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机关示范单位实施方案

时间:2019-05-13 14:52: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机关示范单位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机关示范单位实施方案》。

第一篇: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机关示范单位实施方案

了动员局机关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参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营造两型社会建设的良好环境氛围,根据***市建设“两型”社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确定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机关示范单位的通知》和《***市“两型”机关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按照《***市“两型”机关创建考核评分

标准(试行)》,现结合实际,制定***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两型”机关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两型”社会建设要求,以节油、节水、节电、节气、节材、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利用为重点,以群众性创建活动为载体,引导机关工作人员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大力培养节约资源意识、环境保护意识,促进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两型”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二、创建目标

2011年下半年创建工作重点在开好局,起好步,夯实基础,做好宣传发动工作。2012年进一步深化创建活动,强化措施,巩固成果,将局机关建设成为符合“两型”社会要求的节约环保、团结和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机关。2012年申报***市“两型”机关,通过考核验收并获得命名。

三、创建内容

(一)节能降耗

1、节约办公经费。完善办公用品采购、配备、领用制度,注重修旧利废,倡导文件纸张双面打印、复印,并在一定时期内实现无纸化办公。通过对办公用品采购、配备、领用的制度化管理,将年度费用支出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四、创建任务

(一)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深刻认识创建“两型”社会、“两型”机关的重要意义

1、开展专题学习讨论,树立强烈的“先行先试”意识。采取专题报告会、学习讨论会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十七大报告,深刻领会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精神,深刻认识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以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两型”社会的工作部署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大讨论活动,树立强烈的“先行先试”意识,转变观念,理清思路,更新知识,提升水平,充分发挥好“两型”机关建设在“两型”企业、学校、村镇、社区和家庭建设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责任部门:各科室

2、明确 “两型”社会建设重点任务,增强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使命感和自觉性。认真学习,明确“两型社会”建设重点领域,围绕健全食品药品监管体系、打造绿色食品药品消费体系等主要任务,主动作为,奋力争先,求真务实,善谋实干,积极有效地推进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两型社会”建设。

责任部门:各科室

3、开展 “两型社会”、“两型”机关建设信息交流活动。以科室为单位开展学习讨论,结合“两型”机关创建工作情况,每月形成1篇以上的“两型”机关创建工作信息。优秀的信息文稿报送给创建“两型”机关办公室,并向“政风行风在线”报送。

责任部门:各科室

(二)树立资源节约意识,建立完善节能降耗环保管理制度

1、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政府机关作为节能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倡议者,首先应该成为全社会节能工作的先行者和带头人。要树立节俭意识,凡事量力而行,凡事精打细算,做到少花钱、多办事,着力建设节约型政府机关。加强局机关内部节能降耗环保等各项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办公用品采购、配备、领用制度,制定节电、节水、节能等制度,确定工作目标,加强节约措施全过程管理。

责任部门:各科室。由办公室制定完善相关制度并进行检查,各科室按制度规定落实。

2、完善公务车辆管理制度,规范公务用车。加强对公务车辆的管理,规范公务车配置、管理、使用、更新程序。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落实公务车辆节油、维修等管理措施,严格执行公务车配备标准,按核定标准公务用车编制,控制车辆规模。科学合理地确定车辆使用年限,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优先选用节能环保型车辆。提高驾驶员的业务操作技术,确保车辆安全使用。

责任部门:各科室。由办公室制定完善公务用车管理制度并进行检查落实,各科室按制度规定执行。

3、办公楼相关设施配备充分考虑节能,做好设备设施维护。局办公楼装修墙体、地面、屋面、保温和装饰等材料,使用节能环保产品。强化机关公共设施和办公设备的管理、维护,明确专人负责,实行巡回检查。建立设备报废制度,明确报废审批程序和处理手段。新购置和改造设备要到设备管理部门进行登记、核定、审批。

责任部门:各科室。由办公室制定相关制度并组织落实,各科室按制度规定执行。

(三)加强机关建设,营造良好人文办公环境

1、切实加强机关党的工作。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要求,加强机关党建工作。开展创“五

好支部”竞赛活动,进一步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拓展组织生活内容、创新组织生活形式,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了解党员思想状况,做党员的贴心人。每年召开1次支部民主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不断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激发创一流工作业绩的主动性,促进先进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建立健全党员学习教育、管理监督、党内民主参与、党员联系群众和服

务群众、党支部工作检查通报等工作机制,促进党建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加强党内监督,对党员领导干部参加支部组织生活情况进行检查。

责任部门:党支部。

2、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定期召开干部职工思想状况分析会,研究和分析新形势下干部职工思想状况的新特点。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积极营造团结协作、友好相处、和谐共事氛围。强化团队意识,形成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充满生机有战斗力团队。积极参与“两型”家庭、“两型”社区等创建活动。定期组织党员深入社区开展义务宣传,走访慰问困难居民,传播现代文明,为构建“两型”社区提供支持。举办学习礼仪知识培训班,促进工作人员仪表大方、待人热情、言行举止文明得体,推进文明创建再上新台阶。

责任部门:党支部、工会。

3、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设置固定的机关工作人员文体活动场所,配备相应的文体活动器材。以市直机关运动会等为契机,以健身、健康、快乐为主题,成立机关体育活动兴趣小组,定期开展体育锻炼活动。举办局机关羽毛球、乒乓球、棋类比赛和体育联谊活动。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提倡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严禁机关工作人员参与“带彩”娱乐和其它不健康娱乐活动。

责任部门:工会、办公室(纪检监察室)。

4、办公环境整洁优美。办公室物品摆放有序,设施完备良好。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度,局机关周边干净整洁。有固定的办公垃圾堆放场所,清运及时。无污水溢流现象或卫生死角。厕所为无害化卫生厕所,保洁到位,无异味,有洗手等卫生设备。

责任部门:室内办公环境由各科室负责,公共办公环境由办公室负责。

四、创建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两型”机关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局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局纪检组长***为副组长,各科室成员、相关责任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例会,研究创建“两型”机关的推进措施,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完成“两型”机关建设任务。由办公室(纪检监察室)、工会、党支部等部门组织相关工作,及时检查通报创建工作进展情况。

(二)加强宣传发动,营造创建氛围

采取召开动员会、制作悬挂宣传标语、举办专刊、开展学习讨论、印发创建工作宣传提纲等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使机关工作人员明确节能降耗、创建“两型”机关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积极投身到创建活动中,自觉成为节能降耗环保的宣传者、推动者、实践者,以创建“两型”机关为契机促进“两型”社会建设。

(三)强化创建责任,建立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创建活动岗位责任制,分解创建任务,制定印发《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创建“两型”机关任务分解一览表》。及时了解掌握创建进展情况,积极开展经常性检查评比活动,总结推广有关科室好的做法和经验,落实登记、公示、管理、监督等措施,进行定期分析,推动各项创建工作落实到位。各科室负责人要切实担负起本科室创建工作责任人的职责,细化科室创建工作责任,检查督促工作落实。

第二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工作方案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科学技术部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组织推动工业企业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之路,加快工业发展方式转变,拟组织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以下简称“两型”企业)创建工作。现提出如下方案。

一、开展“两型”企业创建工作的必要性

(一)创建“两型”企业是加快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获得了巨大发展,规模迅速扩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但总体上看,工业发展方式仍然以粗放型、外延式为主,主要依靠投资和物质资源消耗拉动,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重、产出效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和产能过剩等矛盾和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面对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压力,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是实现工业持续发展的紧迫要求。培育一批“两型”企业,树立行业发展的先进典型,对于引导工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整体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二)创建“两型”企业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战略决策的重要抓手。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战略决策,是我国工业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任务。工业企业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载体。创建“两型”企业,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内涵式工业发展实践经验,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是落实新型工业化战略的重要抓手。

(三)创建“两型”企业是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措施。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把调结构作为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历史经验也表明,经济危机发生时往往是催生新技术、加快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通过创建“两型”企业,对加快企业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结构调整升级,培育新的竞争优势等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对增强企业后金融危机时期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四)创建“两型”企业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实际行动。建设“两型”社会是党中央面向新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工业是耗费能源资源、产生环境污染的主要产业,创建“两型”企业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工业领域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举措。

二、开展“两型”企业创建工作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开展“两型”企业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废物排放和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在重点行业开展“两型”企业试点,树立起一批先进典范,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大力推进“两型”企业建设工作,引导工业行业和大多数企业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真正实现科学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试点示范与全面推进相结合。“两型”企业创建工作拟先通过2—3年试点,摸索和总结经验,树立先进典型,在此基础上,再全面推进。

2.坚持企业探索与政府引导相结合。“两型”企业创建工作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企业积极性和创造力,积极探索“两型”企业创建的途径和手段;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引导,逐步研究完善“两型”企业创建的激励机制,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3.坚持重点突破与区域平衡相结合。开展“两型”企业创建试点,要突出重点,选择资源能源消耗量大、污染排放重的行业作为优先领域先行开展试点。在组织开展试点工作时,充分考虑地域平衡,引导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进此项工作。

(三)主要目标

2012年前,在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选择一批企业,经过2—3年试点,每个行业建立3—5家示范企业;形成试点行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和基本思路;研究确定不同行业“两型”企业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积累经验、树立典型,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试点企业通过2—3年的努力,形成“两型”示范企业,在产品结构、产出效率、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方面都达到行业先进水平:企业资源产出效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单位产品能源、水、原材料消耗显着降低,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废物循环利用水平大幅度提高,固体废物基本上实现综合利用,废水力争实现循环利用和“零”排放,废气、余热余压等充分合理利用;污染排放量大幅度降低,“三废”排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三、“两型”企业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

(一)试点范围

拟将钢铁、石化、有色金属、汽车、轻工、纺织、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建材等九个行业作为开展“两型”企业试点行业。在各个行业中择优选择确定若干家企业作为“两型”企业创建试点企业。

(二)组织推荐

试点企业采取自愿申报和重点推荐相结合的方式,主要通过地方、行业协会进行推荐(中央企业可直报);请各地区、行业协会重点推荐2-3个企业(申报试点的企业基本条件和相关要求见附件)。

(三)审核确定

在地方、行业协会推荐的基础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财政部、科技部组织专家按行业对推荐企业进行评议后,提出推选意见,适当考虑地域、行业平衡等因素,再进行研究确定。

(四)创建要求

1.编制工作方案。试点企业应当组织编制试点工作方案,通过地方工业主管部门或中央企业上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科技部联合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对试点工作方案进行论证。工作方案要明确“两型”企业建设的标志性目标,明确产品结构调整、企业发展以及能源、水、原材料节约,清洁生产、“三废”资源综合利用等各方面的具体计划和措施。

2.组织实施试点工作方案。试点工作方案审查通过后,试点企业要按照试点工作方案,积极部署落实和组织实施“两型”企业创建工作。组建“两型”企业建设工作班子,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任务分工,落实目标责任。力争通过2—3年的工作,达到“两型”示范企业基本要求。

3.加强管理。试点企业切实加强基础工作,建立资源消耗在线监测系统,完善资源环境统计和核算制度,健全资源节约、清洁生产等管理体系,强化管理岗位和人员建设。

(五)组织验收

完成各项试点工作任务、达到“两型”示范典型要求的企业,可向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科技部提出验收申请。

四、政策措施及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工业主管部门、财政、科技部门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试点工作进展情况阶段性总结和督查制度,对试点工作实施阶段性评估和监督检查。

(二)充分发挥院士专家对试点工作的支撑作用。成立试点工作专家组,充分发挥中国工程院、科学院等有关院士、专家作用,协助开展试点企业的评审、推荐、评估和审核验收等工作,研究制定“两型”企业评价体系,深入分析研究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设性意见。

(三)加强现有政策对试点企业的引导和扶持。对“两型”企业创建工作方案中提出的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科技创新项目等给予优先支持;在国家制定产业结构调整、进出口配额、政府采购等具体政策时,对“两型”企业及其产品予以优先考虑。对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经国家认定的节能环保、自主创新等“两型”企业产品,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予以扶持;对试点工作中反映出的问题抓紧研究,协调有关部门制定鼓励扶持政策。

(四)对试点先进企业予以表彰奖励。完成各项试点工作任务、达到“两型”示范典型要求的试点企业经组织验收后,授予“两型”示范称号。对试点先进企业予以表彰奖励,对试点先进经验及时进行系统总结、评估和组织推广。

(五)加强“两型”示范企业的动态监管。对“两型”示范企业定期进行复核,复核合格者,享受“两型”企业称号和相关政策优惠。复核不合格者,取消其“两型”企业称号和政策优惠。

附件:

1、试点申报企业应满足的基本条件

2、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试点企业申报材料要求

附件1:

试点申报企业应满足的基本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二、具有一定的行业代表性;

三、具有较完善的能源资源、环境管理体系,各项管理制度健全;

四、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措施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行业标准要求;

五、主要产品能源资源消耗、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指标达到同行业领先水平;

六、污染物排放全部达标、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00%,厂区绿化率达到35%以上,近三年无重大安全、环境污染事故;

七、拥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资产负债率不高于65%,销售利润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具有较强的节能环保投入能力。

八、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创新体系完善。附件2: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试点企业申报材料要求

一、企业基本情况

(一)企业概况

1.企业名称、性质、所在地、人员构成等;

2.主要经营范围。主要产品生产能力、产量、销售情况等;

3.近三年资产财务状况:生产设备及其他负债详细情况,单位产品成本构成情况、现金流量,资产负债详细情况,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等;

4.在国际、国内同行业所处地位。

(二)企业的技术水平及研发能力

1.工程技术人员情况;

2.企业研发能力及成果;

3.主营业务采用的核心工艺技术及水平;

4.在国际、国内同行业所处地位。

(三)近三年能源资源消耗情况

1.主要原材料、燃料、水等能源资源消耗;

2.单位产品能源资源消耗;

3.在国际、国内同行业所处地位。

(四)近三年废弃物排放及综合利用情况

1.“三废”产生、处置和排放情况、排放达标情况;

2.在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综合利用方面开展的工作及成效;

3.在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综合利用等方面的项目及投入情况;

4.废弃物排放及综合利用水平在国际、国内同行业所处地位。

(五)企业管理能力

1.在节能环保方面的组织机构建设情况;

2.制定和出台的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综合利用等管理制度以及执行情况。

3.产品成本、投融资、现金流量等管理制度以及执行情况。

二、“两型”企业创建工作思路、目标、计划及措施

(一)“两型”企业创建工作思路、拟达到的目标

(二)“两型”企业创建工作计划安排、拟采取的措施

第三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工作方案

附件: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组织推动工业企业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之路,加快工业发展方式转变,拟组织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以下简称“两型”企业)创建工作。现提出如下方案。

一、开展“两型”企业创建工作的必要性

(一)创建“两型”企业是加快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获得了巨大发展,规模迅速扩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但总体上看,工业发展方式仍然以粗放型、外延式为主,主要依靠投资和物质资源消耗拉动,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重、产出效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和产能过剩等矛盾和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面对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压力,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是实现工业持续发展的紧迫要求。培育一批“两型”企业,树立行业发展的先进典型,对于引导工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整体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二)创建“两型”企业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战略决策的重要抓手。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战略决策,是我国工业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任务。工业企业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载体。创建“两型”企业,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内涵式工业发展实践经验,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是落实新型工业化战略的重要抓手。

(三)创建“两型”企业是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措施。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把调结构作为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历史经验也表明,经济危机发生时往往是催生新技术、加快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通过创建“两型”企业,对加快企业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结构调整升级,培育新的竞争优势等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对增强企业后金融危机时期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四)创建“两型”企业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实际行动。建设“两型”社会是党中央面向新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

4-3

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工业是耗费能源资源、产生环境污染的主要产业,创建“两型”企业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工业领域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举措。

二、开展“两型”企业创建工作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开展“两型”企业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废物排放和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在重点行业开展“两型”企业试点,树立起一批先进典范,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大力推进“两型”企业建设工作,引导工业行业和大多数企业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真正实现科学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试点示范与全面推进相结合。“两型”企业创建工作拟先通过2-3年试点,摸索和总结经验,树立先进典型,在此基础上,再全面推进。

2.坚持企业探索与政府引导相结合。“两型”企业创建工作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企业积极性和创造力,积极探索“两型”企业创建的途径和手段;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引导,逐步研究完善“两型”企业创建的激励机制,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3.坚持重点突破与区域平衡相结合。开展“两型”企业创建试点,要突出重点,选择资源能源消耗量大、污染排放重的行业作为优先领域先行开展试点。在组织开展试点工作时,充分考虑地域平衡,引导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进此项工作。

(三)主要目标

2012年前,在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选择一批企业,经过2-3年试点,每个行业建立3-5家示范企业;形成试点行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和基本思路;研究确定不同行业“两型”企业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积累经验、树立典型,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试点企业通过2-3年的努力,形成“两型”示范企业,在产品结构、产出效率、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方面都达到行业先进水平:企业资源产出效率达到国

4-4

内领先水平;单位产品能源、水、原材料消耗显著降低,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废物循环利用水平大幅度提高,固体废物基本上实现综合利用,废水力争实现循环利用和“零”排放,废气、余热余压等充分合理利用;污染排放量大幅度降低,“三废”排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三、“两型”企业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

(一)试点范围

拟将钢铁、石化、有色金属、汽车、轻工、纺织、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建材等九个行业作为开展“两型”企业试点行业。在各个行业中择优选择确定若干家企业作为“两型”企业创建试点企业。

(二)组织推荐

试点企业采取自愿申报和重点推荐相结合的方式,主要通过地方、行业协会进行推荐(中央企业可直报);请各地区、行业协会重点推荐2-3个企业(申报试点的企业基本条件和相关要求见附件)。

(三)审核确定

在地方、行业协会推荐的基础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财政部、科技部组织专家按行业对推荐企业进行评议后,提出推选意见,适当考虑地域、行业平衡等因素,再进行研究确定。

(四)创建要求

1.编制工作方案。试点企业应当组织编制试点工作方案,通过地方工业主管部门或中央企业上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科技部联合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对试点工作方案进行论证。工作方案要明确“两型”企业建设的标志性目标,明确产品结构调整、企业发展以及能源、水、原材料节约,清洁生产、“三废”资源综合利用等各方面的具体计划和措施。

2.组织实施试点工作方案。试点工作方案审查通过后,试点企业要按照试点工作方案,积极部署落实和组织实施“两型”企业创建工作。组建“两型”企业建设工作班子,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任务分工,落实目标责任。力争通过2-3年的工作,达到“两型”示范企业基本要求。

4-5

3.加强管理。试点企业切实加强基础工作,建立资源消耗在线监测系统,完善资源环境统计和核算制度,健全资源节约、清洁生产等管理体系,强化管理岗位和人员建设。

(五)组织验收

完成各项试点工作任务、达到“两型”示范典型要求的企业,可向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科技部提出验收申请。

四、政策措施及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工业主管部门、财政、科技部门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试点工作进展情况阶段性总结和督查制度,对试点工作实施阶段性评估和监督检查。

(二)充分发挥院士专家对试点工作的支撑作用。成立试点工作专家组,充分发挥中国工程院、科学院等有关院士、专家作用,协助开展试点企业的评审、推荐、评估和审核验收等工作,研究制定“两型”企业评价体系,深入分析研究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设性意见。

(三)加强现有政策对试点企业的引导和扶持。对“两型”企业创建工作方案中提出的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科技创新项目等给予优先支持;在国家制定产业结构调整、进出口配额、政府采购等具体政策时,对“两型”企业及其产品予以优先考虑。对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经国家认定的节能环保、自主创新等“两型”企业产品,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予以扶持;对试点工作中反映出的问题抓紧研究,协调有关部门制定鼓励扶持政策。

(四)对试点先进企业予以表彰奖励。完成各项试点工作任务、达到“两型”示范典型要求的试点企业经组织验收后,授予“两型”示范称号。对试点先进企业予以表彰奖励,对试点先进经验及时进行系统总结、评估和组织推广。

(五)加强“两型”示范企业的动态监管。对“两型”示范企业定期进行复核,复核合格者,享受“两型”企业称号和相关政策优惠。复核不合格者,取消其“两型”企业称号和政策优惠。

4-6

第四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航船一路高歌猛进。但无法回避的是,为实现这一发展,我国付出了很大的资源能源消耗。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以国家规划的形式,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战略目标。

什么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则是指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既是渐进的动态的概念,又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精神,即消耗的资源越少越好,产生的污染越少越好,前者就是资源节约,后者就是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相比,环境友好型社会更加强调生产和消费活动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强调人类必须将其生产和生活强度规范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强调综合运用技术、经济、管理等多种措施降低经济社会的环境影响。

有几点政策措施的建议。第一,依靠科技创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实现新型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使传统工业尽快走向先进工业,需要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这是我国实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最重要的支撑力量。国家和社会必须大大增加科学研究和开发的经费投入,还必须努力将发明和专利转化为生产力,为此必须致力于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否则节约型社会就难以实现。

第二,对重点领域制定节约和环境友好指标,实施相应的对策措施。比如,对建筑物应该在设计和建筑材料的选用规范上有严格的要求,设置一些新的技术标准,保证资源和能源的节约,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源节约的指标和相关的建筑规范,应该逐年改进。又如对汽车,在不同的时期,应该对国内生产和进口汽车每公里消费的燃料规定上限,超过这个标准的,一律不允许生产或者进口。与此同时,作为推动节约燃油的措施,还应该考虑增收累进制的汽车燃油消费,由消费者承担。第三,加强宣传教育和法律监督。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只有全社会达成共识,全民一起动手才能取得成效。为此,开展对全民的宣传,树立节约观念,实在是我们现在当务之急。要使大家认识到,我们整个世界都面临着资源全面短缺的严峻现实。所以要选择正确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发扬勤俭节约的美德,唾弃浪费的行为,才能建设文明节约的社会。在立法执法方面,国务院各级政府应该对公款请客送礼、购买豪华车辆、超标准建立办公楼等问题加大治理力度,真正做到令行禁止。同时,还应该考虑严格制定奢侈品的标准,开征购买奢侈品的消费税,在经济上限制奢华的不良风气。

第五篇: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制定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 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 突出的环境问题,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因此,“十一五”时期,建设资源 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央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 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是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意义重大。? 1.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 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较快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让人民群众 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因此,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 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在内的总体性的目 标,是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经济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工业化 不断推进,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城市化步伐加快,资源需求持续增加,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将越来越大。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节约资源。加快建设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既是当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 切需要,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因此,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 经济之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3.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 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今后一个时期,人口还要增长,人均资 源占有量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能源短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淡水和耕地紧缺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 患。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相当突出。从总体上看,生态系统呈现出由结构性破坏向功能性紊乱演变的发展 态势,局部地区生态退化的现象有所缓和,但生态退化的实质没有改变,趋势还在加剧,生态系统更不稳定,生 态服务功能持续下降,生态灾害在加重。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路子。?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 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从循环经济的理论和一些发达国家及我国的实践看,发展循环经济符合国情,反映了走新 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将从根本上减轻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实现环境与资源对经济建设的持续支撑。之 所以作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 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关税壁垒作用日趋削弱,包括“绿色壁垒”在内的非关税壁垒日益凸显。近几 年,一些发达国家在资源环境方面,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到包 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产生了日益严重的 影响。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尤其是要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使我国产品符合资源、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 6.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 解决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资源问

题,着眼点和立足点必须放在国内。近年来,我国石油、矿产等重要资源 进口越来越多,对国外市场依赖程度越来越大。过多地进口资源,不仅耗费大量资金,而且会加剧国际市场供求 矛盾,带来一系列经济、政治、外交方面的问题。加快建设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 赖程度,对于确保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我国必须加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因为它也是国家安全 的重要保障,由于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生态环境开始急剧恶化,尤其是自然灾害,造成人民的生命 和财产的巨大损失,给社会造成不安定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创 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友好型社会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要建设节约型经济就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传统经济的生 产模式是“资源—产品—废物”,经济发展速度越快,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就越大,最终将丧失发展的基础和后 劲。循环经济的生产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 作:? 1.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一是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建立一批一流的科技研发机构; 大力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原始性创新,着力提高国家和企业选择研发主攻方向、配置研发资源的能 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二是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整合现有的电子与信息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软件产业基地、科技 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高新技术企业等科研资源,建立资源共享、合理利用的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加强科技 创新的基础建设,形成比较完备的科技创新体系。三是建立科技创新机制。出台激励科技创新的政策,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抓 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工作。? 四是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重点培育一批专业化服务水平高、组织协调能力强的生产力促进中心、高新技 术创业服务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科技评估和风险投资中介、技术产权交易中心等科技中 介机构,形成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部门有机结合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五是整合科技资源,实施重点突破。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缺乏全面发展科技特别是高科技的资金、技术和人 才,但如果选准科技发展的方向和突破口,集中有限的科技资源在某个方面实现重点突破,就能形成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2.以转换机制为动力,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转换机制,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社会经济体制。当前建立和完 善促进循环经济需要着重做好这样几项工作:? 第一,抓好规划编制和宏观指导,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总 体规划以及其他各类专项规划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要尽快制定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划,明确战略目标、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区域规划和各阶段分步实施的计划。规划先行,政策和制度配套,形成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机制。? 第二,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建立节约资源和发展循环经济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鼓励、支持 循环经济发展,引导全社会节约。加强政策引导,完善产业、价格、财税、投资及政府采购目录等方面的激励政 策体系,抓紧制定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法规、规章,使节约资源有法可依。如,对企业综合利用资源,包括利用 “三废’ ’等取得的收人,给予适当的减免税优惠,等等。目前,国家正在制定和陆续出台相关法规和政策。地 方政府要积极落实,并制定配套政策、制度和措施。? 第三,实行宏观和微观控制,防止资源的过度开发和资源的浪费、流失。能源、资源的浪费,与不合理占有 体制和不科学的使用方式有关。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明晰资源占有、开发、使用的权限。同时,建立健全资 源节约监督管理制度,完善管理体制,加强节能执法工作。实施公开、公正、及时、有效的依法监督,严肃查处 各种浪费资源的做法和行为。建立严格的资源使用效率的责任追究制度,通过奖惩手

段,让当事人承担使用成本 来集约合理地使用资源。? 3.要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加快企业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 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施强制性淘汰制度,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价格和财税政策。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降低污 染物排放强度,优化产业结构,继续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落后的工艺、设备和企业,用高新技术和 生态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等高新技术产业;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建立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基地,大幅度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以生态链为纽 带统筹规划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建设循环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加大能源等战略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加大能源等战略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十一五”时期,我国要积极做好开源工作,又优先做好节约工作,应该成为解决我国能源资源问题的基本 思路。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战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探讨我国的能 源安全战略,“十一五”时期主要思考和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1.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贯彻“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 坚持把开源与节流结合、节约放在首位作为解决中国资源问题的根本出路。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我们将 把节约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我们要按照建立节约型社会的 要求,认真贯彻《节约能源法》,落实《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组织实施好重大节能工程,推广使用先进、高效 的节能设备和器具,推进工业、交通运输、建筑、商用和民用节能。? 2.努力使用多种能源,有效开发替代能源? 开发替代能源,不仅可以增强中国能源系统的抗风险能力,而且可以保证在未来的国际能源产业竞争中占得 一席之地。新的替代能源还可以满足广大农村地区人口的能源需求。? 3.坚持把立足国内作为解决中国资源问题的基本方针? 中国既是资源消费大国,也是资源生产大国。从能源看,中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炭是中国能源的主体。未来 中国国内能源供应的潜力仍然很大。从重要矿产资源看,中国资源比较丰富,探明铁、铜、铝、镍、铬、钾矿石 基础储量分别居世界第 4 位与第 12 位之间。因此,我们有条件主要依靠国内来保障资源供给。我们采取综合措 施,加大国内资源勘探力度,不断增加资源有效供给,保持较高的自给水平。? 4.坚持把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作为解决中国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从能源看,中国有丰富的水电资源,仅经济可开发水电资源就达 4 亿千瓦,我们将在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 护、认真做好移民安置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水电。中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风能宝库,可开发利用的风 能约 10 亿千瓦,我们要加快发展风电。中国有良好的太阳能利用条件,2/3 的国土面积每年日照时间超过 2000 小时,我们要加快太阳能发电的产业化步伐。中国是世界沼气生产和利用大国,我们要进一步推动农村沼气建设。总之,“十一五”时期努力为可再生能源的市场开发、技术进步和产业化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逐步提高优质清 洁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

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大生态环保力度?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大生态环保力度?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 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的环境问题。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和 宏伟工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 1.加强领导和协调,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 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要把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 生态环境保护负责的责任制落到实处。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 度。对于严格履行职责,在生态环境保护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奖励。对于失职、渎职,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追究。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各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长远规划和计划,保证各级政府对生态环

境保护的投入。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审计制度,确保投入与 产出的合理性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2.积极协调和配合,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环保部门要做好综 合协调与监督工作,计划、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和建设等部门要加强自然资源开发的规划和管理,做好 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在国家确定生态环境重点保护与监管区域的基础上,地方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实 际,确定本辖区的生态环境重点保护与监管区域,形成上下配套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管体系。西部地区各级政府 和有关部门要把搞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放在优先位置,确保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 3.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加强立法和执法,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法治轨道。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破 坏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抓紧有关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制定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环 境保护管理条例,健全、完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和监管制度。? 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

五、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就必须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在当前和今后一个 时期,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1.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 对矿产资源开发要统筹规划,加强共生、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实现综合勘查、综合开发、综合 利用;加强资源开采管理,健全资源勘查开发准人条件,改进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实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积极 推进矿产资源深加工技术的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矿业的优化与升级;开发并完善适合我国矿产资源特点 的采、选、冶工艺,提高回采率和综合回收率,降低采矿贫化率,延长矿山寿命。大力推进尾矿、废石的综合利 用。? 2.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对钢铁、有色、电力、煤炭、石化、化工、建材、纺织、轻工等重点行业的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消 耗管理,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努力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益。电动机、汽车、计算机、家电等机械制造企业,要从产品设计入手,优先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以及有利于产品废弃后回收 利用的技术和工艺,尽量采用小型或重量轻、可再生的零部件或材料,提高设备制造技术水平。包装行业要大力 压缩无实用性材料消耗。? 3.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 加强对冶金、有色、电力、煤炭、石化、建材、造纸、酿造、印染、皮革等废弃物产生量大、污染重的重点 行业的管理,提高废渣、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率。综合利用各种建筑废弃物及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推广沼气工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动不同行业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实现废弃物 的循环利用。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和垃圾资源化利用。充分发挥建材、钢铁、电力等行业废弃物 消纳功能,降低废弃物最终处置量。? 4.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 积极推进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旧轮胎、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废旧纺织品、废旧机电产 品、包装废弃物等的回收和循环利用;支持汽车发动机等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体系;在严格控制“洋垃圾”和其他有毒有害废物进口的前提下,充分利用 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发展资源再生产业的国际贸易。? 5.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 树立可持续的消费观,提倡健康文明、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鼓励使用绿色产 品,如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等;抵制过度包装等浪费资源的行为;政府机构要发挥 带头作用;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逐步变成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总之,要大力加强宣传教育,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能源资源节约活动,努力营造建设节约型 社会的良好氛围,用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逐步形成文明、节约、与国情相适应的节约型消 费方式。?

下载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机关示范单位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机关示范单位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且提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摘要: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合集)

    文章标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且提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一项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正在激励着全国人民为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而上下一心,团结奋斗。 2005年10月11日,......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摘要]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它内在的规定性和特 征。我国......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含义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在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一五”规划建议中,中央明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就此作了大幅论述......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范文大全)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十年前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的成员们,受托与联合国第38届大会,在委员会主席、挪威首相布伦特夫人的领导下,用了900天的时间,到世界各地实地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