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毕盟:MIT材料工程博士2014个人留学申请总结(5篇范例)

时间:2019-05-13 15:22: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世毕盟:MIT材料工程博士2014个人留学申请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世毕盟:MIT材料工程博士2014个人留学申请总结》。

第一篇:世毕盟:MIT材料工程博士2014个人留学申请总结

MIT材料工程博士2014个人留学申请总结

我发现我们化院申材料方向的同学比较少,而材料跟化学的联系又很密切,是许多化院同学可以考虑申请的方向。我拿到offer后就一直想写一篇申请总结,给师弟师妹们一个参考。

一、个人背景和申请结果

GPA:3.72(本研出成绩后是3.73),院里排8/144

科研:先后在马老师和黄老师组科研,大二升大三的暑假在密歇根大学(安娜堡)的Prof.Stephen Maldonado组交流。我做的课题比较碰巧,在三个组的工作基本都与电化学相关。我在葡萄糖的电催化氧化方面(马老师指导)发了一篇Materials Letters二作;在超级电容器方面(黄老师指导)一篇四作投了Nature,自己还有一篇一作小文,但这两篇文章在申请时都未发出。

推荐信:三位科研的指导老师和两位北大小班课任课老师。

标准化考试。GRE:V157、Q167、AW3.0;GRE Chemistry:99%;TOEFL:102(口语24);IELTS:7.0(MIT材料系要雅思,不过现在似乎开始放开了)Offer:MIT、Cornell和Northwestern材料系

二、化学申材料

下面谈谈个人对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看法,若有失偏颇请指正。请注意我说“化学申材料”,而没有说“转材料”,是因为我看到材料跟化学有较大的交集,这个交集甚至大于化学和化工。材料一般是指有一定用途的固体,显然它们是化学物质,而且许多用来描述它们的语言我们应该不陌生:电子排布[1]、晶体结构和结晶度[2]、粒子形貌和尺度[3]、微结构[4]、能带结构[5]等等。

[1] Suntivich, J., K.J.May, H.A.Gasteiger, J.B.Goodenough and Y.Shao-Horn, , Science 334(6061)1383-1385 December 2011

[2] Grimaud, A., K.J.May, C.E.Carlton, Y.L.Lee, M.Risch, W.Hong, J.Zhou and Y.Shao-Horn, , Nature Communications 4 2439 September 2013

[3] Gallant, B.M., D.G.Kwabi, R.R.Mitchell, J.Zhou, C.V.Thompson and Y.Shao-Horn, 22,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6(8)2518-2528 August 2013

[4] Lee, S.W., B.S.Kim, S.Chen, Y.Shao-Horn and P.Hammond,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31(2), 671-679 January 2009

[5] Ming, T., J.Suntivich, K.May, K.Stoerzinger, D.H.Kim, and Y.Shao-Horn, ,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117(30)15532-15539 August 2013如果看了上面的文献,你们可能会说这也太化学了吧!但材料系确实有不少老师的研究就是这样的,以上文献都是MIT材料系Prof.Yang Shao-Horn的工作,而且是有代表性的工作。其实不只是实验,材料系也有做理论与计算的,如MIT的Prof.Gerbrand Ceder、Prof.Jeffrey Grossman、Prof.Ju Li,搞理论与计算化学的同学也可以关注一下。由于我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方面不太懂,不敢评论更多。

总之,材料的设计、合成、应用都几乎无可避免地会用到化学。我不是说所有课题组的同学都适合申材料,但至少像刘老师组、黄老师组和其他一些物化、无机组是挺合适的。考虑到申材料还会有很多其他非化学专业的人竞争,从保险的角度,个人不建议只申材料,而应该化学、材料兼申。材料系招的人里汇集了本科学不同专业的人,这种学科的交叉也是我觉得材料很有意思的地方。最后提一点,材料(MSE)的全称是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但究竟怎么个Engineering?下面这篇Stanford材料系Prof.Yi Cui的文章[6]就工程味比较浓:

[6] Yang, Y., G.Zheng and Y.Cui, ,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6 1552-1558 March 2013

这里lithium、polysulfide都不是什么新物质,也不是什么纳米材料,它们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也不算什么新化学,但作者把这些习以为常的物质组合、组装成battery,有望用于电网级储能,窃以为这就是Materials Engineering,而前面Prof.Yang Shao-Horn的工作就偏Materials Science一点。

三、套磁

首先,建议早早把CV写好,这样套磁(特别是模板套)的时候可以把CV附上,但不建议用附件的形式,因为老师还要再打开或下载,比较麻烦,我一般采用以下的格式:

Best,XXX

----------------------

(CV)

模板套可以从以下网页汲取营养:

模板套虽然方便,但内涵明显不足,所以如果能学术套还是尽可能学术套,最容易的是结合自己组的工作说,例如:

In my research group(Prof.Fuqiang Huang), we are currently focusing on enhancing the visible light absorption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titania by partial reduction and/or doping for energy applications, such as supercapacitors and solar water splitting cells.Do you consider improving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s a mean to further optimize your oxide electrocatalysts?

如果教授有些研究还没发文章,没有课题组网页或网页上没说,也不妨问问,例如:

Could you tell me more about your ongoing project of electrosynthesis? What kind of reactions are you working on?

还可以指出对方文章可能存在的问题,但要谦虚有礼貌,例如:I have read your paper, “Controlled Chemical Doping of Semiconductor

Nanocrystals Using Redox Buffers,” and got a question on the Ohmic definition of the channel conductivity,(sigma)= nhe(mu).I carefully reviewed my physics textbook, and found that this formula is based on a continuous model,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grain-boundary resistance.However, grain boundaries exist in the PbSe nanocrystals thin films, so is it appropriate to apply this formula? Maybe I am wrong, I am eager to discuss with you and learn from you.若精心写了一封特别学术的信,但对方理都不理也是很正常的,千万不要伤心、失望、影响心情。因为经过学术套,你其实已经学到了很多东西,即便教授没回复,这已经是你的收获!

值得注意的是,个别老师不喜欢套磁,如Stanford材料系的Prof.Mike McGehee,他在他的课题组网页中说:

“Unfortunately since hundreds of students contact each professor every year, most professors do not have time to read through the emails.The emails will have no impact on whether or not you get admitted.The best way to get into Stanford is to simply to build up the best set of credentials you can and carefully fill out the

application.Most professors do not think about who should be admitted until all of the files are in and the admissions committee is getting ready to meet.”

像这种老师如不是迫不得已,还是别联系了。

四、CV

网上有不少国外学校有关简历写作的经验介绍,我准备CV时也参考不少:

特别提醒的是,列举做过的事情最好统一用动词过去式开头,这样给人感觉事情已完成,而且主动语态比被动语态显得更强有力,如:

Prepared II-IV semiconductor thin films on Au nanoparticle electrode via electrochemical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Achieved monolayer detection for thiol-based ligands on II-IV semiconductor thin films using overlayer SERS

不仅实验操作、步骤,其实实验结果、结论很多时候也可以用主动语态表达,如:

Confirmed the structure to be...Observed the increased efficiency of....Verified the cause of XXX to be YYY

Achieved XXX as compared to YYY

美观起见,CV最好要么满满一页,要么满满两页。

五、PS

写PS前建议先注册网申,看看里面对PS的要求。一般来说,PS的长度以900-1000词为宜,但个别学校可能有特别的要求,如MIT材料系要求500词以内,Harvard化学系要求科研部分500词以内。不只是长度,一般对内容也有要求,虽然这种要求不同学校大同小异,但对着要求写PS总是最好的。最后可能要写不只一个版本的PS,以适应每个项目的要求。就MIT材料系限500词,我建议采用开门见山的策略,即第一段就把硬实力摆出来。

我强调PS里科研不宜写得太简略,不然会显得工作做得太水。科研不能流水账似地罗列,而应该有清晰的思路,如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结论。写每件事之前(包括科研),最好先讲讲自己的motivation,这样让人觉得你是有思想的,你的学习、生活是有目标、有计划的,而不是随波逐流混过去的。写完一件事后,一般讲讲自己的收获与感想,还可以提出future work。PS最后一般要点

名感兴趣的教授,如果他们的研究方向与自己本科做的一样,那么可以说我们perfectly match,如果不太一样,可以说My expertise may benefit the research of Prof.XXX,...另外,个别学校(如UC Berkeley、U Michigan)还要Personal History Statement(PHS)或类似文书。它与PS的不同在于偏情感、态度、价值观,一般不写科研或不从学术的角度写科研。可以说,PHS就是让你讲讲自己的故事,像我把在爱心社的经历写了进去,当然,这些故事都应尽可能折射出你的优秀品质,例如curiosity, divergent thinking, a strong spirit of teamwork等等。

六、推荐信

建议deadline前2个月就应该找老师商量要推荐信了。如此提前好处多多:一是万一老师拒绝写信,还来得及找别的老师;二是时间充裕,推荐信更可能写得全面、质量高;三是提前量大体现对老师的尊重;四是早点让老师知道你打算出国,热心的老师可能会及时给你一些建议和帮助。

推荐信的作用一是来自内容,二是来自推荐人的声誉。我的推荐人里没有美国名校教授,也没有国内的院士、院长,但没关系,只要信里有饱满的内容,富含事例和细节,也是不错的。有的老师要学生自己写初稿,这种情况我都写了450词以上,每件事基本按照做了什么、结果如何、从中说明了我的什么品质的结构来写;有的老师是直接自己写,我选的都是小班课而且一起讨论较多的老师,因为老师对你印象深刻才有可能写出丰富的内容。网申提供推荐人的时候一般都会问是否放弃(waive)看信的权利,我一概放弃了,因为这样显得推荐信的内容更加客观公正,学生没有试图横加干预。当然,如果你的亮点怕老师写漏了,联系老师时也不妨这样提醒下:here is an outline for your reference...七、小贴士

TOEFL送分较慢,我大约用了4周,而GRE成绩3天就送到了。

感恩节时可以向美国的教授表达感谢。在美国,感恩节是在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

Caltech可以申两个系。如果你愿意两个系共用一份申请材料,则只用花一个系的申请费,然后发邮件告诉校方你还要申哪个系。

MIT可以申多个系,但要分别申请,分别交申请费。

有些学校的名字里有“the”,别漏了,如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申请的英语“apply to”和“apply for”的区别亦要留心。MSE是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Materials”漏了“s”貌似申Cornell材料系会比较危险。

网申别等到deadline临头才准备提交,因为这时可能会网络拥挤,影响提交。

Publish or Perish是一款好用的文献统计软件,用它我们可以查出教授近年哪些文章被引次数较多,诸如此类。(下载:Publish or Perish installer for Windows)面试前不妨听听某媒体对我密歇根老板Prof.Stephen Maldonado的访谈来找找感觉,其实里面不少对话跟我们面试挺像的,网址:

在此,感谢黄老师、马老师、高老师、Prof.Stephen Maldonado、准Dr.Junsi Gu和周超老师的教导和支持!感谢世毕盟(GGU)向凯对我申请的指导!最后,希望本总结对准备申材料的师弟师妹有所助益,祝大家申到理想的学校!

第二篇:世毕盟:2014金融工程留学申请总结

2014金融工程留学申请总结

--大陆唯一Princeton金融硕士offer哦

从师兄师姐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在也写点东西回馈学弟学妹吧,申请金融或者金工硕士也绝壁是每年申请一大主力方向了。

一、背景

GPA:3.77/4,排名4/98(虽然院里面说官方排名是要金融和金融经济一起排的,但我简历以及申请的都是写的更能拿得出手一点的金融排名,目前也没啥事= =)

实习:之前有个小券商的IBD实习以及四大实习申请过程中基本都没有写,写上的是一个macro research实习,一个equity research实习,申请过程中又找了一个quant trading的实习

科研:关于Financial engineering and financial econometrics方面的,无paper… 推荐信:国内科研老师一封+实习老板一封+国外交换学校老师两封

考试:GRE 151+170+4,GRE Sub Math:910(98%);TOEFL:106

课外活动:若干

去向:Princeton Master in Finance

其实自己的背景也没有什么特别亮眼的地方,尤其是GRE还是个碍眼的存在,但 感觉申请master最主要还是要看一个portfolio吧,很多人问我什么最重要,没啥最重要的,都很重要。所以在准备的时候尽量可以把每方面都做好,要是有某一方面突出就更好了~

二、为什么出国?为什么MFE?

对于金融来说,出国并不像理工科是大势所趋,保研也是一条很好的路。所以很多同学应该会在大三下纠结是保研还是出国。总的来说,保研可能在时间上面更宽裕一些,有更多时间实习;但出国还是能够开阔视野的,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事。对于想找外资行工作的同学来说,出国可能会更优一些。

对于我个人来说,一直是想出国的(好吧,光华保研面试被虐根本没保上也就由不得我出不出国了……)。我主申的是MFE,申了一个MIT的MSF,普林的MFin也算是MFE导向了。至于为什么要申MFE呢,其实一开始原因很简单,单纯想出国,对经济学无爱所以不想申econ phd,申finance phd风险太高本身对做科研热情也不高,申MSF实在没啥好的学校,算下来基本就只剩下MFE了。自己对于数学和编程也不排斥,后来对于这个专业包括未来就业等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感觉还挺有兴趣的,所以就继续申请啦~关于MFE的介绍,大家可以多去看看网站

三、成绩和课程

就像我之前说的,无论是金融还是金工硕士,申请的时候看的是一个组合,当然成绩还是最根本的东西。对于一个金融本科的学生来说,申请MFE第一要素就是补课程,包括数学和编程。数学课程重点有微积分、线代、概率统计、随机过程或者随机微积分、计量、时间序

列等。(在此做个广告,想申请金工,光华LCX老师的金数是肯定要去学的……)编程的话,可以学一下C++或C,还有MATLAB(。经院XSQ老师的MATLAB课应该也是很有名的……)当然还是那句话,不是说这些课你没有学就不能申金工,我身边很多同学都没有编程基础或者数学课也没有学很多,也申到了很好的金工项目(比如哥大金工就对北大学生特别友好)。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多修这些课也就是为你的申请增加砝码。

对于GPA来说,因为北大的成绩单开出来是没有GPA的概念的,只有每门课的成绩,所以要是overall GPA不是很好也没有关系,最好的是能够在一些重点课程,比如上面提的数学课编程课还有一些关键的金融课上有比较好的分数就可以了。

四、实习

实习对于商科申请来说也是重中之重。金融可能比金工更加看重一些。这里主要讲讲金工实习方面的想法。

大三一开始可能很多同学都开始申请香港大行的暑期实习。实习信息需要和同学相互沟通了解,也多想学长学姐请教请教,准备面试的书籍看看vault guide,还有ibankingfaq.com的网站等等。能够拿到这种实习当然很好,但毕竟人数有限。所以这个时候networking就会比较重要,靠师兄师姐推荐一些实习或者亲戚朋友帮忙找一找。

对于金工来说找什么样的实习比较恰当,我的感觉是big name + relevant > big name + irrelevant 略> not big name + relevant > not big name + irrelevant.这里所说的big name是指外资大行或者基金等;relevant是指金工相关的实习,比如trading,risk management, quant research等,所谓的irrelevant主要包括IBD, sales, equity research等。对于大三来说想要靠自己的力量去找quant的实习还是比较难的,比较好的一般是找到big name的IBD等部门,所以一个很常见的问题是big name的irrelevant实习好还是not big name的relevant实习好,这个就不太好说。Big name会给你的简历增色不少而且仅对于申请来说,big name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你有找到实习和找到工作的能力;而另一种实习的优点主要在于你可能会做很多相关的工作,码一些代码,了解一些交易策略,这对于后面的文书准备以及面试都是很有帮助的,当然对于自身在这方面的能力也很有提高。Anyway, 如果你都有或者你是big name的relevant实习就不用多说了……

五、科研

其实科研对于申请master来说并不是必需的。我主要是和本院的一位在主攻quantitative finance方向的老师做的科研。做一些科研可以加深自己对这个领域的理解,同时也能给自己的推荐信增色不少。

六、推荐信

除了上述的一封科研老师的推荐信,申请金工是一定要有一封业界推荐信的。这个人可以不是很大的领导,但需要是了解你的人。其实在国内,实习的推荐信基本上都是自己写的,所以署名很高层的领导会显得有点假,因此最好可以是直接带着你,比较了解你的人,这样写出来会比较真实,也会有细节可以写。我还有两封推荐信来自国外,是金融衍生品和博弈论课的老师。有出国交换机会的童鞋一定要把握机会拿到推荐信,国外的推荐信还是很有说服力的。至于什么课的老师当然是相关课程会比较好。总的来说推荐信需要体现你能力的方面包括:数学,编程,金融以及业界实际操作能力。可以以这个标准来搭配自己的推荐信。

七、CV和PS

网上有很多国外学校有关简历写作的经验介绍,我准备CV时也参考不少,可以去看看NYU, Princeton等学校的resume book。

写PS前建议先注册网申,看看里面对PS的要求。每个项目的要求都不一样,所以要把握好项目的特点。PS在体现你的硬实力的同时,需要你通过举例来说明你的各方面能力,而这些例子是不能通过你的CV 成绩单反映出来的。PS需要大量反复修改,我也曾经连续一周每天晚上改到3点左右,直到你可以把你的PS倒背如流。当然,修改的过程中小伙伴的力量也是无穷的,大家需要互帮互助并多多咨询师兄师姐。也非常感谢GGU的@龚晓然以及mentor@曹大海帮助我梳理思路,展现优势。

八、面试

商科申请最大特点之一也在于面试。最后能不能录取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面试。面试前需要搜集大量面经,基本上Chasedream就比较全了,实在不行百度也可以。搜集完后,需要对于问题进行整理,并对于每个问题列出提纲。剩下的工作就是不断练习,当然mock也很重要,感谢GGU帮我多次mock并提出了非常详尽的feedback,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别人才能发现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而且mock的感觉和平时自己练的是完全不一样的。在真正面试的时候,感觉又会有所不同。当你对于面试题比较自信的时候,尝试调节面试的气氛,这个还挺奏效的,当然前提条件是你比较确定你开的玩笑或者你说的一些信息是可以引起面试官兴趣的,不然就尴尬了。可以面试前调查一下面试官的背景,面试的时候如果能感觉两个人更像是在聊天而不是面试官和面试者的话,基本上你这个面试也就拿下了。

九、一点感想

所有上述说的都是和申请很相关的东西,会显得比较功利。其实纵观整个过程,提高自身的能力还是最重要的,毕竟申请只是第一步,当然也是不能忽视的一步。

申请是个很艰苦的过程,需要随时给自己注入信心,要有一起申请的小伙伴互相打气加油。不要因为某一方面的缺失而处于忧虑或者低迷的状态,比如你没有高的GPA,或者没有好的实习,或者GRE,TOEFL考的不行,这并不代表你申不到很好的学校。你所需要做的是尽可能想办法去弥补或者找出自己的强势点并将其发扬出去。

总体来说,申请之前我的思路就比较清晰。包括master or phd,金融+金工,以及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因此申请的时候方向和重点也比较明确。对于那些对自己的申请背景及实力没有明确认识,甚至没想好申master 还是phd,又或者对于该准备什么,怎么准备一无所知的学弟学妹,推荐你们看这篇文,相信会很有帮助:。

After all,一个好的申请结果绝对不是一个人的力量。需要感谢的人太多了。Thanks to my parents, 总是在我困难的时候成为我最坚实的后盾;感谢Andy哥,Jason哥,诗航姐,诺亚姐,诗豪哥,宸哥还有Peter哥,刘云姐,雨晴姐还有笑笑,于越,谢瑾童鞋等等等等,不厌其烦的给我解答各种疑惑以及帮我修改各种材料。Jason哥和诗航姐给我讲解的电话绝壁给了我巨大的帮助和信心!感谢我的小伙伴们,大家申请中都是互帮互助,最后都有很好的结果!最后感谢GGU,帮我梳理PS思路,帮我mock面试,最重要的是一直给我信心给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补充】隆重拜“怒收各种金工offer”微信群,拜群主 @王睿,赞成员 @沈佳颖@王昱人@郭雨阳!

最后用最喜欢的一首歌结个尾:“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夜空中最亮的星,请照亮我前行。”

第三篇:申请总结——我的MIT化学工程博士offer(世毕盟学员)

申请总结——我的MIT化学工程博士offer 与周围同寝室和班里的一些好朋友们相比,我的申请之路相对而言显得中规中矩。我申请到的项目大都与我本科时候的化学工程专业相同,在这里分享给大家,一来是可以让后来者们熟悉一下化工学科申请的流程,二来是给学弟学妹们一些信心。

其实我自从刚刚进入大学以来就有了出国读书的想法和目标,所以我相关的英语考试都准备的比较早,也都是比较顺利的一次成功。而且在日常与系里学长学姐的交流当中,我也能从他们的经历当中获取一些与ChemE出国申请相关的信息。但是每个人的情况和视角毕竟不同,而且系里对于较低年级的学生并没有特别好的出国交流平台,所以这些信息的收集相对比较破碎。所以我在大学的前两年主要是在专业课学习、科研尝试和英语的准备中度过的。

世毕盟(GGU)在信息的整合和申请流程的统筹规划方面做得非常好。从刚加入开始,GGU就会给我一份大致时间表,让我对什么阶段该做什么事情都有了大致的了解。同时经验丰富的mentor也在申请过程当中给予我很大的帮助,他们能从化学工程专业的角度来给我最直接最中肯的建议。在刚进入大三的时候,我与我在世毕盟的mentor(MIT ChemE PhD)进行过一次深入的讨论。他带领我从一个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我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针对我现有的积累来制定未来的目标。在整个PhD申请过程中,mentor一直在鼓励我强化自己的积累,在真正有所收获的同时,对于比较重要的考量标准(如GPA、research experience等等)去进行提升。我在大一的时候的GPA并不算特别有优势,大概只有年级七八名的样子,经过大二一年的追赶达到了四五名的水平。然而化学工程学科的专业基础十分重要,GPA在申请过程中相比其他专业方向占到的比重也会稍微大一些。因此在mentor的建议之下,在大三一年我投入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几门专业核心课的学习上,在收获了优秀成绩的同时,也对于化学工程知识体系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为将来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GGU的帮助下,我欣喜的看到自己正在逐渐进步,竞争力也越来越强。

结束在Stanford的两个月的暑期研修之后,刚回国的我就开始了申请准备阶段紧张忙碌的生活。在这里必须要感谢我在世毕盟的mentor和培训师他们给予我的帮助和支持。感谢mentor学长一遍遍不厌其烦的帮我修改PS和CV,大到整体行文思路小到格式语言细节。感谢培训师帮我及时的安排一次次meeting时间,并且还倾听我压力过大时候的矫情吐槽。对于那段时间,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种类似于上帝视角的感觉,当时我能够很清晰的感觉到我做的每一次修改都可能对将来的人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虽然从修改文书到填写网申,整个的流程当中我的心理压力很大,但是现在回想起来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1月15日,正在清芬食堂吃完饭的我意外接到一个电话,里面的声音说我被MIT ChemE录取,当晚收到了正式offer。那个晚上可能是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夜晚。

第四篇:美国材料学博士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美国材料学博士申请总结

清华材料

GPA: 88(强行四舍五入)TOEFL: 103 GRE: 152+168 科研:勉强算三段吧,没有论文 海外暑期研修:有

Offer: UC Berkeley AS&T PhD, Duke 材料PhD, UC Davis 硕士 Rejection: UIUC, Harvard, Stanford×2(博士拒一次,硕士拒一次)Decision: Duke PhD

前言:

申请博士还是很看缘分的,感觉任何两个人之间的关系都比较看缘分吧,不论是找导师,找室友,还是找对象。虽然有句话很俗套,但还是拿来说一下: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碰到什么样的人。并不是越厉害的老师就越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当然你也可以觉得我是在为自己不牛开脱)。所以,申请的时候其实你基本有一个定位了,前三年是怎么过的,基本决定了之后你能去什么样的学校,找到什么样的导师。所以,最好前两年就决定是否出国,早作准备比较好(当然也见过某些院系年级第一临时起意搞完GT拿到神校的情况,当然这就不适合我这种划水的同学了)。

GPA:

我感觉这个是最重要的,但也是最没什么可说的。看到我那几封拒信,就应该知道低GPA基本是不可能逆袭神校的。所以一定要尽可能地考高分,当然高分不一定代表你真的学得好,但是学得好的一般都能考高分的。一个需要注意的就是排名也很重要!!有的老师会问排名的。但是如果你排名不高,就不要在CV里写了,写个分数,0.5以上四舍五入,并不违法,反正官方给的分数也是精确到个位。

科研:

我写的顺序基本是按照重要性吧,所以GT会放在后面了。我勉强算做了三段科研吧,当然都没有做出什么成果,但是这三段科研还是让我在学术方面对材料这个学科有了更深的了解,申请的时候也有所针对。

世毕盟语录:坦然接受现在的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第一段做的是纳米颗粒的合成,第二段暑期研修做的是X射线衍射(XRD),第三段是大四上学期以及现在在做的计算材料。这三段科研按研究手段可以大致分为合成(synthesis),表征(characterization),还有模拟(simulation)。经过这三段实验之后,我最后决定做偏向模拟和表征的方向,这也是我毕设的方向,也是我博士期间的课题。至于为什么的话,模拟和表征有理论模型和公式,可以算一算,觉得比较开心。

对于读博士和做科研来说,找到自己喜欢,适合自己的方向很重要。如果你说喜欢的不适合,那我建议还是选喜欢的吧,都大学快毕业了,喜欢的也不太会变了,不适合可以慢慢学。所以还是建议大家多了解自己的本科专业,找到愿意从事的方向。另外,科研老师往往也是给你写推荐信的老师,所以不管怎么样,每段科研都认真对待。

暑期研修:

暑期研修属于科研的一部分,但是我把它单独拿出来说一下,因为这段经历对我个人的提升比较大,无论是个人能力,思路,还是申请。

首先就是联系暑期研修,我记得当时发了两百封邮件,最后找到了暑期研修。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发得越多越好,后来我觉得发了这么多都石沉大海的主要原因是CV写得不好,邮件内容也没有条理。

CV的话可以找世毕盟要一些之前的看一看。邮件的话我觉得第一段说明来意,第二段介绍自己,最后加一个CV就差不多了。

然后就是暑期研修期间了。首先暑假期间可以亲自体验美国的生活和博士的生活,可能你体验完就不想读博了。同时,暑期研修可以要到推荐信,甚至直接是暑期研修老板的录取。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可以利用暑假面套一些你心仪的学校。

比如我暑假去的南加州大学电子系,就顺便面套了UCLA,Berkeley(Caltech太吊不理我,Stanford去的时候正好劳动节,在那瞎逛了两天)。而这次面套也为我拿到了一个Berkeley 的offer,而且这个老师还是化学系的。置于面套有什么技巧的话,就是对自己CV里做的东西了然于心,其余看缘分。

看到上一段会发现我暑期去的是电子系,拿到一个化学系老师的offer。(当然这并不是化学系的offer,是Berkeley一个交叉学科的项目,Applied Science & Technology,好像主要招PhD,推荐大家申一下)。所以,在最后申请之前,不要把自己定得太死,不一定非要哪个专业,哪个方向,像我这样的同学,当时想到的首先是有书读!

世毕盟语录:坦然接受现在的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

最后,暑期研修对我未来的科研方向起到了转折点的作用。由于暑期研修是和XRD相关的,但又不是课程里学到的那些东西,因此我接触了一些新的模型和公式,也对X射线的理论有了更多认识。最后实验结果从数量级上来看还是不错的。回国之后觉得有公式算一算挺好的,干脆去做计算好了。碰巧带我做计算的老师超级好(感觉每个带我的老师都很好),接触一段时间之后也觉得计算挺不错的,就决定了主要申请这个方向了。所以后来发邮件套磁的时候,主要都是这个方向的老师。

再补充一点,暑期研修碰到了非常好的师兄师姐,对我帮助也很大,相信你们暑期研修也会碰到很好的师兄师姐。

选校&推荐信:

这俩放一块说吧,因为后者往往会限制前者。

选校基本就是我自己选的。浏览一个学校院系的网站,看是否有喜欢的老师(这里我用的是喜欢而不是感兴趣。回到前言,导师是你将来五年期间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人,一定要想好啊。至于何为喜欢,我主要看研究方向,学术水平,组内成员,还有看脸),如果基本没有的话,那么这个学校我就不申了,好像决定得有点草率。这样和之前说的首先有书读好像有点矛盾,主要是因为我个人的想法在申请过程中也是一直在改变的,现在觉得博士还是不要将就,选喜欢的老师,喜欢的科研方向,学校其次。我之所以决定去杜克就是因为和老师面试感觉不错,做得方向我也很喜欢,虽然学校专排不好,但我还是不愿意去Berkeley学习自己并不了解的化学方向。

发现有喜欢的老师之后,就是发邮件套磁了,如果有一两个回复你的话,那么就申这个学校,如果没有,但是你还是很喜欢这几个老师的话,那就强行申吧。

但是在实际过程中,你会发现上述的情况过于理想,因为你会受到一个重要因素的限制,那就是推荐信的数量。我的推荐信组成是国内科研老师+班主任+国外科研老师,每人12封,所有学校都一样。因为如果你申某些学校如果少了某个和你关系密切的人的推荐信是不太好的,而有些老师你又不能要太多推荐信,所以这就对你的选校数量产生了影响。

上面其实也说了推荐人的选取,那就是和你关系密切的人,主要就是带过你的老师。选校的话,能不能保底看套磁情况,而不是看排名,像我的话,以为排名低可以保底的学校一个都没保住。

世毕盟语录:坦然接受现在的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

CV&PS CV之前已经大概说了,自己改改就好。像我的话,没有Award和Publication可以写就很不好了,所以前三年一定要努力啊!

PS的话一般认为写清楚为什么选我们学校,为什么我们学校要你。然而我感觉我写得比较偏心路历程了,因为三段科研基本不相关,如何从纳米转到XRD,再转到计算,我主要依靠自己想法的转变进行串联,但是主线是不变的,就是我是一个热爱科研,渴望投身科研的好同学!写PS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比较清楚地审视自己,也是在写PS的过程中我才完全清晰地认识到自己为什么要读博,为什么要做这个方向。

G&T 托福首战97,二战103。我感觉基础不错的话,直接做TPO就挺好的。

GRE首战151+163+3.5(别问我数学为什么这么低),二战152+168+3。感觉GRE主要是单词,verbal从来没做完过。

建议:心理上不要恐惧;短期内花时间搞定,比如两个月GRE,一个半月TOEFL,拖久了心理会疲惫。

面试:

如果面套也算面试的话,那我还是面了很多。

首先是UCLA面套了三个老师。第一个要不招人,只是随便聊聊。第二个我迟到了,没聊几句他就去开会了。所以有用的是第三个,第三位老师照着我的CV一条一条地问,甚至很多无关的问题,比如一些课外活动的经历,当时我就吓傻了,之后关于XRD的专业问题答得不清不楚。所以建议就是对自己写的每条东西都要很清楚,并且不要被突如其来的问题影响心态。

Berkeley面了两个老师,第一个老师向我介绍了他的实验室,问我对哪个方向感兴趣,然而我并不懂他做的方向,然后他就直接说good luck了。第二个老师没怎么问,后来申请的时候就拿到了offer,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建议就是对你要面试老师的科研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

世毕盟语录:坦然接受现在的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之后申请季面了杜克和wisconsin的老师,都是计算方向,问了我之前做过的科研,以及介绍他们自己科研方向并询问你的兴趣。建议就是介绍自己科研的时候一定要有条理,把为什么做,做了什么,取得了什么成果讲清楚。

总结: 去年四月报了世毕盟的DIY博士项目,特别感谢雪莲姐和mentor的帮助,各种问题都可以随时骚扰!再次感谢各位帮助我的老师家长,师兄师姐以及同学,祝各位同学都能申到满意的学校!

世毕盟语录:坦然接受现在的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

第五篇:世毕盟:2014哈佛大学博士申请总结

2014哈佛大学博士申请总结

2014年2月14号,元宵、情人双节同庆,我惊喜地收到了一份珍贵的礼物:Harvard PhD Offer!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回首整个申请过程,虽然艰辛,但我乐在其中。半年之前还毫无头绪的浩大工程,如今竟然顺利地完成了;曾经认为高不可攀的梦想,拼命地努把力,也就够到了!

我最大的进步就是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了。通过这次申请经历,我基本上摆脱了拖延症,虽然我神马丁点小事都要检查千百遍的强迫症还是没有改掉o(╯□╰)o。起初我的申请一直很被动:GRE、TOEFL一拖再拖,大三了还迟迟没有确定一个合适的实验室和科研方向,简直就要面临无科研申请的尴尬境地!直到大三下,开始上大模电课,一次课间的偶然机会,陈老师热情地邀请我进入ASIC实验室,才把我拯救了!从此,我终于发现了我的兴趣和专长所在:IC Design。尽管电路方向申请的竞争很激烈,往年的申请情况都不太理想,但我没有功夫考虑这么多。我能做到的就是踏踏实实地把专业知识学好,并且我发现,只要我下功夫钻研,真的可以学得很扎实:大三大四的所有电路方面的课我都是97左右。我突然发现自己真的还是有点能力的,于是满怀激情地准备在大四之前的暑假里好好的做点儿科研。那时候我才听说,假期出国科研的经历会给申请加分不少,但那时为时已晚,什么intern项目都没有了,唉,没办法,只能在国内干了。于是,我迅速地调整好心态,鼓起干劲儿,告诉自己:我们的实验室也是很好的,跟着老师好好干,一定也会有好结果的!

我越主动地生活,生活就越主动。怀着自信、热情以及明确的目标,我和曹一童小盆友在暑假中合作完成了一个电路设计的项目,还Layout流片了:这对于电路方向的申请者来说,重要性不亚于publications。我特别感激鲁老师,不仅给了我许多宝贵的科研机会,还使我获得了无限的科研热情和主动性。鲁老师对科研的积极创新,对教学的热情,都深深地感染了我。鲁老师经常与我进行一对一的学术指导,而且有时能持续三、四个小时,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小小的本科生来说可真是受宠若惊!而且如今回想起来,这种类似答辩形式的学术指导,其实是对我之后面试的特别好的锻炼!

之后在大四上,我努力把握住一切科研机会,在高级模电课上积极主动地与老师互动,把基础知识打牢,因为这才是我的核心竞争力。当然,在申请方面也是早早动手,有了踏实的科研经历,写文书的时候就挺有话说的,而且只要肯下功夫认真写,最终就能写得很满意的。套磁方面,我觉得我做得不太好,一直没有太多的学术套。但我十分幸运,第一次发套磁信,就收到了我在哈佛未来导师的回复,短短的几句话让我如沐春风。总而言之,我觉得我这一年来已经尽力了,都一年没回家了。直到1月24号,我终于怀着忐忑的心情回家了,不知能过个怎样的年……

谁知,回家当天,我就收到了哈佛教授的面试邀请,约在一个星期之后的大年初二。于是,这注定成为了我最奇特的一次过年:我天天干劲十足,居然在家里有比学校还高的学术效率,总结科研经历,看教授的paper……我如此认真地准备,是因为我深知这次机会来之不易,在硬件条件不突出的情况下,我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展现自己。而且,我确实做到了。大约50分钟的视频面试中,我展示了我的科研能力和扎实的基本功,用结结巴巴的英语应对了教授穷追不舍的提问,获得了教授赞许的笑容(我还发现,教授真的好帅啊!而且英语

发音特别纯正,嗓音充满磁性,与我的Chinglish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面试之后,尽管已经汗流浃背几近虚脱,但我知道:成了!

这次申请经历让我在各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其中,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几位推荐导师对我的支持和帮助。还有世毕盟(GGU),然兄在我最迷茫的时候给我指了一条明路,长期以来大力支持我。我还要感谢松哥,在我申请全程中在专业方面的高水平指导,给我的文书和面试提供了无可替代的指导和帮助!还有我的挚友们,迪迪、清清、于儿、睿儿、吉吉……始终给予我超越时空的关心与祝福。还有龙哥领导的飞跃团,成为了我孤独、焦虑的申请过程中巨大的支持和安慰!坚信大家都会拿到自己满意的Offer,我们还要继续携手努力,迎接精彩的未来!

最后,最最感谢我的父母,容忍我每天3+次电话的唠叨,给了我最大的支持和力量!因为有你们,我无论在哪里,都永远感受着家的温暖!

下载世毕盟:MIT材料工程博士2014个人留学申请总结(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世毕盟:MIT材料工程博士2014个人留学申请总结(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世毕盟留学申请经验分享:UT Austin商学院博士offer申请总结

    UT Austin商学院博士offer申请总结 美国大学博士招生有一个协定,被录取的申请者有权利在4月15号之前选择接受或者放弃录取。4月15一过,意味着今年的申请季完结,新的一个轮回将......

    MPPMPA方向申请信息总结(世毕盟留学)

    MPPMPA方向申请信息总结 一、案例 北语国际政策 GPA第一 Columbia MPA,JHU IR, Brown MPA,Cornell MPA, Georgetown MPP; 清华心理系法国巴黎政治商学院和哥大SIPA双学位录取;......

    世毕盟:心理和教育 Harvard留学申请总结

    不爱写日志, 但好多孩纸来问申请相关的问题尤其是要不要找中介,所以还是补一篇~ 【申请结果】 当初年轻没想清楚要学啥所以就作死申了三个方向: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C......

    DS方向申请信息总结(世毕盟留学)

    学员经验分享: Story | 经院转 Data Science ——我的申请历程 CS申请 | 尴尬癌GT申请者的翻身之路 上海交通大学,应用数学专业的。GPA:3.76,TOEFL:107,GRE:322+3,有一段UMich的暑......

    世毕盟:留学申请之论十大关系

    http:/// 留学圣经--留学申请之论十大关系 作者:【世毕盟留学】 龚晓然、张宇昊(以下内容主要针对申请美国大学的硕博项目,本文版权属于【世毕盟留学】所有,如转载,请注明出处。)1......

    美国金融学博士项目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美国金融学博士项目申请总结 我在2014年年底无意间了解到世毕盟。因为这家做高端留学申请,并且对PhD申请很有经验,就忍不住多看了两眼。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申请会跟......

    Cornell统计学博士offer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Cornell统计学博士offer申请总结 背景: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 Overall GPA:4.99/5.0 Rank: 1/100 托福成绩(或者雅思): 111/26 GRE成绩: Verbal 159, Qu......

    一篇五千字的美国物理博士申请总结(世毕盟留学)(五篇范文)

    申请季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了,总觉得该写点什么留个纪念,也希望能给学弟学妹们一点帮助。与其说这是一篇申请总结,我觉得它更像是一个回忆录。 初遇世毕盟 我的申请,基本从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