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治疗失恋案例分析

时间:2019-05-13 15:58: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本主义治疗失恋案例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本主义治疗失恋案例分析》。

第一篇:人本主义治疗失恋案例分析

人本主义案例分析(一例大学生恋爱问题案例报告)

[摘要]女大学生F失恋后,心情抑郁,对生活失去兴趣。咨询师使用来访者中心疗法对其治疗的过程。

[关键词]失恋;抑郁;来访者中心(client-centeredtherapy)

一、来访者一般资料

来访者姓名:F(为了保护来访者隐私,故在此隐去真实姓名)。

来访者性别:女。

来访者年龄:21岁。

来访者职业:在校大学生,大二在读。

来访者主要症状:白天昏昏欲睡,晚上睡眠不好。食欲不振。对生活失去兴趣,不愿意与同学、老师、家人交往,对学习也失去兴趣。自我评价低。

二、个人陈述

“我和我男朋友L是高中同学,高三的时候我们不顾老师和双方家长的反对恋爱了。高中毕业以後,虽然没有考进同一所学校,但都在这座城市,我们俩都很高兴。我们的父母也基本上默许我们之间的来往了。”

“虽然我们学校之间距离很远,但刚上大一的时候L每个星期都会来我的学校找我两、三次。每天晚上都会通电话。但是这种状况并没有持续很久,後来他来找我的次数慢慢变少,到大一下学期的时候,他半个月才来找我一次,基本上都是我去找他,但是我找他的时候他显得很不耐烦,於是我们就经常开始争吵。”

“随著吵架的次数越来越多,我就越来越觉得累。很多时候想到了分手,但是又真的舍不得这段将近两年的感情。”

“後来有一次我偷偷查了L的手机通话清单,发现他跟一个女生来往很密切,我给那个女生打电话,骂了她。我当时真的控制不住自己,我完全想象不出来自己会像个泼妇一样骂人!他知道这件事情以後,说我是无理取闹,跟我提出了分手。我追问他和那个女生的关系,他说是学校社团的事情才联系的。我不相信,继续追问,他就根本不解释了。我去找他,他也总是找藉口不想见我。”

“到现在,我们已经半年多没有联系过了。但是我心裏面还是放不下他。我知道这样不好,可我控制不住自己啊!分手之後,他并没交其他的女朋友,所以我想那件事情是我误会他了,我很後悔。如果当初我能冷静些,就不会和他分手了。每天我都会不由自主地这样想,越想越放不下他,越想越难受。每天心情都很不好,睡觉也睡不好,总是会梦见与L重归于好。什麽都没有心情做:也不想上课,也不想和同学交往。我觉得自己很失败,什麽都做不好。我已经变得完全不象自己了!这真的很恐怖,我不想这样。”

三、诊断

根据来访者敍述,以及了解其既往病史、家族病史。诊断为:一般情绪障碍。

四、咨询方案与策略

对本案例中来访者的问题,咨询师采用以人为中心治疗方法。相信来访者有很大潜能理解自己并解决自己的问题,咨询师只是通过咨访关系来引导来访者。

1、来访者中心疗法基本理论

以患者为中心疗法是将将医师与患者关系视为改变和成长的最重要的治疗因素。

罗杰斯在《充分发挥作用的人——个心理医师对美好生活的看法》中描述了理想的以人为中心治疗方法的情景:“医师和患者建立很深的个人关系和主观关系——不是像一位科学家和一个研究对象那样的关系,也不象一位医师在准备诊断和医治,而是像一个人和一个人之间的关系。

具体来说:医师感到患者是一个具有无条件自我价值的人:即不论他的处境、他的行为、或他的情感如何都是具有价值的人。医师能让自己对患者有深刻的理解;没有任何内部障碍能妨碍他在与患者相处的任何时刻对患者的状况察觉;而且,他还能向患者传达他设身处境的移情理解。医师只满足一种于提供一种气氛,使患者能有最大的自由变成他自己。

对患者来说,这一理想的治疗意味着对他自身内部似乎越来越奇特的、未知而又危险的情感的探索。他开始理解他的某些经验,这些经验在过去曾作为对自我的结构太有威胁和损害而被排拒与意识之外,因而此时此刻他就是他的恐惧,或他的愤怒,或他的温柔,或他的力量。” 罗杰斯认为医患良好气氛的建立有赖于三个条件。首先,真诚一致。咨询者与被咨询者都是真诚的。双方越是真诚,越是对治疗有利。要作到真诚,双方即要明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在可能的情况下保持深层意识与外部表现的一致,又要愿意通过语言和行动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复杂感受。第二,咨询者应该无条件地接受被咨询者。这意味“咨询者要表达对被咨询者作为一个有潜力的人的深切、诚挚的关心;这是一种不因被咨询者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而受到影响的关心”。第三,咨询者要能站在被咨询者的角度去体验被咨询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并把体验到的这种情感、价值传达给被咨询者,使被咨询者意识到他的情感、思想和行为受到咨询者的关注,使来访者有被人听到和理解之感。罗杰斯把此称为“移情理解”。总之,要帮助来访者就必须尊重他们,相信他恶魔内具有成长的潜力以及自我向导的能力,理解他们的体验与经验,真诚地关注他们,以使他们发展独特的自我。

罗杰斯认为这种积极的、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一旦建立起来,被咨询者就能够自由充分地去体验那些过去因太具威胁性而不敢正视和体验的思想和情感,通过治疗过程,从而自主解决自身的问题,朝着“充分发挥作用的人”的方向发展。

2、本案例的治疗策略

设身处地地理解来访者所经历的事件,积极关注来访者,引导来访者能自由表达客观自我、表达自己感情、接受自己感受、接受自己过去负面的情感。最终能够进行自我理解、自我指导、能够寻囘积极乐观的人性、寻求性格的健全发展。

3、咨询过程节选

求助者:(哭泣)“我真的不明白,将近两年的感情,他怎麽能说不要就不要了?!” 咨询师:“你认为两年的感情很珍贵,不应该说放弃就放弃,是麽?”

求助者:“对!我们把学生时代最纯真的爱都给了对方,以前老师和家长反对、高考压力这些障碍都能一路走过来,现在却„„(停顿许久,又抽噎。)”

咨询师:“你觉得你们俩能够一起牵手克服那麽多困难走到一起不容易,现在却以分手来收场,什麽都没得到,很可惜,对麽?”

求助者:“嗯„„可以这样说吧。毕竟曾经付出那麽多,即使有些矛盾出现,但是两个人应该互相理解、一起解决,不应该像小孩子一样閙分手啊!”

咨询师:“是的,情侣之间遇到摩擦应该相互理解,一起寻求解决的方法!你觉得你当时的做法怎样呢?”

求助者:(低头、沉默一会)“我就是觉得我当时太不理智了,不知道那个时候怎麽会那样。在他疏远我之後我应该冷静分析我和他之间的问题。可是他一下子就说分手,也,也不对啊!”

咨询师:“你的意思是你认为当时的做法确实有些幼稚,如果现在你再遇到这种事情会更成熟些,不会那麽糟糕了。是麽?”

求助者:“那是肯定的啊!人经历过一些事情,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会让自己成熟起来的。可惜现在明白也晚了,我和L也不能回到从前了阿!(叹了口气)”

咨询师:“你觉得你的感情只能和L才会幸福?你只是想和L在一起?”

求助者:(沉默)“那倒也不是,当然以後还会遇到更合适的人,只是现在就是觉得和他的感情付出却没有回报,所以心裏面不舒服。”

咨询师:“那就是说你现在经历了这件事情,比以前更成熟了,在感情上处理事情更理智了,等你想开与L分手的这件事情以後,如果再恋爱,不会再发生这种错误了,是这样的麽?” 求助者:(沉默)“嗯!”

4、使用技术总结

(1)、设身处地地理解的技术(共情)

用言语、非言语甚至沉默作为交流手段,让求助者感受到自己是受关注的,是受理解的,能够打开心扉接受咨询师帮助自己寻找真正的自我。

(2)、坦诚交流

咨询师在与来访者交谈时,表现得像在现实生活中一样坦率,并不刻意表现出咨询师的地位。不压抑来访者的冲动。对来访者的消极反应不作出防御的反应。并且要坦诚、一致,所思、所想、所言、所作要一致统一。在适当的时候能够袒露自我。

(3)、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从求助者的人性和发展潜力基础上对其表示尊重,并与他们一起努力,相信求助者的能力。

五、体会与启示

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当时接到这个案例著实头疼了一会,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但想到老师在课堂上讲过的共情、坦诚、无条件积极关注等技术,便不自觉地用上了。与来访者很平等的交流,使其能对咨询师敞开心扉,不会有太多的阻抗。

使用来访者中心技术,是引导来访者自己找寻自己心灵的出口,可能来访者更容易接受,效

果会更好。

在咨询过程中,来访者有很多次沉默、几次哭泣等非言语信息,提醒咨询师善于捕捉,并能理解其含义。

[参考文献]

1、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心理咨询师(三级)》

民族出版社

2005年8月

3、儸杰斯:《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第二篇:人本主义治疗方法及案例分析与比较(精选)

一、人本主义治疗模式的概念

人本主义疗法也称来访者中心疗法(client-center therapy),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向上趋势,治疗者只要对病人关心,给予温暖和鼓励,发挥他们内在的潜力,完全有能力作出合理的选择和自救。

二、人本主义疗法的基本理论

一,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倾向(罗杰斯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基本的动机性的驱动力,他称之为“实现倾向”。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功,能够得到自己价值的实现.)二,个体拥有机体的评价过程。(个体在其成长过程中,不断与现实发生着互动,个体不断地对互动中的经验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不依赖某种外部的标准,也不借助于人们在意识水平上的理性,而是根据自身机体上产生的满足感来评价,并由此产生对这种经验及相联系的事件的趋近或回避的态度。个体自身的满足感是与自我实现倾向相一致的。凡是符合自我实现倾向的经验,就被个体所喜欢、接受,成为个体成长发展的有利因素,而那些与自我实现倾向不一致的经验,就被个体所回避和拒绝.)三,人是可以信任的。(以人为治疗中心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是可以信任的,是可以改变的。)

三、人本主义治疗模式的特征

一,人本主义所持的态度是对来访者的无条件的关注; 二,人本主义治疗模式是摈弃医学模式的,不把来访者当做患者,而是平等的主体对象;

三,治疗作用:仅限于当前的人体验和感受; 四,注意的重心是放在病人的现象学世界上;

五,人本主义治疗模式成功的标志是病人态度发生改变真实体验自己的情感;

六,治疗模式的动力基础就是相信人都有自我实现的趋势。七,人本主义治疗模式关心的问题是人格改进,而非人格结构; 八,人本主义治疗模式适用于各种患者(来访者)。

四、人本主义治疗模式的主要技术

一、是真诚交流的技术。它要求社会工作者要与案主进行真诚、平等的主体间交流;

二、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他要求工作者要对案主进行无时无刻的尊重和重视,这是促进患者心理积极转变的必要条件;

三、是共情的技术,即要求社工与案主实现情感共通。

五、案例分析

(一)个案基本情况

小林,女,22 岁,某大学四年级学生。在毕业离校前一个月服安眠药自杀,被室友发现,送医院抢救,自杀未遂,由辅导员和室友陪同来到心理咨询室。

小林父母在其 5 岁时离婚,后随母亲寄居在其姨妈家。姨妈一家人生活很严肃,虽在经济上资助她们,但很少和她们有更多的情感的沟通,来访者常有一种寄人篱下、受人施舍的屈辱感。在来访者 8 岁时,和妈妈搬出姨妈家,两人单独过活,她的这种执拗使姨妈家又气又无奈,关系变得较疏离和冷漠。来访者 9 岁时妈妈爆发抑郁性精神病,后来稳定,很少复发,但常常会歇斯底里地向来访者乱发脾气。来访者虽心里感到很委屈,但知道母亲不容易,也常常是忍了又忍。

考上大学后,家里没人照顾母亲,来访者在学校旁边租房将母亲接到身边,边学习边打工,还照顾母亲,但常常会受到母亲的无理取闹和无端辱骂。所有这一切,外表坚强的她往往忍受了下来,从未让同学知道自己的事情,而且担任系学生会宣传部长,性格外向,朋友较多,很有能力,也很开朗豪爽。毕业实习期间来访者凭借自己的能力找到了一家在省城的公司做文秘。工作干得很好,因此得到了公司的留用。后来公司决定让她熟悉一下销售业务,让其搞营销,她觉得自己最不愿意求人,不擅长,不喜欢,没信心做好,但又担心公司因此解除与她的聘用合同,又不好拒绝,所以内心很矛盾,心情很沮丧。在这个时候,她回到学校,想暂时放松一下,自己特别想找一个依靠,于是向自己心仪已久的一个同学表白了自己的爱慕之情。但没有料到该同学会断然拒绝。这一系列的不如意,使她。感到无助、沮丧和无边的绝望 “太累了,好想休息一下,”但是不能,只有死,才可以彻底摆脱这一切,彻底放松。她给自己的母亲、那个男孩、她的两个要好的朋友分别写了信或遗书,吞下了安眠药。

(二)、目标评估

人本主义疗法认为,人都有两个自我,经验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前者是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自我感受,即真实的自我。后者则是个人对 “应当是 ” 或 “必须是 ”等的自我概念。二者之间的冲突导致了人的心理失常。而小林的这两个自我产生了冲突,因此我们建立以下的治疗目标:创造一个治疗性的氛围,以帮助小林发现真正的自我,从而远离虚假的自我,真正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使小林逐渐对自我体验的开放而非压抑。协助来访者小林逐步走向自我实现之路,享受成长过程中的坚实与丰盈。

(三)人本主义疗法对当事人进行干预的过程和要素

1、信任接纳,建立关系

尽最大可能,不带任何假设和猜想,用开放的、全新的视觉和听觉关注她。目的是创造一种信任、支持、安全的氛围。在这样一种关系中,小林会感到受关注以及对她的接纳和理解,她就会关注自己的感受,并从体验中学习,且能有效地运用所学到的东西,使她的生活显露积极和希望。

2、正视感受,面对真我

小林在开始并不是分享她的感受,而是讲一些外在的东西。她认为问题在于外部,母亲的无理取闹,公司老板的不合理安排,男友的绝情。但是在充分的接纳理解、同感和真诚的回应和反馈中,小林逐渐感受到温暖、安全和 充分的信任,进而去掉了防御,开始触及自己真实的情感。在咨询师面前开始能够表现自己的恐惧、焦虑、愤怒和那些她认为太消极的以至不能纳入自我结构当中的感受。最终她能够更少地歪曲事实,更多地表达那些以前没有表达过的感情,并且沿着对她的经验更加开放的方向前进。逐渐的,能够和她们所感受到的保持联系,而极少需要歪曲或否认这种经验。真实的生活,真正有效地有力地把握自己的人生。

3、整体联动,人文关怀

来访者事发后,我们实行了大学生心理危机紧急预案,第一时间,对来访者实行 24 小时监命价值关怀护,并从三楼宿舍调到一楼。各级领导都多次去看望她,人本主义疗法特别重视和强调一种真诚温暖信任的咨并给予来访者精神和物质等帮助; 同时我们还千方百计找访关系—到来访者早已不联系的唯一的亲戚——她的姨妈。姨妈家表哥表姐的到来和对她的关心,化解了多年来小林对他们的无解,同学朋友们的日夜陪伴,公司老板的理解等,无疑都是来访者走出自毁绝境的动力。来访者说“我整个是被‘暖’出来的”,一个‘暖’字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髓和功效。

4、咨询效果

来访者从自杀绝境中走出,接纳真正的自我;获得友情、亲情,感受到温暖和社会支持;对人增加了信任和理解,更加热爱生命和珍惜生命。

(四)、其他治疗方法及比较

1、认知行为疗法:对患者不合理认知进行矫正,并提高患者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自杀倾向或自杀意念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时间长、见效慢,但效果持久。

2药物治疗:只能减轻产生自杀念头的抑郁症状。但结合心理咨询效果较好。

3、精神分析疗法:了解患者的情感生活的重要线索,并引导患者了解自己的无意识,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效果较好。

4、电痉挛疗法:以一点量电流通过患者头部,导致全身抽搐,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此法对重度抑郁症、自杀行为患者具有显著疗效。但容易导致意识混乱和记忆丧失。

治疗自杀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还有很多,但这几个效果较好,一般认为,精神分析治本,人本主义相关疗法完善个体心理支持系统,指标。

第三篇:失恋33天案例分析3

消费者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以《失恋33天》的营销案为例

-------

案例背景

《失恋33天》,一部投资几百万的小成本都市爱情电影

剧本是豆瓣上的连载小说,台词太多,总是晃范儿,感觉是在看电视剧剧本。

导演擅长拍摄电视剧„„电影线的记者对他不熟。

不新鲜的类型,还有一个从来没合作过的投资方

档期在被国际大片《猿球崛起》、《铁甲钢拳》和《惊天战神》围攻的2011年11月中旬。十足像一个懵懵懂懂闯进黑帮地盘的弱小男孩。

然而,它一举打败了诸多国际大片,取得了票房奇迹—上线四周累计票房收入3亿4400万。高奏凯歌。

-------

失恋三十三天是如何抓住受众的心理创造奇迹的?

-------

要抓住消费者,就要了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谁是《失》的消费者?

影片的目标观众,自然是那些最爱谈论失恋、最容易经历失恋、最关注爱情和友情的年轻人,也就是80后、90后的大学生和白领群体。

在这个流行奋斗、蜗居、裸婚和拼爹的时代,谈恋爱就像温州的动车,开的快,停得更快。担心失恋、面临失恋、正在失恋、刚刚失恋、还在失恋、一直失恋已经成为了一种比相亲还要普遍的现象。

-------

了解失恋、面对失恋、改变失恋的心理需求对于那些迅速消耗着青春的年轻人来说,尤为迫切。

面对年轻人的这一心理需求,《失》提出了两个口号:

“失恋不是一件坏事,也许是下一个幸福的开始”

“爱,就疯狂;不爱,就坚强。”

这就是《失》的态度,对于失恋的态度。

态度决定了受众是否认可你。认可你的态度就会认可你的产品,比如凡客,爱什么、不爱什么,年轻人就喜欢有态度、有风格的人和产品,凡客选的代言人,都是韩寒、王珞丹、黄晓明这样有态度的人。事实上,《让子弹飞》的题目也是一种态度。

一定要有一个差异化的态度,让年轻人愿意因为这个说法、这个态度去接近你、接受你。另外,这个态度一定要“普世+普适”,这才能引起共鸣。

从这点看来,失恋三十三天已经抓住了受众的共鸣点,潜在需求层面上的沟通已经达成。

-------

那么接下来,受众对《失》的态度又是如何形成与改变的呢?

-------

在传播内容上,《失恋33天》营销了一个对的故事,它站在受众的角度,充分考虑到了他们的需求。

失恋33天,这会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呢?

在其形象符号和单一诉求的吸引下,必然会引起受众的一定关注,但这毕竟还只是初级的情感共鸣和形象认知。要想引起更多的关注,只是被动的等待是远远不够的,主动出击才是王道。

先看一组数据。

1.百度搜索“失恋33天”截至11月16日找到相关结果约394万个。

2.Google搜索“失恋33天”截至11月16日找到相关结果约5900万条。

3.根据百度指数分析的报表来看,2011年9月前搜索量一般为1000左右。从9月中旬开始搜索量增加到5000左右。随后搜索量均在30万以上。10月底基本成功冲击130万的搜索量。

4.媒体的关注度也是呈现非常乐观的形式,找到相关的新闻约9270篇。

5.看看微博的关注度。新浪微博直接搜“失恋33天”找到约670多万条消息,腾讯微博直接搜索找到了约330多万条消息。

如此广泛而高度的关注,《》是如何做到的呢?

这就要提到《》的营销模式,solomo营销。

2011年2月,美国KPCB风险投资公司合伙人约翰·杜尔提出SoLoMo概念。即Social(社交)、Local(本地化)和Mobile(移动)。

根据可怜的营销预算和可怕的票房目标,《失恋33天》必须精准营销,这就对传播渠道选择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们决定跳过传统媒体,借助社交媒体,发布信息,直接与目标消费者对话、互动,以更直接的方式传递信息。他们圈定了两大受众群体─大学生和白领,选择的社会化传播渠道是新浪和人人。

So:社会化媒体的互动传播以新浪微博和人人网为宣传阵地,把电影话题转变为社会话题,紧贴“光棍节”关键词,紧贴热点,不断制造话题。“引起共鸣,攻心为上。”(话题营销)影片预告片和《失恋物语》在视频网站和社交平台放映。并且,借助微博平台不断加强失恋主题宣传,通过戏外宣传制造口碑效应,注重粉丝的反馈和意见,第一时间与粉丝互动。在新浪视频建立“失恋博物馆”。失恋博物馆是一座收藏失恋者所拥有的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物品的博物馆,馆内藏品包括情书、订婚戒指、按摩油、小轮摩托车、见证爱情的生锈钥匙以及恋情过后留下的空酒瓶等。每件展品旁边都有捐赠者写下的说明文字,解释此件展品的来源和意义。

Lo:7个票仓城市的“失恋物语”

1、营销团队在3个月内,奔赴7个票仓城市,拍摄“失恋物语”。一方面通过新浪官方微博征集自愿参与拍摄的普通人,一方面借助影片的广告客户珍爱网,在其会员中寻找合适的人选,一边拍摄,一边推广,并且根据实时互动,确定拍摄内容和角度。

2、7个城市利用当地标志性建筑和方言做出独特的风格。‘失恋物语’后来由网民自发制作和传播,现在已经达到了25部。

3、拍摄完7部视频后,又推出城市精华版“失恋物语”,把采访资料剪辑成一条短片,再次发布,形成二次传播。

Mo:移动终端的APP设计

营销团队开发了影片应用于移动终端的APP,并与Kaila视频合作推出“成人玩偶”猫小贱,通过淘宝平台售卖。

三者形成的即时性传播,可以通过互动、分享等获得受众的反馈,并将其中的亮点迅速转化为新的炸点进行二次传播,杀伤力更强。

正是这一系列的宣传,使得《失》的社会关注度快速飙升。

与此同时,受众对《失恋》这部影片的态度也在发生改变。

微博和人人上以“情感的怀念和发泄”为主要诉求的热点话题;

《失恋物语》中通过普通人讲述普通人的失恋故事,以感动更多的普通人;

“失恋博物馆”中除了大量的影片宣传素材,还有在微博上征集到的分手信物、失恋后的心情感受、疗伤歌曲等营造出浓厚的情感氛围。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接触,受众的态度不再是简单地对其诉求共鸣和对影片的好奇,而是在对其内容和态度高度认同的前提下,产生对影片本身强烈的兴趣和好感,由此产生观影消费的欲望。

天哪,肯定超好看。期待~~~~~~~

有了观影欲望,营销团队还需要做的就是强化这种情绪。

强化观影欲望——《》是怎样将消费者“轰进”电影院的呢?

电影的上映期前三天是最重要的,电影院是否给你排场、排多少场,取决于电影的上座率。《失恋33天》特意将当期安排在2011年11月11日这一百年一遇的世纪光棍节的三天前,也就是11月8日,目的是给电影多几天口碑扩展、发酵的时间,前三天主打“世纪光棍节”这个概念,进行大量的阵地宣传,广而告之。

由“世纪光棍节”属于一个社会话题,现代社会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人们的内心越来越空虚,爱情经常被当成牺牲品,失恋成为常态,所以《失恋33天》的这一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社会话题,成为关注热点。

《》利用“世纪光棍节”这一契机,让消费者在首映的时候去疯狂的包场、团购、秒杀,《》就这样轻轻松松地把消费者轰进了影院。

-------

消费者的态度在观影后必定会再次发生改变——有的人说好,有的人说不好,口碑就是后续消费的保证。

“这么好看的电影,不看肯定后悔。”

《失恋33天》这部“乐观、幽默、不哀怨”电影良好的口碑不仅进一步强化了那些心态犹豫的消费者观影的欲望,促使他们相继成为电影院座下的观众,同时,也刺激了相当一部分的观众进行二次消费,甚至三次消费。

-------

最终,《失恋33天》这部投资不足1000万元的电影,加上宣传发行费用,总投资大约1500万元,票房却超过3亿元,将三部好莱坞大片《猿球崛起》、《铁甲钢拳》和《惊天战神》甩到了身后。《失恋33天》,为在高投入大片和商业性微电影之间寻找生机的小成本电影树立了一个标杆。

失恋33天?好像有点意思。

第四篇:心理咨询与治疗案例分析

心理治疗案例分析

来访者主要信息:

求治者是一名高三男孩。他有一位好友,从初一至今都在一个班,初中时关系很好,高一后两人关系开始冷淡起来,他的学习成绩也大不如以前。而且在这时他觉得好友总在打击他。比如,当他专心学习时,好友时常和其他同学在旁边议论“专靠勤奋死念书在高中已不顶用了,并不羡慕靠死念书拼出的几分成绩。”之类的话。他认为,这些议论是针对他、打击他。之后,他们的关系每况愈下,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至今。现在他们的座位离得很近,这使他更在乎好友,总觉得在受好友的影响,这个包袱影响着自己的学习。来者不知该如何扔掉这个包袱。另外,来者还有一些其他问题,如上台讲演易脸红,声音颤抖;又如晚上迟睡,第二天早晨总在想:“糟了,今天的学习效率又低了。”他总在担心失眠会影响身体。但是越想越无法摆脱这种困扰。咨询师的观察:

求助者衣着整齐,说话有礼貌,表情不自然,情绪较低沉,不敢与咨询师有目光接触。

一、问题探索阶段

来访者只有一位好友,而且高一后关系开始冷淡,自己学习成绩也大不如前。他敏感的认为好友总是在打击他,但他又很在乎好友,从而影响自己的学习。并且在生活还有一些其他问题。从以上来访者信息中可以了解到,来访者心理自卑,面对挑战主要采取回避和退缩的态度,对自己不自信,害羞,敏感,焦虑。

来访者主要表现出:

①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评或不赞同而受到伤害; ②除了至亲之外,只有一个好朋友或知心人; ③行为退缩; ④心理自卑;

⑤敏感羞涩,害怕在别人面前露出窘态; ⑥过多的忧虑及担心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①自我认知不足过于低估自己。每个人总是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如果他人对自己做了较低的评价,特别是较有权威的人的评价,就会影响对自己的认识,从而低估了自己。

②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信心。会因为自我认识不足常常觉得“我不行”,就会抑制自信心,增加紧张,产生心理负担,学习工作效果必然不佳。③挫折的影响。有的人轻微的挫折就会给他们以沉重的打击,变得消极悲观而自卑。

二、目标设定阶段

针对来访者,通过以上分析,制定相对应的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缓解来访者的自卑和焦虑等不良的情绪,克服人际交往的障碍,逐步的改善人际关系。以平常心看待学习,努力了就好。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协助求助者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学习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增强来访者的自信心,让来访者相信自己。

三、方案探讨阶段

通过三次咨询,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通过咨访双方的努力,使来访者逐渐改变原来自卑的心理,慢慢变得更自信,更相信自己。

四、治疗/运动阶段

共进行三次咨询,每次咨询时间为60分钟,每隔一个星期进行一次,后期随访三个月。

第一次咨询:倾听来访者的叙述,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对来访者叙述的理解,使来访者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并适当鼓励来访者正视自己的优点,鼓励来访者对自己要有信心。咨询结束时对来访者提出一些建议:

(1)来访者要消除自卑心理,要善于肯定自己,不要因为好友的指责就低估了自己,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要增强自信心。

(2)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相信事在人为。当面临某种情况感到自信心不足时,不妨给自己壮胆:“我一定会成功!”

(3)克服人际交往障碍,多给自己创造一些机会在公共场合发言,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多与周围的人沟通聊天。

(4)多参加一些体育活动,通过体力上的劳动减轻精神压力。

(5)来访者可以尝试改变一下学习方法,以一颗平和的心面对学习。不要跟别人比,只要跟自己以前的学习成绩比,稍有进步就要鼓励自己。

(6)不要过多地把精力集中在好友身上,可以请老师帮助调换一下座位,使自己的精力更加集中在学习上;或者找好友谈一谈,也许一切误会便会消除。

(7)在上台演讲之前要充分地做好准备,多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多锻炼几次就好了。

最后,要使自己的精神适当放松一下,比如去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听听音乐,看看杂志,舒缓一下紧张的情绪,放下学习包袱,失眠的症状将会有所缓解。

第二次咨询:观察来访者与第一次咨询时的改变,肯定来访者的改变,通过与来访者的交谈,指出一些不足之处,鼓励来访者按第一次咨询所给的建议继续做大更好。

第三次咨询:让来访者自己表述自己发生的变化,并予以肯定。鼓励来访者更深层地挖掘自我潜能,相信自己。

在咨询过程中,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鼓励来访者打开心扉,说出自己的困惑。其次,要重视来访者的感受与想法,善于发现来访者的改变。要随时根据情况对制定的目标进行改变。

五、评估/结束阶段

评估通过三次咨询,来访者发生了怎样的改变,而这种改变是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对所制定的目标进行评估,评估完成情况。

咨访关系建立之后,来访者与咨询师成为朋友,咨询师在咨询结束之后向来访者表现出自己是开放的,来访者随时可以与咨询师取得联系或再来访。逐渐延长来访的周期,直至终止咨访关系。

第五篇:哈科米取向 人本主义治疗新发展

“哈科米”取向——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方法的新发展

从起初开始,“哈科米”取向就是对卡尔·罗杰斯提出的“成长所需的必要且充分条件,包括:真诚、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敏锐又简洁地表达共情”的展现。不仅如此,“哈科米”取向还“站在卡尔·罗杰斯的肩膀之上”,通过独特的训练方法,使得受训的治疗师更加真实和整全地体验到一种共情的、非指导性的治疗。

“哈科米”取向将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体现为“爱的同在”。“爱的同在”不但是“哈科米”取向治疗的必要先决条件,而且是对共情的体现和发展。罗杰斯在他的著作中首先把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视为一种态度,之后又称之为一种些微调整的意识状态。然而,罗杰斯虽然自己可以进入这种状态,但他却没有发展出一套系统的训练方法帮助其他的咨询师达到这种状态。但是,“哈科米”取向在罗杰斯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相对成熟的方法,使通过练习和训练“爱的同在”,从而有意识地进入该状态。不但如此,“爱的同在”不仅强调由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全然存在持续地给予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还能够训练和帮助咨询师从来访者身上获得滋养,从而达到一种自然的平衡,而非单方向的付出。

“哈科米”取向虽然并不强调“共情”这一术语,但共情却是“哈科米”取向的核心,它强调跟随来访者当下的感受。“哈科米”取向训练共情的方法是安静地跟随与来访者非语言信息的交流中呈现出的当下感受。经过30多年的专研和发展,“哈科米”取向开发出比较成熟的聚焦身体的共情方法。该方法通过跟随来访者的非语言信息,不但能够把握其当下经验的主要情绪状态,而且可以探测来访者自己都没留意的转瞬间的情绪表达。上世纪90年代以来,镜像神经元系统的发现和探索更加证实了“哈科米”取向将非语言信息作为共情直接线索的可行性和重要性。与“当事人中心疗法”的传统训练不同,“哈科米”取向认为,可以通过使自我达到内在的宁静,从而提升自我对镜像神经元系统的觉察,从而更加准确地捕捉来访者当下的情感状态。实验表明,通过这种方法,咨询师的共情准确率可以达到81%,远远超过培训师基于表面信息做出的判断(29%)。

“哈科米”取向最独特的方式是将“当事人中心疗法”与东方的“正念冥想”相结合。这也是“哈科米”对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特殊贡献。该方法将“正念冥想”作为必要的元素,凭借细致的设计使当事人可以通过进入冥想的状态,唤醒情感、记忆以及应对方式的觉察,帮助当事人发现并感受内在信念是如何影响一个人无意识的习惯行为。通过这种方式,不论是咨询师,还是来访者都能更深入地对自我和关系抱持觉察和感受,从而促进彼此的沟通和成长。

“哈科米”取向曾多次在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中被提及并受到关注(Ginsburg,1984;Leijssen,2006;Maris,2009;Bageant;2011)。随着西方脑科学研究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肯定了“哈科米”取向在认知-行为、深度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的重要作用和贡献。

下载人本主义治疗失恋案例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本主义治疗失恋案例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微博营销案例分析:《失恋33天》范文合集

    《失恋33天》到底有多火?数据显示,截至上周日,该片票房已达到2.85亿元,而据非官方消息,本周票房已过3亿大关。《失恋33天》为什么这样火?如果它真是一部“神作”,那倒很容易解释,可......

    《失恋三十三天》网络营销案例(xiexiebang推荐)

    微博营销案例分析:《失恋33天》 微博营销是刚刚推出的一个网络营销方式,因为随着微博的火热,既催生了有关的营销方式,就是微博营销。每一个人都可以在新浪,网易等等注册一个微博,......

    成功营销案例-失恋33天

    《失恋33天》的成功学国产电影《失恋33天》以成本小、传播速率高、覆盖面积广等优势,一举成为2011年11月电影市场上票房的王者,令整个电影业界感到震惊。那么,7天票房过2亿的“......

    强迫症案例与治疗

    强迫症案例与治疗 强迫症又称强迫性神经症,是以重复出现病人不愿意、明知不对但又无法控制的某些观念、意向和行为为其特征。病人常为这些重复出现的强迫现象所苦恼,虽尽力克......

    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二)——社交恐怖症案例及治疗范文

    [案例简介] 元某,女,二十一岁,某专业三年级学生。长期以来,一直经受着心理障碍的困扰和折磨,无法摆脱这个阴影。她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她提出了会见时间,又特意嘱咐道:......

    颈椎病治疗分析论文

    【关键词】 振颤手法 以指或掌吸附于治疗部位,做频率密集的快速振颤动作的手法称为振颤法,又称振法或颤法[1]。笔者多年来运用推拿中的振颤手法治疗各型颈椎病,疗效较好,现总结如......

    教育案例1”失恋“之诗

    教育案例(1)“失恋”之诗 与众不同,总有原因。不同之处的原因往往蕴藏着教育的契机。我就曾经从一个与众不同的细节,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有人“失恋”了!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本......

    靶向药物肺癌治疗案例

    杭州五舟医院管理有限公司 治疗实例美国靶向药物——治疗肺癌——治疗案例 肺癌(Lung Cancer)是指发生在肺部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也是一种很常见的癌症,在病理学上大致分为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