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内容和含义

时间:2019-05-13 13:29: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认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内容和含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认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内容和含义》。

第一篇:如何认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内容和含义

如何认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内容和含义

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1927-1987)提出的教学理论和方法。20世纪70年代,为了克服学生普遍存在的留级、学习成绩不佳的现象,巴班斯基提出,要对学校教学进行整体优化。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

巴班斯基将最优化分为“总体最优化”和“局部最优化”。学校实践中,领导和教师往往注意到的是个别的、局部的问题,更多地是集中精力解决薄弱环节,而有时甚至以损害其他方面为代价。教学过程最优化原理抓住了教学论中的关键问题,即如何通过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既得到教学的最大可能效果,又不致造成师生负担过重。

第二篇:《教学过程最优化》读书笔记

教学过程最优化

——一般教学论方面

【苏】 尤·克·巴班斯基著张定璋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教学过程内含教和学两个组成要素,他们彼此是有联系的。教学过程不是教和学两种过程的“机械的总和”,而是一种本质上完全新的、具有整体性的现象。

——第6页,【苏】 尤·克·巴班斯基 著,张定璋 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教学过程的前提条件是师生个人之间发生某种形式的相互影响。

——第7页,【苏】 尤·克·巴班斯基 著,张定璋 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在教学中,不单纯是教师在影响学生,而是师生之间有着特殊的相互影响,产生一种“教学上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影响,学生对这些影响的内心反应、领会和主观想法,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技巧以及其他教养因素方面的独立活动等等,都是统一在一起的。

——第7页,【苏】 尤·克·巴班斯基 著,张定璋 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教师的教学影响,学生对它的反映过程和学生反过来对教师活动的影响,这三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生的影响同时导致修正教师施加影响的手段。

第13页,【苏】 尤·克·巴班斯基 著,张定璋 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教学过程的这种环节结构,一方面反映了教与学的统一性,另一方面也明确地强调了教师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指导作用。

第18页,【苏】 尤·克·巴班斯基 著,张定璋 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教学过程的组织不容许有标准的、公式化的结构,这要求揭示出这一过程的各种基本规律,遵循这些规律才能保证最优地组织教学过程。

第18页,【苏】 尤·克·巴班斯基 著,张定璋 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只有控制和自我控制辩证地统一,才能成为社会主义学校中控制个性发展的真正的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23页,【苏】 尤·克·巴班斯基 著,张定璋 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为了顺利体现社会主义学校中教学的目的成分,必须遵循教学过程旨在使学生个性全面和和谐发展的方向性原则。

第25页,【苏】 尤·克·巴班斯基 著,张定璋 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教学应以人得和谐发展为目标,就是说,要使思想、行为、理想和现实生活之间协调一致。

第27页,【苏】 尤·克·巴班斯基 著,张定璋 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科学性原则的目标是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具有真正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会学生善于按辩证逻辑的规律科学的思维。

第30页,【苏】 尤·克·巴班斯基 著,张定璋 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应当把改善教学过程的条件看作是组织教学过程,特别是使它最优化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原则,而不是什么次要的、附加的、补充的手段。

第31页,【苏】 尤·克·巴班斯基 著,张定璋 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教学的自觉性原则致力于防止形式主义地掌握知识,促进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深刻信

念。

第33页,【苏】 尤·克·巴班斯基 著,张定璋 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分组活动和全班活动都是集体地组织教学认识活动,在进行实验室作业和实践作业过程

中,以及在学生的教学参观过程中,集体地组织教学认识活动特别有效。

第38页,【苏】 尤·克·巴班斯基 著,张定璋 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改进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深入研究方法选择的理论和实践,使能针对当时条件

选出最好的成套方法,这也就是要深入研究教学方法最优地运用的理论和实践。

第43页,【苏】 尤·克·巴班斯基 著,张定璋 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各种教育方法的不同结合有时可以达到同样的教学目的,但必须要善于看到确定性和可

变性二者辩证地结合,不能采取硬性的、专断的决定,而容许有一定程度的灵活性和可变性。第44页,作者引【兹维列夫,《现代普通学校条件下的教学方法的理论和实践》,1972年】

当教学任务的内容的性质不允许单纯的运用再现的或探究的教学方法,而是要求把他们

结合起来时,就可用再现-探究的教学模式,以便把几种教学方法的优点结合起来。

第49页,【苏】 尤·克·巴班斯基 著,张定璋 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所教材料的内容及其展开的方法应当像叙述研究成果那样,即向学生提出真实的运动,从他的某种简单的普遍的形式开始。

第50页,作者引【达维多夫,《教学中概括的类型》,第369页,1972年】

在保证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和使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条件下,按照高速度、高难度进

行教学的原则来组织教学,乃是一种再现—探究的教学,其目的在于尽力促进人的智力发展。

第51页,作者引【赞科夫,《教学论和生活》,1968】

用辩证法的系统观点评价现有教学任务的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法,乃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方法论基础。

第53页,【苏】 尤·克·巴班斯基 著,张定璋 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了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的作用而组织的控

制。

第55页,【苏】 尤·克·巴班斯基 著,张定璋 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精力耗费最优化的标志是:学生和教师经过课间休息和在家休息后能恢复正常的工作精

力,减少用于准备教学材料和批改学生作业的精力,减少教师在一周内进行各种各样“准备工作”的次数以及他在上下午都有课的次数,减轻由于课外事务过多的负担过重。

第62页,【苏】 尤·克·巴班斯基 著,张定璋 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机械的、直觉的和联想的决定,是在缺乏信心的状况下作出的。

尝试性的和或然性的决定表现出一种冒风险的心情。

决断性的决定是在最有信心的状况下作出的。

第63页,【苏】 尤·克·巴班斯基 著,张定璋 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正确确定的教学法,应当从科学的实质本身出发,建立在研究该门类知识的发展史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目的来决定取舍,并且要基于科学唯物主义的心理学的成就,基于全面的了解儿童,了解其年龄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在适应该时代的环境中所反映出来的新情况。

第64页,作者引【《克鲁普斯卡娅教育文集》,卷三, 第557页,1959年】

教学内容必须是科学的、可接受的、系统的和连贯的,即跟实际生活联系。

第66页,【苏】 尤·克·巴班斯基 著,张定璋 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任务,要求教师更加广泛和大胆地由刻板的、直觉的、联想的和尝试的态度过渡到着眼于选择教学方法的最优方案上。

第107页,【苏】 尤·克·巴班斯基 著,张定璋 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在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程序中,教师特别感到困难的是:研究学生,进行个别施教和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

第107页,【苏】 尤·克·巴班斯基 著,张定璋 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教师在研究学生、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自我分析等方面利用先进经验的行动,应当成为最优地组织教学教育过程的程序具有新质的现象的因素。

第118页,【苏】 尤·克·巴班斯基 著,张定璋 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苏联心理学家坚决反对个性研究的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机能主义,它把个性分解为一些机械的、彼此脱离的、互不联系的因素;另一个是格式塔心理学,它把个性看作是某种完整而无定型的东西。

第126页,【苏】 尤·克·巴班斯基 著,张定璋 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人的能力对于技巧、技能和知识而言,无非是一种可能性。

第127页,作者引【A·B·彼特罗夫斯基编,《普通心理学》,第404页,1970年】

心里属性总和的这个结构,归根到底是有具体活动的要求所决定的,并且对于各类不同的活动而言是不一样的。

第127页,作者引【A·B·彼特罗夫斯基编,《普通心理学》,第411页,1970年】

区分出本质的技能,乃是人的智力发展的最重要的标志。

第134页,作者引【A·B·彼得罗夫斯基,《普通心理学》,1970年】

最好不是由某一教师或某一班主任来编写学生的评语,而是由该班全体教师通过“小型教育会议”的特殊的“教育会诊”集体的编写。

第137页,【苏】 尤·克·巴班斯基 著,张定璋 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教师(特别是文学教师)可以广泛地利用做作文来揭示学生的内心世界。

第146页,【苏】 尤·克·巴班斯基 著,张定璋 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教师们交换对学生的看法,可以获得对学生的客观印象,往往可使某些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向好的方面转变,可消除对他的成见,这种成见在实际工作中是常有的。

第151页,【苏】 尤·克·巴班斯基 著,张定璋 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教师对个别学生的个性所作出的评定的客观性程度,不是不是一种客观的概念,在这里,任何绝对的意见都将是错误的。

第153页,【苏】 尤·克·巴班斯基 著,张定璋 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我们认为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精神心理气氛,有着重大的作用,有了这种良好的气氛,学生的学习活动就可进行得特别富有成效,可以发挥他们学习可能性的最高水平。

第157页,【苏】 尤·克·巴班斯基 著,张定璋 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在提问的最后阶段评分时,要特别明确、精确地提出评分的根据,提出答案的有优点和缺点,要注意指出学生在掌握教材上的进步。

第159页,【苏】 尤·克·巴班斯基 著,张定璋 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条件本身虽不是事件(现象、事物等的变化)的原因,但也可加强或削弱原因的作用,并可将某一个原因突出出来起主要原因的作用。

第164页,【苏】 尤·克·巴班斯基 著,张定璋 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为了不忽视产生不良成绩的条件和原因的这种相当复杂的联系,必须全面的分析原因,既要分析与学生有关的外在原因,又要分析内在的原因。

第164页,【苏】 尤·克·巴班斯基 著,张定璋 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在研究全部原因而不是研究其中的一个原因的条件下,根据对每一种原因可能有的影响程度所做的比较,就是说,在全面、综合地研究个性及其外来的影响的基础上,可以找出在当时是最主要的原因。

第168页,【苏】 尤·克·巴班斯基 著,张定璋 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学生较易疲劳和健康差也往往导致偶尔的不良成绩。

第178页,【苏】 尤·克·巴班斯基 著,张定璋 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绝大部分不良成绩出现在数学、俄语、文学、外语和物理课程里。

第179页,【苏】 尤·克·巴班斯基 著,张定璋 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少年没有正确理解什么是英勇、大无畏、有胆量,乃是搞恶作剧和逞能的另一个原因。少年儿童出于蔑视畏缩和怯弱,常常准备用任何方式证实自己的大胆和无畏。

第184页,作者引【B·A·可鲁捷茨基,《教育心理学原理》,第233页,1972年】

传统的家庭教育性质是受社会因素和生物因素的综合影响,但在前者起决定作用的情况下形成的。

第184页,【苏】 尤·克·巴班斯基 著,张定璋 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低估男孩在完成社会工作方面的可能性,常常会造成他们对班级和学校生活以及对少先队的中队和大队活动表现出一种莫不关心的、冷淡的态度,并增多破坏纪律和犯各种过失的次数。

第187页,作者引【艾利康宁、B·B·达维多夫,《掌握知识的年龄可能性》,1966年】

对于每一种心理机能来说,都有其最佳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其他一切机能似乎都寓于这一机能之中,并通过他起作用。这也就决定了在每一年龄阶段上儿童意识结构的独特性。

第188页,作者引【维果茨基,《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第369—370页,1960年】

实际练习、解答习题等,通常认为要在学习了它们的理论基础之后来完成才是最特别的。

第204页,【苏】 尤·克·巴班斯基 著,张定璋 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不良成绩的基本原因通过学生的意识折射出来的表现有:对教师不但没有同情心,而且有反感;对课程不但没有兴趣,而且讨厌它;不但不相信学习的重要性,而且请示学习的意义;不但不去努力克服认识上的困难,而且在学习的意志、义务感和责任心上自暴自弃。

第222页,【苏】 尤·克·巴班斯基 著,张定璋 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学生在没有履行要求时,建议教师要有分寸地正确判定他应负的责任,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和改正的可能性。少年时期的部分学生,他们破坏纪律往往是由于意志品质差,他的表现是不能克服学习困难,不能勤奋学习。

第227页,【苏】 尤·克·巴班斯基 著,张定璋 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第三篇:学习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

学习《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中“消除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途径”后有感

资阳市雁江区碑记镇祥嘉初级中学:刘继兰

在巴班斯基的《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消除学生负担过重的途径”这段选文中,巴班斯基提出了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分析了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并为此提出了消除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一些措施,学习了这段文字后,我深有感触。其实,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问题并不是一种内涵性的负担过重,而是一种外延性的:即教师为了提高升学率,延长学习时间,大搞“题海战术”所造成的负担。

对于这一点,其实我自己是深有体会的:刚出来工作的时候,我担任语文这一门学科的教学,由于年轻,争强好胜,总想取得好成绩,便一味地去加大学生的作业量,尤其是期末考试期间,学生更是练了一套又是一套,就这样机械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其结果呢?学生在刚开始的一学期还能取得好的成绩,本以为这样下去学生会一直持续这样的成绩哈!令人想不到的是,在后面的几个学期间,学生再也没有取得过我理想中的成绩了。那时的我也没搞清楚是什么原因。直至我看了巴班斯基的“消除学生负担过重的途径”后,我才猛然醒悟过来:原来一直挂在嘴里的减负其实最应该减的就是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问题。

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给教师、学生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是极大的,也许我们很多教师(就包括我自己)在这一点上认识得也不是很清楚。

首先:为了给学生提供“题海战术”的环境和条件,我们很多教师往往是整天趴在资料堆上疲惫不堪,成为百分之百的教学机器。

其次:学生长期在题海中挣扎,频繁且过难的考试使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荡然无存,久而久之养成了失败者的心态。

此外:教育战线触目惊心的悲剧时有发生。《珠江晚报》1396期刊了一篇文章——13 岁小学生《为解放自己,向老师投毒》;重庆14岁少女晓芸不堪重负,用鼠药杀死了母亲、祖 父、祖母;特别震惊全国的是浙江金华17岁的好学生徐力忍受不了太重的学业压力,举榔头 弑杀母亲;还有学生自杀、学生放火烧学校等恶性事件不断发生……。

更可怕的是潜在的恶果:学生在长期紧张、压抑的心理状态下学习,没有自己发展的时间、空间,由此扑灭了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之火。伴随着身体素质下降的是才能的泯灭,性格的扭曲和创造性的窒息。致使他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都不会主动学习,见书就头疼,毁了他们一辈子。反复做题训练的是技能,而老师们错误地把技能当成能力、看成创造,这样的学习实际上是复制、拷贝、克隆,技能有时会扼杀创造性。

另外:用过多的固有知识和传统观念占据大脑就很难再有所发展,从这些意义上讲,学校成了才智的屠场。杨振宁博士将这点讲得非常清楚。他说他父亲要是早知道他今天能拿到诺贝尔奖,小时候就会为他请高水平的物理教师作家教,就会买很多优秀的物理书逼他学习。他接着说如果真的那样,他就拿不了诺贝尔奖

由此看来,作为教师的我们确实应该想想该怎样去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的问题了。

在这一点上,巴班斯基就谈得比较详细,他认为,“减负”是减掉过重的负担,而不是减掉全部的负担,其实减负主要有三层含义:

一是要减掉对学生带有惩罚性的作业,当然,教材重复、过深,过难也要改变。二是要减轻过重的身心负担。三是要减轻家长过重的经济负担。

但本人认为应着重从巴班斯基的最优化原则出发,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教学课堂,从而达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的效果:

一、让学生掌握更有效的学习方法

众所周知,初三在任何一所中学都是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这个年级的教师、学生面临着升学考试的巨大压力。如何成功“减负”?首先应从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入手。因为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很多学生就是不愿意学习,总是在学习上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为什么?实际上就是缺乏学习动力,所以从这方面来看,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必须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德育,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有动力,才能学得好、学得快乐。曾经在电视上看过,有一所高中学校为了让学生掌握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学校让学生完成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有关学习方法的研究性学习。也就是让学生通过调查、讨论会等方式,探讨高中的学习方法与初中的有什么不同,研究学习习惯、方法、态度对学习质量的影响,应该形成怎样的学习习惯。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学生基本都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每个班,每个小组,每个人有自己的学习计划,这样在整个学校都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我觉得这种方法可用,曾经我在我所教的2005级学生的班会课上就简单地举行了一个类似于这种调查活动的班会活动,我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与学习成绩不优秀的同学分别谈谈他们的学习方法,然后互相比较、互相借鉴,之后让学生总结谈感受。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比如,之后的课前,我们班大部分以前不知该干什么的同学他知道课前应预习,这样才能了解课堂上老师要讲什么;也知道了课堂上应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寻找自己课前预习时不曾考虑到的问题和自己思路的不同之处„„

二、向课堂40分钟要高效益

教学时间限定死了,质量如何保证?为此,我们教师应该“向课堂要效益”。

比如说:针对我们学校年轻教师多、经验相对不足的状况,学校可以借助集体的力量,实施“大兵团作战”。同一年级、同一科目集体备课,相互取长补短。备课组资料共享,经验分享,有效地解决了年轻教师经验不足的问题。

作业要求少布置,但是布置的必须是精华。最终的目标是既要追求学生的“高质低耗”,也要追求教师的“高质低耗”,达到双赢的目的。

所以,为了不让学生陷入茫茫题海,我们教师们都应毫不犹豫地跳入“题海”,奋力“游泳”、利用假期中的时间好好分析每学科学生的成绩情况国,总结得失分的原因,这样等水性好了,爬上岸时,教师手里就有了很多可以利用的资源,再给学生布置作业时心里就有了底。

三、利用学校内所开设的部分非主科课程和校内活动提高学生素质

比如说,现在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自然与科学”、“校本课”等课程的开设其实就是为了让我们教师把主动权、选择权真正还给学生,把更多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还给学生。所以应将这些课程开设好,这样学生对社会的复杂性就会有一定的了解。

四、教给学生“带得走”的能力

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的全面提升。也就是我们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只有高分数,还应有高素质;不只是会考试,更注重能力,我们教师不仅要培养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一个健全的人,一个合格的公民。要让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与素质,具有与社会竞争的基本实力。

我个人认为:现行义务教育阶段,不可能只重视学生的能力,其实学生最基本的基础方面的能力也应该要重视,因为你若不重视为,你初中生又怎样升高中,仅凭学生的能力吗?所以我们教师应思考:既要不违背“减负”原则,也让学生有一定的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能力。应该说,如果作为人民教师的我们能时常以上面所说的四点作为你教学生的基本原则,那么至少可以说每一个你就做到了“减负”中的最关键的一步。

第四篇:浅谈新课程目标教学过程最优化

浅谈新课程目标教学最优化

旺苍县福庆乡乡小学校 边 江

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以及学生与教师的具体条件,遵照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的要求,设计一个最好的教学方案,然后灵活机动地实施这个方案,以期使某一水平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大可能的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教学过程可分为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两个阶段,因此,教学过程最优化应包括教学设计最优化和教学实施最优化两大内容。只有最优教学设计方案,未必能达到最优教学实施的效果;唯有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两者均优,方能真正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一、教学设计最优化.设计最优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等功能,因此,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首要任务。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除应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之外,还应符合素质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学目标应体现于目标设计的完整性(整体性)、可操作性和适切性三大方面。

教学目标的完整性,是指目标设计应包含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内容。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是指描述目标达到程度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如了解、理解、经历、感受、应用等)的层次性和准确性。教学目标的适切性是指目标设计在逐级分解时应注意尽量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求要适度,防止目标要求太大、太高,或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认知心理。.设计最优教学内容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有效的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还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掌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和容量,尽力避免照本宣科。教学内容最优化,应该是指教师所确定的教学内容的有效性、系统性和有序性,以及教师在呈现教学内容时的简约性、条理性和逻辑性。.设计最优教学策略(方式、方法、手段)

教学策略是指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策划或谋略,其中,包括了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策略的选择,同样应遵循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学策略最优化应体现:符合简约性、发展性、教育性和教学相长的教学规律;

符合启发性、直观性、巩固性、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符合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质量观,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学观和优质高效的效能观,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全身心参与的认知活动和意向活动的统一过程,成为学生对知识、技能、情意的内化和外显的统一过程;教师重视教法的设计和学法的指导,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师重视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有机结合,并做到使用适时、适量、适度、有效。

二、教学实施的最优化

教学实施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环境和设备条件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双方通过互动和合作方式,按照教学设计的系统规划,将教学设计方案物化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使学生的智力和能力都得到发展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充分利用45分钟的时间展开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应达到既向学生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一).时间管理的最优化

“把学生作为活动主体”落到实处,即让学生参与知识探究,教师少讲一点,学生多练一点。那么,怎样才能把握好学生“探究”教师“精讲”与学生“多练”的度。

1、合理安排“学、讲、练”的时间分配

一是应把教师的“讲”压缩在十五分钟左右,要“精讲”。教师只讲三点,即讲清重点,讲透难点,讲明疑点,理清结构。二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时间在十五分钟左右,可以放心地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实践、去讨论。那么,学生非智力因素差:学生不学怎么办?老师引;学生不会学怎么办?老师导;学生不想学怎么办?教师诱。这一引一导一诱,就是要求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因此,教师的精力应主要放在怎样少讲,怎样精讲,怎样引导、诱趣上。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三是应把学生的训练活动控制在十分钟内,要多练,但“多练”并不是让学生在题海里乱扑腾,而应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练好”、“练准”。

2、恰当安排“学、讲、练”的频率。

一节课要练几次,是把一节课平均分为三部分:一部分自学,一部分讲,一部分练?是“先学后教再练”,还是“先学后练再讲”?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单一课(一个知识点)可以先学后讲练,综合课(多个知识点)应是先学后讲练的循环,对某一重难点要反复讲反复练,边讲边练,这样不但巩固了知识,且训练了能力。

3、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向科技要时间

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高密度展示教学内容,全方位刺激学生感官,高速度传递信息,向科技要时间。

4、不多占用学生一分钟课间时间。教师准时上、下课,不拖堂,要保证学生的休息和活动时间。

(二).教学评价的最优化

教学评价是教师判断教学效果,检查学生对知识理解、掌握的程度的一种手段,也是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及时做好调控的有效方法。教学过程的教学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种。

⑴形成性评价最优化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评价,一般采用课堂提问、课堂练习、课堂讨论、自由发言和课堂测试等方法。形成性评价最优化应体现:评价及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质量较高,能充分活跃学生的思维并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教师及时做好点评和调控,并做到个别化辅导。

⑵总结性评价的最优化

总结性评价是一种阶段性评价,也是一种目标参照性评价,一般采用单元测试、期末考试等方法进行,以检查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总结性评价最优化应体现:试题的知识覆盖面广,并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既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方面的测评,也重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方面的测评。

(三)、“导”好课——每节课的关键

站在讲台前上总应把自己放在“导演”的位置上,尽管已写好了“剧本”,但面对的是不同的学生,如何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指导下有所收获,这就要求老师能随时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好每一个环节。教师能否组织好课堂教学和架驭好课堂教学,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成败的核心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以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由此导致了教师就像一个知识的“搬运工”,成为了一个“教书匠”。教师应把教材的讲授作为培养学生的基础和起点,把增长经验、发展能力作为最终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其引导下通过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和发现。从而使教师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只是一个引导者和配合者的角色。教师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真正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来。

学习新课程理念,优化教学过程,必须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当然,强调探索过程,意味着学生面临着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和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教学实施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使教师进入了动态把握和动态调控阶段。因此,教学实施最优化,除了受教学环境、教学条件、教师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水平制约之外,还特别受到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的制约。教学设计最优化的要求和教学实施最优化的特征一起,构成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基本特征和要求。这一基本特征和要求是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的准则和依据,也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而必须不断努力的方向。

第五篇:论教学过程最优化

读《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有感

一、作者简介

巴班斯基是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家、教育论专家、苏联科学学院院士,曾任苏联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

二、本书的简介

我认为本书分了八个部分,前言结语和六章构成。各章的大致内容如下: 第一章教学过程的结构,是以系统观点论述教学论所有基本范畴,表达了作者为本书标题上所注明的“一般教学论方面”的观点,也是作者有所创新的教学论思想。第二章教学过程的理论化基础,作者开宗明义提出辩证的系统方法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方法论基础。提出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来评判对所提教学任务做出的各种可能的决策,用以确保在相应的条件下选择出最优方案。

第三章对教师在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活动中的典型困难的分析。作者首先为研究教师工作制定了大纲,然后对教师工作的典型缺点和困难进行评定和自我评定。第四章最有组织教学过程条件。根据以上两章材料,说明在实践中运用最优化思想取得成功的程度的取决条件,主要有两个条件:

1、要对教师实行有关解决教学最优化任务的科学教学法的专门训练;

2、改进研究学生的方法。

第五章为预防学生成绩不良而采取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措施。这点在本市中所占篇幅最多,首先分析了成绩不良的原因,然后归类,列图表。然后研究、分析最后提出了克服的途径和一整套具体建议。

最后一章是对优秀生实施教学过程最优化的途径同样和分析成绩不良的学生的方法一样,从学生特点出发最后选择最优化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以及开设选修课开展课外活动等方面予以最优的考虑并拟出落实措施。

三、对本书的一些思考

本人认为这书里面有些东西不合理也不合实际,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教师要求太高,教师的任务太重很多教师是根本不可能达到的。

2、他对学生的各方面的分析依据不够,也就是说他的评价标准不够权威。

3、他的研究背景有局限性它是根据顿河—罗斯托夫地区的教学科学实验而受到的启发,不是每一个时代都适合的。

4、它的一些评价标准在现在的学校根本就不适合。

当然也有一些好的方面

1、以辩证的系统理论作为教学论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2、引人最优化思想,符合劳动活动的普遍原则。

3、关注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重视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存在很多的不足,尤其对于现在的社会来说要把他的这套理论用于现在的学校中可能有更多的漏洞,所以我们在参考他的这套体系时要学会用辩证的眼观来看待,取其中的精华。

作为学教育技术的学生来说应该考虑在当今的形势下针对小学、中学、高中应该怎样做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呢?我想这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好好想想看看我们是否能设计出来?还是他这个理论根本就无法设计应为有太多可变因素了。

下载如何认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内容和含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认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内容和含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教学过程最优化研究

    语文教学过程最优化研究 论文摘要:语文教学过程最优化研究—论课文目标教学的策略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学,过程,优化,研究 绪论 目标教学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机制,是牵动......

    《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读后感

    [《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读后感] 最近一段时间,我读了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这本书,我受益非浅,《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读后感。我深深地感受......

    对初中数学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几点认识[5篇模版]

    对初中数学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几点认识 摘 要 多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中学学校教育中心偏向智育,重视成绩,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严重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了培养......

    优化教学过程

    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学校要发展,就必须要更新教育理念,确立人本思想,抓......

    读书心得体会《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

    拥抱经典 享受阳光 ---读《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有感 利用假期时间我拜读了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这本书,使我受益非浅。我深深地感受到,在实施......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探讨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探讨 贾洼小学 袁晶晶 所谓教学过程最优化,就是在规定时间内,使学生在教养、教育和发展诸方面都取得最大效果。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切实做到“轻负......

    读《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有感

    读《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有感 延吉市煤矿学校教师 袁守玺 暑假里,我读了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这本书,我受益匪浅。我深深地感受到,在实施新课......

    读《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有感

    读《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有感 其实,我是一个挺爱看书读书的人,但自小就比较偏爱文学类的书籍或一些闲书杂书。真正踏上工作岗位后,才比较多的接触到教育教学类的专业书籍,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