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石马村的农村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3 15:35: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石马村的农村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石马村的农村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石马村的农村调查报告

关于石马村的农村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0年10月16日

调查地点:石马村

调查对象:石马村村民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观察、访谈

调 查 人:陈辉、刘孟林、秦玲、钱会会、时蕾

内容:关于石马村农村人口结构、村民职业状况以及土地结构与农业生产等的调查

我们小组于10月16日上午在李建梅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滁州市城郊石马村进行了关于农村状况一系列问题的问卷调查。

我们从博士学校下车以后沿着通往南京的主干道走了一段距离后就到了石马村。石马村位于滁州市城郊地区,交通比较便利,有通往市内的城际公交,也有通往南京等地的国道和省道;该村附近有顺风集团(混凝土)、磷肥生产厂等一系列的工厂,为该村村民提供了一定的就业岗位,同时也带来了不好的方面——环境污染。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石马村村民居住比较分散,大多三五户居住在一起,居住条件相对不错,住房多数以楼房为主。我们通过观察发现该村土地主要种植大棚蔬菜。通过对村民的问卷调查我们进一步了解到该村人均土地很少,一户有着三到四口人的家庭一般只有一到两亩耕地且土地多为旱地。由于石马村离滁州市区较近,村民主要以种植蔬菜或外出务工获取收益,该村中也有村民进行奶牛的养殖。

由于石马村位于近郊地区,区域发展水平相对其他农村地区较高,村民受教育水平比较高,思想开放,计划生育抓得比较好,各家各户基本都是独生子(女)。该村的地势平坦,土地较少,人均耕地不到一亩,由于位于近郊地区,交通便利,土地主要用来种植蔬菜,也有小部分土地被荒废,但是蔬菜种植为各家各户分别种植,并不是大规模的集中种植,管理起来不太方便。由于种植蔬菜,村民收益相对不错,虽然在农药、化肥上有一定投入,但政府对土地也有部分补贴,总体而言,村民家庭年收入还是相对比较可观的。部分村民表示:经济收入除正常的家庭开销(大部分用于饮食和教育)外仍有结余可存入银行。

通过调查,我们还了解到石马村村居基础设施状况总体良好。石马村现仍未通自来水,居民的饮用水仍为地下水。对外交通很便利,有直接通往南京的外环路,而且乡间道路状况良好。石马村房屋建筑多沿道路建造,主干道两边的房屋较整齐。也有散落在农田中间的村子,村户之间间距较大,分布比较稀疏,且房屋建筑不够整齐。由于该村处于近郊

地区,交通便利,医疗条件也相对便利,外出购物也相当便捷。

第二篇:马建坤农村调查报告

对太平寨镇红薯加工产业的调查

太平寨镇在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上始终坚持特色兴农的理念,不断摸索重点项目建设、休闲农业发展等新模式,结合立足当地自然优势,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示范带动等办法,积极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行动,该镇的红薯生产就是比较典型的范例。最近,我们对该镇以太平寨二村、四村为中心的红薯生产、加工和储藏情况开展了调查,就该镇红薯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思考。

一、发展现状

太平寨镇位于迁西县东北部21公里处,北邻宽城、青龙两县,东接迁安市,南临大秦铁路和三抚国道,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迁西县经济文化重镇之一。太平寨镇镇政府驻太平寨村。面积112平方千米,人口3.18万。辖29个村委会。太平寨镇太平寨镇立足山场广阔优势,不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结合地域特点主要农产品为板栗与红薯。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积极发展以鲜食为主的红薯生产,基地面积逐年增加,储藏和运销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红薯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成为太平寨地区结构调整的亮点。迁西县泓盛红薯专业合作社及迁西县盛农红薯专业合作社位为代表企业。

1、基地面积逐年扩大。该镇有种植红薯的传统习惯,但分布零星、散乱,选用的多是农户自留的土种。2004年春,该镇太平寨二村刘刚从山东引进适宜鲜食的新品种烟薯25,由少数农户种植,当年亩产均在4000斤左右,市场售价0.6元/斤;由于效益可观,2005年,该村已种植500亩;2006年,以太平寨四村为主,已发展到1000亩,户均3亩以上的种植户达110户。今年,该镇种植红薯的农户达到500户、占全镇40%,面积达0.8万亩、占全镇耕地30%。以红薯为特色的区域规模生产基地正在逐步形成。

2、储运能力不断增强。2009年鲜食红薯收获后,太平寨四村郭生尝试进行了简单短期储藏,加工成红薯干,提高经济效益。可以大幅度提升经济效益,这极大地调动了农户发展生产、储藏增值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到2012年,就有少数农户改变平地堆放土藏法,依托山势建造新式大型储藏窖,储藏能力大大提高。2017年,从目前,全镇投入使用的大小储藏窖已达72个,红薯经纪人12人,预计今年秋储藏和运销红薯的能力将超过100万斤以上。

3、经济效益十分明显。(1)种植户。按每亩平均产量2500斤、每斤0.8元计算,亩产值2000元左右,扣除需投入的种苗、农药、肥料等成本400-500元,亩效益1500元左右,比种植玉米的净收入高600元左右。一村周文志户一家3口,2016年种植红薯10亩,纯收入1.5万元以上。如农户自家进行储藏增值,效益还要增加。(2)储藏户。按照一般储藏户测算,投资3万元建造一个储藏能力为10-15万斤的地窖,在扣除成本(包括收购、看护、用电、人工等)和耗损之后,每斤红薯可增值0.1元,2-3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3)加工户。据测算,5斤鲜红薯可以加工生产1斤红薯干;一斤红薯干批发价钱为8-9元,由于红薯集中收获和分批销售时,需要大量的人工,也使得当地的富余劳力找到了生财之道。

4、加工生产刚刚起步。2012年,由该镇二村人刘刚投资50万元兴建了一座大型存储地窖,建造了一家红薯加工厂,制作加工红薯30万斤,以9元-12元不等批发到北京、内蒙、深圳,当年回收成本,同时刺激了当地一批淘宝店主经营红薯的批发。

5、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由于红薯不仅可以加工成红薯干,也可加工成淀粉,粉条等,也可深加可广泛用于化工、医药、食品、纺织、塑料、染料等行业,市场需求量大,红薯制品深加工有较大市场潜力,发展前景极为广阔。专家预测,今后10年全球仅生物塑料用量就将达到3000万吨。同时红薯淀粉价格高并且稳定,每吨红薯淀粉可卖到3000多元,较其它淀粉高出1000多元。因此因地制宜发展红薯生产、储运和加工业,培植特色板块农业经济,这不仅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需要,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适应性农业的需要。

二、主要做法

1、利益的驱动。按照市场的经济规律发展要求调整安排农业生产,利益最大化是追求的原始动力。太平寨镇根据市场需求,结合本地实际,在利益的驱动下,红薯生产发展速度加快,目前已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特别是新烟薯在太平寨已占到80%以上。

2、规划引导。太平寨镇地处丘陵山区、多旱少雨的立地条件出发,发展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营养丰富、用途广泛等特点的红薯生产,是优化种植结构、发展适应性农业的必然选择。考虑到在土壤特性上的差异,为进一步丰富市场品种,不同地方栽种不同的品种,平地红薯多加工成淀粉,山地红薯多加工成红薯干,对红薯生产实施统筹规划,引导该产业进入有序发展轨道。

3、示范带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农民只对身边的人和事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认同。为此,在发展红薯生产中,每个村几个种植、运销和储藏大户做为村子的领头人,做好了种植榜样。引进新的设备,为降低红薯生产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2015年就有少数农户采用30匹的大型拖拉机,并对配套机具进行改造,可以一次性起垄1道,大大提升作业效率,结合山地多的特点部分农民引进微耕机及汽柴油高扬程水泵,扩大了种植范围,降低劳动强度。

三、存在问题

该镇红薯产业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有的已成为制约该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瓶颈,必须正确认识,认真对待。

1、环境污染问题初现。目前储藏窖周围烂薯到处乱扔,气味难闻,影响周边农田及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另外加工区也有废水排放现象,若不妥善处理,势必会影响周围环境。

2、产品结构比较单一。目前,该镇产品缺乏统一品牌,虽然该镇红薯外销不错,却没有一个叫得响的品牌,不利于产业的提升和增强市场竞争力,该镇目前仅有三家初加工企业,远远不能满足长期发展的需要。

3、生产水平有待提高。红薯在种植过程中易受病毒侵染而使种性退化,产量下降,品质降低。该镇引进的烟薯25号已4年,临近使用期下限,必须进行脱毒处理。

四、几点建议

当前该镇红薯生产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但多以“原料基地”为主,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组织化程度低,与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发展“一村一品”的产业要求差距甚远。因此,做大做强红薯产业,必须在规模、效益、组织领导上下功夫,必须在产量、质量、品牌和市场占有率上做文章。

1、明确目标,搞好规划。定位高才能起点高,规划好才能保证效果好。目前该镇红薯产业一定意义上说,仍属群众自发生产状态。应围绕如何推广实用技术、扩大基地规模、提升产业档次、优化发展环境等有所作为,要从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适应性农业的总体要求,做出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明确具体的奋斗目标,指导全镇红薯产业发展。规划要切实可行,紧贴镇情,不能好高骛远,偏离实际;目标要催人奋进,可望可及,经过努力能够实现。

2、规模生产,产业经营。红薯产业化可以是一个横跨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商业等多种行业参与的大产业,发展潜力大、效益高。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实行龙头企业+农户+科技的产业经营模式,兼顾企业、农户、农技三者利益。由农技人员培育良种、技术指导,农户集中规模种植,龙头企业(包括储藏)订单收购、加工,共同闯市场、争效益,努力培植“一村一品”,形成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的专业村、专业镇。

3、依靠科技,主攻单产。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红薯的最高产量可达4000斤,可见红薯的增产潜力巨大。为进一步规范红薯的栽培技术,提高产量和质量。要做到:一是积极引进、试验、示范、筛选、推广优质高产品种;二是积极推广脱毒红薯种苗;三是积极发展春红薯;四是控氮增钾、控后促前(期),促其稳长、严防疯长;五是加强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

4、改善品质,提升档次。红薯本身具有良好的无公害基础,所以红薯生产基地要从种植开始,避免田间化肥、农药、激素污染;在加工过程中,尽量减少淀粉氧化褐变,不使用明矾等添加剂,生产出的淀粉、粉丝真正达到无公害精白粉丝和淀粉标准。再实行精美包装,申报商标,靠名、优、特占领市场,改变有规模无档次局面。

5、加强合作,共御风险。专业合作社或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是带领农民共闯市场、降低生产、经营风险的有效载体。目前无论从生产规模看,还是从农民经纪人的需求看,都迫切需要有这样一个市场中介组织,应尽快组建薯业协会或合作组织,靠协会沟通政府与加工户、加工户与市场间信息,规范行业生产经营秩序。协会或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可出台政策激励加工大户、经纪人等牵头组建。其活动经费可采取政府出一部分、加工户入股等办法筹集。协会或经济合作组织重点负责信息服务、产品质量检测、商标管理、市场购销,维护行业秩序,协调解决该产业在生产、购销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6、规范生产,防止污染。随着红薯产业的不断发展,防止环境污染问题应摆上议事日程,尤其要做好淀粉加工业的污水处理,这方面可借鉴外地的成功技术和工艺流程,从废水中提取饲料,既治污又能开发新产品,实现“多赢”。因此,淀粉加工业要生存、发展,必须规范生产,解决好污染问题,实现轻污染、高效益发展目标。污水治理属经营性项目,可采取招商或股份形式建设污水处理厂。

学生(签名): 2018年4月20日

第三篇:丁脑村农村情况调查报告

“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

——丁脑村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一、丁脑村基本情况

丁脑村地处剅河镇西端,西邻潜江市,北与毛嘴镇交界,宜黄高速公路横穿全村,全村8个小组,现有356户,总人口1527人,现有耕地2576亩,其中水田2090亩,旱田486亩,人均耕地面积1.6亩。

全村以种植水稻为主导产业,水稻种植面积达209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90%以上,其中旱田面积为486亩,以种植小麦、油菜为主。

本村48%村民的主要收入是种植水稻及其它农产品,52%的村民农闲时到广东、深圳等沿海地区做工,劳务直接收入过千万元,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物质生活,为丁脑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二、丁脑村新农村建设情况

所谓“新农村”包括几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

(一)丁脑村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绩

1、村容村貌有了新变化。通过环境整治,道路的硬化、1

村庄的绿化,全村硬化道路里程4.5公里,兴建村委会办公大楼、村医务室,基本改变了农村的“脏、乱、差”现象。

2、群众环境意识有了新提高。通过净化、绿化、亮化工程,群众不但对庭院卫生意识有了转变,对公共卫生也有了讲究,树立起讲卫生、美环境的新意识,形成“人人讲文明、个个爱清洁、户户讲卫生”的良好氛围。

3、团结协作精神有了新突破。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群策群力,齐动手,齐出工,做了大量的工作。集体出资和群众集资紧密结合,全村上下拧成一股绳,团结协作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挥。

4、村班子号召力、战斗力、凝聚力有了新转变。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通过各项方案的实施,进一步体现了党员干部的战斗力;在各项实事工程的建设中,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增强,村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作风得到了明显转变。

(二)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1、乡、村资金缺乏,如何用有限的资金去创建更大的成绩是一个难题;

2、部分群众的环境认识还不到位,环境意识有待加强;

3、农民劳动力素质较低,运用科学技术的方法耕种较低,且对新技术缺乏认识,阻碍了学习使用新科技有能力,同时农

民的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普遍存在,存在着“小富即安”的心理,对进一步开展农业产业积极性不高;

4、农产品的加工还处于原始的阶段,对农产品的精加工较少,因而对农产品在科技的含量及对外竞争力是严重的阻碍;

5、在调查中85%的村民对国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不了解的态度,对国家的惠农政策不够了解,法律意识不强。

三、村民的收入和消费

通过村委会干部以及对部分村民的询问,本村48%村民的主要收入是种植水稻及其它农产品。22%的村民农闲时节到附近的工厂做工。30%的村民长期到广东、深圳等沿海地区做工。村民的主要消费是学生,35到55岁的村民一年的大部分收入用来支付学生的各项费用。有的家庭一年收入根本不够支出。

四、村民的文化娱乐

村内没有专门的娱乐场所,只有简易的图书室,也没有可供休闲的场所,村民基本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

五、存在的问题

1、交通不便,不利于蔬菜产品的畅销,地理位置比较闭塞,造成运费较高,物价增长。

2、产业单一。全村主要是有水稻种植,蔬菜种植几乎没有,根本没有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收入极其微薄。这就造成抵

抗风险的能力降低,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或市场发生巨变,将会给全村带来重大经济损失。

3、处于贫困状态的村民仍然存在,这就给该村的整体发展带来了阻力。

4、村里年轻劳动力流失较严重,大多数青年外出不愿回村,造成老龄化现象严重。

5、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全村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总人口的10%,思想意识比较落后,仅局限于个人利益。

6、全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靠种植水稻、小麦、油菜为主,第三产业只占相当微小的一部分。

六、通过这次调查对剅河镇丁脑村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1、抓好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实施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工程,拓宽选人用人的渠道和范围,实行大范围、宽领域选拔村级干部;改进管理办法,推行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管理,将工作纯净与干部待遇挂钩,每半年考核一次,年终兑现奖惩。

2、加强党员干部教育。一是建立干部定期培训制度。每年对村级党员干部分期分批培训一次;二是鼓励党员干部积极参加党校、农函大的学习,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素质;三是建立党员干部自觉制度、理论学习考核制度,把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村级干部的重要依据,帮助农村党员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四是教育党员干部争做致富能力强、帮富能力强的双强型党员干部,提升党员干部自身文明素质,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

3、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支持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创办乡镇企业,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按照“转移农民,富裕农民”的要求,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工作,搞好信息网站建设,支持农民本地创业与外出务工相结合,要培育一批能人带动农民转移。

4、加强对农村科技文化教育等各项政策的投入,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加大农村教育工作的投入,对农民进行多方面的投入使他们能够掌握新技术,了解新信息,增加致富的本领,同时,也要加强农村法制的建设,使他们能够懂法、知法、守法、用法。

5、增加农村的娱乐设施,为农民提供休闲场所,极大地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6、多向农民提供小额贷款,为扶持农民发展农副产业,并为其提供技术指导,以解决农民创业的经济忧虑和技术忧虑。

7、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利用本地区的历史特色建设生态休闲产业,增加额外收入。

8、充分利用地区优势,引进适合本地区的先进品种,发

展特色产业。

9、鼓励青年学子回乡自主创业,带动全村经济增长。通过这次对丁脑村的深入调查,我们觉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切实解决农民共同富裕的紧迫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们坚信,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全村干部群众上下一心,奋力拼搏,丁脑村的经济社会一定会步入健康、持续的发展轨道,一个“和谐丁脑,富裕丁脑,文明丁脑,绿色丁脑”的新丁脑,一定会展现在人们面前,丁脑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二O一一年四月十六日

第四篇:农村试点村建设调查报告

县政府确定为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镇党委镇政府和村两委按照中央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要求,依托农综开发建设这个平台,紧紧围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产业发展步伐,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促进党的组织建设”的工作思路,把产业发展、村庄规划和村容村貌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和工作重点,农村试点村建设调查报告。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经过一年来的艰辛努力,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夯实领导责任科学制定规划

去年村被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后,××镇党委、政府及村两委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制定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组建了领导小组,落实了领导责任。镇上确定党委书记包联,镇人大主席张建平带领三名得力干部驻村包抓项目建设。镇领导和村两委在认真分析村情的基础上,参与研究制定了××村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五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村庄建设村容村貌整治规划,同时制定了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文秘杂烩网一年打基础、两年大变样、三年见成效计划目标,坚持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主攻涉及经济发展和服务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加快产业项目建设步伐的工作思路。通过广泛宣传动员,深入发动群众参与,营造了新农村建设良好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二、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努力改变村容村貌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村按照村庄规划,近年路渠东西两边都建起了两层小楼,已经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街道式村落。但因历史上的原因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个村千亩农田耕作田间没有通道,田间灌排不畅,村级活动场所狭小,村容村貌急需整治,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急需得到改善。找准存在问题和制约发展的因素,就找到了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一年来,村支部和村委会紧紧抓住农综开发建设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动员全村人民群众苦干实干,扎实抓了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各项工程建设和村容村貌集中整治,采取群众投资投劳,政府投资,项目带动的办法搞建设,共投资198万元(其中争取项目资金166万元,群众集资、筹劳抵资32万元),在五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农综开发建设项目全面实施。修成田间机耕路五条2600米,新修u型渠6500米,新建抽水站一座,水系建筑物6处,保证了农业生产中旱能灌、涝能排。二是对长岭堰进行综合整治。硬化干渠1150米,www.对渠道边农户门前渠坎统一用灰烧砖砌成仿古护栏,对干渠两边进行绿化、美化,调查报告《农村试点村建设调查报告》。三是对桂濂公路××段进行了集中整治。在本村820米公路两边的119户、420间房屋立面统一进行装饰,对人行道及院场1700平方米做硬化处理,统一种植香彰桂花等名贵树木6000余株,路边渠坎统一种植花草美化、绿化。四是高标准建设村级活动场所。在邻公路的集中地段调整土地2.85亩,建起办公场所10间460平方米,按照规范化的要求,硬化院场1600平方米,建铁艺院墙300余米,篮球场、乒乓球台及简易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办公室、会议室、党员活动室、卫生室及计生服务室集中设置。五是实施“一建三改”。农户新建沼气池100口,同步进行改厨、改圈、改厕,对村内环境卫生进行彻底整治。通过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村内道路畅通,通讯、卫生、交通、供排水、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齐全,田间道路,水渠得到彻底治理,村级活动场所顺利建成,全村新建楼房240户685间,占总农户80%以上,桂濂路长岭郾两旁打造出长一公里的街道式小桥流水格调民居,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变。

三、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加快富民强村步伐

一是提升传统产业,培育优质无公害粮油基地。通过项目规划的实施,新修田间道路和u型渠,进行耕地综合治理,加大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加上良种良法应用,使这个村的种植业走向了高产优质高效的发展之路。二是做大两个编织,提高农民收入。这个村的大多村民都有草编、竹编技能,村上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做好宣传引导,成立专业合作社,加强技术培训,搞好资金和营销服务,促进编织产业更大发展,成为村民增收的新亮点。目前,全村从事两项编织的农户263户,480人,分别占全村总农户和总劳力的90%和85%,仅此一项年收入410万元。三是依托建筑企业,发展劳务经济。村民熊春林在本村成立建筑建材公司,办有××规模最大的两个水泥预制厂,对外承包公路水泥路面施工,不仅安排全村劳动力100人就地就业、拓宽了致富门路,还为企业创收超过300万元,并积极组织劳力参加技能培训,组织劳务输出262人,劳务收入达300万元,四是文化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全村建成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全村农民参合率超过90%,卫生计生服务正常开展,群众就医难问题得到解决,村上建起水塔,90%以上的村民饮用安全卫生自来水。

第五篇:关于陕西榆林石马洼煤矿的调查报告

关于陕西榆林石马洼煤矿的调查报告

前言:

煤作为国家的安全能源,如今越来越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可持续发展的战

略思想得以深入人心,将煤可持续利用,深加工才是国家和企业发展的长远之计。这个假期我们实践调查的是一家国营企业——石马洼煤矿厂。就现状来看,在全

国上下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之际,在煤矿领导班子正确领导下,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宗旨、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核心,重视员工的安全,以促进企业

生产建设和项目建设为目的,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现了“四强”(政治引

领力强、推动发展力强、改革创新力强、凝聚保障力强)、“四优”(政治素质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优、群众评价优)的预期目标。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核

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彰显,企业生产建

设和项目建设呈现出良好的态势,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健康发展

企业基本概况:

石马洼煤矿厂隶属国营横山县石马洼农场,1993年筹建,1997年7月投产,总投资900多万元。矿井占地面积20664.6m3,建筑面积8965m2,固定资产1500

万元。井田面积7.048km2,地质储量3012.3万吨,可采储量1722.8万吨,年设计

能力15万吨,去年生产能力核定为30万吨。服务年限为50年。主采侏罗纪3#煤层,平均厚度为3.37m。煤质具有中硫、低灰、高发热量等优点。开拓方式为一对斜

井,主斜井长413m,副斜井长385m。矿井实现双回路供电和井上下视频、网络监

控系统。矿内设“五科一室一中心”,即安监、生产、机电、销售、保卫、办公

室、培训中心。到目前为止,共生产原煤近20万吨,销售收入4000万元,上缴国

家税费1200万元,上缴农场管理费1550万元。现有从业人员212人,其中管理人

员40人,技术工程师1人,机电工程师1人。2003年被评为市级样板矿井,2004

年被评为市级质量标准化矿井,逐年被省、市、县授予“明星企业”、“百强企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为了实现安全生产无重伤以上事故的奋斗目标,层层

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开展职工岗前培训教育工作,经县煤炭局考核合格后,发

放入井资格证。地面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实行安全巡逻检查制度,并对矿内

机动车辆做到车有牌照人持证,加大对打架、汹酒等不良现象监管力度,为职工

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新组建安全生产督察大队和安全评比检查领导

小组,隶属安委会,每周督察一次。副科长以上管理干部按顶板、运输、火工、通风、机电、掘进头、工作面等划块包干跟班督察。建立安全生产考核机制,一

线工人工资与产量挂钩,按月考核兑现。二线以上管理干部实现年薪制,按月扣

30%工资为安全保证金,次月考核兑现。按月提取2元/吨为安全奖,月月考核兑

现,一线职工占60%,二线职工占25%,后勤管理人员占15%。足额提取安全费、安全风险抵押金,用于整改项目。改进采煤方法,形成后退式工作面。以人为本,突出安全,夯实责任,规范管理,强化教育,加大投入,不断提高回采率和企业

经济效益,石马洼煤矿厂将按照国家煤炭产业政策和上级各部门的要求,锐意进

取,开拓创新,为构建和谐、平安煤矿而努力奋斗。

一月十五日,我们三人经过商量,来到了榆林市横山县的石马洼煤矿厂,经人介绍进入了厂区的人事部进行为期将近一个月的实习工作。由此,在单位前辈们的帮助下,我们开始逐渐展开了对企业的实践调查。

煤矿厂目前存在的问题:

煤矿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第一,石马洼煤矿员工的科技专业技能还不够过硬,有相当一部分员工是没有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突发问题不能解决,这些将会给安全生产提出疑问,生产存在隐患。这不符合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员工的人生安全才是第一位的。经过我们对煤矿领导的访问,了解到该煤矿将于明年引进一批先进的生产设备,在更加保障员工的生产安全的同时促进生产的发展。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亘古不变的真理,煤矿将在今后几年里更加注重对专业技师打招聘,对科技人才的引进。第二,石马洼煤矿的社会福利较低,员工都是合同员工,没有保险,不能保证员工的长久就业,这给员工家庭带来很大的压力。第三,在开采煤的同时造成的生态破坏也很严重,在煤矿的上空常常笼罩着一层厚厚的煤扎颗粒,严重的影响到了当地居民生活,煤矿将增加防尘网,已解决这些问题,人类的生产只有遵从自然规律才能很好的发展。由于煤矿地下开采量的增加,地面出现了轻微的地陷现象,严重的威胁当地居民的安全。第四,给煤矿要想发展的更大,扩大规模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煤矿由于资金,人才,设备的不足,该煤矿在近几年里规模发展会遇到瓶颈。领导必须果断,坚决的决策,处理好各种各样的问题,也由于该煤矿是国营煤矿,缺乏市场活力,也就缺乏发展动力。第五,缺乏科学管理体制,该煤矿的管理家庭化,管理缺乏活力,主要表现在 :随着企业的发展管理半径不断的扩大,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加,管理层的压力太大,超出里其所承担的能力,而管理者的知识更新远远比生产管理所需的缓慢,当企业有了一定的积累后,企业的利益导致了个家庭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均,管理层的矛盾加深。

对煤矿厂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一,科学的管理,一定要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煤矿应该吸收好高科技人才,利用好高科技人才,引进更加先进的生产设备,保证生产。科学勘探,有序开采,将原始没进行产品深加工,增加煤的价值,创造更高利润。二,扩大融资渠道,改善融资环境,扩大生产规模,从而产生规模效益。三,从煤矿的员工到管理层一定要增强竞争意识,提高管理水品,实现制度化管理。避免家族管理造成的损失,通过制度化才建立的秩序,才能是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才能是企业资源配置合理化,大大提高组织能力。四,政府的支持,因为煤矿是国营煤矿,所以应该利用好政府这个坚强的后盾。依靠政府,发展煤矿的附属产业,服务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煤矿员工的福利,保险,因为煤矿是一个高危的行业,煤

矿领导应该免除员工的后顾之忧,安心生产,处理好煤矿与当地居民之间的矛盾。五,安全生产才是第一,领导抓安全要做到“四个有心”(即:抓安全要有决心、抓质量要有恒心、抓三违要有狠心、抓帮教要有耐心)。而且干部在抓安全工作时要有铁的手腕、铁的心肠、铁的面孔。要始终牢记你对安全讲人情,安全对你不留情,应该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雷厉风行的作风、常备不懈的心态抓好煤矿安全工作。六,工人保安全要做到“四个不能”(即:违章的话不能听、冒险的活不能干、带血的钱不能拿、违纪的事不能办)。通过“四个不能”的开展来强化职工自主保安意识,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安危,更关系到家庭的幸福、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真正做到“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四个不能”的核心就是“遵章守纪”,根本原则是不能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基本要求是“三不”:即自己不伤害自己,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让别人伤害自己。

总之,对于煤矿这种高危行业,一定要以员工的安全为首要的目的,安全没有了隐患,才开始谈生产,促生产,搞发展。

实践感悟:

最初的几天,因为对自身工作的不熟悉,遇到了很多困难,同时也因为我们缺乏工作经验,单位主要安排我们在人事部做一些后勤工作来锻炼我们,所以在开始的那段时间我们基本上是在是学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我们觉得这样很有必要,因为这能够洗刷我们平时在校园的学生稚气,可以使我们在今后进一步投入单位工作而有更多的心理准备。在适应期结束之后,我们正式开始参与了一些人事工作,诸如部分人员调动的报表生成,以及对新职工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情况进行走访了解,这些都是为了保证职工能够在企业工作的过程中得到企业的公正对待和福利优待。从中我们也深刻感受到了企业的当中职工们的辛苦和勤奋,这也感染了我们自己,使我们在敬佩这些前辈们的同时,也能学习到一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当然值得一提的也是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和事务处理能力。结束这份工作之后的日子,我们也开始反思我们自身的诸多不足,我们认识到,当代大学生所匮乏的不仅是知识修养,同时也缺少社会锻炼和广泛的人际交流。因此,我们也在此呼吁学校可以给我们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我们较早的接触社会,磨练自己,这样,在将来我们投身于自身事业的时候,将自身的知识和工作充分地结合起来,激发更多的工作热情和创意,来改变我们的人生,改变我们的社会。

下载关于石马村的农村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石马村的农村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XX村农村空心村的调查报告

    关于某某村农村空心村的调查报告 一、空心村现状 某某镇某某村在籍人数为425人,户数为109户,整个村小组所占宅基地面积是 63.7 亩土地,宅基地总数173处,其中常住人口184人,废旧宅......

    膏腴村农村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膏腴村农村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膏腴,肥沃的意思,而膏腴村因之得名,地处山西省襄汾县汾城镇边远村,交通便利,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美。虽地处偏远,但靠着当地农业、工业、养殖业、副业......

    dquitw丁脑村农村情况调查报告

    -+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

    李渡街道石马村新社教实施方案(5篇)

    石马村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教育 活 动 方 案 根据李渡街道工委《关于印发李渡街道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涪李委发„2010‟114号)精神,结......

    博山区石马镇芦家台村情况介绍范文

    博山区石马镇芦家台村情况介绍芦家台村地处博山区南部的石马镇境内,距博山城区12公里,位于淄河上游,西侧与莱芜市接壤。全村共有1800多口人,总面积1200余亩。 村庄依南山而建,面......

    村调查报告[精选]

    一、基本情况 XX村坐落在XX乡的东南部,东南邻XX区路河乡西南邻XX区XX镇,是属于XX乡的南部最边缘。该行政村由XX的4个村民组和路阁的2个村民组组成。全村共315户,1273人,其中党员......

    村调查报告

    **村调查报告 **村位于**镇西北部,距浏阳市区约45公里,全村地域面积约87平方公里。现**村是由以前的五个村庄合并而成,包含55个自然村民小组,四个党小组,128名共产党员, 7个村干部......

    马原调查报告

    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课程社会实践报告 题目:关于“三农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调查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生医101 学号:100839 姓名:徐红光 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