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们在朝鲜的日子观后感(大全)
《我们在朝鲜的日子》观后感
兴趣使我很少关注有关朝鲜的新闻,我关注的不过是韩国又出
了哪些肥皂剧,哪个韩国女明星是整容整出来的。从未曾想过
它的北边的人民正在像四五十年前的中国人民一样生活,像我的父辈一样唱着革命歌曲拥有统一思想的迈向他们认为的国家
领导人给他们造就的美好未来。
看《我们在朝鲜的日子》时我整个人是双眼湿润内心五味陈杂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记者所看到的到处都是金正日的头像和
语录,这让我不禁想起记录片中那些毛泽东主席的头像和妈妈
曾不经意间提到的毛主席语录。这使我仿佛看到父母时不时和
我讲起的他们生活的那个年代,当时我是完全不能理解的。看
过《我们在朝鲜的日子》后,我朦胧的感觉到这不是个可以仅
以对错评论的国家,这是一个需要用感情来看待的民族。我的内心对这个国家和民族既有向往又有恐惧。
向往的是那里的简单思想中的纯粹爱国主义,清冷街道中的清
新青草味空气,质朴衣着中掩盖不住的纯净灵魂,社会主义的完全免费医疗政策,初生婴孩皆有补助的政策。。
恐惧的是没有单独的思想带来的百家争鸣,没有车水马龙的鲜
活的城市街道和方便的交通设施,没有色彩多样样式潮流的服
装,没有先进的医疗设施和充足的药品,没有互联网和移动电
话。。
我是矛盾的但内心又有个理智而清晰的声音告诉我,我是暗自
庆幸中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进行的改革开放的,它是我心中为
中国带来了不亚于新中国的成立为子孙后代造福的伟大举动。
在我心中新中国成立是使人民从人格和精神上站起来而改革开
放是使人民从肚皮和温饱上站起来。这条道路又是曲折而异常艰辛的,无数的在新中国成立中立有
功劳的人们和知识分子在这些摸索中被迫害至死才有了我们今
天和谐又美好的社会主义特色国家。朝鲜未尝不是在荆棘道路
上摸索,没有二零零二年的金日成说的在新义州设立特区 也不
会有凤凰卫视的《我们在朝鲜的日子》这个记录片。这足以表
明朝鲜这个国家在因循守旧之后要进行大胆改革了。因此,或
许十年二十年后这个国家也是一个欣欣向荣的不再一叶障目的拥有自由言论的国度。印象深的还有一个就是朝鲜对儿童和少年的爱护和教育政策,视频中那个拥有宽厚肩膀的翻译是个曾经来中国山东留学的留
学生。当他微笑的说他从小到大的受到的教育都是政府提供的,我看出了他的自豪和对国家的感激,说实话我也是怀着崇敬的心情来看待这件事情的。有人说这怎么看怎么像国家买了个人的性命和未来,我倒不这么认为。当自己的国家的人民处在尚
不能温饱的情况下,我想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心甘情愿的抛头颅洒热血更何况只是让你为人民服务而已。在我脑海中不能抹去的还有朝鲜军人穿着在我记忆中仅在中国
影视剧中出现古老的军装站的笔直的面对韩国军人的崭新迷彩
和先进的望远镜的场景。这个场景又一次令我双眼湿润,军人
是最令我敬佩的人,当穿上军装背上钢枪后我暗自揣测任何一
个人都会深深感到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就像朝鲜的那个
军人说的,“我们不希望战争,但是我们也不怕战争“。这个
国家的四分之一的人口都是军人,可见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希望国家统一的心情路人皆知。贯穿全视频我未曾看到一家朝鲜普通家庭受访,但通过看到百
货商场的冷清和街上的寥寥可数的人群,通过火车站和飞机场的门可罗雀,通过记者吃饭和上网的巨额费用不难想象这个民
族仍处在饥饿与温饱的边缘。一个仍旧十分落后的国度和民族,一个因因循守旧而拥有简单主题思想的社会令人嘴角不禁扬起
一抹凄凉的笑容。最后,我不禁想说说曾子墨记者。首先,我印象深的是她挂在脸上的优越笑容,我个人是厌恶这样的表情的,作为记者我认
为应该客观而公正的来面对你要采访的对象怎可夹杂个人情绪
在里面。不过,总体来说她的语言描述还是感情丰富文字优美
而细腻的,这也是具有两面性的原因吧。我相信社会是在进步的,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但不应该一成不
变的来执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国家
和人民的方式来实现社会主义。我们所需要的不过是国家强大
以免受外来侵略,人民富足过上小康生活,精神世界继承精华
摒弃糟粕吸收外来文化。没有改革开放我想我也不能不担忧肚
皮温饱坐在这里喝着咖啡听着红色歌曲敲着键盘来写这篇文字。最后我在想假如朝鲜改革成功,对我们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还是不可避免想到了自己国家的利益,这也无可厚非。一方水
土养一方人,这个国家养育了我,我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了
这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国家能更好的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仅此而已。
注:本文仅限于观看凤凰卫视《我们在朝鲜的日子》有感而发,与最近朝鲜的动态与行为无关。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09应用电子三班罗潇
2012年6月17日星期日
第二篇:在朝鲜留学的日子纪实故事
一群中国留学生进入全世界最神秘、最封闭的国家,和他们的异国同学分享“最幸福的”生活。或多或少带给朝鲜学生们一些外部世界的气息之余,每个留朝的中国学生也都学到了不少自己从未掌握的知识,体验到从未经历的生活。
☆两所姓“金”的名校☆
整个朝鲜有两所大学接待中国留学生:金日成综合大学和金亨稷师范大学。金亨稷是金日成父亲的名字。每批中国留学生的宿舍里,都会被安排数量不等的朝鲜同宿生与他们做室友。
2005年,白潇和另外五十余名中国学生一起来到平壤,参加国家留学基金委朝鲜公派留学项目。留学基金委的项目基本上是8~10个月,但中国留学生想跟本地人交朋友并不容易。白潇记得,有一次坐地铁时看到一位老奶奶背着很重的包,她和另外一名中国留学生就主动上去提出帮忙。没想到的是,老奶奶一副害怕的样子,立即吓跑了。
赵嵩是北京某高校韩语系学生,他于2011年4月到10月在朝鲜留学。他说:“同宿舍的这些朝鲜学生都不是普通人,多数家庭根红苗正。”多数中国留学生只跟同宿生聊聊语言问题,赵嵩则不一样,他有时也会有意地试图探讨些更深入的话题,比如对外部世界的看法。但他身边的朝鲜同学往往会自动回避掉这样的谈话。
回避的方式有点好笑。“他们经常说,要出去打个电话,但走了就再也不回来了。”
☆骄傲自尊的朝鲜学生☆
现在的朝鲜校园里,男女生走路可以牵手了,以前牵手都不行。
赵嵩的感触是,朝鲜人的生活并不压抑。身边很多朝鲜人的性格都很开朗,“好像什么事儿都难不倒他们,国家给分配东西吃,活得无忧无虑”。
中国学生的记忆里,多数朝鲜同宿生骄傲、自尊,但也彬彬有礼。赵嵩说,他的同学经常会自豪地对他讲,多亏伟大领袖金将军,给了朝鲜人民幸福的生活。
领袖创造了一切的幸福和美好,但如果还有不够好的地方,比如物资匮乏,朝鲜学生会郑重地告诉中国人,那归根到底一定是因为“美帝国主义的伤害”。平壤街头,“打倒美帝”“一心团结,保卫祖国”的标语依然随处可见。
☆金日成花、金正日花☆
或多或少带给朝鲜学生们一些外部世界的气息之余,每个留朝的中国学生也都学到了不少自己从未掌握的知识。
白潇来到朝鲜之前从不知道,世界上有一种花叫做“金日成花”,还有一种花叫做“金正日花”。前者是大红色的,后者是紫红色的。
中国留学生的印象里,平壤市民非常喜爱野餐和郊游,还常有人带着吉他和手风琴,兴之所至时,常常载歌载舞。并且他们似乎总是在彩排,总是有一个接着一个的节日要进行表演,比如金日成的生日、金正日的生日,或者他们在劳动党开始工作的日子。
☆被窝里的韩剧☆
赵嵩除了去市场上逛一逛,也喜欢在学校里看看朝鲜的电视节目。“能收到的电视台一共有三个,专播革命思想内容的叫朝鲜中央电视台,只有周末才播的叫万寿电视台,还有一个频道只有到了大型节假日才播放。”
最吸引赵嵩的电视台是万寿台,这个台会有国际新闻播报。
每周六、周日晚上8点,最棒的时间到了,这时的万寿台开始播放中国电视剧了!《潜伏》和《亮剑》吸引大量朝鲜观众的同时,也让中国留学生找到了回家的感觉。甚至偶尔还有中国的电影播放,包括《英雄》《叶问》等。
如果中国学生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用自己的电脑播放带来的电影,“意志坚定”的朝鲜学生会主动走开。但白潇发现,不少家庭条件好的同宿生会自己带来DVD机或者电脑,有人会躲在被窝里悄悄地看韩剧!
第三篇:《在德国插队的日子》观后感
《在德国插队的日子》观后感
德国一直是发达的象征,在之前,能去德国留学,也一直是很多人的梦想,去德国回来,就像镀了一层金,就是海归,前途光明,但是我却没有想过在德国的留学的日子到底是怎样的,是不是我想象中的轻松惬意?甚至挥金如土,就像一场长期旅游?去德国留学我们又能学到什么,得过什么?对于一般家庭来说,“去德国留学”这几个字又到底意味着什么?这部留学生自拍的电影,在轻松搞笑之余,给人以很大冲击,让人思考良多。
整部电影由一个在德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在朋友家聊天为引线,讲述了五个中国大学生在德国留学的日子,有苦闷,也有快乐,有人成功,也有人失败,有人被民族歧视,也有人交上了外国的朋友。。五个人最后也有了不同的结局,有的顺利毕业,并找到了很好的工作,在一家德资企业担任部门经理,年薪20万,成家立业;有的没有毕业,回家做生意失败,一贫如洗,待业在家;有的人在德国开了中餐店,从此杳无音讯;也有的人继续求学,一直坚持着。。一如中国大学里一个宿舍的舍友,毕业以后,各奔东西。
这部电影以娱乐为主,但是却不能让人们真的没心没肺的乐起来,一种压抑感贯穿影片的始终,没有什么喜剧片的圆满结局,甚至没有一个真正的结局,就像生活一样,生活还在继续,故事还在继续。作品源于生活,能反映生活的作品,总是能抓住观众的心。在德国留学的他们,过得并不如何自在,住在简单的学校公寓里,每天几人一块打扑克,瞎侃,打发着时间。甚至没和人都是单身,唯一一位有女朋友的,也不久后分手了,五人凑在一块,被人戏称为“辊棒儿”,有的人考试不及格,3次失败,再也没有考试机会,就这样回家,一种迷茫的情绪在影片里弥漫着,他们现在并不如和快乐,以后也还都是未知。
影片的迷茫情绪在最后才被打散,这也是影片的点睛之处,最后留在我记忆中的一段对话“ 晓东哥,你觉得来德国苦吗?“"我觉得哪里都一样,没有什么苦是吃不了,别人能行,你也能行!”
“嗯”
一般家庭出去留学的学生,并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拼出自己的一份未来,所以去德国不不是享受,也不是吃苦,而是拼搏,在德国也好,在中国也好,在任何地方都好,要想让自己的未来精彩,就应该把握现在,去拼搏。
第四篇:我们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
阳光灿烂的日子
日子停止倒退。一切停止在阳光灿烂的季节。很多年后有人想起,他们曾经从这里走过。飞鸟唱起熟悉的歌。
一去不复返的日子里,阳光照耀了每一粒灰尘。飞鸟不记得。我们曾那样歌唱过。
时间卷过屋顶,一切就回到过去。倒塌的墙壁和你年轻的脸。汗水浇灌了来年又来年的夏天。
一步又一步之间变了距离。一不小心跨过了夏天。而他们留在了没有雪的冬至。从此没有了季节与晨昏的反复。天空突然放晴。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们再也没来过。那么多年过去,无数个日子回来。时光台风般倒流,一瞬间天光大亮。
没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十年之间和十年之后,都有黑白主宰着荒芜人间的世界。没人记得那些人的来去。他们是世间无声的传奇。
在最后的夏天看见——有一千只鸟飞过头顶,翅膀交叠蔽日,光线黯淡风声呼啸,朝南的树冠被整个吹破,抵制显得徒劳。暴雨滂沱,漫山的红花溃烂在泥水里,小路多处断开。
月亮红色,瞳孔紫色,潮水盖住脚面灰色,指关
节绿色,向日葵园黑色,向日葵们统统黑色——在最后的夏天看见,一千只鸟飞过的地方,死去的森林复活,一片银白色。
心里一片荒芜,只有它们知道丰收毫无意义。着火的池塘,塌陷的山谷,斑马成批的尸骨,整个世界的荒芜,都在最后的夏天,被一千只鸟飞过的轨迹,画上了句号。
在那里告别,分别为了更好的怀念。是谁这么说的。等到世界颠倒,脚下掠过一千只鸟,土地在头顶细细溃动。还有哪些怀念能够依旧不变如初,在震动的翅膀下筛出所有最初的微笑。
好像死亡般盛大的悼念。风吹过残余的视线,河水翻滚高涨,堤岸在余日里轰隆倒塌。在最后的夏天,看见一千只鸟飞过头顶,扑向死亡。如同盛宴就要开始。留下哭泣的鬼影,灵魂赤裸无可去处。
于是,不问过去,不提将来。
送给所有带着爱的印记一路行走的人,一路平安。
第五篇:我们走过那些日子
我们共同走过那些
--------说课倒计时的日子
庞春泉
从11月24日走过的同事们都会有那样的一种感觉, “ 我们都从那些日子走过,那些几乎不眠的日子!”
自从选定了参赛选手,我们所有的参赛选手便开始了年轻时曾经奋斗的日子,似乎找到了当年考大学时候的那种冲劲,于是,便有了很多的不眠夜。我们将要代表学校参加海淀区的说课比赛,那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责任,更是为自己提供了一次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每一位参赛老师都在暗暗下定决心,无论怎样的困难大家都会共同携手度过。
11月6日
开始甄选,开始各组推荐人选,采用自愿报名和竞争的原则,开始组建参赛选手。
11月13日,第一次会议 地点:五层会议室
郭主任,胡晓丽老师为我们的选手进行了说课培训。为我们这些选手们讲述了什么事说课,怎样说课,如何把握说课的亮点和尺度。通过案例为我们进行了详尽的分析,通过案例告诉我们如何扬长避短,通过案例告诉我们如何从细节入手。郭主任更是亲自上阵,督促每一位选手做好赛前准备。让我们从迷茫中看到了黑夜中的那盏灯。
11月13日 接受预演任务
培训课上,郭主任下达了预演任务,要求每一位参赛老师在本周内开始准备说课,下周二进行说课。
11月20日
说课预演
胡晓丽老师,郭玉芬主任,还有各学科的组长,开始聆听每一位选手的说课预演,为每一位老师进行了修改和指导,整整一天,真是辛苦了得。
11月20日 预演总结
下午17:00,五层会议室,所有的参赛选手都到齐了,胡晓丽老师,郭玉芬主任,各教研组长到齐了。胡晓丽老师将所有参赛选手的共同性错误进行了一一评讲,继续深入导论如何应战,从入场开始到最后的退场,为大家进行了讲解和演示。郭主任进行了充分的补充,仔细地核对每一位选手的时间和考场。学校为学部选手派了车,确认出发人数和出发时间。
11月20日 挥手之间 当始终打到17:38分的时候,胡晓丽老师和大家告别,因为在比赛结束前她不能再和我们见面了,于是在她的挥手之间,我们知道比赛已经开始进入了倒计时。
11月21日 修改方案
其实,从20日晚上开始,每一位参赛选手开始对自己的说课进行了修改,开始了准备模板的过程,就我自己而言,重新推翻原来的方案,重新设计,模板就下载了二十多张。
11月22日 紧张等待
从上班开始的那个时刻,我们都在等待,我们都在才在猜测自己会被分配到什么题目,那个上午,大家见面的一句话就是“小磊回来了吗?知道题目了吗?”
11月22日 QQ闪烁
11点36分,我电脑里突然有一个头像在闪烁,我知道那个时刻到了。小磊的头像在闪烁,小磊的双手在向我召唤------庞老师,您的题目到了,请您核对。
11月22日
午餐时间
从那个时刻开始,大家便开始了议论各自的题目,有了一个方向感,有了一个必须要攻克的难关。那个中午,参赛选手都没有睡好午觉,都在琢磨自己的课题如何来做。
11月22日
下午咨询
下午没有课的参赛选手开始向老教师和同行们咨询,开始上网找资料,开始为自己的课题展开大范围围剿。
11月22日
深夜的灯
那天晚上,我知道每一位选手都在忙碌,度过了紧张的一夜。我是凌晨一点半多入睡,陈升老师是凌晨两点多入睡,徐东敏老师是凌晨一点多入睡--------
11月23日
争分夺秒
经过了一夜的奋斗,幻灯片似乎都已经进入了尾声,在这个白天里,大家开始忙着进行说课稿的准备,办公室里一片忙碌的景象,非参赛老师为大家创造着好的环境,保持着安静的准备气氛。
11月23日 集体作战
我们不孤单,我们有很多的老师在关心我们。抽到题后,选手老师们互相帮助,徐东敏老师也为我们找来了她曾经的课件。陈捷老师忙着“上浮,下潜”帮着选手老师把关。张瑜老师忙着:“下潜,上浮”,帮着老师们出谋划策。我们办公室的老师们让我停下所有的活计全力准备。杜主任时常问我各选手都准备到什么程度了。李佳军 老师为了辅导老师,晚上很晚才回到宿舍。
11月23日 最后疯狂
最后的疯狂夜,我于凌晨两点入睡,陈升老师凌晨两点入睡,徐东敏老师凌晨良多多入睡,常芳老师凌晨三点半多入睡,我相信其他的选手也都几乎是同样的节奏。
11月24日 成品打印
很多老师,包括我,在23日已经打出了说课稿,但是在昨夜里不断地对稿中又进行了修改,于是今天早晨便开始到处找复印社重新打印,我找了三家才找到开门的,才知道他们好懒啊。
11月24日 第一班车
07:15分,第一批选手出发了,有的选手放得开,能够互相聊天,侃侃大山,有的选手有些紧张默不作声,还有的继续看着自己的稿件。
11月24日 比赛现场
“再见!加油!别紧张!”这是当天最多的话语,战友的鼓励,战友的关爱,送我们走进考场!
11月24日 第二班车
12:10分,第二批选手出发,我们在路上,司机师傅怕我们紧张,还跟我们开着玩笑,快到比赛地点了,大家都紧张了。
11月24日 出错 出错
13:03分,对讲机在工作,“化学选手的课件打不开,外面是否能够打开?”急死我了,因为选手是我们的李雪珍老师。幸亏李老师带有备份,化解有方。
13:18分,徐东敏老师冲出来,因为那位工作人员考错了课件,真是好事多磨
11月24日
走出现场
14:20分,我走出了比赛现场,我是学部最后一名选手,也是赛区最后一名选手,我走出门的时候意味着本赛区的比赛任务结束。走出大门,享受一下阳光,今天晚上一定要早点睡觉明天一定要睡个懒觉,我知道这是我们共同的话题。
11月13—20日 两大债主
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使我们最怕见到的,一个是学部的郭主任,一个是学部的杜主任,因为他们永远的两句话“说课准备得怎么样了?”“比赛怎么样?” 11月24日
下个周六
12月1日,选手们要开始进行笔试了,那就意味着即将到来的一周仍然是繁忙的日子------我用时间在记录着每一个瞬间,如果我能够拍摄,那一定是最美丽的图片,因为专注的人是最漂亮的,努力工作的表情是最美的表情。
如果可以拍摄,我相信那一定是最和谐的照片,因为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体会的是同事们的关心,体会到集体作战的那种快乐,我们不是孤单地走向战场。
如果可以拍摄,我可以为您展示那一张张关爱的脸庞,那一定是最难忘的表情,胡晓丽老师,郭玉芬主任,杜银坡主任,陈捷老师,张瑜老师,李佳军老师--------从那些日子走过来的人,相信一定有着更多的感触和感楚,但是那些日子一定让你难忘,让你欢欣,让你甚至流连忘返------
回忆于
2012年11月26日凌晨 00:5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