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再别康桥诗朗诵
诗朗诵——《再别康桥》(情景剧)
表演单位:黑龙江财经学院
朗诵者:xxxxxxxx
表演者x(饰演徐志摩x(饰演金柳、新娘)x(饰演水草)、苗泽璞、吴天宇(饰演云彩)
班级摄影师:王德轩
剧情表演:
朗诵者:开始上场(朗诵者们,以鸭子步进场),其余表演者站在舞台两边等候上场(徐志摩慢慢的走上台)
皎文鉴:轻轻的我走了(刘大鹏开始静悄悄的,由舞台的一边跑到另一边,正如我轻轻的来(苗泽璞开始以微快的速度由一边“飘”到另一边,与刘大鹏对着走)
李浩:我轻轻的招手(洪建宇和吴天宇相互的招手,并且吴天宇向舞台中间“飘”去,洪建宇也向舞台中间走),作别西天的云彩(吴天宇把洪建宇踹倒后撤场)
朱定国:那河畔的金柳(常健豪站起,全身抖动,饰演一个被风吹动的“金柳”)
李浩:是夕阳中的新娘(常健豪顺势坐到旁边的凳子上,装作一个清高的新娘,顺便带有莲花指,而此时洪建宇单膝跪地,做求婚姿势)付浩: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吴涛躺在舞台上挥手、抖动,做触电状,同时,洪建宇起身深情的看着吴涛)
合:悄悄的我走了(刘大鹏、苗泽璞与朗诵者们站成一排,洪建宇拉起吴涛一同站成一排)正如我悄悄的来(常健豪、吴天宇大步相对而跑)我挥一挥衣袖(全体站成一排)不带走一片云彩(全体鞠躬谢场,下台)
第二篇:物业年会诗朗诵再别康桥改编版
****——明天会更好
悄悄的感恩来了,恰好你们都在。我们轻轻的执手,勾勒此刻的云彩。
那小区门口的迎送,有我们热情的笑脸; 脸颊上的汗水,在我们的弹指一挥间。
那深深地回眸,记下每一份关怀; 字里行间的甘露,连接起我们的心。
软泥上的花瓣,艳艳的在泥土中芬芳; 我们愿做守护者,为您守护温馨的港湾。
墙壁上挂的那一张张项目图,是展示,是天上虹,是沉淀在脑海中,渲染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用一颗炙热的心,助雏燕凌空飞翔,向蓝天更高更远处; 向梦想更深处迈进。
回忆就是这样,像漫山遍野 ▎微风中轻舞的丁香; 润育着我们执着的追求,牵引着我们无尽的梦,属于**(公司名称)的梦。
此刻,满载一室的星辉,我们携手各位家人,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们不能放歌,悄悄是感恩的曲调; 霓虹为今晚喝彩,主角是**(公司名称)。
而我们正在用这简单的语言,静静地诉说着感恩; 感恩有他们,让我们去历练和成长。
你们看,脖颈间如花的丝巾,映衬着一张张真诚的笑脸,一声声家人般的问候
那就是我们温柔可爱的客服员。
你们看,匆匆行走的脚步,孔武有力的阵容; 为家人们的安全而不断巡场,那就是我们可亲可敬的秩序维护员。
你们看,辛勤劳作而留下的硬茧,不断与灰尘垃圾作战的兄弟姐妹们,那就是我们勤劳的保洁员。
你们看,在灵活双手下修复的一台台设备,用熟稔的技能去解决一个个难题,那就是我们技艺超群的工程维修人员。
你们看,一张张笑脸,一声声热情的问候; 眉眼之间透露的真诚,在工作中,我们紧密合作,是朝气蓬勃的团队; 在休息时,我们欢声笑语,是亲密无间的朋友。
那都是我们最可爱的同事,一群积极向上的物业人!
此刻,我们聚在这里,回忆过去的8年,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在铺开的蓝图上,实现一个又一个的目标▎诠释着** 热情、诚信、责任、践行
我们相信,在**的未来,有这样朝气蓬勃的团队, 热情▎在各项服务间满满洋溢,诚信▎始终是做事的原则,责任▎在工作中时刻体现,践行▎一直在我们的心中。
激情、理想、希望,在此刻放飞!让我们一起祝福**:
我们会更好!明天会更好!
在此,我们谨代表**全体同仁祝在坐的各位新年快乐!工作顺利!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时长:4分30秒
背景音乐:初雪
(洪亿展+明天会更好高潮伴奏)
第三篇:《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
【目标择定】
1.从品读诗歌的意象和语言入手理解诗歌的情感和主题意蕴。2.以这首诗为切入点,了解“新月派”诗歌“三美”主张。3.通过朗读和品鉴培养良好的诗歌审美趣味。【探究一径】
【主问题】作为“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这首诗是如何体现诗歌“三美”的? 1.诗歌的意象是诗人情感的投射,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表现了什么情感? 2.“新月派”倡导的诗歌“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诵读全诗,试分析这首诗是如何体现“三美”的?
3.徐志摩作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流传后世的名作颇丰,请你试着再写出一首体现了“三美”的诗作,并作简要赏析。
【助学资料】
1.新月派简介: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新诗团体,1923年成立,代表人物为徐志摩、闻一多,成员有胡适、梁实秋、陈西滢等。他们不满足于新诗的过于自由,努力追求新的格律,其中卓有成就的闻一多。他主张新格律诗要保持整齐的外形,讲究音节和押韵,讲究诗的词藻,创立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新格律理论,对中国新诗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徐志摩经典作品集: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
3.徐志摩经典语录
①有时,我们挣扎着喝完一杯苦味的咖啡,直到最后一口才尝到杯底甜蜜的糖味。这就是生活,加了糖,只是未被搅动激活起来。
②我将于茫茫人海寻找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③爱是两个人的事,如果你还执着着,纠缠着,原地打滚痛苦的爱着。时过境迁之后,你会发现,是自己挖了个坑,下面埋葬的全部都是青春。
④生命薄弱的时候,一封信都不易产出,愈是知心的朋友,信愈不易写。
⑤越走越浅的是爱情;越走越急的是岁月,越走越慢的是希望;越走越多的是年龄,越走越少的是时间;越走越长的是远方,越走越短的是人生;越走越远的是梦想,越走越近的是坟墓;越走越深的是亲情,越走越明白的是道路,越走越糊涂的是方向。
4、《再别康桥》的诗意美(谢克强)
《再别康桥》,是诗人徐志摩最重要的代表作。这首使诗人获得巨大声誉的诗作,就其思想内容而言,的确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只不过是表达一种极平常极普通的离情和那种微波似的轻烟似的别绪,并无什么深刻的思想意义,我之所以喜爱这首诗,是这首诗的艺术美、诗意美。
这首诗的艺术美,表现是多方面的:感情真挚,形象生动、鲜明,语言优美洗练,十分注意诗的结构、形式的美和音乐美。如整首诗诗行长短构成一种参差错落、舒缓有致的声调,而诗的开头和结尾重叠、复沓,加强了诗的节奏感和旋律美,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这首诗的语言,也是独具特色的。我曾读过徐志摩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应该说这篇散文的语言是美的、生动的、准确的,但这种语言的生动、准确和美,主要是摹写,而在《再别康桥》里,已没有康桥的真实、具体、完整的图景,而只有从中提取的感觉和想像化了的意象,语言对意象的外部形态,也都是轻轻触及之后马上转化为心灵和情感反应,转化为主观想像和内心独白。同时,这首诗还具有丰富的联想性、意味性,它不仅通过意象来暗示和表现情感,还借助音乐节奏来加强和推动它,因此,这首诗的语言,不仅具有高度情感价值和意义的暗示性,也充满视觉美和节奏感。然而,在构成诗的艺术美的诸因素中,至关重要的却是诗的意境美。如果诗的意境不美,尽管你有美的形式、美的语言、美的旋律,它也不会给人以真正的美感,也不会具有诗的艺术美,从而也就失去了诗意美。
诗是很讲究意境的。所谓炼句不如炼字,炼字不如炼意,诗贵意境等,就是讲诗的意境的重要性。何谓意境?意境就是诗人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感受以后产生的一种情怀,它的全部奥秘即是外部世界即境的心灵化与内部世界即意的具象化。意境的形成,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具体表现;而意境的创造,则是诗人为源于生活的情意寻找一个更为典型的艺术环境的艺术实践。诗人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对诗的意境是苦心经营和刻意追求的。在诗中,诗人将自己多年对母校的感情,浓缩在凝练的诗句中,融化到一些富有个性特色的形象和想像中间。由于诗人巧妙地把气氛、感情、形象三者融合为一,因而造成一个色彩鲜明、线条清晰、匀称柔和的境界。你看,在诗人眼里,那河畔夕阳中的柳条被镀上了一层富丽而又妩媚的金色,在微风里轻轻摇摆,婀娜多姿的影子倒映水中,仿佛一位艳美绝伦的新嫁娘,这新娘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心中荡漾。在诗人眼里,那柳阴下波光潋滟的清泉,沉淀着诗人像彩虹一样绚丽迷人的梦。可谓融情入景,把那如水中月、镜中花一般的“彩虹似的梦”描绘得多么形象、鲜明,仿佛伸手就可以揽到似的。于是,诗人似乎乘着满载星辉的一叶小舟,向着青草萋萋的小河深处,击拍欢歌,去寻他彩虹似的梦……梦能寻到吗?几声浸透着淡淡哀愁的笙箫,沉默的夏虫,沉默的康桥,烘托出一 2 种梦幻般的惆怅气氛,诗人只好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了。整首诗,情因景生,景因情活,情景交融,物我一体,构成了诗的深邃意境,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再别康桥》对应检测
一、语言积累及应用
1.下面加点字的字形、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浮躁(zào)藻荇(xìn)斑澜(lán)装载(zài)....B.沉淀(dìàn)笙箫(xiāo)漫溯(sù)穿着(zhuó)....C.憎恶(zèng)桑榆(yú)揉碎(róu)绿草如阴(yīn).....D.招摇(zhāo)静谧(mì)揣磨(chuǎi)应届(yìng)....2.给下面的诗句划分节奏错误的一项是()A.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B.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C.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D.满载/一船/星辉,向青草/更青/处漫溯。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承者未见有能望其项背的。....B.诗人在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展纸执笔,信手..拈来,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C.他完全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临到他要离开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漫步于康桥,举步维艰,写下了这首诗。....D.夕阳下流淌的康河,波光潋滟,栩栩如生,河畔的金柳姿态婀娜如妩媚的新娘,动.人心弦。...
二、课文探究检测
4.对《再别康桥》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康桥”,现在通译“剑桥”,即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徐志摩年轻时曾在此读书、生活过,结识过许多英国朋友,故对此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B.第二节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岸边柳树倒映在剑河里的情景,写得甜蜜而美丽,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C.第三节运用拟人的手法,借水草的“招摇”,生动地写出了康桥对他的热情欢迎,同 3 时用“甘心做一条水草”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刻骨铭心的眷恋之情。
D.第五节的“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是回忆往昔在剑河上尽兴游览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惆怅之情。
5.对《再别康桥》分析鉴赏错误的一项是()
A.“那榆阴下的一潭”明明是清泉,诗人偏说不是,而把它想像成“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一方面写出梦之美,梦之虚幻,另一方面,也很自然地过渡到下文寻梦的描写。
B.诗人用“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把梦具象化,把抽象的诗意化为具体的形象,非常生动。
C.在充满诗意的地方诗人竟然不能放歌,是不可遏制的离情使诗人陷入沉默。D.最后一节将“轻轻”换成“悄悄”,这些叠字的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并把浓烈的诗情化为一种潇洒。
三、课外提升训练
6.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938年11月17日)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7.阅读曾卓的《悬崖边的树》一诗,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是()不知是什么奇异的风/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平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它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A.B.C.D.这首诗三节层层深入,节奏整齐,韵律和谐。8.请仿照下面一节诗歌格式,在二、三节空线处续写诗句 在你步入青年、踏上人生旅途的时候,你是只求风和日丽、一帆风顺,还是不畏艰险、准备走曲折之路? 在你路途坦荡、志得意满的时候,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你功成名就、有口皆碑的时候,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别康桥》参考答案
【探究一径】
1.诗人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的情景里,着意描写了康河岸边的柳树、康河里的水草、水潭、榆阴等意象,表达的是一种微波轻烟似的淡淡的离情别绪。既表达了诗人对母校的离情,更表现了对逝去的美好往事的无限怀念。
2. 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音节和谐,节奏感强,回环复沓,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3.(略)学生可作个性化赏析,言之成理即可。【对应检测】
一、语言积累及应用:1.B 解析:A项“荇”应为xìng,“斑澜”应为“斑斓”;C项“憎”应读 zēng,“绿草如阴”应为“茵”;D项“揣磨”应为“揣摩”,“应届”应读yīng;
2.D(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3.A(B项“信手拈来”指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能得心应手地运用词汇和选用材料,而此处应指思路畅通。C项“举步维艰”形容行动困难或生活艰难,与语境不符。D项“栩栩如生”形容生动逼真,与语境不符。)
二、课文探究检测:4.D 5.A
三、课外提升训练:6.C(赞叹的非树,而是人)7.D项(诗中的'我',指喻体'鸟'也是指诗人自己)8.示例:沾沾自喜 飘然而行 还是谦虚谨慎 为而不争 居功自傲 就此止步 甩掉包袱 再立新功
第四篇: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说课稿
曙光中学 XXX
一、教学理念
情感自我体验,唤起爱学。
开放自主协作,培养会学。
联想探索实践,鼓励善学。
二、教材研究
1、学情分析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往往对那种纯粹的、原始的、本真的情感体会较为肤浅,《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有极高美学价值,它所抒发的离愁别绪是人类共同的情感经历,通过诵读容易将学生带人诗境,唤醒他们沉寂的真情,从而引起强烈的共鸣。
2、教材地位及作用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创造力是语文学科的任务,高中语文
自主学习能力的缺失,鉴于此我把本课的重难点作了如下设定:
教学重点:领悟诗情,获得情感体验;品析“三美”, 感受艺术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通过意象体悟诗人情感的鉴赏能力及查询收集、整理归纳、协作探索的能力。
三、说教法
本课采用以诵读法为主其它教学法为辅的综合教学法。
诵读法:诗歌是情感的艺术,多诵读有助于学生很好地把握内容理解作者情思,从而获得自我的情感体验,诗歌的语言是独特的、精练的、优美的,诵读有助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诵读是诗歌教学不可或缺的方法。我遵循“怎样读――为什么这样处理”逐字逐句落实朗读,在分析中完成教学目标中的认知目标。
发现问题法: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考,当然教师要进行适当的目标控制,否则将流于为提问而提问的形式。
四、说学法:
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尤为重要。教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要比单纯的知识传授要重要得多。
1.诵读法 :这是阅读诗词的一般方法
2.联想鉴别、协作探究
徐志摩是现代诗坛独具魅力的诗人,单凭一首诗是很难“窥一斑而知全豹”为更好地培养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鉴别能力,我们引入联想比较法。学生可课外查寻有关抒写离愁别绪的诗词和课文进行比较,另外可以引导喜爱徐志摩的学生阅读诗人的其他诗并作进一步深人钻研。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结合本单元几首诗歌,由复习旧知导入。
2.课件展示完成作者及背景介绍
“知人论事”在文学作品类的教学中是必要的。因为每个诗人都是独特的,每首诗都有它产生的社会根源及个性特点。因而对诗人的生活背景、遭遇作适当 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
3.诵读体味(教学重点的解决)
先让学生自由朗诵。要求学生谈谈对全诗的整体感受教师稍加点拨,答案不需标准,只要整体把握正确即可。然后逐字逐句指导朗诵并结合作者独特的人生际遇分析本诗所体现的诗情和艺术上的“三美”,从而达到准确把握作品主旨的目的。这种引导是循序渐进的,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4.鉴赏品评(教学难点的解决)
物象——意象----意境:体会作者通过意象选择营造的意境。
5.知识巩固迁移
为了拓展学生的阅读,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我布置作业让学生利用课件进行复习,自学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并进行比较赏析。
6.板书设计(略)
第五篇:《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教案
课文导读:在康桥的时光是徐志摩短暂一生中最愉快的时光,康桥是他灵魂的开启地和栖息地。他曾经这样写到:“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是享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蜜甜的机会了。我不敢说康桥给了我多少学问或是教会了我什么。我不敢说受了康桥的洗礼,一个人就会变气息,脱凡胎。我敢说的只是——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有了这样的了解,我们就能领悟作者在离别康桥时的那份恋恋不舍,那份依依别情,我们才能读懂这样一首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精美诗作。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深深依恋之情。
2、知识与技能层面:体会全诗巧妙的构思,初步掌握通过意象分析鉴赏新诗的方法。
3、体味《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4.情感与价值观层面:领会诗人的惜别深情。教学重点:全诗意象的把握和体味。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教学难点:诗人对康桥的深沉情感及新诗鉴赏方法。教学步骤: 一.导语: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二.徐志摩简介: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是新诗的诗魂,中国诗坛的一位巨星。在他短暂的人生中,有一段浪漫而波折的情感经历,但他始终未放弃对爱的执著追求。他崇尚自由、平等、博爱,内心纯净,诗歌富有激情。他不但在爱情上是一个“情种”,在政治上亦是一位爱国赤子,许多散文揭露社会黑暗,表现了一个资产阶级文人慷慨激昂的人道主义情感。不论是他的师辈、同辈还是晚辈,都赞美他,崇敬他,足见他的人格魅力。
三.引出“康桥”
康桥,即为剑桥。徐志摩于1916年考入北大,4年后赴英国留学,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作者在康桥上看云,在绿阴下读书,在草地上仰卧,在康河里划船。。。康桥就学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中曾经自陈道:在24 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乐论。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
[注:插加“康桥情结”幻灯片]
所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四.朗读:
学生自由朗读, 指名朗读 , 欣赏配乐诗朗诵 , 体会、找差距。
(指导朗诵:徐志摩是属于新月派的,新月派主张三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要读出音乐美,断句就很重要。自自己读,然后体会三美。一个同学读,另一个同学评。如此反复。)
五、分析鉴赏——引导学生感受意象美
1、[问]:读了许多遍课文,大家除了能感受到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外,对于作者所描写的康桥有什么印象?
——(美丽),可以说是风光如画。苏轼在评价王维的诗时说:“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如今我们品味着徐志摩的这首《再别康桥》是不是可以称得上“诗中有画”。(板书:风光如画)
2、找寻意象:这康桥以及它周边的秀丽都是通过描写景物感受的。[问]:诗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云彩,金柳,艳影,青荇,潭水,长篙,星辉)
没有告别送行的人,以及车水马龙,有的只是云彩,金柳,青荇,星等自然景物,造成一种清新感。这些事物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它们都已超越了它们的自然属性,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恋情。而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意的意象。
3、意象分析 :
(1)“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为什么不说杨柳,绿柳而要说金柳?(既与夕阳相映,落日熔金,但是水里可能是金色的,给柳树披金似乎没见到过,金又是最富贵的一种颜色。这里的柳已经不是普通柳树了,而是代表着整个康桥,作者对康桥的感情至美如金!所以他选择了柳树最美的时刻来加以描绘,还把柳树比作新娘,连影子都是灿烂的,新娘是少女一生中最美的时刻,由此可见,康桥在徐志摩心中的地位。)
(2)“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这里的青荇,只是再普通不过的水草,而且还是在烂泥上,为什么徐志摩却愿意做这样的一条水草?
(在这里,软泥让人们联想到泥的细腻与光滑,也很可爱,让人有亲近的愿望;而水草是油油的,让你直觉到它的生命力的旺盛;招摇一词表现了水草的快活与轻松。这种水草在柔波里招摇的意象,是诗人对自己在康桥幸福生活的隐喻。)
4、总结意象:这些景物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自然景物,都浸入了作者的感情,而超越了它们本身的自然属性。这种“经诗人运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被称之为意象。引导学生感受全诗意象之美:全诗通过意象构筑了梦幻般的氛围,如一首小夜曲,让人如痴如醉,表达了诗人在离别康桥时的那份恋恋不舍,那份依依别情,诗人对康桥由衷的喜爱。
5、段落分析
(1)作者再来康桥,再别康桥,来去都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轻轻地、悄悄地对它爱得情深意挚,深情款款,如“慈母之于睡儿,缓抱软吻”(再会吧,康桥!),深怕惊醒了它。)
(2)明明是“再别康桥”为何只说“作别西天的云彩“?(借代指康桥美好的一切)。
(3)常言“花红柳绿”,在作者笔下,河畔的柳树为何是“金”色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文中还用暗喻的是哪一句?
(因在夕阳中。把柳树比做新娘,用暗喻把柳树比做新娘,既写出夕阳下泛着金光的柳树的美丽美好,也表达了对康桥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
“那柳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4)“青荇在水底招摇“用了什么手法?
(拟人,表达了油油青草的多情可爱。)
(5)清泉一般是碧绿的,作者为何将它比做“天上的彩虹”?(河身妩媚不仅有榆树清水,还有岸边的绿树红花和在洗涤的腮红颈白的少女。是—屏绣康河。)
(6)第六节:为什么诗人不能放歌?
(因为他马上就要离开康桥了,一想起离别,诗人的心情马上变得万分沉痛。所以诗人说“我不能放歌”。离别时候的沉重压得人发不出任何声响。)(7)怎么理解“悄悄是别离的悄悄是别离的笙萧”一语?
(别离的笙箫是悄悄的,看似矛盾,实际上在这里达成了统一,悄悄有孤寂的意思,离别的笙声更加剧了作者内心的孤寂。)(8)诗中还有一句最能表达诗人对康桥感情的是什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怎样理解?
(“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 对康桥依依不舍,希望永远与之相依相偎相生相伴永不分离的感情。)
六、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1、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画面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招摇”:青荇随水流晃动的姿态在诗人眼里是轻松自在的,又仿佛在招手欢迎。“招摇”用拟人手法,表达了油油青草的多情可爱。
“漫溯”:听从心灵的召唤,随意地追寻往日的足迹。“漫溯”一词既可见作者对康桥的依恋,也显现了诗人的潇洒风采,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沉淀”:与“揉碎”一词相照应,旧地重游,人事已非,依稀可见往日有过的理想和愿望。“沉淀”二字包含着对往日的追忆,更隐含了对现实的无奈。
2、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节奏整齐,押韵和谐——强调音节的波动性,注意完整的音乐旋律。形式上既整齐又错落有致,叠字的运用造成音乐之美
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回环反复。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3、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七.徐志摩为什么对康桥如此依恋?
在诗人笔下,康桥是有灵魂、有感情的,或者说充满灵性的。诗的开始用了三个“轻轻的”,仿佛母亲怕惊醒熟睡的婴孩一样,诗人对康桥的那份怜惜,那份依恋跃然纸上。因为眷恋,所以当诗人即将离去时,寻常的景物在诗人充满感情的目光中也变得不寻常起来。康桥水光潋滟,美丽中浸看一层凄迷;油油的水草是康河伸出的—只只小手,像在欢迎,又像在挽留;榆树下的清潭,沉淀着往昔的康桥生活,那些美好的日子像陈年老窖,发出阵阵醇香„„诗人几乎控制不住自己,想要撑一只长篙,划向康河深处放歌。然而梦毕竟是梦,诗人不得不面对现实,把对康桥的眷恋之情压在心底,悄悄地离开,不惊醒这里的一花一草,整个康桥世界都在为诗人的离去而沉默。全诗快乐与惆怅交织,柔美与伤感并存,优美的景物描写中寄寓了很深的情意,表现出了诗人对康桥深深的眷恋。
八.迁移拓展。分析徐志摩诗《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然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毋须欢喜,转瞬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是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