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填未知数是几观课反思
授课教师:马英观课教师:李萍
授课班级:民族小学一校区一年级一班
授课时间:2011年11月2日第二节
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在教科书第70页,其实也可以将其视为是对《填未知加数是几》的教学,对《填未知加数是几》的教学应达到理解加法算式中未知加数的意义、会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培养学生初步的逆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这三项目标,填未知数是几观课反思。马老师将教学重难点放在了会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马老师在新授知识前对数的组成知识做了重点复习,这是本节课填未知加数的依据,马老师这样处理遵循了从旧知到新知、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原则,让学生以此为生长点,顺利完成知识的迁移,为下面要进行的新课做好了准备。教学过程中得练习设计能紧紧围绕本课重点,目的明确,层次清楚,开放性强。
对马老师的这节课中“铅笔图”的教学环节我有以些意见想在此提出,和马老师进行探讨:
在教学铅笔图时马老师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汇报)看着这幅图,你能知道是什么吗?(学生汇报:盒子里放了7枝笔);如果把盒子放满,可以放几支笔?(10枝笔);我建议能否采用这样的方法:根据这幅图,谁能编一个故事,提一个数学问题?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可能会回答:
1、盒子里原来有10枝笔,拿走了3枝,还剩几枝?
2、盒子里放了7枝笔,再放3枝笔是几枝笔?3.盒子里放了7枝笔,再放3枝笔就是10枝笔吗?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培养自编文字题的能力,教学反思《填未知数是几观课反思》。
接下来的教学中马老师归纳说: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知道,盒子里已经放了7枝笔(板书:7),还要放几枝,题里告诉了吗?(没有)我们把没有告诉的、不知道的数叫“未知数”。“未知数”可以用小括号来表示。对小括号的学生是初次接触,教师不妨让学生进行书空帮助识记。同时这是引出课题的最佳时机,可以进行强调什么叫“未知数”。
纵观这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特点:
1、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整个教学过程中,教者始终以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将学生推向学习的主体,让他们自己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在看、想、说中一步一步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2、注重算法的多样化。
第二篇:填未知数教学反思
【教学片段】填未知数(人教版教材)
师:盒子里能放10支铅笔,已经放了7支,还要放几支盒子里就满了?
出示:7+()=10
师:括号里应该填几,怎样得到的答案呢?在小组里交流你们各自的想法。
学生讨论
师:请小组推选一名代表汇报本组讨论的结果。
生1:看盒中有三个空格,就可以放3枝圆珠笔,就知道在括号里应该填3。
生2:列减法算式“10-7=3,在括号里填上3。
生3:通过想10的组成“7和3组成10”,在括号里应填上得数3。
生4:7以后再数三个数是10,所以括号里填3。
(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教师一边协助解释,一边板书,并让其他学生评价。)
师:请你选择一种最喜欢的方法说给同桌同学听。
生1:我喜欢第(1)种方法,这样算得快。
生2:我喜欢第(2)种方法,算起来方便……
师:小朋友们学得很好,请你用自己喜欢得方法做题。
……
【反思】
在填这个未知数时,学生思考了多种理解,但最后都能得出相同的答案。他们的算法虽各不相同,但其多样化的算法正反应了新《课标》中提到的“算法多样化”。在新《课标》中提倡并鼓励学生多样化计算,这样有利于“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并矫正过去算法的“一统化”。
算法的多样化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算法多样化是《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指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并不是让学生掌握多种方法。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思考角度,他们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同一个计算问题,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的不同,常常会出现不同的计算方法,这正是学生具有不同个性的体现。教学7+()=10时,放手让学生试算,学生中出现了多种计算方法。生2善于从某一事物与其它事物的关系出发,构造一个算法解决问题,表现出把事物放入系统中去研究的倾向,会利用背景和相关知识。而其他学生则善于从事物本身的特点和内部关系出发构造一个算法解决问题,表现出根据问题的内在关系和特点进行研究的倾向,会分析利用对象自身的特征。这些不同的算法,展现出学生的不同认知个性,在一定程度上也预示了不同的发展可能性。
在学生独立思考解决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同伴的解法,进行小组内交流、争论。教师鼓励学生用已有的经验大胆思维,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课堂气氛宽松活跃。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变得聪明自信,在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得到收获,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不同的算法有时也展示了学生思维的不同发展水平。毋容置疑,学生的认知发展在水平上也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也常常反映到不同的算法上来,如前例中7+()=10的计算,接着数(生4)这种算法表明学生的思维处在利用数序运算的水平上,还不能把第二个加数作为一个单独的对象看待,需要把它分拆成3个一,思维的概括性还很差。如果学生只能用这种方法计算,对进一步的学习将是非常不利的。我们鼓励算法的多样化,并不是说要允许学生的思维一直停留在这种较低的发展水平上。相反,它为我们了解学生的认知状况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使我们能有的放矢地采用各种手段推动这类儿童的思维发展。其他学生展示的不同算法,为这类儿童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虽然是做对了,但自己的算法不如其他同学科学,这样比老师教他做更有利于他的发展。
三、可以释放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计算过程中,不同的方法对同一个人也许有快慢之说,而对不同的人却不存在优劣之分。在整个探索的过程中,我没有提前透露自己的观点,只是组织学生们不断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尽量满足每只举着的小手,让他们尽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鼓励他们敢于争论,呵护每一位学生的创造力。
学生争论不休的时刻,也正是他们在积极地参与整个学习活动,经历着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的时刻,这正是教师组织教学的精华所在,同时也挖掘了学生潜在的创造力,用学生那颗智慧的火花去点燃其他学生,鼓励算法多样化是尊重学生的表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符合现代认知建构主义思想,是释放学生自信心和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四、需进一步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中提倡算法多样化,释放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但同时,我又担心个别学生会不会因多样化的算法而成了“雾里看花”,从而导致计算正确率的下降。因此我认为,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归纳、比较,对计算方法进行优化,也就是说,让个别学生评选其中一些优秀的算法。并对一些基本的运算通过多种方式达到熟练,使学生对计算从构建事实逐步过渡到提取事实。
第三篇:观课反思
观课反思
今天听了两位老师的课收获很大,感触很深。
周老师着重让学生通过折、涂正方形纸等动手操作的活动来让学生主动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同时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主动探索,引导观察,寻找规律,发现规律,我觉得这是一堂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地制定了教学思路。这节课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指导探索,电脑演示等为线索,整个教学思路清晰。这节课周老师突出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训练,通过用一张同样大的圆对折、对折、再对折,比较涂色分数的大小等活动来探索分数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从而让学生发现规律,突出重难点的内容,整个教学做到详略得当,重难点把握准确。这样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创设情境,重视操作活动,发挥主体作用周老师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让学生获得丰富感性认识,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教师先让学生动手操作。老师用电脑演示,引导学生比较观察三幅图的异同之处,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变化过程,从而证实变化的规律,整个操作过程层次分明,通过折涂,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不是操作而操作,而是把操作,理解概念,让学生观察三个图形来说明概念,降低了难度。通过操作,让学生既学得高兴又充分理解知识。形象直观地推导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概念,这样概念形成过程十分清晰,充分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把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达到教学目的。
三、练习设计具有层次性,开放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设计,既使学生牢固的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巩固了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陈老师在课堂上更重视说算理,重细节。连续退位减是三位数减三位数计算中的难点,许多孩子发生的计算错误都是在这里。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突破计算的难点,最有效的策略便是让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地理解算理。重难点的处理非常好。为了突破难点,陈老师在教学中先用课件在计数器上拨算珠进行演示。要让每个学生都通过形象,直观的演示体会退位的过程:个位上2颗珠不够减,需从十位上退1颗珠;十位上没有珠,先从百位退1颗珠,到十位上是10颗珠,再从十位退1颗珠,到个位上是10颗珠。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通过条理清楚的问题,注重让学生讨论退位的过程,即在每一次退位后被减数各位是多少,引导学生明确在竖式上计算的方法:从个位算起,让学生观察,个位上4减8不够该怎么办?孩子通过操作知道要向十位借一。于是向十位借,发现十位上是0,师问能借吗?孩子自然说本身就是0,自己都没有就无法借,师提示孩子有该怎样办,孩子想到向百位借,然后问孩子怎样借。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下问题:十位向百位借一后是多少?个位向十位借一后,十位又剩下多少?同时在板书的时候在十位边上写10,而且在10上点上圆点,帮助学生理解。通过操作与说理,目的是让孩子理解退位过程,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针对新授的内容进行巩固。出示了四道有针对性的由易到难的题目,学生尝试,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进一步理解了算理,能够熟练的解决类似的问题,为下面的研究做铺垫.这时出示教材中的题目:1000-537=(有了上面的学习,学生再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就非常轻松,无非就是计算减法时,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1,十位不够减向百位退1,百位也不够减向千位退1.....)
她这样的安排始终是围绕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把本节课教学的难点细化逐层突破,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既面向全体,又照顾了中差生,学生始终处于“看谁的小眼睛最亮”的氛围中,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和快乐,同时也进一步发展了学生自主探索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隔位退位减的算理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陈老师在教学时耐心地对学生进行引导,细心地与学生一起探索计算方法,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而我们教师的课堂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具体的学习要求,也没有给学生创造互动的情景。教师课堂上随意性大。为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教师首先精心设计教案,明确学习目标及要求,将要求细化,预设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要让学生想明白、说清楚、算准确、写规范。
第四篇:失败是个未知数教案
15、失败是个未知数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运用事例论证的写法,理解其表达作用。引导学生体会失败不是最终结果的含义。教学重点:
理解事例论证的表达作用。教学难点:
能够结合自身实际,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找到成功之路。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提问:在课文第一段中提出了什么论点?
(失败是个岔道口,一条通向彻底的失败,一条通向成功。)
二、导入新课。
作者提出了这个论点,他用了什么方法来证明呢?
三、学习第二段。
1、朗读第二段,独立思考:威灵顿将军的故事给了人们什么启示?
2、讨论:
(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事例?
(2)威灵顿将军从什么地方得到了启示?(3)找一找,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3、组织交流以上问题。(威灵顿将军吃了败仗后,从蜘蛛一次次拉丝结网中受到启发,重整旗鼓,打垮了对手拿破仑。)
4、理解“毫不气馁”“重整旗鼓”“赫赫有名”的意思。
5、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并说说它的作用。
威灵顿将军的故事,不正好说明失败并不尽是最终结果这个道理吗?
(用反问句作结加强了语气,阐述了“失败不是最终结果”这个道理。)
6、师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伟大的成功者善于在失败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找到成功之路。
7、指导有感情的朗读第二段。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朗读第三段。
2、思考:这一段激励我们要怎么做?
3、集体讨论交流。
4、把最后一句话,改成另外一种性质的选择,把改句写在后面的横线上。当我们失败之后。
5、流畅地朗读第三段。
四、讨论:
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论据是什么?
2、课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主要运用的是哪一种?
五、总结全文。
失败 → 痛苦 → 心灰意冷、一蹶不振 → 彻底的失败 失败→()→()→ 成功
六、情感教育。
师:你在生活和学习中遭遇过失败吗?你是怎样做的呢?结果怎样?学习这篇课文以后,再遇到失败,你会怎么做呢?
七、结束语:同学们,我们马上就要初中毕业了,今后,有的同学会继续读书,有的同学可能就此走入社会。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在面对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只要我们努力拼搏,一定能够成功。板书设计:
15、失败是个未知数
吃了败仗,落荒而逃 → 失败 ↓ ↓
又痛苦、又懊丧 → 痛苦
↓ ↓
重整旗鼓 → 吸取教训、奋起拼搏 ↓ ↓
反败为胜 → 成功
第五篇:观课议课反思
观课议课活动反思
何家坊小学何伟
今天,是实行“观课议课”的第一次活动,安排了两节课,一年级语文和二年级数学。首先安排的是说课,在传统的听评课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课前交流太少,导致听课教师和讲课教师之间的隔阂。虽然在活动前一再强调教师说课时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内容准备,但从所执教的教师的说课中,仍然感受到了沉重的传统说课的气息,深深再次感受到了教育作为传统性很强的事业,要改变一些东西的困难。对于“学生面对的主要困难是什么?”“准备怎样去评价学生”等方面,教师显然准备不足,这恰是暴露了老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的不足之处。因为平时教师听课前不会有太多的时间交流,所以此环节可以考虑安排在讲课前几分钟面对学生进行。
议课的过程要比想象的好。提前安排了一个学科的骨干教师负责引领整个议课进程,这一方面弥补我自身不是对所有学科都专业的弊端,更给了教师更大的空间,也希望通过此使一线教师在平时能够使观课议课成为习惯。在议课的过程中主要强调两点:一是不要面面俱到,要针对一到两个专题进行讨论;二是要彻底改变以往那种对课的好坏进行评价的办法,每个人要针对讨论专题提出自己的策略,以让参与的老师获得更多的教学可能空间。在讨论更好的策略时,要以真正的教学目的为导向。在争论中,老师自己得到了很多。“我得到的都是经过我自己反思而来”,如果老师在议课后有这种感觉而不是强行灌输,我想,应该达到了议课的目的。
刚刚起步,要做的还有很多,但也是一个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