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他村官政策论文作业(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3 15:28: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他村官政策论文作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他村官政策论文作业》。

第一篇:大学生他村官政策论文作业

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大学生村官”政策分析

在过去的几年中,新农村建设取得很大的成就,但同时也碰到了一些难题,其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人才的匮乏。为了突破新农村建设人才匮乏现状,集多重角色与使命于一身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应势而生。大学生“村官”,是指到农村村级行政单位担任一定职务的高校大学毕业生。近几年来,为了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同时满足各地农村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2007年年初,中央发布的“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颁布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在有条件的地方可选拔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到乡村任职,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大学生村官这一社会政策便由小规模试行逐步得以推广。

主体: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市场经济的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必然要求通过市场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而在“大学生村官政策”中人才就是属于社会资源),引导企业按照社会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并对商品生产者实行优胜劣汰的选择,进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但市场的调节也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局限,因此市场经济作用的正常发挥,不仅要求发挥市场的作用,而且要求有国家的宏观调控。所以在“大学生村官”政策中政府市场是主体。

客体:

在“大学生村官政策”下,客体,受益者主要是当代大学生和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大学生有知识有文化,懂科学识技术,思路新见识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大有用武之地,这已被实践所证明。目前,全省有7000余名大学生“村官”活跃在乡村,他们为农村带去了现代知识,送去了信息技术,传播了先进文化,更带去了新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一大批大学生“村官”已成为带领村民致富的“领头羊”,成为村民的“主心骨”。这样既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又可以为农民带来致富的可能。

福利体:

在“大学生村官政策”中的福利体不像其他社会福利一样是那么的明显(不是直接给钱,给物),不过它却是以另外一种的表达形式给受益方。像给予大学生村官一定得财政支持力度,同时有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

发放体系:

今年,我省大学生“村官”计划在选聘模式上又有了创新,我们打破了去年各市“各自为战”的模式,采取省市联动选聘,所有大学生“村官”全部按照省里统一制定的程序选拔,并对到苏北基层任职的大学生“村官”全额返回大学学费。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大学生扎根农村

1、高校要把大学生的农村实践活动作为重要工作长抓不懈

2、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去农村创业

3、尽快建立大学生“村官”与农村基层组织的对接机制

(二)加大对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的财力支持

1、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待遇

2、设立农村专项资金、支持大学生进村创业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对重庆大学生村官模式的具体分析:

2008年,重庆选聘了第一批4028名大学生到村任职,2009年计划选派5021名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工作。从2008年到2012年,每年选派2000名经济学、农学等相关专业本科毕业生到村任职,5年共选派10000人,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目标。重庆市让大学生“村官”下得去、留得住的原因在于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符合实际的有鲜明特点的政策措施。

1、非常人性化的政策制定

2、为人才成长搭建良好平台,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制度设计

一 是搭建学习培训平台,提升大学生“村官”的综合素质。二 是搭建沟通交流平台,让大学生“村官”参政议政,提高大学生“村三 是搭建传帮带服务平台,使大学生“村官””尽快融入农村工作。四 是搭建工作实践平台,促进大学生“村官”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官”的政治待遇。

3、完善考核,健全激励择优的“出口机制”

4、“大学生—‘村官’—公务员—党政领导干部”的干部培养链创新模式

对大学生“村官”“重庆模式”的几点思考

大学生“村官”“重庆模式”,不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也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重视。温总理在“关于重庆市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调研报告”上批示:要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组织和服务工作,注意总结和运用已有的工作经验。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曾两次批示,称“重庆通过政策杠杆引导大学生下基层工作的做法很好”。

尽管如此,大学生“村官”“重庆模式”有值得研究的方面,总的来说,是有利也有弊。

有利的方面:

一是免除大学生“村官”的后顾之忧,有利于激励大学生扎根基层,服务“三农”。

二是创新了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新机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拓宽农村基层干部来源,提高他们的素质,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是以考核为杠杆、激励择优的“出口机制”有利于激发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弊端表现在:

一是对很多致力于考公务员的人很不公平。

二是会加重财政运行成本,加大财政负担。

三是这一政策有可能使部分大学生“村官”丧失进一步努力的动力和方向。

第二篇:形势与政策论文—大学生村官

形势与政策论文—大学生村官

本篇形势与政策论文仅作为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根据这篇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写出自己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关键的是人才。

一、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的积极作用

1、大学生担任村官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

聘大学生当“村官”,是农村形势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宏伟目标,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建立新农村文化,形成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农村文化观。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农民的致富,都离不开文化的哺育和支撑。如果说经济、环境等要素是新农村建设的“硬实力”,那么文化则是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尤其在各种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发展观念互相冲击、碰撞之际,文化的特质更显示出“硬实力” 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虽然不是每一个大学生都是高素质的人才,但是从整体上来讲,大学生这个群体是一个受过国家高等教育的高素质群体,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拥有相当丰富的知识储备,接受过先进文化、先进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熏陶,愿意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的大学生把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和农村实际结合起来,对改善民风民俗和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大学生担任村官有利于更新农村思想意识形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新农村的发展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依法、民主和科学治理的要求来进行。村官是新农村的领路人,是新农村各种事业的组织管理者,也是新农村各种复杂矛盾的协调和解决者。这就要求农村村官在处理农村事务的过程中要有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而当前农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大多数农村村官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思想观念相对落后、法制意识薄弱等制约因素。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有新鲜血液的注入,那就是引进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虽有在处理实际事务、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缺乏能力、经验和方法的不利方面。但也要看到他们有利的方面,他们整体科学文化素质较高,思想观念先进,法制民主科学意识较强,思路活跃、点子多。可见,大学生村官和农村老村官在很多方面有着明显的互补优势。大学生村官的就任,能够给新农村建设带来很多新鲜的东西,能够引起农村思想上的碰撞和演进,有利于农村村官在科技文化素质、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民主法制、科学意识的更新。

3、大学生担任村官有利于促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大学生村官是政府通过一定程序选出来的,是大学生中佼佼者,整体素质较高,对党依法、民主和科学执政的理解更深刻,对国家政策、方针和措施的认识更多。对于农民权益的缺乏保障或缺失,他们能够敏锐的发觉,也能够仗义执言。他们没有思想负担,不因循守旧。村官是农村自治性组织的代言人,大学生村官具有较强的民主法律意识,他们可以不用考虑过多的自身利益,没有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阻碍。能够自觉的按照有关国家法律依法办事,能够充分听取广大村民意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让广大村民充分参与到农村发展和建设的法制和民主的轨道上来。

二、大学生担任村官存在的不利因素

1、理想色彩过浓,缺乏经验。由于大学生一直在学校读书,缺乏乡村工作的经验,当放下书本到再开始乡村工作,容易出现彷徨、迷惑、无助的状态。此时他们如果不能进行良好的自我心态调节,极有可能会放弃村官的工作。年轻人有点理想主义的东西不是坏事,没有理想的灯塔,人生的道路会越走越窄、越走越迷茫。但是如果太理想化,做任何事情都要达到理想模式,就往往会好高骛远,做出不切实际的行动来。同时,现在的大学生经常空谈理论,不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往往一塌糊涂,纸上谈兵现象比较严重。这样在乡村工作中他们很就难把工作做实,因此就不会取得非常明显的成绩。

2、职业期望过高,功利性强。职业期望过高是现在大学生的通病。他们想一开始就取得骄人的成绩,没有做好艰苦奋斗的准备,容易出现眼高手低的毛病。功利心太强可能使进入村官队伍的有些大学生仅仅把他所从事的工作当成一个跳板,为以后考公务员积累资本,或者把村官当成一种向上跳的踏板,没有真心实意想在农村做好一番事业,这样工作就不会有激情,往往流于表面,很难为农村的发展做出贡献。这些功利心太强的“聪明人”,势必将难以忍受数年时间在最底层干事创业必须经历的清贫、孤寂、无奈、误解、艰苦。

3、缺乏配套措施,待遇较差。有人认为村官工作的状态,一是工作、生活上的条件差得多,二是经济上的待遇很低,三是舆论上、心理上的压力很大。相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所选择的城市来说,乡村偏僻,交通不便,办公设施缺乏,居住条件落后,经济报酬很低,同时,因为上大学时自己和家人就有过高的预期,所以一旦回到乡村,就会面临很大的舆论压力和心理负担。但是最为重要的问题是大学生到基层和农村就业没有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所以,在合同期满后,他们的地位很尴尬:一是缺乏编制,大学生村官没有身份认同感;二是待遇太低,无法使村官安心工作。而身份又和待遇紧密相连,这些大学生不能总是挂职。因此,政府机关在决定吸收大学生到乡村机构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做好相关配套措施,这样才能留住人才。

4、熟悉程度不够,适应困难。在中国农村做村官的大多数是本村人,如果做的好是为乡亲做贡献,做的不好别人会在背后骂他一辈子,因而外来人很少能够在村里工作。从村民之间的熟悉程度来考察村庄,就可以发现在一些特别小的村,因为村民互相熟悉,村庄实际上是一个熟人社会,村民可以选择他们熟悉、了解的人做村官。在大的村,行政村一级的村民之间不是很熟悉。大学生到乡村工作后入场都很困难,由于村民不了解他们,所以他们要与村民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就会比较困难。乡村政治的这种排外性使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的难度加大,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做出更亲善的行为,才能进入村子内部。

三、促进“大学生村官” 计划发展的对策建议

虽然很多地方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干部素质提高有很大促进作用,但是有一些地区的大学生村官计划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搁浅,如河北邯郸市大名县大学生村官计划,还有海南省大学生村官计划也渐趋停滞。对于如何更好地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一些建议:

1、改变社会观念,靠感情留住大学生村官

大学生村官是个新事物,当年的天之骄子居然扎根农村,做起村官。这和传统的思想观念有着巨大的差距,不仅很多大学生一时接受不了,广大农民也可能认为有些突兀。这可能会给广大农民和农村村官这样一个印象,大学生村官是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不得已而采取的措施,并非长久之计,认为这些大学生村官不知道什么时候说走就走了。因而,他们可能会与这些大学

生村官保持一定的距离。新事物的诞生,发展和成长总要有个过程,这需要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支持。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消除阻力,增加动力。媒体应该给予更多关注,对广大农村加大宣传力度,晓以利弊。大学生村官不是去争权夺利,不是去镀金添彩,而是真心实意的去发挥才干,促进农村发展的。让广大农村村官放心,让广大农村村民理解从而以更多的实际行动支持大学生村官的工作。

2、提供财政补贴,靠待遇留住大学生村官

大学生也是现实的社会人,光靠精神或感情的理解和支持是不够的。还必须满足其一定的物质需要,解决其后顾之忧。大学生的待遇问题,是建立比较完善的留人、用人机制要考虑的问题,大学生村官的待遇应和他们就业的机会成本相差不远。否则,就可能不能形成对大学生村官有效的激励。国家财政应按照一定的比例提供相应的补贴,以解决好因大学生村官上任而带来的地方财政问题。这一问题的顺利解决,有利于带动更多大学生去当村官的积极性。

3、建立配套机制,靠事业留住大学生村官

大学生村官现象是我国新形势下出现的崭新事务,我们还没有建立完整的配套机制,也就是怎样进行合理有效的操作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制度。首先,要解决的是大学生村官的身份问题,如果大学生村官在工作满一定的期限后,仍然愿意留在当地,继续奉献自己的才能,这就涉及到这样一个问题:没有当地的户籍,能否参与村委会的改选。我们认为,应当对相关法律法规作一定的修改或补充,使得继续愿意留在当地服务的大学生有资格参加村委会的改选,给有热情的大学生一个正当的名分。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村官的选拔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合理流动机制以及培训深造机制等。只有这一系列的机制形成和完善以后,大学生确实认为任职村官不确定因素少了,风险小了,才有可能把它作为事业去投入,去付出,做出成绩,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4、结合职业规划,解决大学生后顾之忧

对于大学生村官任职一定时期后,如果发现大学生村官确有能力,有意愿留在农村进一步发展,则继续加以任用,或给予参加村委会的选举,或让其经过培训深造更好的胜任新的工作岗位。如果发现大学生村官能力欠缺,不适合担任村官职务或者没有意愿担任村官职务,要为其职业的发展提供相关的配套措施,以便在其他领域或行业能够发挥才能。比如,大学生村官离职后,政府给予一定的优惠措施,让其在其他领域竞争时候,有一定的优势。这样,建立一套完善的大学生村官准人、准出制度,就解决了大学生的后顾之忧,能够更好的让其在广大农村发挥才智,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贡献力量。

第三篇:大学生村官政策

村官政策(以甘肃省为例)

2013年全省选聘1800名大学生村官到贫困村工作,主要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和村级团组织书记、副书记等职务。其中,选聘114名大学生村官到所在村的非公有制企业兼任大学生党群专干。现在我们将按以下几点为大家做一些简单地介绍:

(一)选拔的对象

2011年及以后毕业的省内外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及符合上述条件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项目人员。

(二)选聘的条件

1、年龄在30周岁以下(1983年6月1日以后出生),研究生年龄不限;

2、应届毕业生能如期获得毕业证、学位证,往届毕业生须持就业报到证,在择业期内尚未就业且按规定已进行登记注册;

3、思想政治素质好,组织纪律观念强,自愿到农村基层工作;

4、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成绩良好;

5、身体健康,符合规定的体检要求;

6、“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项目人员在具备选聘条件的同时,须经县级人社部门同意后可参加选聘;

*

7、报考甘南州大学生村官的,在具备选聘条件的同时,原则上是甘南籍高校毕业生和非甘南籍且熟悉“藏汉”双语的高校毕业生。

(四)选聘的条件和待遇

根据省委组织部、省编办、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公务员局《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甘组通字〔2013〕16号)精神,新选聘的大学生村官享受以下待遇和保障政策:

1、比照本地2013年乡镇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收入水平确定工作、生活补贴标准,按月发放。

2、在村任职期间,按照有关规定参加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险和重大疾病、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3、聘期内户口可留在原户籍所在地,也可转入任职的县(市、区)所在地或乡镇。

4、服务期满且考核称职,符合国家助学贷款偿还政策规定的,其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可申请由国家代为偿还。

5、到村任职满2年、考核称职以上的,经县级组织、人社部门同意后,可参加面向社会统一组织的公务员招考。

6、任职满1个聘期、考核称职以上的,可参加面向优秀村干部的乡镇公务员定向考录,录用比例一般应达到从优秀村干部中定向考录乡镇公务员总数的70%以上。

7、到村任职满2年、考核称职以上且具备选调生条件和资格的,可参加面向大学生村官的选调生招录。

8、任职满2年、担任村“两委”副职及以上职务、考核优秀、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大学生村官,可通过公开选拔担任乡镇、县直行政、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副职;符合乡镇领导班子换届提名人选条件的,可按程序推荐作为换届提名人选。经公开选拔担任科级领导干部或经选举担任乡镇党政机关领导人员的大学生村官,在国家行政编制限额内按有关规定进行公务员登记。

9、省、市(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大学生村官。县(市、区)、乡镇事业单位从到村任职满2年、考核称职以上的大学生村官中招聘工作人员,一般应达到当年县(市、区)、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岗位数量的30%左右。

10、任职满1个聘期、担任村“两委”副职及以上职务、考核称职以上的大学生村官,经市(州)组织、编制、人社部门批准,采取考核招聘的方式,在乡镇现有事业编制内聘用为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11、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大学生村官报考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5分。

12、被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正式录用(聘用)后,到村任职工作时间计算连续工龄(需到村任职满2年)、社会保险缴费年限。

13、工作、生活补贴和享受社会保障待遇应缴纳的相关费用,中央财政人均每年补贴2万元,省级财政人均每7、报考甘南州大学生村官的,在具备选聘条件的同时,原则上是甘南籍高校毕业生和非甘南籍且熟悉“藏汉”双语的高校毕业生。年补贴0.5万元,不足部分由县级财政承担。对新选聘的大学生村官,一次性发放安置费2000元。

14、非公企业大学生党群专干身份仍为大学生村官,享受大学生村官的政策待遇,由县级组织部门管理,县级非公企业工委配合做好协调服务工作。

(五)选聘的程序 村官的选聘程序大致有:

1、组织报名(2013年5月25日—31日在甘肃政法学院(兰州市安宁区安宁西路6号)体育馆一楼进行现场报名。报名时由本人携带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就业报到证、优秀学生干部表彰证书(院系级以上)原件及上述证件复印件各1份,同时填写《甘肃省2013年选聘大学生村官报名登记表》,可从www.xiexiebang.com网站或www.xiexiebang.com网站下载)。

2、资格审查,3、资格考试(市(州)党委组织部负责组织考试,大学生村官考场单列。考试时间为7月13日(星期六)上午9:00—11:30,下午2:30—5:00。考试课目为《公共基础知识》(内容包括大学思想政治、时事政治、法律常识、计算机应用知识)和《“三农”政策与大学生村官工作》(内容包括十八大报告、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相关“三农”工作的论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3〕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实施意见》甘组通字〔2013〕16号)。两门笔试课目分值均为150分。考试地点详见准考证)。

3、决定聘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聘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优秀学生干部和回原籍任职的考生)。

4、培训上岗(市(州)党委组织部组织选聘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一周,并于8月底将选聘人员分配至县(市、区)。9月底前,县(市、区)与选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组织选聘人员到村(非公有制企业)任职开展工作)。

2013年选聘大学生村官名额分配

兰州市

80名

嘉峪关市

20名,其中非公企业党群专干14名

金昌市

30名,其中非公企业党群专干10名

酒泉市

80名

张掖市

130名,其中非公企业党群专干30名

武威市

110名

白银市

100名,其中非公企业党群专干20名

天水市

140名,其中非公企业党群专干20名

第四篇:大学生村官政策

当代大学生村官政策之我见

外国语学院应英073班 黎华

一、背景链接

自从1995年江苏省丰县的“雏鹰工程”以后,1998年安徽凤阳首先引入大学生村官以来,海南、浙江、河北、河南等省均出台了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工作的相关政策。十七大报告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构筑新农村发展平台的大学生村官计划,无疑对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必要性

第一,大学生村官政策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解决人才问题。我国农村大量的劳动力,开始大量地向城市流动和转移,进城务工成为众多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的选择。其次,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资金和政策向城市倾斜,造成了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牛不愿回农村去,甚至出现了许多“空心化村庄”。

第二,大学生村官政策是新农村建设人才储备的需要。一方面农村基层人才匮乏,人才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村官计划,不仅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还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批创新型人才,有利于我国农村经济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大学生村官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到村工作促进了农村干部队伍优化,有效改善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提升了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大学生到村工作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村文明风尚形成,有利于农村的和谐稳定。

四、招聘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

思想上难“扎根”。大学生选择到农村担任“村官”,有相当一部分是出于就业的考虑;另一方面,是由于上级党委政府在招聘前的一些优惠承诺,这些大学生表示在担任一段时间“村官”后,会通过考公务员、考研、提拔等途径,尽管脱离农村基层。

工作上难“深入”。进村第一年的大学生多数面临工作难以“深入”问题,如感到专业不对口、人际关系难处理、生活不习惯、工作无从下手等。原因主要有:一是农村人际关系复杂、利益纠葛较多,工作琐碎繁杂,新来者很难在短期内被农村社会所接纳。二是大学生“村官”自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大多数“村官”经历单纯,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

能力上难“提高”。大学生作为农村建设的急需人才,其能力上的欠缺也阻碍着他们知识优势的发挥,主要体现在:一是缺乏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缺乏足够的人际沟通能力。三是缺乏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四是自我激励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

五、建议采取的对策措施

第一,大学生村官要利用自身优势,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大学生村官要通过互联网、会议宣传、专题讲座、举办夜校等形式,积极普及科学知识,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主动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和市场信息,强化农民的市场意识,把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带到农村;另外还要积极对农村经济产业结构和模式开展调研,为乡镇和村委会出谋划策,为农民出点子,想办法,寻求致富门路,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服务。

第二,大学生村官要发挥专长,促进乡村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知识背景,采取法律讲座、以案说法、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与村民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大力倡导文明村风,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带到了农村;同时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和广播,组织群众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提高农民的政治觉悟和文化修养,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的和谐稳定。

第三,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和工作日记制度,加强制度管理。确定例会召开时间,由组织部牵头,组织大学生村官交流学习、工作心得,共同分析探讨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听取他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布置下阶段的工作任务;要求大学生村官撰写工作日记,鼓励他们将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好方法及时汇总整理,并以信息形式上报。组织部将在每季度的工作例会上抽查工作日记,并将工作日记与调研文章的完成情况作为大学生村官年底考核的重要依据。

第四,建立村官走访群众制度和镇、村领导干部与村官结对帮带机制。要求村官每年至少对所在村的所有农户走访一次以上,做好走访记录,使村官真正深入群众,在思想上、工作上与村民融合、与村务工作紧密结合。每半年上报一篇调研文章。大学生村官所在的乡镇、村两级领导班子,要分别明确一名班子成员与大学生村官结成“二带一”帮带对子,形成良好的帮带机制,护佑村官在农村三年的健康成长和事业发展。

总之,大学生村官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党政机关培养和储备来自工农一线后备人才的重要来源,要切实的关心大学生村官的成才成长,着力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努力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事业的发展,同时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个广阔的空间。

第五篇:社会政策论文——村官

新农村建设中的“大学生村官”政策

大学生“村官”,是指到农村村级行政单位担任一定职务的高校大学毕业生。近几年来,为了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同时满足各地农村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2007年年初,中央发布的“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颁布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在有条件的地方可选拔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到乡村任职,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大学生村官这一社会政策便由小规模试行逐步得以推广。在这一过程中,高素质的人才深入基层确实为农村发展增添新鲜活力,但这一政策同样存在许多问题,亟待我们加以研究和解决。本文就大学生村官的职能、价值、面临问题、出路等方面做一简要分析。

一、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

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过程,即是大学生村官根据社会对其的“角色期待”完成“自我角色认同”的过程。正如斯特克瑞认为,“为了能够以一种有序的、内部一致的方式行动,一个人必须定义环境:即谁是环境中的他人,谁是环境中的自我 ”。这里的“谁是环境中的自我”,指的就是角色的认知,即自我身份认同问题。一个人置身一个新的环境后,自我身份认同的清晰程度影响着其与所处环境的融洽,同时决定着角色在新环境中的能否成功“扮演”。同时,这对角色自身的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大学生担任“村官”后,首先需要对自己的角色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认可。要充分领悟其角色职能不仅仅限于管理和服务于广大基层农村,还具有更为广泛而丰富的内涵。

(一)发现并研究农村发展问题

大学生村官身处农村改革发展的基层前线,,他们对社会问题的研究更能发现出我国农村问题的症结所在, 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为合理切实的建议。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依旧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由于大量的劳动力进城务工, 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农村出现了 “空壳化”趋势,,也使得农村中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社会问题的解决需求更为迫切。这就要求大学生村官在农村不仅要带领农民提高收入、脱贫致富, 还要充分依托自己的专业优势、职能优势、协同当地村民、干部针对当地情况,理清思路、发现问题, 并通过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合理利用农村社会资源,带领农民共同致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 大学生“村官”把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作为自己工作的落脚点和切入点。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看到,面对而农民的增产增收最终要依靠农业科技的迅速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普及, 如高效、立体农业的实施, 农产品深加工的推广, 农村工业、商业的发展, 都需要更多技术、信息、资金、人员多方面的社会资源, 也需要高素质、懂科学的带头人。大学生村官要在农民增产增收的过程中积极发挥在农业科技和资源整合方面的优势, 最大限度地动员和组织社会资源, 了解市场的需求和科技动态。积极引导, 多方联系、广开门路, 促进粮食的稳定增产、农民的稳定增收, 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贫困面貌。

(三)宣传社会政策、做好政府与农民的联络者

目前在中国的广大农村, 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法律意识不强, 对国家政策法规的了解不足, 既不利于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 也不利于农民对自身权利的保障。在农村发展过程中, 调整产业结构、收费等政策出台时, 由于政府官员很难真正联系基层, 难以评估农民的真实需要,所以时常会出现“一刀切”等将决策强加给农民的情况。许多政策的推行不是根据农民自己的需要出发, 导致政策的决定和执行出现严重偏差,在执行过程中受到农民的抵触,导致干群关系紧张[2]。在这种情况下, 大学生村官不仅要宣传政府制定的相关法律政策, 也需要担任农民与政府之间的联络者,积极与各级政府沟通,,及时将乡村的实际情况、农民的需求和愿望反馈给政府决策者,为政府提供政策咨询、提出政策倡导。同样,针对农民普遍知识水平较低的问题, 大学生村官要充分利用自身制文化知识优势,将税费改革、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种粮补贴等政策的意义和实施方法向农民大力宣传, 加快各项惠农村政策落到实处。

(四)普及文化,提升农民素质

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农民。经过新中国60年的发展,农村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离现代化的要求仍然相差甚远。大学村官到农村任职一方面为新农村建设输送了一大批有现代知识、现代思维、现代眼光的优秀青年才俊;另一方面有新思想、新知识的大学生“村官”可以利用自己的智力优势大力培训农民、改造农民,转变农民观念,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发展,培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现代农民。大学生“村官”拥有现代化的社会理念,利用“观念优势”培养农民的独立意识、平等意识、主体意识、市场和开放意识、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等现代价值理念。从而塑造农民现代价值理念,引导农民群众树立先进的思想, 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倡导农民树立集体发 展、共同致富的观念, 推动农村走上文明、民主、富裕、和谐的发展道路。

二、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践价值

大学生村官政策给农村带来的实际成效和积极影响是不可置否的。他们从新的视角审视农村,挖掘致富商机,用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改变农村面貌,从而为农村带去了全新的气象。

(一)带动了农民增产征收,发展农村经济的积极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 ”就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将优秀的大学生群体充实到农村中去, 让村民接触先进的知识、科学的理念, 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带动村民改变农村的贫困状况与落后面貌。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从而促进农民增收。

(二)优化了农村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提高了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和办事效能

村是国家最基层的单位,党和国家关于农村的大政方针最终都是通过村这一最基层组织来贯彻落实。村干部是当地村民的带头人,干部队伍的配置尤为重要。但近年来,由于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外出务工以及高校的不断扩招,农村能人相继外出,使得较高素质的留村青年越来越少。按照传统的村干部选拔办法,显然已不适应时代要求,而大学毕业生的到来,从数量上改变了基层干部队伍的人才比例结构,也从事实上创造了一个更加优良的文化氛围,给基层干部队伍带来了新的气息。优秀大学生加入农村基层领导群,一方面,他们以充沛的精力和高昂的斗志也或多或少督促激励了原村干部,促进干部群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凭借自身新知识、新文化、新观念丰富了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大学生村官新技术和新管理方式的应用,尤其是网络的应用,开阔了农村市场。村级管理、村务规划更科学、统计更正确、办事更规范、效率更高,村经济及各项事业取得更加快速的发展。

(三)加速了农村文明新风尚的形成,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新农村建设目标,不仅仅包括增加农民收入,还包括提升农民的精神生活,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综合目标。与城市一样,也需要立足长远、需要科学规划、需要不断破解发展难题。而大量农村优秀人才的外流,不仅造成了农村在经济社会发展上落后于城市,而且在精神文化生活上也远远滞后于城市[3]。村大学生村官凭借新知识、新思路通,通过大学生村官的示范文明与农村 实现了有效融合,悄然改变着农村人落后的就业观、婚姻观和才观,新风尚、新面貌正在形成。

(四)塑造着新时期的中国青年时代精神。

新农村建设艰巨任务需要几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大学生村官大都来自农村,经过读书走出农村,开阔了视、武装了头脑,再带着本领,带着激情回到农村,融入农村,服务农民,发展农业。这正是农村青年,勇于担当、积极参与、青春有为、建设家乡的时代精神所在;也是城市青年用知识支撑祖国建设,与时代齐进步,与农村共发展的时代精神所在。大学生当村官的经历和经验将成为其个人受益终身的极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这个时代的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学生村官的实践加深了青年大学生对农村、农业、农民的认识与理解,使他们的人生价值得到升华,人生发展之路更加坚实。

三、大学生村官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村官制度作为一股新生力量 ,有其优越性 ,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战略性决策。但当这一群体到基层开展实践工作,完成从“骄子”到农民,从城市到乡村,这种身份和生活世界角色的过渡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我们加以认识和解决。

(一)部分大学生村官错误的角色定位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当前我国为建设新农村而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鼓励大学毕业生下乡当村官,是打破农村人才匮乏局面,搭建农村人才高地,促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一项有力措施。众多大学毕业生热烈响应号召,广泛深入农村基层,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和良好社会效益。但是,在这火红的场面背后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部分大学生村官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比如如有毕业大学生将参加新农村建设当作进入大城市的“跳板”,他们选择到农村当村官,不是出自对农村和农民的热爱,不是出自“把青春献给祖国、再造秀美山川”的使命感,而仅仅是在现实严酷的就业环境下的无奈选择和权宜之计,只是服务期满后进入大城市的“曲线进城策略”。由此,持这种心态的大学生村官不是把自己当作建设新农村的主人翁,而是把自己当作农村的匆匆过客。他们认为自己在农村呆不长久,只是到农村来镀金而已,一旦服务期届满后就会离开农村,因而在工作中不认真负责,得过且过,,不愿全力以赴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二)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存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应感,大学生村官容易被边缘化

首先是心理上的不适应。由于离开校园时间较短,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容易产生不 良心理。一部分大学生在实践工作中会想问题、办事情会出现单纯、片面、存在着浮而不深、依赖心理强、承受心理弱的问题。加之许多人刚刚开始接触农村工作,面对复杂的环境和棘手的事情,稍微遇到一点挫折就会打退堂鼓,感到心灰意冷。有些大学生则认为自己是各级组织部门百里挑一选拔出来,帮助村上谋发展,攻难关的能手,具有知识厚实,专业技术能力强的优势,思想上“高人一等“的优越感难以放下,不能和基层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还有个别同志 或许是出于择业的无奈,从内心深处对选择当村官还是感到不理想、不满意、认为当村官就是当泥腿子,心里多少有些心灰意冷的感觉,放松了自我约束,工作中随意性强、自制力差,甚至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履行职责情况比较差。其次是环境上的不适应。由于多年在外求学尤其是大学校园生活的经历,部分人已经习惯了都市的生活,在选择当村官后,虽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面对基层艰苦的工作环境和较差的生活条件,还是感到与自己的想像落差太大,一时难以适应。再次是工作上的不适应。由于缺乏必要的工作实践经验,大学生村官在时间工作中不能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有效结合起来,个人的特长得不到充分发挥,特别是面对复杂问题和突发事件,虽有热情却方法欠妥应对能力和策略不足,独立工作能力不强。

同时,,这些大学生村官因为在村里属于少数群体, 农村生活单调、娱乐较少等原因,尽管通过一定时间的磨合可能会更好的适应基层的工作与生活,但在工作以外,与村干部、村民的情感交流相对较少,容易被边缘化。部分大学生村官表示在村内没有朋友,很孤独。他们呼唤同伴的支撑和情感上的归属。

(三)大学生村官的知识结构尚不全面,村民期望的差距不容乐观

目前, 大学生村官的选任主要考核的是政治素质,而缺少对专业知识的重视。而广大村民村干部大都希望县里能把专业对口,综合素质较高,为人正直、作风踏实、性格外向,能带领大家致富创业的优秀大学生派到村里。大学生村官群体的专业知识虽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涉及到行政管理、社会工作、工商管理、艺术设计、市场营销、财务金融、农学、法学、心理学等等,但他们对于农业技术、行政管理、经济、文化、卫生等方面知识的掌握还有所欠缺,知识结构不够全面。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正面临“对农村不了解, 未能掌握在农村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能力、经验、阅历有限”等困难。对农村的环境,现状了解不深,对市场经济了解不够,与经济发展能联系起来的不多。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重视,大学生当村官就极有可能成为“作秀”工程。这边需要培训大学生村官相关“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形势和任务 ”、“了解农村政策规定及工作方法”及“培养与农民有效沟通”等方面的能力

(四)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力度不够,村官的身份亟待进一步明确,目前,各地对大学生村官的正式职务定位为“助理”角色(村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或村干部助理)。但由于大学生村官的“空降”方式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所规定的村官产生机制,因此很多大学生村官从本质上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村官,也不是公务员,而社会劳动保障部门对部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属性描述为“志愿者”,造成他们的角色定位十分模糊[4]。有的地方大学生下到基层后就处于放羊状态。但是一旦录用了却发现,除了文件外,其他的东西都没有了。下去前没有足够的培训,自己对当地的情况一无所知下去后没有人管,没有人问,有问题也不知道找谁解决,由此自然推断出来,自己就是认真完成任期后也肯定是没有人管,这样就不免悲观失望。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到村工作的前期不适应,办事不热心、主动、无法处理群众的日常纠纷,确实是缺乏能力、经验阅。因此需要政府与村里为大学生创造一个平台,给予机会、时间,对于农村特有的问题要进行先期的培训,以更好地开展工作。

四、建议与对策

(一)完善大学生村官知识结构,帮助大学生村官找准自身的工作定位

从走出校门到走向社会,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段心理上的适应期和角色转换的磨合期。就大学生村官而言,如何适应从校园到农村生活的过渡,实现由学生到村干部身份的转变,这是要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解决好这一问题,首先必须有一个明晰的认识和端正的态度,正确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明确自己所肩负的职责。当前,农村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攻坚阶段,广大农村的发展潜力被逐步挖掘,孕育了大量的发展机遇。在这个时机,选派大学生到农村任职,目的是让他们在农村一线发挥聪明才智,锻炼提高自己的能力,并通过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激发农村干部的整体活力和工作热情、深化改革、推进农村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对此,大学生村官要有一种荣誉感和使命感。把自己的远大抱负与到农村一线的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摈除思想上自我定位过高、工作怕吃苦、依赖心理强等问题。不断地矫正自我、锤炼自我,在思想上自觉地把自己定位于一名基层工作者,做到身处基层更要心系基层,真正融入到农村这个大熔炉之中。同时,针对部分大学生村官知识结构和能力短缺的矛盾,各地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大学生村官所在地的工作特点和专业特长,对其加强后续培养和岗位培训,帮其解决专业知识缺乏,沟通能力薄弱,组织管理经验短缺等问题。提高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提高综合能力水平。

(二)完善相应政策, 建立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工作的长效机制 为了使大学生村官愿意扎根基层,服务基层,要制定多项激励政策,使他们“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完善相应的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薪酬补贴和生活费补贴制度[5]。解决好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和劳保福利待遇,解决后顾之忧,让其能安心在农村工作,尽力的发挥才能。除此之外,还可以对表现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在入党、评优、公选领导干部等方面优先考虑。其次建立科学的选拔任用机制。对于在基层干的出色的,并且愿意长期留在农村基层工作的大学生村官,在参加公务员选拔时给予适当加分,努力解决好大学生村官未来出路问题。

(三)建立统一的考核机制 ,约束大学生村官行为

由于大学生村官大部分是应届毕业生,年轻气盛,往往缺乏约束自己的控制能力。因此应建立统一的考核机制,规范大学生村官行为。各乡镇要为大学生村官建立档案,详细记录每名大学生村官的实际工作情况和所任职,,提出工作目标,给予具体分工,实行目标责任管理[6]。在管理上做到日常考核、季度考核、年终考核和县、乡镇、村三级考核相结合的形式,再加上由党员和群众监督,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大学生村官补贴发放、考核奖惩、激励辞退、续聘、招录、提拔的主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栗振宇、彭爌,《大学生“村官”的“角色社会化”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7-9 [2] 程毅、刘军,《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与功能拓展》,前沿,2010-4 [3] 杨应云,《对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理性思考》,理论导刊,2009-10 [4] 陈云峰, 《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工作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0 [5] 李华忠、杨桓,《当前“大学生村官”的实践成效及政策建议》,社会主义研究2009-5 [6] 李妮,《大学生村官面临的问题及建议》,山东社会科学,2009-12

下载大学生他村官政策论文作业(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他村官政策论文作业(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村官论文

    扎根基层促发展,砥砺青春益民生 摘要:大学生村官工作是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主要目的是培养一大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骨干人才、党政干......

    大学生村官论文

    大学生村官论文 题目:服务基层 任重道远 单位:榆林市佳县佳芦镇香炉寺社区作者:陈雪婷 时间:2014年9月10号 2014年8月15日,我作为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佳芦镇香炉寺社区的一名......

    大学生村官论文(范文模版)

    浅谈大学生村官 [摘要]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当前我国为推动新农村建设而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充分认识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重大意义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这一制度对推进新农村......

    大学生村官论文

    浅谈大学生村官摘要:当前,随着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的推进,不少高校毕业的大学生走进农村,“大学生村官”已成为热门话题。选拔大学生到村和社区工作,是党中央近年来作出的一项......

    大学生村官政策文件

    大学生村官政策文件(一) 关于印发《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的通知 组通字[2008] 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政府教育、财政、人事、劳动和社......

    大学生村官考试相关政策

    大学生村官考试相关政策 2014-02-27 15:32 公务员考试网 http:/// 作者:华图教育 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下面是大学生村官考试相关政策,供考生参考。 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

    2015年大学生村官待遇政策

    2015年大学生村官待遇政策 选聘到村任职的大学生不是公务员,而是带有志愿者性质的工作者。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应聘到村任职,中组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八项激励和......

    大学生村官待遇保障政策

    大学生村官待遇保障政策 重庆村官考试交流群:304316845 新聘任大学生村官补贴标准比照本地乡镇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水平确定,并随之同步提高。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