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业人生 从“没有退路”开始
李慧的“丹慧服装工作设计室”在天津小有名气。你一定想不到,现在拥有三个车间、几十台机器的李慧,一度无业。当被问及怎样走上创业之路时,李慧告诉记者,人没有了退路,自然就会往前走。
家成了她的实习工厂
1991年,李慧的丈夫因单位不景气,提前下岗,当时李慧是来津投夫的外地人员,没有工作。丈夫有病,孩子还小,全家人吃饭成了难题。
“我当时就想自己还年轻,不能依靠国家救济,要凭努力闯出一条生路来”。后来,李慧在一家商场找到了一个卖服装的工作,每月只有200元的收入,一天站8小时,但李慧很知足,她觉得这是一个绝处逢生的机会。她开始了解服装买卖的生意经,各类服装在她手里卖得快,价格也好。此时,李慧脑子里萌生了自己开办服装裁剪店的想法。
此后的两年里,她学着做起服装。她开始用废报纸学剪裁,剪出了样子用针线缝合好,或用浆糊粘合好,让丈夫和孩子穿上,经反复实践,有点成型了。她再用最便宜的布头,照纸样裁剪好做成服装,让她丈夫和孩子试穿,那阵子丈夫和孩子身上穿的衣服全是她做的。
1995年因商场转行,她也下岗了。李慧又到一家服装店去当缝纫工,晚上骑车往返60余里地,学习服装裁剪。半年后,她拿到了服装裁剪、制作、烫熨、整形等全套的合格证书。由于没有资金,李慧就在家里开起了小型服装加工店。邻居们都夸她活细致、标准、合体、舒适,在周边居民区里,李慧服装店有了小名气。
8万元筹建工作室
经过2年积攒,李慧有了2万元积蓄,从朋友那里借来了3万元,李慧终于有机会创建自己的“丹慧服装工作设计室”了。
为了租到便宜点的房子,李慧一下子付了整整三年的房租,再加上购买设备,当时她手里就仅剩下500元了。紧要关头,居委会的王主任出资3万元赞助了她,李慧当时激动得哭了起来。就这样,8万元终于让李慧完成了开店的心愿。
李慧先后安置了本社区里的20余名下岗姐妹,她手把手地教她们服装制作技艺,由包缝、制作、熨烫、锁扣眼、钉扣教起。再教她们裁剪、整形等工艺。员工们非常努力,不到一年的时间,李慧就还上了借款。而且还能做到每月准时发放员工的工资。“我尊重这里的姐妹们,信任她们,她们保证了服装100%合格。”
损失4000元换来大客户
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各个服装店争抢生意的现象十分严重。一个偶然机会,李慧在天津某外贸部门争取到了一批来料加工订单。外贸部门跟单员在交待加工活时,将尺寸报告错了,在通过出关检验时,发现了问题,这时距出口上船只有两天时间。
这400余套成人服装要不要重新返工修改,让“丹慧服装工作室”的姐妹们犯了难,因为错误责任原本就不属于她们。但李慧毅然决定将全部成装开包返工。望着堆得像小山似的成装,全体工作室的姐妹们,打开包,一件件拆改,两天两夜的连续工作,姐妹们的眼都熬红了,实在完不成了,他们甚至连家属、亲朋都动员来,帮忙拆改。两天后,400余件成衣改制任务完成了,那家外贸部门也成为她们的终身固定大客户。
第二篇:人生没有退路(本站推荐)
人生没有退路,因为呼啸的岁月挟裹着我们一路向前。从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像一支离弦之箭,嗖嗖地直向着生命的终点射去。但我们无论怎样地气喘吁吁疾步如飞,也赶不上岁月那轻捷的的步履。她无声无息波澜不惊地事业走纷沓的人群,卷走一个又一个朝代,不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停留,也不在心灵的重重羁绊前稍一驻足。无论历经了多少沧海桑田的变迁,她永远年轻、纯洁、轻盈、清澈如初。
时光不老人易老。穿在一片双一片洁白的日子里,我们可曾朝涂曦霞,暮染烟岚,在她的脉络里注进拼搏的汗水,把每一页洁白的日子都涂成一幅斑斓的图画,剪成一贴丰满的记忆?穿行在一片又一片洁白的日子里,我们可曾删繁就简,除去芜杂的枝蔓,抖落发黄的往事,省略多余的情节,向着既定的目标轻装向前? 不要叹人生苦短,若把人一生的足迹连接起来,也是条长长的路;若把人一生的光阴装订起来,也是一本厚厚的书。开拓一条怎样的路,装订一本怎样的书,这是一个生命价值与内涵的体现。有的人的足迹云烟一样消散无痕,有和人却是一本耐读的厚书,被历史的清风轻轻翻动着,给一代又一代的人深情的启迪与深刻的昭示。阿达尔切夫说过:“生活如同一根燃烧的火柴,当你四处巡视以确定自己的位置时,它已经燃完了。”有选择就会有错误,有错误就会有遗恨,但即使第一步错了,只要及时地发现并纠正,未必步步都错下去。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路断尘埃的时候,自己给自己地双翅膀;厄运突降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一个微笑;雪雨绵绵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一份责任的梦想。天下的路都是相连的,沿着心中的路坚定的走下去,同样能抵达你想要去的地方。
不要做涧底静止的石子,任时光如水自梦里流泻而过。不要做空中游移的白云,让海浮生飘蓬留不下一点碧痕浅波。要做就做那奔腾千里的河,云蒸霞蔚,汇吐聚纳,日夜向着大海进发。要做就做那永不停息的风,一季有一季的着色,一程有一一程的领略。要做就做那参天大树,根深深地扎进黑暗的泥土,枝高高地伸进光阴的苍穹,一树繁花一树硕果,每片叶子都是一首歌。从此岸抵达彼岸,从一个目标奔向另一个,我们是永远的长跑者。不要因了五光十色的诱惑而误入歧途,不要在思想的山脚下留连低回,而失去目尽千里的好景色。路曼曼其修远兮,我们的目标永远是下一个。人生如箭,不管前方是风还是繁花似锦,开弓后只能勇往直前。山东 王梅芳
第三篇:我的人生没有退路
我的人生没有退路
一
游戈大海的鱼,斩钉截铁地选择向高原游去。一路辛酸苦涩,急流冲刷走了它眼角的泪水,它却从未想过给自己留下退路,所以它一直激流勇进。绕过磐石,穿过蒲苇,他奋力地摆动着尾巴,眼光投向那雪域的高原。最后,难以置信的是它居然翻越了凶猛的湖口,此时,许多鱼儿都向它投来了J慕的眼神。它知道,旅途必须还要进行。它不顾流沙肆虐地冲击,一如既往地前进着。步伐愈显的艰难。终于,它被冰封在了里面,直到有一位老人发现了它,它依然保持着向上游的雄姿。
二
茫茫大漠,漫天的飞沙刺的人的眼睛生痛。朦胧中有一棵树傲岸地直立着。它,一生只保持一种姿态--站立。恶劣的环境让它没有退路,它只能竭力地向大地吸取水份,否则它将被无情的大漠所吞没。这棵树,凭借着顽强的毅力,清楚地知道自己没有退路,为了生存,它只可以倔强地站在疾风中。任凭飞沙走石的袭击,它毫不退却,只为证明生命亦可如磐石的坚定。没有退路,它才能于大漠中直立丰碑,在岁月长河中,书写自己的英雄人生。
三
没有退路更是一种精神,作为万灵之长的人类,依然也不缺乏这些。
看到士气高昂的秦军不断地向自己迈进。渡河之后,他毅然地下令‘皆沉船,破釜甄,烧庐舍,持三日粮’他斩断了自己的退路。在这种只能绝处逢生,背水一战的情况下,将士们抱着‘进则生,退则死’的决心,拼命向前,取得了以少胜多的伟大胜利。正是由于没有退路,青史上方为留下了‘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的壮举。
没有退路,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强势,表现的是一种执着的人生态度与敢于进取的精神。如果事事留有退路,不免让自己产生懒惰与懈怠的心理。所以不要给自己留下退路,人生没有退路。
于是我和我的倔强,握紧双手,抱着理想。因为我的人生没有退路,我只能前进,我的双手绝对不放。
第四篇:事业从断了自己的退路开始
事业从断了自己的退路开始 名家推荐,值得学习。
禹作成,天津世纪作成集团董事长,39岁。30岁开始创业,从借钱给员工发薪水开始,9年下来,“世纪作成”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包括几种奢侈品总代理、文化传媒、房地产在内的公司。
记者印象:
这是一个温和、谦逊的人,下属从来没见他发过火。一位老员工说:“跟着禹总干了好多年,就想看看他发脾气是什么样子。”可禹作成即便是表示不满神情严肃的时候,也是几句话把事情带过去,好像这个人的愤怒沸点很低。
老板和员工互相宠着,公司生意也不耽误。禹作成依然成天笑模笑样的,身上的西装笔挺精致,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但这不妨碍他有时充当司机送员工回家,或者带着下属疯玩一场。在他看来,员工是他的同伴,他们同舟共济向美好事业一路奔跑,但彼此也不能少了家人般的温馨情分。
他还是个性情中人,看到电视剧悲惨的场面,电视里的人哭,他也跟着哭。所以也有员工说:“我们禹总就像小孩儿一样,特别容易动感情。”容易动情的禹作成在非典、汶川地震和台湾地震的时候,都会毫不犹豫地掏钱捐助。
先断了自己的退路
一间8、9平方米的办公室,没怎么装修,6个员工正低头忙碌,其实也没什么事情可做。暖气早已经停止供暖,房间里还显得有点儿凉。
这也算是一家公司,名字叫“作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老板是禹作成。此时外面草木正萌发新芽,禹作成的心里却并不春暖花开。有了公司,招了员工,却没有生意。
这是2000年的春天。
办公室不大,安顿家人的地方也小得可怜,一家四口儿蜗居在体北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出租房里。卖掉原来郊区房子的十几万元已经全部投进公司里去了,但等米下锅的“米”在哪儿呢?他原本打算得挺好,找准机会买个专利,然后销售出去。为此,禹作成一听说哪个地方有科技博览会,立刻颠儿颠儿就赶过去,参加了几次后他发现,买个专利需要几十万元,他那点儿资金连个边都沾不上。他茫然地看着眼前惨淡的状况,没有了方向和目标,不知道自己还能干点儿什么。
出来创业,远比自己想象的要艰难。当年天津财院毕业,从公司最基层员工干起,一直干到财务经理的位置。他认为他已经熟悉了公司的运作模式,独自挑起一个摊子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家底都投进去了,公司却没一点儿进展。一个将近30岁的大男人,已经没有了退路。“出来做事,我先把回去的路堵死了。要是退回老家,连房子都没得住。”
这种情况下,家人还好说,大不了跟着一起吃点儿苦,可是员工,都等着领薪水养家糊口呢。那就借吧,一到发薪日,他就开始跟周围亲友伸手借钱,还没在手里焐热呢,就已经发下去了。
苦巴巴地熬了三个多月后,禹作成认为,“科技”这条路肯定行不通了,他决定尽快挖掘第一桶金,不然大家都得喝西北风去。
人品好,人家就信任你
禹作成觉得自己最大的优势,除了精通财务,就是人品。
这也是他后来公司做大后对员工和周围朋友都特别照顾的原因。“做人做好了,朋友多,机会也就多。”禹作成说。
而掘取第一桶金,就是他的朋友给他创造的机会。
2000年8月,天气炎热,禹作成的心里却格外清爽。他接手代理英国品牌鞋CLARKS,由此开始迅速回笼资金。2001年5月,他把公司名字从“作成”改为“世纪作成”,可以看出,他的“野心”在加大。
事实也是如此,没多久,他不但拿到了CLARKS的天津总代理,以及其他几项世界级知名品牌的代理,同时又开始在秦皇岛做粮食贸易。
“人家跟谁做生意都是做,你人品好,人家就信任你,做的时间就长,这样还怕没钱赚吗?”禹作成对此感触很深。2004年9月,他第一次做粮食贸易,对方不放心他,非要他把现金送过去再说。那天雾气浓重,高速关闭,为了不耽误跟人家的承诺时间,他一个人开车走国道,先到秦皇岛,然后奔对方在内蒙古赤峰的总部。由于雾大不敢开车,这一路他走了24小时,不知道困和饿,当他疲惫不堪地敲开对方公司的大门时,也就掀开了另一桶金的盖子。
“关键时刻帮人一把是最关键的。”禹作成得到别人的帮助,反过来他也二话不说帮别人,朋友有什么难处了,常常是一个电话的事儿。对员工,他也是如此。
“我们员工婚丧嫁娶的时候,禹总肯定到场,谁工作忙了赶不上公交车了,天气多不好、时间多晚他都要挨个儿送回去,谁吃没吃饭、谁家有事他都惦着,我们一个同事的父亲去世,禹总自己开车去为老人家送行。”一位老员工如是说。
做事业需要一个齿轮咬着一个齿轮
中国有一位经济学家曾经说过:“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9岁,过把瘾就死。”
禹作成却没想过什么瘾,他认为做事业需要一个齿轮咬着一个齿轮,做着上一件事,就要想到下一步能做什么,这样才能让公司良性运转。
2006年,“世纪作成”开始涉足房地产。2008年,又成立了文化传媒。一步一步,特别有计划。
虽然公司在发展壮大,但禹作成依然会在很多事情上亲力亲为。例如文化传媒公司成立不久就为一家纽约所上市的500强企业做20周年大型庆典活动,活动整体规模宏大。庆典举办的前一周,他发现部分数据有问题,于是连夜开了几小时车到活动现场,用手机微弱的灯光照着路,把室内、室外场地转了一遍,清点了布景所用的背板、道旗、鲜花的数量,然后跟员工一起修改活动方案。
“最初做品牌代理的时候,我在公司里从搬运货物到分货理货,再到销售记账,每一个环节我都亲身体验。一个好的管理人不一定要对公司经营的每一个环节样样精通,但必须要对各环节之间的联系有整体性的把握。治水要亲躬,就是这个道理。”
公司发展了9年,员工从最初的6人增加到了如今的100多人,当年为生计发愁的日子早已远去,禹作成现在琢磨的,是如何让事业走得更远。
经常跟员工滚在一起的禹作成,对生活也有自己的想法,“不能总做工作狂,还得爱自己的家人。不爱家人的人不会爱自己的员工。”所以工作不那么忙碌的时候,他会在晚上10点以后关机,专心陪伴自己的妻儿,早晨,他开车送孩子上学,然后到公司,迎接员工,也迎接新的一天。
第五篇:205创业 从摆地摊开始
摆摊创业,在我们的周围,已经成就了无数创业者的致富梦想。很多人从摆地摊开始,白手起家,通过艰苦拼搏,最终把自己送上了财富的最高殿堂。
摆地摊,顾名思义,就是在地上摆个摊卖东西。相对门面店铺来说,摆地摊就少了一笔固定的房租费,而且经营起来也简便灵活,适宜没有本钱或者本钱很少的人投资创业。
哪些商品适合摆地摊销售?
适合摆摊创业的商品很多,只要它们具备三个特点:常用的、便宜的、新奇特的,都可能成为地摊上的热销品。创业者可以经营一些青年人、特别是女孩子喜欢的东西,比如饰品、挂饰之类;可以经营比较新颖的日用品及家居装饰品;可以经营小孩的玩具及老少皆宜的模拟游戏项目;还可以摆个烧烤摊、爆米花作坊等。
货源从哪里来?
由于摆地摊销售的商品一般都是些价格低廉的生活用品和娱乐用品,利润空间不大,所以,能否找到质优价廉的货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摆摊创业的成败。一般情况下,每个城市都有几个小商品批发市场,投资者可以从那里淘到货品。
摆摊选址支招?
摆摊创业的选址也很重要,一般可选在人流量大的学校门口,夜市口,广场和公园,也可在人比较多的公交车站旁摆地摊。如果在公交车站摆地摊,可顺便兼卖些本地地图或公交车时刻表等。同时,摆摊者应多准备点零钱,让一些没有零钱乘车的顾客通过购买东西后可以换到零钱坐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