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自治论证报告

时间:2019-05-13 15:41: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村民自治论证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村民自治论证报告》。

第一篇:村民自治论证报告

村民自治面临的社会焦点问题透析——对全国第一个村民自治示范县的追踪考察 山东人民出版社尹焕三 等著,2004年3月第一版

1.1 本课题国内研究现状与研究的重要意义

1-1本课题的国内研究现状。村民自治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和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它的推行对农村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对村民自治问题给予了高大的关注,目前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已有了不少。但研究成果集中在政治学视角的相对较多,而从社会学的视角对村民自治条件下农村面临的社会焦点问题的根源梳理和挖掘以及如何解决作系统的透析和对策研究的成果,目前还相对较少,尤其是对全国村民自治示范县(市)作追踪考察和典型案例实证分析的研究成果目前尚不多见。

1-2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在村民自治运行中,农村遇到了许多亟待从理论上做出的回答的社会焦点问题:如农村管理阶层之间特别是“两委”之间矛盾摩擦加剧的问题;村委会直选中贿选泛滥的问题;村务公开特别是财务公开难的问题;农村社区利益多元化和各利益主体分化与矛盾加深的问题;家族、宗族势力抬头的问题;农村黑恶势力的出现和人口全方位流动,使社会治安管理难度加大的问题;农村的封建迷信猖獗和落后的传统习俗复归的问题;农村社会公益和社会保障相对落后,鳏寡孤独病残的救助难的问题;农村的精神文明相对滞后的问题等,这些问题与村民自治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哪些是直接关系?哪些是间接关系?哪些根本没有关系?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如何解决?迫切需要深入研究。

1.2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1.2-1 本课题的研究视角。本课题从典型案例追踪考察透析的社会学实证分析的新视角,通过详细追踪解剖全国第一个村民自治县——山东莱西市农村面临的社会焦点问题,用真实数据和鲜活实例揭示了村民自治与农村社会问题之间的基本关系,挖掘焦点 问题产生的根源,系统探索对策思路,总结全国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1.2-2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采取的主要方法:一是实证分析法:广泛深入农村实地调查走访,采取与不同社会群体、不同结构层次人员的座谈会,通过真实的数据和实例来说明问题,二是问卷调查法,通过面上的和点上的、专题的和综合的、定时的和不定时的、无记名问卷和记名问卷等形式,从村民中获取真实可靠的数据和信息。三是追踪考察法:详细地追踪考察全国第一个试行村民自治的山东莱西市10余年的运行历程,从中总结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并揭示其一般的规律。四是系统研究法,广泛占有目前在村民自治研究上的成果,对村民自治的兴起与运行、发展与变化、探索与创新、问题与矛盾、对策与建议、经验与启示,运行系统的分析研究。

1.2-3 本课题的研究途径。追踪考察全国第一个村民自治示范县(市)——山东莱西市村民自治的运行轨迹,通过实地调查,座谈讨论、蹲点和问卷等途径掌握原始信息,通过互联网和各种手段获取国内研究资料,然后从总体、专题、个案、笔录、史料五个方面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纵向的、横向的、多元化、交叉性的系统研究透析。

1.2-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通过典型案例的深入追踪透析,全面、真实、系统地扫描村民自治运行中农村面临的社会焦点问题,着力理清村民自治与社会问题之间的关系,挖掘梳理焦点问题的深层次根本性的原因,努力探讨村民自治健康发展的对策思路,努力揭示村民自治运行的一般规律。

1.3本课题的重要观点

1.3-1村民自治运行中农村面临的社会焦点问题扫描。村民自治运行中农村面临的社会焦点问题:一是农村管理者阶层之间特别是“两委”之间矛盾摩擦复杂化的问题;二是农村社区利益多元化和各利益主体的分化与矛盾加深的问题;三是村委会选举中的贿选泛滥干扰和破坏直选的问题;四是村务公开特别是财务公开难的问题;五是家族、宗族势力抬头、干

扰农村事务的问题;六是农村人口的全方位流动与农村管理阶层的优秀人选后继乏人的问题;七是村民自治的有关规定不完善,导致素质不高的的村民竟选村委员易上难下的问题;八是农村收入分配差距和贫富差距拉大,导致不同群体之间特别是干群之间的矛盾升级的问题;九是农村居民中的鳏寡孤独、伤老病残的救助难度加大的问题;十是农村封建迷信及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社会治安管理难度加大的问题。

1.3-2 农村社会焦点问题对村民自治构成的新挑战。村民自治运行中农村面临许多社会焦点问题,这些问题对村民自治构成了新的挑战;一是干扰村委会直选;二是村委会的合理性受到质疑,管理职能弱化;三是新的矛盾出现削弱了村级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六是村民自治的“四民主”得不到真正的贯彻落实,有流于形式的倾向。

1.3-3 村民自治与社会焦点问题的关系梳理定位。村民自治与社会焦点问题之间有三层基本关系。一是因果关系。村民自治实质上是对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关系的调整和变革,村民自治的推行必将导致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的出现;二是影响关系。村民自治运行中的偏差,人们对村民自治认识的误区,村民自治推行中的疏漏,会不同程度的对原有的一些社会问题产生影响,有的会加剧矛盾。三是虚假因果关系。有些社会焦点问题,不管是在村民自治前出现的还是之后出现的,与市场经济等存在因果关系,与村民自治并无因果关系,都可能使人们产生认识上的错觉,误认为存在因果关系。

1.3-4社会焦点问题根源挖掘的基本着眼点。村民自治运行中农村面临的社会焦点问题的成因非常复杂,挖掘社会焦点问题根源的基本着眼点:一是从引发的相关程度看,区分为直接根源和间接根源;二是从发生的曾面看,区分为表层根源和深层根源;三是 从引发的性质看,区分为本质根源和非本质根源;五是从引发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看,区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六是从引发问题的因素看,区分为单元因素和多元因素

1.3-5 化解农村社会焦点问题的基本对策化解农村社会焦点问题的基本对策:一是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二是构建科学、高效的农村“两委”工作运行机制;三是加快村级组织制度的创新,构建选拔和培养农村领导干部的新机制;四是修订和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有关条款;五是切实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步伐,改革调整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六是努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七是加快农村“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八是强化综合治理,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1.3-6全国第一个村民自治示范县确立的历史追踪。1988年山东莱西县牛溪镇农村探索实行“民主决策”,发挥“民主代表”

第二篇:村民自治推荐材料

龙角镇村民自治推荐材料

“为群众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让群众满意,才是我们工作的宗旨和根本。”龙角镇龙堰村计划生育协会会长蒲东培这样说。

2011年龙角镇龙堰村成为重庆市首批“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示范村”之一,代表着该村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得到上级计生部门的肯定。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一直是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龙堰村计生协会成立以来,坚持以“为群众服务”为宗旨,做到了事事为群众着想。

“多亏了我们村里的计生协会,我今年才可以纳入农村计划生育家庭部分奖励扶助对象呀”,龙堰村5组的村民谢长中这样说到。原来谢长中在2010年按照龙角镇移民政策后靠移民,户口由原来的农业户口转成了非农业户口,但是一直却没有办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按照最新的重庆市农村计划生育家庭部分奖励扶助政策,由于政策原因户口转非,并一直没有享受城镇居民社保的独生子女户或双女户家庭,可以界定为农业户口,继续享受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龙堰村计生协会了解到这件事情后,及时向镇计生办说明此事,并提交了申请,跑前跑后为谢长中完善了申报材料,并在截止日期之前通过了审批,成为2012年龙角镇农村计划生育家庭部分奖励扶助对象之一。

为群众服务的同时也严格按照制度办事。根据龙堰村村民自治规范,凡村内涉及违法生育的家庭一律必须先到相关部门接受处理,主动缴纳违法生育社会抚养费。龙堰村自成立计生协会以来一直坚持

宣传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并对出现的违法生育现象严格如实上报。龙堰村1组村民余洋,2006高中毕业以后就随家人常年在外打工,去年和女朋友回到家中的时候,已经生育小孩,但二人还没有达到结婚年龄,属于非婚生育,按照相关规定应该缴纳一定的社会抚养费。余洋却以不打算给小孩上户口为由一直不到镇计生办接受处理。村计生协会知道这件事情以后,派出协会会员对他们进行了半个月的宣传教育,终于说服这家人办理了相关手续。龙堰村一直都是龙角镇违法生育案例较少的村居,村民主动缴纳违法生育社会抚养费的比例也居全镇之首。

龙角镇龙堰村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一直以关注民生、维护民利,让群众满意为宗旨,以共享阳光、共建和谐为主题,经过镇、村干部的共同努力,在全村已初步形成了“阳光计生”管理服务新机制,使广大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大大提高了群众对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程度。2012年龙堰村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目标任务就是,组织和带领村民制定并落实本村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完成镇下达的人口与计划生育责任目标。不断地促进村民婚育观念的转变,教育推动群众自觉履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第三篇:开题报告 村民自治

一、选题依据

1.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选题背景

乡村战略的提出是在新时期下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所以乡村振兴战略的成败与否,就决定了我国农村未来发展的趋势,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我国现代化步伐的进程以及质量。因此在整个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乡村振兴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一环,也是各级政府倾力打造的一号工程,对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破解城乡均衡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2选题目的但是,村民自治运作效果仍不理想,相较于全国其他地域,村民参与自治的积极性仍然明显偏低。在传统的农村社会“乡政村治”的总格局下“附属行政化”的倾向严重,村民文化素质低,政治参与意识不强,民主素养差。村民自治的规范化程度不高,村组干部法治意识淡薄。加强村民自治有利于保证“贤者在位,能者在职”,促进农村公共事务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体现农民的主人公地位激发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村干部的勤政廉政,密切干群关系,是农村问题研究中极富研究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课题。

1.3选题意义

实行村民自治以来,村庄治理成效显著。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建设新农村政策的逐步落实,村民生活普遍改善。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手机、互联网等通讯设施应用的普及,使村民对权利等概念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民主意识逐步提高,监督意识逐步增强,参与村务自治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村民对村务自治参与度的提高拓宽了干部与村民之间民主沟通的渠道,对调动村民积极性、减轻农民负担、化解基层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影响和现实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1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从拉开帷幕进入到快速发展的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为这个伟大进程作出了主要贡献:它极大地维护了农民对经济自主支配的权利,确保农民在政治领域自主空间的不断拓宽,使得他们的政治意识也相应提高。现实当中也有相当的现象表明,农村民主政治实践中,农村采取村民自治制度,广大农民在人民选出的基层组织领导下参与到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队伍中,农民的民主政治权利得到可靠保障。国内对于农村政治方面的研究的才刚起步不久,由于研究初期国家尚末开展改革开放,研究的角度较多是从党和国家出发,研究相关方针与政策的论证、宣传以及事后论释。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政治体制发生巨变,农村民主政治开始迅速发展,关于农村政治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极大的进展。目前国内较多地从农村政治发展、农村社会稳定、村民自治、乡镇政权等方面,对农村自治进行研究。

(1)关于对村民自治现实困局的分析。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村民自治在现实运行上遇到了一些复杂的问题,而相关的学者也注意到这些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在万德卫(2018)看来,当前我国农村化会发展出现新形式,在此背景下,村民自治在农村的实践与发展也遇到了与往不同的问题和情况,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在实践中难落实理论上的自治权。他还提出,新形势下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规模流动、村民自治法律体系本身的缺陷、"乡""村"之间权责的模糊界限及农村现存的强烈传统宗族意识和不法黑灰势力的介入都是村民自治遭到破坏的重要因素

张艺颉(2018)认为,影响村民自治正常运转的因素主要有低素质的村干部队伍、村民自治本身的制度缺陷、乡与村之间权力的恶性竞争。村民自治问题的表现总结为几个方面;村级党组织与村委会之间的不良权力争夺、村委会选举乱象普遍存在、村民代表会议形同虚设、村务公开存在盲点

徐勇(2018)认为,尽管村民自治在理论上拥有法律赋予的合法地位,但是在实践中村民能够实现的权利非常有限。政府对村庄的控制还在不断加强,强化政府和党的领导导致了村民自治制度被架空,不断行政化。

(2)关于村民自治困局的出路研究。提出问题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对于如何解决村民自治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与困局,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吴富山(2018)认为,要想解决村民自治当前面临的问题,就必须做好乡镇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间的衔接工作,建设村级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对村务与政务界限进行合理划分,并进行有效处理;樊丽(2018)认为应该可从法律、机制、主体几个方面入手把村民自治搞好,从而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稳定农村社会;胡晓迪(2018)从政治文化角度对村民自治现实困局进行了分析,她将当前村民自治困局的原因归于政治文化的缺失,因此,相应的应该讲建设农村自治文化为解决路径,构建相应的政治文化,使村民自治所需的平等观念、民主意识、法治精神内化为村民的也理结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蔡振亚(2018)认为村民自治应该从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加强国家财政的支持;二是应强化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尤其是应重点加强民主监督;三是明确乡村之间、村内各组织的关系,使得各基层组织规范化;

郜清攀(2018)认为应该从农村内部着手来完善村民自治,通过干部培训、女性人才培育及加强农村教育事业几个方面増强村民自治的内部活力。

2.2国外研究分析

目前,各界学者对村民自治的研究不仅在我国取得了硕果,并且逐渐吸引了许多国外相关领域的学者们的重点关注。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外学者也得以进入我国进行调查,这些学者与国内学者进行合作研究,取得了极大的进展。总的来讲,国外学者对我国村民自治的研究可概括为几个方面。

第一,村民自治的自身价值研究。罗伯特.帕斯特认为在村委会选举中,农民可以自由选择自己认为信得过的领导人,带领大家开展各项公共活动,通过赋予民众权为,保障了基层社会的稳定及国家的政治稳定。理查德莱维通过对村民自治的实证考察,认为村民自治实际上是受到国家控制的,这就导致通过民主赋予的自治权力主体约束现有国家政治权力的能力有限。第二,村民自治发展进程中的制约因素研究。阿曼指出对村民自治制度的研究主要关注两个方面。第一是村委会与乡镇政府的关系;第二是村委会与党支部的关系。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主要困难和矛盾在于法律中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不是平等关系,而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综上所述,从国外学界对我国的村民自治的分析研究来看,其重点大多在对村民自治的中立价值及民主价值层面,并且研究不具有连续性,无法将村民自治与我国农村的现实发展状况进行有机駭系,从而无法有效的对我国村民自治的特征、内在逻辑以及趋向进行精确的分析与把握。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1研究目标

本文的研究目标:一是探讨乡村振兴中村民自治法律制度的基本情况;二是分析乡村振兴中村民自治法律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三是对乡村振兴中村民自治法律制度进行构建和完善。

1.2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绪论。这一部分主要阐述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基本理论。

第二部分:乡村振兴中村民自治法律制度概述。这一部分主要阐述村民自治的基本概念、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历程、村民自治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研究村民自治对现代社会治理的重大意义。

第三部分: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状况的现状。这一部分主要阐述民主选举方式得到创新、民主决策平台得到拓展、民主管理更加规范有效、民主监督力度逐步加大。

第四部分:乡村振兴中村民自治法律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主要表现为民主选举程序不规范、民主决策操作性不强、民主管理参与度低、民主监督机构乏力、民主自治观念淡薄、农村精英流失严重、“两委”关系不和谐、“附属行政化”问题严重。

第五部分:乡村振兴中村民自治法律制度的构建和完善。这一部分主要阐述进一步规范民主选举程序、切实提高民主决策实效、民主管理制度化、程序化、民主监督常态化、规范化、加强民主自治宣传教育、培育吸收村民自治人才、理顺“两委”和镇村关系,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农村等。

第六部分:结论。

1.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在村民自治的实施过程中,是哪些力量或因素阻碍了其效能的发挥?以及从法律层面上而言,村民自治是否界定清楚?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2.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文献及网络数据库资料等对村民自治等相关研究资料进行检索和搜集,包括现有的政策性文件、指导方针、政策,相关理论论文、专著、报道和调研报告,将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资料整合、吸收,从而构建本论文的前沿理论支撑体系。

2.2归纳总结法:总结分析村民自治的现存问题,吸收相关的理论基础,结合国内其它地方的村民自治实施来分析,为本论文中针对村民自治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所提解决措施以及如何加快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3.本研究的特色或创新之处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对村民自治的梳理和法律研究,从村民自治的法律性质、程序规范、执行监督等角度对村民自治进行研究。

4.论文写作时间安排

2018年9-10月:拟定思路,收集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2018年11-12月:对资料进行整理,完成外文翻译等其他材料的撰写,;

2019年1月:

通过综合整理好的资料,进行论文写作,完成初稿;

2019年2月-3月:

在论文导师的指导下,对初稿进行修改、完善;

2019年4月:

经过毕业论文导师的审核,最终完成论文定稿。

三、论文大纲

一、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二、乡村振兴中村民自治法律制度概述

(一)乡村振兴的内涵与总体要求

(二)村民自治的基本概念

(三)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历程

(四)村民自治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五)实行村民自治的重大意义

三、乡村振兴中村民自治法律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主选举程序不规范

(二)民主决策操作性不强

(三)民主管理参与度低

(四)民主监督机构乏力

(五)民主自治观念淡薄、农村精英流失严重

(六)“两委”关系不和谐、“附属行政化”问题严重

四、乡村振兴中村民自治进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贿选现象屡见不鲜,惩治依据不够充分

(二)委托投票及设置流动投票和规定执行走样

(三)民主监督信息真实度与监督渠道通畅度不高

(四)民主监督缺乏制度保障机制

(五)乡镇过度干预村民自治

(六)民主意识淡薄影响自治质量

五、乡村振兴中村民自治法律制度的构建和完善

(一)进一步规范民主选举程序

(二)切实提高民主决策实效

(三)民主管理制度化、程序化

(四)民主监督常态化、规范化

(五)加强民主自治宣传教育、培育吸收村民自治人才

(六)理顺“两委”和镇村关系,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农村

六、结论

参考文献

四、主要参考文献

[1]胡万明:《村民自治研究》,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2]王金林:《村民自治新论》,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

[3]张河湾:《村民自治的困境与出路》,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4]王振华:《中国乡镇政权与村委会建设》,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5]王仲成:《中国村民自治的理论与实践》,湖北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6]张勇武:《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7]潘贤文:《我国村民自治与乡镇行政权的冲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8]沈国涛:《村民自治与行政权的失衡》,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9]王禹:《我国村民自治的调查与思考》,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10]何泽中:《当代中国村民自治》,湖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11]吴涛:《村民自治制度的三重困境》,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

[12]马金雪:《当前村民自治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思考》,学理论,2016年第8期。

[13]任路:《协商民主:村民自治有效实现的路径转换与机制重塑》,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5期。

[14]付振奇:《村与组所有权:村民自治有效实现的产权基础》,东南学术,2016年第2期。

[15]王禹军:《改革开放以来村民自治兴起原因探析》,经济研究导刊,2016年第10期。

[16]汤丽丽.乡村振兴进程中农业转型升级的时代取向与实现[J].农业经济,2019年第2期。

[17]罗其友;伦闰琪;杨亚东;马力阳;刘子萱.我国乡村振兴若干问题思考[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年第2期。

[18]易明.乡村振兴视阈下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探析[J].延边党校学报,2019年第2期。

[19]周晓娟.超大城市乡村振兴模式与制度性供给研究[J].科学发展,2019年第2期。

[20]方明霞.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农机行业的发展路径研究[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9年第2期。

[21]施由明.论当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在中国百年乡村建设思想史上的意义[J].农业考古,2019年第2期。

[22]拜茹;

尤光付.自主性与行政吸纳合作:乡村振兴中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机制分析[J].青海社会科学,2019年第2期。

[23]康秀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J].农家参谋,2019年第3期。

[24]王建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与实践[J].农家参谋,2019年第3期。

五、导师意见

导师签名:

****年**月**日

第四篇:村民自治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本开题报告一式二份,由学生填写相关栏目,经指导教师审核同意后执行。

2、学生所持开题报告须与毕业设计(论文)一并装订存档。

第五篇:关于农村基层村民自治情况调研报告

村民自治的实质是在村民中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我们主要从这四个方面进行抽样调查。通过对问卷的归纳分析,发现我省村民自治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村民自治现状与问题

(一)村民选举普遍性低,公正性较差

调查表明,对选举持积极态度的样本仅占合格样本(指1299份村民样本,下同)的53%,参加过最近一次选举的村民也只占被调查对象的70.7%。更突出的问题是:投票方式是逐户收选票,使得这种低普遍性的村民选举带有“暗箱操作”的可能;认为选举前上级打招呼和村党支部指定候选人的样本占31.4%;认为私下做工作和贿选的样本占23.4%;认为宗族势力干扰村民选举的样本占5.1%。这些因素显然会影响村民选举的公正性,影响村民对选举的态度,从而导致村民选举的普遍性降低。

(二)村民民主监督意识不高,对村务公开的信任度低

民主监督是实行村民自治的保障,在现行的制度框架下,村务公开是民主监督的唯一平台。调查显示,完全知道村务公开的样本仅占35.3%,知道一点的占39.3%,令人遗憾的是竟然还有25.4%的人不知道村务公开,这个比率足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经常去看村务公开栏的被调查村民有362人,占27.9%;有34.6%的人根本不去看或根本不知道有村务公开栏。同时,被调查村民对村务公开的理解比较狭隘,虽有65.6%的村民对村务公开感兴趣,但其中的70.3%仅对“村务账目”感兴趣。对村务公开内容完全相信的样本仅22.3%,有一点相信的36.9%。

(三)村民民主决策参与意识薄弱,决策者漠视民意

被调查村民只有不到50%愿向村干部反映自己的意见,72%认为村里的事情村民没有必要介入;仅有54.5%的村民认为村里的重要事情必须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决定。调查表明,当村民意见和乡(镇)政府指示有矛盾时,有33.5%的村民样本和57.4%的村干部(村干部总样本204份,下同)认为应该按照乡(镇)政府的指示去做,74.9%的村民和78.4%的村干部样本都认为乡(镇)政府的指示应优先,而认为村民意见优先的村民样本和村干部分别只有27.6%和17.6%。另外有98.3%的村干部认为应把“完成乡政府布置的任务”放在首位,认为向乡(镇)政府反映村民意见非常重要的也只有30.4%。同时,有的乡镇政府对村民自治干预严重,无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随意撤换村委会干部。

二、改进我省村民自治的对策建议

为改进我省的村民自治,特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委会组织法》,改进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村务公开的操作者是村委会,到头来还是自己监督自己,这种制度设计本身并不是最合理。为此,一方面要逐渐完善相关制度,通过制度促进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要切合农村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按制度的本义进行实际操作,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村民自治改革的关联面很大,尤其会涉及到相关的经济制度的改革。所以,村民自治制度的改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与农村工作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合作。

(二)努力增强村民民主政治意识,完善村民委员会监督机制,我省村民对村务活动参与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民主政治意识薄弱,必须把提高村民民主政治意识,作为当前我省村民自治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有效的监督机制是村民自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省以村务公开为核心内容的监督并未达到应有效果。由抽样调查可知,其原因除了村民的民主政治意识不强外,最主要的是“村官”及少数乡镇的领导层漠视民意。真正的监督应该是主动的,因此,必须完善村民代表会议等监督机构,构建更为有效的监督平台。

(三)推行“组合竞选制”,真正实观“村官民选”。好的选举制度必须保证自由意志表达、低干预、高参与以及使选举行为与人们的利益建立联系。目前全国农村在若干年的实践中,创造了“海选”制、和我省的“组合竞选”制筹方法,“组合竞选”先由村民小组推荐村委会主任及委员候选人,主任候选人从委员候选人中自主组合村委会竞选班子,报村选举委员会张榜公布,然后再经全村选民两轮差额选举产生村委会主任及委员。抽样调查数据间接证明,“组合竞选”出来的村委员会是相对优化的村班子,而且村民参与率也会相对提高。所以我认为,“组合竞选”是一种较好的村民选举制度。这种制度能有效地排除制度外干扰,能使村民充分表达意志,更有利于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四个实质问题的落实,使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得到强化。

下载村民自治论证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村民自治论证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村民自治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2011年度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年级:09级 班级:国英班 姓名:丁冠 学号:200900031008 实践单位: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曲堤镇孙家村村委会 一. 实践目的: 我国......

    2011村民自治章程

    村民自治章程 第一条 为了保障本村村民依法自治,加强村民委员会建设,保证村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促进本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国家......

    村民自治章程

    兴隆村村民自治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村级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壮大集体经济,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使全村逐步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

    村民自治章程

    村 民 自 治 章 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持农村村民实行自治,促进农村的三个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

    村民自治章程(范本)

    XX市XX区XX乡(镇)XX村 民 自 治 章 仇 庄 村 民 委 员 会 二 0 0 七 年 七 月 程村 第一章 总则 ...........................................................................

    村民自治章程

    村 民 自 治 章 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保证村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落实“民主选举、民主......

    村民自治章程

    村民自治章程 第一条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法建制、以制治村,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证村民依法管理自已的事情,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村民自治章程

    村民自治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保证村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调动村民建设社会主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