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太空超越自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总结

时间:2019-05-13 15:00: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征服太空超越自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征服太空超越自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总结》。

第一篇:征服太空超越自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总结

征服太空 超越自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总结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是亚广联亚太地区机器人大赛在国内的选拔赛。亚广联亚太地区机器人大赛是由亚广联节目部发起倡导的,并于1999年在亚广联年会上正式通过了该项目的提案。该项目规模较大,其宗旨是致力于培养各国青少年对于开发、研制高科技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各参与国的科技水平,为机器人工业的发展发掘培养后备人才。各个亚广联成员机构都有权参加该项目的比赛,但参赛对象只限于各国的大学或工科院校的学生。

2002年6月,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首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27所院校的32支代表队参赛,经过激烈的争夺,最后中国科技大学代表队胜出,代表中国参加第一届亚太地区机器人大赛的总决赛。武汉大学队首场击败西安交通大学队,由于第二场碰到最强的中国科技大学队而败阵,最终进入16强。

2003年11月3日,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在中央电视台1000平方米演播厅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33所院校的33支代表队参加了“征服太空”这届赛事,其中包括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台湾明新大学等众多国际国内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处于前沿的大学。我校代表队与国防科技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和中南大学分在一组,我们以三战全胜的成绩出线,进入16强。在16强中,我队一举战胜山东科技大学进入8强。进4强时,我队与大连理工大学相遇,在最后时刻,大连理工大学队的人工机器人两次将自己的球打进的同时把我队的球打掉,将比分反超,我队已没有时间去补进,最后我队惜败给大连理工大学。

该项赛事是中央电视台贯彻中央“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具体体现和创新举措,是以“媒体促科技”宣传方针的进一步尝试;为大学生提供一个探索科技创新思维与实践行动的机会;为激发青少年开发与研制高科技的兴趣与爱好,培养科学创新精神,激励创新思维;为活跃校园科技,培养未来科技人才提供舞台。该项赛事将作为亚广联的重要项目,今后将每年一届地举办下去,并考虑继续扩大规模和影响,最终发展成为吸纳欧、亚、北美著名高校和大学生参加的重大国际赛事。

我校各级领导和老师们对我校参加该项赛事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和支持,学校方面努力为我们创造试验条件,给我们提供试验场地,提供试验资金;领队老师给我们提供各种试验要求和技术支持,指导我们试验,关心我们的生活。黄部长、书记、院长等领导过年时,来看望队员并送来慰问品,给他们以很大的鼓励和支持。这次比赛,学校黄部长、刘书记等领导亲临现场督阵,给队员们以很大的鼓励。院领导也经常给他们以工作上的支持,同时在课程和生活方面给予支持。

2002年12月,机器人小组开始运作,一直到2003年11月3日,领队老师们一天都没休息。队员也只休息了一个星期左右。大年三十上午,他们还在做实验,下午和大年初一休息。初二,队员们继续试验,暑假中只回家看了看父母,便立刻赶回。

老师的付出是无私的伟大的,他们在技术上给指导和支持,提供动手机会,让队员们去感受试验的酸甜苦辣,并从中获得书本上所没有的经验。在讨论方案时,老师给队员们指明方案的方向,以免误入歧途;在试验方案时,老师指导队员如何判断方案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在实验时,老师引导队员分析实验问题,总结实验经验。老师每天都要来实验室看看,给大家协调工作,从宏观上把握工作进度。

参赛队员每天上午8:00到实验室,晚上10:00才离开。白天他们上课,下课后就去实验室。周末本来是同学们出游或休息的日子,但周末却是他们的全天工作日。周末的概念对于他们来说太奢侈了,但周末的时间却是极其珍贵的,这段时间使队员们终身难忘。

我校机器人小组虽然参加过第一届机器人电视大赛,但在机器人方面的技术研究不多。本届采用单片机控制,为锻炼动手能力,老师让队员自己制作控制器。可大家对单片机的了解只是从书本上学的那一点点知识,就连做单片机试验,都是老师安排好的。于是队员们从零开始,翻阅各种资料,到市场上请教高手,自己摸索试验,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自己动手制作了单片机控制板和单片的驱动器。小组成员继续向前发展,制作更复杂的单片机,以适应更高的需要。同时控制板的稳定性还需要调试,要求其稳定地工作,就必须不断试验调试。每天调试测试各种信号,一天数十次,一有问题就马上分析问题。一个干扰问题可能困惑几个星期,只有总结经验,从简单部分检测到复杂部分,从复杂部分再检测到简单部分,一一检测。

这次大赛上,队员们与各队交流经验,互相学习,从中学到不少国际国内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并得到大赛经验的锻炼。

第二篇:参加CCTV杯(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的总结报告

参加CCTV杯(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的总结报告

一、CTV杯赛赛制简介

1.CTV杯赛的起源:亚洲广播电视联合会(亚广联)为了推动亚洲地区大学生机器人活动,于2002年开始组织每年一届的“亚洲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车”,每个国家在亚洲杯赛之前,举行国家电视台组织的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各国冠军队代表国家参加每年九月举行的亚洲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在这种背景下,中央电视台从2002年开始举办中国有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在与科技部和教育部协商后,已确定每年七月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科技部和教育部协办这一赛事。所有比赛均由中央电视台向全国播出,其间插播参赛学校的介绍。目前,我国在亚洲杯赛车上的最好成绩是亚军。CCTV杯至今三届的冠军依次是中国科技大学(2002)、北京科技大学(2003)、西南科技大学(2004)。2.CCTV杯赛过程:亚广联每年委托专家制定比赛主题和对应主题的比赛规则,为了体现创新和公平,每年的主题不重复,因而规则也有差异。每年的主题和规则在当年九月亚洲杯结束后公布。CCTV杯组委会也在九月向国内公布,并接受报名,于十一月底报名截止。为了提高比赛质量并确保比赛正常进行,在报名截止后,CCTV杯组委会将组织专家进行两次检查,即初审和中期检查,初审主要是方案审查,要求提供简单的图纸(包括机械部分和电子控制部分),时间一般安排在3月份;中期检查,要求提供实物录像和运行情况,时间一般安排在五月份,只有通过了这两次检查的参赛队,才最终进入电视比赛阶段。

3.CCTV杯赛特点:

(1)主题和规则采用亚广联的主题和规则,并且每年不相同。(2)围绕主题和规则不限制机器人个数,但规定了机器人组的总重量,并规定只能有一台手动机器人,其余必须为自主机器人。

(3)比赛采用竞技方式,谁得分多谁胜,评分时以重量轻者获胜。(4)国内赛分为小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4.国内各校组队情况:今年共有35支队(含台湾省一个队)进入最后的电视比赛阶段,另有20支队因检查不合格没有进入电视比赛阶段。为了扩大影响、帮助各校推动大学生机器人赛,组委会选择了未进入电视比赛阶段的15个学校组成了观摩队,赴比赛现场观摩。从各校组队来看,队员主要由两类学校的学生构成,一类为自动化学院,一类为机械学院,这两类约各占半,原因在于:机器人组的设计主要涉及到机构设计和电子控制设计两大部分。

二、江苏大学参加第三届CCTV杯机器人大赛的回顾

1.前期准备概述:江苏大学工业中心从2000年开始就有构建大学生机器人训练实验室的设想,当时学校正启动专业实验室建设,工业中心共投入20万元,其中约4万元购置了上海广茂达公司个人机器人平台 10台,并购买了部分配件,2001年底个人机器人平台到位,调试后挑选了4位学生以个人机器人平台为基础申报了2002年江苏大学大学生科技立项“环卫机器人”,并在2002江苏大学首届“星光杯”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中夺得特等奖。夺得特等奖后,工业中心对上海广茂达公司个人机器人平台AS-U型进行了总结,确定其可以作为大学生机器人训练用平台,在2003年扩大投资,重点投资个人机器人平台,正式成立机器人训练实验室,在AS-U的基础上,还选择了AS-R和越野板。由于“非典”影响,这些设备2004年4月购齐到位。在2003年曾以毕业设计形式,针对CCTV杯主题进行预演,但最终经费无法落实,2003年没有参加比赛。2004年经过多方努力,补报名参加2004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成功,恰好教务处组织“综合毕业设计”项目,向教务处和主管校长汇报后,最终确定以综合毕业设计形式组织参赛。

2.2004年参赛机器人设计制作概述:

(1)队员选择:由于从2004年3月确定参赛,到5月中期检查,只有两个月时间,至原定6月参赛也只有3个月时间,来不及大范围选拔队员,故以参加江苏大学首届“星光杯”之机器人制作的队员为主力队员,另外选择了4名毕业生,共计8名毕业生为队员,他们全部以参加2004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的机器人制作为毕业设计内容,要求他们完成机器人的设计、制作和调试,并要求留出半个月时间参加机器人组进行针对比赛规则的训练。

(2)参赛方案:比赛规则中参机器人的个数没有限制,但规定了机器人总重量不得超过50Kg,且规定手动机器人只允许一台,其余为自动机器人,比赛中只允许发射一次红外或超声信号,不允许采用射频技术。根据这些规则,我们确定了制作四台机器人构成机器人组的方案:一台为手动机器人,一台为得分机器人,一台为相亲机器人(牛郎织女相亲主题),一台为干扰机器人(按比赛规则,允许比赛中用自主机器人干扰对方机器人)。由于时间紧,只制作一套机器人组,不再采用备用机器人方案。

(3)机器人制作过程运行方式:由于这次参加机器人大赛是我校首次参加机器人竞技赛,这了确保任务完成,机械学院在组队后便开始了寻找合作支持单位的工作,经与上海广茂达电子公司沟通,决定队员到广茂达公司进行机器人制作。主要原因是:广茂达公司本身制作小型个人机器人,且每年举办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的Robot Cup国际赛制的机器人竞技赛,已有比赛组织经验。队员赴公司后,一方面可以利用公司的设备和器件,另一方面在上海也便于采购相关部件,在时间上对完成机器人制作更有利。与广茂达公司协商后,该公司选派了一位有比赛经验的许博士作为校外指导老师,与校内指导小组共同组成联合指导小组。由于广茂达公司是生产机器人公司,与其它参赛高校有一定的联系,通过该公司提供的信息,我们较早地知道了上海交大、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的参赛方案,根据这些信息,我们确定参赛方案和技术实施时较有针对性,确保了我校参赛技术方案顺利通过了组委会的方案初审阶段,并顺利进入5月份的中期评定。

(4)加工点选择:主要从时间和费用两方面考虑加工点,对于不影响调试的主体部件,从降低费用上考虑,选择了苏北的一家工厂加工。对于涉及到调试的部件,按就近原则,在上海广茂达公司的工厂加工。对于电子控制板部件,选购定型的商用控制板,以商用控制板为基础进行扩展,主要思路是:自己设计制作控制板,时间上来不及,而且可靠性没有保障。

(5)训练场地:根据对其它参赛学校的了解,为了保证训练场地是第一次参赛车的学校,均购买了全套场地。根据这些信息,我们也采取了购买场地的方式。为了降低费用,比赛用的小礼品减半购买。由于场地是两个10米*14米面积,校内难于找到这样大小的室内场地,为确保训练,临时租借了上海广茂达公司合作工厂的一间厂房,训练了约一个月。

(6)中期评定:组委会为确保参赛质量,对制作过程设置了监控环节,即3月份的方案评定和5月份的中期评定,组委会专家组根据我校参赛队提供的录像资料,认为我校参赛队制作进度偏慢,大致比其它队在时间进度上落后两个月,建议6月份再次组织评定(在6月份再次评定的队还有天津大学队和重庆工学院队)。而事实上,我校是从今年3月开始组队,而其它学校大都是去年9月公布比赛方案时就已组织队伍。客观上,仅从组队而言我们就已落后6个月。所以我们认为从组队落后6个月到进度落后2个月看出我们的队伍的工作效率是可以的,也增加了6月份通过中期评定的信心。从5月10日到6月10日的一个月内,队员们加班加点,克服了很多困难,终于得到了组委会专家组的认可。根据我们提供的制作机器人过程的录像和训练过程录像,专家组认为可以参加7月电视比赛。其中电教中心协助了录像的制作过程。

3.参赛过程回顾:

(1)赛制:在全部35支参赛队伍中,按抽签方式分为8个小组,其中有3个小组有5支队,其余5个小组4支队,每个小组前2名进入16强。我队抽在F组,同组的有台湾明新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本届比赛冠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F组小组赛结果:出线队为西南科技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我队没有出线关键是第一场对北京工业大学以3比6失利,比赛过程中我们先得3分,但在得第二个3分时,桥板已经到位,仅差完成推入动作时,手动机器人出现死机故障,无法完成动作。后来虽然胜了明新科技大学,但在最后对北航时,手动机器人再次出现故障,无缘出现。

(3)江苏第一次参加CCTV杯赛的三支队伍情况:中国矿大队(徐州)、南京理工大学队和江苏大学队均为第一次参赛,仅矿大进入16强。矿大虽然没有参加过CCTV杯,但他们参加过Robot Cup杯,可见参赛经验与名次有一定关系。

三、参加机器人大赛对我们开展工程训练的启示

1.机器人可作为训练平台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机器人竞赛的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和训练兴趣。以本次参赛可以看出:报名的学生人数很多,而且在设计制作机器人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很高,经常加班加点。由于机器人综合了机电结合的大部分技术,学生通过制作机器人,在机械设计、电子设计和程序控制等方面受到了一次较完整的训练。又由于机器人是一个完整的产品,从设计、制作、调试和改进的全过程训练来看,学生对产品设计制造过程有了深刻的了解,而这个效果是以往的毕业设计和课程实验教学难于达到的。以往的毕业设计常常停留在图纸阶段,等到样机制作完后,学生已经毕业,无法让学生加入调试和改进设计阶段,从产品开发的全过程来看,这种以往的毕业设计过程是有欠缺的。

2.参加机器人竞技赛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处理现场问题的能力

以本次CCTV杯赛的35支队参赛情况来看,没有一支队伍的机器人不出问题!即使是本次比赛冠军队现场比赛也出现了故障。而两场比赛之间休息时间大致在60分钟,决赛阶段休息时不足30分钟,要在30至60分钟内查明问题所在并完成检修,是对学生处理现场问题的极大考验。本次比赛中各队都能及时处理现场问题,说明机器人竞赛对培养和提高学生处理现场问题能力是很有效的。我们队在本次比赛中也经历了两次现场问题处理,均在场间休息间隔时间内及时处理完毕,一次是把三轮行驶方式改为四轮行驶方式,以适应场地放礼品凸台的需要;另一次是功率管烧坏导致手动机器人驱动失灵。3.取得比赛好成绩的关键

本次比赛我们队成绩不理想,没有进入16强。挡在16强之外的队还有哈尔滨工大、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名校。总结进入16强队经验,特别是进入前8名的队伍经验,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是四个方面:其一是机器人机构设计,好的机构设计决定了机器人的功能,特别是前8名队对比赛规则消化得很透,在比赛规则允许下功能配备合理;其二是电子控制部分的稳定性,比本次比赛来看,没有进入前16强的队均吃亏在电子控制部分工作不稳定,关键时刻出现故障,我们队在五场比赛中,手动机器人驱动电路两次出现故障,致使成绩不理想;其三现场通信手段,尽管比赛规则中不允许机器人与机器人,以及人与机器人采用射频技术,但并没有限制人和人之间的通信,在本次35支队伍中约有1/3的队配备了步话机,教练与四个队员可以在比赛中互通信息,从而能够协调现场比赛。我们队在与台湾明新科技大学队比赛时,对方已出现死机,而我们的队员并不知道,还在埋头按原定的策略比赛,没有按对方死机来调整策略,尽管比赛胜了,但很惊险;其四尽早组队确保训练时间,机器人比赛除了按时设计制作机器人外,留有足够的时间训练非常重要,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尽早组队。这次比赛,大部分队都有两个月以上的训练时间,较长的训练时间可以更多地暴露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也就有可能保证方案的合理性和稳定性。4.强队的经验值得借鉴

随着机器人比赛的开展,目前中国的机器人竞赛水平已有了很大提 高,我校与全国水平相比,差距是明显的,而且江苏与全国水平相比,也有明显差距。从本次比赛江苏的四支队伍相互交流,均感到江苏省大学生机器人活动开展得不够,与江苏是全国教育大省的身份不符。目前,经江苏省自动化学会努力,省教委已经着手开展江苏省高校机器人大赛,另外,浙江省教委对浙江高校在全国的机器人比赛中成绩不满意,也已采取措施筹办2004年省级机器人比赛。可以预料,机器人比赛将在我国进一步开展。根据CCTV杯赛的各队交流情况,有的学校已建立了一套良好的培养和训练机制。中国科技大学成立了机器人训练机构,并开展每年一届的校内比赛,由教务处负责,每年校内约有50支队竞赛,分两个主题,主题一类似于CCTV杯赛,主题二为机器人音乐赛,机器人的动作必须与音乐配合,成为了科技与人文结合的赛事。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第10台)每年针对中国科技大学校内赛制作一个专辑,在中央电视台播放,既宣传了中国科大又推动机器人活动开展,浙江大学也成立了机器人训练中心,每年通过校内网络接收学生报名,筛选后进入机器人训练中心训练,机制为教务处与机器人训练中心共同负责制,目标主要是针对每年的CCTV杯赛,他们是把参加CCTV杯赛纳入到课程竞赛统一管理,队员由二年级至四年级学生组成,确保了队员的连续性。大连理工大学的做法是成立了创新学院,由创新学院管理学校的大学生创新活动,机器人竞赛纳入学校创新学院管理,具体实施由创新学院与工业中心共同负责。国防科技大学也是教务处负责,队员只限于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以四年级学生为主,三年级学生起承上启下作用,并出台了参赛队员可以缓考的政策,确保训练时间。南京理工大学采取了队员与免试推荐研究生相配套的做法来确保训练时间。总之,各校的做法也要不断探索之中,其中的一些好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第三篇:第二届大学生辩论赛总结

第二届大学生辩论赛总结

伶俐的口才和敏捷的思辩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在走出校门时所必须具备的两大才能,同时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我院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第二届大学生辩论赛,在经过我学习部近一个多月的紧张而周密的策划组织后,我院辩论赛于2010年5月6号闭幕,本届比赛得到了学院领导和老师同学们的大力支持、协助并得到了高度的评价。

一、筹备工作,宣传工作

本届比赛自4月初开始进入了初赛、复赛、半决赛到最后的决赛,在此期间,参与组织工作的同学团结协同、勤奋工作,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等种种不利因素,顺利完成了决赛赛题准备、抽签、场地安排、人员配备、奖项设置、评委及嘉宾邀请等工作。

在比赛的筹划阶段,我部门(学习部)和其他各部门、主席团周密的策划和组织工作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师兄、师姐的帮助让这次的比赛更完美、精彩。5月6日晚上7:30分,第二届大学生辩论赛总决赛在一教1510室隆重举行。我们邀请了副院长、尹卫忠老师、李嘉雯老师、杜奔程老师、杨霞老师、杨仁飞老师及07、08级的师兄师姐作嘉宾,朱海平老师、李忠芳老师、,林静纯老师、李勇老师、胡立东老师作评委。尽管教室的灯光暗了点,也挡不住同学们的参赛以及观赛的热情,来自各系120多位同学老师到现场观摩了比赛,整场比赛在激烈而友好的气氛中进行。

最后,在冠军赛中杨仁飞老师代表队以83.3分力压群雄、荣膺桂冠,杜奔程老师代表队以78.3荣获亚军,季军赛中杨霞老师代表队以87分获季军,李嘉雯老师代表队以81.3获优秀团队,宋莎莎、方思颖、李爽、陶鹰龙、马泽勤、陈晓,这六位辩手获得了最佳辩手。赛后进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比赛在乐曲与掌声中落幕。

二、辩论程序方面

本次比赛的模式还是传统模式,但我们也有加入了些较科技的——计时软件,直接用电脑计时,避免了有人会觉得不真实、公平、错误,这个软件我们是在半决赛、决赛中才开始使用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赛的程序分为陈词阶段、盘问阶段、自由辩论阶段和总结陈词阶段,其中盘问阶段和自由辩论是一个很能展现辩手各人魅力的阶段。

三、辩论赛取得的成效

对主办方(学习部)来说,我觉得这是个很具挑战性的,因为它关系到一整个学院的,压力是蛮大的,在半决赛、总决赛时,很多工作都是由我们09级的新手来负责,这对我们这些09级的干事来说,也是个考验,同时也是个很好锻炼自己的时候,和对我们工作能力的考察。一路上,虽然我们遇到了许多挫折,但我们没有气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坚持到了最后,而且一次比一次做的要好,最后成功的完成了任务,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是我们无法用语言可以表达,我们只能用掌声来证明自己的付出所得到的回报。

四、后勤服务方面

一次完美的胜利缺少不了充足的准备,本次比赛取得成功和学生处各部门、团学、老师及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鼓励和配合时分不开的。

五、值得思考的地方

在整个辩论赛中,从初赛到最后的决赛,一路上,我们遇到了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正是次辩论赛由于时间比较紧凑,参赛辩手没有充分的时间做充足的准备,导致有些场次的水平不够,不能看到辩手真正的水平。观众组织上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我们通知的不够到位,导致有些场次观众很少,在总决赛中对人流量的控制不到位,在以后活动中我们会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这次的辩论赛的宣传力度还是不够,导致部分人对本次比赛缺乏了解。

第四篇:2018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

2018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答案预览

1.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D)

A地球日B节水日C爱鸟日D世界环境日

2.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C)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逐步形成酸性降水.A盐酸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氯氟烃

3.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圈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大量的(B),有效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

A红外线B紫外线C可见光D热量

4.噪声的来源主要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痛阈,其声级为(C)分贝。

A60B90C120D140

5.如果大气中没有”温室气体”,地球表面温度将降低至-23`C,但是,如果温室气体量增加过多过快,就会造成(A).A全球性气候变暖B海平面下降C植物生长缓慢D无线电通讯中断

6.1956年,发生在日本熊本县的水俣病是由于人们食用被(B)污染的鱼类后,在体内积累,逐渐引起的神经性疾病。

A铅B甲基汞C黄曲霉素D农药DDT

7.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周报,目前主要有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三项内容。当污染指数在(C)之间时,空气质量为3级,属轻度污染。

A50以下B50-100C101-200D201-300

8.ISO14000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有关(D)的系列标准。

A健康标准B食品工业C药品生产D环境管理

9.为确保2000年我国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国家重点治理淮河、(A)、辽河(三河),太湖、巢湖、滇池(三湖)和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控制区(两区)的污染。

A海河B黄河C汾河D大运河

10.1994年3月,中国政府批准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了中国(B)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

A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B可持续发展C生态保护D防治污染

11.是联系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中心环节,也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环境要素。(D)

A、大气圈B、水体圈C、土壤圈D、生物圈

12.如果一个地区的(C)元素分布异常,可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或克汀病。

A、铁B、硒C、碘D、钙

13.生态系统中的(C)包括绿色植物、光能细菌和化能细菌,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础。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还原者

14.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设在(B)的首都。

A、泰国B、瑞士C、肯尼亚D、美国

15.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和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在控制洪水、调节水流、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B)

A、森林B、湿地C、海洋D、草原

16.汽车尾气是全球范围最严重的(B)污染源。(B)

A、铬B、铅C、锌D、铬

17.不属于清洁能源。(C)

A、沼气B、太阳能C、煤炭D、风力

18.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项(A)。

A基本国策B政策C方法D工作

19.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样品标准和方法标准统称为(D),是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A环境系统B环境认证C环境质量D环境标准

20.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森,在(A)一书中,第一个勇敢地站出直言,呼吁人类要保护好自己的生息地。从此开创了善待环境的新时代。

A寂静的春天B只有一个地球C环境医学D我们共有的地球

2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A)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A任何单位和个人B环境保护部门C利害关系人D公民

22、生物多样性不包括下列哪项内容(C)。

A、基因(遗传)的多样性;B、物种的多样性;C、种群的多样性。1.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D)A地球日 B节水日 C爱鸟日 D世界环境日

2.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C)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逐步形成酸性降水.A盐酸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氯氟烃

3.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圈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大量的(B),有效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A红外线 B紫外线 C可见光 D热量

4.噪声的来源主要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痛阈,其声级为(C)分贝。A 60 B 90 C 120 D 140 5.如果大气中没有”温室气体”,地球表面温度将降低至-23`C,但是,如果温室气体量增加过多过快,就会造成(A).A全球性气候变暖 B海平面下降 C植物生长缓慢 D无线电通讯中断

6.1956年,发生在日本熊本县的水俣病是由于人们食用被(B)污染的鱼类后,在体内积累,逐渐引起的神经性疾病。

A铅 B甲基汞 C黄曲霉素 D农药DDT 7.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周报,目前主要有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三项内容。当污染指数在(C)之间时,空气质量为3 级,属轻度污染。A 50以下 B 50-100 C 101-200 D 201-300 8.ISO14000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有关(D)的系列标准。A健康标准 B食品工业 C药品生产 D环境管理

9.为确保2000年我国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国家重点治理淮河、(A)、辽河(三河),太湖、巢湖、滇池(三湖)和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控制区(两区)的污染。A海河 B黄河 C汾河 D大运河

10.1994年3月,中国政府批准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了中国(B)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A 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B可持续发展 C生态保护 D防治污染

11.是联系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中心环节,也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环境要素。(D)A、大气圈 B、水体圈 C、土壤圈 D、生物圈

12.如果一个地区的(C)元素分布异常,可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或克汀病。A、铁 B、硒 C、碘 D、钙

13.生态系统中的(C)包括绿色植物、光能细菌和化能细菌,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础。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还原者 14.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设在(B)的首都。A、泰国 B、瑞士 C、肯尼亚 D、美国

15.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和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在控制洪水、调节水流、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B)A、森林 B、湿地 C、海洋 D、草原

16.汽车尾气是全球范围最严重的(B)污染源。(B)A、铬 B、铅 C、锌 D、铬 17.不属于清洁能源。(C)A、沼气 B、太阳能 C、煤炭 D、风力

18.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项(A)。A基本国策 B政策 C方法 D工作

19.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样品标准和方法标准统称为(D),是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A环境系统 B环境认证 C环境质量 D环境标准

20.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森,在(A)一书中,第一个勇敢地站出直言,呼吁人类要保护好自己的生息地。从此开创了善待环境的新时代。A寂静的春天 B只有一个地球 C环境医学 D我们共有的地球

2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A)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A任何单位和个人 B环境保护部门 C利害关系人 D公民

22、生物多样性不包括下列哪项内容(C)。

A、基因(遗传)的多样性;B、物种的多样性;C、种群的多样性。选择题

1.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D)A地球日 B节水日 C爱鸟日 D世界环境日

2.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C)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逐步形成酸性降水.A盐酸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氯氟烃

3.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圈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大量的(B),有效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A红外线 B紫外线 C可见光 D热量

4.噪声的来源主要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痛阈,其声级为(C)分贝。A 60 B 90 C 120 D 140 5.如果大气中没有”温室气体”,地球表面温度将降低至-23`C,但是,如果温室气体量增加过多过快,就会造成(A).A全球性气候变暖 B海平面下降 C植物生长缓慢 D无线电通讯中断

6.1956年,发生在日本熊本县的水俣病是由于人们食用被(B)污染的鱼类后,在体内积累,逐渐引起的神经性疾病。

A铅 B甲基汞 C黄曲霉素 D农药DDT 7.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周报,目前主要有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三项内容。当污染指数在(C)之间时,空气质量为3 级,属轻度污染。A 50以下 B 50-100 C 101-200 D 201-300 8.ISO14000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有关(D)的系列标准。A健康标准 B食品工业 C药品生产 D环境管理

9.为确保2000年我国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国家重点治理淮河、(A)、辽河(三河),太湖、巢湖、滇池(三湖)和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控制区(两区)的污染。A海河 B黄河 C汾河 D大运河

10.1994年3月,中国政府批准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了中国(B)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A 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B可持续发展 C生态保护 D防治污染

11.是联系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中心环节,也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环境要素。(D)A、大气圈 B、水体圈 C、土壤圈 D、生物圈

12.如果一个地区的(C)元素分布异常,可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或克汀病。A、铁 B、硒 C、碘 D、钙

13.生态系统中的(C)包括绿色植物、光能细菌和化能细菌,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础。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还原者 14.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设在(B)的首都。A、泰国 B、瑞士 C、肯尼亚 D、美国

15.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和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在控制洪水、调节水流、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B)A、森林 B、湿地 C、海洋 D、草原

16.汽车尾气是全球范围最严重的(B)污染源。(B)A、铬 B、铅 C、锌 D、铬 17.不属于清洁能源。(C)A、沼气 B、太阳能 C、煤炭 D、风力

18.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项(A)。A基本国策 B政策 C方法 D工作

19.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样品标准和方法标准统称为(D),是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A环境系统 B环境认证 C环境质量 D环境标准

20.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森,在(A)一书中,第一个勇敢地站出直言,呼吁人类要保护好自己的生息地。从此开创了善待环境的新时代。A寂静的春天 B只有一个地球 C环境医学 D我们共有的地球

2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A)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A任何单位和个人 B环境保护部门 C利害关系人 D公民

22、生物多样性不包括下列哪项内容(C)。

A、基因(遗传)的多样性;B、物种的多样性;C、种群的多样性。

23、创建绿色社区的硬件要求较多。其中,哪项不是硬件必备的(C)。A、节水节能设施;B、社区绿化;C、建有亭台池榭。题型一:单选题(35道)1.每个人的家中什么地方污染最重(C)A卧室B洗手间C厨房

1.以下属于低碳能源的是(A)A水能B核能C电能

2.以下属于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是(A)A土地B石油C森林 3.下列关于空调使用方法错误的是(A)A空调过滤网不宜经常清洗 B尽量选用节能,变频空调

C空调不使用时应关闭电源,将电源插头拔掉 4.以下属于人造板材常见的释放的有害气体是(B)A氨气B甲醛C氡气

5.以下建筑材料放射性极高的是(B)A环保贴纸B大理石地板C木质地板 6.以下属于建筑施工产生的污染的是(B)A辐射污染B扬尘污染C水污染 7.以下属于大气污染来源的是(A)A工业生产B畜牧养殖C种植花木 8.以下属于森林效益的是(A)A环境 社会 经济B环境 自然 经济C社会 自然 经济 9.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是(B)A森林B湿地C海洋D草原 10.以下属于温室气体的是(D)A氧气B氮气C氦气D甲烷

11.以下属于不能循环再利用的物质或材料的是(A)A化肥B 报纸C 钢材D 塑料瓶

12.以下属于高耗水,高污染的行业的是(A)A造纸B汽车 C建筑D运输

13.关于环境容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环境能够容纳的人口数

B不损害环境功能条件下环境能够容纳的污染量 C环境能够承载的经济发展能力 D环境能够净化的污染数量

14.以下不属于环境敏感地区的是(C)A沙尘暴源区B人口密集区C党政机关集中办公地点D经济开发区 15.以下哪项不属于环境污染?(A)A生物污染B食品污染C噪音污染D土壤污染 16.以下属于大气污染最容易引起的疾病是(B)A心血管系统疾病B呼吸系统疾病C消化系统疾病D生殖遗传疾病 17.关于旧衣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可回收垃圾B有害垃圾C可降解垃圾D其他垃圾

18.国家对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A)A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和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B重点保护动物和次重点保护动物 C濒危野生动物和珍贵野生动物 19.一般将污染物分为:(A)A工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四类 B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三类 C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两类 20.享有“森林医生”的鸟是(B)。A.麻雀 B.啄木鸟 C.喜鹊 D.乌鸦

21.为了保护我们的水资源,我们应该使用(A)洗衣粉。A.无磷 B.高磷 C.普通 D.昂贵 22.(A)。A.0.2% B.0.5% C.1% D.3% 23.冰箱内存放食物的量以占容积的(C)%为宜,放得过多和过少都费电。A.100 B.60 C.50 D.80

第五篇: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获奖名单

一 等 奖(排名不分先后)

省(区、市)北 京 北 京 北 京 山 西 内蒙古 内蒙古 内蒙古 辽 宁 吉 林 上 海 上 海 江 苏 江 苏 浙 江 浙 江 浙 江 浙 江 福 建 江 西 江 西 江 西 江 西 河 南

论文名称

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再认识——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课程教学研究

理工科高校公共音乐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 论音乐智能理论在认知型教学中的实施 写生基地课程建设与改革

关于在幼儿园开展蒙古族民歌教育的研究

内蒙古大学生对“蒙古族长调”认同态度的调查 关于高校多元专业背景下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

大学校园景观文化意象对师生的隐性教育 三位一体的“MIE”“LTM”与“NMIEC”—— 美国新英格兰音乐学院音乐课程改革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史论教学的缺憾与改革试验 海峡两岸大学专业书法教育比较研究

高师音乐专业课程体系中地方音乐渗透可行性研究 高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哲学思考 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质量评价方案的研究 对中华民族音乐教育生态问题的理性思考 中国工业设计的理论困境与学科地位刍议 论潘天寿艺术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从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看我国高校美术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方向

临摹·素描·彩绘——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配器教学的改革研究

以人为本与群体遮蔽:和谐社会视野下高师音乐教育主体性问题的人本反思

审美的教育——丰子恺艺术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论地域文化对高校美术创作的影响

从《大学生美育现状调查问卷》结果谈公共艺术教育培养模式的优化

作者

曲香竹

苏丹娜、李文轶 童江梅 罗国亮

周素珍、蔡淑兰

董 波 张晓涧

荆福全 尹爱青 刘秉琨 潘善助 夏美君 朱玉江 鲁恒心 陈业秀 桂劲松 邹建利 黄 珊

饶泽荣、徐 飞、王 丰 周晓莹、李 铭 曹金玲 刘利霞 董明慧

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运城学院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包头师范学院 沈阳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苏州科技学院 盐城师范学院 嘉兴学院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丽水学院 厦门大学

南昌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宜春学院 赣南师范学院 河南师范大学

省(区、市)论文名称

作者 单位

湖 北 湖 北 湖 南 广 西 广 西

广 西 广 西 广 西 广 西 贵 州 云 南 云 南 云 南 陕 西 陕 西 陕 西 宁 夏

省(区、市)北 京 北 京 北 京 北 京 北 京 北 京 北 京 我国高等艺术教育成果评价体系存在的关键问题 邓 涛、林能杰 高师《音乐教学论》课程的理论体系建构 杨秋仪 高师器乐教学三大误区之剖析

杨 丹 倾听学生的声音——落实教育部《课程方案》开李 君

设特色选修课的报告

让少数民族地区音乐闪烁无穷魅力——如何在广覃 思 西综合性大学艺术公选课中开展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欣赏教学

天籁之音,唱响主流舞台——民族地区音乐院校谢育坚 开设本土原生态民歌演唱课程的构想

“工作坊”模式在高师音乐教育学课堂的实践与黄文翠

运用

论高校音乐教育中学生情商的培养——由“5.12”庞 梅 赈灾歌曲听后感言引发的思考

传承中的思考——以《蝴蝶歌》为例论学校音乐黄 玲

教育在传统文化持续发展中的意义 对高师院校公共美术教学的思考

杨洪文 高等艺术院校音乐教育中的本土音乐文化传承 黄凌飞 艺术设计教学的云南本土化探议 王 飚 论少数民族美术影视教学资料的收集

杨雁楸 西部地区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许志敏、祝翠华、介 栋 艺术教育转变中的两个重要现象

杨豪中 论后现代艺术对我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影响 冯民生 关于我国三所民族高校本科音乐美学教育的调查张韧洁

报告与分析研究

二 等 奖(排名不分先后)

论文名称

作者

实践、创新、育人——普通高校舞蹈美育研究

佟佳家

从看“热闹”到悟“门道”——也谈京剧进课堂 林叶青 浅论我国高校校园艺术文化发展的两次高潮 屈 浩、崔新宇 普通高校舞蹈艺术教育刍议

朱 兮

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艺术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潘 明、黄 霞、庞 波 普通理工科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调研报告 苏丹娜、李文轶 论原生态民歌的素质教育功效

童江梅

武汉理工大学 襄樊学院 衡阳师范学院 桂林工学院 广西大学

广西师范学院 广西艺术学院 玉林师范学院 贺州学院 贵州省毕节学院 云南艺术学院 玉溪师范学院 玉溪师范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北方民族大学

单位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省(区、市)论文名称

天 津 天 津 天 津 天 津 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和谐发展 构建高校艺术教育创新体系的思考

体育院校舞蹈学专业健美操课程考评内容体系及方式实验研究

作者 单位

林 琳、李 怡、曾 威 天津科技大学 张仲宝 马桂霞

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财经大学 准确把握动漫教育脉搏促进滨海创意产业迅猛发展 王 刚 天 津 特色发展或边缘化——大众化教育背景下专业艺术院校发展的思考

天 津 美国杨柏翰大学舞蹈教育对舞蹈教改的启示 河

北 论艺术教育与伦理道德素质教育 河

北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课程重心研究

北 中华民族韵味在钢琴艺术中的延伸——王建中钢琴改编曲《浏阳河》的艺术特征 河

北 试论书法教育与人的协调发展

北 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增强民族文化内涵的探索 河

北 关于普通高校舞蹈专业教育“热”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

北 包豪斯与乌尔姆的教育理念对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现实意义

山 西 公共书法课对大学生性格品质塑造的实验研究综合报告

内蒙古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运用音乐——表象教学法的实验研究

内蒙古 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师范大学音乐教育硕士培养解析

内蒙古 论高职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 内蒙古 科尔沁蒙古族传统民歌传承普及的最佳途径——民族声乐艺术教学实践经验

辽 宁 中国当代艺术设计教育中学科基础的研究 辽 宁 从艺术类学生思想特点论艺术类学生的思想教育与管理

辽 宁 高等动画教育不同模式利弊分析与中国高等动画教育模式探索

吉 林 免费师范教育实施后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的对策研究

吉 林 高师钢琴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探究

吉 林 高师音乐教育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新探索 吉 林 加强服装专业实验教学改革

吉 林 STS教育观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黑龙江 理工科大学艺术课程教学中“四个结合”的研究 黑龙江 高师(美术教育学)课程与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相关性的调查与分析

赵 霞

天津音乐学院 孙爱华 天津体育学院 姜

河北大学 董

艳、高俊峰 河北科技大学 师毅苗、苑岚冰 河北科技大学 寇学臣

河北师范大学 李雪山、聂书法 石家庄学院 张玉梅 石家庄学院 张志宏 石家庄学院 刘 斌 忻州师范学院 索 烨 内蒙古财经学院 张晓武 包头师范学院

游翠玲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乌云格日勒、赵哈申、乌兰 通辽职业学院 刘军平、任 戬、胡 阔 大连工业大学 吴 枫

大连工业大学 于静宜 大连工业大学 张 慧 东北师范大学 刘 欣 东北师范大学 金顺爱、金秀吉 东北师范大学

李凤仙、雒薇艳、李仲德 长春工业大学 杨 霞、李晓巍

长春工业大学 胡焰智 哈尔滨工程大学

韩 丽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省(区、市)论文名称

海 设计艺术教育应当从创新意识的培养做起 上

海 数码时代艺术教育解读

海 开启心智,发现自我——高校图形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新实践

海 论高校美术教师的跨越式发展 上

海 非职业性舞蹈教育的性质与特征 上

海 艺术设计专业中工程教育观的培养

海 音乐“自律—他律”理论在音乐教学实践中的启示 上

海 职业融入学业,学业凸现职业 江

苏 再论公共艺术教育的不可替代性 江

苏 论蔡元培的美育实施观

苏 高校博物馆:公共艺术教育的创新平台 江

苏 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单线制管理模式研究 江

苏 加强实践教学突出个性培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表演(歌舞)专业舞蹈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苏 21世纪多元文化教育语境下的普通高校音乐公共教育——以南京某高校为个案的大学生音乐基本素质的调查与分析

苏 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方法研究及实践初探 江

苏 突出舞蹈本体

发展高师教育

苏 立足社会 与时俱进 以人为本 突出特色——高师舞蹈教育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苏 不同音乐文化观念下的音乐教育——非洲音乐教育体验与反思

苏 谈戏曲艺术的普及性教育

苏 新经济形势下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与管理复合性人才培养

苏 关于我国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反思 江

苏 论声乐教学活动中的“主导性”与“主体性” 江

苏 侗族民间合唱的传承对视唱练耳教学的启示 江

苏 中、韩油画教学比较谈

苏 构建高职院校影视动画专业“实训、实习、就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探索

江 当今综合性大学艺术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江 当前大学生音乐素质基本状况的调查研究与对策举措

江 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改革:认知学徒制的启示 作者

宏 李

佳、韦丽娟 王大根 郑慧慧 郑

怡 宋伟民 康

健、翁再红 徐习文 李爱真

杨丽莉、路漫漫、寇晓洁 张

进 耿

涛、王

丰 刘

理 江

林 朱艳红 王道静、郭承波、许

蚌 刘大巍 李

震 汪

洵 徐文光 陈

鑫 周慧军、于玲娜、程

昊 陈

芸、金永康、邹

婷 王

滢 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大学 上海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上海电机学院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

苏州科技学院 盐城师范学院 盐城师范学院 盐城师范学院

苏州硅湖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省(区、市)论文名称

江 浙

江 浙

江 浙

江 从新课程标准的角度看高师钢琴教材建设 精神追求:儿童艺术教育的必然走向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管理 从“眼高手低”到“眼高手高”——论书法教学中书写技能的训练与审美素质培养

江 浙

江 “音乐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策略研讨

作者

斌 李

成刘佳妮 邱志文

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湖州师范学院 湖州师范学院

秦润明、宣绍龙 绍兴文理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 中国影视艺术教育探索与影视艺术教学模式的建构

项仲平浙

江 钢琴即兴伴奏基础教学法实验报告——基于即兴伴奏能力培养的钢琴课学习相关内容的实证研究

江 “职业”视野下的师范艺术教育

江 高职院校书法实践教学初探

江 关于艺术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安

徽 艺术设计专业方向整合及课程体系的优化研究 安

徽 也谈设计艺术教学中的“道”与“器” 安

徽 康定斯基的绘画理论对设计基础教学的启示 安

徽 技能与个性——对高师美术专业素描教学模式的思考

徽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之量化分析与思考

徽 美化你的声音——当今大学生嗓音状况的分析 安

徽 大学书法艺术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徽 师范院校美术史课程学习与小学美术教师欣赏教学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徽 高校美术教师继续教育研究初探

徽 关于传统元素融入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思考 福 建 后现代语境下经典美术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文化价值的探讨

福 建 谈《中国音乐》课程的全方位立体化教育 福 建 高师民间舞课引入原生态舞蹈的尝试 福 建 试论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民族音乐思维 福 建 闽南民间舞蹈文化资源与校本课程开发 福 建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网络教学”模式创新 福 建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唱歌课程创新教学刍议

江 西 工业设计教育中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基础的构建探析 江 西 理论必须在场

河 南 设计伦理与教育问题之辨

余小信

陈民新 倪旭前 宋兆宽

凯、宋蓓蓓 陈庆军 王

猛 高

王自东 赵义堃 郜锦强 徐兰兰

陶玲凤 孔

成 李 洁

庄怡红 黄午妍 杨丽霞 黄明珠 耿建新 刘晓君

钟 玲、席兴利、李 立 陈 露、周彦丽 席卫权

浙江教育学院

衢州学院(筹)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厦门大学

华侨大学 集美大学 集美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江夏学院

泉州儿童发展职业学院

华东交通大学 江西教育学院 河南大学

省(区、市)论文名称

河 南 河 南 论美术理论课程在高等美术教育中的价值 区域文化优势下的河南高校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利作者

闫庆来

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

郭 珂、李 勇、秦方方 洛阳师范学院

用策略及实验研究

河 南 传统艺术教育在普通高校远程教育传播的思考 河 南 从就业需求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设置与改革 河 南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改革问题的再思考

湖 北 试论在我国普通高校中音乐双语教学的实践意义及其推广价值

湖 北 实验教学启示下的高师音乐实践课程改革初探 湖 北 新时期民族声乐教育深化改革的若干问题思考 湖 北 同辈群体——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重要途径

湖 北 艺术校园的精神巢筑 湖 北 当代境遇下的中国画教育

湖 南 普通高校舞蹈类专业办学的困惑与对策初探 湖 南 成长的希望原在“经历与反思中”——对美术教育实习的思考

湖 南 论艺术教育的人性价值回归

湖 南 地方高校美术专业开放式用人机制初探 湖 南 从就业现状谈高校专业艺术教育的改革思路

湖 南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广 东 论原创校园音乐对构建高校校园文化的意义 广 东 工科背景下公共艺术教育模式的建构

广 东 论艺术教育在构建工科复合型人才中的地位与作用 广 东 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舞蹈教育专业的优势、问题及展望

广 东 博客(Blog)在普通高校音乐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广

西 高校公共音乐课无功利教育理念的实践探索 广

西 课程与文化:器乐课程理论建设新构想 广

西 普通高校钢琴教学改革研究——由俄罗斯钢琴教学体系引发的思考

广

西 中国画的特例发展——中国画学院的意义探究 广

西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与就业微探 广

西 “原创校园歌词”传播的德育功能初探

广

西 地方工科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特点与实践模式探究 雷红薇 孟立丛 刘丽琼 王美春

张业茂 彭小玲 田昌秀

詹旭军、郑莎璐 谭崇正 李开沛 文 琼

王庆华、陈文红 狄岱岳 李 迪

肖忠文 徐 红

王勇杰、刘大允

黄华明、王 娟 王海英

谢晓雄 谭缨英 高

敏 蔡

张景鸿 李

宏 李

黄蕴兰、鲁

果、邓

睿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美术学院

湖北美术学院 湖北师范学院 吉首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理工学院 湖南理工学院 衡阳师范学院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中山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民族大学 桂林工学院

广西工学院 省(区、市)论文名称

广

西 关于我国民族音乐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广

西 广

西 广

西 广

西 广

西 高师合唱教学中的民族性、地域性特色探索 我的高师课程——钢琴小组课协同式教学初探 校本培训:促进音乐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选择 新形势下高师音乐毕业生就业问题引发的思考

作者

单位

广西师范学院

韦华峰 蒋

陆小玲、杨超有 曾宏华

广西师范学院 玉林师范学院 玉林师范学院 河池学院 广西艺术学院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我国声乐教育评价改革探析 郭

晗 广

西 民族地区舞蹈编导教学刍议三题

广

西 多学科课程知识的渗透——关于双排键电子琴专业方向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构建

广

西 高等艺术教育的当代境遇及其思路调整 广

西 构建技艺与文化和谐的艺术课程教学生态——西部民族地区高师艺术院(系)课程教学改革的生态学思考与教学实践

四 川 “本土化”:21世纪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一种思路

四 川 浅谈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基础美术教育课程体系为基点

四 川 论原生态民歌研究视阈中价值取向的结构缺陷 四 川 “鸡肋”窘境与国粹突围——论高校书法艺术普及教育的窘境与对策

重 庆 色彩设计教学思路

重 庆 关于包装设计教学改革和发展新模式的探讨 重 庆 审美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审美素质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重 庆 艺术类高校教师的科研激励因素研究——以全国8所专业美术院校为例

贵 州 音乐人类学路径:贵州民族音乐研究的后集成走向——关于贵州民族音乐研究今后工作发展及学科发展问题的思考

贵 州 论民间美术在地方高校教育体系中的意义 云 南 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课程资源的实践探索 陕 西 影响力:“高雅艺术进校园”的目标指向——陕西高校“高雅艺术进校园”影响力调查报告 陕 西 高等学校公共书法教学创新模式研究与实践 陕 西 诗情画意的缺失——中国画教学与创作之反思 陕 西 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均衡协调原则 陕 西 关于美术专业学生创造性素质的调查研究 甘 肃 在场感悟与音响体验——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方法论 甘 肃 20世纪中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思想发展浅论

娜 伍时旺

黄志华 沈

勇 陈美珍、梁 葵 周丽梅 赵大刚 侯忠明

皮永生 李昱靓 邓 倩 张 杨 杨殿斛

杨洪文 赵全胜 张骞文 于唯德 侯小春 王家民 王志平

张君仁、熊江源 文 化、朱淑娥

广西艺术学院 广西艺术学院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教育学院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文理学院

重庆工商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四川外语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毕节学院 大理学院 长安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美术学院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省(区、市)论文名称

作者

单位

甘 肃 甘 肃 甘 肃 宁 夏 宁 夏 宁 夏 新 疆 新 疆 新 疆 新 疆

省(区、市)北

京 北

京 北

京 北

京 北

京 北

京 北

京 北

京 北

京 西部高师美术教育教学改革初探

王玉芳 关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思考 王锡臻 高师专科生排练小合唱的能力培养 武江丽 民族地区综合性大学设计艺术教育的思考 李新昌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宁夏高校美术教育 撖学文 回族舞蹈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

袁 媛 新疆美术院校民族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左红卫 的构想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础音乐教育不容忽视——以王 建、努尔开利德

新疆伊犁州少数民族中小学音乐教育为例

乌图阿热勒村蒙古长调民歌的传承特点及发展现状 夏 敏 义务教育如何应对青少年舞蹈教学

孟 霞

三 等 奖(排名不分先后)

论文名称

作者

综合性大学艺术教育初探—一以北京大学学生合侯锡瑾

唱团为例

我校学生艺术团及学生干部“集中班”的组织系刘欣欣

统与管理模式

麻省理工学院的音乐教育理念研究及启示 李

雪 拓展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之路——在普通高校中开敖

设民族音乐课程的思考与探索

从灌输到体验——论音乐教育中个体感知能力的邓双林

建构

中美综合类大学音乐教育比较 宋

高校艺术教师能力素质培养的研究

明、黄

霞、庞

波 提高非音乐专业大学生音乐素质教育之我见 甄晓明、杨

晏 音乐剧歌曲演唱

赛、王士魁 普通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实践初探 吴

我国高校校园文化艺术初探

浩、张朱博 浅论高师“民族音乐”课程的重要意义 王

中美理工类高校艺术教育比较后的启示——以北郭年华、贺春华

京理工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为例

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赵秋迪、闫

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联合大学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宁夏大学 宁夏大学 北方民族大学 新疆艺术学院 伊犁师范学院 新疆教育学院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

单位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省(区、市)论文名称

京 北

京 “校园舞蹈”启示录

以北京某大学为例谈新近合并成立的理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现状与发展规划

京 北

京 北

京 天 津 普通高校音乐教学评价的新思考

作者

伟 刘利红

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凌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天津大学 论音乐美学在大学生音乐素质教育中的指导意义 童江梅 论音乐教育中的情感体验

童江梅

天津大学艺术特长生招生与管理现状的思考与构想 潘 睿 天 津 用心灵感受舞蹈《舞蹈鉴赏》课程教学体会 天 津 俄罗斯高等音乐教育钢琴教学研究

天 津 音乐欣赏教学对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 天 津 体育院校表演专业学生艺术表现能力研究 天 津 对高校舞蹈专业学生不同类型健美操动作技术转换的教学研究

天 津 运用比喻法,教学收获大—谈二胡的基本技法 天 津 高等职业院校艺术专业课程改革《字体与版式设计》新创意

河 北 当代和谐人格建构的美育思考 河 北 论舞蹈训练中学生主体意识的作用

河 北 尊贵的眼睛 —— 试论观看之道与视觉文化素养教育

河 北 谈音乐欣赏中的“通感”运用 河 北 浅谈医学生艺术教育

河 北 河北区域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性研究

河 北 构建会展艺术教育新模式 培养会展“新型人才”河 北 对高职艺术设计“三室一场”的教学模式探索 河 北 “三室一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河 北 论普通高校舞蹈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山 西 走近中国画 感悟民族精神——在大学开设中国画技法实践课程的意义及实施

山 西 论大学美术展馆建设及管理与使用 山 西 试论传统美学思想在中国钢琴音乐演奏中的渗透 山 西 装饰基础课创新方法研究

内蒙古 关注本土 开掘资源 突出特色——地方性艺术院校学科建设浅探

内蒙古 培育歌唱的心灵——谈声乐教学对学生“兴趣情绪”的保护和培养

王 娟 刘 芸

罗晓颖、毛 琳 孟昭鑫

王 思、马桂霞

杜文娟 侯庭卓

张 伟

石立宁、向安韡 贡小秋、贡小明

张 彤、韩俊武 王秀芳、赵剑锋、薛银卓 顾 宁、陈 瑾、王永健 安晓波、侯永瑞 王清海、张行彦、潘 静 张 浩、张丽敏 张玉梅 汤璋铭

刘学生 李 静 罗 元 宋生贵

侯文杰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艺术职业学院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

河北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医科大学 河北经贸大学

石家庄铁道学院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 石家庄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

运城学院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 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省(区、市)论文名称

内蒙古 内蒙古 内蒙古 内蒙古 内蒙古 内蒙古 论音乐教学生命价值取向的特征 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之比较研究与借鉴 浅谈标示设计教学中对于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 民族地区高校音乐教育与本土音乐资源的结合 普通高校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模式探究

作者

波 王红艳 乔

杨 贺

宇 郭淑君

单位

内蒙古师范大学 赤峰学院 河套大学 包头师范学院 包头师范学院 包头师范学院 我国高校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设想初探 侯可心 内蒙古 公共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内蒙古 谈高职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美术创作能力的培养 内蒙古 广告设计教学如何挖掘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内蒙古 内蒙古摄影教育的现状分析与专业建设 辽

宁 推进传统民族文化艺术教育略探

宁 高校音乐艺术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辽

宁 从加德纳思想谈高校美术师范生的培养研究

宁 论“大艺术设计教育”在现阶段高校美育中的意义 辽

宁 艺术教育专业文献建设与服务 辽

宁 中美高校艺术教育文化环境比较研究 辽

宁 公共艺术课程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 辽

宁 大众化阶段大学艺术教育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 辽

宁 中日公共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现状比较与思考——以中国首都师范大学与日本早稻田大学为例 辽

宁 高校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理念更新初探 辽

宁 广告设计教学中基础能力的培养

宁 高职艺术类学生就业意向的调查分析与思考 辽

宁 美育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初探

林 对高师美术基础课在当代艺术语境下的重新审视与界定

林 高师与非高师音乐课程及教学的共性与差异性研究 吉

林 高校免费师范生声乐教育的新模式分析 吉

林 论声乐疗养产生的时代依据与现实意义 吉

林 当前我国音乐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吉

林 分析博洛尼亚音乐学院钢琴系的课程设置带给我们的启示

林 论开放式音乐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自主学习吉

林 音乐欣赏综合教学初探

林 美国犹他州立大学音乐公选课实施特点的分析借鉴 张晓武 于

洋 侯

霞 潘春利 苏

彭逸伟 冯利原、孙艳梅

彭虤虤 刘艳红、马红静 吴

齐、沈丽丽 罗红路、赵阳 张会艳 张 杨 薛春艳 刘继敏 刘

陆阳秋、贾建国、张孙

晔、秦秀杰

峡 高玉涛 高玉涛 徐敦广 孙雷雷

姜宝君 吴

萌、赵

包头师范学院 通辽职业学院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东北大学 沈阳大学 大连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鞍山师范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雷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省(区、市)论文名称

林 关于高职院校开设综合艺术课的一些思考 黑龙江 谈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建设的新思路 黑龙江 谈大学生现代舞创作能力的培养 黑龙江 高校艺术社团发展简论

黑龙江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探索——在现代设计教育中培养“巧工"角色

黑龙江 图形设计教学方式探索与实践研究 黑龙江 钢琴教育初级阶段中俄教学方式对比研究 黑龙江 关于在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中实施研究性音乐教育的探析

黑龙江 花棍舞蹈教学——原生态民间舞蹈的延伸与发展 上

海 舞蹈在理工科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上

海 高雅艺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作用及其在大学中的运作模式探索

海 浅析中外美术鉴赏课程的专题设计 上

海 艺术教育对理工科院校学生的培养探析 上

海 谈钢琴即兴伴奏的艺术审美价值 上

海 从推广校园集体舞看艺术教育改革 上

海 网络时代的高校艺术教育 上

海 “校园集体舞”探究

海 从品牌学论中国工业设计的教学体系改革 上

海 数码钢琴文修课教学探究

海 案例教学法——音乐教学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探索 上

海 普通高校影视素养教育的发展对策研究——以上海松江大学城为例

海 激发大学生艺术精神动力,提升公共艺术教育有效性

海 论室内乐重奏中的音准问题

海平面设计教学中图底转换训练的意义与思考 江

苏 高校艺术美育对提升大学生素质功能的研究 江

苏 论大学的校园民谣

苏 构建多维视角的普通高校音乐学科综合体系 江

苏 浅谈综合性大学艺术教育中的舞蹈普及 江

苏 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与新时期国民音乐教育发展

苏 建筑美术课教学改革探讨 作者

赵淑清

张传辉、宋

晔 张晓红、邹丽阳 郝

王永志、李

张艳红 宋佳琳

欣、宋

丽 万

婷、王芝眉 封

孔晓燕、万

轩 吴薇薇 谢哲邦 吴立群 刘鸿模 郑慧慧

辉、金亨锡 宗

怡 李

峰、王

磊、秦淑娟刘

灏 钱为群 汪以平郁红芳 方

方 曹菲菲 陈宗花

矫苏平单位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东北林业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大庆石油学院 华东理工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电机学院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省(区、市)论文名称

苏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从“鉴赏”中突围——以影视鉴赏课为例谈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规范化问题

苏 被动与主动——对于艺术类院校色彩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苏 作者

单位

江南大学

耿凌艳 南京林业大学

感受、诠释、判断——论高校音乐鉴赏课程之内核 丁

好 南京师范大学 江

苏 基于富媒体的高校艺术教育网络资源建设探索 江

苏 论音乐教育与人格主体塑造的关系 江

苏 当代中国歌剧的高等教育价值

苏 探析地方民间工艺在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中的教学实践

苏 谈民族音乐教育背景下地方民间音乐课程资源的建设

苏 高职动画专业课程设置探究

苏 关于我国动画专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江

苏 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音乐教育——锡剧在常州学校音乐教育中的现状与思考

苏 试论声乐表演与戏曲表演在审美上的共性 江

苏 已是春色满园 更喜硕果累累——试论普通高校数码艺术学科的健康发展之路

苏 充分利用乡土音乐教育资源

促进学生音乐素质全面发展

苏 高校中国画教学应重视文化层面的意义 江

苏 试论张謇的工艺教育思想——兼作张謇与格罗佩斯工艺教育相似方面的比较

苏 浅析现代教育技术在提高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质量中的作用

江 分享与铸造集体精神的狂欢仪式 浙

江 从毕业生就业状况看综合性大学的艺术设计教育 浙

江 公共艺术理论教育与学科关系的研究思考 浙

江 从“工作坊”到“设计工厂”——创意产业语境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演变

江 音乐切块拼接法的理论与实践

江 基于课内外互动的高校书法特色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江 用音乐建构美好的情感人生——浅谈音乐教育与大学生情商培养

江 现代教育技术与媒体下的高师音乐教育

江 公共艺术教育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胡永斌、张汇芬 马东风、刘倩男 戈晓毅 张

刘德明

佳、汪瑞霞 夏

莉 王正林 王小龙

熊逸越、周忠美

裴元生、陈鑫 桂

迎 于国瑞 余玉霞、于小平

丁继军、俞一青、杨列辉杨和平、汪薏群 黄建新

张建国 苍海平、陈

徐州师范大学 徐州师范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 南通大学 南通大学

南京工程学院 常州工学院 常州工学院

淮阴师范学院 苏州科技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硅湖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大学 宁波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温州大学 嘉兴学院

省(区、市)论文名称

江 突破设计约束的工业设计创新思维教学思考

江 历史与错误

江 大学美术欣赏教学缺失与对策

江 以身示范 培养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以《音乐教学法》课程教学实践为例

江 论学习迁移理论对音乐技能训练的价值 浙

江 谈普通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存在的认识偏差 浙

江 论设计专业双语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浙

江 工作室制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应用研究 浙

江 以能力为核心、任务为驱动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江 构建符合市场需求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探索与实践 浙

江 艺术教育全面融入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浙

江 工科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创新的三个结合 浙

江 高校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江 新形势下高职公共书法课程教学的问题探讨 浙

江 浅谈高校学生艺术社团的建设和管理 浙

江 独立学院艺术团建设与管理机制模式探索 浙

江 论声乐教学中嗓音的科学确定及发展 安

徽 对高校艺术教育建设的几点构想

徽 有“意义”的生活——设计社会学课程教研心得 安

徽 论我国高等摄影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安

徽 论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研究 安

徽 论高师音乐教学的中心转移与范式重建 安

徽 当代学院素描教学的现状与策略 安

徽 关于高师作曲技术理论课程建设的思考 安

徽 设计素描教学理念与实践

徽 中国手风琴音乐“民族化”风格的探索 安

徽 高校书法公选课教学偏误与改革

徽 荒芜的沃野——“戏曲艺术进高校”面临的困惑与对策

徽 徽风皖韵——安徽省高校艺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奇葩

徽 现代立体构成的教学研究

徽 大众文化的影响和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重任 福

建 中国传统美术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新思考

作者

周晓江 周逢年 罗江峰

杨小燕、夏元勇

童师柳、李

强 刘向前、曹

桢 胡

珂 杨

赵伟乾、华玉亮

邵永红

邱开金 左家奇

丁丽君 沈文中 郑月琼

孙大鹏、来

晶 杨晓亮 田雅丽

李姗姗 赵

昊 宛俊勇 李庆丰 陈克义 张建华 石祥强 张

聪 江

河 蔡

峋 夏雷英

王天岚

林泽玉、程

瑞 梁

娜 单位

中国计量学院 中国计量学院

浙江海洋学院 绍兴文理学院

绍兴文理学院 浙江财经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林学院天目学院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科技学院 阜阳师范学院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巢湖学院 蚌埠学院 厦门大学

省(区、市)论文名称

建 福

建 作者 单位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 后现代课程观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启示 吴

鑫 将音乐人类学引入中学课堂音乐教学的一些思考 毛翔宇 福

建 和谐理念教育观与舞蹈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福

建 论街舞在高校中的发展

建 论建立共享音乐资源数据库——从高校艺术教育音乐资源缺乏所想到的

建 论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 福

建 对高师合唱课若干问题的思考

建 加强多元化文化的教育实践作好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教育传承——兼论泉州师院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实践传承

建 泉州南音高等教育的构建与实践

建 论艺术教育在公安院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福

建 浅析中德高校声乐教育课程比较 福

建 论多元音乐文化观的培养

建 论研究性学习与高师音乐教学法课程改革 福

建 谈高等职业院校音乐教师的基本素质

建 AutoCAD在艺术设计科目画法几何课程中互动式教学的应用研究

建 从高校音乐教学的改革创新浅析21世纪音乐教师的素质修养

建 综合性大学游戏学科的教学研究报告——艺术与工学的资源联合

建 高职美术教育发展的新途径 福

建 手工教学策略新探

西 从目的论角度谈大学非专业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江

西 中国民间舞教学改革新构建

西 高校艺术教育作为保护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

西 浅谈标志设计创意能力的培养

西 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管窥 江

西 试论我国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

西 解析“预示”在合唱指挥中的内涵及其运用 江

西 正视动漫产业中的“漫动作”

西 复合应用型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求 江

西 论音乐传承中的“口传心授”

西 从图形直觉美感训练走向发散思维能力

媛 肖玉珍 康长河

杨丽霞 秦

露 王丹丹

珊 王小丽 刘

淘 邹敏华 卢雪珊 傅仲斌

波、孟晓鹏

兴、陈鵷贤

何永超 何永超

燚、晏

红 李

蕾、邝

婷 陈又林、薛

李军科、李

慧 张建国

新、黄志远 李

勤、王玉娟 高

昱、丘

天 徐希茅、徐

飞 傅

欧阳禾子、郭博颖华侨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集美大学

集美大学 集美大学 泉州师范学院

泉州师范学院 福建警察学院 闽江学院 闽江学院 莆田学院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泉州儿童发展职业学院泉州儿童发展职业学院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南昌工程学院

省(区、市)论文名称

西 舞蹈本体价值回归与重现对医学院校开设《舞蹈治疗》课程的探讨

西 我国中小学设计艺术教育创新研究

西 群集化实训教学模式与地方高校动画专业的师资建设

西 开放性教育理念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西 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定位与能力培养 江

西 谈美术教学中的表现性及方法 江

西 幽默广告图形创意的方法论探究 江

西 新时代高校艺术教育中的校本课程开发

西 浅谈“微格教学”在高师钢琴课程体系中的运用 江

西 “游戏精神”与儒家音乐教育思想

西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师专艺术类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西 案例教学与新手型音乐教师教育

西 让音乐激荡在数字时代——高校电脑音乐制作教学之研究

西 对江西省高师音乐专业增设地方优秀音乐文化课程的思考

东 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及课程结构探索

东 以乐感为基础的视唱练耳教学的审美体验研究 山

东 普通高校戏曲教育技术策略思考

东 感悟·启迪·借鉴——论波兰肖邦音乐学院钢琴音乐人才培养

东 由《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看变奏曲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

东 声乐教学启发·体验法解析 山

东 戏曲发展学视角下的柳腔艺术 山

东 监狱内音乐感化教育的伦理学解读 山

东 中国传统音乐的主流教育模式之解读 山

东 对法国音乐学院专业等级考试过程的思考 山

东 山东省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舞蹈运动发展的研究 山

东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设置发展的研究 山

东 对高师美术教育课程设置改革与学生未来从业的思考

东 中国合唱音乐起源之我见

东 对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

作者

燕、刘

俊 丁粤红

钟燕红

睿、孙

宪 谢

尚端武、熊雅静、肖乃涛 袁荣焱

澜、尹经民 黄健敏 徐强志

迎、闵

文 马克实、邱

俊、刘

媛 黄

池、魏

张晓玮 闫

震 卢爱华 程

倩 郇玖妹 杨瑞萍 丁

庆 张拜侬 孙佩珊 刘庆庚

李恩琦、董

丽 梅玉洁

巍 赵

单位

江西中医学院

赣南师范学院 赣南师范学院

赣南师范学院 江西蓝天学院 江西蓝天学院

江西蓝天学院 宜春学院 宜春学院 宜春学院

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教育学院

江西教育学院 江西教育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 聊城大学 聊城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体育学院 山东体育学院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山东教育学院

省(区、市)论文名称

东 河

南 河

南 河

南 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究

作者

单位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 论声乐演唱者的形体表演及科学训练方案的建立 黄慧慧、班

一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民间美术课程教学探析 设计素描教学方法改革对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目标的实现

胡俊涛 李建设

南 河

南 浅谈中国钢琴改编曲创作中的民族风格 郑文雅、马

婷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论宋代绘画人才培养对当代高校美术教学的启示 杜旭光 河

南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应对庸俗艺术问题研究 河

南 河南省现代美术教育的演进及其思考(1906-1967年)

南 关于普通高等美术专业学生文化素养缺失的思考 河

南 “艺考热”反映的有关社会问题思考

南 限制与拓展——河南高校美育现状探析及其改革构想

南 从新秧歌运动中“鲁艺”的作用看高校艺术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

南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 河

南 图像化时代:高校开展影视艺术教育的价值与措施 湖

北 托起艺术的朝阳受众——关于“普通大学作为舞蹈受众群”的分析

北 爱乐的自我救赎

北 “世界音乐”教育在高校的传播途径研究 湖

北 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要旨的艺术学科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北 现代艺术设计的精神实质及价值取向

北 《外国美术史》数字化专题研究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探究

北 建构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课程的设想 湖

北 论中国早期钢琴教学的模式

北 促进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钢琴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北 新时期的色彩教学观和课程实践 湖

北 对当前书法教育的思考

北 声乐“乐器制造”阶段的“颤音教学模式”探讨 湖

北 “泛动画”时代下中国动画高等教育的状况分析 湖

北 迎向魅力的图像——谈视觉修养作为人文素质的教育

北 论文化遗产的审美教育价值 刘永涛 汪俊林

涂湘东 刘根禾 陈学书

斌 王

景 孙钢军 张元俊

江柏安 郑

莹、喻仲文、许雁冰 陈

彬 娄

林能杰、昌利萍 曹冠玉

吴晓娜、张

辛立刚 邹志生

范义付 陈国俊 胡绍宗

昕 河南工程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 河南财经学院 许昌学院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中州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江汉大学 武汉工业学院 湖北师范学院 湖北经济学院 黄冈师范学院

湖北美术学院 省(区、市)论文名称

北 湖

北 审美直觉与艺术创造

创造力的培养逻辑—设计基础教学研究 作者

桑建新

单位

湖北美术学院

娜、王玉环、孙汉桥 湖北美术学院 湖

北 教育传承:关于开设《中国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课程的建议

北 研究生教学:深陷其境的反思

北 目的与效果——关于三首音乐作品的分析及有关的方法论问题

北 学术观点——1995-2005年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选题与成果

北 对当下专业音乐教育中两个较突出问题之思考——写于2006年北京“萧友梅与当代音乐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

北 民办高校艺术类学生素质拓展的实践与探索 湖

南 基于情境的高校艺术教育研究 湖

南 论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的美感培养

南 关于民族地区高校音乐类专业办学与中学艺术教育改革对接问题的思考

南 关于对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建立本土民间舞蹈系统教材的思考

南 从 “学院派”与“原生态”民族唱法的争论看民族声乐多元化的构建

南 戏剧教育在我国普通高校的实践探索 湖

南 试论师范美术教育向美术教师教育的转型 湖

南 有关美术教育硕士培养问题的几点思考 湖

南 音乐教育、心理体验与大学生幸福感三者关系的探索

南 社会性别视域中的汉族民歌

南 论艺术设计的经济属性与艺术设计教育的关联性 湖

南 让中华民族音乐走向世界——关于二胡走进日本音乐课堂的调查报告

南 如何构建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的创作教学模式 湖

南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欧美设计专业教育特色的启示 湖

南 湖南嘉禾伴嫁歌与土家族陪十姊妹之比较研究 湖

南 浅谈高师视唱练耳教学如何适应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发展

南 构成基础教学的设计与创新研究

南 地方高校美术专业充分利用地方教学资源激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思考

宋祥瑞 张

田可文、刘

王洪军 李斌成、马玉芳 邹

菁、邹

珺 李开沛 姚

剑 唐

勇、郑剑锋 刘思远 王

果 余

张映兰 关

红 周霞

航、廖

莎 李

迪 彭珮玮

平段振榜

武汉音乐学院

武汉音乐学院 武汉音乐学院 武汉音乐学院

武汉音乐学院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中南大学 吉首大学 吉首大学 吉首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长沙学院

湖南理工学院 湖南理工学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湘南学院 衡阳师范学院 衡阳师范学院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省(区、市)论文名称

南 中华民族音乐、传统音乐和民间音乐的现实阐释与文化指向

南 浅谈中国小提琴音乐的意境

南 论湖南新版初中音乐教材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湖

南 藏族色彩艺术在民族美术教育中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南 高校艺术教育的文化自觉之路

南 浅谈学龄前儿童的钢琴启蒙教学的意义 广

东 潮汕乡土音乐教材的人文价值描述

广

东 从精品课程建设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创新——以《数字色彩》课程为例

广

东 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广

东 构建科学的艺术设计教学督导与评价机制 广

东 纳西东巴图画象形文对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启示 广

东 国画水墨与设计教育

广

东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及对普通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启示 广

东 浅析动画角色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广

东 声乐演唱中的点、线、平面、空间

广

东 强化艺术设计实践性教学突出为地方经济发展培育人才的办学特色

广

东 等量异型:对立体构成课题设计的探索与研究 广

东 中国经典歌剧唱段中的“歌”与“戏” 广

东 案例法在商业广告创意教学运用的探讨 广

东 “馆校合作”——利用博物馆资源加强高校艺术鉴赏课程教育

广

东 挖掘地域舞蹈文化、创建特色舞蹈课程——潮汕民间舞蹈建构粤东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研究

广

东 英语世界的中国戏曲艺术研究概况 广

东 高等美术教育当前实际与未来变革

广

东 环艺专业学生“空间感”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广

东 书法综合多媒体教学应用研究综述 广

东 项目化课程在室内设计专业中的具体应用 广

东 浅析舞蹈形体训练对空中乘务员职业素质的促进作用

广

东 新媒体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广

东 项目驱动教学法在箱包专题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作者

吴修林

静 汪

琦 余思慧

黄梅学 梁

陆小玲、张玲玲

田少煦、李

陵、余晓宝罗胜京 孙恩乐、黄慧民 戴小兵 曾智林

玉 周杰 包玉姣 汤重熹

李小军 史海峰

珊、张

雅 牛加明

薇 曹广涛、王群英、康保成朱松青

陈静敏 靳继君、张世梅、姜晓松丁

斌 刘

朱星雨 龚丽娜

单位

湖南文理学院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湖南女子大学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长沙师范专科学校 长沙师范专科学校 汕头大学

深圳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大学 广州大学 广州大学

肇庆学院 东莞理工学院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韩山师范学院

韶关学院 广州美术学院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广东白云学院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省(区、市)论文名称

广

东 广

东 中国手风琴作品创作技法

新时期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广

东 海 南 海 南 综合艺术教育的师资培养模式探折 浅谈宋代画学教育对现代国画教学的启示

作者

昀 金超哲

单位

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李爱平

董怀岩、蔡笃瑜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海南师范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基于艺术本体论的书法教育中笔法教学研究刍仪 郭名峰 广

西 高校音乐教学中学生演奏心理的分析与培养 广

西 论地方性综合大学影视艺术专业教育

广

西 广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调查数据分析与研究——对广西四所高校现状调查

广

西 声乐教学的新形式——论数字音频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广

西 中国高等职业艺术教育发展研究——高等职业艺术教育所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广

西 引入本地民歌 守望精神家园——关于原生态民歌进入民族院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思考

广

西 高师院校非音乐专业开设高雅音乐欣赏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广

西 浅析新形势下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广

西 地方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 广

西 广西壮族特色器乐“天琴”的挖掘与传承研究——在广西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中的教学构想

广

西 论高师《音乐教学技能训练》课程的改革与探索 广

西 实用、开拓、创新——节奏训练在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拓展

广

西 重视本土音乐教育的建设工程——高师本土音乐教学现状与改进之我见

广

西 视奏在视唱教学中的运用

广

西 对普通高校舞蹈素质教育的认识与思考 广

西 试论美术教育对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 广

西 高校古筝教学中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广

西 《色彩构成》教学改革探究之浅谈 四

川 室内设计专业立体构成课程教学探索 四

川 关于工业设计教育体系的再认识

川 从原生态民歌热看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四

川 浅论建筑专业艺术教育的特殊性 四

川 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声乐教学特色 四

川 关于艺术教育中直觉思维培养的几点思考

琳 王建平黄小明 董

刘文斌 毛

冰 邹

刘廷新、吴岳成 黎

鸽 林作红

刘金喜 戴丽霞 蒙

妍 汤桂芳 覃晓宁 罗锦雄 王

涛、苟

锐 路

瑜 朱

思、朱

琨 杨

广西大学 广西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师范学院

广西师范学院 玉林师范学院 广西艺术学院

广西艺术学院 广西艺术学院 广西艺术学院

广西艺术学院 梧州学院 梧州学院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省(区、市)论文名称

川 四

川 四

川 四

川 论信息社会中的艺术设计教学改革 数字时代的舞蹈艺术及高等舞蹈教育 论俄罗斯艺术教育对我国艺术教育的启示 从授予型教学向诱导型教学转向——关于高校美术基础理论课程教育的一点思考

川 四

川 四川画派与中国油画教育检讨

作者

吴敬忠、刘立策 汪代明、赵

明 穆

兰 范美霞

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高小华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狠抓学科建设,推动民族高校艺术教育再上新台阶 罗布江村 四

川 四川傈僳族传统音乐现状调查 四

川 谈高校美术专业课程体系与内容改革 四

川 从陶行知美育思想看当代大学生艺术教育 四

川 北川羌族民歌的艺术特征

川 在高等中医药教育中加强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四

川 关于音乐剧专业声乐演唱教学模式的探讨 四

川 浅谈高校基础素描教学理念的转变 四

川 中德高师声乐教学的“零距离”接触

川 “写字育人”的书法教学观和程序式书法教学法 四

川 浅谈中外美术史新的教学思路 四

川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设计艺术教育改革 四

川 浅析民族地区高校美术特色课程的缺失 四

川 偏远地区中小学美术师资队伍建设探源

川 高职院校建筑装饰专业美术基础课程的几点思考 四

川 高职院校美术专业学生就业预期研究 重

庆 中国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

庆 艺术类大学生的气质特点分析及教育管理对策探索 重

庆 用吹打记录生活 用感情谱写历史——对接龙吹打乐艺术特色的几点认识

庆 中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之差异比较及教学探讨 重

庆 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误区与改革

庆 高校动画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以某艺术学院影视动画为例 重

庆 单纯化的橱窗设计教学

庆 建构平面设计的民族文化传统教育体系 重

庆 音乐理论教学中的风格杂论

庆 论声乐表演中P、mf、f等力度符号的美学特征

庆 中德中小学音乐教师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比较研究 谭

勇、孙晓丽 罗

甘再清、高雪琦、陈

立 刘

芬 沙

莎 陈

岚 赵云霄

萍、侯延爽

蔡育坤 杨红梅 向昭颖 袁光富 李明燕

唐春妮 蔡炳云

科、沙

尹振永 王

范映静 刘

彦 杨茂森

欧阳莉 沈鸿雁 李劲松 凌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华大学

西华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乐山师范学院 绵阳师范学院 成都学院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西南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 长江师范大学 四川美术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 重庆文理学院 重庆文理学院 重庆文理学院

省(区、市)论文名称

庆 基础音乐教育“母机”的困惑——对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的思考

庆 重

庆 高职院校系科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误区

作者

李劲松、邹

单位

重庆文理学院

刘怀敏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教育学院 向TAINE学习讲授——讲授个例分析与现实分析 冯红梅 重

庆 大学生风景写生之“趣”及其养成 重

庆 浅谈当代部分大学生的音乐审美观

州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思考——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之启示 贵

州 侗族村寨建筑的保护与发展

州 西部民族地区高等美术教育模式探索 贵

州 美术史课程教学探索

州 试谈素描教学中的“创造型写生” 贵

州 流行唱法演唱及教学法的思考与探索 贵

州 小篆教学探讨

州 “活动教学”理念在美术教育中的实践探索——我校“油画风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贵

州 关于美术院系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建设的思考 贵

州 关于把民间美术引入现代教学的一些思考 贵

州 高校美术社会实践课的功能、实践和规范 贵

州 少数民族题材绘画在我国民族院校美术教育中的意义

州 大学生艺术审美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及提高 贵

州 谈山水画写生教学

州 试论苗族民间蜡染与现代绘画教学结合

州 贵州苗族刺绣与现代服装设计艺术的结合的研究 贵

州 开设民族服饰课程 继承民族服饰文化 云

南 谁来撑起农村音乐教育的一片蓝天

南 高师声乐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突出师范特色的两点做法

南 师范院校美术基础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结合 云

南 民族音乐在地方高校专业教学中的学科特征及基本任务

南 高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舞蹈教育浅探 云

南 立足边疆实际,开办特色音乐教育 云

南 开设《色彩欣赏与服装服饰》课程之探索 陕

西 当代大学生美术鉴赏的三种范式

西 抗战时期高校校歌中的爱国主义精神研究

曾扬华 颜

蓓 蒋

静 杨

俊 高

燕 龚文富 杨

嵩 隋邦平王

范昭平潘

梅 陈晓光 黄

张中华 唐立斌 张锦华

岚、彭承军、赵

龙 陈

舒 金

奉 茹洪毅 杨应清 龙祥华

李云秋 周梅 章滇予

周立名、贾濯非 李

重庆教育学院 重庆教育学院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毕节学院 毕节学院 毕节学院 遵义师范学院 贵州民族学院

贵州民族学院 贵州民族学院 贵州民族学院 贵州民族学院

贵州民族学院 凯里学院 凯里学院

贵阳学院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曲靖师范学院 曲靖师范学院 玉溪师范学院 玉溪师范学院

楚雄师范学院

保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省(区、市)论文名称

西 为世界之光——《国立交通大学校歌》的精神价值分析

西 陕

西 陕

西 新形势下理工科院校音乐教学的探讨

作者

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王成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沈湘声乐艺术教育思想对当代高师声乐教育的启示 朱

磊 论西部综合大学美术学科的定位与特色 屈

健、庞永红、李

强 西北大学 陕

西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国画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陕

西 《书法鉴赏》课程之我见

西 理工科院校艺术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陕

西 体验式计算机模拟技术在建筑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前景研究

西 基于距阵式组织管理的设计艺术学教学方法探讨 陕

西 普及高雅艺术是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的有效途径 陕

西 试论原生态唱法的审美价值

西 在改革中前进——XX美术学院XX系教学改革的现状

西 论陕西陶瓷文化资源在陶艺教学中的价值与启示 陕

西 对我国高校美术教育基础素描教学改革的思考 陕

西 高职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方法初探

西 对设计专业案例法教学局限性的对策研究

肃 甘肃省高校音乐专业课程设置与当地民间音乐传承 甘

肃 对DDAE美术教学的思考——美国、德国、中国美术教育比较

肃 借鉴、通融与理性期待——基于音乐文化特性的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方法思考

肃 一唱三叹:论中国戏曲音乐的美学意向与审美方法——高等学校传统音乐教育刍议

肃 传统的维护与延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大学专业音乐教育

肃 音乐技术论

肃 广告设计中创意基础的教学方法思考 甘

肃 高校大学生深远的一课——美术欣赏教育 甘

肃 构建完善的美术史课堂教学配套图像系统 甘

肃 对美术教学中写生与创作关系的认识

肃 民族高校音乐教育和民族地区基础音乐教育接轨问题探索与研究

肃 高师美术教育加强人文精神的滋养需要渗入乡土内容

哲 高

高必征、路凤茹、雷朝军 徐

晗 薛力源、魏小红 杨军燕 潘晓东

黄梦新 成文正 窦曼娟 郑建萍

周亮 王金志、段春华、陈国华 张君仁、马希刚 张君仁、李晓环

张君仁、徐富平何

涛 刘星辉 张启亮 余永红 梁小明 李生贵 张亚玲

西北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渭南师范学院 西安美术学院

西安美术学院 西京学院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教育学院 兰州大学

西北民族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兰州商学院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省(区、市)论文名称

肃 甘

肃 宁

夏 设计教学中期刊装帧设计的新特点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回归原点 展望未来——清末民初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回顾与思考

夏 宁

夏 试析蒙古族各色彩区酒歌的风格及特征

作者

车俊英 伏

虎 朱淑娥

单位

甘肃联合大学 甘肃联合大学 宁夏大学

周蔚 北方民族大学 宁夏师范学院 简论写意山水画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宋永忠 宁

夏 试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中美术教学创新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青 海 传统曲艺音乐之生命绿地——青海西宁祁连路西社区曲艺茶社个案调查报告

青 海 探索与设想藏族地区舞蹈教育新路

青 海 青海民族地区高校民族民间舞蹈地方课程开发与利用

新 疆 试论微格教学原理在音乐技能课中的应用 新 疆 维吾尔声乐作品演唱研究 新 疆 国际多文化音乐教育引发的思考

新 疆 关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与社会实践整合的思考 新 疆 创新服装设计专业“工学结合、典型产品引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陈晓慧

李 华 李措毛 李措毛

杨 帆

赛雅拉·阿巴索夫夏 敏

张建琴 黄发柏

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青海师范大学

青海师范大学 青海师范大学

新疆艺术学院 新疆艺术学院

新疆教育学院艺术分院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下载征服太空超越自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征服太空超越自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机电系参加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申请书

    机电工程系 参加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申请书 学校领导: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是全国在校大学生参加的一场展示机器人制作水平的大赛,是全面考察教师科研水平和学生动手能力的......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感想与总结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感想与总结 资源勘查工程2009级野外地质技能竞赛三等奖、地学知识竞赛三等奖、地质技能综合应用优胜奖 其实对于我来说,在大一的时候是一个成绩......

    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总结

    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 总结 一、大赛简介和参赛回顾 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是为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命 题 [ 讨论稿 ] 2010-6-20 根据《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命题原则》,命题与高校工程训练教学内容相衔接,体现综合性工程能......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岩土工程竞赛设计报告(精选合集)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岩土工程竞赛 设 计 报 告 组长:张铭楷组员:宋延坤 *** *** 2017年5月13日 电话:电话: 一. 作品名称: 阿特拉斯之足 二. 模型图与说明 桩基......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作品欣赏(最终定稿)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作品欣赏(公益类) http://www.xiexiebang.com 既往广告语:努力着!为更多国民接受更好的高等教育传承知识力量,成就无限梦想分享学习的快乐 25 上......

    关于第二届全国女大学生创业大赛的通知[范文模版]

    关于第二届全国女大学生创业大赛的通知各学院辅导员:为进一步加大力度、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十二五”规划纲要,响应教育部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号召,现将由全国妇联妇女......

    第二届大学生体育文化节活动总结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第二届大学生体育文化节 总结从4月28日至6月16日我院学生会在团委的正确指导下成功举办了为期两个月的第二届大学生体育文化节,本届体育文化节以比赛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