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习题精选
朱德的扁担
习题精选
一、读拼音,写一写。
lǐng带()dǒulì()笠 zhū()德
lùdǒu()陡 biǎndàn()jǐng gāngshān()
二、选正确的读音,填在括号里。
diàn dàn yǎn yuǎn biàn biǎn
()担()电()眼()扁()远()变
三、填一填。
一()队伍一()字
一()粮食一()路
一()扁担一()草鞋
四、想想课文再填空。
1.1928年,朱德同志()队伍到()去跟毛主席会师。
2.乡亲们在石碑上刻着:“()()()()挖()(),时刻想念毛主席。”
小资料库
朱德同志和毛主席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以后,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毛主席当时任rèn党代表,朱德任军长。井冈山上产粮不多,为了守住井冈山,储chǔ备粮食是件大事。每到运粮的日子,红军战士们天不亮就出发,直到天黑才回山。朱德同志已经40多岁了,每次都和战士们一起去挑粮,他说:“红军官兵,一律lǜ平等,军长挑粮,应当应当。”红军战士们深受感动,编bi1n了一首歌:“朱德挑谷上坳ào,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合力,粉fěn碎suì敌人围剿jiǎo。”从此“朱德的扁担”成了朱德同志以身作则zé、艰jiān苦奋斗的象征。
第二篇:二年级语文上册 朱德的扁担教案 语文S版
《朱德的扁担》教学实录1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会认8个只识不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学习句子,初步感悟革命领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可贵品质。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初步感悟革命领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可贵品质。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
四、学习部分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反馈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1、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读词语:扁担布匹官兵仍然严密封锁日理万机
二、激趣导入,引导质疑,整体感知二、三自然段。
1、回顾课文内容,画扁担。
2、认识朱德的扁担。
3、激疑: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呢?
4、自读二、三自然段,思考: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
5、全班交流。
三、学习二、三自然段,感悟朱德的可贵品质。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感悟朱德挑粮辛苦。
1、自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感受朱德挑粮辛苦。
2、围绕“挑粮辛苦”,指导学生读懂句子,并朗读句子。
3、联系第二白然段的第一、二句话,感受挑粮的紧迫。
4、再读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感受朱德乐观的精神。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感悟朱德工作劳累。
1、默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句子。
2、理解关键词语,感受朱德工作的劳累。
3、朗读相关句子,表达心中对朱德的敬佩之情。
4、听课文录音,了解朱德的心情和做法。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创设情境,体会战士心中的惊奇、崇敬之情。
2、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识记生字:官甩。
2、范写“官”。
3、学生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9.朱德的扁担
敬佩
战士们
朱德
(扁担的图画)
藏
连夜做
崇敬
《朱德的扁担》教学实录2
教学目标:
1、认识17个字,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红军革命根据地军民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的历史背景,使学生受到光荣的传统教育。
教学重点:
1、认识17个字,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悟文中所蕴涵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红军革命根据地和与朱德有关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扁担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它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6 朱德的扁担。
3、齐读课题,读准轻声音节“扁担”。
4、针对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学生自由发言。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识的字。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读一读,帮一帮。
3、教师抽读: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
4、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5、指名分段读课文,大家评价。
6、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着默读,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7、学生再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自主质疑。
8、齐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作业: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语卡片。
二、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介绍朱德,朗读歌谣。
1、学生自主汇报搜集的朱德的资料,教师补充。
2、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
3、出示歌谣,学生朗读。
自由读,指名读,评读,齐读。
4、过度:
听到这首歌,令人情不自禁想起那流传以久的朱德扁担的故事。
三、感悟课文。
1、出示扁担图片,朱德用这根扁担做什么用呢?
(挑粮上山。)
2、为什么需要挑粮上山呢?
(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指名读出相关语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全班齐读。)
3、出示朱德挑粮图,说说你看到的朱德。
4、出示句子:
他头戴斗笠,挑着满满一担稻谷和年轻的战士们一起走在崎岖的山路上。
(1)学生读句子,说说你理解了什么?
(2)“满满”一词,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5、挑粮上山到底累在哪里?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
6、战士们为什么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
学生默读第四自然段,指名反馈。学生齐读课文。
7、朱德和战士们是怎样挑粮的呢?
(1)指名朗读。
(2)分组表演挑粮的过程。
(3)自由组合表演。
8、战士们这么做有没有阻止朱德挑粮呢?默读课文,指名反馈。
9、教师小结:
朱德愿意与战士们同甘共苦,这就让大家更加敬爱他。
10.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第三课时
一、复习。
用自己的话说说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
二、学习写字。
1、出示会写字,读一读。
2、小组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说词,看谁说的多。
4、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教师范写。
6、学生练写,教师个别指导。
7、评学生的书写。
三、丰富词语库:
情不自禁 解决 浩浩荡荡 醒目
四、作业:
听写字词。
板书设计:
《朱德的扁担》教学实录3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会认8个只识不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学习句子,初步感悟革命领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初步感悟革命领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可贵品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
四、学习部分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反馈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1、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读词语:扁担布匹官兵仍然严密封锁日理万机
二、激趣导入,引导质疑,整体感知二、三自然段。
1、回顾课文内容,画扁担。
2、认识朱德的扁担。
3、激疑: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呢?
4、自读二、三自然段,思考: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
5、全班交流。
三、学习二、三自然段,感悟朱德的可贵品质。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感悟朱德挑粮辛苦。
1、自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感受朱德挑粮辛苦。
2、围绕“挑粮辛苦”,指导学生读懂句子,并朗读句子。
3、联系第二白然段的第一、二句话,感受挑粮的紧迫。
4、再读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感受朱德乐观的精神。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感悟朱德工作劳累。
1、默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句子。
2、理解关键词语,感受朱德工作的劳累。
3、朗读相关句子,表达心中对朱德的敬佩之情。
4、听课文录音,了解朱德的心情和做法。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创设情境,体会战士心中的惊奇、崇敬之情。
2、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识记生字:官甩。
2、范写“官”。
3、学生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9.朱德的扁担
敬佩
战士们
(扁担的图画)
藏
崇敬
朱德 连夜做
第三篇: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 朱德的扁担教案 语文S版
朱德的扁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认本课生字、会写7个字,自主积累词语。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课文,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教学重难点
1.会认本课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插图。教学时数 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谜语,猜一猜。请听:生在树上,落在肩上,干活躺下,休息靠墙。(这是扁担)出示投影。板书:扁担。现在我国的农村,有的地方山路崎岖,还有很多东西如水,粮等需要用扁担来挑。在科技不发达的旧中国,更是离不开肩挑手提。说起扁担,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
2.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简要介绍朱德及其课文背景。(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一部他南昌起义和湘南暴动的队伍,来到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后,国民党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千方百计想拔掉它。他们在军事上的一、二次“会剿”失败后,又实行经济封锁,妄图把红军饿死、冻死、困死。为了准备第三次反“会剿”、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地主党组织极积动员群众为山上送。挑粮上山也成了红军的一项经常性工作。那年,朱德军长已是40多岁了,但他经常亲自带领战士们下山挑。)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将不认识的字作上记号,在有疑问的地方划上问号。2.听课文朗读录音。通过听,你认识了哪些字?记住了哪些字?
3.把这篇课文读给同桌听,和同桌一起讨论识记生字、解决疑问、标出自然段。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互听互评、纠正字音。5.质疑:初步理解以下词语。坳:山间平地。
围剿:包围起来消灭掉。
经济封锁:用强制的力量使跟外界经济联系断绝。绵延:连续不断。
三、集中识字
1.在本课中,你找出了哪些生字? 根据学生回答,贴出生字卡片:
朱、担、粮、绝、军、令、禁、锁、井、冈、坪、战、士、脱、肩、浩、荡、戴 2.这一课的生字这么多、你能记住吗有什么好办法?
3.将生字按难易分类,把容易识记的字卡拿出来指名认读。如:担、战、士、军、令、井、冈、山、粮、食
指出“担”是个多音字,本课读dàn 担子、扁担,还有一个读音是什么?(dān 担心)指导学生读好后鼻音:令、粮
4.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记住形声字:粮、禁、坪、浩、荡 5.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同桌互读、小老师带读、指名读。
四、巩固练习
1.游戏:识字大餐。
将学生分成两大组,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老师念出本课生字,学生指相对应的生字卡片,看谁指得又快又准确,指得快又对的为优胜。
2.再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你能把课文准确地读出来吗?指名朗读课文,集体纠正发音。
五、作业设计
将本课的生字和课文读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2.指名朗读课文。
二、围绕“藏”、“找”学习课文
1.过渡:我们上节课读过了这篇课文、课题是:朱德的扁担,齐读课题。朱德用这根扁担干什么用?(挑粮上山)为什么需要挑粮上山?(因为井冈山生产的粮食不多,不够山上的战士吃。如果粮食不够吃,战士们就会饿肚子。战士们吃不饱,就没力气打仗了。)你瞧,朱德正挑着担子从远处走来呢!
2.(出示投影)说说你看到的朱德。回答后出示书中的句子:他头戴斗笠,挑着满满的一担稻谷和年轻的战士们一起走在崎岖的山路上。
从“满满”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么满的一担粮食肯定很重。朱德爷爷肯定要用上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挑起这么满的一担粮食。这么重的一担粮食会把朱德爷爷的肩膀都压红了,可能还会流出血来,朱德爷爷可能是硬坚持住的。)3.既然挑粮上山这么重要,为什么战士们还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好好读读课文,想一想。(因为朱德同志工作很忙,还要挑粮上山,太累了。大家想,把扁担藏起来,朱德就不用挑了,这样就可以让他轻松点。如果朱德不挑粮,可以更加专心研究国家大事。战士们希望朱德不要过度疲劳。)
4.挑粮上山到底累在哪里?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如:从井冈山到毛坪,有五、六十里路,路很远,而且山高路陡、十分难走。尤其挑着粮食就更吃力了。
什么是“山高路陡” ?什么是“崎岖”?引导学生看图,想象挑粮的困难。(山很高、路也不平。路上有很多石头,不像我们现在的水泥路,而且路很窄。下山时,石头一绊很容易跌倒。如果下过雨,战士们挑粮上山就更困难。路很滑,但是他们挑着担子,不能用手帮忙。走一步,又会滑两步。)5.刚才通过大家的想象,把挑粮的困难再现到了我们的面前。现在,你能用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6.过渡:是呀,这些就是战士们藏扁担的原因所在。一个“藏”字,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呢?(从“藏”字,我体会到战士们非常关心朱德军长,从“藏”字,我也知道大家非常敬 爱朱德。这种体贴和关心,其实也是一种爱戴。)真是“藏中见真情“哪!
7.战士们这种情有没有实现呢?从哪个词看出来?(没想到)也就是战士们没有如愿以偿。
出示课文中的句子:朱德又找来毛竹,亲自动手削了一根新扁担,还在扁担上写了八个醒目的大字:“朱德扁担、不准乱拿”。
朱德的找扁担又让你体会到了什么?(朱德做事不怕困难。朱德做事有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我觉得朱德作为军长,带头挑粮,非常负责。朱德很爱战士们,很爱部队,很乐意为部队做事。)
是的,朱德愿意与同事们同甘共苦。这就让大家更加敬爱朱德同志了。朱德的一个“找”、也让我们看见了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三、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读到这里,你明白第一自然段这首歌谣的含义了吗? 2.指名读歌谣、说说自己的理解。
这首歌谣表现了老百姓对朱德的爱戴和信任、有了像朱德这样和战士同甘共苦的首长、一定可以粉碎敌人的围剿。
四、总结补充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了什么想法
2.你还想知道更多关于朱德的故事吗请阅读《朱德的故事》等课外书。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1.朗读课文。2.检查认字情况。(1)抽读生字卡片:
朱、担、粮、绝、军、令、禁、锁、井、冈、坪、战、士、脱、肩、浩、荡、戴(2)找朋友:给生字口头组词。
二、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字卡片:朱、担、粮、军、井、战、士、肩 指名认读这几个字,明确这八个字是要求能认会写的。2.合作学习,识记字形。
跟同桌讨论学习,读字音看字形,看看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的音形。指名汇报自学情况,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识记方法。如加偏旁:“未”字加一撇变成“朱”;“车”字戴帽子变成“军; 用比较的方法记住:旦——担粮——粮站——战 开——井土——士房——肩 3.指导书写。
指名书空、强调字的笔顺。
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朱:第一笔“撇“,要写得短一点,不要连在第二横上。军:上面部分是“秃宝盖”,不是“宝盖头”,最后一笔是“竖”。士:下面一横要写得比上面一横短。肩:下面不要写成“月”,而是要把“月”的第一笔变成“竖”。4.学生练写两个,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写字和执笔的姿势。
三、巩固练习
1.随堂听写本课生字。2.给生字组词。
此资源为word格式,您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让智慧点亮人生,用爱心播种未来。感谢您的选用。
第四篇: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16-朱德的扁担教案
朱德的扁担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事迹,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激发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
2.学会本课的生字,积累“同志、队伍、会师”等词语。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
难点1.重点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理解第3自然段的内容。
2.知道朱德同志让人在扁担上写“朱德扁担,不准乱拿”的原因。
教学
课时两课时
朱德的扁担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①。[句导读: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句导读:“不远”点明了当时敌人随时都会进犯井冈山。]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朱德带领队伍与毛主席在井冈山会师。
井冈山上出产②的粮食不多。红军常常③要抽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句导读:“常常”表明去茅坪挑粮的次数多。]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④,非常难走。[句导读:“五六十里”说明挑粮的路远,“山高路陡”说明路难走。]可是每次挑粮谁都争着去。[句导读:“每次”“谁”说明总是这样,从不例外,表现了红军战士们不畏艰苦的革命精神。]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红军常常要到茅坪去挑粮。虽然山高路远,但每次大家都争着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句导读:“也”表明了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⑤,挑着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二年级语文上8朱德的扁担教案设计二年级语文上8朱德的扁担教案设计。[句导读:写朱德同志的穿戴和他挑粮的情形。]晚上还要整夜整夜地研究⑥怎样跟敌人打仗。[句导读:写出了朱德同志的辛苦。]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⑦藏了起来。[句导读:因为大家心疼朱德同志,怕他太劳累,所以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还让人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字。[句导读:“不料……又……还……”点明了朱德同志敢于吃苦、敢于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大家见了,越发敬爱⑧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句导读:“越发”写出了大家更加敬爱朱德同志了。]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写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起去挑粮,并在扁担上写了“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字。
字 词 导 读 ☜
①会师:几支独立行动的部队在战地会合。
②出产:本文指人工生产。
③常常:经常
④山高路陡(dǒu):形容地势险要,行走困难。
⑤斗笠(lì):遮阳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宽的边,用竹篾夹油纸或竹叶等制成。
⑥研究: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例句)爱迪生经过不断研究,反复实验,终于发明了电灯。
⑦担
⑧敬爱:尊敬热爱。(例句)她是一位值得我们敬爱的老师。
1.学会本课的生字,积累“同志、队伍、会师”等词语。
2.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带有扁担图的卡片;生字卡片;朱德同志带领的红军队伍与毛主席的部队会师时的图片资料。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文题目
1.出示扁担图。
(1)教学“扁”“担”,并用“担”做扩词练习。
(2)扁担是干什么用的?
2.扁担上写着什么呢?(朱德扁担,不准乱拿)
(1)朱德爷爷与毛主席、周总理一样,是我们老一辈的革命家。他当过红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深受人民的爱戴。
(2)教学“德”。字形指导:朱德爷爷一心为人民,我们记住右下半部是“一心”。3.这是一根“朱德的扁担”。(揭题并板书)
4.朱德爷爷为什么要让人在扁担上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呢?
二初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汇报,老师点评。
三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1.对照拼音,朗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地方用“?”标出来。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二年级语文上8朱德的扁担教案设计教案。
(1)开火车读生字、新词。
朱德扁担同志一支队伍井冈山出产草鞋斗笠打仗
(2)小组讨论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
(3)学生汇报。
3.认读词语。
4.指导学生书写。
(1)按照生字的间架结构分类
(2)重点指导“扁、担”的书写。
(3)学生各自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5.分组分段朗读课文,正音。
四学习第1、2自然段
1.默读第1自然段,想想这段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2.在文中画出表示时间、地点、人物的词语。
(1)播放课件(会师时的图片),简介背景:井冈山在我国江西省,周围五百多里都是高山,地势险要。1927年,毛主席带领红军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上井冈山,与毛主席的部队会师。看,他们多么高兴啊!(看图)
(2)什么叫会师?(两支部队会合在一起)
3.轻声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部队为什么要派人到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去挑粮有什么困难?
(1)看填空,回答以上问题。
①(),所以常常要派人到茅坪去挑粮。
②从井冈山上到茅坪,路很远,有(),(),非常难走。
(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山高路陡”?
(3)教师小结:红军会师后,面临着吃粮的困难,经常需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从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路,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山下还有敌人,这种危险和辛苦是可想而知的。
(4)大家为什么都争着去挑粮?(引发学生讨论)
4.朗读第1、2自然段。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完成字词作业
1.本文叙述的故事发生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学生只有了解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讲课前教师要简单介绍这方面的内容。学生对于不常见的扁担一定充满了好奇,因此教师可着眼于扁担的特别之处,进而引导学生了解红军战士不畏困难、朱德同志以身作则的革命精神。
2.新课标非常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提倡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活用语文。上课时,教师应努力寻找文本与生活的结合点,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读、写的训练。
1.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感人事迹,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普通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培养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
2.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第3自然段。
词语卡片;朱德和红军战士们共同挑粮的图片;歌谣投影二年级语文上8朱德的扁担教案设计二年级语文上8朱德的扁担教案设计。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卡片,开火车认读词语。
2.课文第1、2自然段讲了什么? 3.填空练习,训练学生有顺序地表达。
(1)因为井冈山生产的粮食不多,所以()。
(2)虽然山路又远又险,可是()。
4.检查朗读,纠正学生的读音。
二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体会朱德的高尚品质
1.(出示图片)看,这就是当年红军战士们挑粮的情景。
(1)走在最前面的是谁?谁能看图用“一块儿”说一句话?
(2)朱德爷爷是怎样挑粮的?谁能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
2.学习前两句。
(1)朱德爷爷当时已经四十多岁了,工作又忙,可他也跟战士们(一块儿挑粮),而且穿戴和战士们(一样),挑的粮食也跟战士们一样(满满的),这些都说明了什么?
(2)指导学生用敬佩的语气读第3自然段的前两句话。(强调“一块儿”“满满的”)
3.朱德同志为什么让人在扁担上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呢?
(1)轻声读后面的课文,画出答案。
(2)谁能用上这些词,说说这段话的意思?(心疼藏又找来写上)
(3)“不料”可以换成什么词?(没想到)
(4)指导朗读,要求读出“不料”的语气。
(5)口头填空:
大家见了,心里想:()。从此,大家更加敬爱朱德同志了。
4.是啊,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大家。当时井冈山流传着这么一首歌谣:(投影出示,一齐拍手念)
朱德挑谷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
5.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三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总结课文。
2.总结填空。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朱德带领部队和毛泽东的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后,朱德和战士们一块儿()的事,赞颂了朱德爷爷()的高尚品质。我们()。
1.由于低年级是语文阅读教学的起步阶段,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是很强,因此需要教师针对性地指导,如朱德同志为什么让人在扁担上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让学生带着问题再去读课文,更有利于深入地理解课文。
2.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材为说话提供了材料和内容,课堂训练为说话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因此,教师不仅要善于充分利用教材,还要善于充分利用课堂这个大舞台,进行说话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1.给多音字组词。
斗 难
2.比一比,再组词二年级语文上8朱德的扁担教案设计教案。
3.语文趣味练习。
(四)面(八)方+(一)心(二)用=(五)光(十)色
(百)家争鸣×(十)万火急=(千)载难逢
4.战士们开始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不藏了?
一名人名言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雷锋
我不应把我的作品全归功于自己的智慧,还应归功于我以外向我提供素材的成千成万的事情和人物
——歌德 二走近伟人
朱德(1886~1976),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字玉阶,四川仪陇人。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在参与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中,为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伟大历史任务作了巨大的努力。主要著作编入《朱德选集》。
第五篇:朱德的扁担语文教学反思
《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旨在通过发生在朱德同志身上的一件小事,让学生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因为文章篇幅较长,课文讲述的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经历相差甚远,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教师教学也不容易把握分寸,教学起来比较辛苦。因此,我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学生对于不常见的扁担一定充满了好奇,因此我着眼于扁担的特别之处,引导学生层层剥笋,进而了解红军战士不畏困难、朱德同志勇挑重担的革命精神。再者,由于孩子对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知之甚少,因而在教学本课时,我让学生做好了课前预习,告诉了学生朱德是新中国的十大元帅之一的有关知识,还让学生查阅十大元帅的资料。上课时,我让大家把查阅到的十大元帅的资料进行交流。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为了解决这个重点,在教学时我先提问“朱德是怎样挑粮的?”让学生边读边划出相关的句子,再边看图边用自己的话说说,先说穿着,再说动作由此产生对朱德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抓住“一道”、“一块儿”这两个词语,体会朱德吃苦耐劳的优良革命品质。接着,我让学生想想:战士们会怎样劝朱德?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扁担?藏好了心里会怎么想?朱德发现扁担没有了会想些什么?他为什么不去找而是“连夜又赶做一根扁担?”以此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然后小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