,增长15%。高新区软件研发推广产业基地、杭州湾新区智慧装备和产品研发与制造基地试点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在智慧服务业、智慧农业领域培育1至2个具体示范园区。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智慧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推进无线城市和三网融合基础性工作,中心城区光纤入户改造完成率达90%,城区有线广电网络基本完成双向数字化改造。政府云计算平台和基础数据库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居民信息应用能力建设。智慧城市科普工作深入开展,公众获取信息和科学技术知识渠道进一步拓宽,居民的信息化素养、知识学习能力和信息消费水平明显提升,全市公民基本科学素质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服务均等化和公共场所信息网络环境建设明显改善。
——智慧城市发展环境建设。组织机制和推进机制基本形成,智慧城市相关政策、法规、标准研究制定取得进展,信息化宣传培训和人才引进培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年内培养智慧城市建设需要的各类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创意人才、涉外人才等实用人才2000名。信息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国内外合作交流机制进一步完善。首届中国(宁波)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产品博览会成功举办,促进智慧城市建议项目合作与交流,着力引进一批智慧型企业。
三、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
(一)大力推进智慧应用体系建设
具体包括以下19个项目:
1.智慧物流
建设宁波物联网智能平台、智慧物流数据中心;推进IBM智慧物流软件园区建设;进一步拓展和提升港口生产业务管理系统建设;加强示范企业的培育工作,培育5家以上智慧物流技术应用示范企业。举办2011年第七届中国国际物流节。(牵头单位: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市口岸办、市交通运输委员会、高新区管委会、宁波港集团)
2.智慧健康保障
完成现有卫生专网升级改造,实现市卫生局与各县(市)区和市级医疗卫生单位的互联互通,并与省卫生专网实现对接。继续深化电子病历建设,依托宁波市数据中心,建设市县两级数据中心,实现数据交换和信息资源共享。大力推进数字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区域信息化建设,全市数字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标20家以上,实现全市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60%以上,其中60岁以上老人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0%以上。(牵头单位:市卫生局;配合单位:各县(市)区)
3.智慧社会管理
(1)市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项目。按照省政法委统一部署,完成全市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一期)试点建设任务,逐步实现社会管理综合系统向全市各级综治成员单位和所有农村、社区覆盖并与省平台互联互通。(牵头部门:市委政法委;配合部门:市智慧城市办公室、各有关县(市)区)
(2)市综合电子监察系统。启动建设网上执法电子监察系统、公共资源网上交易暨电子监察系统。(牵头单位:市纪委(市监察局);配合单位:市审管办)
(3)市政府应急平台项目。重点建设综合业务管理、预测预警、智能辅助方案、指挥调度、应急门户与信息发布等功能模块,建立综合数据库系统。实现与省政府应急平台、国务院应急平台互联互通。各县市区、市有关部门启动并开展应急平台各项任务建设。(牵头单位:市应急办;配合单位:各县(市)区、市有关部门)
4.智慧交通
开展《宁波市智慧交通发展规划》研究,明确“十二五”期间智慧交通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加快物联网感知技术在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上的应用,推进ETC通道二期项目建设,新增ETC用户3000名。开展市境内高速公路视频监控资源平台建设,制定全市数字公路建设方案。完成驾驶员培训系统、96520服务平台建设,建立运管业务数据中心。完成《宁波港航信息化规划》及《港航指挥中心建设方案》编制。完成交通运输应急指挥系统一期视频监控建设,系统视频监控的接入点达到100个,做好与社会视频监控资源共享基础平台对接工作。(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委员会;配合单位:市公安局、各有关县(市)区)
5.智慧城管
建立城管空间地理信息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统一定位系统、统一呼叫系统等基础服务支撑,运用数字资源管理、多维信息采集、协同工作处置、高效问题解决、智能督查考评、预警决策分析等功能,建设融智慧城管核心业务系统、队伍管理系统、智能管控系统、公众服务系统为一体的智慧城管大平台。(牵头单位:市城管局;配合单位:市公安局、市规划局、市应急办、各有关县(市)区)
6.智慧安全监管
(1)市安全生产监管综合信息平台(一期)项目。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平台。对现有安全生产业务系统进行梳理整合,初步形成面向市、县(市)区、街道(乡镇)三级安监机构的集成统一的业务监管平台。启动建设市级安全生产中心数据库,为实现安全生产数据纵横交换和信息共享奠定技术基础。(牵头单位:市安监局;配合单位:各有关县(市)区)
(2)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项目。建设宁波市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网上监管系统,逐步建立网上监管平台;完善宁波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信息共享系统,为食品安全评估和风险交流提供有力支撑;开展畜牧兽医管理信息系统、农业投入品管理信息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完成肉类蔬菜流通追溯系统和茶叶生产过程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建设。(牵头单位: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农业局、市贸易局、市林业局;配合单位:市海洋与渔业局、市质监局、市工商局、市卫生局、宁波检验检疫局、各有关县(市)区)
7.智慧环保
建立和完善综合环境地理信息平台、综合业务平台、移动执法系统。(牵头单位:市环保局;配合单位:各有关县(市)区)
8.智慧海洋
建设市海洋与渔业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二期)。以市海洋与渔业信息综合管理平台(一期)项目成果为依托,以海洋与渔业管理信息应用系统为建设主体,建成集海洋与渔业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交换、海洋与渔业基础信息管理与应用为一体的信息体系。开展市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及远程诊断系统示范及智慧型水产养殖信息技术服务系统试点建设。(牵头单位:市海洋与渔业局;配合单位:各有关县(市)区)
9.智慧水利管理
建设数字三江管理平台。(牵头单位:市水利局;配合单位:各有关县(市)区)
10.智慧林业管理
建设森林火灾预警监测和扑救指挥系统项目;开展果园设施栽培及数字化精准技术应用示范。(牵头单位:市林业局)
11.智慧信用管理
建设“信用宁波”信息系统项目。推动2-3个县(市)区建立本辖区的信用信息系统;建立包含个体工商户、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高级管理人员等在内的个人信用数据库;推进面向政府、企业、自然人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牵头单位:市工商局;配合单位:市国税局、市财税局、市质监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安监局、市环保局、市公安局、各县(市)区)
12.智慧国土资源管理
推进国土资源“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项目。建设视频会议中心、土地移动执法巡查系统和“一张图”核心数据库。(牵头单位:市国土资源局)
13.智慧制造
编制完成宁波市智慧制造体系发展规划。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普及工程、两化融合标杆引领工程、信息化培训工程,培育制造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全面促进企业管理信息化、生产自动化、产品智能化、商务电子化。(牵头单位:市经信委;配合单位:各县(市)区)
14.智慧能源应用
编制完成宁波市智慧电网建设规划。启动智能电网建设,包括电网发、输、变、配、用各环节智能化配套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桩)建设、电力光纤到户、智能配网等。(牵头单位:市电业局)
15.智慧公共服务
(1)网上行政服务平台项目。研究确定各系统的运行程序、规范标准、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牵头单位:市审管办;配合单位:市纪委(市监察局))
(2)市民公共服务信息平台。进一步完善宁波市81890求助服务平台建设,优化81890呼叫平台网络结构,完成宁波市81890求助服务中心新网站及各分中心网站群、市民和加盟企业网上互动平台、加盟企业业务工作信息平台、81890加盟企业地图平台、81890短信平台和网络建设。(牵头单位:市经信委;配合单位:各相关县(市)区81890主管部门)
(3)社会保障综合信息系统项目。加快社会保障卡的发行和应用进程,启动建设社会保障卡管理平台和大市医保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升级完善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系统和一体化平台,建设社会保障卡数据中心,推进“医保一卡通”建设。(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各县(市)区、市民卡服务中心)
(4)市科技信息服务平台项目。完成宁波市科技文献服务平台、宁波市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宁波市科技咨询评估平台建设。(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5)数字房产项目。加快全市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科学分析房地产市场形势和发展态势,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房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社会公众提供权威、及时、可靠和全面的房地产市场信息。(牵头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配合单位:各县(市)区)。
16.智慧安居服务
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系统项目。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全市住房保障信息化管理;完成物业和住房维修资金管理平台、建筑业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平台和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加强智慧安居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工作。(牵头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配合单位:各县(市)区)
17.智慧文化服务
完成“宁波文化网”网络平台的更新搭建,做好文化资源数据中心和文化信息安全中心的前期准备工作,完成综合文化服务平台、综合文化管理平台的搭建。(牵头单位:市文广新闻出版局)
18.智慧教育
推进数字校园建设,构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各类教育应用服务管理软件,实现教育基础数据共建共享。(牵头单位:市教育局)
19.智慧旅游
推进自助自驾网络服务信息等应用平台建设,在全市推广旅游景区电子门票系统,推进“旅游一卡通”系统的应用。(牵头单位:市旅游局)
(二)大力推进智慧产业基地建设
1.网络数据基地
杭州湾新区网络数据基地项目。引进万国数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数据中心项目、东蓝数码数据(云计算)平台项目等专业企业的数据中心项目,建立数据中心建设、营运、出租、业务合作等市场模式,计划启动1-2个数据中心项目。(牵头单位:宁波杭州湾新区管委会)
2.软件研发推广产业基地
(1)宁波软件园项目。各县(市)区、功能区软件业务收入增长30%,软件园区(孵化器)使用面积年增长15%。(牵头单位: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2)市(高新区)软件研发示范推广产业基地项目。制定方案,开展产业规划、政策调研、征地拆迁以及启动楼宇(研发园9号楼)装修等工作;推进宁波国际智慧物流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园建设,完成土地挂牌、项目审批和开工前准备;启动宁波市软件产业园二期建设,推进智慧健康保障、智慧娱乐、云计算平台等智慧城市首批签约项目落户。(牵头单位:高新区管委会)
(3)鄞州迪斯尼动漫园。重点发展互联网及动漫信息技术产业。(牵头单位:鄞州区)
(4)市软件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继续完善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和软件测评中心软硬件设施建设,增强技术力量和体系建设,提高完善资质等级。完成综合IT安全运维管理平台的建设方案制定,形成完善的建设思路和运行模式规划。(牵头部门:市智慧城市办公室)
3.智慧装备和产品研发制造基地
(1)新一代信息产业培育项目。以《宁波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规划》为指导,各地2011年新一代电子产品制造业总产值增长15%。(牵头单位: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2)杭州湾新区智慧装备和产品研发制造示范项目。引进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智慧城市共建项目、物联网产业基地项目等产学研综合性智慧项目,建立物联网相关的研发、设计、制造基地,2011年启动3个以上核心技术项目。(牵头单位:宁波杭州湾新区管委会)
4.智慧服务业示范推广基地
(1)智慧服务业基地项目。开展18个产业基地信息化系统建设。(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2)电子商务建设项目。重点推进行业网站总部基地建设、大宗商品电子交易中心、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牵头单位: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市智慧城市办公室、市贸易局、市外经贸局、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5.智慧农业示范推广基地
完成智慧农业精品园方案设计,启动智慧农业推广示范基地建设的试点工作,重点抓好慈溪长河镇智慧农业精品园建设。加快实施粮食生产功能区的信息管理系统、畜牧兽医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牵头单位:市农业局)
6.智慧企业总部基地
智慧企业总部示范项目。出台《宁波市重点优势总部企业统筹激励实施办法》、《宁波市总部经济发展综合政策评价实施办法》和《宁波市优势总部基地评选办法》等政策措施。开展市重点优势总部企业评价激励和优势总部基地评选表彰工作。(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三)大力推进智慧基础设施建设
1.着力构建新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
(1)“三网融合”试点项目
组织电信运营商、广电运营企业在宁波杭州湾新区开展“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完成试点所需的网络基础条件。(牵头单位:宁波杭州湾新区管委会)
(2)两岸产业合作宁波无线城市试点项目
完成试点项目方案,整合利用台湾无线技术领域的优势资源,推进TD-SCDMA+WiFi无线网络在智慧物流、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相关产业、行业先行试点建设和应用。(牵头单位:市智慧城市办公室;配合部门: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委、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宁波杭州湾新区管委员、宁波高新区管委会、宁波移动)
(3)光纤到户项目
完成中心城区光纤入户,入商住楼率达90%以上。(牵头单位:宁波电信、宁波移动、宁波联通)
(4)3G网络建设项目
实现全市地区3G无线网络覆盖率达90%以上。(牵头单位:宁波电信、宁波移动、宁波联通)
(5)市物联感知云计算中心服务平台项目。启动市物联感知云计算中心服务平台建设,作为智慧应用的基础支撑平台、公共计算平台,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应用提供近200万亿次物联感知和智能处理云计算能力。(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6)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项目。完成数字电视转换20万户以上,50%乡镇实现双向化覆盖。(牵头单位:市文广新闻出版局;配合部门:市广电集团、各县(市)区政府)
2.深入推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整合共享
(1)按照宁波市政府令171号《宁波市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要求,推进建立宁波市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交换管理中心。(牵头单位:市智慧城市办公室)
(2)市政府云计算平台项目。在政府数据中心基础上,按照云计算模式设计政府云计算中心建设方案,扩大数据交换平台能力;开展市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目录体系建设研究。(牵头单位:市智慧城市办公室)
(3)市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项目。在现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基础上,建立政务电子地图库和地名地址库,初步形成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共享数据库,构建宁波市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并制定《宁波市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使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标准规范,为各县(市)区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提供统一的框架体系和标准规范。(牵头单位:市规划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应急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城管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市民政局)
(4)市人口基础数据库项目。完成可行性建设方案编制、专家评审和项目立项,并启动建设。编制完成《宁波市人口基础数据库共享、使用和管理办法》。(牵头单位:市公安局;配合单位:市民政局、市人口计生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外来人口办等)
(5)市宏观经济基础数据库项目。加强前期研究,完成可行性建设方案编制、专家评审等工作。(牵头单位: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市统计局、市财税局、市人行、市外经贸局)
(6)市法人单位基础数据库项目。基本完成项目一期建设,制定《宁波市法人单位基础数据库共享交换协议》,并确保3家以上的单位实现信息共享和使用。(牵头单位:市质监局;配合单位:市工商局、市民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税局、市国税局、宁波海关)
(7)智慧位置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完成项目一期建设,建设适合互联网运行的公众版三维地图数据库、数字侧视地图数据库、数字实景影像(街景)数据库,初步建成移动位置服务平台,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公众提供便利、准确、高效的位置信息服务。(牵头单位:市规划局;配合单位:市经信委、市民政局、市住建委、市城管局、市交通委)
(8)社会视频监控资源共享基础平台。以已建社会视频监控资源为基础,依托公众传输运行网络,根据社会视频监控资源整合实际需求,编制完成社会视频监控资源整合方案,启动社会视频监控共享基础平台建设,开展社会视频监控资源整合工作。(牵头单位:市公安局;配合单位:市城管局、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9)智慧型网络管控和预警平台。加强和规范互联网安全技术防范工作,保障互联网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建立健全系统建设经费长效保障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督促互联网服务提供者、上网服务单位、数据中心服务单位和联网使用单位落实日志留存等安全保护技术措施,构建智慧型网络管控和预警体系。(牵头单位:市公安局)
3.加强信息安全基础建设
(1)市容灾中心项目。启动市信息安全容灾中心项目建设,在前期建设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容灾中心的选址方案,进行项目立项并启动建设。(牵头单位:市智慧城市办公室)
(2)其它支撑性项目。积极开展调研,深入了解需求,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支撑性项目库。(牵头单位:市智慧城市办公室)
(四)大力推进居民信息能力建设
1.智慧城市知识普及化建设
(1)编制完成智慧城市知识普及行动计划,广泛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学术论坛,在宁波市文化广场科学探索中心设智慧城市体验馆,提高市民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认知度和参与度。(牵头单位:市科协)
(2)开展各级领导、机关干部和企业家的智慧城市知识培训;启动新选拔干部信息化知识资格考试制度的调研工作。(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市人才办、市智慧城市办公室)
2.信息服务均等化建设
(1)信息亭项目。结合城市信息综合体建设,建立城市公共信息统一发布平台。完成环城西路、人民路等路段公交站点信息服务设施的改造。进一步扩大服务网点,与农村信息服务站结合,向乡镇延伸。(牵头单位:市智慧城市办公室;配合单位: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2)市民卡项目。积极推进市民卡在交通(全市公交、出租车、城际巴士等)、教育、医保社保的应用,扩大商业领域应用范围,增加服务覆盖面。(牵头单位:市智慧城市办公室;配合单位:市人行、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3)数字乡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项目。对“宁波数字乡村”网站进行升级改造,以适应农村居民的需要。加快推进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到2011年底全部完成全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任务,为农村居民提供信息服务。(牵头单位:市经信委、市农办;配合部门: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局、市文广新闻出版局、各县(市)区政府)
(4)宁波农业农村门户网站和应用平台。拓宽三农信息服务渠道,整合三农信息服务资源,提升三农信息服务能力。(牵头单位:市农办)
3.公共场所上网环境建设
完成城市热点地区WLAN无线上网站点建设100个。新建AP 4000个,实现宁波市、县两级热点地区WLAN全覆盖。(责任单位:宁波电信、宁波移动、宁波联通)
(五)大力推进智慧城市组织保障体系建设
1.加强组织领导机制建设
(1)加强智慧城市推进工作机构建设。(责任单位:市智慧城市办公室、各县(市)区)
(2)建立信息报送和统计工作制度。(责任单位:市智慧城市办公室;配合单位:各有关部门、各县(市)区)
(3)加强智慧城市宣传工作。(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配合单位:市智慧城市办公室)
2.加强决策咨询评估考核机制建设
(1)组建智慧城市规划标准发展研究院,开展智慧城市战略标准规划等研究制定工作。(牵头单位:市智慧城市办公室)
(2)研究成立市智慧城市专家咨询委员会,加强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咨询指导。(牵头单位:市智慧城市办公室)
(3)建立智慧建设评估考核机制,落实智慧城市评估考核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智慧城市发展报告。(牵头单位:市智慧城市办公室、市人事局(考核办))
3.加强财政投入与扶持机制建设
落实财政智慧城市建设投入与扶持资金,制定和实施具体的资金政策。(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市智慧城市办公室、各县(市)区政府)
4.加强法规标准建设
(1)加强智慧城市地方立法研究,引进培育专门的智慧城市立法研究机构或者研究团队。在电子商务、公共卫生、现代物流、电子口岸、金融电子化、交通道路管理、城市管理服务公共服务等领域率先进行前瞻性研究。承担推进智慧城市工作的各相关部门要结合智慧城市的应用需求和进展情况,按照各自职责适时提出制定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的建议,推进有关立法项目的起草论证。(牵头单位:市智慧城市办公室、市有关部门、市法制办)
(2)推进智慧城市标准建设工作。研究制定智慧城市相关领域标准研究机构、研究团队引进和培养工作计划。在电子商务、公共卫生、现代物流、电子口岸、金融电子化、交通道路管理、城市管理服务等领域率先进行前瞻性研究,适时提出标准化建议,推进有关标准的起草论证工作。(牵头单位:市智慧城市办公室、市质监局)
5.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和机制建设
制定智慧城市建设人才保障计划,落实人才保障措施,推进智慧城市人才基地建设,加大智慧城市建设高层次复合型实用人才引进培养力度。(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配合单位:市相关单位、各县(市)区)
6.加强智慧城市国内外合作交流机制建设
(1)举办智慧城市博览会。(牵头单位:市智慧城市办公室;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市文广局、宁波国家高新区、宁波杭州湾新区、宁波电信、宁波移动、宁波联通)
(2)推进智慧城市重大项目引进和对外合作。(责任单位:市智慧城市办公室、市相关单位、各县(市)区)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加快创建智慧城市是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加速发展的新要求,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抢占城市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必然选择,是我市“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创建智慧城市的重大意义,树立大局观念和长远意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配强人员力量,完善机制,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组织保障,确保责任等到人,工作到位。
(二)顶层设计,科学规划
智慧城市建设是在数字化、网络化基础上的提升和发展,以信息资源充分整合共享、整体效益充分发挥为重要特征,各地区、各部门需要对信息化现状进行深入调研,结合智慧城市建设任务,着眼于发挥自身的特色优势,站在更高的层面进行顶层设计,系统谋划,防止出现条块分割、资源分散和新的“信息孤岛”出现。要重点抓好规划和方案的制定以及任务的细化分解,要借助有实力的外部研究力量,同时要积极参与研究,做好需求对接,确保规划方案的科学可行,为项目实施效果和可持续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三)试点先行,稳步推进
智慧城市建设涉及面广,项目重要性和紧迫性存在差异,基础和条件不一,同时也是创新性非常强的工程,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必须在全面统筹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坚持试点先行,积极稳妥的原则。已列入市级试点的智慧物流、智慧健康、智慧社会管理、智慧软件与研发推广基地、智慧装备和产品制造基地、“三网融合”等六大试点项目的牵头单位要抓紧完成实施方案的制定报市智慧城市办公室。市智慧城市办公室和各有关单位联合组织专家论证,通过论证后联合印发。同时,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建设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要求,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做好项目的规划和建设。未完成可行性研究的项目,原则上不进入项目储备库,不进行立项,不予以资金支持。各地区、各部门要找准切入点,选择一些急需且条件比较成熟项目先行先试,集中资源予以保障,力求通过点上突破,带动整体推进。
(四)保障有力,督导到位
各地各部门要围绕智慧城市建设,注重多渠道整合资源,加强政策梳理和研究制定,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大资金、人才、政策等要素保障力度,力求为智慧城市建设创造良好环境。要加强项目管理和协调工作,规范项目管理流程,加强跟踪指导,加强信息沟通交流,善于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建立和完善考核和奖惩制度,确保项目进度和效果。
第四篇:创建“智慧城市”之思考
创建“智慧城市”之思考
内容提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征。浙江要实现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加快新型城市化建设,提前实现基本现代化,其重要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路径就是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本文以把握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和浙江特点为切入点,在阐明“智慧城市”的含义、基本特征和重要现实意义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侧重于实际应用的层面,研究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浙江“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四项主要任务、五条基本原则和六条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以及较强的针对性、操作性和指导性,以期为进一步推进浙江新型城市化建设和现代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绿色革命”和“智慧革命”是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科技革新的大趋势,是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大变革,也是走浙江特色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大战略。去年6月底,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作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绘就了“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态浙江蓝图。因此,不失时机地把握 “智慧革命”的契机,顺时应势,以“智慧城市”建设为依托,在“数字浙江”的基础上,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市化的深度融合,构建“智慧融合、创意无限”的智慧省份,既是我省实现全面小康、加快迈向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更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也是亟待各方深入研究并探索实践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通过省委党校城市化五个专题讲座和“阿里巴巴”实地教学的学习,并对杭州、宁波市以及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等进行调研,提出如下思考。
一、“智慧城市”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随着全球物联网、新一代移动宽带网络、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信息化发展正酝酿着重大变革和新的突破,向更高阶段的智慧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智慧城市”建设应运而生。
(一)“智慧地球”的含义
2008年11月,在纽约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目前全球最大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提供商IBM发布了《智慧地球:下一代领导人议程》主题报告,提出了“智慧的地球”这一概念。奥巴马当选总统后立即给予积极回应,并把它上升为美国的国家战略。2009年2月,在北京召开的“IBM论坛2009”上,IBM更以“点亮智慧的地球,建设智慧的中国”为口号宣传“智慧的地球”,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考察时提出了“感知中国”。“智慧地球”,是指在各行各业中充分应用新一代的IT技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全球各个角落,将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等各种物体普遍连接,形成 “物联网”,再将“互联网”和“物联网”通过“云计算”融合起来,使人们能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实现全球的“智慧”状态。简之,“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地球”。
(二)“智慧城市”的含义
“智慧城市”起源于“智慧的地球”这一愿景。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一般在70%以上,有的已高达90%,我省的城市化率也近60%。“智慧城市”当然地成为了“智慧的地球”的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
“智慧城市”,是指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和知识经济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的多样化组合为基础,更加广泛深入地推进基础性与应用型信息系统开发建设和各类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形成的信息基础高度集成、信息应用深度整合的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城市;是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生活和智慧人文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是基础设施高端、管理服务高效、产业生机勃勃、环境智慧友好、未来特质明显的新型城市;就像给城市装上“智慧大脑、心脏和神经系统”,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
(三)“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
“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为基础,通过更深入的智慧化、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有效的交换共享、更协作的关联应用,提高城市的智能化程度,是一种基础设施高端、管理服务高效、产业生机勃勃、环境智慧友好、未来特质明显的新型城市形态。我们认为,“智慧城市”主要有以下四个显著特征:
1、新。主要体现在:一是新技术。“智慧城市”的核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广泛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企业和人们相互交往的方式,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快速、智能的响应,提高城市运行效率,为居民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二是新模式。“智慧城市”,不是城市信息化的简单升级,而是城市发展的一种新型战略与模式。它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互联化、智能化的方式,把城市里分散的、各自为政的信息化系统、物联网系统整合起来,提升为一个具有较好协同能力和调控能力的有机整体,是传统意义上的城市信息化和数字城市的升华和飞跃。
2、强。主要体现在:一是趋势性强。“智慧城市”发展带来的巨大产业前景吸引了国内外大部分经济体的充分关注,都希望以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和技术应用为突破口,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从国际上看,美国早在2009年就已经将“智慧城市”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欧盟委员会将信息和通信技术列为欧洲2020年的战略发展重点,制定了《物联网战略研究路线图》;日本也于2009年7月推出“智慧日本战略2015”,旨在将数字信息技术融入生产生活的每个角落,目前将目标聚焦在电子化政府治理、医疗健康信息服务、教育与人才培育等三大公共事业;新加坡早在2006年就已启动“智慧国家2015”计划,力图通过包括物联网在内的信息技术,将新加坡建设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一流的国际化城市。从国内来看,在全球智慧风潮和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北京、上海、广东、南京、宁波等多达10多个省和市陆续提出了“智慧城市”发展愿景,都希望借助物联网布局在未来的经济竞争中脱颖而出,有的甚至已经编制“智慧城市”专项规划。如北京提出要建设世界级的智慧城市;深圳提出要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对华南和全国有较强辐射力和影响力的智慧城市;南京提出要成为全国建设智慧城市的新标杆和南京都市圈、长江中下游乃至全国的智慧交通枢纽等。二是系统性强。“智慧城市”有着十分全面的互通互联性。它融合通信网、互联网、物联网打造泛在的承载网络,按照不同城市管理领域,实行集中管理和处置,在管理架构上趋向扁平化,在管理模式上达到信息互联、资源共享,在管理效果上体现了低成本、高效率,最终实现城市管理的系统化、协同化、智能化。
3、高。主要体现在:一是低碳高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城市交通、环境资源等方面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而“智慧城市”为城市发展中遇到的瓶颈性制约的“成长烦恼”提供了解决路径。比如,建设出租车智能服务管理系统、智能公路系统等智慧交通系统能相当程度上缓解“出行难”、“出行堵”等问题;建设远程医疗救助系统、远程医疗电子结算系统等智慧健康保障系统使市民小病不用去医院,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网络看医生。通过智慧化的管理,城市生产生活的能源消耗率和污染排放率可以明显下降,使我们的城市更加绿色、低碳、高效和美丽。二是资源的高度整合与融合。“智慧城市”建设将以往那些只是被分别考虑、分别建设的领域,如人、交通、能源、商业、通信、水等,借助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充分整合、有效联结,成为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础设施,使城市中各领域、各子系统之间实现高度融合的一体化。
4、广。主要体现在:一是涉及面广。“智慧城市”涵盖了城市建设、发展、管理、服务、生活、人文等的方方面面,不仅关乎经济社会发展,更关乎民生改善。二是渗透广。“智慧城市”改变了物与物、人与物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方式,渗透到每一个在城市生产生活的人的思维、行为中,必将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娱乐、工作、社交等几乎一切行为方式与习惯。
(三)创建“智慧城市”的现实意义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它顺应了当前全球先进城市发展演进和技术变革的时代潮流,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城市信息化进程中的前沿理念和实践探索,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和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必然途径和重要内容。
1、建设“智慧城市”是顺应全球信息化浪潮的必然趋势与发展特征。“智慧地球”战略的实施,必将使世界科技产业发生一系列革命性变革,必将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智能化、集成化、柔性化发展,随着使用大规模计算机集群以及云计算去加工、建模、预测和分析海量数据变为现实,人类将通过最大化地利用信息资源获得前所未有的洞察力,从而更快、更好地作出决策。未来互联网将以史无前例的方式与各种设备物件链接起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这就意味着,经济可行的智能技术能够被应用到几乎所有的行业、各种产品,并催生过去无法实现的服务。在此基础上,无论自然体系,还是行业系统、政府、企业,甚至人类本身,都将更紧密地相互关联整合,形成各种各样的智慧系统。这是后危机时代世界科技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浙江必须策应这一新趋势,抢占先发优势,开创出一条创新的、“智慧”的新型城市化发展之路。
2、建设“智慧城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与战略任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人口不断挑战历史新高,城市规模持续加速增长,城市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正面临一系列瓶颈制约的“成长烦恼”,需要跨越式地提高城市发展的创新性、有序性和持续性,需要创新性地引入新的方法来解决。近年来,浙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先后作出了建设创新型省份、建设生态省等重大决策部署。建设“智慧城市”,把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渗透到城市运行的各个方面,大力发展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生活和智慧人文,使城市生产生活以动态的、实时的、更加精准的方式实施管理,经济发展方式可以加快转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可以大大提高,能源消耗率和污染排放率可以明显下降,资源和环境将得到更有效的保护,人与自然的关系将更加和谐,这既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体现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浙江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生态省的有效结合点。
3、建设“智慧城市”是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和建设新型城市化的内在要求与战略选择。“十一五”期间,浙江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创新驱动更趋明显,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居全国各省区首位。特别是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大力实施信息技术倍增行动计划、城乡统筹发展信息化行动计划和信息产业振兴行动计划,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达到新高度。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2010年全省GDP总值达到27100亿元,人均GDP51800元(约7200美元);全省移动电话普及率93.25部/百人,互联网用户总数达3970万户,普及率53.8%,在省区中排第二(仅低于广东);全省网站总户数占全国总数的10.1%(列全国第三),IPV地址占全国5.1%,域名数量达到106万个,占全国9.4%,光纤入户走在全国前列;信息产业蓬勃发展,2010年全社会电子信息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614亿元,约占全省GDP的5.9%,成为了浙江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已奠定了建设“智慧城市”的良好基础。但我们也要看到,面对后金融危机和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浙江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压力,经济转型升级的压力十分巨大,城市管理和社会建设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成长烦恼”,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安全监管难度加大,城市交通拥堵、食品安全、医疗资源紧张、环境污染、公共卫生事件、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就业压力等问题进一步凸显,不断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这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新的理念、新的思路和新的技术。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以物联网、先进装备、文化创意、应用软件和新材料等为重点的智慧产业将迅猛发展,以智慧交通、电力等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将大幅提升,城市能级将迈上历史性高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加快发展,必将为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市化提供强大的发展引擎。由此可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既是信息化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内在结合点,也是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后提升产业和城市能级,迈向更高发展阶段的战略选择。
4、建设“智慧城市”是浙江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变的客观需要与重要路径。当前,民生需求的全面性、均等性、多样化特征日趋明显,我省社会已逐步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这一社会发展阶段,人们需求已从“温饱型”向“发展型”转变,信息传播从单向封闭向互动开放转变,思想文化、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从高度统一向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转变,社会管理从党委政府集中统一领导逐步向政府组织、市场组织、社会组织共同治理转变。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可大大提升公共服务部门的行政效率和决策水平,有助于推动城市就业、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社会安全监管等城市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解决,让广人民群众的需求反映更加及时全面,回应服务更加准确有效,从而享有更加便利、更高品质、更具幸福感的生活。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需求,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智慧交通、智慧健康保障、智慧安居服务、智慧文化服务等民生项目建设,促进信息资源的大整合,应用水平的大提升,应对需求的服务更精细,在共建共享“智慧城市”中切切实实地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总之,建设“智慧城市”,是大势所趋,是时代要求,是浙江特色和潜力所在。“智慧城市”建设早抓一步就能先人一步,就能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高点、新型城市化建设的制高点、科学发展的制高点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制高点。
二、创建“智慧城市”的目标和基本路径
“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智慧革命”将成为推动我省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将极大地影响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方方面面。浙江应顺应科技革新和转型发展的大趋势,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以及物联网“四网融合”为基础,打造“智慧整合、创意无限”的“智慧城市”,为智慧省份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创建“智慧城市”的基本路径: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坚持以城市功能融合为导向,以智慧产业发展为基础,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智慧应用体系、智慧产业基地和智慧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整合共享,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融合,努力创出一条环境更优美、生活更美好、发展更科学、文化更繁荣、社会更和谐的“智慧城市”建设之路。
(二)总体目标。“十二五”期间,以“感知、联通、智能、创意”为要求,全省信息化总体水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信息产业发展主要指标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智慧产业基地、智慧基础设施、智慧应用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智慧城市”模式创新和标准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力争在优势领域形成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引领作用。其中:杭州、宁波两大中心城市创国内一流水平,温州、金—义领先全省水平,其他7个设区市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县城和中心镇有明显提高,农村行政村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信息化。
(三)基本原则
加快建设浙江“智慧城市”,我们认为应坚持以下五项原则:
1、政府主导,合力推进。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积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和市民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推进体系,不断增强建设“智慧城市”的整体合力。
2、立足产业、发展应用。切实把培养智慧产业作为建设“智慧城市”的立足点,大力推动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各类新兴智慧型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制造和广泛应用,着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基础先行、创新引领。加强与电信、光电运营商等大企业的合作,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智慧城市发展提供安全、可靠、超前的基础保障;推进技术创新、应用商业模式创新、行业应用标准和制度创新,提供“智慧城市”建设的联合攻关能力、协同创新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
4、重点突破、示范带动。围绕我省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升级的战略重点、群众对公共服务的迫切要求,找准突破口,先行先试,着力推进智慧产业基地和重点领域智慧应用体系建设,以示范和试点带动“智慧城市”建设全面发展。
5、开放合作、注重实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对外开发合作,汇聚全球智慧和资源,更好地为“智慧城市”建设服务。
(四)主要任务
1、围绕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要求,大力推进智慧产业发展。进一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或专项行动,深入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产业集群“两化深度融合”,扶持物联网、信息产业、文化创意等发展,加快构建智慧产业应用体系,促进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服务业、农业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转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重塑经济竞争新优势。一是大力发展智慧制造业。要推动信息技术更好地融入企业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营销及经营管理等环节,加快开发数字化、智能化的新产品,不断提高装备和产品智能化水平,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二是大力推进智慧技术产业发展。顺应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低碳化的发展趋势,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新要求,要优先发展战略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要培育发展物联网产业,加快物联网技术研究开发,推进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培育物联网产业链,提升物联网的智能化利用开发水平;要加快发展和提升软件产业,大力发展嵌入式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着力发展数字音视频、通信、现代装备制造等领域的集成电路设计业,加快开发数字化、智能化的新产品;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网络数据产业,提升网络市场和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积极发展网络数据产业,提高网络增值服务。三是发展智慧服务业。要通过信息化应用,推动传统服务企业经营、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创新,重点培育和提升现代物流、高端商务、现代商贸、旅游休闲、文化创意、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等服务业发展,形成加快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升级的全新格局。四是发展智慧农业。要探索建立“精准农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以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为重点,打造一批智慧农业示范推广基地,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和农业产业格局的调整,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藏、运输和营销的智能化。
2、围绕社会转型的新要求,大力推进智慧民生服务体系建设。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导向,以集中解决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中群众反映突出的“老大难”问题为突破口:一是积极构建公共服务平台。深化信息技术在医疗、交通、住房、教育、文化、就业、保障、供电、供水、供气和防灾减灾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加快构建面向市民、企业和新农村建设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努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二是大力发展智慧社会事业体系。要以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文化服务等社会事业体系为重点,建设一批大容量的网络公共知识库,使城乡居民人人均可通过电视、手机、互联网等途径共享人类文明成果;建立不同层次教育、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网络化协同机制,推广远程教育、远程诊疗等,促进优质教育、医疗卫生资源大范围共享,缓解乃至解决优质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难题;提升供电、供水、供气等社会公共事业信息化水平。三是加快建立智慧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智慧人口管理系统和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让广大市民实实在在感受到“智慧城市”建设的成果与实惠。
3、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新要求,大力推进智慧公共管理应用体系建设。加强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深化信息技术应用,加快推进一批综合性强、可用性强、使用率高的智慧公共管理应用系统建设,为政府公共管理创新和公共管理能力全面提升提供有力支撑。一是推进城市安全信息系统与平台的建设。要按照“全方位、实时化”的要求,加快推进社会治安监控体系、灾难预警体系、应急体系、安全生产重点领域防控体系等城市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构建统一的城市应急指挥平台,完善公共安全事件的监测、预警、分析、处理、决策、信息发布等应急处置机制。二是推进“数字城管”建设。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技术,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三是推进重点领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要按照“权力模块化、制度刚性化、信息公开化、监督动态化”的要求,加强工商、税务、质监、国土、环境保护等重点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和整合,推进经济管理综合平台建设,提高经济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推进综合电子监察系统和纪检监察业务网络系统建设,打造高效、廉洁、法治的服务型政府。
4、围绕“智慧地球”浪潮的新要求,大力推进智慧基础设施建设。适应向信息社会迈进的新要求,抓住技术变革和深化应用的新机遇,大力推进智慧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整合共享,形成一个融合化、泛在化、安全化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一是着力构建新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多网融合”。瞄准信息技术新的发展方向,积极推进新兴网络的培育建设,加快推进普通传输网与自动感知智能应用网络的融合。构建“无处不用、无时不用、无人不用”的功能共享的“多网融合”的信息网络。二是大力推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整合共享。加快各类数据库建设,为相应业务应用系统和“智慧城市”应用体系建设提供丰富、准确、及时更新的信息资源,为政府公共管理服务、企业经营管理和居民生存发展提供有力的知识支撑服务。三是加强信息安全保密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抓紧建设重要数据灾备中心,落实重要单位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完善数字认证、信息安全等级测评机制,逐步推行上网身份实名制,提高依法管理、依法运营、依法监管水平,牢牢掌握信息安全的主动权。
三、创建“智慧城市”的若干建议
“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涵盖面十分广泛的系统工程,必须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创新工作载体和体制机制,充分调动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集思广益、汇聚众智,形成共识、合力推进,努力创出一条环境更优美、生活更美好、发展更科学、文化更繁荣、社会更和谐的“智慧城市”建设之路。
“十一五”以来,我省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建设“智慧城市”的良好基础,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信息网络基础社会,尤其是“三网融合”的基础弱、推进难度大;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有待形成,基础数据库开发级应用效果还不够明显;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快速增长但规模还比较小;信息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紧缺;信息化投融资机制尚待建立完善等等。针对存在的上述问题,建议在“十二五”以及乃至更长的发展时期,重点采取六方面切实措施,予以扎实推进:
(一)统筹规划,有序推进。浙江应充分发挥产业基础雄厚、互联网技术发展较成熟等优势,及早研究可行性,谋划发展方案,选择重点方向,力争超越式发展。一是注重顶层设计。全省要统筹编制“十二五”时期乃至更长时间的“智慧浙江”建设规划纲要,出台指导性的政策意见,为各地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依据,避免无序发展、重复建设和低层次竞争。二是 “以点带面”有序推进。在“智慧浙江”建设总体规划未出台前,应采取杭、宁等有条件的中心城市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稳步推进方法,防止一哄而起、急于求成。三是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与个性。各地要根据城市发展基础与功能定位,突出地方特色与个性,谋划制订智慧城市发展规划与实施路径。目前杭、宁等城市采取的都是与IBM公司战略合作的纯商业化推进模式,研究探索创新“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寻找适合城市特点的智慧支点业应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四是健全机构,明确责任。“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主导部门和相应的支持系统来有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工作。要建立完善相应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议成立全省“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协调小组和决策咨询专家指导组两个专门机构,牵头制定《智慧浙江实施方案》,明确发展目标、建设规划、产业布局以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计划,并研究制定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产业政策,负责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协调工作。省、市、县各级政府应明确具体的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突出工作重点,落实政策措施,加强考核与评估,分步有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2、夯实基础,整合资源。建设“智慧城市”是加快城市化和信息化这两个现代化基本任务的重要结合点,将给城市的建设、管理和发展带来全局性、根本性的变化,应当从区域全局发展高度给予足够的重视。一要加大投入,提升“四网”融合的速度。瞄准信息技术新的发展方向,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建设与融合,加快推进普通传输网与自动感知智能应用网络的融合,构建“无处不用、无时不用、无人不用”的功能共享的“多网融合”的信息网络。二要多方协同配合。一座城市要实现“智慧城市”的战略构想,需要政府及各部门、咨询机构、研究院所、合作供应商等多方资源汇集和融合,循序渐进,优势互补,协同推进。
3、政府引导,建立机制。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政府引导是关键,企业和市民是主体。一要设立“智慧浙江”建设专项资金。加大对“智慧城市”建设的统筹投入,创新政府扶持资金的有效动态支持机制。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千亿投资和采购计划,重点对智慧技术和产品研发、智慧应用系统试点示范工程、智慧产业基地创建、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发挥好财政政策的杠杆效应。二要制订投资导向目录。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加强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国有大企业的战略合作,全面落实相关战略合作协议,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项目授信和审贷方式,形成政府与企业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投融资机制。三要制定和完善政策法规。要在加强建立“智慧浙江”建设的政策法规、制度规范、技术标准的创新与应用的试点示范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保护信息知识产权和保障信息安全的政策法规,探索建立网络活动信用管理、信息交互共享管理等制度,着力营造智慧城市建设的良好法规制度环境,形成强有力的保障体系
4、吸引人才,提升素质。人才是建设“智慧城市”的核心,是决定一个地区能否抓住“智慧革命”先机的关键。一要创新机制。落实和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各项优惠政策,面向海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大力引进和高水平使用复合型高层次信息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网络设施与商业应用经营管理人才。二要加快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和发展,推动专业和学科调整。全省各高等院校要开设物联网开发应用、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开发等“智慧革命”相关专业或专业方向,创办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自主培养一批网络信息创新型人才、专业应用信息运营管理人才和复合型的高技能日常运营操作人才,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撑。三要加强智慧城市相关知识推广和应用培训。开办各种形式、各个层次的培训,特别是对智慧科技实际应用人员的培训,如城市管理人员等,实施业务培训,推动智慧科技应用普及化和大众化,使更多城乡居民参与和分享“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精彩生活。
5、扩大宣传,增进交流。建设“智慧城市”,既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的工程,也是一件公益性、普惠性的实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需要汇聚各方合力共同推进。一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积极宣传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意义、总体目标和工作部署,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知识的普及工作,提高市民科技素养和智慧技术应用能力,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建设“智慧城市”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二要加大交流合作力度。积极开展以“智慧城市”建设为主题的国内外合作交流活动,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科研院所和电信广电运营商等单位的合作,充分利用展会、论坛等载体,建立以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新范例、新模式为纽带的开发合作机制,宣传推介最新研究成果、产品和成功应用案例,引进一批国内外智慧系统开发商、综合运营商、专业运营商为投资主体的重大项目,更好地汇集全球智慧和资源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6、总结推广,共建共享。“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全新课题,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以互联互通和系统协同为基础,但又必须考虑到实践中不同领域、不同地区基础不同,进展不平衡,需要在统筹规划前提下,坚持重点突破,试点示范。一要确定杭州、宁波先行试点区域。杭州和宁波市已具备建设“智慧城市”的较好条件,有望成为我省建设智慧省的核心和龙头,乃至全国的先行示范基地。近年来,杭州积极推进国家级城市信息化试点建设,初步形成以国家级高新区等为代表的信息产业集群,以阿里巴巴等为代表的电子商务龙头不断涌现,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数字杭州”建设全省领先,并成功列入全国12个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名单。宁波在建设“智慧城市”方面也有较好条件,并作了大量的前期和基础性工作,率先在全国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决定》,编制了《“十二五”智慧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两地建设“智慧城市”的条件和时机都已经成熟。要积极鼓励他们先行先试,加大运行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争取早出成果、早出经验,为全省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示范。二要协同各方,共建共享。大力推动在交通、公安、商贸、环保、卫生、教育、公共文化等领域信息化应用合作,促进城市间互动协作。我省要与长三角区域相关城市共同建设公共信息平台,推动信息的互通共享,提供信息交流、政务公开和经贸合作等服务。积极与长三角各城市、全省城市间的合作推广信息化应用,推进智能卡应用、数字证书认证体系、物流信息平台、智能交通系统、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的互联互通,提升区域合作互惠和推广运用的能力与效果,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课题组组长:陈 琪
省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专职副主任(执笔)课题组成员:陈
桁
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施孝国
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温
暖
新昌县委书记
陈国荣
致公党浙江省委会秘书长
何
剑
省监狱管理局副局长
叶
真
省卫生厅副厅长
林
骏
省政府经济合作交流办公室副主任
赵秉凰
浙江长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会主席 叶高翔 杭州师范大学校长 董卫军 省消防总队衢州支队政委 2011年6月28日
第五篇:关于智慧城市若干问题的思考
关于智慧城市若干问题的思考
国内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各有侧重,我觉得南京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突出了以下几方面工作,或值得与各城市分享:
一是始终注重科学理论指导。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支撑和指导。早在2006年,南京市提出了“发展智慧产业、构建智慧城市”的初步构想,同时一直在跟踪研究世界智能城市发展的路径、理念、方法和实践进程。2007年“重洽会”期间,举办了“智慧产业发展与城市创新”高层论坛,论坛邀请了一批国际顶级专家,分别做了《发展智慧产业、打造软件名城》、《构建国际化的智慧产业生态区》、《谋划智慧城市发展、促进智慧产业创新》、《智慧产业发展与知识安全工程》等演讲。时任市委书记、现任省委书记罗志军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2010年11月16日,市委联合南京大学等举办了“智慧南京高峰论坛”,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应邀到会就智慧城市发表演讲,论坛共同探讨“智慧城市”和“智慧南京”建设发展的构想和路径。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朱善璐在论坛上指出,“智慧南京”既是实现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目标中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人文绿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南京未来发展的方向。建设“智慧城市”,是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目标和任务,研究“智慧南京”发展模式,是应对金融危机之后的发展阶段,必须抢抓机遇、摆上日程和认真研究解决好的重要问题。它是南京利用自身特点充分发挥优势的必然要求,也是南京长期文化积累、城市进步的结果,还是顺应新潮流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在这之后,市政府又召开了若干场智慧城市的专题论坛,市政府领导及有关专家就智慧南京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建议。
二是始终注重顶层设计引领。
南京十分重视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把它放在智慧城市发展的战略高度。市长季建业多次明确要求,要深化细化智慧南京顶层设计、系统设计、构架设计。智慧南京建设就是要推动城市的信息化应用。在规划上要进一步明确智慧南京的架构。季建业市长指出,要推进智慧政务、智慧商务、智慧事务建设。智慧政务就是政府管理的智慧化智能化;智慧商务,也属于智慧南京的一部分,现在我们考虑得不多,但是我们一定要把这个平台搭建出来。智慧事务,就是指与城市有关的管理体系,包括医疗、城管、环保等。政务商务事务加起来就覆盖了整个社会。政府的管理通过政务来运行;城市的商业运行,包括其他一些新的公司,都要通过商务平台运行;事务就是有关对社会事务管理的一些东西,跟老百姓生活直接相关的一些东西。还要推进智慧产业发展。之后,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智慧南京的顶层设计,要求不断深化细化顶层设计、系统设计、构架设计,不断加大信息化基础建设投入,大力拓展信息技术市场应用,着力破解“信息孤岛”现象,构建统一规划、集约投入、集成发展、资源共享、高度整合、高效运转的智慧城市架构体系,更好地推动城市功能转型、产业发展转型和百姓生活品质提升。
南京市“十二五”智慧城市规划也是按照顶层设计的总体要求编制的,提出了智慧南京的总体架构,概括为“一大平台、三大领域、六大体系”,即以智慧城市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为核心,以满足政务、商务、事务三大领域应用需求为导向,推进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智慧应用体系、智慧产业体系、信息资源管理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建设。
三是始终注重示范工程先行。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漫长的城市发展历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并无完备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当前智慧南京建设必须要有先导型示范工程的引领,抓住其关键环节,遵循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围绕城市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升级的战略重点和群众对公共服务的迫切要求,来确定应优先实施的项目。从而使百姓尽快感受到智慧城市所带来的便捷。南京把政务数据中心、市民卡、车辆智能卡三大重点项目(简称“两卡一中心”)的建设确定为现阶段“智慧南京”的目标和雏形,即以车辆智能卡为物联网建设的突破口,以市民卡为行业应用整合的载体,以政务数据中心为城市级智能管
控中心,试图先行构建一个能够代表智慧城市核心特征的微缩模型和智慧南京的基础,也是现阶段智慧南京的标识,旨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为全面推进智慧南京建设奠定基础。
四是始终注重民生项目优先。
南京始终把关乎民生的项目作为智慧南京重点推进的工程和抓手,把智慧医疗、智慧旅游、智慧城管、智能交通等重点项目是智慧南京惠及民生的重点工程。目的是使市民感受到智慧南京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实实在在的便捷,从而使智慧城市建设由政府意志主导变成市民自觉的行动。
五是始终注重突破传统思维。
南京一直充分认识和牢固树立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更高阶段的科学理念。2011年4月7日,市委杨卫泽书记强调指出,我们的根本目标是建设人民幸福生活城市,五年发展目标是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长远发展目标是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跻身世界发达城市行列。杨卫泽书记进一步指出,在规划和建设中,要全面融入现代化理念。要真正把低碳、绿色和智慧不是作为口号,而是从基础设施、城市营运和管理等方面真正融入、体现出来。这充分体现南京市主要领导对智慧城市的科学认识。
“人文绿都”是南京的城市定位,“智慧南京”理应引领南京的智慧人文的发展和城市的文化复兴。深厚悠长的人文底蕴、高素质的城市市民、创新型的城市建设和管理人才是智慧南京的灵魂、丰富的科教资源是智慧南京的财富。
南京将智慧人文列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领域,把提高城市市民的素质,造就创新型城市建设和管理人才,作为智慧南京的灵魂。南京城市人文底蕴厚重,既是优势,也可能是桎梏;南京科教资源丰富,如果充分利用就能变成智慧城市建设的财富,如果用不好,就有可能丧失已有的优势。南京正在充分挖掘高校、科研机构、大型骨干企业等资源优势,为构建智慧南京提供坚实的智慧源泉。以软件园、工业设计园、大学科技园、动漫创意园等园区为依托,努力构建有利于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展示才华的舞台。要完善创新人才的培养、发现、引进和使用机制,切实营造“引得进、育得精、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环境。同时,通过有效举措,鼓励市民终身学习,营造学习型城市的良好氛围,树立南京特有的智慧人文的良好形象。智慧城市努力挖掘和利用南京历史文化底蕴,梳理现实文化资源禀赋,加大智慧南京的文化含量,把创新、创业、创造等现代城市市民精神与智慧城市加以整合,突出大文化、大智慧,丰富智慧南京的内涵。六是始终注重国际合作。
在智慧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南京积极寻求与国内外跨国集团和知名企业的战略合作。南京市认为,智慧城市建设一定要有开放的眼光、包容的心态,广泛吸取国内外的创新理念和成功经验,包括引入国内外战略合作或投资伙伴,为智慧南京建设增添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