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致富能手演讲材料
致富不忘根 创业富乡邻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叫***,是***村党支部副书记。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致富不忘根 创业富乡邻》。
作为一名普通村干部,一名有着25年党龄的老党员,能够站在这里向各位领导和同志汇报我的工作,我感到非常荣幸、非常激动。三年时间里,我从一个花卉苗木种植的“门外汉”,到如今拥有20亩基地、年收入近百万元的种植大户,不仅让自己的日子过的“红火”起来,而且带动附近乡邻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希望之路。
当过兵、养过猪、开过厂,文化程度并不高的我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这对我来说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2007年,武汉市林业集团薏莱公司在我们村租赁土地,开始发展花卉苗木项目。失去了土地的我跟村里大多数人一样,成为名副其实的“下岗农民”。村民中,除了外出务工的劳力外,一部分人开始在苗木基地打工维持生活。当时,作为村干部的我,一方面积极为林业集团提供服务,协调解决生产中的各种矛盾纠纷,另一方面在基地边打工边学技术,随着对花卉苗木业的接触和了解的加深,我深深地被红叶石楠良好的发展前景所吸-1-
引。“他们可以做好,我们就不行么?”“何不借着这次机会,大干一场呢?”有了这个念头,我开始有事无事的泡在苗床边,向技术人员请教如何扦插,磨着技术人员学习苗床管理,开始有事无事的拿着本苗木种植管理技术书籍躺在床上整夜整夜地失眠。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我还经常扎进村里的农家书屋“充电”,了解苗木栽培和管护技术。在掌握了红叶石楠的育苗技术和市场销售规律之后的某一天,我终于鼓起勇气,怀着忐忑的心情向公司的老总们表达了自己想要培育几亩红叶石楠的意愿。这一天,成为我人生的转折点,开启了我人生中的另一扇窗。
就这样,从2008年栽种第一批5亩红叶石楠,到2009年的10亩,2010年的15亩,再到今年的20亩,我从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农民“门外汉”,成长为村民口耳相传的红叶石楠“土专家”。今年我还跟别人合伙租赁了1000亩土地,发展蔬菜项目基地,开始了由“小打小闹”到“股份制经营”的蜕变。
“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了才叫富。”虽然现在很多村民称我为“叶老板”,但是我更喜欢听他们叫我“叶书记”。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在村里工作了23年的我一直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让乡亲们都过上吃穿不愁、安稳富足的好日子。
我所在的胜利村一共有13个村民小组,分布在107国道两旁,一直以来,村里是人多地少。2010年,在面对全村党员群众发家致富的强烈愿望和迫切要求时,我率先在“党员双带”基地的入口处,树立了一块承诺公示牌,向全体村民郑重承诺:今年内搞好2期苗木繁殖,培训120名苗木种植能手;每年吸纳30余村民务工,临时性散工300人;指导、扶持9户农户繁育苗木200万株,帮助全村50余户种植花卉苗木;力争三年内使全村苗木繁殖面积达500亩,苗木种植户户平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面对我的承诺,一些村民提出了质疑,有人说:同行是冤家,谁会傻到给自己制造竞争对手呢?也有一些信任我的村民找上门来询问,对那些要求打零工的,能给他们安排到苗木基地的我都尽量安排,对那些需要学技术的我都无偿耐心地把种植技术传授给他们,甚至主动上门指导他们如何育苗栽培。如今我的承诺除了最后一条需要三年的时间来完成以外,其他的三条都已经兑现。村民们对我也更加的信任。
现在我的苗木基地里,安排了近30名村民常年工作,补种季节还会安排临时性散工,一年差不多300人左右。这样上至七旬老人、下至20多岁的年轻小伙,只要有劳动能力,都可以到我的基地来打工。他们中,固定性的工人人平年收入在2万元左右,散工工人一年也有近万元的收入。
65岁的村民余厚玉和老伴是典型的留守老人,家里的土地被流转后,孩子们都到外地打工去了。去年春天,余爹爹找到我说,想到基地里打份零工,补贴家用,希望我给他个机会。考虑到老人虽然还有劳动能力,毕竟上了年纪,我就给他安排了一份浇水、锄草的工作,同时安排他老伴在基地里做些简单、轻松的零活,这样老两口一年增加了近3万元的收入,不仅不用子女给生活费了,生活还有了富余。
同村村民叶卫斌看到我种苗木致了富,也来向我讨教。他们夫妻俩以前靠种地为生,一年辛苦下来最多也就万把块的收入。我告诉他,现在红叶石楠的行情很好,一亩苗床就可以顶他平时干一年的收入。在我的鼓励下,去年春天叶卫斌一次性种下了3万株红叶石楠种苗,我还把自己总结的一套育苗、管护经验传给了他。去年年底,他的第一批成苗卖出,赚了1万元,另外一批成苗今年再卖,预计至少还有2万元的收入。尝到了“甜头”的叶卫斌一家今年加大了投入,一次性栽下了20万株红叶石楠,按照一株赚1元的标准,只要一年的时间,叶卫斌就会赚回一栋小洋楼。
老百姓种苗不够了,我经常从自家的基地里剪一些免费送给他们;老百姓的技术不成熟,我免费上门给他们做技术顾问;
老百姓的成苗卖不出去,我主动帮他们找市场、找销路。一年半的时间里,我累计帮助同村村民繁育苗木200万株,培训出100多名苗木种植能手。现在胜利村已经形成了一条花卉苗木种植产业链,50余户农户走上了靠苗木发家的致富路。
我常说,是党员就要有个党员的样子,干什么都要带头,群众有了困难能帮忙的就要帮忙。虽然我只是个村干部,不懂什么大道理、硬道理,但是我知道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向你反应问题,是出于对你的信任。因此对于村民反映的问题和要求,不论事情大小,只要政策允许,只要群众有需要,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田间地头,我都会尽心尽力的去解决。
2009年,村里的泥瓦匠叶世斌找到我说,希望帮忙找个活干,家里的老房子垮了,而家里实在拿不出钱修房子。我赶紧托朋友们四处打听,终于帮他揽了个活儿,为一家公司修建院墙,这个工程下来,叶世斌赚了3万元,不仅把老房子重新修整了一番,还有了多余的钱安排生活。
村民胡承凤因患上癌症花去了家里的全部积蓄,由于丈夫在坐牢,孩子刚参加工作,生活难以维系,去年年初,胡承凤找到我希望帮她解决一下生活困难,我当即拿出200元给了她,后来她陆陆续续来村部寻求帮助,每次碰到她我都会给100元或200元,直到去年11月份,胡承凤说要动手术,需
要5、6000元的费用,我把手上仅有的4000元现金都拿给了她。对此,她一直很感激,说给我添麻烦了,以后再不会来找我借钱。后来听说,胡承凤虽然手术做完了,但是还是没有熬过今年春天就离开了人世。
带着村民共同致富,帮助村民解决难题,调纠纷,送温暖,我所做的都是一些平凡琐碎的小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感人至深的事迹,有的只是一个普通村干部的满腔热血和一个退伍军人对家乡的无限热爱。我知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所做的还不够多、不够好,离广大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的种植规模还不够大,对市场的把握还不够准,村里依然有一些人还没有富起来,这些还需要我们花很大的力气去努力,去改善。但是,我想说的是,能够不遗余力的为胜利村的新农村建设和村民增收添砖加瓦,我感到非常自豪、非常骄傲。今后,我会更加努力,以实际行动带领村民冲刺新的致富增收目标,让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二篇:致富女能手演讲材料
文章标题:致富女能手演讲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姐妹们、您们好!
今天有机会与各位姐妹学习、交流,我感到十分高兴,我是XX村的村民,并担任村委会妇女主任,从我自身的经历来说我深感现在的社会政策好、改革开放好,因为有了好的社会政策,才能使我们每个勤劳的人有好机会各自展显自己的才能来发家致富,在好的社会环境中,才能使我的孩子有机会受到良好的教育。
我是1984年结婚到本村的,当时婚后的家境十分贫困,上有七十岁的老公爹,后来接连生了二个孩子,一家五口过着贫穷的生活,要想生活有改善,既要勤俭更要勤劳,我和丈夫商议后,决定除了20亩承包责任田外,就开始每天起早贪黑的推着卫生车做起了家庭凉面、凉皮小吃生意,我们的宗旨是:一要卫生好、二要货真价实,所以我们的小日子也一天天的好起来了,家里也有了一些收入。我的丈夫是一位正直、朴实也很孝敬老人的诚实君子,为了使家里的生活更加美好,我和丈夫商议,后来又开了一个家庭商店,由于我们勤检持家,买卖公道,所以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1996年7月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96年被村民们评选为妇女主任,一干就是九年,九年中我对工作努力做到尽心尽责,为村民们排忧解难,为妇女姐妹发家致富出谋划策,并且在家中侍奉着卧病在床的老公爹,一直到老人去世。我和丈夫的言传身教使孩子懂得了先要做人、再学会做事。不幸的是98年我的丈夫又因心脑血管疾病而住进了医院,再一再二的住院考验着我的坚强意志,昂贵的药费使家庭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但我和丈夫相敬如宾,直到2002年丈夫撒手离我而去,我痛心的一人又担起了家庭的重担,除了村委会的工作,回到家仍要坚持指导孩子学习,教育他们要发奋读书,自强不息,在2004年我的女儿已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兰州商学院,女儿在上大学临走时对我说:“妈妈,您放心,我不论在哪儿学习,我都一定会争气,我决不会给您丢脸,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您和我爸对我的希望,现在女儿在大学也担任着班干部,并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虽然女儿现在很优秀,我也很欣慰,但是我还是在严格要求着她,要求她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刻苦学习,掌握好每门功课,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所有教导过她的老师,用她学到的过硬文化科学知识来回报社会,虽然我经历了过去很多磨难,可喜的是孩子的成长使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更有村里的兄弟姐妹对我的关心和信任,和社会对我的认可,是我对生活更加充满了信心,今后我会继续努力工作,好好生活,谢谢大家!
《致富女能手演讲材料》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致富女能手演讲材料。
第三篇:农村创业致富能手心得体会
农村创业致富能手心得体会
我叫〃〃〃,家住〃〃县〃〃乡〃〃村〃〃组,1996年退伍后,外出务工,务工期间增长了不少见识,学到了一些致富本领,掌握了一些致富信息,1999年返乡后,为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决定从种植经果林入手,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辛辛苦苦创业10年,打造一个农业生态园,将所学知识转化成经济成果。10年来,就其中酸甜苦辣,感慨良多,就创业的几点心得,与各位有志在农村开拓的同志共享,相互勉励相互促进。
一、确定目标,说干就干。创业,要有一个具体目标,并且充分分析利弊,包括因此带来的风险,权衡考虑后,积极争取家人支持,说干就干,目标确定后,我迅速从外引进树苗后,风风火火地带着家人在自家地里、山坡上种植,一步一步向生态农业园挺进。
二,走自己的路,任别人怎么评说。创业时期,周围群众当时还无法理解,认为我闲着没事干,连自家生活老本(农民的土地)都拿糟蹋了,今后吃什么?但我没有退缩,一干就是近十年。到目前为此,已投入资金近20万元,从而有了今天初具规模的农业生态园,正跨入产生较大经济效益的转型期,预计不到五年,农业生态园将为我带来10余万元的经济收入。
三、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掌握科学种养殖技术。在原来的创业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也付出了很多艰辛,但今天不同了,他们已开始步入了信息时代。现在的发展趋势、扶持政策、信息网络、教育条件将助推我们快速发展,资金投入虽然是农民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但技术、信息方面已不用愁了,只要肯学习,技术、信息的问题就可以解决,除了多向外借经、实践探索外,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就是我们最好的学习的平台。
四、扩大种养植规模,发挥模范作用。一是不断从产品的名、优、特上下功夫,淘汰劣质品种,拓展优良品种,塑造特色品种,联合周围农户扩大种植面积,提高技术水平。二是发展林下养殖业,在近百亩的速生杨、桦树林内建立一个养鸡场,利用林下草场优势孵虫养鸡,打造绿色食品。三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规划区域,培育多位一体的农业生态观光园,与米底河、本村白果组的白果树形成乡村旅游带;四是加强管理,管理才能出效益。
五、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带领群众致富。随着群众观念转变,和对致富的渴求,我积极向群众传授相关创业经验,种养殖技术,让群众充分认识到了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性和必然性,认识到科学技术对致富的先进性和可靠性,激发群众积极参与创业和学习的热情,拓展增收渠道,带领群众发家致富。总之,在创业致富的路上,离不开艰苦奋斗,天上不会掉馅饼,要勇于开拓,勇于进取,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其次,发家致富,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离开远程教育的平台,离开先进科学技术的学习,发家致富的梦想就是空谈。为此,要脱贫致富,就要树立自力更生意识,要拼搏、要进取,要树立科技兴农意识,要加强学习,提升技术技能,这样,才能改变贫穷落后的状况,才能向小康生活挺进。
第四篇:农村青年致富能手事迹材料
农村青年致富能手事迹材料
——XXXXXX XXX,男,XXX出生。是XXX的农民,文化水平低,又无特殊技能,看到村里、邻居们都发家致富很。他看到无人问津的大戈壁滩,就萌生了想开垦荒地的念头,在家人的支持下,他向所属XXX村委会提出要求开垦,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历程。
从下岗职工到开垦荒地带动村民从事产业化经营,XXX敢为人先、勤劳致富的事迹在当地成为美谈。
穷则思变,XXX的畅销使从未有种养经验的XXX萌生了开垦荒地种植梨树的念头。2004年,XXX在家人的支持下,在村南面无人问津的戈壁滩上开垦荒地,改良土壤,一次性把没人要的上千亩地推荒种棉,改良生产。
创业过程总是充满坎坷曲折,起步时可谓一帆风顺的刘水欣也不例外。2007年春季,大风天气来袭,连续几天气温都在零下摄氏度。有经验的农民都说,如果气温继续下降,一定会耽误播种时节,可是这个农时又耽误不得,大风将才播下的棉种大部分不能生长。
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XXX欲哭无泪。此时,他却不能倒下,“种,接着种。” XXX坚定地说。第二天,他就前往种子市场选购棉种,并在春分前全面完成补种。在种植XXX的同时,XXX还在新村修建了一座100亩的牛羊圈,养殖了200多头牛羊。
XXX富起来以后,心中一直记挂着周围的乡邻,他通过传技术、借资金等途径,带动了一批种植养殖户。带动致富的名声传了出去,不但在村里出了名,在乡里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一些农民纷纷与他联系,对于农民们提出的技术问题,他总是毫无保留地传授,甚至上门帮助解决问题。2008年以来,在他的带动下,全村的农民都以他为榜样。
如今,XXX已经是拥有上千亩土地种植大户,几百头牛羊的养殖大户,每年的纯收入都达到二三十万,每年的成果和效益都为新村起到了一个典型的亮点和带头作用,同时也被评为XXX的致富带头人。
第五篇:致富能手材料
农村致富能手材料
吐尔孙.司马义家住库尔楚园艺场一分场果农,今年36岁。从1996年到现在十几年间,他从一个普通的农村青年,通过自强自立,勤俭持家,靠种植勤劳致富,成为群众的榜样。
我依靠传统种地方式种植香梨,不少投资也不少流汗,但增产不增收,难以发家致富。生活也没有得到改善。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改变了过去“种植”的传统观念,萌生了用科技的想法。万事开头难,由于种植技术和经验的缺乏,种植遇到的困难一个接一个。面对这种情况,他不但没有灰心,反而激励了他提高香梨管理技术的信心,于是他白天就整体是围在香梨园旁观察香梨树;晚上,就在灯下学习《香梨管理技术》、等资料,学习香梨管理知识,并很快变成了管香梨的好手。在他的辛勤努力下,管园子得到成功。克服种种困难,不断摸索经验,依靠技术和苦干。由一开始的10亩园子、现在25亩香梨园,园子这一项年经济收入达到9万多元。加上日子越来越红火。
用我妈的话说:穷则思变,要致富多苦干。正因为他有与生活相搏击的勇气,有一双勤劳的手,才有今天的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