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某某市妇联女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推荐)
某某市女大学生“村官”
工作和生活情况调研报告
某某市自2007年以来,共选聘254名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其中女大学生179名,占总人数的70%。179名女大学生村官,全都来自本省市,其中汉族有174人,其他少数民族有5人。近期,某某市妇联对所有女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和生活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现将基本情况整理如下:
一、某某市女大学生“村官”概况
1、年龄结构:179名女大学生村官中,21-25岁的28人,占16%,26-30岁的127名,占71%,30岁以上的24名,13%。平均年龄在27.6岁,是一个以上世纪80年代中期出生为主体的、充满着活力与朝气的年轻群体。
2、文化层次:179名女大学生村官中,本科学历的有38人,占总数的21%;大专学历的141人,占79%。其中,绝大多数女大学生毕业于教育部直属院校,如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院、河南理工大学等,所学专业社科类的有80人,占到总数的45%,理工类的31人,占总数17%,农林牧渔类的15人,占8%,其他类专业的共53人,占到总数的30%。她们整体文化素质较高,接受能力强,思想观念新,视野宽阔。
3、政治面貌:179名女大学生村官中,有146名中共党员,占总数的82%,女大学生村干部整体政治素质较高。
4、任职情况:179名女大学生村官,全部明确了职务。具体任职情况为:村党组织副书记5人,村党组织成员98人,村书记助理44人,村委会成员7人,村主任助理31人,其中交叉任职的有6人。其中任职2年以上不满三年的有52人,任职三年以上的有127人,三年期满后全都续聘。
5、婚姻情况:179名女大学生村官中,已婚144人,未婚35人,分别占80%和20%,大部分村官已经建立家庭,生活比较稳定。
6、薪酬及居住情况:179名女大学生村官中,年收入
最高为14700元,最低为11100元,平均为12300元。女大学生村官居住情况各异,有回自家的、有回所在地乡镇集中居住的,也有在任职地租房的。
二、市妇联对女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的关怀
如何实现女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
动”,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大力支持。作为妇联组织,要更多地服务好、关爱好、发展好女大学生村官这支新生基层女干部力量。
一是加大了对优秀女大学生村干部典型的宣传力度,积
极培育、善于发现优秀女大学生村干部创先争优典型,通过经验交流、评选表彰等方式,宣传推广,典型引导。二是积极为女大学生村官搭建教育培训和信息交流平台,如举办培训班、演讲赛、座谈会、联谊会,让她们在平等交流的对话
氛围中,把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讲出来,把工作中的体会和经验讲出来,不仅可以满足女大学生村官的倾诉需求,而且可以推动和促进工作。三是积极搭建女大学生村官创业平台,为其提供小额无息贷款“绿色通道”,从资金、项目、场地、信息、技术等方面都加大帮扶力度,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女大学生村官牵头创办“妇”字号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带领基层群众共同致富。四是加大对女大学生村官参政议政的推动力度。抓住各种有利契机,加大宣传推荐力度,进一步提高女大学生村官在“两委”的参选率和选中率,通过女大学生村官带动基层女性更好地参政议政。
三、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缺乏认同感,存在社会偏见。
这些女大学生村官虽然都是本省市的人,但并不在本镇本村任职,由于长久以来形成的地域观念,所以村民对这些外来的女大学生村官不大能接受,造成了女大学生村官被孤立的现象,由于农村中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观念依然存在,所以村干部们往往认为女大学生村官只能做一些端茶送水或是文秘等一些工作,对她们不够信任,很难让她们担重担。
2、安心工作难,存在后顾之忧。
由于镇村经济条件的差别,有的女大学生村官的宿舍条件相对较差,上下班路途较远。工资福利和在职的人员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而且女大学生村官在村内除主要担任书记助理
或主任助理职务之外,有时还要兼任文秘、妇女工作、计生工作等。过多的角色,繁重的事务,致使女大学生村官常常精力严重透支、心有余而力不足,很难平衡家庭和工作的关系,最终也影响到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和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3、缺乏成就感,存在迷茫心理。
农村对大学生村官是渴求的,但他们又认为大学生到农村呆不住,她们只是把做村官作为人生的跳板,迟早一天会走的,因此对大学生村官不能委以重任,往往是哪里有事就把她们抽调到哪里帮忙,或是干脆长期借用在镇机关。大学生村官们则认为自己是打杂的,找不到工作的重心,没有成就感,所以对做村官的前途比较迷茫。任职期满后,一部分女大学生村官选择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或从事其他职业,大多数人员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全都选择续签。
四、思考和建议
1、要加强对女大学生村官的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扎根
农村的思想基础。
一是要从思想根源上激发起女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创业
干事的动力,要帮助女大学生村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理想信念教育,政策解读,形势介绍等措施,让她们了解国情、懂得县情、熟悉镇情、掌握村情,进而热爱农村,扎根农村;二是要从个人成长成才的规律来教育女大学生村官,不经受艰苦环境的磨练,没有基层工作的经验,是
无法成就一番事业的,在农村工作的经历将会是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三是要在女大学生村官中集中组织宣传和表彰她们中优秀成功的典型,特别是要宣传村“两委”工作先进的典型、创业富民的典型、开展特色工作的典型,让她们通过身边的典型事例,树立起自己在农村也能干一番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2、加强制度建设,制定明确的工作任务。
第一,要逐步建立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如建立日常联系制度,做到随时了解和掌握她们的工作和思想动态;第二,要逐步建立定期交流的平台,定期召开到村女大学生交流座谈会,及时帮助她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第三,及时明确或制定大学生村官的工作任务或工作目标,让他们能真正参与到实际的基层工作中;第四,要逐步建立大学生村官定期考核制度,对于考核优秀的,尤其是在村“两委”换届中直接通过选举任职的,可以在以后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考试中适当加分,或者是作为选拔进入乡镇领导班子的依据,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为农村留住优秀人才。
3、提高工资待遇,营造有利于成长发展的客观环境。要培养女大学生村官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真正形成一种扎根农村、为基层发展作贡献的价值取向,以及能尽快上岗担当重任的能力,健全相关配套措施很有必要:一是为她们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五险一金以及工作、生
活相关的软硬件设施;二是适当提高工资待遇,逐步将其工资水平与公务员工资水平拉近或持平。
第二篇:女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情况调研报告
巾帼助力农村经济大发展
——**区妇联关于女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区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尤其是广大农村青年进入城市,这就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短缺及农村的进一步落后。着眼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党中央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提
出,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重大战略决策。响应党的号召,为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2008年**市首批招收大学生村官900名,其中**区作为全市首个人口大区择优录用大学生村官300名到农村任职,其中女大学生村官 名,占总数的 %,这使得农村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女村官越来越多,更在村级管理和促进男女平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区20个区区中,有7个处于沿黄滩区,涉及到165个行政村,近30万人,37万多亩耕地,人口与耕地均占近全区的30%,2012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元,而同期沿黄滩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150元左右。地区之间的差距、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成为困扰全区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在实行大学生村官政策以来,他们为加快**区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村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且在第六届村委换届选举中,部分年轻、有知识的女性优秀人才被充实到村委会开始承担重要职务,协助处理农村日常事务,从而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针对女大学生村官工作现状、发挥作用情况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女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现状及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为了培养基层人才、提高农村干部素质,近年来,全国各地先后采取了多种渠道、多种措施吸引大学生到村担任村官,争取达到“一村一名大学生”的目标。在政策号召下,大批的高校毕业生舍弃城市进入农村。同时,优越的政策诸如:从事村官的大学生在就任期间享受一定的生活补助,工作期满后自主择业,择业期间享受一定的政策优惠等也吸引着广大的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总之,选聘大学生担任村官,向落后的农村输送高素质的人才,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其一、使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领导干部的作用相当重要。而当前我国农村中普遍存在着村干部学历浅、知识少、眼界窄等问题严重制约农村的发展,大学生作为知识型、综合性人才,其具有的知识丰富、眼界开阔、思想活跃、热情活力、敢于冒险、积极进取的特点,对于完善基层组织形式,为农村建设补充新鲜血液作用显著。
其二、更新农村传统思想观念。尽管大学生村官在经验等方面有不利因素,但他们整体科学文化素质较高,思想观念先进,法制民主科学意识较强,思维敏捷,视野宽阔,给农村带来很多新鲜的东西,有利于农村干部在科技文化素质、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民主法制、科学意识等方面的整体进步。
其三、促进了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大学生村官整体素质较高,对国家政策、方针、措施的认识更多。对于农民权益的保障缺失,他们往往能敏锐地察觉,也常常能站在农民的立场上仗义执言。能够自觉地按照国家有关法律依法办事,能够充分听取广大村民意见。
其四、发挥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官的优势,促进了农村新文化建设。思想观念新、文化水平高、文艺表演能力强等优势,在农村营造健康文明的生活氛围中,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起到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群众破除陋习,弘扬正气,倡导文明,创建文明家庭、争做文明村民,促进了农村新文化建设。
其五、调动了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对于许多毕业于农业院校或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在农村工作期间充分发挥了他的专业特长,把一些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理念带到农村,在经济方面发挥了很强的带动作用,较好地解决了村级基层组织建设薄弱、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医疗等社会事业水平较低等问题,得到广大村民的广泛赞誉。
女大学生村官除了具备以上特点外,还有性格柔顺,认真细致,亲和力更好,富有同情心,更善于与人沟通等优势,便于与民沟通、调解家庭纠纷,能更有效地化解各种矛盾,有利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另外,她们有文化,有文艺专长,有利于加强农村新文化建设,推动农村妇女素质的提高及参政、议政能力。
二、女大学生担任村官的阻力及相关问题
从大学生当村官的现状来看,总得来说,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很多大学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得到了农民的肯定,并且他们自身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从调查情况来看,大学生村官特别是女大学生担任村官阻力在所难免,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度不健全,造成大学生村官的“空降”。就目前农村体制来说,村民自治最根本的体现就在于村官是由村民选
第三篇:女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调研报告
女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调研报告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区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尤其是广大农村青年进入城市,这就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短缺及农村的进一步落后。着眼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党中央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提出,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重大战略决策。响应党的号召,为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2008年**市首批招收大学生村官900名,其中**区作为全市首个人口大区择优录用大学生村官300名到农村任职,其中女大学生村官名,占总数的%,这使得农村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女村官越来越多,更在村级管理和促进男女平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区20个区区中,有7个处于沿黄滩区,涉及到165个行政村,近30万人,37万多亩耕地,人口与耕地均占近全区的30%,2012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元,而同期沿黄滩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150元左右。地区之间的差距、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成为困扰全区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在实行大学生村官政策以来,他们为加快**区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村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且在第六届村委换届选举中,部分年轻、有知识的女性优秀人才被充实到村委会开始承担重要职务,协助处理农村日常事务,从而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针对女大学生村官工作现状、发挥作用情况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女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现状及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为了培养基层人才、提高农村干部素质,近年来,全国各地先后采取了多种渠道、多种措施吸引大学生到村担任村官,争取达到“一村一名大学生”的目标。在政策号召下,大批的高校毕业生舍弃城市进入农村。同时,优越的政策诸如:从事村官的大学生在就任期间享受一定的生活补助,工作期满后自主择业,择业期间享受一定的政策优惠等也吸引着广大的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总之,选聘大学生担任村官,向落后的农村输送高素质的人才,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其一、使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领导干部的作用相当重要。而当前我国农村中普遍存在着村干部学历浅、知识少、眼界窄等问题严重制约农村的发展,大学生作为知识型、综合性人才,其具有的知识丰富、眼界开阔、思想活跃、热情活力、敢于冒险、积极进取的特点,对于完善基层组织形式,为农村建设补充新鲜血液作用显着。
其二、更新农村传统思想观念。尽管大学生村官在经验等方面有不利因素,但他们整体科学文化素质较高,思想观念先进,法制民主科学意识较强,思维敏捷,视野宽阔,给农村带来很多新鲜的东西,有利于农村干部在科技文化素质、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民主法制、科学意识等方面的整体进步。
其三、促进了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大学生村官整体素质较高,对国家政策、方针、措施的认识更多。对于农民权益的保障缺失,他们往往能敏锐地察觉,也常常能站在农民的立场上仗义执言。能够自觉地按照国家有关法律依法办事,能够充分听取广大村民意见。
其四、发挥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官的优势,促进了农村新文化建设。思想观念新、文化水平高、文艺表演能力强等优势,在农村营造健康文明的生活氛围中,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起到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群众破除陋习,弘扬正气,倡导文明,创建文明家庭、争做文明村民,促进了农村新文化建设。
其五、调动了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对于许多毕业于农业院校或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在农村工作期间充分发挥了他的专业特长,把一些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理念带到农村,在经济方面发挥了很强的带动作用,较好地解决了村级基层组织建设薄弱、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医疗等社会事业水平较低等问题,得到广大村民的广泛赞誉。
女大学生村官除了具备以上特点外,还有性格柔顺,认真细致,亲和力更好,富有同情心,更善于与人沟通等优势,便于与民沟通、调解家庭纠纷,能更有效地化解各种矛盾,有利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另外,她们有文化,有文艺专长,有利于加强农村新文化建设,推动农村妇女素质的提高及参政、议政能力。
二、女大学生担任村官的阻力及相关问题
从大学生当村官的现状来看,总得来说,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很多大学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得到了农民的肯定,并且他们自身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从调查情况来看,大学生村官特别是女大学生担任村官阻力在所难免,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度不健全,造成大学生村官的“空降”。就目前农村体制来说,村民自治最根本的体现就在于村官是由村民选举出来的,且多由村民担任,村里的任何决策都需要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换句话说,村民特别是村官掌握着村里的人权、决策权等权力,而大学生担任的多为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等职务,并不具有真正的实权,为不至于破坏村民自治,可能造成大学生村官的“空降”。虽然说大学生村官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调查中也不难发现部分区区政府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关心、支持不够,村官截留现象很严重。女大学生村官变“区区临时工”,有违国家招聘选派大学生到农村工作的初衷,不利于农村一线干部队伍的优化和农村工作的推进。对农村建设人才缺乏的状况不仅没有改善,反过来还造成人才浪费。
(二)后期政策不定性,造成女村官们工作不安心、不稳定。第一、性别的差别,农村干部以男性居多,村书记也大多是中年男性,为了自身名誉、讲究作风,他们大多不会让年轻富有朝气的女村官在身旁,性别的歧视仍然存在。第二,待遇的差别。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不同,各地村官的待遇也不一样。据调查,发达地区村官月平均工资2000元左右,而我们区的村官月平均工资才800元,贫富不均的现象,使得很多村官在农村工作很难安下心来。第三,缺乏长效管理机制。大学生村官工作期满后,后期管理的问题、挂职期满以后的安置问题,归宿在那里?政府能真正兑现多少承诺?可以说区级、区级包括村官本人,心里都没底。事实上大学生村官都对自己期满后的出路表示担心和迷茫,这就直接加剧了村官不安心、不稳定工作情绪,使他们难以扎根农村、深入工作;同时也使村干部、村民觉得村官到农村工作是暂时的,不可能长久,拉开了村民、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之间的距离,使双方不能更加融洽的融合到一起。
(三)传统观念的束缚,世俗眼光的影响不容忽视。第一,广大农村在渴望有知识、有文化、懂技术的大学生人才到来的同时,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地方保护主义,部分地方负责人目光短浅,为了自身利益受损而害怕或拒绝新型人才的进入甚至可能通过一些理由来裁撤大学生村官。第二,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多以亲情和血缘关系为纽带,村民在选举过程中,多数情况下理性是不能战胜感性的,从而带着感性的思维来选择真正能给他们带来发展的人选,所以大多数大学生村官真正去竞选村干部时,会被当作“外姓人”而受到排斥,就连在村委会也会受到其他人的孤立。
(四)女村官们自身思想上的不到位。为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工作,各地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在推动阶段,政府给以极大的承诺,诸如考研、考公务员加分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这就致使部分到村任职的女大学生村官把到农村任职当作曲线就业的“跳板”,当作一种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引力下作出的无奈选择,缺乏真正热爱农村、扎根农村,在农村建功立业、实现自我价值的思想基础,对适应农村艰苦环境、条件的心理准备不足,承受能力较差,时机一旦成熟就会自然“流失”。
三、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鉴于目前女大学生村官们的现状,为了使这一政策能够有效的得以实行,能够使大学生短期的服务产生长远的效益,使农村发展步入良性循环,作为我们妇联组织要高度重视女大学生村官服务工作,要努力创建三大工作机制,真诚服务女大学生村官。
(一)、建立女大学生村官服务的关爱机制。高度重视女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工作,积极开展“三个一”活动。即建立一个日常联系制度,做到随时了解和掌握她们的工作和思想动态,及时找到关爱、服务的具体方法;建立一个定期交流的平台,定期召开女大学生村官交流座谈会,及时帮助她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建立一个关爱帮扶的对子,完善女大学生村官帮扶结对制度,让女大学生村官尽快熟悉和了解工作。
(二)、建立女大学生村官服务的培养机制。注重对女大学生村官的培养锻炼,需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在工作中培养:妇联的各项活动和会议邀请女大学生村官参与,让她们在实际工作中学会具体的工作方法。第二,在实践中锻炼:妇联的实用技术培训、女性素质学校的培训请女大学生村官参与,聘请女大学生村官为女性素质学校的义务老师,负责各村妇女群众的远程教育工作。第三,在工作中宣传:积极推介女大学生村官为贫困妇女、留守儿童办实事、办好事,大力宣传女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上的成功经验、工作体会,积极营造女大学生村官“树典型学先进”的良好氛围。
(三)建立女大学生村官参与妇女工作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女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建立女大学生村官参与妇女工作的三个管理机制。首先为女大学生村官拟定妇女工作目标任务,在年底的工作总结中加入妇女工作相关内容;其次,要求女大学生村官认真做好妇女工作的三项记录,即学习笔记、工作日志和村情民意记录,深入基层,开展调研,真心关爱儿童、关爱妇女,不定期的向妇联报告相关工作,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此外,根据女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特长,积极搭建活动平台,开展实践活动,让女大学生村官担当起校外铺导员、女性素质老师,充分发挥女大学生村官的重要作用。
基层,是当代大学生村官了解国情、熟悉社会、历练品格、提升素质、增长才干的坚实平台,作为女大学生村官更要敢于在大风大浪里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勇于开拓,为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充分展示当代女大学生的风采,用智慧和激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贡献,为工作的开端和人生的起步书写出最浓墨重彩的绚丽篇章。
第四篇:XX女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
XX县女大学生村官调研总结
XX县自2009年开展“村官”选聘工作以来,已经建立了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大学生村官队伍,一大批优秀女大学生也走上了农村工作的第一线。2011年底,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同志专门批示,要求全国妇联开展女大学生村官工作和生活情况调研。为了响应李源潮同志的号召,基层妇联必须全面了解有关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为进一步优化女大学生村官成长环境做准备。XX县妇联通过调查问卷,电话访问,专人座谈等方式举得了第一手调研资料,现总结如下:
一、XX县女大学生村官现状概述和分析
XX县自2009年到2011年,分别选聘了2名,3名,4 名女大学生到村级组织任职,总人数9人,占XX县19名大学生村官中的47%。总的来说,XX县女大学生村官人数呈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开始加入到村官的队伍中来。
1、年龄区域结构:9人中最大的28岁,最小的22岁,平均年龄约为25岁,都是满怀激情和梦想的80后。她们都来自新余本地家庭,多数是XX县及其乡镇范围。这符合新余选聘“村官”时的回原籍优先的政策,也说明她们报考村官时,已对村官的工作有着一定的了解。
2、文化政治层次:9人都是大学本科毕业,应届生和历届
生各占一半左右,除了1个毕业于外省,其他8个都毕业于江西省地方所属院校,半数都是毕业于省内著名院校(南大,师大等),所学专业除了1个是理科(会计)外,其他8个都是文科(法学,旅游,英语等专业)。9人全是中国共产党员。她们文化程度和政治素质都不低,曾是社会的天之骄子,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前沿的思想理念。
3、工作发展情况:9人都是选聘到村级班子任职,7人为村书记助理,1人为村主任助理,还有一人未定职务。在村里她们多数负责整理档案,起草文字工作,宣传新农合、新农保等新政策,管理远程教育、农家书屋,协助村干部处理矛盾纠纷等辅助性工作。但是不久后,她们纷纷被借到乡镇甚至县里上班。她们认为,在村里只能做些辅助性工作是村级工作的现实要求,也是她们的无奈,被借调到上级单位更能体现出她们的社会价值。
4、生活状况:9名女大学生村官中,除了1名年龄最大的(28岁)结婚外,其他都是未婚。在XX这个地方来说,她们都有点算是晚婚晚育了。可是她们现在一周五天,甚至更长时间呆在农村,接触不到有共同话题的异性,有些村里也有些男村官,可是一般每个村子只有一个村官,所以他们之间往来也不多,乡镇和县里也有适龄的异性,只是她们很少有机会接触。即使被借到乡镇和县里上班,她们尴尬的身份,既非正式公职人员,又非工勤人员,更不是真正的农村干部,多少让她们找
起朋友来高不成,低不就。她们中大多数人都想有个正式的身份后,再谈婚论嫁,比如转成事业编,或者考上公务员。
二、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女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学习及生活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自身认识的不到位。部分女大学生村官把到农村任职当作曲线就业的“跳板”,缺乏真正热爱农村、扎根农村的思想基础,对适应农村艰苦环境、条件的心理准备不足,承受能力较差。据调查,她们多数认为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对农村以后的发展前景感到迷茫。
二是所学专业与农村工作实际脱节。女大学生村干部在校所学专业包括法律、财会、旅游管理、英语、等多方面,总体上看,文科居多,而深受基层欢迎的涉农专业没有。这种情况让她们感到无奈,她们大学四年学到的东西在这里一点用途都没有,和那些初中毕业就开始工作的普通村干部比起来,似乎一点优势都没有,还缺乏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
三是普遍缺乏基层特别是农村工作经验。大部分女大学生是从校园直接到农村基层任职,有的甚至从未在农村生活过,而且农村干部以男性居多,造成女大学生普遍不受重视,多数每天只干一些琐事,放不开手脚,她们也自认为在农村工作能发挥作用,但作用不是很大。
四是语言不通、交通不便,工资收入偏低,工资都是在1500
元左右。部分女大学生与当地人沟通存在困难,交不到朋友,工作之余生活单调。居住条件差,交通不便。而居住地与工作地相距较远,又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三、关于如何做好女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建议
女大学生村官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主力军,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大力支持。
1、党委政府要创新基层干部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村官成长机制。对待女大学生村官,要当后备干部来培养,要当女性人才来使用,要当自家儿女来关爱。要建立一种机制,既能发挥女大学生村官的主观能动性,又能培育她们的实际综合办事能力,让她们真正的“食之尽其才”。
2、妇联组织要加大服务力度,营造有利于女大学生村官良性发展的环境。女大学生村官是基层妇联干部队伍的生力军,也是妇女干部队伍的重要后备力量。妇联要加大对优秀女大学生村官典型的宣传力度,积极搭建女大学生村官教育培训和信息交流平台,推动她们参政议政力度,帮助她们解决实际的生活困难。
3、女大学生村官要转变观念,努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多作贡献。她们自身要作好到农村长期工作的思想准备,要提高到农村工作的知识储备,要给自身一个准确的定位,要脚踏实地地工作,谦虚谨慎地待人接物。
2012-7-17
第五篇:区女大学生村官情况调研
区女大学生村官情况调研
近年来,随着选聘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任职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一大批优秀女大学生走上了农村工作的第一线,当起了村官。为全面了解我区在岗女大学生村官情况,进一步优化女大学生村官成长环境,近期,我区妇联通过实地走访和个别访谈,对女大学生村官的生活和工作状况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自2008年以来,我区5年来共选聘5批20名女大学生,目前,有在岗女大学生村官15名,另有5名女大学生村官已于2010年、2011年通过考录等方式进入公务员队伍及其他工作岗位。
1、年龄结构。15名在岗女大学生村官中,21-25岁的9人,占60%;26-30岁的6人,占40%;平均年龄25岁,最大年龄28岁,最小的23岁,是一个以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生为主体的、充满着活力与朝气的年轻群体。
2、文化层次。15名在岗女大学生村官中,本科学历的有12人,占总数的80%;大专学历的3人,占20%。其中,有不少女大学生毕业于省重点院校,如吉首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学院,所学专业较为广泛,包括市场营销、教育、语言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旅游管理、金融、行政管理等专业,她们整体文化素质较高,接受能力强,思想观念新,视野宽阔。
3、政治面貌。15名在岗女大学生村官中,有7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占总数的47%,女大学生村干部整体政治素质较高。
4、任职情况。15名在岗女大学生村官中,书记助理6人,主任助理9人。分配在黄土矿乡、长铺乡、李熙镇等8个乡镇。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我区从工作实际出发,对大学生村官尤其是女大学生村官坚持做到真情关怀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实践锻炼与理论指导相结合,使用与激励共推进,努力构建大学生村官管理与培养的长效机制。
1、实施“帮带式”培养机制。区委建立了大学生村官三重帮带责任制,即一名大学生村官分别由一名区级领导、一名乡镇党政领导和所在村党支部书记共同帮带,通过工作示范、口头传教、实践指导等方式,促进大学生村官尽快融入岗位。对女大学生村官更厚爱一层,在区委组织部明确一名女干部、所在乡镇明确一名女性班子成员进行帮带,经常谈心交流,对工作、生活进行关心帮助,同时,在住宿、生活、学习等方面尽力提供良好条件,就近安排在区城周边乡镇工作,在乡政府住宿。
2、建立“立体式”培训机制。我区坚持管理与培养相结合,通过岗前培训、计划培训、专题培训、座谈交流等形式,建立健全女大学生村官经常性教育培训机制。同时,注重指导女大学生村官加强平时学习,积极参加公务员考试等考试,拓宽了女大学生村官就业出路。目前,我区5批20名女大学生村官已考录选调生2名、区委党校公务员1名,区国税局公务员1名,中国邮政储蓄**区分行1名。其中1名被提拔为副乡镇长。
3、完善“激励式”考核机制。区委组织部每年开展一次优秀大学生村官评选表彰活动。五年来,先后共表彰了18名在工作实践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大学生村官,其中有8名女大学生村官。
三、存在的问题
女大学生到农村工作,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诸多变化,但在一定程度上,女大学生村官在思想认识、工作方法、工作实效上还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主要表现在:
1、思想不稳定。一是就业基层存在被动选择现象。部分大学生当村官是迫于严峻就业形势和各项优惠政策的召唤之下的无奈选择,存在非自愿、非自发性心理,国家出台了对大学生村官的优惠政策,如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研究生有政策倾斜,部分女大学生当村官不是怀着干一番事业的目的而来,而是作为追求自身目标的一个跳板。二是心理比较脆弱。女大学生村官绝大部分未婚,大都到婚恋年龄,不仅仅对三年合同期满后的出路问题心存忧虑,更有择偶、成家等方面的压力。
2、能力需提高。一是缺乏社会工作经验。女大学生刚走出校门,对村里的工作环境、生活习惯、民风民情等知道较少,很多女大学生村官在处理农村基层事务时,存在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强的现象。二是专业知识结构需要转型。在招聘大学生村官时,并不受专业限制,只要是大专以上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都可以报考,目前,女大学生村官中,社科、理工类等专业多,农村经济管理等涉农专业几乎没有,知识结构亟需调整和更新。三是吃苦耐劳的精神相对缺乏。农村环境复杂,工作繁琐,不少女大学生村官从小长在城镇,生活优越,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
3、作用待发挥。女大学村官很多都是助理的身份,没有明确分管工作,想要开展工作,如果得不到村干部的支持就很难,存在着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难找的现象。个别村对大学生进村工作重视不够,对大学生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在使用方面“哪里需人手就到哪里”,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定岗、定责、定权不够到位,有的被局限安排做文字工作以及涉及电脑的一些简单工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们的作用发挥和成长锻炼。在村官创业过程中,也受到了资金、项目等诸多制约。
四、思考与建议
如何实现女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大力支持。
1、创新基层干部管理模式,为女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提供保障。建议组织部门要将女大学生村干部作为后备干部来培养,作为女性人才来使用。建立三项机制:一是教育培训机制。各地组织人事部门将女大学生村干部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整体规划,根据基层工作的实际要求,鼓励、支持她们在职参加各类培训和学历深造。建立干部帮带制度,指定干部定期与她们谈心谈话,及时了解和掌握她们的思想情况和工作状态,做好传帮带,帮助她们提高应对和解决基层复杂问题的能力。二是锻炼培养机制。乡镇要在中心工作、重要项目和重点工程中,有目的、有方向地设置岗位,组织女大学生参与,提高她们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村要给予女大学生村官施展才华的空间,给她们定岗位、交任务、压担子,分配实质性的工作任务,促使其全面参与村务和社区工作,逐步能独当一面。三是选拔使用机制。要积极搭建女大学生村官成长服务平台,增加定向招考的机关事业单位岗位,为优秀女大学生村官提供向上晋升的渠道。为使优秀的大学生村官脱颖而出,可定向或采取加分的形式鼓励女大学生村官进入公务员队伍,从源头上,拓宽她们的发展渠道,增强工作信心。
2、发挥妇联职能优势,对女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关心关爱。作为妇联组织,要更多地服务好、关爱好、发展好女大学生村官这支新生基层女干部力量。一是积极为女大学生村官搭建教育培训和信息交流平台,如举办培训班、座谈会,让她们在平等交流的对话氛围中,把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讲出来,把工作中的体会和经验讲出来,推动和促进她们工作。二是要积极搭建女大学生村官创业平台。有针对性地让女干部、女企业家、女能手与女大学生村官结对,积极引导女大学生村官对创业进行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从资金、项目、信息、技术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女大学生村官牵头创办“妇”字号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带领基层群众共同致富。三是加大对女大学生村官参政议政的推动力度。
3、提升自身能力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尽心尽力。建议女大学生村官加强自身建设,一是在扎根基层中转变观念。树立扎根基层、服务农村、长期奋斗的意识。更新就业观念,不把村官作为就业“跳板”,把自己作为基层人民群众的普通一员,转换角色,摆正心态,激发热情,多做有心人,从小事做起。二是在服务群众中实现价值。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优势和所学专长,注重做好到农村工作的知识储备,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掌握与农村相关的政策、法规和发展动态,为基层多做好事、多办实事、多解难事,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区和谐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