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扎实为民履职责
作者:张立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824更新时间:2004-11-13 扎实为民履职责 ——记县人大代表、丰乐镇鼠场村党支部书记韦 仪多年来,韦仪带领村民克服千难万阻,绿化荒山,山变绿了;建自来水,水畅通了;建设校园,校园靓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广反季节蔬菜种植等项目,群众富了。如今的鼠场村正在大步的走在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他连续3届被选为县人大代表,连续6届被选为镇人大代表,获得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村支书等众多殊荣。他当了3年村副主任,当了10年村支书,被村民称为“放心”好干部。他就是丰乐镇鼠场村党支部书记韦仪。从前的鼠场村是贫穷的,由于历史和自然原因,鼠场村在过去曾是一个“三不通”和“三靠村”,即路不通、水不通、电不通,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吃粮靠回销。荒坡石山沉睡千百年而未被开发利用,祖祖辈辈梦想富裕,却找不到一座通往现实的桥梁。直到1978年村民人均吃粮仅15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200元,贫困户占全村总户数的90%以上。村民主要以种田为生,一年收的粮食只够吃半年,还有的户只够吃三四个月。1978年11月,18岁的韦仪带着梦想参了军,在部队中,他养成了一种遇到困难不退缩、不服输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在当村支书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了他无穷的力量,让他勇往直前,直到成功。1982年11月,韦仪退伍回到村中的他仍积极要求上进,1985年10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他的想象中,村里应该有所变化,可是呈现给他的却是山河依旧,唯一改变的是,三都经丰乐至都匀的公路穿村而过,交通方便了一些。一次,他正在家中吃饭,听到外面有人号啕大哭,跑出去一看,原来是村里的一位农户家中死了一头小猪,而这头小猪就是这位农户的全部希望。还有一次,他见到村民死了一只母鸡,大哭不止,因为全家都指望着这只母鸡下蛋换个油盐酱醋什么的。这两件事对他震动很大,在他心中也产生了这样一个愿望:带领村民走出贫穷,过好日子。1992年,在村委换届时候,韦仪被推选为村委副主任候选人,听说丈夫要当村干部,妻子有些不愿意,劝他说:“村里那么穷,你怎么干呀,咱们一不缺吃,二不愁穿,你惹那麻烦干啥?”韦仪却说:“咱们虽然不缺吃、不愁穿,可村里大多数还缺吃少穿,正因为村里穷,我这个受党教育多年的人才要站出来啊。”见丈夫如此坚决,通情达理的妻子也没再说什么。就这样,韦仪被选为村委副主任。这一年,他32岁。在当村副主任期间,他积极协助村支书和村主任分析全村贫穷的原因,探索村级经济发展路子,一心一意带领群众谋发展。与村两委干部召集村班子和党员开会,商讨今后村里致富的出路,会开了一次又一次,出路想了一个又一个,最后大家一致同意先从绿化荒山开始。可真要造林了,不少村民都不同意。有人说:“以前栽了多少回树,都要栽到锅台后了,可年年不见活,你让我们栽,你能保证都活吗?”有人直接说:“我就是不栽,看能把我怎么样?”一心想带领村民致富的韦仪遭遇当头一棒,可在部队锻炼出来的那种不服输的精神告诉他不能退步,于是他和村领导又召开村干部会、党员会、组长会、村民大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讲植树的好处,讲造林的优点,最后村民终于同意上山。那年春天,他带领村民在巴艾一、二组大干近一个月,大大小小的会开30多个。上到70多岁的老人,下到10多岁的孩子,都参加了植树。坑挖了,树栽了,可还有人跟他叫号,有的人故意把牲畜赶到刚栽好树的山上,还放出话:“你栽树,我就祸害树。”为了保证树的成活率,他就建议村里建立护林小组进行维护,而且规定:凡是破坏树的人重罚。鼠场村的荒山绿了,真的绿了。1995年,在村党支部换届中,他被大家推上了支部书记的位置。上任之初,村里有吃水难,都是要到河里去挑。他意识到,只有解决好水的问题,才能发展好生产,稻田需要水,村民的日常生活需要水,养殖的牲畜也需要水。他提出要在与造林一样,修建自来水工程也不是一帆风顺。刚开始修时,村民有意见,说:“我明天不在这住了,我也不修了。”韦仪说:“水是大家都要用的,也是你要用的,只要你在这一天就得修一天”。他一方面说服群众参加,一方面向上级联系,争取上级的支持。为了让全村人早日吃上自来水,韦仪跑镇里,到县里,找有关部门,说了多少好话,跑了多少趟腿,他记不清了。为了修自来水,每次到县城办事,他都挑最小的饭店进,吃最便宜的饭,常常是一碗粉、一碗面条或一碗酸汤饭。经过争取最后得到了水利局的大力资助,群众集资近2万元资金后开始进行建设。由于工程涉及到要过一些村民的稻田,有的村民就不愿意了。有的村民干脆就不让过,有的村民说要补偿费。韦仪说:“这是给咱自己引水,是造福子孙的事情,老少爷们,你们就理解理解吧。”想到韦支书这些年为了村里的事操心受累,村民们都理解了。困难很多,阻力很多,可是不服输的韦仪还是化解了一次次矛盾。在随后很短的时间内,投工2000余个,分别有巴艾、鼠场两个自然寨修建成了2400米自来水管道,终于把清纯的山水引进了全村家家户户。村里的学校是危房,后来村里翻修了一次,又重新盖了一所,在韦仪的心中,是多么希望村里的孩子能像城里孩子一样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呀。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有建房指标,于是他东奔西走,通过本村在县里的一位干部,与有关教育部门联系,最终确定在他们村建。从1996年开始,经过六个月,投资14万元的教学楼终于盖了起来,看到孩子们有了好的学习环境,韦仪笑了。怎么让村民快点致富,这是韦仪一直在琢磨的事,造林毕竟效益慢,不能光瞅着老百姓受穷。经过鼠场村“两委”班子细致的探讨研究,一致认为鼠场村地势平坦且海拔低,气候温和,四季雨水均匀,具有天然温室的效应,是发展种植反季节蔬菜最有利的条件,可以利用种水稻后的早春时期种植反季节蔬菜。说干就干,他率村“两委”班子带领村里的科技积极分子陈贞才等人搞起了20多亩的反季节蔬菜种植。种上的辣椒和番茄,由于精心管理,当年获得成功,创亩产值1000多元,比种植油菜或麦子多收入700余元。同时,在收完早菜后,又种上水稻,虽然延迟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但当年每亩水稻产量还可收600斤,只减产了40%。种植水稻收入由原来的主要收入一下子转为次要收入,而种植反季节蔬菜收入由原来的次要收入变成了主要收入,引起了群众关注的目光。1997年,20多位群众也跟着村干部们种了一季的反季节蔬菜,同样在收获完早菜后又种上水稻,收益一样的好。成功的事实成了有效的宣传力量,许多村民纷纷加入到种植反季节蔬菜的行列中来了。为加快反季节蔬菜的推广种植,掌握种植技术,他积极与县农办、县农业局等科技部门联系,多次邀请有关专家到鼠场村,对村组干部、科技积极分子、青年农民进行反季节蔬菜种植技术培训。在村两委的带动下,大家种植反季节蔬菜的积极性高涨,2001年种植面积已由1996年的20多亩发展300多亩。经过不断的摸索和总结,群众在种植上基本形成“菜为主,稻为辅”的生产模式,即“菜+稻+菜”循环种植模式,在水稻收割(9月初)后,及时利用遮阳网等降温设施种上延秋蔬菜(其间在11月初左右进行早春蔬菜育苗),到12月份左右进行收获;在来年的元月份左右开始进行蔬菜苗的移栽,收获至6月底至7月中旬(其间按水稻生育期进行育秧苗结束;然后栽上水稻秧苗,9月初进行收割。这样,循环往复,真正形成了“菜为主,稻为辅”的生产模式。虽然种植反季节蔬菜,呈现出较高的经济效益,农民得到实惠,种植积极性高涨,但由于诸多因素,大多数农户与外界交流少,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质量意识,生产、销售各自为阵、单打独斗,导致生产形不成规模,销路不畅,产量产值低下,蔬菜种植效益不高。为改变现状,促进蔬菜产业化经营,农民切实有增收,他组织村委会发起,及时成立了鼠场村蔬菜种植协会,现有董事3人,会员19人。协会的宗旨和任务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科技为动力,实现购种、育苗、栽培管理、销售—条龙服务,—方面组织协会覆盖区农户生产适销对路的蔬菜农产品,进行组织销售;另—方面引进、推广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在生产中进行技术指导、组织培训和对外交流等,向农民编发生产技术和销售信息,努力将覆盖区建成规模化、标准化、无害化的优质蔬菜生产基地,带动周边村寨和乡镇,推动全村种植业向高效化、优质化发展,达到共同致富目标。经过协会的积极组织,农村经纪人活跃于田间,收获期一到,村里每天均有3至5辆停于村组公路沿线进行收购反季节蔬菜,及时运往周边的县市城镇,确保销售渠道的畅通,使种植户得到最大的收益,进一步推动种植业的发展。现在,鼠场村有228户(占全村总户数的80%)通过“菜为主,稻为辅”的生产模式走种植致富路子,种植已由零散种植变为规模成片,面积由原来的20余亩发展到现在的500多亩,创年产值195万元,其中反季节蔬菜就创年产值达165万元,村民们的衣、食、住、行和文化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3年鼠场村被列为三都县无公害蔬菜种植示范基地。2003年,实现人均纯收入2504元,人均占有粮350公斤,分别是1995年3.5倍、1.5倍。2003年,全村因采用“菜为主,稻为辅”生产模式受益,新建房屋51栋,55户家庭购买了电视机,28户家庭配置了VCD或卫星接收机,5户家庭购买了摩托车,有3户家庭添购了农用运输车。同时,村里建有活动室、办公室和群众自发组织的演出文艺队,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生活。而作为县乡人大代表的他,心系选区群众,积极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认真倾听取群众的呼声,作为人大代表,积极为民办事,认真地履行一名人大代表的职责。在闭会期间,他坚持参加代表小组活动,经常和选民一起探讨当地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在县人代会上,他更是为民代言,为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献计献策。几年来,或领衔或与其他代表一起提出关于修建三都经大河、丰乐至都匀的油路、三都经大河、合江至独山县的公路改造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一些意见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都三”得到修建,“都独、公路得到改造,对发展一方经济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2001年,他提出的修建鼠场、新立村小河边拦河坝的建议得到了县有关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投资4万元,群众投工1000多个工,修建成了小河边拦河坝,使鼠场、新立两村的160户,近300亩良田解决了灌溉问题。2002年鼠场村1、2组有一片农田在上年遭受洪水的袭击,拉江沟河堤缺堤,洪水泛滥,冲毁农田4亩,淹没良田良田45亩,造成1、2组群众当年粮食减收1万多公斤。身为人大代表和支书的韦仪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通过“三个代表”的学习,韦仪同志带领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一班人,对全村的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转变工作作风,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努力为群众解忧解难。通过向上级有关部门多次反映,争取得到了县农委的大力支持,解决资金15242元,水泥24吨,群众集资4140元,投工540个,通过四个多月的奋战,总长110米,高1.2米的防洪堤终于竣工建成。50多亩的良田得到灌溉和免遭洪水的危害,确保鼠场村1、2组20多户的群众粮食稳产增收
,深受群众好评。去年的一天,他在走访选民、联系群众时,听到当地群众反映,村小学规划不合理,群众来往劳作都要穿过校园,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秩序。于是他立即着手了解具体情况,在人代会上,提出了关于鼠场小学群众走道改建要求的建议,镇政府非常重视,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入1万元进行征地,对学校的道路进行改道,使这一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作为一名基层的人大代表,韦仪一直勤勤恳恳地工作,踏踏实实地做事,他以自己一颗火热的心赢得了村民的信任。辛勤的劳动,艰苦的努力,结出了丰硕的成果。“老百姓之所以信任他,是因为他廉政。”村民说。“在全镇乃至全县,韦仪都是一流的好干部。”镇党委书记这样评价。为了接受村民的监督,他在村里刷了一块黑板,实行村务公开,一个季度公布一次。另外出台政策,村民只要有疑问,可以查,可以找,如果查出问题,查出多少钱村里给补多少钱。实行村务公开以来,没有一个人来查。他有个规定,村干部出差,只报住宿费、车费,不报饭费,只补助5块钱。有的村干部说:“5块钱还不够一个菜钱呢?”可他却说:“村里还不太富裕,就得节俭才行。”一次,韦仪和几位村干部到县里办事,中午吃饭花了60块钱,结果老板给开了发票。韦仪说“我要发票干什么?我们村里不兴报饭费。”老板说:“没见过你这样的人,别的村都兴报销,你们村倒怪了。” 村民们想起当年修拦河坝的事时仍历历在目,一天,天已快黑了,还要下雨,修坝的群众要走。他坚持说:“不能走,必须干完,要不雨一冲水泥就全完了。”他顶着雨带头干,最后抹完,又盖好,而他和群众早已成了落汤鸡。韦仪就是这样,一心为村,一心为民,得到了村民的拥戴,而他却很少想到自己。韦仪当村支书,一年工资1400多元,而他每月的手机费就80多元(手机是自己卖的,电话也大多数是为村里办事),一个月除了柴米油盐每月就要支出300多元,他这点工资远远不够。对于他的工资,妻子曾经这样埋怨过,她说“当个支书,真是好别人,亏了自己”。今年,自己种的早黄瓜正合采收,韦仪忙,没办法,只有请人去做,结果只赚了几十元。现在韦仪家里田地都是妻子一个人干,实在忙不过来,就雇几个人,韦仪没有时间,他已把全身心都扑在了村子里。写到这些,笔者的心不禁一颤,多好的村支书啊,祝愿他好人一生平安,祝愿他工作一帆风顺。第二篇:扎实练兵 为民司法
扎实练兵 为民司法
自从全国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岗位大练兵活动开展以来。******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大队开展“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在“训”字上打基础,在“练”字上求实效,深入开展司法警察岗位大练兵活动,取得很好的效果。
截止到目前,按照“大练兵”活动第一阶段实施计划已经过去近二个月的时间,在确定每周抽出一天时间为“法警训练日”的前提下,为保证工作、训练两不误,大队领导组织干警广泛开展以“随时、随地、随人、随事”为载体,采取以“小时间、小场地、小课堂、小比赛”为形式的 “小练兵”,妥善的处理好工作与训练之间的矛盾,完成了现阶段的实施方案。
一、挤出小块时间,见缝插针练兵。干警们面对平日勤务工作重,练兵时间少的实际困难,妥善解决训练时间难题,将练兵实施计划中的训练时间化整为零,大家充分利用完成勤务工作后的时间,加班、加点练体能。
二、利用小块场地,因地制宜练兵。利用当日空闲法庭开展知识理论学习,利用院内的空闲场地练习队列及执行勤务动作,利用下班时间自发组织到湿地公园进行跑步体能训练,积极开展练兵活动。
三、贴近队伍正规化建设需要开展练兵。着重对警容风纪、押解、值庭、看管、安全检查、手铐使用方法等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等方面加大训练力度,规范法警文明执法、行为举止和警械使用,强化纪律
作风教育。
四、举办小比赛,知已知彼练兵。根据干警岗位、性别、年龄的划分,按照目前大队干警的实际身体素质,围绕“大练兵”中的考核内容,积极组织干警开展俯卧撑、仰卧起坐、100米、1000米、五公里越野等专项体能项目训练活动,按阶段确定训练目标,通过小比赛来激发干警们训练的积极性,做到互相帮助、互相提高。
大队干警现阶段通过“小练兵”的形式,进行“大练兵”活动的各种训练,希望通过此次“大练兵”活动,全面提高法警的政治、业务素质和体能素质,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公正执法的司法警察队伍。
第三篇:扎实敬业,践行为民[定稿]
扎实敬业,践行为民
——观《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有感
外国语学校第二支部 胡秀云
近日,单位组织集体观看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从小学时学《十里长街送总理》开始,周总理为人民群众所爱戴的形象就一直深深地印在我们心里,这次的影片视角很独特,选择了周总理1961年专程到革命老区河北邯郸武安伯延考察调研,在四个昼夜里与当地村里农民之间发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通过总理和百姓交往的细节刻画,将总理的忘我工作、真诚待人和村民们的真诚质朴,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体现得淋漓尽致。观影过程中,大家都被这种真情所感动,数次潸然泪下。作为一名年轻人,对照周总理的言行和精神,结合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深有感触,决心学习周总理的精神,为国为民,争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周总理深入革命老区一线,了解最真实的农村生存状态,是群众路线的具体实践。联系到今日,总书记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作为中心的年轻党员,我们要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主动做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的各项规定,不仅组织上入党,还要做到思想上入党,与党中央、上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虚心接受大家的批评和意见,多向身边的榜样学习。三是脚踏实地干工作,多向老同志请教,努力提高业务能力,真正做到把岗位当作磨练自己的平台。四是传承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保持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牢固树立以中心为家的思想,从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做起,拒绝铺张浪费。习总书记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沿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勇于吃苦、乐于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心里想着群众,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用实际工作成效汇聚起强国兴国的力量。
一、学习扎实工作的敬业精神
周总理在伯延的四个昼夜,一天睡得比一天晚,晨起和村民一起插秧,夜里和村民一起抗暴雨„„把所有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周总理的奉献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作为一名年轻党员,我首先要学习的就是这种精神。教师的职业,向来是奉献的职业,是广大人民群众信任的职业。既然选择了这一职业,就选择了人民的信任和沉甸甸的责任,我们一定要保持这种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以事业和工作为重的奉献精神,让自己的青春在奉献中成长。
二、践行群众路线
通过影片展示的周总理在伯延四个昼夜里的一言一行,我们知道了新时期的领导干部要想真正掌握事实、体察民意,必须深入到群众中去。而作为年轻教师党员,密切联系群众,了解每一位学生、家长的诉求,也是我们开展工作、加快发展的根本方法。习近平同志
指出,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我们要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始终坚持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全力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群众利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周总理到伯延后,当得知一位贫苦老农不吃大食堂时,亲自赶往其家和他拉家常,得知了真实的情况,产生了很深的触动,正是和老百姓面对面、心贴心的沟通,才让周总理得到了第一手的资料,作出了正确的研判。我们在一线,更要学习这种务实求效的工作作风、扎实的调研态度,踏踏实实沉下去,真真正正把工作做实。
周总理是一面镜子,一展旗帜,我会认真学习周总理的敬业、务实、清廉精神,争取早日成为组织信任、群众欢迎、同事认可的合格的公务员和审计人员
第四篇:履职为民
履职为民
日前,**区首家乡镇人大代表爱心基金会在**镇成立。市人大代表**带头捐款10万元,在他的带动下,**镇各级人大代表积极行动,奉献爱心,累计为五保老人、贫困学生等弱势群体捐款近100万元。
提起**,**村的老百姓都会竖起大拇指:作为**镇**村的带头人,他肩挑人大代表、村书记、企业董事长三副重担,带领村民把一个地处**西部的偏辟村,建设成为全省闻名的“明星村”。
积极履行代表职责
**是市第十三届、十四届人大代表,自担任人大代表以来,他时刻以人大代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尽职尽责、努力工作,以实际行动履行代表职责。在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加强农村公路改造建设、促进驻农村企业健康发展的建议”,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肯定,充分展现了一名人大代表关注农村发展的情怀。
作为一名镇代表,**十分关注家乡的发展,带头落实人大代表“回选区、知民情、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深入了解社情民意,积极提出意见建议。在**镇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了“加快社区建设、实施一村一游园”的建议。镇政府投资200余万元建设“一村一游园工程”20多个,投资100万元完成了黄家峪和**两个社区建设,建成了“2公里半径服务圈”,使社区集教育、管理、服务功能于一体。在**镇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又提出“拓宽博岭路,带动山区经济发展”的建议,对此,镇政府投资300多万元,**个人出资140万元,对博岭路进行拓宽改造,打通了从博山到**的“经济通道”。在镇十八届二次会议上提出对沿路石料企业采取移位并改建环保型设施的建议,对山水路到325省道进行贯通硬化,减轻了扬尘,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
争做科学发展表率
地处**西部山区的**村,石灰石、铝矾土、焦宝石等资源丰富,发展建材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一段时期以来,因为技术落后,导致环境污染严重。
1998年,**挑起企业重担后,面对生产资源日益减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他舍弃每年近3000万元的收益,毅然关闭了3条落后的立窑生产线,全力推动水泥产业转调步伐。生产线建成投产后,初步实现了清洁生产的目标。同时,**宝山水泥厂投资5000万元配套建设的9千伏余热发电站建成运营,该项目将废气余热回收转化为电能,日发电量近18万度,年节约标准煤2万吨。近三年来,**宝山水泥厂累计上缴国家税金1.6亿元,为地方财政贡献7000万元。
在**的引导下,村里从事个体运输、食品加工、餐饮服务、家庭养殖的村民逐年增多,实现了人人有工资、家家有收入、年年有增收的梦想,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插上了腾飞翅膀。村民年人均收入达1.2万元,村集体年收入达500万元,成为全市推进科学发展的明星企业。
一心为群众办实事
**说:“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就要为老百姓办实事。”从经济发展到道路建设,从社区服务到重点项目,**履职为民的事迹,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村经济得到大发展后,**着眼于强村富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动员村民积极参与,实施旧村改造,拉开了新村建设的大幕。旧村改造中,他充分发扬民主,组织村民赴外地参观。先后投资1500万元实施旧村改造道路硬化、改建扩建小学、幼儿园、村卫生室、村民休闲运动广场、老年公寓等公益设施。村内道路全部达到“三化”标准,并安装了电视监控系统,2011年率先在全镇实现社会化供水和天然气管道开通工作,为村民创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除此而外,**对教育的投入也让**名声在外。**带领班子成员腾出原来的村委3000多平方米,用于学校的教学工作。同时,为老人发放养老金,为村民办理农村合作医疗、社会养老保险……在**村,**履职为民带动了全村村民关心集体、尊老爱幼、邻里和睦、遵纪守法,崇尚文明蔚然成风。
在参与公益事业方面,无论汶川地震捐款,村庄修路,学校赞助,慈善基金认捐,**都主动捐助,累计对外支援水泥1.5万吨,捐款达600余万元。**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一名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高尚情怀。
第五篇:履职为民 奉献石鼓
履职为民 奉献石鼓
——石鼓区政协打造协商议政“升级版”走笔
本报记者 谭晓波
通讯员 廖明明 王朝顺 王小青
精彩2014 唱响“好声音”
凝聚“正能量”
回顾2014年石鼓区政协的履职历程,石鼓区政协立足全区改革发展大局,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通过民主监督、民主评议、视察调研不断丰富协商议政形式的基础上,整合各个层次的协商资源,“握指成拳”、集聚能量,紧扣中心、合力出击,着力推动多层次协商向深层次协商、高层次协商转型,全力打造协商议政“升级版”,为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为促进全区社会、经济发展奏响和谐乐章。
精彩一:首开民主评议先河
去年8月份,石鼓区启动对区人口计生局的民主评议工作,首开区政协民主评议政府部门工作的先河。
政协委员通过对区计生局及基层乡街、村(社区)的人员进行长达三个月的调查,并多次召开座谈交流会,收集了建议、意见。评议组向区计生局交办了整改意见后,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考察等方式深入了解区计生局的整改情况,最终对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局近三年来的工作进行了比较客观的评价,对局领导班子也进行了认真全面的评议,区
人口与计划生育局以95.24%的高满意率通过测评。
石鼓区政协主席王仲晓告诉记者:“通过这次民主评议活动,我们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并将成为区政协工作的新常态之一。”
精彩二:民主监督由聘请转变为委派
去年来,石鼓区政协常委会牢牢把握“尽职不越位、帮忙不添乱、切实不表面”的工作原则,寓民主监督于协商议政之中,深入推进协商民主制度落实。
去年5月,石鼓区政协首次统一向区法、检“两院”及13个政府部门委派54名民主监督员,以组织委派的形式对派驻单位的政务开展民主监督活动。一改以往“相关部门自行聘请”的方式,这也意味着民主监督员由受聘向委派转变,监督工作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委员管理由自发向规范转变,委员的个人监督上升为政协的组织监督。
委员们重点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紧扣部门中的难点问题,紧贴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建议意见等五个方面开展监督工作。委员们在监督过程中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反映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对改进被监督部门的工作发挥了良好作用。如委员们对区法院提出的要加强判决后的执行力度、加强法院队伍建设特别是注重培养年轻干部的建议引起区法院重视;向区公安分局提出的增强警
力、优化警员年龄结构、提高出警速度等建议均被采纳。
精彩三:委员对提案办理满意率高达98%
石鼓区政协坚持把惠民生、促和谐摆在履职工作的突出位臵,强化提案办理工作,以改革创新精神更好地服务大局、助推发展,服务群众、促进民生。
提案凝结着委员的智慧与心血,常委会高度重视每一件提案的办理工作,通过提案“回头看”、集中面商、跟踪问效等形式,加强对提案的督办,提升了提案工作实效。三届三次会议以来,共收到委员提案70件,立案60件,提案送交27个部门办理,于2014年9月全部办理回复完毕。提案所提意见和建议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占81 %,委员满意率为98%,其中非常满意率为70%。
精彩四:建立传达社情民意“宽带网”
一年来,石鼓区政协通过召开社情民意专题工作会、组织社情民意信息员展开调研,进一步完善社情民意信息采用奖励机制,广泛征集各类社情民意信息共100余条,并选择了50余篇较高质量的信息及时上报。其中《对不动产登记的几点建议》、《将反暴恐教育纳入学校必修课的建议》、《小学新生入学“十证连环压煞人”的现象需要引起重视》等建议得到重视,并已转交有关部门办理,一些群众关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精彩五:合力改善民生福祉
为更好地为民办实事,区政协积极借助民主党派与民间力量,与他们团结协作,形成合力;指导各乡街政协联工委、各界别积极开展履职实践活动,工作更加务实有效。
去年来,与民建石鼓区工委、湖南融达慈善基金会三家联合举办了捐资助学活动,向10名特困学生共计捐助4万元,圆了他们的“大学梦”;对全区各乡、涉农街道留守儿童进行调研,完成石鼓区留守儿童数据库的建设;同时,重点扶持新致贫、致困的居民,关注空巢、孤寡老人的生活现状,并组织委员开展送温暖活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3月,针对角山乡旭东村居民反应强烈的长达八年的村主干道损坏、影响村民出行的问题,由政协主席王仲晓带头跑资金、抓建设,筹措了60万元进行了村道改造与路面硬化,道路维修一新。当地群众自发向区政协赠送了一面写着“ 心系群众,关注民生”的锦旗,正是石鼓区政协关注民生,为民解忧的真实写照。
聚焦2015 适应新常态
谱写新篇章
2015站在新的起点,面对经济发展呈现的新常态,石鼓政协人将以新姿态迎接新挑战,砥砺奋进,务实开拓,以新认识为推进深化改革议政建言,以新方式为建设法治社会营造氛围,以新力度为丰富协商民主搭建平台,以新作为为促进民生改善尽心履职。
聚焦一:一二三计划
今年,石鼓区政协将推行“一二三”工作计划,即民主评议一个政府部门,组织两次高质量的视察活动,开展三次重点调研活动。这些活动均由各专委会主导,要求出实效。民主评议工作要认真总结经验,力求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视察调研活动要聚焦全区重点项目的推进以及群众反应强烈、亟待解决的问题,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并力促成果转化。
聚焦二:履职能力建设年
关键词:以四个意识提升四种能力
石鼓区政协将大力推进履职能力建设,强化委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群众意识、服务意识,着力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加快实现履职能力的现代化转型,确保政协工作在拓展中彰显特色,在创新中充满活力。
关键词:机关自身建设
2015年,石鼓区将着力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大力弘扬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断提高履职能力现代化水平。区政协党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一岗双责”;全体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要认真遵守廉政准则,筑牢思想防线,自觉接受监督,以为民务实清廉之举推动政协事业阔步前进。
关键词:委员管理培训
突出“委员管理在乡街”的总体要求,由各乡街主导,对委员出席全会、参加各项活动、大会发言、提案、调研报告、反映社情民意等情况进行量化打分,年终作出综合考评,在下一政协全会上予以通报,对不履行职责的委员严格依据有关规定进行约谈或劝退。强化委员培训,提高委员综合素质,努力建设一支在政治上有觉悟、履职中有能力、工作中有贡献、社会上有影响的委员队伍。
关键词:促进上下交流
新的一年,区政协要加强与上级政协及各兄弟政协的工作联系与交流,与区直相关部门建立融洽的工作关系,各专委会要积极与市政协对口部门做好工作衔接。年内,将召开乡街政协联工委工作交流会,树典型,立规范,以点带面,促使全区政协委员的履职实效进一步提升。
聚焦三:对提案实行编号销号管理
2015年,石鼓区政协将创新工作理念、方式和机制,力求通过对提案与社情民意工作新方式方法的不断探索,使这两项工作更加富有成效。一是对提案实行编号销号管理。即对每一个提案都进行编号,建立档案,对落实较好、委员满意的提案结案销号,对当年没有完全落实,部门承诺纳入今后规划解决的直接划转为下一提案,直到问题解决后再销号。二是改进委员满意度反馈方式。提案委员将改“面签”为独立填写“满意度反馈表”,使提案办理“满意率”更加真实。三是注重培训,狠抓社情民意质量。对社情民意信息员加大培训力度,采取“走出去、带进来、拿出手”三步走策略,切实提升社情民意上稿率。
优秀委员风采》
用心灵品读音乐,以真情为民代言
廖卫华,我市知名音乐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作曲、湖南省歌曲创作研究室主任、衡阳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从事音乐创作和演奏近四十年,连续两届获得省“五个一工程”政府大奖。他作为一个政协委员的标签也同样醒
——记石鼓区政协常委廖卫华
目,现任石鼓区政协常委,兼任区政协文教卫群团委副主任,教文体界别组组长,区环保局民主监督小组组长。他说,当好政协委员和音乐创作一样,只有倾情投入,才能干出好成绩。
他带领教文体界别组的委员调研明翰社区和五一社区的社区教育现状,在调研报告中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全区社区教育的措施和办法,受到好评。担任石鼓区政协民主评议第四小组的组长,走访调研角山乡的计生状况,深入了解失独家庭的心声和需求,写出建议报告。在区政协统一委派民主监督员工作中,他作为派驻区环保局小组的组长,与区环保局领导班子进行多次沟通交流,既当监督员,又当工作人员,帮助他们改进工作,化解矛盾。
廖卫华认为,政协委员担负着本职工作和政协工作的双重责任,对这两项工作都要全力以赴,只要合理安排,科学规划,就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优秀提案摘要》
推进安置房建设,圆拆迁户“安居梦”
石鼓区政协常委 刘少文
一、全区安置房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拆建速度不匹配。拆迁总量和速度快于建设总量和
速度,导致安臵房建设大大落后于拆迁。
2、建设前期准备不足。安臵房建设涉及审批、立项、等多种手续,期间还须办理规划、环保等专项审批,由于准备不足,导致各种手续办理不能及时到位,延误开工。
3、建设资金缺口大。资金缺口主要体现在安臵建设资金本身严重不足,过渡费、建设包干经费不足以及超政策标准的安臵房建设资金无来源等几个方面。
4、施工队伍良莠不齐。一些实力差的施工单位,由于垫资压力大、管理水平低,造成施工进度缓慢。
5、审核办证相对滞后,潜在矛盾日益凸现。安臵房由于种种原因办证率低,造成群众意见较大。
二、几点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政府应加强政策的宣传与引导,树立长远意识、大局意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2、坚持先安置后拆迁的原则。要提前做好安臵房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围绕拆安匹配的原则先建后拆,至少也要边建边拆,可先行建设安臵区,逐步减少过渡户。
3、保证资金及时到位。可建立融资平台,采取BT制等代建方式,促使财政拨付的资金及时到位。
4、开展阳光工程。推出项目建设公示制度,邀请安臵群众全程参与工程的招标、建设、管理等。加强监管,确保工程实施的进度和质量。
5、加强组织领导,简化手续办理。上下各级应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合力推进,简化手续办理。
规范涉农企业有序发展,遏制新的抛荒现象
石鼓区政协委员 梁光寰
角山乡是一个以粮食、蔬菜、生猪养殖为主的传统型乡镇,近几年来,部分私营企业和个人投资角山农业,大力发展绿色环保蔬菜,他们从农户手中流转土地,且规模越来越大,形成了以三星村为主的蔬菜种植基地,对我市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在现代农业转型和经营中也产生了一些实际问题。
一、涉农企业存在投入与产出成负比,出现”种菜的不如卖菜的”现象。
二、政府主管部门只注重土地流转的规模和大棚搭建的数量,实际产出和国家的投入不匹配。
三、利用国家政策,套取国家惠农资金的现象时有出现。
四、造成的后果是由农户零星的抛荒转向大面积连片抛荒。
建议:
一、区政府调整规范涉农企业的准入门槛。
二、积极引导、扶持有实力、有信心、真正的涉农企业
有序良性发展。
三、根据企业的产出多少给予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
四、对部分为套取国家惠农资金和财政补贴的企业予以清查,并对造成大面积抛荒的涉农企业进行整治和取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