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概要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
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从社会主义这个概念在1827年出现后
170多年以来,各色各样的理论家对它进行了一系列的界定,其说法五花八门。
(一)赞同社会主义的人士对社会主义的描述是:
1、社会主义是建立在自由、平等、博爱基础上的一种新社会的概念(艾尔斯)
2、社会主义是经济上的明智,政治上的拯救,宗教上的实践(鲍恩)
3、社会主义是与艺术结合的科学(索伦森)
4、社会主义是常识的胜利(斯塔尔)
(二)反对社会主义的人士对社会主义的描述是:
1、宗教上的伤感、道德上的疯狂的混合物
2、不适者生存
3、整个社会主义都是奴役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一般论述有两个特点
1、它是从基本特征的角度来论述社会主义的2、它是从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的角度来论述社会主义的(四)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论述
二、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论的产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
(二)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
1、内容
2、是个整体
3、理解的方法
4、解决几个难点
(1)本质论是否消融了公有制
(2)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还有没有区别
(3)社会主义的本质论是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定义还是社会主义的一般定义
三、如何认识传统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一)马恩创立的经典社会主义
(二)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三)毛泽东探索的社会主义
四、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有无局限性
第二篇: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并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突出强调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功能,纠正了过去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观点;突出强调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发展目标。这一理论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持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提供了理论基础。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第一个特点是:突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这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上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同社会主义的本质联系起来,揭示了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联系,说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最主要的功能和最根本的任务。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那么,富裕就一定是社会主义吗?不一定。富裕、生产力发达不一定就是社会主义。还要看与其相配套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单纯地、一般地讲“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资本主义也有这个本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它们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不同。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第二个特点是:突出社会主义在社会关系、生产关系方面的根本目的,揭示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生产关系方面的本质区别。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首先讲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然后紧接着讲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本质在社会关系、生产关系方面的根本目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毕竟是一种理论。理论要靠人的实践,才会显现出价值。理论也往往会与实践脱节,与实际有差距。理论也是一种理想,一种信念。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但是现实中我国的生产力依然存在被束缚的现象。东西部的差距在扩大,城乡之间的差距在扩大,底层民众的收入在下降、购买力在下降,腐败依然十分严重,“三农”问题亟待解决,就业率较低,等等,这些都是中国当今的重要问题,也是重要的矛盾。
今天的中国更需要公正与平等。公正与平等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精神,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公正与平等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理念和基本价值准则。没有公正与平等就没有社会主义,就不是社会主义。中国民间有句俗话说:“一碗水要端平。”这句俗话说明在中国民间普遍存在公正与平等的理念和思想。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要端平中国这碗水。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人才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方针。发展生产力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发展不只是经济的单方面增长,不只是生产力的单方面发展。不能为了生产力的一时发展而破坏生态环境,也不能为了生产力的一时发展而破坏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生产力也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
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不发达和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扩大之间的矛盾,发展生产力,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出路,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共同富裕、社会和谐、公平正义既是社会主义的三个基本属性,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和现实课题。但是也要看到,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解决旧矛盾、产生新矛盾的过程。无论是共同富裕,还是社会和谐,以至社会公正,都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
第三篇:浅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析
浅析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内容摘要: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已来,改革开放已经走了三十年的历程,我国取得了令世界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开拓创新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提出,解决了一系列困扰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社会主义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 同富裕。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进一步分析研究,详细回答了现阶段对人们于社会主义本质存在的模糊认识:为什么我国生产力还不发达,为什么要积极鼓励非公有制的发展,以及如何看待 目前 中国社会收入差距等问题,从而深化我们队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的形成对中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对上世纪 90年代之后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有着重大意义。邓小平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廓清了许多模糊认识。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而出现的许多新情况,人们认识上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为什么我们的生产力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消灭剥削,为什么现阶段我们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的最终 目的是要消除两极分化,为什么当前社会个人收入差距在增大?我们必须从理论上回应这些问题。
关键词:社会主义本质认识优越性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邓小平理论关键内容。概括的说来,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第二个方面,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第三个方面,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高体现。这三个方面的概括,既包含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又包含了生产关系;既包含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包含了社会主义的根本 目标 ;既讲了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又讲了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因此,构成了一个辩证统一体。前者是后者的条件,后者既是前者的结果,又是后者的条件,是一种关系上的递进。
二、关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揭示了生产力与社会主义最紧密的联系,说明了社会主义的最大功能、目标和价值即在于能够比资本主义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如果忘记这一点,社会主义也就失去了意义。过去我们并非不懂得生产力的重要意义,但实际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更多地放在了生产关系上,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致使社会主义在很长的时间内没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优越性,邓小平第一次把生产力纳入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提示了生产力发展对社会主义优越性体现。但现实是中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并不高劳动生产率并不高。“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就不能体现
共6页 第6页
社会主义本质关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一要求。”其实这是一种相当错误的认识。静止、孤立地看待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当前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是不科学的。那么如何正确认识现阶段中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呢?
首先,要用动态发展的视角来分析研究社会主义本质。邓小平在概括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的时候连用了五个动词 :“解放”、“发展”、“消灭”、“消除”、“达到”。这个论断强调了社会主义本质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我们不能把它放在一个凝固的时空当中。社会主义本质所要求的三个方面,都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发展过程才能逐步达到。特别是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第一层次,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它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条件,这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完成积累。
其次,要正确看待我们选择的比较对象。通常在讨论中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高低时,我们往往会选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作参照对象进行比较。也就是说我们在跟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在比。当今世界上有一百多个资本主义国家,生产水平很发达的并不多,大多数处于中等甚至生产力还很落后。即便是比较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成因也不尽相同。现在世界上比较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通过血与火的掠夺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像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第二类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的国家和地区,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国家和地区。第三类是在泛战时期为了东、西对抗的战略需要,资本主义特别扶持起来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如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及靠近前苏联的少数 国家 和地区。除此之外,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
再次,要正确看待不同国家经济发展建设的历史起点问题。众所周知,现有社会主义国家包括前苏联几乎都是在比较贫穷、落后的情况下,没有经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而直接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即便从十月革命算来,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历史也不到 100年的时间。因而社会制度还不成熟,生产还不发展。而现有的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都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不仅社会制度成熟,经济发展早已经形成相对规模,物质积累相对丰富。特别是对于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发展要有一个科学的分析。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千方百计地同社会主义 国家进行斗争,另一方面,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运行、管理机制作了很大的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的很多做法,使资本主义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特别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第三次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所有这些都为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最后,正确看待中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3O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2008年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3O万亿人民币,居世界的第 3位。2008年中国城乡居民储蓄总额高达 20万亿人民币。2008年中国外汇储备达 2万亿美元,居世界第 1位。从2003年开始,中国吸收国外直接投资取代了美国把持了100多年的头把交椅的位置。世界银行的专家对中国的评价是:“中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代,十几代人才能取得的成就。”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形成一种被其他国家普遍认同的模式,“中国模式”。事实证明,社会主义是能够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的。根据十六大的战略部署,我 国将于建国 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到那时,社会主义本质的优越性便会无可置
疑地充分显现了。
三、关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邓小平关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论断,突出了社会主义在生产关系方面的目标和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对于广大人民的意义和价值。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实现了社会财富分配和占有的平等,并且为最终走向共同富裕创造了基本条件。这是社会主义一个最大的优越性。邓小平说,没有这一条,就谈不上社会主义。消灭剥削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制度不仅要消灭剥削制度,还要消灭剥削现象。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中央和政府采取的许多发展生产力的有效措施,如鼓励发展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保护按资分配等,在客观上却带来了较普遍的剥削现象和收入差距增大的趋势。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现实之间的这一差距呢?
首先,不应当单纯从伦理道德出发,而应当从社会发展规律出发认识剥削现象。道德作为人的意志的一种体现往往带有主观色彩,且受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的影响。而经济活动自身却具有客观规律,如用道德这种主观意志来评客观经济活动,就容易得出简单片面化的结论。
其次,应根据生产力发展状况来分析和评价剥削现象。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特征,而并不是本质。采用何种所有制形式,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当前中国采用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已经被历史证明并不可行。在中国现阶段,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已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等,起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如果机械地理解社会主义本质,取缔一切剥削行为和剥削现象,这不仅不利于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而且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既然剥削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就应当允许它的存在,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再次,应当把社会主义的目的与实现这一 目的的手段区别开来。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目的的实现有赖于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而在发展生产力方面,非公有制经济在初级阶段不仅发挥着按劳分配所不能代替的功能和效应。而且为缩小贫富差距提供了重要的杠杆。因此,从长远的观点看,允许剥削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恰恰是为更好地实现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为社会主义的目的最终得以实现服务。另一方面,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下,剥削不存在资本主义那样任意扩张的机制。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剥削扩张的制度性障碍,只要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剥削就会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四、关于共同富裕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和党中央提出,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以带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改革政策已取得重大成就。但在进行了长达 3O年的改革以后。大家不无遗憾地发现,“共同贫困”的局面虽已消失,但“共同富裕”也还只是纸上的蓝图。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社会各阶层之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直接导致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特别是最近几年来关于公平、正义与效率的讨论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影响,尤其是最近几年出现的群体性事件,对社会和人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如何理解理论和现实的这种差距,引导社会走向和谐,对当前进一步深化改革,解决关系民生的一系列问题有很大意义。
首先,合理的收入差距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差距就没有效率,没
有效率就没有财富的积累和财富通过国家向低收入者的转移。合理的收入差距有利于克服平均主义,有利于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社会的劳动,有利于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有利于鼓励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我们提倡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起来,并且使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提倡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是同样的道理。对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人,也要有一些限制,例如,征收所得税。还有,提倡有的人富裕起来后,自愿拿出钱来办教育、修路。当然,决不能搞摊派,现在也不以宣传这样的例子,但是应该鼓励.1”因此,应适当保持一定的收入差距,鼓励效率优先,但在当前状况下,要尤其注意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的公平问题,再分配要利用各种杠杆,有计划的向低收入者倾斜,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保持社会稳定和安定团结。
1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其次,注意看问题的方法,我们讲社会主义目标是要实现共同富裕,这不仅是从目标的意义上讲的,而且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们现在还不能做到这一点,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还需经历很长的历史时期。也正是基于这一现实,邓小平指出:我们现在虽然叫了社会主义的名,但还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我们还处于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长达 100年,甚至更长。因此,要充分把握基本国情,在坚持党的基本战略方针政策的前提下,有步骤有秩序的推进国民收入的改革和调整,切实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再次,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 目标是共同富裕,人民应当共享改革成果。因此,采取得力措施努力控制收入差距的进一步增大,既讲效率,又体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这是社会主义国家和政党的应有之举。党和政府已经看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体现社会主义的公平与正义,构建和谐社会 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无论是“三个代表”,还是科学发展观,无论是构建和谐社会,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是非常清晰的,那就是要建立一个物质资料极大丰富的社会,同时又要保证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因为只有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能保证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本质。
总之,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效率可言,就没有财富的巨大增长,也就没有财富通过国家向穷人的转移,从而也就没有社会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可使社会主义本质和优越性得以体现。另一方面,如果没有社会主义制度,没有国家对平等、公正的勉力维护,社会就会分裂,和谐将无从谈起,从而社会主义市场就要偏离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确保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因此,在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唯有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才能解决,除此而外没有别的任何途径。
参考文献;
[1]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讲话要点.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中国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中国人民出版社,1993.
[3]邓小平.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中国人民出版社,1987
[4]新华网
第四篇:社会主义本质浅论
社会主义本质浅论
——兼谈深圳改革开放经验
关键词: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质、邓小平理论、深圳、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制度,是指生产资料由一个国家中的全体公民共同占有的一种社会制度。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具备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由于社会生产力落后、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尚未完善等原因,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很不发达,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不发达的初级阶段。
一、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
邓小平在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反思了我国过去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偏差,逐步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命题,从最根本的意义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这段表述语出惊人,言简意赅,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的概括和发展。
邓小平概括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第二个方面是“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可以简化为“消灭剥削、共同富裕”。
1、“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生产力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并且是推动生产关系变革,实现社会进步的经济根源。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社会主义也一样。
长期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却更多地放在生产关系
上,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对社会主义的任务也不甚明了,甚至存有极大的误解,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而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东西,如按劳分配原则、商品生产、货币交换、价值规律,当作资本主义加以否定。这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一般条件,也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和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归根结底是生产力提出的要求。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也离不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来认识,既从根本上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本来思想,又从根本上纠正了我们过去所犯的错误;既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迫切需要,又对当代世界提出的挑战作出了回答。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当然不在生产力,但社会主义的最大功能、目标和价值,却在于能够比资本主义更好地发展生产力。而且,社会主义能够代替资本主义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它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能够将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不仅讲发展生产力,而且讲解放生产力。历来,我们党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就主要是发展生产力而不是解放生产力。但事实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如果有问题,也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也就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突出解放生产力问题,而且把它提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也是社会主义本质论中最有时代意义的内容。
社会主义是取代资本主义而出现的崭新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是适应发达的社会大生产建立起来的公有制的生产关系。这
种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需要,使得原来被束缚的生产力获得了解放。尽管这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也有矛盾,但这种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自觉的调节,来不断加以克服,从而保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持续地、正常地发挥作用。社会主义能够通过改革来解放生产力,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的发展。而这正是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根据,是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
2、“消灭剥削、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为了达到共同富裕,是达到共同富裕的手段。消灭剥削达到共同富裕,这才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实现富裕。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由于极左思潮的干扰,人们不敢提追求富裕,机械地把富裕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从而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产生了极大的偏差。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对于端正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具有重大意义。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而少数人富裕,多数人贫穷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在社会主义社会,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如果社会财富通过各种不正当的途径与形式被聚敛到少数人手中,而大多数人依然贫穷,这就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只有共同富裕才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又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又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在。资本主义的本质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因此,反映在分配上,就表现为一小部分资本家凭借手中的生产资料,无偿占有他人劳动,大量攫取社会财富,而广大的劳动人民则由于不占有生产资料,一无所有。这样便造成了贫富悬殊的两极分化;一极是财富的积累;一极是贫困的积累。在社会主义社会,以生产资料公有制
为主体,广大人民群众成为社会的主人、生产资料的主人。这种社会制度的本质反映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上,必然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通过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而达到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富裕。
3、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首先,它突破了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传统观念。公有制和按劳分配都是受生产力状况所制约的,它们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要求,但不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本身。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始终维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都只能根据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来确定。
其次,它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就从根本上解除了所谓市场经济即资本主义、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的思想束缚,使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以市场为取向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再次,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原理。不仅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时代性。这又一次证明邓小平理论在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总之,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大的理论成果之一,它从最高的层次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根本问题,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切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深圳改革开放经验
邓小平经济特区思想,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和国际形势发展变化敏锐观察的结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设立经济特区,就是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杀出一条血路来”。这不仅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是一大创举,而且在世界经济特区发展史上也是一给新的贡献。
自1980年被国家设置为经济特区以来,经过近30年的改革、建设和发展,深圳以它特有的“深圳速度”不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发展奇迹,从边陲小渔村跃身成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
深圳现已具有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基础,具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的有利条件,具有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区位优势、包容文化和创新开放精神。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业以及文化产业是深圳努力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经济增长由二、三产业共同推进,以高新技术产农业为主到的工业发挥了经济增长的龙头作用。现已基本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为基础,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适应现代化中心城市功能”的新型产业体系。
深圳努力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培养了一批在国内乃至在国际上都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型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同时大力发展外商投资经济,支持和规范发展农村集体股份制经济,支持和鼓励发展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民营经济已占据深圳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而公有制企业产权主体也不断趋于多元化。
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是建设成为亚太地区有重要影响的国际高科技城市、国际物流枢纽城市、国际金融贸易和会展中心、国际旅游城市。以建设“和谐深圳”与“效益深圳”为发展目标,以经济贸易国际化、服务功能国际化、运行机制国际化为重点,不断加强服务区域、服务全国发展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努力发展成为一个功能比较完善的区域性国际化城市。
深圳的发展与繁荣切实起到了经济特区的“窗口作用”和“实验
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它不但证明了邓小平关于特区理论的正确性与预见性,同时也从实践的角度验证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可见,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和理解越是科学,就越能促进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
参考资料:
[1] 奚广庆等,《邓小平理论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7第一版
[2] 余其铨,董本建等《历史性的跨越:邓小平特区理论与深圳改革开放实
践》改革出版社1995
第五篇:浅谈对大学本质的认识
浅谈对大学本质的认识
记得有篇文章说没有大学人类照样可以发展,可是人们的视野不会变大,人会更加功利而不思考一些形而上的东西,所以大学的本质是提升人类素质,探究人类本质。而真正的大学生就是学习知识,学会研究方法的人。
目前大学的概念,是指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是你通向未来的敲门砖。而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而大学是半个社会,在里面大学生不仅可以学会各种技能知识,还能学会为人处世之道。通过参加些活动、协会、社团,锻炼自己的处事能力。从理想层面上来说,大学应该是一个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地方。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大学面临着越来越行政化的问题,失去了大学应有的神圣和高洁。教育是文化的,文化是负责的哲学思考,是对人类高尚本性的信仰和追求,而大学内在的不可替代的力量就是它对文化的影响。而大学的行政化问题不仅对大学的教学制度造成冲击,也影响了学生对大学本质的看法。大学必须要有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有宽松的学术环境,这样才能够产生伟大的创新,才能利于大学生各个方面的自由学习,使大学灵魂回归到大学本质上来。
一个国家的大学发达与否并不一定与这个国家及其民族的复兴相关,然而一个大国的大学体系发达与否却始终与这个国家的发达与强盛直接联系在一起。中国大学的兴起原本是中国社会变革的标志和产物,而其最早的目的与功用就是奋发图强,而鉴于中国社会的多样性和中华民族的多样性,当代的大学却被人们认为是通向幸福生活的桥梁。与早期大学的本质相悖,导致当代大学生泛滥,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国家的一大难题。同时也破坏了大学生自由学习、科研的环境,阻碍了大学生的思想自由、个性的自由发展,以及相应地大学的自主发展的本质,成为了一个“特权机构”。倘若权利、关系和现实利益成为大学的原则,那么,它就否定了大学。因为它无非就是一个文凭买卖、房屋租赁、集体生活体验营以及培训班的混合物。
倘若中国大学仅仅是将学术当作手段、其它目的的工具,但不是一种以学术、知识和人的全面发展为首要原则和目的的机构,也可以是说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孔子的弟子,曹参所著的《大学》中,把大学之道列为三个方面,即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并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这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其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是指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民族;治国、平天下即谈治理国家的事。
可见,大学的本质,从高校角度就是传播知识,从学生角度就是获得知识,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而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才能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学会自信自强,培养自我,适应社会。这,应该就是大学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