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智慧国土”建设分析与思考(格式调整版)修改后

时间:2019-05-15 09:34: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宁波市“智慧国土”建设分析与思考(格式调整版)修改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宁波市“智慧国土”建设分析与思考(格式调整版)修改后》。

第一篇:宁波市“智慧国土”建设分析与思考(格式调整版)修改后

宁波市“智慧国土”建设分析与思考

宁波市及时把握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等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机遇,围绕经济转型、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等主题,于 2010年9月,出台了《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提出加快创建宁波“智慧城市”的战略部署。宁波市国土资源局结合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也开展了“智慧国土”建设的一系列探索,拟在“十二五”期间,通过统筹遥感、视频、地面监测和空间定位等多种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并与网上信息系统数据集成整合,实现对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灾害的实时动态和智能化监测监管,深度挖掘海量国土资源数据,形成面向政府决策和社会便捷服务的 “智慧国土”服务平台。本文从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对策措施三个方面对开展“智慧国土”建设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一、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现状

近年来,宁波市国土资源信息化以数字国土和金土工程为依托,基本建成以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电子政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三大平台”为主体的国土资源信息化框架体系。信息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评价、管理决策、监测监管和社会服务中的应用不断深化,为国土资源管理创新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初步形成国土资源信息网络体系,信息化基础保障进一步夯实

建立了覆盖市、县、所三级的国土资源业务专网,上联省国土资源厅和国土资源部,满足了业务系统运行的需要。建成集大屏幕显示系统、智能会议系统等功能于一体的视频会议中心和覆盖全市的视频会议系统,纵向上实现与部、省厅系统的对接,横向上实现与气象等部门系统的对接,满足了国土资源成果展示、业务会审、远程会商、远程培训等工作的需要。

(二)建立数字化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与监测技术体系,积累海量国土资源数据

建立了数字化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与监测技术体系,3S技术和装备全面应用于土地、矿产资源、地质环境、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和监测,实现了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全数字化。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市的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并以此为基础,整合和分层叠加各类国土资源数据库,形成全面反映国土资源状况的“电子沙盘”,全市国土资源数量、质量、分布、潜力、开发利用等情况一览无余。

(三)国土资源主流程业务实现网上运行,综合执法监管技术体系初步形成

建立了集OA、MIS、GIS于一体的电子政务平台,全面推行网上办公、网上审批、网上监管,以全业务、全流程信息化促进 国土资源管理方式的转变。实现了全市土地登记业务的网上办理,建立了国土资源数据交换体系,实现了省、市、县三级之间土地、矿产业务的联网审批,形成了多个部门与单位协同办公和联网会审的工作方式。建立了覆盖全市的土地执法动态巡查系统,达到了全方位管人、全天候管车、全过程管案和全覆盖管地的目的。基本形成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国土资源管理、监管框架体系,促进了审批制度改革,改进了土地执法方式,增强了资源监管能力。

(四)建立了国土资源门户网站体系,国土资源社会服务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

建立了以国土资源门户网站为载体的社会服务体系,不断深化政务公开、在线服务和信息共享,积极为社会公众接受服务、监督政府、表达诉求创造条件。为社会公众提供基准地价查询,土地登记查询验证,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等实时在线服务。不断扩展部门间信息共享,为防汛抗旱、环保调查评价、生态建设、林业资源调查、新农村建设、城镇土地使用税收缴等提供国土资源数据服务,充分发挥国土资源信息的基础性、公益性作用。

二、开展“智慧国土”建设存在的问题

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我市国土资源信息化与宁波智慧城市建设提出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化建设全局规划有待改善 信息化是一个完整的过程,需要从规划到落地以及后期使用维护对其进行全周期的管理。当前我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在战略制定与执行过程中,整体信息化规划与具体业务信息化建设存在衔接上的偏差。现有信息化应用都是基于解决单个或几个方面需求,而不是以提高国土资源管理业务的整体效率为驱动,应用系统流程化管理理念有所欠缺,导致整体国土资源业务链集成应用程度不高,系统发挥的整体优势不明显。

(二)数据标准和采集手段仍需完善

近年来,全市积累了海量的国土资源数据,但相关数据对各项业务的支持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数据采集手段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覆盖面有待扩展,数据在准确度、完整性和时效性上存在缺陷;其次,尚未建立统一的信息化总体标准、应用标准、数据编码标准等,获取的各类信息资源无法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再次,数据共享程度低,系统集成度不够,全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缺乏一个总的基础数据中心、良好的数据环境以及数据管理策略,无法保证各应用系统间数据和功能集成,数据资源共享程度不高。最后,对业务数据深层次挖掘和分析能力还不够,导致现有信息化对国土资源管理决策的支持作用有限。

(三)服务监管和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国土资源管理的对象复杂,范围广泛,任务繁重,社会公众 的需求高。信息技术在土地 “批、供、用、补、查”全程监管,国土资源形势分析、监测预警等方面的支撑还十分有限,运行现代科技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国土资源管理,提升国土资源服务监管能力上还存在不足,还无法满足当前国土资源管理的发展和改革的需要。

三、对“智慧国土”建设的对策与思考

“智慧国土”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在宁波“智慧城市”的总体框架下,以构建新机制、破“两难”等国土资源管理改革发展的重点作为信息化服务保障的主攻方向,充分应用物联网、3S、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新技术,推动信息化与管理业务的深度融合,实现全程监管、协调联动、智能决策和便捷服务,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较少的土地资源消耗支撑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为提高国土资源保障能力和保护水平,促进国土资源管理现代化,打造更加高效的技术平台。

(一)围绕国土资源管理中心工作,开展“智慧国土”建设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工业化、城镇化仍将加速发展,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担负保障发展、保护资源、改善生态、服务民生等重任,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将会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开展“智慧国土”建设必须围绕当前国土资源管理中心工作开展,主要是以下七个方面。

1.节约集约用地

通过“智慧国土”建设,全面掌握全市国土资源现状,包括数量、质量、潜力、分布等,为预警土地、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和优化配置提供基础信息。通过综合分析和比对,掌握供地率、开工率、容积率等与闲置地数量和分布有关的指标,有效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机制的形成。

2.保障发展

通过“智慧国土”建设,形成对资源开发利用进行全程监管的技术支撑体系,为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可持续资源供应保障,提高资源精细化管理水平,综合利用土地资源,增强供需双向调节能力,促进供需平衡,实现经济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

3.优化决策

通过建立网络化资源信息监测体系和信息集成分析平台,准确掌握国土资源现状,及时了解资源的动态变化,为加强资源规划管理、合理调控资源供应总量和结构等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

4.全面监管

通过综合监管平台的建设,及时发现资源的违法占用和不合理开发现象,有利于缓解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实观对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有效监管。5.灾害防治

通过建立具有实时监测、信息获取、应急预案管理、快速评估、辅助决策、远程指挥、信息公告等功能的地质灾害应急指挥平台,实现对地质灾害的实时监测和预警,保障抢险救灾时通信畅通、现场及时、数据完备、指挥到位,提高对突发性地质灾害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有效减少灾害损失。

6.服务社会

通过“智慧国土”建设,充分发挥科技信息手段下信息传播覆盖面广和快捷的优势,建立共享服务平台,在符合安全保密要求的前提下,推进信息的网络化共享服务,不断满足社会、各级政府及部门对国土资源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服务水平。

7.廉政建设

通过电子政务平台、综合监管平台的建设实施,使行政审批、土地交易等行为公开透明,纪检监察部门可以随时监控,群众可以有效监督,从根本上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

(二)明确任务,全面推进“智慧国土”建设

开展以“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和电子政务平台、综合监管平台和共享服务平台为核心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努力构建覆盖全市的集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互动化为一体的“智慧国土”,实现国土资源的全程监管和优化配置。1.建设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大中心

依托现有基础设施,以整合、新建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对土地、矿产、地质环境等各类信息的汇集和整合能力,进一步深化、丰富国土资源“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内容。充分运用空间定位、遥感、地面监测、远程视频、二维码、智能终端等物联网技术和工具实现国土资源信息的及时汇集和动态更新。应用知识管理、数据挖掘、影像分析等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实现辅助决策,促进国土资源管理科学化。

2.搭建覆盖全市的国土资源政务大平台

在建立业务数据标准规范基础上,整合现有国土资源业务系统,提高业务覆盖面,建立覆盖市、县级国土资源部门所有业务,乡镇国土所主要业务的国土资源政务大平台,加强应用系统统筹与整合,推进国土资源行政办公、行政审批、综合事务等全业务的系统建设与应用,实现国土资源全业务信息化管理和协调联动。纵向上,加强省、市、县三级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形成网络环境下国土资源行政审批相互关联和印证的业务大流程;横向上,在用地预审,土地出让方案编制,土地、房产登记等方面,探索建立与规划、城建、发改等部门的联网协同审批环境。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借助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推进移动办公,持续提高全市国土资源政务办公效率。

3.完善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大监管

建立执法监察、批后监管和地籍变更等业务的联合巡查机制,通过汇集GPS动态巡查、遥感影像核查、信访和12336举报热线等信息,实时跟踪、监管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形成“统一接报、统一调查、分类处置、统一反馈”的联动机制,对发现、调查、处理和反馈各个环节进行实时跟踪,实行“一职多能、统一发现、分类处置”的工作模式,构建以信息化为支撑的国土资源监管体系,促进监管的常态化、制度化。建立具有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发布、灾情信息获取、应急预案管理、信息共享查询、快速评估、会商决策、命令发布、远程指挥等功能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与应急指挥平台,为通信畅通、现场及时、数据完备、指挥到位提供技术保障,提高我市对突发性地质灾害事件的预防和快速反应能力。

4.构建国土资源利民网上大服务

构建网上服务体系,以移动互联技术为突破、门户网站为核心推行政府信息网上公开,提供国土资源在线服务。通过移动互联技术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扩大便民服务业务应用的覆盖面,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和效率。逐步推行全市土地、矿业权出让网上交易系统建设,促进交易过程透明化、交易流程标准化。针对特定用户(如相关政府部门、司法机构、税务、银行等)提供包括基础空间数据、土地登记信息、矿业权信息、建设用地、地质灾害信息等在内的查询服务,提高部门间的数据共享水平和业务协同 能力,打通部门间的行政壁垒,提高国土资源部门对全社会的服务水平。

(三)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保障措施

“智慧国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措施和完善的工作机制,才能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1.明确责任,协调联动

明确责任,“一把手”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抓具体问题的协调解决。业务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联动,以信息化的理念思考和推进业务工作,在需求分析和成果应用等方面起主导作用,各项管理业务之间要统筹衔接。技术部门要积极跟进,主动服务,及时解决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全力做好技术保障和业务支撑,做好信息系统开发和维护,协助开展业务梳理工作。

2.强化应用,注重实效

“智慧国土”建设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的原则,紧扣中心工作及业务主线,明确需求,制定系统建设目标。要始终把系统及数据的实用性摆在第一位,边建边用,注重实效,逐步完善提高。

3.完善机构,充实队伍

机构和队伍建设是“智慧国土”建设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要高度重视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既精通信息技术,又熟悉国土资源业务的人才队伍。要注重培养选配人才,建立合理 的用人制度和激励机制,创造适合技术人员发挥才能的环境。

4.明确任务,加强考核

制定“智慧国土”建设总体规划,依据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分管领导及其职责,并建立“智慧国土”建设工作考核制度。

第二篇:宁波市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几点思考

宁波市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几点思考 随着全球物联网、新一代移动宽带网络、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信息化发展正酝酿着重大变革和新的突破,向更高阶段的智慧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一些国家、地区和城市率先提出了建设智慧国家、智慧城市的发展战略。例如,新加坡提出了2015年建成“智慧国”的计划,台北市提出了建设智慧台北的发展战略。前不久,我作为省委巡视组成员之一,参与了宁波智慧城市建设主题调研,并就推进宁波智慧城市建设形成了几点思考。

关于智慧城市内涵的理解

什么是智慧城市?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过,大家更多的还是基于IBM于2009年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的认识。具体地说,就是把传感器嵌入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再与互联网相联,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并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从而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由于IBM提出“智慧地球”战略主要是基于自身的商业利益驱动,因此,IBM对智慧城市的理解侧重于自身优势的技术方案和应用系统层面。

如果我们把智慧城市作为一个城市的整体发展战略,必须要找准定位,全面理解和把握智慧城市的内涵。宁波站在一个更高层面来认识智慧城市,把它定位为信息化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六个能力”上,即“具有更全面灵活的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互联互通和相互感知能力,更高效安全的信息处理和信息资源整合能力,更科学的监测、预警、分析、预测和决策能力,更高水平的远距离控制执行和智能化执行能力,更协调的跨部门、多层级、异地点合作能力,以及更强的创新发展能力”。其核心特征是信息资源作为知识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成为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驱动力,而不仅是物联网在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的应用。宁波关于智慧城市的定位抓住了智慧城市的核心问题,是合适的。宁波市提出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意义重大

今年初,宁波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新理念,并引起了中央有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肯定。

加快宁波“智慧城市”建设,是创造宁波新一轮发展新优势的科学选择。当前宁波市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0美元,其中中心城区人均GDP已经超过13000美元大关,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这意味着已跨入新的历史阶段,这也提出了宁波如何以崭新的城市内涵迎接新一轮发展的重大课题。这是一轮更高起点的竞争,需要果敢应对发展与资源、环境与生态、民生与经济等现实矛盾。宁波市以开放前瞻的战略视野,高起点谋划,运用世界科技与城市发展新趋势,把握新一轮信息技术发展新机遇,谋求运用“智慧”杠杆,积极抢占新的先发优势,确保新型城市发展的竞争主动权。这包含着宁波的远大卓识,战略眼光和非凡勇气。据世界银行测算:一个百万人口以上的“智慧城市”的建设,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实施全方位的信息管理,将能增加城市的发展红利2.5到3倍。这意味着“智慧城市”可促进实现4倍左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引领未来世界城市的发展方向。

加快宁波“智慧城市”建设,是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城市提升的新引擎。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面对后金融危机和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宁波粗放型的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增长方式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资源和环境压力,经济转型升级的压力十分巨大,迫切需要新的理念、新的思路和新的技术。同时,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安全监管难度加大,城市交通拥堵、食品安全、医疗资源紧张、环境污染、公共卫生事件、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就业压力等问题进一步凸显,不断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更需要用智慧的技术推进这些问题的解决。宁波着眼于建设“智慧城市”、发展智慧产业、推引智慧管理、提升智慧人群、提高城市智商,来达到提升管理水平,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人民群众的宜居质量的目的,破解城市发展难点。这是一个高立意的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勇于创新的精神。

加快宁波“智慧城市”建设,是打造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和省委一直对宁波市的发展十分重视,要求宁波充分发挥港口优势,成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城市和长三角南翼的经济中心。今年国务院批复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指出,宁波要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国际港口的城市”,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进入了国家层面的发展规划。一个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必须拥有国际级的现代化港口和临港经济群,在区域乃至国际经济体系中应处于产业链的高端,是城市发展的领跑者和增长极,其临港城市必然是现代化国际新型城市的高级形态。一个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应当能充分挖掘、实时整合、有效配置城市的一切有形和无形资源,实现信息化与经济社会的高度融合,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高度结合,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领域全方位高效能配置,倍增运作。

“智慧城市”将成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创新特征的重要标志。宁波市信息化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曾获评“2010中国城市信息化十佳城市”和“2010中国城市信息化示范城市”,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应用基础。尤其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信息化与城市发展主题论坛在宁波成功举办,取得了信息化宣传展示和项目合作的重大成果,发展物联网、建设智慧城市成为全市关注的焦点,并形成了广泛共识,为汇集全球智慧、建设智慧宁波带来了难得契机。

宁波智慧城市建设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确立更加开放,更加高远的指导思想,应始终坚持体现宁波特色的创新发展思路,注重形成完善的政策体系,加强组织保障,提高认同度,扎实有序推进。重点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智慧城市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相关重大战略和政策。智慧城市建设是城市信息化持续发展的过程,必须遵循国家信息化整体发展战略,保持与国家相关宏观政策相一致。尤其要注重与国家“两化融合”发展战略相结合,与“三网融合”、物联网、3G通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与发展低碳经济相结合。从而,从全局上把握好智慧城市发展的方向和重点,科学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二是智慧城市建设应注重体现宁波特色。智慧城市建设不可千篇一律,每一个智慧城市都应具有独特个性,能够支持该城市发展目标和更好发挥城市特色的承载体。要着力发展基于高新技术的战略型、先导型产业,产用互动,以用促产,以产推用,打造新一轮经济增长极,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要充分发挥宁波优势,强化“智慧港口”的建设,重点推进港口物流产业链和智慧贸易产业链的发展,创新外商投资、对外贸易和服务外包服务模式,促进宁波国内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再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优势。智慧系统建设应优先实施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社会安保等重大民生项目,通过示范带动,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应用体系建设。

三是智慧城市建设应建立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要上升为市委、市政府的意志,要融入宁波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宁波启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同时,国内很多城市也在认真研究,宁波应该抓住时机,用创新的理念,对原有管理体制进行功能再造,研究制订高起点的、具体的、实用的政策支持体系,切实促进智慧城市的发展。

四是智慧城市建设应建立强健的组织协调机制。智慧城市建设涉及面广,并且受体制和机制方面问题的制约,推进难度大,因此,宁波智慧城市建设更应该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主

导部门和一系列支持系统。主导部门要充分发挥主导与协调作用,整合和集中智慧城市各参与主体的力量,同时还要推动智慧城市研究机构、专家咨询系统和知识支撑体系的建立,加强和深化智慧城市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与创新,充分挖掘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的集体智慧,努力形成“顶层管设计、中层管协调、底层管落实”的工作机制。

五是智慧城市建设应进行广泛深入的舆论宣传引导。智慧城市建设不但是政府和企业关注的事情,还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应注重舆论宣传和引导,提高政府、企业、市民对智慧城市建设理念的认同度和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协同度,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

第三篇:智慧工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智慧工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秦思

陕西陕煤榆北煤业有限公司

陕西省榆林市

719000

摘要:“智慧工会“是正在建设的一座为职工提供服务的新园区。建设工会宣传新战线,引导职工网上舆论;搭建工作交流新平台,促进基层优秀成果绽放;创造新的方式来收集信息和获得更准确的联盟信息;运用新的数据分析手段,为工业运输等方面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持,促进工会工作的创新。为此,需要搭建服务人员平台、新媒体宣传平台、媒体管理平台、办公自动化平台、数据集成实施平台、财务管理平台六个平台。随着“智慧工会“的建设和发展,各级工会必将在组织体制、运行机制、活动模式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变革和创新,“智慧工会“将成为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新引擎。

智慧工会的建设,也会助力公司发展智慧煤炭建设,通过科技的手段改变传统的煤炭企业运营模式,利用科技创建智慧煤炭开采工作,对于开采的工人,煤矿的勘探,井下的工作,都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去解决。

关键词:智慧工会

创建

发展

引言:

党的十九大和中国工会十七大对新时期的工会建设做了明确的要求,工会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在当今互联网和信息化的时代下,工会各方面的工作也应该紧跟时代发展,进行创新,建设智慧型和创新型工会,带动员工积极参与工会活动和建设。智慧型的工会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去管理工会,管理公司工作人员。在展开工作的方面更急快捷和方面。本论文是在工会和党的领导精神下,对新时期创建智慧型工会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一、“智慧工会”的发展趋势

2012年,国家宣布90个第一批“智能城市“试点名单,探索使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探测、分析和集成城市运营的核心系统的关键化建设,用来应对包括民生、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和工业和商业活动等的活动。截至2016年底,支付宝/微信城市服务、政府微信公众号、网站、微博、移动应用等政府网络服务用户2.39亿人,占互联网用户总数的32.7%。基于大数据的应用、数据集成和共享和其他条件,在中国500多个城市开展了“智能城市“的探索和实践,大大简化了行政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全面提高人民的收购和幸福的感觉。随着智能技术在生活各个方面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行业加入了“智能“建设的大潮,如智能医疗、智能交通、智能电力、智能食品、智能民政、智能土地、智能农业等。

近年来,上海、贵州、湖北、安徽、杭州、南京等地的工会在“互联网+工会“工作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相继提出了建设“智慧工会“的理念。集成的主要方法和实践,欧盟“智慧“主要是使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所有工作联盟的“数字“,吸引智能响应的工人,促进工会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和活动模式的改变和创新。一方面,实现工会数据的集成与共享,利用好大数据,实现工会大数据的可视化和精确化,为科学决策和准确服务提供数据支持。另一方面,有必要建立一万平方,2组数据服务广大的工人和基层工会在互联网上,通过服务人员的“最后一公里“,并显示新形象和新工会的行动。

二、创建“智慧工会”的必要性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组织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形成线上线下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新型群众组织工作格局。国务院制定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融合,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推动社会治理方式转变。联合会提出要大力推进“互联网+工会“普及服务工作,努力实现哪里有工人,哪里就有工会组织服务的热情。作为一个煤炭企业单位,工会的职责是为广大矿工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考虑。通过建设智慧公司,服务于公司的相关工作人员,让我们的工人兄弟在以后的工作更加的安心和舒适,也为了公司以后建设智慧煤炭企业助力发展。广大职工队伍希望能够在“手指间“与工会组织进行沟通,在网上找到职工的家;各市县工会组织和干部迫切希望搭建一个联系紧密、便捷高效的“智能工会“平台。

三、对于公司创建“智慧工会”的实践建议

搞好建设“智能工会“的工作,各级工会组织需要思考,为创建智慧工会的平台建设、内容建设、应用程序管理、在线和离线交互等作出贡献,促进“智能工会“建设项目的实施。

1.相互融合,各司其职

充分调动总工会和分支机构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工会统一发展、总工会运维管理、分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所有分支机构都应该高度重视促进“智能工会“建设项目,以它为“顶级“项目,尽快建立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个人计划,作为一个整体做一份好工作的网络建设项目协调、推广、操作和维护工作;负责领导依靠对工作的把握,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建立网络工作部门或专门机构,推进“智慧工会“建设工程,做好各项工作。

只有把智慧工会项目真正的落实到建设中去,在以后的工会发展和管理中更加高效的处理工人们遇到的问题。这也是作为煤矿企业,为员工利益考虑,为使更多的员工们的利益得到保障。

2.信息一体化和资源共享

互联网的本质在于互联互通,信息的价值在于沟通。自2017年以来,公司一直在推动政府信息系统的集成与共享。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是未来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要求。2018年以后,总工会信息化建设项目将由总工会审批。不再允许建设一些与融合共享精神相冲突的信息化项目。新信息项目必须满足集成共享的要求,在公司层面实施基于云平台的建设和部署,将数据资源整合到省级政府数据资源系统的统一管理中,按照统一的要求进行共享和开放。联盟系统必须按照工作需求的供应公司,联盟的整体规划和资源整合,系统和网络平台的工会和绝大多数的成员“一个网络覆盖率和数据集成通过使用联盟系统,结合数据的服务标准化、资本化,并真正实现联盟数据共享数据和政府部门。

3.共建共享,创新发展

“智慧工会“建设工程作为工会制度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就像一座建筑。工会联合会应该把房子建好,并修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如水、电和暖气。在房屋设计和建设中,要充分吸收城市和基层的意见和建议,实现各种基础资源的互联互通。将根据自己的劳动分工条件来装修房屋,配备必要的电器、家具,装修时应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满足用户的需要;基层工会和广大职工是房间的主人,都利用上一级工会提供基础设施和服务,充分体验作为工会成员的温暖和幸福,也想现实生活中上升,有一个很好的平台和服务,在线服务职工工作做得好,创造一个生动、独特的案例和工作经验。构建“智慧联盟“,需要整个联盟系统,在公司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实现“智慧联盟“扎根于公司,茁壮成长,花团锦簇,硕果累累。

4.做好培训工作,加强考核

推动将“智慧工会“课程纳入工会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必修课程,定期组织培训;各级工会组织要充分利用会议、讲座、在线视频等多种形式,加强工会干部的日常训练,加强“智慧联盟“涉及应用技术开发、操作和维护,和数据统计,等,理解和掌握知识,指导各级工会干部建立互联网思维,提高使用的能力“智慧“工会开展工作和水平。建议将“智慧工会“建设项目的实施纳入总工会重点检查内容,定期组织专项监督。建立健全“智慧工会“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制定量化考核指标,接受广大职工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利用网络资源,加强第三方评估和绩效评估,确保网上工会服务质量。

四.总结

随着“智慧工会“的建设和发展,各级工会必将在组织体制、运行机制、活动模式等方面发生深远的变革和创新。“智慧工会“将成为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新引擎,所有工作将线上线下同步开展,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开展工作的服务人员将更加准确和方便;“员工网上家园“让员工更容易接近;将不断引领广大职工始终倾听党的话语,追随党的步伐,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为工会组织作出更大贡献。

第四篇:宁波市高架桥下绿化调查与思考

宁波市高架桥下绿化调查

与思考

摘要 :近几年,高架桥(立交桥)建设相当迅速,路段的绿化,合理的养护管理能给城市景观带来新的气息。本文对宁波市几座比较集中的高架桥下的绿化进行了现场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从高架桥下绿化品种的选择、生长条件以及养护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综合 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关键词 :高架桥 绿化品种 生长现状 养护和管理近几年,随着人们对创造生态城市的重视,宁波的城市绿化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作为一个 经济 发达的港口城市,城市 交通 道路也日益发达,可是让人遗憾的是宁波市高架桥下绿化现状却不乐观。通过调查发现宁波市高架桥下绿化品种单一,污染严重而且养护管理滞后,植物死亡现象非常严重。对此我们应该重视植物品种的选择,例如要选择一些抗力性好,生命力强,耐干旱等一些植物。要重视种植土与水土的保护,要选择专业的养护队伍进行及时的护理。

1、调查分析 方法

1.1 调查方法:通过实地调查、走访、询问,并通过上网调查和翻阅书籍进行综合调查与分析1.2 调查对象:宁波市集中的几座高架桥(上塘高架、三市高架、联丰高架)下的绿化1.3 调查时间:2006.3~2006.41.4 调查范围:宁波市立交 1

桥(高架桥)1.5 调查工具:步行和公交车

2、调查 内容目前 ,宁波市有大大小小的路段上百条,高架桥也好多座。我对集中几座高架桥的绿化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结合上网调查、翻阅资料等途径, 总结 如下:2.1 绿化品种的调查2.1.1 品种在高架桥下,由于阳光不足,水分稀少,且种植乔木会遮挡住驾驶员的视线,因此种植一些低矮的灌木更为合适。发现其中种植的植物有:八角金盘、常春藤、海桐、瓜子黄杨、沿阶草、洒金东瀛珊瑚、十大功劳、杜鹃、大吴风草等。2.2 绿化植物生长现状据调查显示,调查的高架桥下绿化现状并不乐观,植物污染十分严重,植物在吸收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同时,自身的生长发育也会受到 影响。调查发现:2.2.1 据测定,双立拄高架光照多在1200~2000Lux,平均光照1652Lux,光照率4.6%.因有的高架平均光照为502Lux,有的300Lux不到,在这种光照条件下,有相当一部分阴生植物难以正常生长。

2.2.2 高架下植物比较显示,一般在较高高架桥下植物比较低高架桥下植物受污染程度轻。比如上塘高架,由于高度高,受阳光照射较多,有害气体又易扩散,因此其下的植物依然嫩绿挺拔,不然就比较灰暗。常春藤的叶片上吸附的灰尘又黑又厚,用水也难以冲去。2.2.3 高架下光照条件不足,汽车废气、粉尘污染严重,土壤质地差,没有雨水和地下水,大部分植物叶片上有伤斑,还出现了脱落、失绿的现象。生长于高架下的洒金东瀛珊瑚叶片下垂,失去了光泽,颜色黯淡。常春藤的叶

子有明显色差,有些显紫黑色,有些为红褐色,有些显枯死状,显然是受到了空气中不同污染物的伤害。2.2.4 一般高架下植物要比非高架下的植物污染严重。非高架下生长的植物不仅比高架下植物高大,且叶片挺拔。一株八角金盘生长于非高架下高度约为120CM,而高架下的仅为95CM.在高架下的植物由于不能直接受到阳光、雨露的滋润,又长期处于压抑的高架下,直接受废气的侵害,因此有枯死、萎焉的现象。2.2.5 高架下,车辆繁多,司机停车时又不关闭发动机,因此植物受侵害特别严重。据我观察,并未发现如园林处负责人所说的红绿灯口植物比非红绿灯口植物污染严重的现象。究其原因,或许在于高架下经常发生堵车车辆排长队现象,因此各段植物都受影响。2.3 养护和管理跟不上节奏立交桥绿化的养护管理难度非常大,技术要求也非常高,调查发现大部分高架桥的绿化养护跟不上节奏,出现绿地地被大量枯死,杂草丛生,植物窜枝长,苗木缺株严重,黄土裸露面积大等 问题。

3、高架桥下绿化难点 分析通过调查, 总结 了几点 问题,并进行了分析:高架桥进行绿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美化城市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可以减轻司机开车所引起的视觉疲劳。但是 目前 高架桥的绿化存在几点难点。3.1 植物的选择高架桥绿化对植物的要求很高,要选择一些抗力性好,生命力强,耐干旱等一些植物。根据调查显示,一些立交桥由于植物选择的不恰当,不仅效果不好,还导致绿化

大面积的枯萎。3.1.1 最适宜种植品种3.1.1.1 八角金盘:平均高度约为95厘米,一株八角金盘约有叶子98片,可吸附灰尘5.80平方米,相当于每50株八角金盘就可吸附约290平方米的灰尘。可见,八角金盘可大面积吸收灰尘,且对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抗性很强,是十分适合种于重污染区的植物。

3.1.1.2 洒金东瀛珊瑚:平均高度约为70厘米,平均一株洒金东瀛珊瑚约有叶子70片,可吸收灰尘0.50平方米,也是较适宜种植的植物。3.1.1.3 五叶地锦:具有良好的光照适应性,从阳性到阴性多种光照条件下均可生长,在500Lux,具有良好的耐阴能力。另外,五叶地锦抗逆性和速生性也非常好,如养护管理较好,年最大生长量可以达到6-7米。3.2 种植土与水土的保护由于绿化在桥上或者桥底的绿地,对土的要求也很高,绿化土要有足够的养分和水分,才能满足植物和草的生长,因此,对土壤及水的要求要非常严格。3.3 高架桥建设与绿化应同步进行高架桥的绿化往往花费很大的功夫,虽然绿化能让人们赏心悦目,但花费的工程和人工都是巨大的,建设和护理的费用也非常大。高架桥建设与绿化没有同步进行,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因此高架桥建设应与绿化建设同时进行,在高架桥的设计和建设阶段,就要同步加入绿化的设计和技术。在设计时,要把绿化用地、市政管线、浇灌等绿化所需的元素加入进去,这样,节约了造价,效果也很好。而目前的高架桥绿化往往是在桥建好以后才进行,一方

面没有留下足够的绿化用地,另一方面,市政管线不到位。由于没有绿地,只好使用挂篮和种植攀沿植物,由于没有市政管线的铺设,在浇灌方面也遇到很大困难,往往只能用人工浇灌技术,很耗费人力和物力[1].3.4 高架桥绿化的养护管理难度非常大,技术要求也非常高养护队伍的选择和制定都有专门的要求。要选用专业的人员进行护理,采用先进的喷灌技术、加强施肥等措施,才能将高架桥的绿化好好的 发展 起来。因此,高架桥的养护选择也非常关键。在专业人员进行绿化和养护的同时,还应该提高市民的觉悟。目前一些市民对高架桥的绿化认识不足,不爱护花木,随意采摘。因此,要加强对市民的 教育,特别是有人行功能的高架桥,更应该得到市民的支持。

4、思考及建议 根据此次宁波市高架桥(立交桥)下绿化情况的调查,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结合自己的观点总结了以下几点建议:4.1 高架桥绿化是环境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时要了解车流、人流的情况,有害物质的污染,地上、地下设施的位置、高度、深度等。绿化应满足庇荫、防尘、降低噪音、交通 安全及美观要求。4.2 高架下适宜也种植常绿灌木。品种应向多样化发展。利用这些植物本身优美的造型,给城市环境营造美的意境,还有利于空气的净化。例如,八角金盘、洒金东瀛珊瑚、常春藤、鹅掌柴等。4.3 高架桥的绿地要服从交通功能,保证司机有足够的安全视距,出入口有作为指示性的种植,以指引行车方向,使司

机有安全感。不易种植遮挡视线的树木,不允许种植过高的绿篱和大量乔木,以草坪为主,点缀常绿树和花灌木,适当种植宿根花卉。4.4 植物种植应因地制宜,采取多种配制形式,注重按植物群落结构进行 科学 配置,扩大绿地的复层结构比例。4.5 由于高架下植物无法受到雨水冲淋,污泥粉尘很容易黏附在叶片上,又黑又厚,既污染了外观,又对其自身生长不利。因此护绿工应对其进行定期护理,将叶片上的污泥冲落,使其重新吸附灰尘,吸收有害气体。同时,也可发动附近中小学生组成志愿者护绿队,定期护理。

5、总结 植物给城市带来了生命的力量,扩大了绿化空间,更大程度发挥绿化的作用是加快 现代 城市建设的重要措施。高架桥下的绿化应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让我们共同努力,不论在植物品种的选择、种植土保护及其养护管理等方面都应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保护生态环境,使宁波这个港口城市更洁净,让所有的高架桥都绿起来,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参考文献:[1] 徐晓昌,左丽萍,王百川。发展垂直绿化[N].宁波日报,2005.11.[2] 鲁涤非。花卉学[M].北京: 中国 农业出版社,2000.9.[3] 蔡文青,赵玉惠。交通干道植物污染情况调查[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4.[4] 谈健。立交桥、高架桥绿化谁家最靓?[N].广州日报,2005.10.4.[5] 刘少东。见习园林植物[R].金羊网,2005.5.[6] 杨 闯。植物造景的 应用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第五篇:宁波市反恐工作形势分析及对策思考

宁波市反恐工作形势分析及对策思考

恐怖活动是指一切个人或组织违反国家(国际)法规,为了制造社会恐慌和混乱,以暴力、暴力威胁或以其它破坏手段具有系统性的,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不特定人群普遍的心理恐慌,使人们产生生存和信任危机,并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破坏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目前,国际上反恐斗争的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9.11”事件以后,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持续活跃,其中四方面发展趋势值得我们生小孩起重视。一是国际恐怖活动呈上升趋势,一些重大、恶性的恐怖事件600余起,造成4300余人死亡,9300余人受伤,恐怖事件较2003年增加了约65%。二是恐怖活动地域日益扩展。国际恐怖势力因国际反恐形势调整策略,将其活动重点转向部分防范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其中中东、俄罗斯北高加索地区、中亚、南亚等地区成为恐怖活动多发区,已形成一个恐怖活动活跃的弧形地带。此外,随着马德里“3.11”事件和伦敦“7.7”事件的发生,表明国际形势力已经突破欧洲反恐防线,具备了在欧洲用地发动恐怖袭击的能力。三是恐怖活动袭击的目标和范围有扩大的趋势。恐怖活动在袭击政府机构、军事设施及人员、军政要人的同时,为追求更大的杀伤力与更强的恐怖效应,逐渐转向针对大中城市里一些防范较为薄弱、人员相对密集的“软目标”发动恐怖袭击,如袭击集市、教堂、地铁、公交车、学校等民用设施。四是恐怖活动手段以爆炸、劫持人质和武装袭击为主。据有关部门统计,2004年共发生爆炸事件320余起,占全球恐怖事件总数的54%,特别是自杀式人体炸弹和汽车炸弹日益增多。劫持人质事件也有增多趋势。值得一提的还有,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近年来恐怖组织通过互联网发布恐怖威胁、恐怖宣传、其恐怖活动的轰动效应得到进一步发挥和提升。与此同时,我国反恐斗争的形势亦显得更为复杂和严峻。受国际恐怖活动大环境影响,特别是中亚地区恐怖主义活动的渗透和境外敌对势力的怂恿支持,近年来,我国父境内恐怖活动也呈现出新的特点玫趋势。一是国际恐怖活动频繁多发的弧形地带紧紧围绕着我国周边,对我国的威胁在不断增大。一方面,我海外利益临着所在地恐怖势力的直接威胁,袭击、劫持我授外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和公民的事件时有发生。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参与国际事务日益增多,举办国际性大型活动和会议不断增加,为国际恐怖势力对我进行袭击或者在我境内袭击西方目标增添了可能性。二是“东突”势力仍是我国面临的最主要的恐怖威胁。因此,分析国内外恐怖活动的发展趋势,研究本地区反恐工作形势,有针对性地制定反恐对策,是当前各地必须真探讨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宁波市反恐工作形势分析

(一)宁波城市特点

1、宁波已逐渐成诱惑力华东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对外贸易口岸和浙江省的经济中心。据中国社科院研究报告,宁波综合竞争力已连续三年进入全国大中城市前10位,已经成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同时,宁波也已逐渐成为全国性的会展中心,宁波国际服装节、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以及各种专业性展览会,每年都要接待几百万的八方来客,是全省及至全国的重要对外贸易和形象窗口。恐怖分子为了扩大影响,震动社会,总是把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城市或具有象征意义的重要目标作为恐怖袭击对象,从而制造轰动效应。

2、宁波已经成为全国性重化工基地,恐怖分子实施恐怖活动一般都希望通过低成本换取大收益,借助被袭击物所产生的大杀伤力和强破坏性来制造轰动效果,引起世界的关注。就宁波实际而言,日益发达、安全隐患较多的重化企业在防范恐怖袭击中是软肋,是容易遭受恐怖袭击的高危目标。目前,宁波市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企业多军用,企业中有全球著名的化工跨国企业。这些重化企业一旦遭受恐怖袭击,将严重威胁城市安全,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难以估计,后果将不堪设想。

下载宁波市“智慧国土”建设分析与思考(格式调整版)修改后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宁波市“智慧国土”建设分析与思考(格式调整版)修改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村级行政区划调整后党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体。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强不强,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

    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思考

    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思考 2011-9-22 摘 要:建设智慧城市不仅是治理城市问题和城市病的内在需求,而且是主动实现城市跨越式和创新式发展的难得机遇。它可以激发科技创新,转变......

    宁波市国有企业收入分配情况调查与思考.pdf

    宁波市国有企业收入分配情况调查与思考 董国君 姚尧岳 [摘要]国有企业收入分配改革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又是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 收入分配中究竟存在......

    “十二五”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十二五”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绥阳县大路槽乡大路槽中心学校:罗思扬罗亚红 [提要]: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国教育带来重大变革,尤其在“十一五”期间对农村基础教育的......

    企业团支部建设现状分析与思考(精选)

    企业团支部建设现状分析与思考 郑洋 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向纵深推进,企业团支部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其中团支部工作滑坡、组织松散、缺乏活力已成为影响企业......

    顾德道: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经验与展望(模版)

    顾德道: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经验与展望 2013年12月18日 来源:国脉物联网 作者:国脉物联网字号:T|T会上,宁波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顾德道发表了《心怀理想 肩负重担 脚踏实地 不断推......

    信访工作分析与思考

    信访工作分析与思考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利益格局的调整,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新旧观念的对撞,公私利益的冲突引发一系列上访事件,进京访、集体访、重复访......

    SATWE计算结果的分析与调整

    SATWE计算结果的分析与调整提要:在使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CAD工程部开发研制的PKPM系列软件中的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软件(SATWE)进行高层结构的配筋计算后,可以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