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中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练习题
2014年中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影响的对外友好使者。他体魄健壮,性格开朗,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武帝时以军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将,出使乌孙,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西北诸国方与汉交通,使汉朝能与中亚交流,并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两条通路,引进优良马种、葡萄及苜蓿等。请你判断,他是
A.张骞B.班超C.甘英D.王昭君
2.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它的对外交往不包括
A.亚洲国家B.非洲国家C.欧洲国家D.美洲国家
3.“丝绸之路国际旅游文化节”将于2011年7 月下旬在兰州开幕。如果你在暑假打算沿着丝绸之路古道进行游览,将会游览到下列哪个著名文化遗址
A.都江堰B.龙门石窟C.承德避暑山庄D.敦煌莫高窟
4.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学习鉴真和玄奘的相关史实,你认为他们的共同点包括①都是僧人身份②都是老死异国③都受政府派遣④都有顽强毅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泰国香米在超市卖的非常火爆,宋朝时也从外国引进了优良品种占城稻,它是从哪个国家引进的?
A.越南B.泰国C.新加坡D.缅甸
6.小明想了解雅克萨之战的相关史实,他可以查阅的相关书籍是
A.《顺治皇帝》B.《康熙朝实录》C.《清世宗雍正》D.《乾隆帝》
7.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与世隔绝,在世界近代化进程中逐步落伍的政策是
A.休养生息B.重农抑商C.八股取士D.闭关锁国
8.每年7月11日是“中国航海日”,2010年7月是第六届中国航海日,庆祝活动在泉州举行,它是为了纪念曾同南洋、印度洋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的友好和平交流的A.玄奘西游B.马可•波罗来华C.郑和下西洋D.成吉思汗西征
9.1661年4月21日,郑成功亲自率领将士2.5万人,分乘战船350多艘,由金门出发,攻入澎湖。当时盘踞台湾的西方殖民者是
A.英国B.日本C.荷兰D.葡萄牙
10.中俄第五轮战略安全磋商于2011年1月24日在莫斯科举行。两国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彻底解决边界问题,有力地维护了彼此的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历史上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尼布楚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D.《中俄北京条约》
二、材料分析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贞观四年起,日本不断派“遣唐使”到中国来,至唐后期894年止,遣唐使到达中国的有十三次。随同大使、副使来的还有学者、学问僧、留学生、画师、医生、工匠、水手等。
材料二647年,天竺摩揭陀国遣使来中国;随即,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作沈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
材料三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十四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台湾外纪》卷十二
材料四“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
请回答:(1)从材料一、二中归纳唐朝政府实行的对外政策。它带来怎样的影响?
(2)材料三、四中说明清朝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它带来怎样的影响?
(3)比较这两种对外政策,谈谈你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什么好的建议?
习八年级部分之
第二篇: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丝绸织绣着中国早期的繁盛与光华,随着东方美丽的传说,沿着“丝绸之路”向西方播送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2007年中考题>
2、自1405年到1433年间,一支船队历经亚、非30余国,涉10万余里,七次英雄式的远航,远及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这一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
A.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鉴真东渡日本
D.郑和下西洋
<2008年中考题>
二、对号入座:
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文化的交流使中华文化更加辉煌.同时也丰富了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请将下列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前的字母符号填到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A.张骞出使西域 B.鉴真东渡 C.马可·波罗来华 D.玄奘西行
(1)1275年,一位意大利旅行家随父、叔抵达中国。他擅长辞令,学会了蒙古语和骑射,深得元世祖喜爱,故而得以留任元朝,多次奉命出使各地,因而游历了中国各大城市。小说家鲁恩梯切诺将他的口述笔录成书,这就是闻名于世的《马可·波罗行纪》
(2)唐玄宗时,一位江南佛学大师应日本僧人邀请,历经险阻,六次东渡,最终到达日本。他带去的不仅是佛学,还有中国的建筑、雕刻、医药、绘画等方面的知识。这些都深深地影响了日本的文化。
(3)公元前138年,为了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张骞从长安西行,在途中被匈奴人扣留了十余年,后来辗转返回长安。他向汉武帝报告了西域的见闻。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访问了西域的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
(4)贞观初年,一位僧人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在天竺他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并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贞观后期,他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专心翻译佛经,还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
(1)
(2)
(3)
(4)
<2009年中考题>
三、读图说史:丝绸是中华文明的鲜明特征之一。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之间往来频繁,我国工匠不断汲取西方纺织文化的营养,不仅改进了传统技术,而且创新了图案,从而使中国丝绸进入了光辉灿烂的黄金时代。着中国璀璨而精致的文明。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
隋·“胡王”联珠牵驼纹织锦
唐·团窠(kē)宝花水鸟印花绢
北朝·红地簇四云珠日神锦
(联珠牵驼纹织锦: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出土,汉字“胡王”、萨珊波斯风格的联珠纹饰与往来于丝绸之路上的沙漠之舟合在一起构成了整个图案。
团窠宝花水鸟印花绢:这件绢是典型的“陵阳公样”。“陵阳公样”是 唐太宗时一个叫窦师纶的花样设计师,在西方纹样的基础上创新的一种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图案。红地簇四云珠日神锦:青海省都兰热水出土,图案中的太阳神源出希腊神话中的赫利俄斯,但图案中的华盖和莲花宝座来自佛教,图案构成带有波斯风格,人物形象和汉字则是中国的传统。)
(1)从以上图片和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得哪些方面的信息点?(写出3个)
(2)根据织品的图案你能得出怎样的历史结论?
四、材料解析
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对外国的态度是开放的,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遣唐使、外国人到长安任官和居住„„中外交往盛况空前,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
材料二:清朝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不需要与外洋货物往来,实行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外来贸易,这一政策使中国落后于西方,一直到鸦片战争,中国国门被列强的炮火轰开。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末(1978年)以后,中国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新一代领导人,重新审视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以主动的姿态学习世界先进技术和文明的精华,从沿海到内地逐步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复苏,逐步迈向富强。
①材料一反映出唐朝的对外政策是怎样的?唐朝时我国对外交流处于什么时期?请写出唐朝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两位历史人物?
②材料三说明清朝政府对外采取的是什么政策?这种政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③根据材料四回答我国现在的对外政策是怎样的?
④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国家的盛衰与采取的不同的对外政策之间有什么关系?
2、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的船队是一支规模庞大的船队,完全是按照海上航行和军事组织进行编成的,在当时世界上堪称一支实力雄厚的海上机动编队。著名的国际学者,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在全面分析了这一时期的世界历史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之匹敌。”
材料二:英国马嘎而尼使团1793年来到中国时的日记记载:经过广州时了解到虽有指南针,中国船的构造根本不适应航海,在广州港一个口岸,每年海上遇难人数达1万至1.2万人。„„(在定海时)惊奇地发现中国帆船很不结实。安德逊看了两个世纪以前的图画后发现:“帆船没有任何变化”。马嘎而尼写到:“他们毫不掩饰对我们航海技术的赞赏,然而,他们从未模仿我们的造船工艺或航海技术。他们顽固地沿用他们祖先的方法”。
-----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相撞》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明朝时我国的航海状况如何?
(2)根据材料二,指出马嘎而尼使团对清朝当时航海状况的评价。
(3)根据材料二,指出导致材料二所述情况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傍南山北坡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自车师前王庭随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为北道;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宛、康居、奄蔡焉。
----------《史记·西域传》
材料二:“丝绸之路”横贯新疆,给新疆辽阔大地遗留了大量的文物古迹。
右图为人首马身纹裤图。新疆汉墓出土,图案中人首是西方人形 象和希腊艺术风格,马身则是中国画法。
材料三:楼兰是丝绸之路的交汇点,它吸纳了来自东西各交通和商业资源
潜力,曾经在丝绸之路上辉煌一时。然而人类活动的加剧以及水 系的变化和战争的破坏,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最终导致楼兰地区由绿洲变成了荒漠。
(1)材料一所描述的是我国古代连接东西方的重要通道,它的名称是什么?
它的终点到今天的哪个洲?往西方贩运的货物主要有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丝绸之路经过的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证据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人首马身纹裤”图案,分析丝绸之路的作用。
(4)根据材料三,指出楼兰王国消失的原因。
第三篇:学案 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
学案
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
一、两汉时期的对外交往 1.与朝鲜的关系
两汉时期朝鲜半岛南部的曾多次派人赴汉,先
后会见汉武帝和
,加强了双方的联系。当
时,中国与朝鲜保持着频繁的贸易往来。2.与日本、越南的关系
(1)汉武帝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通过朝鲜半岛
“
”。东汉光武帝赐给倭奴国使者“
”金印。通过不断交往,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丰富了倭人的物质文化生活。三韩 汉光武帝 使译通于汉 汉委 奴国王
(2)两汉时期,中越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
切。3.丝绸之路
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不断西运;西域各国的珍
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
路”。汉武帝以后,开辟了与
及
等
地的水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贸易往来,这就是
近世所说的“海上丝绸之路”。张骞 南海诸国 印度
4.与西亚、欧洲的往来
(1)公元97年,班超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甘英
行至
,未能到达大秦。
(2)《后汉书》记载,166年,安敦王朝派
出的使者,终于到达东汉。这是正史中关于中国
同欧洲国家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波斯湾 大秦
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如何?
答案(1)先陆路为主,后海路为主。西汉开辟了
陆地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加强
了与西亚等地的交往,唐代的陆路、海路商业通
道都很发达。宋元时期,我国的对外贸易的主要
通道已以海路为主。
(2)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目的,而以加强友好交
往为主。
(3)外贸伴随着经济文化交流。西亚不少商人带
来了西方宗教,中国的科技也伴随着外贸外传。
(4)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回族的形成就是中外
民族融合的结果。
二、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 1.和新罗的往来
(1)唐朝的留学生中,以新罗最多。
(2)唐朝的长安和沿海城市设有“
”、“
”,接待新罗商旅。
(3)新罗立国,参用唐朝制度。
(4)新罗与唐朝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5)新罗在、、、风俗等方面,都
有浓重的中华文化色彩。新罗坊 新罗馆 姓氏 服饰 节令
2.和日本的交往
(1)隋朝时,中日互派使臣。唐朝时,日本十多
次派出遣唐使。
(2)日本的,是由留学唐朝回国的人策
动的,新政中的制度,大都以唐制为蓝本。
(3)日本都城的建造,完全仿照唐长安城的样式。
(4)日本的各级学校教授。
(5)日本同唐朝的贸易往来频繁。
(6)对中日交往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有日本的 和中国的 等。大化改新 儒学 吉备真备 鉴真
3.和东南亚、印度半岛、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
(1)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往来
①隋唐时,中国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有往来,彼
此互派使节,交换土特产。
②以
为纽带,中国和天竺的交往大大加强。
③在中印文化交流中,高僧
和
起了重要
作用。
(2)与中亚、西亚:中亚一些国家同隋唐往来密
切,一再遣使前来,带来名马、异药等特产。其
中与波斯的交往尤为密切。大食与中国通使持续
了一个半世纪。中国造纸术在唐朝时传到大食。佛教 玄奘 义净
(3)与欧洲:唐朝和东罗马有使节往还,东罗马
的医术、杂技传入中国。唐朝的、大量
运往欧洲。
(4)和非洲:唐朝时和非洲也有来往,中国史书
上有这方面的记载。丝绸 瓷器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答案(1)通过官方和民间贸易。汉唐时期,“丝
绸之路”水陆并举,明朝郑和下西洋等。
(2)官方派遣使节或留学生。唐朝时,日本派遣
13批“遣唐使”来中国;大食与中国通使达一个
半世纪;唐朝和东罗马有使节来往;日、朝都曾
向中国大量派遣留学生。
(3)宗教传播。西汉末年,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
内地。唐朝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游等。
(4)战争。隋炀帝对高丽的战争;成吉思汗的远
征;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清康熙帝时
期的两次雅克萨之战。
三、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 1.明朝
(1)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郑和七次航
海,出使西洋,访问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
区,最远到达
和
东海岸地区。
(2)华侨开发南洋:郑和下西洋后,更多的中国
人迁徙到南洋定居,成为华侨。华侨对南洋的开
发作出了重大贡献。
(3)戚继光抗倭:明朝中期,中国东南沿海的奸
商勾结倭寇,共同抢掠分赃,倭患愈演愈烈。戚
继光率戚家军,在九战九捷,并与
相
配合,重创倭寇。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
本肃清。红海沿岸 非洲 台州 俞大猷
(4)
殖民者租占澳门。
(5)明末,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2.清朝前期
(1)郑成功收复台湾:①1661年,郑成功打败荷
兰殖民者。②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2)雅克萨自卫反击战:①明清之际,俄国强占
了我国的雅克萨和
等地。②1685年和1686
年,康熙帝两次组织自卫反击战。③1689年,中
俄签订《
》,解决了中俄东段边界问
题。葡萄牙 荷兰 尼布楚 尼布楚条约
明清时期,中外关系有哪些新变化?
(1)欧洲殖民者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活动。主要
有葡萄牙、荷兰、沙俄等。
(2)中国开始介绍和引进西方的科学知识,徐光
启翻译了西方的科学著作,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
(3)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几次下令禁止海外贸
易,妨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中国的发展。考能提升
主题: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 【典例】(2008·上海单科)下图是发现于高昌古
城(位于今新疆吐鲁蕃地区)的一幅珍贵壁画
“圣枝图”。有人认为:“这幅壁画是公元5世纪
左右景教(基督教)传入高昌的历史见证。”观
察此画,回答问题。圣枝图
(1)请你从壁画中找出支持这种观点的证据。
(2)这种观点有哪些史实依据?
(3)如果要进一步证实这一观点,你该怎么做?
方法指导
本题考查学生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
第(1)问要从图片中提取信息来论证设问观点。
第(2)、(3)问要从两汉史实和现实工作、学习中探讨、论证观点。
答案(1)壁画中人物的相貌、服饰,壁画中的场
景等。
(2)丝绸之路已经开通,东西方之间能够进行经
济、文化等交流,或从西汉到5世纪时期,匈奴活
跃在西域及欧亚广袤草原上,促进了东西方之间
的经济、文化交流,佛教就是通过西域流传到中
原的。
(3)关于景教传播的文献记载、该地区的其他考
古资料、专家学者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等。考向预测
考向一
发达的中国古代对外交通
【示例1】下图是一张未完成的中国古代对外交通路
线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与该图对应 的朝代是
()
A.西汉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地图信息,调动所学知
识判断问题的能力。地图关键信息“天竺”、“大食”“新罗”,这些是唐朝时期对周边国家
的称,故应选B。
答案
B 考向二
古代中国的对外友好交往
【示例2】2007年2月,印度天竺那烂陀举行玄奘纪
念堂落成典礼,中印两国领导人应邀出席。印
度举行这一盛大庆典是因为
()
A.玄奘长期生活于天竺那烂陀
B.天竺那烂陀是佛教的诞生地 C.唐代高僧玄奘曾去该地取经
D.玄奘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和分析能力。
题干提供两个现象,一是那烂陀举行玄奘纪念堂
落成典礼,二是中印两国领导人应邀参加。能够
同时解释这两个现象的原因,只能是D项。A、B、C均只能满足第一个现象,与第二个现象无关,故
应排除。
答案
D
一、选择题
1.《后汉·东夷传》载:辰韩“其名国为邦,弓为弧,贼为寇,行酒为行觞,相呼为徒,有似秦语。”上
述材料表明
A.张骞通西域传播了先进文化
B.辰韩深受中国文化影响
C.秦朝语言中有外来词汇
D.秦朝的疆域东到大海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从文字材料中提取有效信
息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从辰韩的语言称谓皆与
秦相似这一信息可判断辰韩深受中国文化影响。B 2.秦汉时期,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中
华文明都可以传播到的地区是
A.巴尔干半岛
B.印度半岛
C.地中海东岸
D.非洲沿岸
解析
秦汉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是:从长安
())
(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最南端的一条
通往印度,其余两条通往安息、大秦和大宛、康
居。海上丝绸之路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因此B
项符合题意。B 3.“舍生取义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的这
两句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张骞打通丝绸之路
B.法显到天竺研究佛学
C.高僧鉴真东渡日本
D.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
解析
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唐风”“奈良”等词,由此
判断此历史事件发生在唐朝,且与日本东京有
关,故选C项。C 4.唐玄宗派使者出使新罗时说:“新罗号为君子国,颇知书礼,有类中华,以卿学术,善以讲论,故选
使充此。”这反映出
①新罗文化比较发达
②新罗与唐朝关系密切
③中国文化对其影响大
④唐政府重视对外交往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不仅要明确材料的含义,还要判断材料
反映的史实。其中“有类中华”反映③,“颇知书
礼”“善以讲论”反映①,“选使充此”反映②④。D 5.通过下图两枚同时期铸造的钱币(仿制图),说明
唐朝与日本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中日两国交往密切,贸易频繁
②中国文字对日
本文字的创造作出了贡献
③中国制钱对日本影响
较大
④中国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既要看到表面信息,也要看到深
层次信息,直接信息可从钱币的文字、形状上得
出,即②③;由间接信息可得出贸易往来和相互
影响,即①④。
答案
D)(6.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交往历史悠久。上网搜索古
代中非交往史实,键入的有效“关键词”是
()
①杜环
②郑和下西洋
③吉备真备
④非洲黑
人陶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吉备真备是唐朝时对中日交往有突出贡献的 人物,与非洲无关,故应排除含③的选项,只能
选B。B 7.在印度尼西亚的三宝市有这样一副题联:“继张
(骞)班(超)立功异域,开哥(伦布)麦(哲伦)
探险先河”。此联称颂的杰出人物和事迹是
()
A.“玄奘西游”
B.马可·波罗来华
C.郑和下西洋
D.成吉思汗西征
解析
从题干中的“印度尼西亚”“立功异域”“探险”
等词可判断C项正确。C 8.2008年9月19日,“中国改革开放与日本”论坛在 北京举行,讨论今后中日经济合作发展的前景。
历史上中日两国很早就有密切联系。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A.日本特产檀弓、果下马输入中国
B.汉武帝时朝鲜半岛国家通过日本“使译通于汉”
C.东汉光武帝赐给日本“汉委奴国王”金印
D.两汉时期,日本“嫁娶以礼”,语言、称谓与
汉相似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和再认再现历史知
识能力。A、B、D三项史实叙述错误,檀弓等是朝
鲜特产,“使译通于汉”是日本通过朝鲜半岛而
进行的,“嫁娶以礼”的是朝鲜。C 9.秦汉时期,中国与东亚国家政治关系非常密切。下
列史实中能说明这一关系的是
A.秦朝时朝鲜半岛北部的辰韩被称为“秦韩”
B.汉光武帝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使译通于汉”
C.1784年日本出土了“汉委奴国王”金印
D.中日两国流传的徐福东渡的故事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
A、B两项叙述错误,因为称“秦韩”应是两汉时
期,“使译通于汉”应是汉武帝时。D项徐福东渡故
事是民间交往。C 10.女性的裙子,在初唐流行高腰束胸、宽摆拖地的)(样式。这种裙式,至今还影响着朝鲜、韩国的女子
裙装风格;中晚唐时,流行多层广袖上衣,外面围
上宏大拖地的厚重裙子,日本著名的宫廷和服“十
二单”就是从此款礼服演变而来的。可见唐文化对
这些国家影响之深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日本的服饰、风俗等深受隋唐文化影响
B.朝鲜半岛上的辰韩服饰与唐服相似
C.伴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唐朝服饰传到罗马帝国
D.《大唐西域记》记载了唐服在天竺流行的状况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材
料中没有提到罗马和天竺的情况,只是提到唐朝
服饰对日韩服饰的部分风格产生很大影响,而不
是相似,所以应该选A。A 11.下列各项中,反映了唐政府对外开放成果的史实
的有
()
①海陆商路发达
②铁犁牛耕技术开始在越南
推广
③赐“汉委奴国王”印
④波斯人开设
“波斯店”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和再认再现历史知
识的能力。①④是唐代史实,符合题意;②③是
汉代史实。D 12.对外交通由汉唐的陆路为主转为宋元的海路为
主,其主要原因是
()
①北方战乱
②经济重心南移
③指南针应用
于航海
④阿拉伯帝国阻隔交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宋元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北方战乱较
多,陆上丝绸之路受阻,再加上经济重心南移、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因此宋元时期对外交往以海
路为主。D 13.梁启超曾感叹说: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
布„„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出现“郑和之
后,竟无第二之郑和”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受传统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制约
B.中国再没有出现明成祖式的开明君主
C.伟大的航海家可遇不可求
D.中国造船工业比西方落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中国航海)
事业不能延续的根本原因在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
济和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郑和航海不计经济效
益,缺乏生命力;闭关锁国使航海事业每况愈下。
西方受资本原始积累驱动,航海事业蒸蒸日上。A
二、非选择题
14.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之一是大开放,我国成功实
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食于651年遣使和唐朝通好。大食商
人频繁往来于亚欧之间。大食商人不少定居在唐
朝,其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受到唐政府尊重。
„„唐朝时,造纸等技术通过大食传到西方,唐
也从天竺学会了熬糖法等先进技术。
——《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用书》 材料二
„„1683年台湾郑氏降清,次年七月,康 熙帝曾决定废止海禁,开海贸易。„„与西方国家 的海上贸易也逐渐发展起来。„„(但)康熙帝又 在1716年实行禁海,对海外贸易规定禁条,严加限 制。„„实行海禁后,海上一片荒凉。西方国家的 贸易商船,清朝“听其自来,不许往贩。”每年来华 商船不过几艘。„„
广东普宁县蓝鼎元著《论南洋事宜书》,论
述闽广形势说:“闽广人稠地狭,田园不足于耕,望
海谋生,十居五六„„南海未禁之先,闽广
家给人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 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日
蹙„„今禁南海,百害无利,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蔡美彪等著《中国通史》
材料三
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
——鲁迅《看镜有感》(1)材料一中反映的唐朝对外政策是什么?有何重
大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清朝采取了怎样的政策?实行这
种政策的社会根源是什么?这一政策对我国有什么
影响?
(3)结合鲁迅的话,说一说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变
化和你的认识。
答案
(1)政策:对外开放(或兼收并蓄)。影响:这种政策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增进了唐朝与各国的联系和交往;提高了唐朝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2)政策:海禁(或闭关锁国)。社会根源:封建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影响:阻碍了中外正常贸易
和交往,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不利于国计民生与
社会安定;造成中国长期与世隔绝,逐渐落后于世
界发展潮流。
(3)变化:由对外开放、互相取长补短到闭关锁国、害怕接受外来事物。认识:闭关锁国必然导致落后挨打,对外开放才能富民强国。15.(2008·全国文综Ⅱ)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92年,英国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由,派马戛尔尼使团前往中国,并致函两广总督,通
报此事。
英方在信函中说,英国国王为了“与中国皇帝发生
友谊,并增进两国之邦交,扩充两国人民之商
业”,决定派遣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使团携带有英
国国王赠送给中国皇帝的许多精美礼物,以表达
英国国王的真诚心意,从而“发扬两国之得益,建
立两国永久之协和”。两广总督向朝廷上呈的信函
译文称,英国国王命“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
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慕顺之心。
惟愿大皇帝施恩远夷,准其永远通好,俾中国百姓与外国远夷同沾乐利”。——摘编自《清史编年》等
材料二
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后,在给英方的回信中说:
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披阅表文,词意肫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
又据尔使臣称,欲求相近珠山地方小海岛一处,商人到彼,即在该处停歇,以便收存货物。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此事尤不便准行。
——摘编自《清实录》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陈述两国关系方面,两广总督上呈的译文与英方信函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时的英国国内背景。(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乾隆皇帝对英方要求的回应。
答案
(1)不同之处:①两广总督译文:视两国关系为蛮夷之邦与天朝上国的关系,视双方往来为朝贡关系。②英方信函认为马戛尔尼使团出使中国可增进邦交,扩大贸易。
原因:清朝长期闭关锁国,对外部世界缺乏了解,自认为是天朝上国,两广总督上呈的译文就是出于这种心态。
(2)工业革命;拓展海外市场;殖民扩张;中国成为其目标。
(3)乾隆拒绝了英方的各项要求,维护了领土主权;盲目自大,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返回
第四篇:2011年高三历史专题复习五:中国对外关系
2011年高考第二轮复习教案
专题五
中国的对外关系
1、古代中国对外关系发展史
(1)中国古代的对外交通 ①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起来。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再从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这就是有名的“丝绸之路”。
②唐朝的对外交通:陆路:从长安向东→朝鲜;从长安向西→经过敦煌→葱岭→印度、伊朗、阿拉伯各国
海路:从登州、扬州→朝鲜、日本;从广东→马来半岛、印度、波斯湾
(2)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
1)中外政治上的友好交往
▲东 汉:①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受到光武帝的赠赐“汉委奴国王”金印。②97年甘英出使大秦未果。③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受到汉桓帝接见。
▲唐 朝:①日本13次派“遣唐使”来中国访问。②唐与天竺之间在唐太宗时即开始互派使者友好往来。③651年(唐高宗在位),大食遣使与中国通好,此后百余年间,大食派使者来华多达30余次。
▲元 朝 :亚洲、东欧和非洲海岸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派使者到大都访问。▲明 朝:1405—1433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访问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同时也有一些国家的国王和使臣到明朝访问。
▲清 朝:乾隆帝时,英国派使臣马戛尔尼来访中国,商讨通商事宜,清朝以“天朝上国”自居,断绝与外国通商交往(即闭关政策)。
2)中外经济往来,互通有无
①西汉:我国丝绸、冶铸、水利技术远播中亚、欧洲。
②东汉:我国铸铜、制漆工艺传到朝鲜,朝鲜名马等特产运到中国;我国铸铜、制铁技术传到日本。
③唐朝:朝鲜的人参等输人我国,我国的茶叶等输入朝鲜;波斯的胡椒等输入我国,我国的瓷器等输入波斯;纺织等技术传人大食。
④北宋:越南占城稻传人我国。
⑤明朝: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烟草等传人我国;我国的丝绸、瓷器深受西洋各国欢迎。
3)中外文化交流,取长补短
①两汉:西汉末,印度的佛教传到我国。东汉时,白马寺。
②唐朝:我国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大食、北非和欧洲;马球、足球、围棋等活动传人日本;高丽乐、中亚舞蹈、西亚宗教传人我国。
③南来:我国指南针传到阿拉伯、欧洲等。④元朝:我国的火药和火药武器传人欧洲。
⑤明朝:《本草纲目》《天工开物》流传国外,欧洲水利技术传人我国。
4)睦邻友好,友谊长存
①东汉:日本倭奴国王、大秦王派使臣来我国;甘英出使大秦未果。
②唐朝:日本、大食、天竺派使者来华;我国派使臣去天竺。③元朝:亚洲、东欧、非洲等地区派使者访问大都。
④明朝:郑和访问亚非许多国家,亚非一些国家国王和使臣访问我国。
5)中国文化的外传
▲科学技术:①唐朝时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建筑技术传到日本;数学专著《缀术》传入朝鲜和日本,成为其学校教材。②宋朝时印刷术东传朝鲜、日本,西传埃及和欧洲。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③ 1 元朝时火药武器传到欧洲。④明清之际,总结性的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国外。
▲生产技术:①两汉时,冶铸技术东传朝鲜、日本,西传中亚、欧洲;制漆工艺传到朝鲜;水利技术远播中亚与欧洲。②唐朝时纺织技术传入朝鲜、阿拉伯。③明朝时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传入南洋各地。
▲文学、体育:①屈原的诗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 ②唐诗传入朝鲜、日本。③马球、足球、围棋等活动在唐朝时传入日本。
▲文字:①汉朝时,许多朝鲜人使用汉字。②唐朝时,日本参照汉字草书和楷书的偏旁,创制 了日本文字。
▲思想:中国的儒家经典、佛教传到日本。6)外国文化传入中国
▲农作物品种:①宋朝时,占城稻由越南传入中国南方。②明朝后期,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等传入中国。
▲生产技术:①唐朝时从印度传入了熬糖法。②明朝引进了欧洲的水利方法。
▲科学技术:①唐朝时印度的天文、医学、历法知识传入中国。②明朝时,利玛窦带来西方的科技著作。
▲艺术:唐朝时朝鲜的高丽乐、中亚的舞蹈及印度的绘画、音乐、舞蹈、建筑艺术传入中国。
▲宗教:①佛教于西汉未年传入中国。唐朝僧人玄奘西游印度,带回佛经600多部,译出1300多卷,成为研究古印度史的珍贵史料。
②伊斯兰教在唐朝时由阿拉伯人传入中国,在各地 建起了一大批清真寺。③景教—基督教在唐朝时从西亚传入中国。明朝后期,更多的传教士来华。
④祆教、摩尼教在隋唐时由西亚传入中国。7)中国古代的反侵略战争 ①葡萄牙殖民者占据澳门:
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1557年以后,他们在澳门私自扩展土地,建筑炮台,设立官署,开始了对澳门的长期占据。
②戚继光抗倭:
明朝中期,倭寇猖獗。民族英雄戚继光率领戚家军,于1561年在浙江台州一带九战九捷,迅速扫平了浙江的倭寇。之后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与俞大猷配合,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③郑成功收复台湾:
1624年,荷兰殖民者开始侵略台湾。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了荷兰侵略者,收复了台湾。
④雅克萨之战:
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侵占雅克萨的沙俄军队。俄军伤亡惨重,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东段的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双方正式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3)中国与具体国家、地区的关系 1)与 朝 鲜 的 关 系:
汉 朝 ①东汉时期,我国同朝鲜半岛各国的关系密切。
②汉朝的铸铜和制漆工艺传到朝鲜,不少朝鲜人开始使用汉字。③朝鲜的名马特产也运到中国。隋 朝:隋炀帝发动对高丽的战争。
唐 朝 ①许多朝鲜音乐家到长安,朝鲜音乐受到我国欢迎,唐乐中就有高丽乐的部分。②朝鲜人频繁地到长安留学,新罗留学生非爱好唐诗。③新罗工匠吸收唐朝手工业的优良技术,织品精美。④唐和朝鲜贸易往来繁盛,朝鲜输入唐的有牛、马、麻、人参等。唐输入朝鲜的有丝绸、瓷器、茶叶、药材、书籍等。南 宋:对外贸易东达朝鲜。2)与 日 本 的 关 系 :
汉 朝 ①西汉时,日本30多个小国和汉朝来往。
②东汉初,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赠赐“汉倭奴国王”金印。③中国的铸铜和制铁技术在汉代传入日本。
唐 朝
①日本派“遣唐使”13次,留学生很多。
②阿倍仲麻吕(汉名晃衡)和李白、王维建立了深厚友谊。鉴真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传播了唐朝文化。
③唐文化在政治制度、城市建筑、文学、日常生活方面对日本影响很大。马球、足球、围棋等活动传入日本。
南
宋:对外贸易东达日本。
明
朝:戚继光、俞大猷抗击倭寇。3)与 印 度 的 关 系 :
汉
朝:西汉末年,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唐
朝:①唐太宗时,互派使者通好。②唐太宗派使者到天竺学习熬糖法。
③中国的造纸术和文化典籍传到天竺,天竺的医学、天文、历法、音乐、舞蹈、绘画和建筑艺术传入中国。
④“玄奘西游”带回佛经600多部,译出1300多卷。译本成为研究印度半岛古代文化的重要史料。对促进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明
朝:郑和下西洋到过印度。4)与 西 亚 的 关 系 :
①汉朝丝绸之路通过西亚地区。97年,甘英出使大秦到达波斯湾。
②7世纪,一位波斯国王和王子先后居住长安,波斯商人的足迹遍及唐朝各地。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源源运往波斯,再转销到欧洲。
③从651年以后100多年里,大食往唐朝派使节30多次。大食商人留居中国,有的在唐政府任职,有的通过科举中了进士。把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中国的造纸、纺织等技术通过大食传到非洲和欧洲。
④元朝时,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等传到阿拉伯,由阿拉伯传到非洲和欧洲。西亚不断有商队、使团到大都。
⑤明朝郑和下西洋到过阿拉伯、伊朗等西亚地区。5)与 欧 洲 的 关 系 :
①汉代丝绸之路通大秦。甘英出使大秦(未到)。大秦王安敦派使臣来中国,把象牙等礼物送给汉桓帝。
②元朝时东欧商队、使团到大都。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中国。③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侵占澳门。
④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⑤明末徐光启介绍欧洲水利方法,翻译利玛窦带来的科技著作。⑥清初,沙俄侵占雅克萨、尼布楚等地。康熙帝组织自卫反击战。
【注意】华侨对南洋的开发:①从唐朝开始,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有很多人到南洋诸岛谋生。②郑和下西洋以后,更多的中国人迁徒到南洋各岛定居,成为华侨。③华侨从祖国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同当地人民一起,开发丛林,开采矿山,培育橡胶。④华侨对南洋的开发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2、晚清政府的屈辱外交。
清政府实行妥协投降的卖国政策,无论是军事上失败,还是取得了胜利,都以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结束。1861年初,清政府为适应外国侵略者的需要,设立了总理衙门,便利了资本主义国家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但客观上也使清政府放弃了闭关政策,开始面向世界,并基本完成了从传统理藩向近代外交的转变,适应了近代国际关系发展需要。清政府任命美国人蒲安臣为中国使臣,出访欧美去办理外交,这是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怪胎。为了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清朝统治者还两次向侵略者“借师助剿”。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官员和人民的反帝活动,总理衙门改称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
1、清朝对外政策的演变及特征:
(1)第一个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贵华贱夷,闭关锁国,清朝与周边国家维持着长期的和平。
当时清朝认为中国是优越和强大的,是世界的中心,四周的藩属邻国以至海外列国是落后野蛮的,应该向中国朝拜进贡。自中外通商以后,清统治者视来华的西人为非我族类的野蛮人,认为应严格加以防范。在这种意识支配下,19世纪初的清朝基本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仍留广州一口对外贸易,并不拒绝与各国交往,只是强调对方必须承认中国为“天朝上国”,追求名义上的藩属朝贡关系,重视名分礼仪等细节。
(2)第二个时期(19世纪40至50年代):被迫开放,缺乏主权观念,但增加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
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蜂拥而来,中国最初的反应主要是从族类和文化两个层面对待西方的入侵,不是以是否损害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实际利益为对外交涉的目的,而是以是否见容于自身的传统和陈腐的体制为圭臬,因此常常出现以主权换定制的可悲局面。《望厦条约》签订过程中,美国特使顾盛正是以进京为要挟(这违反所谓朝贡体制),换取了清廷对包括领事裁判权和最惠国待遇在内的大量利权的让步。另一个典型事例是《北京条约》签订后,咸丰帝躲在避暑山庄,一不痛心割让九龙,二不吝惜巨额赔款,却斤斤计较认为派员驻京“最为中国之害”,因为公使驻京是对清朝体制的挑战。与此同时,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清朝产生了危机意识。在受到鸦片战争刺激后,一批爱国开明之士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史地。可惜的是,《海国图志》、《瀛寰志略》等书在中国并未得到足够重视。
(3)第三个时期(19世纪60至80年代):筹办洋务以自强,以夷制夷维持和局。此时期清朝在西方武力威胁下先后实行被动开放和主动引进。对外意识的主流也从华夷意识转变为以西方为学习与交涉对象的洋务意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打进北京火烧圆明园,彻底打破了清朝统治者的天朝迷梦,承认遇到了“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在西方列强的强烈抗议下,清政府规定今后“夷人”均称为“洋人”,“夷务”均叫“洋务”。这不仅是名称上的变化,也意味着对外政策的变化。《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驻京,标志着西方列强开始干涉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清政府设立了总理衙门管理一切对外事务。中国洋务派开始在“自强”、“求富”的口号下大办洋务。
19世纪中期以来,清政府主要外交策略是以夷制夷和均势外交,即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牵制。但是以夷制夷和均势外交必须以利益为诱饵,是以丧失国家利益为代价的,结果只能是一次次的丧权辱国。
(4)第四个时期(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一次图强变法的失败和逐渐丧失抗拒外强的信心。
中国人民反抗外强的方式发生变化。甲午中日战争,大清帝国竟败在“东夷小国”日本手下,被迫签订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这既使中国人感到奇耻大辱,又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同时它还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进化论的传入使中国人的危机意识愈加强烈。康有为发起保国会,以恢复主权为目标。他选择了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彼得大帝改革的道路,指出“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他还断言:“我朝变法,但采鉴于日本,一切已足。”殊不知中日国情不同,戊戌变法由于守旧势力远远超过维新势力以及其他种种原因而告失败,中国失去了19世纪最后一次主动变革、选择独立自主发展方向的机会。
1900年义和团运动失败后签订了《辛丑条约》,清廷彻底放弃了对抗外强的决心,只是试图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猜忌勉强维持。而伴随国际法的传入和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国反抗外强的手段和方式有所改变,即由以暴力驱逐外人、全面排拒西方变为以国际法为依据的文明的理性的方式。如1905年收回路权和抵制美货活动,开启了中国收复主权、利权,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进程,表现了对外主权意识的觉醒和文明、理性的对外精神。
3、国民政府的外交:
(1)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的外交思想:
三民主义缺乏明确的反帝主张。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为了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发布“告友邦书”,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1923年,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中,提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的主张。1924年初,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帝内容。1924年发表北上宣言,主张废除不平等 条约。可见,孙中山对帝国主义的本质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
(2)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外交:1912年3月~1928年12月
▲对外投降卖国:前期重点是袁世凯政府,他出卖盐税,承认外蒙“自治”,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参加西姆拉会议等;后期是段祺瑞政府,他向日本出卖中国主权比前政府有过之而无不及。
▲肯定的地方: 不承认麦克马洪线、巴黎和会
(3)蒋介石政府以对外卖国为主要特征的外交政策:1927年~949年
①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为了缓和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制造对外“自主”形象和扩大税源解决内战经费,发起了要求帝国主义支持的“修改新约运动”。
②面对对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的侵华战争,蒋介石的对日政策经过了“绝对不抵抗”→“攘外必先安内”→自卫抵抗→消极抗日等四个阶段。
③抗战胜利后,为了求得美帝国主义帮助打内战,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全面出卖国家主权。
肯定的外交成就:1933年,收回关税自主权;1943年与英美签订条约,废除了治外法权等特权。
4、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成就(1)建国以前的外交政策
①七届二中全会:首次提出革命胜利后的外交政策(同时注意首次提出工业化)②《共同纲领》:拥护世界和平与合作,反对侵略和战争(首次以宪法形式提出)(2)建国初期的外交:
▲国际关系的特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抗;美国对华“三政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
▲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注意外交方针、原则)①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旧的屈辱外交关系,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再考虑与之建立外交关系)③“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④团结世界各国人民(包括半殖半封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3年提出,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外交成就:
①建国第一年与17个国家建交(第一个国家是苏联)
②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③参加亚非会议(1955,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
(3)50年代中期~60年代末的外交:
▲外交环境的恶化:中美继续敌对;中苏关系恶化 ▲外交政策:“一大片”(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4)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发展: ▲外交政策:“一条线”(1973年毛泽东在会见基辛格时,希望美国跟欧洲和日本加强合作,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这就是联合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 “一条线” 战略。)
▲外交成就:
①中国加入联合国:1971年加入,并获得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因国际地位提高)②中美关系正常化: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
③中日关系正常化: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两国关系正常化 ④毛泽东划分“三个世界”(中国属于第三世界)(5)新时期的外交政策
①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②不结盟政策(是独立自主原则的具体表现); ③重视和第三世界发展关系; ④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⑤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5、中国的国际地位以及与主要世界大国关系。(1)近代以来中国国际地位的演变。①近代以来,中国横遭列强侵略,国家主权丧失,沦为半殖民地国家。②一战结束后,中国以战胜国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中国代表要求收回德国在山东权利,遭拒绝引发五四运动。1921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使山东问题得到解决,但形成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③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的重要国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取得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英美等国放弃在中国获得的治外法权等特权,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且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④1949年,中国实现国家独立,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中国国际地位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而空前提高,在国际事务中战略平衡作用加强,并成为多极中的一极力量。
(2)中美关系
▲近代美国侵略中国的阶段特点及表现:
①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1899年美国“门户开放” 政策前 追随英法等国参加列强对华侵略的战争,充当配角。同中国反动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多项权益; ②1899年~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
逐渐从配角上升为主角,取得在华的优势地位
③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1979年初,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前
干涉中国内政,破坏中国革命;支持中外反动势力,扶植在华代理人。最初扶蒋反共,失败后实行“封锁禁运孤立”的敌对政策
④1979年建交至今
友好发展是主流。双方也有摩擦、矛盾
【归纳】●美国在近现代史上与中国签定的不平等条约: 《望厦条约》、《天津条约》、《辛丑条约》、《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美、日等国家之间签定的有损于中国主权的条约和会议
①日俄战争:双方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帝国主义战争;双方签定《朴兹茅斯和约》。日本得到了中国辽东半岛和库页岛南部。
②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交给日本。③华盛顿会议: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九国公约》——压制了日本,使中国回复到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④雅尔塔会议:大国沙文主义政策,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经历了四个阶段:
①50年代,美国确立和推行对华全面遏制政策,外交上不承认新中国,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
②60年代中美关系再次降到最低点。美国惊恐于中国实力的增长和国际威望的提高,掀起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并开始插足越南战争。因美国不断扩大战争,中美再次兵戎相见。越南战争美国战败。
③70年代两国关系逐步正常化。美国因在越南战争中失利,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在苏美争霸中又处于守势,美国主动和中国改善关系。1972年尼克松访华,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8年美国同意在对台湾问题上“断交、撤军、废约”的三原则,签订《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初,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④80、90年代,中美摩擦不断,美国不断干涉中国内政,制造麻烦。特别恶劣的是1999年5月8日悍然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引起我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中美不断摩擦的原因是美国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所致。
▲美帝国主义侵华政策与其全球战略的关系
19世纪上半期,美国对外战略扩张着眼于在美洲扩张,以“门罗主义”为其基本政策,独立后不久的美国也无力与欧洲列强争雄,所以在侵华问题上只能是追随于西方列强。19世纪晚期,美国对外战略是确立西半球霸权。同时积极参与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活动,为此提出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对华政策力图在中国与列强分享权益。“一战”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支配世界事务,在全球推行“金元外交”,在侵华政策上,重弹门户开放的老调。“门户开放”政策实质是其金元外交政策在中国的具体运用。“二战” 后美国推行全球霸权政策,力图主宰世界,为此在中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力图控制中国。
▲认识
学习中美关系时应坚持历史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既要认识到两国关 系的曲折性,又要看到两国关系不断发展以及两国关系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和影响。
通过分析美国自然要素之间、自然要素与经济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主要工农业区的成因,认识人、地之间及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中美之间目前仍存在着巨大的利害冲突,这主要是由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所决定的,中美这种利害关系主要表现为:统一与反统一,强大与反强大,西化与反西化,称霸与反称霸。但同时中美之间又存在着巨大的共同利益: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都负有重大责任。因此,两国在政治上保持合作、对话和磋商,不仅有利于世界各地,也符合两国利益。
两国关系将在斗争中合作,在合作中斗争,体现了对立统一的原理。
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是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理应由中国人民自己解决。美国只有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切实履行双方已达成的有关协议,按照有关公认的处理国家关系的国际准则来处理中美关系,中美关系才能健康发展,才能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回顾中美关系30年的历程,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着眼大局、立足长远是确保中美两国建设性合作方向的关键。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正因为如此,在发展中美关系时,双方要牢记虽然两国社会制度不同,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各异,但两国人民的利益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利益要求我们从国际形势的全局、用长远的战略观点来看待和处理两国关系。
第二,持续扩大的共同利益是维系中美关系的坚实基础。作为两个大国,中美难免在一些问题上有利益分歧,但从建交30年来的两国关系发展看,两国的共同利益是主流。在新的形势下,中美共同利益不是在减少,而是在增多;合作面不是在变窄,而是在拓宽。两国在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方面拥有越来越广泛的共同利益,肩负着日益重要的共同责任。
第三,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关切是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首要原则。台湾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国的核心关切所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核心也是讲台湾问题。中美建交30年的历史表明,台湾问题处理得比较好的时候,中美关系发展往往比较顺畅、稳定;反之,两国关系则会麻烦不断、出现紧张甚至倒退。
第四,创新对话合作的体制机制是中美关系取得新进展的重要途径。建交之初,中美相继建立了经济、科技、商贸联委会等一系列重要机制,有力地推动了两国关系发展。上世纪90年代,两国在执法合作、安全防务等领域磋商机制先后建立,对话合作向纵深发展。近年来,两国间涌现出许多新的重要对话合作机制。特别是在两国领导人共同关心和推动下,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战略对话机制创立并持续深化,为双方加深相互了解、增进互信、促进合作发挥了重大的积极作用。
第五,民间友好交往是推动中美关系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美关系发展归根到底要靠两国人民和各界人士广泛支持。实践证明,中美社会各界的交流与往来,有利于加深两国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有利于中美关系保持勃勃生机与活力。
▲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不断开创中美关系的新局面。一要牢牢把握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大方向。中美加强合作事关两国人民福祉,事关世界各国人民根本利益,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期待,也是发展两国关系的唯一正确选择。中美应努力扩大两国关系中的积极面,减少消极因素,不断推进建设性合作。
二要保持和加强高层交往,坚持不懈地增进战略互信。两国领导人继续通过访问、会晤、通信和通话等多种方式就重大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对推动两国关系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两国应深化战略经济对话和战略对话等重要机制,进一步创新交流沟通平台,提升互信水平。
三要推进两国在应对重大全球性挑战上的磋商与协调。中美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保持密切沟通与合作是两国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应有之义。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已从局部发展到全球,由虚拟经济扩散到实体经济。中方愿进一步与美方及其他有关各方加强协作,与国际社会一道落实20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达成的共识,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国际金融市场,减轻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继续为稳定世界经济发挥建设性作用。
四要进一步拓展各领域合作,创造两国关系新亮点。双方应以发展的眼光扩大在经贸、执法、科教文卫等双边领域的交流合作,以开放的思维深化在国际和地区问题及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上的磋商协调。总之,双方要致力于把合作的“蛋糕”做得更大,把共同利益的纽带拉得更紧,为发展两国关系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五要妥善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排除不必要的干扰。改善与发展两岸关系是两岸人民的 共同心声,也符合包括美国在内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美方应切实履行坚持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反对“台独”、反对台湾加入仅限主权国家参与的国际组织的承诺,妥善处理台湾问题,与中方一道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和中美关系大局。在涉藏、人权、宗教等问题上,美方同样应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停止干涉别国内政的做法。
六要加强两国民间交往,夯实中美关系的社会基础。双方既要深化行政部门的沟通,也要扩大我国人大常委会和美国议会之间的交流;既要推进工商企业界交往,也要加强学术媒体互动;既要巩固国家层面的合作,也要积极引导地方间友好往来。双方特别要积极促进两国青年相互沟通与交流,将中美友谊进一步扎根于两国青年心中,为中美友好培育生力军。
(3)中日关系:
1、古代的中日关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1)特征:中日两国以友好交往为主,日本学习中国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2)原因:中国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政治制度先进,文化世界领先;中国长期奉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3)发展史实
①友好交往:汉朝至宋元时期
两汉时期与日本的交往:政治交往:汉武帝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通过朝鲜半岛“使译通与汉”;东汉光武帝时,日本“奉贡朝贺”,光武帝赠赐“汉委奴国王”金印;后来,日本又“谴使奉献”。经济交往: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
唐朝与日本的交往:全方位的交往:互谴使节;仿照唐制;学习建筑;教授儒学;贸易往来;人物:日本的吉备真备和中国高僧鉴真。
宋元时期与日本的往来:南宋和日本交往频繁;元代海船直通日本。②对抗与友好并存:明清时期
明朝时期与日本的交往:A日本一些浪人和武士勾结中国沿海奸商形成倭寇,民族英雄戚继光和俞大猷英勇抗倭;B1592和1597年,日本丰臣秀吉两次派兵攻打朝鲜,中国明朝先后派李如松和邓子龙入朝抗击日本侵略军;C明朝中期,中日贸易往来成为双方关系重要纽带;后期,因倭寇的骚扰,明政府实行海禁,影响了中日贸易的正常发展
清朝时期与日本的交往: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中日交往基本断绝;晚清时期,中国以黄兴、蔡元培、陈独秀等为代表留日学生,有利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和革命思想的传播。
2、近代的中日关系:鸦片战争到新中国建立
(1)特点:日本不断侵略中国,中国人民长期坚持反对日本侵略。
(2)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奉行军国主义,制定了大陆政策,欲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国家独立富强,持续反对日本侵略。
(3)阶段特征
1)明治维新~中日甲午战争(19世纪6、70年代~19世纪末)成为侵华主凶、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2)中日甲午战争~“一战”前后(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与美国争夺,逐渐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
3)九一八事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31~1945)从局部侵华到全面灭亡中国的侵略。阴谋破产。4)二战后~新中国建立(1945~1972)追随美国,呈敌对状态,但民间往来不断 史实:①1874年在美国的支持下侵略台湾;②1894~1895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通过签订《马关条约》,割占辽东半岛和台湾;③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北京大肆抢劫,并获得大量赔款; ④1904年挑起日俄战争,从俄国手中占领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即南满铁路);⑤1915年乘袁世凯复辟帝制之机,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⑥一战期间,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夺取了山东和青岛,取得了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⑦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华,霸占东三省,并建立伪满洲国,实行殖民统治;又先后发动“一二八”事变和制造华北事变,中华民族危机加深;⑧1937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全面侵华,在政治上进行殖民统治,经济上进行殖民掠夺,思想文化上实行愚民同化政策。
(4)近代日本侵华的基本特点: 以独占、灭亡中国为既定目标; 有长期稳定的侵华政策,且精心策划和准备; 逐步扩大侵华步骤; 野蛮残酷;
3、现代:建国以来
(1)特征:中日关系曲折发展。(2)原因
发展的原因在于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经济区域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中美关系走向缓和;中日双方共同的利益需求,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曲折的原因在于日本不能正视历史,企图否认或美化侵略战争的历史;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中日两国国家利益存在差异;国际形势的影响。
(3)发展
23年的冷战对立:(1949年~1972年)战后美军以“盟军”名义,对日单独占领,东京审判对一些战犯免于起诉,保留了天皇制。企图利用日本控制东亚,遏制共产主义。日本在美国的操纵和支持下,大力发展经济。在对华问题上,日本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
30多年友好和平交往:(1972年至今(1)1972年田中角荣首相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其中1972年~1992年是重新调整和重新定位时期,1998年以来则是旨在构筑“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新时期。这一阶段中,因日本在历史遗留问题上不能正确对待,20世纪90年代的中日关系一波三折,目前出现“政冷经热”的局面。随着经济大国地位确立,日本要求在政治、军事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简述日本历史上的两次崛起及分别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第一次崛起:1868年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强国,从此日本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影响:明治维新不久,日本就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中国进行侵略,1894年~1895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割占台湾。20世纪30年代,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又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第二次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进行民主化改革,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在亚太地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试图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影响:日本的现代化进程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同时两国经济交流日益频繁,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伙伴。但日本国内军国主义复活的倾向也有所抬头,应引起重视。对历史上中日关系的规律性认识:
日本的成功对我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启示? 要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坚持改革开放,国家才能强大起来;要倡导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要坚持对外开放,引进外国先进科技;发展经济的时候要保持社会的稳定.▲当今世界中的中日关系表现:
“对于日本,我们中国人来讲,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时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记得有一位朋友曾经在洒醉后愤慨地说:谁把日本灭了。谁就马上成为中华民族的英雄。我和日本人没有太多的接触。然而,就是在有限的几次交往中,日本人给我留下的印象确实很坏,而且是难以原谅。” 摘自《前沿故事》作者:水均益
日本篡改史实,编写历史教科书,歪曲历史。否定南京大屠杀事件。占领中国领土钓鱼岛。支持台独势力(所谓台日经济一体化)
从每年日内阁成员参拜靖国神社到钓鱼岛上的日本国旗,一次又一次,日本人顽固地,一如既往地刺痛着善良的中国人的心。
总之,日本与德国同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元凶,也同是战败国。战争结束后,德国与日本在认清战争罪行方面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德国政府正视历史,勇于承认侵略战争罪责。尤为难得的是,1970年德国总理访问波兰时,在华沙犹太人殉难纪念碑前跪下谢罪。然而在日本,日本政府一再模糊历史真相,淡化日本对殖民统治和侵略战争的责任,甚至为战争罪犯招魂,日本右翼势力极为嚣张。拒绝承认战争责任,给亚洲人民友好关系和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认识:
近年来,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活动猖獗,使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受到妨碍,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责任完全在日方。日本右翼势力在中国钓鱼岛问题上,多次制造麻烦,公然向中国人民挑衅,侵犯中国主权。日本右翼势力歪曲历史,编写美化侵略战争、宣扬军国主义、宣扬天皇史观、鼓吹国家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历史教科书。2001年8月13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为军国主义招魂。日本种种倒行逆施的行为,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和世界人民的坚决反对。
在处理中日关系问题上,我们坚决反对对中国主权的侵犯,强烈谴责日本军国主义逆流。我们主张中日两国发展正常的关系,日本应遵循“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方针,深刻反省侵略战争,取信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的理解。日本应遵守防卫政策,遵守和平宪法,走和平发展之路。
6、对新中国外交的认识:
中国近现代历史表明:不实现民族独立,中国要实现真正的富强、中华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不可能的。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是: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外交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我国对外关系的成就: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尊严;外交配合军事取得了抗美援朝、援越抗美的胜利;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同英国、葡萄牙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发展了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创造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良好国际环境。
第五篇: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教学简案(人教版)中国古代政治史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教学简案(人教版)
中国古代政治史
【专题线索梳理】
本专题包括中国古代时期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政治思想、军事斗争、以及农民起义等基本知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本专题的主要内容。1. 王朝更替
①原始社会(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
②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形成、发展、鼎盛和瓦解)
③封建社会(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2.皇帝制度
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秦王嬴政政自称始皇帝,并规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从此,皇帝成为我国封建时代历代王朝最高统治者的专称。明代,皇帝废除宰相制度直接统管政府,并建立庞大的宦官机构和厂卫制度,实行专制特务统治,皇帝制度走向极端。在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运动中,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以君主立宪政体代替君主专制政体。资产阶级革命派则主张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实行民主共和制度。1912年,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中华民国的建立,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寿终正寝。3.中央官制
秦朝统一全国后,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省六部制由隋文帝首创,唐太宗时进一步明确了三省的职权。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机构,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三省 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具体负责各项行政事务。
元世祖在中央设立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除了丞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皇帝直接管理国家政事。从制度上集君权与相权于一身,保证了皇帝的专制独断。三省制度结束后,设立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逐步形成内阁制度。
清初,中央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但保留着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凡军国大事都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皇权受到限制。雍正时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后加以传达执行,地方军政首脑直接听从 皇帝指挥,君主专制制度走向顶峰。
1861年,清朝设立总理衙门,它是主管外交、通商及其它洋务事宜的中央机构,地位高于六部,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1901年按《辛丑条约》规定,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4.地方行政制度
西周开始实施分封制。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战国时期,商鞅“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全国后,郡县制在地方普遍推广,分封制被废除,奠定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基础;西汉初年的地方统治体制是“郡国并行制”,通过汉武帝的“推恩令”,“郡国并行”之制名存实亡,地方行政制度复归为郡县制。隋朝时期,改州、郡、县三级为州县两级管理。唐朝时期合并州县。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后来发展成为地方行政区的名称,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今天省区的规模,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设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事务,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与琉球(今台湾)
清朝确立了对西藏宗教领袖**和**的册封制度和驻藏大臣制度,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5.选官制度(科举制)
汉武帝时期建立了地方每年向中央举荐人才的制度。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科最为重要。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为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答卷不许发挥个人见解,文体为“八股文”。八股取士制度,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20世纪初,由于国内形势的剧变,封建科举制度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6.古代农民战争
①秦末农民战争;②东汉末黄巾起义;③隋末农民起义;④唐末农民战争;⑤元末红巾军起义;⑥明末农民战争。7.著名的变法或改革。
①春秋时期管仲改革;②战国时期商鞅变法;③北魏孝文帝改革;④五代后周世宗改革;⑤北宋王安石变法。
8.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儒学统治地位的终结。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它在我国古代经历了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春秋末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他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战国时期儒学初步发展,其代表是孟子,他认为“民贵君轻”,要求统治者轻徭薄赋,实行“仁政。” 汉武帝时,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兴办太学和郡国学。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鸦片战争后,西学大量传入,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一方面加速了封建制度崩溃,一方面激起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反映在思想领域中就是把“孔孟之道”作为革命的主要对象。太平天国、辛亥革命对传统儒学思想都有不同程度的触及与批判;新文化运动更是把斗争锋芒直接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播,从根本上冲击与动摇了儒学在中国思想领域中的统治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彻底废除了尊孔读经,儒学不再作为社会统治思想而主要是作为民族文化遗产,被人们认识和反思。
【知能提升点拨】
1.王朝更替的主要形式和发展主流。
更替形式:①多是由外戚、权臣、握有军犬的大将取而代之。②被农民起义推翻。③被并立政权灭掉。④被少数民族政权灭掉。
主流:纵观中国古代历史,虽然也有分裂时期,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2.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与作用。
特点:在郡县制的发展过程中,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存在。历代统治者总是采取调整地方结构和限制地方权力的措施以加强集权统治,这种情况到封建社会后期更加明显。地方行政受到多方面限制,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这种情况在宋、明两代尤为突出。
作用:我国的地方行政制度,自秦朝实施郡县制度以来,逐渐发展和完善。这一制度,组织系统庞大,结构严密,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和巩固边疆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既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的发展。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趋势及作用。
演变趋势:一是不断改革中央行政结构,不断地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明朝废除丞相,使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基本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局面。二是不断改革地方行政结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基本上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存在的条件。在元明清三朝,再没有出现过国家大分裂。三是对人们思想的控制日益加强,明朝的八股取士制度和清朝的文字狱就是典型的表现。
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
消极影响:①君主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②在思想方面独尊儒术箝制了人们的思想,出现了万马齐喑的可悲局面。③在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概括地说,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封建社会后期,其消极作用逐渐增大,尤其是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在中国迈向近代社会进程中的历史危害尤为严重。评价这一历史现象时,应该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辩证地分析和探讨,不能一概而论,从而对君主专制制度作出科学地全面地认识和评价。
4.科举制度产生的原因、影响和实质、产生的社会原因:隋唐时期,国家实现了统一,为革新政治、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科举制。
积极影响: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实施,使封建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权收归中央,有利于消除地方和中央在选官方面的腐败,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荐举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科举考试,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参加政权。有利于统治阶级笼络人才,缓和矛盾,扩大统治阶级的基础。科举制度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推动了教育和科技文化的发展。
消极影响:明清时实行八股取士,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压抑了科技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实质:农家子弟生活贫困,能读书应试者可谓风毛麟角,能够参加科举考试的绝大多数是庶族地主。因此,科举制度实际上是一种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选官制度。5.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的一般原因、特点、作用。
原因:中国古代农民战争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尖锐激化的产物。地主阶级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是农民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由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土地兼并不可避免,这直接了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加剧了贫富分化,导致阶级矛盾尖锐,进而引发农民起义。而自然灾害是引发农民战争的客观原因。
特点:我国古代农民战争具有次数多、规模大、农民自发的反封建斗争,利用宗教组织发动群众以及受阶级和时代局限而大多走向失败的特点。农民战争的结局不是被地主阶级所镇压,就是成为封建地主阶级改朝换代的工具,或者农民起义领袖变为地主阶级的代言人,建立起新的封建王朝。
作用: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统治,推翻或瓦解了封建政权。迫使封建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缓和阶级矛盾,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历史发展。但是也应当认识到农民战争对社会发展的破坏性也是巨大的。
6.中国古代政治改革的三种类型。
中国古代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确立封建制度的改革,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促使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转变;二是封建统治政策的调整,如北宋中期的王安石变法,包括19世纪后半期的洋务运动,都是地主阶级为挽救统治危机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运动;三是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所进行的封建化改革,如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这些改革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都起了积极进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