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行村务公开打造阳光村务
推行村务公开打造阳光村务
开展村务公开工作是为了进一步保障农村基层农牧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农牧民真正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为提高村务公开的透明度,拉动农牧民的参与热情,柯坪县采取了一系列符合本县实际的村务公开工作相关措施,在全县推动村务公开工作全面运行。主要做法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
今年重新调整充实了柯坪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领导小组,建立起了“党政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共同参与、民政部门组织协调、纪检监察部门督促落实”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并建立了党政领导责任制。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摆在乡(镇)、村重要议事日程,各有关部门确定一名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人员,制定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近期目标和长期规划,结合实际分类指导。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协调会,把村务公开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考核基层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县、乡(镇)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专题会议研究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
二、加大政策宣传
针对村干部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对政策法规知之甚少,在开展各项工作中,自己违规违纪了还不知道,在有人举报了调查了才知道自己违纪了的现象,县纪委监察局经过多方的考察和实地的调研,认为村干部违纪违规问题不断增多原因是缺少一些他们能看得懂、理解得了、掌握得住的规章制度,县纪委监察局制定印发了《柯坪县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勤政廉政手册》,1
向全县四乡一镇33个行政村的基层干部予以发放。《廉政手册》分为廉洁从政、财经纪律、行为规范、财务监督、村务公开、民主管理6大类,从105个方面规范了农村基层干部工作行为,加强了农村基层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从而减少了农村基层干部违法违纪现象发生。
三、完善公开事项
一是明确公开时间。一般事项公开每季度公开一次,涉及农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以及群众关心的事项随时公开,常规公开由各乡(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统一公开时间。二是细化公开内容。柯坪县农村基层村务公开坚持“三个凡是”(凡是群众关心、凡是群众想知道、凡是群众有疑虑)的公开原则,依法依纪规范公开内容,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内容细化为6大板块:分别为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计划生育类、惠农政策类、社会救助类)、财务公开、示意图公开、党务公开(党建类、党风廉政建设类)、民主管理制度公开;50小项:规定将村规民约、村干部分工、计划生育政策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补贴落实、低保发放、救灾救济款发放、村级收入支出、党员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重大事项决策制度、民主理财制度、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等50项必须公开的内容。三是完善公开方式。通过固定公开栏、广播、电视、村民会议等有效形式进行公开。公开要求分步骤进行,第一步,村民委员会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依照规定做出公开的具体方案。第二步,村务公开监督委员会对方案进行审查、补充、完善。第三步,提交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联席会议讨论确定,最后实施公开。
四、推进民主管理
一是定期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大会。要求村委会要定期和不定期召开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让村民直接参与到关乎自己切身利益的事务中,村民会议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有十分之一以上的村民提议召开的要及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有二分之一以上的村民代表提议,应及时召开。二是结合实际开展村务公开。要求农村基层村务公开要严格按照县上制定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实施意见》,严密组织实施公开,公开不得有避重就轻,延误公开时效等问题,在公开中,强调多层次全方位,针对不同人群来确定公开方式,在不违反规定的情况下,由村民点题公开,要求公开什么,村委会就要公开什么。三是全面推广“四议两公开”制度。把“四议两公开”(村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制度作为农村基层党支部决议重大事项的有效途径,凡事都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杜绝村干部“家长式”管理和简单粗暴的不良风气。四是建立村民监督举报制度。在全县各村设立意见箱、举报箱,鼓励村民实名举报,对举报的违法违纪问题,经查属实的予以经济奖励,对诬告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进一步落实和保障群众的民主监督权。
五、落实管理责任
成立了村务公开领导小组,明确村务公开相关单位的责任和分工。由纪检监察部门负责指导、协调、督查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各成员单位履行职责情况以及违规问题的调查处理。组织部、农办、财政局、农业局(农经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司法局、民政局根据本部门工作职责,开展好村务公开的各项工作。
六、确保公开质量
一是建立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考核制度。把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作为基层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对有关部门和单位配合组织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情况进行考核评价,推动责任落实。村务公开工作覆盖面达100%,群众知晓率达80%以上。二是建立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各有关单位在村务公开工作中,做到了工作有部署、有要求、有督促、有检查,并定期通报村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对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三是将村务公开工作同各项荣誉相挂钩。各乡(镇)结合本乡(镇)实际,制定了本乡(镇)《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每年不少于4次督促检查。并建立了乡干部工作联系点制度,联系点领导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适时组织开展村务公开示范活动,把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作为考核评比“民主法制示范村”、“五个好”村党支部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与联系村的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评优、年终奖金挂钩。四是发挥农村“监委会”、廉政监督员作用。推行监委会人员测评制,每半年、年终,由村监委会成员组织不少于30名的农民代表,对村“两委”班子履职尽责、廉洁自律以及村务公开等情况进行一次测评,测评结果按满意度区分等次,与村“两委”班子考核、村干部奖励工资挂钩。五是不断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监督检查办法。村务公开领导小组定期检查指导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各有关部门每季度最少联合督促检查一次,对临时性公开的内容,随时开展
检查。对检查中发现不按规定进行公开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关人员批评教育、通报批评、经济处罚等处理。对存在问题较多、被通报批评2次以上的村,建议相关部门对主要责任人进行组织处理,涉嫌违纪违法的,由纪检监察、司法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柯坪县纪委监察局 2011年11月3日
第二篇:打造阳光村务
打造阳光村务 构筑和谐XX
XX镇纪委以打造“阳光村务”为抓手,结合本镇实际,重视组织领导、切实增强措施,规范运作村级民主管理、便民服务大厅建设,切实发挥村纪监委、纪检小组作用。真正把党务、村务和财务公开有机融合,使党员群众更好地了解和参与本村事务,发展党内民主、村务民主,加强群众监督,进一步夯实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为提高村级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XX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镇领导高度重视,把阳光村务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写进镇党代会报告,专题研究,周密部署。一是加强领导。实行“党委统一领导,纪委协调监督,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了由镇党委副书记任组长,纪委书记、分管民政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办公室成员为组员的镇阳光村务领导小组,全面协调推进阳光村务工作。二是制定了《XX镇阳光村务实施意见》,就指导思想、建设内容、部门责任、措施落实等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三是定期召开阳光村务工作推进会议,研究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四是从镇党委抽调精干力量充实到阳光村务工作办公室中,确保了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
二、强化措施,完善制度,全面规范工作机制 为了使阳光村务工作有章可循,纪委结合实际制定了推进阳光村务工作的具体实施意见,就推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的内容、要求、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作了具体的规定,增强了公开工作的规范性。一是健全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的机制,对于公开的的内容由阳光村务公开领导小组研究制定,经过镇党委严格把关后方可出台。二是把握好阳光村务公开工作的两个原则,即依法依纪积极稳妥的原则。按照宪法、党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等文件规定的有关监督制度,坚持实事求是,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不回避矛盾,不避重就轻,内容真实可信,结果客观公正。注重实效服务发展的原则。科学把握党务、村务和财务公开的共性要求和个性特点,坚持从实际出发,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既方便群众的知情参与,又保障党员干部的民主权利,以加快发展的成果检验党务公开的成效,采取合适的公开形式,讲求形式和效果的统一。三是采用督查制度,镇阳光村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组成督察组分赴全镇18个村、社区检查指导,采用扣分机制,逐项进行考核。四是召开阳光村务工作现场推进会,组织全镇18个村社区分管党务、村务和财务的相关人员参观狮古桥村便民服务中心,会上分管民政的马炳华委员布置便民服务大厅、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分管农业的梁跃平主席布置财务管理、财务公开等工作;纪委阎德顺书记布置党务公开、村监委、纪检小组等工作,同时邀请县纪委、民政局相关领导做业务指导,会议最后有具体负责的同志进行业务培训。五是借领导点评推进工作。市委书记孙文友同志、县委纪委书记凌建荣先后到XX蹲点调研,对本镇阳光村务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三、规范内容、拓展形式,明确公开重点
镇纪委不断创新工作形式,丰富阳光村务的内涵。一是规范党务公开的内容。为了使党务公开内容更加全面、规范,按照“只要不涉及党内秘密,都要最大限度地公开”的原则,充分采取适当的方式向党员群众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在实践中我们重点突出六个方面的公开内容:思想建设。主要包括党工委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党建工作计划、理论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情况,党组对群众建议研究和落实情况。中心工作。主要包括党组会议做出的涉及全局性的,特别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决定、决议和重要政策、重要工作部署。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问题和措施。组织建设。主要包括后备干部推荐、选拔、培养情况;干部考察结果及任前公示、任免事项;干部管理、考核评议、奖励、处分情况;教育培训及福利等情况;以及发展党员、培养入党积极分子、评选优秀党员、民主评议党员的条件、程序、结果等。作风建设。主要包括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领导干部执行廉洁自律规定情况如个人重大事项报告、收入申报,拒收礼品、现金、述职述廉的情况等。制度建设。落实“一岗双责”,民主测评的情况;党内各项制度规定特别是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情况;涉及党风廉政建设的群众来信来访及党员违纪案件情况。六是各基层支部根据实际情况公开有必要公开的党内其他事项如党费收缴、使用、管理情况等。二是规范村务、财务公开内容。要求各村村务公开内容具体化,按照上级的有关要求,结合本村实际确定公开内容,凡国家规定的和政策要求公开的事项,如粮食直补,村干部报酬,计划生育二胎审批,宅基寺审报等,都及时公开。在公开的项目中,坚持以财务公开为重点,所有收支都列成明细账目的形式进行公开,让群众了解、监督村集体财产和财务收支情况。三是拓展阳光村务公开的形式。对于适宜在党内公开的内容,主要通过会议、文件、简报、先锋网等形式,及时向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通报;适宜对小范围公开的,主要采取公开栏、电子信箱、意见箱等形式进行公开;适宜对全社会公开的采取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公开电话等形式进行公开,群众观看更加方便,公开效果相当明显。四是规范便民服务大厅。18个村、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全部按照标准进行设置,同时制作了服务指南和办事程序,计生、司法等部门也都制作了更为详细的宣传册,免费发放给居民,方便居民办事。工作人员一律配证上岗,方便群众寻找办事,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五是加强作风督察,提高高效优质的服务。对于违法占地、违章建筑、环境整治、安全生产、涉农补贴、拆迁征地等群众敏感、矛盾突出的问题,从党组织内部制度建设、作风建设的高度进行重点督察,加强对工程招投标、工程建设、完工项目的验收、审计及工程管理人员的廉洁勤政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六是深化强农惠民政策的监督,保障农民切身利益。按照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把强农惠民政策的督查工作引向深入,切实保障惠民政策的落实。
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推行阳光村务公开工作,既要积极推行,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又要科学安排,规范操作,注重效果,有序推进。要善于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高,拓展深化,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实行长效管理。XX镇在开展阳光村务公开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党务公开工作内涵尚待进一步挖掘,如何使党务、村务和财务公开有机融合尚需进一步努力。今后XX镇阳光村务公开工作将立足自身工作实际,通过规范管理,标准服务,努力塑造亲民、为民的政府形象,努力构筑和谐XX,形成聚精会神抓发展、齐心协力干事业的良好局面。
第三篇:强化民主监督 打造阳光村务
强化民主监督 打造阳光村务
2016年靖边县宁条梁镇庙畔村在我镇党委、纪委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以打造“阳光村务”为目标,以“基层党建提升年”为引领,以“两学一做”教育为契机,以党建为抓手,狠抓落实民主监督。
自2016年以来,在我镇纪委的积极引导下,庙畔村建立了村监督体制,成立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村监督委员会等民主监督机构。监督机构领导人每季度向镇纪委作一次工作汇报。健全民主监督制度,规范监督流程,建立举报奖励制度,使全村广大群众参与民主监督。每季度召开民主生活会,查摆问题,找出整改措施,并上墙对照整改,按季度发行村务公开报,及时公开党员发展、党费收缴、村干部工资、财务收支、低保、养老保险等内容。并且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制度。让村干部成为工作的“玻璃人”,做老百姓心中的清白村官。
强化民主监督,打造阳光村务,让老百姓充分监督自己是庙畔村两委班子的核心,这样才能时刻提醒村“两委”班子成员,使党员心中装着老百姓,永远保持先进的优良工作、生活作风。庙畔村党支部以“一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的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带头提高学习,带头改变作风,真正让权利在约束下行使,村务在阳光下推行。
宁条梁镇 贾娜
第四篇:阳光村务
“阳光村务”得民心 “问题村”变“亮堂村”
“说实话,开展阳光村务活动很符合老百姓心愿”。8月12日,平昌县云台镇胜利村支部班子成功换届。8月29日,笔者带着村民对于阳光村务和换届选举的村支部有什么看法这个疑问走进该村,群众反响良好。
不稳定因素形成“问题村”
胜利村位于海拔近1000米的“龙尾”山下,全村辖7个社496个农户2060人。距云台场镇近20公里。“前些年,胜利村经济社会比较稳定,民风淳朴,全村各项工作并不落后。”村民夏攀明告诉记者,自2007年,村“两委”班子换届、支部班子选举失利,村级班子不团结干部搞内讧、勾心斗角,干群关系紧张;老百姓思想不稳定、人心复杂,拉帮结派、蛊惑群众起哄的现象十分普遍。到处捕风捉影搜集涉及到村卫生站增补合同、地震农房加固资金、村干部争取项目开支、村干部工作作风等问题,四处上访。甚至镇上的一些领导也成了他们告发的对象。
2009年4月,县上的一位领导到该村检查指导春耕生产,群众设关卡不让检查人员进村,赶去维持秩序的民警也遭到围攻。“这个村让我们伤透了脑筋。”该镇镇长赵美告诉记者,一时间,村子里形成处处拉帮结派、人人唱对台戏的局面,村“两委”换届工作都没能正常进行,镇上派的驻村干部一连换了三次,以致后来这些干部都不愿踏进村子半步。
“阳光村务”带来了曙光
乱麻一团的“问题村”,引起了市、县高度重视。2010年4月该县将胜利村作为全县“阳光村务”建设试点村。云台镇党委庚暨成立由镇纪委、财政、民政、信访等部门组成的工作组进驻该村,通
过长达11天的逐家逐户走访调查,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财务村务制度不健全、村务不公开、公益建设无人问津等21个问题进行逐一排查核实,并对村财务进行了大清理。
“问题的根源在班子不团结,群众偏听偏信。”云台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肖本恩告诉记者,通过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逐个核实,发现群众上访反映的问题,大多只是表面现象,缺乏事实依据和证据。针对镇纪委调查摸底,该县纪委监察局专门召开了“胜利村信访问题认定处臵联系会”,对群众信访的问题进行了甄别审核认定,其中有11个问题无证据或查无实据。
针对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关于争取300万元英资项目被取消一事,我们调阅了平昌近5年来的立项资料,根本没有英资项目,纯属道听途说,凭空捏造。通过信访认定处臵联席会甄别认定,有真凭实据的问题并不多,最主要的:一是村校主任重报支出7845元属实,已全部如数退赔,镇纪委并给予了党内警告处分。二是原村支书夏某在任主任期间侵占集体资金、挪用公款,受到了党纪处分,但违规退赔款未追收到位,“阳光村务”实施后,镇纪委责令夏某全额退赔了侵占集体资金2201.39元,挪用公款2250元。
“看来,我们老百姓法治观念还是淡薄,只看到事物表面,没有注重事情实质和证据。”在云台镇党委组织的胜利村党员、上访人员召开的群众举报相关问题认定处臵的通报会上,34名参会人员在同意处理意见上亲笔签名,以前的缠访户夏某等人彻底明白了自己错误的听信。
严格把关选出领头人
2012年8月12日,一场特殊的选举会,胜利村支部换届选举在镇政府礼堂举行。26名党员表决通过了《云台镇胜利村支部换届选举办法》,并提名产生了监票员、计票员。按照“两推一选”、差额选举、无记名投票方式,候选人夏长德,以16票当选村支部
书记,夏永和等四名同志当选为支部委员。
鉴于胜利村的特殊情况,经上级批准,实施“阳光村务”、推迟村“两委”换届。随着时机成熟,云台镇党委在今年8月对胜利村进行了支部换届。该村大部分在外务工的党员,接到电话、信函通知,纷纷从深圳、广州、上海、成都、重庆等地赶回家参加了选举。
据了解,胜利村支部换届半个多月来,村两委班子团结一致,以身作则,积极走访老党员、老干部,向他们寻求村里发展大计;主动关心残疾人、特困户,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对过去没能享受低保的残疾人、特困户落实了低保。
“作为村支部书记、领头人干好工作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做好群众的当家人、贴心人。绝不辜负组织的培养和期望!”在胜利村采访时,村支部书记夏长德对自己及村里今后的发展满怀信心。
王诸德
第五篇:村务公开、村务监督知识讲座
村务公开、村务监督知识讲座
在座的各位:大家好!根据市纪委的安排,今天我就村务公开、民主监督知识与大家共同探讨学习,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村务公开、民主监督是指村民委员会组织把处理本村涉及国家的、集体的和村民群众利益的事务的活动情况,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程序告知全体村民,并由村民参与管理、实施监督的一种民主行为。这种制度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和发展,随着农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我国农村蓬勃发展过程中形成并在全国推行。它是农村村务管理的重大改革,适应了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它一诞生便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推广。在村务公开制度推行之初确实也收到了一定成效。但是多年过去,村务公开制度的推行很少再有创新。最初的成效也逐渐被经济发展产生的新矛盾所抵消。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推行村务公开,就是为了把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近几年,我们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农村形势发展的要求相比,与
广大农民群众的要求相比,这方面的工作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很多地方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致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流于形式,各项制度不健全,程序不够规范,档案资料记录不详尽,保存不够完整,往往是一张纸公开,风一吹了之。从而导致腐败发生,影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由于在村务公开的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必须学习有关村务公开这方面的知识。
今天我从以下四个方面和大家交流:
一、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重大意义,二、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应该遵循的原则,三、建立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长效机制,四、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应该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一、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重大意义。首先,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是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农村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农村改革、发展的任务相当艰巨。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央对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作出重大部署,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如实行减免政策,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规范涉农
收费项目,取消一些面向农民的行政性收费;对困难群众实行生活救助、医疗救助;认真搞好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修改土地征用补偿办法,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等支农惠农政策。要让群众知道政策,参与落实这些政策,就必须搞好村务公开。从各地的实际情况看,村务公开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影响中央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落实,直接影响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如果有关政策规定、实施程序、办理结果都不公开,搞“暗箱操作”,农民群众没有了解和参与的机会,那么,中央的政策措施就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只有进一步加大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力度,落实农民群众对村级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把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才能全面推进农村的改革和经济的发展。
其次,实行村务公开是提高村干部威信,化解干群矛盾的重要保障。村官是个最小的官,但也是最难干的官,村务公开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农村干部的威信,干部的威信就直接影响着工作的开展。古往今来,人们都看重“威信”二字。毛泽东同志也曾指出:只有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我们的革命才会成功。对于一个政党、一个政权,乃至为官从政的人来说,群众威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村级干部只有在加强人品官德的修养中,在奉献社会、服
务人民的实践中,真正树立起了威信,村民才能按照你的安排去做。近年来,农村一些地方的干部在群众中没有威信,干群关系紧张,群体上访事件增多。例如,我市在2008年以前有个别县(市),为城乡低保问题每个星期接到群众信访、接待群众上访几十件(次),市里每个星期也要接访该地三件以上,甚至越级上访案件不断,上访、信访反映村干部在确定低保对象时不公平、不公开、不公正和优亲厚友、以权谋私等问题。为此,市、县两级多次深入到群众上访告状不断的老大难村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发现很多问题的发生,都与村民不知情、村务不公开,干群关系紧张,干部失去威信密切相关。虽然各级党委、政府先后采取“归口管理、领导包片、一票否决”等措施和办法,但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此,2009年市民政局建议当地民政局采取在县级电视台、报纸公开所有城乡低保对象信息,村级设置低保对象公示栏,公示内容为低保户主姓名、家庭人口、困难原因、享受人口、家庭月享受金额,并在村显要位置设置举报箱等,再加上2010年全省城乡低保专项治理工作,通过这些有力措施,该地基本杜绝了为低保之事上访事件。从中我们看出,这些现象的发生都是由于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没有落到实处,干部失去威信,群众不信任,导致矛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基层工作中出现了政策落实难等种种问题。当前村干部反映现在官难当、事难办、群众
难管,而村民群众反映现在干部是张口就要、闭口就罚、嘴里吃着、袋里塞着等。当然个别有问题的干部事实存在,可是有些干部本来就没有问题,但是你不把一切公开,村民怀疑干部。例如:河南省有一地方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一班人说:村民上访把我们‘逼’上了村务公开路。1984年初,该村4名村民上访反映本组3万余元的企业占地补偿款去向不清楚,怀疑组长和会计有贪占行为。对村民的反应,支部先是组织村里人清账,发现没有问题,群众说:支委、村委包庇,我们信不过!后来,请乡政府派人查账,还没发现问题,群众仍不相信。最后,县纪检、信访、农经等部门组成联合清财组,从1983年一直追查到1979年,结果还未发现问题。迫于无奈,清财组在群众大会上宣布了审计结论,公布了5年间的账目,全部亮了家底,才解除群众的怀疑,上访才告平息。干部群众感慨地说:还是公开好,公开还了干部一个清白,给了群众一个明白。实际上村务公开了,村干部和村民群众之间的信任程度就大大增强了。干群关系也融洽了,即便办实事有困难,群众也会理解的,不会梗阻刁难的。干群关系融洽了,农村的经济社会秩序就得到了维护,农村稳定了,就很大程度维护了社会稳定。实践证明,农村社会不稳定带给城市社会的冲击和影响,要比城市社会不稳定给农村社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大得多。如果不保持农村稳定,不能用农村的稳定来促进城市的稳定,也就不能为国家的各项改革提供好的环境,那么,和谐就无从谈起。
其三,实行村务公开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保障。中国十三亿的人口中,有近八亿的人都在农村,农村社会稳定是全社会稳定的基石,也关系到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战略目标。因此,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谐对于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农村社会环境,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正处在社会矛盾高发的历史时期,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各种因素仍然不容忽视。部分地区人心不稳,相当一部分群众对县乡两级政府不信任程度加大,矛盾重重,经常性的群体性上访,大大削弱了政府对社会的整合能力和对社会资源的动员能力,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农村工作治理的好不好,稳定不稳定,村务公开起着基础性的作用。那么我们把范围说大一点,假如国家的信息不畅通,都会导致不稳定。2008年6月28日,一些人因对瓮安县公安局对该县一名女学生死因鉴定结果不满,聚集到县政府和县公安局”,一些人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冲击县公安局、县政府和县委大楼,结果酿成了此事件。这一事件引起了许多人的深层思考,而值得我们高度注意的是,从事件的最初起因,到事后的各种传闻,再到新闻发布会上的追问,都暴露出了一个问题:信息不通畅。6月22日,17岁初中学生李树芬被发现死于河中,当地公安机关的调查结果是自己跳河,但其亲属等人对此表示质疑。之所以有质疑,原因就在于各种传闻
和猜疑无人澄清。这些传闻和猜疑主要有:其一,李树芬好端端的怎么会自杀?其二,李树芬是被强奸的。其三,警察多次硬抢尸体、破坏现场,企图掩盖事实。其四,李树芬死亡的元凶是县委书记的亲侄女。另两个男生和派出所所长有亲戚关系,还有传闻说,元凶是副县长的孩子。其五,死者的叔叔、爷爷、奶奶被打住院抢救。其婶婶被剪去头发关押到派出所。她的叔叔在与公安人员的争执中被公安人员打伤。其六,死者亲属向政府讨公道时,政府官员避而不见。对这些传闻和猜疑,如果不去及时予以澄清、以正视听,难免令人将信将疑。人们接受信息的心理特点表明,面对一种信息传闻,人们大多是本着“宁可信其有”的原则。当相信这些属实时,普通民众都会感到震惊,更何况死者亲属?这便是传闻的杀伤力。在这次新闻发布会上,各方记者提问的依据正是这些传闻。可以说,对这些传闻的姑息,是导致这次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这就不由得人们不去发问,从22日到28日的大约六天时间里,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为何对这些传闻充耳不闻?为何对这些传闻无动于衷、听之任之?是对传闻不屑于理会吗?是觉得对社会澄清事实真相,对民众把情况解释清楚不必要吗?是怕越描越黑、越解释越惹火烧身吗?且不说知情权是现代社会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且不说信息公开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政府和部门来说,我们尤其需要知晓信息不公开、不通畅带来的恶果。对各种疑虑、猜疑、传闻,你反应迟钝,往往就会让民众认为是真的有猫腻,更可能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诸如黑恶势力
等利用。在打造阳光政府、透明政府的理念下,如果还是习惯于捂盖子、护短处,习惯于对民众需要知道的信息不公布或只是走形式,习惯于对各种传闻存疑消息不说明、不澄清。那么,就不光是跟不上形势、成为时代的落伍者的问题了,还会掩盖矛盾、发酵矛盾、激化矛盾、升级矛盾。分析一些群体性事件爆发成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此。在这个意义上,“瓮安事件”叩问了信息公开的深度。信息公开绝不仅仅是对有关文件、报告的全文发布,也不仅限于对工作情况的总结、说明。其本质和灵魂在于,及时把握民众的信息需求,把握民众的思想动态,坚持“民之所需我之所供”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发布有关信息,达到满足信息需求、解疑释惑、消除矛盾的效果。干部群众相互监督、相互约束,就为形成充分体现民情、及时反映民意、充分集中民智的农村新的管理方式奠定了基础。推行村务公开的事实已经证实了这一点。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证明,农村社会不稳定带给城市社会的冲击和影响,要比城市社会不稳定给农村社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大得多。在世纪之交,当我国各项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时,我们在重视城市稳定的同时,尤其要注意启动和健全农村自我稳定机制,保持农村稳定,用农村的稳定来促进城市的稳定,为国家的各项改革提供好的环境。这是因为,随着企业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的推进,下岗职工和分流机关干部任务繁重,城市里各种不安定因素增加,如果农村不稳定,城乡各种不稳定因素胶合在一起,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从这个意义上说,推行村务公
开对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改革事业的继续深入具有宏观的战略意义。
其四,村务公开是促进村干部廉洁自律的保障。对于这个问题我可以这样说,村务不公开是腐败根源。从一些地方看出,一些村干部上台后大搞一言堂,成了村里土皇帝,村务不公开,村民监督无从谈起,所以当前村官腐败现象有所抬头。一提到腐败,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身居要职或是级别较高的官员,因为只有他们才可能接触到大量资金,也只有他们才可能利用手中的权力,与其它人搞权钱交易。其实村官的腐败不容忽视,村官是生活在中国农村最基层的一个“官员”群体,村官甚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官”,但他们手中的权力却不容忽视,我国村委会成员的人数很多。这些人履行职责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和农民群众的生活。这几年,农村喜事越来越多。国家出台了很多惠民政策,给农民带来越来越多的实惠。国家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逐步加大,大量支农资金流向农村。村干部经手的资金数量大了,随着大量支农资金流向农村,农村干部截留、挪用、贪污支农资金的案件数量迅速上升。近年来,屡屡爆出乡村干部制造的几十万、数百万、乃至上千万的腐败大案,令社会震惊,其腐败行为的影响特大。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数据显示,全国立案侦查的涉农职务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中,农村基层组织人员占数特别多,各省市的立案查处的案件也为数不少。村官的腐败行为发生在群众身边,不仅直接伤害群众的感情,而
且大大降低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成为破坏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大因素,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从以往查处的案件中看出,村干部腐败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受贿、侵占、挪用等职务违法犯罪现象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
1、在村建工程、处置集体资产和资源过程中不公开招标,利用机会从中吃回扣,拿好处。
2、有的村干部利用职权乘机向前来办事的群众索贿或受贿,不见礼,不办事,或搪塞推委,久拖不办。
3、在落实民生、惠农政策时优亲厚友。如2009年我市查处某县有一村在办理农村低保过程中,不按低保申办程序办事,村级审查只有少数几个村干部说了算,也没有经过张榜公示,结果该村享受农村低保的人有16%以上的是村干部的亲属,真正困难群众未能享受到农村低保。该村支书以当年全市第二名的身份,正准备进入公务员队伍。为此,该支书不但没有进入公务队伍,还被免去村支书职务,并受党纪处分。
(二)受贿贪污的数额也相当大。全国在城镇建设中,城镇周边村、村集体土地较多地方,有少数思想不坚定的村干部借征地受贿上百万元案例越来越多。有记者做过调查,村干部所收受贿赂中,95%以上与征地、拆迁、给农民发放各种补贴有关。
(三)作案手段趋向隐蔽化。他们为了不被发现、为了隐蔽得更深,处心积虑地想尽各种办法来“包装”自己,妄图给查处工作设置难题,制造障碍,以求得逞。
(四)涉案人员趋于“团伙化”。近几年查处的村干部违法违纪案件,查处的对象由原来的一两人发展到整个村两委班子的大多数成员。
(五)侵害对象涉及的范围广泛。村干部职务违法犯罪侵害的对象几乎覆盖农村民生涉及的各个方面,包括各种集资款、村集体的各项经济收入、征地补偿款、国家的扶贫资金等。特别是国家近几年对农村民生工程补助了大量的资金,如退耕还林补助、粮食直补资金、农村低保补助等,使这些民生资金又成为村官们非法攫取的另一块“唐僧肉”。如在2010年全市城乡低保专项治理工作中,市里要求全市所有行政村都要在本村人口密集地张榜公示农村低保对象信息,有一村在张榜公示期间,部分群众反映“自己在低保对象公示之列,却从未领到过低保金”,听到反映后,当地纪检部门迅速成立调查组,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开展调查。经调查发现,该村当时有22户农村低保户,其中有7户低保户从未领取过低保金,7户低保户的低保金存折都被村支书扣在自己手上,长期冒领低保金,这样的事情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为此,该村支书不但被免职,还移送当地检察院立案,追究其法律责任。出现这些问题原因。首先,部分村级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不高,特权思想严重,把村民赋予自己的权力没有当成
为人民服务的工具,而当成为己牟取私利的手段,不能正确使用权利。其次,部分地方的村委会组织软弱涣散,村务不公开,村民们不了解村里的财务、政务和事务,这为村干部贪污、挪用公款提供了可乘之机。现在国家、省市、县区都制订了方案,多管其下、全面着力的在堵村官腐败这个“漏洞”,这个问题会得到遏制,作案的人会受到应有的惩罚。相信咱们的村干部都是群众的好干部,但是我在这提醒大家:必须加强学习,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经得起各种诱惑,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诱惑,每时每刻都在考验着每一个人,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问题。必须牢记宗旨,确对待手中的权力,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如果用它来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就会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如果用它来牟取私利,就会遭到人民的唾弃,甚至成为罪人。所以我们村干部要通过实行村务公开,将村民委员会村务管理的过程和村民委员会干部的行为公布于众,不贪、不偏,不对下面说官话,对上面说假话。受到村民群众的制约和监督,办事公道,行为廉洁,才能是一个清白的干部。
二、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操作上应该遵循四个原则。
1.公开内容上要体现全面、真实、合理的原则。村务公开不是公开什么群众就看什么,而必须是群众关
注什么,就公开什么。凡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容易出现以权谋私、滋生腐败、引发不公的事项,都要最大限度地进行公开。2005年市委办、市政府办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实施意见》(赣市办发〔2005〕13号)文件,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文件明确了村务公开包括财务情况、集体资产管理情况、政策落实情况、公益事业建设情况、社会救助情况、计划生育情况、工作安排情况、村干部管理情况等8项具体内容,同时要求对于涉及本村村民利益和村民普遍关心的事项也要进行公开。现在由于有的认识不到位,部分干部认为村务公开是一种形式,走走过场而已;有的认为村务公开束缚干部的手脚,自找麻烦,让群众知道的太多对工作开展不利;还有极少数村干部因为问题多,怕公开自揭短处,断了谋私利的财路‛,存在不愿意公开、半公开现象。还有的公开不真实,模糊性大,使村务公开成为应付上级、唬弄群众的花架子,成了“讲在嘴上,贴在墙上,挂在栏上”。尤其财务公开避重就轻,只公布总帐,而不公布明细帐或流水帐,帐、墙不一致,漏洞百出,经不起检查,有的只公开鸡毛蒜皮的小事,对群众关心的重要事项、财务收支细目则讳莫如深;有些干部搞人前人后两本帐,用假帐欺骗群众,一些不便公开的以‚其它支出‛瞒天过海,且数额较大;有的不是把公开栏放在便于群众观看的地点,而是放在干部办公或偏僻人少的地方,让群众看不见,变成
了“秘密公开”,有的则纯粹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摆设。所以要遵循公开内容全面、真实、合理的原则。
2、公开形式上要注重多样化的原则。
目前村务公开工作存在走过场,敷衍了事的现象。公开 方式单一,有的地方会议不讲、广播不响,仅有的一块“公 开栏”也被各类广告所充斥,导致干群不能及时沟通了解,群众觉得自己被蒙在鼓里,怀疑干部有问题,干部又感到很 委屈,造成二者的隔阂与对立,导致干群关系紧张,造成群众上访增多。村务公开要根据“规范、实用、明了、方便”的原则,针对不同内容确定公开形式。只适宜在村班子内公开的,主要通过村里召开会议、张榜公布、印发手册、定期通报和资料查阅等形式进行公开。对适宜在全社会公开的,要按照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简便实用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便于操作。可采取设置村广播和公开电话进行公开,也可在村子里选择合理位置设立村务公开栏、设置村务公开意见箱等进行公开。方法可以灵活如:有的地方在对农村村级管理过程中,创新工作方法,实行“六个一”措施,推进村务公开。即:“一卡”印制村务联系卡分发到各户,方便为村民解决困难和问题。“一会”每月定期召开一次由党员、村民代表和村干部参加的民主对话,开展村情通报、村务项目质询等事项,让村民更好地行使民主权利。“一日”每月安排一个村民议事日,村民代表、小组长
和党员对村重大事项进行讨论,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一访”乡镇包村的干部每周走访村民家庭一次,与村民面对面交流,倾听村民对村级事务管理、村干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一栏”设立政务公开栏,对村级财务进行“最细化”公开,每一期村务公开的内容都由村委会存档保管,使群众村务公开栏更新后也可以随时查阅。“一箱”在醒目位置设置意见箱,收集村民对村务公开、财务管理、重大村务决策等的反映,根据反映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
3、公开程序上要力求规范、有序、到位的原则。村务公开应按“事前公开—决策公开—结果公开”的基本程序进行,将公开工作贯穿于村内重要事务的酝酿、决策、实施的全过程。比如我们要实施一个项目,事前要公开干什么事,怎样干,在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定任期目标之前,都要充分征求群众的意见,集思广益,形成初步方案;决策要按程序进行,组织广大群众进行民主讨论,不能独断专行“一言堂”;那么项目实施到啥程度了,结果怎样要通过会议、村务公开栏等形式向全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接受群众查询,回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及时纠正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最后要保管好公开档案。村务档案尤为重要。
4、公开时限上要实行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原则。
严格公开时间,做到按时不误。一年公开几次,什么时
间公开,根据各村实际情况不同、工作量大小、群众关注程度、可操作性等因素实事求是加以确定,在实际操作中还要做到定期公开与不定期公开相结合。2005年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进一步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实施意见》中明确了村务公开时间,要求一般村务事项至少每季度公开一次,涉及农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以及群众关心的事项要及时公开。集体财务往来较多的村,财务收支情况应每月公开一次。要推进村务办理结果的公开,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延伸。根据公开事项的具体情况和多数群众的要求,常规性工作按季公开,固定性工作长期公开,单项工作在任务完成后一次性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做到让群众了解和监督全过程,充分体现公开的经常性、动态性、及时性。各村根据自身实际大胆创新村务公开形式,凡是有利于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与监督权的形式,都可采取。
三、建立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长效机制。
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密切农村干群关系,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实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一是要建立完善村务公开组织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推行村务公开制度作为解决农村矛盾,保持农村稳定和发展的有效措施,切实加强领导,做到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制订严格的村务公开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强有力的领导组织,在全市上下形成各级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三送”干部蹲点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是制定完善村务公开措施。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内容,村务公开做到党务、事务、政务、财务“四位一体”。党务公开包括党员大会决议、发展党员、党费收缴等内容,事务公开包括村干部工作目标、集体经营情况、项目承包方案等,政务公开包括计划生育管理、征地补偿、救济救助、粮食直补、一事一议等内容,财务公开内容包括财务收支、集体经济的收益分配等。规范村务公开的形式和程序,在公开范围上,由单纯村级公开向乡(镇)、村、组三级联运公开拓展,使群众不论是从乡(镇)了解到的,还是从村了解到的内容都一样真实可靠。
三是要建立“六项制度”确保群众权益。要建立民主理财制度、财务审计制度、村务公开反馈制、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换届后工作移交制度,规范村党支部的决策组织权、村民会议的决策表决权、村委会决策执行权、村民议事组织的决策监督权,确保群众对村务工作的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四是加大村务公开督查力度。村务公开能不能持之以
恒,是与各级党委、政府的坚持检查、坚持督导密不可分的。县、乡两级党委、政府要建立党政领导责任制,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作为检查乡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和考核干部政绩的依据之一,强化督查工作机制,加大对乡镇的督查力度,及时发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完善村务公开机制,总结村务公开经验,树立村务公开典型。
四、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我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处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1、正确处理村务公开与发展农村经济的关系 实行村务公开就是把农民群众关心的情况告诉他们,诸如经济发展和规划等方面的重大事情。目前一些干部和群众没有摆正和处理好发展农村经济与农村民主建设的关系,有的认为农村最要紧的是发展经济,民主建设可以慢慢搞;有的认为民主建设则是上边的事,与农村基层工作关系不大;还有的担心搞村务公开,群众七嘴八舌会影响经济建设。在现在的农村,民主建设已成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条件。农村的民主建设搞得好不好,将直接影响到农村市场经济建设。也就是说,现在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已不是单纯的经济行为,也不是单凭经济的因素、作用就可以得到发展。如果没有民主管理与监督,广大农民群众不能够以主人翁的意识,把发展村里的经济当作自己的事情看待,就不会有什么
积极性,发展农村经济也就缺少了推动前进的主体。从一些地方看到村务公开搞得好的村,经济发展就快,反之,村务公开搞的不好的村,矛盾重重,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
2、正确处理村务公开与农村稳定的关系 探索保持农村政治社会稳定的治本之策,是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一个紧迫而重要的课题。目前,由于农村正处于经济社会的重大转变之中,无论是贫困村还是富裕村,都存在着一些矛盾,农村显得很不稳定。农村不稳定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农村是基础,有言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不稳,全国不稳;农村**,国将不国。有史以来,民不聊生、官逼民反、逼上梁山、造成农民起义或暴动或**,我们想一想,有那次不是从最底层开始的?我们党是无产阶级执政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党,更应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这是稳定农村大局的前提和基础。公开、公平、公正,历来都是人们对社会的一种渴求;一旦人们的这种渴求和期望成为泡影,那么这个社会将会变得混浊、腐败、动荡不安,甚至**成灾。我们不应当忘记,在整个90年代,因为农民负担日益加重,弄得很多农民群众不堪重负,冤声四起,党中央国务院正视现实,着手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才逐步发展到今天的大好局面。如果,我们基层的干部不重视这种改革发展成果的取得,不养成好的为民服务 的作风,弄得基层乌烟瘴气、腐败横行,那将会重新激化广大基层群众的矛盾,农村就不稳定,经济发展就会落后。要解决好这些问题,保持农村稳定,必须从制度建设人手,实行村务公开,搞好民主监督。在村务公开制度建设上做到了‚“五有十全”。“五有”即:墙上有制度,会议有记录,议事有地点,公开有专栏,资料有档案。“十全”即:‚村级组织健全,负责人齐全;议事会健全,议事记录齐全;党员干部评议制度健全,评议记录齐全;政务、财务制度健全,公开记录齐全;理财小组健全,签字手续齐全。在民主管理上,积极倡导村干部尊重村民民主权利,支持群众依法参政议政。因而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各项社会事业也健康发展,使群众满意率达到96%以上,使全村上下呈现出政通人和的稳定景象。从这个意义上讲,村务公开是一项农村稳定的治本之策,是一项“稳定工程”,具有长远性和根本性,我们不容忽视。
3、正确处理村务公开与农村党支部建设的关系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把农村党支部建设好才能搞好村务公开,保证村民的民主权力,因此,应充分认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村务公开中的地位,着力发挥好三个作用。
一是发挥核心领导作用。实行村务公开,对公开的内容、程序、时间、阵地等都提出了规范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应担负起这个任务。只有通过农村党支部、村委会干部卓有成效的工作,村务公开才能贯彻到群众中去,才能组织群众去完成。否则,村务公开就没有组织保证,就会流于形式。二是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的 组织形式由过去的生产队为基础变成现在的家户为主,活动方式由相对集中变为相对分散,农村基层党组织起到组织和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作用。特别是必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农民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民成为村务公开的依靠力量,保证村务公开的健康发展。三是广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农村党员在贯彻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完成各项任务中的带头作用尤为重要。党员不仅仅是一种称号,更是一种责任的象征,在经济建设大潮中是一颗闪耀的明星!在村务公开中应进一步发挥农村党员队伍的作用,使农村党员带头遵守各项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积极参与各种监督活动,才能带动村务公开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村务公开是沟通各级党委政府、村干部、村居民群众的桥梁纽带,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纽带,是实行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径。搞好村务公开,还群众以明白,还干部以清白,同时,消化了各种矛盾,促进了社会稳定。但是,村务公开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事关农村稳定和
经济发展的大事。只有长期不懈、持之以恒抓好落实,只有 不断检查督促,才能补缺补差完善提高。
我们相信,在党委的领导和重视下,在上级部门的大力帮助和指导下,我县的村务公开工作会更上一个新台阶。村干部只要恪守为民准则,清正廉洁,真抓实干,一定都
是群众心中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