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朝阳区十一五规划纲要
朝阳区“十一五”规划纲要 解读
(一)编者按:《北京市朝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后,朝阳区编制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朝阳区高度重视规划编制,按照中央和市委关于编制“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充分分析朝阳发展基础和环境,充分吸收前期研究课题和专项规划成果,经过一年多的深入研究制定了《纲要》。2005年12月20日,朝阳区委九届六次全会讨论审议了《纲要》,2006年1月9日,经朝阳区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为使全区人民更好地了解《纲要》,鼓舞人心,激励斗志,积极投身朝阳建设,我们对《纲要》进行了重点解读。
三大重点
“围绕一个中心”--全面服务奥运
围绕举办2008年奥运会,全面提高各项工作水平,举全区之力,改善区域环境,发展奥运经济,为举办奥运会提供优质服务,为奥运后朝阳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奠定基础。
“抓住一条主线”--加快功能区建设
功能区带动是实现朝阳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转型的重要举措。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对朝阳区新的功能定位要求,“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奥运、CBD和电子城三大功能区,以三大功能区带动全区发展。
“解决一个关键”--加快农村城市化
坚持产业发展、培训就业、产权改革、社会保障、基础设施、新村建设、环境建设、社会管理八位一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显著提高农村城市化综合实现水平,基本确立城乡一体化的产业支撑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就业服务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城市建设管理体系。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对朝阳区新的功能定位,坚持教育为本、文化为魂、环境为源、稳定为根,服务奥运建设,提升城市品质,推进城乡统筹,促进社会和谐,为“新北京、新奥运”做出贡献,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区人民。
发展目标
紧紧围绕“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继续推进“三化四区”建设,加快奥运、CBD、电子城三大功能区发展,全面提升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重要节点、对外服务业发达地区、现代体育文化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城市功能,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水平、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城市管理水平、人民生活品质五个显著提高。
八项主要任务
转变增长方式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立足存量,整合资源,挖掘内涵,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质量效益,提高人口素质,促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促进自主创新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基点和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将科技全方位导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完善基础设施
坚持适度超前、城乡统筹,紧紧围绕服务奥运和宜居、兴业,加强科学规划,加大建设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优先发展教育
实行规划优先、投入优先、建设优先,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提升教育整体水平,满足群众教育需求,提高人口综合素质,增强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全面繁荣文化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塑造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明,营造体现城市精神和凝聚力的人文环境,以文化促文明,以文明促和谐,增强区域发展的活力、魅力和竞争力。
发展卫生体育
以全面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为中心,加快建立公平、可及、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开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维护安全稳定
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加强城市管理,促进社会公平,加强民主法制,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努力形成人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发展格局。
推进综合改革
把握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推进包括政府、市场、企业、社会在内的综合改革,推动政府管理体制转型,促进经济管理体制创新,探索社会领域改革,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朝阳区“十一五”规划纲要的主要特点
(二)朝阳区“十一五”规划纲要秉承五年计划的优良传统,结合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立足朝阳区实际情况,认真研究、精心规划,勾画出“十一五”时期朝阳区经济社会发展蓝图。其中内涵极其丰富、新意颇多,有的是老话题赋予新内涵,有的则是首次出现的新提法。综合起来,从战略的角度审视,可以总结出朝阳区“十一五”规划纲要“两大突破、三大创新和四大超越”的特点。
突破之一:把社会事业发展放在首位
朝阳区“十一五”规划纲要把社会事业发展放在优先而突出的位置上,具有历史性的突破。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以科学的发展观制定的重大战略决策。朝阳区根据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和中央全会精神指导“十一五”规划,提出“坚持教育为本、文化为魂、环境为源、稳定为根”的社会事业发展新思想,把社会事业发展当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先导力量。这成为朝阳区“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显著特色。在具体的战略中,朝阳区提出了奥运促进、文教引领、资源集约、协调发展、稳定保障等战略,全面体现了社会事业发展在各项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突破之二: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重点
朝阳区“十一五”规划纲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立足存量,挖掘内涵,提高效益,构建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建立投资驱动、消费主导、出口拉动型增长模式,促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成为朝阳区“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又一大特色,是促进朝阳区再上新台阶的重大突破。这就意味着朝阳区将从过去的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全面提升区域经济水平。朝阳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朝阳区经济全面转型的客观要求。围绕这一重点,朝阳区将通过未来5年的建设,逐渐从一个经济大区转变成为一个经济强区,持续推进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创新之一:围绕奥运谋发展
朝阳区“十一五”规划纲要围绕奥运重大历史机遇,以奥运前、中、后阶段为脉络,以奥运经济和奥运体育文化为重点,以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为目标,以服务奥运和借机发展为内容,将2008北京奥运会作为朝阳区“十一五”时期的核心,全面整合区域资源,促进区域发展。这是朝阳区“十一五”规划纲要立足未来形势和机遇的重大创新,是史无前例的创举,是具有统领全局作用的核心战略。围绕奥运谋发展,将体现在朝阳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将推动朝阳区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创新之二:围绕功能促改革
朝阳区“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另一个重大创新,就是围绕北京总体规划对朝阳区的定位和要求,大力拓展城市功能,建设以CBD、奥运、电子城为中心的三大城市功能区,打造北京现代化发展新高地。功能区建设和朝阳区城市功能拓展是北京市总体规划提出的全新理念,是朝阳区“十一五”时期发展的重点任务。围绕功能区建设和城市功能拓展,制定了一系列战略和规划,形成了最具特色区域发展新模式、新格局,并在建设过程中实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全面改革,优化空间布局,优
化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
■创新之三:围绕和谐保稳定
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确保朝阳区社会稳定和区域安全,是“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战略重点,围绕和谐保稳定,是朝阳区安全稳定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在“十一五”规划纲要的稳定保障战略中,朝阳区将以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有力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原则,以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展社会事业,扩大劳动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公平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保稳定促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依托服务奥运和功能区建设两大机遇,“十一五”规划纲要深化“三化四区”战略,并将在四个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
超越之一:在区域承载力方面实现新跨越
依托服务奥运和功能区建设两大机遇,坚持适度超前、城乡统筹原则,加强科学规划,拓展投资渠道,健全管理体制,提高基础设施承载力和现代化水平,是“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重点。为此,朝阳区基础设施建设将迎来大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基础设施承载力也将大大超越当前的发展水平,实现新的更大跨越。这将为朝阳区未来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储备和能力积累,为朝阳区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保障。
超越之二:在农村城市化方面实现新跨越
朝阳区“十一五”时期是缩短“二元”结构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时期,“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把加快农村城市化作为三大重点之一,做了全面部署。经过近些年的城乡建设,朝阳区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很快,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城乡之间经济互动、社会融通的局面已经形成,管理体制和机制日益完善,农村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十一五”规划纲要对农村城市化的新规划、新部署,就是要利用外部机遇和内在条件,实现农村城市化的新跨越,彻底消除城乡之间的阻碍和差别,开创城乡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超越之三:在区域国际化方面实现新跨越
北京新的总体规划对朝阳区国际化发展有了新的定位和更高要求,借助奥运机遇,朝阳区国际化将在现在基础上实现新的跨越。朝阳区“十一五”规划纲要将提升国际交往窗口地位和做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重要节点作为发展目标,加速区域国
际化发展。相应地,朝阳区“十一五”规划纲要在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按照国际化标准严格要求,大胆创新,提出了朝阳区与国际接轨和实现区域发展全面升级的具体措施。
超越之四:在城市现代化方面实现新跨越
朝阳区“十一五”规划纲要充分体现了现代经济理念,积极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直接面对传统而落后的体制、观念、方法和模式,大力推进城市现代化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是拉动朝阳区经济腾飞的两大引擎,成为朝阳区经济发展的主力。以“新北京、新奥运”为主题,围绕奥运机遇,现代城市建设飞速发展,朝阳区在“十一五”时期从城市面貌到社会文明,都将实现跨越式发展。
朝阳区在农村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和区域国际化的相互促进中,依托服务奥运和功能区建设两大机遇,将使区域实现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在“十一五”时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这是朝阳区“十一五”时期区域发展的总特征。
主要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年均增长10%
区级财政收入预期年均增长12%
专利申请总量达到6000件以上
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
路网密度达到3.75公里/平方公里
流动人口登记率达到90%
平安街道(地区)和平安社区(村)达到8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以下
第二篇:复旦十一五规划纲要
复旦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本网发布时间:2010-11-02 浏览次数:
一、“十五”成绩与当前形势
“十五”期间,全校师生员工紧紧抓住历史上难得的发展机遇,明确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和“三步走”战略,以科学研究为主导,以学科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信息化、国际化为手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队伍建设、产业化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在总体上实现了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型,为迈向下一步战略目标乃至更长远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事业快速发展 “十五”期间,学校继续得到“985工程”和“211工程”的支持,总的经费收入达77亿元,比“九五”增长约80%。学校现有各类学生53 560人,比2000年增长53.7%。“十五”期间,共为社会输送普通教育本专科毕业生17 019人,授予11 561人硕士或博士学位,比“九五”分别增长26.1%和91.2%。学校现有教职工5 923人,其中教师和科研人员2 385人;院士29人(含双聘院士),长江学者5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4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的规模居全国高校前列。“十五”期间,学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校园拓展机遇,在校园建设上取得了历史性的飞跃。校园占地面积达3 680多亩,增加近一倍,形成了“一体两翼”的校园布局。五年中新建建筑面积43万多平方米。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完整统一、信息畅通、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信息化校园系统初具规模,校园网接入点近5万个。图书馆藏书总量超过450万册。
——办学水平显著提高 在2000年原复旦大学和原上海医科大学合并后,形成了文、理、医三足鼎立的学科基本格局。40个二级学科点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16个一级学科点进入全国一级学科评估前五名。学校科研能力进一步提升,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研究任务,研究经费明显增长,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十五”期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在第三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评奖中,获得5项一等奖,列全国高校之首。创新人才培养成绩斐然。近五年来在国家教学成果评奖中获4项一等奖。在迄今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4次夺魁,在已经举办了七届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有36篇论文入选。学校对外交流日趋活跃,国际声誉不断提升。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 “十五”期间,学校厉行改革,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推动各方面工作。两校合并后,积极推进实质性融合,逐步实现“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机构、统一管理”。打通基础和临床医学教育,成立上海医学院。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组建外文学院、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微电子研究院、软件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所、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一批教学科研机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行学分制和通识教育,建立复旦学院,酝酿自主招生改革。以建设“985工程”创新平台和基地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学校实施并深化岗位聘任和岗位津贴制度改革,逐步推行全员聘用合同制和人事代理制,改革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办法,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在后勤社会化、住房货币化、学生生活园区建设以及校办产业转制等方面取得很大进展。进行校内两级管理改革试点,《复旦大学公用房管理条例》正在稳步推行。
——党建工作扎实推进 2001年9月学校召开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和基本任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得到坚持和完善。党委坚持议大事、定方向、抓全局,集中力量研究办学方向、规划、战略等重大问题,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五年中,党委先后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干部大会、统战工作会议、学生工作会议、干部工作会议、德育工作会议等,加强和推动党的各方面重要工作。在教职工中,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医德医风建设,开展“转变机关作风年”活动。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在党委的领导下,民主办学得到积极推进,校务公开步入正轨。2005年10月起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对学校党建和全局工作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百年校庆圆满成功 经过三年多的筹备,按照“庆典为体,学术为魂”的宗旨,精彩、圆满地组织了建校100周年庆祝活动。通过编纂校史、修建校史馆、恢复老校歌、讨论“复旦精神”等,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通过广大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响应和广泛参与,汇聚人心,振奋精神。复旦的校庆,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在社会上也引起强烈的反响,极大地提升了学校在国内外的影响和声誉。
在“十五”实现向研究型大学转型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学校将进入“三步走”战略完成第一步、迈出第二步的关键阶段,不仅要保持第一步的发展势头,更重要的是要为第三步的冲刺提供强劲的动力。在这个承前启后的攻坚阶段,我们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
——党和国家对复旦大学提出更高的要求 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的头二十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期。为紧紧抓住和切实用好这个战略机遇期,党中央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使命。复旦大学要遵循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百年校庆贺信中提出的要求,努力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综合性大学”,努力成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领域原始性创新的重要源头,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力量,汇聚优秀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
——国家和地方的重大战略提供发展的机遇 国家“十一五”规划把科技与教育作为发展的重点。全国科技大会后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部署了一系列重点领域、重大专项以及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计划。复旦大学要抓住机遇,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占据应有的份额。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在上海举行,上海正以此为契机,加快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建设,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努力实现“四个率先”。复旦大学要结合学科优势,积极、主动地介入,在科教兴市战略中显示应有的力量。
——国内外高等教育的竞争仍然相当激烈 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聚焦到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竞争,国内大学在争创一流的道路上更是你追我赶。广大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也有着旺盛的需求和很高的期望。复旦大学必须加倍努力,抢抓机遇,求得更快的发展。
面对新的形势,全校师生要进一步明确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增强使命意识和危机意识,弘扬“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光荣传统,团结一心,扎实工作,以创新精神和一流业绩,开创学校新的百年辉煌。
二、“十一五”指导思想与奋斗目标
“十一五”期间,复旦大学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内涵发展之路,着眼于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即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科技创新的能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能力,争取达到亚洲大学前列的水平,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今后五年学校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进一步突出重点,凝炼方向,集中优势建设好“985工程”创新平台、基地,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上争取有重大突破。
——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上海市科教兴市战略,在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积极回应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为经济社会和地方发展做出更为积极、更为显著的贡献。
——保持办学核心层学生规模的基本稳定,重在优化结构,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进一步做好人才引进、师资补充、中青年骨干培养等方面工作,大力扩展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规模,形成一支规模合理、结构优化、富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
——加快推进国际化战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同世界一流大学、学术机构的合作和竞争,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声誉和国际影响。
——根据事业发展的要求和学术活动的规律,进一步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积极探索建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内部管理体制,全面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学校的高效管理和良性运转。
——基本建成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郁、学术交流便利、富有复旦特色的现代大学校园。
实现上述目标的指导方针是:
——以坚持内涵发展为主导原则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坚定地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内涵发展也是发展,是更深刻、更坚实、可持续的发展。要妥善地处理好改革、发展、管理的关系,坚持改革,积极发展,加强管理,厉行节约,切实提高办学的效益和水平。
——以增强综合实力为发展主线 根据内涵发展的要求,着力于学校综合实力的增强,在师资力量、培养高质量人才的能力、科学研究的水准、体制机制的活力以及优良传统和社会声誉等方面再上新的台阶。——以争取重大突破为主攻方向 结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瞄准世界学科前沿,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集中资源、集中优势,在若干学科领域或研究方向上争取重大突破,形成向世界一流大学冲击的强劲势头,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贡献。
三、任务与举措
1.巩固优势,集成交叉,进一步完善研究型大学学科体系 在“十五”期间基本完成学科结构调整的基础上,紧紧围绕“若干学科率先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战略目标,巩固优势,突出重点,加强交叉,适当拓展,促进若干学科高峰的崛起,带动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
——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充分发挥重点学科在学校学科建设中的核心、示范和引领作用。巩固现有的国家重点学科,进一步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向世界一流学科迈进,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支持和发展具有一定基础和水平的学科,争取成为国家重点学科;继续保持国家重点学科数在全国高校前列的位置;以“十一五”“211工程”建设为依托,通过以重点学科为核心的学科项目建设,加强优势学科,发展新的学科生长点,增强学科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使若干学科达到亚洲大学前列。
——继承和发扬我校人文学科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加强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拓宽视野,促进交叉,形成学科新特色,保持在国内高校中的领先地位,提升国际影响力。
——巩固数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已有优势,加强学科交叉,加强与高技术领域的结合,占领学科发展的制高点;根据已有基础和学科发展交叉融合的趋势,创造条件,适当拓展,完善基础学科结构,增强基础学科的整体实力。
——加快推进生物医学领域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加强医学学科与其他学科、医学领域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深化融合,构建现代医学学科体系,巩固医学学科在国内的领先优势,为建设一流医学学科打下坚实基础。——按照高水平、综合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研究型大学学科体系。结合国家和上海市在新材料、信息、能源、环境等领域的重大发展战略及学科的现有基础,积极发展高起点、有特色的工程技术学科;建设精干的艺术、教育学科,鼓励新兴优势学科的生长,营造良好的学科生态。
2.集中力量,重点跨越,提升学校科研核心竞争力
面向世界学术前沿,紧密结合国家、地方重大战略和规划,以“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为重点,建设学校科研创新体系,提升学校科研核心竞争力,争取获得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研究成果。
——认真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高度重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结合国家及地方的战略需求,主动适应国家科技创新体制和政策的变化,积极争取承担更多重大和重点的科研项目,学校科研经费增长率超过“985工程”同类学校的平均水平,到“十一五”末全校科研经费超过10亿元。
——进一步构建和完善符合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需求的科研创新体系和组织结构。以重大科学问题为核心,集中相关的优势学科,整合多方面的优质资源,重点推进“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筹建国家实验室,组织大体量、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团队,全力争取重大科研突破;继续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争取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实现突破;继续鼓励学科交叉研究和自由探索式研究,保持和发挥基础研究的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学术评价体系,持续产生高水平的研究成果。2-3个主要基础学科能持续地在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上发表系列研究论文,多数学科在各专业领域高层次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的比例稳定增长;保持近年来在争取国家级科技成果奖项方面的良好势头,积极争取国家级一等奖;学校的专利申请量和批准量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争取产生一批重大学术文化成果和决策咨询成果。
3.深化融合,提高水平,加快综合性大学医科发展 顺应现代医学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学校学科综合的优势,深化实质性融合和学科交叉,支持附属医院的建设和发展,积极探索在综合性大学中发展医科的新路,加快促进医学教育、科研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医科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的优势,推进学科交叉和融合,通过体制机制的调整,促进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结合,促进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学、药学、护理学等的结合,促进医科与校内其他学科、尤其是生命科学的结合。
——以生物医学、脑科学“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依托,大力加强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等的学科建设以及与生命科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结合,加强与校外有关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积极参与徐汇生命科学园区的建设,使复旦成为国家最重要的生物医学研究中心之一。
——积极争取卫生部、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的支持,加强对附属医院的管理和指导,鼓励和支持附属医院进一步强化医疗、教学和科研的结合,鼓励和支持附属医院在出色完成基本医疗服务任务的基础上,巩固学科领先地位,引领医学发展,不断提高医疗水平,构建亚洲一流的医学诊治中心。
4.夯实基础,强化创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控制学生规模,进一步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教学质量,坚持德育为先,强化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扎实推进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和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栋梁之才和领袖人物。
——以德育为核心,大力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个性发展、感知学术前沿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国际交流的机会,强化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建立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长效机制。
——积极探索本科招生自主选拔录取改革,加强复旦学院建设,扎实推进通识教育,通过强化通识教育带动本科专业教育的改革,夯实学生知识和素质基础,鼓励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为契机全面提高本科教学水平。——继续大力推进课程建设,不断推进本科生课程总量建设,使课程资源达到5 000门次/年、3 000门/年以上水平,提高小班教学和个性化教育的开课能力,建设一批国家精品课程、优秀通识教育课程、双语课程和国际课程;改进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加强精品课程、交叉选修课程和精品教材的建设,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和教学体系。
——深化研究生教育和教学改革,加大研究生自主招生改革的力度,调整和优化研究生结构,推进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制定和落实弹性学制培养标准,完善淘汰制,推动实施博士生资格考试制度;大力推进博士生导师制度改革,建立更多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基地;继续办好博士生论坛;国家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奖数量保持全国高校前三位。
——保持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含网络教育)在校生规模的基本稳定,加强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加强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在规范办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会优质资源,积极拓展大学后继续教育和培训。
——进一步改善教学基础设施,利用校园整体布局调整的契机,完成物理、化学、电子、生物、医学等基础实验教学场所的改建或搬迁,重视和加强教学楼、专业教学实验室、学生文艺体育活动场所建设。
5.充实梯队,增强实力,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坚持以人为本,积极稳妥地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在进一步加强优秀人才引进和师资队伍补充工作的同时,高度重视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不断提高师资队伍和管理、技术队伍的整体水平。
——加快扩充师资队伍,“十一五”末全校专任教师和研究人员达到3 200人左右,其中6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保持实验技术和行政管理队伍规模基本稳定,充实实验技术骨干,优化管理队伍结构。
——以“985工程”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为主体,紧紧围绕学科发展和院系发展需求,积极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战略。以全时引进为主,适当控制分时引进,在五年内引进约300名校聘关键岗位以上的人才,其中海外引进约占70%。汇聚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顶尖人才和创新团队,大力引进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
——推进院士计划,积极做好“长江学者”的推荐聘任工作,有效实施和完善“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方案”,大大扩展国际化、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规模,产生一批具有国际声誉的知名学者。
——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切实关心青年教师的事业发展和生活。抓紧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梯队;加大教学、科研、管理队伍国际化培养的力度。
——结合国家事业单位改革,深化学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建立社会化、国际化的人才遴选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岗位聘任制度,继续推进高级职务聘任改革,鼓励灵活多样的用工方式,注重分类管理。进一步做好博士后工作,到2010年在站博士后达800人左右。
6.抓住机遇,积极开拓,加强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紧密结合国家、地方发展战略,进一步探索学校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更为直接的切入点和更为有效的体制机制,为服务上海、服务全国做出更为直接、有力的贡献,在服务的同时争取更多的发展资源,加快学校自身的发展。
——建立司职国内协作的专门机构和队伍,在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方面有效加强学校整体的组织运作。
——高度重视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围绕国家和上海“十一五”重点发展领域,开展学科布局与创新平台建设。建立一批与重点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研究平台、工程技术中心、校企联合实验室和中试基地,加强国防军工科研工作,逐步形成一支从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开发队伍。
——实施专利与技术转移战略,组织好重要项目的技术成果的专利申请,推进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建立新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建设好技术转移中心,形成技术转移的新模式和新机制。
——坚持以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运作和社会化操作机制,强化研发基地-孵化基地-产业基地的有机链接,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复旦科技园区的全方位服务功能,以创新理念和思路不断提高学校高科技企业内涵,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强大优势,建设高水平的思想库和辐射先进文化的基地,为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道德指引和公共政策咨询;围绕金融、物流、文化、传媒、医疗卫生、国际交流等领域,为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服务,为上海2010年世界博览会做贡献。
——深化“三区融合、联动发展”,进一步加强区、校合作,增强相关城区知识创新活力,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创建中发挥更大作用。
——搭建平台,创造机会,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创业等形式,学以致用,服务社会。
7.提高层次,扩大影响,继续推进学校国际化进程
充分利用百年校庆后国际交流的有利时机,加快学校的国际化进程,积极拓展规模,注重提高层次,着力于推进高水平的国际科研合作和国际化办学,全面增强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继续增进与国外著名大学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办好有影响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继续推动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加强与国外一流大学与学术机构、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和国外基金的科研合作;举办一批高水平、有影响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积极营造校园国际化氛围,继续增加外语教学的语种数量,办好英文网页、宣传资料和学术刊物,提高师生的国际交往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外交流,“十一五”末每年赴境外学习交流的在校学生达到1 500名左右。
——发展高水平的留学生教育,稳步拓展留学生规模,优化生源结构,显著提高外国留学生攻读研究生学位的比例;筹建复旦国际学院,开设一批以英语授课的基础课程和高级研修课程,提高留学生教育的层次和质量。
——发挥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优势,争取国家支持,进一步推进与国外著名大学合作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推广中国文化,树立复旦的国际形象。8.合理规划,注重效益,建设信息化生态化校园
按照“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郁,学术交流便利,富有复旦特色”的要求,科学组织规划,分步实施建设,基本建成信息化、生态化的现代大学校园。
——进一步完善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和各校区规划,根据多校区不同功能定位进行配套建设,调整、安排好院、系、所(科研平台、基地)坐落。
——继续推进江湾新校区和张江校区的建设,根据需要适当安排老校区的改修建工作。在江湾新校区建设一批学生宿舍和青年教师公寓,做好二期建设规划并付诸实施;完成张江校区二期规划和建设。
——以改革的思路,多渠道、多模式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社会资源,着力解决学生公寓、青年教师公寓以及引进人才的住房和生活配套问题。
——适应多校区办学和管理的需要,构建高水平的智能化城域网实施平台,继续推进网络基础、安全管理、应用系统等方面的建设,提高信息化校园的服务管理水平。
——突出学校的人文文化底蕴和氛围,充分结合校园自然景观,进一步做好绿化工作和人文景观建设,营建更加优美的校园环境。
9.激发活力,提高效率,切实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结合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改善校内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科学管理,激发办学活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率,以高水平的管理促进高水平大学的建设。
——认真研究现代大学的管理体制,进一步探索和推进校、院(系)两级管理,充分调动院系办学的积极性,增强院系的活力;着力解决多校区管理问题,形成科学、高效、便捷的管理制度。
——按照建设节约型学校的要求,增强节约意识,建立相关机制,强化节约能源的管理规则,力争到“十一五”末学校单位建筑面积的资源消耗按可比价格比“十五”末降低20%。——深化学校土地、公用房、大型仪器等资源配置、管理的改革,推行资源配置与产出效益相挂钩的激励措施,规范管理,促进共享,厉行节约,提高效益。
——切实加强和改进校部机关的工作,改革和完善体制机制,加强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转变作风,提高效率,增强服务意识,推行科学管理。
——继续推进后勤改革,进一步提高专业管理水平和专业服务质量,提升后勤保障功能,构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
10.立足长效,把握方向,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巩固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建立、健全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政治保证。
——严格党内组织生活,规范党内生活制度,继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制度,发挥党组织在院系和附属医院中的政治核心作用;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建立校、院系两级党内、校内情况通报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对教职员工党员的教育作用,加强党员学习培训,坚持党课制度,办好各级各类党校,推进“学生党员成长计划”。
——结合两级管理改革,配强、配好院系和医院的党政班子;加大对青年干部的教育、培养和选拔力度,充分利用党校平台,开展干部培训,改进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启动新一轮干部轮岗、挂职锻炼计划,积极主动、有计划地向社会输送干部;继续推进“人才工程预备队”工作,有计划地加强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和学生骨干的培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考核措施,坚持和完善领导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制度,加强对基层工作的分类指导。
——全面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精神,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辅导员队伍建设这两个关键环节,以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为中心,推进新一轮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落实青年教师必须担任辅导员或导师两年的规定;切实发挥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德育工作首要负责人作用;继续探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完善大学生创业资助体系,落实经济困难学生“双助”计划,成立全校性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心。
——促进校园民主,建设和谐校园。严格依法治校,推进校、院(系)两级教代会制度建设和校务公开工作,充分发挥校务、学术、学位委员会等组织以及专家教授的作用,加强工会、共青团和妇委会等群众团体的各级组织建设,畅通学生参与民主办学的渠道;做好统战工作,加强党外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做好宗教、侨务及对台工作;巩固百年校庆的文化建设成果,加强多校区校园文化的整体性建设,切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大力繁荣学生社团,活跃校园文化,维护学校良好形象;全方位关心青年教师,做好离退休工作,帮助有困难群众,落实稳定和安全工作责任制,增强应急情况处理能力,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11.团结务实,鼓励创新,营造建设一流大学的文化氛围 继承和弘扬百年复旦的精神传统,结合自主创新、争创一流的时代任务和要求,倡导团结务实、艰苦奋斗的作风,培育学校特有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品格,铸就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复旦之魂。
——利用校史资源和多种有效方式,继续对广大师生开展系统的爱国荣校教育,使“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复旦精神深入人心,真正成为复旦人的鲜明气质和坚定信念。
——继续推进人事管理、科研评价与奖励制度改革,优化学术环境和人才成长环境,加强对科学精神和创新成果的宣传,增加并进一步组织好各学科及跨学科的学术论坛和学术沙龙,形成鼓励探索、宽容失败、敢于冒尖、甘于寂寞的创新文化氛围。
——完善教学评估机制,鼓励教师改善教学方式,增加互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既注重知识传授、又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课堂环境;支持并引导学生继续积极参与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和社会实践,办好学术类学生社团,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的氛围,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加强平台(基地)建设和教学科研活动中的团队合作,在成果评价和资源配置上处理好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合作者(包括学生)的关系,努力建设各学科之间、同事之间、师生之间团结合作、协力攻关的团队文化。
——树立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加大对学术腐败行为的惩戒力度,克服浮躁心态,集中精力,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地推进每一项工作。
第三篇:十一五期间规划纲要总结
十一五期间规划纲要总结
十一五期间,中国营养学会在中国科协和卫生部的领导下,贯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7-2011)的精神,各项工作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职责,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五十周年的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发挥我国科技事业发展重要力量的作用,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方式,拓宽工作领域,丰富工作内涵,加大工作力度。中国营养学会团结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致力于专业探索、科学普及、为民服务,为完成“十一五”规划、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小康社会作贡献。
一、承担政府职能转移,进行营养立法等相关工作
1、进行《营养改善工作管理办法》编写
2009年受卫生部疾控局的委托,起草卫生部《营养改善工作管理办法》草案的任务,完成了大量会议组织、文献查阅、意见汇总、条款撰写和修改等工作,先后组织召开了五次专家会议,邀请卫生部、儿基会、营养学会、大专院校、相关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征求各方面的意见。2010年8月3日卫生部向全国卫生系统正式发布了《营养改善工作管理办法》,成为营养工作的第一个较为全面的法 规文件,对今后营养工作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2、组织《营养改善条例》营养师试点工作
受卫生部疾控局的委托,2007年组织在托幼机构、中小学校和养老机构中配备营养师开展营养改善活动的试点工作。该项工作于2007年启动到2010年初完成,分别在北京、浙江、湖北、青岛的中学2所,小学2所,幼儿园1所,养老院1所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试点工作,各试点单位配备合同制营养师1名,开展全面的营养改善工作。经过一年的试点工作,试点单位均取得了明显的营养改善效果,也获得了营养师指导幼儿、学生和老年人饮食营养的经验。也为营养立法工作作了先期的经验积累。
二、推动科技与经济相结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营养学会在工作中重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努力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承担社会化职能,为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服务。
过去的五年间,根据中国科协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学会立足学科发展、自主创新,与时俱进,宣传最新营养研究成果,提倡健康饮食、运动、生活方式,为提高中国居民营养科学素质和健康水平服务。
在努力做好营养科学研究和营养知识科普宣传的同时,学会一直在探索一种联系社会各界力量,最大效能地发挥各自优势,有效改善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的新模式。
中国营养学会推动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初步尝试是2002年,在制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之后,为了打破当时营养素补充剂被国外产品一统天下的局面,中国营养学会成立专家组,自主研发了更适合中国人的国产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配方,并将技术转让给企业,这次尝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仅解决了学会租用办公场所的困难局面,并且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设立了 “中国营养学会营养科研基金”,连续5年共使用资金1000万,资助完成了57个有关维生素、矿物质、植物化学物与健康关系的研究项目,在营养学界开创了科技社团筹款资助学科基础研究的先河。中国营养学会的社会知名度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2010年,学会承担了科协“创新发展基础项目”,申报建立我国第一个“营养科学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试点。为应对我国居民营养健康面临“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的双重挑战”,探索一种集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及社会团体等各方力量,建立一种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从技术改进、技术升级的被动应对向技术创造的主动出击转变,为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贡献力量。
三、加强学术交流,繁荣营养科学技术事业
学术交流工作是中国营养学会重点工作之一,多年以来中国营养学会一直坚持开展研讨会、论坛、继续教育培训班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工作。
1、召开学术会议及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2006至2010年共召开52次学术会议,举办了15个继续教育培 训班,参加人数 8280余人次;交流论文2318余篇;印刷论文集60种,编写培训教材15种。
2008年召开的“第十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是营养学领域四年一度的学术盛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662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就食物、营养和健康的多个层面作大会报告,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既有国际的发展趋势、先进技术方法的应用和热点问题,又有国民膳食营养状况改善、针对不同人群特点和实际营养问题进行干预的实践和成功经验。会议还组织8个专题会议,口头交流论文98篇,80余个墙报交流。
2010年召开了“第二届两岸四地营养改善学术会议”,主题是“膳食变迁对民众健康的影响:挑战与应对”。来自内地、台湾、香港、澳门的355名营养学科技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程义勇理事长亲自组织实施,针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膳食变迁及其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开展学术交流。主会场交流学术报告16篇、分会场交流学术报告33篇、专题论坛2个,交流学术报告8篇;征集学术论文246篇。
此外,还召开了“中国儿童膳食与营养健康研讨会”、“食品功能和健康声称高层论坛”、“老年营养与长寿学术研讨会”、“医疗机构新发感染疾病防治培训班暨加强医院营养工作研讨会”,“中日营养健康交流研讨会”、“倡导科学合理使用营养素补充剂专题研讨会”、“维生素D科学新认识论坛”、“饮料摄入与健康学术研讨会”等多个专题学术研讨会。举办了多个继续教育项目如“临床营养继续教育培训班”、“公共营养现场调查与分析培训班”、“老年人慢性疾病营养防治 新进展学习班”等,受到专业人员的认可。“孕期、哺乳期妇女及婴幼儿、学龄前儿童营养与健康培训班”,是中国营养学会首次针对儿科、儿保、围产和临床营养医师而举办的营养培训,吸引了来自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21名临床医师参加。培训受到学员的一致好评,参会的学员强烈要求营养知识培训。
2、举办营养知识更新班
十一五期间共举办了“维生素营养与慢性病防治”、“营养与神经科学”、“营养相关慢性病社区干预的意义及其进展”3期营养知识更新班,共有来自全国各地247名学员参加专业学习。培训班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和教授授课,并在交流探讨营养专业知识基础上,还增加了交叉学科的内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3、举办“营养领导才能培训班”(“Leadership Training and Capacity Building amongst Younger Nutritionists in China”)
“营养领导才能培训班”是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IUNS)为推动发展中国家营养工作,培养未来国际性营养领导人才而创办。目前已在非洲及亚洲多个国家成功举办,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中国营养学会得到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IUNS)的支持,并由学会名誉理事长葛可佑亲自邀请专家、安排课程,已在2008年、2009年成功举办两期培训班。培训内容注重现实问题分析与解决,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参加培训的学员均为来自大学、临床医院、疾控中心等单位的45岁以下的营养科技工作领导人。会议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授课,教师与学员比例为1:3,教学方式强调互动,创建了国际学术交流的 新模式。
4、设立并颁发中国营养学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营养学会科学技术奖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的营养界唯一奖项,是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激励科技人员攀登营养科学技术高峰;同时促进营养学研究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结合,推动我国营养事业发展而设立的奖项。奖励对象是在营养科学技术研究第一线做出直接创造性贡献的个人。该奖项每两年申报、评审、奖励一次。从2005年起,截止2010年已进行3届评审,共有21个研究项目获奖,颁发奖金37.2万元。
5、主办《营养学报》
2007~2010年共发稿625余篇,发行5.14万册,连续4年被国内9个数据库、19种文摘刊物及291种期刊做数据源外,继续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09-2010)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4版)》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源期刊(英文版)》。2009年主要被引用指标:影响因子0.899,总被引频次1652,即年指标 0.102,基金论文比0.78, 5年影响因子1.155,Web即年下载率48.1,h指数17。
6、编著《营养科学辞典》
自2005年,由学会名誉理事长葛可佑牵头,组织知名营养专家编著我国首部《营养科学辞典》。此工作正在顺利进行。
四、全面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中国营养学会长期致力于科普宣传工作,“十一五”期间,在科协“三个服务一加强”的指导思想下,科普工作成为学会工作的重中之重。学会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核心,搭建科普工作平台,重点工作及进展情况如下:
1、修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编著“《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精编版”及《中国居民在外就餐健康指南》,为营养科普宣传制定理论依据
2007年学会受卫生部委托,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1997版进行了修订,制定了《指南》(2007版),为居民提供最根本、准确的健康膳食信息,指导居民合理营养、促进健康。2008年1月卫生部以1号令的形式发布。《指南》与《宝塔》的制定,为学会开展科普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09年底,学会特组织专家编著《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精编版。它是遵循正确、通俗和实用的原则,提炼原著中的精华部分改写而成。将于2010年11月出版发行。
2010年9月,受卫生部疾控局委托,科普委员会承担了编著《中国居民在外就餐健康指南》任务,并初步确定了主要内容及分工,计划于2011年6月完成。
2、结合《指南》和《宝塔》,长期开展科普宣传活动,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服务
(1)长期积极参与各类主题科普活动,帮助大众实践《指南》和《膳食宝塔》 “十一五”期间,由学会现任秘书长贾健斌牵头组织,联合全国22个省市营养学会,结合全国科技周、科普日、地球日等活动,在全国30多个城市开展推广《指南》大型宣传活动。五年间,共免费发放《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折页、挂图、《营养相关慢性病》等材料共约66.7万张/套/册,开展科普讲座、报告会共约260场,约1300人次营养专家及工作人员参与,受众数百万,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2010年与雀巢公司合作开展“中国儿童营养健康教育项目”,针对四所城市的共约4万名小学生、三个农村地区共约2万名小学生,通过营养课程、小工具、游戏、竞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及干预。
(2)努力提高农民营养知识水平,积极参与科技下乡;关心贫困学生健康,实施“送营养工程”
农民,特别是贫困革命老区的未成年人是学会营养宣教的重点人群之一。学会一直把科技下乡作为科普工作的重点之一,“十一五”期间,学会专家共42人次参加了中国科协组织的“百名专家、百名致富能手进四川凉山”、“百名科技专家、致富能手进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百名科技专家、致富能手进回乡”等科技下乡活动14次。做报告40余场,发放科普万余份,受众万人次。
学会参与科协倡导的“大手拉小手行动”,在吕梁展开科技扶贫,并启动了“送营养工程”,免费为两所寄宿制小学近400名学生每人每天提供一颗鸡蛋。为学生们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对他们的膳食状况进行专业的调查、追踪。根据他们的状况,提出了编制学校一周 食谱、膳食中增加大豆及其制品、米汤不要倒掉等合理化建议。2010年,增加了临县前陡泉小学,免费为400余名学生提供鸡蛋,至此,学会每年资助鸡蛋的学生人数达到了700余名。
为贯彻邓楠书记关于吕梁扶贫工作要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指示,2009年学会和科协农技中心合作,引进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与当地政府一起收购小杂粮,2010年3月止,共从吕梁农户收购3890吨小杂粮。
2009年,中国科协与学会共同举办了“爱北京,爱祖国,庆祝建国六十周年”革命老区吕梁贫困小学生夏令营活动。(3)加强大众传媒传播能力建设,努力扩大传播领域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积极参与推动媒体的营养健康科普宣传活动。中国营养学会与《北京青年报》、《环球时报》、《健康时报》、《中国食品报》、《科技日报》、《成都商报》、《南方都市报》等多家报刊以及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十一五”期间,学会共为报刊杂志提供稿件共约360余篇;与电视台、电台合作节目共约80集(期)。另外,2006—2010年学会专家接受新闻媒体采访共约200人次以上,广泛宣传了科普知识。
(4)以发展创新为指导思想,努力实现科普活动品牌化、科普资源产品化
“十一五”期间,学会开展了多种形式、大量的科普宣传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工作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以传统的科 普形式进行工作,在经济效益上是纯粹的投入,压力巨大。2008年,第七届科普委员会成立。新一届委员积极思考与探索,希望寻求一种新的科普工作模式,在保证宣传效果的同时,在经济方面减少投入、减轻压力,使科普工作进入一种经济上与宣传效果双方面的“良性循环”。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科普活动品牌化”以及“科普资源产品化”成为学会科普工作的新方向。2010年3月,科普委员会提出开展“宝塔进社区”大型营养科普宣传活动,以《指南》(2007)为核心内容,在社区、机关、医院、学校、餐馆、农村、写字楼、部队、媒体、企业等广义的大社区开展科普讲座、举办知识竞赛等各种形式的宣传,并制定了“宝塔进社区试点工作实施办法(草案)”。努力打造学会品牌系列科普活动,吸引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参与,共同为营养知识的普及做出贡献。6月,在科协的支持下,开展了“宝塔进农村”暨吕梁“送营养工程”项目。同时,科普资源产品化也是今后科普工作的重点。学会以《宝塔》为核心,开发了台历、冰箱贴、围裙、塑料自吸纸、不干胶贴纸等科普产品,将科普资源与实际产品相结合,为将来科普产品转化为经济效益打下了基础。
五、加强民间科技交流,促进对外科技合作
1、与港澳台开展学术交流
《第二届两岸四地营养改善学术会议》于2010年4月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会议由程义勇理事长亲自组织实施。会议主题为“膳食变迁对民众健康的影响:挑战与应对”。期间邀请港澳台报告嘉宾共10人,来自台湾、香港以及澳门;同时还邀请了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IUNS)前主席Mark Wahlqvist教授。会议为内地、台湾、香港、澳门营养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机会。
应“台湾营养师公会”邀请,中国营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翟凤英教授于2010年赴台参加了该公会第六届年会并进行了以《中国大陆国民营养法立法现状及营养师证照制度》为题的专题演讲。此次参访是两岸营养学术交流活动之一,也为更广泛的合作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期间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宣传、《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的修订,以及膳食营养伪科学宣传的抵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2、加强国际交流工作
第19届国际营养大会(ICN 2009)于2009年10月在泰国曼谷举行。由中国营养学会多位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期间,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IUNS)举行了换届选举。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杨晓光研究员当选了第19届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执行委员(Council Member),任期四年。这是继葛可佑理事长之后我国营养科学家第二次出任此职务。
此外,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组织出访活动、接待国际营养学专家,与国际同行广泛进行学术交流。学会领导多次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在日本召开的第十五届国际营养师大会期间,学会领导与国际营养师联合会主席及秘书长,交流了有关营养师培训方面的经验。多次参加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举办的营养国际会议,与各国同行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并对营养领域前沿课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六、履行桥梁纽带职责,搭建科技工作者平台
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营造“营养科技工作者之家”;重视人才培养,加强科普志愿者培训。
2004年,周光召为学会题词:“中国营养科技工作者专家”。“十一五”期间,学会通过举办讲座、培训、座谈等形式,加强了科技工作者之间的横向和纵向交流,及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有效增强了科技人员的凝聚力,为科技工作者搭建温馨之家。
学会注重营养科普人才的培养,2003年成立“科普志愿者”,人数约110人。2008年。人数增加到267名,分布在全国23个省市及自治区,来自大专院校等各个领域。95%的志愿者为副高级以上职称。
2010年9月,开展了“中国营养学会科普志愿者科普技能培训活动”项目,通过网络远程教育形式,对志愿者进行现代信息工具在科普中应用技能、营养学最新知识以及营养相关学科最新政策等内容的培训,提高他们科普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培养高素质营养科普志愿者精英。同时向全国招募科普志愿者238名,志愿者总数增加到505名,扩充了队伍,并在学会网站开通了免费视频平台,实现了科普资源共享。
七、加强组织建设,增强服务意识 1、2007年正式启动学会全面改革创新工作
自中国科协批准中国营养学会的全面改革创新试点工作以来,成立了以葛可佑理事长为首的学会改革领导小组;向全体理事传达了中 国科协对学会改革的文件和精神;制订了一系列创新改革文件等。
2、改革试点进展
项目实施以来,学会多个层面的工作得到了加强和改善,改革成果显著,为今后稳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坚持民主办会,制定相关制度,发挥全体理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落实民主选举;健全民主决策;加强民主监督;健全对分支机构的管理。
(2)完善会员为主体的组织体制,加强制度管理,强化会员发展和服务:成立会员部、建设多元结构会员体系和会籍管理数据库,在有条件的省市自治区设立“会员之家”。
(3)推进办公室职业化改革,建立能流动的聘任机制,增强服务能力:面向社会招聘,改变员工学历结构;加强专职人员聘后管理,制订奖惩和辞退制度;实行固定用人和流动用人相结合,明确专兼职结合的用人机制;加强办事机构工作人员的在教育和岗位培训工作,推动工作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进一步明确办公室人员的各个岗位职责、工作流程,进行现代化管理,提高办事能力和服务水平。
3、会员发展工作
2006年开始学会直接发展新会员,会员总数由2006年底的8900人增加到2010年10月的13902人。改革后,收费会员比例由57%增加到目前的90%。
4、为会员服务
(1)建立和发展会员之家 2007年学会在27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 “会员之家”,与学会一起共同为会员服务,促进会员发展,增强与会员之间的联系。(2)编印《会员通讯》
2007年开始编印首期《会员通讯》并向会员免费发放。到2010年10月份为止,学会已编印《会员通讯》13期。
《会员通讯》是中国营养学会会员专刊,为了更加及时传播学会信息并减少地方学会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从2010年起将逐步推广电子版的《会员通讯》。既保证了会员通讯的时效性,又及时的传播了学会信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深受广大会员欢迎。(3)建立了多元结构的会员体系和会籍管理数据库
2007年学会首先建立了多元结构的会员体系和会籍管理数据库。积极使用中国科协的个人会员管理系统,使会员的管理逐渐步入网络化、电子化阶段。
(4)采用现代化手段开展会员日活动
2009年12月中国营养学会第二届会员日活动在北京主会场及10个省市会员之家分会场同时召开。这次会员日活动采用网络视频会议形式,在北京学会办公室设立主会场,同时分别在10个省市会员之家设立分会场。
(5)表彰优秀会员和科技工作者
学会每四年召开一届会员代表大会。2008年10月召开了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第六届理事会财务报告以及《中国营养学会章程》修改草案。评选出25个中国营养 学会先进工作者,16个先进集体,在会员代表大会上进行表彰。(6)提供其他多种形式的优质服务
努力从多方面为会员提供优质服务,优惠参加本会及下属分会组织的国内、国际有关学术活动及其举办的专业培训班;免费获得本会编印的有关学术资料;优惠订阅《营养学报》;优先在本会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等。
八、加强网站和资源数据库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
学会网站是学会形象宣传的窗口,也是科普宣传的平台。在网站建设与更新中始终把科普宣传放在第一位:如建立“营养科普”栏目,设立吃的学问、妇幼营养、老年营养、疾病营养等多个栏目;并设“专家谈营养”专栏,充分利用专家资源网站宣传营养知识。为了更加充分地利用网络,为营养知识的宣传搭建现代化平台,2009年学会对网站进行改版。新网站更加注重信息的及时性、科学性,在为营养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同时,努力打造面向大众百姓的“营养大讲堂”。增加营养知识的趣味性,提高与百姓的互动性。
“中国公众科技网”也是中国营养学会长期合作伙伴,自2008年至今,长期为“饮食营养”专版供稿,共提供稿件约300篇,并编写营养知识问答题近千余道。
2010年9月,“中国营养学会科普志愿者科普技能培训活动”项目的顺利实施,也标志着学会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该项目[,]成功实现了大型会议/培训活动网络化,实现了教授授课与课件播放同步、主会场与分会场视频同步、活动进行与录音录像同步,大大节 约了活动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并成功建立了学会网站免费视频平台,完成了科普资源共享的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学会的壮大,学会旧网站的很多功能都略显陈旧,很多栏目也无法满足日益增多的信息的需求。在今年4月对沿用了6年的学会旧网站进行了改版,并新增设了学会的在线学术论坛。新版网站注重功能变化:第一,更加着重体现学会办会宗旨,全面展示学会工作、注重服务理念,版面简洁、易浏览;第二,栏目的划分更加清晰准确,便于浏览、查找信息。首页增设站内搜索,方便快捷;第三,实现便捷及低成本的自我维护管理,使网站的信息能及时有效的更新;第四,学会明确定位服务人群,营养专业从业者及学生、关注营养学会的企业及各种单位、想获取科学营养知识的普通大众。鉴于此,新网站设计更加人性化,首页增添了个人会员、单位会员登录区域,便于会员的登录、信息查询。同时增加了会员专项资料下载区,使大家能分享最新学会资讯;第五,增设“专家谈营养”、“Q&A”等科普板块,让想了解营养知识的普通大众,可以随心所欲的提问。既增加营养知识,又改善自身的饮食习惯。
论坛方面,学会过去一直就想建设一个能提供给广大会员、营养科技工作者、营养爱好者一个交流、资源共享的平台。科协信息中心提供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契机——在线学术论坛。论坛在创建之初就定位于一种网络学习交流方式,以其方便快捷、长期持续的特点促进各阶层营养工作者、营养学者之间的交流。据统计现在营养论坛注册会员已达660人,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加中。每日PV都能稳定在300 人以上,曾经一天的最高访问量一度达到4951人。每日同时在线50~60人,每日都有新主题新用户以及10条以上帖子,无零回复贴等。
学会拥有众多的会员资源,但过去由于联系方式的局限,学会的最新信息往往无法及时传递,会员与学会、会员与会员之间的交流也很少。有了论坛以后,很多学会会员都注册成了论坛的会员,这样便方便了大家的交流,会员有任何疑问,也能得到学会及时的答复和反馈!
本着服务于广大会员与营养工作者的理念,相信我们学会网站和论坛的建设会日臻完善,使学会信息化水平更进一步。
“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一、整合学科资源,实现学术交流精品化
中国营养学会将在2007~2010年调整、完善、提升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12•15讲话精神,坚持以科技工作者为本,充分发挥学会在推动我国营养学科发展的积极作用,整合利用现有专家与学科资源,加强规范管理,不断开拓学术交流的新模式。在继续提高“营养知识更新班”、“营养领导才能培训班”等现有品牌学术活动质量的同时,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和潮流,打造以学科和技术综合交叉为特征的学术交流活动品牌,促进新的科学发展。同时进一步加强国际间以及港澳台学术交流工 作,提升中国营养学会在国际的知名度和地位。
二、探索科普活动新模式,提高全民营养健康意识
1、加强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搭建科普交流大平台。
建议科协,在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服务方面,从宏观的角度,对于科协所属学会的科普项目及活动进行整体策划。充分发挥桥梁及纽带的作用,加强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搭建科普交流大平台,联合各个学会及政府相关部门共同承担项目,组织大型科普活动,帮助学会打造“品牌活动”。
2、加大科普力度,提高四大重点人群,特别是农民营养科学素质。
我会将加大科普力度,提高四大重点人群,特别是农民营养科学素质,为提高他们的营养科普素质、改善营养健康状况服务。
三、大力发展会员,会员服务常态化、多样化。
增加为会员服务的形式,如网络会议形式、《会员通讯》电子化、网上申请入会等现代化手段,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四、营养知识成果化,努力为经济社会服务。
将科学研究成果通过科技创新,转化为营养健康产品,继而为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和经济社会服务。建议“十二五”期间,科协加大对此方面项目的支持。
中国营养学会 2010.10.29
第四篇:区十一五规划纲要
区十一五规划纲要
**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导言
“十一五”时期是我区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加快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构建金三角,再造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
《**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阐述“
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对**区抓住历史机遇,加快整体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国家省有关“十一五”规划精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第一部分规划背景
一、基本概况
**区位于**市南部,距市中心16公里,独立城区。地处**、伊春、佳木斯三市交汇处,大鹤立河、小鹤立河横贯城区。辖区有5个街道办事处,18个社区,面积16.5平方公里,总人口10万人。具有煤炭、木材、水、土地资源的比较优势。鹤伊、鹤大公路的贯穿,以及丰富的资源,形成了“金三角”区位优势。**、峻德两大国有煤矿,东山区红旗乡座落在**.
**区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距城区9公里,有集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的3A旅游胜地——将军石山庄。近年,开通了旅游专列,新增设有1万平方米的人工浴场,2千多米的环湖路和湖堤。
二、良好基础
“十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内谋开发创业,外向招商引资,全面实施“构建金三角,再造新**”总体发展战略,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的目标和任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8亿元,年均增长31.8;财政收入达到1938.3万元,年均增长21.8。
经过几年的努力,在我区形成了煤炭生产经销、粮食加工、食品酿造、木材加工、陶粒等建筑材料五大产业。区属煤矿从2000年的几户发展到现在25户,相继新上了具有相当规模的煤炭深加工企业——中煤牡丹江**分公司选煤厂、均源型煤厂,双鹤冶金铸造厂,长起机械制造厂,北京现代建筑材料厂,鑫鑫高效环保节能油厂等诸多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对我区减少对煤炭生产行业的依赖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形成了多元化发展新格局。特别是中煤牡丹江**分公司选煤厂,是我区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年洗煤60万吨,创产值3亿元,创税1000万元,是我区立区企业。它的建成将为**区经济迅速崛起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城区建设步伐加快,区容区貌显著改善.住宅建设开工30万平方米;建设通乡公路8.3公里。扩建了兴东路等30条城市主次干道,完成了大树进城工程;修建了**广场,新建了休闲健身广场。城区绿化、净化、亮化、硬化、美化又有新进展。新建了峻德商贸市场和**商贸市场,4000平方米封闭式**商贸市场,采用了彩钢透明玻璃屋顶,为全省首家。新建维修公厕45座,标准化水洗公厕一座,居民入厕难问题得到缓解。新修了沿河护坡。建设了政府机关办公楼,机关办公条件得到改善。
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两基”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疾病防控体系、医疗救治体系等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取得成效,初步建立了突发性公共卫生应急机制,重点加强了卫生环境建设。积极推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出生率控制在8‰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0.26‰以内。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全民健身运动日益普及。民政事业健康发展,社区组织建设取得新突破,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应保尽保,弱势群体利益得到保障。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强化综合治理,社会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安全工作得到加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整治,煤矿安全生产体系进一步完善,交通、消防等各项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信访工作合力攻坚,形势稳定。民族、宗教、侨务、人防、双拥工作等各项事业也取得了新成绩。
“十五”计划的胜利完成,在建设新城区的进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存在问题
经济总量小,立区企业少,支柱产业还没有形成;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财政实力较弱,城区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就业再就业压力大,煤矿安全压力大,各项社会事业有待提高。
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区“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紧紧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历史性机遇,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工业经济为主体,以招商引资为主导,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促进经济增速、财政增长,人民增收;以人为本、以协调发展为本,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以安全生产、社会治安为保证,维护社会稳定;以城区建设、社会保障、社区发展为基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家园,实现“构建金三角、再造新**”的历史性跨越。
二、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
(一)经济总量目标:到2010年,全区地区生产
总值、财政收入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实现4.56亿元,年平均递增14.87;财政收入达到3877万元,年均递增14.87.
(二)城区建设发展目标:完成“一路两场两桥”建设,“一河三路”绿化;完成40万平方米建筑开发。
到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经济总量达到9.12亿元,财政收入将达到7754万元。
在以上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指引下,要把握一个统领,坚持四个原则。
把握一个统领。就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既快又好地发展。
一是坚持加快发展原则。加快发展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全区人民的迫切愿望.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以及今后的矛盾和问题,就必须加快发展,坚持不懈、不遗余力的快发展、大发展。坚持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员就业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是坚持工业兴区原则。工业是我区的主导产业、立区产业和主体财源,占整体经济一半以上,占财政收入的80以上,支撑和左右着经济全局,承载着**加快发展的希望,必须坚定不移的实施工业兴区的主体战略,走资源开发、资源精深加工道路。
三是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基于**板块经济的实际,必须立足区域联合,充分利用两大国有煤矿、地方工业企业等产业发展优势,实现经济单元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区域联动,构建资源共享、产业相依、产品相联共同繁荣发展新格局。
四是坚持以民为本原则。把人的发展作为发展的核心,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关注民生,体恤民情,着力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突出问题,让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第三部分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
一、加快经济发展
(一)培植立区工业企业。充分发挥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优势。集中精力培植一批规模、效益型企业。加强政策引导,提供基础条件,搞好配套服务,优化经营环境。通过招商引进、联合立项,扩大再生产等方式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到2010年要培植发展利税1千万元以上的企业2户,500万元以上的企业3户,100万元以上的企业5户。形成一批带动力、创税能力强的立区骨干工业企业。
(二)构筑产业发展新格局。要稳步发展基础产业,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上。确保全区煤炭产量稳定在100万吨。要着力培育新兴产业,围绕矿山配件生产,加快机械加工、金属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快扶持传统产业,提升木业生产能力和水平,加快酿造工业技术改造。要提升壮大支柱产业,抓好煤炭精深加工,以中煤集团等四大煤炭洗选项目为主体,加速发展煤炭精深加工业;以人和粮业、佰平米业为骨干,扩大米业生产能力,提高产品档次,增强竞争能力,使米业、煤炭精深加工业占工业的比重提高到60以上。
(三)积极壮大第三产业规模。充分利用地域交通物流便利、集市贸易畅通、位于旅游交界等有利条件,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要进一步搞活商业经济。兴办餐饮娱乐业和两处集贸市场,并按区域经济分布特点,建立一处牧畜交易市场和两处集贸市场,特别是发挥新建的全封闭**商贸大棚和峻德商贸大棚带动作用,加快商业经济发展。要积极发展特色服务业。根据结合城区主干道环境规划,着力发展不同类别的集餐饮、娱乐、购物等各具特色的商业一条街,繁荣地区市场。要加快发展旅游业。利用将军石山庄三A级旅游景区的辐射作用,争取上级支持,完善基础设施,积极发展休闲旅游相关产业。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加快信息咨询、法律服务、仓买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全面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四)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上项目。要创新招商思维。全面推行产业招商,乡情招商、服务招商,资源招商和项目招商活动,形成招商有功、引资受奖的良好推进落实机制。要优化招商环境,推行全程式代理服务制,完善一站式办公服务措施,提高办公服务效率,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要完善招商载体。扩大工业园区,着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集中进行管理服务,做好三通一平,力求引进大项目、高效益项目。在集中辟建一定规模工业园区的基础上,还要谋划**区大工业园区,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项目建设机遇,依托优势,争取相关配套产业项目,进一步提升工业企业群体效应。
二、加强城区基础设施建设
(一)完成“一路两场两桥”建设工程。即改扩建**路,改扩建**广场,新建一处大型休闲广场,新修建**北桥、**南桥。每年修建20座公厕,五年完成所有危厕的翻建、改造。完成与城区基础设施相配套的城区供水排水工程。
(二)推进城区绿化美化亮化建设。完成“一河三路”绿化,即沿河,**路、兴长路、兴建路三条主干道的绿化亮化,使其成为**美丽的街景。广泛开展街巷开展绿化美化,达到街街花草簇拥,院院卫生整洁。
(三)完成40万平方米城区开发建设。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有计划,分期分批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改善城区居民的生活条件。
三、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满足丰富多彩的社会物质文化需要为出发点,不断发展繁荣各项社会事业,提高社会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提高全民素质。巩固“两基”成果,深化课程改革;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实施名校工程,提高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规范文化市场,培养文化文艺队伍。坚持《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体育工作方针,增强体育健康意识,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要大力发展卫生保健事业,以传染病防治为重点,有效预防控制重大传染病疫情,完善疫情应急管理机制;加快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机构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抓好妇幼保健工作,巩固爱国卫生工作。加大医药卫生监督管理,确保医药、食品安全卫生。要搞好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继续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深化综合改革,加强综合治理,广泛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为我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到2010年,人口出生率控制在8‰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6‰以内,符合政策出生率在94%以上。要完善城区居民生活保障制度,规范社会救济制度。健全社区组织,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全面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切实维护妇女、儿童权益。
四、加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一)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和不断完善民主制度,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调动全区各族各界人士的积极性,为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扩大基层民主,社区居民委员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等办事公开制度,保证基层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建立和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反映社情民意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专家咨询和论证制度,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
(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以新世纪黑龙江人形象建设为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宣传教育,塑造**人文明热情,诚实守信,创新务实,拚搏进取的新形象。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建立完善道德建设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推进机制。培养公民社会公德意识,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公德,开展家庭美德教育。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搞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实施《**市妇女发展规划》和《**市儿童发展规划》,切实维护妇女儿童权益。
五、构建和谐文明**
认真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公共安全工作,努力建设“平安**、和谐**”。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等重点人群的教育和管理,努力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建立宣传、教育、预防和惩治相结合的社会安全网络。通过创建平安街道、社区,增强群众安全感。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安全执法,切实抓好煤矿等高危行业安全生产,采取上岗人员素质达标、安全基础设施建设达标、企业管理者合格等强有力措施,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消防法规,加大完善消防设施和设备力度,提高消防质量和能力。到2010年,全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完善就业机制,广辟就业渠道,扩大就业技能培训,抓好下岗职工安置、就业服务和指导、劳务输出等重点工作,努力提高劳动力素质,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十一五”期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建立健全信访工作机制,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完善人民调解、治安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工作制度,形成各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格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深入开展双拥活动,不断增进军民团结。
第四部分规划实施
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必须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规划实施机制,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把握好规划实施的重点和时序,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一、制订配套政策
根据发展的实际需要,准确把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效运用政府掌握的公共资源配置手段,制定实施公共政策,促进规划目标的实现。科学安排财政预算。根据“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编制实施好财政预算。加强财源建设,壮大财政实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强公共财政的保障和支付能力。
二、建立实施机制
建立组织领导机制。由区政府成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并制订组织领导制度,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监督检查重大事项进展和落实情况,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实现。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政府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将规划纲要确定的相关任务纳入工作目标,明确主管领导、责任人和工作进度要求,制订实施方案,切实抓好落实。建立公众参与机制。进一步加强规划实施的宣传和民主监督,不断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规划、参与实施和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健全政府与公众的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促进规划实施。建立滚动衔接机制。在组织好规划实施中期评估的基础上,建立滚动衔接机制,加强重大战略问题的跟进研究,不断探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机制、新办法,为规划的有效实施创造条件。
三、落实重点环节
落实专项规划。各专项规划作为全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规划纲要在特定领域的细化和延伸,突出反映了政府在这些领域的政策意图。各有关部门要依据本规划纲要,实施好专项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做好衔接协调。科学制定城市、道路等专项规划,正确处理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关系,加强衔接配合,确保在总体要求上保持一致,在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在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不断提高规划的管理水平和实施效果。
四、规划实施调整
本规划纲要一经批准,由区人民政府组织实施。规划实施期间如发生重大变化或其它重要原因需要进行必要调整时,由区政府提出调整方案,报请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2006年1月
第五篇:天津市河东区十一五规划纲要
天津市河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发布机关:政务网
时间:2008-9-10 17:33:00
(2006年1月7日天津市河东区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十一五”时期(二00六至二0一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区加快实现“三步走”和“三个基地”建设目标的关键时期。制定并实施好河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对全区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规划纲要认真分析了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围绕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工作重点、政策取向、主要举措等做了全面规划,是我区在“十一五”时期实现跨越发展的行动纲领。
一、“十一五”时期发展的基础和环境
(一)“十五”时期取得重大成就
“十五”时期,是全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科学谋划,真抓实干,全面推进“三步走”和“三个基地”建设目标,战胜了包括非典疫情在内的各种困难,圆满完成了“十五”时期的目标任务。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60.8亿元,比2000年的22.1亿元增加1.75倍,年均增长22.5%。结构调整步入优化提升新阶段。第三产业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83%,比2000年提高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一批优势企业和产品。区级财政收入创历史最好水平,2005年突破7.65亿元,比2000年的2.14亿元增加2.57倍。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基本完成,骨干企业初步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商业公司和街道工商实业公司实现了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国有资产监管运营体系逐步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区的比重达到55%。政府机构改革不断深化,建立了区级行政许可服务中心,清理取消了一批审批事项。进一步优化了发展环境,开展了清费治乱、改善投资环境等系列服务活动。科技、教育、卫生、住房等各项综合配套改革步伐加快。
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利用外资取得重大突破。五年累计签订直接利用外资项目41个,直接利用外资额5487万美元,在我区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11个。对外贸易继续拓展,五年累计外贸出口额达5272万美元。加强了与全国60多个地区的经济往来与协作,对内引资取得新成效,五年累计引进内资大项目70余个,直接利用内资29亿元。
城市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累计拆除危陋房屋243万平方米,新建住宅500万平方米,大型公建项目近百万平方米。配合全市新建、改造了12座桥梁和东南半环快速路、津滨轻轨、地铁二号线等重点工程。完成了月牙河、护仓河、北排污河改造工程和京山铁路沿线综合治理整顿。新建翻修排水管道22.3公里。新建绿地面积6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6.6%。积极推进蓝天、碧水、细胞、安静等环保工程,提前一年实现环境保护总量控制目标。加大了市容环境清整力度,城市面貌不断改观。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累计创办科技园区6个,发展民营科技企业750家,专利申报1150项。获得科技成果88项,其中11项获市级以上奖励。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设施不断改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布局调整效果良好。“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取得明显成效,被评为全国“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示范区。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一批社区文化设施相继落成,家庭文化艺术节、社区文化艺术节形成特色,荣获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区称号。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获得全国比赛奖牌153枚。建立了区域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社区卫生覆盖率达95%,夺取了抗击非典疫情的胜利,初步建立了疾病控制、医疗救治、卫生监督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体系。继续保持人口低生育水平,被评为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区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社区建设得到发展,荣获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称号和全国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荣誉。连续四次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民族宗教、侨务、档案、国防教育、人民防空、防震减灾建设稳步推进。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就业和再就业体系进一步健全,“4050”下岗失业人员安置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累计安置下岗失业人员6万人。创建了爱心编织站,实现了灵活就业。社会保障体制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初步形成,建立了各种服务内容相配套的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预计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654元。居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综合整修旧楼区327万平方米。新增供热面积1326万平方米,供热普及率达88%。加强了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效突出,9个单位和社区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先进集体。依法治区步伐加快,完成了“四五”普法任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二)“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发展环境
未来五年,是河东区站在新起点,抓住新机遇,再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的重要时期,也是实现“三步走”和“三个基地”建设目标的关键时期。分析未来发展趋势,主要有五个方面的有利条件:一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补充等外部环境为我区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二是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滨海新区纳入全国总体发展战略布局,为天津也为河东区发展带来最大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深刻认识并抓住这个机遇,主动服务,顺势而为,乘势发展,对拓展我区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提高发展水平具有重要带动作用。三是海河综合开发改造。海河全长72公里,我区拥有其中心城区段32公里中的8.2公里综合开发区间。随着海河经济带、文化带和景观带效应的逐步显现,必将为我区发展服务业,建设文化旅游基地和完善城市景观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四是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随着我市现代服务业“四大服务功能”和“六大服务体系”的建立,为我区大力发展沿河、沿桥、沿路、沿站的楼宇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创造了新的发展契机。五是河东区积聚能量的释放。区委、区政府制定实施的“三个基地”建设规划,凝聚了人心,鼓舞了斗志,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效解决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急难问题,办成了许多长远起作用的大事,为“十一五”加快发展集聚了能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十一五”时期,我区也面临制约发展的一些不利因素。一是资源、能源约束的矛盾更加突出。由于土地资源、能源和水资源的供求紧张,必然影响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任务十分繁重。二是经济结构不够合理。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很难适应市场竞争需要。三是体制机制不够完善。部分企业活力不强,现代市场体系不够完善,经济体制改革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四是社会矛盾更加突出。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压力较大,公共安全面临新的挑战,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调整的难度加大。五是区域间竞争加剧。各地区都在竞相加快发展,我区如何在竞争中抢抓机遇,扬长避短,实现新的跨越,也将面临新的考验。面对机遇和挑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继续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团结奋进,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二、“十一五”时期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
(一)指导方针
总体指导方针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八届八次、九次全会和区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抓住重大历史机遇,围绕“三步走”和“三个基地”建设目标,坚持集约型、节约型、生态型发展模式,加速推进结构调整、自主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对外开放和城市建设,显著提升全区的综合实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竞争力,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建设和谐河东。
(二)遵循原则
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坚持创新发展思路;必须坚持把服务业作为优先发展战略;必须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发展;必须坚持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根本动力。
(三)功能定位
河东区是天津市中心城区之一,是距滨海新区最近的中心城区。根据中央和市委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战略部署以及天津城市总体规划,河东区发展的功能定位是:立足河东,依托海河开发,融入滨海新区建设,面向天津及环渤海区域发展,努力建设成现代商务商贸物流基地、直沽文化旅游基地、都市工业示范基地和开放型、服务型、和谐型的现代化新城区。
(四)战略目标
河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的目标是:区域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城市功能更加完善,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更加友好,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全面实现“三步走”和“三个基地”建设目标。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5%以上;
----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以上,到2010年达到17.5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以上;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均增长18%以上;
----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
----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5%以上,实际利用内资年均增长20%以上。
2、社会进步主要预期目标
----社会事业支出占区级财政支出比重达到54%;
----义务教育入学率、毕业率和完成率达到100%,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供给能力达到95%;
----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100%;
----城区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覆盖率分别达到98%;
----城市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年均增长10%以上。
3、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主要预期目标
----居民供热普及率达到90%以上;
----绿化覆盖率达到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平方米;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
----城市环境空气二级良好以上天数达到80%以上;
----环境噪声达标覆盖率达到93%。
三、融入滨海新区 依托海河开发 借势发展
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海河综合开发改造,是我区加快发展里程中最明显的有利条件。抓住和用好这两个有利条件,必将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一)融入滨海新区的思路和重点任务
天津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是市委“三五八十”四大奋斗目标的丰硕成果,是天津发展面临的最大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我区是距滨海新区最近的中心城区,要抓住这一机遇,主动融入和服务于新区发展,充分借助新区的交通航运、产业发展、科技研发、信息服务、人才聚集、旅游休闲等优势,带动河东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按照“真诚服务、主动融入、学习借鉴、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借势发展”的基本思路,做好融入滨海新区这篇大文章。一要,融入滨海新区高度开放的空间。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将掀起新一轮对外开放的热潮,成为国际国内大公司、大集团投资的热点,成为海纳百川、万商云集的创业热土,成为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聚集之地。我们要借助这些优势,主动融入新区对外开放的空间,发挥我区资源优势,带动对外开放战略实施,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和质量。二要,融入滨海新区政策趋动空间。进一步建设好滨海新区主要靠天津自己的力量,同时国家也会给予必要政策支持和帮助。我们要借助政策趋动的优势,加强“三个基地”建设项目与新区项目合作,力争把新区的政策优势转化为我区加快发展的强劲推动力。三要,融入滨海新区体制创新空间。学习新区发展理念,坚持更高标准、追求更高水平的发展原则;学习新区建设和管理经验,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发展环境;学习新区改革创新经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造能够激发企业活力、有利于社会财富聚集及充分涌流的体制机制环境。
(二)依托海河开发借势发展的思路和重点任务
市委八届三次全会做出的“大力发展海河经济”的重大决策,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历史性的意义。海河两岸综合开发改造,必将带动服务业的发展,优化经济结构,创造巨大的商机,增加就业岗位;必将带动海河流域经济的发展,为区县经济增长提供动力,创造条件;必将带动城市环境建设,使津城更加壮观美 丽,展现大都市的形象;必将带动城市文化品位的提高,增强凝聚力和影响力。经过两年多的开发,海河服务型经济带、文化带和景观带的效应正逐步显现。
按照“依托海河开发、利用有效资源、打造特色节点、辐射‘三个基地’、促进和谐发展”的基本思路,充分利用海河沿岸的土地、文化、景观、品牌等资源,围绕六个主体目标,四大功能区和十项基础工程等重点建设任务,发挥我区海河岸线长、跨河桥梁多、立体交通体系较完备的优势,着力建设好海河上游河东区段的三大节点,辐射带动现代服务业“五个聚集区”和“三条商务发展带”的形成。一要,借助海河沿岸中心商务区节点开发的优势,建设以南站中心商务区为核心的沿河现代服务业发展标志区,辐射带动十一经路、新开路、卫国道三条商务大道的形成。二要,借助海河沿岸文化旅游节点开发的优势,建设大直沽地区“洋务溯源”旅游观光区,辐射带动沿河文化休闲旅游经济带的形成。三要,借助海河沿岸大型会展区节点开发优势,建设天钢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区,辐射带动会展娱乐经济带的形成。四要,借助海河沿岸工业东移的契机,调整产业结构,建设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都市型工业园区。五要,借助海河沿岸景观建设节点的开发优势,建设展示现代都市风貌的沿河、沿桥、沿路景观带。
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都市型工业为特色的服务型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按照“扩大总量,整合存量,提高质量”的要求,以楼宇经济为重点,依托基础性、功能性项目,全面建设现代商务商贸物流基地,打造高档次的服务业品牌,刺激和引导消费需求,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中心城区的聚集和辐射效应。
1、完善规划布局。加快实施发展现代服务业“五区三带”规划,大力推进楼宇经济建设,形成功能完善、聚集力强、特色明显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格局。“五个聚集区”,即:天津中央商务区(CBD),规划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标志区;大直沽“洋务溯源”旅游观光区,规划建设集洋务运动、直沽民俗文化为特色的文化旅游观光区;天钢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区,规划建设立足天津,辐射京冀和环渤海地区的会展标志性聚集区;新开路嘉华商业聚集区,规划建设知名品牌云集、特色突出的商业聚集区;津滨大道物流集散区,规划建设与滨海国际物流中心相连接,面向“三北”的物流聚集区。“三条商务楼宇发展带”,即:规划建设十一经路金融商务发展带、卫国道商务商贸发展带、新开路商务商贸发展带,逐步形成以十一经路立交桥为轴心的向中心市区、滨海新区和交通枢纽地区辐射的三条商务大道。
2、重点发展行业。要体现特色,全面推进,重点发展三大类十个行业。“三大类”即:与制造业相关的生产型服务业;与产业关联度高的新兴服务业;与人民群众最终消费相关的消费型服务业。“十个行业”即:一是金融保险业。建设天津中央商务区(CBD)和十一经路金融街,做好沿线商务楼宇的开发调整置换,吸引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企业落户河东,增强区域金融服务功能。二是现代物流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培育物流产业的市场主体。建设津滨大道物流集散区,新建和改造9大专业批发市场,交易额突破150亿元。三是楼宇经济。以发展总部经济、研发机构为重点,沿十一经路、卫国道和新开路建设一批高档楼宇,推动企业总部、物流货代、工程设计、中介咨询、营销中心等品牌楼宇建设,形成一批集公寓酒店、商务休闲于一体的现代服务业产业群,增强聚集功能,提 高规模效益。四是文化旅游业。搞好文化旅游基地建设,打造“洋务溯源”文化旅游观光区,开发新的旅游资源、旅游项目、旅游商品,培育特色文化产业。五是会展服务业。发挥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天津中央商务区(CBD)等载体作用,引进国际会展中介机构和专业公司,提升会展功能,促进会展业的发展。六是信息服务业。打造“数字河东”,建设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公共信息三大网络平台。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发展网络服务业。推进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融合。七是商贸流通业。规范大型超市,发展连锁店、专卖店、特许加盟店等新型业态;加快商业区和商业街的建设,重点建设嘉华商业聚集区、阳光星期八等特色商业街和金耀、帝旺等星级酒店;对天津站后广场和轻轨、地铁二号线等若干个站口做好预留规划,发展交通枢纽型商业。八是房地产业。完善房地产业发展体系,加大商务楼宇开发力度,积极发展健康、绿色、环保、节能省电型住宅。九是中介服务业。引进和培育中介服务知名品牌,大力发展咨询、法律服务、科技服务、会计师、广告等中介服务业,促进中介服务业聚集发展。十是社区服务业。积极发展家政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社区休闲娱乐服务、体育健身和特殊生活服务等专业公司。规范发展物业管理,扩大物业管理覆盖面。
(二)大力发展都市型工业
充分发挥老工业区优势,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园区建设为抓手,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扩张规模和总量,加快推进都市工业示范基地建设,努力创造河东工业新优势。
1、加快工业载体建设。按照都市工业示范基地的功能定位,完善工业发展布局。建设“两园和若干个工业小区”。“两园”即:金地物流工业园,位于天津空港物流加工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工业园,位于本市静海县,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若干个工业小区”即:围绕加工制造业为滨海新区配套服务,重点建设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机械制造、包装材料、纺织和食品加工等功能各异的二号桥、天钢、春华等工业小区、楼宇工业园。加快区域内不同行业的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营造工业经济的行业集聚规模。加强规范各类园区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建立完善的服务工作网络,探索中心城区都市型工业新模式。
2、做优做强优势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食品、针织、服装、设备制造、加工配套和装饰建材等传统产业,积极培育和开发新产品,提升工业经济档次。发展一批适合区域资源环境特点,满足人民需求的清洁型、节能型、低耗型产业和产品。继续开展“质量兴区”活动,实施“名牌战略”,提高产品质量。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纺织服装、食品、机械加工、医药、日用化工等市场前景好的产业。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全面推行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进工业、交通运输、建筑、商用和民用节能。大力推进再生水的利用和先进节水设备器具。大力推进各种原材料的消耗管理和再利用,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最大程度的利用生产和消费中产生的各种废物,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大力推进清洁生产,从生产和服务的源头减少废物的产生和排放。组织抓好循环经济试点,建立有效的发展循环经济的体制和机制。
(三)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加快高新技术产业步伐。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注重消化、吸收和创新。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光电一体化等优势产业。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驻区大企业的人才、技术、学科优势,通过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形成 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依托的科技创新体系和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向科工贸一体化转化,帮助企业加大高新技术产品和项目的开发与投入,以具有高新技术产品和项目的企业为龙头,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2、大力发展自主创新企业。通过政策引导、资金融通、项目引进、产品推介等手段,吸引和扶持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的科技型企业,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带动一批“专精特新”的小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
3、积极创办科技园区。重点建设生产力促进中心、大学生创业园、帅超、帅越、帅先、帅达科技园和医药生物技术、地热技术、环保新技术、风力发电节能技术、通风机械和电气传动技术等产业孵化器。加强园区管理,建立动态招商引资机制,着力引进重大项目,以园区的发展带动科技成果的转化、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五、科技教育与人才
加快实施科教兴区、人才强区战略,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打造优质教育品牌,强化人才资源建设,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体系、高水平教育体系和人才支撑体系,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一)全面推进科技创新
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建设科技信息、中小科技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大学院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形成社会化的科技服务网络,提高市场开拓竞争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育和扩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经济增长源。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科技投入体系,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建立健全科普工作体制和机制,建设科普教育基础设施,实现科学普及的社会化。
(二)发展高水平教育
加快教育发展,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减负工作要求,构建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督导评价体系。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大力发展学前教育,高水平、均衡化普及义务教育,高质量普及高中学段教育,确保各项教育指标完成。大力发展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加强社区学院建设,构建完善的区、街道、居委会三级社区教育资源网络,努力创建学习型新城区。职前教育培训率达到90%以上,从业人员在职培训参与率力争达到70%以上。积极创办天津和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建设2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优化教育资源,在新建居住区配套建设一批规范化学校和幼儿园,建设2所历史名校,完成4至5所优质高中校建设,再建1至2所示范性幼儿园,推进特殊教育中心建设。完善教育资源库和校园网建设。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
(三)加快人才资源开发
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人才。重点培养和引进面向21世纪新型产业体系和管理与科技创新的高层次、复合型、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才。到2010年,全区人才总量达到12000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占2%,大专以上学历占80%。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制定完善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发挥柔性引才的积极作用,实现引才、引智与引资工作的衔接与沟通。健全人才使用机制。完善人才奖励政策,逐步形成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完善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探索建立对高 级技工、各类专业化劳动者等技能人才的评价体系。健全人才培养机制。鼓励支持各种教育和培育机构,利用现有的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为“三个基地”建设培育大量的复合型人才。
六、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按照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为目标,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全力推进体制改革
1、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政府职能,基本形成公正透明、运转协调、行为规范、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实现政府工作重心向完善制度建设、加强规划引导、维护市场秩序和提供公共服务转移。继续清理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改进行政管理方式,发挥行政许可服务中心的办理许可、效能监察、要素配置、社会服务等平台作用,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继续实行政务公开,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完善服务协调职能,建立健全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机制,运用规划引导、政策激励、中介组织服务等多种形式,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完善对财政资金有效、全程监控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扩大政府集体采购范围。逐年增加对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区建设等公共服务投入,不断满足公共需求。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落实《公务员法》,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2、深化企业改革。全面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继续推进国有、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国有商业公司、区属建筑企业改制工作,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推进国有骨干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运营机制,建立出资人制度,健全国有、集体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3、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全面落实国家和我市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基础设施建设、文教体卫等公益事业及法律允许的一切领域;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以多种形式参与国有、集体经济的改制与资本重组;鼓励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做优做大做强,尽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重点抓好私营企业十大行业排头兵。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与监管,拓宽融资渠道,支持鼓励企业快速发展。到2010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26%,占全区比重的60%以上,实现税收占区级税收的60%以上。
4、加快市场体系建设。按照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要求,规范市场准入,强化市场监管,加快建设面向区域的产权、人才、技术等要素市场。规范发展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用监管制度和失信惩戒制度,探索建立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的监管信息系统、以行业协会为主体的同业自律系统、以信用中介机构为主体的市场信用服务系统。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二)全面提高开放水平
1、提高招商引资质量。顺应国际产业转移和国际资本流动出现的新趋势,加强利用外资的产业选择,切实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加强对外资的产业和投向 的引导,注重引进高附加值、高辐射力、低能耗、处于产业链高端的外商投资项目,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环保产业。优化投资环境,创新招商方式,加大对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大公司、大集团的招商引资力度,完善招商引资的体制机制和有关政策。提高出口型企业对外贸易质量。
2、拓展招商引资空间。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打造三大招商项目平台,即:园区项目平台,抓住工业战略东移和大中型企业重组、并购、嫁接改造的机遇,整合企业资源,创办和完善各类工业园或科技园区,吸引国内外制造加工业投资建厂;商务楼宇平台,抓住海河综合开发和城市拆迁改造机遇,整合开发沿河、沿桥、沿路、沿站各类商务楼宇,吸引更多国内外地区总部设立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培训中心、投资性公司和中介服务机构;市场载体招商平台,抓住我市市场调整机遇和五大功能区建设,整合开发各类市场资源,培育和建设一批专业特色大市场,吸引国内外企业投资。
3、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市政府在国外搭建的商品生产销售平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建厂。积极做好国外、境外驻津商会、协会等组织的项目对接和洽谈,组织有实力、有意向的企业与外商、外企搞好合作。协调组织区域内有实力的企业到国外、境外开展投资洽谈活动。大力发展劳务出口合作业务。加强与各兄弟省市和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
七、增强城市载体功能
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增强城市载体功能,塑造优美的城市形象,提高城区现代化水平。
(一)交通
按照市大交通体系规划,完善区“七纵八横”道路网络,构建以天津站后广场为枢纽,中心区域为节点,公铁快轻并举,干支线相连,贯通全市,通达各地的现代化交通体系。配合全市重点实施七大工程,即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拓宽改造海河东路延线等12条道路、新建奉化桥等15座桥梁、津滨高速轻轨二期工程、地铁二号线工程和新建3个地下停车场工程。完成23条旧路的整修和拓宽改造任务。
(二)能源
完善市政配套设施,提高供热、供电、供气、供水设施处理能力。加快电网建设,配合全市搞好220千伏变电站等项目建设。加快大型集中供热锅炉建设,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实施小锅炉并网改造,发展区域型或规模集中供热,每年新增供热面积40万平方米。解决住宅小区电、气配套漏项问题。
(三)排水
重点建设低洼积水片的地下排水设施,提高防汛排水能力。建设污泥处理厂,结合路网改造,加快建设和改造雨水泵站,实现雨、污分流,消除雨污水排放空白区。
(四)住宅建设
调整房地产开发结构,适度增加普通商品房和中高档商品房开发数量,发展健康住宅、绿色环保住宅、节能型住宅。开发建设商品房500万平方米。改造鲁山道小二楼、东宿舍、郑庄子等8大片100万平方米旧危房。
(五)城市管理
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完善功能设施配置,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区为目标,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提高市容环境整体质量。继续推进旧楼区改造。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对违法搭建、设摊占路的整治力度。推进城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快环卫设施建设,提高环卫机械化作业水平,加强城区垃圾全过程处理,建设10座垃圾中转站,改造公厕32座。
八、保护生态环境
以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努力建设适宜人居和创业的生态城区。
(一)环境保护
继续实施蓝天、碧水、细胞、安静等环保工程,巩固和发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成果,采取有力措施,降低污染排放总量,切实解决影响经济发展和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改善城区环境质量。推行主要污染物在线监测,重点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率大于80%。工业污水处理达标率达到98%以上。完成区内10吨以下燃煤锅炉改燃和并网工作,对10吨以上燃煤锅炉安装高效除尘脱硫设施,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达到98%。综合治理城市声环境,加强噪声达标区建设,提高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加强环境监管,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二)绿化景观
提高城区的绿化水平和品位,创建绿色家园式的园林城区。综合整修主干道绿化带,规划建设一批街景广场、绿地广场、小区绿地、庭院绿地。结合市城市道路拓展和路网加密工程,建设城区主干道和水系两侧绿化带,建成环水和环路绿化带。新建8个具有民族和时代特色的主题公园。
(三)生态宜居
围绕创建环保型、生态型、智能型居住区,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使居住区与周边生态环境协调。重点建设太阳城等6个生态小区。对居住区的结构形态、开放空间等要素进行生态景观设计,完善绿地、休闲、娱乐、健身等公用设施,推广安全、节能、可循环利用的绿色建材、回用再生水、分类收集处理垃圾,构建舒适、健康、安全、优美的宜居环境。
(四)景观工程
继续实施景观道路整修工程。重点建设展示历史风貌和民俗特色的8个城市雕塑群。围绕“三环、两河、五线”,建设十一经路—新开路—东兴路—张贵庄路—卫国道—六纬路—成林道—津塘路环形商业景观路和月牙河、海河岸线景观带,13个交叉口及海河沿岸特色景观区建设。加强城市夜景照明、建筑物外立面管理,保持建筑物外观色彩协调、整洁美观,形成现代形象和历史文貌的景观走廊,打造整洁、优美、文明、有序的城市容貌。
九、构建和谐城区
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构建和谐新城区。
(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努力扩大就业。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贯彻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通过发展经济促进就业。加强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建设,开发社区就业服务。继续做优、做强以吸纳下岗女工为特色的“爱心手工编织”项目。加快推动劳动力市场建设,建立统筹的就业制度和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引导下岗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再就业能力。落实再就业各项政策,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促进多种形式就业,实施有效的就业再就业援助,建立促进扩大就业的有效机制。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实施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险合一”,到2010年,城区劳动法定年龄段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覆盖率达到98%以上,基本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助、贫有所济。依法规范劳动关系,提高劳动合同签约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3、实施社会福利与救助。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构筑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保障,全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对社会福利事业的投入,建设社会福利机构,到2010年,全区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人20张。全面改善妇女儿童发展的社会环境,认真组织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大力推动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优抚安置保障体系,完善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
4、提高人民群众收入水平。按照“强区富民”的目标,千方百计增加城区居民收入。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加快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收入增长与财政收入增长相适应的机制,企业职工收入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的机制。注重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通过大力发展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家庭平均收入水平。努力实现人民生活质量与经济发展同步提高,使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二)繁荣城区特色文化
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充分发掘直沽历史文化资源,打造“近代中国看天津、洋务溯源在直沽”特色文化品牌。发展社区特色文化,发挥社区文化网络功能,完善区、街及居委会三级文化设施网络,每个街道建成1个市级达标文化活动中心,每个社区建成1个图书室。积极开展富有河东特色的家庭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机关文化、军营文化,办好“河东家庭文化艺术节”和“社区文化艺术节”,推动群众艺术创作和群众文化活动的水平不断提高。加强文化设施建设。高标准、高起点规划设计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重点建设直沽文化艺术中心、河东文化大厦、新闻大厦、档案馆等设施。
(三)保障公民健康与安全
1、构建公共卫生安全服务体系。加快建立与城区地位相适应的现代化公共卫生安全服务体系。加强社区卫生建设,完善服务网络,健全服务功能。建立以区域医疗中心、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体的三级医疗救治网络,满足广大群众多样化、方便化和家庭化的卫生服务需求,解决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强化政府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应急处置中心和区防病站,提高快速反应处置能力。加强卫生执法监督。推进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建立卫生监督机构,加大对卫生全行业、食品卫生和医疗市场的监管。加快公共卫生设施建设。调整和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改造建设区结核病防治院、妇幼保健院等4所专科医院,新建丽苑医院,扩建中医医院,整合改建津东和赤峰医院。继续推进卫生体制改革。
2、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增加群众健身场地,健全群众体育活动组织,提高群众体育活动水平。抓住2008年北京奥运会机遇,积极推进竞技体育活动,以足球为重点,以田径为基础,抓住击剑、游泳等优势项目,提高篮球、排球的竞技水平。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新建多功能综合体育训练 中心和一批社区体育设施,确保每万人拥有健身场所6个,参加经常性体育活动人数占总人口的50%以上。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制定发展规划,组建足球俱乐部实体公司,实施市场化运作。
3、夯实和谐社区基础。坚持社区党建与社区建设相结合,努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公众参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民服务的新格局;坚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卫生、文化、治安、环境等建设相结合,努力构建促进人的素质提高的新载体;坚持硬件设施改善与有效管理使用相结合,努力构建促进社区和谐的新阵地;坚持妥善协调利益关系与解决群众最现实、最紧迫的问题相结合,努力构建不断解决矛盾、化解冲突、规避风险、促进和谐的新机制;坚持长远目标与阶段性任务相结合,努力构建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完善社区服务网络。构建区、街和社区居委会组成的集家政服务、托老幼服务、残疾人康复服务、商品配送、物资回收等为一体的三级服务网络体系,开展多样化服务,实现社区服务产业化。加快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区级综合性老年服务中心,每个社区居委会办公服务用房建筑面积达到100平方米以上,85%以上的社区建成示范达标社区,各街道都要建成社区服务中心、劳动保障中心、社区图书室、达标文化站和残疾人服务站,实现互联网管理。
4、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口环境。合理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严格按照区域资源的承载能力,完成各项人口控制指标。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现行低生育政策,完善计划生育机制和管理体制,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综合管理。重视人口老龄化趋势,妥善解决老年人口社会保障和精神文化生活问题。
5、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围绕创建“平安河东”,建立公共安全防控四大体系。着力建设警防、民防、技防紧密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城区防空、防灾一体化的人民防空体系;重大安全生产、食品安全事故预防控制、应急救援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公共卫生、自然灾害、食品安全、安全生产及社会治安等方面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保障全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建设河东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区防空防灾应急指挥中心、防汛储备库。完成对公安派出所的改、扩建任务。加强国防动员工作,积极探索中心城区国防动员工作的新途径,使人民武装、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和交通战备等工作有明显提高。认真贯彻《信访条例》,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社会矛盾排查和化解机制。健全仲裁机制,维护城区社会稳定。
(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1、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推进政务公开,发扬基层民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民主党派的作用,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实施依法治区,建立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推进法律进社区和社区矫正工作,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加强以“五五”普法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提高公民法律素质,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加强司法队伍建设,强化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和司法监督的作用,健全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保证权力规范运行,全面提升社会法治化的管理水平,使民主法制建设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和重要保障。
2、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强化政府的法律责任意识,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明确政府职能部门的法律责任,依法全面规范行政行为。建立科学的行政决策机制,实行重大决策调研论证、专家咨询和公示、听证制度,对事关全局发展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依照程序广泛征求意见,提高行政决策的公众参与度,使行政决策更加科学规范。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落实部门行政执法责任制,公开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监督措施,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提高综合执法效能。落实行政复议和行政复议责任追究制度,保障企业、公民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完善民主评议和行政监察机制,畅通人民群众监督的渠道,加强行政执法监察、廉政监察和效能监察,加大对违法违纪案件的惩罚力度。
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按照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要求,全面落实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战略任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贯彻《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深入开展建设节约型社会教育,把节约资源、回收利用废物等活动变成全体公民的自觉行为。全面推进文明城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楼院的创建活动,把精神文明建设推向一个新水平。
十、规划的编制与实施
本规划《纲要》依据《中共天津市河东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经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后,将成为“十一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区政府负责全面组织、推动,并通过计划实施,各相关部门负责各项任务的落实,区规划和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做好协调、监督。实施中如确需对本规划《纲要》进行修订,须报请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
本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是宏伟的,任务是艰巨的。全区各方面要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振奋精神,团结拼搏,扎实工作,锐意进取,为全面实现“三步走”和“三个基地”建设目标及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