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衔接暑假该做些什么

时间:2019-05-13 13:23: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升初衔接暑假该做些什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升初衔接暑假该做些什么》。

第一篇:小升初衔接暑假该做些什么

小升初,同学们需要好好利用这个暑假做好小升初衔接,才能保证在初中轻松学习。给出暑假衔接六点建议,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一、先说断后不乱,制定计划防止散乱随意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娱乐、旅游等也当纳入到计划中去。分阶段,定时间,定内容,定要求。而且书面化,先说断后不乱,以防止为假期安排而出现的父母和孩子的情绪拉锯战。建议分为:玩乐休闲、学习整理(过去)、旅游感受、学习发展(未来)四阶段。

二、让孩子先玩

拉锯战的第一战就是小升初、初升高考试后是先玩还是先学。孩子要先玩,时间相对要长。家长希望先学,就是赞同玩,时间也要求很短。这就犹如平时周末的安排拉锯战一样。给家长的建议是:让孩子先玩,时间半个月吧。也就是到6月底。但这应该是纳入计划之中的玩耍。

三、学习应该成为暑假生活的主旋律

父母就是暑假也在为孩子读书受教育而努力,为养家糊口而挣钱,干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承担起了职责。那么孩子也应该担当自己的角色和本职,那就是不能忽视学习。无论在家自学,还是在培训学校接受老师指导进行衔接学习;无论是对过去学习内容的总结整理,还是对未来高一级学习内容的预先学习;无论是文化阅读,还是科目学习,就是看电影电视,都应该有学习,讲收获,做记录,有整理。

四、利用暑假好好补补“读书”这一环

暑假到了,一个没有作业、练习、考试的暑假到了,是可以真正实现读书的时间到了。名人传记读哪些?文学作品选什么?科学读物买什么?兴趣爱好发展的读本有什么?古代的选了吗?现代的补充什么?外国作品呢?多涉及,成序列,不要就为网络小说诱惑,不要成天就读那些玄幻的脱离生活实际的书本。家长也不要一说读书,就是“名著”“大部头”要求。

五、旅游也要序列化

古人有游学之风,如李白、杜甫等。游玩中,以诗会友,边游边学。暑假旅游,年年有,但是很多人不成序列,就无法成系统。名人序列、名山序列、红色旅游序列、三国文化序列、大江大河游、灾区行、百强县游踪、古镇链游等。若一年一序列,收获可谓大矣。

六、不要忘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发展成为特长

有兴趣,就有生活的热情;有爱好,就有生活的动力;有特长,就有生活的魅力。暑假了,坚持兴趣爱好吧;暑假了,坚持发展它,让它成为陪伴自己终身带给自己生活情趣的特长吧。

第二篇:幼小衔接 家长该做些什么

幼小衔接 家长该做些什么

什么是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是儿童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之间的衔接,意味着孩子结束了以游戏为主的学龄前生活,走上以学习为主的正规学习生活。

说到幼小衔接,社会上存在着诸多误区,最常见的就是重视“智育”的衔接,忽视能力与习惯的培养。不惜花费重金,请家教、上训练班,学拼音、学计算,以为这样就可以“赢在起跑点上”,这是非常不明智的举措。过早失当地进行所谓“智力开发”,致使孩子对小学失去了神秘感,没有了学习的欲望和兴趣,这是得不偿失的。

现在开学快一个月了,有些一年级孩子很快就适应了小学学习生活,受到老师的称赞,而有些孩子的表现却与家长的期望相去甚远呢?归根结底,孩子的行为表现是他形成的习惯,折射出的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作为家长,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一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尽快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如自己睡觉、穿戴、洗刷、吃饭,自己收拾整理书包等。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也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能力。不要事无巨细的包办代替,做一个“有心的懒妈妈”,一个把吃饭、收拾文具这样的事都做不好的孩子很难想象他会自觉主动学习。

二是培养时间观念,改掉孩子诸如吃饭慢、做事慢、说话慢、行动慢等的“慢吞吞”的习惯,教会孩子看钟表,告诉孩子时间不等人,到什么时候就得做什么事,以适应小学节奏紧凑、活动有序的学习生活。

三是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和规则意识,让孩子明白小学生要遵守很多行为规范,不能随心所欲,按校规校纪严格要求自己。

四是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1)提高孩子对语言的理解水平。坚持和孩子多说话,坚持用规范的语言说话。培养孩子认真倾听和理解的能力,使孩子能准确转述学校里的一些事情。

(2)尽量多识字,提前读写,增加阅读量,减轻上学后的学习负担,适应小学新课改的要求。

(3)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将使孩子终生受益。建议家长每天陪孩子读半个小时的故事,做到声情并茂,大声朗诵。希望各位家长能从点点滴滴的细节中去培养孩子,教育孩子。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相信,只要我们功夫下到平时,你的孩子在学习的道路一定能踏上一条平坦的光明大道,一定有一个光明灿烂的未来!

第三篇:小学升入初中的衔接期该做些什么

小学升初中的衔接期该做些什么

〈引子〉:在从事教育咨询工作时,常常遇到家长带着小学毕业升入初中和初中毕业升入高中的“新”生前来咨询如何改变他们的学习境况。这些学生由于不能适应新一级学校的环境和学习规律,没有改变原有的学习方法,不少学生因此而“逐渐落后”,并由此产生了种种心理和生理的问题。其实,对于从低一级学校即将升入高一级新学校的“新生”来说,应该做好升学前的准备,才能在他们升学以后较快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小学升初中会遇到什么问题

对于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同学,入学适应不良最为普遍。这些初一的新生大多为十二三岁的孩子,自身的适应能力比较差。他们在小学学习了五六年,早已熟悉了小学的环境、学校的老师,来到中学这个一切都是陌生的环境中,不仅环境变了,学校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要求也不同了,而且老师也从小学生为对象的未成年人语言,改变成速度、频率都快速的成年人语言。所有这些改变都会造成初一新生在心理上、学习上的不适应。

初中学习与小学学习有很大的不同,初中是由小学向高中过渡的时期,学生的身心发展也由少年期向青春期过渡,他们可塑性大,既是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最佳时期,又是为今后发展创造条件的重要时期。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表现出以下明显的差异:

⒈学习的课程门类增加,内容加深,学科知识逐步系统化。进入中学以后,语文、数学、英语这些小学曾学习过的课程,由直观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识点变成了更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并更加突出能力要求;同时,物理、化学等课程相继开设,历史、地理、生物等人文社科知识也成为重要的学习内容。这些学科知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都是必需的文化素质积累,这就使初中生的学业负担客观上大大增多了。老师的教学也越来越注重传授知识的严密性和注重学生思维方法、思维能力的培养,除要求学生识记大量的定义、原理等知识点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课程的增加,尤其是数、理、化等学科的增加,强化了学生对抽象逻辑思维的表达能力,提高了学习要求水准,因此加重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使一些学生感到苦恼的是,越想弄懂的越是听不懂或听得一知半解,越想记牢的越是忘得快,这就出现了对这么多的课程不知如何下手的现象,从而不同程度地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自信心,这种分化与学习内容的深度、难度的加大有直接关系。

⒉学习成绩波动很大,同时出现激烈的分化。①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和初中成绩相关不大。而初中阶段的学习成绩却与高中学习呈明显相关。②经过初一的学习适应和调整,学习习惯和方法基本形成定势,成绩的差异逐渐明显。到了初二,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自然科学课程相继开设,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智力在学习中的作用变得很突出,学习好与差的差距会越拉越大。③随着各学科课程的深入,对于学科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兴趣和爱好,偏科现象逐渐明显。1

⒊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能力日显重要。小学时是按照老师的要求死记硬背,进入中学后就不能适应了。进入初中以后,学生在学习上的独立性逐步增强。课堂教学中,教师比较注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课堂教学外,学生更多的需要自觉地独立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在家庭中,家长对孩子学习的直接帮助逐渐减少,不少家长也因为孩子学习难度的增加而显得力不从心。因此,自学能力的强弱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明显增强,学习依赖性强的学生成绩往往每况愈下。

⒋学习的自觉性和依赖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并存。小学阶段的学习,在学校里,主要依赖老师的安排,老师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管;在家里,也大都是在家长的督促下完成学习任务。初中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有所增强,但是,在这方面学生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许多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还不能持久保持,教师和家长的管理稍有松弛,就会无法自制,把学业抛至脑后,从而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

怎样才能使这些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

如果说,大人对于要从幼儿园“升”小学的孩子们不放心,怕他们不能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不少家长要送他们去上小学学前班。其实,相对于要升入初中的小学生来说,同样也应该有一个初中的“学前教育”。这个学前教育应该使即将升入初中的学生达成三个目标:

第一是知识目标:①使学生对初中新的学习特点和学习任务有基本认识。②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学习方法和策略。③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第二是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②提高学生收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③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意识和借鉴他人成功经验的能力。

第三情感目标:①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对新的学习生活的适应性。②培养学习兴趣,不断引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及时调整学习习惯提高自己的成就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当今社会上已经有了这类的培训班,不妨可以考察一下,他们是不是能让参加培训的孩子们能够达到上述目标,如果真的是不错的,不妨可以送孩子去参加。即便不去参加这样的培训班,我们自己也应该对这些孩子们进行一些小学升初中的衔接期准备:

⒈引导和帮助孩子们逐渐对自己有一个了解,总结小学时的生活和学习,看看自己在生活上特别是在学习上有什么特点(优缺点),甚至可以让他们做一篇作文:写一篇“我想象中的中学”或“我就要成为一个中学生了”的作文。

⒉领着孩子到初中老师那里,或者到有初中生的朋友、邻居家里串串门,请他们介绍一下中学的学习和生活。可以联系学生们做的那篇作文做一下对比,初步了解一下中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和自己想象的有什么不同。

对于升入初中的小学生,对环境变迁的适应感很重要,因此应该设法稳定他们的学习与生活情绪。所以介绍初中的学习情况,包括环境、规章制度、老师、同学、课程、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学习特点、学习要求等等,就显得很重要。让这些初中新生们了解中学特点,知道在未来的学习中培养自主能力的重要性,增强对新生活的信心。可以领他们到中学实地去看一看,问一问,和一些初中生或老师(甚至家里有初中生的家长)面对面地谈谈。这可以使这些新生消除心理上的陌生感,激发他们热爱初中,逐渐熟悉未来的学习环境和形式。

⒊对孩子进行学习的社会动机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基本上还是以直接动机和天然动机为主的。尽管学校也会以“大目标”对他们进行教育,但是这些“大目标”对他们说来毕竟还是朦胧的,往往还难以同他们直接的学习动机挂勾。这种情况,对于他们接受初中较为繁重的学习任务是不能适应的。因此,对于初一新生进行间接的社会性学习动机的培养十分重要。可以考虑让他们接触比较形象具体,贴近学生生活的社会目标。比如可以读、看、讲能够理解和接受的一些著名的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和故事,对学生进行理想情操教育,最好能有一些学校、社区等“周围的形象”。再有,利用一些机会开展参观和访问活动,也可考虑参与一些科技馆或活动中心的社会活动或科技制作活动,拓宽学生们的视野,增加学生们对现代科技信息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社会动机。

⒋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指导这些即将升入中学的孩子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心理学认为,自我意识一般包括自我认识(如自我感觉、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如自信心、自尊心)、自我控制(如自制力,自我监督)等。自我意识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性倾向性的核心。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是个性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小学时期,自我意识尚处于较低的阶段,其特点是以外在权威为中心,如以教师为中心,来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独立性较差。进入中学以后,由于身体急剧成熟而产生“独立感”和“成人感”,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因此,中学时期是启发和强化孩子们的主体意识,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自我教育的十分重要的时期。教育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他们个性品质的发展方向。对于初一新生来说,自我意识教育很必要。所以很有必要进行一些指导:

一是引导他们端正自我认识,防止消极倾向出现。如在小学经常受教师表扬的学生,入学后不可能全都照样得到经常表扬。这就需要使他们正确认识和对待这种差异,保持较强的学习动力。

二是指导他们摆脱学习上过多的依赖性,通过讲座指导他们学会独立钻研课程和做作业,知道如何养成自觉预习新课,阅读教材,查找资料的习惯,全面掌握中学课程学习方法。

三是要求他们学会把学习、娱乐和休息结合起来并行成习惯。以便于今后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从而为在中学阶段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打下基础。在学习习惯和方法上要: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利用时间。优化学习风格,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立新型学习方式,把握学习主动权。

初一新生的心理素质教育,绝不是单靠学校教师就可以完全做好的,要全面完成这方面的任务,还必须依靠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的紧密配合,只要各方协调一致,最终总是可以取得较好的结果。所以父母和老师(配合社会)的共同努力是很必要的。

⒌还有必要向这些孩子们灌输正确的人际关系观念,引导他们健康的人际交往活动,教给她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了解、关心、学习。具体说,就是了解他人的品质,关心他人的需要,学习他人的优点。指导这些“准”新生从一入学就能以正确的观点交往人,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交际圈,并为进入青春期做好心理准备,为建立未来的良好的班级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

第四篇:小学升入初中的衔接期该做些什么

小升初的衔接期我们该做些什么

——读《中小学衔接研究与解决对策》心得

作为一名初中教师,常常遇到家长带着小学毕业升入初中的“新”生前来咨询如何改变他们的学习境况。在阅读了《中小学衔接研究与解决对策》这本书之后,回头想想。书上的很多方法是可以借鉴的。下面我们先看看:小学升初中会遇到什么问题。

对于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同学,入学适应不良最为普遍。这些初一的新生大多为十二三岁的孩子,自身的适应能力比较差。他们在小学学习了五六年,早已熟悉了小学的环境、学校的老师,来到中学这个一切都是陌生的环境中,不仅环境变了,学校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要求也不同了,而且老师也从小学生为对象的未成年人语言,改变成速度、频率都快速的成年人语言。所有这些改变都会造成初一新生在心理上、学习上的不适应。

初中学习与小学学习有很大的不同,初中是由小学向高中过渡的时期,学生的身心发展也由少年期向青春期过渡,他们可塑性大,既是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最佳时期,又是为今后发展创造条件的重要时期。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表现出以下明显的差异:

⒈学习的课程门类增加,内容加深,学科知识逐步系统化。进入中学以后,语文、数学、英语这些小学曾学习过的课程,由直观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识点变成了更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并更加突出能力要求;同时,物理、化学等课程相继开设,历史、地理、生物 1

等人文社科知识也成为重要的学习内容。这些学科知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都是必需的文化素质积累,这就使初中生的学业负担客观上大大增多了。老师的教学也越来越注重传授知识的严密性和注重学生思维方法、思维能力的培养,除要求学生识记大量的定义、原理等知识点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课程的增加,尤其是数、理、化等学科的增加,强化了学生对抽象逻辑思维的表达能力,提高了学习要求水准,因此加重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使一些学生感到苦恼的是,越想弄懂的越是听不懂或听得一知半解,越想记牢的越是忘得快,这就出现了对这么多的课程不知如何下手的现象,从而不同程度地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自信心,这种分化与学习内容的深度、难度的加大有直接关系。

⒉学习成绩波动很大,同时出现激烈的分化。①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和初中成绩相关不大。而初中阶段的学习成绩却与高中学习呈明显相关。②经过初一的学习适应和调整,学习习惯和方法基本形成定势,成绩的差异逐渐明显。到了初二,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自然科学课程相继开设,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智力在学习中的作用变得很突出,学习好与差的差距会越拉越大。③随着各学科课程的深入,对于学科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兴趣和爱好,偏科现象逐渐明显。

⒊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能力日显重要。小学时是按照老师的要求死记硬背,进入中学后就不能适应了。进入初中以后,学生在学习上的独立性逐步增强。课堂教学中,教师比较注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课堂教学外,学生更多的需要自觉地独立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

在家庭中,家长对孩子学习的直接帮助逐渐减少,不少家长也因为孩子学习难度的增加而显得力不从心。因此,自学能力的强弱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明显增强,学习依赖性强的学生成绩往往每况愈下。

⒋学习的自觉性和依赖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并存。小学阶段的学习,在学校里,主要依赖老师的安排,老师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管;在家里,也大都是在家长的督促下完成学习任务。初中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有所增强,但是,在这方面学生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许多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还不能持久保持,教师和家长的管理稍有松弛,就会无法自制,把学业抛至脑后,从而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

怎样才能使这些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

如果说,大人对于要从幼儿园“升”小学的孩子们不放心,怕他们不能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不少家长要送他们去上小学学前班。其实,相对于要升入初中的小学生来说,同样也应该有一个初中的“学前教育”。这个学前教育应该使即将升入初中的学生达成三个目标:

第一是知识目标:①使学生对初中新的学习特点和学习任务有基本认识。②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学习方法和策略。③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第二是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②提高学生收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③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意识和借鉴他人成功经验的能力。

第三情感目标:①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对

新的学习生活的适应性。②培养学习兴趣,不断引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及时调整学习习惯提高自己的成就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当今社会上已经有了这类的培训班,不妨可以考察一下,他们是不是能让参加培训的孩子们能够达到上述目标,如果真的是不错的,不妨可以送孩子去参加。即便不去参加这样的培训班,我们自己也应该对这些孩子们进行一些小学升初中的衔接期准备:

⒈引导和帮助孩子们逐渐对自己有一个了解,总结小学时的生活和学习,看看自己在生活上特别是在学习上有什么特点(优缺点),甚至可以让他们做一篇作文:写一篇“我想象中的中学”或“我就要成为一个中学生了”的作文。

⒉领着孩子到初中老师那里,或者到有初中生的朋友、邻居家里串串门,请他们介绍一下中学的学习和生活。可以联系学生们做的那篇作文做一下对比,初步了解一下中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和自己想象的有什么不同。

⒊对孩子进行学习的社会动机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基本上还是以直接动机和天然动机为主的。尽管学校也会以“大目标”对他们进行教育,但是这些“大目标”对他们说来毕竟还是朦胧的,往往还难以同他们直接的学习动机挂勾。这种情况,对于他们接受初中较为繁重的学习任务是不能适应的。因此,对于初一新生进行间接的社会性学习动机的培养十分重要。可以考虑让他们接触比较形象具体,贴近学生生活的社会目标。比如可以读、看、讲能够理解和接受的一些著名的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和故事,对学生进行理想情操教育,最好能有一些学校、社区等“周围的形象”。再有,利用一些机会开展参观和访问活动,也可考虑参与一些科技馆或活动中心的社会活动或科技制作活动,拓宽学生们的视野,增加学生们对现代科技信息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社会动机。

新生的心理素质教育,绝不是单靠学校教师就可以完全做好的,要全面完成这方面的任务,还必须依靠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的紧密配合,只要各方协调一致,最终总是可以取得较好的结果。所以父母和老师(配合社会)的共同努力是很必要的。

第五篇:语文教学初小衔接,我们该做些什么

语文教学初小衔接,我们该做些什么?

金坛市洮西小学 朱琳娜

面对着毕业班的孩子,总是一厢情愿地想:能扎扎实实的培养他们的一些语文能力,让他们平平稳稳的过渡到初中的语文学习,这或许是我应该做的。

翻开六年级语文书,我们发现无论从教材内容的编排,还是读写训练点的安排,都体现出和初中的衔接、过渡的特点。下面就以相关课文的教学为例,来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培养学生多角度搜集有效信息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掌握搜集和处理信息(包括网上学习)的能力,根据需要快速搜集所需信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索性阅读。为了更好地和初中衔接,最后一学期,培养这个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册教材第二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反映战争年代的动人故事,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说实话,刚备到这组课文的时候,心中就发怵,因为革命故事、英雄人物与孩子们现实生活距离遥远,而且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因此,在课前让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手段去搜集人物的相关资料,从而亲近文本,走近英雄。

例如,教学《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之前,我布置作业:预习课文,让学生去查找聂将军的生平事迹、图片、资料,思考:聂将军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然后,全班同学分享搜集的资料。

接下来又有教师的引导。师:昨天,预习过课文了,你们还有什么发现?生:我从课文里还读出了聂将军非常喜欢孩子,我觉得他还可能是一个好父亲。师:革命英雄也是一个凡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相信随着课文学习的深入,大家对聂将军会有更深刻认识!就这样,我们走近了英雄。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搜集人物资料的注意点:

1、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找资料,去了解人物。

2、能够表现人物性格、感情的细节多关注,多摘录。

3、要围绕“主题”,有目的,有取舍。

后面的三篇课文,则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搜集相关人物的有效信息(故事、诗歌、散文、人物传记、视频、图片等等),开展“走近伟人,探究人物”主题活动,既能培养学生能力,又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值得一试。

二、培养学生多形式阅读课文的能力

不难发现,到了初中课文的篇幅越来越长,字数也成倍增加,课外的阅读总量达到260万字,新课标对学生的读提出更高要求: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那么,从小学高年级开始,有针对性地训练是非常有必要。

比如,关于速读的训练,刚开始学生可能不习惯,因为一字一句读惯了,必须引导学生改变习惯,训练速度,尤其刚开始练,可以只求其快,不求其记得多。训练时间长了,学生的速记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都能增强。为了调动积极性,在班组里可以进行“一分钟速读竞赛”:上课时,指定翻到语文书第几页,在一分钟时间里看谁默读得快,要点内容记得多。时间到,可以出由易到难的题目检测学生速读的效果,经过多次训练大部分学生还是能达到每分钟500字的速度,准确率也较高。为了训练学生读书的方法,在课堂上还可以采用“四遍六步法”来学习一篇文章。

以《卢沟桥烽火》为例

第一遍,快速默读。完成两步任务:

1、知道课文的写了什么(梗概)。

2、识记主要人物、事物、观点,应达到每分钟读完300字以上的速度。有了平时的强化训练,超过三分之二的同学,在4分钟内完成任务。

第二遍,轻声朗读。完成第三、四步任务:

3、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词义。

4、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表达顺序),朗读要求,每分钟读完300字。

第三遍,潜心品读。完成第五步任务:学习文章写作特色。(表达方式、语言特色等)

运用具体描述来表现画面是此文一大特色,教学时,可结合本文的中心设计探究性问题:“课文是如何通过具体描述来表现日军的险恶习用心和中国军民誓死为国的抗争精神?”让学生反复品读语言文字,并引导学生通过敌我双方的言行对比来探究,抓住具体的语言材料来谈感受。如抓住课文对日军的言行描述的语句:“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日军恼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火来”“日本鬼子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哇哇”吼叫着,疯狂地向县城扑来”等体会日军的险恶用心;抓住课文对中国军队举动描述的语句“中国守军立即开枪还击”“早有防备的中国守军同仇敌忾,奋起还击,打得日本鬼子人仰马翻”“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小鬼子,看刀”等体会中国守军誓死为国的抗争精神。

第四遍,读中仿写。完成最后一步任务:像课文那样的写一写。为了让学生当场掌握这一写法,我设计小练笔:每学期学校都会开展各种各样的比赛活动,选择一个场面,通过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来表达出你的视野。

三、培养学生从一篇文章到整本书的阅读能力 随着年级升高,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拓展视野,本册第三单元特意安排了《西游记》中的片断《三打白骨精》的教学。甚至于在第十一册也安排过《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的教学。于是乎“作品梗概+精彩片段”,成了教学难点。更重要的是 “梗概”+“精彩片段”捆绑式出现,教学时该怎样准确定位?如何处理好“梗概”、“精彩片段”和整本书之间的关系?如何让学生掌握一点实用的阅读技能呢?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曾在蒋军晶老师在博客上看到对此话题的阐述观点和做法,仔细拜读,值得借鉴。

(一)确定教学目标,激发阅读欲望。

教学这类课文最核心的教学目标应该是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也就是借助于“梗概”与“精彩片段”作一个高效的“名著导读”。为达成这一目标,可以借鉴“读书会”、“聊书会”的一些方式方法,创设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课堂教学的定位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阅读课,正如蒋老师认为:把教与学的过程更多地处理成,探索与发现的过程。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多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教师多听少说,多组织,引导,多观察。如果学生没有读过这本书,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梗概猜测具体的故事情节,或到精彩片段中找答案,或提出自己的疑问:比如,鲁宾孙来到荒岛是怎么过着寂寞生活?他又是如何克服寂寞、孤独的?种出了粮食,他怎样做成食物?野人野蛮的宴会是什么样的?鲁宾孙是怎样教化“星期五”的?鲁宾孙和“星期五”是怎样救船长的?如果有学生读过这本书,可以让他们回答其他同学的疑问,也可以请他们讲讲书中其他的精彩片断。教师也可以给学生讲述自己读原著的体会。这些环节的安排,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欲望。

(二)“梗概”、“精彩片段”有机整合。

《鲁滨孙漂流记》的“精彩片段”,篇幅很长,并且细“碎”,没有前因后果,阅读时如果没有“梗概”,理解上会出现情节空白以至无法连贯,是真正意义上的“片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把两者结合起来。

可以让学生浏览“精彩片段”,想想这个片段大致在小说中的哪个部分呢?判断的过程实际就是把握整体与局部关系的过程。

(三)运用语言材料,培养语文能力

上课时可以让学生根据“梗概”试着用更简洁的话概括故事,尝试之后,学生发现,鲁滨孙在荒岛为生存所做的种种努力,不外乎解决食物、住所、安全和孤独这四个最基本的问题。这既是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训练,也是对故事重点的把握过程。上“精彩片段”时,可以更多从“作品赏析”的角度提出一些问题让大家讨论。例如“

1、野人为何取名“星期五”,从片段中找出能够印证时间的语句,谈谈时间描写对整个故事的发展起着什么作用?

2、在这个故事中,有时一件很简单的事,作者却会用很长篇幅不厌其烦地写,找出这样的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理由。

3、结合精彩片段,评价鲁宾孙是怎样一个人?

4、摘录片段中描写作者对生活感悟的经典语段,并作分析。

5、如果这个故事用第三人称来写,会怎样?

同时,告诉学生读一本书,一定要提出四个主要的问题:(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2)作者详细写了什么,怎么写的?(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有什么意义?

四、引导学生从记叙文到议论文的阅读

为了体现教材文体多样性的特点,在本册第四单元,学生再次接触议论文――《学会合作》,目标如何定位,如何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议论文的特点,这些也值得我们思考。

从课改以来,提起“讲解”老师们往往谈虎色变,“体验”的出现仿佛与之成了一对对立的矛盾,课堂尽量少讲,生问不说,答案全开放,结论无标准,这种时髦导致了教师教师不知如何教,学生不知如何学。其实,我个人认为,讲解法并不是教师个人的专利,学生精彩的演说、推论、论证的过程也是很好的讲解。所以讲解法并不是不要,而是我们要选择合适的时机而已。

比如《学会合作》这篇议论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初步感受议论文文风:说理深入浅出、思维缜密、说服力强,体会到“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只有学会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的观点,怎样把几个方面的意思像层层剥笋一样,一层一层讲得非常清楚。因此,这篇课文用讲解法来教学也未尝不可。

讲解些什么?怎么讲?本文的主要表达方式:例证法以及说理的条理性,句段的严密性、情感的渲染性(不必讲专业的学术语,重在字里行间的理解、感悟)下面就以课文第二大段为例,说说怎么导学。

1、体会“例证法”意义:举了交响乐团的演奏和中国小朋友的“瓶中逃生”的例子来证明观点。

2、运用名言名句加强对论点的认识。(名言带给我们的震撼是无限的)

3、体会说理的严密性。出示语段:“可见,成功的合作不仅要有统一的目标,要尽力做好份内的事情,而且还要心中想着别人,心中想着集体,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句与句之间的紧密联系,意思层层递进;体会用上这些关联词,使表达更加完整、严密,进一步明确: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只有学会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为孩子们服务!”这是我们共同心声。尽管压力重重,但愿最后一学期的语文学习,让孩子们平平稳稳过渡到初中,能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以上是我对本册教学实践后的反思。显得肤浅,稚嫩,不当之处,再次恳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复习阶段怎样实现小升初平稳过渡?

金坛市洮西小学 杨康梅

初中的语文学习与小学的语文学习不仅具有各自的阶段性特征,也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但是长期以来中小学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传统的教学却忽视了他们之间的连续性,学生一进入初中似乎小学语文的一切都成了“过时的皇历”派不上用场了。中小学语文教学自觉不自觉地造成了“马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局面。相当一部分小学毕业生升入中学后对紧张的学习感到很不适应,学习兴趣减退,学习质量大幅度下降。久而久之,不但学习不好,而且还会对个人良好品质的形成产生消极的影响。由此根据六年级学生即将升入初中的实际情况,就学生的语文学习如何平稳过渡谈几点想法。

—、由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入手。

在小学一般不正式安排自学课,学生的学习大都是老师“扶着”学的,学生更不会主动制定学习目标,也很少去想自己的学习成果是怎么来的。而上了初中,课程多了,学生会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故在六年级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1、选择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由教师提问题转变为学生自己提问题,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归类筛选。因为教师设计的问题不一定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表面上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实际上教师设计的问题像一双无形的巨手紧紧控制着学生,使学生自主学习变得很被动,束缚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学生会对教师的问题产生依赖,养成等人提问的习惯,而不会自己去发现问题,到了要真正独立解决问题时就会感到无从下手。

2、优化学习方式,交流学习过程。

到了六年级,学生更体现出独立的个体,其认知结构不同,学习方法也各有特点。但发现学生越来越普遍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这也是初中教师常常怪我们“小学生升入初中高分低能”的现象。如何帮学生找到最适合的学习方法呢?教师要提供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比如背课文,到了六年级,已不是一件难事了,一般学生都会自觉地、主动地按课后的作业去完成。但就简单的背诵课文是不够的。我让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背诵课文的,引导学生总结科学的背诵法。有些学生尽管已经背出课文,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学习过程是合理的,学习方法就是正确的,背诵方法是科学的。这种检查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应根据“孔隙”的特点,及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这个特点来进行背诵。这样既掌握了孔隙的特点,又很有条理地理清文章的层次,这当然是其中的一种背诵方法。这样好多同学,通过老师一点拨才豁然开朗,原来我们 “背书”花这么多时间——白费了。这不仅有效地去揭示新的背诵方式还起到了交流的作用。如表演法、复述法、绘图法——实际上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阐述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推敲谴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巧妙所在,学生在互相交流倾听中,又是一次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从拓展课外知识层面入手。

学生进入小学六年级以后,创造力会有下降现象。据有关人士分析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六年级进入初中的“转折年”,在“转折年”学生主要应对学习加深、提高的适应问题,创造的兴趣和动力就会减弱。在语文学习上,学生也局限于课本知识。针对这种现状教师要给予辅导、引导使其尽量减少消极反应,增强积极的创造性反应,就语文学习来说,拓展课外知识层面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

1、培养课外阅读兴趣是关键

课外阅读的作用已毋庸置疑,对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学而言,我们只学些选入课本凤毛麟角的几篇课文显然是不够的。在小学最后一年,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为初中的学习做好过渡,因为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关系着阅读的数量和质量。因势利导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童话、散文、小说及科普读物,生的心里有了知识的渴求。例如到了六年级,平时同学之间常有友善的绰号称呼。如“武松、孙悟空”等。我就叫学生一星期一个人物,一部书,讲讲你心目中的这个人物形象。同学们都饶有趣味地去阅读名作《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这样他们的积极性和创作潜能被引发了。兴趣有了,学生也会主动去开辟“精神食粮”的场所,班级图书角、导读窗、交流栏推荐名著、名作读物,共赏经典好书,交流读书心得,班级还经常举办故事会、演讲会、评论会,开展竞赛评奖读书系列活动。

2、充分利用课外阅读课。

课外阅读课我们做什么?教给阅读方法,利用课堂上所学的阅读方法指导课外阅读,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如学习《三打白骨精》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反之,课外知识掌握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学生知识层面的不同,对于理解课文的深刻程度也不一样。

检验阅读效益,摘课外读书笔记。摘读书笔记时可有教师指定的作品,有学生自主选择的,一般每两个星期3—5篇,内容有课题、字数、作者主要内容、好词好句、读后体会等,每两个星期交流一次检查一次。课外阅读量决定着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阅读量大的学生进入高一年级的学校学习往往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都较强。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予指导和检查,使之形成习惯,把读书作为一种人生乐趣,一生以书为友。

三、从培养学习习惯入手。

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也是学习的主体。对小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有助于使其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助于确保其主体的地位。要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预习、听课、认真完成作业、归纳记忆知识、重视考试这五个环节的良好学习习惯上。使学生升入中学后能迅速适应中学的学习。

1、注重自觉学习。

从教师布置作业后的自学,过渡到学生自己预习和复习,再到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自己认真读书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和善于思考的习惯。在教学上舍得放,多给学生一些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把独立自学能力的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能更快地适应任务繁重、节奏快速的中学学习。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形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养成熟练使用字典、词典的习惯,养成订正错误、修改文章的习惯。重视学生自主意识与自学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怎样掌握好基础知识;怎样进行文段阅读;怎样做好知识的整理与归纳等。精讲多练给学生留下思考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重点进行精细阅读,要有选择地把某些问题留给学生自己思考,不要因为害怕学生掌握不好知识而把全部问题讲透讲尽,要相信学生有能力自己去寻找答案。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作家刘青说:“人生的道路是很漫长的,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确实,人生最关键的只有几步,如果每一步都比别人强一点点,那么几步下来,你的优势将十分明显。不可否认,从小学升入中学,是人生中的关键一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掌握好中小学语文知识的衔接点,注重自己的教学方法,引导小学毕业生顺利适应中学生活,使学生迈好从小学升入中学的关键一步,他们将受益终身。我们要用心地将语文学习的接力棒交到中学语文教师手里,实现学生小升初的平稳过渡。针对“适度积累”这个专题,怎样体现小升初过渡?

——古诗名句的积累度,浅近文言文的渗透度,习作表达的训练度等

金坛市洮西小学 杨康梅

中国古典诗歌以其优美的意境、隽永的意义能够给读者带来美好的情感体验。新课程也对各年段学生的古诗文掌握与积累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古诗词一共有七十五首,古诗词的背诵并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全掌握的,因此我们要把这七十五首古诗放到每一天的语文学习中,每天花一点时间学习。要坚持学习,持之以恒。古诗词的意境是需要反复揣摩,每一次学习都会不一样的感悟,所以别把古诗词的学习当作一种负担,好好去感受古典诗词的美好。

而对古诗词美感的领悟,需要平时点滴的积累,沉淀到一定程度,才能在感悟诗歌时豁然而释,才能在“质”上达到飞跃。积累方法有:诵读积累、理解积累、归类积累、联想积累、回环积累、抄读积累等。在积累的过程中,尤其要强调诵读的节奏、韵律,以及诗歌的情感,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该要求学生在诵读时加入自己的情感体验,这样,学生的积累才不会是机械的重复。

教学中,一方面要善于引导学生将同一诗人的不同诗作进行比较,由此及彼,更好地感悟诗人的情感。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夏日绝句》。

另一方面,如果对古诗词的背诵和理解都达到了很好的程度,可以着手对古诗词进行分类,如按照季节、按照情感基调等,这是在横向理解的基础上,纵向上又有了新的理解。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联系已学过的知识,将不同诗人的同类古诗加以整理归纳,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如学习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时,引导学生把它同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归为一类,它们都表达了登高望远或追求卓越的含义。

当然,语文活动也是诗歌积累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方式将所学过的古诗词或诗中名句按照表达内容、感情或使用范围等标准制成卡片,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探究古诗的能力,逐步掌握方法,从而对古典诗词的学习能做到融会贯通,形成系列,增强学生对诗意的感悟理解,对人生的意义产生更新的认识。

听很多中学生讲,中学语文课本里最难学的是文言文,而文言文在每册课本中所占的比重还不小。因为在小学阶段几乎没接触过文言文,所以学生在理解上存在较大困难。

针对这一现状,如何在小学渗透文言文的内容呢?我从五年级下册开始就适当地给学生补充一些文言文。利用早读课,我会带着学生读《日有所诵》上的经典名句、名篇。我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起初只是经常给学生读读、背背《论语》中的经典名句,做出必要的解释。到了六年级上册时,我就让学生读文言文的名篇,内容相对浅显,篇幅相对短小的,如《夸父逐日》、《螳螂捕蝉》、《两小儿辩日》等等。六年级下册时,难度继续增加,将中学的一些名篇提前让学生尝试背诵。他们没有必须背完的负担,在一天天的诵读中自然而然的记住,这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对文言文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觉得多背诵一些文言文名篇,这对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积累文言文词语是很有帮助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读书可理解文义之间的关系。学习文言文诵读就更加重要了,不容忽视。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读:个人读、小组读、齐读、小组赛读等等,通过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古汉语语感,有助于课文的理解。

小学作文教学主要承担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指导他们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的任务,同时也要使学生受到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我们现在的教学就是要寻觅学生的优点,放大学生的胆量,拓展学生的思路,产生“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之积极效应,促进不同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练广度,培养思路的开阔性。

作文内容要丰富,选材要广泛,思路就要开阔。目前,学生常常是看着命题不知从何写起。他们的思考的心理是急于想“我写什么”,因而一下子就进入了狭窄的死胡同。针对学生这一思维特点,引导学生根据题意先想可以写什么,而后想我写什么,于是我及时引导学生在写实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上假设的词,任思绪飞扬,畅快地表达对母亲的孝敬。

二、练角度,培养思维的多向性。如何培养写作思路的多向性呢?、围绕中心从不同角度写。写人物训练从外貌、神态、行为举止、语言特点和心理活动等角度来刻划;写景物训练从静态、色泽形状、高低大小、全景局部等角度来描述;写事情强调点面结合、见事见人。强化这种训练,可以培养习作思路的多向性,避免单一性。

2、多角度立意。同一件事,可以训练学生从多角度立意,强化思路的多向性。以《拔河》为例,既可以说明胜不骄,败不馁,也可以表达“团结就是力量”这一主题思想,还可以表现“拔河也要讲究技巧”这一主题思想。这种训练,不仅培养了习作思维的多向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诱发学生的创造精神。

3、变换角度想。变换角度的写作思路训练饶有趣味,因而能刺激学生写作思路的积极性,使思路变得活跃起来,于是在写作中常有些生动的语言。

三、练速度,培养思路的敏捷性

当今社会,信息交流是相当快的,这就要求写作要有一定的速度。练速度,就是要培养思维的敏捷性。这不仅是作文的需要,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需要,更是交流信息的需要。

每次习作都要限定时间。为了培养写作的速度,在写作的时间上给予一定的限制,比如一节40分钟的习作课要完成一篇四五百字的短文,开始是有困难的,但经常训练,思维的敏捷性提高了,写作的速度也随之提高。

下载小升初衔接暑假该做些什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升初衔接暑假该做些什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CEO该做些什么[推荐五篇]

    CEO该做些什么? CEO的职责范围就是他确确实实所做的每件事情,就是别人无法替代的职责,并且有些事情是无法授权给他人的。 当某个人拥有了CEO的头衔时,我们对他会有一种敬畏感。......

    农村小学教师该做些什么

    时代在召唤我们—农村小学教师 纵观农村各小学,不难发现有以下几种类型的教师: 1、倚老卖老不思进取型的. 这部分教师大都接近退休,他们都有种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以老资格自......

    学生军训该做些什么

    学生军训该做些什么 一、国家对中小学国防教育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六十条明确规定:“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各级各类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

    小升初衔接教材

    衔接教材二 语音、汉字和书写 一、 日有所诵 杂 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二、 语音 (一)考点解读 重点考查教材中出现的常用字、多音字、形似......

    小升初衔接心得体会

    小升初衔接心得体会 小升初衔接心得体会1 一、制定作息计划假期里,娃娃们始终处于自由松散的状态。马上就要开学了,如何使娃娃们恢复正常的作息,是家长们的当务之急。这就要求......

    面对学困生,我们该做些什么?

    科研论文面对学困生,我们该做些什么? 发布时间:2008-12-05 浏览:1572次 来源:刘清慧 摘要:自深化教育改革以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由......

    教研组长到底该做些什么

    教研组长到底该做些什么? 教研组是学校教导处领导下开展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的组织。 其主要工作,简要地说,主要有:教学、教研、教务、师训 具体地说,要做以下工作: 1、在上级、学......

    面对新课改,我们该做些什么文档

    面对新课改,我们该做些什么 社会的进步,要求学校培养多型的人才,现在的孩子,接受知识的途径很多,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世界。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很难适应现代的孩子的需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