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的调查

时间:2019-05-13 15:34: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市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的调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市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的调查》。

第一篇:市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的调查

建好“村村通” 搭好“民心桥”

**市是一个有23个乡镇、707个行政村、20.9万农户的农业大市,2046平方公里的土地大部分属丘陵地带。近几年来,**市把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作为惠民利民的一件大事来抓,以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和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架通了全市19个乡镇的有线电视光缆传输主干网络,有线电视市(县)联通率达到91.3%,通有线电视的行政村达到486个,有线电视入户数达到3.5万户,农村广播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9.8%和98.5%,较好地解决了广大农村群众看电视难的问题,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最近,省广播电视局以**为现场,重点推介了其先进经验。

一、争取重视,形成合力。搞“村村通”建设,仅靠广电部门一家之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得到当地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2003年5月,**市广电局研究制定了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和可行性分析报告,由局长牵头,集体向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汇报。5月底又邀请市委、人大、政府、政协主管领导去祁东等地参观、学习,让几大家的主要负责人切身感受到建设农网的可行性、紧迫性,增强市委、市政府对建好农网的决心和信心。取经回来后,市委、市政府分别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并以市委的名义下发了《关于组织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的通知》,成立了以分管的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市委宣传部长、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主管领导任副组长,广电局、发改局、财政局、物价局、公安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高规格的领导小组。各乡镇相应成立了相应的工作班子,把“村村通”工程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建好“惠民网”,实现“村村通”的良好建设氛围。

二、理顺体制,稳定队伍。实践证明,过去实施的“县乡共管”体制,条块分割,难以协同,严重制约着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为此,该市在“村村通”工程启动时,成立了“**市农村广播电视宽带网络中心(公司)”,从广电局单列出来,[本篇文章来源于大*秘*书*网-网址为-www.xiexiebang.com-未经过xiexiebang.com站同意转载此文均为抄袭 后果自负]成为独立法人,对乡镇广播电视站实行垂直管理,让长期游离在管理边缘的乡镇广播电视工作人员有了归属感,得到大家的广泛支持。柏坊镇的老广播员夏先志说:“做了十几年,现在终于找到了娘家。”不少老广播员在公司成立时,流下了激动的眼泪,他们纷纷掏钱买鞭炮,庆祝自己的公司成立。一些多年在外打工的人员也纷纷赶回,报到上岗。原来由乡镇广播电视站个人筹钱建设的小网也主动交给公司管理。象蓬塘、柏坊、洋泉这三个乡镇的电线电视站,在此之前都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效益也较好,但他们都认识到不加入大网,事业难以进一步发展、做强,“村村通”工程在本乡也无法真正实现,自己现有的一点利益也会一天天萎缩,前景不大。公司成立后,马上为全体乡镇广电人员办理了医保、社保,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尽心在各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在人员管理上,公司进行大胆改革,打破了传统作法,以事管人,实行绩效工资制,按月核算,充分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原则,调动了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如胜桥镇广播电视站去年完成有线电视入户1200余户,为任务数的153.4%,其中元月份就完成了300余户的入户,站里员工全年平均工资达到2500元以上。如今,各乡镇广播电视站形成了你追我赶的态势,发展形势十分喜人。不少乡镇站都是晚上开车到公司领取入户材料,白天走村串户,上门安装。

三、三管齐下,筹措资金。“村村通”工程线长面广,投资额度大,依靠广电局本身“单打独斗”,是极不现实的,必须调动广电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群策群力,走多元化筹资的路子。**市农村广播电视宽带网络中心(公司)在政府没有投资一分钱的情况下,多管齐下,先后筹措资金1600万元,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一是向职工集资。公司成立之初,将农网建设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发到每一个员工手中,并向员工算好投资帐,公司支出帐和入户、服务收入帐,让广大员工树立信心,积极支持农网建设。他们有的拿出全家多年积蓄,有的向亲朋好友告借,先后筹集资金320万元;二是向银行贷款。广大工作人员以大局为重,拿出自家的房产证到银行作财产抵押,共贷款400万元;三是请企业支持,延付货款500万元。通过这些措施,打破了资金的“瓶颈”,顺利地启动了“村村通”工程。

四、科学管理,确保效果。为确保“村村通”长期通、优质通、广泛通,该市在技术层面上采用最新、最先进的传输方式,将全市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方案设计为高速宽带、双向,光缆和电缆混合,星型和树型相结合的模工,并做到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线路架设、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质量验收,确保在几十公里之外的偏远乡村信号不衰减,画面不失真,收视效果不打折扣。对农户居住相对分散的地区和一些边、远、穷、自然条件较差的山区,按照“大网为主,小网为辅,地面卫星设施为补充”的发展思路,注重小网建设和地面卫星设施建设,使原计划用三年时间才能完成的第一期网络建设任务,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超额完成,创造了该市广播电视发展史上的奇迹。在精心铺好网络的同时,注重保障维护工作。全市每个乡镇都设有维修站,每个村都设有维修点,做到及时上门维护,限时排除问题。光缆网络出现故障,由中心网络维护队在24小时维修处理好;各乡镇电缆网络出现故障,由各乡镇维修站在12小时内排除;坚持定期对乡、村维护管理员进行技术培训;每月召开“村村通”工作调度会,及时解决具体问题。

第二篇:农村“村村通”工程

农村“村村通”工程

——世界规模最大的农村改造项目

工程总投资:10000亿元以上 工程期限:1998年——2020年

中国农村“村村通”工程是一个超级庞大的系统工程,其包涵有:公路、电力、生活和饮用水、电话网、有线电视网、互联网等等。

截至2007年上半年,中国全国行政村总数为691510个,自然村数量超过71万个。

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 工程总投资:2000亿元以上 工程期限:2004年——2010年

在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下,过去两年,全国建成的农村公路超过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建设沥青路、水泥路的总和,仅2007年全国新建、改建农村道路就超过30万公里。2006年起国家实施“五年千亿元规划”,连续5年共投资1000亿元修建农村公路。通乡、通村、通民心,“村村通”农村公路建设,将为我国的扶贫开发事业和农业发展长效机制奠定物质载体。

“要致富,先通路”。今后5年,交通部将重点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到“十一五”末,使全国具备条件的所有乡镇和建制村通公路,95%的乡镇和80%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交通保障。

河南省农村公路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78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0.1万公里,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1.4万公里,居全国第一位。

湖北省投资20亿村村通公路,完成县乡二级公路建设路基573公里、路面363公里;完成县乡等级公路改造764公里;建设省际出口及断头路820公里;建设通村公路1125公里,使通村沥青(水泥)路达到1.8万公里。

四川省在“十一五”期间,农村公路建设计划总投资为400亿元。到“十一五”末,四川省除三州外的其他地区将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全省90%的乡、50%的建制村通水泥路或油路。

广西省在“十一五”期间,计划投资149亿元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到2007年底,全区农村公路里程比“十五”期末增加了6639公里,达82078公里,占全区公路总里程94202公里的87.1%,农村交通条件有了质的飞跃。但截至2007年底,全区还有100个乡镇未通油路,2669个建制村未通达公路,9263个建制村未通油路。自治区提出从2008年起,用五年时间,实现全区“村村通”的目标。今年将完成农村公路建设约40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8700公里以上。年末新增73个乡镇通油路,基本实现全区所有乡镇通油路,新增500个建制村通公路、250个建制村通油路。到2010年,实现所有乡镇通油路、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公路、50%以上的行政村通油(水泥)路,所有通公路的行政村通班车。

农村电力“村村通”工程 工程总投资:3000亿元以上 工程期限:1998年——2010年

1998年10月,国务院下发文件,批转了国家计委关于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的请示,并将其确定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投资领域,安排了包括国债在内的资金1893亿元作为农网改造的基本金。国家要求按照“两改一同价”(即农电体制改革、农网改造和实现城乡同网同价)的原则,对城乡低压电网实行统一管理,取消各级政府的价外加价。至2001年底,经过各级政府和广大电力系统职工三年多的努力,第一批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工程已经覆盖了全国所有的2400多个县,使1380万无电人口用上了电,全国农村低压线损率也普遍从改造前的20%-30%降到了12%以下,加上农村电价收费方面的大力整顿,全国农村到户电价每千瓦时平均下降了0.13元。这样,全国已有约50%以上的县实现了县内居民生活用电同价,还有一些省市,如上海、江苏等,已经实现了全省(区、市)居民生活用电同价。

2006年,南方电网公司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公司“加快农电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投资约553亿元加强县级电网建设;投资约33亿元,通过电网延伸解决41万户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实现公司供电区域内行政村的村村通电。按照实施纲要,“十一五”期间南方电网县级电网建设预计投资约553亿元,建设110千伏、35千伏、10千伏及以下输配电网,其中建成110千伏和35千伏线路约4万公里,变电容量约5800万千伏安,使县级电网具有安全可靠的供电能力。

2007年,贵州电网公司投资15.8亿元,用于贵州的县级电网建设,消灭109个“无电村” 实现村村通电。解决4.1万户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使贵州一户一表率超过80%。

2007年11月15日,随着最后一个无电村——地处大山深处的贵州紫云县大地坝村通电,贵州省20413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电。

但是,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全国低压电网改造面还只有60%,为此,第二批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已经启动,计划安排资金约1000亿元,预计到今年年底基本完成农村电网改造任务,届时,全国农村低压电网的改造面平均将达到90%以上,全面实现城乡用电同价,并且农村用电费用会进一步降低。

农村自来水“村村通”工程 工程总投资:1000亿元以上 工程期限:1998年——2010年

农村自来水化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备条件.山东投资30亿元加快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自2005年山东省启动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以来,各地进展顺利。截至2006年8月底,全省累计投入资金36亿元以上,新增自来水人口1557万,农村自来水人口普及率达到65%.根据山东省政府2005年提出的村村通自来水建设目标,到2007年年底,全省80%以上的村庄要用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

山西在“十一五”期间投资120亿,基本实现村村通自来水的目标,到“十一五”期末,在解决1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的基础上,全省所有行政村基本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

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工程总投资:200亿元以上 工程期限:1998年——2010年

为解决广大农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启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第一轮工程至2005年结束。根据第一轮工程实施效果,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按照“巩固成果、扩大范围、提高质量、改善服务”的要求,构建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目标是:到2010年底,全面实现20户以上已通电的自然村全部通广播电视。

根据《“十一五”全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规划》,“十一五”期间,全国要完成71.66万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覆盖任务,共需投入建设资金108亿元。国家发改委将分安排34亿元投资用于“十一五”村村通工程建设补助。20户以上的“盲村”都处在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采用无线、有线方式都很难解决“村村通”。而直播卫星方式传送的节目套数多、接收质量好、建设运行维护成本低,并且采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卫星传输标准,可以保障信息安全,便于加强管理,是“盲村”群众接收广播电视最经济、最方便、最有效的方式。“村村通”直播卫星平台,从技术手段上根本解决了边远地区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为实现户户通、长期通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从1998年正式启动以来,我国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从1997年的86.02%和87.68%提高到2005年的94.48%和95.81%。

农村电话“村村通”工程 工程总投资:500亿元以上 工程期限:2004年——2010年

2004年1月16日,信息产业部下发了《关于在部分省区开展村通工程试点工作的通知》,同时出台了《农村通信普遍服务——村通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村通工程方案),作为一个过渡时期的解决方案。《村通工程方案》要求信息产业部依照《电信条例》指定六家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采取“分片包干”的方式承担通信普遍服务义务,以完成“十五”规划中农村通信发展目标。根据邮电通信“十五”规划,到2005年底,在全国至少有95%的行政村开通电话。要达到此目的,还需要完成近四万个行政村的通电话任务。通电话村的最低标准:每个行政村至少开通两部以上电话,其中原则上至少有一部电话作为有人值守公用电话,以提高电话利用率和设施安全性,并避免因交不起月租费而被停机。村通工程开通的电路可以是有线或无线的,终端设备可以是固定或移动的。

资费标准:对农村通信的资费标准,可由电信企业灵活制定各种形式的资费优惠政策,新的资费标准应按规定报信息产业部或省通信管理局审批或备案。考虑到村民的承受能力,要求农村通信资费标准不得高于目前现行资费标准;无论采用何种技术,有人值守公用电话均不得高于固定公用电话资费标准。

近几年,电信运营商积极推进电话“村村通”工程。目前,全国行政村通电话的比例达到99.2%。

农村互联网建设

边远山区实现手机信号覆盖,图为贵州黎平县肇兴大寨侗族姑娘吴义萍在用手机同朋友聊天。

浙江萧山农村 浙江农村 贵州农村

西藏林芝地区农村

71万个村庄散布在东西距离超过5500公里,南北纵深超过5000公里的辽阔国土内,可以想见该工程之规模。

第三篇:市科技局“村村通”工程工作总结(精选)

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为积极贯彻区、州两级党委、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利用‘村村通’等模式,加快信息进村入户,促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进程”的精神,经过积极争取,我市被列入自治区首批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试点县市,市科技协调投入资金近30万元,配发80台光彩农家宝信息机,实现我市“科技网络到镇,科技信息到村”的农村信息网络建设。目前,我市的“村村通”工程已全面启动,为更好的发挥“村村通”信息机的作用,市科技局已于近期完成了分批组织对免费发放信息机单位的信息员进行操作培训,培训时间14天,培训内容包括机器注册、信息下载、发布及基本的网络知识及操作技巧等。

一、思想重视、认识到位

近几年,我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不断加快。XX年,我市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90%以上的乡镇步入区、州科技进步先进行列。同时,科技兴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科技得到快速发展,农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确立了优质米、蔬菜、食用菌、养殖业四大农业支柱产业。但是,在发展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市农业技术力量薄弱,生产技术落后,特别是农业信息化水平低等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市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效益的进一步提高。为此我们与北京光彩农业信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合作,依托该公司自主研发的“中国农业科技信息进村入户系统(SpEC)”,该系统是最适合农村的全国星火农村技术市场信息(应用SpEC系统),村村通侧重农业信息及技术资料的快速便捷传输,网络终端安装简便、易用、好用、实用、实效,能有效解决“农村一公里”问题,有效解决农村信息闭塞问题。在全市实施农业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建立起一个有效的信息搜集和发布平台,就能极大地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广大农民得到实实在在信息实惠。

二、具体措施

“村村通”工程信息机培训总结

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为积极贯彻区、州两级党委、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利用‘村村通’等模式,加快信息进村入户,促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进程”的精神,经过积极争取,我市被列入自治区首批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试点县市,市科技协调投入资金近30万元,配发80台光彩农家宝信息机,实现我市“科技网络到镇,科技信息到村”的农村信息网络建设。目前,我市的“村村通”工程已全面启动,为更好的发挥“村村通”信息机的作用,市科技局已于近期完成了分批组织对免费发放信息机单位的信息员进行操作培训,培训时间14天,培训内容包括机器注册、信息下载、发布及基本的网络知识及操作技巧等。

一、前期准备工作

1、依据米泉市的实际情况和信息机的主要功能,制定设备分配方案

(一)乡镇及行政村

序号乡镇及行政村配套设备数

1古牧地镇15套

2长山子镇17套

3羊毛工镇12套

4三道坝镇15套

5铁厂沟镇8套

6柏杨河乡3套

合计70套

(二)市直机关及站所

序号单位名称配套设备数

1市农业局1套

2市种子站1套

3市农技站1套

4市兽医站1套

5市草原站1套

6市林业推广站1套

7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1套

8市科技局2套

9市劳动就业局1套

合计10套

全市乡镇、行政村、市直机关及站所合计配套设备数:80套

2、为确保“村村通”工程筹设哪项利实施和最佳运行效果,制定米泉市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运行管理办法(试行)

3、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针对农家宝信息机318型的具体操作以及北京光彩农信平台的利用,本着使信息机操作员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发挥信息设备的最大效益的目的,制定培训计划。

二、培训过程

首先请专业技术人员讲解信息机的注册、信息下载、发布及基本的网络知识和操作技巧,培训采取集中理论授课、上机操作、分散实地指导与上机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第四篇:村村通工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简况

一、全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1998年以来,为解决我国部分农村地区收听不到广播、收看不到电视的突出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广电总局共同组织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村村通工程实施以来,有效扩大了农村广播电视覆盖,解决了1亿多农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问题。

实践证明,村村通是各级政府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是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工程,对于传播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技知识,对于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促进广大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新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新疆地域辽阔复杂,人口居住分散,是实施村村通工程难度较大的省区,自治区将其作为重中之重的一项工作,不断加大力度。1995年,在自治区40年大庆期间,我区开始实施了“乡乡通广播电视工程”,解决了500个盲点乡通广播电视的问题。

1998年—2001年,我区共建成开通广播电视盲点村1658个,主

要采用无线和有线小前端两种技术覆盖方式,新增广播电视覆盖人口约85万人,使我区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各增加5个百分点左右,分别达到87.91%和90.28%。

2003年,在全疆587个新通电行政村中实施了通广播电视任务。其中解决广播电视双盲点村13个,广播盲点村14个,电视盲点村9个,集体收看(有线电视)村551个。

在2004—2005年的村村通工程建设中,我区完成了1951个50户以上(和田地区是20户以上)已通电行政村和自然村的通广播电视任务。主要采用无线发射方式进行集中覆盖,对极个别建设点采用有线方式。在只有一个主体少数民族地区实行“4+2”(即2套中央台汉语电视节目、1套自治区汉语广播节目、1套自治区民语广播节目)覆盖方案;在多民族聚居地区实行“5+3”(3套汉语电视节目、2套主体少数民族语言电视节目和1套汉语广播节目、2套主体少数民族语言广播节目)覆盖方案。

村村通工程实施以来至2006年,我区共完成4696个广播电视盲点村的建设任务,累计投入资金11248万元,覆盖人口达233.51万人。

2007年,国家下达了“十一五”期间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我区确定了在“十一五”时期的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中两方面的重要任务。一是在巩固已有村村通工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实现全疆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盲村”的通广播电视任务;二是立足于大功率无线覆盖工程,大力提高农村地区的广播电视无线覆盖水

平,使广大农牧民群众能够无偿收听收看中央一套广播和中央一、七套电视及本省区的第一套广播电视节目。

十一五期间,我区建设任务总数为11883个点,其中2007—2008年建设任务数为6050个,全部采用直播卫星方式解决。2008年6月,国家直播卫星成功发射。目前,国家补助资金和自治区配套资金全部到位,国家广电总局已完成直播卫星接收设备的招标工作,预计2009年6月底前完成建设任务。

在村村通工程的基础上,国家从2006年在我区实施了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这一工程主要是加强中央第一套广播和中央第一、第七套电视节目对农村的无线覆盖。我区2007年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一、二)阶段建设任务为更新改造全疆88个台站的162部发射机及附属设施,2008年6月30日工程任务已全部按期完成并开播。

随着村村通工程的延续和深入,新疆广播电视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无线广播、有线电视、甚至无线数字电视也开始进入农牧民家里。“村村通工程”使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传播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了广大农牧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被广大农牧民群众称为“德政工程”。

第五篇:农村有线电视建设的调查分析

一、调查背景

7月下旬,笔者就“推进农村有线电视建设”专题在大仪镇进行了调研,先后座谈、走访了部分镇村干部、文广电中心负责人、广电管理人员和部分农民群众代表,听取了他们对农村有线电视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二、调查内容及分析

近几年来,大仪镇党委、政府一直将农村有线电视建设视为“朝阳产业”和“无烟工厂”,积极规

范运转机制,努力培育发展空间,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截止到2005年6月底,全镇有线电视通村率为85,入户率为35,居全市各乡镇前列,镇文广电中心也已走出运转难的困境。大仪镇有线电视发展尽管已开始走上规范管理的轨道,但依然属于低水平的发展,存在的弊端还很多,如入户率低、村组发展不平衡、发展后劲不足等等。通过对大仪镇有线电视发展过程的解剖分析,我们发现我市农村有线电视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制约因素:

(一)资本投入有顾虑。有线电视是高投入、高消耗的行业,网络线缆的放装和维护需要相当可观的资金投入,而我市丘陵山区农村大都地貌复杂、住户分散,无形增加了有线电视建设的成本。以大仪镇为例,目前发展的重点村组都离集镇较远,由于线路长,有线电视放装需要投入的成本相对较大,网内农户的发展十分缓慢,其主要原因还是590元的初装费门槛过高,成为农村有线电视发展壮大的拦路石。如果投资者能解放思想,放眼长远,尽量少收或不收初装费,那样用户的数量必然激增,投资人也必将受益无穷。然而投资者最大的顾虑是:投资有线电视是一项长期长效行为,下一步有线电视管理的方向难以确定,万一投下去刚有收益就被市局收上去怎么办?大都承包经营者观望态度比较明显,不愿过多投资,因而对快速放装形成制约。

(二)经营运转有压力。目前大多乡镇文广电中心存在基础薄弱、投入的成本过高、利息负担过重而运转困难的压力。就大仪镇而言,由于初期有线电视投资成本较高,而实际用户没有达到预期要求,在2002年内部实施承包经营时总负债达190万元,这部分负债绝大部分属于内部集资和社会集资,年付息达5万多元,同时由于有线电视普及率不高,文广电中心在支付贷款利息后,收入无几,给正常运转带来相当的压力,中心根本无力积累资金用于再投入。

(三)管理体制有障碍。目前我市各乡镇文广电中心属地管理,各自为战,因财力和发展情况不同,各乡镇的有线电视建设极不平衡。由于市广电局对乡镇文广电中心仅是业务指导关系,市里对乡镇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奖励机制,因而各乡镇领导干部对有线电视的建设也不够重视,缺乏有力的行政推动手段和措施,取得的实绩也不明显。同时文广电中心内部人员管理上也存在障碍,其职工属事业编制,而经营上又相当于企业性质,人员管理介于事业与企业之间难以操作。大仪镇广电口有5名编制,除1名技术人员外,其余4人虽然联系各承包组,而真正从事实际操作的都是编外用工人员,管理上有些无奈。

(四)群众发动有难度。在调研中我发现,已安装了的农户对有线电视都比较认可,认为有线电视与自来水、电话一样成为农户“达小康”的一个重要标准。然而广大农民普遍负担重,思想守旧,消费倾向不足,这是农村消费的大环境,再加之许多村组农户由于地处偏僻,经济水平不高,又有住房、教育、生病等因素的制约,给农村有线电视的平衡快速发展带来难度。同时无线电视免费接收与有线电视的有偿安装与收视也形成了较大的反差,无线电视对农民群众更具有“亲和力”。此外,有线电视网络自身的局限性也失去了一部分农村用户,如受电力限制、雷击对网络设施存有威胁、线路老化以及故障维护不及时等等,这些非正常因素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群众安装有线电视的积极性。

三、调查建议

基于我市农村有线电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如何进一步做好培育引导工作,促进农村有线电视健康快速发展,我们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一)及早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革

我市各乡镇处于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状态,很难发挥广电系统的整体优势,不适应有线电视交互性、个性化、专业化服务的需求。体制的不顺畅和“放收”方向的不明,已成为我市农村有线电视难以起飞的最大障碍。因此,及早明确体制变革的方向并迅速行动已成为当前广电系统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如果要“收”,可由市广电局成立网络公司独立经营,由原有的行政机关管理转变为企业集团集约化管理,实现全市联网,上下贯通,优势互补,共同所有,共同受益,以解决系统内部存在上下脱节、管理分散的问题。如果要“放”,要制定并完善民间资本的引入机制,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有线电视建设,谁投资谁维护谁受益,并签订5—10年的合同以保证投资者的经济效益,这样才能打消民间资本注入的后顾之忧。

(二)加大政府宏观政策的扶持和推动力度

政策无疑是事业发展的动力。我市广电系统要在体制改革、资产重组和网络的企业化改造等方面做大量的工作,这都需要政府提供相关的政策依据才能得以启动。发展农村有线电视事业既然已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十大工程”,也是创建“文化先进市”的重要举措,更需要市政府采取切实的行政推动措施,把农村有线电视发展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对乡镇层层落实,纳入镇村干部的考核目标,同时建立对

乡镇发展有线电视的考核奖励机制,对有作为的乡镇给予表彰并推广其管理经验。此外,还要做好广电、供电、金融部门及相关企业的协调联动工作,让他们加大对农村有线电视建设的扶持力度,给予优惠政策,确保服务到位,为发展农村有线电视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

(三)多种渠道开辟资金投入来源

大仪镇文广电中心有线电视投入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内部集资和社会贷款两大块,目前这两块的筹资都达到了承受的极限,特别是每年的利息包袱已给中心运转带来压力,金融企业也不愿承担借贷风险,再想筹资已无门路。农村有线电视建设要想取得质的飞跃,单凭广电力量还不够,各乡镇广电中心自身要敢于打破行业垄断,进行市场化运作,积极拓展投资渠道,勇于吸纳社会资金,健全投融资体制,鼓励社会办传播产业,形成政府投资为主,集体、个体、合资等多种形式的多元投资格局。要敢于走企业化和股份制的道路,促进企业资本与有线电视产业的有机结合,对引入的新资本按“存量不变,增量分成”的原则推进业务的增值,使农村有线电视产业迅速发展壮大。

(四)用有效的手段引导推动农民消费

绝大多数农户已习惯无线收视的一劳永逸,同时对有线电视的节目丰富、信息广泛的优点不够了解,更多的是对有偿收视一时难以适应,这都需要广电系统及地方政府部门作宣传和推动工作。一方面广电工作人员要走村串户进行宣传动员,让农民了解有线电视并逐渐接受;另一方面市广电局要办好仪征地方电视节目,特别要增加农村专题节目容量,甚至可以考虑建立专门的农村生活频道,让农民看到更多的农业科技信息和生活常识,让农民觉得有线电视是生活中不可忽缺的部分,同时还要加强对乡镇广电中心所办频道的检查指导,提高乡镇自办节目质量。对于有线电视初装费和收视费的收缴,既要灵活机动,又要体现更多的人性化管理,对特别家庭如五保户、单亲户、困难户等给予一定优惠政策,让农民更多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五)建立满足农村消费需要的运行维护机制

农村有线电视网络经营,要结合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既注重经济效益,又兼顾社会效益。如在初期只注重发展,忽略了维护管理,加之网络长期的运行中,经受了自然的老化、人为的损伤,故障率往往会很高,而[好范文-www.xiexiebang.com,找范文请到xiexiebang.com]传输质量的优劣和服务质量的好坏,就会直接影响到有线电视用户的积极性。广电工作人员要树立优质服务的理念,在服务质量水平上作出承诺,如6小时解决一般事故、24小时解决重大事故等,做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此外,文广电中心还要通过规范管理、建章立制、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维护维修技术水平等,确保工程设备高质量运行,从而不断扩大入户率,达到“以网养网”的目的,使“村村通”早日实现,并逐步达到“户户通”和“永久通”,为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实现农村“全民奔小康”发挥应有的作用。

下载市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的调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市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的调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市“村村通”工程建设经验介绍(范文大全)

    长治市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居太行山之巅,辖13个县(市区)、132个乡镇、3481个行政村,总面积13896平方公里,总人口319万。长治市境内80为山地丘陵,自古交通不便,山高沟深。当年曹操北......

    ×市“村村通”工程建设经验介绍

    三百万民众苦战太行八千里路网助推小康——长治市“村村通”工程建设经验介绍长治市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居太行山之巅,辖13个县(市区)、132个乡镇、3481个行政村,总面积13896平方......

    县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实施方案

    近年来,我县农业科技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基础设施有了较快发展。特别是借助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使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初具规模,信息网络建设实现新的突破,......

    三夏安全生产有线电视村村通070605

    安庄镇: 强化措施确保三夏工作顺利进行 安庄镇在今年的三夏生产中,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突出安全生产这个重点,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有效确保了三夏生产的顺利进行。 这个镇充分......

    关于实施村村通广播工程的调查意见

    韩岗镇关于实施村村通广播工程的调查意见 11月21日,韩岗镇就拟实施“村村通”广播工程向彭庄、刁集、杜庄、李坊、刘庙等五个村村民开展调查,每村分别调查10人,现就调查情况整......

    ×市“村村通”工程建设经验介绍(最终版)

    三百万民众苦战太行 八千里路网助推小康 ——长治市“村村通”工程建设经验介绍长治市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居太行山之巅,辖13个县(市区)、132个乡镇、3481个行政村,总面积13896平......

    村村通工程介绍

    村村通 “村村通”是国家一个系统工程,其包涵有:公路、电力、生活和饮用水、电话网、有线电视网、互联网等等。 2004年1月16日,信息产业部下发了《关于在部分省区开展村通工程......

    农村信息广播喇叭村村通工程基本情况

    李天木乡农村广播村村通基本情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村信息化已成为推进现代社会发展和建设的一个重要措施和标志。目前,我乡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