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西省兴国县龙山村民情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3 15:41: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江西省兴国县龙山村民情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江西省兴国县龙山村民情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江西省兴国县龙山村民情调研报告

关于江西省兴国县龙山村民情调研报告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电气信息学院 2010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3班 刘志飞

摘要:交通、水、电的落后导致生产资料的缺失,从而使生活水平低

下,村庄空巢现象严重,村民生活环境恶劣,教育立不的低下使得外出务工人员剧增,新农村建设未实施。

Abstract:watere、lectricity and The triffic bes behind make villager’s

living standerd bow.Vacate the den the phenomenon is serious.The education level bows and make is out and be engeged is the nature circulates.随着社会各界对农村、农民的生活环境的密切关注。新农村建设

已在全国展开。为了针对性的对龙山村进行新农村建设,我于2011年2月8日对龙山村进行调研,以家访的形式对非空巢的家庭进行“一对多”的交流。采集信息。

一、村基本情况

龙山村邻六科村、茶园村、匡坊村、全坑村,2006年9月由高兴镇辖管,全村物产丰富,天蓝水清,绿树成林,处龙山采育林场内部,傍建于1960年的长友水库,内有建于2004年装机2400千瓦的洋池口水库,区域面积24.6玉方公里辖12个村民小组,285户,总人口1245人(不包含黑户人口)山地面积3500亩,耕地面积530亩。

二、村民反映的民情

1、政策实行不到位,多年前的电低改不彻底,村干部偏袒侵向

严重,多数低保户不能正常享有权力,黑户人口的身份不能解决,水的饮用未能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标准来处理,多问题导致村民与村委会成员的矛盾急剧上升,村民有集体上访的要求,大多数村民对村干部的做法不满意,而多数由上级安排下的文件,村委会不能快速,准确透明的践行,致使村民的合法权力。

2、水、电、交通的不便导致生活生产水平的低下

早在2000年,村里就进行了电的低改,但不彻底导致大多数村民家庭用电难基本的做饭、看电视都是个问题,多数村小组成为孤村民小组,对外界索民政策的获取,只能依靠村干部及村民小组长的宣传,并且电线杆有些为纯木式,极易腐蚀,电线杆的更换是由各家各户自行进行的,大部分电线架于山林之中,极易引起火灾,从2006年至今,龙山村大面积火灾有3起,平均每起得耗时24之后才能扑灭。

从03年建洋池口水库至今,水库沿途村民的耕地生产资料几乎荒废,大面的水改道发电,使得洋池口少数,新开河,龙仔窝、石窝口、打豆角近百亩农田因长年缺水导致百自然旱情严重,大多数村民外出购粮,并且长年缺水使得地下水的取用不足,多数村民小组村民饮用水困难,仅仅在村委员驻地塘村是以山林水为饮用水的。一到汛期,农民受淹村民无法外出。

龙山村境内硬化水泥路7.5km,洋池口水库至石窝口5km为羊肠小道,交通工具仅为小型车辆,货车等宽大于1m的车无法行驶,为交通事故多发段,多数村民小组村民只有把交通工具寄存于它处。桥

有两座小型钢筋混凝土桥,大多数桥为木板桥。

水电、交通的不便使得村民的生活,生产资料严重受损,根本无法保障,多数村民在这种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多出打工,使得留守儿童急剧增多。且多数房屋为土坯房,经不住雨水的浸泡,极易坍塌,危急村民的人身安全。

3、教育的落后导致并且加快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

龙山小学驻于塘梅村民小组内。老师年龄均为50岁以上,有学前班,一、二、三、四几个年级,其中学前班为单独一个班,一、三年级在同一个教室,二、四年级在同一个教室,难以保证其教学质量,课程仅为语文、数学,并且有寄宿制学生,年龄从6岁至13岁,教育的落后使得多数村民不得不外出打工,从而将子女送到更好的学校,并且寄宿制学生周三下午得往返于家与学校之间,菜的保质期不长,多数学生吃得为馊菜。对于6、7岁的学生,比如距学校5km的龙子窝,来回确实有一定的困难,且都为步行。

三、针多政策实施,水、电、交通,教育落后的几点建议

加快新农村建设,将电线杆全部换为钢筋混凝土型,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对农田用水进行保护并试用管道运输,对一些交通非常不便的地区进行整体搬迁,可以将板粟与桂花树苗种植为“特产”鼓励发展副业,与镇小学签定“老师下乡协议”改进教学质量。

四、感谢龙山村所有村民,谢谢你们对我的支持。

五、参考文献

1、兴国县政府户网站

2、你好兴国网

3、Goole地图

六、附录:因调研时间为春节后,未能对所有村民意见进行收集。

第二篇:李场村民情调研报告

李镇工商所驻伍场村工作小组

民情调研报告

毛泽东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干好农村工作,就必须深入农村,贴近群众。只有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掌握村情、了解民意,才能更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满腔热血贡献农村,服务农民。在这次“三万”工作开展二个月期间深入了解了农民群众在就业、上学、社保、行路、生产、用电等基本民生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把农民好群众的怕思所想详细记录在案,掌握了第一手的民情资料。

一、调研主要情况

(一)伍场村概况

李场村位于网市最西北40公里处,毗邻交通干线荆老公路,交

通便利,全村共有288户,总人口1260人,耕地面积2538亩,全村党员32人。村里既没有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也没有特色产业,工业基础薄弱,仅有一个小型免烧砖厂,集体收入1万元,经济活力不强,农民人均收入增长较慢,全村半数以上村民收入主要依靠传统的种殖业和外出务工,人均收入仅4000元。

(二)民情问题

就业业增收方面:该村是传统的农业村,村民祖祖辈辈在土地

刨食,改革开放至今村民对土地的依赖并没有多大改变,特别是中央政策取消农业税以来,再加上近年来中央对农业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使村民的种粮积极性有所提高。但在调查中民现农民的农业生产仍然停留在“靠天吃饭”的阶段;一是农业生产知识缺乏,机械化程度不高。二是农业产业农民增产增收的瓶颈。除了务农外,多数村民的主

要就业途径就是进城务工,由于缺乏相应的劳动技能培训,且普遍学历低,素质不高,只能从事交通运输、建筑施工、餐饮家政服等一些对劳动技能要求较低的工作。

子女教育方面:上学难。村里没有一所村办小学和幼儿园,导

致上学远,家长成天接送学生,学生的午休和晚上的娱乐时间都被赶路所占用。还有天气不好的情况只能留校住宿,更有部分父母外出务工,由爷爷奶奶照顾,在接送方面也成了一定的问题。

低保解困方面:全村有低保户15户,并且有许多贫困边缘户,以这些困难农户的进行了重点走访,调查发现这些困难家庭大多是因残所致或因病返贫,一些家庭长期摘不掉低保的“帽子”。这些家庭普遍缺乏自身的“造血功能”,靠简单的“输血”难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意见和建议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在农民收入上做文章。“基层不牢,地动山摇”,农村稳定,社会才能稳定;农民富裕,国家才能富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就是农增收,这不仅是一个农村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到农业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大局的重大战略问题。根据该村的实际,我认为要认真落实好以下几项措施。

(一)农业调产增收方面

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要依靠上级农业部门的力量,加强信息、技术的指导和服务,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同时,要争取利用多种形式,如电影、电视、书刊、网络、创业讲座等,从而提高科技含量,走高效农业的路子。今年市财政继续加大对农业调产的扶持力度,给予生猪养殖、蔬菜、水产三大产业都有不同程度的补贴,我们要借这一东风,利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来继续扩大这三种产业的规模。实现群众增收,还要解决

好农产品销售不畅的问题,要把研究市场、开拓市场、占領市场放在村级工作首位。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引导村民生产什么。有要意识地引导农民群众发展特色农业,开发特色产品。

(二)农民就业方面

农民不能仅靠农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要搞好农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广开就业门路,积极引导村民进入流通领域。同时,要制定优惠政策,创造宽松条件,鼓励吸引外出打工人员,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办、领办村级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参与农业综合开发,发展能人经济,带富一方。

(四)低保解困方面

针对这部分困难群众,原先简单的“输血”方式对他们来说是

杯水车薪,对改善他们的生活没有实质性的作用,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资金投入少、无风险、操作简单、适合困难农户发展的项目,并给他们提供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来帮助和激发他们形成自身的“造血”功能。如发展家庭式的小型养殖业,给他们提供种羊、种兔等。

三、调研心得

通过这次“三万”活动的深入调研,既让我看到了近年来农村、农业、农民的新变化、新面貌,又使我深刻感受到了农民的艰辛和不易。我自小生活在农村、对农村有特殊的感情,对农村、农民有深刻的了解和体会,这些问题一朝一夕是难于解决的,但我也看到了希望:一方面中央连续几年的“一号文件”重点扶持农村、农业,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投入不断加大,特别是新农村的人才输入,另一方面新一届村委班子的产生,给村里带来了新气象、新力量,他们带领村民致富脱贫指日可待。

二○一一年五月十日

第三篇:荆丰村民情调研报告

荆丰村民情调研报告

市经管局驻沙湖镇荆丰村工作队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农村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其发展情况如何?农民生活水平如何?对党和政府有何期盼?对社会又有什么诉求?带着这此些问题,市经管局驻村工作队按照“三万”活动安排,利用驻村时间,对所驻荆丰村进行了认真解剖调查。

一、基本情况

荆丰村座落东荆河北畔,沙湖镇之东,距镇中心约8公里,省道仙汉公路绕村而过,东达汤湖村、五湖渔场直至汉南,西通油湖村直至镇集镇,北与杨台等村接壤,地理位臵较佳。

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194户,830人,耕地面积2621亩(1000㎡),其中承包面积2200亩,村多工副面积421亩。全村种、养殖业互补,主导产业为鱼、鳝养殖业和粮棉油种植业。

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近4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500元。全村历年积累债权60多万元,债务25多万元。

二、主要内容

(一)发展特点明显

走访调查民情,主要有“三喜”:

1、喜人均资源丰富。该村现有耕地面积2621亩,其中,白田450余亩,水田770余亩,水面 1400亩,人均耕地面积3.15亩,户均耕地面积13.5亩,人均土地资源比较丰富。

2、喜产业特色明显。该村现有网箱养鳝农户31户,网箱10200口,面积319亩;鱼莲共生31户,面积431.5亩,精养渔池41户,面积650亩。特色产业面积达到1415亩,占全村耕地面积54%;从事农户103户,占全村农户总数53%。预计今年新增特色产业农户10余户,面积150余亩。该村产业特色明显,并已形成一定规模,成为村民重要收入来源。

3、喜生活不断改善。近几年,家电、手机、摩托车纷纷进入家庭,成为广大农户日用品。全村计有摩托车近200台,户平1台以上;安装固定电话50余户,已接入互联网的农户有20户,村民普遍使用了移动电话;有线电视家家开通,电冰箱、热水器已进入不少家庭,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贫困户、五保户基本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得到补助。

(二)面临问题突出

村民反映问题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1、盼生产生活环境改善。生活方面主要有三无:无路,入户道路均为土路,天一下雨,行人走不出去,进不来;无水,全村无自来水,大部分农户吃的是压井水,水质极差;无垃圾池,生活垃圾随意乱倒,随处可见。该村房屋无规划,居住零乱,周边环境杂树杂草丛生,形象较差。生产方面,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差,沟渠淤塞,水草丛生,春耕生产要水无水,夏季排涝时排水速度慢。生产路、桥、闸损毁严重,种植业、养殖业受到极大影响。

2、盼土地规范流转。该村有的农户种100多亩地,有的大几十亩,也有的只种几亩地,土地分配不均。有的农民把多占的田地作为私有财产,随意卖买。该村四组刘继枝,用6500元买本组村民杨木胜13.亩田种植,双方协商没有期限,永远买断,土地私下流转,极不规范。

3、盼产业增产增收。一是由于生产基础设施差,配套设施跟不上,水产品养殖产业规模难扩大,生产潜力难以发挥。二是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受信息不灵通影响,农户水产品难以卖到好价格。该地鳝鱼与本市张沟先锋村相比,每斤要便宜3-5元,农户增产不一定能增收。又因没有交易市场,商贩上门收购价格压得极低,农户运到张沟先锋、武汉贩卖,运输成本高。

4、集体经济基础薄弱。调查还发现,该村近6年来,农民种地享受到了国家的各种强农惠农补贴,但应该上交的款项却没有上交。村集体经济非常薄弱,没有任何收入来源,也无力为集体兴办实事。

究其原因,该村在上世际90年代之前是全镇红旗村,后由于内部管理混乱,导致人心涣散,村级建设一落千丈。

现任班子上台后,兴修水利,兴建村部,颇有起色,但由于积重难返,村级建设仍难以突破困境。

三、对策措施

1、争取项目,大力实施土地平整。经荆丰村大力争取,镇政府与有关部门协商,在荆丰村实施土地平整项目。预计该项目在下半年进行,通过土地平整,该村生产用水、电、路、沟、渠、闸、桥予以打包解决,生产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

2、搭建平台,大力促进产业发展。针对荆丰村实际,我们发动群众成立保丰水产品专业合作社,建立水产品交易市场。以水产品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将水产品养殖农户组织起来,形成规模,互通有无,抱团发展,共同壮大;以水产品交易市场为平台,吸引和汇聚周边农户及商贩,沟通信息,打开销路,搞好流通,方便农户。以构筑平台、打造载体为抓手,为水产品养殖农户提供信息、技术、饲料、销售等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目前,驻村工作队已帮助农户确定了合作社负责人,将于本周内完成注册;水产品交易市场将于本月底峻工,工作队全额赞助投资9万元。

3、流转土地,大力挖掘土地潜力。针对荆丰村田多人少且分配不合理的情况,村级应充分征求群众意见,依据“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按照“确权确利不确地”模式,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推进村

级土地合理流转达,促进土地连片成块,引进老板大户竞价承包开发,从而挖掘土地资源潜力,做好土地生财文章,增加村级积累,增加群众收入。

4、整治环境,大力改善村容村貌。从整治环境入手,采取项目配套和群众自筹相结合的办法,大力实施入户道路改造,大力实施水改建设,大力实施环境整治,彻底解决荆丰村路难行、水不通、环境差的问题,促进村级建设大发展。

二○一一年五月十九日

第四篇:王何南村民情调研报告

王何南村民2010年下半年民情调研报告

王何南村主任助理申 林

一代伟人毛泽东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干好农村工作,就必须深入农村,贴近群众。只有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掌握村情、了解民意,才能更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满腔热血贡献农村,服务农民。在我担任王何南村村主任助理期间深入了解了农民群众在就业医疗、上学社保、吃水行路、通讯用电等基本民生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把农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详细记录在案,掌握了第一手的民情资料。

一、调研主要情况

(一)王何南村概况

王何南村位于高平市西北5公里处,毗邻交通干线太洛公路,交通便利。全村共有345户,总人口1223人,耕地面积1190亩,目前人均耕地面积仅约0.9亩。村里既没有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也没有特色产业,工业基础薄弱,仅有一个中型养殖场,一个制氧厂和一个花卉基地,经济活力不强,农民人均收入增长较慢,全村半数以上村民收入主要依靠传统的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000余元,远低于全市农民人均收入4600元的标准。

(二)民情问题

就业增收方面:该村是传统的农业村,村民祖祖辈辈在土地里刨食,改革开放至今村民对土地的依赖并没有多大改变,特别是中央政策取消农业税以来,再加上近年来中央对农业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使村民的种粮积极性有所提高。但在调查中发现农民的农业生产仍然停留在“靠天吃饭”

1的阶段:一是农业生产知识缺乏,机械化程度不高。二是农业产业结构单一,没有特色产业。三是“小农”思想严重。这三点主要因素成为了农民增产增收的瓶颈。除了务农外,多数村民的主要就业途径就是进城务工,由于缺乏相应的劳动技能培训,且普遍学历低,素质不高,只能从事交通运输、建筑施工、餐饮家政服务、出租载客等一些对劳动技能要求较低的工作。

医疗卫生方面:一是看病难。全村没有一个正规的卫生所,村民有个头疼脑热只能去村里的私人诊所,没有正规资质的医师也没有相应的诊疗设备,再严重点就得进城看病,不仅麻烦而且还会给农民增加负担。二是看病贵。全村95%以上的村民加入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村民的看病贵问题有所缓解,但一些在本市难于治疗,花费巨大的大病报销比例较低,报销范围较窄,巨大的治疗支出仍然是这部分群众的沉重负担,以刘晚平家为例:刘晚平,女,47岁,有一儿一女,家庭主要收入靠丈夫打零工,几年前患了食道癌,多次去北京看病,花费达9万余元,但合作医疗只报销了1万余元,致使家里债台高筑,儿子也辍学在家,生活极其贫困。

子女教育方面:村里有一所村办小学和一所幼儿园,基本上解决了村里适龄儿童的就近上学问题,但由于师资力量不强和硬件设施不完善,再加上现在学生家长对子女受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导致学生大量流失。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家庭长期无人,据邻居反映是由于子女在城里上学,父母就随子女进城一边陪读一边打工;还有一些家庭只剩下上了年纪的老人在看家护院,成为“空巢”老人。

低保解困方面:全村有低保户21户,五保户11户,并且有许多贫困

边缘户,对这些困难农户的进行了重点走访,调查发现这些困难家庭大多是因残致贫或因病返贫,一些家庭长期摘不掉低保的“帽子”。这些家庭普遍缺乏自身的“造血功能”,仅靠简单的“输血”难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低保户王树贞家可以看到这些家庭的艰难,王树贞只有38岁,患有智障疾病,丈夫也是残疾人,还有一个儿子在上学,全家只能靠老父亲的微薄退休金生活。

二、意见和建议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在农民收入上做文章。“基层不牢,地动山摇”,农村稳定,社会才能稳定;农民富裕,国家才会富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就是农民增收,这不仅是一个农村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到农业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大局的重大战略问题。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跨入了新世纪的王何南村,如何做好“农民增收”这篇文章,阔步迈向小康社会,引起了我深深的思索。根据该村的实际,我认为要认真落实好以下几项措施。

(一)农业调产增收方面

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要依靠上级农业部门的力量,加强信息、技术的指导和服务,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同时,要争取利用多种形式,如电影,电视,书刊,网络,创业讲座等,教育村民去掉“小农”意识,提高科技含量,走高效农业的路子。今年市财政继续加大对农业调产的扶持力度,给予蔬菜大棚种植、生猪养殖、蚕桑养殖这三大产业都有不同程度的补贴,我们要借助这一东风,利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来继续扩大这三种产业的规模。实现群众增收,还

要解决好农产品销售不畅的问题,要把研究市场、开拓市场、占领市场放在村级工作首位。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引导村民生产什么。充分利用农村赶场、赶集的机会,了解市场动态,作出生产经营规划,做到心中有数。要有意识地引导农民群众发展特色农业,开发特色产品。

(二)农民就业方面 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农民不能仅靠农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要在搞好农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广开就业门路,积极引导村民进入流通领域,培养村民营销组织和营销大户。利用本村的交通便利优势,组织发展个体运输车队,拓宽与外界的联系,加速农产品流通,努力增加群众收入。利用便捷的信息网络,为农民多方收集、提供就业和致富信息。还要经常举办农民就业培训班,为他们传授一些劳动技能、法律知识。同时,要制定优惠政策,创造宽松条件,鼓励吸引外出打工人员,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办、领办村级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参与农业综合开发,发展能人经济,带富一方。

(三)医疗教育方面

要建设一个标准化的村级卫生所,配备专业医护人员和简单的医疗设备,做到小病不出村,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应扩大对农民在看大病方面的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教育上要做到:“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要加大对教育的资金投入,不仅在硬件上要过关,而且要通过提高待遇来引进和留住优秀教师,让适龄儿童既能就近上学,又能上好学。

(四)低保解困方面

针对这部分困难群众,原先简单的“授于鱼”式的“输血”方式对他们来说是杯水车薪,对改善他们的生活没有实质性的作用,我们可以把“授于鱼”与“授于渔”相结合,选择一些资金投入少,无风险、操作简单、适合困难农户发展的项目,并给他们提供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来帮助和激发他们形成自身的“造血”功能。如发展家庭式的小型养殖业,给他们提供种羊,种兔等。

三、调研心得

通过这次贴近农民、了解农民的深入调研,既让我看到了近年来农村、农业、农民的新变化、新面貌,又使我深刻感受到了农民的艰辛和不易。我自小生活在农村,对农村有特殊的感情,对农村、农民有深刻的了解和体会,成为大学生村官之后,我满怀激情地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之中,用自己的所学来回报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调研中发现的这几方面问题是农村长期积贫积弱的结果,一朝一夕是难于解决的,但我也看到了希望:一方面中央连续几年的“一号文件”重点扶持农村、农业,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投入不断加大,特别是对新农村建设人才的输入,对我们大学生村官赋予了重大的历史使命。另一方面新一届村委班子的产生,给村里带来了新气象、新力量,他们带领村民致富脱贫指日可待。我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员,将不辱使命,兢兢业业,把自己的青春、自己的激情、勤奋与汗水播洒在农村这片广阔的田地间,等待收获的那一天。

2010年12月28日

第五篇:村情调研报告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对**乡**村农村环境卫生打整治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了广泛、深入、扎实、有效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其中开展好县委提出的“八个专项行动”,来进一步摸清我县实情,理清发展思路,明确主攻方向,完善发展措施,切实研究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加快清水经济社会转型跨越科学步伐,我部门领导班子通过组织干部职工按照县委安排深入到**乡**村对该村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乡中心部位,属乡政府驻地,辖上王、下王、东坡、西坡4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372户1802人,全村有劳动力资源268人,2013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4136元。有耕地面积5999亩,其中有撂荒地451亩,历年建核桃1401亩,2014年新建核桃3120亩,全村有砖木结构房屋农户257户,土木结构房屋农户143户。该村共有新农村点3处,共43户,占全村的12%,自然村小巷道基本实现水泥路。享受低保待遇102户303 人,五保 10 户。该村在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以来,通过召开动员会议,组建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的组织群众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同时对全村划分了片区,落实了区域负责人,建立了长效机制,使全村上下的环境卫生进一步好转,人们对农村环境卫生的认识进一步提高。-1-

二、农村环境整治的基本情况。

“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农村文明程度、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村为**乡政府所在地,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良好,全村近年来通过“一事一议”及新农村建设等项目,使全村小巷道硬化基本实现全覆盖。在我县开展农村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以来,该村在当地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对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主要做了一下工作。一是成立领导组织,成立了以村党总支书记***为组长,两委干部为成员的领导班子,把全村划分为六个责任区,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二是制定规划目标,根据全村的实际,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村庄整治工作。该村共聘请了6名保洁员,并聘请专人负责垃圾清运,共建立了13个垃圾池,并且正在紧锣密鼓的继续在有需要的地方新建,宣传发动共书写标语3条,悬挂横幅2条。三是利用自身特色,该村向全村的卫生保洁员严格要求,要求定时定点开展垃圾的清扫工作,并由各个自然村内的老党员、老干部做群众督察员,督促他们做好环境整治工作。四是宣传号召并举,加大整治力度全民总动员,大力宣传,广泛号召。商铺实行“门前三包”,由村内专职人员集体清运,集中处理。在集中整治阶段,村委下大力气,安排专人负责,开展环境整治大清洁,清理卫生死角。五是建立各项制度,落实长效机制我村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如保洁员的管理制度、保洁制度等。村两委包片责任到人,组建了检查小组,保证每月两次检查,对检查中成绩明显的保洁员当即给予适当奖励,对检查中未尽到保洁职责的保洁员按照管理制度进行惩罚,并对不合格地点进行整改,特别差的要在村内广播点名批评。

三、存在的问题

1、村民的总体文化素质不高,思想观念落后,该村村民大部分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文化素质整体较低,思想观念比较落后,文明意识不强,导致乱扔垃圾的现场时常发生。

2、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小孩,导致环境卫生整治的力度不大,参与的群众较少,范围不广。

3、农村环境整治不够广泛,虽由于**村为乡政府所在地,街道,主街道环境卫生形成了环境卫生整治的习惯,但自然村和比较偏僻的地带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的力度还不够大。

5、村级公共活动场所缺乏体育健身器材,村级老年活动室条件简陋,严重阻碍了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设进程。

4、村民意识不强,对各自家庭院内院外及周边存在乱搭乱建,随意占道摆放麦堆的现象经常发生,导致村容不够整洁,虽然该村常期要求村民应保持村容整洁,但积习难改,大家对家居卫生不是很注意。

5、综合整治经费得不到保障,环境整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很大的投入,而**乡是地理位置比较偏远,经济条件比较差,财政财力困难,农村环境治理资金远不能满足建设要求,因此在落实配套整治资金过程中存在很大难处。各村的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池已经建设完成,也开始投入使用,但是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中转、处理以及运输等多个环节尚未步入正常轨道。而垃圾清运、保洁,环卫设施建设及维护,环卫设备购买、更新及日常维护等等仅靠一次性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

6、长效管理机制不完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而非一项一劳永逸的工作,必须建立健全一个统一管理机制。一是缺乏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总体规划。长期来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没有对农村的环境卫生的总体规划进行统筹,农村环境保护条件不充分,工作很难全面、协调、有序地开展。二是农村环境卫生保洁队伍力量薄弱。农村保洁队伍的参差不齐以及机械装备的缺乏,挑选保洁员是出于对老弱病残人员的照顾,而不考虑此类人员能不能担负起职责;**村虽然配备了专职保洁员,但是疏于管理,缺乏监督考核,干好干坏一个样。三是农村环保宣传教育未深入。受人力、资金等条件限制,保护农村环境的宣传教育还没有真正深入到农村。

三、调查结论和建议

针对调研时所出现的问题,在听取村民意见建议之后,得出以下结论。

1、多种方式共举,提高村民素质。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不仅仅是改造农村环境的问题,更是对村民旧传统、旧思维破除的过程,能否争取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事关此次整治成败。建议通过广泛的、大张旗鼓地宣传环境整治和文明卫生的重要性,宣传传统劣习和不良卫生习惯的的危害性,提高广大村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环境卫生意识,形成一个“文明卫生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新风尚。比如发放《环境卫生整治倡议书》、《村民环境卫生保洁须知》,利用标语、横幅、黑板报等形式,让村民天天听“整治”、日日见“整治”,耳濡目染地产生改变;比如通过学校引导教育,让孩子成为监督家长的有效“武器”,让村民产生爱护环境为荣、破坏环境为耻的荣辱观;比如开展评选“星级文明卫生户”,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调动群众参与热情,积5-

巷道狭窄不畅、污泥污水横流等脏乱差的现象,来改变村庄环境面貌。

4、加强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资金支持,进一步扩大保洁人员队伍建设。目前,国家和省里对农村环境整治投入有限且涉及多个部门,但对农村其他工作的投入却不少。建议在不改变资金用途的前提下,以县、市为单位,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和涉农环保奖金,尤其是利用好“一事一议”等,将农村环境整治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连村路建设、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文明村镇建设、农村改水改厕、农网改造、村卫生室、农村书屋建设等有机结合,聚合财力,集中区域,统筹使用,抓好试点,从而产生集聚效应,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农村的全面进步。同时,借鉴我县对低保户的管理办法,让低保户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的行列当中,建立制度,开展义务清扫活动,进一步扩大保洁人员队伍建设。

5、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争取更加和谐的农村社会环境。建设农村和谐社会首先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在农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应当是农村及农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农村及农业经济活动的需求增长与自然生态系统供给能力相适应,形成人与自然共同生息与协调发展关系。应该注重农户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关系。其次要实现人与人和谐。在人与自然的矛盾日趋尖锐的基础上必然伴随着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这就使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矛盾加剧,成为农村与农业发展的重大矛盾。因此,人与人应该和谐发展,不仅要代内相和谐,而且要代际相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要一代更比一代和谐。

下载关于江西省兴国县龙山村民情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江西省兴国县龙山村民情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村情调研报告(精选)

    村情调研报告 根据武汉市“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我市人口计生委宣教中心成立“三万”活动工作小组,由何平主任牵头,陈定国副主任带队,顾国平,姚晶......

    村情调研报告

    大学生村官农村农情调研报告首先我荣幸的成为竹峰街道竹峰村一名大学生村官。进村一个多月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带领下,我正逐渐融入到农村的工作和生活中去,并通过实地走访和调......

    村情调研报告

    浅析**村经济发展路子2011年6月 根据4月2日全县春耕春播暨万元增收工程和4月6日全县千人“三进三同”暨促农增收动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本镇“三进三同”活动的总体安排和......

    村情调研报告[范文模版]

    村情调研报告?村情调研报告(一)? 一、综合目标 ??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研究和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结合岔河村经济、人文、地理资源现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

    团情调研报告

    2013年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团情调研提纲 为了全面掌握本校各系各专业团组织建设和工作情况,了解各团支部的基本状况和工作开展情况,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进一......

    驻村民情调查报告

    驻村民情调查报告 ******关于******村的民情调研报告 全市“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开展以来,******高度重视,迅速制定实施方案,成立工作专班进驻************村。工作组......

    松林村民情调查报告[范文]

    松林村民情调查报告为了深化落实县委关于在全县开展三万活动,我组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于5月3日进驻城关镇松林村"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活动,对全村农户基本情况、惠农政策落实......

    关于农村基层村民自治情况调研报告

    村民自治的实质是在村民中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我们主要从这四个方面进行抽样调查。通过对问卷的归纳分析,发现我省村民自治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