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二物理组研究性学习活动总结
高二物理组研究性学习活动总结
通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在材料的收集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学生讲解的内容也更加具体 主持人基本能够流畅地自己主持好整个过程了。
整个过程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1、各组讲解的时候基本还是在读材料,不能够去用自己的思维去分析资料
2、学生在讲解的时候表情僵硬不太自然
3、整个活动全班的配合还不是十分的默契
4、学生自己基本没有可用的图片和视频材料,而且电脑的使用存在一定的问题 接下来将针对以上问题逐步采取方法解决
1、在材料上进行精简,省掉学生比较生疏的知识,拓展与物理联系非常紧密的材料
2、对每组个别学生专门培养
3、在图片视频材料上下工夫,争取将资料分组,然后由各组自己去用电脑展示
第二篇:语文组 研究性学习总结
下营中学语文组研究性学习总结
郑乐芬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中提高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改变过去只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只重视分数而忽略了能力等一些不良现象,屏弃那些知识只来源于课堂,来源于教材的狭隘的认识,激活学生的好奇心与强烈的求知欲,以“研究性学习”为研究课题在历史课堂中进行,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总结如下:
一、认真领会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提高教师理论上的认识
研究性学习与过去传统的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研究性学习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课题,引导他们参与到社会的实践之中。根植于教材,放眼于社会,真正使课堂教学与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样要组织好教师学习新课标,提升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走出研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研究什么、发明什么,就是小制作等一些误区,使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社会教育并轨。在教学中切实落实“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研究学习的开设,将改变学校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将会有较大的改变,学校培养的人才质量也将有极大的提高。
二、组织学生选择课题
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由学生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课题,在学生选择课题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发展与提高。
三、以点带面,进行研究
为了更好的进行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在组织教师学习课标,提升新的教育理念的前提下,我们以点带面进行个人学习的小汇报,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把个人的研究认识在教师间进行广泛地交流,拓宽教师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认识。学校的教育只是学生受教育的一方面,获得的知识也是有限的,为了更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们学校把学生由学校教育走向社区教育,开展了“身边的历史”,“用小手改变家乡环境”等一系列活动,活动之后学生写下了许多篇很不错的小论文。针对环境的污染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做到了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非常喜欢这种讨论式的学习方式,他们感到了学习的轻松。他们认识到,老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培养了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他们从学习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重要,团结的重要。
四、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的衔接 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丰厚的知识营养,我们合理地使用教材,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通过查找、搜集、使学生对课内知识广为了解,有适当地延伸,开发学生的潜能,拓宽学生学习的领域。
五、坚持写教学反思,不断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水平。在写教学反思的过程中,促进了我对教学过程的思考和总结,促进了我去看理论书籍,促进了我在教学上的创新。
总之,研究性学习是我们初次研究,过度还很粗糙,在教学实践中,我遇到了许多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如: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结合的问题、学生研究性学习成绩考核问题、教师任教该课程的积极性保持问题、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等等,但我们会在研究中不断学习与完善,使研究性学习更趋合理化。通过此次研究性课题,我积累到了做调查的经验,学会了如何去合作协调,锻炼了我们的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同学之间的了解,这便是我们的成功之处„„。我坚信会在不断的学习与总结中不断的成长。”
第三篇:高二历史研究性学习和总结
高二历史研究性学习和总结
一、计划课题一:观看“古典与唯美”画展,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感想研究时间:XX年12月至XX年1月21日指导老师:曾素珍、许缨步骤进度学生活动教师指导目的1XX年12月30日至XX年1月12日参观“古典与唯美”画展
1、推荐参观二沙岛广东美术馆“古典与唯美”画展(XX、11-XX、2)
2、指导学生学习相关课文“19世纪以来的世界艺术”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感性认识,加强对作品的了解和理解
2、加强对19世纪以来世界艺术发展的认识
3、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2XX年1月12日至1月16日撰写心得体会感想(题目自定,不少于1000字)指导学生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解答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3XX年1月17日至1月21日心得体会交流(PPT,有参观的照片、作品文字说明、体会感想)点评部分优秀的心得体会感想4拓展:阅读“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作品”指导学生阅读课文“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中提到的文学作品课题二:论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述,写出小论文)研究时间:XX年12月至XX年1月21日指导老师:曾素珍、许缨步骤进度学生活动教师指导目的1XX年12月30日至XX年1月12日学习有关课文和课外知识
1、指导学生学习相关课文“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了解儒家思想的内涵,了解儒家思想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
2、阅读有关书籍、,探究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价值和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感性认识,加强对儒家思想的了解和认识
2、加强对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3、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2XX年1月12日至1月16日撰写小论文(题目自定,不少于1000字)指导学生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解答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3XX年1月17日至1月21日小论文(PPT,有研究过程的材料和论文的基本观点、论据、结论)点评部分优秀小论文课题三: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述,写出小论文或调查报告)研究时间:XX年12月至XX年1月21日指导老师:曾素珍、许缨步骤进度学生活动教师指导目的1XX年12月30日至XX年1月12日学习有关课文和课外知识
1、指导学生学习相关课文:必修3的“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和“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必修2的“两次工业革命”、“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了解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通过社会调查,获取第一手数据和材料(调查问卷、实物照片、采访记录等)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感性认识,加强对科学技术影响的了解和认识
2、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2XX年1月12日至1月16日撰写小论文或调查报告(题目自定,不少于1000字)指导学生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解答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3XX年1月17日至1月21日小论文(PPT,有研究过程的材料和论文的基本观点、论据、结论)点评部分优秀小论文
二、参与学生(班别、姓名):
三、总结
1、优点:学生根据个人爱好选题研究,能根据课题选择合适的材料论证,基本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研究。
2、不足:研究时间紧,学生学业压力大,能从历史、现实、个人多角度分析论证历史问题,提出个人观点的不多。只有《古典与唯美》观后感稍微有点个人特色。很多学生未注明参考资料出处,研究方法单一。
第四篇:高二历史研究性学习和总结
高二历史研究性学习和总结
一、计划
课题一:观看“古典与唯美”画展,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感想 研究时间: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21日 指导老师:曾素珍、许缨
课题二:论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述,写出小论文)研究时间: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21日 指导老师:曾素珍、许缨
1课题三: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述,写出小论文或调查报告)
研究时间: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21日 指导老师:曾素珍、许缨
二、参与学生(班别、姓名):
三、总结
1、优点:学生根据个人爱好选题研究,能根据课题选择合适的材料论证,基本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研究。
2、不足:研究时间紧,学生学业压力大,能从历史、现实、个人多角度分析论证历史问题,提出个人观点的不多。只有《古典与唯美》观后感稍微有点个人特色。很多学生未注明参考资料出处,研究方法单一。
第五篇:高二数学研究性学习总结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总结
------永昌职中数学组:***
我在数学教学中,力求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自己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运用观察、比较、分析、判断、推理等研究手段获取新的知识,使问题得到解决。这种学习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策略能力,从而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一、课题研究策略
中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的研究去发现认识数学知识,或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而在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中我采用了一些策略。
二、第一,我准备了可供研究的直观形象的材料,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设计内容,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各种数学现象或数字的显著特点,并逐步缩小观察范围,把注意力集中于某个中心点。在教师带动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能主动自己寻找数学材料。
第二,直观形象的材料要让学生经过实际操作,动手算算、划划、分分、拼拼,引导学生提出假设,适时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分析、比较,对各种信息进行转换与重新组合,以事实为依据来验证假设,以推导出概括性的结论。
第三,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帮助学生理清思维过程,并用比较清晰的、有条理的语言来表述整个思考与研究过程.第四,适当地组织学生分组,最好能按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交叉分组,发挥互补优势,以体现互助合作精神。
此外,在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的过程中,我们还应当好学生的参谋,帮学生排疑解难,及时进行点播和疏导,引导总结,提升研习的质量。
二、课题研究活动计划:
1.明确学习目的,确定学习任务,制定活动计划。
2.全组同学都去查找相关资料。
3.集中各人查找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交流心得,资源共享。
4.结题。
三、研究性学习取得的成果
不仅提高了大家学习数学的兴趣,还提高了大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方面的知识也得到了充实。过程记录:
一、明确学习目的,定下学习课题。
二、查找资料。
三、介绍中国数学发展史。
四、中国数学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五、介绍中国数学体系与奠基。
六、介绍中国数学教育制度的建立。
七、介绍中国数学发展的高峰.八.日用数学的发展.九.介绍生活的伙伴——数学
摘要: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中国数学的发展,数学对世界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数学、算术、代数、几何三角学、勾股定理、通约量对于一个学理科的人来讲,数学学得好不好关系到整个理科方面的发展。俗话说:“学语文要知道写作背景,学英语要常实践,学数
学吗,则要知道发展史,那么才能学好。”
“数”字在字曲中的意思有3个,其中一个是划分或计算出来的量。“学”在字典中是学习。两个字合在一起的意思是学习划分或计算出来的量,简称为“数 学”。看起来简单,可数学在众多学科中属于最古老的一门,资历深,远到古老的中国,近到现代,深到各个学科领域,浅到生活中的各个小节。可以说,数学在我 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天天和数学打交道。
中国数学发展的简单历史知识:中国是一个世界上数学先进和国家,用近代科目来分类的话,可 以看出无论在算术、代数、几何和三角各方面都十分发达。大约在3000年以前,中国已经知道自然数的四则运算。和其他国家一样,乘法表的产生在中国也很 早,乘法表中国古代叫九九,估计在2500年以前中国已有这个表。在那个时候,人们便以九九来代表数学。现在小学生用的乘法表口决估计便是那时候留下来 的。
十四世纪以前,属于代数方面的许多问题的研究,中国是先进的国家之一。历史文献揭示出在计算中有名的盈不足求是由中国传经欧洲的。可见,中国当时在世界上,对算术方面是举足轻重的,任何国度都无法替代。
中国不仅在算术、代数方面的贡献大,在几何方面、三角学方面的贡献也是不可言喻的。
数学——一种世界语。因为有了数学,所以使各个民族、各个国家更加团结。用数学来解释一切,不仅仅是因为万物都包含数,而且
说万物都是数。毕达哥拉斯学派用这个原理发现了勾股定理,闻名于世,又由此导致不可通约量的发理。这些既是算术问题,又和几何有关。
如果说数学促进人类思想的解放,那么可以说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数学开始成为一门科学直到以牛顿为最高峰的第一次科技革命。这一阶段,使人类从 蒙昧中觉醒,上帝的地位逐渐被贬低了,人的地位上升了。人和自然的关系从崇拜自然和依赖自然发展到破坏自然与自然的对抗增强等。第二个阶段由18世纪末算 起。那时候,数学化的物理学、力学,天文学已经取得了惊人的进展,当时科学发展的最大的问题是要求用一个发展的观点,把世界看作一个发展的、进化的各部分 相互联系的整体。人类在自己的成长中发现,单纯凭着直接的经验去认识宇宙,是多么不够,人既然在物质上创造出了自然界中本来没有的东西——一切工具、仪器 等等,来认识和创造世界。
四、课题研究成果及取得的成绩
1.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均有了变化
教师行为发生了改变。由一向是教师唱主角变为教师和学生处在同一个平台上共同参与研究。经过学习、培训、研讨、交流,对教学我已经有了新的认识,知道自己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只有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交流、合作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才能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才能焕发出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行为发生变化。在研究过程中由教师的讲授式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变为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式,这在以前是想也不敢想的事。表现在学生动手的机会多了,参与的机会多了,合作的机会多了,表现的机会多了,成功的机会多了。学生的个性培养得到了重视,学习兴趣提高了。
2.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一定提高。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既要从实际出发,认真探究,实事求是地求得结论,又要大胆想象,养成了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新课程的改革促使我们由被动的、接受型的从事教育科研,逐步转换成了主动的、探究型的从事课题研究,我觉得课题引领教学是教育改革的出路,因此,我将把自己研究的《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初探》课题逐步推向深入,争取取得圆满成绩。
2012年6月23日
附:数学研究性活动小组成员学习心得、摘抄笔记、活动内容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