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1130关于申报北京仲裁委员会争议解决新视野译丛项目的通知
20141130关于申报北京仲裁委员会争议解决新视野
译丛项目的通知
来源:北京仲裁委员会 作者:佚名 日期:2014年07月14日 浏览:168
为了扩大争议解决业内的国际化视野、推广多元化争议解决的理念、丰富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北京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本会)特公开设立北京仲裁委员会“争议解决新视野译丛”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以期吸纳更多关于多元化争议解决领域的优秀翻译作品、资助更多有志于投身研究多元化争议解决领域的译者。现将本项目申报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项目申报条件
本项目对于申报人来源没有限制。本会工作人员、仲裁员、律师、国内外高校师生和科研机构人员以及法院、行政部门、行业协会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均可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申报本项目。
本项目自2013年设立,计划长期实施,现暂定年度计划为“每年出版2至4本翻译作品”。拟申报翻译的原著内容需符合本会对于多元化争议解决领域的定义,应反映中国地区以外的多元化争议解决创新实践情况或中国地区以外与多元化争议解决相关的学术研究内容。拟申报的翻译作品需符合本项目相应的出版要求。此外,对于原著的来源、语种、形式均不作限制。本会、本项目编委会保留对上述标准的解释权。具体申报的通过与否,本会享有最终决定权。
本项目申报人应保证申报翻译的作品的原创性,并为本会及出版社协调版权人授权提供必要的协助。申报人应保证申报翻译的作品不侵犯他人的著作权,并且不得含有任何违法内容。申报人在确保原意的前提下应尽力保证翻译作品的可读性,本会、本项目编委会、出版社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申报翻译的作品之生产、出版、发行、推广、定价、重印及销售等事宜。
本项目的申报需符合本会规定的下列申报程序。
二、项目申报、执行程序
1.申报人请下载填写《北京仲裁委员会“争议解决新视野译丛”项目申请书》(以下简称项目申请书),共提交一式3份,纸质版邮寄至本会,注明“许捷(收)”,电子版须同时提交至邮箱xujie@bjac.org.cn;
2.已提交的项目申请书由本会接受后,将统一安排提交至本书编委会进行审核评审,审核期为自本会收到后二个月,但本年度最迟申报日期不得晚于2014年11月30日。通过审核评审的项目申请书将交回本会,由本会向申报人发送立项通知。逾期未接到立项通知视为申请未通过审核评审,无特殊情况,本会恕不另行通知;
3.申报人接到立项通知后半个月内,应协助本会完成具体申报翻译作品的权利风险评估,并协助本会最终签订相应的图书出版合同。申报人可以同时向本会提供必要的权利证明文件。无正当理由未履
行上述协助义务或逾期不签订合同者,视为自动放弃项目资格;
4.签订上述合同后,申报人应于规定的时间内向本会提交翻译作品的定稿电子文件一份。申报人交付的稿件应以可以证明申报人身份的电子邮件形式发送。申报人需自行备份与交付稿件一致的文字稿或电子文件。逾期交付翻译作品的定稿视为自动放弃项目资格;
5.收到上述翻译作品的定稿电子文件后,本会、本项目编委会、出版社将会进行编辑、校对工作。申报人交付的稿件未达到相应要求的,本会有权要求甲方在限定时间内进行修改。逾期完成前述修改工作视为自动放弃项目资格;
6.完成上述工作后,相应的翻译作品将交由出版社做最终的出版处理。译者署名权利由申报人自行决定。申报人同意翻译作品的最终出版物封面(底)、扉页等需载明本会规定的标识、载明本会编委会指定的人名、并冠以“北京仲裁委员会争议解决新视野译丛之„„”或其他指定名称。
三、项目经费
本项目经费将主要用于支持通过本会及编委会评审的翻译作品所需要的出版开支,本会保留对于项目经费使用的评定、解释和使用权利。
联系人:许捷
电子邮箱:xujie@bjac.org.cn
联系电话:65669856-330
北京仲裁委员会译丛2013年出版物:
《补偿的正义--美国如何应对灾难》([美]肯尼斯·R·范伯格著,孙伟、许捷、郭超、武文棣译)
北京仲裁委员会译丛2014年出版物:
《商事仲裁国际理事会之1958纽约公约释义指南:法官手册》(杨帆译著)
第二篇:北京仲裁委员会建设工程争议评审规则
北京仲裁委员会建设工程争议评审规则
(2009年1月20日第五届北京仲裁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讨论通过,自2009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预防、减少、及时解决建设工程合同争议,北京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本会)特制定本规则。本规则旨在为当事人选择适用争议评审提供程序指引,在当事人约定适用本规则的情况下,本规则对当事人有约束力。当事人就评审事项另有约定的,从约定。
第二条 本规则所称争议评审系指,根据当事人约定,在建设工程合同(包括但不限于勘察合同、设计合同、施工合同、监理合同、项目管理合同等)履行中发生纠纷时,当事人将争议提交专家评审组(以下简称评审组)对争议出具评审意见的争议解决方式。
当事人在组成评审组前应当对评审意见的范围和约束力作出约定。当事人未对评审意见的范围和约束力作出约定,则按照本规则的相关规定确定。
第三条 评审组按照当事人约定组成。当事人未对评审组的组成作出约定的,按照本规则的规定组成评审组。
第四条 评审组由三名有合同管理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组成。当事人对评审组的组成人数另有约定的从约定。
本会提供推荐性的评审专家名册,供当事人选择评审专家。当事人也可以在该名册外选择评审专家。
第五条 当事人应当自工程开工之日起28日内或者争议发生后一方当事人收到对方发出的要求评审解决争议的通知之日起14日内各自选定一名评审专家。当事人逾期未能选定评审专家的,本会主任可以根据一方或者各方当事人的请求指定。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三名评审专家由上述两名评审专家向当事人提名,由当事人共同确定。如果上述两名评审专家自被选定之日起5日内未向当事人提名第三名评审专家或者当事人自收到提名名单后5日内未共同确定第三名评审专家,则本会主任根据一方或者各方当事人的请求指定。第三名评审专家为评审组的首席评审专家。
第六条 当事人约定评审组由一名评审专家组成的,应当自开工之日起28日内或者争议发生后一方当事人收到对方发出的要求评审解决争议的通知之日起14日内共同选定评审专家,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当事人逾期未能共同选定,则本会主任可以根据一方或者各方当事人的请求指定。
第七条 评审专家确定后,全体当事人应分别与每一位评审专家签订《评审专家协议》,对必要的事项作出约定,包括但不限于提交评审解决的争议范围、评审组的工作内容、评审意见的效力、评审专家的报酬计算方式和标准等。除非当事人及评审组另有约定,如评审组由多人组成时,每一份《评审专家协议》应当与其他《评审专家协议》含有同样的实质性条款。
当事人可以在任何时间共同终止与任何评审专家签订的《评审专家协议》,但应当根据工作情况向该评审专家支付终止之日起最低三个月的月劳务费,除非当事人与评审专家另有约定。
每一位评审专家均可在任何时间终止《评审专家协议》,但须至少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当事人,除非当事人与评审专家另有约定。
第八条 评审组组成后,评审专家应当签署保证独立、公正评审争议的声明书,并转交各方当事人。
评审专家知悉其与当事人存在可能导致当事人对其独立性、公正性产生怀疑的情形的,应当书面披露。除非各方当事人自收到书面披露之日起15日内明确表示同意其继续担任评审专家,否则其应当退出评审组。
当事人知悉评审专家与当事人存在可能导致当事人对其独立性、公正性产生怀疑的情形 并要求该评审专家退出评审组的,应在获悉该情形之日起15日内向本会提交申请其退出评审组的书面请求。
一方当事人申请评审专家退出,另一方当事人表示同意,或者被申请退出的评审专家知悉后主动退出,则该评审专家不再参加评审程序,但上述任何情形均不意味着当事人提出退出的理由成立。除前述情形以外,本会主任将对评审专家是否退出作出决定。
如果评审专家退出,该评审专家与当事人之间的协议随即终止。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应当按照退出的评审专家的产生方式重新确定评审专家。
第九条 评审专家因疾病、当事人共同要求退出或者其他原因不能正常或者适当履行评审专家职责的,应当退出。
新的评审专家应按照退出的评审专家的产生方式确定。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从约定。
评审专家退出前的评审行为有效。评审组由三名评审专家组成而其中一名退出的,另两名应当继续担任评审专家,但在新的评审专家产生之前不得进行评审活动,除非各方当事人明确表示同意。
第十条 如果评审组认为必要,可以在工程施工期间定期或者不定期考察施工现场,随时了解工程进度。
第十一条 当事人申请评审组解决争议时,应当向评审组提交评审申请报告,并转交其他当事人和监理。
评审申请报告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1、争议的事实及相关情况;
2、提交评审组作出决定的争议事项;
3、申请方对争议处理的建议和意见等。
申请报告应当附有与争议相关的必要文件、图纸以及其他证明材料。
第十二条 对方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评审申请报告之日起28日内,提交答辩报告,陈述对争议的处理意见并附证明材料。
上述材料应当转交提出申请的当事人和监理。
不提交答辩报告,不影响评审程序的进行。
第十三条 评审组应当自对方当事人答辩期满后14日内,召开调查会,并通知当事人到场。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调查会。
申请评审的当事人无正当理由不到场的,评审组可以决定终结本次评审活动;另一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不到场的,评审组有权决定继续召开调查会。
第十四条 评审专家均应当参加调查会。除非各方当事人同意,评审组不得在任何一名评审专家缺席的情况下召开调查会。
第十五条 评审组可以在充分考虑案情、当事人意愿以及快速解决争议需要的情况下,采取其认为适当的程序和方式进行调查,包括但不限于:
(一)询问当事人;
(二)要求当事人补充提交材料和书面意见;
(三)进行现场勘查;
(四)采取其他措施保证正常履行评审组的职责。
第十六条 当事人应当配合评审组的工作,并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十七条 评审组应当平等、公正对待各方当事人,给予各方当事人陈述的合理机会并避免不必要的拖延以及费用支出。
评审专家除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本规则的规定履行评审职责外,不能向当事人提供与评审事项无关的建议,更不能担任当事人的顾问。
第十八条 评审专家对于评审过程中的任何事项均负有保密义务。
评审专家亦不得在评审活动进行中或评审活动结束后就相同或者相关争议进行的诉讼、仲裁程序中作为仲裁员、证人或者一方当事人的代理人。
第十九条 评审组应当在调查会结束后14日内,作出书面评审意见,并说明理由。当事人对评审意见作出的期限另有约定的从约定。
第二十条 由三名评审专家组成评审组的,评审意见应当按照多数评审专家的意见作出;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应当按照首席评审专家的意见作出。
评审意见由评审专家签名。持不同意见的评审专家,可以不签名,但应当出具单独的个人意见,随评审意见送达当事人,但该意见不构成评审意见的一部分。不签名的评审专家不出具个人意见的,不影响评审意见的作出。
第二十一条 当事人对评审意见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评审意见之日起14日内向评审组或者对方当事人书面提出。当事人在上述期限内提出异议的,评审意见即不具约束力;未提出异议的,则评审意见在上述期限届满之日起对各方当事人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评审意见执行。
如当事人约定评审意见自作出或者当事人收到之日起即对当事人有约束力,即使当事人在收到评审意见之日起14日内提出了书面异议,仍应按照评审意见执行。在当事人将该争议提交仲裁庭或者法院对该项争议作出不同的裁决或者判决前,评审意见仍对当事人有约束力。
评审意见对当事人不具约束力,或者评审组未在本规则第十九条规定的期限内作出决定,或者评审组在评审意见作出之前依据本规则被解散,当事人均可就相关争议直接交付仲裁或诉讼。
第二十二条 评审组至《评审专家协议》约定的期限届满时终止其职责。但在上述期限内提交评审的争议,评审组仍应作出评审意见。
评审组终止职责或解散后产生的争议,当事人可提交仲裁或诉讼解决。
第二十三条 评审专家不对依据本规则进行的任何评审行为承担赔偿责任,除非有证据表明该行为违反本规则的有关规定。
对于当事人选择适用本规则所发生的一切后果以及本会所进行的指定评审专家、决定评审专家是否退出等管理行为,本会及本会工作人员均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
第二十四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与评审组约定的数额、时间支付评审专家报酬。当事人未按约定支付的,评审组可以决定暂时中止评审活动。
如果本会有行政费用发生,则当事人应按照本会公布的收费办法支付。
上述费用原则上由各方当事人平均分担,当事人另有约定或《北京仲裁委员会建设工程争议评审收费办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五条 本规则由本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规则自2009年3月1日起施行。
《北京仲裁委员会建设工程争议评审规则》的起草说明
北京仲裁委员会秘书长 王红松
一、关于《建设工程争议评审规则》起草目的
建设工程争议评审(下称争议评审)是指,在工程开始或进行中,由当事人选择独立的评审专家,就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争议及时提出解决建议或者作出决定的争议解决方式。争议评审是一种以“细致分割”方式实时解决争议,及时化解小争议,防止争议扩大造成工程拖延、损失和浪费,保障工程顺利进行。
争议评审于1975年美国科罗拉多州艾森豪威尔隧道工程中采用,取得了巨大成功。由于该方式具有专业、简便、快捷、成本低等优势逐步得到推广。1995年1月,世界银行开始在其招标文件中强制要求由其贷款进行的项目必须采用争议评审方式。同年,国际咨询工程师协会(FIDIC,下称菲迪克)在《橘皮书》(即《设计-建造与交钥匙工程合同条件》)中提出了“争议评审”的概念并相继在其他类型合同条件中引入“争议评审”机制。2004年9月1日,国际商会(ICC)推出《争议小组规则》。我国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如小浪底、二滩水电站、万家寨水利工程等大型工程亦采用了争议评审方式,效果良好。2007年11月1日,国家发改委、建设部、信息产业部等9个部门(下称“九部委”)联合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下称《标准文件》),其中的“通用合同条款”(下称标准合同)的争议解决条款中引入了争议评审机制,尝试在国家投资建设工程项目中通过争议评审方式解决争议。为了促进争议评审方式在建设工程领域的应用推广,及时化解纠纷,保障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本会参考标准合同、国际商会的《争议小组规则》以及菲迪克合同条件的相关规定,制定了《北京仲裁委员会建设工程争议评审规则》(以下简称《评审规则》)。
制定《评审规则》,是本会继2008年4月1日实施独立调解规则后,在探索多元争议解决机制方面的新尝试。根据国际经验,争议评审主要针对大型建设项目,这是一个需求大、机遇多,发展快的领域,本会在这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不仅为自己未来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也有利于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截止到2008年底,本会受理的各类建设工程纠纷共2826件,标的达255.8亿元,在处理建筑工程纠纷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仲裁人才。本会在建设工程领域的学习研究,一直保持相当程度的前瞻性并与实践紧密结合。2004年5月,本会与“FIDIC—清华大学—中咨协会培训中心”联合举办“国际工程合同争端解决与仲裁研讨会”,积极向建筑施工单位介绍国际争议评审制度。2007年初,在知悉九部委正在起草《标准文件》后,本会便组织仲裁员、建筑工程专家研究起草《争议评审规则》。2008年初,本会起草了《争评审规则(征求意见稿)》,在中外仲裁员、建设工程专家中广泛征求意见,并根据意见反复修改,几易其稿。同时,为了保证规则的实施,本会还制定了评审专家守则、名册、协议书及相关表格,与美国派普丹大学法学院施特劳斯争议解决研究中心(多年来,该中心争议解决专业教学在全美各法学院位列第一)合作,进行了一期评审专家培训和两期调解员培训,共有120多名仲裁员、建筑工程专家参加了培训。可以说,我们已经具备实施《评审规则》的条件。
二、关于《评审规则》的主要问题
(一)关于《评审规则》的效力
《评审规则》是提供给当事人选择适用的操作规程,为当事人采用争议评审方式提供指导,不带有强制性。当事人在合同条款中约定:“发生争议提请评审时,双方一致同意适用北京仲裁委员会的评审规则”,规则才对当事人有约束力。而且,规则的所有条款也并非全部、强制适用。如果当事人对评审程序事项另有约定,从其约定。当事人可以对于评审组的组成方式、时间、评审范围、评审意见约束力、评审专家报酬和评审期限等进行约定。评审组专家与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依据他们之间协议确定。当事人或评审专家均有权自行决定终止评审程序。《评审规则》仅在评审专家的指定与退出环节发挥作用,对于评审程序与评审决定不产生其它影响。评审过程由评审专家与当事人共同协调推进。
(二)关于评审意见效力
评审意见效力是指评审专家组的意见是否对当事各方产生约束力以及产生什么样的约束力。标准合同的评审条款中对此规定是:发包人和承包人接受评审意见的,由监理人根据评审意见拟定执行协议,经争议双方签字后作为合同的补充文件,并遵照执行。发包人或承包人不接受评审意见,并要求提交仲裁或提起诉讼的,应在收到评审意见后的14天内将仲裁或起诉意向书面通知另一方,并抄送监理人,但在仲裁或诉讼结束前应暂按总监理工程师 的确定执行。这与《国际商会争议小组规则》规定的评审意见效力有较大差别。
《国际商会争议小组规则》按照评审意见效力将争议评审分为三种:
DRB(Dispute Review Board,争议评审小组)是由争议评审小组对争议作出建议,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内对建议提出书面异议的,该建议对当事人不发生约束力,争议应提交仲裁或诉讼解决;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内未提出异议的,该建议产生约束力,当事人应当遵守建议。
DAB(Dispute Adjudication Board,争议裁决小组),是由争议裁决小组对争议作出决定。决定自当事人收到时产生约束力。当事人不论是否提出异议均应遵守决定。即使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书面异议,且争议提交仲裁或诉讼,在仲裁庭或法院作出相反的裁决或判决前,该决定对双方当事人始终具有拘束力。
CDB(Combined Dispute Board,综合争议小组)是DRB和DAB的综合。通常情况下争议评审小组对争议作出建议,当事人对建议提出异议,该建议对当事人不发生拘束力;但是,在一方当事人请求对争议作出决定且他方当事人不表示反对或者虽然他方当事人反对但综合争议小组认为必要的,则其对争议作出的决定与DAB形式下争议裁决小组的决定具有相同的约束力。
菲迪克红皮书中规定的是DAB模式,即争议裁决小组决定对双方均有拘束力,双方应立即执行,除非此类决定在后续的友好解决或仲裁中被修改。如果合同当事人对决定不满意,可在收到该决定后第28天之内将其异议通知对方并附具理由。当事人未依据规定发出通知的,不得对争端进行仲裁。
按照标准合同,评审组评审意见对当事人是否产生约束力,取决于当事人意愿。双方当事人接受意见的,在监理人的协助下,将意见内容拟定成合同补充协议,当事人按照补充协议执行。评审意见只是促成当事人就争议重新达成一致的专家指导性意见。评审意见产生效力不仅需当事人双方同意,还要将意见另行签订为合同补充协议。当事人不接受该意见的,仍按总监理工程师的意见执行。这与该文件中对总监理工程师系监理人委派常驻施工场地对合同履行实施管理的全权负责人的角色定位是一致的。可以说,标准合同中的评审意见效力有些类似于DRB形式下评审小组的建议,但其产生效力的程序比较复杂——需转化为补充协议形式
为了当事人更方便的采用争议评审,《评审规则》在标准合同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在考虑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与及时处理纠纷客观要求基础上,允许当事人对评审意见的效力进行约定:当事人既可选择类似DRB形式下评审建议效力的方式,也可选择类似菲迪克合同条件下DAB裁决小组决定效力的方式。《评审规则》二十一条规定:“当事人对评审意见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评审意见之日起14日内向评审组或者对方当事人书面提出。当事人在上述期限内提出异议的,评审意见即不具约束力;未提出异议的,则评审意见在上述期限届满之日起对各方当事人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评审意见执行。”“如当事人约定评审意见自作出或者当事人收到之日起即对当事人有约束力,即使当事人在收到评审意见之日起14日内提出了书面异议,仍应按照评审意见执行。在当事人将该争议提交仲裁庭或者法院对该项争议作出不同的裁决或者判决前,评审意见仍对当事人有约束力。”
(三)评审规则的适用范围
从争议评审比较适合时间跨度大、情况复杂的建设工程。因此《争议评审规则》将范围界定为“包括施工合同、设计-施工合同(Design-build合同)、设计-采购-施工合同(EPC合同)、勘查合同、设计合同、监理合同、项目管理合同、代建合同等”,为当事人选择适用争议评审规则提供指引。
(四)评审组的组成
按照国际惯例,争议评审组可以由一名、三名或者五名评审专家组成。三名以上专家组成评审组时,由首席争议解决专家临时指定三名专家就每个特定的争议进行听审调查并作 出意见。考虑到费用、效率以及习惯问题,《评审规则》规定的评审组由一名或三名评审专家组成。当事人未作特别约定的,由三名评审专家组成。
评审组由一名评审专家组成的,由双方共同选定。双方未能达成一致,可提出申请由本会主任指定。评审组由三名评审专家组成的,由双方当事人分别选定一名评审专家,第三名评审专家由前两名评审专家提名并由当事人共同确定,第三名评审专家为首席评审专家。如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未能选定各自的评审专家或当事人未能就首席评审专家达成一致的,可申请本会主任指定。
评审组的组成时间由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进行约定。为促进争议评审的应用,《评审规则》参照标准合同将评审组组成时间规定为“开工之日起28天内或争议发生后一方当事人收到对方发出的要求评审的通知之日起14天内”。其本意是鼓励当事人在施工早期组成评审组。因为,如果争议已经发生,双方当事人很难就评审组的组成达成一致,即便组成评审组,也会因评审组并未事先了解工程进展及施工现场情况,而难以及时有效地提出意见。
(五)评审专家的披露、退出及保密问题
评审专家,不论是单方选定、共同选定还是指定,均应保持独立与中立的地位,并以公正方式行事,避免拖延和浪费。
评审专家在知悉与当事人之间存在可能导致对其独立性、公正性产生怀疑的情形的,应当书面进行披露。评审专家披露制度类似于仲裁员披露。评审专家披露后的退出比仲裁员回避相对严格:无论披露的事项属于什么性质,除非当事人明确同意该评审专家继续履行职责,否则,该评审专家应当退出评审组。当事人知悉此类情形而评审专家未予披露的,当事人有权要求评审专家退出,评审专家不退出的,当事人可申请本会主任对评审专家是否退出作出决定。因涉及公正、独立事项之外的其他事项导致评审专家无法正常或适当履行其职责的(包括但不限于死亡、疾病、残疾以及评审专家提出终止协议等情形),也应当退出。评审专家退出后,其与当事人之间的协议自动终止。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应当按照该评审专家的产生方式重新确定评审专家。评审专家退出前的评审行为有效。评审组为三名评审专家,其中一名退出的,另外两名继续担任评审专家。但在新的评审专家产生之前不得进行评审活动,除非各方当事人明确表示同意。
评审专家披露和退出制度是保障争议评审的公正性、保障当事人在评审程序中的知情权和控制权。除此之外,《评审规则》还规定评审专家负有保密义务,在评审活动进行中及评审活动结束后禁止在相同或相关争议中担任仲裁员、证人或一方当事人的代理人。
(六)评审意见的作出
《评审规则》规定评审组应当在调查会结束后14日内作出评审意见。当事人也可在评审专家协议中对于评审意见作出的时间另行约定。评审组未能形成一致意见的,按评审组多数专家意见作出,如未能形成多数意见,以首席评审专家意见为准。在评审意见的制作过程中,首席评审专家有义务召集评审组进行讨论、起草评审意见、征询其他评审专家对于评审意见的意见、组织各评审专家签署并向各方当事人发出评审意见。
(七)评审费用
当事人可与评审专家自行商定评审专家报酬及其他费用的标准。本会仅收取指定评审专家、有关评审专家退出决定、及场所设施租用的费用。评审专家费用如果需要由本会代收的,本会收取10%手续费。行政方面的费用十分低廉。另外,本会《调解规则》所采用的调解员报酬与机构行政费分别计收办法及调解员收费指导意见,也可为评审专家收费提供参考。
(八)其他程序事项
为了使《评审规则》更具操作性。本会还就评审专家与当事人签订《评审专家协议》(第七条)、评审组考察现场(第十条)、评审申请(第十一条)、答辩(第十二条)、调查(第十三、十四、十五条)、当事人的配合义务(第十六条)以及评审组职责的终止(第二十二 条)等内容作出了规定。
由于评审组是居于中立地位独立作出评审意见的,而本会在《评审规则》中的作用主要是按照当事人的申请指定评审专家、对评审专家的退出作出决定。整个程序的运作均由当事人和评审组主导。为保障评审组及本会顺利履行职责,《评审规则》明确规定了评审组及本会均享有免责的权利。当事人选择适用本会《评审规则》的,视为其接受相应的免责条款并放弃相应的追偿权利。此外,《评审规则》还对规则的解释权和生效时间作了规定,《评审规则》自2009年3月1日起施行。
《评审规则》的起草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凝结了各方面专家的智慧,体现了本会积极进取,开放创新的意识和及时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责任感。《评审规则》是在国内实际操作经验较为欠缺的情况下制定的,还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本会会在执行《评审规则》的过程中根据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修改和完善。
第三篇:《关于建立天津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通知》
《关于建立天津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为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人 事争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结合我 市实际,市人民政府决定建立天津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天津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处理市属外商投资企业、市属金融机构、跨省市的劳动争议和市属机关事业单位的人事争 议。依法履行下列职责:聘任、解聘专职或者兼职仲裁员;受理 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讨论重大或者疑难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对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活动进行监督。
天津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市人力社保局、市总工会、市企业联合会、市企业家协会、市国资委、市建设交通委、市商 务委、市科委、市教委、市农委、市财政局、市卫生局、市文化 广播影视局、天津警备区政治部、市委组织部公务员管理办公室 等单位的代表组成。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委员会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天津市劳动争议仲裁院。
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各区县相应建立区县劳动人事争议仲 裁委员会。
市和区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建立后,原市和区县劳动 争议仲裁委员会、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同时撤销。
附件:天津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组成成员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日
附件
天津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组成成员
主 任:孔长起 市人力社保局局长
副主任:刘华珊 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长
高 炜 市总工会副主席
委 员:贾志强 市企业联合会、市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兼秘 书长
吴 瑜 市国资委总会计师
刘翠乔 市建设交通委副主任
李胜利 市商务委副主任
张勇勤 市科委副主任
林炎生 市教委副主任
李森阳 市农委副主任
陈庆和 市财政局副局长
林立军 市卫生局副局长
党丽颖 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党委副书记
马杏田 天津警备区政治部副主任
赵光通 市委组织部公务员管理办公室主任
第四篇: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成都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成都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通知
(成府函〔2011〕86号)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为切实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根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组织规则》(人社部令第5号)相关规定,经市政府研究,决定成立成都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原成都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原成都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一并撤销。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成都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
主
任: 张济环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局长
副主任: 吕长华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老干局局长
李榕市人社局副局长
郭强市总工会副主席
刘优华
成都警备区政治部主任
田世隆
市企业联合会、市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
王健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
委 员:葛振中市监察局副局长
吴皓市经信委副主任
崔昌宏市教育局副局长
杨泽辉市司法局副局长
陈伯君市政府法制办副主任
何杰 市医管局副局长
孙光泽市工商联副主席
上传者
知盟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刘兴蓉市财政局副巡视员
丁弘市国资委副巡视员
章
群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专家委员)
王建军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专家委员)
杨
静 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法学系副主任、副教授(专家委员)
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为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具体承担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及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日常工作。
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组成单位、组成人员及管辖范围如发生调整,由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讨论决定,并报市政府备案。
二、成都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工作职责
(一)聘任、解聘市本级专职或者兼职仲裁员;
(二)受理管辖范围内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
(三)讨论重大或者疑难劳动人事争议案件;
(四)指导、监督、检查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的仲裁活动,指导全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处理工作;
(五)法律法规规定由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承担的其他职责。
三、成都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范围
(一)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成都高新区(以下统称中心城区)区域内在市以上注册机关登记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劳动争议,包括:用人单位驻所地即注册、登记地在中心城区区域内的劳动争议,劳动合同(关系)履行地即劳动者实际工作场所在中心城区区域内的劳动争议;
(二)市级机关及其直属事业单位等发生的人事争议;
(三)驻蓉部队师级以下聘用单位发生的人事争议;
(四)跨地区、跨行业的重大劳动人事争议;
(五)法律法规规定由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的其他劳动人事争议。
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双流县、郫县、大邑县、蒲江县、新津县政府应比照成立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其组成人员、工作职责和管辖范围由当地政府结合实际依法予以确定。
二○一一年九月十八日
第五篇:从实务角度探讨PPP项目争议解决机制
从实务角度探讨PPP项目争议解决机制
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PPP模式的推行从前两年的爆发期逐渐进入冷静期。经历三年之痒,一些PPP项目的合作双方萌生了分手的念头,尤其是2018年一季度开始,各省陆续公布退库PPP项目名单之后。PPP项目争议解决机制,已从理论上的前瞻性研究转变为了实务中面临的具体问题,并且可以预见在未来,还会由个别性问题发展为普遍性问题。
2018年7月5日,北京大学PPP研究中心组织召开了PPP立法研讨会,邀请了最高人民法院、财政部、司法部等专家、学者参加,PPP争议解决机制是研讨会的议题之一。关于PPP项目争议解决路径,到底是“一刀切”走行政诉讼程序,还是除行政诉讼程序之外,也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程序或仲裁程序来实现,从与会各方的意见来看,依然存在分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下列行政协议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一)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大家的分歧之处就在于对这一规定的理解和适用。有观点认为,这一规定排除了民事诉讼或仲裁的受案范围,PPP协议为行政协议属性,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也有人持不同观点,认为这一规定的表述,并没有说明只能通过行政诉讼来审理PPP协议纠纷,PPP 协议兼具行政和民事双重性质,应结合具体争议类型采取不同的争议解决机制。
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下文将侧重从争议解决机制对PPP项目产生的实际影响的角度,提出几点看法,与读者进行探讨:
一、从我国推行PPP模式的初衷来说,不适宜片面强调PPP协议的行政属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 发展改革委 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5〕42号)中指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利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作为社会资本的境内外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承担公共服务涉及的设计、建设、投资、融资、运营和维护等责任,政府作为监督者和合作者,减少对微观事务的直接参与,加强发展战略制定、社会管理、市场监管、绩效考核等职责,有助于解决政府职能错位、越位和缺位的问题,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PPP模式应用的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从公共服务的主导者变成监督者和合作者,把主导权交给社会资本方。从权利本身的脆弱性来看,社会资本方总体上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在PPP协议的两种属性中,强调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有助于弥合两者之间天然的强弱差距。但是,如果将所有类型的PPP协议纠纷“一刀切”归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则是片面强调了PPP协议的行政属性,淡化了其民事属性,对于社会资本方而言,会挫伤其参与PPP项目的积极性。
二、行政诉讼主体的恒定性,减少了政府方的纠纷解决渠道,不利于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在行政诉讼中,政府恒定为被告,只能“民告官”,而不能“官告民”。虽然政府方总体来说处于强势地位,可以运用其公权力,通过诉讼、仲裁以外的方式进行救济。但是在一些具体的PPP项目中,比如区县一级政府和大型央企或者省属国企合作时,当双方产生民事纠纷时,此时政府方是否一定能够通过其他方式解决争议?即便可以,与诉讼、仲裁方式相比,其他方式是否为更有效率的方式?PPP项目一般都为大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类型的项目,当合作陷入僵局、项目无法推进时,影响的不仅只是双方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影响了社会公共利益。因此,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一样,应有选择救济方式的权利,既可以通过诉讼、仲裁来解决,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解决,从而更好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也使司法机关、仲裁机构能够充分发挥“定分止争”的作用。
三、PPP协议争议类型具有可分性。PPP协议纠纷的性质是行政争议还是民事争议,通常情况下,是可以明确区分的。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课题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的法律疑难问题研究》一文中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1)对于PPP争议中涉及政府特许经营协议的授予、收回,政府采购投诉,政府信息公开,项目规划许可,对项目公司的处罚,对项目公司征收补偿决定、收费标准的确定等争议的,因涉及相关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内容,属于行政争议。(2)内容上设定民事权利义务的,属于民事争议。对于PPP协议的履行、变更、解除等行为,体现了当事人平等、等价协商一致的合 意,其内容不受单方行政行为强制,合同内容包括了具体的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范围,当事人就此可以提起仲裁,也可以提起民事诉讼。常见的包括土地使用权的取得、项目产权的归属、项目收益的分配、项目公司融资、项目担保、工程建设、项目收益权抵押、项目回购、税费负担、违约责任等。
四、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管辖原则的不同,导致受案法院的级别存在较大差异。《行政诉讼法》第十五条中规定:“对国务院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由中级人民人民法院管辖”,第十八条中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根据以上规定,对于区县级的PPP项目而言,在行政诉讼中,如果PPP协议的签订主体是县级政府,则可在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如果PPP协议的签订主体是实施机构(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则极有可能只能在基层法院立案。但在关于财产争议的一审民事诉讼中,则一般通过诉讼标的所涉金额来确定级别管辖,PPP项目一般投资额较大,诉讼标的可达到由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标准。对于社会资本方而言,当然希望能够在更高级别的法院进行案件一审,可以减少对地方保护主义的担心。而且,由于PPP推行不久,案件的绝对数量不大,各地都缺乏审判经验,在这种现实情况下,由高层级的法院来审理,当事人更有可能得到一个较为公正合理的判决。因此,目前对于PPP民事性质争议案件的审理,民事诉讼程序相比行政诉讼程序,更有利于提高审判质量、保护当事人尤其是社会资本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五、行政诉讼中的民事争议依然适用民事法律规范。《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第二款:“原告请求解除协议或者确认协议无效,理由成立的,判决解除协议或者确认协议无效,并根据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作出处理”。根据以上规定可知,行政诉讼的原告(社会资本方),请求解除协议或确认协议无效时,审判人员仍然要根据《合同法》等民事法律规范处理。民事庭的审判人员与行政庭的审判人员相比,通常而言,其对于民事法律规范的理解与适用的把握更深入、对于民事裁判的经验更丰富。这种情况下,直接由民事庭来审理相关案件显然更加合理,而不必绕个圈子,由行政庭的审判人员根据民事法律规范来处理民事争议。
因此,综上所述,笔者个人不赞同所有类型的PPP协议纠纷都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而应该采取两分法,对于属于民事纠纷性质的案件,可通过民事诉讼或者仲裁来审理,这也是2017年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条例》(征求意见稿)中的观点。呼唤PPP立法早日落地,在争议解决机制等问题上为参与各方作出明确指引,进一步规范、推动PPP的良性发展。
(广东华瑞兴律师事务所 陈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