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瓦斯检测仪检修工操作规程
瓦斯检测仪检修工操作规程
一、正常操作:
1、日常的检查应包括如下内容:
(1)检查瓦斯检测仪的皮套、吸收管和附加吸收管、吸气球、电池护盖、目镜罩组、调微手轮和护盖等部件是否齐全完好,缺少部件应及时补齐。
(2)吸收管(短管)、附加吸收管(长管)内装的氯化钙或硅胶、钠石灰药品颗粒直径一般应为3—5mm,装填充足,两端用脱脂棉充实,螺纹盖有胶垫,并紧固好,发现三分之一的钠石灰药品变色,应立即更换。
(3)气密性检查:分别检查吸气球组和仪器本身的气密性。
(4)检查干涉条纹的清晰度和精度:干涉条纹应该黑、细、亮,视场足够。
(5)检查测微组部分:将第一根黑纹对准分划板1%的刻度上,这时测微组刻度盘0位线与指示板标线相对,转动测微手轮,使刻度盘转一周,第一根黑纹应从分划板1%刻度移到0刻度上,否则应该修理校正。
2、对需要修理的瓦斯检测仪,按照下列顺序进行维修操作:
(1)吸气球组的维修,不吸气的一般原因是阀门芯子进入粉尘、脏物或老化、破裂、有砂眼等。不气密一般是发生破裂等,需根据情况及时更换。
(2)气室的维修:要求气室不漏气、不串气,内表面呈黑色。清洗气室时要注意:平面玻璃要加热后垂直取下,面向气室的表面要做标记;气室腔和弯管要清洗干净;包角螺钉,气室外表要擦拭干净;胶粘平面玻璃时,用胶适量,装好后要擦拭干净;装上胶管后要进行气密性检查。
(3)测微组的维修:测微组要求清洁、转动灵活。清理时可以采用毛刷扫除灰尘,再用药棉擦拭刻度盘、放大镜、螺杆、螺套、齿轮、轮轴等。检查电源插头与插座是否接触良好。
(4)调微组的维修:要检查螺杆与连接座配合是否紧密柔和,维修时要进行清洗,要检查固定连接座的螺钉是否松动。
(5)目镜的维修:目镜组的保护玻璃划伤严重或玻璃破碎时应更换新的。在旋转保护玻璃时,视场里如果不动的圈、点,说明分划板太脏。如果分划板上面脏,可用竹签包上脱脂棉往一个方向擦拭,如果分划板下面脏,可用竹签包上脱脂棉从中心向外擦拭。
(6)盘形管组的维修:盘形要求通气性和气密性良好,将吸气球一端与盘形管连接上,压扁吸气球,当吸气球在10秒内鼓饱,则认为通气性良好;用水柱计校验,1分钟内水柱不下降,则认为气密性良好。
(7)瓦斯检测仪内部的清洁:未安装目镜组、气室组前,必须对瓦斯检测仪内部进行清洁,在目镜的观察孔洞中观察,应看不到圈、点、道、尘、絮、擦痕等。
(8)干涉条纹故障排除:干涉条纹模糊的主要原因是照明组接触不良、灯泡位置不正、电池接触不良、电开关不灵敏、聚光镜焦距或角度不合适、反射棱镜后面或折光棱镜表面脏、物镜焦距不合适等。干涉条纹弯曲的主要原因是反射棱镜位移、灯泡变位、分划板不在干涉场中央,可以调节反射棱镜的位置来消除。干涉条纹完全消失的主要原因是气室太脏,平面镜、反射棱镜、折光棱镜位移,聚光镜光栅变位等。
(9)仪器拆装顺序:皮套、测微组、吸收管组、目镜罩组、调微护盖组、侧盖、盘形管组、气室组、聚光镜组、反射棱镜组、物镜组、测微玻璃组、折光棱镜组、目镜组、调微螺杆组、开关座、照明装置组、瓦斯进出气嘴组。
(10)拆卸中平面镜一般要保持不动。
(11)安装顺序应逆向进行。
(12)干涉条纹调整好以后,再拆下平面镜进行擦拭,擦拭干净安装完成以后,再通过平面镜对干涉条纹进行进一步调整。
(13)电路的修理应注意灯泡的选择、电路各连接点和触电点的导电性、电源插头和插座接触、连接片焊接的状况。
(14)各镜片组在修理要注意:擦拭镜片要在桌面上进行,防止坠落损坏;拿镜片时应持毛面,手指不准接触光面,不允许两镜片相互碰击、重叠;擦拭镜片的溶剂应有很好的溶解力而又不产生附着物;镜片组安装要紧密牢固,方位、角度端正,光线从正确部位通过;镜片组底座禁止锉磨,干涉条纹宽窄不合适,可以通过对镜片组底座垫锡铂纸来解决。
(15)装配气室应注意检查光路是否正确,装上后要视场宽敞、条纹清晰,无挡光、干涉条纹弯曲、变虚现象,排除杂光。
(16)调节测微玻璃组的位置,使刻度盘一周与分划板1%的刻度相一致,不一致时要反复调整测微组,使其一致。
(17)松紧螺钉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螺丝刀;松紧适宜,不可一松一紧;对角螺钉要逐个松紧;弹簧垫圈不得遗漏;防止螺丝刀碰伤光学镜片。
3、维修后要进行检查,应按照下列规定进行操作:
(1)仪器内外有无灰尘、棉毛等,名镜片有无霉蚀、划痕、擦痕、指印、灰尘,分划板是否透光、脱漆,目镜观测不到灰尘、点、圈。
(2)干涉条纹视场要足够;干涉条纹明亮清晰,无虚光、弯曲和倾斜;视场内不应有明显的副像;干涉条纹在调整位置时不得有急跳现象;调节目镜时分划板的像不得晃动。
(3)其他方面应达到相关规定要求。
第二篇:便携式瓦斯报警仪检修工操作规程
便携式瓦斯报警仪检修工操作规程
一、正常操作:
(一)便携式瓦斯报警仪的发放
1、发放前,先打开开关预热15分钟后,显示器为零,若有偏差,可以调整电位器给予校正,使其显示为零。
2、发放前必须进行电压检查。如显示欠压或电池电压不足,要重新充电。电池电压不足时,不准投入使用。
3、对维修的仪器各部分的检查,应按照“便携式瓦斯报警仪检查维修”部分进行操作。
4、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必须配带便携式瓦斯报警仪的人员,发放仪器,不得借故不发。按牌发仪器,进行登记,发完后将仪器牌挂到相应位置。
5、交回便携式瓦斯报警仪时,发放人员应将其仪器牌还给使用人。
6、对收回的便携式瓦斯报警仪,应检查、维护,使其符合国标GB3836-1983《爆炸性能环境用防爆电器设备》所规定的要求。还要使仪器干净,外观完好、结构完整、附件齐全,各调节旋钮能正常调节,电源开关应灵活,显示部分应有相应显示,动作部件应能正常动作。
7、对交回的便携式瓦斯报警仪,要及时充电。
8、对当班使用并交回的携式瓦斯报警仪,因故未检查完的,在交班时要交代清楚下一班检查。
9、对当班使用、交回的携式瓦斯报警仪进行登记。
10、对当班使用未交回的便携式瓦斯报警仪,要及时汇报,查清原因,提出处理意见。
(二)便携式瓦斯报警仪的维修、检查、标定。
1、便携式瓦斯报警仪要细致检查,根据先简后繁、先外后内的原则,压缩分析故障的部位,再用测量电压、电阻、电流的方法,找出故障点。
2、清理传感器网上的煤尘时,可用毛刷去尘,不准用湿布,以免损坏催化元件。
3、充电回路的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有:
(1)电源开关接触不良、充电二极管损坏时,需更换新件。
(2)连接线断线时,焊接连接线。
4、电源部分的常见故障排除方法有:
(1)电池损坏时,更换新品。
(2)连接线断时,焊接连接线。
(3)放电时间不足8小时、有短路时,维修电路。
5、稳压电路的常见故障排除方法:显示值随电池组电压下降而下降,稳压电路有元件坏,更换新品。
6、传感电桥的常见故障排除方法:开机显示小数点或负极度性点,黑白元件坏,更换新品。
7、甲烷标准气体校时显示值为负,黑白元件焊反,重新焊接。显示字不稳,A/D转换器坏,更换新品。
8、不能报警,报警集成块坏,更换新品。
9、换电池时须整体更换,不能用其他类型的部件代替。更换元件时须关机,防止损坏集成块。
10、维修过的仪器,必须重新进行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11、零点校准:接通电源,让仪器稳定后用清洁空气调准仪器零点。
12、显示值校准:将1.0%的甲烷标准气体,按仪器规定的流量流入仪器,标校3次,使仪器显示值与标准气体一致。
13、基本误差检定:分别通入1.0%、3.0%的甲烷标准气体,读取仪器显示值,应分别不超过±0.1%、±0.3%。
14、用3.0%甲烷标准气体,检定仪器的漂移,应不超过±0.2%。
15、用3.0%的甲烷标准气体检定仪器的响应时间,吸入时间不超过10秒,扩散时间不超过30秒。
16、用1.5%的甲烷标准气体检定仪器的报警误差,报警设定值与报警时的显示值之差应不超过±0.1%。
17、报警强度及信号检定,报警声级度不小于75分贝,光信号在黑暗中20米处应清晰可见。
18、位置误差,仪器在正常位置与位置变动后的零值误差应不超过±0.1%。
四、特殊操作:
1、维修过程中,如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维修,待处理正常后,再进行工作。
2、便携式瓦斯报警仪的检定应按国家计量JJG678—4996《催化燃烧式甲烷测定器检定规程》的要求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
3、检定条件:环境温度15—35℃,相对湿度小于85%,大气压力86-106千帕,周围无影响检测的干扰气体。
4、外观及通电检查,仪器外观完好,结构完整,附件齐全,连接可靠,电源电压符合仪器工作要求,并有欠压指示灯,仪器各调节旋钮应能正常调节,仪器测量值的指示器应清晰无缺陷。
5、仪器校准:检定前,被检仪器检定用甲烷标准气体及配套设备应在同等条件下放置12小时左右。
6、检定合格的仪器发给检定证书。不合格的仪器发给检定结果通知书,并注明不合格项目,检定数据应记入原始记录内,保存期2年,仪器的检定周期不得超过1年。
第三篇:瓦斯断电仪检修工操作规程
瓦斯断电仪检修工操作规程
一、安全规定:
1、瓦斯断电仪的传感器必须每7天至少进行1次调校,误差在规定的要求之内。瓦斯断电仪每月至少调校1次。
2、维修后的瓦斯断电仪的传感器,要送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定,并发给合格证后方可使用。
3、使用的瓦断电仪的传感器,每年至少进行1次检定,检定要送有资质的单位进行。
4、严禁在井下拆机带电修理。
5、严禁非瓦斯断电仪检修工私自拆开修理、查看,仪器的保养、修理等工作,只有瓦斯断电仪检修工才能进行。
6、新仪器投入使用前,要先进行检查、标定,确认符合要求以后,方可投入使用。
7、瓦斯断电仪的供电电源接线,必须取自被控制开关的电源侧。
8、必须指定专人负责使用和维护,非工作人员不得乱动。
9、标准气样的存入、使用要符合规定要求。
二、正常操作
(一)瓦斯断电仪的调整维修安装
1、对拟安装新购买或收回的瓦斯断电仪,应检查其是否符合国标GB3836—1983《爆炸性能环境用防爆电器设备》的要求。还应保证仪器外形应无严重损伤变形,观察窗、指示灯罩应完整无缺,所有紧固件不得有松动和失落。
2、按说明书连接好仪器的电源线,传感器和断电执行器线。
3、接通电源,对照电路原理图,测量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判断故障点,排除故障。
4、瓦斯断电仪送电后,如无异常情况,调节传感器上调零电位器,回到“0”位,预热30分钟,再继续逐项检查。
5、调整“报警”点,可采用偏调法,具体操作如下:
(1)调节“调零”电位器,使指示值达到预设的报警点。
(2)调节“报警”电位器,使主机和声光器报警,并发出红色闪光信号和起伏的报警声。
(3)调节“调零”电位器,使指示值下降,反复调整几次,直到调准为止,返回“0”位。
6、调整“断电”点和检查复电功能,具体操作如下:
(1)调节“调零”电位器,使指示值达到预设断电点,调节“断电”电位器,使断电灯亮(此时主机断电接线柱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常开点为“0”,常闭点为“∞”。)
(2)调节“调零”电位器,使指示值下降,在低于报警点时,瓦斯断电仪自动复电,断电灯熄灭。
7、调整、维修完毕后,装机预热等待进行校验。
8、保险丝和元器件损坏时,必须用相同容量、型号的代换。
9、更换黑白元件时,要更换相应的补偿电阻。
10、电烙铁应有良好的接地性能,以防漏电损坏集成块。
11、主机属矿用隔爆兼安全火花型,维修时需保护好防爆结合面。
(二)瓦斯断电仪的安装
1、将校验完毕的瓦斯断电仪装车运送到预定安装地点,带齐所需工具。
2、瓦斯断电仪的安装可以参照“机电设备安装”的相关操作规范进行。
3、瓦斯断电仪的接线需要根据工作需要,参考接线图进行连接。
4、连接好以后,需进行一次工作测试,测试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六、特殊操作:瓦斯断电仪检定
1、瓦斯断电仪的检定应按国家计量JJG678—1996《催化燃烧式甲烷测定器检定规程》的要求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定,具体操作如下:
(1)打开标准气体阀门,检查瓶内气体压力及接头气密性。
(2)将被校验的瓦斯断电仪调好机械零点,供电预热30分钟。
(4)旋下传感器的黑元件罩,装上带有气嘴的密封气罩。
(4)调整好瓦斯断电仪电气零点,按瓦斯断电仪规定流量用1.0%的甲烷标准气体校准3次,使仪器指示值与标准气体浓度一致。
(5)依次用1.0%、3.0%的甲烷标准气体校验仪器的基本误差,应分别不超过±0.1%、±0.3%。
(6)用1.5%甲烷标准气体校验瓦斯断电仪的报警、断电误差,不越过±0.1%。
(7)以上项目校验完毕后,关闭各气瓶阀门。
(8)待回零后停电,拆除瓦斯断电仪所有连线,上好护盖。
(9)校验完毕后,填写维修校验记录。
2、瓦斯断电仪的检定条件可以参照“便携式瓦斯报警仪检修工”操作规范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篇:皮带检修工操作规程
皮带检修工操作规程 一、一般规定:
1、皮带检修工经全全员培训,安全培训机构培训并考试合格后取得相应证件后方可上岗。
2、掌握皮带输送机的保养和故障处理技能,能看懂输送机的总装图和零部件装配图。
3、负责对设备维护、保养和定期检修,确保正常运转。
二、工作前的准备:
1、备齐钳子、铁锤、扳手等工具,铁丝、螺栓、螺母等备用配件、机械润滑油等。
2、查看工作地点顶板支护情况,查看有无片帮,瓦斯是否超限。
3、检查工具、起吊设施、绳索等齐全完好。
4、检修工作时,不得少于2人,在维修时与司机配合好。
三、开始检修:
1、试运行:将胶带输送机开启查看有无异常情况,无异常时,正常开机空转一周,检查皮带是否有跑偏、撕裂、扯边现象。
2、检修时所控制的皮带开关必须停电闭锁并挂“有人工作,严禁送电”牌板。
3、检查胶带接口是否完好,小架是否平直;机头减速器内油量是否充足,电机、联轴节及大轴等温度是否正常。
4、检查是否有异常响动,机头滚筒是否有空转、打滑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打开变速箱,检查齿轮啮合情况是否有损伤,变速箱是否缺油,防止煤渣进入变速箱内。
6、检修完毕后再次试运行,查看检修质量是否合格,如有问题继续处理。如果检修合格,要及时停机,严禁长时间空负荷运转。
四、交班:
1、将更换的零件回收至地面工房。
2、搞好皮带机头、机尾的卫生。
3、将检修后的结果报队值班人员,并做好记录。
4、履行交接班手续。
第五篇:检修工安全操作规程
十六、维修工安全操作规程
(一)工作前:
1、应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
2、充分作好工具(特别起吊工具)、材料及配件等的准备和检查工作。
3、充分了解设备的构造、性能及有关技术要求。
(二)设备拆装:
1、必须按照零部件的拆卸顺序、相互装配位置,作好记号以便装配。
2、严禁猛敲猛打,滚动轴承及联轴器应尽量采用拉卸工具,装过盈量较大的滚动轴承及联轴器采用压装或热装的办法。
3、轴瓦研刮之后,应达技术标准。合金轴瓦严禁用砂布抛光。装配时应有适当间隙,并清洗干净,加注润滑油。
4、工作时正确使用工具并注意周围环境及其他人员位置,防止发生工伤事故。
(三)电焊:
1、工作前,佩戴好劳保用品。清楚被焊工件材质、规格和技术要求,以便选择焊具和焊接电流。
2、检查焊接场所,确保焊接周围无易燃易爆物品。
3、检查焊钳和电焊线地是否绝缘,电源线及焊机接地装置是否良好,各线头接触是否良好。
4、焊机停、送电时,应侧身推拉。
5、严禁焊接带压力的管道和容器。
6、焊接可燃气体及液体的管道和容器时,应先用苛性碱等物质吹洗干净。
7、清除焊渣时,需要配带安全实施,确保自己眼睛安全及周围人员身体安全。
8、焊接完毕,应切断电源,收好电焊线,清理好现场,确保安全后离开。
(四)气割:
1、工作前要戴好劳保用品,检查氧气、乙炔胶管是否漏气。
2、工作时氧气瓶、乙炔瓶要避免烈日暴晒勿靠近火源。氧气、乙炔管不得少于20米,乙炔瓶和氧气瓶分开摆放,距离不小于2米,瓶距离工作点不少于 5米。
2、操作必须遵守先开乙炔后开氧,先关氧气后关乙炔的顺序。
3、对氧气表、氧气瓶及工具要做好防油工作。
(五)其它
1、设备检修时,应做好检修内容、装配技术数据及零件更换的记录。
2、设备小、中修完毕后,应进行一次全面自检,试车正常,检验合格后才能交付生产。
3、高空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绳。
4、工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机修钳工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起重方面的有关规定。
5、工作完毕后,清理场地,打扫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