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发展粤东西北地区的理论认识与经验借鉴模块三参考答案

时间:2019-05-13 14:57: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振兴发展粤东西北地区的理论认识与经验借鉴模块三参考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振兴发展粤东西北地区的理论认识与经验借鉴模块三参考答案》。

第一篇:振兴发展粤东西北地区的理论认识与经验借鉴模块三参考答案

板块三(珠三角辐射带动粤东西北地区发展机制)在线作业

1、《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提出三大抓手是指()、产业园区建设、做大做强地级市中心城区。

A、经济持续发展

B、产业结构建设

C、交通基础设施

回答正确

2、珠三角辐射带动粤东西北地区机制建设中的通过产业转移园实现的是()层面的合作。

A、经济

B、市场

C、内控

回答正确3、2014年1月12日,省第十届三次全会决议提出:构建区域互动发展机制,其中一项是“东西北()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均GDP达到或超过全国同期平均水平”。

A、2020年

B、2030年

C、2040年

回答正确

4、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机制中属于经济运行基础的是()。

A、政府

B、市场

C、企业

回答正确

5、区域合作发展机制中,()机制是关键?

A、政府统筹机制

B、社会管理机制

C、商业发展机制

回答正确

6、《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意见》中提出制订五个专项规划包括制订东西两翼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和城镇化。

A、产业化

B、市场化

C、工业化

回答正确

第二篇:2014广东省公需课板块一(振兴发展粤东西北地区的理论认识与经验借鉴)在线作业a(本站推荐)

板块一(振兴发展粤东西北地区的理论认识与经验借鉴)在线作业

1、江苏苏北振兴经验中“以东龙海线产业带和沿海经济带为重点,实施梯度转移”指的是()

A、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

B、加快工业化进程

C、加快城市化进程

回答正确

2、区域经济的特征中“既专业分工,又有协作,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指的是哪一方面的特征?()。

A、地域性

B、开放性

C、发展的不平衡性

回答正确

3、从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的产生与演变来看,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以()为核心。

A、经济增长

B、满足人的需要

C、经济全球化

回答正确

4、区域经济的特征中“自然、要素禀赋、社会、经济和人文等差异”指的是哪一方面的特征?()

A、地域性

B、开放性

C、发展的不平衡性

回答正确

5、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关系的协调,是一个长期性、整体性、渐进性和复杂性的过程。()

回答正确6、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以()为核心。

A、经济增长

B、满足人的需要

C、经济全球化

回答正确

7、“小城镇为节点,强调分散城市体系,推进城乡要素流动”是国际上欠发达地区振兴发展的模式中的()

A、城市化、工业化“双引擎”模式

B、小城镇群发展模式

C、农村综合发展模式

回答正确

第三篇:粤东西北地区振兴战略 - 三个模块的题目及答案(部分)

板块一(振兴发展粤东西北地区的理论认识与经验借鉴)在线作业

1、区域经济中的基本定理中的“外部性理论和极化效应理论,有助于解释区域经济集聚效应的形成”指的是哪一方面?()

A、自然禀赋差异性定理

B、集聚经济效应定理

C、区域文化差异性定理

回答正确2、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以()为核心。

A、经济增长

B、满足人的需要

C、经济全球化

回答正确

3、区域经济的主要特征有地域性、()、开放性。

A、发展不平衡性

B、不稳定性

C、隐蔽性

回答正确

4、江苏苏北振兴经验中“以东龙海线产业带和沿海经济带为重点,实施梯度转移”指的是()

A、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

B、加快工业化进程

C、加快城市化进程

回答正确

板块一(振兴发展粤东西北地区的理论认识与经验借鉴)在线作业

5、“小城镇为节点,强调分散城市体系,推进城乡要素流动”是国际上欠发达地区振兴发展的模式中的()

A、城市化、工业化“双引擎”模式

B、小城镇群发展模式

C、农村综合发展模式

回答正确

6、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关系的协调,是一个长期性、整体性、渐进性和复杂性的过程。()

对错

回答正确

7、区域经济的特征中“自然、要素禀赋、社会、经济和人文等差异”指的是哪一方面的特征?()

A、地域性

B、开放性

C、发展的不平衡性

回答正确

板块二(广东区域协调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在线作业

1、粤西地区()资源优势明显,发展农业、矿产开发、海洋产业等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A、自然

B、矿物

C、旅游

回答正确

2、广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全面小康与总体小康的最重要区别在于()

A、区域间实现协调发展

B、区域内实现协调发展

C、粤东西北地区实现协调发展

回答正确

3、目前区域持续发展呈现怎样的变化?()

A、“哑铃型”

B、“滞留型”

C、“开放型”

回答正确

4、()是全国八大深水良港之一;粤西地区处于亚热带,是全国糖蔗、橡胶、剑麻等作物生产基地。

A、湛江港

B、茂名港

C、珠海港

板块二(广东区域协调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在线作业

回答正确

5、社会发展差距明显表现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均等化程度低以及()。

A、高层次的民生需求正在日益凸显

B、中低层次的民生需求正在日益凸显

C、贫富悬殊

回答正确

6、()资源是粤西地区亟待发掘的潜在优势,水产品产量居全国之首,其中湛江、阳江市水产品总产量占全省的26.9%。

A、自然

B、水产

C、海洋

回答正确

7、属于全国海洋经济示范市,广东对接东盟的先行区,粤西地区中心城市、竞争力强的现代港口城市是()

A、茂名

B、阳江

C、湛江

回答正确

板块三(珠三角辐射带动粤东西北地区发展机制)在线作业

1、完善机制实现“九年大跨越”应加大旧城区提质力度。()

对错

回答正确

2、建立合作发展机制的关键在于()

A、市场

B、政府

C、宏观调控

回答正确

3、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机制中属于经济运行基础的是()。

A、政府

B、市场

C、企业

回答正确4、2014年1月12日,省第十届三次全会决议提出:构建区域互动发展机制,其中一项是“东西北()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到或超过全国同期平均水平”。

A、2020年

B、2030年

C、2040年

回答正确

板块三(珠三角辐射带动粤东西北地区发展机制)在线作业

5、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机制中的宏观调控属于()机制。

A、市场

B、政府

C、经济

回答正确

6、区域合作发展机制中,()机制是关键?

A、政府统筹机制

B、社会管理机制

C、商业发展机制

回答正确

第四篇:财政与粤东西北振兴战略的实施》在线考试_答案OK

《财政与粤东西北振兴战略的实施》在线考试

第 1 题

省级政府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体现了(B)的原则。(5分)

A.绝对公平B.总体公平

C.最大化效益

D.最大化效率

第 2 题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5分)

A.广东省在总体的财力安排上努力遵循效率性原则

B.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财政支出有一定效果但不显著,仍需调整与改进 C.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内涵之一是要为不同地区间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D.带动粤东西北地区的发展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第 3 题

下列哪项不应作为税收收入划分的基本出发点:(B)。(5分)

A.调动地方经济社会运行的积极性C.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B.增加中央及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

D.克服政府的短期行为

第 4 题

下列关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的优势分析当中,不正确的是:(D)。(5分)

A.省直管县是提高行政、财政效率的重要手段 B.省直管县是解决县级财政困难的重要途径

C.省直管县是加快区域经济合作,产业升级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D.省直管县的要求与城市整体规划与发展的需要完美切合

第 5 题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作为减少政府层级的重要改革手段,如全面推行,则政府层级将减少到(C)级。(5分)

A.5

第 6 题 B.4C.3D.2

省级政府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体现了(B)的原则。(5分)

A.绝对公平B.总体公平

C.最大化效益

D.最大化效率

第 7 题

粤东西北大部分地区的民生支出当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A)。(5分)

A.教育支出B.医疗卫生支出

C.社保与就业支出

D.环境保护支出

第 8 题

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的试点享有(D)的经济管理权限。(5分)

A.乡镇级B.县级

C.区级

D.地市一级

第 9 题

生态补偿应遵循的原则是:(B)。(5分)

A.均等补偿原则C.所属地补偿原则

B.谁损害谁付费、谁受益谁补偿 D.上级政府补偿原则

第 10 题

以下不属于粤东西北地区协调发展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是:(C)。(5分)

A.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资金投入经济性不足 B.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绿色发展激励小 C.外来人口多,民生支出负担大

D.土地指标受到严重制约

第 11 题

下列关于完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的方案当中,正确的有:(ABCD)。(5分)

A.省直管县财政体制优势明显,我省应尽快全方位推行该财政体制 B.省级财政在调节收入分配时应有收有放,适当放权 C.省财政应在着重打造经济落后县财政的“造血”功能

D.省级财政在向县财政转移支付时,可适当放宽专项资金利用范围

第 12 题

县级政府需要负担的职能包括:(ABD)。(5分)

A.维护稳定 B.保障民生C.组建军队D.经济发展

第 13 题

下列关于广东省北生态补偿机制的说法当中,正确的有:(ABCD)。(5分)

A.生态补偿工作还未走上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 B.对生态补偿资金的后续使用缺乏良好的监督考核 C.生态补偿投入主要依靠上级政府 D.缺乏长效的管理机制,随意性较强

第 14 题

下列有关转移支付的说法当中,正确的是:(CD)。(5分)

A.为避免资金使用的浪费,应尽量提高专项转移支付的比重 B.转移支付的配套机制使县级政府负担过重,因此应取消 C.粤东西北地区县级财力困窘,对转移支付依赖大 D.转移支付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与财政收入相对应

第 15 题

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划分的原则包括:(ABC)。(5分)

A.收益原则B.行动原则

C.技术原则

D.权重原则

第 16 题

“省管县”的实质是对地方利益的重新调整。A(5分)

A.是B.否

第 17 题

发展过程是一个不平衡的过程,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客观的、绝对的。A A.是B.否

第 18 题B 预算应有选择性的公开,易引起群众质疑的预算内容不应公开。(5分)

A.是B.否

第 19 题B 增加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是推行省管县体制的重要目标。(5分)

5分)(A.是B.否

第 20 题B 改进预算控制方式后,意味着把以收定支改为以支定收。(5分)

A.是

第二份试题部分答案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5分)

A.广东省在总体的财力安排上努力遵循效率性原则

B.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财政支出有一定效果但不显著,仍需调整与改进 C.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内涵之一是要为不同地区间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D.带动粤东西北地区的发展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第 5 题

以下不属于粤东西北地区协调发展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是:(C.)。(5分)

A.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资金投入经济性不足 B.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绿色发展激励小 C.外来人口多,民生支出负担大 D.土地指标受到严重制约

第 6 题

以下不属于粤东西北地区协调发展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是:(C)。(5分)

A.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资金投入经济性不足 B.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绿色发展激励小 C.外来人口多,民生支出负担大

D.土地指标受到严重制约 B.否

第 7 题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5分)

A.广东省在总体的财力安排上努力遵循效率性原则

B.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财政支出有一定效果但不显著,仍需调整与改进 C.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内涵之一是要为不同地区间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D.带动粤东西北地区的发展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第 8 题

下列不属于粤东西北土地指标困难的表现的是:(C)(5分)

A.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不足,建设用地报批难 B.一些建设用地批而未征,拆迁难以推行 C.拆迁对农民的补偿过低

D.土地资源粗放利用严重

第 9 题

粤东西北大部分地区的民生支出当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A)。(5分)

A.教育支出B.医疗卫生支出

C.社保与就业支出

D.环境保护支出

第 10 题

生态补偿应遵循的原则是:(B)。(5分)

A.均等补偿原则C.所属地补偿原则

B.谁损害谁付费、谁受益谁补偿 D.上级政府补偿原则

第 11 题

下列属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是:(A B)。(5分)

A.省财政可落实资金有限,阻碍改革的推进C.进一步加重了试点县财政的负担

B.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

D.试点县在项目申报方面更加困难

第 12 题

县级政府需要负担的职能包括:(A B D)。(5分)

A.维护稳定B.保障民生

C.组建军队

D.经济发展

第 13 题

下列有关政府预算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 B C D)。(5分)

A.预算反映着国家政策,体现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 B.应改进预算控制方式,建立跨预算平衡机制 C.应健全政府性债务管理体系,建立债务预算收支计划 D.我国的预算为先审批,后执行

第 14 题

下列关于广东主体功能区的划分的表述中,错误的是:(B C)。(5分)

A.优化开发区为珠三角核心区

B.重点开发区是指广东主要河流的上游地区

C.生态发展区主要是指包括粤东、粤西沿海在内的珠三角外围地区 D.禁止开发区是指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零星分布在全省各地

第 15 题

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划分的原则包括:(ABC)。(5分)

A.收益原则B.行动原则

C.技术原则

D.权重原则

第 16 题

广东在生态公益林、基本农田、流域、大气等方面均实行了较好的补偿机制。B A.是B.否

第 17 题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与财力均等化相对应。A(5分)

A.是B.否

第 18 题A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会大大增加省级财政对试点县的转移支付力度。(5分)

A.是B.否

第 19 题

“省管县”的实质是对地方利益的重新调整。A(5分)

A.是B.否

5分)(第 20 题

从财政转移支付规模来看,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有所扩大,已能够满足地方的需要。(5分)B A.是 B.否

第五篇:上海2012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践复习题答案

农村区域发展复习题

1、生态承载力——即自然系统的生态平衡维持与调节的能力极限、最大的容载量,一旦超出即系统失去平衡能力、以致摧残或毁灭。(网络答案:即在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

2、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策略——进口替代战略:它强调通过本国制造来替代外国进口,以保护民族工业,实现工业化目标。出口替代战略:这一战略同时鼓励劳动密集型制成品、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同时出口,以取代传统初级产品出口。

3、前向效应、后向效应——一个产业的出现可能给其他产业产生不同效应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并把这种产业间关联分成前向效应和后向效应两类。前向效应是指一种产业出现后,其产品可作为其他产业的原料供应者,促使产业的延伸和发展。后向效应是指一种产业出现后,引起对原料相关产业的产品需求,刺激原料产业的萌生和发展。

4、系统分析方法——兰德公司认为,系统分析是一种研究方略,它能在不确定的情况下,确定问题的本质和起因,明确咨询目标,找出各种可行方案,并通过一定标准对这些方案进行比较,帮助决策者在复杂的问题和环境中作出科学抉择。系统分析法的三个基本环节:系统问题的形成、系统分析、系统评价。系统分析中常用的两种思维方法:演绎法—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归纳法—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

5、土地复垦率——土地复垦率=废弃土地复垦利用面积/废弃土地总面*%。

6、长三角区域功能定位——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我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

7、长三角的差别化土地政策——对沪宁杭沿线,采取最严格措施保护优质基本农田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对沿江(长江)、沿湾(杭州湾),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对沿海和宁湖(湖州)杭线及其他沿路发展带,适度安排建设用地;对沿湖(太湖)地区则控制土地开发强度。

8、区域之间资源差异与分工协作理论——从本质上看经济发展是资源合理配置的结果,而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简单的办法是对不同区域之间禀赋差异的资源进行有效组合,使之相互流动、逐步优化。有关区域之间资源差异与分工协作理论主要包括古典经济学派A.Smith 的绝对利益说和D.Ricordo的比较利益说;现代经济学派Wieksell-Ohlin的资源禀赋说、R.Lindahl 的偏好相似说。

9、城市之间、城市与区域间的空间扩散理论——“空间扩散理论”早期研究集中在如何确定扩散影响的空间可达性方面。1931年美国人赖利(W.J.Keilly)提出了“零售引力法则”,即两个城市之间零售市场区的最佳划分与两城市人口规模成正比,与其空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其典型计算公式为1969年科尔与金所提出:p=∑b/d(即i点城镇人口与至中心城距离之比的总和)作为人口潜力或者市场潜力。在经济潜力应用方面借用物理学概念,将经济活动扩散范围称为经济作用的“力场”,扩散影响力的大小称为“场强”。经济发达、城市愈大“场强”强、“力场”空间也大。

10、新型工业化战略——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生产效率高、注重自主创新、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共享工业化成果。

11、长三角区域发展总体布局框架。

答:“长三角”是指上海、江苏、浙江三省中,沿长江下游冲击扇形成的区域,主要由苏州、无锡、常州、扬州、南京、南通、镇江、泰州、杭州、嘉兴、宁波、绍兴、舟山、湖州、台州等15个城市与上海一起组成的都市圈范围之内的区域,面积1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8000万。温州、盐城、连云港、芜湖、马鞍山、合肥、铜陵等7市将被纳入长三角城镇群规划。新的规划在布局上强调“一核六带”,一核就是强化上海这个核心的地位。纲要的内容包含充分发挥上海作为国内外交通枢纽、长三角地区要素资源配置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以及创新源头的作用,整合利用周边地区的资源优势,增强上海集聚和组织引导能力,以促进区域整体优势的发挥和竞争力提升。一是优化提升沪宁、沪杭沿线发展带,目标是建成具有世界发达水平的都市连绵区域。二是重点建设沿江发展带。长江沿线的县市区将充分发挥“黄金水道”的优势,引导装备制造、化工、冶金、物流等产业向沿江地区集聚;建成特色鲜明、规模聚集、布局合理、生态良好的基础产业基地和城镇聚集带,并成为具有全球影响的长江产业带的核心组成部分。

三是重点建设沿(杭州)湾发展带。沿杭州湾县市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港口条件,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的制造加工业和重化工业。这一发展带的目标是建成功能协调的现代制造业聚集带和城镇聚集带,以带动长三角南翼发展。四是积极开发沿海发展带,即拥有沿海岸线的县市区,依托临海港口,培育和壮大港口物流、大型重化工和能源基地,发展新兴的临港产业、海洋经济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综合经济带。五是积极培育宁湖(湖州)杭发展带,拓展长三角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辐射带动功能。六是引导发展沿湖(太湖)生态服务带,成为全国性重要旅游休闲带和区域性会展研发基地。

1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提出的“四大板块八大经济区”是什么?国家在四大板块的发展中采取了哪些战略?

答:(1)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5)提出的“四大板块八大经济区”方案: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

东部板块划分为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三个综合经济区。北部沿海经济区由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组成;东部沿海经济区由上海、江苏、浙江组成;南部沿海经济区由福建、广东、海南组成。

中部板块划分为黄河中游、长江中游两个综合经济区。黄河中游经济区由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组成;长江中游经济区由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组成。西部板块划分为大西南、大西北两个综合经济区。大西南经济区由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组成;大西北经济区由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组成。

东北板块即东北综合经济区,由黑龙江、吉林、辽宁组成。

(2)国家在四大板块的发展中采取了: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战略

13、试述区域农业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答:(1)区域农业规划的主要内容有:(一)区域农业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分析评价;(二)区域经济社会条件和农业现代化基础的分析评价;(三)对区域农业发展进行发展预测与关联分析;(四)依据上述分析,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方向、战略定位、总体目标、详细指标、产业结构、空间布置;(五)对主要产业部门进行专项规划;(六)对功能分区、农业用地、水利与水工、农田林网与景观、道路与交通组织、农业供电、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市埸建设、基地建设等进行详规;(七)提出重要建设项目方案;(八)提出实施意见与相应对策措施。

(2)区域农业规划的主要意义是:通过编制农业发展规划, 可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具有宏观性、方向性、指导性的决策依据, 可避免盲目性, 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朝着健康、稳定、高效和可持续方向发展。

14、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你对这些要求的理解。

“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1)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现代种业,加快农业机械化。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规模种养,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清洁环保生产方式,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水利为重点,大幅增加投入,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推进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完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公路、沼气建设,继续改造农村危房,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

步提高保障标准。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扶贫投入,加快解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贫困问题,有序开展移民扶贫,实现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

(3)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效益,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农业补贴等支持保护制度,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区布局,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

(4)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集体林权和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认真总结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经验,积极探索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途径。

15、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发展的思路和目标任务是什么?

答: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发展的思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和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到二0二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是: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

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二00八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tuiguang

下载振兴发展粤东西北地区的理论认识与经验借鉴模块三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振兴发展粤东西北地区的理论认识与经验借鉴模块三参考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