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着力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着力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机构编制工作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国家政权、优化执政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工作,事关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局,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体制和机制保障作用。按照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肩负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这一重大历史使命的机构编制工作,担负的责任将更加重大,面临的任务会更加艰巨,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会更加复杂,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破解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及时消除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一、提高机构编制管理权威性和有效性的意义和作用
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是对多年来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工作成功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对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更带有根本性。
(一)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新时期各项工作的根本方针。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直接涉及到对执政资源的有效配置,机构编制工作的生命力主要体现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体制机制上保证党和政府对经济工作的有效领导和管理,从体制机制上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断推进;体现通过机构设置、职能配置等方式进一步推动政府转变职能、提高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运行机制上来。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是在机构编制工作领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的客观需要。
(二)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机构编制工作是贯彻执行《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机构编制管理的职权来自于相关宪法性法律规范,是宪法的权威性在国家机关组织机构管理方面的有机延伸,其权威性是毋庸置疑的。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是从体制上、组织机构管理上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三)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迫切需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是深化各项改革的重要环节,是机构编制工作的重点。改革的实践表明,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是突破改革中机构撤并、编制精简难点问题,顺利推进改革、实现改革意图的迫切需要。机构编制工作逐渐成为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资源,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成为有效解决政府职能转变、优化机构设置、理顺职责关系、提高行政效能的重要手段。党的十七大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出了新要求,在新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任务面前,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四)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是强化机构编制日常管理的现实需要。机构编制大量的、经常性的工作是对增减一个机构、一个编制、一名领导职数和一项职责等具体机构编制事项的管理。目前,一些地方超编制配备人员、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部门履行职责缺位、越位和错位、条条干预等问题依然存在,机构编制意识不强,机构编制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的局面,成了“看家护院”的角色,缺乏权威性和有效性。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导致机构编制难以控制、机构编
制工作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影响了党政机关的自身建设。机构编制管理必须进一步严格执行进人控编审核制度、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机构编制和财政预算相结合的管理制度等各项机构编制管理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认真纠正违法违纪问题,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有效性,切实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机构编制管理权威性和有效性的主要表现和存在的问题
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是有效性的保证,有效性是权威性的具体体现,两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一)机构编制管理权威性和有效性的主要表现。一是表现在各项法律法规、改革政策和改革方案有效执行,令行禁止、政令畅通上。二是表现在不断创新,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解决行政体制运行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消除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切实把机构编制管住管好,促使机构编制资源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上。三是表现在加强和改进管理,严格控制编制,推动机构编制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严肃性上。四是表现在依法确定政府的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做到行政主体合法,实现行政机关的机构、职责、编制法定化上。
(二)影响机构编制管理权威性和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一是机构编制管理体制机制不尽合理,机构设置不合理,缺乏独立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环节多、程序复杂、工作缺乏时效性。二是机构编制管理法律体系不健全,缺少可操作的编制标准,对机构编制的管理主要是靠经验、靠比较,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三是机构编制监督检查职能没有完全发挥。重审批、轻监管,监督检查力度不够,责任不明,缺乏严格具体的违纪处罚制裁措施,导致机构编制管理力度不够。四是编制意识不强。由于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宣传不到位、法规政策建设不到位、监督制裁不到位等原因,“编制就是法”的编制意识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一)理顺机构编制管理体制,改善运行机制,为增强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提供体制机制保障。明确的职能定位、顺畅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开展各项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同样需要从明确法律地位、加强职能建设、理顺管理体制着手,打牢体制机制基础。
一是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职能建设。按照权责一致的要求,应该进一步强化机构编制工作的职权,使机构编制管理的职权与责任相适应。充分发挥机构编制管理工作集中程度高、综合性强、协调作用突出等特点,加强机构编制部门对各类专项体制改革的协调职能,增强机构编制部门的协调能力。要科学界定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管理方面的职责分工,建立机构编制管理、财政预算管理整体联动机制,保证机构编制管理和财政预算管理的有机统一。
二是理顺机构编制管理体制。鉴于机构编制部门要统一管理党政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司法机关、民主党派机关、人民团体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管理幅度较宽,管理职责较重,应该适当强化机构编制部门的管理地位,以增强其综合部门的权威性。
三是改善运行机制。合理划分编委和编办的职责权限,充分利用各级编委层次高、领导和协调能力强的优势,进一步发挥中央和省级编委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中的牵头抓总作
用,切实把各级编委的工作重心转到研究制定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总体方案,研究拟定机构编制管理的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等决策工作上来;适度扩大编办在具体的机构设置、编制核定和调整等方面的管理职能和独立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权限。同时,按照“便捷、高效”的要求,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精简工作环节,属于编委的职权,编办审核后按程序报批;属于编办的职权,由编办按有关规定直接办理,增强机构编制工作的主动性和时效性。
(二)健全机构编制法律规范体系和业务规范体系,为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提供制度保障。
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面性、长期性和稳定性。机构编制管理的制度化、法制化是提高机构编制管理权威性和有效性的主要途径和根本保障。
一是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立法。在系统总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以及机构编制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机构编制工作的内在规律,研究制定一批有关机构设置、职责管理、编制管理等方面的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规范机构编制管理程序,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内容,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法规政策体系。
二是进一步健全机构编制标准体系。机构编制标准是机构编制管理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确定机构设置和核定人员编制等管理事项的业务准则。要在对现有机构编制管理标准进行修订完善的同时,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根据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单位的实际情况积极研究制定职业教育、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等方面的机构编制标准,逐步完善业务规范体系,做到依法用标准审批机构、核定编制,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性、统一性和规范性。三是综合发挥各项制度的保障功能。综合发挥政策法规和业务规范等各项制度的管理效能,用总量、标准和法规政策规范机构编制管理,进一步提升机构编制部门的依法管理水平和依法行政的能力,提高机构编制工作的科学化和法制化水平,为机构编制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深化改革中提高机构编制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机构编制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提高机构编制管理权威性和有效性的切入点。按照十七大作出的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部署以及转变政府职能、加大机构整合力度、严格控制编制、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具体要求,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通过整合机构职能、修改完善部门 “三定”规定等方式方法,明确界定部门职能分工,理顺部门职责关系,进一步强化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进一步改革和消除行政管理体制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弊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涉及的机构编制问题,解决在政府效能、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的机构编制问题,及时消除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使得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在更多领域、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发挥更加有效的服务保障作用,以此进一步强化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四)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创新理论、创新机制、创新管理,是新形势下不断提高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不断提高机构编制管理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一是坚持理论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政策性很强,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应深入开展对不同层级政府的功能定位、如何合理划分不同层级政府的职责权限、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不同层级的事业编制总量、如何使干部管理与领导职数管理相协调等问题的研究,拿出一批适应
改革发展要求、符合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实际、能够解决机构编制管理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能够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等方面的理论成果,用于指导机构编制管理实践。
二是坚持机制创新。创新部门履职管理机制,探索建立部门工作向机构编制部门通报机制、强化编制部门的监督约束机制、职能争议协调机制,追踪部门的履职和运行情况,做好部门职责的界定、协调和划分工作,防止出现越位、缺位和错位现象;完善机构编制动态调整机制,结合年度检验工作,探索建立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绩效评价机制,根据绩效评价结果相应调整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提高机构编制调整的合理性和实效性;创新机构编制问责审计协调机制,协调纪检监察、组织等部门,把机构编制管理纳入到各部门和下级党委、政府的年度工作考核范围、问责范围,对机构编制资源使用的效果进行问责、考核,增强各级各部门的编制意识。
三是坚持管理创新。进一步探索促进机构编制管理的新办法,完善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加快机构编制管理电子政务建设,搭建适合组织、编制、人事和财政和等部门共同使用的编制实名制信息交流平台,夯实机构编制管理的基础;创新领导职数管理方式,探索建立领导职数使用核对制度,使干部管理与领导职数管理整体联动;创新编制使用方式,积极探索事业单位编制管理的新办法,盘活事业单位编制资源,提高编制使用效益,切实解决一批领导关切、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所涉及的机构编制事项,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推行机构编制政务公开,探索建立机构设置和编制核定听证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对机构编制管理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争取社会各界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支持。
(五)强化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监督检查是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巩固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成果、维护机构编制管理权威性和严肃性的重要手段。
一是研究完善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加大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力度。在进一步做好机构编制日常监督检查工作的同时,突出重点,结合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着力加强对机构编制法规政策的执行情况、各项改革措施和机构编制方案的落实情况、各部门各单位履责情况的监督检查,保证政令畅通,切实提高机构编制工作的执行力,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严肃性和法律效力。
二是研究制定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行为责任追究和处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行政责任,使责任追究有法可依,便于操作。
三是认真贯彻执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和《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真督实查,对于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予以严肃查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篇:如何提高机构编制工作权威性和有效性的思考
如何“提高机构编制工作权威性和有效性”的思考
(一)理顺机构编制管理体制,改善运行机制,为增强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一是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职能建设。按照权责一致的要求,应该进一步强化机构编制工作的职权,使机构编制管理的职权与责任相适应。充分发挥机构编制管理工作集中程度高、综合性强、协调作用突出等特点,加强机构编制部门对各类专项体制改革的协调职能,增强机构编制部门的协调能力。要科学界定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管理方面的职责分工,建立机构编制管理、财政预算管理整体联动机制,保证机构编制管理和财政预算管理的有机统一。
二是理顺机构编制管理体制。鉴于机构编制部门要统一管理党政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司法机关、民主党派机关、人民团体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管理幅度较宽,管理职责较重,应该适当强化机构编制部门的管理地位,以增强其综合部门的权威性。
三是改善运行机制。合理划分编委和编办的职责权限,充分利用各级编委层次高、领导和协调能力强的优势,进一步发挥中央和省级编委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中的牵头抓 1
第三篇:着力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着力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选稿:上官贤来源:东方网作者:杨德广2004年12月29日 10:0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新时期的时代特点出发,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高瞻远瞩地提出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目标、任务和途径,非常必要和及时。我想就如何提高大学生德育的有效性问题谈几点看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但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涌动,国外文化思潮的传播,对当代大学生的冲击很大,影响很深。青年学生们的思想空前活跃,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变性,即从一元道德、一元价值观向多元道德、多元价值观变化,从封闭性道德向开放性道德变化,从依赖性道德向自主性道德变化。以前是学校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老师怎么讲学生怎么做,现在的学生已不再简单地听命于学校和老师的,而有了自己的主见和独立意识。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必须从现实出发,要顺应社会的变化、青少年学生的变化,既要从理性的高度开展德育,又要区别对待,按不同层次开展德育,这样才能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1、德育的理性化。
德育、智育、体育,是学校的基本职能和任务,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德育主要教学生如何做人,智育主要教学生认知,体育主要教学生健身。青少年学生尤其是大学生都是有一定文化知识的,有理性思维能力的人。在德育中应让他们明礼、知礼。“不学礼,无以立”,当今的孔即理。德育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科学的、真理性的道德知识,让学生懂得大道理,让“大道理管小道理”。《意见》指出,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使大学生正确国家前途面临的挑战。让他们站在世界的高度、国家的高度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自觉地肩负起国家重任,“舍小我为大我”。三四十年代的青年学生看到在三座大山的统治下中国人民陷入苦难的深渊时,激起巨大的爱国热情,投笔从戎,冒着生命危险奔向前方。五六十年代的青年看到国家一穷二白的状况,而国外敌对势力又对我国搞经济封锁、军事侵略时,激起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激情,纷纷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几年来,全国有数万名大学生为了开发祖国大西北,立志到西部地区工作。他们是有觉悟的、有理性的优秀青年。学生有了思想觉悟、理论修养,就会有正确的选择、明确的方向、坚实而持久的行动。一个人的行为如果不是建立在理性的思维上,则不可能持久,因为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各级学校应开设系统的政治理论课,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当前尤其要让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学校德育不能就事论事地灌输现成的理论,而要让学生掌握“批判的武器”,着力于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提高学生的道德的鉴别力、判断力、选择力,使他们在纷繁复杂、五光十色的社会现象中能理性地判断和处置各种道德问题,从而能正确地面临人生。有人一味地排斥理性教
育,鼓吹什么“远离理想、回避崇高”,显然这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理想是精神支柱,崇高是前进的目标,一个没有远大理想和崇高目标的人必然会失去前进的动力,迷失前进的方向。
2、德育的人本化。
德育的根本任务和目的是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全面素质。《意见》明确提出,思想道德建设,“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学校德育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心理健康的培育。德育工作的人本化就是“以人为本”,主要应体现在关注人、爱护人、帮助人、教育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德育要给学生理论知识,怎样做人的道理;要帮助学生克服前进道路上的思想障碍、心理障碍;既敢于表扬和发扬先进,也敢于和善于批评错误和落后,而不是放任自流,以促使学生健康地成长。德育工作的人本化还要体现在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人的生活基础即道德的基础。德育应扎根于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德育工作要了解学生的生活,关心学生的生活,帮助他们正确对待生活,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学生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课余生活、家庭生活、人际关系等。德育工作只有深入到学生生活中,做到德育工作生活化,就能贴近学生,得到学生的拥护和欢迎。德育工作要高度关注受教育者个体心理状况和热点问题、遇到的现实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包括矫正他们的缺点和弱点。只有当学生从内心感受到德育工作是在关爱他的时候,德育工作才能受到学生的拥护和欢迎,才能产生对教育者的亲近感,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德育的人本化还要体现在人的个性化上。人的个性、兴趣爱好、专特长以及学习基础、智力、素质等是各不相同的,在德育中必须因人而宜,因材施教,不能指望每次教育、每次活动对每个学生都有效果。德育有正效应、负效应、零效应。同样的教育,在有些学生身上反映出正效应,而在另一些学生身上则反映出零效应甚至负效应,因为各人的基础和接受度是不同的。因此,德育的人本化就是要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要关注和促进每一个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3、德育的开放化。
德育工作不能封闭在校园内、课堂上,而要走出校园,走出课堂。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思想道德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尤其在改革开放、市场化的进程中,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在过去的计划体制和封闭式教育下,学生接受的是一元化的主流教育,很少接触西方的、外来的文化,也没有遇到因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而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和价值观的冲击。因而当时一元化的主流教育是适应封闭环境下学生的实际情况的,而在当今开放化的社会里,学生除了受学校教育的影响外,还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思想文化影响,实际上受到了多元化的教育。因此学校德育不能再搞封闭式的教育,而必须开放化。《意见》指出,要积极探索德育的新途径,如“探索和建立社会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认真组织大学生参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和课堂,让开放化的学生到开放化的社会中去经受锻炼、接受教育。一是要鼓励学生走向开放的社会。德育不是为了禁锢学生的思想,而要打开学生的心灵世界,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和体验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好
处,寻找和发现先进模范人物和社会主义的闪光点。学校和教师要引导他们汲取社会上主流的、光明的、积极的因素,充分利用社会上的活的教材教育学生,让学生在价值观念多元化、道德观念多元化中寻找到主旋律,增强抵制各种错误观念和腐朽思想的能力。二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包括军政训练、志愿服务、公益劳动、参观访问、勤工助学活动等。让学生在参与真实的社会实践中认识社会的真正面貌。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提高有赖于社会实践,德育的本质是实践。古人云:“行为德之基也,基,始也。德自行而进也,不行则德何由积?”(《陆九渊集》卷34《语录上》)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巩固德育的理论,感受到道德的重要性,从而更加严以律己。要学会游泳光靠讲理论不行,必须到水中去实践,不跳下水,永远不会游泳。三是德育工作的多样化。“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也就是说,德育不能仅停留在课堂教育上,一味地单向灌输,硬性要求,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因此要开放化、多样化。要把组织学生参观、访问、社会实践、开展志愿者活动、文明修身活动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开放化包括汲取和借鉴外国的德育成果和经验运用到我们的德育中来。
4、德育的层次化。
人是分层次的,任何一个群体乃至社会都是由不同层次的人组成的。道德标准也是有层次的,对不同层次的人应有不同的道德标准。因此德育工作要对不同层次的人进行不同的教育。过去在“左”的思想影响下,对道德标准盲目拔高,德育目标也是盲目拔高,要求人人成为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人,这是不现实的。在德育中搞一统的教育,忽视了层次性。青少年学生由于受到的家庭影响、社会影响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各人的内在需求与价值追求不同,对道德判断标准不同,所能接受的道德教育、道德活动也不同,因此德育工作必须有层次性。德育的效果取决于受教育者的接受度,接受度又取决于受教育者的需求度。受教育者内在需求越强烈,则对德育的接受度越高,但各层次的学生需求的目标和内容是不同的,德育工作必须从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如果德育与受教育者需求相一致,接受度就高,效果就好;如果德育与受教育者需求相差很大,接受度就低,效果就不好。比如有些学生积极要求入党,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而德育工作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文明礼貌”、“爱护公物”上,则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相反,有些学生缺乏远大理想和志向,平时松松垮垮,不求上进,而德育工作则对他们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他们很难听进,因此应从“文明礼貌”、“爱护公物”谈起。总之,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和价值追求是有层次的,因而也就产生对不同层次德育的欢迎度和接受度。德育工作越贴近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就越能产生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的协调和共振。相反,如果德育工作不从受教育者需求出发,则会受到冷淡或排斥。德育的层次化是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但决不是说德育工作只是牵就后进层次的学生,一味地去适应后进学生的需求,也不是让每个人停留在原有层次上不求进取;相反,德育的层次化,是为了提高德育的有效性,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层次上不断提高。我们平时讲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就是三个不同的层次,每个学生首先要有爱国主义思想品德,再发展到具有集体主义思想品德,最后达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品德。各类学校应认真贯彻《意见》提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首先“要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然后进一步引导他们“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
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德育工作要通过理论教育、形势教育、实践教育、先进模范人物教育等,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需求度,不断提高学生的层次,使他们认识到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把建设小康、实现四化作为自己的需求,克服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需求观。
第四篇:如何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有效性管理能力
管理关系到企业发展,也决定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管理在一定程度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提高管理者实施有效管理的能力,因此,企业的有效管理必须从“头”开始,这里所指的“头”是人的思想观念和理解认识上的“头”,即“头脑”。当然也包括承担管理职责的“头头”。现就以如何提高管理者有效性的能力与大家交流体会,仅供管理践行者参考。
一、怎样认识和理解管理
“管理”一词的定义,有多种不同版本的解读,而管理者应该要把“管理”的概念理解清楚,才能帮助有效地实施管理。从广义上讲,“管理是为达到同一目标而协调集体所作努力的过程”。这一对管理定义的表述相比较而言较为贴切。第一,它清晰概括了管理的三个基本要素和主要特征。基本要素一,是“目标”。它是管理要实现的愿景与定位或规划与任务。明确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实施管理必须要使目标能“落地”,并要实现可量化;基本要素二,是“集体”。管理的对象是“人”,人成“众”即需要组织管理;基本要素三,是“协调”。为保证目标的实现,整体机构与各环节要实现步调一致必须通过协调达成相互间的共同配合。第二,管理的特征用“过程”作定义,准确体现了管理的动态特征,上至企业的目标任务,下至管理的各单
1元或项目始终处于PDCA受控状态运行,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这就是“管理”广义的概念。
“管理”狭义的概念通常是指“管人”与“理事”,即通过
对人的控制实现把事情做好。
不管从广义还是狭义看,管理始终都是围绕“人”。但同样
是对人这一管理主题,东西方因文化背景的不同,体现在管理理念上和管理的具体实施上也不尽相同。比如,西方管理以“性本恶”为基点,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对人的不信任出发,因此采用契约和严格的制度来约束和控制人。实施法制,把法放在管理首位,是西方管理的特征。体现在管理上,西方管理让人发挥作用的最大上限是这个职位所要求的最高技能,而不是这个人的最大才能。西方职业经理人制度就是这种管理理念的体现。但西方在对管理理论研究特别是在系统性管理与应用管理等方面有许多可取之处,值得学习、借鉴、吸收和运用。而东方管理确切地讲中国式管理则是以儒家文化为背景,以“性本善”为根本点,把情感放在实施管理的重要位臵。注重人格魅力,体现“德”的作用,管理更注重调动和发挥人的潜能,个人能力发挥的空间和自由度相对较大。因此,中国企业管理经历的历史虽短,却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和著名的企业家。
二、实施管理应把握好以下关系
1.分设机构与整体协同的关系
“管理幅度理念”指组织架构中的领导,能直接而有效地领
导下属的可能人数,越过一定的限度,效能就会大幅度降低。因此,实施管理时,采取分而治之,合而为一。“分”是根据企业规模和专业特点的实际设臵各级机构和岗位,发挥各类人员的特长,“分”不是目的,“分”是为更好地实现整体优势,更有效地实现整体目标服务的。
前苏联研制生产的米格——25战机,其优越的性能广受各国
关注,然而飞机专家研究后惊奇发现,米格战机使用的部件与美国战机相比要落后许多,而“米格”整体性能却达到甚至超越美国当时最先进的飞机。这个案例说明的一个事实是,任何事物内部结构是否合理,对整体功能的关系影响非常之大,结构系统合理其整体会大于局部之和,反之结构系统不合理,整体的功能就会小于局部之和甚至产生负值。这就是“米格——25效应”。企业管理亦同样,系统结构非常重要。如果缺乏系统性理念,机构设臵不合理势必影响整体的运行效果,而整体的机构设臵合理,机构职责也明确但各机构处什么位臵,就以局部思维定势思考或面对问题,只关注过程或过程的结果,没注重管理运行的最终结果,缺失整体意识,不顾及整体系统所需作怎样的合作,就是通常所讲“屁股指挥脑袋”的现象。
“合而为一”是管理的目的。“合”需要管理者需要培养系
统性的整体理念和全局意识,通过“分”和“合”的过程,取长补短,实现整体效应大于单体之和的效果,使局部的弱势通过有效管理实现整体的优势。
2.重要事务与紧急事务的关系
管理者每天都身处繁杂的事务之中,日常面对的事务,原则
可分为两类:一是重要的,二是紧急的。如果没有把重要的事做好,就会陷入每天忙于应对紧急的事。大家都知道健康对每个人都是重要的,而治病都是紧急的。如果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锻炼就会减少生病。大家也知道防火是重要的,救火是紧急的。但平时防火工作没做好,就会导致天天忙于救火。管理亦如此,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系统运行安全、生产安全,凡此等等保证企业能在正常状态下运行的都是事关重大的事。管理的关注点就要落到系统性安全的防范上,排查可能发生安全隐患的源头,把风险控制的基础管理工作做到位,就能从根本上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这需要管理要有系统意识,克服做事而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避免产生天天忙于应急而救了今天的火又埋下明天的雷。管理讲求系统性,实施有效管理,既要低头拉车,踏踏实实做事,更要抬头看路,就是知道对所做的方向是否正确,思考方法是否合理。
3.原则与细节的关系
管理讲究的是平衡,而客观的状态又往往处于错综复杂的矛
盾纠葛。比如企业追求效率与效益,可又讲求做事要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大家熟知发生在十五世纪英国的波斯沃斯战役,因一枚马蹄钉而亡了一个帝国。因此,“马蹄钉的故事”成为“细节是魔鬼”的典型案例。可“彼得斯定律”证明的是为产品最后百
分之一的完满性所做的努力,可能导致市场的丧失。告诫并给人的启示是:“精细勿拘细,求全莫贪全”。运筹管理如何把好原则与细节这个度,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对管理智慧和能力的考验。
管理者遇事要大处着眼,把具体的事纳入到整体系统去思考
定位,分析最终可能的结果作取舍;小处着手,就是关键性的问题和细节明察秋毫,再小也决不放过。
4.管人与理事的关系
“北风和太阳”的故事是这样说的,冬天,北风和太阳比赛,谁能将路人的衣服脱下,北风鼓足劲地吹,企图将路人的衣服刮走,不料路人却将衣服越裹越紧。太阳则不露声色地慢慢释放热量,后来路人就将衣服脱掉了。这个故事所体现的管理理念,是以情感化员工。我们讲管理是要求把人管好。而要想把人管好必须先要管好自己。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庄总始终倡导:要求员工做到的,班组长首先要做到;要求班组长做到的,中层干部首先要做到;要求中层干部做到的,领导班子首先要做到。领导身先垂范,严于律己,以德服人。如果说一个不具备管理能力的人承担管理,那是成本最高的管理的话。那么,让一个虽有能力也懂管理,可其身不正的人承担管理,不但成本昂贵且风险与后患无穷。所以“才”与“德”,“德”更重要。有人总结,“学问好不如做事好,做事好不如做人好”。在管理上做人好不是做老好人,而是身正,德行好,以自己的言行
作表率,让下属自觉、自愿接受管理和进行自我约束,才会使员工发自内心把工作的关注点集中统一到企业的目标,为实现目标不懈地努力。
管理者管人除自身的表率,管人还必须关切员工的需求和心
理预期,要搭建平台给员工创造个人发展机会和成长空间,要注重人才开发的投资,培养人,造就人,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和价值。
管人是管理的前提和手段,理事是管理的目的。有效管理通
过做事来体现。做事要把握好三个基本要求:一是做得对,即要做正确的事;二是做得好,以正确的方法做事;三是做得快,做事要讲效率。有效管理还要求管理者修炼“厚度”,提高化繁为简的能力,把复杂的简单化,高深的粗浅化,专业的大众化。制度变革和创新的推动者,使管理始终适应实际促进企业发展。
管理大师德鲁克的感悟:“管理的有效性虽人人可学,却无
人可教。”管理者应学会学习,注重思考与实践。知之彻底者,行之必易。
第五篇:增强制度权威性 提高制度执行力
增强制度权威性 提高制度执行力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3月10日18:13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要着力在领导干部特别是高中级干部中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制度是否管用,就要看制度面前有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有没有例外。领导干部特别是高中级干部能否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这既是衡量制度权威性、检验制度执行力的“试金石”,也是增强制度权威性、提高制度执行力的关键点。
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和入手:
一是要破除制度“暗流”即各种“潜规则”。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所以,制度的“大敌”就是少数人或个别人的特权(但专制制度另当别论)。为了避免与制度公开地冲突,有些人在制度之外“另起炉灶”,采取比较隐蔽的方式谋求特权,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潜规则”。“潜规则”是制度的“暗流”,它与制度并行不悖,是典型的“挂羊头卖狗肉”。表面上,制度“毫发未损”,实际上制度的内核早已被吞噬、挖空,成为一张废纸。同时,这些“潜规则”总是流行于各种“小圈子”,是“小圈子”成员必须遵守的“铁律”。而这些“小圈子”实际上就是各种利益或利害的共同体。所谓利益共同体就是“臭味相投”、同流合污的那一些人。所谓利害共同体,除了共同利益之外,还包括慑于其中的利害而逼上贼船、误入歧途的情形。目前常见的“群体腐败”或“集体腐败”(如班子腐败和系统腐败)就是由这种“小圈子”和“潜规则”引发的。所以,要维护制度的权威,提高制度执行力,首当其冲的就是要破除各种“小圈子”和“潜规则”,既要管住“班长”、带好班子,也要注意和防范干部之间工作关系向利益关系、人身依附关系的蜕变,还要切实保障中下级党员干部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干扰和侵犯。
二是要为制度施行营造有利的社会环境。我们知道,权力不受制约和监督,必然导致滥用和腐败。从本质上讲,制度是对权力设臵、运行、纠正等提供的一种技术性规范。而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所以,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归根到底是一种人际监督,即一些特定(如监督部门)或不特定的人(如媒体,社会舆论)依据制度来制约和监督那些执掌权力的特定的人。所以,我们讲制度,不是搞“制度崇拜”,其出发点和归宿在于用制度来塑造人,即塑造一种制度化的人格,让执掌权力的人能够感受到监督的“触角”,形成一种用权的“规矩”,压缩自由度,减少随意性。根据“此消彼长”的作用机理,要对权力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就必须壮大监督的力量,强化监督的效用,形成“权力制衡”的格局。具体包括三点:其一,必须保障监督者的知情权。要通过政务公开、权力透明等形式让监督者充分知情监督的事项和依据。其二,大力提高监督者的参与度。要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健全问题反映机制,如利用互联网、手机通信等技术手段,降低参与成本,减少中间“梗阻”,提高监督效率。其三,切实保障监督者的正当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要善待媒体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依法保障他们的监督权,绝不允许对监督者尤其是举报人、证人进行威逼利诱或打击报复。
三是要及时严肃查处违反制度的行为。违反制度的行为,是对制度权威的公然蔑视和挑战,是对制度最大的伤害,因而是绝不允许发生的;一旦发生了,就绝不能轻易放过。否则,就会破坏制度的严肃性,妨害制度的公正性,降低制度的权威性,削弱制度的执行力。所以,维护制度权威性,提高制度执行力,除了对制度执行要作部署、提要求之外,还要着力做好这样两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即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于工作“重部署,轻督查”,流于形式,走走过场,善始而不能善终,这是我们实际工作当中比较常见和多发的问题。而多数违反制度的行为也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形下发生的。从这一点上讲,强化监督检查可以减少违反制度行为发生的几率。另一方面要及时严肃查处违反制度的行为。倘若在强化监督检查的情况下,还有人胆敢违反制度,那么其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就非常严重,我们就必须毫不留情、绝不手软地及时予以严惩。倘若不从快处臵,这种违反制度的行为就会像一种流行病毒一样很快蔓延开来,日后就会“积重难返”。所以,露头就打,趁早动手,可以起到防微杜渐的功效。倘若不从严处理,就不能够对这种违反制度的行为给予“致命的打击”,更不能够震慑和警示其他人“重蹈覆辙”,以达到“杀一儆百”、引以为戒的效果。
四是要在制度框架内寻求“出路”。鲁迅先生讲,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不论正道,还是歪路,都有第一个“探路者”,或者叫“吃螃蟹的人”。我们必须警惕和防范那些歪路的“探路者”,不能开不好的先例。比如“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开了很恶劣的先例,把不少人带上了歪路。二人转演员“小沈阳”讲,世上原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没路可走了。这对于我们同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比如,干部队伍是越来越庞大,相比而言,晋升职务的几率是越来越小,造成了一定的“天花板”现象。有不少干部正是源于这种晋升无望、前途渺茫的心理,有意无意间走上了歪路。这些干部的人生悲剧,恰恰也是我们制度反思的源点。要消除这种制度之“痛”,还得靠推进制度自身的建设。其着力点无外乎“堵”和“疏”。所谓“堵”就是要匡正制度,堵住歪路。比如严肃整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所谓“疏”就是创新制度,给人以正确的实在的一种正道引导。比如,要避免千军万马挤职务升迁的“独木桥”,就需要“另辟蹊径”,建立干部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强化职级的激励功能,让每个要求进步的干部都能“各得其所”。说实话,干部们有了盼头、奔头,自然就会多些干的劲头,少些歪的念头。
五是要注意制度执行的“周期律”问题。不论是明太祖朱元璋总结的“新官堕落定律”,还是民主人士黄炎培提出的“历史周期律”,都揭示出一个很深刻的问题,即事物发展(也包括人们的心理)都存在一个周期性变化的客观规律。比如现实中我们就有这样的切身感受:一件再好看的东西,看得时间久了,就会产生“审美疲劳”,甚至厌倦的心理。制度执行也是一样,最怕时间的考验。制度的条文会被人们一天天淡忘,以至于后来的麻木不仁,制度的权威也会被时间一点一点消磨掉。而从根本上讲,制度执行的“周期律”问题则是反映出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利益诉求等方面的变化。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大体也有三条路径:第一是在常规的或专项的检查的基础上,加强面上的动态性的监测和巡视,从而对制度执行有一个整体状况和宏观走向的把握,避免一种体制性的失灵。第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适时总结经验教训,利用日新月异的技术手段,不断推动制度创新,焕发制度的生机和活力。第三是始终依靠人民的力量,在制度执行中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用毛泽东同志的话讲,能跳出“周期律”的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因为,制度执行说到底是要用来惠及人民的,而人民无论如何也是要捍卫自己权益的。(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