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邮政局局服务三农情况简报专题
近年来,县邮政局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号召,结合作为产粮大县的县情,深入践行省邮政公司党组全力开拓农村市场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全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大局,全局干部职工站在服务县域经济、服务地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本着“扎根农村、贴近农民、服务农业“的宗旨,扛起邮政服务“三农“大旗,通
过邮政服务“三农“绿色通道,积极推行农资信用销售,通过“先示范、后配送“、“预订到农户、配送到家门、服务到田头“等方式,把大量优质的农资配送到千家万户,通过与农民签订“农资预定单“,免费送货上门,免去了广大农民朋友的奔波劳顿之苦,通过联合农资厂家开展送科技下乡,把科学种田的知识和增产增收的信息送到全县的田间地头,通过开展种子、化肥等农资和各种生活用品的连锁配送,不断拓宽服务“三农“的领域和空间,逐渐把分销物流业务做成了政府的民心工程、邮政的形象工作和品牌业务,截止目前,配送农肥累计达到3.6万吨,配玉米种500多吨,微肥20吨,农药3万件,酒水16万件,涌现出了谷熟、站集、郑集、三庄、张集五个“千吨乡“,全年农肥配送量达到10302吨,位居全国县级局第一位。6月1日,全市邮政服务“三农“工作会议在成功召开,目前县邮政局建设村邮站516个、连锁超市300个,成立28个村邮站协会,万亩示范方两处,千亩示范田、百亩示范田各一处,业务发展规模连续六年位居全省县级局第一位,位居全国第三位,邮政服务“三农“取得的成绩得到了上级邮政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充分肯定,先后被国家局授予“全国邮政服务三农示范县局“、被集团公司授予“全国邮政服务三农百强县局“、“全国一类示范县“,连续三年受到县委、县政府通令嘉奖。
第二篇:邮政局服务三农的交流材料
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如何围绕破解“三农”问题,统筹城乡,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关键是如何建立让农民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农业税全面取消,身处农村前沿阵地的县乡也即将换届,县乡机关和干部的职能又如何转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当前农民问题突出表现在城乡二元体制下的就
业、享受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权利不平等,“信息贫困”、办证难、办事难、应用新品种推广新技术难等已成为农民迈向小康的“拦路虎”。有的群众办事是楼上楼下跑,门挨个儿敲,人逐个儿找,甚至托关系找熟人;有的由于地处偏僻,到县城办事跑一趟不行,要跑二趟、三趟;有的想购买新品种,又缺乏技术指导;外出务工农民乘坐火车时因为不能像城里人一样提前预订车票,经常买黑市票、高价票,一张票多花几十元甚至上百元,有时买到假票还耽误了行程……。对办事顺利的渴望,对社会服务公平的期盼,已成为农民群众的强烈呼声。而现有涉农单位服务“三农”的职能大都是分散的,条块分割,如何把这些服务“三农”的职能整合起来,变分散、单打一为集中统一、全方位的服务,如何把邮政部门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服务“三农”的网络优势与党委、政府协调各方的职能优势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所有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就是迫切要求围绕“三农”,找准职能部门服务“三农”与农民群众现实要求的最佳结合点,创建出一种服务“三农”新模式。为此,近年来,wenmi114.com县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依托邮政,依靠组织推动,整合县直涉农部门和乡镇站所服务“三农”的职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作用,建立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通过便民网络,面向“三农”提供办证、公共服务、农资配送等服务,形成了一种新的服务“三农”模式,得到了农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欢迎,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一、依托邮政,整合资源,构建“三级”便民网络
彭泽县“三级”便民网络是在邮政部门现有农资配送服务的基础上,加载服务项目,整合县直涉农部门、乡镇站所服务“三农”职能,增设办证、公共服务等窗口,实行“一站式”为农民群众提供代办各类证件、接待群众来信来访、调处民事纠纷、发布劳务信息、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配送良种、生资,代办代缴各类收费等服务的一种新的工作模式。自2004年以来,全县已建立县“三农”服务中心1个,乡镇“三农”服务站16个,村及村落社区“三农”服务点163个。各服务窗口共代办各类审批事项23769件,办结23436件,办结率达98.5,代办和速递身份证、计生准生证、流动人口管理证、农村个人建房用地许可证等6800多件,接待各类信访、调解各类民事纠纷692起,传递务工就业信息5200余条,订送火车票13800多张,配送优质生资65吨,良种近20万公斤,举办各类农技讲座260余场(次),直接或间接为农民群众带来经济效益近千万元。
一是依托县邮政局农资连锁配送服务中心和服务大厅,设立县“三农”便民服务中心。充分发挥现代邮政历史悠久、在群众心中已形成的良好品牌优势,遍布城乡的网络优势,开展农资营销和配送的职能优势和快捷、方便、安全的递送优势,整合县直涉农办证、收费、信息服务职能,纳入县便民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并从相关部门抽调工作人员集中办公,按照确定的身份证、户口登记及变更、计生准生证、流动人口管理证、农村个人建房土地证、残疾证等的代办与专递,火车票、良种、生资及日化用品的代购与专递,水电费、电话费、手机费代收代缴,劳务就业信息、农业科技信息、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知识咨询等36个服务项目,设立代办、代购、代收代缴、专递、信息咨询等5个窗口,投资5万余元为中心配备了3部电话、3台电脑、档案柜等办公设备,完善了中心服务功能。
二是依托乡镇邮政所和乡镇机关闲置的房子,设立“三农”便民服务站。整合县直涉农部门垂直管理的乡镇站所职能,在县“三农”便民服务中心代办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增设群众来信来访接待、民事纠纷调处、涉农政策法规咨询、农机维修联系服务等项目,设立公安、计生、民政、土管、信访、农机和农技服务等窗口,增强“三农”便民服务站功能。采取多方筹资的办法,共投入32万余元,为乡镇便民服务站配备了电脑、电视机、VCD等设施,抽调乡镇站所党员干部集中办公,并成立党员便民服务小分队,形成承上启下的便民通道。
三是利用村落社区或村党员干部家中闲置的房子设立“三农”便民服务点。为服务点配置了邮箱、橱柜、宣传资料等基础设施和资料,聘请村党员干部、老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为便民服务联络代办员。
在职能界定上,县便民服务中心负责指导监督各基层站、点开展工作,制定工作制度,开展业务技能培训,组织农技知识和新良种推广技术培训等,集中办理基层站、点送达的各类服务项目并将已办理的项目分送到各基层站。乡镇便民服务
第三篇:农保局简报三不准
新农保
总第3期
2012年第3期平昌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局 ●平昌县农保局“三不准”促进规范管理
平昌县农保局 “三不准”促进规范管理
我县新农保工作起步晚,范围大,上级管理严,要求高。为切实强化管理,杜绝各类违纪违规行为发生,确保新农保工作运行严格规范,我们在业务经办中提出了“三不准”:一是不准本局职工和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人员借办理新农保手续之机收受群众财物;二是不准任何组织和个人代收群众基金;三是不准在新农保政策宣传过程中断章取
义,误传误导,或隐瞒政策,糊哄群众,引发不稳定因素。通过以上措施,较好的规范了经办行为。截止目前,无违纪违规行为发生。
第四篇:邮政局服务三农思路与经验材料
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如何围绕破解“三农”问题,统筹城乡,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关键是如何建立让农民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农业税全面取消,身处农村前沿阵地的县乡也即将换届,县乡机关和干部的职能又如何转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当前农民问题突出表现在城乡二元体制下的就业、享受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权利不平等,“信息贫困”、办证难、办事难、应用新品种推广新技术难等已成为农民迈向小康的“拦路虎”。有的群众办事是楼上楼下跑,门挨个儿敲,人逐个儿找,甚至托关系找熟人;有的由于地处偏僻,到县城办事跑一趟不行,要跑二趟、三趟;有的想购买新品种,又缺乏技术指导;外出务工农民乘坐火车时因为不能像城里人一样提前预订车票,经常买黑市票、高价票,一张票多花几十元甚至上百元,有时买到假票还耽误了行程……。对办事顺利的渴望,对社会服务公平的期盼,已成为农民群众的强烈呼声。而现有涉农单位服务“三农”的职能大都是分散的,条块分割,如何把这些服务“三农”的职能整合起来,变分散、单打一为集中统一、全方位的服务,如何把邮政部门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服务“三农”的网络优势与党委、政府协调各方的职能优势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所有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就是迫切要求围绕“三农”,找准职能部门服务“三农”与农民群众现实要求的最佳结合点,创建出一种服务“三农”新模式。为此,近年来,县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依托邮政,依靠组织推动,整合县直涉农部门和乡镇站所服务“三农”的职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作用,建立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通过便民网络,面向“三农”提供办证、公共服务、农资配送等服务,形成了一种新的服务“三农”模式,得到了农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欢迎,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一、依托邮政,整合资源,构建“三级”便民网络彭泽县“三级”便民网络是在邮政部门现有农资配送服务的基础上,加载服务项目,整合县直涉农部门、乡镇站所服务“三农”职能,增设办证、公共服务等窗口,实行“一站式”为农民群众提供代办各类证件、接待群众来信来访、调处民事纠纷、发布劳务信息、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配送良种、生资,代办代缴各类收费等服务的一种新的工作模式。自2004年以来,全县已建立县“三农”服务中心1个,乡镇“三农”服务站16个,村及村落社区“三农”服务点163个。各服务窗口共代办各类审批事项23769件,办结23436件,办结率达98.5%,代办和速递身份证、计生准生证、流动人口管理证、农村个人建房用地许可证等6800多件,接待各类信访、调解各类民事纠纷692起,传递务工就业信息5200余条,订送火车票13800多张,配送优质生资65吨,良种近20万公斤,举办各类农技讲座260余场(次),直接或间接为农民群众带来经济效益近千万元。一是依托县邮政局农资连锁配送服务中心和服务大厅,设立县“三农”便民服务中心。充分发挥现代邮政历史悠久、在群众心中已形成的良好品牌优势,遍布城乡的网络优势,开展农资营销和配送的职能优势和快捷、方便、安全的递送优势,整合县直涉农办证、收费、信息服务职能,纳入县便民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并从相关部门抽调工作人员集中办公,按照确定的身份证、户口登记及变更、计生准生证、流动人口管理证、农村个人建房土地证、残疾证等的代办与专递,火车票、良种、生资及日化用品的代购与专递,水电费、电话费、手机费代收代缴,劳务就业信息、农业科技信息、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知识咨询等36个服务项目,设立代办、代购、代收代缴、专递、信息咨询等5个窗口,投资5万余元为中心配备了3部电话、3台电脑、档案柜等办公设备,完善了中心服务功能。二是依托乡镇邮政所和乡镇机关闲置的房子,设立“三农”便民服务站。整合县直涉农部门垂直管理的乡镇站所职能,在县“三农”便民服务中心代办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增设群众来信来访接待、民事纠纷调处、涉农政策法规咨询、农机维修联系服务等项目,设立公安、计生、民政、土管、信访、农机和农技服务等窗口,增强“三农”便民服务站功能。采取多方筹资的办法,共投入32万余元,为乡镇便民服务站配备了电脑、电视机、VCD等设施,抽调乡镇站所党员干部集中办公,并成立党员便民服务小分队,形成承上启下的便民通道。三是利用村落社区或村党员干部家中闲置的房子设立“三农”便民服务点。为服务点配置了邮箱、橱柜、宣传资料等基础设施和资料,聘请村党员干部、老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为便民服务联络代办员。在职能界定上,县便民服务中心负责指导监督各基层站、点开展工作,制定工作制度,开展业务技能培训,组织农技知识和新良种推广技术培训等,集中办理基层站、点送达的各类服务项目并将已办理的项目分送到各基层站。乡镇便民服务站负责上传下达,集中办理可办的各类服务项目,并将已办理项目由党员小分队送达辖区便民服务点。村级便民服务点负责代办各类服务项目,发布信息资料等,并将已办理项目送达群众手中。在办事程序上
第五篇:邮政局服务三农思路与经验材料
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如何围绕破解“三农”问题,统筹城乡,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关键是如何建立让农民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农业税全面取消,身处农村前沿阵地的县乡也即将换届,县乡机关和干部的职能又如何转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当前农民问题突出表现在城乡二元体制下的就业、享受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权利不平等,“信息贫困”、办证难、办事难、应用新品种推广新技术难等已成为农民迈向小康的“拦路虎”。有的群众办事是楼上楼下跑,门挨个儿敲,人逐个儿找,甚至托关系找熟人;有的由于地处偏僻,到县城办事跑一趟不行,要跑二趟、三趟;有的想购买新品种,又缺乏技术指导;外出务工农民乘坐火车时因为不能像城里人一样提前预订车票,经常买黑市票、高价票,一张票多花几十元甚至上百元,有时买到假票还耽误了行程……。
对办事顺利的渴望,对社会服务公平的期盼,已成为农民群众的强烈呼声。而现有涉农单位服务“三农”的职能大都是分散的,条块分割,如何把这些服务“三农”的职能整合起来,变分散、单打一为集中统一、全方位的服务,如何把邮政部门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服务“三农”的网络优势与党委、政府协调各方的职能优势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所有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就是迫切要求围绕“三农”,找准职能部门服务“三农”与农民群众现实要求的最佳结合点,创建出一种服务“三农”新模式。为此,近年来,县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依托邮政,依靠组织推动,整合县直涉农部门和乡镇站所服务“三农”的职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作用,建立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通过便民网络,面向“三农”提供办证、公共服务、农资配送等服务,形成了一种新的服务“三农”模式,得到了农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欢迎,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一、依托邮政,整合资源,构建“三级”便民网络
彭泽县“三级”便民网络是在邮政部门现有农资配送服务的基础上,加载服务项目,整合县直涉农部门、乡镇站所服务“三农”职能,增设办证、公共服务等窗口,实行“一站式”为农民群众提供代办各类证件、接待群众来信来访、调处民事纠纷、发布劳务信息、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配送良种、生资,代办代缴各类收费等服务的一种新的工作模式。自2004年以来,全县已建立县“三农”服务中心1个,乡镇“三农”服务站16个,村及村落社区“三农”服务点163个。各服务窗口共代办各类审批事项23769件,办结23436件,办结率达98.5%,代办和速递身份证、计生准生证、流动人口管理证、农村个人建房用地许可证等6800多件,接待各类信访、调解各类民事纠纷692起,传递务工就业信息5200余条,订送火车票13800多张,配送优质生资65吨,良种近20万公斤,举办各类农技讲座260余场(次),直接或间接为农民群众带来经济效益近千万元。
一是依托县邮政局农资连锁配送服务中心和服务大厅,设立县“三农”便民服务中心。充分发挥现代邮政历史悠久、在群众心中已形成的良好品牌优势,遍布城乡的网络优势,开展农资营销和配送的职能优势和快捷、方便、安全的递送优势,整合县直涉农办证、收费、信息服务职能,纳入县便民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并从相关部门抽调工作人员集中办公,按照确定的身份证、户口登记及变更、计生准生证、流动人口管理证、农村个人建房土地证、残疾证等的代办与专递,火车票、良种、生资及日化用品的代购与专递,水电费、电话费、手机费代收代缴,劳务就业信息、农业科技信息、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知识咨询等36个服务项目,设立代办、代购、代收代缴、专递、信息咨询等5个窗口,投资5万余元为中心配备了3部电话、3台电脑、档案柜等办公设备,完善了中心服务功能。
二是依托乡镇邮政所和乡镇机关闲置的房子,设立“三农”便民服务站。整合县直涉农部门垂直管理的乡镇站所职能,在县“三农”便民服务中心代办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增设群众来信来访接待、民事纠纷调处、涉农政策法规咨询、农机维修联系服务等项目,设立公安、计生、民政、土管、信访、农机和农技服务等窗口,增强“三农”便民服务站功能。采取多方筹资的办法,共投入32万余元,为乡镇便民服务站配备了电脑、电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