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潍坊市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调研情况
潍坊市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调研情况
一、我市经济作物种植基本情况
潍坊市辖6市2县4区,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47万亩,经济作物达300万亩。近年来,随着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呈现增长趋势,我市经济作物种类泛多,主要有花生、黄烟、瓜果、棉花、大田蔬菜和大棚蔬菜等。我市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大,连片集中,主要分布在寿光、青州、昌乐、安丘、高密、昌邑、寒亭等县市区。
1、花生生产机械化现状。我市花生生产的农艺一般是整地、起垄、种植、覆膜、灌溉、收获、摘果、脱壳。花生种植平均密度6800株,垄距一般在800-900mm,株距一般在170-250mm,行距一般在270-450mm,平均株果数在20个左右,千粒重900g,单产370kg/亩左右。种植面积为84.26万亩,整地、起垄用园田管理机完成,播种主要用多功能覆膜播种机,收获主要为农民自制的简易花生挖掘犁和部分配套小四轮拖拉机的半自动化花生挖掘机。
2、胡萝卜生产机械化现状。我市胡萝卜生产的农艺为整地、起垄、种植、覆膜、收获;胡萝卜的种植面积为10.7万亩,垄距850mm,行距170mm-180mm。整地、起垄由园田管理机完成,胡萝卜播种机能够一次性完成种绳播种、滴灌带铺设、覆膜。目前没有胡萝卜收获机。
3、“三辣”(大蒜、大姜、大葱)生产机械化现状。我市“三辣”种植面积为68.7万亩,种植环节中的开沟、培土由园田管理机完成,收获环节,大蒜、大葱都普遍用农民自制的简易挖掘犁来完成。大姜收获机械已研制并试验成功,2009年全市推广160台。
4、山药生产机械化现状。我市山药开沟已全部实现机械化,主要是螺旋钻式开沟机。08年从日本佐佐木公司引进了一台山药收获机对山药单行种植且行距在70cm以上的实行机械化收获试验并获得成功,但由于种植模式、配套动力等问题,推广试验还在进行中。
5、黄烟生产机械化现状。黄烟生产的农艺为起垄、覆膜、移栽、植保、采摘,除采摘外其他环节已全部实现机械化。
6、薯类、棉花、西瓜、牛蒡、棉花、中药材、水果、大桑等其他经济作物除耕整地实现机械化外,植保部分实现机械作业外,其它作业工序大都由人工完成。经济作物耕翻、培土、开沟主要用园田管理机械。
二、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提出的关于“稳步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和省委关于《山东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规划(2006-2020)》(鲁发[2006]24号)提出的“2020年全省农机化水平达到90%”的要求,我市在保证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稳步提升的前提下,着力扶持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以满足农民对经济作物机械化的迫切需要,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我市农机化水平的整体跨越。
三、我市主要经济作物2010-2013年机械化推广方案
2013年,全市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的总体目标是经济作物总体机械化水平达到60%,耕翻机械化达到95%,开沟机械化达到80%,播种覆膜机械化达到90%。移栽机械化达到60%,收获机械化达到50%。对花生、大姜、黄烟、土豆、山药、大蒜、大葱、牛蒡、西瓜等主要经济作物机械采取考察、引进、试验研发、推广的方法。花生整地、起垄由园田管理机完成,播种由多功能种植覆膜机完成,收获重点推广青岛宏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生产的联合收获机,收获后处理重点推广河南瑞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脱壳机,实现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黄烟起垄由园田管理机完成,覆膜由多功能覆膜机完成,移栽重点推广华龙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作物移栽机;大姜开沟、培土由园田管理机完成,收获重点推广潍坊道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潍坊同利达机械有限公司、潍坊呈祥机械有限公司的生产大姜收获机,实现大姜全程机械化;胡萝卜重点推广能够一次性完成种绳播种、滴灌带铺设、覆膜的胡萝卜播种机。
四、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由市农机局组织专家成立技术攻关小组,制定详细的考察、引进、试验研发计划。按照各县市区实际情况分解任务,层层落实,确保经济作物机械化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2、认真考察试验。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适应我市实际的经济作物机械新机具、新技术进行引进、试验、对比,从中选择功能齐全、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机具进行示范、推广。
3、搞好技术培训。抓好关键技术的培训,提高经济作物生产者的技能和素质。经济作物种类、品种繁多,技术性强,更新快,需要较强的科技人员作支撑。因此必须抓好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以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4、力争政策扶持。力争市政府拿出专门资金在国家补贴30%的基础上再对经济作物机械进行补贴。同时对潍坊大众机械有限公司、青州华龙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潍坊海林机械有限公司等对提高我市的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起到很好推动作用的经济作物生产机械企业,争取市政府能够给予一定的项目资金或政策支持。
5、多点宣传示范。实施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对各级干部和农民来讲都有一个观察和认识的过程,要通过实施经济作物机械化推进示范工程、建立经济作物示范区、召开现场会、利用媒体宣传等多形式、多层面进行宣传,认识到推广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加快我市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推广步伐。
第二篇:潍坊市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潍坊市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为切实搞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掌握我市农机现状,更好的促进农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近日,按照我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安排,对我市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情况进行了一次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经济作物种植基本情况
潍坊市辖6市2县3区,共9500个行政村。全市总人口850万人,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47万亩,经济作物达300万亩。近年来,随着我市农业产业政策的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呈现增长趋势,我市经济作物种类泛多,主要有山药、大姜、大蒜、大葱、牛蒡、花生、黄烟、马铃薯、西瓜、棉花、胡萝卜、大棚蔬菜等。我市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大,连片集中,适合机械化作业,主要分布在寿光、青州、昌乐、安丘、高密、昌邑、寒亭等地。
二、我市经济作物机械化现状
经济作物机械化成为制约我市农机化发展的瓶颈,从这次调研情况来看,经济作物生产环节中的耕翻、开沟、起垄、覆膜、灌溉等环节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部分经济作物播种也已实现机械化,总体来说,经济作物机械化程度低下主要体现在播种和收获上。
1、花生。我市花生播种覆膜基本全部实现机械作业,花生收获多为半机械化作业,主要为农民自制的简易花生挖掘犁和部分配套小四轮拖拉机的半自动化花生挖掘机,花生机收率75%,目前还没有花生联合收获机械在我市使用。我市花生收获机械研制生产厂家有潍坊大众机械有限公司、山东高密信德机电有限公司。
2、马铃薯。我市马铃薯种植开沟、培土用田园管理机完成,种植、收获机械化程度极低,基本上由人工完成。我市马铃薯机械研制生产厂家有潍坊泷保田机械有限公司、潍坊大众机械有限公司、山东高密信德机电有限公司。
3、大姜。大姜开沟、培土主要是大姜开沟机和田园管理机完成,覆膜用覆膜机完成,大姜收获机械已研制成功并处于批量推广阶段。我市大姜机械研制生产企业有潍坊同利达机械有限公司和潍坊呈祥机械有限公司。
4、大蒜。大蒜耕整地实现机械化作业,收获普遍用农民自制的简易大蒜挖掘犁,其它工序由人工完成。我市大蒜机械研制生产厂家有潍坊大众机械有限公司。
5、黄烟。黄烟耕整地、覆膜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植保、移栽和收获部分实现了机械化作业,移栽机有国产的和从日本引进的,收获主要是从日本引进的通用机架来完成。我市黄烟机械研制生产厂家有青州华龙机械有限公司。
6、山药。山药开沟已全部实现机械化,主要是螺旋钻式开沟机。为解决山药机械收获难题,我市去年从日本佐佐木公司引进了一台山药收获机,经过一年的试验证明,能够对山药单行种植且行距在70cm以上的实行机械化收获。目前我市没有山药收获机械研制生产厂家。
7、棉花。棉花生产机械化极低,耕整地实现了机械化,植保部分机械化,其它作业工序全是人工作业。
8、西瓜。西瓜种植过程中耕地、植保实现机械化,移栽、田间管理、收获基本靠人工作业。青州华龙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作物移栽机械能够对西瓜进行机械化移栽,目前,该机械正处于试验推广初期。
牛蒡、胡萝卜、大葱、棉花、中药材、水果、蔬菜、大桑、等除耕整地实现机械化外,植保部分实现机械作业外,其它作业工序由人工完成。经济作物耕翻、培土、开沟主要用园田管理机械。我市园田管理机研制生产厂主要有潍坊海林机械有限公司、潍坊润达机械有限公司、潍坊路可机械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
三、影响我市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1、经济作物种类多、种植面积小、种植分散,缺乏规模种植优势且生产环节较多,作业复杂,本身比较脆弱,对机械化要求较高。
2、经济作物机械的性能大都难以满足农艺要求,可以说在机收、机播环节上还没有可靠实用的机具,特别是物美价廉的小型机械。
3、机械化替代效益不高,发展内在动力不足。农村富余劳动力多,转移出路少,经济作物机械化作业市场还没有起步,投资机械替代效益低,回报率低,老百姓没有投资积极性。经济作物的种植、收获环节不像抢收、抢种小麦那样紧迫,时间比较宽裕,对机械化的需求欲望低。
4、经济作物机械需求量少、要求高、研制生产难度大,导致一些科研部门和生产厂家重视程度差。
5、国家对经济作物机械的研制、生产、推广缺少政策扶持。
四、下步经济作物发展重点及建议
在我市经济作物生产过程中,耕翻、开沟、起垄、覆膜、灌溉等生产环节已基本上实现机械化,下一步的发展重点就是要突破机播、机收、机械化植保问题,切实提高我市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特别是在我市种植面积较大的花生、马铃薯、山药、大姜、棉花、大蒜、大棚蔬菜等重点作物。
1、农机推广部门进一步搞好调查研究,彻底摸清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的现状,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好发展规划和发展重点。
2、争取国家财政向经济作物倾斜,实施经济作物示范化工程,建立经济作物示范区,多点示范,拓宽农民的视野,促进经济作物发展。
3、加大对经济作物机械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制定相关奖励扶持政策。调动企业增加投资,加快经济作物机械的研制进度。
4、灵活利用好国家购机补贴政策,适当加大对经济作物机械补贴力度,调动农民购买的积极性。
5、农机推广部门要积极与生产企业联系,利用职能优势协助企业搞好经济作物机械的试验、示范和宣传推广。
6、抓好关键技术的培训,提高经济作物生产者的技能和素质。经济作物种类、品种繁多,技术性强,更新快,需要较强的科技人员作支撑。因此必须抓好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以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三篇:经济作物机械化调研报告
按照省农机办《关于开展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情况调查的通知》要求,**市农机局及时组织人员对全市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现状
**市辖7镇3个办事处,405个村,共有耕地面积60万亩,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2008年,全市完成机耕地55万亩,机播42万亩,机收71万亩;全市小麦生产的耕、耙、播、收、植保机械化作业面积均达到98%以上,玉米机收水平达到81.6%,率先在全省实现玉米生产机械化,是山东省农机化示范区。
近年来,全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断加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力度,突出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不断加大。截至目前,全市主要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分别达到:花生4103亩;大蒜4844亩;大葱2680亩;大姜475亩;马铃薯3361亩;地瓜201亩。但由于我市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起步较晚,加之农民对经济作物生产机械使用认识不够,机械化生产水平已远远不能满足经济作物生产需要。目前,全市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共有马铃薯种植机械两台,其中,开沟机1台,覆膜机1台,马铃薯机械种植面积150亩。部分镇曾对花生收获机械进行过试点推广,由于效果不理想,花生收获机现都已报废,无法正常使用。
二、我市的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水平过低的原因
1、研究推广资金不足。科研生产推广部门,受到经费的限制不能很好的研发和推广,而一种机械的研制生产和试验示范推广,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需要大量的开发经费,靠科研生产推广部门自筹很难解决。
2、机具的适用性不强。我市部分镇曾对花生收获机械进行过试点推广,由于花生收获机械的性能效果不理想,导致收获破损率较高,效率不高,费时费力而效果却不好,不能满足种植户的要求,示范推广不成功,农户都不愿购买使用,连已购机械也都停用报废了。
3、农民认识力度不够。我市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种植比较分散,农民种植经济作物的面积较小,习惯了传统的耕种收方式,认为没有使用机械的必要,对经济作物机械的了解相对较少,造成农民对经济作物生产机械的认识不够,仍沿用传统的耕种收手段。
三、工作措施及建议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不仅能发展优质、高效、高产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而且省工、省时,能够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省劳动力。各级应高度重视经济作物机械化管理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及时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加大投入,加大机具科技创新力度。经济作物种植、收获机械化前期投入大,发展初期社会效益大于直接经济效益,必须有资金支持和鼓励引导才能发展起来。建议:一是争取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发挥农机部门的主导作用,组织科研、生产等单位,针对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中重点、难点问题及薄弱环节,进行科技攻关,取得实质性的突破。重点是引进机具并消化吸收及关键机具的开发研究。二是依靠政府对机具进行补贴,扶持引导基层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民购买先进实用、科技含量高的种植、收获机械,通过建立示范基地或示范点,带动辐射附近组织和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三是注意培养经济作物机械生产龙头企业,为机具的研制开发提供生产保障和物质保证,并保证机具的社会需求。
(三)认真做好机具考核选型工作。劣质收获机具,不仅伤农害农,增加使用费用,甚至危及农业生产安全,而且容易挫伤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阻碍先进机具的推广。搞好经济作物种植、收获机具的示范推广工作,必须从头抓好,搞好机具的选型工作,通过科学检测及生产考核,选出推广机型,向社会公开发布,供使用者选择,确保机具质量,促进经济作物机械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认真做好机手技术培训工作。为尽快提高使用者理论水平、技术素质、操作技能和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应因地制宜建立培训基地,及时对操作手、驾驶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基础理论、操作技能的培训,让他们真正懂得机械的构造、原理,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以更好地发挥新机具的作业性能,加快经济作物种植、收获机械的应用和推广步伐。
第四篇:鄄城县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情况调研
鄄城县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情况调研
鄄城县位于山东省鲁西南平原地区,土地肥沃。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8万亩,其中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0.5万亩,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21%。近年来,随着经济作物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全市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如何又好又快提高全市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推进全市农机化工作科学发展,是鄄城县农机部门今后工作的一项重点,对此我们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全县经济作物种植和机械化生产的基本情况
鄄城县经济作物种植主要有花生、棉花、大蒜、大葱、瓜类、蔬菜等,其中种植面积较大且占主导地位的是花生、棉花。大葱、瓜类、蔬菜只是小面积的小范围的种植。近几年随着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花生种植和收获基本上是人工操作,费时费力,种植面积出现逐年减少的趋势,瓜果、蔬菜的种植和收获以及田间管理也完全是人工劳动。经济作物由于种植工艺复杂、环节多、费工量大、技术含量和要求标准高等原因,目前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尚满足不了当前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需要,也成为制约全县农机化综合水平提高的一个主要因素。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主要包括:耕整地、开沟起垅、作畦、打洞、铺膜、播种、制钵、育苗、移栽、植保中耕、追肥、节水灌溉、插播(收获)等机械化技术。
二、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现状
全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和产值呈逐年上升趋势,与粮食作物效益相比,产出效益较高。但是,经济作物由于种植工艺复杂、环节多、费工量大、技术含量和要求标准高等原因,目前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尚满足不了当前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需要,也成为制约全市农机化综合水平提高的一个主要因素。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主要包括:耕整地、开沟起垅、作畦、打洞、铺膜、播种、制钵、育苗、移栽、植保、中耕、追肥、节水灌溉、插播(收获)等机械化技术。
目前,全县经济作物种植、管理、收获到贮存保鲜等环节机械化应用程度还较低。全县主要经济作物(、花生、棉花)机械化播种、收获程度很低,生产环节中,耕整地机具已形成系列化、通用化,生产也已基本实现机械化;播种机具已经部分解决,但土豆、花生、棉花等播种机械在实际生产中应用较少,但机具的总体性能和质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收获是经济作物生产最薄弱的环节,定型的机具不多,成熟和批量生产的机具更少,不少作物(草莓、棉花等)的收获机械还没有破题。
三、存在的问题
1、与粮食作物相比,对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推广力度不够,投入少,专业人才少,研制、开发、引进等力量弱,许多想法不能变成现实,致使经济作物机械化创新、推广工作相对滞后。
2、宣传力度不够大,还没有形成大力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的良好氛围。
3、机械性能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机具通用性差。有些机具在沙壤土地里作业效果较好,但在粘壤土地中作业效果较差,甚至不能作业;二是有关机具可靠性差,影响了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三是有关作业环节中,机具作业效果达不到农民要求。
4、培训不到位。对部分技术含量高、操作较复杂的经济作物机械,由于对农民培训不到位,致使在实际作业中操作不正确、不规范,出现这样那样的故障和问题,从而使老百姓对机械失去信心,影响了机具的推广。
5、机具价格相对较高。部分新型机具生产厂家和生产商,为了尽快收回机具研发所投入的资金,把产品价格定得较高,让农民“望机兴叹”,一定程度制约了机具的推广。
6、规模化作业程度不高,示范带动作用不大。目前全市尚没有经济作物机械合作服务组织,农民抱团创市场的局面还未构成,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服务处于分散经营、小打小闹阶段,示范带动力远远达不到要求。
四、措施及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政府和农机部门要把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此工作的领导,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加大资金投入,增强科研推广队伍力量,加快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进程。
2、加大推广力度,搞好新机具推广。把具有本地特色的主导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首先列入创新示范工程项目,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示范基地,实施辐射带动。在种植集中地建立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一方面要把示范基地建成农机和农艺相结合的推广示范基地,统一种植模式,建立标准化的种植体系,引导规模化生产,为机械化收获作业创造先决条件;另一方面要把示范基地建成收获机具引进和研究的试验基地,确定适合本地实际情况和农民需要的机型,并通过召开现场会、机具演示会等多种形式,积极做好示范推广工作。
3、利用购机补贴政策,促进机具推广应用。把经济作物新机具纳入重点补贴范围,减轻农民的购置负担,促进经济作物机械化的推广应用。
4.认真搞好宣传和技术培训工作。各级农机部门要把宣传、技术培训列入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以示范点为阵地采取广播、电视、印发宣传单、明白纸,举办培训班、召开机具作业现场演示会等形式搞好宣传和培训。确保培训质量,注重宣传效果,让农民接受并掌握这些新技术,促进机械化技术的应用。
5、加大投入,增强科技创新力量。设立专项资金,保障新机具的研发、考查、选型、引进、试验和改进、调研等工作。抽调爱钻研、懂技术、业务棒的人员充实农机科研队伍,使全市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研发、推广有保障。
6、积极扶持成立经济作物机械服务组织。实行政策照顾、技术培训、重点服务等措施,不断壮大经济作物机械服务组织,增强示范带动效果。
7、制定对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考核制度。根据各镇街区不同的作物种植情况,相应制定经济作物发展考核标准,纳入年终社会综合事业的考评内容,督促各乡镇对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的重视。
8、建立并落实奖励机制。对在经济作物机械化推广中做出贡献的人员实行一定奖励,调动科研、推广人员以及老百姓对经济作物机械的研制、改进、示范等积极性,从而推进全市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第五篇:莱芜市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莱芜市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为全面掌握我市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水平,加快农机化科技创新步伐,推动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发展,按照省办要求,莱芜市农机部门抽调有关技术人员,采取实地调研、走访农户与部门沟通相结合的形式,在全市展开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情况调研工作。尤其对花生、“三辣”(大蒜、生姜、大葱)、薯类(马铃薯、地瓜)、林果等大宗经济作物种植情况、机械化生产及收获现状、现有机械状况等进行了认真细致地调查和汇总分析。
一、主要经济作物种植情况
莱芜地处鲁中山区,耕地面积103万亩,经济作物面积达62万亩,经济作物主要以生姜、大蒜、大葱、花生、地瓜、马铃薯等蔬菜为主。中西部泰莱平原,素有“山头三千河西流,盆地尽沃土”之称,土质肥沃,以盛产莱芜“三辣”久负盛誉,大蒜种植面积21万亩,生姜种植面积14万亩,大葱种植面积3万亩。大蒜和生姜的年产量都在200千吨以上,畅销国外和全国各地,在国际市场享有一定信誉,深受中外顾客赞扬。山区主要种植花生、地瓜,林果以花椒、苹果、桃为主。全市花生种植面积11万亩、地瓜7万亩、马铃薯4.6万亩,林果业中桃树种植面积13.7万亩、花椒树14.9万亩、苹果树3.2万亩。尤其是“大红袍”花椒,椒皮厚实,色泽鲜艳,香味浓郁,与生姜、大蒜、鸡腿葱并称为莱芜“三辣一麻”麻辣九州,香飘四方,年总产量达0.72万吨。因此,莱芜先后被命名为“中国生姜之乡”和“中国花椒之乡”。
二、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现状
近几年来,借助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强势拉动,莱芜市农机部门不断加大新机具新技术的宣传和示范推广力度,目前全市已拥有经济作物种植机械317台,收获机械327台,田园管理机械639台。种植机械中花生播种机械305台,其中专用机械275台;收获机械中花生收获机械135台,其中花生专用机械125台,生姜收获机52台,大蒜收获机80台,马铃薯收获机60台。花生机播4.8万亩,机收2.8万亩,机播、机收率分别达43.6%和25 %;生姜机收0.8万亩,大蒜机收1.5万亩,机收率分别达5.7%和7.1%;马铃薯机收1.8万亩,机收率达39%。各类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率比去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从调查情况来看,目前全市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比较缓慢,花生、“三辣”、薯类及林果等大宗经济作物生产作业中各个环节机械化水平还比较滞后。尤其是在大蒜种植过程中,播种、覆膜全靠人工,劳动强度较大,严重制约了大蒜种植面积的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还远远满足不了农民的迫切需求,已成为推进全市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瓶颈”。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是各级政府对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资金投入少,发展严重滞后。
二是机具少,装备水平低,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本市辖区内还没有一家生产经济作物机械的企业。农机部门的研发推广单位也由于资金缺乏、技术水平低,在研发、引进推广方面后劲不足,特别是在新机具的研制方面缺乏创新意识。
三是自行研制的4JS-I型生姜收获机、4SS-II型大蒜收获机虽然经过多次试验改进,但均受农民传统种植习惯的制约,加之作业地块的限制,使机具不能运用自如;机具性能还需进一步完善提升。
四是由于花生覆膜播种机适宜大田作业,山岭地地块小,覆膜过程中易出现地膜卷曲,影响压膜。生姜收获机受姜瘟地块影响,容易传染,致使农民不愿意随便使用,影响了机具的推广。
五是生姜大蒜等部分经济作物,一家一户分散种植,地块小、种植结构不一,机具利用率低,特别是蒜农有在蒜地内穿种玉米的传统种植模式,致使机械无法进地作业,影响了机具的推广应用。
四、发展趋势和突破方向
“三辣”及薯类经济作物生产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农民迫切需要一种省时省力、作业性能好的机械,替代高强度的劳动,腾出更多的劳力从事二三产业,让更多农民文明生产,体面生活。这就要求农机研发推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尽快解决三辣和薯类作物生产机械化的关键技术问题,在种植、收获(挖掘、采摘)、装运等一系列环节上下功夫,联合攻关,不断提高机械的可靠性、经济性和适用性。此外随着果蔬加工新技术、新品种大量涌现,作为我们农机技术推广部门应创新思路,拓宽服务领域,在抓好粮食及经济作物机械化作业的同时,积极搞好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设备的推广应用。
五、加快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措施及建议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政府和农机部门要在大力推进粮食生产机械化的同时,积极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切实把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快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进程。
二是加大对经济作物机械的科技投入,搞好机具研制与推广。各级要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农机科研部门和有关单位加大攻关力度,加快农机化科技创新。在搞好自身研制的同时,积极引进推广先进适用性机具,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不断满足经济作物生产对机械的需求。
三是认真搞好宣传和技术培训工作。宣传和技术培训工作是提高机械化水平的基础,各级农机部门要以示范点为阵地采取广播、电视、印发宣传单、明白纸,举办培训班、召开机具作业现场演示会等形式搞好宣传和培训。让农民了解并接受这些新技术,尽快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技术素质、操作技能和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促进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的应用。
四是充分发挥农机服务组织的作用,促进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农机专业户、农机大户、农机合作服务组织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力军,他们最了解农业、农民、农村及农艺的要求,在研制和引进试验过程中要虚心征求他们的意见,在推广应用中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利用他们搞好示范带动,促进全市经济作物机械化快速发展。
五是建立示范基地,搞好新技术新机具推广。把重点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列入创新示范工程项目,建立和扩大示范基地,发挥其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农机和农艺相结合,建立标准化的种植体系,引导规模化生产,为机械化收获作业创造先决条件。农机、农业技术人员要相互学习,经常交流沟通,密切配合,采取措施使两项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效果,扬长避短,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贡献。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组织演示会、现场观摩会等多种技术推广活动,进一步宣传机具,扩大推广范围,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六是利用购机补贴政策,促进机具推广应用。各级政府要因地制宜,启动地方政府配套补贴资金,扩大经济作物机械化新机具的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比例,促进经济作物机械化新机具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