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建两型示范单位实施方案
长沙市实验小学
创建“湖南省两型示范单位”实施方案
长沙市实验小学
一、单位基本情况
长沙市实验小学前身为“湖南省官立第一小学”,创建于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期间九易校名,1983年更名为“长沙市实验小学”。2006年,学校由河东芙蓉区顺星桥整体搬迁至河西岳麓区含光路八方小区D区。
学校是长沙市教育局直属小学,占地面积2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300平方米。学校环境优美,教学楼、科技楼、办公楼、生活楼分区布局,绿化植物50余种,园林式亭廊点缀其间;教学设施先进,多媒体教学设施装备齐全。
学校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质朴宁静,理性办学,以人为本,育人为本,以课堂为主阵地,旗帜鲜明地提出“建设一流的课堂,教好每一个孩子”;以活动为平台,引领孩子启动丰富多彩的体验教育之旅;以关爱为核心,建构了“以教育教学管理为主、以生活管理为辅、以拓展课程为特色”的非全日制寄宿的素质教育管理模式,身体力行倾听孩子成长的声音。同时,学校致力打造乐观、积极、合作、创 新的教师文化,全面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努力建设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师团队,全力追求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持续发展。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中国教育学会团体会员单位、中科院现代小学数学实验基地和示范学校、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湖南师范大学研究中心的实验学校、全国敏特英语实验示范性学校、湖南省红领巾示范学校、长沙市示范性学校、长沙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长沙市语文、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长沙市文明单位、长沙市校本研训示范单位、长沙市阳光体育示范学校、长沙市“两型”示范学校、长沙市“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和经典诵读”双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二、单位开展“两型”示范创建工作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
1、必要性
(1)创建“两型”学校,是建设两型社会、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工作的需要。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创建“两型”社会,提升国民素质是基础,在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中,学校承担着传播文明和培养人才的神圣使命。因此,创建“两型”社会,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必须走在前列,发挥作用,彰显作为。
另外,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这是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一项重大改革。作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一员,作为省会城市的一所百年名校,加强“两型”校园文化建设,整体优化育人环境,推行健康低碳生活,培养节能环保意识,构建和谐“两型”校园,进而促进社 会和谐、生态和谐,是我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不懈努力的方向。
(2)创建“两型”学校,是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客观需要。内涵发展,就是要求质量、结构、速度的统一,就是要进一步优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创建“两型”学校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改善、提高、推动和创新是一种催化剂,它有助于加强深师生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其人文素养;有助于促进学校管理体系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有助于节约教育经费,提高经费使用效,办人民满意教育。创建“两型”学校不仅是社会对学校发挥其功能的外在需求,更是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对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提高工作水平和办学效益及可持续发展都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3)开展“两型”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需求。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社会公德和传统美德教育是其中很重要的内容之一,保护环境、讲究卫生、文明礼貌、敬老爱幼,勤俭节约,是社会公德和传统美德的核心要素,因此,开展“两型”教育也是也是学校切实提升师生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需要。
(4)开展“两型”教育,形成“两型”意识,养成“两型”习惯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小学生正是接受教育、养成良好的品质和习惯的关键时期,在当今社会,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但要成为人人自觉的习惯,实际还是有距离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如果从小做起,并逐渐养成习惯,这就是教育的功能。我校自开始创建“两型”学校以来,学生的行为正发生变化。例如,在班级调查活动中,创建前,讲节约的人数不到40%,创建活动开始后,这一比例明显上升,达到了85%,然后再到100%。人人讲节约,个个爱卫生,一起来爱绿,众人都文明,这就是“两型”教育的成功所在。又如,生均能耗在创建活动中也明显得以降低,人均水费:2009年,为81.3元,2010年下降为57.2元;人均用电量:2009年,为131.2度,2010年,下降为92.3度。
2、有利条件
(1)“两型”学校的理念和认识已深深植根于全校师生的心中。
我校是长沙市首批“两型”学校,并在表彰大会上做经验介绍,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基础好。学校以班级为单位,辐射家庭、社会,影响深远。
(2)我校有着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他们爱岗敬业、责任意识强,顾全大局、服务意识强,乐于奉献、发展意识强,合作分享、团队意识强,善于学习,开放意识强,最重要的是他们有很强的两型意识。另外,学校的艺术、体育、科技、生活类教师配备齐全。
(3)我们已经初步摸索出了创建“两型”学校的模式。(4)我们已初步形成创建“两型”学校的精细化的管理体系。(5)我们有创建“两型”学校所要具备的地理环境。2006年,学校由河东芙蓉区顺星桥整体搬迁至河西岳麓区含光路八方小区。新的校区占地面积2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300平方米,学校环境优美,做到了春有鲜花、夏有绿荫、秋有花香。校内有多个花坛和高品位的植物园,种植有多种植物,校内无一处裸露的泥土。
教室、办公室干净整洁,有专人定期清洁环境、清扫厕所、为教室等公共场所喷洒消毒液,校园实行垃圾集中存放,并有专人定时清理,各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张贴了环境类、节能类、“两型”社会标语,并设置了“两型”学校宣传橱窗。今年以来还改造了塑胶操场、植物园、垃圾站、水电设施等,确保了我校节能与环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3、工作基础
(1)全校师生已达成创建”两型”示范学校的共识,并形成浓烈的创建氛围。
(2)全校师生有较强的的环保意识、节约意识。
(3)学校一直注重在课堂中渗透“两型”知识教育,并通过一系列的开放活动对外展示,让家长、社会都来了解我校在“两型”教育方面做出的努力和成果。
(4)拓展课——我校特色课程的开展,为创建两型学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平台。我们以拓展课程为创建行动载体,重点加强“两型”学校校本课程研究。
(5)2010年,学校被评为首批市级两型示范学校。现已初步探索出一套适合推广的创建“两型”学校的经验和模式,并取得喜人成果。
三、基本思路
1、指导思想、目标和实施步骤(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两型社会”建设要求,以构建“两型”校园文化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出发点,强化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节约意识,科学建设和管理校园,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办学效益,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和内涵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争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学校的建设作出积极努力。
(2)目标:
第一,建构“两型”校园文化,形成操作性强的“两型”校园创建模式,并不断探索科学化的管理制度和体系。
第二,立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长远目标,帮助学生树立“两型”的意识,培养“两型”习惯,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第三,培养具有“两型”理念的专业教师队伍。
第四,通过学生的纽带作用传达“两型”理念,构建健康、和谐的“两型”家庭,发挥家校合力,小手牵大手,带动一家人,辐射全社会。
(3)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创建市级“两型”学校(2009年)
第二阶段:创建市级“两型”示范学校(2010年)第三阶段:创建省级“两型”示范学校(2011年)
2、分阶段的工作计划、创建内容和资金投入 第一阶段:创建市级“两型”学校(2009年)启动创建工作,通过学习和宣传,做到人人知“两型”,了解“两型”的含义及核心内涵,知道“两型”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意义。组织开展“两型”教育活动,以学校主题教育为主,班级配合开展活动,创建市级“两型”学校。投入资金20万元。
第二阶段:创建市级“两型”示范学校(2010年)知“两型”见行动,从“我”到全家到社区,全面实施“两型”教育,畅通学校、班级、家庭三结合的创建渠道,策划并有效实施实现教育功能的各种活动,兼收并蓄构建和谐的“两型”文化,创建市级“两型”示范学校。投入资金25万元。
第三阶段:创建省级“两型”示范学校(2011年)(1)不断探索,巩固提升,继续探索建构校园“两型”文化。
(2)进行成果展示和推广,结对帮扶。
(3)启动相关课题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文化传承研究》。
(4)加强“两型”校园文化建设,开展有实小特色的大课间活动(广播操、武术操、感恩操、经典诵读)。
(5)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参与实验二小的设计;(6)按照评定标准认真开展自查,查找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薄弱环节,有效抓好整改,加强节能环保设备设施建设。
(7)投入资金40万元,创建省级“两型”示范学校。
3、本年度的创建内容、计划投入经费数额和工作进度安排 2011年度创建内容:继续探索建构“两型”校园文化,并进行成果推广,结对帮扶;启动相关课题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 校园文化传承研究》;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参与实验二小的设计。
计划投入经费数额:40万元。工作进度安排: 2011年1月
巩固提升,继续创建,启动省级创建工作 2011年2月至7月
全员研讨,继续探索建构“两型”校园文化 2011年8月至12月
继续探索建构“两型”校园文化,并进行成果推广,结对帮扶;启动相关课题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文化传承研究》;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参与实验二小的设计。
四、主要内容
(一)创建“两型”示范单位的具体举措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创建氛围。
召开行政会、教职工大会进行层层动员。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和创建“两型示范学校”的内容及评估标准,提高认识,明确目标,争做创“两型社会”的排头兵,做学生示范的表率,成为学生参加两型建设的合作者、组织者、促进者。
充分发挥升旗仪式、校园网、校园广播、班会、宣传栏、黑板报、手抄报等的作用,向学生大力宣传“两型”理念,发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学校专用室、走廊、植物园、课室的环境建设与教育氛围的设计。使全校师生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 识,营造建设“两型示范学校”的良好氛围。
小手牵大手,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充分利用学生的纽带作用及家长会、告家长书等途径进行宣传,使全校师生及家长增强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增强建设“两型”学校乃至“两型”社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使“两型”理念深入人心。把“两型”理念贯穿融汇到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知识讲座、上公开课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形成“时时说环保、事事想节能、处处搞创建”的良好氛围。
2、建立精细化的管理体系。
制定《长沙市实验小学创建省级“两型”示范学校实施方案》,各部门、各年级、各班制定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层层落实。要求既有整体把握,又能注重细节,注重实效。所有活动的开展,先是制定方案,经研究后予以实施,在实施中注重过程的管理与调控,做好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活动完成后做好总结与分析,做到“科学谋划在前,总结提升在后”。
实行党政合力、分层管理、责任到岗、重心下移的管理体制,并确立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制,成立创建“两型”示范学校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每个成员都有具体分工,有效地指导和开展创建工作。名单如下:
长沙市实验小学创建“两型”示范学校领导小组 组长:刘芳兰 龚拥军 副组长:黄健
组员:周明和 娄钢 傅大庆 林英 蒋承裔 李岳初 长沙市实验小学创建“两型”示范学校工作小组 组长:刘芳兰 龚拥军 副组长:黄健
组员:周明和 娄钢 傅大庆 林英 蒋承裔 李岳初 李澄清 赵妹良 钟实红 陶源远 刘晓敏 刘颖 李礼 侯丽敏 邹璐 肖艺 郭涛 卢峰 易颐 黄美萍 邹馨瑶
3、建立健全制度和评价体系。
建章立制,使学校节约、环保常规化、完善化,加强了师生节约的责任意识,师生从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只笔、一滴水入手,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深入开展资源节约。学校分别建立和完善了《节约用电管理制度》、《节约用水管理制度》、《直饮水管理制度》、《空调使用管理办法》、《用气安全制度》、《能耗统计公告制度》、《能耗自查自纠制度》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有效地规范了师生的节约行为。
建立“两型”学校奖惩机制,强化师生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设立文明劝导员岗位。中高年级轮流值日,每天督察各班教室内外以及环境保护区的整洁卫生、学生个人卫生以及文明行为,每天在校“一日行为规范评比”栏中公示,并每周进行一次流动红旗评比,其结果纳入每学期“文明中队”、“先进集体”的评比中。
学校制定考核评定标准,并实行组长负责制,班级实行班主任负责制。责任逐级分解,落实到人,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学校“两型”示范学校创建领导小组对先进年级组和先进个人进行综合考评,并把考评结果予以公示。
4、具体实施
“两型”教育进入学校德育管理。发挥德育主渠道的作用,寓环境教育于德育教育之中,把“两型”教育和环保行为纳入学校的德育管理范畴,对不文明的环保行为加以量化扣分,并以此核定学生的德育成绩和班务工作业绩,作为评定“文明学生”、“文明中队”和“先进班级”的依据,以管理促环保,制度管人,做到有章可循,使学校环境教育走上了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
“两型”教育进入“三会”。通过每周一全校的晨会,结合升旗活动,以“两型”教育为主题,开展国旗下演讲活动;利用 “两型”教育主题班会,采用科普知识讲座、讲两型故事、学生讨论会、学生辩论会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环保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拓宽学生对“两型”知识的了解,培养其对“两型”的意识和态度;同时,利用队会活动,充分发挥少先队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和带领广大学生积极开展两型教育活动,提高责任感。
“两型”教育进入课堂教学。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开展“两型”教育、培养学生“两型”素养的主阵地。动员教师积极搜集和编写各相关教材,学校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有效载体渗透“两型”教育,要求各科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寻找“环保眼”,抓住每一门学科、不放松每一个环节进行“两型”教育。
“两型”教育进入第二课堂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形式多样地开展“两型”教育活动,通过感恩艺术节、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英语节等一系列渗透“两型”教育的实践活动,大大激发了广大学生热爱环境的情感。同时,结合重要节庆日、纪念日,开展“两型”教育活动,如3月份的“我为树木挂铭牌,我是护绿小义工”的爱绿护绿活动、“地球一小时”活动,4月份的“珍惜地球资源,倡导低碳生活”环保社会实践活动,5月份的演讲比赛活动,6月份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活动等,由此构建活动网络,共同创建“两型”示范学校。
“两型”教育进入班级。32个班“班班创建、各具特色”,各班既有学校的“规定动作”,又有“自选动作”,各班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有班级特色的“两型”教育活动,创建各具特色的“两型”示范班级。
“两型”教育进入家庭、社区。发挥家校合力,小手牵大手,通过广大学生向各自家庭倡导“家庭环保文明”,如“节约用水,用淘米水冲厕所、烧花;家里尽量使用节能灯;做饭炒菜不使用煤、柴,改用液化气;洗衣服选用无磷洗衣粉;晚上看电视降低音量,减少噪声污染;家庭装修不使用有害油漆等,构建健康、和谐的“两型”家庭,然后由家庭影响到整个社区环保行为,建立环保文明小区。最终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片社区,辐射整个社会”的创建效果。
5、多途径构建“两型”校园文化。
继续深入挖掘我校的传统文化,并与时俱进,融入现代气息,利用文明城市创建的契机,形成新的“两型”校园文化,丰富学校的内涵发展。
定期开展全校性的座谈会,开展分年级、分学科、分年龄段的“两型”研讨会,以加强交流、增进共识、改进方法。
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将学校简介及其寓意、学校办学宗旨、办学理念、校训、校风、学风、素质教育目标等反映学校办学思路和发展方向的内容在文化墙上予以展现,赋予文化墙的“说话”功能,形成独特的“两型”校园文化。
对外交流、开放办学,增进友谊,加深了解,互相学习,共同发展,兼收并蓄构建和谐的“两型”文化。
6、及时公布评比结果,进行成果展示、总结提升。每学期进行“两型”特色班级的创建、评比活动,“文明班级”、“文明学生”、“进步学生”各种之星的评比。每周颁发流动红旗。各班每期对“两型”班级创建资料进行整理汇总,总结提升。
收集有关“两型”学校创建方面的文件、计划、总结、论文、书刊、获奖证书、活动照片、录像等资料,并分类管理,保管完善。通过活动展、作品展、表彰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创建工作中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
7、经费保障
建立专项经费制度。在学校日常经费中安排一定的“两型”示范学校创建经费,保证创建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示范推广前景与先进性分析
1、建立了精细化的管理体系和健全的制度、评价体系。
2、形成了有特色的“两型”教育经验和模式。
“两型”教育六进入:“两型”教育进入学校德育管理;“两型”教育进入“三会”;“两型”教育进入课堂教学;“两型”教育进入第二课堂活动;“两型”教育进入班级;“两型”教育进入家庭、社区。
3、编写了适合推广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校本教材。
4、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理念渗透到了学校各项工作中,构建了和谐的校园文化,学校成了师生的精神家园、生活乐园。
5、“两型”教育成果显著,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1)学生“两型”行为习惯养成好,素质全面发展。保护环境、讲究卫生、文明礼貌、敬老爱幼,勤俭节约,这些良好的品质,自开展创建活动以来,已逐渐内化成我校学生的行为习惯,带动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得到家长和社会的普遍好评。
校园生均能耗在创建活动中也明显得以降低,人均水费:2009年,为81.3元,2010年下降为57.2元;人均用电量:2009年,为131.2度,2010年,下降为92.3度。
(2)教师、学校获得共同发展,成果丰硕。
开展创建活动以来,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家校关系更加和谐,教师的工作热情、教学激情得以进一步激发,全心投入教学教研当中,教育科研能力得到加强,学校承担的课题研究成果获得全国一等奖,教师赛课、论文获奖均比以往有大幅度提升,两年来,国家级赛课获奖人数达15人次,省级以上获奖人数达31人次,教师论文获省级以上奖励达200多人次,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敏特英语实验示范性学校、湖南省红领巾示范学校、长沙市示范性学校、长沙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长沙市语文、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长沙市文明单位、长沙市校本研训示范单位、长沙市阳光体育示范学校、长沙市“两型”示范学校、长沙市“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和经典诵读”双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2009年,学校评为长沙市“两型”学校,2010年,学校评 为长沙市首批“两型”示范学校,2011年6月29日,刘芳兰校长代表所有“两型”示范学校在全市的总结表彰大会上做了经验介绍。
(3)社会辐射能力得以增强。
开展创建活动以来,学校的社会美誉度进一步提升,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不断有省内外学校要求来校参观学习。2009年,学校成功举办“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一流的课堂,教好每一个孩子”有效教学研讨暨校际交流活动,来自长株潭两型试验区的代表以及民族地区吉首的代表共200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2010年,我校先后接待来自台湾杜邦文教基金会教育参访团、江苏省建湖县小学校长教育考察团、广西海南教育装备考察团、省民族地区挂职锻炼校长考察团、浙江省杭州市校长考察团、云南省教育考察团等到校参观访问。此外,我们还通过教学开放活动、送教下乡、春晖计划等活动来展示学校的和谐、友好氛围。
3、组织领导、经费投入、宣传教育、责任落实等保障措施 学校全力保障创建工作,成立创建省级“两型”示范学校领导小组,由校长负总责,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分管负责人具体抓。
在创建经费投入上予以保障,今年预计投入经费40万元。学校继续加强创建工作宣传和教育。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宣传栏等载体宣传两型示范学校创建工作;课堂教育中有“两型”知识,有“两型”教育教学工作总结;每年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和节能宣传周组织全校性的主题宣传活动;举办演讲、征文、绘画、科技等多种形式的“两型”主题比赛活动,且积极 参加主管部门举行的相应活动;组织环保小卫士和护绿小义工开展义工活动。
学校进一步健全能源消耗岗位责任制、能耗统计台帐制度、自查自纠制度、评比奖惩制度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管理管护制度。学校实行组长负责制,班级实行班主任负责制。责任逐级分解,落实到人,并纳入绩效考核范围。
长沙市实验小学
2011年6月
第二篇:两型示范学校创建实施方案
两型示范学校创建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建设,在全社会推广普及 “两型”理念,倡导“两型”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助推大美临沂建设,着力提高广大师生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意识,进一步动员全区教育系统积极参与“两型”社会建设,根据区委区政府有关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点工作要求,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活动,以“两型”理念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资源综合利用和保护环境、加强生态建设为重点,以创建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两型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科学建设校园软、硬件设施,全面加强两型教育,引导形成良好行为,着力构建和谐校园,逐步形成与“两型社会”要求相适应的价值观及行为方式,加快推进改革试点步伐,为促进临沂市“两型社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二、创建目标
根据《临沂市“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点总体方案》要求,接照“先行先试、以点带面、示范推动”的思路,用1-2年的时间,在兰山区教育系统培育10个左右市级示范创建单位,形成全社会参与“两型”单位创建活动的浓厚氛围,探索创建的基本经验和方法;再用3-5年的时间,全面推进“两型”单位创建,形成相对成熟的“两型”单位创建模式、办法、标准和管理体系。通过开展系列创建活动,逐步在全
社会形成“两型”理念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
三、申创办法和条件
兰山区“两型”示范学校创建采取学校直接向区教体局申报,区教体局汇总审核确认上报的办法进行。申报创建的学校原则上要求是被评为“绿色学校”、“安全文明校园”、“平安校园”或“节能示范单位”的学校。
四、基本原则
(1)紧扣“两型”,突出主题。紧紧围绕“两型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推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2)广泛动员,全民行动。通过有效的宣传动员,增强社会成员投身“两型社会”建设的主动性,扩大创建工作覆盖面。
(3)务求实效,积极创新。注重实际成效,创新创建方式,杜绝形式主义。
(4)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紧密结合单位和地域特点,形成创建工作的特色,避免千篇一律。
(5)精细管理,注重细节。提倡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以精细化管理落实创建目标。
五、创建内容和标准
创建内容主要包括组织领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以及降耗指标等四大板块,具体指标见《临沂市两型学校创建标准(试行)》(见附件)。创建“两型”示范学校,要突出树立“两型”理念,培育“两型”文化,将节能环保贯穿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学校用电、用水、用纸管理,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节约学校开支,保持校园整洁美观,健全学校环境管理体系,提高学校环境质量。要突出基础教育阶段的“两型”教育,把节能环保作为中小学校的重要教学内容,列入课程计划,强化青少年“两型社会”建设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要突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两型”主题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活动,强化意识培养和行为方式训练,引导广大师生从自己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全市“两型社会”建设,全面提高师生的个人素质,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六、强化保障措施
(一)提升认识,加强领导。“两型”示范学校创建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具体体现,也是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有力推手,全区教育系统要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将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议程。区教体局成立由局长冯学敏任组长,副局长崔宝平、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王沛奇为副组长以及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区教育系统“两型”示范学校创建领导小组;创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教体局基教科,具体负责创建活动的组织协调、检查指导和考核等日常事务。各申创学校也要及时成立相应创建领导小组。
(二)开拓创新,科学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是一项创新型工作,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建立创建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和创新节能和环保方式。
(三)加大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媒体、校园网、校园广播、宣传栏、板报等形式广泛宣传“两型”示范学校创建的目的、意义、要求以及活动开展情况;通过召开主题班会、演讲、征文、绘画比赛等形式大力宣传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科学知识;要及时总结和宣传“两型”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扩大“两型”示范学校建设活动的影响力。
(四)加强督查,强化管理。区教体局将联合相关部门,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对各审查学校进行督促检查,提供指导,帮助解决创建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两型”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纳入系统绩效考核,创建情况将作为学校绩效考核重要依据。对成功创建为临沂市两型示范学校的,区教体局将给予一定奖励。
(五)建立长效机制。在创建活动中,要认真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努力探索建立健全“两型”创建活动的指标统计体系、考评监测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把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使“两型”创建活动能够持续、健康、有效开展。
七、工作步骤
(一)动员准备阶段(2010年12月)
1、成立“两型”示范学校创建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兰山区教体局“两型”示范学校创建工作方案》;
2、召开全系统创建动员部署会议。
(二)推荐申报阶段(2011年1月)
1、各申创学校依照本方案规定的申创办法提出书面申请;
2、区教体局组织对申创学校进行初审,汇总确定申创学校名单后,报区两型办备案。
(三)指导创建阶段(2011年2月—9月)
1、各申创学校依照《临沂市两型学校创建标准(试行)》指标体系,深入开展创建工作;
2、区教体局联合区两型办、区环保局、区住建局和团区委对各申创学校进行指导督查调度。
(四)评审认定阶段(2011年10月)
1、各申创学校对照《临沂市两型学校创建标准(试行)》进行自查自评;
2、根据平时督查和各申创学校自查自评情况,区教体局对各申创学校进行初步筛选,提出推荐入围学校;
3、区教体局联合区两型办、区环保局、区住建局和团区委组成评审验收组对入围学校进行评审验收,拟定兰山区两型示范学校名单;
4、由区两型办将拟定的兰山区两型示范学校呈报区政府审定,争取区政府通报表彰和授牌。
第三篇:两型示范单位宣传稿件
加快高新区两型社会建设,争当全省两型示范排头兵
长沙高新区
长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长沙高新区”)创建于1988年10月,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2009年获批为全国第九家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2010年获批为湖南省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环保产业示范园区,园区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少、废物排放低的高新技术产业,顺应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成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核心区和长沙创新型城市建设核心区,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区。高新区获批各类国家级、省级基地或荣誉20多个,连续7次被评为全国先进高新区,综合创新能力位列全国高新区第十三位。园区综合经济实力名列全国国家级高新区前二十位,中部国家级高新区第二位。2010年获评全省最具投资价值园区、新型工业化考核一等奖。2011年成功获批为科技部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园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以及全国三个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高新区之一。长沙高新区2000年开始启动麓谷科技新城建设,近年来每年以3-4平方公里的速度推进,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近60亿元,目前建成区已经超过30平方公里,全面拉开40平方公里的路网框架,城市各项配套功能日益完善。园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全省两型社会建设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
一、工作目标
从2011年开始,经过5年的努力,基本形成加快“两型社会”发展和促进创新型园区建设的体制机制,基本实现园区由“产业园” 向“科技城”升级。到2015年, 建成40平方公里科技产业新城,麓谷园区总收入突破30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的总体战略目标。“两型”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着力打造先进装备制造等国内领先的优势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信息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建设,推动全区产业集群化、专业化发展;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增长继续保持全市领先水平,园区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到2020年,全面建成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生态良好、人和自然和谐统一的“两型”园区,成为长沙市经济繁荣发达、空间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生态科技产业新城。
二、建设内容
紧紧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和建设大河西先导区的战略任务,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为导向,加快产业生态科技新城建设;以“项目带动、产业支撑、创新引领”为抓手,大力加强国家创新型园区建设;以“改革创新、重点突破、因地制宜、做实项目”为着力点,深入推进“6543”工程建设。大胆创新,先行先试,通过改革试点和项目建设的新突破,全面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三、工作重点
(一)加快“两型”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强工程机械及先进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五大产业园区的建设。全面推进中联重科麓谷工业园等以工程机械为主的先进装备制造专业园区发展,加快建设以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外包、动漫、文化创意等为主的信息产业专业园区。大力发展以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教研发、商务服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建立集生活、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园区企业所需的拥有核心技术和生产关键零部件的配套企业。逐步构建起既竞争又合作的集聚发展态势。进一步拓展延伸产业链,优化和整合产业链各个环节。
(二)重点推进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
加快构筑五大自主创新平台,努力完善园区自主创新体制。强化公共技术平台建设,提升各类孵化器、加速器功能,规范和发展科技中介组织,健全科技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发挥公共技术平台对企业的支撑、带动和辐射作用。进一步夯实创新创业人才服务平台,加快创新型人才智力资源向园区汇集,大力鼓励重点高校、科研机构在高新区设立研发机构,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发挥科技源头作用,特别是在核心产品领域和关键技术环节取得重大突破。加快推进创新创业投融资平台建设,设立多种创新基金支持企业创新创业,完善与银行合作的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建设,积极推进企业进入股权代办转让系统、创业板、主板上市,促进形成多层次投融资市场体系。不断拓展科技成果交易与转化平台,加快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继续办好中国(长沙)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建立湖南省专利及知识产权检索中心、长株潭高新科技成果交易中心、长沙创新驿站等平台,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资源查询、技术合作交流的渠道和网络。
(三)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改革。
初步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环境约束和生态补偿机制。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突破口,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大力推进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设备和技术的规模应用。全面推行重点 3 用能单位能源数据网上直报系统,建立新建项目准入机制和落后产能退出机制。积极推进垃圾源头减量、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处理,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和与之相配套的收运系统、回收利用系统。积极推进城镇绿色建筑的设计、建造及使用,推动新型墙体材料、建筑节能材料的推广应用。
四、工作开展及初步成效
(一)加强顶层设计,编制建设规划
一是编制高新区“十二五”总体规划。聘请国内一流咨询机构,启动编制高新区“十二五”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等六大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和人才发展专项规划,科学规划“两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二是研究麓谷生态科技新城的总体规划。完成麓谷新区控制性详规、麓谷新区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高新区环卫设施及电力专项规划等。大力开展园区内两型示范建筑及相关课题编制工作,编制《长沙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型社会”城乡建设设计导则》征集文件,并将其纳入《长沙“两型社会”城乡建设体系》中。三是完成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规划设计。编制《“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长沙高新区“十二五”环保产业规划指南》,制订《循环经济实施方案》、《长沙高新区建设湖南省环保产业示范园工作方案》、《长沙高新区建设湖南省环保产业示范园责任目标分解表》等实施方案,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严格执行长沙市节能减排政策措施,保证节能专项投入到位,加大对用能重点企业的监控,确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二)加快产业建设,推进集群发展
相继开工建设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高等级沥青 路面热再生成套设备产业化工程、湖南力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智能化水质在线监测仪器及系统产业化、长沙华时捷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重金属废水处理与检测智能化成套设备产业化项目、湖南华强电气有限公司新能源车用空调电机系统匹配及效率优化技术项目等一批重大两型产业项目。全面推进中联环卫、凯天环保、远大住工等重点产业项目的报建和建设。2011年全区竣工项目16个,新开工项目13个。博云新材料、湘投金天、中电软件园一期等项目已竣工;红太阳光伏产业基地一期已经投产,二期项目正在报建中。力宇燃气、宇顺电子等项目主体结构均已基本完成,并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方盛制药、圣湘科技、大邦生物等项目已顺利开工;中冶长天和崇友电梯等项目的基础和土方工程已开工。通过组建生态工业园优化产业布局,进一步加强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和废旧物资分类回收利用系统和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培育资源再生和循环利用型产业,形成新的两型产业经济增长点。
(三)突破用地瓶颈,加强集约用地
通过科学规划、盘活存量土地、大力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和标准厂房建设,成功探索出一套节约集约用地的新模式。高新区调整深化竖向规划,减少土方工程量3000万方,节省投资数亿元。高新区大力加强孵化器建设,积极推行非生产配套设施的集中供应,打造园区孵化体系与楼宇经济完美融合的新模式,同时提高项目准入标准,对于总投资在一定标准以下的项目,先进入孵化器和标准厂房发展,待项目成熟后再视发展情况供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目前,已建成的巨星创业基地平均每公顷土地产值高达1.8亿元。湖大科技园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孵化器”。投资过10亿元的中电软件园项目一期已竣工,总建筑面积超10万平方米的麓谷信息港大厦竣工落成,湖南规模最大的产权式工业社区麓谷创业广场正在兴建。高新区要求 5 大中型入驻企业尽可能地建多层厂房,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效益。园区威胜集团扩建项目、三德科技公司、宇顺电子等建设项目均采用了多层、高层厂房建设模式,建筑容积率大幅提高,节约土地效果明显。在园区发展过程中,长沙高新区注重对“两安”用地(生产安置用地、生活安置用地)的归集统租,盘活存量土地(如:延农综合服务大楼),同时开展土地置换工作,盘活了一批闲置土地。
(四)加强节能降耗,建设分布式能源
大力推进节能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在高新区实现产业化,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工业节能降耗重大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创新基金及省市科技计划项目,2011年推荐57个节能环保及新能源项目获批国家、省、市各级扶持资金共4126万元。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带动金融部门和社会资金支持工业节能,引导企业加大对节能减排的资金投入。佳宇环保的大烟气量高浓度烟气的国产化高效脱硫除尘成套设备、科立电气的高电耗企业电气节能关键技术成套设备、绿通环境的高负荷地下渗滤生活污水处理集成技术与装置、佳冰制冷碳氢制冷剂与空调系统环保节能改造技术、威能新材料的太阳能电池正银浆料产业化关键技术等节能减排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实现重大突破,获得国家创新基金立项。
为提高园区企业能源利用效率,解决企业能源供应难题,保障企业的正常能源供应,由高新区经济发展局牵头,成立了分布式能源专项规划工作组,制定了长沙高新区分布式能源专项规划工作方案,现已进入了实质性的实施阶段。
(五)加强污染防治,提高环境质量
一是固废污染治理。为进一步推进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园区生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制定农村垃圾减量化、分类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作业标准规范,采购中联标准化垃圾收集体系设备,实现 6 了雷锋镇“一村一社区”农村生活垃圾便利化清扫、机械化收集、无害化处置。二是水污染防治。新建的岳麓大道(长远锂科附近)、轴一路(奥托科技附近)、麓松路(华能自控附近)、麓泉路(神州光电附近)四座公共厕所及地埋式垃圾站已投入使用。完成雷锋河金洲大道至横二路5.6公里重点河段清淤(污)工程和13.03公里河段清脏污、清淤障工程,雷锋河河道实现通畅、干净,水体质量明显提高,大大提升雷锋河整体景观形象。三是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依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我区坚决淘汰严重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环境、浪费资源、能源的企业。近年来先后关停了永兴锻造厂、金萍铝材加工厂、新城水泥制管厂等3家企业,关闭了破坏生态环境的长营建材厂、金桥机砖厂、金南机砖厂、旺顺机砖厂、坪山采石场和坪山石灰矿等6家非煤矿山。
近三年来,园区污染物排放达标率、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为100%。园区扬尘治理和渣土治理工作成效明显,麓谷科技新城整体绿化率达35%以上,占地13万平方米的麓谷中心公园被评为长沙市生态公园和最美丽的公园之一,成为麓谷高品质生活的标志。2011年我区获得市委、市政府颁发的“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优秀建设单位”。
(六)加快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取得突出成效。
投融资体系建设力度加大,我区成功获批为全国首批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园区。区财政设立4000万元风险补偿基金,与长沙银行和浦发银行合作率先在麓谷设立以中小微企业为服务对象的科技支行,成立时间不到5个月,截至2011年底,已为2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6940万元。与省高新创投集团合作筹组以初创型企业股权投资为重点的湖南麓谷高新天使基金。新三板工作全国领先,累计有45家企业签订股改协议、16家企业完成股改、12家企业通过证券公 7 司内核。扩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到1亿元,引导社会投资近40亿元。引进200多家各类投融资服务机构入驻麓谷,注册资本规模近300亿元。加强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开展股权投资、小额贷款、统贷统还和融资担保等投融资服务,累计为100多家企业融资14亿多元。加强上市辅导、政策扶持,上市企业总数达31家,占全省的40%。孵化加速器建设快速推进。麓谷企业广场一期27万平米孵化器、加速器基本建成,近10万平米的麓谷信息港全面竣工,5万平米的中电软件园一期正式开园;创业孵化基地总数达到22个,新增孵化企业500多家。中南大学科技园落户麓谷,湖南大学科技园8万多平米产学研基地全面运营。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成功获批为全国第一批科技服务体系试点园区,财政投入5亿元,重点支持龙头企业、高成长性企业入园发展,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发展。新增国家、省市企业技术中心23家,软件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被国家批准为首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2011,20多个项目获得湖南省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争取各级科技计划立项659项,获得资金支持1.1亿元。创新型企业总数达到52家,高新技术企业492家,占全市的一半以上。2011年新增企业专利授权773件,增长47%,企业授权专利占全市的三分之一,万名人员拥有授权专利数居全国高新区第2位。第五届科交会在麓谷成功举办,签订科技合作项目251个,园区企业与国内外60多所知名大学技术合作不断深化,一批科技成果在麓谷产业化。创新人才支持体系初见成效,成功获批为湖南省第一家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5名、省“百人计划”专家16名、长沙市“313计划”专家和团队46个,高层次人才数量占全市的50%,全省的1/3,共获得国家、省、市人才资金支持3000万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达到23家,占全市的80%。
第四篇:创建两型示范企业汇报材料
一、企业基本情况
冶金实业有限公司为省内一家大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是由出资组建的私营公司,法人代表:。已有19年的生产历史。生产基地坐落在市区号,生产用地约308亩,现有员工460人,人员结构中工程技术人员占30%,技术工人占40%。通过北京世标认证中心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主要生产大中型冶金企业使用的高合金高附加值模具钢、大型轧辊、特殊装备零配件以及大中型冶金企业成台(套)设备,生产主要采用循环经济的模式:利用废旧钢铁或旧轧辊再利用、根据需要添加适量的铁合金采用二到三次精炼浇注,通过适宜的热处理,机械加工而成,符合资源节约型;只要采取适宜的环保措施,并五废物外排,符合环境友好性,是循环经济的典范。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轧辊目前年产能5万多吨,年产值可达15亿元人民币,产品在国内20几个省市60余家大中型钢铁企业占有一定份额,最大单件重量达120余吨。
我公司为原冶金部配件中心成员单位,现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设备配件服务中心成员单位,4月获得“省私营企业五百强”称号(机械行业排名第七),8月获得中国质量万里行工作委员会颁发的“质量信誉双满意单位”称号,连续数年均获得省银行协会颁发的“守信誉企业”称号,被长沙市人民政府及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联合授予“长沙经济百强企业”称号。底我公司已经被省政府纳入“十一五计划”、“双百工程”及重点建设工程。获得省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硬件装备能力在国内同行业中位居前三位。公司拥有30吨电弧炉4台,10吨工频炉2台,lf-45吨精炼炉1台,大型台车式热处理炉5座,机加工配有各类轧辊专用机床200多台,以及炉前快速分析、金相分析、超声波探伤及各种检测设备。
现阶段我公司主要生产10吨以上高附加值的轧辊。轧辊是轧钢机的重要工具及消耗件,属大型装备制造业,轧辊制造技术为国际高新材料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是国家重点发展扶持的新材料技术产业。目前在全国230多家的轧辊生产厂家当中能够生产20吨以上的仅仅四家,公司就是其中一家,且公司近年来开发了几种新产品,综合使用性能达到国内同期先进水平,现公司最大单件重量可达120余吨。因此公司的产品在行业竞争中优势极为明显,特别是大工件产品正是公司发展战略中的龙头产品。轧辊作为多学科复合体,技术复杂,同时轧辊制造与生产装备密切相关,属资金密集性行业。公司拥有从冶炼到机械制造一条龙式的生产装备,使公司有能力根据市场需求,迅速整合资源,生产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近年来主要研发的新主品有:
⑴公司自主研发的“亚半高速钢轧辊及生产工艺”,被评为长沙市优秀新产品,申报了国家专利,被评为省高新技术产品,并评为省优秀新产品。
⑵“2-5%cr大型铸钢支撑辊的研制”,获得省优秀新产品。
⑶“热板带连轧机用大型支撑辊和工作辊”,获得长沙市优秀新产品奖。
⑷公司研发的“新型半钢轧辊”通过检测和用户的使用证明在辊型保持、抗事故性、耐磨性能等方面均达到国际同期先进水平,具有优良的综合使用性能,可有效延长轧机的换辊周期,提高轧机的工作效率,改善轧材的表面质量。经国内多家大型钢铁企业使用证明,毫米轧制量较传统铸钢轧辊提高18-25%以上,抗事故能力提高28%,使用寿命达到国外同类改进型轧辊产品先进水平。“新型半钢轧辊”被评为长沙市优秀新产品奖。
(5)“以铸代锻技术生产的大型万能型钢轧机用辊轴”通过了质量检测和用户的使用,获得好评,并评为长沙市优秀新产品奖,这是公司在实现持续技术创新道路上获得的又一个耀目的奖项。
公司开发的这些新产品均己投产,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公司10月组织研发的亚高速钢轧辊,5月通过质量检测。产量达1.8万吨,产值逾3亿元人民币,销售收入2.6亿元人民币。
二、主要指标业务
公司按规划的要求,加大投入力度,完成资产整合:
(1)投入资金1.6亿元收购长沙冶金机械厂土地及部分实物资产;
(2)完成煤改天然气工程;
(3)技术改造及设备投入4000万元;
(4)完成新产品开发(重型材料)及技改投入3000万元。
1-10月完成轧辊产品产量1.6万吨,完成工业产值4.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2亿元,利税6000万元,其中上交税金1000多万元。在全球经融危机的冲击下,依靠公司全体员工的努力,团结一心,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做到了全年无裁员、在职员工未降薪,并带动周边区域的共同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公司正根据市场变化对发展规划进行修订:-2015年期间达到10万吨轧辊(含2万吨废辊改制)的生产能力,实现工业产值50亿元;年产50万吨特种重型材料生产线,实现工业产值1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150亿
元,销售收入120亿元。产品覆盖冶金、石化、军工、航空航天、地质勘探及重型装备等许多领域,科研技术水平、装备生产能力、经营盈利水平在同行业中达到领先地位。其中大型轧辊将在国内占据70%左右的市场份额,在轧辊行业中将位居国内第一,全球前三名。
三、创建“两型示范企业”的主要成绩和经验,冶金实业有限公司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
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两型社会”建设要求,以强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线,广泛开展创建“两型”示范企业活动,求真务实,注重细节管理,着力提高公司全体员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意识,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观念渗透到企业的建设与发展之中,努力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现将我公司创建“两型”示范企业工作总结如下:
(1)领导重视,成立专门创建班子,落实具体工作;
公司高度重视创建“两型”示范企业建设工作,成立总经理杨吉松为组长,技术中心主任丁怀军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层层落实;
(2)制定节能减排方案和节能技改计划,并组织实施;
创建领导小组从我公司实情出发,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细致落实到各部门及生产厂(车间),建立各部门工作机制、责任机制,要求创建工作周有安排、月有小结。建立健全能源消耗岗位责任制。建立公司各部门及生产厂(车间)资源节约、利用的目标责任制,将资源节约责任分解落实到各工作岗位。建立能耗统计制度。建立节能奖罚制度。全面、准确地统计办公用品、水、电、纸张等能源消耗数据,并定期进行能源使用分析。
(3)按要求淘汰高能耗工艺、设备产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使我公司产品能源单耗和主要用能工艺能耗比上年有所下降:一是对电弧炉的控制系统、变电站和大功率电机采用变频技术,降低能源消耗;二是公司正竭全力对燃煤式热处理炉进行改造,投巨资引进城市管道天燃气,对热处理炉改造,年内将全线开通;
(4)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推进企业偱环发展模式,从资源消耗的源头减少排放,化害为利;
(5)通过制度讲节约,通过管理要能源,做到节约每一度电,公司全部采用节能灯照明,支持并使用清洁能源,从而达到了节约用电及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双重环保目的。
我公司坚持将创建“两型”示范企业建设与促进公司内涵发展结合起来,与提高公司整体质量结合起来,与提高各项工作效益结合起来,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观念渗透到企业管理理念,渗透到企业文化建设,渗透到广大公司员工中。通过创建“两型”示范企业的活动,公司全体员工“两型”意识不断增强,节约环保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有效地促进了感受生产水平的持续发展。
第五篇:两型示范学校创建工作总结
松木塘中心学校(本部)两型示范学校创建工作总结
2011年,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县教育局,中心校关于创建两型示范学校的重要指示,我们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两型社会”建设要求,以强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线,广泛开展“两型”学校创建活动,求真务实,注重细节管理,着力提高师生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意识,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观念渗透到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之中,渗透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之中,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现将我校 “两型”学校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营造良好氛围,造势“两型”学校建设
1、充分发挥学校网络、广播、宣传栏等宣传媒体的作用,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构建“两型”学校理念,培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积极营造建设“两型”学校的良好氛围,用节能环保理念建设校园、管理学校、教育学生。
2、开展“节电节水、节支增效”系列活动,开展节约理念大讨论等活动,制定节约公约,形成节约规范,倡导文明节俭的生活理念。在全校开展以创建“两型学校”为主题的优秀主题班会活动,组织全体学生开展“我为‘两型学校’建设献一计”活动,开展“环保小卫士”征文比赛,让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和消费理念植入到每一个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潜意识中。
3、推广节能技术和节约方法,把建设节约型学校与师德建设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第二课堂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使广大师生员工树立科学发展观、适度消费观与正确价值观,养成节约习惯,形成节约和文明的风尚。
二、健全工作制度,保障“两型”学校建设
1、高度重视“两型”学校建设工作,成立校长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层层落实;根据区教育局的要求,从我校校情出发,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细致落实到各处室,建立各部门工作机制、责任机制,要求创建工作周有安排、月有小结。以“创建节能校园,培育环保人才”为主题,积极开展“两型” 学校建设。
2、完善机制,建立相关规章、制度、标准和管理办法。狠抓落实,务求实效。明确学校空调、多媒体、照明、纸张等使用要求。确保平时检查到位,杜绝长明灯、长流水、粮食浪费等现象。通过制度讲节约,通过管理要能源,做到节约每一度电、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张纸。
建立健全能源消耗岗位责任制。建立学校各处室资源节约、利用的目标责任制,将资源节约责任分解落实到各处室或各工作岗位。
建立能耗统计制度。全面、准确地统计办公用品、水、电、纸张等能源消耗数据,并定期进行能源使用分析。
3、建立严格的自查自纠制度。学校成立了一支以学生会干部为主要成员的创建“两型”学校督查小组,负责校园环境保洁、节约用电、节约用水的日常检查;定期开展全校大扫除卫生工作,做到校园净化、课堂整洁;学期末学校“两型”建设领导小组还将开展创建“两型学校(班级、团支部)”专项评比活动,表彰节约型班级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树立节约典型。同时,对浪费现象严重、责任心不强、管理到位的处室和个人提出批评甚至给以处罚。
三、坚持节约原则,落实“两型”学校建设
1、坚持节约办公用品。一是严格审批和控制办公用品发放数量。二是减少使用一次性纸杯、签字笔等一些次性用品。三是选用低耗能耗材,选用环保、质优、价廉的办公用品,硒鼓、墨盒等办公耗材要修旧利废。四是推进无纸化办公,无特殊要求的文件均用双面印刷,复印纸及草稿纸均双面使用。五是严格控制报刊杂志订购。严格控制订购数量和重复订购。六是严格控制办公电话费的增长,树立节约话费意识,积极推行办公电话经费包干办法,采取多种措施节约话费开支。七是节约使用清洁卫生工具,拖把、抹布、废纸等等妥善保管,以延长使用寿命。
八、提倡教辅资料、教师参考书的循环使用。
2、坚持节约会议和公务经费。一是认真执行会议及外出考察审批制度,严格控制会议数量、规模,会议食宿安排严格执行标准,严格控制会议纪念品发放。二是建立公务接待规章制度,严格控制接待标准,实行分档定标、分工负责,严格费用审批程序,超出标准的费用不予核销。
3、坚持节约用电。一是加强节约设备管理。提倡使用限电、节能设备,禁止办公室、教学楼私自使用电炉、电热器具等大功率电器。二是加强办公设备管理。计算机设置为不使用时自动进入低能耗休眠状态,减少待机消耗;工作完成后及时关闭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下班后无待机现象。三是加强照明管理。杜绝长明灯、白昼灯,养成随手关灯的好习惯;公共楼道、卫生间等公共区域的照明灯具由专人负责,安装声控开关,避免浪费。学校所有办公室、会议室、活动室在自然光照较好的情况下,白昼不用或少用照明灯具,分区控制,尽量安装自动控制开关。
4、坚持节约用水。推广使用感应水龙头、节水型洁具等,改造老化设备,强化师生节水意识,避免长流水现象发生。
四、加强环节管理,深化“两型”学校建设
1、加强环境建设管理。一是维护管理。建立健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管理和管护制度,有明确的责任制度,形成长效机制。二是环境卫生管理。推进校园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废旧书籍、塑料瓶等可回收垃圾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回收。校园无暴露垃圾,垃圾清洁及时,无污水溢流,无卫生死角;学校内无乱堆乱放,无乱贴乱挂现象,校园整洁美观。
2、加强电子政务管理。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档案系统等,提倡尽量使用电子文件、电子信箱等联系工作,提倡在电子媒介上修改文稿,减少纸张消耗。
3、加强设备管理。一是管理维护,执行“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二是采购节能产品。采购产品时,尽可能采购有节能认证的产品,坚持公开招标制度采购。
4、加强教学活动管理。通过多种途径开展环境教育,学校环境教育普及率达百分八十五以上。开展阳光体育锻炼一小时活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达分八十五以上。教师均能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两型学校建设中成为学生示范,成为学生参加两型建设的合作者、组织者、促进者。通过主题班会、组织竞赛,帮助学生掌握“两型”学校建设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
1、“两型”学校宣传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相关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渗透不够透彻。今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两型”学校建设与学生德育工作结合起来,全面渗透“两型”学校内容,培养广大学生的两型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意识。
2、节约型学校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将“两型”学校建设与现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努力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损失浪费,推进“两型”学校建设的实施。
3、校园环境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整合有待进一步提升。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大学校硬件投入。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狠抓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工作,积极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
学校坚持将“两型”学校建设与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结合起来,与“四风”建设结合起来,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起来,与提高各项工作效益结合起来,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观念渗透到课堂,渗透到课程建设,渗透到广大师生员工中。通过“两型”学校的创建活动,师生“两型”意识不断增强,节约环保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