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旅游业十一五人才规划纲要
《中国旅游业“十五”人才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2008-5-7] 阅读次数:[12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
为贯彻落实《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和中央实施人才战略的要求,大力开发旅游人才资源,全面加强旅游队伍建设,为实现世界旅游强国的宏伟目标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现将我局制定的《中国旅游业“十五”人才规划纲要》下发你们,请贯彻落实。附:《中国旅游业“十五”人才规划纲要》
主题词:旅游 人才 规划 通知
抄送:中组部、人事部、国家经贸委;各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旅游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局;苏州市、桂林市、黄山市旅游局
中国旅游业“十五”人才规划纲要
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国实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也是为我国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阶段。实施旅游人才战略,大力开发旅游人才资源,全面提高旅游队伍的素质,对于促进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旅游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实现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根据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对“十五”期间人才建设和教育培训方面的规划要求,结合我局制定的《中国旅游业发“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特制定《中国旅游业“十五”人才规划纲要》。
一、中国旅游人才开发的基本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五”期间,旅游人才建设和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对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提高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旅游队伍整体实力不断增强,行政领导干部队伍综合素质逐年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从业队伍规模发展较快,现有直接从业人员56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约为2800万人。与“九五”末相比,旅游行业正式职工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由17.5%上升到24.1%,拥有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增加了1倍多;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和认证基本形成体系,现全国经过资格认证的导游人员有13万人,取得导游员等级的2.5万人,取得旅行社经理资格和出境旅游领队资格的分别为2.5万人、0.4 万人;旅游院校建设快速发展,现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开设旅游专业的院校,全国共计1195所(其中高等旅游院校252所,中等旅游职业学校943所),在校生达33万人,包括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专科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四个层次;旅游培训正朝规范化、制度化发展,“九五”期间,国家旅游局为地方培训了200名省市旅游局长、327名老少边穷地区地县旅游局局长和2500名旅游企业管理人员,全行业参加教育培训的职工达287万人次,企业岗前培训、上岗培训、轮岗培训等基本形成制度,并逐步走向规范化。面对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新经济时代的挑战,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旅游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不高;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的不平衡性比较突出;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尚未形成有效的市场机制;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不足,创新不够等。
二、“十五”旅游人才开发的指导思想、基本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
“十五”期间旅游人才开发的指导思想是:旅游人才开发要坚持以邓小平人事人才理论及其旅游经济思想为指导,按照江泽民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大力实施旅游人才战略,积极探索新时期旅游人才开发的实现形式,以服从服务于旅游经济建设和旅游业发展为前提,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全面推进旅游队伍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培养高层次和短缺人才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把吸引、培养和用好人才作为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为实现世界旅游强国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第二篇:中国旅游业十一五人才规划纲要
《中国旅游业“十五”人才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2008-5-7] 阅读次数:[12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
为贯彻落实《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和中央实施人才战略的要求,大力开发旅游人才资源,全面加强旅游队伍建设,为实现世界旅游强国的宏伟目标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现将我局制定的《中国旅游业“十五”人才规划纲要》下发你们,请贯彻落实。附:《中国旅游业“十五”人才规划纲要》
主题词:旅游 人才 规划 通知
抄送:中组部、人事部、国家经贸委;各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旅游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局;苏州市、桂林市、黄山市旅游局
中国旅游业“十五”人才规划纲要
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国实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也是为我国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阶段。实施旅游人才战略,大力开发旅游人才资源,全面提高旅游队伍的素质,对于促进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旅游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实现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根据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对“十五”期间人才建设和教育培训方面的规划要求,结合我局制定的《中国旅游业发“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特制定《中国旅游业“十五”人才规划纲要》。
一、中国旅游人才开发的基本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五”期间,旅游人才建设和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对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提高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旅游队伍整体实力不断增强,行政领导干部队伍综合素质逐年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从业队伍规模发展较快,现有直接从业人员56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约为2800万人。与“九五”末相比,旅游行业正式职工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由17.5%上升到24.1%,拥有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增加了1倍多;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和认证基本形成体系,现全国经过资格认证的导游人员有13万人,取得导游员等级的2.5万人,取得旅行社经理资格和出境旅游领队资格的分别为2.5万人、0.4 万人;旅游院校建设快速发展,现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开设旅游专业的院校,全国共计1195所(其中高等旅游院校252所,中等旅游职业学校943所),在校生达33万人,包括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专科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四个层次;旅游培训正朝规范化、制度化发展,“九五”期间,国家旅游局为地方培训了200名省市旅游局长、327名老少边穷地区地县旅游局局长和2500名旅游企业管理人员,全行业参加教育培训的职工达287万人次,企业岗前培训、上岗培训、轮岗培训等基本形成制度,并逐步走向规范化。面对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新经济时代的挑战,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旅游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不高;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的不平衡性比较突出;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尚未形成有效的市场机制;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不足,创新不够等。
二、“十五”旅游人才开发的指导思想、基本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
“十五”期间旅游人才开发的指导思想是:旅游人才开发要坚持以邓小平人事人才理论及其旅游经济思想为指导,按照江泽民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大力实施旅游人才战略,积极探索新时期旅游人才开发的实现形式,以服从服务于旅游经济建设和旅游业发展为前提,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全面推进旅游队伍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培养高层次和短缺人才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把吸引、培养和用好人才作为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为实现世界旅游强国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目标
通过全行业的人才开发工作,使旅游业的公务员队伍、企业管理者队伍和导游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个层次;通过加强旅游人才开发的力度和大力培育旅游人才市场,逐步建立一套系统、高效的大旅游教育的人才开发体系和开发机制,使旅游业的行政领导人才、职业经理人才、短缺专业人才和教育培训师资人才的供给,在数量、素质和结构等方面适应参与国际旅游竞争的需要,为我国实现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提供人才保障。
(三)工作原则
1、坚持人才资源开发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的观念。人才资源决定着其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大力实施旅游人才战略,在全行业进一步倡导科教兴旅、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努力营造用好人才、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加快建立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机制,以提高旅游队伍整体素质,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坚持旅游人才开发适度超前。旅游人才规划是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管理思路、资金投入、政策措施等方面上保证人才开发适度超前,力求旅游人才总量与旅游业发展相适应,旅游人才结构与旅游产业结构相协调,旅游人才素质提高与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要求相同步,以实现旅游人才资源持续开发与旅游业长期稳定增长的良性互动。
3、坚持把素质开发放在旅游人才开发的首位。旅游人才开发要在稳步扩大旅游人才队伍数量的同时,把提高现有旅游人才素质特别是创新精神、职业道德水准、实践能力和外语水平放在首位,优化旅游人才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和专业结构,提高旅游人才的整体质量。
4、坚持树立“大旅游教育”和“人才市场”的观念。要适应市场经济和“入世”的要求,充分运用竞争机制和市场手段,发挥社会各类旅游院校、培训机构在培养旅游人才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力作用。要建立和完善旅游人才市场体系,推进旅游人才开发的市场化,合理调整和配置人才资源。
5、坚持改革创新,实现旅游人才开发的持续发展。要转变观念,转变职能,深化改革,不断提高旅游教育培训质量,创造性地开展旅游人才培养和人才开发工作。在开发政策、开发内容、开发形式、开发方法、开发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积极探索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旅游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开发新模式。
三、“十五”旅游人才开发的主要任务
根据“十五”旅游人才开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主要任务是:
(一)大力提高旅游业的公务员队伍、旅游企业管理者队伍和导游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1、旅游业公务员队伍。旅游业各级公务员担负着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旅游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重要责任,公务员队伍素质的高低是影响旅游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各级旅游行政部门要按照人事管理隶属关系和属地管理的原则,根据各自的职责,大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把提高公务员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重点抓好公务员队伍的能力建设,尤其是要根据政府职能转变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强制定旅游政策、依法行政、开拓旅游市场、开发旅游产品和研究行业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建设。通过各种形式为公务员特别是年轻公务员,创造和提供学习、锻炼的机会,使其不断拓展与更新知识,增强创新精神,增长工作才干,全面提高旅游业公务员队伍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努力建立一支廉洁、勤政、务实、高效、创新的旅游公务员队伍。
2、旅游企业管理者队伍。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旅游企业将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和更大的压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成为旅游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九五”期间主要是抓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基础培训”,“十五”期间各级旅游行政部门要积极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努力开展“提高培训”,以全面提高旅游企业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和驾驭市场的能力;各旅游企业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各种适应性的短期培训,并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选送有发展潜力的人员参加专业化、高层次的进修学习,切实加强对后备人才的开发和培养;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培养一支能够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旅游企业管理者队伍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3、导游员队伍。导游员是旅游行业的窗口,要通过改革导游人员考试制度,大力加强对导游员队伍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政策法规、服务意识、导游技能的培训教育和导游工作实践的磨炼,以及组织导游员的各类评优和大赛,优化导游队伍结构,提高导游队伍素质。国家旅游局要加强对导游员队伍建设的管理,严格按《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和《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的规定,监督检查各地对导游员的培养教育情况,严把导游人员资格准入关,研究建立导游人员的优胜劣汰机制,不断净化导游员队伍。各省市旅游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旅游城市属地监管的作用和旅行社、社会导游人员服务管理机构的积极性,加强对导游员的年审培训和淡季教育,不断提高导游员的自身素质。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造就一支能给旅游一线人员作表率的、能代表旅游业形象的过硬的导游员队伍。
(二)加强对旅游业重点人才的培养
旅游人才开发要突出重点,着力抓好旅游业发展需要的行政领导人才、职业经理人才、短缺专业人才和教育培训师资人才的培养和建设。
1、行政领导人才。要围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旅游行政管理队伍的目标,按照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的要求,有计划地分级分类对旅游行政领导人员进行培训。国家旅游局重点抓好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和重点旅游城市旅游行政部门领导人员的培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行政部门主要抓好地(市)、县旅游行政领导干部的在职业务培训。在“十五”期间,将全国各级旅游行政部门的领导普遍进行一次旅游专业知识的培训。
2、职业经理人才。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和参与旅游国际竞争的需要,旅游行政部门要通过工商管理培训、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班、国外旅游专业研修班等高层次的专业化训练,加快培养旅游企业职业经理人才;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吸引其他行业高水平的经理人才更多地进入旅游企业,优化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推动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3、短缺专业人才。要引导和支持骨干旅游院校开设旅游业急需而又紧缺的新专业和新学科,尤其要培养一批旅游业发展所急需的旅游电子商务、度假管理、会展策划、景区规划、宣传促销、理论研究等专业技术人才。
4、教育培训师资人才。教师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要通过师资培训基地,采取多种形式培养旅游骨干课程师资和紧缺专业师资;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现代教学手段,扩大师资培养的规模;推进旅游院校(培训中心)的校企结合和产学研一体化,提高旅游专业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建立一支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旅游教育培训师资队伍。
(三)广泛开展主题培训活动
“十五”期间,每年确定一个培训主题,通过主题培训,把培训工作引向深入,取得实效,全面带动旅游行业的人才开发和人才培养。
1、2001年,职业道德教育主题培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主题培训活动的主要对象是旅行社导游员和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点)、旅游购物场所的服务员以及旅游车船公司的司机、服务员。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三观”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三德”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旅游行业职业道德“三意识”教育(政治意识、敬业意识、服务意识)。将职业道德教育与导游员培训、考试,各类岗位培训,评选“全国文明导游员”、“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全国青年文明号”,创建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有机结合。通过教育培训活动,使全行业职业道德素质有明显改善,旅游窗口行业的服务质量有明显改进,旅游一线人员,特别是导游员的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
2、2002年,西部旅游人才开发主题培训。西部大开发,人才是关键。西部旅游人才开发培训要调动全行业的力量,支持西部地区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训活动。一是继续举办西部地区地县旅游局长培训班;二是通“结对子”的方式,组织全国旅游教育培训的力量为西部地区开展“送教上门”活动;三是组
织西部地区旅游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到东部发达地区甚至境外进行专业考察培训;四是加大对西藏旅游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大力开展教育培训援藏工作;五是推动西部地区的旅游院校建设,尤其是师资队伍建设,力争在“十五”期间,使西部旅游院校的数量和人才培养规模翻一番。
3、2003年,旅游师资建设主题培训。各级旅游行政部门和各旅游院校要通过举办各个层次、各个专业的师资培训班,以及拓展境外师资培训,大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同时,积极开展旅游院校、培训中心的教师到相关企业的挂职锻炼活动和旅游行政领导者及旅游企业成功人士到旅游院校的兼职从教活动,促进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的紧密结合。
4、2004年,旅游企业职业经理人主题培训。旅游企业职业经理人是旅游企业经营人才的后备军,为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建立一支熟悉国际经营规则、外语能力强的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队伍。一是推出旅游企业职业经理人的标准和培训方案;二是选择好培训基地、培训教师;三是组织多种形式的中外旅游企业高级职业经理人论坛和各类培训班;四是增强旅游企业职业经理人员自我开发的意识,提高其自我开发的能力。通过主题培训,逐步建立旅游企业职业经理人才库,并根据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形成以市场配置为主要方式的人才择业制度。
5、2005年,人才开发创新主题培训。为保证旅游人才开发在下一个五年计划中有更快的发展,要在全行业大力开展有关人才开发创新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各类教育培训工作者和人事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增强旅游人才开发的创新意识,推进旅游人才开发的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保证旅游人才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四、“十五”旅游人才开发的主要政策措施
(一)建立与行业管理相结合的人才开发制度
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旅游人才培训与行业管理相结合的有关政策,把旅游培训与饭店评星、旅行社管理、导游员管理、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评定旅游景区(点)等级等紧密结合,实施培训达标制度。完善旅游企业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和岗位培训制度,坚持先培训、后上岗。
(二)实施有利于推动西部旅游人才开发的政策
全面实施西部旅游人才开发工程,把西部旅游人才开发与西部旅游大开发结合起来,把培养使用西部现有旅游人才和引进旅游人才结合起来,西部自主培养与“送出来”培养结合起来,政策支持与发挥市场机制结合起来,动员全行业的力量,在师资培训、教材编写、干部挂职、导游员培训、实习考察等为西部提供支持。
(三)完善旅游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制度和教育培训机构认证制度
为适应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完善和规范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等级考核、出境旅游领队考试和旅行社经理资格认证制度;实施旅游行业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制度;逐步推行旅游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旅游教育培训机构资质认证制度;建立一批旅游师资培训基地和旅游企业职业经理人培训基地。
(四)培育发展旅游人才市场
制定相关政策,积极推进旅游人才市场建设,发挥市场在旅游人才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选拔任用人才的激励机制。建立旅游人才交流中心、导游服务中心,培育专门的旅游企业职业经理人市场、导游人才市场和培训师资市场,促进全国旅游人才的合理流动。积极扶持旅游人才网站建设,加快推进全国旅游人才信息网络化进程。
(五)建立旅游教育科研立项和评奖制度
制定和实施旅游教育科研立项制度和评奖制度,推进旅游院校(培训中心)的教学改革、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提高旅游院校(培训中心)科研水平,促进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旅游专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成长。
(六)推动旅游教育培训形成新的格局
要建立国家、省、地市、企业四级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城市旅游行政部门的培训管理作用;充分调动旅游行政部门、培训中心、旅游院校、旅游行业协会和旅游企业等多方面参与人才培养与开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拓展旅游人才开发的国际合作渠道,积极开展境外培训,形成大旅游教育的新格局。
(七)完善旅游人力资源的统计制度
根据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旅游统计管理办法》,加强对旅游院校基本情况、旅游行业职工教育培训情况和旅游行业职工文化程度、年龄结构情况的统计工作,为制定旅游人才开发政策提供依据。
第三篇:湖北省“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
湖北省“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旅游产品转型、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体制创新的关键时期。为培植新兴支柱产业,建设旅游经济大省,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带动现代服务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结合我省旅游业发展实际,制订《湖北省“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
一、旅游业发展态势
(一)“十五”旅游业发展情况
1、旅游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十五”时期,全省累计接待海内外旅游者332亿人次,年均增长12.91%;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985亿元,年均增长15.96%。接待入境旅游者35349万人次(其中,外国人27503万人次、港澳台同胞7846万人次),年均增长15.33%;旅游外汇收入1089亿美元,年均增长14.41%。接待国内旅游者329亿人次,年均增长11.48%;国内旅游收入1898亿元,年均增长1608%。2005年,全省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73亿元,相当于全省生产总值的7%。我省旅游业已逐步成长为发展较快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2、旅游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十五”期末,全省已评定国家质量等级旅游景区99家,其中4A级24家、3A级34家;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7个,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2个;旅行社676家,其中国际旅行社42家、出境旅游组团社19家;星级饭店527家,其中五星级6家、四星级31家;长江星级游船26艘,其中四、五星级游船17艘,居全国首位;设有旅游院系的大专院校28所,旅游中专22所,职高56所,是全国旅游教育较强的省份。全省已基本形成了以“行、游、住、食、购、娱”等要素为主体,其它关联产业为支撑,并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旅游产业体系。
3、旅游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国家先后安排我省旅游国债和旅游专项资金36亿元,促进了三峡黄牛岩和大坝旅游区、神农架天燕和大九湖、武当山太子坡和南岩、东湖落雁景区、大别山、九宫山、陆水湖、巴东神农溪、秭归九畹溪、五峰柴埠溪、长阳恩施清江闯滩、梭步垭、坪坝营等重点景区项目的开发建设。“十五”期间全省招商引资项目315个,到位资金110亿元,初步形成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投入,外资和国内民营资本加快进入,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参与的多元化旅游投资格局。省内旅游企业加快改革步伐,80%的企业完成了企业改制,民营化程度大大提高。
4、旅游市场开发取得成效。以“一江两山”为重点,辐射带动全省旅游整体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鄂渝联手打造长江三峡无障碍旅游区,中部6省达成了旅游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了旅游区域协作。传统观光旅游提档升级,休闲度假、生态旅游、文化旅游蓬勃兴起,专项旅游迅猛发展,初步形成了适应多层次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体系。欧美远程客源市场加快成长,日韩及东南亚市场日益巩固,港澳台市场恢复增长。外省入鄂游大幅增长,省内循环游更趋兴旺,城郊周末休闲度假已成时尚。双休日、黄金周旅游成为推动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5、旅游发展环境明显改善。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一江两山”、武当山、神农架、大别山四次现场办公会,研究解决制约旅游发展的突出问题,并专门召开全省旅游工作大会,研究“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问题;省人大颁布实施《湖北省旅游条例》,依法治旅取得明显成效;省政府批复实施《湖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全省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战略重点,并以鄂政发〔2001〕47号文件下发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制订了扶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省政协十分关注旅游发展,加强旅游考察调研,督促提案的落实。国家旅游局、国务院三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交通部、水利部等6部委联合编制了《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推动长江三峡旅游步入发展新阶段。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旅游发展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力度。武汉、宜昌、襄樊、十堰、荆州、鄂州、荆门、钟祥、赤壁等9个城市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成为我省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和对外形象窗口。旅游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条件加快改善,连接主要旅游城市和重点景区的交通网络初步形成。
6、旅游带动作用显著增强。截止2005年,全省旅游业直接提供就业岗位413万个,为相关行业间接提供就业岗位2065万个,为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省仅纳入管理的“农家乐”项目达3904家,涌现出神农架、武当山、巴东神农溪、秭归九畹溪、五峰柴埠溪、黄陂木兰天池等一大批通过旅游开发脱贫致富的典型。同时,旅游业发展还带动了交通、商贸、文化、体育、通讯、信息、物流等服务业的发展,为工业、农业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推动了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保护。
当前,我省旅游发展还存在一些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需要在“十一五”时期认真研究解决。一是一批高品位的旅游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优势,缺乏跻身全国前列具有一流开发水准、一流服务设施、一流管理水平的精品景区;二是国际航线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旅游交通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重点旅游区域的可进入性不强,景区内部交通条件还有待改善,旅游客流与交通“瓶颈”的矛盾仍比较突出;三是旅游管理体制有待理顺,产业联动、区域互动、整合营销的大旅游格局尚未形成;四是旅游企业“小、散、弱、差”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行业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二)“十一五”旅游业发展环境
1、机遇和条件。一是旅游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一五”期间将继续得到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二是“十五”以来,全国和我省基础设施尤其是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老百姓出门旅游更加方便;三是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老百姓对旅游、文化等消费支出的意愿进一步增强;四是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将为我省旅游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五是三峡工程竣工、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全国八艺节等重要事件将为我省扩大入境旅游提供良好的机遇;六是旅游需求的个性化、理性化将有力推进旅游业向纵深发展。
2、困难和挑战。一是近年来国内已基本形成以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大西南、大西北等各具特色的区域旅游目的地,中部地区在国内旅游的大格局中处于相对弱势;二是从中部地区看,湖北周边省份近年来旅游业发展态势较猛,特色初现,给我省造成较大的竞争压力;三是一些景区内部交通还存在明显不足,神农架、恩施等旅游资源富集地区的可进入性仍然较差;四是主要旅游景区接待设施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二、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旅游发展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品开发为中心,以建设旅游目的地为重点,实施精品带动战略,着力打造“一江两山”国际旅游品牌,加快鄂西生态旅游圈和武汉城市旅游圈的建设步伐,提高我省旅游核心竞争力,推动全省旅游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原则
1、和谐发展。正确处理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的关系,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突出重点。发挥优势资源特色,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景区和拳头产品,形成“重点突破、以点带面、联动开发、整体推进”的旅游发展格局。
3、项目带动。科学论证、精心策划,开发建设一批资源品位高、配套条件好、市场潜力大、组合能力强、带动作用显著的重点项目,以开发促精品,以精品塑形象,实现旅游业的突破性发展。
4、分级管理。省级对全省旅游发展进行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予以实施,充分发挥龙头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全省和各地旅游的发展。各地依托全省旅游发展重点,确定当地旅游发展思路,抓住当地旅游重点予以实施,促进本区域旅游的发展。
5、以人为本。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为出发点,开发个性化、多样化旅游产品,提供标准化、规范化、优质化的旅游服务,创造安全、便利、优美、和谐、舒适的旅游体验环境。
(三)战略目标
通过五年努力,实现我省旅游目的地和精品名牌建设的重大突破,全面提升湖北旅游对外整体形象;实现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转变,推动旅游发展走上效益型增长之路;实现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大省的跨越,旅游发展走在中部地区前列。到2010年,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150—180万人次,年均增长16.3—23.6%;创汇47—56亿美元,年均增长14.1—20.6%;接待国内旅游者12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6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1.6%和13.7%。旅游总收入超过800亿元,年均增长13.8%,旅游业成为全省重要支柱产业。旅游城市:武汉市争创中国最佳商贸旅游城市,宜昌市争创中国最佳观光旅游城市,黄石、黄冈、咸宁、孝感、恩施、利川、丹江口、洪湖、应城等市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十一五”期末,全省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达到15座以上。旅游目的地: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旅游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达到6家以上;国家4A级旅游景区达到40家以上。旅游产品:观光旅游产品继续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基本成型,专项旅游产品形成系列,红色旅游、三国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旅游企业:形成3—5家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和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3—5家国际、国内旅行社分别进入全国“百强”行列。
三、重点旅游区域和重点专项
“十一五”时期,重点建设“一江两山”国际旅游区域、武汉城市圈旅游区域和清江土家民俗生态旅游区域,以及红色旅游、三国文化旅游两个重点专项产品。大力实施以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为重点的“一江两山”旅游区域综合开发,整合资源优势,彰显品牌特色,改善和提升我省对外旅游形象,增强在海内外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支撑和带动全省入境旅游业的发展。加快建设以武汉为龙头的武汉城市旅游圈,壮大我省旅游产业规模,提高全省旅游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水平。积极开发清江土家民俗生态旅游区域,培育我省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不断拓宽我省旅游发展的层次和领域。发挥红色旅游、三国旅游资源优势,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魅力的重点专项旅游产品。
(一)“一江两山”国际旅游区域
该区域主要包括宜昌市、十堰市、神农架林区及恩施州巴东县。加强长江及其支流航道与码头建设,加快209国道改造升级和旅游景区内部公路建设,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建设和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把三峡·神农架·武当山尽快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1、长江三峡观光度假旅游区
该区拥有世界上最典型的高山峡谷、绵延浩瀚的高峡平湖和世界一流的水电工程,是海外旅游者来华的首选旅游目的地之一。抓住三峡工程建设和2009年全面竣工的契机,以宜昌为依托,以三峡大坝为核心,以长江为主轴,突出休闲度假和生态旅游的主题特色,重点开发和完善三峡大坝、三峡人家、西陵峡口、秭归凤凰山、九畹溪和屈原故里、昭君故里、车溪、晓峰、大老岭等旅游景区,深度挖掘纤夫文化、延伸开发和整体提升神农溪旅游品牌,加快开发宜都天龙湾、当阳玉泉寺—关陵、远安灵龙峡—鸣凤山等景区,建设精品名牌集群。形成以神奇秀美的高峡平湖、雄伟壮观的现代工程、源远流长的峡江文化、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开拓奉献的移民文化和世界第一水电城为主要特色的国际旅游区。到2010年,宜昌市接待旅游者1200万人次(其中入境旅游者5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达到100亿元(其中创汇8000万美元)。
重点建设项目:三峡坝区游客服务中心与生态旅游度假区、黄牛岩生态旅游区、坝上高峡平湖旅游度假区、秭归凤凰山屈原祠及九畹溪流域旅游综合开发、巴东神农溪延伸开发、长江三峡国家地质公园(湖北)一期工程、兴山昭君故里、宜都天龙湾休闲度假旅游区。
2、神农架原始生态旅游区
该区保存有世界中纬度地区最完整的自然生态群落,是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以“野人”之谜闻名海内外,具有垄断性的世界级旅游资源。充分发挥南接长江三峡、北连武当山的区位优势和品牌集聚效应,结合209国道生态旅游带建设和神农架至兴山高等级生态旅游公路建设,以原始生态为主题,以神农文化为背景,按照“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突破区内外旅游交通瓶颈,改造提升木鱼、红坪等城镇的旅游综合服务功能,开辟原始森林穿越、野人寻踪、高山滑雪、湿地观光、极限挑战等一批特色旅游项目,提升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的档次与水平。积极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形成以原始古朴的生态环境、雄奇幽邃的自然景观、神秘莫测的“野人”之谜、珍稀奇异的生物资源和垂直分布的植物群落为主要特色的生态旅游区,并跻身全国原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前列。到2010年,神农架接待旅游者150万人次(其中入境旅游者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8亿元(其中创汇500万美元)。
重点建设项目:木鱼镇综合改造与游客中心、原生态大型文艺表演场馆、神农架滑雪场二期工程、珍稀植物园与“野人馆”、金丝猴唤引与繁育中心、大九湖高山湿地保护与生态旅游区建设。
3、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
该区以规模宏大的皇家道教古建筑群、中国两大武术流派之一的武当武术闻名海内外。充分发挥武当山毗邻西安市和三峡、神农架的地域优势,抓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国家东西大通道加快建设的机遇,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科学规划,严格管理”的方针,加大武当山文物古迹保护、修复和旅游景区内部环境整治力度,增强武当山的文化吸引力和品牌竞争力。大力弘扬和发展武当武术,推广参与性的习武健身、养生等特色项目,加快恢复一批重点古建筑。加强中心城镇旅游功能建设,提档升级一批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积极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形成以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举世罕见的皇家宫观、蜚声中外的武当武术、精美绝仑的文物瑰宝、雄伟奇特的自然景观为主要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十堰市以武当山为核心,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加强旅游资源的整合联动开发,重点建设好净乐宫、伏龙山、房县温泉、神农峡、郧县恐龙蛋地质公园、郧西五龙河等重点景区。到2010年,十堰市接待旅游者1020万人次(其中入境旅游者1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502亿元(其中创汇4000万美元)。重点建设项目:武当功夫馆、武当山游客中心、武当文化中心(博物馆和演艺中心)、玉虚宫部分复建、五龙宫修复、五龙河景区开发。
(二)武汉城市旅游圈区域
该区域以武汉为中心,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等8个城市。圈内旅游资源丰富,环境容量较大,对外交通便捷,具有十分广阔的旅游发展空间。抓住武汉市和江汉平原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公路交通现代化、以武汉为中心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机遇,大力推进圈内城市旅游一体化发展。
1、武汉都市旅游区
突出都市风情和滨江滨湖特色,加快大型主题公园、现代城市景观和旅游集散功能建设,提升武汉旅游的形象竞争力,促进武汉由过境城市向目的地城市转变。以黄鹤楼为重点,实施两江、两山、四岸、四桥综合开发,形成“大滨江旅游区”;以东湖为核心,整合省博物馆、武汉植物园、地质大学博物馆等周边科教文化旅游资源,构建“大东湖旅游区”;继续推进以汉口为主体的文化商业街区建设,打造包括会议、展览、商务、购物在内的商务会展旅游中心;进一步开发木兰山、木兰湖、木兰天池等木兰系列景区,形成木兰生态旅游区。加强东西湖、蔡甸、江夏、新洲、黄陂等郊区森林、湖泊旅游资源开发,形成环城游憩带。到2010年,武汉市接待旅游者3700万人次(其中入境旅游者6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350亿元(其中创汇3亿美元)。重点建设项目:黄鹤楼公园改扩建、龟山旅游资源整合开发、长江夜游码头建设、古琴台改扩建、省博物馆综合馆布展、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游客中心及科普旅游区、东湖环湖及环东湖道路改造、武汉极地海洋世界、武汉水乡旅游城、黄陂木兰系列景区、江夏天子山、蔡甸“大好河山”旅游区、九峰城市森林公园。
2、武汉城市圈内旅游区
重点开发一批高质量的温泉、山岳、湖泊型休闲度假旅游区和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科教文化旅游、宗教旅游等专项产品,在满足“1+8”城市圈居民休闲度假需求的同时,积极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不断提高旅游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黄石突出工业旅游特色,积极塑造“青铜故里·山水黄石”城市旅游形象,着力打造以大冶铁矿旅游区为主体的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旅游区、以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为主体的大冶青铜文化旅游区、以磁湖为主体的环磁湖都市休闲旅游区、以仙岛湖、网湖湿地和龙港红色遗迹为主体的阳新生态旅游区,以及以冶炼、服装、酿酒等工业企业为依托的黄石工业之旅。到2010年,黄石市接待旅游者5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63亿元。鄂州突出休闲旅游和三国文化特色,以“两湖(梁子湖、红莲湖)两山(西山、莲花山)”为重点,加快建设三国吴都历史文化旅游区、梁子湖(岛)生态旅游区、红莲湖旅游度假区、莲花山旅游区和城市休闲旅游景观带。到2010年,鄂州市接待旅游者28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87亿元。孝感突出休闲旅游和孝文化特色,重点培育和开发“两山”(孝感双峰山、安陆白兆山),“三湖”(孝昌观音湖、大悟龙潭、汉川汈汊湖),“五个一”(“一村”,湖北天紫生态旅游村;“一泉”,应城汤池温泉;“一胜地”,大悟红色旅游胜地;“一群落”,安陆古银杏群落;“一遗址”,云梦楚王城遗址)等旅游景区。到2010年,孝感市接待旅游者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58亿元。黄冈突出大别山绿色生态旅游和红色文化、名人文化和佛教文化特色,重点开发红安烈士陵园和长胜街、罗田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英山吴家山、浠水三角山、东坡赤壁和黄梅佛教文化旅游区、李时珍医药保健文化旅游区,建成综合性的国内旅游目的地。到2010年,黄冈市接待旅游者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64亿元。咸宁突出温泉旅游、生态度假和三国文化特色,积极打造“中国温泉之乡”,高起点建设温泉度假旅游区,整体提升九宫山生态旅游区,综合开发系列山水旅游景观,深度开发三国文化景观,建成综合性的国内旅游目的地。到2010年,咸宁市接待旅游者78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73亿元。仙桃、天门、潜江三市以武汉为依托,积极开发乡村旅游,大力发展“农家乐”、江汉平原民俗旅游和特色美食旅游。此外,荆门、随州要积极依托武汉城市旅游圈,加快旅游业的发展。荆门突出世界文化遗产品牌,重点开发明显陵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积极开发大洪山黄仙洞和绿林景区、漳河水利旅游区、京山温泉度假区。到2010年,荆门市接待旅游者700万人次(其中入境旅游者1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6亿元(其中创汇500万美元)。随州突出炎帝神农文化、以编钟为代表的楚文化,重点开发厉山炎帝神农故里景区、擂鼓墩文化旅游区。积极开发以大洪山为主体的生态旅游区,加强与荆门钟祥市、京山县的区域旅游协作,共同整合打造大洪山生态旅游品牌。到2010年,随州市接待旅游者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5亿元。重点建设项目: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公园、黄石国家矿山公园、西山三国吴文化历史遗迹开发、梁子湖和红莲湖高尔夫球场、双峰山与天紫湖旅游度假区、罗田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四祖寺—五祖寺整体开发、咸宁温泉谷、赤壁五洪山温泉旅游度假区、赤壁古战场旅游区、仙桃排湖旅游综合开发、钟祥明显陵旅游配套设施建设、随州神农故里景区改扩建、大洪山生态旅游综合开发。
(三)清江土家民俗生态旅游区域
该区域以清江为主线,包括“一州两县”,即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长阳、五峰两个土家族自治县。是我省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风情浓郁,也是我省“十一五”时期最具活力和成长性的民俗生态旅游目的地。恩施州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以“六个一”最为著名。一条清江山水风光秀丽;一个腾龙洞是亚洲最大的天然洞穴;一处恩施大峡谷是世界地质考察的重大发现,一座木鱼寨代表了土家族建筑的杰出成就;一口大水井旁保存有完好的南方典型明清庄院;一首《龙船调》风靡海内外。恩施市土司城、利川齐岳山、咸丰坪坝营、来凤仙佛寺等景区也各具特色,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十一五”时期,恩施州要充分发挥土苗民族风情和清江山水画廊的资源优势,牢牢把握旅游交通环境改善和三峡旅游辐射带动的大好契机,围绕树立和推广“生态恩施州,民俗风情园”的主题形象,以重点景区为依托,以点带面,滚动发展,尽快成为我省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到2010年,恩施州接待旅游者430万人次(其中入境旅游者2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14亿元(其中创汇2500万美元)。长阳是土家族的发祥地,巴土文化源远流长。要加快提升“歌舞之乡”的品牌形象,重点开发清江“百里画廊”、武落钟离山、巴国古城、愚人岛等景区,努力建成长江三峡旅游线和清江土家民俗风情旅游线上的重要旅游区。五峰以丰富多彩的土家民俗风情和神奇险峻的柴埠溪大峡谷、古朴神秘的后河原始森林而著名。要以柴埠溪大峡谷和后河风景区为重点,加强旅游和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培育成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重点建设项目:恩施大峡谷—腾龙洞景区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咸丰坪坝营、五峰柴埠溪—后河生态旅游区综合开发、长阳中华巴土圣山(清江画廊)风景区、愚人岛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恩施土司城改扩建。
(四)重点专项
1、红色旅游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宣部、国家旅游局等13部委颁发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及要求,围绕“武汉是中国红色革命的发祥地和中心地区之一”、“湖北是中国革命重要转折的枢纽地区之一”、“湖北是中国共产党创立人民军队和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并夺取全国胜利的重要地区之一”的三条主题线索,突出“革命中心、农运火种”、“将军故里、中流砥柱”和“千里跃进、中原突围”等三大主题特色,开发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打造红色旅游精品名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全省重点建设武汉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江岸区八七会议旧址纪念馆、武昌毛泽东旧居及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黄冈市大别山红色旅游区(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董必武故居、李先念故居、七里坪长胜街、麻城市烈士陵园、英山县英山革命烈士陵园、罗田县胜利烈士陵园),湘鄂西红色旅游系列景区(荆州市监利县周老嘴镇、洪湖市瞿家湾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群、洪湖市湘鄂西革命烈士陵园),孝感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大悟县宣化店谈判旧址、新四军五师旧址)等14个项目,努力把湖北建设成我国红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把红安建设成国内一流的红色旅游基地。
2、三国旅游
充分发挥荆州、襄樊在全省三国文化旅游中的重要作用,整合全省三国文化旅游资源,以“城”为主导,打造三大古城旅游区(荆州古城、襄阳古城、鄂州吴王城),以“场”为支撑,营造三大古战场旅游区(赤壁古战场、猇亭古战场、西塞山古战场),以“山”为载体,塑造三大名山旅游区(宜昌玉泉山、鄂州西山、襄樊岘山),以“园”为系列,开发三大三国主题园区(襄樊古隆中风景区、南漳水镜庄园、当阳关公文化城),形成以“六古”(赤壁古战场、荆州古城、襄樊古隆中、当阳关陵古庙、武汉黄鹤古楼、鄂州吴王古都)为龙头,连接全省主要三国景点的三国文化旅游精品线路,进一步增强湖北旅游的特色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襄樊以三国文化为主体,重点开发以古隆中、襄阳古城、水镜庄为中心的三国文化旅游区,积极开发以保康九路寨、紫薇生态园、谷城大薤山—南河风景区为中心的荆山生态旅游区,以鱼梁洲为中心的汉江风光旅游区,打造三国文化游和荆山生态游两大品牌。到2010年,襄樊市接待旅游者1000万人次(其中入境旅游者5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80亿元(其中创汇1200万美元)。荆州以三国文化、楚文化为主体,重点开发以荆州古城游览区为依托的三国文化主题公园,以纪南城遗址公园暨海子湖旅游休闲度假区为核心的楚文化主题公园,以石首天鹅洲湿地生态旅游区为重点的长江故道生态观光游览带,以及洪湖红色生态旅游区和洈水度假旅游区。到2010年,荆州市接待旅游者600万人次(其中入境旅游者1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5亿元(其中创汇3000万美元)。重点建设项目:荆州博物馆改扩建、荆州古城东门及张居正故居旅游区综合改造、纪南城暨海子湖旅游度假区开发、石首天鹅洲湿地与洪湖红色生态旅游区、“诸葛亮与襄阳古隆中”陈列馆、襄阳古城、谷城薤山、南漳水镜庄综合开发。
四、重点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城镇
(一)旅游交通设施
公路:打通“一江两山”国际旅游大通道,2007年建成宜昌兴山(昭君桥)至神农架(木鱼坪)562公里生态旅游公路,加快完成神农架—保康—谷城—武当山公路基础设施和安保工程建设;打通“双神”旅游线,2007年按山区三级公路标准建成神农架大界岭至神农溪沿渡河公路。“十一五”期间,将宜都至五峰渔关改建成一级公路;完成改造柴埠溪58公里景区公路;改造利川腾龙洞至恩施大峡谷旅游公路,2007年前建成团堡至恩施大峡谷27公里公路。优先发展与旅游密切相关的骨架公路网建设,包括沪蓉高速宜昌至巴东段178公里、武汉至英山高速132公里、武汉至麻城高速101公里、武汉至红安26公里一级公路。同时,抓好宜昌三峡机场至高速公路猇亭收费站公路升级改造、恩施至奉节公路(省道)石乳关隧道(全长2530米,其中恩施段1190米)建设等交通项目的建设。铁路:加快武汉—安康铁路、武汉—九江铁路增二线和宜昌—万州铁路、武汉—合肥铁路、武汉—广州客运专线、武汉新客站、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大桥等项目的建设,完善我省及周边地区铁路网布局,尽早将武汉建成全国四大铁路枢纽之一,为旅客提供良好的铁路运输条件。提档升级武当山火车站,实现武汉—宜昌火车提速。水运:抓住国家全面建设长江黄金水道的机遇,将黄石、黄冈、荆州、宜昌、巴东等地码头建设纳入建设规划,加快建设长江沿线旅游码头;重点建设巴东神农溪沿渡河漂流旅游码头、巴东县旅游码头、兴山昭君旅游码头、峡口旅游码头、黄柏河旅游客运港区、石牌旅游码头。加快开通“一江两山”重点旅游区域内河航线,尽快打通西陵峡至神农架的水上旅游航线。航空:加快武汉天河机场二期工程建设,使之早日成为全国大型枢纽机场;扩建宜昌三峡机场,加快口岸设施建设,使之尽快成为4E级机场;充分挖掘和发挥襄樊刘集机场的旅游客运功能,使之成为4C级支线机场。
(二)城市、城镇旅游功能建设
武汉、宜昌、襄樊等旅游中心城市要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形成鲜明的地域特色;美化城市环境,加强市政建设和景观建设的衔接;配套完善“行、游、食、住、购、娱”旅游要素,为旅游者创造良好的体验环境;建立健全旅游服务产业体系;开辟与本区域景区容量相适应、连接主要客源地的交通线路;火车站、机场、码头、主要汽车客运站提供旅游咨询、集散服务;在公共场所建立双语标识系统,在窗口行业推广使用英语,提高全民旅游意识。武汉成为全省最大的旅游集散地、华中地区的旅游组织与服务中心和长江旅游的枢纽城市。宜昌成为三峡旅游目的地城市和鄂西南区域旅游中心城市。襄樊成为鄂西北区域旅游交通枢纽城市。旅游中心城镇要加强对历史文化遗存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发形成独有的旅游吸引物,城镇建筑要具有景观价值;配套服务设施有传统和地方特色,城镇环境优美,具有乡村风韵;完善旅游中心城镇服务功能,建设娱乐休闲、土特产销售和特色美食功能区;完善旅游信息、散客接待、紧急救援、疾病监控、卫生防疫、金融服务、因特网服务、供水供电、邮政通讯、环境检测、污水和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加快十堰武当山镇、神农架木鱼镇和红坪镇、巴东沿渡河镇、夷陵三斗坪镇、兴山高阳镇、应城汤池镇、洪湖瞿家湾镇、荆门漳河镇、红安七里坪镇、咸宁赤壁镇、通山九宫山镇等城镇的建设和改造步伐,使其成为区域旅游中心城镇。
五、重点旅游服务业
(一)旅游客运
1、尽快开通武汉直达西欧(法国或德国)的空中航线;开通武汉至新加坡的空中航线;启动宜昌境外航线开通计划,“十一五”先期开通至香港的地区航线。
2、宜昌、襄樊、十堰等主要城市开通市内旅游观光专线;中心旅游城市开通至辐射区域内主要景区的直通客运线路,减少中转环节;具有一定集散功能的城市开通至周边重要景区的旅游客运专线,实现景区与城市的快速往返。
3、旅游、民航部门密切合作,扩大地区性包机业务,探索联合组建专业性旅游包机公司;鼓励成立汽车租赁公司,适应散客自助驾车旅游消费需求;铁路客运在提速的基础上多增加夕发朝至列车车次,增开旅游专列,改善服务设施;完善民航、铁路、航运、公路交通票务和网络预订系统。
(二)旅行社
支持大型旅行社依托资金、品牌、规模、特许权等优势资源,走集团化、网络化的发展之路,建立批发商、代理商、零售商的销售网络体系,创新现代企业经营模式和资本运作模式,延伸和整合旅游产业链,积极参与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竞争,全省形成3—5家对旅游发展起重大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支持中小型旅行社立足特定旅游消费群体,实行市场细分定位和差异化竞争,走特色化、专业化的发展之路。
(三)旅游饭店
适应度假和商务旅游发展的需求,引导建设一批度假型、商务型、会议型旅游饭店。适应自助游、自驾游、家庭游等散客市场需求,引导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家庭旅馆、汽车旅馆、青年旅馆和露营地。加强重点城市和旅游景区高星级饭店建设,武汉在增加饭店总量的基础上,五星级达到10家以上,四星级达到30家左右;宜昌等城市适当发展五星级饭店,重点发展四星级饭店;其它城市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及旅游业发展情况,适当发展高星级饭店。“十一五”期末,高星级饭店达到60家以上。
(四)旅游船
重点引导新建和改扩建适合高峡平湖豪华度假旅游船,发展新型环保观光游船、游艇和城市观光船。形成以高峡平湖豪华度假游和普通观光游相结合,三峡旅游与支流观光、城市夜游相结合的游船旅游产品体系。延伸长江旅游线路,引导游船企业开辟长江中下游观光旅游。支持游船公司通过租赁、兼并、参股、收购等方式整合单船公司,打造系列连锁品牌。
(五)旅游餐饮
创新鄂菜烹调工艺,推广水鲜产品、小吃名点等鄂菜系列。重点开发荆州风味、土家风味、乡村风味等地方特色菜肴和绿色食品、便携食品。主要旅游城市、旅游中心城镇建设特色饮食街,树立品牌意识,重视环境建设和文化氛围营造,打造餐饮名店。引导城市近郊和景区大力发展以餐饮为主的“农家乐”旅游项目。
(六)旅游商品
大力扶持开发具有湖北特色的旅游商品、纪念品,形成三峡、三国、武当、神农、土家民俗、武汉都市六大商品系列。重点开发绿松石工艺品、武当刀剑、荆楚文物复仿制品、竹制工艺品等精品。大力展销鄂烟、鄂酒、服装等地方名牌工业品和土特产品。武汉、宜昌、襄樊、十堰、荆州等主要旅游城市建成比较集中的旅游购物区和旅游商品展销批发中心;其它城市、旅游中心城镇建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旅游商店;景区在游客集中区设立旅游商品销售网点,星级饭店、游船设立旅游商品销售橱柜。
(七)旅游文化
深度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内涵,大力发展以楚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为重点的文化专项旅游;举办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将武汉国际旅游节、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武当国际旅游节等培育成重要的节庆品牌;结合重点旅游区建设,以神农、荆楚、名人、三国、武当、红色、三峡和土家等旅游文化为主题,创作大型系列文化旅游节目,定期为旅游者演出;各重点景区挖掘自身文化特色,编排不同类型的文化旅游节目。鼓励创办旅游文化娱乐公司、旅游文化演出公司,大力推广参与性强的特色项目。
(八)体育休闲
建设鄂州红莲湖水上竞赛基地、省体育局武汉光谷训练竞赛基地,完善神农架滑雪场设施;重点城市和景区结合资源特点建设野外拓展、滑雪、极限运动等基地;建设好金银湖、红莲湖、宜昌天龙湾和鄂州梁子湖等高尔夫球场;打造神农溪、九畹溪、杨家溪、鸳鸯溪等一批特色各异的漂流精品;开展汽车拉力、龙舟竞渡、长江横渡、武当武术、水上竞技、滑翔跳伞、攀岩探险等体育活动;发展沿汉宜、汉
十、荆襄、318、209国道和“一江两山”区域自驾车旅游,形成系列体育旅游专项产品。
六、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
(一)支持政策
1、各级人民政府要将旅游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逐年增加投入。重点建设与旅游业配套的交通、安全保障、环境卫生、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和自然景观、文化遗产的保护设施。
2、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各级财政在财政预算中,根据财力状况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当地旅游公益设施的建设,重大旅游活动的组织和旅游项目的推介宣传,并视财力增长逐年增加。发展改革部门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在现有基础上有所增加。
3、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调整贫困地区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就业和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纳入扶贫计划。在具备旅游业发展条件的贫困地区扶持建立旅游扶贫示范区,安排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和扶贫信贷资金,用于旅游区规划、农户搬迁、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
4、国家及省天然林保护、农业综合开发、农村能源、乡村公路、民族发展、以工代赈和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等专项资金的安排使用,要尽可能与旅游发展结合起来。
5、旅游景区可依法出让经营权,转让收益主要用于旅游业的发展;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非耕农用地,以租赁方式与开发商合作开发旅游项目;非政府投入单项投资1亿元以上的重大旅游项目,可按建设规划,采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式分期供地和分期办证,土地出让金、开垦费、植被恢复费、配套费等规费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分期付款或缓缴。
6、严禁对星级饭店等旅游企业进行乱检查、乱摊派、乱收费,行政事业收费项目严格控制在国家和省确定的范围内;对星级旅游饭店用水、用气等基础供给价格与一般生产型企业一致;星级饭店空气检测、环境检测按照下限收费。
7、旅行社可以接受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委托,为相关单位提供交通、住宿、餐饮或者会务服务。支持具备条件的旅游企业,通过股票上市、发行债券、项目融资、股权置换等方式,拓展融资渠道,尽快做大做强。
8、支持旅游客运汽车公司开辟特色旅游专线,实行跨区域营运;对正在进行经营的旅游车辆不得随意扣留,确保旅游团队行程。
9、对在三峡库区注册经营并吸收移民就业的旅游企业,一经国家批准,可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三峡库区旅游企业和项目可比照库区工业企业和项目享受其他优惠政策。
10、把发展农村旅游纳入各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将旅游城镇建设纳入“百镇千村”建设规划。编制农村旅游发展专项规划,支持重点区域农村旅游的发展;推动有条件的乡镇,把农村旅游的清洁、环保、道路等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纳入“乡村清洁工程”和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等支农工程中加以解决;推动农村旅游开发项目和各种支农资金挂钩,争取把支持农村发展的小额贷款用于农村旅游户,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大力开发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
(二)保障措施
1、加强对旅游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支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切实加强对旅游发展的领导、支持和推进工作。要将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特别注重旅游产业与相关行业的协调发展。各市州及旅游资源丰富的县市政府要尽快健全和完善旅游产业发展协调制度及目标考核制度,认真改善旅游业发展环境,切实解决旅游企业存在的困难,落实发展项目、工作任务和目标责任。各地要根据财力逐步增加财政对旅游宣传促销和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的投入。
2、构建大旅游的发展机制和模式。在政府层面,各地要在部门事务性协调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行业规划与旅游规划的衔接,项目、资金与旅游开发的有机结合,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与景区开发同步同向配套,城市规划和建设充分考虑旅游功能的发挥和完善,政府整体形象宣传与企业面向市场促销相结合。要在政府推动下,以市场为基础,以利益为纽带,打破旅游资源的条块分割,整合好建设、林业、文化、民政、水利、民宗、园林、环保、体育、科技、教育等行业系统管理的资源,推动共同保护、共同开发利用、共同发展。公安、工商、交管、建设、文化、环保、卫生、质量监督、边防海关等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执法部门,要严格依法办事,依法保护旅游经营者和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严禁乱执法和不作为。在行业和企业层面,要按照“发展产业群、拉长产业链”和“深度开发、多点增长”的思路,鼓励多行业联手、多企业合作,做精做深、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各地要创造条件,大力扶持引导农业、工业、商业、交通客运、文化体育、房地产、饮食娱乐等行业,立足自身优势,向旅游延伸发展。要高度重视旅游对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带动作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制定具体措施,通过补助、贴息、小额信贷等多种方式,大力扶持“农家乐”等项目的发展。
3、推进旅游资源整合和区域协作。以武汉、宜昌等主要旅游城市为依托,以三峡、神农架、武当山等核心旅游景区为龙头,加快区域内、区域间、省际间的旅游资源整合和协作。切实抓好鄂西生态旅游圈、武汉城市旅游圈、清江土家民俗生态旅游区等三大特色旅游经济板块内的资源整合,拓展、深化和推进三大区域间的旅游协作。重点推广魅力三峡之旅、世界遗产·三国文化之旅、武汉都市之旅、一江两山精品之旅、鄂东南生态人文之旅、清江土家民俗风情之旅等6条精品旅游线路和红色旅游、三国文化旅游等专项产品。加强与全国特别是周边省份的旅游合作,鄂渝联手打造长江三峡无障碍旅游区;鄂豫皖协作开发大别山红色旅游基地;鄂陕共同推广西安兵马俑—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线;鄂湘合力推介长江三峡—张家界山水精品旅游线和湘鄂西土苗民族风情旅游线。
4、深化旅游企业改革。按照有利于促进保护与开发相互融合、管理权与经营权相对分离的原则,结合事业单位改革,剥离旅游景区(点)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职能,逐步推进旅游景区经营企业化、运作市场化。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着力培育、推广旅游景区市场化运作的典型。积极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参与景区建设和经营管理。企业参与旅游景区开发,要严格开发实力、开发理念等准入条件,建立准入机制、退出机制和安全环保机制。深化国有旅游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旅游景区(点)、饭店、旅行社、旅游运输公司等旅游企业,要结合企业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利用资本和市场手段整合资源,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旅游集团。发展同业合作联盟,推进利益共享的连锁经营和集约式服务。扶持和培育农民旅游服务组织。推进旅游饭店连锁经营、旅游景区(点)集团化、旅游运输联合化以及导游服务公司化。加快企业改组改制步伐,国有旅游企业的改制工作在2007年基本完成;加快旅游企业的民营化进程,大力发展民营旅游经济;扩大外资进入旅游业的领域。“十一五”期末,力争形成3-5家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和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
5、加快旅游招商引资步伐。按照分级、分块负责的原则,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抓好列入全省“十一五”旅游规划的重点项目的跟踪落实。外经贸、工商联等部门举办招商会和在对外招商引资中,应有重点地推介旅游项目。要提高项目的策划、包装水平,增强项目的可操作性和吸引力。拓宽旅游投资渠道,在旅游开发权和经营权出让、以资源和土地入股合作开发、投资商以技术入股参与开发等方面实现根本性突破。打破地区和行业封锁,吸引外省骨干旅游企业进入本地市场;鼓励各行各业、全社会参与旅游开发,兴办旅游经济实体;支持大型企业、上市公司以各种形式投资旅游产业。创新旅游招商引资办法,由以政府招商为主体逐步转入以市场招商为主体,推行业主招商、代理招商、以商招商、联合招商等招商方式,形成政府推动、企业承办、市场运作的招商引资机制。
6、加大旅游市场开发力度。以“极目楚天舒,浪漫湖北游”为主题,以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为标志性品牌,塑造和推广湖北旅游对外新形象,提升湖北旅游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充分发挥各地和旅游企业的积极性,建立促销联动机制,开展统一对外促销,形成整体宣传合力,产生市场凝聚效应。创新旅游宣传促销方式,在参加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组织赴外参展促销、邀请海内外旅行商和新闻媒体来鄂实地考察等方面,把扩大市场的覆盖面和有针对性地开发细分市场结合起来,把品牌促销与组合推广结合起来,把有效的传统促销手段与现代营销网络结合起来。精心策划华中旅游博览会、武汉国际旅游节、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武当国际旅游节等重大节庆会展活动,打造在全国有影响的节庆会展品牌。大力拓展户外广告宣传,在高速公路和机场、码头、火车站、汽车客运站等旅客集散地设立大型旅游公益宣传广告,吸引公众的注意力,提高社会的关注度。在事件促销上取得突破,利用三峡工程竣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北京奥运会、上海世界博览会、全国八艺节等重大事件,策划运作大手笔的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建立跨行政区划的旅游营销联盟,实施互为目的地的整体宣传促销。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把旅游形象宣传纳入对外宣传计划,广播、电视、报纸要开辟旅游专题、专栏、专版宣传我省旅游形象;文化、广电等部门积极开展以武汉都市、长江三峡、武当山、神农架、鄂西南民族风情等为题材的电影、电视、音乐、文学创作;外宣、外事、侨务、对台等部门把邀请各界人士来访与推广旅游线路结合起来。
7、积极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实施“金旅工程”,加快构建全省旅游电子信息网。建立和完善全省旅游公众信息网、旅游电子商务网,并与全国各省市、世界主要客源地市场联网。大力实施旅游统计体系、旅游信息调查制度、假日旅游预报制度。省及重点旅游地区建立旅游咨询服务机构,把握市场需求,提供及时、准确、方便的旅游信息服务。
8、建设一支高素质旅游人才队伍。指导旅游院校结合我省旅游发展实际,调整专业设置结构,增设湖北旅游课程,加快培养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紧缺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旅游服务人才。加强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和机构建设,逐步建立覆盖旅游中心城市、重点旅游县(区)的多层次旅游培训网络。对旅游行政管理人员、经营管理人员、旅游服务人员开展经常化、制度化的培训。开阔用人视野,积极出台有关扶持政策,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成长机制。引进一批国内外骨干旅游人才,并通过在省外、国外旅游机构和企业挂职、观摩等方式培养一批优秀旅游人才。推进导游的社会化进程,鼓励高校教师等专业人才兼职导游,加强景区导游和小语种导游的培养,优化导游队伍结构,提高中高级导游的比重。继续办好全省导游大赛,不断提高导游队伍素质。“十一五”期末,全省导游人员达到15万人。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思想和职业道德素质,促进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对旅游社区人才培养,提高全民旅游意识,创造良好的旅游软环境。
9、全面加强旅游行业诚信建设。加强对旅游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诚信旅游教育,推行诚信旅游规范,完善诚信旅游管理办法,建立诚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制度,在全行业构建完善的诚信旅游体系。进一步加强诚信旅游的监管,规范和约束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大力推进诚信经营和诚信服务,促使旅游行业自觉提高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形成全省旅游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加强对公民的宣传和教育,在旅游者中普及《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倡导旅游者文明旅游。
10、大力推进依法治旅。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依法行政。贯彻落实《湖北省旅游条例》,抓紧制订涉及旅游发展各方面的系列政府规章,健全我省旅游法规体系。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建立省及重点地区的旅游执法机构和饭店、旅行社、景区的质监机构,健全旅游行政执法体系和质量监督网络。建立全省旅游行业质监联动机制,提高处理旅游纠纷和协调旅游投诉的快速反应能力,以及旅游综合执法水平。坚决制止破坏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全面推进旅游行业标准化建设,指导和督促旅游企业落实行业标准和国际通行标准。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建立旅游安全预报、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救援机制,严格执行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充分发挥旅游行业协会组织的作用,强化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共同树立和维护我省良好的对外旅游形象。
第四篇:张家口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张家口市旅游局 “十一五”规划纲要编写组 2006 年 8 月
张家口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编制委员会
主
任: 朱少洲
副 主 任: 郜志平,胡建忠,张蕾青,陈淑琴,史宝瑞 委 员: 谢学飞,杨润田,翟玉峰,杨秀梅
编 写 组: 郜志平,张 磊,任宝霞
局 长 致 辞 张家口市旅游局局长朱少洲
“十五”期间,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指导方针,把旅游 业确定为全市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全市旅游业步入了跨越式发展的轨道.旅游产业规模不 断扩大,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带动作用日益显现.“十五”期间,全市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 1573.64 万人次,旅游收入 70.26 亿元,分别比“九五”期间增长 1.68 倍和 2.21 倍,年均分 别增长 21.9%和 26.3%.“十五”我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十一五”旅游业更快更好 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一五”期间我市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 发展观,发挥我市旅游资源和区位市场优势,强抓奥运机遇,狠抓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注重 统筹协调,转变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提升产业素 质,建设十大旅游区和六条精品旅游线路,全力打造“早,爽,名,冠天下”四大旅游品牌, 推进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由弱散型向 规模型转变,由传统发展型向发展创新型转变,实现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跨越,把 旅游业培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把张家口建设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北京 “后 花园” ,努力使我市四大旅游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到 2010 年,旅游业总收入达到 58 亿元,逐步建设成为旅游经济强市.目 录
第一章
全市旅游业“十五”规划执行情况
一, 旅游经济高速增长,产出水平大幅提高 二, 政府主导力量增强,产业规模迅速扩张,产业配套水平不断提高 三, 旅游资源开发步伐不断加快,旅游产品不断丰富,结构进一步优化 四, 宣传促销力度不断加大,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 五, 行业管理日趋规范,旅游环境显著改善 六, 教育培训日趋系统化,科学化,专业化,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明显提高 七, 产业地位不断提高,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日益显著
第二章 “十一五”期间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 “十一五”期间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二,突出矛盾和问题 第三章 “十一五”期间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 总体思路 二, 基本原则 三, 发展目标 第四章 “十一五”期间旅游业发展的工作重点 一,编制完成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二,打造“早,爽,名,冠天下”四大旅游品牌 三,加快建设十大旅游区 四,开发建设六条精品线路 五,加快旅
第五篇:复旦十一五规划纲要
复旦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本网发布时间:2010-11-02 浏览次数:
一、“十五”成绩与当前形势
“十五”期间,全校师生员工紧紧抓住历史上难得的发展机遇,明确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和“三步走”战略,以科学研究为主导,以学科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信息化、国际化为手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队伍建设、产业化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在总体上实现了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型,为迈向下一步战略目标乃至更长远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事业快速发展 “十五”期间,学校继续得到“985工程”和“211工程”的支持,总的经费收入达77亿元,比“九五”增长约80%。学校现有各类学生53 560人,比2000年增长53.7%。“十五”期间,共为社会输送普通教育本专科毕业生17 019人,授予11 561人硕士或博士学位,比“九五”分别增长26.1%和91.2%。学校现有教职工5 923人,其中教师和科研人员2 385人;院士29人(含双聘院士),长江学者5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4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的规模居全国高校前列。“十五”期间,学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校园拓展机遇,在校园建设上取得了历史性的飞跃。校园占地面积达3 680多亩,增加近一倍,形成了“一体两翼”的校园布局。五年中新建建筑面积43万多平方米。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完整统一、信息畅通、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信息化校园系统初具规模,校园网接入点近5万个。图书馆藏书总量超过450万册。
——办学水平显著提高 在2000年原复旦大学和原上海医科大学合并后,形成了文、理、医三足鼎立的学科基本格局。40个二级学科点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16个一级学科点进入全国一级学科评估前五名。学校科研能力进一步提升,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研究任务,研究经费明显增长,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十五”期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在第三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评奖中,获得5项一等奖,列全国高校之首。创新人才培养成绩斐然。近五年来在国家教学成果评奖中获4项一等奖。在迄今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4次夺魁,在已经举办了七届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有36篇论文入选。学校对外交流日趋活跃,国际声誉不断提升。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 “十五”期间,学校厉行改革,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推动各方面工作。两校合并后,积极推进实质性融合,逐步实现“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机构、统一管理”。打通基础和临床医学教育,成立上海医学院。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组建外文学院、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微电子研究院、软件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所、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一批教学科研机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行学分制和通识教育,建立复旦学院,酝酿自主招生改革。以建设“985工程”创新平台和基地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学校实施并深化岗位聘任和岗位津贴制度改革,逐步推行全员聘用合同制和人事代理制,改革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办法,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在后勤社会化、住房货币化、学生生活园区建设以及校办产业转制等方面取得很大进展。进行校内两级管理改革试点,《复旦大学公用房管理条例》正在稳步推行。
——党建工作扎实推进 2001年9月学校召开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和基本任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得到坚持和完善。党委坚持议大事、定方向、抓全局,集中力量研究办学方向、规划、战略等重大问题,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五年中,党委先后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干部大会、统战工作会议、学生工作会议、干部工作会议、德育工作会议等,加强和推动党的各方面重要工作。在教职工中,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医德医风建设,开展“转变机关作风年”活动。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在党委的领导下,民主办学得到积极推进,校务公开步入正轨。2005年10月起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对学校党建和全局工作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百年校庆圆满成功 经过三年多的筹备,按照“庆典为体,学术为魂”的宗旨,精彩、圆满地组织了建校100周年庆祝活动。通过编纂校史、修建校史馆、恢复老校歌、讨论“复旦精神”等,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通过广大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响应和广泛参与,汇聚人心,振奋精神。复旦的校庆,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在社会上也引起强烈的反响,极大地提升了学校在国内外的影响和声誉。
在“十五”实现向研究型大学转型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学校将进入“三步走”战略完成第一步、迈出第二步的关键阶段,不仅要保持第一步的发展势头,更重要的是要为第三步的冲刺提供强劲的动力。在这个承前启后的攻坚阶段,我们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
——党和国家对复旦大学提出更高的要求 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的头二十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期。为紧紧抓住和切实用好这个战略机遇期,党中央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使命。复旦大学要遵循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百年校庆贺信中提出的要求,努力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综合性大学”,努力成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领域原始性创新的重要源头,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力量,汇聚优秀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
——国家和地方的重大战略提供发展的机遇 国家“十一五”规划把科技与教育作为发展的重点。全国科技大会后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部署了一系列重点领域、重大专项以及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计划。复旦大学要抓住机遇,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占据应有的份额。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在上海举行,上海正以此为契机,加快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建设,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努力实现“四个率先”。复旦大学要结合学科优势,积极、主动地介入,在科教兴市战略中显示应有的力量。
——国内外高等教育的竞争仍然相当激烈 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聚焦到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竞争,国内大学在争创一流的道路上更是你追我赶。广大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也有着旺盛的需求和很高的期望。复旦大学必须加倍努力,抢抓机遇,求得更快的发展。
面对新的形势,全校师生要进一步明确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增强使命意识和危机意识,弘扬“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光荣传统,团结一心,扎实工作,以创新精神和一流业绩,开创学校新的百年辉煌。
二、“十一五”指导思想与奋斗目标
“十一五”期间,复旦大学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内涵发展之路,着眼于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即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科技创新的能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能力,争取达到亚洲大学前列的水平,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今后五年学校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进一步突出重点,凝炼方向,集中优势建设好“985工程”创新平台、基地,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上争取有重大突破。
——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上海市科教兴市战略,在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积极回应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为经济社会和地方发展做出更为积极、更为显著的贡献。
——保持办学核心层学生规模的基本稳定,重在优化结构,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进一步做好人才引进、师资补充、中青年骨干培养等方面工作,大力扩展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规模,形成一支规模合理、结构优化、富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
——加快推进国际化战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同世界一流大学、学术机构的合作和竞争,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声誉和国际影响。
——根据事业发展的要求和学术活动的规律,进一步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积极探索建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内部管理体制,全面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学校的高效管理和良性运转。
——基本建成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郁、学术交流便利、富有复旦特色的现代大学校园。
实现上述目标的指导方针是:
——以坚持内涵发展为主导原则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坚定地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内涵发展也是发展,是更深刻、更坚实、可持续的发展。要妥善地处理好改革、发展、管理的关系,坚持改革,积极发展,加强管理,厉行节约,切实提高办学的效益和水平。
——以增强综合实力为发展主线 根据内涵发展的要求,着力于学校综合实力的增强,在师资力量、培养高质量人才的能力、科学研究的水准、体制机制的活力以及优良传统和社会声誉等方面再上新的台阶。——以争取重大突破为主攻方向 结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瞄准世界学科前沿,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集中资源、集中优势,在若干学科领域或研究方向上争取重大突破,形成向世界一流大学冲击的强劲势头,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贡献。
三、任务与举措
1.巩固优势,集成交叉,进一步完善研究型大学学科体系 在“十五”期间基本完成学科结构调整的基础上,紧紧围绕“若干学科率先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战略目标,巩固优势,突出重点,加强交叉,适当拓展,促进若干学科高峰的崛起,带动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
——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充分发挥重点学科在学校学科建设中的核心、示范和引领作用。巩固现有的国家重点学科,进一步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向世界一流学科迈进,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支持和发展具有一定基础和水平的学科,争取成为国家重点学科;继续保持国家重点学科数在全国高校前列的位置;以“十一五”“211工程”建设为依托,通过以重点学科为核心的学科项目建设,加强优势学科,发展新的学科生长点,增强学科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使若干学科达到亚洲大学前列。
——继承和发扬我校人文学科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加强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拓宽视野,促进交叉,形成学科新特色,保持在国内高校中的领先地位,提升国际影响力。
——巩固数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已有优势,加强学科交叉,加强与高技术领域的结合,占领学科发展的制高点;根据已有基础和学科发展交叉融合的趋势,创造条件,适当拓展,完善基础学科结构,增强基础学科的整体实力。
——加快推进生物医学领域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加强医学学科与其他学科、医学领域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深化融合,构建现代医学学科体系,巩固医学学科在国内的领先优势,为建设一流医学学科打下坚实基础。——按照高水平、综合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研究型大学学科体系。结合国家和上海市在新材料、信息、能源、环境等领域的重大发展战略及学科的现有基础,积极发展高起点、有特色的工程技术学科;建设精干的艺术、教育学科,鼓励新兴优势学科的生长,营造良好的学科生态。
2.集中力量,重点跨越,提升学校科研核心竞争力
面向世界学术前沿,紧密结合国家、地方重大战略和规划,以“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为重点,建设学校科研创新体系,提升学校科研核心竞争力,争取获得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研究成果。
——认真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高度重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结合国家及地方的战略需求,主动适应国家科技创新体制和政策的变化,积极争取承担更多重大和重点的科研项目,学校科研经费增长率超过“985工程”同类学校的平均水平,到“十一五”末全校科研经费超过10亿元。
——进一步构建和完善符合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需求的科研创新体系和组织结构。以重大科学问题为核心,集中相关的优势学科,整合多方面的优质资源,重点推进“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筹建国家实验室,组织大体量、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团队,全力争取重大科研突破;继续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争取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实现突破;继续鼓励学科交叉研究和自由探索式研究,保持和发挥基础研究的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学术评价体系,持续产生高水平的研究成果。2-3个主要基础学科能持续地在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上发表系列研究论文,多数学科在各专业领域高层次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的比例稳定增长;保持近年来在争取国家级科技成果奖项方面的良好势头,积极争取国家级一等奖;学校的专利申请量和批准量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争取产生一批重大学术文化成果和决策咨询成果。
3.深化融合,提高水平,加快综合性大学医科发展 顺应现代医学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学校学科综合的优势,深化实质性融合和学科交叉,支持附属医院的建设和发展,积极探索在综合性大学中发展医科的新路,加快促进医学教育、科研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医科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的优势,推进学科交叉和融合,通过体制机制的调整,促进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结合,促进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学、药学、护理学等的结合,促进医科与校内其他学科、尤其是生命科学的结合。
——以生物医学、脑科学“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依托,大力加强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等的学科建设以及与生命科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结合,加强与校外有关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积极参与徐汇生命科学园区的建设,使复旦成为国家最重要的生物医学研究中心之一。
——积极争取卫生部、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的支持,加强对附属医院的管理和指导,鼓励和支持附属医院进一步强化医疗、教学和科研的结合,鼓励和支持附属医院在出色完成基本医疗服务任务的基础上,巩固学科领先地位,引领医学发展,不断提高医疗水平,构建亚洲一流的医学诊治中心。
4.夯实基础,强化创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控制学生规模,进一步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教学质量,坚持德育为先,强化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扎实推进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和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栋梁之才和领袖人物。
——以德育为核心,大力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个性发展、感知学术前沿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国际交流的机会,强化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建立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长效机制。
——积极探索本科招生自主选拔录取改革,加强复旦学院建设,扎实推进通识教育,通过强化通识教育带动本科专业教育的改革,夯实学生知识和素质基础,鼓励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为契机全面提高本科教学水平。——继续大力推进课程建设,不断推进本科生课程总量建设,使课程资源达到5 000门次/年、3 000门/年以上水平,提高小班教学和个性化教育的开课能力,建设一批国家精品课程、优秀通识教育课程、双语课程和国际课程;改进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加强精品课程、交叉选修课程和精品教材的建设,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和教学体系。
——深化研究生教育和教学改革,加大研究生自主招生改革的力度,调整和优化研究生结构,推进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制定和落实弹性学制培养标准,完善淘汰制,推动实施博士生资格考试制度;大力推进博士生导师制度改革,建立更多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基地;继续办好博士生论坛;国家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奖数量保持全国高校前三位。
——保持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含网络教育)在校生规模的基本稳定,加强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加强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在规范办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会优质资源,积极拓展大学后继续教育和培训。
——进一步改善教学基础设施,利用校园整体布局调整的契机,完成物理、化学、电子、生物、医学等基础实验教学场所的改建或搬迁,重视和加强教学楼、专业教学实验室、学生文艺体育活动场所建设。
5.充实梯队,增强实力,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坚持以人为本,积极稳妥地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在进一步加强优秀人才引进和师资队伍补充工作的同时,高度重视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不断提高师资队伍和管理、技术队伍的整体水平。
——加快扩充师资队伍,“十一五”末全校专任教师和研究人员达到3 200人左右,其中6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保持实验技术和行政管理队伍规模基本稳定,充实实验技术骨干,优化管理队伍结构。
——以“985工程”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为主体,紧紧围绕学科发展和院系发展需求,积极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战略。以全时引进为主,适当控制分时引进,在五年内引进约300名校聘关键岗位以上的人才,其中海外引进约占70%。汇聚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顶尖人才和创新团队,大力引进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
——推进院士计划,积极做好“长江学者”的推荐聘任工作,有效实施和完善“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方案”,大大扩展国际化、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规模,产生一批具有国际声誉的知名学者。
——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切实关心青年教师的事业发展和生活。抓紧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梯队;加大教学、科研、管理队伍国际化培养的力度。
——结合国家事业单位改革,深化学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建立社会化、国际化的人才遴选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岗位聘任制度,继续推进高级职务聘任改革,鼓励灵活多样的用工方式,注重分类管理。进一步做好博士后工作,到2010年在站博士后达800人左右。
6.抓住机遇,积极开拓,加强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紧密结合国家、地方发展战略,进一步探索学校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更为直接的切入点和更为有效的体制机制,为服务上海、服务全国做出更为直接、有力的贡献,在服务的同时争取更多的发展资源,加快学校自身的发展。
——建立司职国内协作的专门机构和队伍,在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方面有效加强学校整体的组织运作。
——高度重视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围绕国家和上海“十一五”重点发展领域,开展学科布局与创新平台建设。建立一批与重点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研究平台、工程技术中心、校企联合实验室和中试基地,加强国防军工科研工作,逐步形成一支从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开发队伍。
——实施专利与技术转移战略,组织好重要项目的技术成果的专利申请,推进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建立新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建设好技术转移中心,形成技术转移的新模式和新机制。
——坚持以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运作和社会化操作机制,强化研发基地-孵化基地-产业基地的有机链接,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复旦科技园区的全方位服务功能,以创新理念和思路不断提高学校高科技企业内涵,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强大优势,建设高水平的思想库和辐射先进文化的基地,为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道德指引和公共政策咨询;围绕金融、物流、文化、传媒、医疗卫生、国际交流等领域,为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服务,为上海2010年世界博览会做贡献。
——深化“三区融合、联动发展”,进一步加强区、校合作,增强相关城区知识创新活力,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创建中发挥更大作用。
——搭建平台,创造机会,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创业等形式,学以致用,服务社会。
7.提高层次,扩大影响,继续推进学校国际化进程
充分利用百年校庆后国际交流的有利时机,加快学校的国际化进程,积极拓展规模,注重提高层次,着力于推进高水平的国际科研合作和国际化办学,全面增强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继续增进与国外著名大学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办好有影响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继续推动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加强与国外一流大学与学术机构、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和国外基金的科研合作;举办一批高水平、有影响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积极营造校园国际化氛围,继续增加外语教学的语种数量,办好英文网页、宣传资料和学术刊物,提高师生的国际交往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外交流,“十一五”末每年赴境外学习交流的在校学生达到1 500名左右。
——发展高水平的留学生教育,稳步拓展留学生规模,优化生源结构,显著提高外国留学生攻读研究生学位的比例;筹建复旦国际学院,开设一批以英语授课的基础课程和高级研修课程,提高留学生教育的层次和质量。
——发挥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优势,争取国家支持,进一步推进与国外著名大学合作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推广中国文化,树立复旦的国际形象。8.合理规划,注重效益,建设信息化生态化校园
按照“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郁,学术交流便利,富有复旦特色”的要求,科学组织规划,分步实施建设,基本建成信息化、生态化的现代大学校园。
——进一步完善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和各校区规划,根据多校区不同功能定位进行配套建设,调整、安排好院、系、所(科研平台、基地)坐落。
——继续推进江湾新校区和张江校区的建设,根据需要适当安排老校区的改修建工作。在江湾新校区建设一批学生宿舍和青年教师公寓,做好二期建设规划并付诸实施;完成张江校区二期规划和建设。
——以改革的思路,多渠道、多模式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社会资源,着力解决学生公寓、青年教师公寓以及引进人才的住房和生活配套问题。
——适应多校区办学和管理的需要,构建高水平的智能化城域网实施平台,继续推进网络基础、安全管理、应用系统等方面的建设,提高信息化校园的服务管理水平。
——突出学校的人文文化底蕴和氛围,充分结合校园自然景观,进一步做好绿化工作和人文景观建设,营建更加优美的校园环境。
9.激发活力,提高效率,切实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结合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改善校内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科学管理,激发办学活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率,以高水平的管理促进高水平大学的建设。
——认真研究现代大学的管理体制,进一步探索和推进校、院(系)两级管理,充分调动院系办学的积极性,增强院系的活力;着力解决多校区管理问题,形成科学、高效、便捷的管理制度。
——按照建设节约型学校的要求,增强节约意识,建立相关机制,强化节约能源的管理规则,力争到“十一五”末学校单位建筑面积的资源消耗按可比价格比“十五”末降低20%。——深化学校土地、公用房、大型仪器等资源配置、管理的改革,推行资源配置与产出效益相挂钩的激励措施,规范管理,促进共享,厉行节约,提高效益。
——切实加强和改进校部机关的工作,改革和完善体制机制,加强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转变作风,提高效率,增强服务意识,推行科学管理。
——继续推进后勤改革,进一步提高专业管理水平和专业服务质量,提升后勤保障功能,构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
10.立足长效,把握方向,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巩固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建立、健全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政治保证。
——严格党内组织生活,规范党内生活制度,继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制度,发挥党组织在院系和附属医院中的政治核心作用;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建立校、院系两级党内、校内情况通报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对教职员工党员的教育作用,加强党员学习培训,坚持党课制度,办好各级各类党校,推进“学生党员成长计划”。
——结合两级管理改革,配强、配好院系和医院的党政班子;加大对青年干部的教育、培养和选拔力度,充分利用党校平台,开展干部培训,改进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启动新一轮干部轮岗、挂职锻炼计划,积极主动、有计划地向社会输送干部;继续推进“人才工程预备队”工作,有计划地加强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和学生骨干的培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考核措施,坚持和完善领导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制度,加强对基层工作的分类指导。
——全面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精神,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辅导员队伍建设这两个关键环节,以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为中心,推进新一轮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落实青年教师必须担任辅导员或导师两年的规定;切实发挥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德育工作首要负责人作用;继续探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完善大学生创业资助体系,落实经济困难学生“双助”计划,成立全校性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心。
——促进校园民主,建设和谐校园。严格依法治校,推进校、院(系)两级教代会制度建设和校务公开工作,充分发挥校务、学术、学位委员会等组织以及专家教授的作用,加强工会、共青团和妇委会等群众团体的各级组织建设,畅通学生参与民主办学的渠道;做好统战工作,加强党外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做好宗教、侨务及对台工作;巩固百年校庆的文化建设成果,加强多校区校园文化的整体性建设,切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大力繁荣学生社团,活跃校园文化,维护学校良好形象;全方位关心青年教师,做好离退休工作,帮助有困难群众,落实稳定和安全工作责任制,增强应急情况处理能力,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11.团结务实,鼓励创新,营造建设一流大学的文化氛围 继承和弘扬百年复旦的精神传统,结合自主创新、争创一流的时代任务和要求,倡导团结务实、艰苦奋斗的作风,培育学校特有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品格,铸就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复旦之魂。
——利用校史资源和多种有效方式,继续对广大师生开展系统的爱国荣校教育,使“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复旦精神深入人心,真正成为复旦人的鲜明气质和坚定信念。
——继续推进人事管理、科研评价与奖励制度改革,优化学术环境和人才成长环境,加强对科学精神和创新成果的宣传,增加并进一步组织好各学科及跨学科的学术论坛和学术沙龙,形成鼓励探索、宽容失败、敢于冒尖、甘于寂寞的创新文化氛围。
——完善教学评估机制,鼓励教师改善教学方式,增加互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既注重知识传授、又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课堂环境;支持并引导学生继续积极参与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和社会实践,办好学术类学生社团,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的氛围,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加强平台(基地)建设和教学科研活动中的团队合作,在成果评价和资源配置上处理好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合作者(包括学生)的关系,努力建设各学科之间、同事之间、师生之间团结合作、协力攻关的团队文化。
——树立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加大对学术腐败行为的惩戒力度,克服浮躁心态,集中精力,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地推进每一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