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三角各地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主要做法
长三角各地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主要做法
现代服务业是工业化发展到较为发达阶段的产物,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是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新型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相比,现代服务业更突出了高科技知识与技术密集的特点,是知识经济的重要体现。借鉴长三角各地的做法,取长补短,促进我省现代服务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通过合理规划实现长远健康发展。合理规划是服务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嘉兴在2003年成为全国第一个完成服务业规划的地级城市,在浙江省内率先编制完成《嘉兴市第三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无锡市在“十一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把无锡建设成为服务业的“一高地、四中心”,即苏锡常都市圈的现代服务业高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创意设计中心、旅游度假休闲中心、职业教育培训中心。苏州市出台的《苏州市服务业布局规划》对全市服务业在空间上的功能性布局进行了全方位的详细规划,极力打造1个高地,5条发展轴带,16个服务业功能集聚区的服务业“1516”发展格局。其中最值得借鉴的是苏州工业园区提出的“规划大于市长”的理念,即在规划制定之后,一切都遵照规划执行,市长也无权力改动。上海市先后编制了《上海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上海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十一五”发展规划》和《上海市创意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等,制定了《上海市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有效促进了各类资源的集聚。
二、通过与制造业及城市化的互动实现协调发展。长三角各城市制造业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需要并呼唤着服务业的支持,以促使制造成本和交易成本的降低,从而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制造业的发展,也在客观上为服务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和巨大的市场需求,总体表现为现代服务业加速向现代制造业生产前期研发、设计,中期管理、融资和后期物流、销售、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全过程渗透。域内各个城市都将依托特色制造业及专业市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点。如,杭州提出服务业发展中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两轮驱动”原则。上海、苏州以及宁波等城市在发展现代服务业中都根据各自的城市功能和特点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格局。
三、通过集群化实现块状发展。苏州出台的《服务业布局规划》在全市范围内提出了16个大的功能性集聚区,通过规划使集聚区体现功能突出、特色鲜明的服务业承载主体的作用,并锁定了服务业布局5大发展轴:沿沪宁主通道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轴、沿苏嘉杭主通道大流通服务业发展轴、沿湖环山休闲旅游产业带、沿江现代物流产业带、沿沪浙服务业联动发展带。无锡提出服务业发展的“三港”(空港、水港、信息港)、“三沿”(沿江、沿湖、沿路)格局,并规划了“五大市场集群”、“九大集聚区”和市区15条特色街。扬州提出打造(3+1)集聚区,即港口、沿江物流集聚区,中心城区商贸集聚区,城郊结合部市场集聚区和瘦西湖旅游景区。上海按照“一区一强”的思路,建设了外滩及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张江高科技创意文化和信息服务业集聚区等12个特色纷呈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部分集聚区已逐渐成为上海市对外的名片和标志。
四、通过突出重点及特色实现错位发展。为了避免类似于制造业发展当中出现过的产业结构雷同带来的恶性竞争,各城市都在发展特色服务业上下功夫。上海和苏州凭借自身制造业的超强竞争力,都将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发展重点。上海提出要拓展支柱性产业功能范围,加强对上中下游产业的专门服务;其次,要以开发区为基础,立足自身特点,开展针对开发区的专门服务。苏州则提出积极利用电子产业发达的优势,借助工业园区,采用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积极开发和拓展上游、中游、下游的产业服务功能,秉承“亲商”理念,初步促成生产性服务业积聚,进而打造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区,并提出在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探索建立生产性服务园区的设想。
五、通过吸引外资实现开放发展。长三角各城市大多具有比较发达的制造业,而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则明显落后,本地资本已经很难弥补两者之间的发展差距,因此,将服务业招商引资作为推动服务业发展的工作重点。苏州将台湾服务业的引资作为发展服务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并提出大力吸引境内外大公司在苏州设立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分销中心和物流中心以及其它分支机构,逐步形成具有综合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无锡成功引进了江苏省首家外资人力资源中介服务机构———江苏益德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并先后促成了法国著名服务贸易公司索迪斯、日本从事物流、贸易及简单加工为一体的专业企业黑田公司以及诸多澳大利亚企业投资的咨询服务公司在无锡落户。杭州市提出力求以产权换资金、以存量换增量、以资源换技术、以市场换项目,拓宽融资的渠道。
六、通过打造环境实现跨越发展。上海出台了一系列市场准入、税收、价格、产权变更等涉及诸多方面的扶持政策,设立了市、区两级现代服务业建设发展引导资金,引导信贷资金、社会资金投入现代服务业建设。苏州出台56条关于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的政策意见,重点对市场准入、财税金融、再就业政策、土地供给等外部环境进行进一步优化,促进服务业实现跨越发展。常州早在05年就出台鼓励发展现代服务业5条配套政策,从资金、项目、人才、准入门槛上来激励服务业发展。杭州市把所有投资领域放宽管制、规范管理、降低门槛、减少收费、改善服务,全面实行“非禁即入”。镇江则全面推行行政服务承诺制,树立诚信观念,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并且进一步强化行政效能监察,严肃责任追究。
七、通过投资主体多元化实现全面发展。如,绍兴市重视发挥个私经济主体在服务业投资中的积极作用,其个私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已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近60%,并创办了民办学校(学历教育)32所、民营医院5家。苏州市则在一些投资周期长、资金要求高的服务业项目中考虑采取设立服务业发展基金的方式投入先期的开发费,待项目产生效益后,政府再逐步收回投资基金。无锡充分发挥外资在服务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其服务业利用外资的国别(地区)涉及亚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及大洋洲的18个国家和地区。
第二篇:温岭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主要做法
温岭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温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工作,全市服务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工作举措扎实有力,具体做法主要有:
1、优化环境抓政策扶持。先后出台了《温岭市服务业兴市战略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工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服务业引导资金从最初的500万元增加到3000万元。不断加大土地指标倾斜,在今年新增的1900亩建设用地指标中优先安排600亩用于服务业项目。同时,充分运用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每年召开一次高规格的服务业发展大会,落实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用纯金奖牌表彰奖励一批服务业重点企业,在城区主要道路设置千余幅服务业发展标语,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服务业、推动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2、围绕项目抓招商引资。建立健全服务业重点项目一事一议制度,进一步简化项目入驻程序,仔细摸排盘查工业厂房、村留地等可用于服务业发展的存量土地资源,及时更新和充实服务业项目储备库。从7月份开始,每月对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督查通报,督促责任单位按照“抓开工、促进度、保竣工”的要求,全力推进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精心编制服务业招商目录,充分利用石文化旅游节等平台对服务业项目进行重点推介,成功引进了银泰城市综合体、宝派(中国)少儿服饰总部迁址温岭等项目,总投资5亿多美元的台湾义大世界、总投资12亿元的浙台海洋产业投创中心等项目正在洽谈之中。
3、完善机制抓保障落实。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在建立市现代服务业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将市三产办升格为正科级的事业单位,还在主城区街道、五个省级中心镇设立三产办,在各镇(街道)成立统计服务站和代理机构。成立服务业联合会和物流、旅游、市场等14个专业协会,形成统分结合、部门协调、齐抓共
管的组织体系。二是深入调查研究。将服务业工作列入市领导重点调研课题、市委读书会主要议题和市人大评议内容,建立重点服务业项目、企业市领导联系制度。探索建立服务业协调例会制度,按照“月汇报、季分析、年总结”的要求,及时解决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同时,不断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积极开展服务业季度运行分析,深入分析当前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对策建议。三是强化目标考核。从2007年开始,将服务业纳入全市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今年又根据台州市服务业发展推进大会和台州市政府工作责任书要求,将服务业占比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的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落实,制定出台了《2011服务业工作任务考核办法》,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发展在各镇(街道)、服务业职能部门考核目标体系中的比重,以考核助推全市服务业的发展。
第三篇:现代服务业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现代服务业支撑,做加强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一要做好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做好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重点,争取形成规模效应。根据我县的发展定位,要突出抓好物流、金融、旅游、商贸、总部经济和创意信息等6个重点行业的发展。
二要加强金融创新,做好融资服务。由于许多现代服务业具有高附加、高成长、高知识密集的特征,在产业结构调整及消费升级过程中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重知识和技术含量、轻固定资产的特点,使得过分依赖抵押品的传统金融服务模式不能适应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要求。而著作权、商标权和发明专利等各类知识产权和无形资产的产权评估、交易市场体系又尚不健全,给银行融资带来不确定的风险,仍然面临融资难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围绕核心企业,以大企业为中心,为配套的中小企业,开展上下游企业的供应链融资,创新融资担保方式,应收账款质押,保理业务等,还有自身形成的收费权益质押。
三要加强渠道建设,优化金融服务。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渠道建设,为现代服务业提供结算、现金管理、财务顾问等服务。
第四篇:发展现代养老服务业的经验做法
发展现代养老服务业的经验做法
发展现代养老服务业的经验做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与健康水平的提高,人的寿命越来越长。至2013年12月,全区户籍人口113.58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人近30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6.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1.4个百分点,先于全国17年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16年我区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30%,通州的养老服务业将面临新的挑战。为创新思路,大力发展通州的现代养老服务业,有效解决养老服务业规划先天不足、对民办养老机构的认可度不够、护理型养老床位缺口较大、养老与医疗结合不紧、行业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适应通州老龄化不断加剧的严峻形势,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注重理念创新,完善养老体系发展规划
发展养老服务业不仅是挑战,更是机遇。随着各项改革的全面深化,养老服务业发展将进入战略机遇期,我区必须尽早抓好,并将其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亮点。要树立养老服务业既是事业也是产业的理念,充分认识养老服务业既是为老年人服务的福利事业,也是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朝阳产业,还是拉动内需、扩大就业,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政府要结合“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将养老事业作为新型现代服务产业培育壮大。要科学规划好居家养老、日间照料中心、敬老院、老年护理院、老年医院和老年公寓等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并通过对现有的养老服务机构进行提档升级、分类管理和调整转型,在养老服务业上发挥好主导作用。要整合民政、公安、卫生、社区和家政服务等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为老年人提供日托照料、呼叫送餐、钟点护理、动态监测、紧急呼叫、信息传播、交流互动、心理咨询、精神慰藉等综合服务,培育和发展现代养老服务业。
二、加大政策扶持,培育发展现代养老服务业
要研究探索制定养老产业政策,积极鼓励社会资源参与发展养老服务业。结合我区现代服务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通过产业政策制定、市场培育拓展、区位规划设计、细分服务方向等,以老年护理院、老年医院、老年公寓、居家养老、日间照料等为老服务机构为重点,在建设用地、用房、用电、用水以及税收等方面采取一系列优惠措施,发展多层次的养老体系。根据省、市规定,2015年每千名老人要拥有机构养老床位30张,而我区不足15张;民办养老机构床位要达到养老总床位的50%以上,而我区注册民办养老机构仅9家,总床位718张,不足养老机构总床位的20%。建议组织实施养老机构床位建设倍增工程。一方面加强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发挥好正在建设的区社会福利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加大农村敬老院的改造力度,使5万人以下、5-8万人、8万人口以上的镇敬老院床位数分别达到200张、250张、350张。另一方面要转变观念,大力培育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建议区级层面建一所床位800张左右的民办养老机构,每个镇也要建一所与镇敬老院规模相当的民办养老机构。要安排财政性专项资金,确保养老机构建设资金、民办养老机构建设扶持资金、居家养老服务保障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三、扩大医保范围,实现养老与医疗的无缝对接
必须认真落实苏政发〔2014〕39号《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精神,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实现护理型床位达到养老床位总数30%的要求。要积极推进构建养老、医护、康复、临终关怀等相互衔接的服务模式,实现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卫生健康服务便捷对接。卫生行政部门要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对于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符合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条件的,相关部门应将其纳入定点范围,入住的参保老人按规定享受相应待遇。要通过整合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推动区级医院、镇卫生院、村卫生服务室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推行家庭医生、老年病房等服务,打通医疗机构老年病床、养老机构床位和居家养老之间的转诊通道。通过加强医疗机构对养老服务的医疗支持,形成医院为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服务的长效机制,尽最大努力为老人提供便捷服务,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四、提倡志愿服务,建立互助型养老服务体系
采取切实措施引导和鼓励建立专业性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并通过开展经常性培训,提升志愿者队伍的专业化服务水准。鼓励和发展老人互助养老、小老人帮高龄老人、关爱空巢老人等养老服务模式,不断丰富互助内涵。对志愿者、老人互助等助老行为,要积极探索服务时间“储蓄银行”的构建,结合采取优先安排入住优质养老机构等激励机制,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到养老服务行列。通过大张旗鼓宣传子女尽孝、邻里互助、老人互助等敬老爱老护老的先进典型,弘扬孝亲敬老之风,在争先创优中充分肯定一线养老护理人员和志愿者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倡导社会合力做大做强现代养老服务业。
五、强化人才培训,提升养老服务专业水平
鼓励卫校、职校设立养老护理专业,对定向委培的养老护理专业学生给予学杂费减免,不断壮大养老服务专业队伍。通过建立一支由专业学校教师、等级医院专业人员和公办养老机构护理骨干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加强对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精神教育,增加针对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的人文关怀和意外紧急处理等培训内容,加强对高龄、失能、失智老人家庭成员,老人互助成员和养老服务志愿者的健康护理培训,提高他们的帮护能力和自身健康意识。建议政府将养老服务业单列为特殊服务行业,将养老护理人员单列为特殊服务工种,建立一支经过培训、持证上岗的养老服务员队伍,通过标准化的管理、市场化的服务,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有偿的、规范的、较为专业的养老护理和家庭生活服务。
六、加强监督管理,实现对养老服务业有效监管
尽快建立全区统一的养老机构运营评估机制和综合性养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完善养老服务业市场化运行机制,推行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资质评估与价格核定挂钩办法,按照服务项目、质量、成本、绩效、第三方评估意见,由养老服务机构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价格,并报价格主管部门核准备案。对公建民营和接受区级财政补助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要研究制定一套监督管理办法,使养老机构的财政补贴和运营状况相挂钩。要实施机构养老服务标准,通过委托第三方专门机构,对老年人进行健康状况评估,作为能否进养老机构以及进入后仲裁健康纠纷的重要依据。改革现行财政补贴和奖励的办法,将星级标准、服务质量和评估结果作为财政补助的重要依据,鼓励养老行业在服务项目和质量上下功夫,通过竞争创立服务品牌,让广大老年人都可以根据自身状况选择享受满意的养老服务。
第五篇: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范文
进入新世纪以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在这转变过程中,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占据了主导作用。现代服务业已成为衡量各个国家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 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随着全球经济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趋势进一步加快,许多地区均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推动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这些政策措施对于诸城市发展现代服务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