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服装心理学
一
1、服装的功能:实用、社会、审美。
2、服装心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服装心理及行为和服装消费心理及行为两方面。从广义上来说有(1文化因素和服装的关系2社会因素和服装的关系3心理因素和服装的关系)
三、1什么事自我概念?在自我概念形成过程中,人的着装行为有何变化?
自我概念是人们对自己比较稳定的看法;自我概念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从生理的自我到社会的自我最后发展到心理的自我;在生理的自我阶段着装主要是其父母根据婴儿的性别或外貌特征为其装扮并给与不同的期待;社会的自我阶段着装主要是根据儿童性别角色认同和服装行为间的关系其中有自己和父母的意念;心理的自我阶段个体会发展出某些特定的抽象思考能力,以便协调及整合其他人的看法,其装扮形成可被社会接受的行为方式,其服装在此成为认同的某个团体的重要符号。
2、什么是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如何形成的?
自我评价是个体与周围环境持续作用的结果; 自我评价常常来自于他人的反应、社会的比较和认知的协调三个方面。
3、服装对自尊心和心理安定感的提高有什么作用?
服装是强化自我的重要力量,对一个人自尊心和心理安定感的提高有积极作用。同时服装还具有使自我价值感得以恢复的作用;服装还可以用来进行自我保护,某些情况下,当个人的自尊心和心理安定感受到威胁,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采用自我防御机制以解除或降低心理不安感。
四、1服装在印象形成中中有什么作用?
(1)服装和对人的认知:人们常常通过一个人的衣着服饰来判断他的个性、社会地位和角色、经济状况等,从而形成某种印象,并在此基础上决定相互交往的方式;同时还可以通过其服装得知些隐含的个性理论和对人认知的特点。
2什么是人际吸引?服装在人际吸引中有什么作用?
人际吸引是指在对人认知的基础上,被他人所吸引,产生所谓喜欢或喜爱的感情;
服装在人际吸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服装的魅力性和服装的类似性。
五、1服装在人际沟通中有哪些功能?
(1、第一印象的传达功能;2人际关系的传达功能;3情感的表达功能;4自我表现功能5印象操作功能)
2利用服装的印象管理受哪些因素的制约?
经济条件的制约;社会教养的制约;身体状况的制约
3作为符号的服装在人际交往中传递了哪些信息?
(1自我同一性:服装与自我认同感有关,即服装是证明自我存在价值的符号;2价值:服装与个体的价值认同有关,即服装是价值的符号;3感情:服装与人的情感、情绪状态有关,即服装是感情的符号;4态度:服装与人对社会事物的态度有关;5个性:服装与人的行为倾向有关;6状况:服装与个体的状况有关。
六、1什么是从众?人们为什么会有从众行为?
1)从众是指在实际存在或假想存在的群体压力下,个体改变自己的态度,放弃自己原先的意见,而产生和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2)因为在实际存在的或头脑中假想存在的社会或群体的压力作用下,如社会舆论、群体气氛、暗示、时尚等,在这些因素影响下,促使人们改变了以往的观点和信念,产生符合社会和群体要求的行为。
2什么是参照群体?参照群体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穿着行为有什么影响?
参照群体实际上是个体在形成其购买或消费决策时,用以作为参照、比较的个人或群体。参照群体能够是人们获得有益的知识;获得回报或者避免惩罚;构成、调整和维持自我认同。其影响的方式有信息性影响、规范性影响和价值表达影响。
七、1什么是流行?流行有哪些主要特征?
流行是指一个时期内社会上或某一群体中广为流传的生活方式。特征:新奇性、短暂性、普及性、周期性。
2服装流行的心理机制和动机是什么?
心理机制:有个性追求、自我表现、趋同从众的心理;动机:1追求新奇和变化的动机、2追求差异和他人承认的动机、3从众和适应群体或社会的动机、4自我防卫的动机、5个性表现和自我实现的动机。
3服装流行的传播过程可从几个层次分析?每一层次的特点是什么?
服装流行的传播过程可以从个人、群体、社会三个不同层次进行分析;流行的个人采用过程的特点是个人对流行的知晓、关心、评价、采用、确认效果的心理及行为;而群体传播过程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下流行样式从一些人向另一些人的传播、扩散;流行的社会辐射过程是流行现象从去发源地向其他地域社会的传播。
4现代社会中服装流行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社会的经济状况;社会文化;一个国家或社会政治状况和政治制度;科学技术的发展;其时代精神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思潮;还有就是人们在物质消费、精神文化、家庭及日常生活领域中的生活方式。其社会的一些重大事件或偶发事件也会影响服装流行的因素。
九、1什么是文化?为什么说服装是一种文化现象?
文化是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是习得的行为和各种行为结果的综合体,构成文化的各种要素是一定的社会成员所共有的;作为物质文化的服装:服装是由形态、色彩和材料通过设计加工制成的物质实体,所以服装也属于物质文化的一部分;作为社会文化的服装:穿着服装既是一种个人行为,也是一种社会行为;作为精神文化的服装:人的着装一方面受到社会规范的制约,另一方面也是人自身存在价值的反应。
2服装的社会规范有哪些类型?他们对人的穿着方式有何影响?
风俗习惯和服装:其对人的着装制约力较弱;道德、禁忌和服装:其具有很明显的价值判断和公众性质,对个人行为、着装的约束力较强;法律和服装:法律是明文规定的,具有强制执行的性质对人的着装具有强制性;
3服装的价值有哪些类型?
经济的服装价值、感觉的服装价值、理论的服装价值、审美的服装价值、探索服装的价值、宗教的服装价值、权力的服装价值、社会的服装价值。
十二、1服装心理学有哪些研究类型?各类型的特点是什么?
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因果性研究、预测性研究;特点:探索性--灵活性、多样性的;描述性:有事先制定好的具体假设、事先设计好的,有结构的测量手段;因果性:处理一个或多个独立变量,控制其他中间变量。
2服装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研究方法?试比较各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1文案研究法2访问研究法3观察研究法4实验研究法
第二篇:服装销售心理学
服装销售心理学分析顾客的消费心理
消费是指为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要而消耗物质资料的行为,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需求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需求的欲望或要求。
人们对服装的消费需求分为生理和心理需求两大方面。生理需求也称本能需求或天然需求,是人自身发展过程中,为了维持生命、保持人体的生理平衡而形成的需求。如穿服装为了保暖或保护身体。而心理需求是为了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而产生的高级需求,它受历史条件、社会制度、民族和风俗习惯等的制约,反映了人的社会性,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
1.消费需求有哪些特点
消费有很多特点,了解这些特点有利于了解消费需求,才有可能促成购买。需求是随着服装的流行趋势、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等因素而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虽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特点。
(1)驱动性 当某种需要萌生后,便产生一种心理紧张感和不适感,这种紧张感便成为一种内驱力,驱动人们寻求满足新需求的目标和对策,迫使人们去从事各种购买活动,以满足这种需求。这一特点在冲动型消费者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2)多样性 由于消费者存在着生理、心理、经济、文化、民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因此消费需求也存在着千差万别,即使是同一款服装,不同的消费者对其规格、花色、质量等方面有不同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的审美观念逐渐向个性化发展,更要求服装市场的多样性。靠单一款式造成火爆消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3)选择性 人们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已经形成的需求经验使消费者对需求的内容能够进行选择。消费者将根据自身的消费经验、个人爱好、文化修养、经济收入等情况,重新选择自己的消费需求。服装商品可选择性的提高也对服装店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时尚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文明的高度进步,使得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和更新。服装是时尚的商品,它随着流行而变化。消费者购买服装时,首先会考虑它的时尚性。当基本的功能性完全被满足后,款式的时尚与否将成为购买的主要因素。
(5)连续性消费需求的连续性也称为周期性、无限性等,是指消费需求不断地“出现一满足一再出现一再满足”周而复始地循环状态。人们的需求永无止境,是由于人们生存的需要永远不会完全被满足,因而就促使人们不断地进行活动以满足它。一旦旧的需求得到满足,就会产生更新的更高级的需求,达到目标的消费者会为自己确定更高的目标。店员通过观察顾客身上的着装品质,就会考虑是否要提出让顾客更换新装的建议。
(6)满足性消费需求的满足是相对的,而永不满足才是绝对的。需求的满足性是指需求在某一具体阶段中所达到的满足标准。消费需求的相对满足程度,取决于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人们的消费需求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状况的改变、审美观念的提高等因素而得到相对满足的。这种相对的满足阻碍了新的消费,服装店的各种促销活动就是希望通过刺激欲望而不断拉。
(7)发展性消费需求的形成与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力的高低密切相关的。需求的变化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进步而改变的,需求由低级到高级,由物质到精神,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变化。消费的个性化,也是消费需求发展的必然倾向,消费内容越丰富,消费需求的层次性变化越大,需求的层次越高,消费选择性越强,就越能促进消费生活的个性化。需求是永无止境的,是无限发展的。发展也使商业竞争不断升级。
(8)目标性人们的需求总是包括一定的内容或某种具体的事物,离开了具体事物和具体内容,就不会产生需求。但对于特定需求来说,又有着十分明确的对象目标。消费者的需求都具有一定的对象目标,不会凭空臆想出需求对象。服装店为了满足消费需要,会想方设法地帮助顾客寻找所需求的对象。
(9)竞争性在某一时期,消费者会存在多种需求,但只有最强烈、最迫切的需求才能转化为动机,成为行动的主要支配力量。因此,消费者的各种需求之间,存在一种竞争,竞争也会要求获得满足。例如,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一个家庭购置衣物时,对老人、儿童、妻子、丈夫会产生一定的需求竞争,竞争的结果就是一种决定,即刻就会转化为购买行为。
(10)伸缩性服装的时尚性强,可选择性强,带给消费者需求的伸缩性较大,消费者购
买服装在量与质等方面往往随购买力的变化、流行趋势、价格因素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伸缩性还表现在“可买可不买”的思维过程中。
(11)诱导性消费需求不是人们先天就有的,是通过后天的外界影响,外界的引导和诱导而产生的。消费需求受广告宣传、商品陈列、店员介绍、群体、亲朋好友等方面的影响发生变化或转移,由不准备买或不愿意买而演变为现实的购买行为。双休日制使很多人有了更多的时间逛商店,他们有时并不知道自己要购买些什么,只是看看再说,这也给商家提供了成交之机。
(12)配套性服装的穿着与配件相配套,不协调的搭配,给人以不伦不类的感觉。因此,人们在购买某款服装时,首先考虑的是与其他装饰是否相配套。服装的配套包括上装与下装、内衣与外套、衣物与服饰等。
(13)互补性消费者对服装的需求具有互补性的特点。在市场上,人们常常看到某种服装销量的减少而另一种销量在增加的情况。如天然纤维面料的服装增长会使化纤面料的服装相对减少,又如长裙的流行会影响短裙销量。这就要求服装店不失时机地根据市场发展趋势,有目的有计划地推出适销对路的服装。
第三篇:服装心理学试题范围
《服装心理学》题目范围:
一、选择题
1.服装的功能
2.气质类型:粘液质多血质抑郁质胆汁质
3.自我评价形成依据
4.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
5.流行的主要特征
6.心理因素和服装的关系
7.个性类型学说
8.影响印象形成的因素
9.流行的群体传播基本模式
二、填空题
1.文化区分的三个侧面
2.服装的起源学说
3.流行的分类
4.流行的群体传播的三种基本模式
5.角色的分类
6.影响印象形成的因素
7.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组成的三个部分
8.服装的功能
9.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三、名词解释
1.刻板印象
2.光环效应
3.社会化
4.次文化
5.文化变迁
6.市场细分
7.个性
8.自我评价
9.从众
四、简答题
1.服装在人际沟通中主要有哪些功能?
2.简述消费者的时尚生活有哪几个方面。
3.简述服装价值观的类型。
4.服装心理学研究遵循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5.什么是个性?个性与服装行为有何关系?
6.什么是从众?人们为什么会有从众行为?
7.从流行的个人机能和社会机能看,服装流行的动机有哪些?
8.什么是文化?为什么说服装是一种文化现象?
五、论述题
1.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我国的服装消费环境和消费需求发生了哪些变化?
2.现在社会中服装流行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3.举例说明社会角色与服装的关系。
4. 试说明服装对自尊心和心理安定感的提高有什么作用?
5.服装的社会规范有哪些类型?就各种社会规范和服装行为的关系做简要分析。
第四篇:心理学
单选题:
1、“送你一朵赞美花”活动属于(A)方面的活动。
A.自我认知 B.自我体验 C.自我体验与认知 D.自我接纳
2、下列属于自我体验与认知方面的活动是。(D)
A.镜中的我 B.魅力四射 C.酸酸甜甜就是我 D.一起跳舞吧
3、“我的自画像”活动适合。(A)
A.本活动适用于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团体使用。B.适合全部年龄段的学生使用。C.不用加以修改就适合青春期的孩子使用。D.不用加以修改就适合青春期的孩子使用。
4、可以在异性交往团体中使用的是?(A)
A.小小记者 B.魅力四射 C.酸酸甜甜就是我 D.宝石工匠
5、在团体训练中,哪一个不属于情绪管理能力的四个目标(C)。
A.情绪体验能力 B.情绪表达能力 C.情绪感染能力 D.情绪调控能力
6、个体情绪智商发展的最基础部分是什么。(B)
A.情绪感受能力 B.情绪体验能力 C.情绪认知能力 D.情绪调控能力
7、在自我反思和人际交往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是。(C)
A.情绪感受能力 B.情绪体验能力 C.情绪理解能力 D.情绪调控能力
8、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C)
A.接纳了自己的情绪反而不会使情绪激化,推向冲动、越轨的行为。B.情绪难免具有非理性的成份。C.对于情绪团体训练,我们要遵循 “快乐至上”的原则。D.情绪常常是短暂的,但它可能累积,需要疏导
9、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A.小学生随着自我意识水平的逐步发展,我体验能力有较大提高。B.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社会性认知刚刚开始发展,所以必须干预情绪的社会知觉能力,以形成良好的情绪认知习惯。C.教师应将小学生的情绪干预活动与自我接纳能力的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D.团体中活动涉及的主题不需要刻意与儿童的发展水平相匹配。
10、对于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情绪体验的重点在于(C)。A.失去控制 B.成人意识膨胀 C.压力体验 D.丧失感
11、各种情绪的体验是不同步的,一般来说(A)发展较早,()等次之,而()等情绪发展较晚。A.愉快感和愤怒感;恐惧和焦虑;羞愧和委屈 B.恐惧和焦虑;愉快感和愤怒感;羞愧和委屈。C.羞愧和委屈;恐惧和焦虑;愉快感和愤怒感 D.愉快感和愤怒感;羞愧和委屈;恐惧和焦虑
12、哪个阶段是针对情绪表达、调节进行干预的主要时期。(B)A.小学阶段 B.中学阶段 C.大学阶段 D.青春期阶段
13、不少青春期的中学生表现出冲动、易怒、暴躁、叛逆的特点,而这些问题往往源于学生(C)。A.青春期生理因素 B.成人感的出现 C.缺乏情绪管理与社交技巧 D.父母的不理解
14、下列哪项不是高中生情绪发展的特点(D)。
A.情绪发展与整体人格发展日益融合 B.容易出现多重情绪障碍。C.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压力调适”主题 D.教育的重点应放在“观察、表达”
15、关于情绪管理团体训练的要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的是。(C)
A.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进行内容设计 B.情绪管理的活动要强调体验C.训练以谈话方式进行 D.情绪管理训练后,教师的引导与分享十分重要
16、在各种情绪体验中,以(B)的情绪体验最具代表性。A.欢乐 B.恐惧 C.愤怒 D.羞愧
17、“乌龟与乌鸦”是训练(A)的团体活动。
A.情绪体验 B.情绪表达 C.情绪认知 D.情绪调节
18、下列哪个活动不是训练情绪表达的团体活动(C)。
A.情绪大联唱 B.炸弹受气包 C.新闻发布会 D.天气预报站
19、下列哪个活动是训练情绪调节的团体活动(CA)。
A.新闻发布会 B.天气预报站 C.亲爱的小黑 D.大象的故事
20、人的本质是(A)。A.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B.生理的人C.完整的个体D.拥有独特个性的个体
21、(C)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前提。A.需要的满足B.生理的成熟C.一定的社会交往D.完整的家庭
22、人的认知经验、动作经验和情绪经验等也是可以通过(B)获得的。A.社会需要 B.社会交往 C.社会互动 D.社会学习
23、(D)是所有人际合作交往的基础。A.学习B.动机 C.诚信 D.信任
24、(A)有助于自我认同感的建立。
A.有效的人际交往 B.自我接纳的发展程度 C.对自己的认识 D.人格的成熟
25、我们期望通过团体训练的形式,加深学生对人际交往活动与过程的理解和认识。那么哪项不是教师应坚持的认知(C)。
A.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性处于不断发展之中。B.学生的人际交往过程需要良性引导。C.低年级的学生不需要太多的人际交往。D.人际交往技能并非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行为。
26、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D)。
A在这一阶段,教师应着重让学生认识到不同人之间存在差异,让学生学会如何主动积极地认识他人。B.教师应让学生熟悉简单的人际交往规则。C教师应让学生懂得,要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兼顾到对方情绪和态度,在与人和睦相处中增进人际关系。D.这一阶段教师不用对学生做过多的引导,可以让学生自觉的学习人际交往策略。
27、下列哪个不是小学生团体的设计思路(C)。
A.团体建立 B.人际适应和熟悉 C.人际信任与合作 D.人际交往与沟通
28、朋友关系在(B)生活的各种人际关系中越来越重要。A.小学生 B.初中生 C.高中生 D.大学生
29、采用角色扮演和案例分享的方式进行团体训练,强调的是训练(D)。A.沟通的方式 B.信任 C.团体合作 D.人际沟通的技巧 30、下列哪个是训练人际熟悉方面的活动。(D)
A.交流面对面 B.食指超能力 C.撒网捕鱼 D.知彼知己 多选题:
1、结束活动的作用有哪些。(ABCD)
A.结束活动使一系列的团体训练过程更为完整、流畅。B.结束活动能够将学生在主题活动中的体验升华到理性认识的层面。C.结束活动能帮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D.教师要在结束活动中处理每个学生尚未解决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将游戏中所得应用到生活现实中。
2、关于结束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有。(ABC)
A.这一阶段,教师尽量多总结,不鼓励学生分享或讨论B.如果学生在前面的活动中已经分享或讨论得很好,就没有必要有结束活动。C.结束活动可以脱离总体活动的主题来设计D.结束活动也可以是下一系列训练的铺垫
3、关于“闻鸡起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在轻松的音乐背景下,用有趣的方式将团体中的学生分成小组。B.本活动适宜于任意年级的学生。同时也适宜用于任意类型团体训练的任意时期。C.人数不限,30-50人效果最佳。D.本活动的暂停和给出指令应该衔接的很紧
4、下列哪些活动不属于结束活动。(BC)
A.“写给未来的信” B.“闻鸡起舞” C.“动物狂欢节” D.“寻找我的小天使”
5、下列哪些属于破冰活动。(ABC)
A.“小小记者” B.“双人排球赛” C.“人际大富翁” D.“进化论”
6、关于自我认知能力,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DC)
A.自我认知能力即学生能够通过自我的观察和他人的观察反馈,认识自我的状态,自我的特征,并对自我进行一定的总结和概括,形成自我概念的能力。B.自我认知能力不包含学生的自我评价。C.它是学生自我接纳能力发展的目标。D.自我评价的过低会影响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
7、通过团体训练让学生建立关于自我接纳的正确信念,教师应在所有活动中坚持什么样的认知。(ABC)A.自我是不断发展的 B.自我体现学生独特的个性C.自我包含积极的方面也包含消极的反面 D.自我就是自我概念
8、自我接纳能力包括了学生的(ABD)。A.自信心 B.自尊心 C.自豪感 D.自我控制能力
9、下列哪句话是正确的。(ABCD)
A.小学阶段的学生的自我描述更多的是从外部的特征进行的B.他们的自我认识具有具体性和绝对化的特点。C.小学生的自我概念,主要是指社会自我、身体自我和学习自我D.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评价也是从学业、运动、社会接纳、身体外表和行为表现等方面进行的
10、初中阶段的学生的特点有哪些。(ACD)
A.他们的自我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B.他们的自我认识具有具体性和绝对化的特点。C.这一时期学生的自我意识空前高涨 D.因为他们往往具有很强的主观偏执性
11、下列哪一项是中学生自我认识与接纳团体训练的活动目标。(ABD)A.团体建立 B.团体结束 C.自我感悟 D.自我接纳
12、下列属于自我体验的活动是。(ABD)
A.独一无二 B.小小记者 C.勇闯冒险岛 D.魅力四射
13、写列不属于自我认知的活动是(AC)。
A.我的自画像 B.一起跳舞吧 C.麻雀与稻草人 D.勇敢say no!
14、关于“我的自画像”,下列那种说法是正确的(ACD)。
A.30人以下效果较好 B.这个活动不需要分组。C.它能够促进学生自我概念形成 D.本活动适用于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团体使用。
15、关于魅力四射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A.本活动的设计是为了发掘学生的优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B.这个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鼓励支持C.本活动适用于小学和初中的学生使用 D.这个活动的时间大概在20分钟
16、“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历程,指个体受到某种刺激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状态,包含哪几个层面(ACD)。A.心理感受 B.心理认知 C.生理变化 D.外显行为
17、关于情绪管理,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C)。
A.情绪管理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B.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于情绪管理主要强调压抑和忽略C.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情绪管理的训练目标和深度各有不同。D.情绪管理就是“情商”
18、在团体训练中,哪些属于情绪管理能力的四个目标(ABD)。
A.情绪体验能力 B.情绪表达能力 C.情绪耐受能力 D.情绪理解能力
19、通过团体训练让学生建立关于情绪的正确信念,教师应在所有活动中坚持哪几项认知。(AD)A.情绪常常是短暂的,但它可能累积,需要疏导。B.情绪是很现实的东西C.情绪是生活的阻力 D.情绪无所谓对错。
20、对于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下列哪几种说法是正确的。(ABCD)
A.初中和高中阶段,情绪体验的重点在于压力体验。B.中学阶段是针对情绪表达、调节进行干预的主要时期C.教师需要帮助他们建立情绪与人际关系、社会道德和生活规划之间的联系D.教师不能忽略少数中学生面临的高焦虑、抑郁(非病理性)、社交恐惧等情绪问题
21、在进行青春期的学生的情绪管理时,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BD)
A.青春期是进行情绪管理训练的特殊时期。B.教师在面对青春期学生团体时,尤其要保持开放的心态C.不少青春期中学生表现出冲动、易怒、暴躁、叛逆的特点,而这些问题往往源于青春期的生理特点。D.青
春期学生因为生理快速发展,处于成人与儿童的转型过渡期,发展中存在很多不稳定性,对外在的感受过于敏感,情绪反应往往十分激烈。
22、对于小学低年级情绪管理课程设置上,应该把教育重点放在(AB)上。A.体验 B.认识 C.控制 D.化解
23、对于小学高年级情绪管理课程设置上,应该把教育重点放在(CD)上。A.体验 B.认识 C.观察 D.表达
24、哪些是训练情绪体验的团体活动(AC)。
A.乌龟与乌鸦 B.情绪大法官 C.蜗牛的家 D.忍者无敌
25、哪些是训练情绪表达的团体活动(BD)。
A.乌龟与乌鸦 B.情绪大联唱 C.情绪对对碰 D.炸弹受气包 判断题:
1、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应避免过于复杂,活动的设计基本不需要提高的空间。错
2、小学生的自我评价是从学业、运动、社会接纳、身体外表和行为表现等方面进行的。对
3、初中阶段的学生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内省。他们往往很敏感又会感到有很大的压力。
错
4、教师在带领高中生进行团体训练时,应该重点培养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接纳的能力,为他们日后进入社会和新的环境做好准备。对
5、小学生团体训练按下列步骤进行:团体建立、自我体验、自我认知Ⅰ、自我认知Ⅱ、自我接纳。错
6、团体训练正式活动之前,最好都能安排一些短小的暖身活动,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调动积极性,并做好运动量的准备。对
7、“宝石工匠”活动属于自我认知方面的活动。
错
8、情绪表达能力,即学生能够使用合理而有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实现与他人的有效沟通。对
9、能够使用合理而有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实现与他人的有效沟通,这里所指是合理而有效的方式包含行为层面,也包括言语、表情、体态语等层面。对
10、情绪调控能力,即情绪状态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在全部时候有无意识地调节自身情绪的大小、好坏,甚至调节与情绪相关的生理反应。
错
11、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情绪体验的重点在于压力体验。
错
12、压力问题已经成为大部分中学生群体心理发展中的重要议题,所以我们只需着重处理压力问题,对于别的问题可以暂时忽略。
错
13、对于中学的学生,教师教会他们调控自我情绪的同时,亦需要帮助他们建立情绪与人际关系、社会道德和生活规划之间的联系,帮助他们认知到情绪、人格等非智力因素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对
14、每次正式活动以前,最好都能安排一些短小的暖身活动,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调动积极性,并做好运动量的准备。对
15、恐惧情绪有较明显的躯体反应,例如脉搏、心跳、呼吸、汗腺、体温等指标的变化。对
16、“恐怖箱”这个活动适合于中学高年级的孩子,可以安排在情绪训练的最开始部分。
错
17、活动“情绪大联唱”较简单,只适合低年级小学生使用。
错
18、社交动机则是个体人际交往行为的外在动力之一。
错
19、在社交动机的基础上,人的个性品质得以形成,能力素质得以发展。对 20、环境探索能力,只是指学生能够洞察所在的自然环境。
错
第五篇:心理学
在心理学的众多发现中,有不少发现新鲜,甚至有些神奇。现在有人总结出心理学研究中的10大神奇发现。
1、出国激发创造力
该不该出国?心理学研究告诉你。2010年6月,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心理学教授米歇尔·盖尔范德等人发现,与其他文化的人群进行接触,会提高人们的谈判能力。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3位心理学家同样发现,旅居国外,学习并吸收外国文化,能帮你打开一种全新的思路,从而增强创造力。他们提出了“文商”(文化商数CQ)这一概念,并发现CQ在国际谈判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好男儿志在四方,这句话果然没有说错,为了让大脑更灵光,有机会还是出国“镀镀金”吧!
2、电脑是把“双刃剑”
数字时代,电脑游戏成了很多人的休闲伙伴。玩游戏好不好?心理学家争论不休。2010年3月,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特聘教授克雷格·安德森等人指出,有“打打杀杀”等暴力情节的游戏会让人滋生暴力倾向。2010年4月的另一项研究发现,玩PSP游戏机的孩子,学习成绩普遍下降。但是,还有科学家发现,打游戏,尤其是动作类游戏可以让人反应更灵活,是很好的反应能力和准确性训练方法;《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还有一篇文章指出,玩游戏会让人心肠好、更热心。
看来,电脑游戏还真是把“双刃剑”啊!偶尔消遣并无大碍,但切记不可玩物丧志。
3、冲动让人不理智
我们常说“距离产生美”,“距离”到底能变出什么魔法呢?2010年7月,美国纽约大学心理学教授阿加姆·特罗普和美国特拉维夫大学社会心理学副教授尼拉·利伯曼提出“建构水平理论”的说法。他们指出,制造一点“心理距离”,比如想买手机时别马上掏钱,过几天再决定,会让你更抽象地思考,抓住如“通话质量好不好”这种主要矛盾,而避开如“铃声好不好听、颜色好不好看”等细节问题和感性的干扰,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当然,过度理性可能变得固执呆板,因此,“距离”适中,才能英明决策。
4、广告真的不白做
如今的世界,广告满天飞。无论看电视、看报纸、听广播、上网„„广告简直无孔不入。你可能觉得广告只能宣传商品,买东西时,大脑自会有个“管家”让自己理性消费。而2010年8月,加拿大瑞尔森大学经济学副教授梅勒妮·邓普斯等人发表在《消费者研究》上的文章表明,给某一商品“戴高帽”,会激活大脑愉快的情感反射,让你不由自主地对它产生好印象,而忽略其真实的质量。即使你知道它品质一般时,也会屈服于广告的效应,这一过程被称做“情感调节”,也叫“移情”,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就是典型的例子。
原来,广告商们早就开始使用这种神奇的力量,悄无声息地改变我们的购物选择了!
5、花钱过程添开心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对于这句“至理名言”,心理学家们也力求证实金钱和快乐之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关联。经过多年研究,如今终于看到一丝曙光。
2010年7月,美国盖洛普公司公布了一项大规模调查结果,这项涉及132个国家13.6万人的研究发现,金钱能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但对日常情绪的影响极小,这种联系与性别、年龄和社会阶层等因素无关。随后,英国沃里克大学和卡迪夫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幸福感并不在于金钱的绝对值,而是与身边的人相比,是不是比他们挣得要多。此外,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家崔维斯·卡特和汤姆·基洛维奇发现,与花钱买到的东西相比,花钱的经历其实更让人开心。而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则发现,花钱买礼物送人或者捐款做善事,不仅能让人更快乐,还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原来,金钱与快乐还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难免沾点“铜臭味”了。努力赚钱改善生活质量无可厚非,但“君子爱财,取之以道”,钻到钱眼里,就得不偿失了!
6、唱首歌恢复记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演讲稿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上了台却卡住了。越到关键时刻,越容易出“状况”,真的是太紧张了吗?2010年9月,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西汉·贝洛克在《窒息》一书中指出,大脑“卡壳”的秘密在于“内存”不够!紧张、焦虑等情绪会存在“工作记忆”这个“内存”里,太紧张了,不良情绪把“内存”装满,原本储存在大脑里的其它资源,自然没有空间提取出来了。
因此,重要时刻来临前,最好深呼吸,哼哼小调、唱个歌,把大脑内存清空一下。
7、“贴标签”影响判断
我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2010年11月,美国里海大学心理学副教授阿曼达·布兰登和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博士苏珊·吉尔曼发表在《认知科学》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人的大脑也有这个毛病。一旦我们把一个事物归到某一类,即使没有亲眼见到,也会把这一类物品的特点强加到它身上,比如“天下乌鸦一般黑”、“独生子女问题多”、“有钱人不靠谱”。研究者称之为“刻板印象”,这说明我们的大脑也会“偷懒”,想找捷径去认识世界,而“分类”是最便捷的判断方法。殊不知,生活中很多偏见和歧视正是由于轻易“贴标签”造成的。
知道了这点,以后听到这种“贴标签”的话时,恐怕应该冷静判断,不要以偏概全。
8、有自信就能成功
愚公移山的故事流传至今,而很多人认为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是天生的、无法培养的。2010年10月,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维克等人发表在《心理科学》上的一项研究指出,坚信自己拥有强大的心理潜能,并勇于挖掘,会激发顽强的意志力,使精力更旺盛,心里更有“韧劲”,从而可以更冷静地面对偏见、伤害和挫折,最终一步步赢得成功。
看来,“有志者”真能“事竟成”,心情消沉时,不妨大声对自己说:“我能!”
9、左右大脑能对话
2010年,“核磁热”横扫世界,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简称fMRI)让人在没有创伤和痛苦的情况下,看到大脑的活动。以前,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大脑思考时的活动状态。而2010年,新研究发现,大脑“休息”时也不平静,某些区域会出现同步的活动趋势,它们之间像说“悄悄话”一样,有重要的联络,被称为“功能连接”。可喜的是,我国科研机构,如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中心,在这一领域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10、研究结果更确切
由于心理感受百人百样,很多心理现象具有强烈的不确定性,无法像数学题那样得出“一加一等于二”的结果,这一难题困扰心理学家多年。2010年12月,脑科学研究专家、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心理学教授乔纳·莱勒对心理学研究的统计方法进行了改良,他将“贝叶斯统计”的手段引入心理学,这一“革命性”的成果发表在《认知科学》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