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册亨县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时间:2019-05-13 15:22: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贵州省册亨县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贵州省册亨县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第一篇:贵州省册亨县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册亨县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

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内容:必修2。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2.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很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郞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和关键原因是

3.A君主专制中央集B佛教的广泛传播

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D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水利建设出现了一次高潮,同时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B.水利技术的进步

C.政治局面的稳定D.耕作技术的进步

4.中原人口南迁产生的最主要影响

A.南方人口增加,逐步超过北方B.对南方过渡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

C.江南经济开发加快,经济重心南移 D.南北风俗融合,文化重心南移

5.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我国开始用煤冶铁是在A.春秋B.汉朝C.南宋D.明朝

6.假设一位唐代的商人到长安做生意,他的活动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居住区开绸缎店B.从各地搜罗地方特产到长安贩卖

C.在专门的“市”里卖瓷器D.受专门机构的监督管里

7.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谰”.其“微谰”主要表现为

A.手工工场兴起B.城市商业经济繁荣

C.地域性商人集团的形成D.货币经济占据了主要地位

8.与明清时期工商业发展的表现不符合的是

A.私营工商业占据了主导地位B.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C.江南地区市镇群的出现D.对外贸易空前活跃

9.资本主义萌芽指的是一种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是在封建社会晚期,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产生的,下列能够反映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社会现象是

A.商业城市增多B.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C.民营手工业规模扩大D.“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10.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经说过,(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了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并像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的原因之一是

A.给土著人带去资产阶级的人文思想B.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

C.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D.传播天主教

11.目前我国的电力工业、石油化学工业、汽车工业、钢铁工业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这四个产业中诞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有几个 A.1个B.2个C.3个D.4个

1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促进17世纪末18世纪初世界市场初具规模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新航路开辟和“商业革命”B.欧洲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

C.工业产品在世界范围内销售D.重商主义经济政策的行

13.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立即掀起了向中国输出商品的狂潮。为了开辟市场,英国资产阶级不惜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倾销。当时质地优价廉的大量洋沙首先涌入中国的哪一地区

A.东南沿海地区B.京津地区

C.长江中游沿岸D.西北内陆地区

14.“(清末)这个运动是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不能根本变革的约束下进行的,因此坚持清政府的政治垄断┄┅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并以此为基础来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工业化模式。”材料所述的这一运动

A.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诱导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

C.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D.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5.下列有关“一战”期间中华民族工业发展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纺织业是当时的第一大产业B.面粉业是当时的第二大产业

C.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D.自然经济仍占据绝对优势 16.1897年,上海举办了中国国内的首次大型舞会。对此,上海各家报纸评论说:“西人光明磊落,脱略为怀,虽男女聚会跳舞,与中国之烧香赛会,男女混杂,大有天壤之别。”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人们基本上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B.政府公开赞成西方生活方式的推广

C.西方舞会娱乐与传统习俗无法融合D.开明人士已经能认同西方生活方式

17.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在日记中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我”┄┅,这股幸福感源于

A.义务交售制B.工业成就突出

C.固定粮食税D.人民当家作主

18.苏联长期实行的经济模式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市场经济模式D.斯大林模式

19.罗斯福新政中,兴修田纳西水利工程是为了

A.整顿金融B.调整农业

C.“以工代赈”D.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20.西方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的实质

A.实行国有化B.变革经济体制

C.调整生产关系D.制定经济计划

21.“最严酷的时刻来临,商店里食物柜台一空如洗┄┅过春节时,为了体现党的关怀,每人凭本买可3两瓜子,不要粮票花生根本见不着,据说全出口换了外汇。”(选自《历史的见证——四十年票证和人民币史》2009年1月版)“严酷时刻”产生的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C.日军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D.“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22.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根本上看这是

A.由中共的政党性质决定的B.中国历史发展的必针趋势

C.由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D.邓小平理论指导的结果

23.我国经济特区、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大多在东南沿海地区,中央政府这样做的主要依据是

A.与外国交通便利B.人们的思想开放,容易接受新的经营方式

C.侨胞多,容易吸引外资D.有较好地的经济基础和经济结构

24.下列哪一组事物和现象表明当时中国尚未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A.身份证、个体户、移动电话、豪华住宅区

B.银行卡、私人轿车、互联网、出国旅游

C.肉票、粮票、上山下乡、样板戏

D.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装修热、流行服

25.我们对待全球化的态度应该是

A.对发展中国家不利,坚决反对B.对发展中国家有利,完全赞同

C.为保护民族企业,坚决反对D.对发展中国家有利有弊,要趋利避害,迎接全球化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第26题8分、第27题 15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5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唐朝)长安中,(苏寰)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催珍怪之产,前长史张潜、于辩机皆致之数万,唯寰挺身而去。——《旧唐书》卷88

材料二(唐朝大历)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肆贸易者,罢之。先是,诸道节度观察使以广陵(扬州)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期利。——《唐会要》卷86 材料三唐设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掌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张祜诗云:“十里长街市并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宋)洪迈《容斋随笔》卷9

回答:

(1)概述上述材料中表明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信息。(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原因。(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写道:“一九九七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材料二 1984年,邓小平在《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中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 请回答:

(1)“画了一个圈”指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这四个经济特区分别是哪四个城市;1988年又把哪个城市作为经济特区。(5分)

(2)从工业布局的因素考虑,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原因是什么?(6分)

(3)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初步形成了对外开放格局。请问该格局的特点是什么?(4分)

2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中共)八大报告所阐述的一些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因为有“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作借鉴,所以比较适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

——石仲泉等《中共八大史》

材料二 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

——《邓小平文选》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共八大方针形成的重要背景。(2分)

(2)中共八大对当时国内主要任务是怎样阐述的?(2分)

(3)材料二中提到八大路线,“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严重挫折”。指出20世纪50年代我国经济工作遭到“严重挫折”具体表现及原因。(8分)

29.阅读下列材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出现了崭新的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快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2)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着哪些问题?(4分)

(3)你认为应该怎样认识和看待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7分)

高一(下)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5 BDACB6——10ABDDD11——15 CCABC16——20 DCDCC

21——25 DCDCD

二.非选择题(第26题8分、第27题 15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5分,共50分)

26、(1)商人聚集;店铺林立;货物丰富;城市繁华;扬一益二。(每点1分,共5小点,任意4点,即可得4分)

(2)地理位置优越;设置盐铁转运使;有保护商贸的政策。(每点2分,共3小点,任意2点,即可得4分)

27、(1)深圳特区、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5分)

(2)既便于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发展新兴工业,又可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发展出口加工业。

(3)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28、(1)“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2分)

(2)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分)

(3)具体表现:掀起了“大跃进”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发动了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4分)

原因: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或答出对国情认识不足,夸大了主观能动性,急于求成等亦可得分。)(4分)

(1)

29、科学技术的推动;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的发展;两极格局的结束;市场经济的确立。(3分)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极易引发世界经济的经常波动;全球性生态危机威胁人类的生存。(3分)

(3)尽管经济全球化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这一历史趋势是无法改变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只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及国际政治新秩序,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够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7分)

第二篇:2015-2016学年江苏省淮阴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日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横于辕之前末曰檗,言其可转也。左右系,以乎轭也。辕之后末日梢,中在手,所以执耕者也。„„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该农具是

2.位于河南安阳的商代妇好墓,出土的随葬品数量巨大,种类丰富,充分反映了商代手工业制造水平。下列文物应该出土于该墓葬的是

3.明朝万历年间《嘉定县志》记载:“(嘉定布)商贾贩鬻,近自杭、翕、清、济,远至蓟、辽、山、陕。”嘉靖《江西省大志》记载:“(江西景德镇瓷器)自燕而北,南交趾,东际海,西被蜀,无所不至。”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较快 B.景德镇制瓷业开始兴起

C.明朝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D.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形成 4.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有一段描述:“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这段描述反映清政府

A.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

B.绝对禁止中外贸易

C.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5.近代史料记载:“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与外国通商是上海地区经济变化的重要原因 B.反映了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C.反映了中国社会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D.反映了资本输出是当时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6.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B.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C.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D.瓦解自然经济的,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7.毛泽东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毛泽东如此高度评价二人是因为他们()①都为中国工业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③都是民族资本家的杰出代表 ④都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钱理群《天地玄黄》记载某民国杂志刊登了一则“小品”:“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谁曰不宜!”小品所反映的“路不拾遗”情景导致

A.社会秩序空前稳定 B.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C.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D.民族资本迅速发展

9.民国初年,镇江、扬州等地举行新式婚礼,有证婚人演说、新人行三鞠躬礼,围观者有上千人。时人有诗云:“无媒婚嫁始文明,莫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侬亲手挽

郎行。”这一社会景象说明

A.自由恋爱结婚之风盛行 B.国人普遍接受西方礼仪

C.传统婚俗已经彻底废除 D.辛亥革命推动移风易俗

10.20世纪50年代中国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政府号召组织起来。”材料中“政府号召组织起来”的措施是

A.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B.成立人民公社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行公私合营

11.右图为华君武、朱会然创作的宣传画《大豆过江》,图中的题诗为:“叶作风帆荚作船,长江飞渡若云烟;出自豆类成大器,家在东吴试验田。”该作品描述的是中国哪一阶段的历史

A.20世纪50年代初期

B.20世纪50年代末期

C.20世纪60年代末期

D.20世纪70年代末期 12.1982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我国农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变动。”这些形式东同的责任制“不要变动”的原因是

A.引导农民走上了互助合作的道路 B.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实现了农业生产经营权高度集中 D.改变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13.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上海又一次走在了对外开放的前沿,引起外界重大关注。而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就曾产生巨大的影响。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A.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B.直接推动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继海南之后成为我国第六个经济特区

D.带动长三角和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14.《世界经济画报》2004年第一期的文章《一棵树和一座古城——马六甲掠影》中有一幅插图:马六甲河口兀立着一艘西欧人首次远航至马六甲附近时的巨大木船,尽管经历沧桑依然保存完好。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出这艘船最有可能属于谁的?()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15.《大国崛起》的解说词写道“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三百年前,也就是17世纪的时候,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将自己的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被马克思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材料中的“海上第一强国”是指

A.西班牙

B.荷兰

C.英国

D.法国

16.下图是19世纪英国国民总收入来源示意图。对改图解读正确的是

A.19世纪英国农业、林业和渔业处于稳定增长阶段 B.第二产业(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始终较慢 C.服务行业收入的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

D.经济收入与国民经济在结构的变化上呈现出一致

17.我们的生活因为有了电而异常精彩,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与下列哪位发明家无关

18.1929年——1933年发生了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享受世界最高生活水准”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19.“炉边谈话”是罗斯福当选总统后一种联系普通民众的广播方式。如果罗斯福总统要面向全国农民做一次“炉边谈话”,那么这次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A、国家干预和调节劳资关系 B、银行提供贷款扩大农业种植面积 C、全国性失业保险制度的构建 D、国家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20.近年来,希腊等欧洲国家发生了严重的债务危机,在希腊政府被迫通过多项财政紧缩政策后,欧洲其他国家也纷纷采取缩减社会福利的措施,减少赤字。这表明西方原有的福利政策

A.对社会和谐稳定弊大于利 B.忽视低高收入阶层利益 C.缺乏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 D.造成有关国家财政困难

21.“新世纪到来之际,出现了30多年来最快速的经济增长,失业率为30年来最低水平,贫困率降到20年间的最低点。”该总非洲裔美国人和拉美裔美国人的失业率达到最低,出现了42年间第一次的连续财政盈余。”(克林顿总统2000年1月国情咨文)克林顿总统描述的这一社会现象主要得益于

A.强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倡导“新经济”发展模式 C.完全消除种族歧视现象 D.发展完毕的社会福利政策

22.“与此同时,美国的黄金储备却迅速增加,1938年为145.1亿美元,1945年增加到200.8亿美元,约占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总量的59%„„为了安排战后世界的货币体系,美国于1943年4月公布了‘怀特计划’,„„英国被迫接受了‘怀特计划’。”据材料分析英国被迫接受了“怀特计划”的经济因素是

A.二战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 B.英国与美国是同盟关系 C.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强大 D.英国受到来自苏联的威胁

23、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淮安市加快建设新能源、节能环保、大宗商品港口物流等国家级产业基地。在此过程中,可以向下列哪个国际组织申请资金援助

A.① B.② C.③ D.④

24、英国一家杂志评论说:“多年以来,我们都被一个精心的阴谋所操纵,目的是建立一个涵盖全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将有一个傀儡议会、„„一种货币。联盟总统取代我们的立宪君主。降下大英米字旗,升上那片有黄星的蓝色抹布。”材料中“黄星的蓝色抹布”指的是

A.欧洲联盟 B.联合国 C.亚太经合组织 D.北美自由贸易区 25、2015年12月,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银行正式成立,该组织创始成员有57个,其中不乏欧洲发达国家。右侧漫画反映了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

A.发展中国家发挥了主导作用 B.中国国际影响力有很大提升

C.经济区域集团化获长足发展 D.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改变

26、“亲爱的彼得:你在那边还好吗?„„家里的粮食绝大部分被上面收走了;爷爷原本想去集市上用羊肉换点粮食,没想到刚到市场,羊肉就被没收了,人还差点被抓起来,现在连买卖都不能了„„

你的安娜”。你认为这封书信应写于苏俄(联)

A.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B.新经济政策时期 C.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D.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

27、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3年)期间,苏联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 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

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 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

28、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体现赫鲁晓夫是“蛮干家”的是

A.鼓励农民发展家庭副业 B.开展大规模的种植玉米运动 C.实行收购制,提高粮食价格 D.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29、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 道 墨 法

B.道 法 墨 儒

C.法 儒 道 墨

D.墨 儒 法 道

30、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为此,他向汉武帝提出了

A.天人感应学说 B.君权神授学说 C.独尊儒术建议 D.崇尚法治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本部分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31、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技术水平明显高于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在我国古代手工业生产中始终占主导地位。

32、一战期间由于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华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短暂发展的春天。

3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34、1947年《关贸总协定》的签署标志着规范化,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有力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35、“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yet,it can turn the boat over a swell.”这一思想最早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提出。

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部分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36、(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易州高陌社,有节妇田催氏,偕媳王氏,„„家益困,仅种旗庄田数亩,妇姑饮泣,贫不聊生,耕耘灌溉,力作躬亲„„夜则茅屋青灯,机杼轧轧,朔风峭寒,十指冻裂,率以为常。每年租入如期纳课,恶衣粗食,有无不行,上慈下孝,一室愉如。

——乾隆《易州志》卷16 材料二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江苏松江、太仓一带原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业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盛名。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洋布畅销,“松太布市 消减大半”。„„,已无棉可纺,无布可织。尽管这种现象只出现在局部地区,它却是中国传统经济开始解体的征兆。

——摘自人教社《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三 它的解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传统的家庭手工业,主要是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开始走向衰落,并且与农业分离,以男耕女织相结合为特征的小农经济结构开始走向瓦解。另一方面表现为,农业生产进一步商品化,其中包括经济作物的扩种和粮食生产的商品化。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 2(必修)》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四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品经济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商业流通空前活跃。国内市场的扩大,特别是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在流通中比重的加大,不断诱使着农业生产的目的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

(1)材料一反映什么样的经济形态?(2分)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基本特征。(2分)

(2)根据材料指出导致“中国传统经济开始解体”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分)(3)材料三中“中国传统经济”的解体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经济”的解体对当时中国经济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2分)

37、自19世纪中期公司登陆中国以来,经过一次次试验和修正,崭新的中国公司终于找到了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

材料二 创办大生纱厂,对于张謇而言„„标志着他对一项新制度——公司制度的践行„„当然,推动公司制度发生与发展的更大动力,源于晚清时期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潮。面对外国经济侵略的加剧,国内藉“公司”以卫利权的思想越来越强烈。

——李玉《中国近代公司制度建设的几个面相》

材料三 1949年,中国经济的发展,终于拥有了立足的基础,一个主权完整的新国家。此时出现在舞台中央的是国营工厂„„计划体制下的中国,就像是一个国家巨型公 司,政府成了一应事务的总管„„又一次公司热到来了„„1992年的中国南方,象征着激情、梦想,以及一切的可能性„„在北京,公司以每个月2000家速 度递增。

——央视专题片《公司的力量》解说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企业和清政府的哪一运动有关?其中哪一航运企业推动了我国交通近代化的进程?(2分)

(2)据材料二,指出大生纱厂的性质和创办的主要动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造成近代中国企业曲折发展的社会根源。(3分)

(3)材料三中“又一次公司热”的出现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有何变化?试从全球化的角度指出这一变化对中国公司发展的主要意义。(3分)

(4)公司的兴起、发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紧密相连。综合以上材料,概括影响中国近现代公司发展的主要因素。(2分)

38、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结束了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经济联系也日益加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4世纪前后欧亚商路示意图

材料二 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

材料三

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材料四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摘自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世界贸易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请简要分析其变化的历史原因。(1分)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晚期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及其原因。(3分)

(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经济全球化加强的

原因(3分)

(4)21世纪中国积极加与经济全球化,最突出的事例是什么?(1分)

31-35:BBBBA 36.(1)小农经济; 特征: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精耕细作。(4分)

(2)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大量洋货涌入中国)。(2分)(3)家庭手工与农业分离。另一方面表现为,农业生产进一步商品化。(4分)(4)积极影响:中国小农经济的解体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客观上为中国新的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2分)37.(1)洋务运动;上海轮船招商局。(2 分)

(2)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实业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3分)

(3)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有利于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引进先进技术,开拓国际市场。(3分)

(4)社会制度、国家政策、社会环境、企业家的爱国精神。(2分)38.(1)变化:由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原因:传统商路的受阻,新航路的开辟。(2)地位:处于世界贸易中心的地位。

原因: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成为当时的“世界工厂”;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3)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的推动,两级格局的结束,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实行。

(4)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

第三篇: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

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一质量检测

历史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8分j 1“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之止邪也于末形,使人日徙(靠近)善远恶而不自知”。这说明西周的礼制

A.维护了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B.推动了各个地区文化的交流

C.具有除恶扬着的教化功能

D.缓和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2.古代中国有两个典型的中央建制:一个是汉武帝为分割外朝权力而由身边亲信组成的“内朝”(官职有中书令、尚书令、门下侍郎等)长期演变而来,另一个被称为“名不师古,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阙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材料中提到的两个中央建制的相同点是

A.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和管理

B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君主专制

c.都体现了“分化事权”的制度安排

D.都是中央设置的最高行政机构

3.有观点认为,梭伦改革稳定了雅典公民团体,使雅典社会发展为贵族奴隶主,工商业奴隶主,平民三足鼎立的多元社会格局,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其中,“稳定了雅典公民团体”的举措是

A.废除债务奴隶制

B.给公职人员发津贴

C.推行陶片放逐法

D.建立五百人议事会

4.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亚当斯此举

A.加强了联邦政府行政权力

B反映出总统与内阁之同权限不明

C.符合宪法赋予的总统职权

D.说明联邦党与其他党派斗争激烈

5.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联邦议会不同于西方的上院,它是真正的实权机构,相当于各邦使节构成的帝国最高合议机关。在正常情况下,皇帝以帝国的名义对外宣战,必须征得联邦议会的同意。这反映出当时的德国

A.联邦议会独立行使立法权

B.具备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特征

C.国家元首形式上对议会负责

D.联邦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核心 6.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既定,天旋地转”,“东南诸宵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之他人”.“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A.允许外国军舰到长江备口岸航行

B.体现了帝国主义阶段的侵略特征

C.使列强获得在京津地区驻兵特权

D.使清政府成为了列强的统治工具

7.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革命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

B.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C.国共曲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D.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 8.下表为南京国际航空烈士纪念馆宁波籍抗日英烈简表(部分)

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A.社会上层青午为抗战胜利做出重要贞献

B.中国空军力量在抗战对期迅速壮大

C.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支持紧密配台

D.美国大力支持和援助中国抗日战争

9.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l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都得到了确认。这是因为三大政治制度都

A.具有人民性和民主性

B.体现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

C.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

D.有利于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10. 1979年全国人大《选举法》进行了修订,取消了举手表决,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同时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l,这一比例在2010年又修改为1.1。这表明

A.无记名投票比举手表决更公平公正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享有司法权

C.城乡平等是民族区域自治重要内容

D.新中国民主政治在不断的完善

11.恩格斯称《共产党宣言》是共产党人的第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纲领,对那些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杂七杂八的思潮加以甄别和澄清,对于确立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主导地位,无疑是完全必要的。恩格斯意在强调《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A.促进世界无产阶级真正走向联合B.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C.意味着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终结

D.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12.尼古拉·粱赞诺夫斯基在《俄罗斯史》中写道.“1917年弁尔什维克的胜利与列宁的话动分不开。列宁在他的《四月提纲》中采取了极端不妥协的立场。”这个“极端不妥协的立场”是指

A.宣布要以暴力方式夺权

B.提出进行社会主义葶命

C.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D.提出消灭封建土地制度 13.1972年3月,田中角荣说.“世界上有三个据点,即柏林墙、朝鲜38度线和古巴,这是东西方的三个接触点。必须使这三个接触点不发生纠纷,……有了日美中三国的等边三角形关系,就可以维护远东和平。日本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是比在亚洲成立另一个北约更强有力的安全保障,”这一言论认为

A中日关系的重要性已经超越了中美关系B.中美关系改善可以促进中日建交

C.中日关系改善有助于改变远东冷战态势D.中日关系是维护远东和平的关键

14.下表是1787年5月美国制宪会议的参会者情况,经过几个月的激烈争论,通过了被美国人民奉为“《圣经》”的1787年宪法。由此可知,这部宪法

A.是各利益集团相互妥协的产物

B宣扬了人人平等观念

C协调了美国各个阶层间的矛盾

D.体现了天赋人权学说

15.西方学者劳伦斯·萨默斯曾说,300年后的历史书会把冷战的结束作为第三等重要的事件,把伊斯兰世界和西方世界的关系作为第二重要的事件,而头等重要的事件是包括中国、印度等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以及它们与发达国家的关系。这说明在作者看来

A.冷战的影响在短期内将会持续存在B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的影响日益扩大

C.世界格局多极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D.中国与印度将成为主导世界的国家

16唐代中前期,朝廷对在各级官市内列店肆经营的工商业者建立专门的市籍,责令市场主管部门详细登录入籍工商业者的财产。唐代采用市籍制度意在 A.限制商人势力过快发展

B.为征收资产户税服务

C.加强对工商业者的管理

D.保证市场秩序的稳定

17.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了花楼机,其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出现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

B.官府严令禁止手工业生产技术外传

C.手工生产能确保产品质量

D.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 18.日本史学家井上清在《日本历史》中谈到明朝与日本的贸易时说:“和中国的往来,不只是进行和平贸易……同时也伺机变为海盗,掠夺沿海居民,倭寇和北欧古代的海盗船,以及英国中世纪末的海盗兼贸易船是一样的。”这则材料可以用于证明

A.日本商人自古以来就是由海盗组成的B.明朝对外政策加剧了倭寇的严重性

C.明朝海禁与倭患的责任完全在于政府D.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有一定的合理性

19.1410年,法国主教皮埃尔在《世界的面貌》中论述了大地为球形的观点,断定从西班牙海岸越洋去印度,顺风时几天便可到达。佛罗伦萨的地理学家托斯堪内里绘制的《世界地图》,把中国和印度画在大西洋对岸,推断从欧洲西航即可直达东方。这些地理知识的进步

A.体现了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B.推动了哥伦布等人开辟新航路

C.顺应了西欧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D破除了宗教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20.下图反映了1850-1913年世界工业生广指数(以1913年为100),导致图申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代议制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

B.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

C.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D.运输和通讯手段的革新

21.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规范了开平煤矿的科学管理

C.推动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

D.打破了列强对煤矿啦的垄断 22.下表是1893年-1910年中国进口商品分类比重表(单位%)。表中数据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A.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西方列强疯狂掠夺中国原料 C.中国国内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

D.中国对外贸易逆差越来越大

23下表反映了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其中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比倒是1:7.9。这说明当时我国

A.把发展运输业作为发展经济的突破口B.在经济建设上优先发展重工业

C.实现国民经济按比例有计划协调发展D.已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的任务

24.1962年的《关于几年来宣传口号的初步检查报告》重点检查了1958、1959两年中的错误口号,包括“无煤也炼焦,无焦也炼铁”;“全省七天实现煤气化,三天实现超声波化”等。这反映出国家

A.已认识刊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

B.彻底否定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C.全面调整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

D.开始纠正农村中的冒进倾向 25.下图是《解放后市场米价波动数据图》,造成90年代中国市场大米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经济体制改革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科技兴农成效显著

26.新中国成立后.曾经出现了许多词汇,并在人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下列哪组词汇全都表明当时中国己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A.互助组、喇叭裤、自媒体、豪华住宅

B.信用卡、互联网、流行歌、文明旅游

C.身份证、中山装、样板戏、全国粮票

D.个体户、互联网、布拉吉、生产大队 27.20世纪三十年代英国左派人士威尔斯认为“(罗斯福)新政如能得到彻底实行,财政寡头就会消灭,往会主土就会建立起来”。据此可判断新政

A.消灭了私人企业制度

B.旨在维护工人阶级利益

C.完善了福利国家制度

D.加大了国家对经济干预

28下表为20世纪70年代联邦德国和美国各类经济发展所占比重表。表中经济现象的出现

A.反映了美德经济的高速发展

B.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结果

C.说明美国已出现了“新经济”

D.说明两国经济结构不合理 29.《俄国史》记载,在20世纪20年代“社会主义商店”虽然享有政府的优惠待遇和较

低价格,但常被认为“不如私人商店”。因为私人商店一般能提供更快捷、更舒适

的服务和较好的质量、较多的品种。材料表明

A,新经济政策削弱丁无产阶级专政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促进经济恢复活力

C.战对共产主义政策弊端日益显现

D.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催生新经济政策

30.1970年5月,苏共中央决定化学、石油、煤炭工业实行“部”工业联合公司“企 业”三级管理体制,取消局和多级管理体制,使生产经营的问题直接集中到企业和公司解决。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A.将国家计划与企业自主相结合B.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C.运用经济、价值规律调节经济

D.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 31.右图是某一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徽标。该区域合作组织

A.成员国差异互补性强、组织松散

B.促进了欧洲联合并逐步走向一体化

C.呈现南北合作、大国主导的特征

D.促进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最终建立

3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实行金融改革,放松外国银行准人。大部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国家和地区都给予外国银行国民待遇。纽约、伦敦,东京、巴黎、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成为主要的证券交易中心。这主要说明当今世界

A.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B.各国经济安全面临威胁 C.知识经济进一步发展

D.国际金融监管机制完善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33题1 6分.34题18分.35题18分,共52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明初,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废除了中书省,以防止大权旁落,还以”皇明祖训”的形式,规定后代子孙一概不许设立丞相,如有提议设丞相的就以奸臣论处。然而,皇帝日理万轧,终须有人辅佐,于是,明成祖时正式创立了内阁制度。所谓内阁,就是以一些翰林院官员人直文硝周,参与政务,协助皇帝。内阁的主要职责是为皇帝充当顾问。后来避渐具有票拟、草拟诏救、平章政务、论思和备顾问的职能。到嘉靖、万历时,内阁地位越来越高,成为不是宰相的宰相,嘉靖帝自己也说,内阁首辅,“虽无相名,实有相权”。

——张岂之 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之后,过去一直由上议院主导议会权力的格局转变力下议院开始主导议会权力的格局。1707年,当时的英国理论上还是应由国王主持内阁,挑选阁员。但因当时的国王齐佶一世不会说英语.使得内阁中一名大臣能够负责主持内阁会议,逐渐就发展出首相一职。……1721年,下院多数党辉格党领袖、内阁首席大臣兼财政大臣沃波尔取代国王成为首届内阁首脑,国王的行政权力被剥夺,成为“统而不冶”的“虚君”。

——摘编自《英国议会制政体理论与制度模式的相关分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内阁设置的原因及其主要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台所学知识,说明光荣革命后英国内阁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明代内阁与英国内阁不同职能特点的原因。(10分)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既而渐入中华各省亦有立此报馆者,而丸以西人教套报为多,故前有耶稣会派人考查中国各报始末,自始至今共有七十六种…”十之六系教会报。

——车提摩太《中国各报馆始末》

材料二

自林乐如、李提摩太诸人创《万国公报》,属中土人士为译述,旬月一发刊,虽专为基督教家言,然亦锐意以开导民智为己任,破除文人之结习,于报界一新其面目。甲 午以后,言维新变法者如狂,于是《时务报》、《湘学报》 …… 顾其时则无有党派,攘臂发抒,恶旧俗而维新之是求,如保中国不保大清,变君主以为民王之说,亦时有流露。

——摘编自扬光辉等《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概况》

材料三

中目近代社会主要报刊列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西人在华办报的主要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人创办报刊的主要作用,井简要分析材料一对材料二的影响。(6分)

(3)从材料三所给图表中任意选取一条报刊信息,说明其创办的主要目的,并从背景、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要求·史实准确,逻辑清晰)(6分)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19世纪,以英国为代表的国家相继采用了金本位制度,人们在国际贸易等国际经济活动中不仅可以直接用黄垒进行交易,也可“用大家普遍认可的货币来进行交易。由于当时美国是世界上经弃最强大的国家,基于对英国经济的信任以及对英镑兑换黄金的信任,各国都愿意持有英镑并用英镑进行国际结算。显然,如果各国持有黄金并用于国际结算,不仅要支付黄金的保管费用,而且还要支付较高的结算成本,但是,如果各国在伦敦开设英镑账户开通过伦敦银行进行国际结算,不仅可以得到利息收益,而且只需要支付较低的结算成本。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的主权货币英镑便成为了国际货币。

——张子宇《英镑、日元和欧元的国际化历程》

材料二早在战事结束之前,美国就开始发起一项大胆的计划,以重塑战后世界经济货币金融秩序,1941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有44个国家参加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报行两大机构或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成员国有义务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各国的货币与美元的 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美元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

——摘编自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

材料三

此次金融危机后,美元“一统天下”的地位将被改变,国际货币体系将形成美元为主,其他货币为辅的“一主多元”格局。……国际货币体系将继续向多元化的方向转变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中国等发展中大国经济地位的不断上升,随着“美元圈”、“欧元圈”、“人民币圈”等主要经济圈的形成,届时的国际货币也将主要以美元、欧元、人民币等货币为主,从而真正实现国际货币的多元化。

——-2008年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在亚洲金融年会上的讲话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台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英镑和美元能够成为国际货币的主要原因。(10分)(2)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国际金融货币体系发展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趋势出现的主要因素。(8分)

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一质量检测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8分)

1.C

2.B

3.A

4.C

5.B

6.B

7.B

8.A

9.A10.D

11.D 12.B

13.C

14.A 15.B

16.C 17.D 18.D

19.B

20.C

21.A 22.C 23.B

24.A 25.A 26.B 27.D 28.B

29.B

30.D

31.C 32.A

二、非选择题(33题16分,34题18分,35题18分,共52分)33.(16分)

(1)设置原因:丞相制度的废除;皇帝个人无法处理繁重的政务。(4分)

特点:职权范围逐步扩大;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

问的内侍机构。(2分)

(2)变化:由国王咨询机构转变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由对国王负责转向对议会负责。

(4分)

原因:明代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内阁的出现是皇权强化的产物,职权大小取决于

皇帝。(3分)

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议会权力不断扩大,王权不断削弱。(3分)34.(18分)

(1)特点:报刊创办数量较多;创办者多为传教士,以教会为依托;报刊内容以传播宗教

为主,介绍西方文化、政治、经济状况。(6分)

(2)意义:传播了新的思想;开启了民智,促进了民众的觉醒。(4分)

影响:传教士所办报刊刺激国人办报,对近代国人自办报刊产生示范作用。(2分)

(3)学生可从五条报刊信息中任选一条信息进行阐述。

信息一:鸦片战争前,洋教士在华创办西学报刊,以传播天主教、介绍西方文化为主

要目的。(2分)

阐述:鸦片战争前,伴随西方列强的对外扩张,外国传教士为传播基督教开始在华

创办报刊。这些报刊的创办既扩大了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同时也宣扬了西

方的文化和近代科学知识,为西学在华传播起了重要的先导作用。(4分)

信息二:甲午战后,维新派创办报刊主要是为了宣传维新变法思想。(2分)

阐述: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剧,为挽救民族危亡,推进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大

量创办报刊。这些报刊的创办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宣传天赋人

权、自由平等的观念,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4分)

信息三: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报刊主要是为了宣传民主革命思想。(2

分)

阐述:20世纪初,随着国内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国同盟会成立。为进一步传播

民主革命思想,鼓舞国民精神,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民报》等报刊。这些报

刊的创办,促进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为民主革命的发动做好了舆论准备,奠定了思想基础。(4分)

信息四:土地革命时期(或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创立革命报刊《红色中华》是为了宣

传党的政策主张。(2分)

阐述:19 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为进一步巩固和建设工农民主政权,《红色中华》创刊。该报的创立,使党的政策及时贯彻到苏区人民群众中,指

导苏区人民参加苏维埃政权建设,巩固了革命根据地。(4分)

信息五: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创办《人民日报》主要是为了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

策。(2分)

阐述: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为加强对各地工作的宣传和指导,《人民日报》等大型

党报党刊创办。这些报刊的创办,宣传了党的理论主张、路线方针,推动了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程。(4分)35.(18分)

(1)英镑:工业革命后,英国经济实力最为强大;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英国金融机构提

供了便捷的服务和低廉的结算成本。(5分,任意一点的2分,三点得5分)

美元:战后美国经济实力空前强大;以英镑为中心的旧的国际货币体系瓦解;布雷

顿森林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地位。(5分,任意一点的2分,三点得5分)

(2)趋势:由单一货币体系到“一主多元”格局,再向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方向发展。

(4分)

因素: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的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金融合作的加强。

(4分,任意两点得4分)

第四篇:贵州省黔东南州振华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一、(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白日梦”

白日做梦,一向是个带有嘲笑、挖苦和讽刺意思的贬词。殊不知,常做白日梦的有截然不同的两种人:凡夫俗子和超尘拔俗者。一个懒汉,每当他穿过荒野总是幻想能踢到裸露在地表上的一块黄金而成为富翁,这便是典型的世俗白日梦;而超尘拔俗的“白日梦”则往往是科学、艺术和哲学创作的发酵。第一流的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都是一些杰出的醒着做“梦”的人。

牛顿就是这种人。他因看到苹果落地而联想到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联想苹果的加速度同月球的加速度是同属一类的观念,发现重力仅仅是万有引力的特例。牛顿作这一从地到天的联想需要有何等宏伟的想象力啊!在常人看来,那仿佛是疯狂,是幻觉,是梦中才会出现的情景。

物理学的理想实验按其性质也是绝妙的“白日梦”。惯性定律就是一个。因为它不能直接从现实世界中的实验得来,只能从观察中再根据想象和推理做出。我敬爱爱因斯坦,就是出于我把他看成是个白日梦幻者——理想实验大师的缘故。

艺术作品的“白日梦”性质更突出。浪漫派诗人、音乐家和画家爱梦幻世界远胜于爱现实世界。艺术世界比现实世界好,因为它更富于理想性,更接近人所追求和向往的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哲学家也是醒着做白日梦的人。老子的梦是有关宇宙的本原和根本法则,即不可捉摸的“道”。柏拉图将人比作洞穴中被捆缚住、只能朝前看的囚犯。其身后有一堆火,他们只能从墙上看到自己和身后物体的影子,并把这些影子看成是实在的。当一名犯人逃到阳光底下,第一次看到真实的世界时,才认识到他过去一直是被影子所欺骗的。真正的哲学家正是从洞穴中逃到真理阳光下的囚犯。

精神病患者的幻觉症也是一种白日梦。那么,它同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白日梦有何不同呢?区别之一是:前者是个不可逆过程,后者是可逆过程。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创作是从现实世界出发最后又能落脚到现实世界。当舒曼的《梦幻曲》一回到现实,萦绕在千万人的心坎,人们即能分享到“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的美感和魅力。精神病患者自认为是女皇的幻觉则是不能实现的,别人无法同它发生共鸣。(选自赵鑫珊《哦,美丽的“白日梦”》有改动)

1、下列对文中“白日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白日梦”分为世俗白日梦和超尘拔俗的白日梦,做前一种梦的是凡夫俗子,做后一种梦的往往是第一流的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

B.“白日梦”这个词向来是带有嘲笑、挖苦和讽刺意味的,殊不知世界许多发明创作往往发酵于“白日梦”。

C.柏拉图是不做“白日梦”的,他将人比作洞穴中的囚犯,他们始终把影子当成实在的,一直被影子所欺骗。

D.“神六”科学家设计飞船邀游蓝天的构思就是第一流的“白日梦”。

2、下列对“前者是个不可逆过程,后者是可逆过程”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白日梦都是可逆的,而精神病患者的白日梦是不可逆的B.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白日梦都是可以实现的,而“不可逆过程”的白日梦是不能实现的。

C.“可逆过程”的白日梦都具有魅力,能给人美感,而“不可逆过程”的白日梦不具有魅力,也不能给人美感。

D.“可逆过程”的白日梦都能使别人同它发生共鸣,而“不可逆过程”的白日梦却不能使别人同它发生共鸣。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做超尘拔俗“白日梦”的一流的科学家必须有极强的观察、联想、想象、推理能力。

B.超尘拔俗者的“白日梦”往往是不太被常人理解的,却常常是创作活动的发酵。

C.无论超尘拔俗者还是凡夫俗子都会做“白日梦”,只不过凡夫俗子所做的多是“黄金美梦”。

D.“梦幻世界”就是“艺术世界”,它比现实世界好,因为它更富于理想性、更接近人所追求和向往的境界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河东凶亦然(凶:洪水浩大,来势凶猛).

B、申之以孝悌之义(悌:敬爱兄长).

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夺:耽误).

D、七十者衣帛食肉(衣:穿).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焉:①尽心焉耳矣;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B、以:①斧斤以时入山林;②然后以六合为家 ..

C、之:①填然鼓之;②作《师说》以贻之 ..

D、于: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②非銛于钩戟长铩也 ..

6.下面对文意的表述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孟子认为,如果想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就必须做到粮食与鱼鳖吃不完,材

木不能用得尽。

B.孟子认为,让百姓按时栽种农桑,畜养牲畜,不随意耽误百姓农时,百姓就能免于饥寒,国君就能够称王天下。

C.对于社会混乱、哀鸿遍野的局面,不加以改变,却归罪于年成不好,这无异于拿刀杀人却归罪于兵器。

D.本段文字从实行王道谈起,层层深入,有力地阐明了使民归附的原因、道理和措施。

7.翻译:(10分)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分)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3分)

(3)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11分)

清明①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蜇,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②乞祭余骄妾妇,士③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 注 ]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人:古代的某个齐人。这句诗用的是《孟子》中的一个寓言《齐人有一妻一妾》,讲的是齐人在坟墓前乞求祭品充饥,反而在其妻妾面前夸耀有富人请他喝酒。③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这句诗用的是春秋时的一个典故。志士介子推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不贪公侯富贵,宁可被火焚死也不下山做官。

8、这首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5分)

答:

9、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蚓无爪之利,____________,上食埃土,______,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2),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3)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5)天下云集响应,____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5分)。

人,又少了一个

作者:聂华苓

三年前,也是冬天。一个骨瘦如柴的女人来到我家门前。

她头发蓬乱,脸色苍黄,穿着一件空荡荡的破旧花棉袄,和一条褪色的灰布裤子,手中提着一个白布口袋。她轻轻推开我家虚掩的大门,缩缩瑟瑟地探进头来。我正站在窗口。

“太太,我不是叫花子,我只是要点米,我的孩子饿得直哭!”她没等我回答,就自我介绍下去:“我也是大学毕业的。哪,你看。”她抖着手由内衣口袋中掏出身份证来,“这上面都写着的,这是我以前的照片!”

由于好奇,我接过她的身份证。那是一个富态的中年女子的照片:光亮细碎的发鬈,整整齐齐地贴在头上,淡淡的双眉,弯在那一双满足的眼睛之上,衣襟上还盘着一个蝴蝶花扣。

我端详着那照片的时候,她就一个人絮絮叨叨地讲了下去:“我先生坐了牢,我就一个人带着四个孩子,饱一天,饿一天。我替人洗衣服,付了房钱,喝稀饭都不够!孩子们饿得抱着我哭,我只有厚着脸皮出来讨点米。我只要米,不要钱,我不是叫花子,我是凭一双手吃饭的人!太太!唉!我真不好意思,我开不了口,我走了好几家,都说不出口,又退出来了!我怎么到了这一天!”她撩起衣角来拭眼泪。

我将她的口袋装满一袋米。她抖动着两片龟裂的嘴唇说道:“这怎么好意思?您给我这么多!这怎么好意思!谢谢,太太,我不晓得怎么说才好,我——我直想哭!”她淌着泪背着一袋米走了。

三年后的今天,我又看见了那个女人。她正站在巷口一家人家门前,我打那儿经过。她皱缩得更干更小了!佝偻着背,靠在门框上,脸上已经没有三年前那种羞怯的神情了,咧着一嘴黄牙,阴森森地笑着,用一种熟练的讨乞声调高声叫道:“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只听得门内当啷一响,是金属落地的声音,接着是一声吆喝:“一角钱拿去!走,走,谁叫你进来的?你这个女人,原来还自己洗洗衣服赚钱,现在连衣服也不洗了,还是讨来的方便!”

那女人笑嘻嘻的:“再赏一点吧,太太,一角钱买个烧饼都不够!”“咦,哪有讨饭的还讨价还价的? 走,走,在这里哼哼唧唧的,成什么样子?”那女人的嘴笑得更开了:“再给我一点就走,免得我把您地方站脏了,再多给一点!”

砰的一声,大门被踢上了。那女人回过头来,冷笑了一声,然后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经不认得我了!

1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欣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作者刻画女人形象,多角度地运用了纵向对比,写出人物的人格由自尊到顽劣,行为由知羞到寡廉耻,心理由希望到麻木,外貌由富态到干瘪,令人憎恨,也唤起同情。

B.对女人的性格扭 曲的社会根源,作者的思想倾向是鲜明的,但未曾表明,只是在人物刻画和情节的发展中,让其自然流露出来。

C.作者用夸张而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描写,生动地描绘了女人行乞时的嘴脸,活画出女人蜕变后的丑恶的灵魂。

D.女人向太太行乞,却被太太以一角钱无情地赶走,足见世态炎凉,这正是作者所要批判的社会现实。

E.作者对生活是忠实的,但不拘泥于生活的真实,经过艺术提炼、加工,使现实中女人行乞的故事更加典型,显示出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批判力量。

12、第一次向别人乞讨的女人,有两次流泪,这两次流泪的原因是否相同?

(7分)

13、第四段画线部分内容去掉可以吗?它在文章里的作用是什么?(7分)

14、小说中描述的这个中年女子并没有去世,为什么作者却说“人,又少了一个”?(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监生(jiān)更迭(diã)残骸(hái)陈抟老祖(tuán)....

B.烟霭(ǎi)朱拓(tuî)两颊(jiá)间或一轮(jiàn)....

C.嗜杀(shì)呜咽(wū)桅杆(wãi)沸反盈天(yíng)....

D.渣滓(zǐ)戳进(chuō)俨然(yǎn)少不更事(gâng)....

16、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寒喧踌蹰眉尖若蹙

B.桌帏歆享以手抚膺

C.赔罪惴惴横七树八

D.暮砧榫头一夫挡关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2分)()

A.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 ....

B.在1:2落后的情况下,山东鲁能队的主力前锋韩鹏不负众望,利用身高优势头球攻破对....

方球门。

C.直到指手画脚的将男人关在新房里,还是骂,啊呀呀,这真是„„ ....

D.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参赛歌手的水平参差不齐,引发了全国观众的热烈讨论。....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嫦娥一号”卫星首次拍摄的“中国第一幅月图”图幅宽约280公里,长约460公里,面积相当于湖北省的三分之二。

B.距今100万年的复原后的“郧县人”是一个额头低平、眉弓粗壮、眼窝深凹而宽、鼻短而上扬、吻部突出、唇长而薄的远古人形象。

C.荆州谢家桥一号墓的棺外紧紧裹着四层丝绸棺罩,考古人员介绍,这是迄今发现的层数最多的而且保存又是如此地完好。

D.美国宇航局透露,2031年宇航员在往返火星长达31个月及在火星逗留550天期间,将自己种蔬菜、水果和鲜花。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家”作为社会关系的核心,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①又铸造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②这既为中国人提供了一套安身立命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

③在今日中国仍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④春运也应该是饱含希望与温情的⑤行孝、团圆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和最美的情感

⑥从这个角度来说,春节是温馨祥和的A.④①②⑤⑥③B.③⑤②①⑥④C.④①⑥②⑤③D.③⑤⑥④②①

20、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对联。(4分)

①上联:七尺小屋,承载父母殷切希望

②上联:杂志报纸,文理能通天地外

选择,下联为

21、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

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

五、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2010年6月底,复旦大学邀请加拿大总督米夏埃尔女士来校演讲,在互动环节中,有多位学生一再追问:从海地移民加拿大,当上了总督,您是怎样成功的?

联系类似的一些事件,复旦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杨玉梁先生对此进行批评:现在的学生对成功的理解非常偏颇。

你对一个人的“成功”有怎样的理解呢?请联系社会现实,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第五篇: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本站推荐)

集宁一中2017—2018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墓葬中,河北兴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5%.这些考古资料证明战国中晚期()A.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C.铁器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

B.铁农具的使用已很普遍 D.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

2.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而入宋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这表明()A.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C.土地兼并得到认可

B.小农经济遭遇危机 D.农民生活艰难困苦

3.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这种“自治的社会”形成的根源是()A.地方制度的不完善 C.小农经济的分散性

B.宗法制的深远影响 D.中央集权的削弱

4.唐朝时已出现白瓷,邢窑白瓷名满天下。《匍说》记载:古代烧制白瓷,必先用磁石在釉水中搅动,吸走铁屑,这样烧制出的白瓷才不会有黑斑,这种方法开创了现代磁法选矿的先河。这表明()

A.中国古代科技推动手工业发展 B.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形成 C.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 D.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 5.春秋时期,郑国商人和政府约定:商人不背叛公家,公家不得干涉商人营业。这反映当时()

A.商业经营的社会环境较为宽松 C.政府的商业经营政策完全放开

B.工商食官制度得到进一步加强 D.商人可以和地方政府分庭抗礼 6.在宋代,“发展众多,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交换市场,是沟通城乡的桥梁”。以上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A.草市

B.夜市

C.晓市

D.街市

7.郑和下西洋与麦哲伦航海是东西方航海活动的代表,但两者在对世界的影响上差别巨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源是()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C.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8.明代张居正说:“古之为国者,使商通有无,农力本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表明张居正的经济观点是()A.重商抑农 C.农商并重

B.重农抑商

D.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9.康熙四年开海禁,关东豆麦运到上海每年有千余万石,而布匹、茶叶等江南货物也由沙船运至山东、直隶、关东等地。沙船有会馆,设有董事。据此可知当时()

A.被迫开放通商口岸 C.出现地域性的商帮

B.长途贩运贸易繁盛 D.放松对贸易的监管

10.汉代丝绸之路起自长安,经河西走廊与西域地区进行经贸往来;唐安史之乱后,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时断时续;南宋时期,广州、泉州、明州(今宁波)、杭州等地的海上对外贸易走向兴盛。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A.东南沿海文化影响力上升 C.统治者对外政策渐趋开放

B.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D.造船航海技术的不断提高

11.“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作者意在说明()A.哥伦布没有真正到达过今天的美洲 信

B.达·伽马开辟新航路的历史不可C.新航路开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D.西方扩张的目的是“扫清海路

12.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社会近现代的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即现代化的历史,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现代化。以下对新航路开辟的认识中符合这一史观的是()

A.西方列强殖民掠夺之路 B.人类文明交流融合之路 C.世界市场联系之路 D.西欧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起步之路

13.新航路开辟后,下列国家成为贸易强国和殖民强国的先后顺序排列正

确的是()

A.意大利—葡萄牙—荷兰—英国 C.葡萄牙—英国—荷兰

14.查尔斯•辛格在《技术史》中写道:“在英国,工业革命的种子早已潜藏了多年,然后才爆发式出现了惊人的发展,这并非偶然事件,而是若干因素导致的自然结 果。”下列属于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爆发因素的有 ①英国君主专制政体的确立 ②圈地运动的开展 ③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④手工工场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B.意大利—西班牙—英国—荷兰

D.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15.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A.主要发生在轻工业领域 B.科学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 C.重大发明来自传统工匠 D.英国的工业发展一枝独秀

16.19世纪70年代,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后,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说明洋务企业的兴办()

A.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尊定了基础 B.使中国经济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之路

C.扭转了中外贸易的入超局面 D.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具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17.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材料中描述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B.资本家经营不善

C.帝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 D.封建势力的压迫

18.《申报》曾刊登如下公告:“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20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该公告颁布的时代背景是()

A.维新派倡导变革社会习俗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新文化运动兴起 D.五四运动解放人们思想

19.1903年出版的《女界钟》一书中,呼吁妇女应得入学、交友、营业、掌握财产、出入自由、婚姻自主和参政等7种权利,提出“爱自由,尊平权,男女共和”的主张。表明()

①主张婚姻自由呼吁妇女参政 ②将提倡女权与民主共和并举 ③是民国初年张扬女权的成果 ④将妇女解放同反清革命相连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在俄罗斯长篇小说《切温古尔》中有这样一段话:“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了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收走了,你倒是自己去尝尝这样的土地的滋味吧!”如按上述材料进行情景解读,正确的是()

①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陷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包围,形势非常不利。②内容: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余粮收集制,导致农民的不满。③后果:促使苏维埃政府运用国家权力,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④结论:农民落后生产力的代表,无产阶级的领导是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下列不属于新经济政策的作用是()A.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 B.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C.使俄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D.受到广大工人农民的支持

22.1935年,罗斯福签署了《社会保障法》,为失业者和老年人提供了救济金和养老金。同年,美国国会又通过《财产税法》,规定对盈利超过15%的公司征收超额利润税,对收入5万美元以上者征收超额累进税,使社会财富的再分配稍显公平。这表明罗斯福新政()

A.着力增加就业,提高社会购买力

B.只运用经济手段干预经济发展 C.建立社会保障机制保障资本家

D.力求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 23.哈佛商学院教授卡特原本两袖清风,后来成为西部最大的零售公司总经理,持有该公司100万美元的股票,成为最大的股东之一。这一现象在二战后的美国日益普遍,其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A.促成专业经理人的出现,有利于中产阶级壮大 B.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避免了生产无政府状态 C.股权分散使资本家丧失企业决定权 D.知识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率越来越高

24.比较中国1978年底以后经济改革的成功,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最终都没有成功,主要原因是()

A.缺乏正确的改革理论和政策指导 B.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 C.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D.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第Ⅱ卷(材料题)

二、材料题(共2小题,共52分)

2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 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频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1)材料中实行的是什么政策?(4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请写出四点)

(16分)。

26.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2分)

材料一: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据叶书宗《善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据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等

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12分)

(2)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8分)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12分)

期末考试答案

历史选择题答案1B 2C 3C 4A 5A 6A 7B 8C 9B 10B 11C 12D 13D 14C 15B 16D 17C 18B 19C 20A 21C 22D 23A 24A每题2分,共48分 25.(1)政策:海禁政策。(4分)(2)背景:

1、明廷敌对势力残余“入海为盗”继续对抗;

2、倭寇侵扰,海盗和沿海不法之徒勾结;

3、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统治者(朱元璋)对海外诸国轻视,妄自尊大。(请写出四点)(16分,每点4分)

26.(1)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 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2分,每点4分)

(2)新政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如实行《国家工业复兴法》,限制资本家自主生产等;(举一例说明即可)新政中一些维护普通民众权益的措施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如规定最高工时、最低工资和大规模的社会救济等。(举一例说明即可)(8分,每点4分)

(3)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社会主义也应有市场调节,斯大林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取消市场调节,虽在短期内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但从长期来看,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所特有的,资本主义也可以有计划,罗斯福在没有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采取国家干预的政策,增加经济中的计划成分,缓和了经济危机。(12分,每点6分)

下载贵州省册亨县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贵州省册亨县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