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台湾狂人李敖》有感

时间:2019-05-13 15:14: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台湾狂人李敖》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台湾狂人李敖》有感》。

第一篇:读《台湾狂人李敖》有感

读《台湾狂人李敖》有感

读完《台湾狂人李敖》后,我深有感触,我被这位特立独行的人所征服。我觉得,这个时代,真的需要这样有自己见解而且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人,而李敖就是这样一个人。

李敖,字敖之,台湾作家、中国近代史学者、作家、历史学家、文化学者、时事批评家。1935年4月25日生于哈尔滨,根据家中“李氏宗谱”所述,李家远籍云南乌撒,明太祖洪武年间自乌撒迁到山东潍县的,后迁居吉林省扶余县。他是台湾无党派人士,曾任台湾“立法委员”。因其文笔犀利、批评色彩浓厚,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所以自诩“中国白话第一人”。曾于2005年9月访问大陆,在北大、清华、复旦等三所顶尖高校发表演讲。有《李敖全集》、《李敖五十年》等多部著作。近年来在凤凰卫视主持了李敖有话说等节目,深受两岸三地华人朋友的喜爱。

李敖在文学、艺术、音乐等方面都很有成就,而以文学最为突出。

李敖生平以深厚学问做护身,博闻强识。以嬉笑怒骂为己任,自誉为百年来中国人写白话文翘楚。著作等身,以散文和评论文章为主,有《传统下的独白》、《独白下的传统》、《胡适评传》、《闽变研究与文星讼案》、《上下古今谈》、《李敖文存》等;近年出版的有《李敖的情话》、《蒋介石研究文集》、《李敖回忆录》和《李敖快意恩仇录》、《李敖议坛哀思录》、《红色11》、《北京法源寺》、《上山,上山,爱》《李敖有话说》、《李敖语妙天下》、《阳痿美国》、《第73烈士》等100多本著作和电视节目,被西方传媒追捧为“中国近代最杰出的批评家”。

李敖的作品以文字尖锐、不留情面著称。如其散文以及评论文章等,常常会引起争议:例如曾评价余光中“文高于学,学高于诗,诗高于品”、“一软骨文人耳,吟风弄月、咏表妹、拉朋党、媚权贵、抢交椅、争职位、无狼心、有狗肺者也”,并认为其言论粉饰了蒋介石当政时期国民政府的专制行为,这些评价引起的反应不一。但其评论往往一针见血,有理有据,“不仅能骂你是王八蛋,而且可以证明你是王八蛋。”

李敖还是一个古文物鉴定家,曾自喻张大千而后“中国五百年来文物鉴定第一人”。他不仅收藏有珍贵艺术品,还曾于台北牯岭街花了200块新台币得到了

丝质周越真迹,并著《周越墨迹研究--你不知道的故宫博物院》来研究其价值,周越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书法家,此书从根本上解决了古代中国书法在唐宋间艺术断层的问题。

李敖先生的音乐填词作品主要有《忘了我是谁》和《只爱一点点》。《忘了我是谁》是民谣时期的经典,但是来历很不一般。李敖对于自己的这部早期创作曾经进行过特别澄清:这首歌并非如外界所传,是因胡茵梦(台湾早期的著名影星,现在做心理咨询工作)而写,“写这首歌时,我还在坐牢,和外界隔绝,没有报纸看。一次,替我们送水的一个轻度囚犯,用包饭菜的旧报纸和我做交换,他要我写的字,我要他的报纸,我对着白墙很快就写好了这首《忘了我是谁》。所以,这首歌词创作过程很有趣,但并不是为胡茵梦写的。”李敖自言,这首词写得并不怎么好,之所以流传广泛,全赖原唱者王海玲以及作曲者的功力。有一点李敖没有说清楚的是歌词与原词是不一样的吗?

《只爱一点点》巫启贤从李敖诗集中选出来后作曲演唱的,收录在巫启贤《我是你的》专辑,这张专辑从来没有听过,介绍也很少。但是这首歌的确很好听,我甚至认为《只爱一点点》是巫启贤的最佳歌曲。

他的文风调侃而幽默,如曾引用英国的首相迪斯雷利讲的一句话:“世界上有三种谎话:谎话、可恶的谎话、统计学。”以讽刺统计学;但是也有人怀疑李敖对统计学的真正认知程度。杨照说:“李敖的英文程度不差,然而他显然殊少受到西方现代文学影响。他对现代哲学、现代文学,惯常抱持一份不信任的态度,他知道„艾略特已咬定小说到了福楼拜和詹姆士之后已无可为‟,不过他对福楼拜和詹姆士之后的现代小说到底长什么样子、玩什么花样,显然不甚了了。”胡适曾称赞李敖“比胡适之还了解胡适之”,但也认为李敖喜欢“借题发挥”,但李敖不以为然,认为“借题发挥”并不是坏事,对一个问题引发的思考和发散,继而或著作或立说,本就属于“借题发挥”耳,胡适本人早已为之,实在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最值得一提的是李敖的特立独行的性格。年轻时就因不满旧丧礼体制,就敢当着两千人的面表现出了“吾往矣”的气概,令“吊者”十分不悦。而为人惊诧的最突出的两点就是他的自大与好色。李敖自称:“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人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嘴巴上骂我吹牛的人,心里早就立好了我的牌位。”其自大自吹擂,令提倡谦虚的国人为之耳目一新。李敖在六十二岁时写回忆录,竟将自己早年的裸照刊登进去。而且他的书中经常有不少女性裸照,还撰写了关于性论的专书《中国性研究》。《李敖快意恩仇录》中有一章“宣淫记”记载其数十年性史与性经验。

其实,这一性格,从他的话语中就可以得体味出来。他又许多经典话语,我摘引了几句:

1、我骂人的方法就是别人都骂人是王八蛋,可我有一个本领,我能证明你是王八蛋。”

2、英国人说英国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对我李敖来说,我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正义。"

3、做弱者,多不得好活;做强者,多不得好死。

4、有时解释是不必要的--敌人不信你的解释,朋友无须你的解释。

5、笨人的可怕不在其笨,而在其自作聪明。笨人做不了最笨的事,最笨的事都是聪明人做的。

6、有人以为现代文明取消了牛马、代替以汽车。殊不知现代人要先做阵牛马,才能坐上汽车。

7、前进的理由只要一个;后退的理由却要一百个。许多人整天找一百个理由证明 他不是懦夫,却从不用一个理由证明他是勇士。

8、想骂我的人多着呢。要骂请排队,轮到不轮到还难说呢?

9、报仇的最好方法就是要比敌人活得久,活的好

10、不怕苦,吃苦半辈子;怕吃苦,吃苦一辈子。

李敖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真正有男儿骨气的人,一个敢作敢为、特立独行的人,一个有自己思想的人!我觉得他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教会了我们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怎样去坚守自我,怎样去成长成才!

第二篇:读《李敖评传》有感(最终版)

读《李敖评传》有感

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李敖是一座孤峰。作者在此书封面如是写到。

最早接触到李敖,是因为室友。见他整日捧着《李敖大全集》手不释卷,于是我便萌发好奇之心,猜想李敖究竟是何许人物?于是我百度了李敖,他头衔众多,是自由主义大师、历史学家、作家等等。他出生于1935年,无论是西方学者还是东方学者,对他评价极高,争议也颇多,愈发触动了我极强的好奇心赶快去先睹为快。

在看完李敖在北大、清华、复旦三所大学的演讲之后,我对李敖有了一个感性认识。他给我的感觉是幽默、睿智、学识渊博、极其富有激情。我想大多数接触过李敖或李敖文章的人都有一个共鸣,那就是他敢讲真话,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李敖14岁便跟随父亲从大陆来到台湾,2005年的“神州文化之旅”,是他阔别大陆56年之后再度返乡。那时的李敖,心情是激动、是担心。激动是因为终于能回到大陆看看那个令他日思夜想的地方,担心是因为多年的梦就要破碎,殊不知自己心中早已构建了一个大陆的模样。最终,李敖还是来到了北京大学。演讲第一句话便是“大家终于看到我了”,台下一片哗然。每一次演讲到触动心灵或是滑稽幽默之处,掌声总能响上十几秒。我深深地被他演讲中所折射出的博学、幽默、快言快语、正义、勇敢所动容。相信很多人在没见到李敖之前都有所担心,担心他是不是也像文章里那个“争强好斗、创古今中外告人无数、骂人无数历史”的李敖,直到见到他本人,大家心里的忧虑烟消云散。李敖是那样的有礼貌,纷纷招手与大家打招呼,友好示意。

这学期,一次偶然,我在图书馆卷帙浩繁的藏书中发现《李敖评传》,于是果断借阅,闲暇时便阅读翻看。《李敖评传》分上下集,共七百多页,终于在一周多的时间内看完。每每读到与之共鸣之处,总忍不住停顿一下,感慨李敖怎么那么有激情、学识那般渊博是我花毕生精力也所不能及的。李敖曾因国民党的迫害、因官司败诉四次入狱,感觉天都快塌下来,极度悲伤过,最长的一次牢狱长达六年之多,但他能乐观面对,把坐牢当成是一种享受,从此与世隔绝,社会的纷纷扰扰不再与他有半点关系。然后在狱中除了吃饭睡觉之外,全用来看书。李敖回忆说,坐牢结束之后,装了整整一卡车的书带走。等身著作,学贯中西,通晓古今,以及每一场演讲、每一篇文章中的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出处便在于他的勤学努力、时不我待。与其说读《李敖评传》这本书,不如说感悟李敖精神。“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孤独、大无畏,作为此生的信仰和追求。“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人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嘴上骂我吹牛的人,心里都为我供了牌位”的自信自诩,正应了他“我深信一种强者的哲学,我拒绝做弱者”的斗士精神,这与那些“光说不做、在其位不谋其职、不顾民生疾苦、阿谀奉承的下流之风势不两立。为正义上公堂、为真理拆殿堂、为烂党布灵堂、为一言九鼎建一言堂,李敖身体力行太多,时代的发展永远需要这种精神长驻。

英雄不问出处。以李敖精神自励,我希望做一个年轻气盛的有良知有血性的年轻人。

第三篇:读《李敖的三次惊世婚恋》有感

读《李敖的三次婚恋》

——我为卿狂

李敖,字敖之,小名安辰,中国山东省潍县人,台湾作家、中国近代史学者、历史学家、时事批评家,“中华民国”第6届立法委员。台湾无党派人士,因其文笔犀利、批判色彩浓厚,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所以自诩为“中国白话文第一人”。并在北大、清华、复旦发表演讲。凤凰卫视《李敖笑傲江湖》和《李敖有话说》等节目,为广大大陆观众所热捧。

然而剥去这些政治色彩和文学的光环李敖让大家关注的还有他的三次惊世婚恋。

我们可以说李敖狂,也可以说李敖是讼神,但不管外界怎么骂李敖都无法否定他满身的才气,也许是台湾当年独特的政治背景成就了当年锋芒毕露的李敖,但无论是怎样的成功都需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李敖当年遭到台湾当局的拉拢以及拉拢失败后的种种施压,包括查他的书,对他的软禁,以及多年的牢狱之灾,这些换做别人也许早就妥协的方法但是在李敖的面前不起作用,为什么,我认为这是一种强大的精神信仰的支撑。

而众多美女爱李敖的原因恐怕除却他的满腹才华之外还有这不为外界所动的人格魅力,在《我为卿狂》中作者细腻的笔触让人仿佛置身在那样一个年代,仿佛切身的感受到李敖三次惊世婚恋背后的辛酸与无奈,爱与不爱往往只是一句话的事,我们容易把爱想的太神圣,把爱想的想完美,可当爱情真的找上门来时又有多少人抱着不负责任的态度去爱,或者可以说是去玩,又有多少人是因为空虚寂寞冷才找一个看起来似乎门当户对的人来排遣寂寞。

然而那个说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别人眉来又眼去我只偷看你一眼,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别人的爱情像海深,我的爱情浅的人却在身体力行的告诉我们什么是爱。

他在王尚勤的家人各种逼迫下决定离开她,他给她的信里说:亲爱的C,我进入你的生命里,如果能跟别的男人有点点的不同,那就是我当你四年大学尾声的时候,在你身上打下了烙印。

你离开这个世界以前,也许会有一段时间来回想你早年的风流艳迹,你会回想起很多男人,你会回想到我,回想到我在你生命中所占的地位---那时候,我大概死掉很久了。

我时常想,我在你的一生中该占什么地位?对你的人生态度,会不会有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像一个小守护神,深深的支配着你,没有任何别的男人可以替代。

那种深刻的亟待想在自己爱人的生命里刻下烙印的感情,那种即将被迫分别,即将再也不见的无奈非刻骨铭心过无人能了解。

不可否认李敖刚开始的吸引力的确是因为他犀利的文笔,符合当时大众的逆反心理,他白话文第一人的功力,还有他深厚的文化底蕴,这让他在整个台湾文坛都名声大噪,甚至在大陆的名声都不容忽视。

那么他的成功取决于什么呢,严乔之类老师的善意指导?胡适这样大家的青睐?都不是,而是自身的努力,在《我为卿狂》这本书里,不仅有这三次婚恋的详细说明,而且还有深刻的映射着当时的社会背

景,以及李敖在这种背景之下的反抗和对知识孜孜不倦的追求。

故事的本身就是那个故事,再新鲜的情节也有老去的那一天,可是当一个故事放在一个特定的社会背景之下,那它的活力就是永久性的,就像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一样,说实在的,如果这样的一个故事放在现代,它跟越来越多的现代快餐文化相比没有更多有能让人倾倒的文化价值,但是加上它的时代背景就不一样了,当爱情和政治相融合,再简单的问题也会复杂化,正是因为日本军的侵略才成全了他们的爱情,就像故事的最后说的那样,他们的爱情是用一整座城池的衰败来成全的,在这么悲壮的一个主题背景下平凡的爱情也会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李敖和大明星胡茵梦的爱情就是因为和台湾当时复杂的社会背景相纠缠,才让人感觉到这么得缠绵悱恻,我不能去评判胡茵梦的选择是对的还是错的,或许在世俗的压力下任何一个女子都会有那样的选择,更何况是在当局政府和娱乐圈各种潜规则的压力下,胡茵梦的妥协在我看来是可以被原谅的,至少是可以被理解的。

李敖是这么回应胡茵梦的背叛的,他在和胡茵梦的《离婚声明》中说:

一、罗马凯撒大帝在被朋友和敌人行刺的时候,他武功过人,拔剑抵抗。但他发现在攻击他的人群里有他心爱的女人卢

布塔斯的时候,他对布鲁塔斯说:“怎么还有你,布鲁塔

斯?”于是他宁愿被杀,不再抵抗。

二、胡茵梦是我心爱的人,对她,我不抵抗。

当然还有小蕾对李敖的爱,这个被李敖称作最可爱的女人,在李敖的生命中扮演的同样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最后小蕾和王尚勤一样选择的是离开,虽然王尚勤是因为她认为李敖的背叛,而小蕾,我想我应该说是因为世俗的压力吧,或许世俗还不足以打败爱情,但是亲人的压力却足以让自己的信心崩塌,还有主要来自国民党的精神上的危险感,都让小蕾不得不在李敖进去监狱并且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来的情况下重新考虑自己的选择。

李敖在出来后试图去找她,但是小蕾走的彻底,这里我觉得小蕾是一个聪明的女人,既然决定要走,就不留痕迹,不留后路,修复的伤口即使技术再高明也还是会有伤疤,而爱情又是最容不得有瑕疵的东西。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如果每次爱情对李敖来说都是真诚的并且是刻骨铭心的,那为什么在上一段爱情的余热刚刚散去后李敖又接着开始新的恋情。

我的感觉是因为生活在继续,爱情是要有爱才能存在的,并且这种爱是源源不断的爱,是两厢情愿的爱,不是一方已经断了想法断了联系另一方还在执着,这不是爱,这是傻,傻到不要了生活,不要除了爱情之外的任何人。

李敖是一个聪明人,他不会这么做。

一个在文坛上锋芒毕露的人感情肯定是丰富而细腻的,如果他的生活永远只停留在过去,那不知道现在我们是不是还能看到这么多优秀的李敖的作品。

最后用李敖的一句话作为收尾。

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

中国人写白话文前三名是

李敖,李敖,李敖

嘴巴上骂我吹牛的人

心里都为我提供了排位

这就是那个狂傲的李敖,这些就是李敖的三次惊世婚恋。

一个温暖的午后,一杯温水,一个能被阳光照耀的阳台,一把躺椅,一本好书。

我建议这本书是《我为卿狂,李敖的三次惊世婚恋》。

第四篇:读狂人鲁迅范文

读狂人鲁迅

指导老师:

内容摘要:狂人是敞开了自身、解剖着自己、沉酣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抒发着大痛楚大悲悯的鲁迅。是他的热烈的生命激情,是他在长期压抑、苦闷、焦虑和挣扎反抗中的突然爆发,是他区结晶了的沉重的悲哀和愤怒之火。他疯狂地撰写封建的毒瘤,他血狠狠地吸吮那些恶人的思想。他也在吃人,吃着那些像恶魔一样打着信仰而吸吮人精神、灵魂的人。他癫狂,却又坚持。坚持“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他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关键字:吃人;癫狂 内容:

狂人是鲁迅笔下的人物。小说《狂人日记》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一个狂人的故事。鲁迅借助狂人的故事,来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在当时的社会中,人们深受封建礼教的毒害。它侵蚀了一个人的灵魂,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封建传统礼教的剥削、压迫下,要求反抗!

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狂人日记》即他的代表作之一。

鲁迅出生在一个破落的封建家族。青年时期,受到进化论、列夫 • 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在仙台观看了一场电影后,他决定回到祖国从事文艺工作。因为在那场电影中,他看到了中国人的麻木不仁;他看到了被封建礼教侵蚀的民族魂。他希望能通过这些书籍、报刊去唤醒一个中国人该有的民族精神。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中国新文学的第一篇杰出作品。

《狂人日记》的主题,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弊害”何在,乃在“吃人”,鲁迅以长期对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深刻观察,发出振耳聩聋的呐喊,封建主义吃人。

综观全文,从作品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到狂人实际上是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反封建礼教、反封建家族制度的启蒙者,他清醒着呢!封建礼教就是吃人,仁义道德是礼教虚伪的面具,这就是狂人对封建道德的定义。狮子似的凶心,兔子似的怯懦,狐狸似的狡猾。这就是狂人对吃人者本质的清醒认识。

作品中的主人公虽然是一个患有迫害恐惧症的狂人,但作品的主旨却并不是要写下层劳动人民所受到的迫害,更不是一个精神病人的纪实文学。而是要借狂人之口来揭露几十年来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因此作品中的狂人,实际上是一个具有暗示性、象征性的人物形象。他身上同时存在着理性、非理性、启蒙、非启蒙的特征,他是被庸人社会宣布为疯子的觉醒者、受迫害者、见证者和长期受压抑的战士形象,是在近现代社会受到的西方文化的影响,觉醒了却无路可走的知识分子的悲剧典型。

鲁迅通过一个清醒深刻的思想者被封建宗法制度强行剥夺自由思想独立人格而致狂,进而刻画了传统势力和礼教连同迫害狂想症病发时的种种表现都不容许存在。最后封建宗法制度与传统文化系统居然将狂人治愈,赴某地任候补官员将原来与制度、文化格格不入的反对者纳入到体制中来,驯服成为忠顺的维护者和奴才,以此揭露吃人的凶残,虚伪与“高明”。

中国社会和历史的野蛮性除了这直接的吃人外,还有社会的制度,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吃人,也就是对人的肢体的残害和对精神的残害。所以引申到家族或者礼教上也无所不可,在批判礼教和封建制度的时代,这也是很自然的。但绝不可以因为看到它象征的意义而完全否认《狂人日记》直接的材料和原有的主题,事实上存在的人对人的肉体的蚕食是不应该被忽略的,因为它的残忍性至少是和封建礼教同样可怕,更因为它是事实。

“五四”启蒙运动中,鲁迅以狂人之口发出最猛烈、最彻底的呐喊:道德吃人。不少人会嘲讽:“这道德怎么会吃人?”不少人觉得这“吃人”的称号应该赠予封建的礼教。然而,道德吃人又与封建礼教有着怎样的关系?殊不知一些造反的人一边赞赏狂人的思想,一边把“道德”改为“封建礼教”。从此,“道德”与“封建礼教”就有了本质的区别。

的确,人们认为“封建礼教”比“道德”更为重要,狂人的叫喊与斗争头子直接指向“封建礼教”。如“五四时代”就有人提出“破坏家庭”并主张学习“娜拉出走”,对现实生活的反抗,对梦想生活的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反对这个不平等的“道德吃人”的社会。而这个社会是“道德”吃人,并非人去改变“道德”。那些敢于站起来与“封建礼教”抗衡的人,他们是愚昧还是现实?妄想改变这个吃人的社会,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

人们在区分道德与封建礼教时,处在中立状态,稍不留神,便误入歧途!显然,《狂人日记》只是表明:要发现这道德的吃人真相,人就必须体验非道德的发狂般的大病;在肉体上的和精神上执著于“语无伦次”的“荒唐之言”,不服从安定,不但不能让病好了,反而更加不安分变成惹事生非的人。一味的揭露其隐情,只是徒增本身的烦恼罢了!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老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我怕得有理。

也许这只是鲁迅外《狂人日记》中对“道德吃人”的呼喊,揭露吃人现象的发生,从古代的“易子而食”到“前天狼子村佃户来说,吃心日干的事”,表现彻底批评封建礼教的勇气,表现了鲁迅“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他以文艺创作来改造社会和人生的总体精神。

在当时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深受封建礼教的毒害。我认为,这“道德吃人”与封建礼教的腐朽脱不了关系。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则向我们血淋淋地拨开了那层虚伪的面纱。它演绎了一个女人在封建礼教的渗透下,如何一步一步走向灭亡。《狂人日记》中也有一些较为醒目的片段:

„„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议论我,又怕被我看见。一路上的人,却是如此„„

我想我同小孩有什么仇,他也这样„„

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

它所展示的紧张、恐惧,追随着“他”的狂人一一展现。“我”之所以被称之为“狂人”,不仅是他不同与人的理想,更是那一种癫狂、炙热的追求。狂人是敞开了自身、解剖着自己、沉酣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抒发着大痛楚大悲悯的鲁迅。是他的热烈的生命激情,是他在长期压抑、苦闷、焦虑和挣扎反抗中的突然爆发,是他区结晶了的沉重的悲哀和愤怒之火,使正常的看客和论者们以为是他在发疯,而根本不知道自己们在昏睡。鲁迅在呐喊中不单发现了中国是一间“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铁屋子”,还发现这铁屋子就在自身之内,发现了自己要反抗传统势力的外在压迫,又背负着传统势力的内在压迫的矛盾。与其将他人禁锢在“铁屋子”内看着自己发疯,还不如切实际唤醒这些无知者的思想。

然而,在这样一个险恶的社会环境中生存,我们要怎么办?是甘心堕落还是奋起反抗?鲁迅,则选择了一条令人颤畏而敬仰的路。他举起笔杠子对着封建礼教进行抨击、摧毁。若说那群吃人的人是疯子,鲁迅也难逃其名,他毅然也是个疯子。面对沦丧的道德、扭曲的人性,进行犀利、猛烈的抨击。他的《狂人日记》,毫不留情地暴露了家庭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他就是一个疯子,一个无谓生死的疯子。他疯狂地撰写封建的毒瘤,他血狠狠地吸吮那些恶人的思想。他也在吃人,吃着那些像恶魔一样打着信仰而吸吮人精神、灵魂的人。他癫狂,却又坚持。坚持“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是的,在这无声的铁屋子里,只有发狂才能够触及灵魂,只有在疯狂中“自啮其身”,才能够揭示出事情的真相。而这一切疯狂,自始至终发生在“太阳也不出,门也不开,日日是两顿饭”的家庭之内,表明家庭是窝里斗的基本单位,家族和亲情是吃人的基础:人们的全部传统观念的根基和价值依据,最终都可追溯到生物性的血缘关系。

鲁迅的一生和美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他不仅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对美术有着精彩深的研究,而且还积极倡导大众美术,亲自参与了大量的美术实践活动,在中国美术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由爱国主义精神出发的改造国民性思想是鲁迅美术思想形成的根源基础。其主旨是:肯定美术的社会功利作用,强调美术与社会、时代、国民之间紧密的联系,把美术作为与一切黑暗、落后、腐朽的势力作斗争的武器,从而改变国民的精神。鲁迅美术思想的丰富内容体现出两个最基本的精神:一是关重并提倡大众的艺术,一是提倡现实主义的精神。鲁迅提倡现代的大众艺术,并注重古代的大众美术——民间艺术,以此来说明美术只有尊重大众,才会具有不息的生命力。

毛主席曾这样评价过他:“他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他是在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是的,这就是狂人鲁迅。

参考文献:《狂人日记》

第五篇:观看李敖复旦大学演讲有感

观看李敖复旦大学演讲有感

李敖,以特立独行蜚声海内外。

关于李敖,他的书我没有读过,对于他的了解,还是跟娱乐圈有关。

李敖先生很自信,自信到自负。他很会说话,同时很敢说话。对于娱乐圈的种种事情,他都有自己的独特的眼光,并且毫不避讳的说了出来。之前闹的沸沸扬扬的娱乐新闻,李敖以诬陷为名把小S告上法庭,事情起源于汪小菲与大S的豪门婚姻不知怎么触动到了李敖,于是双方的口水战不断,而最后的收场有点儿出乎人意料,李敖表示要连上5集小S主持的台湾综艺节目《康熙来了》才罢休。

在李敖上康熙来了与小S的调解会上,我对李敖的认识加深了,他在我心中也由原本的娱乐事件主角变成了一位豁达的学者。他调侃康熙来了对他始乱终弃,所以他生气被忽视了,还赠送蔡康永的《说话之道》给小S,还贴了标签让小S看:求饶有诀窍,让人不原谅你都难。他抱怨康熙节目组不邀请他,所以才会不停地写作,他的看似卑微实则体现了他的卓越,他的幽默把大事化小,他的睿智化干戈为玉帛。也难怪蔡康永在节目的一开始对他有这样的评价:李敖先生对于台湾言论自由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

李敖受邀分别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做了金刚怒目、菩萨低眉、尼姑思凡三场演讲。在我观看的复旦大学演讲的视频中,他一开始就显示了自己的幽默,把自己比作一台电风扇,头从左到右,再从右到左,就这样把一场官方定义的学术讲座融入了鲜明的个人色彩。这场讲演的主题是理想与现实,李敖用尼姑思凡这个接地气却新奇的说法让我一开始就被他折服,这样的比喻乍一听文不对题,仔细琢磨却别有一番味道,充分展示了大学者的文学功底。

其次我不得不说,李敖先生不仅对别人说话不留情面,自己的面子他也顾不上。当时他已69岁,身体倍儿棒,所以他敢直言不讳的调侃自己,一些略显低俗的玩笑缓解了大家的情绪,也让我见识到了言论自由者的不拘小节。

李敖先生的自负让我觉得他是一位很可爱的老人。他在演讲中说自己倚老卖老,其实现实社会很多人都会这样,工作优先录取有经验的人,学校里所谓的学长学姐,这是中国的常态,可是他却这么大摇大摆的说了出来,这种自负是需要有极为傲人的资本才可以毫无畏惧的展示给大家的。

李敖想得很开,在他79岁再次进入康熙来了的演播厅时,他引用过海明威书里一个临死的小女孩的话,她说我不怕死,可是我讨厌死。这次李敖上《康熙》的原因很简单,向大家证明自己还没有死。同时李敖还骄傲的说自己带上眼镜就可以跳骑马舞,他随身携带电击棒 来表示他的精神状态是战斗型的,在别人跟他有冲突时他是抵抗型的。就算到了这个年纪他也一直是积极向上的,是坦然面对生活的。

自负之人必有其可爱之处,我觉得我能从李敖先生的人生态度中收获良多。

下载读《台湾狂人李敖》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台湾狂人李敖》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李敖经典语录

    李敖十大名言录 李敖是那种“语不惊人誓不休”的人,作为以文为生的知识分子,他除了著作等身的鸿篇巨论,还传下了许多为人乐道的精辟言语。不少人都概括过,不才辑录十项,以为此可......

    李敖演讲稿

    李敖是个顽童,是个战士,是个善霸,是个文化的基督山,是个社会的罗宾汉,是个大作家,也是个大坐牢家,是个为自由而战斗的勇士,李敖演讲稿。李敖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自称......

    李敖经典语录

    李敖经典语录李敖(1935-),字敖之,思想家,自由主义大师,中国近代史学者,时事批评家,台湾作家,历史学家,诗人。台湾无党派人士,曾任台湾“立法委员”。因其文笔犀利、批判色彩浓厚,嬉笑怒......

    李敖经典语录(★)

    李敖经典语录李敖:其文五百年不朽;其人一千年不朽。一千年后,世界末日,什么都朽了。——李敖语录英才与蠢才得天下之英才而教之,无乐也;(“教徒弟,打师父。”又有何乐?)得天下之......

    李敖语录

    李敖语录1、政工是蝎子。有敌人,螫敌人;没敌人,螫同志;没同志,螫自己(饿慌了的时候)。他们被训练成了政战怪人,即使反了老K,也不会变回成正常人了。2、女人对婚姻的看法只有一种;男人对......

    李敖名句

    李敖名句 不要考验人,人是经不起考验的。 · 谈恋爱是以自欺始,以欺人终;搞政治是以欺人始,以自欺终. · 神话有三种:一,神话.二,台湾人的台湾独立.三,国民党的反攻大陆. ·......

    李敖名言录参考

    李敖名言录,这篇文章由成功励志网收集整理,有时候一篇文章,一个故事就能让人的一生改变,希望有关于李敖名言录的这篇文章能对您有所帮助!有失败,有英雄,但没有什么失败的英雄.文......

    读《我们台湾这些年》有感★

    读《我们台湾这些年》有感 基础医学院 1410124217 孙士伟 对于台湾的最初认识,记得就是从小学课本的日月潭开始,那基本上是台湾给我的唯一印象,当时,对我来说,台湾和日月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