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专题结业考试题

时间:2019-05-13 14:49: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专题结业考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专题结业考试题》。

第一篇: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专题结业考试题

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专题结业考试题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是什么?(本题共20分)

为什么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二、教学方法是音乐学习的基础,请总结几个你认为有实践

意义的音乐教学方法,并能论述它们的运用原则与方法。(用案例说明)(本题共30分)

三、在音乐新课程的教学实施中,音乐教师们往往不太注重

学习行为对音乐课程教学目标达成的积极意义。我们看到的几个教学案例,在教学行为的设计思想上都充分地关注到学生的学习心理,运用积极多元的音乐学习行为方式教学,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请同学们把自己在案例中看到的学习行为设计亮点

总结并论述,供大家分享。(本题共30分)

四、结合所看到的教学案例,请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

学方法、教学手段、学习行为等方面,谈谈现在的音乐课教学现状与你在中、小学上学时所接受的音乐教育有何不同?(本题共20分)

第二篇:电子商务课程结业考试题

电子商务课程结业论文要求

一、提交一篇论述电子商务的论文。(30%)

论文要求:

论文题目自拟 字数不少于1500字

论文内容可参照下列内容自定:

1、对电子商务概念的理解;

2、国内、国际电子商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3、电子商务系统的基本架构;

4、电子商务在现代企业的应用需求分析;

5、电子商务实现技术平台分析及构成;

6、以某企业为例试论电子商务的解决方案;

7、试论电子商务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8、试论网络营销

9、就某一行业试论电子商务物流需求及解决方案

10、以我国电子商务法律现状,论电子商务法律保障的重要性,也可就其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论述,论文要阐述深刻且有新意。

论文要条理清晰、内容充实、数据可靠、格式符合要求(包括字体、字号、编排顺序、目录、封面等)、A4纸幅打印和电子文档一并提交。电子文档发送到***@163.com。

论文格式按照给定的模板 分封面、正文两部分

正文字体一律宋体标题一 小三号字 加粗标题二 四号字 加粗 标题三小四号字 加粗正文小四号字

目录、摘要、每章、参考文献、致谢必须另起一页。

页眉页脚 按照我提供的模版

二、完成3次作业(30%)

提交时间:6月30日前,由各班学委收齐后给我,作业与论文同时提交。注意事项:不得出现抄袭(包括网上下载),卷面雷同,延误提交时间,情 节严重的将判为不及格。

第三篇:第一章音乐教育基础

第一章 音乐教育基础 一.音乐教育 知识点一: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形式。属于美育范畴。基础教育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教育;

学校音乐教育可以分为专业音乐教育和普通音乐教育。

知识点二:

初中音乐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中视唱练耳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是:

试唱简单乐谱;听辨自然音程;听写音乐句子;两个调号的试唱。

知识点三:1897年清政府创办南洋公学师范院,首开音乐课程。知识点四:普通音乐教学是适合所有学校的音乐教学方式。

知识点五:打击乐器分为:民族打击乐器和西洋打击乐器两类。

知识点六:器乐教学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助,互相尊重,顾全整体,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知识点七:1922年的”壬戌学制”采用陶行知先生以“教学法”代替“教授法”的主张,标志着学校教育研究注意到了教育学的双边关系,是学科教育研究的一大进步。

知识点八:夸美纽斯

把“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地放到感官面前”作为教师的一则“金科玉律”。

知识点八:“卡拉博·科恩”的教学法被用于小学、初中、高中音乐教育。

二.当代世界音乐教育发展 1.代表人物

“美国音乐教育之父”

洛威尔·梅森 开创音乐心理学独立学科

卡尔·西肖恩

2.国外著名音乐教育体系

达尔克洛兹音乐教育体系-----体态律动教学法 知识点一:达尔克洛兹

出生于维也纳的瑞士籍

知识点二:欧洲:节奏教学法

北美洲:律动舞蹈体操

中国:体态律动教学法

知识点三:教学内容的三部分:节奏训练的体态律动 ;歌唱、试听训练;即兴创作、演奏。知识点四:含义

体态律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通过人的肢体反应,结合歌唱和听觉的训练获得对音乐的积极体验,通过肢体运动,把肢体当做乐器,将人的内在情感转化为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方法。

知识点五:达尔克罗兹节奏训练的基本形式包括30多种,从最基本的节拍、时值到复杂的节奏、节拍、对位、赋格、曲式等。

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 知识点一:国籍

匈牙利 知识点二:含义及观点

“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

学校音乐教育首先要牢固地建立在民间音乐基础上,是柯达伊教育思想的重要原则之一。

柯达伊教学体系是以歌唱教学为主要内容,并重视音乐读写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首调音名唱法,节奏读法,字母谱,手势,固定音名唱法这五方面共同构成匈牙利的守调唱名体系。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元素性音乐

《学校音乐》 知识点一:国籍

德国

知识点二:“元素性音乐”含义

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叼的关键在于通过节奏训练、律动、歌唱、语言节奏、乐器合奏和即兴创作等手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其进行音乐探索体验,开发潜在音乐能力的教学方法。

“元素性音乐”的基本原则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核心观念和奥尔夫音乐体系的突出特点。

所谓“元素性”就是用最原始、最朴实的音乐素材,比如音乐的最基本要素—节奏,节奏运动中采用最简单的不断反复的固定节奏型;旋律中采用最易唱的五声音阶;调式中采用最常见的大小调式;和声中采用最基本的一四五级进行;舞蹈动作采用最自然的即兴律动;乐器演奏采用最没有技术负担的“敲击乐器”和“人体乐器”等,并以他们为出发点,进行音乐教育。

名词解释 1.律动教学

是根据音乐情绪的起伏做有规律的韵律动作,以身体各部的动态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从而达到提高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进行音乐素质的培养的目的。

2.音乐艺术

由于音乐以声波振动的非语义性组织结构与人类的情感、意志活动直接同构对应,所以音乐中的意志表现形式起着组织与协调社会成员意志行为的作用,音乐中的情感表现形式承担着传达与交流社会成员情感体验的职能,使音乐常能在某种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或具体的社会交往场合发挥某种带有实用效益的功能。

3.卡农

卡农即,原意是指教规、宗教法规、规则或者经典之意,在音乐上是指复调音乐的一种写作技法,也是利用对位法的模仿技法:各个声部有规则地互相模仿,也就是后面的声部按一定的时间距离依次模仿前一声部的旋律。用卡农手法写成的乐曲叫做“卡农曲”。我们经常听到的轮唱曲就是卡农曲的一种。卡农同时也指以此种技法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比如巴赫的《五首卡农变奏曲》。在历史上所有的卡农曲当中,帕海贝尔《卡农》最为著名,一般人说起《卡农》都是指这首。简答

1.简述体态律动教学法

体态律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通过人的肢体反应,结合歌唱和听觉的训练获得对音乐的积极体验,通过肢体运动,把肢体当做乐器,将人的内在情感转化为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方法。

2.简述奥尔夫乐器的几种不同类型

奥尔夫乐器的分类:有固定音高的乐器和无固定音高的乐器。

在奥尔夫的教学中一般不用钢琴,小提琴等乐器,而采用精制的打击乐器。奥尔夫乐器分为有固定音高能奏出旋律的,和无固定音高而起节奏作用的两类。

无固定音高打击乐器在组合编制上并不是无章法的,一般以四大类为基础:

木质类:单、双响筒,木棒,木鱼、蛙盒等,声音清脆、明亮,无延绵音。

散响类:沙锤、串铃、声音特点是音量小,声音散,可持续奏长音。

皮革类:各种鼓类乐器。一般有共鸣声,声音低沉,音量较大。

金属类:三角铁、碰铃等,最大特点是有延绵音,清脆。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有特异音响的打击乐,如蛙鸣筒,特别是每个国家敲击乐中都有一些音色非常独特的乐器比如中国的各式锣、钹,都可以在以上乐器组的基础上加进去增添特色。

在音乐教育中也强调动手参与的内容——自制乐器,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乐器,可以使孩子从感性上开始理解乐器的发音原理,乐器构造的原理等等,在各类乐器中最容易做的就是打击乐器了,比如易拉罐,纸杯中放沙子当散响,也可将酒盖并串起来当串铃;那怕一双筷子就是木质乐器;可以发出声的纸箱,水桶都可以当鼓类乐器;当孩子们使用自己制作的打击乐奏出一个自己设计的打击乐合奏时他们的体验,愉悦的心情和兴趣一点不亚于用真的乐器。这个创造发明也正好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

奥尔夫乐器第二类是有固定音高的乐器:音条琴,主要是木质的高、中、低木琴和金属的高、中、低铝板(或钢片等合成金属的)琴,还有声音更高更清脆的小钟琴。在奥尔夫乐器编制中也有少量的弦乐,主要指象大提琴那样的只有两板弦的低音弦乐器。

3,简述“元素性音乐”的基本含义。

所谓“元素性”就是用最原始、最朴实的音乐素材,比如音乐的最基本要素—节奏,节奏运动中采用最简单的不断反复的固定节奏型;旋律中采用最易唱的五声音阶;调式中采用最常见的大小调式;和声中采用最基本的一四五级进行;舞蹈动作采用最自然的即兴律动;乐器演奏采用最没有技术负担的“敲击乐器”和“人体乐器”等,并以他们为出发点,进行音乐教育。

4.简述铃木教学法在具有实施中的特点和原则。

才能教育越早开始越好;创造优良的音乐环境;充分利用模仿、重复的方法,坚持不懈的大量练习‘用听觉引导儿童的学习;母亲直接参与儿童的学习活动;创造集体教学和观摩的机会;高质量的教材和高水平的教师。

第四篇:第一章 音乐教育基础

第一章 音乐教育基础1、20世纪,匈牙利有一位音乐教育家创立了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

2、柯达伊是匈牙利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3、日本的音乐教育家创立了铃木教学法。

4、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5、开创音乐心理学独立学科的音乐理论家是卡尔.西肖尔。

6、基础教育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教育。

7、奥尔夫音乐教育所使用的乐器种类繁多,但大多数属于打击乐器。

8、学校音乐教育首先要牢固地建立在民间音乐基础上,这是柯达伊教育思想的重要原则之一。

9、奥尔夫的“元素性音乐”的基本原则逐渐发展成为其音乐教育的核心观念和奥尔夫体系的突出特点。

10、铃木镇一创立了才能教育教学法。

11、达尔克洛滋是出生于维也纳的瑞士籍音乐教育家。

12、奥尔夫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去进行音乐的探索、体验。

13、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音乐教学大纲(试用)》是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92年指定颁布的。

14、奥尔夫教育体系是通过“元素姓音乐”教育诱发、开掘儿童的先天音乐本能的。

15、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认为音乐对于美化心灵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16、教育家夸美纽斯把“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地放到感官的面前”作为教师的一

则“金科玉律”。

17、柯达伊认为,好的教学材料和优秀教学方法的实施首先在于培训好的师资。

18、达尔克洛滋的体态律动学对音乐教育的改革,尤其是对基础的律动、乐感的培养有很大贡献。

19、重视音乐读写能力的培养是柯达伊的重要内容。

20、打击乐器分为两类:民族打击乐器、西洋打击乐器。

21、演奏交响乐的乐队称为:管弦乐队、交响乐队。

22、奥尔夫音乐教育的主要手段有:节奏训练、律动歌唱语言节奏、乐器合奏与

即兴创作。

23、现行初中音乐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中的视唱练耳教学内

容和基本要求是试唱简单乐谱、听辨自然音程、听写音乐句子、两个调号的试唱。

24、“卡拉博.科恩”教学法被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用于小学音乐教育、初中音乐

教育、高中音乐教育。

25、达尔克洛滋的节奏训练约有30多种基本的形式,包括从最基本的节拍、时

值到曲式、赋格、复杂的节奏、复杂的节拍。

26、“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兴于法,立于礼,成于乐”。

26、器乐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助、互相尊重、顾全整体、遵守纪律等优

良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27、普通音乐教育是适合所有学校的音乐教学方式。

28、1897年清政府创办了南洋公学师范院,首开音乐课程。

29、瑞士籍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滋所确立的教学方法收到国际上许多国家的欢迎和肯定,在欧洲被称为节奏教学法,在我国被翻译为体态律动教学法。30、1930~1935年奥尔夫完成了五卷《学校音乐》教材的写作,并转向关注儿

童音乐教育,他的“元素性音乐”的基本原则逐渐发展成为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核心观念。

31、“元素性音乐”的基本原则逐渐发展成为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核心观念和奥尔

夫体系的突出特点。

32、1922年的“壬戌学制”,采纳了陶行知先生以“教学法”代替“教授法”的主张,一字之变,标志着学校教育研究注意到了教与学的双边关系,是学科教育研究的一大进步。

33、达尔克洛滋的音乐教学内容实际由三个部分组成:节奏训练的体态律动;歌

唱、视听训练;即兴创作、演奏。

二、判断

1、铃木的教育观念是以培养音乐家和职业音乐工作者为主要目标(X)

2、节奏训练是律动教学的核心部分,因此律动教学的目的在于动作的本身。(X)

3、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形式。(√)

4、音乐教学法与音乐教学论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所谓“学”“论”哪一个体系更完整,而在于其研究对象有宽窄之别。(√)

5、在奥尔夫所创立的音乐教育体系中,“让音乐属于每个人”是其重要的理念。(X)

三、名词解释

1、律动教学

→律动教学是根据音乐情绪的起伏做有规律的韵律动作,以身体各部的动态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从而达到提高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进行音乐素质的培养的目的。

2、音乐艺术

→由于音乐以声波振动的非语义性组织结构与人类的情感、意志活动直接同构对立,所以音乐中的意志表现形式起着组织与协调社会成员意志行为的作用,音乐中的情感表现形式承担着传达与交流社会成员情感体验的职能,使音乐常能在某种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或具体的社会交往场合发挥某种带有实用效益的功能。

3、卡农

→卡农是一种音乐谱曲技法。“卡农(Canon)”一词原意是指教规、宗教法规、规则或者经典之意,在音乐上是指复调音乐的一种写作技法,也是利用对位法的模仿技法:各个声部有规则地互相模仿,也就是后面的声部按一定的时间距离依次模仿前一声部的旋律。用卡农手法写成的乐曲叫做“卡农曲”。我们经常听到的轮唱曲就是卡农曲的一种。卡农同时也指以此种技法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比如巴赫的《五首卡农变奏曲》。在历史上所有的卡农曲当中,帕海贝尔《卡农》最为著名,一般人说起《卡农》都是指这首。

四、简答题

1、简述体态律动教学法。

→体态律动教学法是指教学中通过人的肢体反应,结合歌唱和听觉的训练获得对音乐的积极体验,通过肢体运动,把肢体当做乐器,将人的内在情感转化为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方法。

2、简述奥尔夫乐器的几种不同类型。

→在奥尔夫的教学中一般不用钢琴、小提琴等乐器,而采用精致的打击乐器。奥尔夫乐器分为有固定音高能奏出旋律的和无固定音高而起节奏作用的两类。无固定音高打击乐器在组合编制上并不是无章法的,一般以四大类为基础:木质类、散响类、皮革类、金属类。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有特异音响的打击乐,如哇鸣筒,特别是每个国家敲击乐中都有一些音色非常独特的乐器比如中国的各式锣、钹,都可以在以上乐器组的基础上加进去增添特色。在音乐教育中也强调动手参与的内容——自制乐器,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乐器,可以使孩子从感性上开始理解乐器的发音原理,乐器构造的原理等。奥尔夫乐器第二类是有固定音高的乐器:音条琴,主要是木质的高、中、低木琴和金属的高、中、低铝板(或钢片等合成金属的)琴,还有声音更高更清脆的小钟琴。在奥尔夫乐器编制中也有少量的弦乐,主要指像大提琴那样的只有两板弦的低音弦乐器。

3、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突出特点是“元素性音乐”,请简述它的基本含义。→所谓“元素性音乐”就是使用最基本,最朴实的音乐素材,比如音乐的最基本要素——节奏:节奏运动中采用最简单的不断反复的固定节奏型;旋律中采用最易唱的五声音阶;调式中采用最常见的大小调式;和声中采用最基本的Ⅰ、Ⅳ、Ⅴ级进行;舞蹈动作采用最自然的即兴律动;乐器演奏采用最没有技术负担的敲击乐器和“人体乐器”等,并以它们为出发点,进行音乐教育。

4、简述铃木教学法在具体实施中的特点和原则。

→①才能教育越早开始越好;②创造优良的音乐环境;③充分利用模仿、重复的方法,坚持不懈地大量练习;④用听觉引导儿童的学习;⑤母亲直接参与儿童的学习活动;⑥创造集体教学和观摩的机会;⑦高质量的教材和高水平的教师。

5、简述柯达伊教育体系采用的首调唱名法的内容。

→柯达伊教学体系是以歌唱教学为主要内容并重视音乐读写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首调音名唱法、节奏读法、字母谱、手势、固定音名唱法这五个方面共同构成匈牙利的首调唱名体系。

第五篇:基础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选30题

1、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学观?

4、教师应该成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1、新课程中的教学观应体现课程与教学的统一,强调

4、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什么要求? 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与生成性。

1、服务。

2、新课程教学观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

2、调控。

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反思。

3、新课程教学观高度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

4、合作。

4、新课程教学观以人的发展为本位。

5、传统教学观与现代教学观下的教师教学行为有哪些差

2、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学生观? 异?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现

1、学生是发展的人。代教学观下的教师教学行为与传统教学观下的教师教学

2、学生是独特的人。行为有着以下明显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单向性与综合性。

3、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师观?

2、专制性与民主性。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3、统一性和差异性。

2、教师是教育科学的研究者。

4、承袭性与时态性。

3、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

6、教师应该确立什么样的“教学任务观”?

教师上课要完成哪些任务,应该有一个计划,但教学任务和一般的生产任务有着很大差异,它永远不可能像生产任务那样明确、具体。而且,课堂教学的进程是不宜也近乎不可能精确地以多少分钟来划分的。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又可依据实际情况、反馈的信息对教学任务加以数量上或难度上的调节。确实,教师要研究学生,要对课堂教学的情形作出某种预测,但是,又必须明确:不要试图使自己的预测和课堂上出现的状况完全吻合。假如是经常地完全吻合,反而是一种缺乏创造性的表现。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体验、经历、感受不同,只要他们的大脑处在积极的“活跃”状态,总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不确定”因素。所以,一节课没有完成预定的具体任务,不值得大惊小怪。

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了在课结束时画上一个“句号”。但是,当学生跃跃欲试、畅所欲言,为某一问题争得面红耳赤、难解难分时,下课铃声响了……。这就使课在结束时多了一些“问号”、“省略号”、“感叹号”。

其实,既定的课堂教学任务是能够觉察到的,是显性的,还有一种隐性的教学任务是我们万万不可忽视的。在充分的讨论和争辩中,在愉快的合作和交流中,在自主的体验和探究中,学生同样也在完成着某种隐性的教学任务。他们在合作中学会合作,在交流中学会交流,在探究中增强探究的能力,不断地形成和积累着经验。这种隐性任务,多是课前没有也无法预料到的,它是一种“生成性”的任务。在一定意义上说,这种隐性任务要比显性的既定的任务更有意义和价值。这就是在大力推进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确立的“教学任务观”。

7、新课程下如何备课?

8、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课堂提问要注意些什么?

1、备教材的利用价值。

1、注意提问的目的。

2、注意提问的功能。

2、备课程资源的开发。

3、注意提问的内容。

4、注意提问的方式

3、备教学过程的设计。课堂上学生没有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最大问题。因此,为使

4、备学习方式的选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一要构造心理安全区域,让学生敢问;

5、备师生问题的生成。二要强化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会问;三要改变学生学习

6、备教学活动的开展。方式,让学生善问。

9、教师在教学中如何用好课本中的问题?

1、注重对新课程中课本问题编排意图的理解。

课程改革后,教材变化了,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去教学,要教会学生从学习问题中攫取营养。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站到审视问题的高度,思考教材的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弄清哪些知识,知识间是怎样有机联系的,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哪些关联,应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等,这样,教者处理问题就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学生便能触类旁通。

2、注重问题的挖掘,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教会学生分解问题,分散难点,理清思路。课程改革后,课本上的问题有些是比较复杂的,综合性强,往往是若干个小问题组合而成,这些问题对学生来说贴近生活,既有兴趣,又难以下手,教者把握得不好,就会令学生对学习产生恐惧,处理得恰当,可激发他们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教会学生找准切入口——分解问题,理清思路。让学生在问题的分解中,掌握到编题的意图,这样,学生便能灵活地学会自我提问,达到授之以渔的教学效果。

(2)引导学生学会联系前后问题,比较异同。问题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所以教学过程中,应着重让学生对今天所学的第1页

问题与前面有关联的问题联系,并比较,这样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就更能透彻,融会贯通。

(3)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举一反三”,开阔视野,培养创新精神。课本中的问题需要学生自己探索才能解答,没有现成的答案,所以,教学过程中要抓住问题让学生挖掘身边的素材,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能力,真正地发挥问题的作用,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有机地渗透问题的人文思想,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新课程《纲要》中明确指出“把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作为学生的发展目标之一”,所以,课程改革后,教材中问题很多都联系到生产生活实际,我们应抓住它对学生有机地渗透人文意识,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同时应强化对学生意志的培养,让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的复杂艰苦的情景中接受磨练。

10、为什么说转变学习方式是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学习方式不仅包括学习方法,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学习方式转变的实质是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是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传统学习方式单

一、被动,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所以出现学校,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可以让新一代人用较少的时间直接获得人类积累的文化知识。因此,接受学习是必要的。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承的关系。但我们过去的传统教学中比较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相对来说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使学生学习成了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窒息了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了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这次教学改革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1、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促进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5)教师对学生要“导其所思,引其所做,扬其所长,促其

1、实行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交往互动。所成。”

(1)赋予学生以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3、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自主能力。

(2)以交往互动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发展。(1)发展学生的自主性是学生成长的必然要求。

(3)学会交往,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2)只有赋予学生的权力,才能让他们发展起自主的能力,(4)沟通教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拓展教学视野,完善教师不适宜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会严重妨碍学生自主性的教育内涵· 发展。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3)教师要警惕自己心中“糊涂的爱”,不要以“爱”的名义实

(1)突出教学目标的发展性。施对学生的控制。

(2)使课程变为学生“自己的课程”,唤起学生的自我需求,(4)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因为教以自己的方式对教材进行诠释、理解、改造和重组。师是新课程的实施主体,新课程所倡导的一切都要通过教

(3)通过师生、生生与教材的沟通、对话、应答,达到共师的努力来实现;学生自主性的发展关系着课堂权力的分创共生、批判反思、求异创新的目的。配与教育资源(时间、资料、场地等)的再分配,关系着教

(4)“以学论教”,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强调学习活动师价值的体现,需要教师进行自我更新。

以探究为主,学生为主,交互为主。

12、如何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学生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譬如,偏爱独立思考的学生,在独立学习时能够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高。如果与他人一起学习,却有可能因认知过程受到干扰而降低学习效率。又如,喜欢小组学习的学生,在与他人一起学习时,表现出来的学习积极性高,再加上他们之间的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往往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对于学习方式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采取相应的策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

13、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学习?

“发现”,不只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的说,它是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

“发现”,是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比较高的境界。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教师应该有长期的、自觉的意识。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表达个体在自学中所产生的观点或存在的问题。作为教师,哪怕学生只发现一点点,也应予以鼓励,同时要尊重学生,增强其信心。学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必强求标准答案。即使学生的观点是错误的,也不要全盘否定,要对敢于表白自己观点的勇气予以肯定。学生自学发现后,还要继续鼓励他们“讨论再发现”。因为通过讨论,学生有辨析,有补充,发挥了群体力量,达到了更高层次的发现,促进了集体智慧的发展。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一次又一次的补充和辩论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越来越深入了。学生在经历了多次的锻炼后,也会逐渐地掌握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14、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动和静的关系?

1、“课堂吵闹”的背后隐含着新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下的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地学习,创造性地思考和行动。课堂纪律要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容纳学生的不同个性。学生在课堂上必须拥有自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动作和声音(言为心声),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动作和语言是学生情绪、情感的伴随物,在激烈的讨论中学生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愤怒、遗憾、沮丧等情感。课堂纪律应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一种十分宽松和谐的氛围。:„课堂吵闹”也正是宽松和谐的氛围所产生的表象,也正是勇于课堂改革、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

2、教师要管理课堂、驾驭课堂。

(1)要改革课堂的主体定位,建立平等、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即由教师作为权威主体转向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师要视自己为学生团体中的一员,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路人,更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同行人。

(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发展。课堂气氛追求的是学生“动”起来,自由地发出内心的呼声。教师与学生共同感受学习中的喜悦、愤怒、遗憾和沮丧。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教材、教师、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体验,共同成长。

(3)教师要放得开,收得拢。紧紧围绕课堂学习的目标、内容,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张弛有度,整个课堂浑然一体,不必苛求课堂的绝对安静,确保课堂吵而不乱,闹而不散,收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

课堂教学中处理好动和静的关系是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是教师“管理课堂,驾驭课堂”能力的突出表现。

15、如何在师生教学互动中捕捉与利用生活素材?

新课程理念倡导传授知识与生活经验相联系,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教师要做有心人,及时捕捉与利用生活素材,实现文本与生活的相似律动,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具生命的活力和色彩。教师要确立新课程理念,在教学活动中,引入生活的广阔泉源,远离就书讲书的教书匠习气。

如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可以指向课文找生活,紧密联系课文,尽可能地搜索与课文相对应的生活主体或替代对象,建立起对应的关系。如教学《爬山虎的脚》一文,可和学生一起去看看校园中、庭内院外的爬山虎,看看什么是“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阳光变成了绿色,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学生对课文中多次描写的爬山虎便有了更直接、更深切的感受。在课堂中允许学生把自己折来的爬山虎尽量按它本来的面貌粘贴到黑板上、墙上,让学生就坐在爬山虎旁学习课文。

再比如数学是具有很强的抽象性的,而事实上,许多数学知识都有其生活中的原型,它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在教学中,教者要根据课本学习内容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学习内容。概念的学习可以从生活素材中来,数量关系的得出可以从生活中来,可以演绎课本中的数学场景,如购物、做小小设计师、我是一个精明的农场主等等。学习数学知识之后,可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亲自动手去获得深刻的体验。

16、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台作学习?

1、明确分组、分工。

2、选好合作学习的内容。

3、指导倾听与互助。

4、保证合作学习的时间。

17、教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以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出现,为教学方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为学生的学习和主动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但同时也要防止陷入技术至上的泥坑,切实倡导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为目的,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学技术应用观。

如指导学生学习《威尼斯小艇》一文时,教师先让学生上网搜集有关课文的资料。有的同学下载了介绍威尼斯位置的地图,有的同学下载了不同的威尼斯小艇的照片,有的同学下载了有关威尼斯旅游景点的图片和文字介绍,有的同学下载了威尼斯城市的建筑特征的录像展示……这些资料与教材发生碰撞、摩擦和融合,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一般性学习上升为探究性学习,一般性获取上升为个性化获取。并且,学生参与网络资源搜集的过程,也是语文实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而且增强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学生速读和浏览的能力,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相互合作的能力,计算机的应用能力等也得到了提高。

又如,在网络资源下学完了《鲸》、《地球就诊记》等文章后,学生又结合自己所搜集到的资料,写成了《我是鲸》、《地球给人类的一封信》等文章,这些文章大多内容活泼,生动有趣。可见,学生积极利用计算机环境进行学习的过程,也是他们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

第3页

18、如何处理好小组讨论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离开了独立学习这个前提,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也就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如果只有合作学习而缺乏独立学习,还可能造成好学生的“垄断”,这样绝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丧失,学生将会产生依赖情绪。教学中,在提出一个问题后,首先应给学生充分独立的学习时间,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形成统一意见后,再到全班进行交流,使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并在这一过程中体验积极的情感,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19、如何实施作业个性化?

1.留因材施教的作业。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因此留作业应做到因材施教,做到客观看待学生身上存在的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采取按能力分组、分层,适度布置作业。

2.留落实训练目标的作业。留作业是检验教与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要注意给学生留落实训练点的作业,做到训练到“点”,落实到“点”,减轻学生因重复训练而带来的心理、生理负担,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学习、发展,更好地发展其个性。

3.留谈学习方法的作业。当学生领会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后,可试着布置一些谈学习方法的作业。第二天,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以小组交流的形式,鼓励学生议一议。这样,能做到举一反三,相互启发,教学生会学,使学生终身受用。减少学生不必要的“写”,增多学生的“说”,更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4.留想象作业。当今课改,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培;养想象能力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课文中可延伸、可拓展,又能升华和突出主题的地方,鼓励学生发散、变通,培养想象力。

20、教师评价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评价改革的重点是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发展性教师评价。

在评价内容和标准上,不再侧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是从新课程对教师自身素养和专业水平发展的要求,提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多元的、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尤其是创新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具体包括:

1、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公正、诚恳,具有奉献精神、健康心态和团队合作精神。

2、了解学生、尊重学生。能全面了解、研究、评价学生;鼓励全体学生充分参与学习,关注个体差异;进行积极的师生互动。

3、教学设计与实施。确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教学方案,适合于学生的经验、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和其他能力发展的现状与需求;与学生共同创设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选择利用校内外学习资源。

4、交流与反思。积极与学生、家长、校长、同事交流和沟通,能对自己的教育观念、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制定改进计划。在评价方法上,倡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在评价方向上,立足现在,兼顾过去,面向未来,重在促进教师的发展。

在评价手段上,注重收集和分析反映教师教学和素质发展的资料、证据。通过分析,找出教师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在评价结果运用上,不只为考核、奖惩、评优,更是让教师明确促进自身发展的改进要点,制定改进计划。

21、学生评价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4、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将评价与考试作为促进学生

1、注重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的评价 学习的环节

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给予评价和反馈,能有效地改变

5、注重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 评价过分偏向终结性的现象,也有助于实现评价的个体

6、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化,是实现评价发展性功能的重要途径。

22、课程评价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评价,关课程评价的改革主要体现在评价的价值取向是以学生发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学生评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价的特点呈现出多价和反馈。元性、主体性、开放性。具体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2)、利用成长记录等方法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学生通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过成长记录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发现自己的不足,加强

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了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

(3)、将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结合起来。的多样化。

学生日常表现和作业、单元测验、期末考试在期末成绩中

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各占一定比例,使学生和家长不再只关注期末考试的结体的多元化。

果,体现形成性评价。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

2、重视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关注对非学业内容的评价 评价重心的转移。

3、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23、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时应关注哪些方面? 观”的评价。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时应注意八个“关注点”:

5、关注“违规事件”。

1、关注学生的潜能。

6、关注对学生的“无意伤害“。

7、关注教师自身的行

2、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为效应。

8、关注学生生活中的反评价因素。

3、关注弱势群体。

24、激励性评价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4、关注评价中的“无法量化”或“不确定”的内容,尤其

1、客观性原则。

2、指导性原则。

要关注德育中的道德评价和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

3、探究性原则。

4、情感性原则。

25、如何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成长记录袋的封面上应有一个目录,标明其中收集的项目,可以包括一些课堂练习、家庭作业、测验,可以包括在小组合作中完成的作业或作品、团体计划、日记、体现个性的个人作品(如拼图、绘画、数学小报等),还可以包括教师的表扬或建议、学生的感想(包括个人努力、在小组中的贡献及学习中的体验和收获)、成绩单、喜报、获奖证书、奖状等。对于像立体作品或过大的作品等不能放入成长记录袋的东西,学校或家长可帮助学生通过拍照收存,特别是一些值得记录的团体活动和作品。

成长记录袋应由师生共同建立和维护。教师必须提供保存成长记录袋的场所,并对如何评价记录袋作出评价的细则。学生则应负责完成、增加或撤销作品。教师应提醒学生选择作品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要知道用它来说明什么,最好是根据某一个题目或者是某一项活动标准来选择。学生自己应有选择作品、评价作品的自主权。比如,有一群学生在讨论把什么放入成长记录袋时,有些学生要把一份全部答对的卷子放进去,表明自己这一部分掌握得很好。其中一个学生却有自己的看法,他放进去的是一张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2十3=6的卷子。他说:“虽然我这一部分也学得不错,但是我老粗心大意,这张卷子可以提醒我克服这个毛病。”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成长记录袋的激励机制并不意味着它只记录下学生成绩优秀的一面,建立成长记录袋的实质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会更好地认识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

为了让学生从中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明确努力的目的和方向,放入袋中的作品要避免形式和内容的单一,力求从多角度、多方面反映学生的个人特点,因此,成长记录袋应是各类作品的汇集。

26、如何用好学生成长记录袋?

成长记录袋是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质性评价方法。主要指根据一定目的收集、记录多种有关学生表现的作品、学生全面活动的材料、教师或同伴评价及学生自我反思等相关材料,以展示某一时期学生一系列的成长故事和进步历程。如何用好学生成长记录袋呢?

1、将学生成长记录袋灵活地运用于教育和教学各个领域。如与学科的研究性学习结合、与综合实践活动结合、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与特殊学生的教育培训结合、与班级管理结合等。

2、要创造性地使用成长记录袋,如将成长记录袋集中应用于某一学习阶段、专题或具体技能,而不必贯穿于一学期或一学年,起到既达到目的,又减轻学生负担的效果。

3、要重视成长记录袋使用过程中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和反馈功能。使用学生成长记录袋的意义主要在于:学生通过自己的全程参与,学会了反思和判断自己的进步与努力目标,同时,也为教师最大程度地提供有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信息。既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准确预期,方便教师检查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更有利于将评价和教育、教学融合在一起,与课程和学生的发展保持一致,提高评价的效度。

4、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对成长记录袋进行评分。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是由师生公论,还是学生自评或他评;选择是把成长记录袋作为整体评分,还是各项目单独评分;选择评分结果的报告与交流方式,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需求和意见。

27、在新课程评价理念下,什么样的课算是一堂好课?

新课程倡导“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作为好课应体现以下六个方面:

1、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一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2、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

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交流是单向的。新课程倡导学生学习中的交流应是多向的,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应包括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3、应该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和充足的时间。

教师要用好教材,但不是只教教材,必须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一定的与教材中的问题相联系的学习材料,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材料中提供的各种信息去进行分析、思考、展开探索。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小组中交流的时间,交流后整合的时间,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学生的主动学习,师生的互动常常会流于形式。

4、应该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学生是否形成了深层次的理解大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①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学的知识;②能否基于这一知识作出推论和预测,从而解释相关的现象,解决有关的问题;②能否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变化了的问题;④能否综合几方面的相关知识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⑤能否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去。这些方面,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和练习是可以判断学生对知识真正理解和掌握情况的。

5、应该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

积极的体验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从中获得兴奋和快乐,而积极的体验建立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上,建立在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之上,建立在不断的成功与进步之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错误应该得到允许和理解,而不是排斥和打击,学生的创造性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而不是忽略和抹杀。

6、应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即培养反省认知的意识,引导学生思考:“我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我的解题途径是否最佳?”“是否还有更好的解题途径?”“今天学的这些知识之间有何联系?”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教师还应重视学生生成性问题的思维过程,不惜打乱、突破原有的课堂教学设计,及时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方式。

28、考试改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在考试内容方面,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多考查实践动手能力和与生活实际问题相关联的、能体现综合应用的、需要创新思维的内容,少考一些记忆性、技巧性或速度性的内容。这一变革要求教师必须彻底打破靠题海战术、大量练习来增强技巧熟练性、速度和记忆准确性的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策略,调整教育教学行为,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2、在考试方式方面,打破惟笔试的传统做法,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多种方法,体现先进的评价思想。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见分不见人”的教育教学观念,关注“人”的发展。

3、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要求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重在给学生提供建设性改进意见,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成绩排名,不应把考试成绩作为给学生“加压”的手段。反馈方法应尊重学生的权利,以激励为主,减轻学生心理压力,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提高。

29、考试办法不改。课程改革就寸步难行吗?

考试作为教育测量的工具之一,它的存在有合理性和客观公正性。在本次课程改革中,考试改革也相应进行,涉及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结果处理及升学考试制度等方面。但考试改革不能解决课程改革中的所有问题。新课改以人的发展为本,提出学生的发展除了知识与技能,还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除了学科学习目标,还有一般性发展目标;除了学习成绩,还有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动手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精神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等等,这不是靠改革考试办法所能达成的。真正影响和解决本次课程改革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观念,是建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课程观、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发展观等等。只有确立现代教育理念,形成正确观念,课程改革才能实施推进,否则是寸步难行。

30、教师怎样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1、引导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

2、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

3、提供必要的资料支持

4、组织协调各方面关系

6、指导运用多种手段,真实记录活动过程情况

7、指导做好原始资料的保存积累工作

8、拓宽思维,将活动引向深入

第6页

下载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专题结业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专题结业考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础课程改革纲要(五篇模版)

    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整体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经不能适应时......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总结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总结 《机械设计基础》作为高职高专机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基于该课程在机电专业的核心地位,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设计水平,本学期把它......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总结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总结《机械设计基础》作为高职高专机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基于该课程在机电专业的核心地位,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设计水平,本学期在机电1201......

    党课结业考试题

    一、选择题 1、(A )是我们党的基本政治观点。 A.群众观点B.发展观点C.平等观点 2、(A)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生产方式 3、(......

    党课结业考试题

    一、单选题(50题,每题1分) 1. 十八大党章共11章( A)条。 A.53 B.50 C.58 2.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 A)。 A.实现共产主义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全面建成小......

    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改革总结

    《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改革总结经济系计算机教研室于畅为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同学们能够把所学知识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独立解决......

    基础商务英语阅读课程教学法改革

    基础商务英语阅读课程教学法改革 一、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法的运用现状 回顾英语教学法的历史,语法-翻译教学法、直接教学法、交际语言教学理论、任务型教学法、注意模型理论、......

    中学基础课程改革实施方案5篇

    中学基础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岔河则中学基础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和手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