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多措并举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多措并举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山东莒县招贤镇人民政府 贺方志
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部分,是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也是建设现代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如何更好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夯实基层组织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现状分析
招贤镇现有81个村,7万口人,7万亩耕地。目前,全镇81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403.19万元,有5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过万元。其中,村级集体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7个、15—20万元的村4个、10—15万元的村3个、5—10万元的村15个、1—5万元的村23个。从现有情况分析,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经济总量不断攀升,发展呈不平衡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效带动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部分离集镇和工业功能区较近的村通过建造店面房出租等,获得稳定收入,最高的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50万元,但部分位置比较偏远的村增收途径较少,村级集经济收入还在5万元以下。二是收入增速减缓,支出逐年增加。由于宏观调控等因素影响,租金收入减少,加上土地整理、土地复垦等政策性收入空间的减小,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长较为缓慢。同时,村级非生产性开支不断攀升,村庄整治、水利建设、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等工程建设支出所占比重增加较快。三是发展路子较为传统,增收渠道不宽。根据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情况来看,收入绝大部分来自房屋出租收入、丰产林发包收入和机动地发包收入,占村级总收入的87%,主要依靠地域和产业优势,发展的路子较为传统,持续增收困难大,渠道不宽。为此,近年来,我们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组
织建设的重要内容,结合实施基层组织建设年的有利契机,注重解决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强化政策扶持和项目开发,村级集体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主要做法
(一)发展土地流转型经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针对农村农民大量外出、土地撂荒的实际,我们开始对村民承包地闲置情况进行定期调查,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保证农民生产自主权的前提下,本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探索和完善土地流转经营机制,由村集体从农民手中把零散的撂荒田地、山林水面,通过签订有偿合同,集中起来,实行集体经营或集中发包,实现适度的规模生产,推进蔬菜、花卉、食用菌、黄烟、桑蚕等五种农产品的产业化开发。全镇利用土地流转,发展以西黄埠村为龙头的集体花卉基地1800亩,以招贤四村为主体的蔬菜基地5200亩,以招贤三村为中心的蓝菜花基地300亩,以后仕阳为龙头的草莓基地500亩。大河东村地处丘陵,适宜烤烟生产,从1979年引入烤烟种植以来,烤烟面积最多年份达到了800亩。近几年,村里的年轻人多外出打工,老年人想种黄烟又有心无力,一些边远的山岭地一片片抛荒,村里种烟的农户逐年减少。为做大做强烤烟业,从2006年冬天开始,该村党支部抓住全省建设烤烟生态示范村的机遇,按照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采取群众自愿转让、代管70岁以上老人和出务工人员的土地、集体代耕新垦、利用无固定收益地及机动地等形式,村里成立曙光黄烟专业合作社,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公开招标,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到2008年全村共流转土地1300亩,发展烤烟
1326亩,成为全市植烟第一村。2011年,该村1326亩烤烟为村民增加收入260万元,为村民增加收入270多万元,为村集体增加收入33.6万元。
(二)发展特色型经济。我镇有袁公河、沭河宜林河滩3万亩,充分利用当地河滩资源丰富的优势,特别是利用村级集体统管的河滩杨树丰产林资源,发展特色经济。集体独资或联合农户参股开发建设丰产林基地,通过流转发包,增加村集体经营收入。后仕阳村有宜林河滩750亩,近年来,该村在反复征求党员、群众代表意见的基础上,拿出100亩河滩,实行集体统一购买树苗、统一栽植、分户管理、四六分成的办法,8年一轮伐,村民每年收入9万元,集体每年增加收入6万元。
(三)发展服务创收型经济。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建立“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有偿服务,使村集体在有偿服务中实现创收。目前,全镇组建生猪养殖、水产养殖、蔬菜种植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3个,会员3500多人。程家庄村抓住与华润五丰包联共建的机遇,在村“两委”牵头下,成立了五福生猪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与华润五丰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探索出了“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为会员提供技术和产销服务,村中生猪价格在市场价与保底价之间优先收购,由公司提供良种及相关种植技术,农户则在公司技术人员指导下,负责生猪的养殖;华润五丰以每头猪返还15元的优惠政策,吸引本村及周边村群众加入合作社,现在已发展会员53人。该项目建成后,既充分利用了该村的闲余劳动力资源,又很好地保障了企业利益,实现了村和企业的双向促进、双向发展,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创收近2万元。
(四)资产开发盘活集体经济。一是依托自身资源。对集体所有的河滩地、无固定收入地等资产,采取多种方式予以盘活。或对外招标承包、租赁,获得租
金收入;或作为股份与其它社会资本嫁接,兴办经济实体;或拍卖暂时不能发挥效益的资产,变现后投资新的项目,以存量换增量。如大河东村在深化林权制度改革中,坚持有偿使用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承包开发村集体河滩林地。这样村级集体可以从林地承包经营分成和林木合法有序转让价款中,获得长期、稳定的收入。二是将闲置的校舍、村办公用房的门面房等集体资产,以股份合作、使用权有偿转让、租赁等形式,兴办政策允许的各类经营项目,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招贤四村沿路、临街集体场所较多,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该村抓住省级小城镇建设机遇,兴建了96家商业、服务业门店,仅此一项每年为集体增加经济收入4.3万元。
(五)发展政策扶持型经济。依据各自客观情况,积极争取财政、农业、林水、扶贫开发办、金融等部门的支持,充分利用好各项扶持优惠政策,加快发展速度。一是近年来,我们先后争取并完成了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土地整理项目、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青峰岭灌渠末级渠系配套项目、小农水重点县项目、仕峤灌渠末级渠系配套项目、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高产稳产粮田项目等7个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1亿多元,共改造低产田25000亩,建设高标准农田2万亩,改善了农业基础条件,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优越的环境。二是用足“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积极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发展,进一步增加村集体收入。抓住全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乡镇的契机,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筹资以奖代补制度,有效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调动了广大农民参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有效探索出了一条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新路子。2011年,全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155万元,上级财政奖补94.5万元,涉及项目10个,受益人口1.8万多人,全镇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正焕发出勃勃生机。三是主动和省、市、县相关部门对接,请求他们帮助理清发展思路,搞好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脱贫致
富,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以实现村级经济加快发展,达到增加村级收入的目的。今年年初,我镇制定了高标准设施农业奖补措施,政策规定:凡成方连片、高标准规划新建的,且单片达到50亩以上100亩以下的,镇财政按照每亩20元的标准给予村主要负责人补贴,同时按照每亩30元的标准给予村集体奖励;凡成方连片、高标准规划新建的,且单片达到100亩以上,镇财政按每亩30元的标准给予村主要负责人补贴,同时按照每亩30元的标准给予村集体奖励,每亩10元的标准给予管理区奖励,同时对道路、渠道建设及高压线路架设也给予资金扶持。全镇设施农业面积达到5700亩,百亩以上大片16处。其中,设施蔬菜4100亩,设施花卉1000亩,设施食用菌600亩。设施农业总收入1.7亿万元,设施农业人均增收2514元,占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1.8%。2011年,全镇村级集体收入达到403.19万元,每个村平均4.98万元。通过建立村级集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村集体收入收支管理制度和完善村级事务民主监督制度,保证村集体收入反哺农民群众。以大河东村为例,村里给7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20斤面、5斤米、1斤油和10块钱。年来,该村建起了农民公寓、村间绿化景观、农家书屋、文化活动中心大楼等。各村积极完善基础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壮大成果,得到了实惠。其中修建村与村之间连接路43公里,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建设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2处,使村民喝上了干净安全的自来水;新建沼气池2250座,使村民用上了清洁能源等等。
几点启示
(一)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选好用好能人是前提。我们觉得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必须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把那些有经营头脑、有致富本领、有奉献精神、有民主作风、有群众基础的农村优秀人才选拔到村“两委”班子中来。有些村集体经济之所以“如火如荼”是因为他们有一批好的“领头羊”、而有些村集体经济之所以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是因为他们没有
选好领头人。所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必须选准村支部书记,配强村级领导班子。
(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立足实际发挥优势是关键。因为各村的实际情况不一样,自身优势和劣势不一样,地域条件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所以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坚持从村情出发,辩证看待优势劣势,做好扬长补短的基础性工作。
(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保证。加大对村民的培训力度,通过远程教育、技术培训、现场教授等方式,培训新型农民,尤其是要加大村干部、党员干部、种养大户的培训,通过培训推广农村实用致富技术,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争取产生一批在种植、养殖等方面的致富带头人。同时要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适应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趋势,采取多种合作组织形式,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服务,解决技术与销路问题,以有偿、微利的服务方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向规模化、长期化、制度化、市场化方向发展。
第二篇:多措并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多措并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宋文豹
2010年第6期 ——党的建设
近几年来,宜都市委认真落实省委部署,始终坚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件大事要事来抓,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各项资源,倾力抓好扶持,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实力。2009年,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无“空白村”,全市80%的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其中有12个村过50万元、2个村过100万元。
一、强化考核,注重激励引导
一是坚持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为效能建设的重要内容。市委在2008年成立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组建了办公室。在研究制定效能建设考核方案时,逐年加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考核权重。对各乡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坚持每月组织一次自查,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每年进行一次排队。
二是坚持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作为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完善乡镇、村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成绩突出的干部,优先推荐、提拔使用;对发展不力的,进行谈话帮助或者调整。两年来,全市优先推荐1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突出的乡镇党委书记明确了副县级待遇、2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村党总支书记担任乡镇长助理,对12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力的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了调整。
三是坚持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作为评先表优的重要标准。设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贡献奖”,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突出的乡镇、村分别给予5万元、1万元奖励。当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能按时结账兑现的,乡镇、村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等次、村党组织不得参与先进基层党组织申报表彰。两年来,全市共拿出10万元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先进乡镇、先进村进行表彰奖励,取消23个村的评先表彰资格。
二、优化环境,凝聚发展合力
一是大力优化政策环境。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财政扶持、项目倾斜、税后返利、土地流转等六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具体政策。建立了10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先后为13个城中村、园中村兴办集体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整合低丘岗地开发、低产林改造等农业发展项目,优先扶持63个山区村开发8000多亩高效经济林;为6个城郊村引进的13家民营企业返还利税20多万元;配合项目征地、“迁村腾地”,为村兴办集体企业预留或置换用地500多亩。
二是大力强化配套帮扶。由市委组织部牵头,组织实施“领导干部联村、市直部门包村”活动,配套推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承诺制、项目公示制、跟踪督办制和评先淘汰制。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困难较大的村,坚持派大员上阵、派重要部门帮扶。全市有36名市级领导干部、90名乡镇党委班子成员联村,57个市直机关、66家企事业单位包村,通过资金支持、人才支持、项目支持、信息支持,帮助联系村发挥优势,找准发展路子。两年多来,在联村领导和部门的对口支援下,123个村新上或扩建、转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153个。近两年,市财政局联系陆城太保湖村,帮助新上项目12个,使该村集体经济年增收20万元;市广电局联系红花套镇鄢家沱村,通过下放有线电视管理权,支持办起有线电视接收站,村集体年收入因此净增5万元。
三是大力营造舆论氛围。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先后拿出50多万元,分期分批组织200多名乡镇、村领导班子成员到江苏无锡、山东寿光等地考察学习。在市级层面设立“两江讲坛”,在乡镇、村层面设立“乡村论坛”,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围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进行专题研讨和建言献策。同时,在全市大张旗鼓地开展以“党组织创业、党员创业”为主要内容的“双创”活动。目前,全市每个村都办起了1至3个农村专业合作社,共创办集体经济发展示范企业10个、示范基地50个。
三、加强管理,实现持续发展
一是实施分类指导。坚持尊重规律,区别对待。对集体经济积累相对雄厚、土地资源利用率较高的城中村、园中村,重点支持其创办带有集体性质的加工业、服务业、流通业;对矿产、水面、山林等资源相对丰富,但缺乏流动资金的城郊村、山区村,重点支持其发展产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农业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社;对各方面优势均不突出的城郊村、后进村,全力支持其通过招商引资、异地办厂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两年来,全市共探索出借势补链、租赁承包、合股分红、招商返利、产业服务等五种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模式。到2009年底,全市共有1万多亩集体山林、水面、果园、茶园、土地,107家村办企业,53幢集体房产对外租赁。枝城镇环城村投资兴建占地1.7万平方米的综合市场,每年上交纯利95万元。阳和岭村吸收100多名农民工成立装卸运输公司,对外统一开展劳务服务,村集体年收入50万元。五眼泉镇鸡头山村一手抓矿粉厂规模扩建,一手抓农业综合开发,年收入达14.8万元。
二是强化民主理财。大力加强村级民主自治体系建设,指导123个村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使村级集体经济的支出由村民集体讨论决定;严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举债、不增负”纪律,健全完善了村账乡管、任期审计、财务公开制度,全面推行村级财务支出预算制度,使村级财务运行透明化,避免了各村盲目举债、侵占集体资产资金等违规违纪现象,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三是推进持续发展。坚持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纳入城乡一体化实施范围,全市统一建立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资”台账,制定了新一轮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再经过3年努力,力争全市100%的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50%以上的村年收入过10万元,20%的村年收入过50万元,10%的村年收入过100万元。■
(作者系中共宜都市委书记)
第三篇:多措并举发展空壳村集体经济
多措并举发展空壳村经济
--黄陂区罗汉寺街徐洲村发展集体经济实例
徐洲村位于黄陂区罗汉寺街西北部,全村2个自然湾,3个自然小组,现有农户145户,人口529人,总劳动力人数247人,拥有农业耕地面积821亩(水田800亩、旱地21亩)。近年来,该村积极探索空壳村集体经济发展,结合自身实际,走以优质水稻、杂交水稻制种、油菜、水产养殖等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化道路,并积极引进企业、发展项目,2010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5.9万元,通过了集体经济空壳村整治工作考评,其中空壳村自评分90分,街道自评分90分。
过去的徐洲村曾经是集体经济空壳村,200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仅0.5万元。为了转变逆境,2010年村两委带领村民采取多种措施发展村集体经济。
一是村两委会组成专班对全村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进行了认真清理,将未纳入家庭承包的“四荒”资源,采取竞价拍卖、租赁、发包等方式,盘活资产和资源,筹集资金,壮大实力,化解债务,有效避免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闲置、流失和浪费,确保了农村资产资源保值、增值。
二是抓住“城乡互联 结对共建”活动的契机,与区交通局真心结对,共谋发展。06年,利用帮扶资金重点培植壮大村杂交水稻制种和花卉苗木产业,实现村集体收入较快增
长。
三是高度重视村引进企业,做好服务工作。黄陂信步绿化公司自引进徐洲村以来,在我村的基地规模已达到30余亩,并计划进一步扩大基地规模,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是重点落实徐洲村与武汉兆丰科技园合资注册经营特色养殖和农家乐项目。力争依靠特色,突出个性,实行差异化布局,有机结合农家乐和特色养殖品,实现经济收入的稳步增长。
第四篇:多措并举不断规范涉案财物管理工作
xx分局多措并举不断规范涉案财物管理
工作
为进一步深化涉案财物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不断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游仙分局通过加强硬件设施建设、认真自查整改、积极开展退赃等措施,进一步规范涉案财物管理。
一是狠抓硬件设施建设。为确保各项执法办案活动的顺利有序开展,分局按照涉案财物规范管理的相关要求,坚持执法办案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的高标准建设,为涉案财物管理中心和各所涉案财物管理室配备了相应的货架、保险柜、防火防潮设备,以及桌椅、电脑等办公设备,确保硬件建设到位,为规范办案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是狠抓自查整改。分局各执法单位针对涉案财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认真分析原因,找准症结的基础上“一查二看三改”。“一看”:查涉案财物管理工作台帐。将纸质台帐与涉案财物物品进行比对,确保一一对应;“二看”:涉案财物保管情况。主要查看物证管理各项规章制度能否落实到位,物证保管是否符合规定,各种法律文书填写是否规范等;“三改”:对排查清理情况进行定期整改。利用每周例会落实排查清理整改工作,力求达到涉案财物管理规范化要求。
三是狠抓规范管理。根据涉案财物管理的操作流程和制度规范,进一步健全完善涉案财物管理机制,明确分级管理、办保分离、来去明晰、妥善保管、案结物清、及时处置的原则,认真做好涉案财物的登记、保管、移交、处理等日常工作,实现办案与保管相分离、来源去向明晰、处理依法及时、监督检查到位。
第五篇:多措并举 攻坚克难
多措并举 攻坚克难 **局胜利完成拆迁包保任务
今年,县委、县政府下达我局19户拆迁包保任务,经过我局包保人员的艰苦努力,到4月10日夜8点全面完成了拆迁包保任务,在征地拆迁第五组中,继人社局之后居第二名。
4月16日,**局召开拆迁包保工作总结会,局长**对今年的拆迁包保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局长说,拆迁工作虽为阶段性工作,但是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是关系到群众利益和柳河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工作。近两个月的拆迁包保工作,**局党委和包保干部发扬了不怕困难,敢于吃苦、敢打硬仗的精神,使包保工作在每个阶段都处于第五组的前列。面对繁重的任务,我们举全局之力,务实工作,团结拼搏,不辞劳苦,投入了大量的工作热情和智慧。提前20天完成任务,拔掉了19个“钉子户”,赢得领导认可。
**局的工作经验和做法“八个到位”在征收简报上进行了交流。我局拆迁包保工作做到了如下四点:
一是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是最根本、最有力的保证。**局党委切实把土地征收拆迁包保工作做为前一个阶段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和政治任务来对待,认识高度一致,态度
十分坚决,措施果断有力,迅速调配人员组织有力的工作班子,四位领导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领导们率先垂范,亲力亲为,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都有力地触动了拆迁户的思想,把他们的心思引导到积极真诚地提出自己的利益要求。快速排兵布阵,采取了分组包片,盯人包保,先易后难,打开缺口,首战必胜,巩固成果等一系列方法和措施。
二是党员干部服从大局,冲在第一线,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这次拆迁工作中,各基层单位包保力量到位,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服从大局。各单位分工到人、包保到户,分组分段落实任务,夜以继日,连续作战,想方设法,破解一个又一个难题,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出色地完成了包保任务。
三是掌握政策,以人为本,是推进拆迁包保工作的有效途径。参加拆迁包保的同志都熟悉掌握拆迁政策,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维护拆迁户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拆迁户的支持。在我局包保的拆迁户中困难户较多,我们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关注民生、和谐拆迁为宗旨,尽力为拆迁户争取合法利益最大化,尽可能为困难群众着想,给予适当照顾,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局面。
四是讲究方法,不畏艰难,确保拆迁包保工作的有效推进。在工作方法上,我们高强度政策攻心,大力度思想疏导,全方位多点突破。因人施策,因户施策。利用了一切有利于
拆迁的各种关系。拆迁户有工作单位的争取单位领导的支持,拆迁户无职业的争取他们信得过的亲朋好友的支持。并且与时间赛跑,紧紧抓住每一天、每一小时,与拆迁户对接,即便是最难的拆迁户,我们也不抛弃、不放弃,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做出百倍的努力,拆迁户终于被感动,一个一个来到拆迁办签订协议。
在今年拆迁包保中,我们不畏艰难,同心协力,出色地完成任务,我们拆迁包保的工作,达到了县委、县政府满意、拆迁部门满意、拆迁户满意“三个满意”的良好效果。充分体现了**局领导班子的执行力、系统干部职工的战斗力和深厚的凝聚力。这次拆迁包保虽然告一段落,但这次拆迁包保的精神是最宝贵的,是长期鼓舞和激励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我们要把这次拆迁包保精神转化为干好当前工作的强大力量,为**系统的发展、为柳河县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