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校长先进事迹
当春染新绿的时候,一群群燕子似的学生涌向这座陋巢;当夏暑袭来的时候,这里统铺寝室就成了一座座火红的砖窑;当秋果飘香的时候,这里收获的是粒粒饱满的金黄;当冬雪皑皑的时候,这里收藏的是一块块沉甸甸的金匾。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有一位传奇人物,他就是洪湖市万全镇中岭中学校长胡永全同志。他用教育资源的下限挑战农村初中教学质量的上限,用自己的创业行动践行了新时代的“延安精神”,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奋斗之歌。
创业之旅
走进校园,满目葱茏,繁花似锦。一座刚竣工的充满现代气息的教学大楼格外引人注目,在它的旁边,正拆除的破旧瓦房还残留着历史的痕迹,仍依依不舍地诉说着过去岁月里的创业故事。
没到过的人,不能想象这里原有的办学条件是如此之简陋;到过的人,不敢相信,原来这里就是金凤凰飞出的地方;了解它过去和现在的人,不得不折服:这才是拓荒者对奋斗的最好诠释。
以前,这里仅有9间平房教室,每间不超过60平米,其中6间的房龄有20余年了,另外3间是04年暑期兴建的。当时,在学生高峰日渐回落的时候,这里的学生却急剧反弹。作为校长的他,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左右为难。一边面临的是即将要撤并和限制发展的乡村中学,另一边是家长乞求的目光和学生期盼的眼神。怎么办?在这个极为关键的时候,他一脚踏着受处分的红线,一脚踏着荆棘,毅然决定兴建校舍。他带头垫资8000元,广大教师群起响应,纷纷出资。为了节省开支,他用一双握过粉笔的手搬起砖瓦,用背过学生的肩头扛起了屋檩。在他的带动下,全校教师积极投入到了火热的建校义务劳动之中。打基开夯,搬砖上瓦,回土清场,他主动上阵;教室的墙壁、门窗的油漆全部是他带头刷做的,为学校节约资金五万四千多元。从2003年到2008年五年间,在上无拨款、下无集资的情况下,还兴建了一栋学生寝室、一座水厂,兴修了水泥主校道,共投资10万余元。而且,做到内外不举债。这都是他一手一脚垒起来的,一分一厘攒起来的,一点一滴省起来的。
他的创业行动带来了学校的巨大变化。尤其是学校的教学质量五年来,一直雄居荆州市榜首。这神话般的成绩感动了家乡在外的十堰市汽配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冯先生,主动捐建了如今的教学楼。
立业之策
如果把教师比作一只风雨中搏击的海燕,那么师德修养和专业发展就是那海燕的两翼;如果把教学质量比作一支杠杆的话,那么,校本教研就是这杠杆的黄金支点。因此,胡校长十分注重教师的精神建设和专业发展,牢固树立教师的专业发展观,学生的全面育人观和学校的正确质量观。全面实施教师业务达标工程和发展工程,努力盘活教师专业发展的“四步棋”,唱响学生均衡发展的“四部曲”。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界,社会界的一个基本定则,在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条件下,不少家长想千方将孩子送到城里去读书,不少教师设百计往城里调,致使农村片中学纷纷“空巢”倒闭。然而,在这里出现了反常现象,当学生人数普遍“退潮”的时候,中岭中学却不断地“涨潮”。学校由原来的三、四百人,升至一千余人。城里的孩子纷纷抛弃优裕的生活,赶到这所偏远的乡村中学读书。襄樊的一位百万富翁把他的独生女儿文丽星辰也送到了这里,不到一学期,孩子就彻底改掉了通宵上网和大手大脚花钱的毛病。他由衷地感叹到:“这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是什么原因使其在大潮落下时又潮起呢?胡校长的回答是:“以人为本”。是的,以生为本如一块块磁石吸引着厌学离心的学生,如一阵阵春风温暖着篱下的孤雁;以师为本如一支支镇定剂平静着教师躁动而思走的心,如一股股清泉滋润着教师的心田。胡校长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渗透人文关怀。
随着农村形势的不断发展,农村中小学学生的流失,逐步由贫困型转向环境型与心理型。主要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环境的不良影响,使得部分学生思想颓废和心理变异,出现厌学、逃学等现象。甚至发生某些仇视家长、报复社会的惨剧。面对这种现实情况,胡校长及时调整思路,变阶段控流为全程控流,变短期控流为持久控流,变扶贫控流为心理控流。
1、开展亲情对话。不少留守生因缺少与家长的沟通而变得性格孤僻,人情冷淡,产生了辍学倾向。他要求教师定期与其在外打工的家长进行电话家访,并要求家长与其子女多交流,让孩子真情倾诉,感受亲情的呵护,体会父母的艰辛。为了与留守家长取得联系,胡校长每学期自掏电话费一百多元。
2、开辟关爱通道。每逢春节,因春运紧张,为了让家长早日外出放心打工,胡校长积极组织提前安置好打工子女的工作。开学前,每个党员家庭接纳3—4名留守生,每位教师家庭安置二名有困难的留守生,为他们营造的温馨氛围。
3、开启帮辅工程。每学期一开始就组织学生的辍学倾向调查,让学生敞开心扉,说出实情,了解辍学的原因。学校按经济贫困、社会影响、学校生活、心理状态、学习成绩等原因进行分析,拿出行之有效的应对之策。对父母离异或去世的有辍学倾向的学生,采取心灵慰藉的措施,实行教师临时认养制度,让教师担起“父母”的角色;对因偏科而产生辍学倾向的学生,采取耐心辅导的办法,让其平衡发展;对学业成绩不好而产生辍学念头的学生,根据其兴趣爱好,实行兴趣迁移,为其设置展示平台;对因心理障碍而打算辍学的学生,采用疏通、引导、交心、谈心的方式,鼓励其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帮助其打开心门,融入集体。连续五年来,初中毕业年级的直升率居全市第一名。
爱优生并不难,人人都喜欢好孩子,我们的关爱就是集中在学有困难、家庭经济困难、行为有偏差、家庭背景不良和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身上,把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或慢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曾义同学的父亲坐牢,母亲已离家出走,胡校长把他接到自己家里,三年的生活费用全部是由胡校长组织捐助的。身高不到一米二的梅荣同学到校后,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在胡校长的关爱下,消除了自卑心理,使她迅速地走出了阴影,快乐地与同学们一起学习和生活。
二00五年春节刚过,胡校长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教师一一拜年。在拜年的时候,发现毕业班教师王辉,不辞而别,已到湖南一所学校受聘。得知此事后,第二天,迅速赶到湖南,苦口婆心地劝说。王老师一脸无奈,终于道出了实情:“胡校长,不是我不讲情面。我刚结婚,你说一个月几百元工资,怎么养得活呀?加上我父母长年有病。”胡校长当即承诺:“我保证尽最大努力,帮你度过难关。”
“精成所至,金石为开”,王老师终于被胡校长的言行深深打动,他辞掉了月薪两千元的工作,又回到了学校。返校后,胡校长马上安排王老师的新婚妻子上班,并把自己爱人当伙食会计这一轻松的工种调换给她,使王老师小俩口感动得热泪盈眶。是的,就是这一特殊群体,在胡校长的再次挽留和亲切关怀下,才支撑起了中岭中学一片蔚蓝的天空,放飞了一群群可爱的白鸽。
展业之光
“我明明知道,农村片中学不久就要谢幕了,但我们没有遗憾,没有退缩,我们要像蜡烛一样,直到最后一刻,把它燃得特别光亮,把生命演绎得无限精彩。”这是胡校长在06年全市中考总结会上倾吐的心声。是的,他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
他十分注重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长期坚持自学。从93年至97年,通过自学,获得了湖北大学数学本科学历。虽然校长的应酬较忙,但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毫不马虎。他主动请缨,担任初
二、初三两个班的数学课教学。许多教师劝他少带点课,他说:“教学是我的生命,离开了讲台,我的生命将不会再延续。”几年来,他所教毕业班的数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有十几篇教学论文在《湖北教育》等杂志上发表。《初中数学课改之我见》入选《中国当代教育辞典》.他去年辅导的学生撰写的数学科创小论文分别获省级二等奖.和省一等奖。他写的《论学困生心理》获国家级论文一等奖。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胡校长在这条荆棘丛生而又酸甜苦辣的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走过了春秋冬夏,沿途立下了一座座老百姓信赖的口碑,留下了一道道不畏险远,挑战极限的美丽风景。作者王兴中
当春染新绿的时候,一群群燕子似的学生涌向这座陋巢;当夏暑袭来的时候,这里统铺寝室就成了一座座火红的砖窑;当秋果飘香的时候,这里收获的是粒粒饱满的金黄;当冬雪皑皑的时候,这里收藏的是一块块沉甸甸的金匾。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有一位传奇人物,他就是洪湖市万全镇中岭中学校长胡永全同志。他用教育资源的下限挑战农村初中教学质量的上限,用自己的创业行动践行了新时代的“延安精神”,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奋斗之歌。
创业之旅
走进校园,满目葱茏,繁花似锦。一座刚竣工的充满现代气息的教学大楼格外引人注目,在它的旁边,正拆除的破旧瓦房还残留着历史的痕迹,仍依依不舍地诉说着过去岁月里的创业故事。
没到过的人,不能想象这里原有的办学条件是如此之简陋;到过的人,不敢相信,原来这里就是金凤凰飞出的地方;了解它过去和现在的人,不得不折服:这才是拓荒者对奋斗的最好诠释。
以前,这里仅有9间平房教室,每间不超过60平米,其中6间的房龄有20余年了,另外3间是04年暑期兴建的。当时,在学生高峰日渐回落的时候,这里的学生却急剧反弹。作为校长的他,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左右为难。一边面临的是即将要撤并和限制发展的乡村中学,另一边是家长乞求的目光和学生期盼的眼神。怎么办?在这个极为关键的时候,他一脚踏着受处分的红线,一脚踏着荆棘,毅然决定兴建校舍。他带头垫资8000元,广大教师群起响应,纷纷出资。为了节省开支,他用一双握过粉笔的手搬起砖瓦,用背过学生的肩头扛起了屋檩。在他的带动下,全校教师积极投入到了火热的建校义务劳动之中。打基开夯,搬砖上瓦,回土清场,他主动上阵;教室的墙壁、门窗的油漆全部是他带头刷做的,为学校节约资金五万四千多元。从2003年到2008年五年间,在上无拨款、下无集资的情况下,还兴建了一栋学生寝室、一座水厂,兴修了水泥主校道,共投资10万余元。而且,做到内外不举债。这都是他一手一脚垒起来的,一分一厘攒起来的,一点一滴省起来的。
他的创业行动带来了学校的巨大变化。尤其是学校的教学质量五年来,一直雄居荆州市榜首。这神话般的成绩感动了家乡在外的十堰市汽配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冯先生,主动捐建了如今的教学楼。
立业之策
如果把教师比作一只风雨中搏击的海燕,那么师德修养和专业发展就是那海燕的两翼;如果把教学质量比作一支杠杆的话,那么,校本教研就是这杠杆的黄金支点。因此,胡校长十分注重教师的精神建设和专业发展,牢固树立教师的专业发展观,学生的全面育人观和学校的正确质量观。全面实施教师业务达标工程和发展工程,努力盘活教师专业发展的“四步棋”,唱响学生均衡发展的“四部曲”。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界,社会界的一个基本定则,在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条件下,不少家长想千方将孩子送到城里去读书,不少教师设百计往城里调,致使农村片中学纷纷“空巢”倒闭。然而,在这里出现了反常现象,当学生人数普遍“退潮”的时候,中岭中学却不断地“涨潮”。学校由原来的三、四百人,升至一千余人。城里的孩子纷纷抛弃优裕的生活,赶到这所偏远的乡村中学读书。襄樊的一位百万富翁把他的独生女儿文丽星辰也送到了这里,不到一学期,孩子就彻底改掉了通宵上网和大手大脚花钱的毛病。他由衷地感叹到:“这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是什么原因使其在大潮落下时又潮起呢?胡校长的回答是:“以人为本”。是的,以生为本如一块块磁石吸引着厌学离心的学生,如一阵阵春风温暖着篱下的孤雁;以师为本如一支支镇定剂平静着教师躁动而思走的心,如一股股清泉滋润着教师的心田。胡校长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渗透人文关怀。
随着农村形势的不断发展,农村中小学学生的流失,逐步由贫困型转向环境型与心理型。主要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环境的不良影响,使得部分学生思想颓废和心理变异,出现厌学、逃学等现象。甚至发生某些仇视家长、报复社会的惨剧。面对这种现实情况,胡校长及时调整思路,变阶段控流为全程控流,变短期控流为持久控流,变扶贫控流为心理控流。
1、开展亲情对话。不少留守生因缺少与家长的沟通而变得性格孤僻,人情冷淡,产生了辍学倾向。他要求教师定期与其在外打工的家长进行电话家访,并要求家长与其子女多交流,让孩子真情倾诉,感受亲情的呵护,体会父母的艰辛。为了与留守家长取得联系,胡校长每学期自掏电话费一百多元。
2、开辟关爱通道。每逢春节,因春运紧张,为了让家长早日外出放心打工,胡校长积极组织提前安置好打工子女的工作。开学前,每个党员家庭接纳3—4名留守生,每位教师家庭安置二名有困难的留守生,为他们营造的温馨氛围。
3、开启帮辅工程。每学期一开始就组织学生的辍学倾向调查,让学生敞开心扉,说出实情,了解辍学的原因。学校按经济贫困、社会影响、学校生活、心理状态、学习成绩等原因进行分析,拿出行之有效的应对之策。对父母离异或去世的有辍学倾向的学生,采取心灵慰藉的措施,实行教师临时认养制度,让教师担起“父母”的角色;对因偏科而产生辍学倾向的学生,采取耐心辅导的办法,让其平衡发展;对学业成绩不好而产生辍学念头的学生,根据其兴趣爱好,实行兴趣迁移,为其设置展示平台;对因心理障碍而打算辍学的学生,采用疏通、引导、交心、谈心的方式,鼓励其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帮助其打开心门,融入集体。连续五年来,初中毕业年级的直升率居全市第一名。
爱优生并不难,人人都喜欢好孩子,我们的关爱就是集中在学有困难、家庭经济困难、行为有偏差、家庭背景不良和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身上,把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或慢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曾义同学的父亲坐牢,母亲已离家出走,胡校长把他接到自己家里,三年的生活费用全部是由胡校长组织捐助的。身高不到一米二的梅荣同学到校后,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在胡校长的关爱下,消除了自卑心理,使她迅速地走出了阴影,快乐地与同学们一起学习和生活。
二00五年春节刚过,胡校长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教师一一拜年。在拜年的时候,发现毕业班教师王辉,不辞而别,已到湖南一所学校受聘。得知此事后,第二天,迅速赶到湖南,苦口婆心地劝说。王老师一脸无奈,终于道出了实情:“胡校长,不是我不讲情面。我刚结婚,你说一个月几百元工资,怎么养得活呀?加上我父母长年有病。”胡校长当即承诺:“我保证尽最大努力,帮你度过难关。”
“精成所至,金石为开”,王老师终于被胡校长的言行深深打动,他辞掉了月薪两千元的工作,又回到了学校。返校后,胡校长马上安排王老师的新婚妻子上班,并把自己爱人当伙食会计这一轻松的工种调换给她,使王老师小俩口感动得热泪盈眶。是的,就是这一特殊群体,在胡校长的再次挽留和亲切关怀下,才支撑起了中岭中学一片蔚蓝的天空,放飞了一群群可爱的白鸽。
展业之光
“我明明知道,农村片中学不久就要谢幕了,但我们没有遗憾,没有退缩,我们要像蜡烛一样,直到最后一刻,把它燃得特别光亮,把生命演绎得无限精彩。”这是胡校长在06年全市中考总结会上倾吐的心声。是的,他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
他十分注重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长期坚持自学。从93年至97年,通过自学,获得了湖北大学数学本科学历。虽然校长的应酬较忙,但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毫不马虎。他主动请缨,担任初
二、初三两个班的数学课教学。许多教师劝他少带点课,他说:“教学是我的生命,离开了讲台,我的生命将不会再延续。”几年来,他所教毕业班的数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有十几篇教学论文在《湖北教育》等杂志上发表。《初中数学课改之我见》入选《中国当代教育辞典》.他去年辅导的学生撰写的数学科创小论文分别获省级二等奖.和省一等奖。他写的《论学困生心理》获国家级论文一等奖。
我们打开荆州市中考质量评价的硬盘,点击中岭中学的中考成绩,这些魔术般的数字,串联成了一道道绚丽的彩虹,流动着一串串被汗水浸泡的诗行。在他任校长六年期间,连年荣获荆州市中考先进单位。他四次被评为荆州市中考先进工作者。五次评为荆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08年评为全市明星校长,曾多次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作学校管理经验介绍。铁的数字在洪湖水乡沉淀出令人惊叹的“中岭现象”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胡校长在这条荆棘丛生而又酸甜苦辣的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走过了春秋冬夏,沿途立下了一座座老百姓信赖的口碑,留下了一道道不畏险远,挑战极限的美丽风景。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二篇:中学校长先进事迹
陈燕鹏校长先进事迹
陈燕鹏——南安市金光中学的校长、副书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情注教育,作为一位校长,他带给学校的是创新、进取、务实、温馨的良好校风。
一、理念先行,明确办学思想
陈校长始终坚持“立人为本、自强不息、和谐协作、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和“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创高效率的服务管理、育高素养的四有新人、办人民满意的文明学校”的办学宗旨,始终坚持走科研兴校、教研兴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之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和教育教学改革,致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二、以身作则,做行动楷模
一年来,作为校长,他要求教师做到的,他首先做到,教师做不到的,他也努力坚持做到。寒来暑往,风雨无阻,每天到校最早的老师也能看到他在校园内巡视的身影。为了预防学生发生安全事故,不论值班与否,他每天课间时间都在操场上巡查。一年来,我校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
三、创新方法,科学管理,彰显人文关怀
一位教育家说过:一个好的校长,应该在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上做好工作。陈校长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一年来,在陈校长的领导下,制定了不断完善工作管理方案,彻底打破教师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差一个样的局面,每到年末评优评先的时候,把各方面量化分数一核算,实行按劳分配、按质分配。工作中陈校长在处处按章办事遵循原则的同时,又时时对师生们彰显人文关怀,谁家有困难,陈校长都会非常关心,并尽可能的提供帮助。
四、规范学校管理,以质量为目标。
陈校长注重建立健全学校各项制度,并认真实施,使学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实现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加强常规管理,落实课程计划,开全开足各科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对教学工作全过程的管理,着重抓好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的管理,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陈校长十分重视新课程的实施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听课活动,营造教学科研、课程改革的浓厚氛围。他常常深入到课堂中听课,和老师共同进行研讨。每一次 片区或市级公开课,他都高度重视,并组织学校里各教研员共同研讨,使老师的教学水平明显提高,五、注重德育实效,以活动育学生。
陈校长对学生的教育力求实效,把教会学生做人作为教育的最高理想。学校一学年以来,都根据各个节日、纪念日的主题,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树立远大理想的教育,均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开展元旦文艺汇演、“学雷锋,做道德的人”演讲比赛、“树环保低碳之风,建生态文明南安”、“红五月”校园文化艺术节。学校利用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等形式倡导道德自律。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各项行为规范、讲文明礼仪。自觉养成珍惜自己、关爱他人、维护社会的良好习惯。
一学年来,南安市金光中学在各级党委、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陈校长改革创新、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下,学校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和谐发展,顺利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和工作目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先后荣获“南安市教育系统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泉州市安全教育和管理标准化建设一级达标学校”、“南安市第四轮素质教育先进校”、“泉州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第六批南安市语言文字规范校”、“南安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创‘创五好’工作先进单位”等8项荣誉称号。
第三篇:中学校长先进事迹
校 长 先 进 事 迹
时空漫溯光流转,回首凝望弹指间。一支粉笔万里路,三尺讲台九重天。尘世浊浊草无色,校园青青柳如烟。西城桃李花开早,逸香播韵白云边。
——题记
朝阳升起,彩霞满天。金色的阳光铺满城西中心学校的校园。校园里两排高大的梧桐树,枝繁叶茂,相拱而立。栖息在树上的鸟儿迎风歌唱。校园里,两座教学楼并肩而立,书声琅琅,歌声阵阵。一个年轻人站在学校的大门口,一边和老师学生打着招呼,一边不停地捡拾着树上落下的枝叶。他,就是涡阳县城西学区中心学校校长——他,现年只有35岁,却已有10年当校长的经历,是市最年轻的中心学校校长。
翻开他的荣誉档案,令人称羡不已,安徽省优秀教师,亳州市骨干教师、先进个人,涡阳县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中国共产党涡阳县第九次代表大会党代表,涡阳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一串串闪光荣誉的背后,是他对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对学校的高度负责,对工作的无限热爱!
2000年通过竞争上岗,他竞聘为城郊中学(城西学区中心学校前身)校长,这是城西学区最大的一所农村中学,当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校的发展已处于一种艰难的困境之中:教学质量低下,教学设施缺乏,外部环境的干扰,班子的不团结,教师人心浮动„„
面对困难,他没有退缩,而是勇往直前。接任之后,经过深思熟虑,确定了学校发展的基本方向,那就是稳定中求发展。他深知,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必须建章立制,用制度来管理人、激励人、约束人。通过开大会,定计划,作分析,仔细摸底,调查研究,深思熟虑,一个“有利于教学质量提高,有利于调动教工积极性,有利于创建优良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学校发展”的管理制度在他心中酝酿成形了。随后,经过全校教工反复讨论研究,学校相继出台了师生员工教师竞争上岗随班升级末位淘汰制、奖教奖学制、专业知识“充电”考试制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同时,对不兢兢业业、不适合岗位要求的教职工进行调离、换岗或培训。这些制度已合成了《城西学区教育管理制度汇编》,教职工人手一册,成为学校管理、教书育人的工具书和创建文明校园的土教材。
由于学校位于城乡结合处,一些闲杂人员和社会青年经常到学校寻衅滋事、打骂学生、敲诈学生钱财,这些人员倚仗“有人、有钱、有关系”,学校师生敢怒不敢言,学校周边环境令人堪忧。为了治理学校周边环境,学校成立了治保小组和巡逻队,校长亲自带队。2000年的一个下午,在学校大门外,6个小混混拦截女学生,并向学生要钱,如果不给就要“现场直‘剥’”。校长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报案,并带领治保人员迅速赶到事发地点,将这几个小混混治服,这时公安人员也赶到了,拘留了四人。后来被拘留的几个小混混的家长找到校长的家里说情,校长说:学校是育人的地方,如果你们的孩子在学校里被人调戏、被人敲诈、被人打骂,你们是什么心情?!学校必须对每位学生负责,谁侵犯了学生的利益,就是侵犯了学校的利益,就必须受到惩罚!几句话,正气凛然,掷地有声,小混混的家长灰溜溜的走了。几个回合下来,学校的治
安状况得到根本性的好转,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安心读书的外部环境。此举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扬,他们都说:“他是个干事业的人,他当校长让孩子在这里读书我们放心”。
由于制度配套,措施得力,指导科学,重教奖学,兑现及时,教学质量连年登高,文明创建、素质教育之花灿烂盛开。学校先后评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初中教学质量先进单位,高中优质生源基地,还被团县委命名为“青年文明号”。
2005年,在原来中学的基础上,成立了学区中心学校,下辖三所中学,二十一所小学。管理范围扩大了,管理难度也成倍增加。但是,这难不倒他,在学校管理上,校长有一整套经验。他对领导班子的管理模式是“统一步调,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他还拟订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在教学管理上尝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究式学习模式”,在德育工作管理上他能够处于高屋建瓴的势态,强调要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实效性。
在对教师人性化管理中,校长从不以权压人,以势凌人,而是以德服人,以情感人,从而赢得了广大师生和社会的信任和好评,赢得了领导学校工作的主动权。他事必躬亲,把教职工的情绪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把教职工的成就和荣誉作为工作的第一动力,把教职工的满意程度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校每学年都要开展学生评价老师,老师评价行政干部,教工民主评议校长等活动。学校管理渐进地由守业管理向创业管理转变,由传统经验管理向现代科学管理转变,由权力管理向能力管理转变。他针对学校实际,实行了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和配套措施,他带领班子靠制度规范,靠典型示范,靠考评监督,靠奖励激励,在他的带领下,学区已有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一直以来,校长都是以“懂教育,善管理”著称,在教育上他讲究教育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及时性,注重思想教育与科学知识的结合和无形教育环境的创设,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对集体、民族、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心和自身的进取精神。在他的总体规划下,提出了“为学生生命奠基,为教师发展服务,为人民满意学校”的办学宗旨,努力倡导“团结协作,崇德博学,追求卓越,敢为人先”的学校精神,他要求教职工对工作多一点责任心,对学生多一点爱心,对教研多一点热心,对社会多一点奉献心。而他自己不仅是决策者,也是践行者,学校的课题研究他是总负责人,亲自参与新课改实验,深入教研工作的各项活动,亲自参与听课,上课,评课。他为自己定的目标是做一名“学者型”的校长。为此,学校工作同时还不断为自己充电,看书是他每天必不可少的例行公事,走进他的办公室,你第一个感觉就是书香味,教育管理类的,学科教学类的,教育类,杂志等摆满了书架,一本本书籍,一本本学习心得笔记,甚至是书上的一笔一划,我们都不难发现他对学习的热情与执着。他还参加了国家在华东师范大学进行的全国中学校长培训,带回了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他以自己的行动激活了整个学区教育科研的热情,几年来,全学区发表的论文有500多篇,教师多人多次在市、县优质课竞赛中获奖,2007年,中心学校的教师被评为市第一届“教坛新星”,他本人也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市先进工作者,教育教学论文也多次获奖。
然而,学区的老师们并没有自我醉,在他的带领下,他们认真学习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中心学
校又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全体教职工深入学习十七大报告、《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帮助教职工准确把握党在新时期教育方针的新内涵,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教育改革浪潮的严峻挑战。“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为了使自己尽快地从“经师”转变成“人师”,老师们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刻苦钻研教育理论,潜心研究蔡元培、行知、马寅初、夸美纽斯等中外著名教育家的著作。为了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他带领老师制定了《每日自我反省十二问》:
一、我今天完成教学任务了吗?
二、我今天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了吗?
三、我今天授课的内容和方法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吗?
四、我今天的教学方法有所创新吗?
五、我今天与两个以上的学生谈心了吗?
六、我今天上课时的衣着整洁得体吗?
七、我今天带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了吗?
八、我今天体罚学生了吗?
九、我说过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话了吗?
十、我今天学习了吗?
十一、我今天把明天的教案编写好了吗?
十二、我今天写教学日记了吗?
针对学校内极个别教师有违纪行为,校长对他们进行了批评教育,并勒令其立即改正。而后,中心学校又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中小学德育大纲》、《亳州市师德建设年学习读本》、《新时期师德精神的
颂歌》和《亳州市教师违规违纪处分办法》,并制定了《教师行为十禁》:
一、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二、严禁讽刺挖苦学生和侮辱学生人格;
三、严禁向学生推销书籍和商品;
四、严禁节假日补课、有偿办班和乱收费;
五、严禁接受学生家长吃请和收受礼物;
六、严禁在上课期间接打手机;
七、严禁在上班前饮酒;
八、严禁参加赌博、迷信等活动;
九、严禁无教案上课;
十、严禁在校外兼职、兼课。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教育家行知一生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也是校长经常给老师们讲的一句话。学校哪个教师有困难,他总是及时送出关怀,有哪位教师需要帮助,他总是及时伸出双手,有哪些学生因为贫困要辍学,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五里湾小学教师王弼贤不幸遭遇车祸遇难,留下孤儿寡母,生活陷入困境,他多次进行慰问和资助。申红银同学家庭困难,他总惦记着这孩子,让这孩子成为自己的扶助对象,为他送去学习用品,给他送去学费,关心他的生活和学习,直到他考上重点大学。一个学生缀学了,校长带领着班主任,挽着裤腿,踏着泥泞的乡间小路,来到学生家里,学生看着校长和老师沾满泥巴的双脚,听着领导和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泪流满面,跟着老师重返课堂„„。他还要求全学区所有学校减免贫困学生和残疾学生的学费,关心他们的学习,并且在他们的生活上给与帮助。一桩桩,一件件,一次次,一回回„„
说不完老师对学生的似海深情,道不尽学生对老师的无限热爱。他,一个年轻的中学校长,以一个教育工作者特有的坚韧与关爱撑起了教育的一方蓝天。
他常说作为一个校长首先要执着,还要有激情。只有这样才能满腔投入,才会热情不减,才会劲力十足。而他正是抱着这满腔的执着,躬耕在教育的土地上践行着他的教育理想,踏踏实实地做着,努力着,探索着„„
如果
你向往高远的蓝天 那么,慢慢成长吧 不知不觉
你会发现自己已是棵堪称栋梁的大树 或是
一簇为世界带来芬芳和美丽的鲜花 即使
成为了一株小草 你也会看见
正因为有了千万个你 才绿满天涯
二0一一年九月
第四篇:优秀中学校长先进事迹
优秀中学校长先进事迹
x,1982年毕业于镇江师专数学系,1995年江苏教育学院数学系本科函授毕业,1998年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1990年8月――XX年11月他先后担任市中学、建山中学和第六中学团委书记、副校长,XX年12月,他走上了六中校长、党总支书记的领导岗位。
23年来,他坚守三尺讲台。工作再忙,教学工作始终有条不紊:备课不充分,决不上课,学生不理解,决不放过。他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满足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出发,课堂上师生一起互动,课堂外师生共同探讨,他的教学风格“严而活”、“细而实”。他多年担任高三数学教学,高考合格率、优秀率一直名列全市上游。1993年他被评为市首届教坛新秀,XX年被评为“市骨干教师”,XX年被评为“市学科带头人”,由于成绩突出,他荣立“市人民政府三等功”。
“要成才先成人”,x从担任团委书记到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始终把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在突出地位。平时他深入学生,倾听学生的思想,了解学生的动态,关心学生的困难。为了适应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需求,他主动承担了镇江市德育研究课题《中学生法制教育的研究》、《青年志愿者在中学的实践与探索的研究》,逐步创设了以法制教育为主线、以心理健康教育突破、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以青年志愿者活动为主体的德育教育与管理模式。市、镇江市人大代表在调研六中德育工作时,对此作出了很高的评价。1999年学校被评为“镇江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学校团队工作多次获得“市、镇江市五四红旗团委”称号。他多次被评为“市优秀党员”,并获得“镇江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光荣称号。
x不屑于做一个“教书匠”,他说:“我不敢说做一个教育家,但起码也要做一个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大学毕业后,他先后参加镇江市、江苏省数学骨干教师培训以及校长高级研修班,1999年他又参加了苏州大学教育经济管理硕士研究生进修班进修,并以优异的成绩结业.他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在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教育教学论文达20余篇,获奖的省市级论文有10余篇。担任六中校长职务之后,他凭借学校作为市教科研基地的优势,亲自主持并申报了国家级科研课题《中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研究》(市唯一独立承担国家级课题学校)。近两年,他又先后争取到了“镇江市地理学科基地”、“江苏省历史学科科研基地”以及“江苏省教科研基地”等多个更新更高的科研平台.x认为,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要义就是要致力于发展人,尤其要促使教师永远立足于知识时代和教育改革的前列。作为校长,x坚持理论学习,不断研究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大事,始终把学校的发展放在首位。他各方面率先垂范,双休日、节假日对他来说几乎不存在。每天一早到校,首先巡视校园,平时坚持深入课堂、教研组和年级组,参加教育教学活动。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他为促进和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迅速成为名师创设机遇,建立机制,搭建平台。为了激励教师立足岗位、快速成长,他提出了“向一线教师倾斜、向骨干教师倾斜、向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倾斜”分配原则,进一步完善了校内结构工资实施方案.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学校优秀教师群体进一步壮大:XX――XX年上半年,学校引进特级教师1名、硕士研究生2名,加上原有的5名省市级优秀教师、3名硕士研究生、48名市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70余名高级教师和80余名获得省市级评优课、基本功竞赛奖的教师,学校的师资水平跨上了新的台阶。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学校的凝聚力也进一步增强:XX――XX年,学校接连完成了“镇江市园林式单位”、“江苏省一级图书馆”、“江苏省标准理化生实验室”、“镇江市信息化建设先进学校”、“镇江市a级学校食堂”等创建任务,并被评为“市文明单位”、“镇江市模范学校 ”。
x对自己、对班子成员严格要求、严格督促。在干部选拔任用、人事调配、教师招聘、招生收费等问题上,坚持向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公开,自觉接受群从监督;在基础建设和设备添置中,实行由分管领导、部门行政和工会代表组成的招标小组进行公开招标;每一项重大决策都要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或召开党政联席会议集体研究决定。他还坚持校长接待日制度,听取师生对学校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正因为如此,学校形成了“团结协作、拼搏进取、敢于争先”的优良人文环境,XX年,学校党总支被评为“市先进党总(支)部”、“镇江市中小学党建工作先进集体”,他个人获得了“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要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就必须有自己的学校特色。”XX年下半年,他强抓机遇,主动与市、镇江市教育局和体育局联系,组建了市初、高中女子足球队,并与江苏大学合作,建立江苏大学女子足球后备人才基地,为女子足球特长生的后续发展开辟了“绿色通道”。目前已有2名队员成为国家少年女子足球队队员。当接到国务院、省教育厅下达的从XX年秋季起六中举办内地新疆高中班的任务之后,他立即组织全体党员和班子成员学习文件、了解政策、统一思想。他说:”我们完全有责任、有能力、有信心挑起了为西部开发培养人才的重担”。
近两年,他还常常为学科教师、市校长培训班开讲座,并多次被镇江市教育局聘任为省市范初中专家评估组组长,多次参与省三星级学校教学调研.如今,x已不满足于六中仅仅是江苏省三星级学校的品牌,他最大的愿望是要让六中立足镇江、面向江苏、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在XX—XX年两年时间里,六中建立了澳大利亚教育培训集团在镇江市唯一的培训基地, 先后有20多名学生到澳大利亚游学培训,有3名学生在澳大利亚留学深造,有7名教师分别到英国,澳大利亚,印度以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考察学习.他说,未来六中的奋斗目标应该是x省四星级高中甚至是国家级示范高中.
第五篇:中学校长先进事迹
古溪中学吴校长先进事迹之一
当春染新绿的时候,一群群燕子似的学生涌向这座陋巢;当夏暑袭来的时候,这里统铺寝室就成了一座座火红的砖窑;当秋果飘香的时候,这里收获的是粒粒饱满的金黄;当冬雪皑皑的时候,这里收藏的是一块块沉甸甸的金匾。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有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就是古溪中学校长吴捷同志。他用教育资源的下限挑战农村高完中教学质量的上限,用自己的创业行动践行了新时代的“闇公精神”,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奋斗之歌。
立业之策
如果把教师比作一只风雨中搏击的海燕,那么师德修养和专业发展就是那海燕的两翼;如果把教学质量比作一支杠杆的话,那么,校本教研就是这杠杆的黄金支点。因此,吴校长十分注重教师的精神建设和专业发展,牢固树立教师的专业发展观,学生的全面育人观和学校的正确质量观。全面实施教师业务达标工程和发展工程,努力盘活教师专业发展的“四步棋”,唱响学生均衡发展的“四部曲”。其“四步棋”是:
1、积极鼓励教师外出学习,引进别人的教学经验,把别人的教法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上。
2、内化他要求每一位教师把外出学习的教法灵活“嫁接”到自己的课堂,让其发挥整合优势。并做到及时反思,内化为自己的教学心得。
3、互补他主张无论同科教师,还是非同科教师,无论课内,还是课外,广大教师要积极开展教学讨论,取长补短,共同促进。他还利用网络教学媒体平台,开辟了网上教研论坛。特别是针对年轻教师,要求年轻教师多学经验。如师徒结对。
4、自己带头开展自学,组织教师,不仅自学业务和文化知识,还十分注重从网上获取教研教改教法的信息。其“四部曲”是:
1、控制源头教学质量非一日之功,应从起始年级着手,从整个学段着眼。只有环环紧扣,才不至于学生出现知识的断层。为此,他亲自制定了“控制”规划,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用一学期的时间,一边为学生授新,一边为学生复旧。清淤固本,使之尽快与初中学段自然接轨。把学生基础中的淤泥清掉,把学生知识的水份挤干。
2、分层互促针对学生基础相对薄弱的现状,他率先采取分层教学、分段要求、分类指导的办法,不搞“一刀切”和“齐步走”,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拿出教学计划,制定学习目标,落实学习任务,让优等生跳起来可以摘到桃子,让中等生站起来可以摘到桃子,让学困生顺手就能摘到桃子,让他们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3、全面治跛他要求所有教师按照以下程序予以落实到位:一是通过检测,确定跛科对象;二是通过了解,认定跛科的原因;三是通过设计,拟定治跛计划;四是通过辅导,强化实施过程。同时注重学生偏科心理辅导,消除心理障碍,激发学生学习弱科的兴趣,让跛腿逐渐得以矫正和恢复。
4、合作互补合作互补是减少学生之间的落差,促进学生平衡发展的重要途径。一般来讲,学生之间的交流比师生之间交流的障碍要小一些。在重视师生交流的前提下,努力构建学生交流的平台,使课堂变成合作交流的学堂。他在教学中,大力倡导学生相互讨论,精心指导学生相互合作,全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班级学生的学习形成一种流动的态势,让知识由优生逐渐向中等生及学困生渗透、流动、传递,最终达到一种静态的相对平衡。
兴业之本
随着农村形势的不断发展,农村中小学学生的流失,逐步由贫困型转向环境型与心理型。主要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环境的不良影响,2 使得部分学生思想颓废和心理变异,出现厌学、逃学等现象。甚至发生某些仇视家长、报复社会的惨剧。面对这种现实情况,吴校长及时调整思路,变阶段控流为全程控流,变短期控流为持久控流,变扶贫控流为心理控流。
1、开展亲情对话。不少留守生因缺少与家长的沟通而变得性格孤僻,人情冷淡,产生了辍学倾向。他组织任课教师家访,另要求教师定期与其在外打工的家长进行电话家访,并要求家长与其子女多交流,让孩子真情倾诉,感受亲情的呵护,体会父母的艰辛。为了与留守家长取得联系。
2、开辟关爱通道。每逢春节,因春运紧张,为了让家长早日外出放心打工,吴校长积极组织提前安置好打工子女的工作。开学前,每个党员要与留守生谈话,为他们营造的温馨氛围。
3、开启帮辅工程。每学期一开始就组织学生的辍学倾向调查,让学生敞开心扉,说出实情,了解辍学的原因。学校按经济贫困、社会影响、学校生活、心理状态、学习成绩等原因进行分析,拿出行之有效的应对之策。对父母离异或去世的有辍学倾向的学生,采取心灵慰藉的措施,实行教师临时认养制度,让教师担起“父母”的角色;对因偏科而产生辍学倾向的学生,采取耐心辅导的办法,让其平衡发展;对学业成绩不好而产生辍学念头的学生,根据其兴趣爱好,实行兴趣迁移,为其设置展示平台;对因心理障碍而打算辍学的学生,采用疏通、引导、交心、谈心的方式,鼓励其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帮助其打开心门,融入集体。
爱优生并不难,人人都喜欢好孩子,我们的关爱就是集中在学有困难、家庭经济困难、行为有偏差、家庭背景不良和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身上,把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或慢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