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反思教学与教师教育智慧的形成
《教师智慧的20个分享》读后感
在《教师智慧的20个分享》一书中看到:教师作为一种专业,需要睿智、机智、理智、明智、大智和德智。我将它理解为,教师的教育需要智慧,智慧的教学、智慧的与学生交流、智慧的因材施教、智慧的处理每次偶发事件。
教学的智慧体现在教师对教材的真知灼见和独到见解,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不仅能够挖掘教材的深度,更能够用新见解、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等独创性思维的产物吸引学生,让学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不断吸收成长。
智慧的与学生交流。师与生的交流,往往缺乏平等,生与师的对话常常有所保留,有的甚至会话到嘴边留半句。这时就需要教师运用智慧话出学生心声,产生共鸣,再抛砖引玉、取喻明理,使学生对问题心领神会,如人幽微之境,突见“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智慧的因材施教。我们常说“人最不缺乏的就是个性。”在一个班集体中,往往会有那么一两个个性特别鲜明的学生,他们可能不是成绩最差的,也不会是让人最操心的,但常常是令人最头疼的。对于这类孩子,除了必要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还需要用耐心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用恒心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再以闪光点为突破口,用机智的话语放松孩子的心情,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辅以课后辅导,逐步实现因材施教。
智慧的处理偶发事件。我想这应该称之为教育机智。课堂教学充满了变化和问题,任凭事先如何周密地设计,总会碰到许多新的“非预期性”的教学问题,若是对这些问题束手无策或处理不当,课堂教学就会陷入困境,有的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向师性。面对偶然性问题和突发的意外情况,教师作为一名引路人,应当在瞬间激活奇思妙策,机动灵活地处理。这种智慧,是一种转化师生矛盾的艺术,更是一种正确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技巧。
教育智慧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与反思中逐步形成的,它能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捂,从而逐步地提高悟性,增长智慧,变得越来越聪明。拥有教育智慧的教师才能真正的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第二篇:“佛”的智慧与形成
“佛”的智慧与形成
——观“英雄教师”秦开美事迹报告会有感
有一天,佛在他的岩洞里,佛的侍者,阿难站在门外边。突然,阿难看见魔来了,他很惊讶,很不高兴,希望魔走开。但是魔却径直向他走来,并请他向佛通报一下。
阿难说:“你为什么到这儿来?你不记得你过去在菩提树下被佛陀打败了吗?你来这儿不觉得害臊吗?走开!佛陀不会见你的。你太坏了。你他的敌人。”
魔听了这些话,哈哈大笑起来:“你是说你的老师告诉过你他有敌人吗?”这一问使阿难很尴尬。他知道他的老师从没有说过他有敌人。所以阿难被打败了,不得不去通报魔的来访。他希望佛陀会说:“去告诉他我不在这儿,告诉他我在开会。”
可是当佛陀说魔这个老朋友来拜访他时,他很兴奋。“真的吗?他真的来了吗?”佛陀一边说,一边亲自出去迎接魔。阿难非常难过。佛陀径向魔走去,鞠了个躬,用最亲切的方式握着他的手。佛陀说:“嗨!你好吗?一向可好?事事顺利吗?”
魔没有吭声。于是佛陀把他带到岩洞里,给他准备了个座位,让他坐下来,并吩咐阿难去为他们俩准备香茶。“为我的师父我可以一天泡一百次茶,可是给魔泡茶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阿难想道。可是既然这是师父的命令,他又怎能拒绝呢?于是阿难去为佛陀和所谓的客人准备香茶,一边准备,他一边却努力地倾听他们的谈话。
佛陀很亲切地又问道:“你一向可好吗?事情顺利吗?” 魔说:“一点也不顺利。我当魔当烦了,我想当别的。” „„ 最后魔既然归顺于佛陀门下。
这是一行禅师《般若之心》中的一个关于佛陀的故事。在观看秦开美“人质”事件视频面对面后,我想到了情节与上面故事的异曲同工之处。
着了魔一样的张泽清闯进六(3)班教室时,学生们惊呆了,而秦开美表现出超乎异常的冷静,继而安慰学生不要慌张,接下来秦老师主要说了四句话。
“你要我怎么做,我全力配合你,千万要冷静,有什么事都好说。”
“这老爷爷不是坏人,你们不要怕,老爷爷把事情办完就没事了,现在把作业拿出来做作业,没事。”
“我留下来做人质,让孩子们离开吧。”
“爷爷不会伤害你们,你们慢走,到隔壁去做作业。” 仅这四句话,我悟到秦开美老师身上所显示出来的“佛”的智慧:魔来不惊,佛眼无恶,佛替众生苦(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最终才会正道压邪,众生平安。
而不管是佛还是秦老师,最大的智慧源泉都在于“慈悲”,即“仁爱”。
有道说“一念成佛,一念成魔”,而我从秦开美老师汇报时几度情不自禁地哽咽和字里行间,感受到的是佛性的成就与师道的成就不是“一念”而是长期的践行才得成“正果”,有偶然,更是必然。
没有“八十一难”的磨砺和坚持,唐僧难成正果,没有26年来对教育事业、学生无悔的爱和坚守,秦开美老师也许会成为“秦跑跑”。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件事,别人都没做,而有一个人做了,那他就是英雄。当“英雄”等等称号冠来时,秦开美老师却以极平常心看待。观看汇报后,我心里没有震撼,因为最近的“最美少年”柳艳兵,更早的“最美教师”张丽莉和“最美司机”吴斌等等,他们其实是平时习惯、人性、事业心坚持而来的一种必然成就。这种坚持或坚守,许多人都已经做到或能够做到,包括我自己。
在以后的日子,我们如能坚持爱自己,爱众人,爱事业,相信到时一定会“佛”道自然成,师道诲万生。待到风吹过,世道正能盛。
第三篇:智慧教师教育教学成果
结合课程教学探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
内容提要: 高中学生对科技方面的学习,是经后步入高等教育学习,步入社会生产实际的入门,是将理论应用到实践的初步尝试,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敲门砖。因此对高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训是必要的,结合课程教学探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是必要的。
主 题 词: 高中生,科学素养,探索,实践
作者姓名:
潘之浩
高中学生对科技方面的学习,是经后步入高等教育学习,步入社会生产实际的入门,是将理论应用到实践的初步尝试,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敲门砖。因此对高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训是必要的,结合课程教学探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是必要的。作为技术学科教师,我想就通过课程平台、活动平台以及课程平台与活动平台的整合提高高中学生科学素养浅谈一下个人感悟。
一、科学素养的内涵
作为科技方面教师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要做到首先应该理解科学素养的内涵。世界上对此的定义有很多,具有权威的,代表性的大约也有十几种,我在这里主要参照的是美国“2061计划”对科学素养的定义。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发起的“2061计划”对科学素养的定义是:“熟悉自然界,尊重自然界的统一性;懂得科学、数学和技术相互依赖的一些重要方法;了解科学的一些重大概念和原理;有科学思维的能力;认识到科学、数学和技术是人类共同的事业,并认识到它们的长处和局限性。同时,还应该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处理个人和社会问题”,“科学素养可以增加人们敏锐地观察事件的能力、全面思考的能力、以及领会人们对事物所作出的各种解释的能力。此外,这种内在的理解和思考可以构成人们决策和采取行动的基础。”
之所以参照该定义,我认为此定义中具备适合高中学生培养的几方面能力。一方面是广泛地认识、理解科学,即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方法;二方面是学习科学知识,即学习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三方面是构建科学思维体系,即培养逻辑性思考问题的能力;四方面是做科学,即参与科学探究和问题解决,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处理问题,并培养相关的技能。
二、提高科学素养的背景介绍
作为一个现代化国家,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应该是公民能否具有理性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应该从孩子抓起。我列举一下中科院统计的相关数据,很说明问题。
“我国在2010年第8次中国公民的科学素养调查中,科学素养水平3.27%,只是相当于日本、加拿大、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这是横向的比较。再来看纵向的比较,1992年以来,中科院做过八次科学素质的调查,2001年的时候比例1.44%,2003年1.98%,2005年1.6%,2007年2.25%。说到科学素养的调查由三个维度组成,一个是科学知识、一个是科学方法,再有就是科学精神。如果从这两个横向和竖向的比较来看,虽然呈现逐年比例上升,但总体看我们国家公民的科学素养的确是不高。”
以上节选可以看到科学素养的提高是必要的。作为高中学生,我们一直以来做的最多的是科学知识的学习,但学东西是为了用,学以致用才是不断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我们应该更多地教学生去利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利用所学去进行科技探究,去创新。
科技是我们学校特色之一,学校对学生的科学素养教育很重视,学校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给学生一个氛围,自我发展空间,能够搞创新。倡导学生走进科学,享受科学,鼓励学生进开展科技活动,设立绿色环保活动小组,建立科技创新实验展室,这些有效鼓励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使学生看到科学并不神秘,离我们不很远,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科学探究指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和用所学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因此,它实际上包含科学方法、科学技能和科学过程。我们开设科技展室,开展系列相关课程,例如通用技术课、信息技术课、研究性学习课、参加市区科技活动实际就是将科学素养的定义加入科学探究,这样其中就会包括科学方法、科学技能和科学过程等因素。而这正是我们应该从教学中探究高中生如何提高的方面。
中国教育界很多专家一直把科学技能和科学能力区分开来,把技能看作是简单的能力,往往是操作性的;而把能力看作是对各种技能的综合运用,往往是思维性的。西方国家往往统一用技能(skill)来表示,只是区分出低端技能(low-order skills)和高端技能(high-order skills),前者对应于技能,后者则对应于能力。我们应该使高中生能够将多年学习的各类科学知识,转化为创造能力、生产技能、新型思维。
那么如何立足现有条件更好地达到以上目的呢?
三、方法探究
(一)通过课程平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1、有效利用跨学科技术课程提高科学素养 通过课程为学生搭建科学知识综合应用平台。通过教学发现许多高中学生虽然按学科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学习,完成了阶段性的知识学习,但他们许多不能将知识联系到实际之中,知识只是独立学习,独立记忆,独立领域应用,但在生活中,往往需要跨学科应用,这正是他们的弱项。
学校可以利用综合技能课作为跨学科平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通过课程学习将利用所学的多学科科学知识构建科学思维,逻辑性思考问题的能力。以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两门课为例,高中通用技术与初中的劳技的区别,通用技术不是简单操作,不再局限于学生的单纯动手或模仿的操作技能教学,而是引入大量设计元素。通用技术课将引导学生融入课程,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它将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它将强化学生的手脑并用实践能力;它将增进高中生的文化理解,提高学生的交流和表达的能力;它将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最主要的是它打破学科,以设计任务为媒介,为完成一个有难度的任务需要多方面知识技能的综合学习、应用。另外通过课程平台也为学生提供了探究、学习的时间、空间、有系统化的指导、有所需材料供应,为高中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提供必要条件。
2、通用技术课做为提升科学素养的平台的应用
利用通用技术和研学,借此为平台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学习,就是在课程上,可以使学生学会将多学科知识融入实际应用中,通过任务驱动,既提高学生对理工科学习的兴趣做到“爱学”又让学生会将死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做到“会用”;既使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流程,养成良好习惯,做到“会学”,又使学生在今后的其他学习中,愿意使用这些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做到“爱用”。让学生真正做到“爱学会用,会学爱用”。
例如通用技术课上册《设计与技术1》主要以学生体验设计的入门,在上册教学中主要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包括:设计的基本概念学习,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学习,技术与设计中基本操作技能实践(金工工具使用、简单制图),材料学基础学习,设计产品中技术测试等。我在教学中设计将概念类理论知识集中讲授后,通过设计一个“小车模型”的工作项目,让学生亲身感受理解集中学习的知识,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利用工作项目中的子任务将技术与设计中基本操作技能实践纳入其中,学习锯、锉、锡焊等工具使用技巧,在制作中学习材料学基础,学习设计产品中技术测试的方法,并了解其必要性,并且在完成项目的全过程为学生讲授工程项目作业的逻辑思路,并在中间增加大量高中学生的分组讨论、协作、自主评析的环节。另外由于采用工程类项目,融合了相关的力学、电学、电工;数学;美工;制图;机加工等很多学科知识。通过项目,任务的完成学生切实体验到跨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学会了设计、制作到完成项目全过程的处理问题的思路、方法。有很多学生在完成项目后后就说,原来没想过这些知识会这么真切地用到实际中,并且在实际中影响这么大,在设计环节,一点数学计算错误竟然使一个设计的部件作废,既浪费了材料还费时费力,一点力学知识的疏忽竟然使安装的小车模型的车速下降很多,等等。
3、研究性学习课做为提升科学素养的平台的应用 研究性学习课程也是如此,学生的探究范围自主性更大,选择研究的课题更宽广,科学知识范围涉及社会学、自然科学、人文、地理等,研究手段也很丰富,还加入社会调查、取证、探究等活动,最终出研究成果多元化,有实物、论文,失败总结等等,而且其重在过程体验、小组协作分工、知识综合运用,也具备跨学科性,研究性,综合能力培训。
总之,高中学生通过这些技术类课程的学习,利用课程平台可以实现学习理论-利用理论进行实践-根据实际情况修正设计-再实践。并且在课程平台中着重能力训练、着重学科的衔接、知识的迁移,着重思路拓展、创新发展。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发起的“2061计划”对科学素养的定义的要求。
(二)通过活动平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俗话说“见多识广”实际指人只有经历的事情多,学的知识多,见识也会高。那么同样的道理,如果要提升高中生的科学素养,就要为其创造条件,使其“见多”而达到“ 识广”的目的。
实际现在,不论市、区举办大量科技方面的活动,还有许多与高等院校合作的科技项目,甚至举办在专家指导下的学生考察活动。我认为,应该积极利用相关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增长见识,通过活动平台提高高中生的科学素养。
对于一些高质量的活动平台,例如“金鹏论坛”“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等,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学习、参与,以赛促学,并使高中生凭借活动平台实践创新。
创新分为“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对于高中生的科技创新,我们应着重进行“模仿创新”的培养,通过模仿来学习跨学科知识,消化吸收技术水平,设计理念。从某方面进行创新改良,这样达到参与创新,提高科学素养的目的。
例如今年通过指导高中生进行机器人开发,进行工程类项目开发,使学生对设计、加工、编程,检验、改良的全过程进行实践。学生的知识综合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敏锐地观察事件的能力、全面思考的能力都有很大提高。在几次改良中,由于各种原因,机器人发生几次疑难杂症故障,硬件厂商都解决不了,我与学生共同通过原理分析,论证,硬件检验法,最终都一一解决,并在大赛取得好成绩。
通过这样的活动平台,学生亲身感受到参与活动带来的科学素养的提升,终生受益。
(三)通过整合平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多方面搭建平台为学生提升科技水平提供有利条件。但如果有效整合多平台,使之系统化,那么对于提升高中生科学素养会事半功倍。
所谓整合多平台,就是将课程平台、活动平台统一规划,将通用技术课、信息技术课、研究性学习课与科技活动的内容,知识点、能力要求、效果展现、评价等进行系统化,形成难易渐进、项目综合合理、跨学科知识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个人技能与小组协作结合、课程学习与比赛结合、过程考核与效果成绩结合的科技学习体系。
例如:学生进行一个课题“自动水位控制的鱼缸对热带鱼养殖影响”。用到物理知识的电路原理、传感器原理知识运用;生物课的知识;通用技术课的电路设计、电路焊接、鱼缸制作、制图知识运用;信息技术课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图纸的电子制作;研究性学习课的课题研究实践等。通过一个项目,学生可以在某课先学什么,在某课后学什么,运用某学科已学知识,进行什么实践操作。通过平台整合,可以使高中生活用知识;打破固有思维模式,建立开放式思维;可以在做中学、学中做。有效提高科学素养。
总之,以上是我结合课程教学探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方法浅谈,对新课程体系的研究、发展对学生很重要。但最终受益的是学生群体,使学生不再读死书,真正将所学有所用,提升的是综合能力,不但“学会吃鱼,还会钓鱼、养鱼”。
第四篇:学问与智慧 教学反思
《学问与智慧》教学反思
上完《学问与智慧》,我小结如下:
第一,学生接受了议论文学习,起码没那么反感了,从第二遍读书后能提出一系列问题可以看出他们认真读书了。
第二,学生有了读书须疑的意识,最后有两位同学提出很有研读价值的问题可以证明这一点;
第三,读书是否有效取决于学生是否主动,是否有兴趣,一切被迫的学习行为所产生的效果多为无效或低效。我幸亏没有用我的教师权威向学生施压,命令他们去读书,否则结果一定是“我教学生”——牵着牛鼻子硬把他们拉下井去。
第五篇:教学智慧的形成因素
论教学智慧的内涵、特征与生成要素
教育是需要智慧的。智慧地教、智慧地学、教师教得学生更智慧,应该是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一。“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田慧生,2005),21世纪初,这样的声音开始在我国教育界响起以后,应者甚众,迅速达成共识。但有关教育智慧的进一步深入的研究,特别是直接讨论教育活动中最为基本、核心的智慧问题──教学智慧,却为数极少。偶有涉及,似乎还只是一些外延式、描述式的研究。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教学智慧到底是什么,不仅是教育智慧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教育实践迫切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
一、教学智慧内涵的厘定
解说教师的教学智慧,离不开对智慧的理解。具有代表意义的对智慧做出解释的观点主要有:(1)智慧是掌握知识的方式(怀特海Alfed North Whiteheads)。(2)智慧学说即是关于天道的认识,涉及到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生观和世界观等(冯契,1994)。(3)概括起来智慧的要义有三:第一,智慧是指向人的实践能力或实际本领的,智慧的对象是现实的问题,智慧的方式具有实践性、探索性、创造性;第二,智慧是指向人的明智的、良好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的;第三,智慧是指向人的主体性、价值性、自觉性、自由性等人的“类本质”特征的,智慧的道路是通向人的自由和解放的。这三点要义包含着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三个不同的认识维度(靖国平,2003)。(4)智慧是个体生命活力的象征,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下,在知识、经验习得的基础上,在知性、理性、情感、实践等多个层面上生发、在教育过程和人生历练中形成的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一种综合能力系统(田慧生,2005)。(5)智慧是人所具有的产生新思想的思维能力(余华东2005)。(6)智慧是主体自身一种融汇贯通、灵活巧妙、发明创造的能力。智慧是知、情、意的统一,是对人的最高规定。智慧具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是静态的认知结构,指才智能力;二是动态的思维活动过程,指智谋创造。智慧中含有知识,但不是经验性知识,而是关于“存在之存在”的普遍性知识(吴安春,2005)。笔者同意靖国平教授的意见,智慧可以从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三个认识维度来看。以这样的视角做分析,观点(1)是从社会学维度来回答的,观点(2)是从哲学维度来回答的,观点(4)、(5)、(6)都是从心理学维度来回答的。从心理学维度来看,笔者综合(3)、(4)、(5)、(6)条的观点,认为,智慧这个概念可以归属于“实践性能力”的范畴,但它不是某种具体的能力,而是人的综合性的、高水准的并达成自如自由境界的综合能力。
承接上述认识,关照教学活动的特殊性,我们认为:教学智慧是教师个体在教学实践中,依据自身对教学现象和教学理论的感悟,深刻洞察、敏锐机智并高效便捷地应对教学情境而生成的达到融通共生、自由和美境界的一种综合能力。
教学是一项以师生沟通对话为方式,掌握知识、认识世界,促进学生发展为本质特征的实践活动。以这样的认识为前提,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境界阶段,是指教学体现了教师的才学与教学活动自然契合,师生沟通交流,通融和谐,教师的聪慧激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课堂情境呈现出求真、求善、求美的和谐统一状态。这是真正教学智慧达成的状态,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在我们看来,并不是教师必须完全达到第一个阶段才能进入第二个阶段,严格地依次推进。其实,当教师部分素养达到一个水平层次后,就会有更高一个层次的行为表现。有可能开始状态是零散的、局部的,而在教师的不断努力之下,会逐步进入高层次的新阶段。
教学智慧的研究,从学理的角度来审视,它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因为,要回答教育智慧是什么,不可回避地要回答教学智慧是什么。教育智慧是教学智慧的上位概念,它关照的对象是整个教育活动,既包括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还包括学校以外各方面的教育领域。教学智慧是研究与学校教学工作有关的活动域。教学智慧是教育智慧的核心问题。教学智慧不仅包括教学机智,即“瞬间知道该怎样做,一种与他人相处的临场智慧和才艺”,而且它有着比教学机智更广更高层次的内容。所谓“更广”,是指教学智慧包括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各个环节中的表现状态、水平,而不只是强调在课堂范围内;所谓“更高层次”,即是指教师在具有教学机智的基础上,还能对复杂的教学现象有集成性的统摄洞察和敏捷判断,能够抓住主要矛盾,恰当地运用教学规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教学活动达成一种融通共生、自由和美的境界。
二、教学智慧的生成要素
基于以上认识,依据优秀教师形成有效教学的主要成分是由自我知识与自我调节、教育研究的应用、反思、决策四部分组成的学术观点,观照教学实践活动中活生生的教学情境质的规定性,再通过对深圳南油小学的访谈调查和对全国特级教师魏书生、窦桂梅、李吉林、李镇西、廖文胜等有关文献资料的检索分析,笔者提出生成教师教学智慧的基本要素为:教学经验、教学思维力和教学执行力三大系统要素。下面分别加以论述。
(一)教学经验系统
教师教学经验系统由教学直接经验和教学间接经验两个方面构成。所谓直接经验是指个人亲身经历的、直接感知体验的、沉积在人脑中所形成的对事物的整体认识。教师的教学直接经验是指其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所见所闻、经历感受在教师脑中所形成的对事物的整体认识。它既包括个体从事的所有关涉教育活动经历的感知,如做心理辅导、教育行政管理工作、教育自己的孩子等,又包括任教学科教学经历的积累;即是指引导教师的一套基于先前生活经验的系统观念,这些生活经验既来自非教学活动,又来自通过课程设计、实施结果而发生的经验。虽然对于很多普普通通的中小学教师来讲,其教育教学的直接经验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述清楚的,更难于用曾经在师范院校所习得的教育术语来概括这种经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但这种实践确实让教师体味了现实中鲜活的教育教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并且,它是以内隐学习为主、外显学习为辅的方式完成学习,并以缄默性个人教育观念的形式存在于教师的大脑中,在应对教育困境时,以整合的方式
个体的一种心智活动,是个体性的、零散与整合并存的、独特的、内隐的。而知识本质上是信息,是公共性的、高度概括性的、共享的、外显的。教学智慧需要教师内化人类的教育知识,这样状态下的知识应该称为教师个人的“经验”,而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识”。“知识”要被教师内化到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有一个过程,有一定难度。同时,每个教师对教育知识的选择性、理解程度的水平差异性及其应用能力不同。因此,中小学教师们虽然接受了三年以上教育专业学习,但在动态变化着的复杂因素影响着的教育情境中,是难以做到甚至根本无法做到教育知识的“直接”应用,无法像拿到诸葛亮的“锦囊妙计”一样,照本宣科、立竿见影地解决问题。所以,不是某个教育家说的、某本教育学书写的教育知识,而是已经把这种知识内化成为了教师个体的教学经验,才能决定和支配着教师在具体情境中的教育教学行动,体现着教师教学智慧的发展状态。
(二)教学思维力系统
教学思维力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达成便捷有效的教学,寻求智慧的执教行为的思维活动能力。教学思维力系统主要由教学感知力(pedagogical perceptiveness)、教学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教学创造性思维三方面构成。具体说来,教学感知力就是教师通过个人教历、见习某些更有经验有智慧的教师获得一种难以言表的专业直觉能力,它能极其有效地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敏锐地捕捉到复杂的、混乱的和繁琐的教学现场中问题的症结所在、矛盾的焦点所指。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在确定了问题的前提下,通过逻辑的判断、假设、推理和决策等系列思维活动,通过非逻辑性的直觉、灵感、猜想、顿悟等系列思维活动,创造性地寻求出一种解决当下情境中教学问题的行动方案。当然,这里所说的教学行动方案,可能是一个较完整的有计划的有步骤的需要一定时间量来完成的方案(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但也常常是一个非常简单易行的行为表达,如:教师的一个手势、一种目光、一句得当的话语。也许,瞬间决策的行动方案不是最佳,但在实施这个教学行动方案的过程中可以而且必须在动态变化着的教学现场中继续调整、改进,在师生教学互动活动中弥和、消解,支持和协调着问题的解决,从而使教学效果接近或达成我们所期望的融通共生、自由和美的境界。再且,有智慧水平的教学行为方案的产生,是教师个体集成性思维活动的结果。也就是说,高水平教学感知力依赖于思维的参与,而关键问题、核心问题的发现是解决问题的教学行动方案产生的起点。在思考解决教学困境的思维活动中,不仅需要教学感知力、逻辑与非逻辑思维,而且需要创造性思维的运用才能达成。最后,我们可以发现,这个教学行动方案蕴含着一定的创新性和个人独特的风格,这个行动方案显示出了较强的应对教学情境的高效性、实用性,而且学生接受和喜欢,它为融通共生、自由和美教学状态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
思维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行动的方向和结果,他可以通过缜密的分析、准确的判断、合理的推理和正确的归因,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更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一个人的智慧水平与他对应的实践活动的思维水平是成正相关的。我们通常说一个人智慧,更多的时候是对这个人面对复杂现实问题能迅速有效巧妙地解决它而做出的评价,而解决它的方法思路主要来源于高水平的分析、判断、推理和归因等系列的思维活动。教学是思维活动水平较高的劳动,即人们通常所说
教学经验系统和教学思维力系统反映出来的结果更多地表现为教师主体的“知”,教学执行力系统则主要是体现在教师主体的“行”。“知”“行”能力是互相紧密联系的,“知”是“行”的理念前提,“行”是“知”的实践转变。只有教学执行者较全面、深入、科学地理解教学内容,明晰教学目标取向,熟知教学的种种策略,才能使教学目标内化为教学执行者的内在行为导向,并付诸实施;也只有教学执行者充分发挥“行”的能力,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能灵活、机智地实践执教行为,才能更好更快地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在企业界有句名言: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对于教学而言,没有较强的教学执行力,就没有好的教学。没有达到一定的基础水准的备课、讲授、作业布置等基本教学具体化能力,没有不断回应变化着的学生,不断迎战变化着的课堂,创造性地教学的教学创新实践能力,就不可能有教学智慧的源源生长、不断涌流。在对所有真正优质课堂的考察中,我们都不难看到,执教者具备的教学执行力都表现出良好的执行力能级:紧扣目标、思路独特的备课设计能力,流畅清晰、巧言善辩的表达能力,巧妙机智、引人入胜的设问能力,激发思考、节奏适度的教学进程调控能力,善于启发、真情融洽的沟通能力,生动形象、有效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等。优秀的教学执教者不一定是全能,但各具特色,在某一点某些方面的能力水平一定是可圈可点的。所以,具有较高教学智慧的教师无一例外地都具备较强的执行力水平和较高的执行力能级。教学执行力是教师教学智慧产生的最直接的能量,最直接的导因。
综上所述,这三个要素系统对教学智慧的生成作用,可以用如下图示加以简明概括。
三个要素系统对生成教学智慧的作用可以总结性地陈述为:教师一定的教学直接经验和教学间接经验是生成教学智慧必不可少的土壤和基础。教学直接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