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芦溪镇山岗村扶贫工作计划
芦溪镇山岗村扶贫工作计划
芦溪镇山岗村位于芦溪镇的西部,与龙岩市永定县下洋镇和永定县湖山乡交界,是省级老区基点村,距镇区22公里,距县城72公里,海拔480米,全村辖有4个自然村,共有492户,2392人,其中劳动力897人,现有党员44人,入党积极分子2人。全村土地总面积48974亩,山地面积35440亩,耕地面积2174亩,果园1360亩,改革开放以来群众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由于受地处偏僻山区,地理条件较差,山高水冷,交通不便等不利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村民的生活水平低,2011年全村农民可支配收入3790元,村财政收入16000元,全村现有低保户45户,共有54人,困难户48户,五保户5人。
一、存在问题和困难
因交通不便,生产生活条件差,境内山高峻岭,地广人稀,基础设施落后,只有一条高低不平的乡村道路,致使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发展优势,招商引资困难,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家经济,存在着重生产,轻销售,物质销不畅,致使农民增产不增收。几天经济薄弱,资金短缺,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全村没有其他固定财源收入,村民的生产生活得不到有效的改观,处于全镇平均水平之下。
二、帮扶的主要项目
今年以来,村两委本着为民着想,帮村民办事,征求村民意见,引导村民致富的思想,了解群众的想法,倾听群众的呼声,先后开了村民小组长会议,党员及村民代表会议,研究确定了今年工作的思路,决心按照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要求,努力做到扶贫先扶质志,进一步增强扶贫攻坚的责任感,选准发展经济路子,重点发展三个项目。(1)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村财收入,山岗村溪长水资源丰富,新建电站多处,股份电站30万元,每年平均分红可达3.5万元。(2)养殖业,山岗村由于地理条件特殊,优势偏僻山区,养生猪条件较好,全村现有生猪存栏1000多头,为了扶持困难户发展经济,准备再发展1500头生猪。(3)山岗村山地面积广,对5千多亩荒山进行科学管理,建设生产林基地,今冬明春种植杉、松,需要杉苗50万株,松30万株,引导村民投工投劳,走上共同富裕的路子。
三、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增强党支部、村委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村两委一班人决心按照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要求,深入发动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把群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保证在村民户户有一个发展项目,以项目促进经济发展,帮助村民立计划,订项目、订措
施,共同把山岗村的扶贫工作做好,增加机体及村民收入,让上级知道我村发展思路,争取上级领导和部门支持,引导我村扶贫攻坚走科学发展路子,力争早日脱贫致富。
山岗村党支部、村委会
2012年9月3日
第二篇:芦溪镇中学承诺书
芦溪镇中学“远离网吧”健康上网、文明上网
承诺书
为了自我身心的健康发展,为了不再遭受网吧的毒害,为了在有限的时光里学到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从今天开始我决心远离网吧,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来。为此,我决心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积极响应学校对全体同学提出的“远离网吧”的各项要求,从今天开始决心不进营业性网吧。
第二、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做到文明上网,绿色上网。不做暴力游戏,不看色情图片,不信封建迷信。
第三、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有事向老师请假;有效利用时间,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规律,切实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克服不良习惯,共建和谐校园。
第四、严格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端正自己的言行,加强自我修养,相互鼓励,彼此监督。如发现其他同学进入网吧要主动制止,并积极向老师报告。
第五、合理安排课外时间,锻炼身体,磨砺意志,陶冶高雅情操,拓展知识视野,提高处世能力,争取以优异的成绩向关心爱护我们的家长和老师交一份理想的答卷。
年级班承诺学生签名:
芦溪镇中学“远离网吧”教育工作站
2010年9月
第三篇:芦溪村扶贫双到工作总结汇报材料
芦溪村扶贫双到工作总结汇报材料
芦溪村位于樟市镇西南部,是革命老区村,还是一个瑶族村,距离樟市镇中心有12.8公里的公路路程,管辖中洞、芦溪角、石离下、后山4个村民小组,全村107户(其中低保户33户),总人口516人。全村山林面积38987亩、耕地面积176亩,其中水田面积87亩,人均耕地较少,生产粮食不能自足。村民主要经济来源是:在山林种植冬菇、木耳、灵芝、毛竹、茶叶,养殖蜜蜂、山羊、养猪、养鸡等。芦溪村“两委”干部4人,党员23人。全村2009年底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500元的贫困户有55户269人(其中低保户13户59人)。
开展“双到”扶贫开发工作后,在省、市、区的正确领导和帮扶单位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2010年投入帮扶资金145.70万元有效地促进了芦溪经济发展,当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6633元,同比增长8.3%,其中有24户118人脱贫,占贫困户总数的43.6%。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2628元,同比增长103.07%。村集体年收入从2009年前的2.5万元增加到2.7万元,同比增长8%。
2011年,我们在巩固去年帮扶成果的基础上,采取“三个相结合”的帮扶措施,进一步增强了帮扶力度,加快了脱贫步伐。到目前为止,共落实帮扶资金99万多元,其中省市区镇政府拨款44.85万元,帮扶单位资助36.63万元,社会捐款1.8万元,引进资金16万元。帮扶资金的投入,较好地解决了村集体收入和贫困农户生产投入困难问题,促进了芦溪村经济大发展。预计今年村集体收入可达6万元,同比增长122%。全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8502元,同比增长28.18%;其中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将达到4234元,同比增长61.1%。全村55户贫困户269人实现脱贫,脱贫率达到100 %。上级下达2011年贫困户危
房改造任务将全面完成,“双到”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坚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坚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一是在总结去年帮扶工作取得成效的经验基础上,驻村工作队同村委多次召开研讨会,深入农户家座谈,摸清贫困农户想做的是什么,需要帮他们解决的是什么。我们根据芦溪村山多、田少、林地广的实际情况,结合贫困户的意愿和特长,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按照上级要求采取一户一策帮助全村55户贫困户制定和调整了脱贫措施计划,坚定了贫困户发展生产致富脱贫的信心。
二是为帮扶对象订送农村科技书报和开办培训班。由于瑶族村民传统习惯长居山中,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科技兴农和市场经济意识较欠缺,因此我们投资了15738元为他们订送了《农村百事通》、《农家致富》、《南方农村报》等书刊共165份。今年1至10月份,举办各种学习培训班共4期,参加培训人数共258人次,其中种植、养殖技能的培训班2期,劳动就业转移培训2期。通过种养技能培训和劳动就业转移培训,提高了贫困户的生产技能水平和自我发展以及社会竞争能力。现全村贫困户转移就业人数有31人。
(二)坚持产业化带动和零星种养相结合,调动群众多渠道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积极性。
一是抓好茶叶、食用菌、毛竹3个龙头产品规模发展。芦溪村民有传统种植茶叶和栽种食用菌习惯,并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术,驻村工作队和村委研究决定,以茶叶和食用菌、毛竹这3个项目为龙头,重点开发茶叶加工、毛竹和食用菌种植,扩大这3个项目产品的生产规模。今年4月在驻村工作组、镇村干部的努力下,引进老板投资16万元建成了芦溪村茶叶加工厂,现每天可产茶叶2000斤,预计年纯收入达5万元以上。茶叶加工厂建成使芦溪村的茶叶加工走
上集约化、产业化。与此同时,村还成立了食用菌合作社,鼓励贫困户及其他农户入社栽种食用菌。这两个项目的启动,带动了全村种植茶叶和栽种食用菌生产快步发展。全村种植茶叶面积达1800亩,预计年收茶叶12万斤,产值300万元,人均年产值5816元;其中贫困户种植茶叶面积达360亩,预计年产值63.2万元,人均年产值2349元;种植冬菇、木耳、灵芝等食用菌2.2万包,预计年产值可达100万元,人均年产值3717元。全村种毛竹面积3000亩,预计年产值75万元,人均年产值1456元,二是加大零星产品的扶持力度。根据贫困户每家每户的劳动能力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鼓励贫困户在着力发展拳头产品生产的同时,结合家庭实际发展零星种养增加收入。目前全村55户贫困户已养山蜜蜂1100多箱,预计今年可收蜜糖1.3万斤,产值20多万元;贫困户种植柑橘面积130亩;有酿酒户7户,月产米酒2500多斤;还有8户规模养殖了山羊、竹鼠、猪、鸡等;所有这些项目的发展,对帮助贫困户增加经济收入,加快脱贫致富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坚持全面推进和重点帮扶相结合,加快贫困户脱贫步伐。一是对全村发展生产进行全面部署和指导。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前提下,村委会制定了全村的经济发展帮扶规划和措施,引导启发群众因地制宜,下大力气做大做强以种植茶叶、毛竹、食用菌为主导的项目产品,实现经济收入跨跃式发展。
二是对全村贫困户进行分类指导和帮扶。今年我们将55户贫困户进行分类,其中划为放心户的有22户、跟踪户23户、重点户10户。对放心户和跟踪户继续指导和资金、技术上适当扶持,巩固脱贫成果。对劳动力欠缺或有重病人的重点户分别进行重点帮扶,对3户有重病人的特困户发放了特殊救济金,帮助他们缓解家庭经济困难问
题。
(四)坚持搬迁新建和原址拆建相结合,全面完成上级下达危房改造任务。今年上级下达芦溪村危房改造任务为15户,由于芦溪村山高坡陡平地少,相当部分村民长久以来都居住于深山之中,有几家村民居住地连机耕路都没有通,虽然这些农户有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但由于路况差,运输材料非常困难,驻村工作队和村委研究,决定为后山几户村民修建了一条200多米长的机耕路,解决危房改造运输材料困难问题。对于一些原居住环境条件比较差的农户,我们耐心动员他们搬迁新址建房,有10户农户进行异地新建房屋,有5户农户在原址建新房屋。目前危房改造已竣工的有10户,尚有5户正在动工兴建,有望在年底可搬入新居。
两年来的帮扶工作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
(一)以人为本,统一思想,形成合力是做好帮扶工作的前提。在整个帮扶工作中,驻村工作队和镇村干部始终保持思想统一,步调一致,互相支持。区镇和相关帮扶单位领导以身作则,按上级要求每个季度到村检查督导工作,并到农户家开展慰问座谈活动。有扶贫挂钩到户责任的67名干部均按要求到户开展帮扶活动。驻村工作队员始终坚持按上级要求,灵活安排处理好本岗位业务工作与驻队帮扶工作的关系,主动做好与区镇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按要求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帮扶工作,共同想办法解决帮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确保了整个帮扶工作有条不絮进行。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示范作用,是确保帮扶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组织和思想保障。为确保党的基层建设和“双到”工作同步发展。驻村工作队进村以来,始终重视村两委的建设,组织支部党员学习,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每星期
一上午开支部工作碰头会,研究一个星期的工作,布臵下步工作;每个季度召开一次支部党员大会,在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引导村“两委”干部当好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脱贫的领头人。开展帮扶单位与村委党务挂钩互动活动,即帮扶单位的一个党支部负责若干贫困户的帮扶,做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我们抓住贫困户陈汝强的致富典型事例,在村民中广泛宣传,树立典型的好人好事,在全村营造一个勤劳致富、科学种养的良好氛围。激励村民积极学习科学种养知识,努力提高经济收入。村民个个遵纪守法,社会治安良好,两年来,没有发现重大违法违纪现象,为推进扶贫双到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帮扶工作,是推动群众脱贫致富、提高帮扶成效的关键。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委干部不怕艰苦,坚持每月至少一次到农户家巡迴座谈,深入生产现场指导群众科学种养,掌握第一手资料,抓准农户发展生产的项目和产品销售市场情况,动员鼓励农户不断加大生产投入,形成产品规模效应,提高经济收入。对贫困户分类扶持和指导,实行一户一策,资金倾斜帮扶,使较贫困农户看到了希望,坚定了脱贫信心,确保了55户贫困户全面脱贫,实现了三年扶贫开发两年脱贫的工作目标。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
第四篇:芦溪镇水上村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正稿)
芦溪镇水山村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下面,由我代表村支两委就我村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向领导们作个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领导们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水山村位于芦溪镇东南部的偏远山村,是由原来的水湄、半山、兴隆三村合并而成,东邻华云乡,南靠上埠镇王源村,西与本镇的高楼村接壤,北接仁里、东阳村。全村有6个自然村组,共有432户,总人口1612人,有中共党员38人,其中女党员8人,党员平均年龄48岁。全村有五保户24户,28人,其中5人在敬老院供养,有低保户89户,96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9户,89人。其中2015年脱贫8户,18人;2016年脱贫4户,16人;2017年计划完成脱贫9户,32人;2018年计划完成脱贫4户,13人;2019年计划完成脱贫4户,10人。其中按照“七清四严”标准,已清退9户20人,回退3户10人,新增3户5人。根据安排,2017年水山村要完成贫困村脱贫退出。
二、2015-2017年工作情况
2015年工作情况:
1、投入资金110万元完成了主干道入口处高楼烟花厂门口道路拓宽、降坡及道路硬化。
2、投 入29.5万元重修了下马桥。
3、修复了龙家桥、小西坑桥、上半山桥、贺家桥等村组桥4座。
4、投入27万元完成了水湄、王家源、新源三个组共478人的安全饮水工程。
5、投入12万元建成水湄老年活动中心和农家书屋,现有各类书籍近万册。
2016年工作情况:
1、完成村主干道基础拓宽7.5公里,投入资金共计189万元(其中挖机57万,爆破38万,砌石岸29万,爆机15万)。
2、修复水湄、兴隆、高岭、南泥冲村组桥4座,投入资金共计50万。
3、完成了全村网络全覆盖和广播电视户户通。
4、合作医疗保险费1612人全覆盖。
2017年工作情况:经过我村村支两委全体成员及驻村帮扶干部的共同努力,全村基础设施真正实现了大变样。该村基础建设项目已完成了新建垃圾集中收集点5处;村主干道公路只完成半山组,其他组主干道现已拓宽,未完成硬化路面;村组公路已完成90%的基础工程,还未开始硬化;入户路已完成30%以上(已在加快进度达标);改水、改厕已完成60%,能达到验收标准;危房拆除已完成40%;村卫生所已完工,并已投入使用;幼儿园主体工程已完工,但教学设施未投入;村委会休闲广场已完成90%;已新建老年协会楼一栋,新建标准化篮球场1个,修复圳渠1000多米。农户通电电视达到100%。2015年和2016年脱贫12户34人,人均收入达到3200元以上。
三、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按照“十三五”贫困村退出标准和要求,水山村脱贫攻坚工作主要完成或正在实施以下工作:
1、贫困发生率。贫困发生率低于2%(含2%)目前进度情况:目前,正在进行脱贫攻坚“百日行动”工作,完善贫困户建档立卡资料以及“两率一度”(即精准识别率、精准退出率,群众满意度),2017年计划脱贫人口共9户32人,2018年计划脱贫4户13人,2019年计划完成脱贫4户,10人。今年5月13日通过开展精准再识别工作,按照“七清四严”标准以及“七步法”的程序,清退9户20人,回退3户10人,新增3户5人,贫困发生率为2%。
2、交通方面。脱贫标准:(1)25户(含25户)以上自然村有3.5米以上(含3.5米)宽度的通村委会硬化道路;自然村常年可通行小型客车;(2)75%以上农户入户路硬化。
目前完成情况:进村主干道已完成7.5公里路基拓宽,硬化已完成2公里,剩余5.5公里;25户以上自然村3.5米以上村组路共21.5公里,已完成路基拓宽;农户入户路硬化已完成30%,剩余70%预计11月底完工。
3、饮水方面。脱贫标准:100%农户饮水安全,有水质、水量达标的自来水、家用井水或山泉水。
目前完成情况:我村共432户农户,已经安装集中供水381户,剩余51户已在施工中,预计11月底可完成。
4、住房方面。脱贫标准:(1)住房安全性100%,以当地住建部门鉴定为依据;(2)无人居住危房拆除率100%。
目前完成情况:(1)贫困户住危房问题,①林发财、温福初危房已维修完成②徐绍兰、李腾新危房改造已经完成,各自已经住进新房,③汪根敏危房改造在建设中。
(2)无人居住危房拆除问题,已完成摸底,无人居住的危房88栋,已拆除28栋,剩余60栋,预计12月底全部拆除。
5、用电方面。脱贫标准:(1)100%农户通生活用电;(2)村委会所在地通动力电。
目前完成情况:已全部达标
6、通讯方面。脱贫标准:(1)村委会所在地通宽带网络;(2)100%农户能收看电视节目。
目前完成情况:已全部达标。
7、环境卫生方面。脱贫标准:(1)65%以上农户享有水冲式卫生厕所;(2)25户(含25户)以上自然村排水沟渠基本健全,正常年份的降雨期无内涝现象,平时无污水横流现象;(3)25户(含25户)以上自然村有保洁员;(4)25户(含25户)以上自然村有垃圾集中收集点。
目前进展情况:(1)农户有卫生厕所已完成摸底,需改厕360户,已改220户,剩余140户,目前正在改造中,预计11月底可全部完成。(2)健全25户(含25户)自然村 排水沟渠,摸底情况是全村排水沟渠共计1800米,已完成720米,剩余1080米,11月底可全部完成。(3)25户(含25户)以上自然村有保洁员,目前已有6名,已达标;(4)25户(含25户)以上自然村有垃圾集中收集点,现有5处,均采用填埋、焚烧处理方式。
8、公共服务方面。脱贫标准:(1)贫困村有卫生室;(2)贫困村有农村综合服务平台或综合文化活动室(中心)。
目前进展情况:严格按照“八室一间”(诊察室、治疗室、观察室、中西药房、公共卫生室、计划生育服务室、人口学校、值班室、卫生室)的要求,已投入使用。综合服务平台待村级幼儿园整体完工,预计11月底投入使用。
9.村级集体经济方面。
目前情况:村级主要收入来源仅靠政府转移性支付,以及村委会旁发电站管理费6000元。
10.搬迁移民方面。
目前情况:我村严格按照上级文件内容人均不高于25m²的红线标准,已申报三户贫困户即:吴小林、唐新明、汪明发,目前吴小林、唐新明已搬入新居,汪明发新建已完工,正在装修中。
11.其他方面
(1)引进了九龙实业公司打造兴隆古村落产业旅游、休闲项目,已投入资金500万用于土地流转、房屋收购和(种 桃花、樱花、映山红、桂花、罗汉松等共50亩)。
(2)完善了游步道,改造成了阶梯游步道,共2.3公里。(3)启动了上半组新农村建设,完成了排水沟渠、道路绿化、户户通水泥路,正在改水改厕。
(4)新建完成了村委会旁的河堤广场。
(5)申报光伏发电80千瓦,预计年收5万元,可供2017年脱贫户纳入分配。目前已在芦溪镇敬老院统一安装50千瓦,剩余30千万即将安装在村级办公楼顶。
(6)申报油茶林项目,种植油茶林75亩。
(7)江西一德药业基地种植山田
七、黄精等55亩,可供5人脱贫户就业。
四、存在问题
1、村级道路建设工程量大,时间紧迫,任务艰巨。目前我村村级公路建设已完成了招投标,确定了施工单位,部分施工单位也已进场开展施工。但全村29公里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仅完成2公里硬化和22公里道路拓宽,后期工程量将十分巨大,受天气等不确定因素影响,确保预验收前完工还存在较大困难。
2、村内无人居住危房全部拆除存在一定难度。部分村民因建水库拆迁补偿考虑和生产生活习惯影响,不愿意将未居住老房拆除,而是更倾向于用于放置生产农具,工作组在向其做思想工作时存在抵触情绪。
3、村级服务中心建设主体已完工,但还未落实装修及添置办公设施经费。
4、产业扶贫项目效用发挥不够,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力度不够大。
5、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属于空壳村,村级正常运转困难,且近年来因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大,村级负债严重。目前村级共负债约220万元。
总体来说,我们水山村属三村合并,又是偏远山区村,管辖范围较广,人口居住分散,基础设施差,村民收入不稳定,村级无经济来源,按省脱贫要求差距较大,任务重、压力大、投入基础建设的资金多,这些情况都是制约水山脱贫发展的根本问题,希望各级领导能为水山的发展开出良方、提供良策。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严格按照市、县、镇《脱贫攻坚“百日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落实行动目标、行动步骤、行动方略、行动重点、行动保障、行动要求,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严格按照贫困村退出标准,查漏补缺,进一步落实脱贫工作任务,做到脱贫“八大标准”件件心中有数,每项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确保完成第三方评估验收。
3、完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贫困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引进持续长久的产业项目作支撑,带动 水山的老百姓脱贫致富。
第五篇:芦溪村经济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正文
摘要:本文选取湖北省长阳县磨市镇芦溪村为调查地点,以田野考察、人物走访等方式考察了当地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现状。以期略窥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和不足。
关键字:新农村建设芦溪村经济发展现状
在当今社会大发展时期,农村经济始终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也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备受社会关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
一. 芦溪村情简介
芦溪村位于磨市镇东部,陆龙公路横贯村中心地段,交通十分便利。位于亚热带季风区,土地肥沃,水利、阳光充足,是镶嵌在清江流域的一颗明珠。该村过去被成为“鱼米之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国家项目建设,清江流域得到开发,村级产业结构大调整,以柑桔、水产两大产业为支柱,成为全县种植特色大村。国土面积9.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25亩,山林面积5530亩,柑桔面积3500亩,水域面积1350亩。村所辖4个村民小组,678户,2768人,劳动力1615人,年人均收入已过4000大关。村组干部5名,党员有86名,下设两个党支部,即柑桔产业党支部和水产产业党支部。
芦溪村于2006年被纳入全省“百镇千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实施的村之一,村两委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主旋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思想,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新农村联系单位的关心、支持下,先后有“一建三改”项目,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公里硬化项目,有线电视和宽带项目,木本油料苗圃基地建设等项目分别落户本村。通过不断努力,该村呈现出产业发展经济,村民生活富裕,社会风气好转等,村容村貌大有改观,管理更加民主的局面。
该村着力在强班子、促发展、优环境、建阵地上下功夫,形成于“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项目带动,促进经济增长,对现有项目做好协调服务创优环境,大力招商引资来壮大集体经济。目前该村经济正高速发展着。
二. 以巩固壮大集体经济为载体,推动产业发展
该村把生产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精心培植支柱产业,不断巩固和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新农村建设夯实物质基础。坚持“项目强村”战略,积极招商引资,村域内现有化工厂、现代化苗圃基地、有机鱼养殖基地、农贸公司、预制厂等企业,这些企业提供村民就业岗位100余个,村民创收50多万元;以增强柑桔产业发展后劲为契机,投资30多万元建起了100亩“精品”果园,实现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柑桔年收入达到650万元;抓住国家农业部“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和全县“渔业新村”项目建设机遇,稳步发展水产业,现有水产养殖户15户,570只网箱,库汊养殖350亩,水产养殖年收入近100万元。柑桔、水产两大产业已成为该村的主导产业和村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这两大支柱产业收入占全村村民收入的40%,2010年该村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800元,今年有望突破4000元大关。
每年深秋时节,磨市镇芦溪村大片苍翠的椪柑精品园里,满眼椪柑树“弯腰曲背”,金红的果实缀满了枝头,柑农们的脸上蕩漾着丰收的喜悦。
磨市镇芦溪村是移民大村,共接收安置隔河岩库区和搬迁安置高坝洲库区移民618人,淹没良田800亩。近年来,该村在镇政府和县移民部门的领导与指导下发展柑桔3500亩,目前柑桔已成为村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每年在收获的季节,为了提高柑农的摘果和储藏保鲜技术,进一步提升果品质量,增加经济收入,磨市镇芦溪村委会和镇移民工作站抢在开园之前,邀请县农业局教授级、高级农世师,县农业广播学校校长、高级农艺师到柑农桔园,手把手地现场传经送宝,有效地提高了柑农们的摘果和储藏保鮮技术。柑农们高兴地说:“村干部和移民站想我们所想,急我们所急,请专家送技术上门,为我们增收下了一场“及时雨”。
1该村在今年把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放在重要位置,加强村支柱产业的形成,为新农村建设夯实物质基础。几年来的发展,有宜昌移安农贸有限公司35000元,成立综合服务站每年上交2000元,农贸服务门市部3000元,有机鱼养殖基地2000元,预制件加工厂5000元,长阳科力生公司20000元,石材工艺厂5000元,休闲鱼庄1000元,现又新增免烧瓦厂15000元,家具厂3000元,打蜡场院内的房租费3000元。2010年上半年该村集体收入近12万元,预计到年底达到25万元的目标。
全村十家企业:
表一
三. 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抓手,实现生活富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本目的就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使农民生活更加殷实。有了支柱产业的发展,有了项目建设的巨大成功,该村村民的收入持续增加。现在该村96%以上的农户住进了“小洋楼”,60%以上的农户有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电器,85%的家庭有了摩托车,80多农户购买了电脑,实现了宽带上网,10多户家庭购买了私家轿车。全村400户农户实现了“一建三改”,85%的农户建起了沼气池、卫生厨房和卫生间;70%的农户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98%的农户吃上了安全纯净水;农户通电率达到100%,广播电视入户率达到98%以上。村级卫生室建设达标,设施安全,管理规范,全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与率达到100%。大力争取民生政策,全村实现了五保、低保、孤残儿童应保尽保,对17户贫困家庭、军属、残疾人房屋进行了改造,让弱智群体人员住进了安全舒适的新房。全村呈现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
四.以不断提高村民素质为依托,促进村风文明
村民富裕了,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该村就把提高村民素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培养新时期新农民,宣传身边典型,使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传遍千家万户。该村率先在全镇挂牌成立了第一所新型农民培训学校。利用村综合办公室阵地,常年开展公民思想道德、法律法规、农村实用技术知识培训教育活动;建起了农家书屋,藏书2000多册,专人负责常年坚持免费为村民借书;落实了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和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接收站,定期组织党员干部、村民参加学习。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科技服务等活动,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农技培训,组建专业合作组织,每年对该村农民开展至少两次柑桔保养、防病等培训,对渔业养殖户发放养殖技术指导书,派专家专程指导;全村科教文卫事业稳步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
五.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助力,改善村容村貌
近几年来,该村抢抓机遇,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争取农村公路
硬化政策,完成村级公路硬化14.5公里,全村80%的道路已完成硬化,村民出行有了极大的改善;投资仅15万元建设了村级垃圾场,硬化了垃圾场公路,并在村庄中心新建了3个垃圾集并房,实现了村内垃圾集中堆放处理;治理污水排放,修建了2000多米污水排放渠;全村80%以上的农户硬化了庭院和操场,建有花坛和栽有风景树。基本实现了道路硬化、水沟清化、空地绿化、村庄美化的目标。
小农水,大民生
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重点项目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芦溪村情况: 表二
六. 以改造中低产田为基础,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芦溪村将在今年我启动“低丘岗”项目,国家投资不少于450万元项目建设规模,以改造该村的中低产田。
1.开发范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芦溪中低产田项目位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磨市镇境内,项目区辖芦溪村和磨市村,10个村民小组,1760个农户,5914人,项目区总面积3.61万亩,改造中低产田5800亩。
2.投资情况:芦溪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建设完成总投资25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116万元,省级财政配套46万元,县级财政投资12万元,项目区群众自筹81万元。群众投工投劳32400个。
3.建设内容:项目区内主要实施水利、农业、林业和示范推广等治理措施。
(1)水利工程措施:新修拦河坝8座,整修堰塘1座,衬砌渠道5574米,改河造田9亩,新修排洪渠800米。
(2)农业措施:改造土壤400亩,引进良种1000千克,新修、维修机耕路4条7.95千米,新修机耕桥4座,农业机械设备20台套。
(3)林业措施:营造防护林100亩。
(4)科技推广措施:农业科技培训1200人次,科技示范园一个。
4.预期效益:项目实施后,新增灌溉面积2200亩,改善灌溉面积1900亩,新增机耕面积600亩,农田防洪标准可达10年一遇。增加粮食33.91千克,油料7.48万千克,蔬菜5万千克,柑桔1.32万千克,增加农业产值100万元。
5.运行管护:项目区内各项工程措施,由所在村委会进行管理,组织受益农户进行管护。
七. 以发展乡镇企业为契机,鼓励村民回乡创业
前几年,我国在国际金融风暴的冲击下,该村许多到沿海的民工苦于出路相继回村寻找新的出路。该村村民们积极寻找新的出路,许多人开始从事水产养殖,许多人还养起了蜜蜂,或在家购买大卡车从事货物运输等,涌现了一大批自主创业典型。下面以介绍从事肉鸡规模化养殖的陈刚同志为例。
陈刚同志居住于芦溪村四组,男。在2010年年底以前,他还在深圳打工,从事过外资企业基层管理、采购管理等,对外资企业的企业文化、生产工艺、动作流程等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并积累了一定的人事、生意、销售经验。
2010年年底,他本着回乡创业的想法,在芦溪村四组投资建立了养鸡场,从事肉鸡规模化养殖,并于今年3月开始投产。
该养鸡场的经营模式为“企业+基地+农户”,合作企业为宜昌市大农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主要承担技术、防疫指导以及销售,陈刚本人主要承担从小鸡达到成品鸡的一条龙养殖。目前,该养殖场占地4000平方米,年产成品毛鸡80000到100000羽,年销售额150万元到200万元。到目前该养鸡场开始产生利润20万元的销售额。
在采访中,陈刚谈到,在养鸡场建立初期,因信息、资金等遇上了一定的困难,村委会书记、主任积极帮他想办法、找路子,给予了大量的帮助,使得他现在能够正常稳定快事发展。
在芦溪村,像陈刚这样的回乡创业典型还有很多,他们为芦溪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科学发展兴产业,强村富民建新村。芦溪村高举旗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该村经济现在正健康、平稳、高速发展。正如该村村委会委员童朝珍所说:“现在我们村正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