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的艺术》读后感

时间:2019-05-13 13:19: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存的艺术》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存的艺术》读后感》。

第一篇:《生存的艺术》读后感

《生存的艺术》读后感

两周之内读了三本书,虽通读全文,但其主旨深意只能浅尝辄止、略知一二。《园冶》、《说园》都是景观界里程碑似的理论书籍了,对于刚踏进景观的我们多少有些晦涩,《生存的艺术》是俞孔坚的又一著作,虽是英文书写,但配以大量的图例,似乎变得也不是十分的难以理解。

文章主要叙述的是全球化和城市化,给景观设计学带来众多挑战和机遇,环境与生态危机、文化身份危机、精神信仰缺失,要求当代景观设计学必须承担起重建桃花源、重建天地一人一神和谐的重任。而面对这样的重任,景观设计学必须重归土地设计和监护的生存艺术,走向广阔、真实而寻常的土地,寻找大禹的精神、汲取在土地上生存的技术和艺术。

俗语有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意指事物用之得当则有利,反之必有弊害。比喻民心向背决定生死存亡。俞孔坚似乎是对造园、景观中的水很是看重,无论是对大禹治水还是后文中举得例子都能找到影子。

《生存的艺术》与之前看过的《园冶》、《说园》有些许不同的是,文章的字里行间作者主要是在追溯景观的根源,提出一种概念、或现象。他认为大禹是历史上第一位国王,利用自然治理自然,和谐的处理了人与水的友好关系。而回望今天的中国景观就好像秦始皇穿着西装一样,不伦不类,丧失了真正的自我。

中国正处于重构乡村和城市景观的重要历 史时期。城市化、全球化以及物质主义向未来几十年的景观设计学提出了三个大挑战:能源、资源与环境危机带来的可持续挑战;上世纪90 年代早期开始,中国兴起了一场“城市化妆运动”,随后一场席卷全国名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运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这些都使中国的大地景观面临严峻的危机边缘:生态完整性被破、文化归属感丧失、历史遗产消失。农业时代的“桃花源”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

景观是一个天地、人、神相互作用的,各种自然和生物的、历史和文化的、社会和精神的过程发生并相互作用着。说中说道:景观不仅仅事关环境和生态,还关系到整个国家对于自己文化身份的认同和归属问题。文化建筑遗产大多是封建时期遗留下来的,现代人一味模仿欧洲模式,但是没有新的发展!力量和富丽堂皇的罗马帝国和法国路易斯十四给人的印象是追求视为万能的西方城市,尤其是在城市,美丽的运动在美国,中国城市建设者也一直追求的。

在书中俞孔坚提到:从中国的第一个皇家园林和第一个文人园林开始,乡土便遭到了上层文化的抛弃。“乡村从一开始就被文化上层所抛弃”。然而人类归根到底还是来源于土地来自乡村,无论是女娲取泥造人还是盘符开天辟地都离不开养育我们人类的一方沃土,为什么有了一定的社会身份后我们就开始丢祖忘本了那!奇异、矫揉造作和排场成为造园的主流,并与周围寻常的环境以及市井生活大相径庭。法国的凡尔赛宫苑是如此,英国的花园则更是收集异国花卉的代表;中国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皆以奇花异草、怪石著称。在我看来这些也许可以算是“富人病”的一种吧。当我们什么也没有时,我们的一切活动中心都是保证生存而已,一旦生产力有了剩余,我们便开始追求其他的物质财富,雪球越滚越大,直到它崩塌。个人和集体是如此,政治和商业是如此,景观也跑不出这个“怪圈”。

在“回归自然”这方面,沈阳建筑大学显然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自从念大学以来已经数度走进我的视野,有幸的是我曾经来到过这座大学,不幸的使由于考试在冬天于是便无缘亲眼见一见这一片庄稼播种时的生机盎然或者是收获时节的满地金黄。新建的沈阳建筑大学和众多新型大学城一样坐落于沈阳的边缘,占地面积大,这土地之中应该也有部分曾经属于农户的农业用地。大多的大学城都会挖湖蓄水,置石叠山来营造文雅惬意的学习生活环境,沈阳建筑大学无疑从中脱颖而出,不但很好的利用了土地种植庄稼,使得活了十七、八年不知五谷的学生亲眼见证粮食的成熟,也让他们实际的了解“粒粒皆辛苦有”的含义,很好的回归了乡村,除了这些许田地,校园的生物的种类也比我们常见的校园要丰富,我们充其量在校园见到些小猫、小狗、麻雀、喜鹊之类的动物,在那年冬天我还亲眼看到了在篱笆围绕的树林间漫步的梅花鹿,这又一次的贴近了自然。而且这样的景观不是也增强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和文化意识吗!

俞孔坚强调三个原则,一是设计尊重自然,使人在谋求自我利益的同时,保护自然过程和格局的完整性;二是设计尊重人,包括人们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身份;三是设计关怀人类的精神需求,关怀个人、家庭和社会群体与土地的精神联系和寄托。这三个关于土地、人、精神的原则,要求当代景观设计学必须调整自身的定位和价值观。

这三点对于今日的景观确实是重要的,但是我认为在这三点钟必然是有摩擦的,必须相互妥协,自然与人类今天的发展就像一条抛物线,你高我低,我高你

低,如何真正的使二者达到共赢才是我们该费精神思考的,双方的适度让步,或者说人类更应该迁就自然才能算是接近正确的解决之道吧。

作者还提到:历史上,很多池塘、排水的设计目的是以便维持城市不被大水给侵蚀。现在城市设计完全忽略了这样的艺术生存,现在城市的排水系统一场大雨都消化不了,导致严重的水浸,这也使我们可以在家里“看海”,与此同时建筑物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利用率低,缺乏诸如对防洪、遗产保护、栖息地保护以及游憩和通勤等综合功能的整合;2005年杭州被评为“中国最美丽的城市”,但从航拍画面来看,除了鳞次栉比的楼房建筑和“挤”在城市中的些许绿地,完全看不到美在哪里。杭州我也曾短暂的逗留过两日,观赏了西湖的美景,市民的生活状态到也算是惬意,行道树和植被也很是茂盛,相比北方和西北地区优秀着很多,但似乎这样的状态也太过于自满。从卫星图上看,偌大的一个雄鸡中国在植被覆盖率上就像一只“脱毛鸡”除了黑龙江省、云南省、江浙地区有成片的绿意之外都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黄土地,这之中也正反映着文中俞孔坚在强调的资源过度利用等环境问题。

俞孔坚“红飘带”这个项目在国际上也是优秀的,美国著名旅游杂志《Traveler》2008年4月评出“新七大世界建筑奇迹”,中国秦皇岛的“红飘带” 因其生态理念及突破常规的设计而入选。就像作者在文中自己反复写到的那样,要善于利用自然,而不是过度的先破而后立,现代中国的景观不是要一味的模仿中国国代园林的优秀作品,更不能单纯的照搬没有任何文化背景的西方景观。“红飘带”未见其景已知其意,整个景观以一条“红飘带”长椅贯穿,这是吉祥的中国红,在树林间顺着河流的走势蜿蜒穿梭,十分醒目,然而这样的醒目却又显得这样的自然,这条景观道的建设丝毫没有破坏河流的走向与曲直,一草一树也尽量的保留了它原来的样子。

虽然全书更多的阐述的是一种概念与理想,准备了很多案例与数据的支持,也继承和发展了《园冶》与《说园》中亲近自然与善于保护与利用自然地思想,实际的解决办法没有一一陈列,但是我们不是也从他的作品中品出了些许精神与方法吗!

第二篇:艺术家及艺术生存

艺术产业化与艺术家生存问题

内容摘要:

研究现当代纯粹艺术家、经济艺术家、圈养艺术家三种典型艺术家的生存模式与生存现状;运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分析指出艺术产业化对艺术家生存的必要性与必然性;从艺术家本身以及社会各个方面,探讨解决艺术产业化与艺术家生存的矛盾与冲突方法,为艺术家打造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

关键词:

纯粹艺术家经济艺术家圈养艺术家需求层次理论艺术产业化

一、现当代艺术家的生存模式:

目前来看,我们可以见我们所熟知的艺术家生存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种,分别为纯粹艺术家、经济艺术家、圈养艺术家。

随着文化市场化、产业化趋势的不断深入,艺术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也日渐走出象牙塔,走下神坛,揭开数千年来的神秘面纱,如王谢堂前的燕子一样,转身飞入了寻常百姓家,如此打破数千年来的艺术“潜规则”,自然会招来很多非议,反对最强烈的当然是——纯粹艺术家。

纯粹艺术家,从狭隘上讲就是一心专注于艺术创作,纯粹为艺术而活,反对艺术商业化、产业化,认为那一种是对艺术的背叛,为了艺术的纯粹性甚至可以不惜一切,生命也无不可。纯粹艺术家在历史上就很少见,更别提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个人主义盛行的时代,纯粹艺术家在今时今日很难找到生存的土壤和空间。梵高的命运就是这种艺术家的典型写照,生前穷困潦倒,死后才声名鹊起。不知从何时起就有人在鼓吹在当今世界纯粹艺术已经死亡,纯粹艺术家也濒临“灭绝”„„

不可否认,当今有很多艺术家在走艺术商业化的道路,我们将这一现象称之为“艺术家下海”,已经在“海”里的艺术家很多,准备“下海”弄潮的艺术家更多,为了区别于“纯粹艺术家”人们把他们称为“经济艺术家”。经济艺术家与纯粹艺术家在艺术产业化方面的论断和做法截然相反。经济艺术家将他们的创作成果进行商业化操作,借助现代技术大批量复制、加工,运用各种营销手段,进入文化艺术市场,进行大规模的交易活动,获得经济利益,以此来解决自身和艺术的生存问题。这是为纯粹艺术家所最不能接受和容忍的,认为他们亵渎了艺术不可侵犯的神圣性。

“圈养艺术家”是艺术家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为政府机构、利益集团或各种组织、单位服务,以此获得他们在生活和艺术上所需要的帮助。圈养艺术家很好的解决了自己以及艺术的生存问题,但也常常受到很多同行的诟病。也许,这是一种嫉妒或同行相轻的表现,但毫无疑问,圈养艺术家沦为了一个特定组织的附庸,在很多方面都会受到其所服务的组织的限制。他们丢失了身为一个艺术家最重要的品质——自由和独立,无论是思想方面还是生活方面。很多艺术家将思想上的自由独立视为自己的艺术的灵魂,因此,并不是所有艺术家都愿意被“圈养”。

其实,纯粹艺术家、经济艺术家、圈养艺术家这三者的界限并不是那么分明,也无孰优孰劣,甚至高尚庸俗之分,只是个人所选择的生存方式不同而已,我们都应给予平等的尊重。

二、艺术产业化的对艺术家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古今中外,艺术家非正常死亡的现象非常普遍,原因也各不相同。英年早逝的艺术家有之,因政治迫害而亡的艺术家不在少数,贫苦潦倒、郁郁不得志而死的艺术家也是数不胜数,因各种困扰自杀的艺术家更让人扼腕叹息„„我相信,做一名纯粹艺术家,是每一个怀揣艺术梦想,投身艺术洪流的艺术人的最初愿景,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绝对纯粹艺术家,在作为艺术家之前,每个人的本质属性都是“社会人”,很多被公认为庸俗的东西,我们都不可避免得要去触摸,艺术家也不例外,比如“钱”。钱被公认为最庸俗的东西,但艺术家不能缺的东西也是它,众所周知,搞艺术是一个十分烧钱工作,培养出一个出色的艺术家,是一个普通的中国甚至美国家庭所不能承担得起的。很多人不顾家庭经济情况,坚持学艺术,走艺术家的道路,但等待他们的往往将会是更多更大的苦难,对此我坚信不移。艺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玩得起的,历史和现实生后中都有太多的例子来证明这一点。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一直为人们熟知,该理论构成基于三个基本假设:第一,人要生存,未满足的需求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求不能充当激励工具;第二,人的需求按重要性与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如衣食住行)到复杂的(如自我实现),第三,当人的某一级需求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求,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包含五个层次,分别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前两个层次的需求主要是较低层面的生活物质需要,后三个层次主要是较高层面的心理精神需要。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主要是为了满足后三个层次的需要,但我们不能只要“第三层”。

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若不满足,则会有生命危险。也就是说,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因贫苦潦倒而死去的伟大艺术家,我们熟知的就有曹雪芹、梵高、甚至莫扎特。看着这些名字,想想还有那成千上万的不知道名字的艺术家,如《最后一片叶子》中所描写的那样为救她人,冒雨绘出生命的希望的艺术老人。因此,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只凭一腔热血而投身艺术事业的人是冲动而又过于理想化的。足够的资金能为艺术家解决后顾之忧,从而更好的专心于创作,而对于艺术家来说唯一获得资金的办法就是创作,那是他生存的工

具,进行艺术品交换是不可避免的选择,这就是艺术品市场产生的最基本的原因之一,也为艺术产业化创造了基础。艺术产业化可以为艺术家一次性获取更多的资金。

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这些都也是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主要原因。艺术家需要得到别人的对自己及其创作的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认可,那么就不能孤芳自赏,闭门造车,就要让自己的作品流传开来,走进大众视野中去,艺术产业化在此过程中就起到了帮助艺术家传播其作品的积极作用。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这是一种创造的需要。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似乎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成就感与成长欲不同,成就感追求一定的理想,往往废寝忘食地工作,把工作当是一种创作活动,希望为人们解决重大课题,从而完全实现自己的抱负。艺术家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最强烈的群体,他们的每一次艺术创作,都是一次自我发现与实现的需要,尤其是在心理上。当他们所要创作的艺术品完成时,他们获得了第一次成就感,当他们所创的艺术品获得了普遍的认同和赞扬,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时,那会是自我成就感的第二次飞跃,达到顶峰的时刻,任何人都会享受并爱上那种感觉,为了再次拥有那种感觉,艺术家们就会不断的完善自己,不断的进行创新。可以说,艺术商品化、产业化能够最大程度的刺激艺术家们进行创新,实现自我超越,为艺术领域不断注入新的思想和理论。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艺术产业化对于艺术家生存和发展确实具有必要性与必然性。它不仅能改善艺术家的生活现状,使其能轻松创作,无后顾之忧;还能为自我实现提供良好的途径,刺激自身不断的进步。

三、艺术家在艺术产业化大潮中的生存、发展之道

第一,必须明确认识到,艺术产业化已是大势所趋,艺术走上了产业化道路已成既定事实,不可扭转,顺势而上才是明智的选择。

第二,正确看待艺术产业化,转变思想观念,避免走向极端,对艺术家来说,如何在产业化洪流中保持艺术本身的纯粹性,才是目前要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

第三,正确运用商业化运作手段,让艺术与经济相结合,实现“双赢”。可以与艺术品交易公司或文化中介机构的合作,双方分工协作,互惠互利。

第三篇:学会生存.doc读后感

学会生存——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鲁滨孙漂流记》,正是这本书教会了我怎么生存,所以,今天,我带大家一起走进这本书吧!

这本书的作者是丹尼尔·笛福,他是一个英国作家,生于伦敦,是18世纪英国现代主义小说的祭奠人。《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文学史上的第一步现代主义小说,他创造了新的文学体裁开创了18世纪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的先河。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永不满足,不断追求,不断进取,会在乏味的生活中寻找乐趣的的冒险家——鲁滨孙的形象。

这个故事主要内容是这样的,鲁宾孙出身贫民,但从小就立下了遨游四海的壮志。出海遇险后在荒岛历险28年凭借顽强的意志生存下来并最终脱险。

在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如何去生存,文中的一句话教会了我“我已学会多看看自己生活中的光明面,少看看生活中的黑暗面;多想想自己所得到的享受,少想想自己所缺乏的东西,这种态度是我内心感到由衷的安慰。”

在生存的过程中,不正是应该这样吗?多看看快乐的一面你就会很开心,很幸福,这便激发了你会继续生存下去的动力!如果你多看悲伤的一面,你则会很伤心,很难过,这便会使你丧失了你继续生存下去的动力!不是吗?我还记得我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两个人,同样困到了里面沙漠,剩下同样得水,但是说法却不一样,一个说:“啊!还剩这么多水呢!太好了!”而另一个人说:“啊?还剩这么点水啊!

一一定走不出沙漠了!”这两个人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也注定了他们的命运,第一个人顺利地走出了沙漠,而另一个困在沙漠里了……

我认为,学会生存先要学习如何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在精神上给予一定的鼓舞,必定会给予你继续生存下去的动力!

第四篇:博弈生存读后感

《博弈生存—社会现象的博弈论解读》读后感

社会发展学院 李莉 02080428

这本书是一本博弈论的普及读本,并不深入理论,较为浅显,颇有趣味,不似有些理论性较强的的书那么枯燥晦涩。作者将博弈论在生活中的应用写的惟妙惟肖,非常生动,然后通过对这些生活中事例的分析来引出一个个有关博弈的理论。总之,读了这本书让我获益匪浅。

首先,通过阅读此书,我知道了博弈是无处不在的。在没有读过这本书之前,我感觉博弈论是一门很深、很玄的学问,而且大多是涉及经济学方面的,与我们平常生活联系并不是很多。可是当我翻开导论,看到“失火了,你往哪个们跑?—这就是博弈论”这句话的时候,我就知道之前的刻板印象是错的,其实博弈无处不在,并与人息息相关,每个人每天都在经历各种博弈。

其次,我了解了阿罗不可能性定理,即社会没有一种“客观的”反映群体的社会偏好的方法。如果某种偏好得以反映出来,这完全取决于所采用的规则;如果采用另外一套规则,则有可能是另外的结果。比如,书中有一个关于投票选举的例子刚好说明了这一点。有300人投票选举2个人,其中100人喜欢甲,200喜欢乙。如果按一次性投票规则,那么甲得100票,乙得200票,乙胜。但是采用某种规则后,就有可能是甲胜。比如,将这300人,分成3组,其中第一组50人,第二组100人,第三组150人。如果第一组中有30人喜欢甲,第二组中有60人喜欢甲,那么第三组中就只有10人喜欢甲。分三组进行投票,采取谁获得的支持小组最多,谁就胜利。那么此时甲会得到2组的支持,乙只有第三组胜利,结果是甲胜利。这个例子就有点像田忌赛马的故事,这种投票制度就是目前美国竞选总统所采用的制度。当初戈尔比小布什多几十万张选票,但是美国采用谁获得了某一州的多数票,那么他就获得了该州所分配的选举人的选票,小布什与戈尔的关键之争是佛罗里达州的选举结果,最后在那一州,小布什与戈尔的选票之比为277:266,微弱优势胜出。这个问题就是博弈论中所说的投票悖论,即喜欢乙的人多,选举的时候反而是甲胜出。看了这类的事例,我不禁对许多原本坚信是民主的、公平的社会事实产生怀疑。可是,上面也说过,世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规则,因此,我也就坦然面对这些疑惑了。

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性虽善,但是人类的天性是趋利避害的,从动物状态走出来时人是自私的,所以最初的人们都会想着自己的最大利益,因此就产生了诸如中国北方草原沙漠化的集体行动的悲剧。大家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过度开垦、过度开采,反正这个资源是共有的,最终导致了沙漠化的悲剧,使群体都受到了损害。防止这种集体行动的悲剧有两个方法:一是制度上的,即建立中心化的权力机构,无论这种权力机构是公共的还是私人的——私人对公共地的拥有即处置便是在使用权力;第二种便是道德约束,道德约束与非中心化的奖惩联系在一起。

说到这到道德的形成,殊不知这是一个社会博弈的过程。本书作者通过一个猴子的故事简单阐述了这一点。话说一群猴子(人类的祖先)被关在笼子里,笼子的上方有一根绳子,绳子上系着一根香蕉(猴子最喜欢吃的),绳子的另一端是连着一个机关,机关是和一个水源相连。猴子喜欢香蕉,发现香蕉后,就会跳上去够这个香蕉,猴子够着时,与香蕉相连的绳子带动了机关,机关就会使其他猴子被水淋。这个过程重复着,猴子们发现,吃到香蕉的是少数,其余的大多数猴子都被淋湿。经过一段时间,有一伙猴子自觉的行动起来,当有猴

子去取香蕉的时候,那些猴子就去揍他。这样,一有猴子去够香蕉,大多数猴子就会去揍他,久而久之,猴子们就产生了合作,再也没有猴子去取香蕉了。这在猴子们间就产生了“道德”。当猴子们繁衍了下一代,它们会将这个经历告诉下一代,渐渐地猴子们便认为去取香蕉的后果对其他猴子不利,从而认为取香蕉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它们也会自动的惩罚不道德的猴子。以前只是认为道德的产生是在人们群居生活中为了大家和睦相处而约束彼此才产生的,具体如何产生却从没有想到跟社会博弈有关,现在想来果真是这么回事。偷窃,被众人认为是“不道德”的,虽然它本身是利于偷窃者的,可是因为它侵犯了他人的利益,所以,当偷窃者被抓时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而这个惩罚就是社会博弈过程的产物,有了这个惩罚,有了道德观,约束了人们想要偷窃的心理。如果没有这个惩罚,人人都认为偷窃并没什么不道德,别人的东西就是自己的,随时可以拿来,大家可以想象这个社会将怎样一个混乱。

该书最后还就“建立世界政府来避免当前的竞争悲剧的可能性与可行性”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从管理的和文化两个角度分析认为建立世界政府是可能的。因为从今天的管理能力来看,一个政府对全球事务进行管理是可能或渐渐可能的。而文化方面,只要世界各国人民相互理解和认同,并形成一种共同文化,或者即使不形成共同文化,只要能相互理解和宽容,世界政府就有可能建立。但是在世界政府可行性方面作者却持怀疑态度。因为这面临着要建立调解国家行动的惩罚制度,必须存在其权力高于国家的机构问题。不仅如此,还要考虑建立的世界政府是暴力的还是和平的?它产生独裁怎么办?它会不会产生其他人类的悲剧等一系列问题。对此,我期待在人们的共同推进下,世界政府能够建成,减少人类的集体性行动的悲剧。

最后我想说的是,博弈论在西方是科学,在中国则更像一门艺术,说白了,就是更艺术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想在当今社会如鱼得水地生活,多读读这本前人智慧精髓与今人科学经验相融汇而成的《博弈生存》吧!因为它会教你知道如何走出“囚徒困境”;如何改变自己的观点,从别人的角度来观察世界;如何根据“博弈论”,按照自己预计的道路走下去,如何获得双赢。

分享:《博弈者》

——是有博弈论,非普通百姓所能晓,——有如下象棋,非每一步都能走对,——犹如驰骋沙场,更非一般人所能匹敌。

——博者——赌也——有赌必有输,——弈者——易也——有得必有失。

长此以往,生命何其难也???

更何况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生者,难乎???难乎!!???

第五篇:《学会生存》读后感

《学会生存》读后感

建设窗口 郜燕

《学会生存》一书的作者是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供职的法国教育思想家埃德加富尔,他于1972年向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长递交的一份研究报告。

《学会生存》一书的作用是把“学习化社会”的概念推向了世界,并推进了人们对终身学习的思考,是由于当前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的迫切需求所产生的偶然观念,必然结果。其实它和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存、教育即社会的思想和他的这种思想其实是不谋而合的,总的来说,如今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在年轻的那几年或者是某个阶段就能够学会以后乃至一生所用的知识,所以学习的目的很明确,就是生存;其实人的一生就是和自己和别人不断的较量和竞争的过程,所以对于人的要求就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增加了更高的门槛,为了生存。其实生存包括各种各样的需求,一是:物质方面;二是:精神方面。要是从纵向的角度看的话,就是从你的一生的时间以及各个阶段,逐渐考虑和磨练自己的能力、品质、人格、意志。其中的有关教育的扩充需要与要求值得关注,因为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不乐观:第一,需要和要求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不总是自然地和谐一致的。第二,在这两方面都可能发生不均衡的状态;第三,在许多部门,在大多数国家中,这两个因素是不相符合的;第四,教育需要和教育要求,无论其各自的增长率如何不平衡,无论其结果如何不一致,这两方面都正在日益猛增。在教育扩充的许多原因

中,有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人类知识的增加、社会的改革和心理上的动机,每种原因都是重要的,但最有决定性的似乎是社会—经济的原因。因此,教育的扩展就可能受到政治上的选择和意愿的影响,并部分地为它们所控制。即使教育还没有在全体人民中取得它应有的地位,它至少已为每一个人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对于教育的要求是我们时代的特征,其范围之广和力量之大是空前的。这种演进——由于种种协调一致的原因——正在世界所有地区发生着,无论其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增长率、人口密度、技术进步的程度和每个国家的文化政治制度如何。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普遍历史现象。一个迹象表明,这种倾向将继续高涨。在我们看来,这是不可逆转的。将来制订教育政策必须根据这个基本事实。

在今天,学会生存就要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积极的终身学习的观念。终身学习,是指人的一生都要学习,从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学习伴随人的整个生命历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学会生存》报告把终身学习与建立学习化社会(学习型社会)结合起来。“学习化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习成为整个社会成员一项经常的重要活动。创建学习化社会有赖于终身教育思想的普及,又有利于终身教育的实施与提高。而当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时尚时,另一个关键问题出现了,这就是怎样学习。学会学习是学会生存的前提。发现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是引导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为了自我的终身学习和创造活动,我们的教育重点必须从“学会”走向会学,即培养一种创新性学习能力。学会学习在当前还要转变一种观念,即由“拥有文凭”向“拥有能力”转变。文凭和学历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表明了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有文凭就有水平、有学历就有能力。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新事物、新情况层出不穷,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出现,要求人们必须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个拥有较高文凭和学历的人,如果停滞不前,也会落伍,难以跟上潮流、胜任工作、获得进步。学会学习,学习会生存,核心就是要在全社会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让学习成为21世纪的生活方式,养成处处学习、时时学习的习惯,并且首先要学习“学习的方法”。如此,个人生存才会有保障,国家才不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被淘汰,以及落后就会挨打什么的教训我们的人民已经受得太多了,近代的侵略者给我们的教训应当永远铭记在心中。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除此之外,还有学习,不断地学习。

下载《生存的艺术》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存的艺术》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会生存读后感

    学会生存读后感 《学会生存》一书的作者是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供职的法国教育思想家埃德加富尔,他于1972年向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长递交的一份研究报告。 《学会生存》一书的作......

    《学会生存》读后感

    《学会生存》读后感最近我读了《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这本被誉为当代教育思想发展里程碑的著作,它是上世纪70年代,面对着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向教育......

    读后感学会生存[定稿]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杭千波 最近阅读了《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这本书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

    《敬业者生存》读后感

    《敬业者生存》读后感 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敬业是我们在这世界上所能学到的唯一生存的本领。 在西方,敬业是每一个人的必修课,几乎每个年轻人在得到一份工作之后首先要学会的......

    靠结果生存读后感

    这本书对我感触最深的是《恪守职责的倒茶人》一节,在书中写到“无论你的领导懂不懂管理,无论你的同事是否配合你,这都不是你不提供结果的理由” 很多时候,困扰我们的往往不是事......

    学会生存读后感(通用)[五篇模版]

    学会生存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会生存读后感范文(通......

    《学会生存》 读后感[5篇范文]

    学会生存读后感(一)原以为,生存就是活着,就是存在。最近,浏览了邵道生的《学会生存》一书,对:生存有了新的认识,对生存的理解有了新的内涵。《学会生存》中邵道生对生存作了这样的诠......

    学会生存读后感我

    《学会生存》读后感-谈体育教学中的生存教育 人出生到这个世界能够活着(生存)是他和她的本能。生存教育是人生最基本的教育。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