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南交通大学车辆工程(080204)专业介绍
一、学科概况
本学科前身是我校原国家级重点学科机车车辆,于1998年调整为车辆工程学科,是西南交通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之一。本学科于1982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被批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并设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
本学科点现有教授20人,副教授12人,面向全国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术带头人金鼎昌教授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机械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翟婉明教授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机车车辆研究所、列车与线路研究所是本学科的两个主要支撑单位,均为牵引动力国家实验室的实体研究机构,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本学科的主要支撑条件。现实验室有一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和一个国家创新群体。
本学科主要以铁路机车车辆的研究、设计、性能分析和运行安全等为研究对象。在“六五”至“十五”历次五年计划中,均承担并圆满完成了国家和铁道部大量的重点科技攻关任务,取得了一系列紧密结合铁路经济建设主战场的重要科技成果。目前,在我国铁路运营的提速列车、重载列车和高速列车大多是本学科与机车车辆工厂联合开发研制的,是坚持产学研结合,用先进理论指导新产品研制的结果。对促进铁路科技进步做出了应有贡献,在铁路机车车辆工业界享有盛誉。
本学科点所取得的代表性成果有:
1.轮轨相互作用设计软件,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
2.机车车辆整车滚动振动试验台,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
3.铁道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体系、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
4.在科研实践中培养机车车辆跨世纪优秀人才,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97)。
5.专著《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中国图书奖(1998)。
二、主要研究方向
1.车辆运行大系统动力学
2.机车车辆设计及理论
3.机车车辆结构与强度
4.机车车辆主动控制
5.车辆空气动力学及环境工程
三、从业领域
主要从业领域为:交通运输和机械行业的科研、设计、咨询与管理以及相关高校的教学。
四、主要相关学科
机械工程学科、交通运输工程学科。
第二篇:车辆工程专业介绍
车辆工程专业介绍
专业前景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是高度专业化、自动化的综合性产业,在中国汽车产业又是一个朝阳产业,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随着现代社会对汽车需求量的增长、汽车在中国普及程度的提高、国家和企业对汽车产品自主研发投入力度的加大,汽车行业将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学科实力本专业目前有在职教师23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4人,教师中有15人有博士学位。承担了多项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有车辆系统动力学与地面机器系统力学、车辆人机工程学、车辆电子控制及智能化技术、车辆振动与噪声、生物质能源、汽车节能与排放控制技术。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未来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相对宽厚的专业与人文素养,了解并重视与汽车技术发展有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掌握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全面的工程科学和技术基础知识,富有科学和创新精神,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可持续发展的汽车工程高级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主要培养汽车方面的专业人才,重点培养汽车整车设计、汽车发动机设计、汽车底盘各总成设计、车身设计、汽车电子控制装置设计等方面的人才。
主干课程工程图学、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软件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发动机构造、发动机原理、汽车底盘构造、汽车理论、汽车电子技术、汽车设计、汽车制造工程学、测试技术、汽车检测技术等。
所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汽车整车、汽车发动机和汽车零部件的设计、研发、制造、检测、营销、售后服务、维修等工作;也可从事车辆工程方面的教学、科研及各类专业刊物、网站的编辑、记者等工作;还可从事企业管理、交通管理等工作。
深造情况本学科设有车辆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具有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生在完成4年的本科学习之后,每年约有40%左右的学生可以通过推荐或考试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
第三篇:车辆工程专业建设介绍
三亚学院 理工学院 车辆工程专业建设介绍 2012年9月,海南省教育厅正式批准三亚学院理工学院开办车辆工程专业,该专业的成功获批标志着理工学院的专业建设发展开始转向“前、厚、重”的新轨迹上来,理工学院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响应行业发展需求,开始在汽车领域探索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汽车行业培养新型的高级卓越工程师。现对拟开办的车辆工程专业作简要介绍。
一、学科分类
我校拟增开设的车辆工程专业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版)中属于工学学科门类(08)下机械类(0802)中的一个专业(专业码为:080207)。根据前期调研论证,学院打算在车辆工程专业下设两个专业方向,分别是:汽车变速器方向和汽车电子方向,汽车变速器方向着重培养从事汽车变速器生产、维修与营销等的高级专门人才,汽车电子主要培养从事汽车电子生产、设计、安装、维修等相关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2010-2020年)》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面向社会需求,服务我国“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走出去”服务行 业和企业的需求。“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车辆工程培养实施方案”参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总体工作思路和标准要求,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发挥三亚学院培养“用得着、带得走、接得上”高级应用人才的教育特色,加强与车辆行业相关企业的合作,整合企业人才需求,不断丰富工程内涵,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工程意识与素质、强化工程实践能力为培养核心,通过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强化学生素质教育、重视学
生能力培养、突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二)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具备较好的人文和社科方面的背景知识,具有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团队合作的能力;造就具有车辆工程技术领域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具有扎实的机械科学、自然科学和车辆工程科学基础,具有较高工程素养、工程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能在行业内一线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制造和质量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的本科应用型实用性工程型人才。
(三)基本要求
使学生毕业后,能完全承担起本专业工程师的岗位。学生主要学习机械、控制、车辆工程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掌握机械设计、制造、控制与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理论、技术和实践技能,受到车辆工程专业的工程技术实践和设计等多方面的综合技能训练。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学习和领悟本专业所涉及的自然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并能运用之;
2.掌握车辆工程技术领域内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多个重要相关技术领 域的专门知识,以及掌握机械工程、控制工程、车辆工程三个专业方向所共有的基础知识、实践技能和设计方法;
3.必须在车辆设计技术、制造技术、生产组织与管理技术等一个专业方向上进行深入学习,具有很好地应用该专业方向知识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机械产品和电子产品设计、生产工艺编制、品质控制知识,可以借助现代工程设计分析软件完成工程任务的应用能力;
5.具有创新意识,具有终身获取新知识的欲望和能力,具有跟踪车辆工程应用前沿的能力,具有工程应用创新能力;
6.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一些重要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7.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质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8.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
9.具有团队合作意识、独立工作能力、撰写工程技术和设计文档的能力。专业核心课程
机械制图、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试验技术、汽车单片机原理、车用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发动机原理、汽车变速器原理、液力与液压传动、Pro/E设计。
教学特色课程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课程:机械制图与计算机辅助绘图、机械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汽车构造、汽车动力总成系统。
研究型和工程训练型课程和项目:企业培养计划(企业学习计划)、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项目实习、专业软件综合实训(ProE、MATLAB、LabView等)、汽车驾驶训练、毕业设计、专家系列讲座等。
学制年限设为4年,采用“3+1”模式,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培养本科应用型后备卓越工程师。
四、培养模式
车辆工程培养方案的实施采用以项目为导向、以理论与实际结合为依托、校企合作的“3+1”三段式培养模式车辆工程培养方案在本科前二年(第一阶段)以“掌握基础、使用工具和锻炼能力”作为大学生本阶段培养学生的重点;第二阶段为专业(学科)课程学习阶段,采用必修和选修模块相结合的办法,起到培养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企业培养阶段(第三阶段)从重视知识内容向重视实际工作能力过程转变, 重点培养学生素质与能力,避免高分低能与眼高手低等问题;课程教学从重视学习成绩向重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转变,避免讲得越来越多、学会的越来越少。
三、提高办学层次发展计划
结合三亚学院申报“2011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理工学院拟在车辆工程专业(变速器方向)申报专业硕士培养点,着重培养从事汽车变速器研发与生产的高级设计型工程师。
第四篇:车辆工程专业介绍
车辆工程专业介绍
Vehicle Engineering
车辆工程学科是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中的重要分支学科,现代汽车作为方便、安全、快捷、舒适的代步工具和货运工具,已成为世界各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使用最广泛、数量最多的交通运输工具。汽车工业的规模和其产品的质量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由于汽车工业对国民经济的各部门的渗透作用,如对钢铁、石化、橡胶、电子、通信、计算机等工业的带动作用,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地位不仅在我国,而且在工业发达国家更得到公认。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加入WTO所提供的有利环境,中国的汽车行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围绕汽车研究、设计、制造而形成的汽车制造业市场已经成为一个富有发展潜力的领域。需要大量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的高级人才。本学科始建于2004年,2006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6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获“车辆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学科具有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治学严谨、学科方向互相支持且稳定的高水平的学术梯队。现有教授6名,副教授及高级实验师11名。有3人具有博士导师资格。本学科专业紧密结合我国汽车产业建设,研究和解决汽车产业建设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在汽车碰撞安全性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汽车排放控制技术,汽车结构优化设计、汽车可靠性理论、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与特色,整体上处于国内同类学科前列。所开展的系列研究工作及其成果在汽车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对于提高我国汽车产品设计水平与工程质量,促进我国汽车产业建设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先后获得2项国家科技成果进步奖和3项省部级科技成果进步奖励,并公开发表和出版了一系列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和著作、教材。
所依托的汽车工程实验室拥有目前亚洲最大汽车碰撞实验室、汽车内燃机排放控制实验室以及大型三座标测量机等一批成套的车辆检测、结构模拟、性能检测评定等方面的先进仪器设备,为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可靠的试验保障。
一 培养目标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严谨的学风、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并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
2.在汽车工程技术方面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具有相关学科和人文学科较广的知识面。
3.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工作的能力。
4.能用一门外国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具有较强的中、外文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5.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二 主要研究方向
1.汽车碰撞安全结构安全性
2.汽车排放控制技术
3.汽车车身结构优化技术
4.汽车可靠性理论
5.汽车电子技术
三 学制与培养方式
1.学制: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2至3年。原则上要求在一年内完成课程学习。必须在完成了规定的课程学习,通过中期筛选,并进行开题后方能进行学位论文写作。学位论文研究、撰写及答辩的时间不少于1年。
2.培养方式: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用课程学习和科研工作相结合,导师负责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导师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硕士研究生本人的基础和特长,指导硕士研究生制定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的培养计划。在学习方法上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重点培养提高研究生独立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篇:西南交通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081406)专业介绍
西南交通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081406)专业介绍
“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是西南交通大学独具特色的传统优势学科,是国家首批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设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
该学科包含桥梁工程和隧道与地下工程两部分。
桥梁工程
一、学科概况
本学科是我校传统优势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具有博士、硕士、工程硕士和高师硕士的培养和学位授予权,建有桥梁工程、隧道与地下工程铁道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具有大型工业风洞、电液伺服结构试验系统、千吨级压力机和结构静、动力分析试验系统,并设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在毕业生中有茅以升、林同炎等一批(20余名)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及建筑勘测设计大师。
本学科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理论、既有结构可靠性和耐久性评估、大跨新型桥梁的设计理论与实践、桥梁结构风工程、车桥耦合动力学、空间结构受力行为、大型桥梁结构的施工控制理论、方法与技术等方面均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本学科在虎门大桥、汕头海湾大桥、江阴长江大桥、万县长江大桥、南京第二、第三长江大桥、润扬长江大桥、苏通长江大桥、西堠门大桥等大跨度新型桥梁的设计与施工中均承担了大量的科研项目并提出了非常重要的关键技术研究成果。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项,年科研经费逾千万元。获奖成果主要有: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万县长江大桥特大跨(420 m)钢筋混凝土拱桥设计施工技术研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现代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与计算理论”、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大中跨度部分预应力混凝土(PPC)铁路连续梁的研究”、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主跨72米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跨72米铁路预应力混凝土平弯连续刚构桥建造技术”、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在公路桥梁中的应用”、交通部科技进步特等奖“虎门大桥建设成套技术”、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大跨度全焊钢箱梁斜拉桥施工控制技术研究”、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斜拉索锚头与钢箱梁的联结和安全可靠性研究”等。
二、主要研究方向
1.桥梁结构动力响应
主要研究桥梁结构动力响应行为,在高速移动运输工具作用下,运输工具-桥梁结构相互作用和系统动力响应,近10余年来,结合我国准高速铁路的建设及高速铁路的技术准备工作,开展了大量车-桥耦合动力学的研究。
2.既有桥梁结构损伤识别与健全性评估理论
主要研究既有桥梁结构的损伤状态、承载能力、使用性能等,随着桥梁结构服役期限的增长以及交通量的增加,既有桥梁的评定、加固、改造问题日益突出,该方向自20世纪90年代初即开展了承载能力评定、耐久性评估等,近年来,在损伤识别理论与方法方面正在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
3.现代桥式及桥梁结构设计理论
该方向主要研究现代大跨度桥梁与结构的空间分析理论、结构稳定理论、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理论、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结构行为、桥梁结构非线性行为等。
4.桥梁抗风与抗震
主要研究桥梁结构的抗风性能、抗震性能、振动控制及相关基础理论问题,已在桥梁风致振动、斜拉索雨振等研究领域取得良好成果,获奖成果的有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汕头海湾大桥抗风试验”等。
三、从业领域
主要从业领域为:桥梁与隧道工程、结构工程等土木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设计、工程管理等工作。
四、主要相关学科
工程力学、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岩土工程、地质工程、材料学、市政工程等。
隧道及地下工程
一、学科概况
“隧道及地下工程”学科专业是西南交通大学独具特色的传统工程优势专业与学科,为全国第一批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有我国高校最早开设的隧道与地下铁道本科专业(现为地下工程专业方向)为基础教育支撑。为我国培养了包括王梦恕院士、施仲衡院士、史玉新设计大师在内的大量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建国以来一直是我国铁路隧道、公路隧道、水工隧道等各类重大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与决策的主要咨询者和参加者,是我国最早参与地下铁道规划、修建技术科研工作的高校专业及学科点,主持完成了一系列重大隧道及地下工程的科技攻关项目,近10年来共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及横向科研项目100余项,完成科研总经费超过5000万元,并在基础理论和关键性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在全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在国际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界也有重要影响力,国际隧道协会(ITA)第16届年会即选择在西南交通大学召开。为国内在隧道及地下工程教学与研究领域最具实力的高校学科专业之一。
隧道及地下工程学科专业目前在任师资力量强大,现有博士生指导教师6名、教授11名,骨干教师均有博士学位或有博士后研究经历。本学科科研经费充足,年均在研科研项目20余项。
具有工学博士、工学硕士、工程硕士、高师硕士招生资格,是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成员,并设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
硕士研究生主干专业课程有:隧道力学、地下结构可靠度与耐久性、地下工程抗减震设计、隧道力学数值方法、隧道与地下工程施工、隧道与地下工程防灾原理、隧道与地下工程规划、地下空间利用、隧道与地下工程试验与现场测试等。
博士研究生主干专业课程有:地下工程力学原理、地下结构数值方法、盾构隧道设计理论、耦合分析与结构非线性力学、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地下结构动力学与抗减抗震分析、地下工程信息化方法、既有隧道安全性评价等。
二、主要研究方向
1.隧道与地下工程理论和设计方法
此研究方向是本学科的传统与优势方向。取得的代表性成果有:在岩体分级和隧道设计理论上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为隧道规范按可靠度理论改革,解决了关键性理论问题。结合秦岭特长隧道问题,研究并形成了高地应力与渗流场,藕合分析理论问题与方法,解决了建设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开展了现代盾构法隧道结构设计理论与施工过程控制研究,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解决了北京、南京、杭州、广州、武汉、南京、深圳、成都等我国各主要城市地铁盾构隧道和几乎国内全部重大越江(海)盾构隧道工程建设的多项关键理论与技术问题。在大断面隧道、连拱隧道、小净距隧道、重叠隧道等特殊隧道的设计与施工力学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成功解决了大量国内铁路、公路、市政地下工程的重大技术问题。
多项研究成果被鉴定为处于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浅埋、偏压、大跨隧道修建新技术》获得1996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地铁浅埋暗挖区间隧道标准参数断面优化》获得了1996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高等级公路大断面低扁平率长隧道修建新技术研究》获2002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地铁五号线盾构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获2003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深圳地铁车站暗挖技术研究》获2004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南京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法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获2005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今后的重点研究领域为:特殊复杂隧道和地下结构与周围岩土体的相互藕合情况下的结构物稳定、计算与施工控制技术的基本力学行为,城市地铁及大型越江(海、湖)盾构隧道结构理论与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预测理论及控制技术研究,考虑隧道与地下结构环境的热固、液固多场藕合问题分析,长大、深埋隧道的围岩分级问题,结构物可靠性设计理论,寿命评估与耐久性设计问题及大断面地下结构的施工力学、流变力学等基本问题,高寒地区隧道抗防冻技术问题等。
2.隧道与地下工程防灾控制理论与技术
此研究方向是本学科的在今后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以高速铁路为主要背景,同时兼顾公路、市政、水电、人防等行业。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大批代表性研究成果: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套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问题模拟发射实验系统,整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南京越江隧道振动安全评价,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隧道火灾自反应灭火系统以及灾后评估与加固方面完成了铁道部的重点科研项目,并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地下工程电腐蚀问题研
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长隧道纵向通风理论与实践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公路长隧道纵向通风研究》获得1997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今后的重点研究领域为:主要结合秦岭隧道、南京长江隧道、武汉长江隧道、终南山隧道、鹧鸪山隧道等重大建设工程,解决建设中提出的诸如高地应力、高地下水压条件下的结构与围岩稳定问题,高速铁路隧道中的空气动力效应带来的瞬变压力的减缓,高地震烈度区隧道的抗震减震设计与施工方法,大变形的预测预防等重大工程问题,特长公路隧道营运通风及防灾救灾研究。
3.其他研究方向
1)博士生
①高速铁路隧道设计理论与施工。
②盾构隧道结构理论与施工控制。
③隧道与地下工程信息化理论与方法。
2)硕士生
①地下铁道与轻轨工程结构理论。
②铁路隧道与公路隧道设计与施工。
③水工隧洞与特种隧道技术。
三、从业领域
主要从业领域为:高校、科研院所、大型设计、建设管理施工等单位。
四、主要相关学科
岩土工程、铁道工程、公路工程、结构工程、矿业工程、水工结构、交通规划、工程地质等专业及专业方向为相关学科专业,这些学科专业的毕业生均可以报考本学科专业的硕士与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